Tumgik
#那罗王莲伽
eatgecom · 21 days
Text
A cool design of Renge(the Queen Nara) from Tenku Senki Shurato.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25》
《歌德堡变奏曲1125》
大佛顶首楞严经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卷九
佛言阿难汝应知! 世间一切修心人 不假禅那无智慧 但能执身不淫欲 若行若坐想念无 爱染不生离欲界 是人应念身梵侣 名梵众天如是类
欲习既除离心现 于诸律仪乐随顺 是人应时行梵德 名梵辅天如是类
威仪不缺心妙圆 清净禁戒加明悟 是人应时统梵众 为大梵王生威仪 名大梵天如是类
阿难如此三胜流 一切苦恼不能逼 虽非正修真三昧 诸漏不动清净心 名为初禅得善果
阿难其次大梵天 统摄梵人圆满行 澄心不动湛生光 名少光天如是类
光光相然耀无尽 遍成琉璃十方界 无量光天如是类
吸持圆光成教体 发化清净用无尽 名光音天如是类
阿难如此三胜流 一切忧悬不能逼 虽非正修真三昧 清净心中粗漏伏 名为二禅得善果
阿难如是诸天人 圆光成音披音妙 发成精行通寂乐 名少净天如是类
净空现前发无际 身心轻安成寂乐 无量净天如是类
世界身心皆圆净 净德成就胜现前 身心归享寂灭乐 名遍净天如是类
阿难如此三胜流 具大随顺心安隐 得无量乐无量寿 虽非正得真三昧 安隐心中欢喜具 名为三禅得善果
阿难复次诸天人 不逼身心苦因尽 乐非常住久必坏 苦乐二心俱顿舍 粗重相灭净福生 名福生天如是类
舍心圆融胜解净 福无遮中妙随顺 穷未来际十方界 名福爱天如是类
阿难从是诸天中 有二歧路得二果 若于先心无量光 福德圆明修证住 名广果天如是类
若于先心厌苦乐 精研舍心相不断 圆穷舍道身心俱 心虑灰凝五百劫 是人既以生灭因 不生灭性不发明 初半劫灭后半生 名无想天如是类
阿难如此四胜流 一切世间诸苦乐 境界违顺不能动 虽非无为不动地 有所得心功纯熟 名为四禅佛善果
佛言阿难汝应知! 五不还天中复有 九品习气下界中 俱时灭尽苦乐忘 下无卜居于舍心 众同分中安居处 苦乐两灭心无斗 名无烦天如是类
机括独行交无地 名无热天如是类 十方世界妙圆澄 更无尘象一切垢 名善见天如是类
陶铸无碍精见现 名善现天如是类 究竟群几穷色性 入无边际无为地 色究竟天如是类
阿难如此不还天 四位天王诸四禅 独有钦闻无知见 如今旷野及深山 世间修圣道场地 皆阿罗汉住持故 世间粗人不能见
阿难如是十八天 独行无交遗形累 自此已还为色界
复次阿难佛陀言 从是有顶色边际 其间复有二歧路 若于舍心发智慧 慧光圆通出尘界 成阿罗汉菩萨乘 如是一类其名为 回心大阿罗汉果
若在舍心厌成就 觉身为碍销入空 名为空处如是类
诸碍既销无碍灭 阿赖耶识其唯留 全于末那半微细 如是一类名识处
空色既亡识心灭 十方寂然无攸往 无所有处是其名
识性不动灭穷研 于无尽中发尽性 如存不存尽非尽 如是一类其名为 非想非非想处果
穷空不尽空理等 从不还天圣道穷 如是一类其名曰: 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从无想外道天 穷空不归终迷惑 迷漏无闻便轮转
阿难如是诸天上 各各天人是凡夫 业果酬答尽入轮 彼之天王即菩萨 游三摩地渐增进 回向圣伦修行路
阿难如是四空天 身心灭尽定性现 无业果色从逮终 名无色界善修果
此皆不了妙觉心 积妄发生有三界 中间妄随七趣沉 补特伽罗各从类
复次阿难是三界 复有四种阿修罗 以护法力于鬼道 乘通入空从卵生 此阿修罗鬼趣摄
若于天中降德坠 其所卜居邻日月 此阿修罗从胎出 人趣所摄类人伦
有修罗王执世界 力洞无畏与梵王 及天帝释四天争 此阿修罗因变有 天趣所摄类天道
别有一分劣修罗 生大海心沉水穴 旦游虚空暮水宿 此阿修罗因湿有 畜生趣摄畜生类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地狱及饿鬼 畜生人伦及神仙 天道修罗精七趣 皆是昏沉有为相 妄想受生妄随业 无作本心于妙元 皆如空华元无著 但一虚妄无根绪
佛言阿难汝应知! 不识本心此众生 受此轮回于六道 经无量劫不真净 皆由随顺杀盗淫
反此三种又则有 出生了无杀盗淫 有名鬼伦无名天 有无相倾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 则妙常寂驻圆明 有无二无无二灭 尚无不杀不偷窃 亦无有淫无不淫 云何更随杀盗淫?
佛言阿难汝应知! 不断三业各有私 众私同分因各私 非无定处自妄生 生妄无因无可寻
汝勖修行欲得道 要于心中除三惑 不尽三惑纵神通 皆是世间有为功 习气不灭落魔道 虽欲除妄倍虚伪 如来说可哀怜者 非菩提咎妄自造 作是说者名正说 若他说者即魔说
(五十阴魔)
即时佛将罢法座 于师子床揽宝几 回紫金山再凭倚 普告大众及阿难:
汝等有学缘声闻 今日回心趣菩提 无上妙觉圆明性 吾今已说真修法 汝犹未识诸阴魔
毗婆舍那奢摩他 微细魔事境现前 汝不能识心非正 落于邪见堕邪道
或汝阴魔或天魔 或着鬼神遭魑魅 心中不明认贼子 又复于中得少足
无闻比丘第四禅 妄言证圣天报毕 衰相现前谤罗汉 身遭后有堕地狱
汝应谛听复铭记 吾今为汝细分别 阿难起立并有学 欢喜顶礼听慈诲
佛告阿难及大众: 汝等修行当了知 有漏世界十二生 本觉妙明觉圆心 与十方佛无二别
由汝妄想迷理咎 痴爱发生生遍迷 故有空性迷不息 有世界生诸众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 非无漏者皆迷顽 妄想安立以妄真 当知虚空生汝心 犹如片云太清里 况诸世界在虚空?
汝等一人真归元 此十方空悉销殒 云何空中诸国土 而不销殒不振裂?
汝辈修禅三摩地 十方菩萨诸如来 大阿罗汉诸无漏 心精通吻皆湛然
一切魔王及鬼神 诸凡夫天阿修罗 见其宫殿无故崩 大地振坼天雷鸣 水陆飞腾皆惊慑
凡夫昏暗不觉迁 彼等咸得五神通 唯除漏尽恋尘劳 如何令汝摧其处?
是故鬼神及天魔 魍魉妖精欲扰乱 于三昧时来恼汝 然彼诸魔虽大怒 彼尘劳内汝觉中 如风吹光刀断水 了不相触不能伤
汝如沸汤彼如冰 暖气渐邻终消殒 徒恃神力但为客 成就破乱非由他 由汝心中五阴主 主人若迷客得便
当处禅那觉无惑 则彼魔事奈汝何? 阴消入明成正道 则彼群邪咸受气
明能破暗自消殒 如何敢留扰禅定? 若不明悟被阴迷 则汝阿难成魔子 菩提未成成魔人
如摩登伽殊眇劣 彼唯咒汝破律仪 八万行中毁一戒 心清净故未沦溺 此乃隳汝碎珠玉 宝觉全身宰臣家 忽逢籍没失财宝 宛转零落无哀救
佛言阿难汝当知 汝坐道场销诸念 其念若尽则离念 一切精明妙净圆 动静不移忆忘一 当住此处入三昧 如明目人处幽暗 心未发光性妙净 色阴区宇即此名
十方洞开目明朗 名色阴尽无幽黯 是人则能超劫浊 观其所由其所因 坚固妄想以为本
阿难当在此中修 四大不织研妙明 少选之间身出碍 精明流溢前境名
斯但功用暂如是 非为圣证非菩提 名善境界勿圣心 若作圣解即受邪
阿难复以此心修 精研妙明身内彻 是人忽然于身内 拾出蛲蛔相宛然 亦无伤毁无疼痛
此名精明流溢体 斯但精行暂如是 非为圣证勿圣心 名善境界非菩提 若作圣解即受邪
内外精研以此心 魂魄意志及精神 除执受身于其时 余皆涉入互宾主 忽于空中闻说法 或闻十方敷密义 精魄递相离合名
成就善种暂如是 非为圣证勿圣心 名善境界非菩提 若作圣解即受邪
澄露皎彻以此心 内光发明照彻外 阎浮檀色十方遍 一切种类化如来
毗卢遮那时忽见 踞天光台千佛绕 百亿国土及莲华 俱时出现此果名: 心魂灵悟所染境
心光研明照世界 暂得如是非圣证 不作圣心善境界 若作圣解即受邪
精研妙明以此心 观察不停愈勤修 抑按降伏制超越 于时忽然见胜相 十方虚空七宝色 或百宝色同遍满 不相留碍互映照 青黄赤白各纯现
抑按功力逾分名 暂得如是非圣证 不作圣心善境界 若作圣解即受邪
研究澄彻以此心 精光不乱忽夜半 在暗室见种种物 不殊白昼不二别 而暗室物不除灭
心细密澄其见名 所视洞幽暂如是 非为圣证勿圣心 名善境界非菩提 若作圣解即受邪
圆入虚融以此心 四肢忽然同草木 火烧刀斫无所觉 又则火光不能烧 纵割其肉如削木 排四大性名尘并 一向入纯暂如是 非为圣证勿圣心 名善境界非菩提 若作圣解即受邪
成就清净以此心 净心功极忽然见 大地山河成佛国 具足七宝光遍满
又见恒沙诸如来 遍满空界殿华丽 下见地狱上天宫 悉得现前无障碍
欣厌凝想日深名 想久化成非圣证 不作圣心非菩提 名善境界非能住 若作圣解即受邪
研究深远以此心 忽于中夜见远方 市井街巷亲眷属 或闻其语见其事
名迫心逼极飞出 故多隔见非圣证 名善境界非圣心 若作圣解即受邪
研究精极以此心 见善知识形体变 少选无端种种迁 名邪心含受魑魅 或遭天魔入心腹 无端说法通妙义 非为圣证非菩提 不作圣心魔事歇 若作圣解即受邪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十种禅那境 皆是色阴心交互 故现斯事有是境
众生顽迷不忖量 逢此因缘迷不识 谓言登圣证佛道 大妄语成堕无间
如来灭后汝当依 于��法中宣斯义 无令天魔得方便 保持覆护无上道
佛言阿难汝当知! 彼善男子修三昧 奢摩他中色阴尽 见诸佛心如明镜
显现其像显圣境 若有所得未能用 犹如魇人身宛然 见闻不惑解佛法 心触客邪不能动 受阴区宇此其名
若魇咎歇心离身 去住自由观其面 名受阴尽无留碍 是人则能超见浊 观其所由问其因 虚明妄想为其本
阿难如彼善男子 得大光耀在此中 其心发明内抑过 发无穷悲于其处
如是乃至观蚊虻 犹如赤子心怜愍 不觉流泪名功用 抑摧过越悟无咎 非为圣证非菩提 觉了不迷久自歇
若作圣解有悲魔 入其心腑为祸害 见人则悲啼无限 失于正受从沦坠
佛言阿难如应知!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胜相现前感激过 忽于心生无限勇 其心猛利志齐佛 谓三僧祇一念越 陵率过越名功用
悟则无咎非圣证 觉了不迷久自歇 若作圣解则狂魔 入其心腑为祸害 我慢无比见人夸 其心乃住大我慢 上不见佛下轻人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受阴明白色阴消 前无新证归失居 智力衰微中隳地
迥无所见无所依 心中忽生大枯渴 于一切时忆不散 将此以为精进相
名修心无慧自失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有忆魔 入其心腑作祸害 旦夕撮心悬一处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受阴明白色阴消 慧力过定过猛利 以诸胜性怀心中 自已疑是卢舍那 得少为足不求进
名用心亡失恒审 溺于知见或妄见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即受邪 则有下劣知足魔 入其心腑见人言 我得无上第一义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受阴明白色阴消 所证未获心已亡 历览二际生艰险 于心忽生无尽忧 如坐铁床如饮毒 心不欲活常求人 令害其命早解脱
名修行失于方便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则受邪 则有一分常忧魔 入其心腑作祸害
手执刀剑自割肉 欣其舍寿常忧愁 走入山林不见人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处清净中心安隐 忽然自有无限喜 心中欢悦不能止
无慧自禁名轻安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为其害 则有一分好喜魔 入其心腑见人笑 于衢路傍自歌舞 自谓已得大解脱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自谓已足已证道 忽有无端大我慢
慢与过慢如是类 及慢过慢增上慢 或卑劣慢一时发 心中尚轻十方佛
何况下位声闻觉 名见胜无慧自救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即受邪 大我慢魔入其心 不礼塔庙毁经像 谓于檀越如是言:
此是金铜或土木 经是树叶或毡华 肉身真常不恭敬 却崇土木实颠倒 其深信者从毁碎 埋弃地中不复信 疑误众生入无间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于精明中圆悟理 得大随顺大自在 其心忽生大轻安 己言成圣已证道
名因慧获诸轻清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即受邪 则有一分好轻魔 入其心腑作祸害 自谓满足不求进 无闻比丘多此类 疑误众生堕地狱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于明悟中得虚明 其中忽然归永灭 拨无因果向入空 空心现前长住空 乃至心生断灭解 定心沉没失照应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有空魔 入其心腑作祸害 乃谤持戒名小乘 菩萨悟空何持犯? 其人常于信心徒 饮酒啖肉檀越前 广行淫秽行恶事
因魔力故人不疑 鬼心久入还自害 或食屎尿与酒肉 一种俱空断灭论 破佛律仪误人罪 失于正受当沦坠
又彼定中善男子 见色阴消受阴明 味其虚明深入骨 其心忽有无限爱 爱极发狂为贪欲 名定境安顺入心
无慧自持误入欲 悟则无咎非圣证 若作圣解有欲魔 入其心腑作祸害 一向说为菩提道 化诸白衣等行欲 其行淫者名持法
鬼神力故于末世 摄其凡愚数至百 如是乃至一二百 或五六百满千万 魔心生厌离其身 威德既无陷王难 疑误众生入无间 失于正受当沦坠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十种禅那境 受阴用心交互故 众生顽迷不忖量 逢此因缘不自识 谓言登圣已证道
大妄语成堕无间 汝等当将如来语 于我灭后传示法 遍令众生开悟义 无令天魔得方便 保持覆护成正道
阿难彼诸善男子 修三摩提受阴尽 虽未漏尽心离形 如鸟出笼能成就 从是凡身历菩萨 六十圣位圣道果 得意生身往无碍
譬如有人熟寐言, 是人虽则无所知 其言已成音韵次 令不寐者悟其语 想阴区宇此即名
若动念尽想消除 于觉明心去尘垢 一伦生死首尾照 其成果名想阴尽 是人能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察其因 融通妄想为其本
阿难彼诸善男子 受阴虚妙不邪虑 圆定发明三摩地 心爱圆明锐精思 贪求善巧诸才能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口说法 其人不觉是魔着 无上涅槃自谓得 彼善男子求巧处 即来其处演说法
其形斯须作比丘 令彼人见或帝释 或为妇女比丘尼 或寝暗室身有光
惑为菩萨人愚迷 信其教化摇其心 破佛律仪潜行欲 口中好言灾祥变 或言如来将出世 或言劫火或刀兵 恐怖于人乱人世 令人家资大耗散
此名怪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厌心生 离彼人体失异能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阿难又彼善男子 受阴虚妙不邪虑 圆定发明三摩地 心爱游荡飞精思 贪求经历厌禅定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说经法 其人不觉知魔着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游信徒处 敷座说法形无变 其听法者忽然见 其身坐于宝莲华 全体化成紫金光 一众听人各如是 得未曾有大惊异
惑为菩萨人愚迷 淫逸其心坏佛道 破佛律仪潜行欲 口中好言佛应世
某处某人是某佛 化身来此度人世 某人即是某菩萨 来化人间救众生
其人见故心渴仰 邪见密兴种智灭 此名魃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为祸害 厌足心生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心绵[淴-心+日] 澄其精思贪契合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说经法 其人不觉知魔着 亦言自得无上道
诸善男子来求道 即为敷座乱说法 其形及彼听法人 外无迁变令听者 未闻法前心开悟 念念移易有所得 或得宿命或通心 或见地狱见诸鬼 或知人间好恶事 或口说偈或诵经 各各欢娱得未有
惑为菩萨人愚迷 绵爱其心贪异能 破佛律仪行贪欲 口中好言佛大小 某佛先佛某后佛 其中亦有真假佛 男佛女佛菩萨同
其人见故非正见 洗涤本心入邪悟 此名魅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乱人世 厌足心生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爱根本 穷览物化性终始 精爽其心贪辨析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说经法 其人不觉知魔着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元善男处 为其敷座乱说法 身有威神伏求者 令其座下信徒众 虽未闻法自心伏
是诸人等大妄语 菩提法身佛涅槃 即其现前肉身上 父父子子递相生 即是法身住不绝
都指现在即佛国 无别净居金色相 其人信受失先心 身命归依得未有
惑为菩萨因愚迷 推究其心堕魔道 破佛律仪潜贪欲 口中好言魔鬼言 眼耳鼻舌皆净土 男女二根淫欲事 即是菩提涅槃处
彼无知者信秽言 此名蛊毒作祸害 魇胜恶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害人世 厌足心生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心爱应 周流精研贪冥感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说经法 其人不觉知魔着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应善男处 敷座说法令听众 暂见其身百千岁 心生爱染不能离 身为奴仆心恭敬 四事供养不觉疲 令其座下诸人心 知是先师善知识 别生法爱粘如漆 得未曾有谓真道
惑为菩萨愚迷故 亲近其心助其害 破佛律仪潜贪欲 口中好言我前世 于某生中度某人 妻妾兄弟于某时 今来相度与相随 归某世界供某佛
或言别有光明天 佛于中住可供养 一切如来休居地 彼无知者信虚诳 遗失本心陷魔道 此名疠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作祸害
厌足心生魔离彼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爱深入 克己辛勤乐阴寂 贪求静谧少为足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说经法 其人不觉知魔着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阴善男处 为其敷座乱说法 令其听人知本业 或于其处语人言: 汝今未死已作畜 敕使一人后蹋尾 顿令其人不能起 于是一众心钦伏
有人起心知其肇 佛律仪外加精苦 诽谤比丘骂徒众 讦露人事不避嫌 口中好为预言事 未至祸福及其时 毫发无失惊徒众
此大力鬼老成魔 恼乱是人害人世 厌足心生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爱知见 勤苦研寻贪宿命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口说法 其人殊不知魔着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知善男处 为其敷座乱说法 是人无端说法处 得大宝珠。
其魔或时化畜生 口衔其珠及杂珍 简册符牍诸奇物 先授彼人后着体 或诱听人藏地下 有明月珠耀其处 是诸听者得未有
多食药草不嘉馔 或时日餐一麻麦 其形肥充魔力故 诽谤比丘骂徒众 不避讥嫌无忌讳 口中好言他方宝 十方圣贤潜匿处 随其后者其徒众 往往见有奇异人
此名山林土地怪 城隍川岳之鬼神 年老成魔害人世 或有宣淫破戒律 与承事者行五欲 或有精进食草木 恼乱是人无定行
厌足心生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迷神通 心爱神通种种变 研究化元贪神力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口说法 其人诚不觉知魔 亦言自得无上道
来彼求通善男处 为其敷座说魔法 是人手执火光明 手撮其光炫其能 分于所听四众顶 是诸听人皆可见 顶上火光长数尺 亦无热性不焚烧
或水上行如平地 安坐不动或于空 或入瓶内或囊中 越牖透垣无障碍
唯于刀兵未自在 自言是佛大自在 身着白衣受僧礼 诽谤禅律骂徒众 讦露人事不避嫌
口中常说得神通 或复令人见佛土 鬼力惑人非真实 不毁粗行赞行淫 将诸猥媟为传法
此名天地大力鬼 山精海精及风精 河精土精诸其类 草木积劫精鬼魅 或复龙魅寿终仙 计年应死再为魅 或仙期终形不化 他怪所附老成魔
恼乱是人害人世 厌足心生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心爱灭 研究化性贪深空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口说法 其人终不觉知魔 亦言自得无上道
来彼求空善男处 为其敷座乱说法 于大众内形忽空 众无所见其身形 还从虚空突然出 存没自在炫异能
或现其身如琉璃 作栴檀气垂手足 或大小便如厚蜜 诽谤戒律轻出家
口中常说无因果 一死永灭无后身 及诸凡圣无差别 虽得空寂潜贪欲 受其欲者亦得空 拨无因果信断灭
名日月薄蚀精气 金玉芝草与麟凤 以及龟鹤千万年 不死为灵生国土 年老成魔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体 弟子与师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 迷惑不知堕无间
受阴虚妙善男子 不遭邪虑圆定明 三摩地中爱长寿 辛苦研几贪永岁 弃分段生希变易 细相常住求永生
尔时天魔候其便 飞精附人口说法 其人竟不觉知魔 无上涅槃言自得 来彼求生善男处 为其敷座乱说法
往还无滞言他方 或经万里瞬息来 皆于彼方取其物 或于一处一宅中 数步之间示异能 令其从东诣西壁 累年不到纵急行 因此心信疑佛现
口中常说如是语: 十方众生皆吾子 我生诸佛出世界 我是元佛出自然 不因修得自然得
名住世自在天魔 使其眷属遮文茶 及四天王毗舍童 未发心者贪长寿 利其虚明食精气 或不因师来迷惑 其修行人亲自见 称执金刚与长命
现美女身行贪欲 未逾年岁肝脑枯 口兼独言���妖魅 前人未详陷王难 未及遇刑先乾死 恼乱彼人至殂殒 汝当先觉不轮回 迷惑不知堕无间
佛言阿难汝当知 是十种魔于末世 在我法中出家修 或附人体或自现 皆言已成正遍知 赞叹淫欲破律仪
先恶魔师与弟子 淫淫相传乱佛道 如是邪精魅心腑 近则九生多百世 令真修行为魔眷 命终之后为魔民 失正遍知堕无间
汝今未须先寂灭 纵得无学亦正道 留愿入彼末法中 起大慈悲救正心 深信众生助善道 令不着魔得正见 我今度汝出生死 汝遵佛语报佛恩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十种禅那境 想阴用心交互故 暂现斯事及胜境
众生顽迷不忖量 逢此因缘不自识 谓言登圣证圣道 大妄语成堕无间
汝等必将如来语 于我灭后传末法 遍令众生悟斯义 无令天魔得方便 保持覆护成佛道
2 notes · View notes
zzystranslation · 2 years
Text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宋 惟净等译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于如来神通境界大宝庄严最胜道场大菩萨宫中。而彼道场皆是如来威神建立。积集广大胜福庄严。圆满广大福智妙行。现转一切佛法胜报。显示如来无边神变加持之力。善入无碍境界大智。一切见者生大喜悦。入念慧行普遍运行。无动妙智。于无边劫修集无量众功德聚。而佛世尊。现证诸法平等觉道。转妙法轮。能善调伏无边学众。已于诸法得大自在。善知一切众生心意及诸根性。已能到于最上彼岸。善断一切种子习气。得无发悟佛身轻安。是时与大苾刍之众六百八十万人俱。皆住近心。悉断一切烦恼种习。皆是如来法王之子。能善出生诸无所得甚深法行。身相端严威仪圆备。作大福田正智具足。复有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比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悉获无所得菩萨智忍。已超菩萨灌顶之位。而能游戏无加行位菩萨神通。得无尽陀罗尼及诸菩萨陀罗尼门。于诸菩萨首楞严王三摩地中而得自在。一切众生欢喜乐见。已得菩萨诸无碍解。出生菩萨无发悟行。深心安住殊妙庄严。其名曰无尽藏菩萨摩诃萨。无量慧菩萨摩诃萨。无边慧菩萨摩诃萨。无缘观菩萨摩诃萨。常精进菩萨摩诃萨。精进慧菩萨摩诃萨。无断辩才菩萨摩诃萨。无著无畏积菩萨摩诃萨。毕竟义慧菩萨摩诃萨。如是等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比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而共集会。
  尔时世尊。以菩萨行位。方便出生无障碍门甚深正法。而用庄严诸菩萨道。成办一切佛法力无畏等真实智行。入一切法最上自在总持印门。入无碍解决定出生大神通智妙境界门。宣示一切不退转轮。普摄诸乘住平等理。混入法界无分别性。随诸众生根性意乐开示演说。随知真实决定正法。破诸魔境。以深固法理。止息一切烦恼见等。入无著慧。宣说普遍广大回向善方便智。入一切佛平等性智。以无著加持法门如实决定宣说诸法。于无分别非无分别悉入平等。觉了甚深缘生之法。积集无量福智妙行。佛身语心平等庄严。随知一切念慧行等无尽慧门。以四圣谛理显示声闻乘法。以觉了身心智显示缘觉乘法。以得一切智灌顶显示大乘之法。入一切法自在理中。出生如来无边功德。是故如来开示演说。施设表了。分别解释。显明宣畅。
  尔时世尊。将说如是广大甚深决定法时。忽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满。犹如大海。下至地界。上至大宝庄严最胜道场。又如劫坏水灾现时。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下至水轮混如一海。今此大水亦复如是。然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水一切充满。其中国土城邑聚落及诸人民悉无所坏亦无障碍。及阎浮提诸四大洲乃至大海须弥山等。欲界诸天一切宫殿。悉无少分损坏障碍。先现如是相已。后复于此大水之中。出现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其花高显。琉璃为茎。帝青为枝。阎浮檀金而为其叶。吉祥藏宝以为其须。马瑙为台。真珠交络。一一花有无数俱胝多百千叶。其叶量广一俱卢舍。是诸莲花于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涌现虚空。高一多罗树。一切大众坐莲花上。于莲花中随其色相放大光明。是光普照十方无量阿僧祇佛刹。此诸光明广照耀时。而此会中一切大众叹未曾有。合掌恭敬咸作是言。今现如是希有瑞相。将非世尊说妙法邪。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见是广大神变事已。即于所坐莲花台上。遍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恭敬顶礼而白佛言。世尊。何故今时先现是相。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其中复现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高显。世尊。昔所未闻。昔所未见。如是广大希有神变。愿佛为说。
  佛告慈氏菩萨言。慈氏当知。下方去此佛刹。过十佛刹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微尘等数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彼土有佛。号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现住彼说法教化。彼有菩萨名曰海意。与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将同来此娑婆世界。瞻礼恭敬供养于我。又复于我所说法中而有所问。以是因缘。先现瑞相。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彼海意菩萨去此甚远。何故世尊说彼菩萨能闻此会佛说法邪。佛言。舍利子。如汝今时于我前闻所说正法。海意菩萨虽复住于彼世界中。而能闻我所说之法。亦复如是。舍利子。又如汝今现前观我及诸大众。彼海意菩萨能见我身及诸大众。亦复如是。舍利子言。希有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有神通智力不可思议。而彼海意菩萨居于极远刹中。能以无障碍眼见此色相。无障碍耳闻此音声。世尊。若有闻是诸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功德威神者。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尊者舍利子作是说时。二万四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与彼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恭敬围绕。同时瞻仰彼佛世尊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已。即受教敕。承彼如来神足通力。及无加行菩萨已办神通。于一念间瞬目之顷。于彼世界隐伏身相。即时于此娑婆世界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涌现虚空。高一多罗树。于最高广莲花台上师子座中安详而坐。余诸菩萨亦各处于莲花台座。下方世界无量无数诸佛刹中。复有无量无数菩萨之众随从海意菩萨而来听法。是时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所有十方世界普来集会一切菩萨摩诃萨众。皆悉处于莲花台座。周匝充满。殊妙奇特。而彼一切诸来大众。心生欢喜。悉得清净。叹未曾有。合掌顶礼彼诸菩萨。时海意菩萨。以彼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世界之中诸胜妙花。其花名为无忧适悦爱乐喜见。量广一俱卢舍。花有无数多百千叶。随其所应供养如来。令诸菩萨一切见者深心无垢。宿世善根悉得清净。是诸众会皆生欢喜悦意爱乐。花有光明。复有妙香。此诸胜花于世尊前作供养已。复雨广大殊妙花雨。其一一花可七人量。遍布充满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一切大众悉得离生喜乐禅悦之味。空中自然击种种鼓鼓出微妙可爱之音。一切大众闻者悉得禅定妙乐。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作如是等供养事已。从空而下。头面著地礼世尊足。右绕七匝合掌恭敬。住立佛前。作是白言。世尊。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问讯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势力安不。得妙乐邪。时彼同来一切菩萨。悉从空下。亦各头面礼佛足已。右绕七匝。各各还复本座而坐。
  尔时此三千界。有大梵王。名大悲思惟。居此梵世此四大洲无忧安隐。忽然见是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复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高显出现种种胜相。及此道场菩萨充满。见是相已即自思惟。劫火未然坏相。安有大水充满。此复何缘。将非如来神变力邪。我今宜往问佛世尊。此希有相。何因何缘。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作是念已。即与六万八千梵众隐于梵界。恭敬围绕。来诣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佛世尊前。住虚空中。曲躬合掌顶礼世尊。作是白言。世尊。何故今此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复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高显而出。及诸菩萨大士皆悉处于莲花座上。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国土城邑聚落诸人民众。及阎浮提四大洲等欲界天宫。乃至大海须弥诸山。悉无损坏亦无障碍。如是等相甚为希有。此何因缘。复何神力。愿佛为说。
  尔时佛告大悲思惟梵天言。大梵当知。下方世界有佛刹。名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其佛世尊。号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彼有菩萨名曰海意。与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而共来此娑婆世界。瞻礼恭敬供养于我。又复于此广大集会正法之中而有所问。是彼菩萨神通之力。于此世界先现瑞相。梵天白佛言。世尊。大集会中所有正法今尚说邪。佛言。大梵。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所有如来智慧辩才及威神力。不应限量。汝或见于如来默然。勿谓无说。而我常为十方世界所来菩萨。广大宣说决定正法。
  尔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复白佛言。世尊。佛所说言现神变者海意菩萨其谁是邪。佛言。大梵今此会中有大莲花广十由旬。花中有台。台上复有众宝庄严师子之座。座中有一菩萨大士处于其上身真金色相好端严。唯除如来。余诸菩萨所有身相皆能映摄。有无数千菩萨之众围绕顶礼者。汝可见不。答言。已见。佛言。大梵。圆具如是神通相者。即是海意菩萨。是时大悲思惟梵天。乃向海意菩萨恭敬顶礼已。即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得闻如是海意菩萨名字之者。当知是人得大善利。我于今日闻此菩萨大士名字。得见菩萨如是色相。深自欣庆快得善利。梵天复白佛言。世尊。此大集会正法当住为久如邪。佛言。大梵。今此正法。随佛寿量久近而住。佛涅槃后。有诸菩萨。于此正法受持读诵。广为佗人开示演说。何以故。大梵。所有过去未来现在世中诸佛菩提从此中出。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普为此会一切大众生欢喜故。及为大悲思惟大梵天王起信敬故。复为庄严此正法故。亦为显示己之智慧辩才力故。即时同彼高广莲花及师子座。俱涌虚空高七多罗树。乃于空中说伽陀曰。
  下方过于尘数刹  有佛刹名功德严
  彼佛化主现居中  其名海胜神通慧
  刹中众德皆圆具  菩萨依止无所畏
  其佛如来说法门  我等闻已能持受
  我等故来兹刹土  瞻仰敬礼十力尊
  其诸菩萨此所来  佛大牛王各伸问
  我今礼此法王已  亦礼无比佛大智
  所应供养随所施  广伸供养佛正觉
  若能观佛色无色  离受离行亦离识
  三种领纳此亦无  是中洁白常清净
  若无色相及种好  是为正观佛世尊
  慧眼清净照法身  乃见无垢真实义
  若法无取亦无舍  二边无我无我所
  安住内入性寂然  止息心外诸所取
  有无分别离分别  是心寂默如虚空
  即能供养诸世尊  于正法幢善建立
  若观诸法犹如幻  此中施受二皆空
  虽知造作本所无  亦不舍离于诸法
  而不决定求菩提  又不决定住生死
  亦无施者无悭心  远离施中诸过失
  止息调寂身语心  随行三业无逼恼
  除诸烦恼息烧然  利智诸根常寂静
  虽知菩提无所得  不舍众生住无我
  为度破戒诸众生  修持广大净戒行
  觉了诸法刹那性  亦不为诸境所坏
  内心寂静若虚空  外观世间犹如幻
  节节支解于身分  亦复不起嗔恚心
  乃至坐树成菩提  坚持忍行佛所说
  能观诸法如水月  如泡如幻如阳焰
  了知无寿亦无人  及无摩拏嚩迦等
  菩提众生虽无得  为利他故求菩提
  若闻此理怖不生  是中能发精进行
  若能于心无所著  乃于外境不生厌
  知他众生心所行  于三世中随顺转
  令诸魔众不能知  心之所行随所转
  到于彼岸善住心  圆满禅定神通慧
  我闻诸佛所说法  随所闻已能受持
  设经无边劫数中  佛之辩才不能断
  复于一切佛法中  众生无堕亦无著
  具智慧藏有力尊  三界自在寂默者
  能到所到二俱离  是中无去亦无来
  随诸众生心所行  所向无住亦无动
  虽到彼岸具众德  亦于众德无取相
  无比释迦大牛王  是故我今伸顶礼
  如日清净大明曜  能蔽萤光星宿光
  又如劫火映诸明  上腾梵世下至地
  复如须弥大山王  持地亦持诸山等
  释迦牛王毫相中  最胜光明出三界
  十方一切菩萨众  皆从百佛刹中来
  瞻佛色相及威光  一切皆生大欢喜
  随诸众生心意愿  如来各各为开示
  我知如来大威神  故从本土来斯刹
  佛以一音演说法  随诸众生各知解
  乃至众生差别音  如来普为随宜说
  一切众生意差别  如尘如沙尚可数
  牟尼种种妙音声  量等虚空不可数
  虚空不能度其边  众生不能穷其数
  乃至生死先际中  亦复不能知其限
  虚空边量众生数  生死先际尚可知
  诸佛戒定慧境中  毕竟不能知少分
  众生无量咸归命  牛王法主人中尊
  多劫精修众德严  色相边际无比度
  我佛具大威神力  遍知众生诸信解
  见此希有难思尊  顶礼善调诸趣者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说是伽陀已从空而下。向佛合掌恭敬顶礼。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有所问。若佛世尊。听许我者。我即当问。佛告海意菩萨言。善男子。恣汝所问。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随有疑者。一一能为宣示演说令心开晓。海意菩萨乃白佛言。世尊。我先闻有诸菩萨自说净印三摩地法门。若有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摩地者。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应当云何获得如是净印三摩地门。又复以何行相名为自说。云何是净印。何能得入彼境界门。又诸菩萨若得闻是三摩地已。云何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世尊善为宣说。
  尔时佛告海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菩萨大士。今汝所问极为贤善。善男子。汝应专一深固作意谛听谛受。今为汝说。若诸菩萨。得是自说净印三摩地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海意菩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于是海意菩萨受教而听。佛言海意。若有菩萨于诸善根发勤精进。善心具足住正定聚。于生死中能以利根积集诸善。为善知识之所摄受。诸佛威神之所建立。因力具足。常当亲近诸佛世尊。尊重恭敬。以妙香花涂香抹香花鬘衣服缯盖幢幡。而供养之。若复得见诸佛如来具足相已。或闻正法美妙言已。或见圆满清净众已。又复得闻无碍之智。或见如来神境智通。或见如来调伏众生诸变化事。或教诫神变。或赞叹神变。如是见已。于众生所。常以大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起大精进勤求善法。于一切智心而不忘失。以相应行清净初心。初心净已。即得清净彼三摩地。海意。譬如种性所出大摩尼宝。善治宝人授其掌中。妙巧修治复加磨莹。乃至其宝得清净已。彼治宝人即自说言。此摩尼宝去除虚假。离诸瑕[醫-酉+土]。是为清净大摩尼宝。诸有智者共所爱乐。海意。从菩萨种性。发一切智心宝。亦复如是。毕竟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由彼菩萨。初以宿世善根。及现闻善法。而用磨治。彼一切智心宝乃至是宝。去除意中诸虚假法。远离过失。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共所爱乐。而彼菩萨乃可自说。获得净印三摩地门。海意。又如清净大摩尼宝。离九种宝性。何等为九。一者金性。二者银性。三者颇胝迦性。四者吠琉璃性。五者马瑙性。六者珊瑚性。七者赤珠性。八者鸡萨梨宝性。九者吉祥藏宝性。离如是等九种宝性已。乃名悦意清净光明大摩尼宝。最胜无价。转轮圣王之所受用。乃非余王而受用之。又彼大摩尼宝光明殊妙。亦非余宝光明等比。海意。诸菩萨一切智心宝。亦复如是。而能超越九种宝性。何等为九。一者异生性善宝性。二者随信行人宝性。三者随法行人宝性。四者无相行宝性。五者须陀洹宝性。六者斯陀含宝性。七者阿那含宝性。八者阿罗汉宝性。九者缘觉宝性。超越如是九宝性已。第十乃名一切诸佛共所加持深心坚固大悲宝性。菩萨如是磨治。所发一切智心宝。时超胜一切声闻缘觉。而能照明一切众生相续种子。海意。又如真实大摩尼宝。而能容受磨治。堪任摧压穿亦不坏。彼摩尼宝能于世间善所作用。为诸众生施作福事。菩萨久植诸善根者。亦复如是。而彼所发一切智心宝。容受磨治堪任摧压。穿亦不坏。是宝真实离诸过失。而彼一切智心宝。能为一切众生作大饶益。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能善磨治一切智心宝。所谓先当具修三戒净十善业慈心随转故。以清净心观视一切众生。悲心随转故随诸众生何所作事皆往营助。喜心随转故一切众生诸有善法悉为成办。舍心随转故于一切众生而无损害。无谄诳故其心正直。无怠堕故于利益事深心勤行。心自在故即能发起一切善根得正念正知善伏心故其心调畅。常少欲故而能遍修头陀功德。能善资养生喜足故即不断圣种。于师尊圣贤之所不生侮慢故。即能谦下常起恭敬。心安定故。能离我慢及增上慢。无浊乱故无不清净心。不恃己故能知自行。不毁他故能护众生离增上慢故能亲近正法随授法药。于诸义中能领解故是求法者。于诸法中初浅次深渐增广故能具法欲。修无诤行故即常得法乐。远离非法故能勤求正法。于三宝中常惭愧故能不断净信。信业报故于一切善法中如理作意。修正行故于威仪道隐密寂静。心不高故而常柔软。勤行奢摩他故能离掉举。慧善安住故无毁无誉。安然不动故心如山王。能离高下诸对碍故其心如地。内意清净故其心如水。无异想故其心如火。无系著故其心如风。妙无垢故心如虚空。勤求出家故能令佛眼永不丧失。身能离故乐修寂静之行。心能离故常修正法之行。于诸所行不为尘境之所盗故说真实语。誓愿昭明故如说能行。不为烦恼所摧伏故心常清净。毕竟无破坏故能修集净戒。乃至小罪犹怀惧故即能于戒无缺无坏。不为求生天故于戒不断。纯一洁白行故戒无浊染。常能亲近善知识故。而得开明大菩提道。眼清净故得无碍光。耳清净故得无碍声。鼻清净故得无碍香。舌清净故得无碍味。身清净故得无碍触。意清净故得无碍法。复次海意菩萨。若欲离贪结者。应当常修不净之观。欲离嗔结修慈心观。欲离痴结修缘生观。欲除五盖善观五根。欲拔诸障清净五力。欲蠲现起诸烦恼故于出离道应常清净。修正行故能离贪嗔痴慢等怖。无悭心故能行法施。无吝摄故能行财施。大菩提心常坚固故不乐余乘之法。内心寂静故能隐密诸根。外境寂静故善观诸过失。于生死中常怖畏故不作诸罪。心无懈倦故。积集善根而无厌足。为渡四流故常善修治大乘法船。为令众生到彼岸故。善作桥梁。菩萨常以不懈退心。拔诸众生出生死泥到安隐处。海意。菩萨若能具修如是诸行相者。即得圆满布施之行。亦能清净持戒之行。此为菩萨能善磨治所发一切智心宝。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先当善戒身语心  防护十种清净业
  慈心观视诸众生  一切智心此磨莹
  悲心助营他所作  喜心他法为成办
  舍心不害诸众生  一切智心此磨莹
  无谄诳故心常正  止罪能修利益事
  深心增长诸善根  一切智心此磨莹
  心自在故念正知  善伏心故心调畅
  少欲能修头陀因  一切智心此磨莹
  喜足善行于圣种  复常恭敬于师尊
  而能不生轻侮心  我慢邪慢皆远离
  定心不起增上慢  无浊乱故心清净
  不恃己故自了知  不毁他故为他护
  亲近深固妙法药  离增上慢治诸病
  希法名为求法人  勤求法乃具法欲
  修无诤行名乐法  离非法故能求法
  不坏三宝具信心  一切智心此磨莹
  于不善中心怀愧  于诸如来起惭心
  惭愧具足护诸根  一切智心此磨莹
  明了业报胜所作  信解不著边执心
  于缘生法不相违  一切智心此磨莹
  善护威仪修正行  心无高故常柔软
  掉举不生止行修  一切智心此磨莹
  慧善住故无毁誉  安然众睹如山王
  坚固愿中无退心  一切智心此磨莹
  苦乐无动心如地  意净如水涤尘劳
  心如火无异想生  心如风行无系著
  心如虚空妙无垢  勤求出家佛眼明
  身离能修寂静心  心离常依正法行
  所行常说真实语  如说能行誓愿明
  清净不为染所摧  无破毁故修戒行
  于戒无缺亦无坏  小罪能坏大惧心
  护戒亦不求生天  戒常洁白无浊染
  常能亲近善知识  悉为开明菩提心
  无碍光明照世间  斯由获得清净眼
  智者随闻种种声  不生欣乐不生厌
  一切声中表义无  斯由获得清净耳
  鼻香舌味皆如是  身触意法亦复然
0 notes
wuhaowind · 3 years
Text
度母她的名称又作多罗菩萨(梵语:Tārā,意为“眼”、“妙目睛”、“瞳子”、“极度”、“救度”;藏语:སྒྲོལ་མ།,Drolma,意为“救度”),又译为多罗母、多罗佛母、度母、救度佛母。佛教认为衪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女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    多罗菩萨的信仰在古印度时代就非常的流行,包括从那烂陀大学遗迹所出土的佛菩萨像中,有很多就是多罗菩萨像,现在的菩提伽耶大觉塔上,还是保留雕刻着多罗菩萨像。在汉传佛教中,多罗菩萨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其中一尊,或从观世音菩萨目光所化现的女性菩萨,而称为“多罗观自在菩萨”或独称“多罗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则是观世音菩萨悲泪所化现的女性佛母,而称为“多罗母”、“多罗佛母”、“度母”、“救度佛母”。在藏传佛教所有教派,都对于多罗菩萨极为崇信,不管是阿底峡尊者传入的噶当派,或是其他教派都是相同。    多罗菩萨二臂、身绿色,是“诸佛菩萨的事业代表”,并称作“三世诸佛之母”与“一切众生之母”,而度母也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像是“世间母”、“度诸穷苦中之母”等等。   多罗菩萨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又化现了二十一多罗菩萨、五百多罗菩萨等等,包括了非常有名的“白度母”、“红度母”等等,其中像是“持世菩萨(持世母、财续母)”、“辩才天女(妙音天女、具海天女)”、“孔雀明王”等等,全都是度母的化现,这在汉文、藏文的经典、续典当中都有记载。 多罗菩萨是汉语传统译词,是在唐、宋时代,由梵语直接音译成汉语,由于梵语“Tārā”含有多种意思,在翻译上符合“五种不翻”之一的规则,所以直接音译“多罗(菩萨)”,而没有采用意译,包括玄奘大师、不空大师、法贤大师等都是翻成多罗菩萨。    现在日本、韩国、越南佛教界仍延用此译词;但华人文化圈因受藏传佛教的佛典藏文影响,反而较少人用此译词,多用“度母”或“救度佛母”。    有人以为汉译的多罗菩萨一词当中,用“菩萨”位格来作称谓,是汉传独有情况;其实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用“菩萨”位格来作“度母”称谓的例子。 度母是「三世诸佛之母」和「一切众生之母」,度母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又化现了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包括了非常有名的「白度母」、「红度母」等等。像「作明佛母」、「妙音佛母」、「孔雀佛母」等等也都是度母的化现,这在汉文、藏文的经续当中都有记载。而度母也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像是「世间母」、「度诸穷苦中之母」等等。    用音声来修持诸佛菩萨法门,包括了圣号、咒语、礼赞、祈请等等。    称念多罗菩萨(度母)的圣号有很多方式,第一种的是汉语文法习惯念法:“南无多罗菩萨!”六字,像《普门品》记载的:“南无观世音菩萨!”方式一样,也可以念成梵音的:“Namo Tara Bosa!”,两者都是可以。第二种的是梵语文法习惯念法:“Nama Arya Taraye!”(Namo变成Nama是因为梵语的连音规则的变化)也非常的好。    附带说明的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与多罗菩萨没有分别,多罗菩萨也被称作观世音菩萨(其中的一位化身菩萨),所以也可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能够获得一样的加持。   称念多罗菩萨圣号感应: 有一位穷人念诵多罗菩萨名号并作虔诚祈祷后,有一位身着叶衣的女子出现在穷人的眼前,并作授记说:“去东方吧!”,这位穷人就去了东方。路途中在一座沙丘上休息睡着时,被铃声吵醒,他看见一匹佩带有绿色响铃的马正在用前蹄挖掘沙土,瞬息间那匹马就去向了远方。这位穷人沿着马蹄挖掘的痕迹住下挖掘时,首先挖到一座银制的门,接着相继挖到金制、水晶制、琉璃制等七种珍宝制作的七重门。进入七重门以后,来到有很多龙神和非天居住的境界,他与龙神非天们尽情享受诸妙乐并获得很多珍宝,后来从洞穴出来回到了家乡时,世上已过数百年,几代国王都已去世。 度母的经典、仪轨经(续典)至少有:《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佛说圣多罗菩萨经》、《赞扬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圣多罗菩萨救济八难经》、《圣多罗菩萨自誓愿陀罗尼》等等非常多的由梵文翻译成汉文、藏文的经典、仪轨经(续典)。    按照〈多罗菩萨法门〉一文中的说明:『在唐朝时,不空三藏及沙门释通智,翻译了多罗菩萨的相关经典数部。我们从现在大藏经的经典中,虽然没有明显看到唐朝玄奘三藏翻译多罗菩萨的经典,但我们亦可以从沙门释通智翻译的《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后面附注的记载中,看到沙门释通智曾经于玄奘三藏法师处,学习相关的法印,可见玄奘三藏法师也是知道,并且应该也深解多罗菩萨法门。宋、元之时,如法贤大师等人,从印度或西藏翻译出多罗菩萨的相关经典,这些在《大正藏》都有收录。现今还有不少翻译者,陆续从藏传佛教的藏文经续中,翻译度母经续为中文,也包括了藏传上师对度母的开示等等。』可见度母信仰迁流的大概。 汉传记载的发愿(《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不空三藏翻译)   观自在菩萨入于普光明多罗三昧中,从其面轮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多罗菩萨,多罗菩萨普告大众说:“谁在变苦,谁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    藏传记载的三次发愿(《尊圣多罗菩萨传:正信种子》多罗那他尊者编著)    第一次发愿:    在无量劫前的“种光世界”鼓音如来出世,有一公主名“般若月”,天生善根深植,礼敬三宝,那世界的人们寿命极长,般若月公主至心供养佛弟子长达一百万零八年,每日以无数珍宝璎珞供养,诸比丘众都赞叹他道:“您如此恭敬虔诚,今生必然获得正果,若是能至心于佛前发愿,一切所愿必能成就,那么您何不发愿转变女身成男,方便修行呢?”    般若月公主就说云:“我观此处无男亦无女,无人无识亦无我,男女名称皆虚假,世间劣智迷惑生。”借着继续说道:“从来以男身修行佛道的人是很多的,可是以女身修行佛道的却很少。所以我今日于佛前发愿直至虚空界毁坏之时,我都以女身度化一切众生。”    第二次发愿:    度母又曾经在不空成就佛面前,发愿曰:“愿我能护持十方一切苦难的众生,并且降服一切魔障,从此九十五大劫中,每天都能度化百万众生,使其身心安稳快乐。”    诸佛感佩他的愿行,故赐名度母,以其能度化众生、施予无畏的缘故。    第三次发愿: 大悲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救度众生,但是众生仍然常溺五欲生死苦海、轮回六道受无量诸苦,菩萨因为悲悯苍生而不由得悄然落泪,当此之时双眼的眼泪顿时各变现出绿度母和白度母,各自合掌恭敬向观音菩萨同声说道:“菩萨,您不要担心,我等誓度一切流转生死苦海的众生,为菩萨分担救度众生的悲愿。”因此,度母是观音悲泪的化身。 多罗菩萨(度母)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能随处示现。一般来说,多罗菩萨(度母)的净土,主要有三个地方:    1.极乐世界(或作:极乐净土)。    2.补怛洛伽山(指位于印度南方的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于山顶居住、多罗菩萨于山麓居住。)。    3.玉叶庄严净土(或译:璁叶庄严净土)。    所有修持多罗菩萨(度母)法门,仍然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为目标。包括有两个原因: 1.多罗菩萨(度母)的本地阿弥陀佛有大愿摄受,极乐世界容易往生,往生以后不会退转; 2.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可以随意往返其他两处净土以及十方世界。 修持多罗菩萨(度母)等等法门,要能够深信因果,进而舍恶行善,并且守持戒律,以及保有净信。    在从印度传到西藏的《圣多罗菩萨救济八难经》中,多罗菩萨在须弥山顶开示到:“若人完全了知其过患,必定尽舍三恶趣之因,无论一切粗细之罪恶,从身语意三门行救度。”    在《圣多罗菩萨救济八难经》中,多罗菩萨也开示到:“譬如带霜鲜花之果实,用于种地不能发芽般,破戒、存有疑虑心之人,虽修极为甚深之明咒,欲求加持加持不能生,彼等作为徒劳无意义,该明咒亦形同凡俗语,禅定亦如孩童之思念。”    因此,如果能够深信因果,进而舍恶行善,并且遵守戒律、以及保有净信,在《圣多罗菩萨救济八难经》中,多罗菩萨也开示到:“无过善士若修此明咒,一切所求迅速可成就。” 古代曾经修持多罗菩萨(度母)法门的圣贤、人们,不可胜记,著名的圣贤有:   印度的罗睺罗尊者(龙树菩萨的尊师)、龙树菩萨、龙菩提菩萨(龙树菩萨的弟子)、帝洛巴尊者(龙树菩萨为其尊师之一)、那洛巴尊者(帝洛巴尊者的弟子)、安慧菩萨(又译坚慧菩萨,世亲菩萨的弟子)、月称菩萨、月官菩萨(安慧菩萨的弟子)、清辩菩萨(念诵名为观自在菩萨随心陀罗尼的多罗菩萨咒语三年)、阿底峡尊者等等。    汉地的智通大师(唐朝人,通晓梵文)等等。    藏地的圣贤也是不可胜记。 多罗菩萨,或译作“度母”、“救度佛母”,是所有“度母”化身的主尊,可以不用加“绿”字,但因为“度母”一面二臂、身绿色,所以一般人习惯称作“绿度母”。其密号为“悲生金刚(由大悲观世音菩萨而生之义)”、“行愿金刚”。多罗菩萨有许多不同的化现,包括有二十一多罗菩萨、五百多罗菩萨等等。    只要修持一尊多罗菩萨(度母),就能包含其他多罗菩萨(度母)化身功德。也如同阳光底下,用放大镜聚集光热才能起火般,专修一尊才能迅速成就。    据《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记载,观自在菩萨入普光明多罗三昧,以三昧力,由眼中放大光明,多罗菩萨即由光明中而生。此多罗菩萨以慈悲光普照众生,怜愍众生犹如慈母、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此尊菩萨法相一面二臂、身绿色,严饰璎珞著天衣,现慈悲相,左手拈乌波拉花,右手结施与愿印,象征施于一切众生无畏、慈悲满愿,双脚屈左展右,右足踏在莲花上表示随时准备起身救度苦难众生,犹如慈爱的母亲,拯救独子一般的每位众生。
   经论中说,度母就是二十一度母的主尊,总摄其余二十尊化身的所有功德,本尊心咒具足一切息增怀诛的功用,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痛苦,满足一切众生愿求,能令现世富贵、长寿、平安、吉祥,消除诸病苦、魔障等等,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苦海,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获得究竟安乐,救度众生非常迅速,摧灭魔业极为勇猛”。
0 notes
ckailasayogausa · 3 years
Text
Tumblr media
【不断删除过去,不断提升自己! Constantly Delete The Past, Constantly Upgrade Yourself! | 2021年7月29日 】
2021 年 7 月 29 日,星期四 (印度标准时间) - 尼希亚南达英语和泰米尔语共修讲座要点
晚上 10:15 pm - 印度(兴都)教最高教皇 普世灵性导师 圣尊尼希亚南达 帕冉玛希瓦上师的达显现场直播,与神圣直接连接(Shakti pada)和与神圣间接连接(Shaktini pada)。
晚上 10:46 - 晚上 11:58pm - 尼希亚南达共修讲座
*帕拉玛希瓦的直接来自凯拉萨的信息:
*有意识的主权不仅为你带来自由,还为你的自由带来了正确的目标;
不仅仅是健康,而是你应该健康的正确理由;
不仅仅是财富,而是你应该富有的正确理由;
不只是自由,而是正确的理由——你需要什么以及什么样的自由;
不仅仅是力量,而是你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来实现你的目标;
不仅仅是幸福,而是为你的存在所带来目标。
**有意识主权之美在于,当你听到这个真理,开始接受点化时,你的内在空间扩展到那个水平,你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旧个性或身份;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有情绪波动,但你永远无法回到相同的个性。
*这就是为什么点化/与神圣间接连接(Shaktini pada)总是被称为重生。获得与神圣间接连接的点化者被称为 “Dvija” - 重生。
*生活中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删除过去”,不断提升自己。
*你越多进入一个无法回到过去的空间,你就越会找到一种更高的存在方式和形式。
*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见过一些最美丽的人;我自己的上师,阿如那吉瑞-尤吉士瓦冉,一个非常美丽和优雅的生灵,Raghupati Yogi瑜伽士,Ramsuratkumar......
*至少我说出的所有这些名字都不受组织或有组织生活中某些责任的约束。
*但我也见过生活在组织内部,非常有组织,但也非常优雅的人——比如 Srimad Swami Gautamananda Ji。他还活着。
*如果你在钦奈( Chennai )或泰米尔纳德邦(Tamilnadu),千万不要错过他的达显。他住在钦奈 罗摩奎师那灵修院(Chennai Ramakrishna Mutt)。
*接下来,凯拉萨Ashrama的Tiruchi Swami。他已离开身体,已证得本我三摩地(Jeeva Samadhi)。
*其中一些人,特别是 Gautamananda Ji,我曾近距离见过——他所显现的那种力量,对吠陀哲学的极其强大的理解——最高的真理。
*同样的,Kamalatamananda Ji。祂还活著,祂是马杜赖·罗摩奎师那灵修院的首领。
*我有幸在他的莲足下学习。他散发著信奉希瓦的优雅。
*在我的生活中,我见过如此优秀的人,他们展现和证明了有意识的主权,在所有的生活中都可以显现并实现它。
*无论你是自由的个人还是生活在组织中,或已婚并与妻子同住——我都在我的生活中看到过许多优雅的人散发着有意识的主权。
*我从阿如那吉瑞-尤吉士瓦冉上师那里得到的一些最伟大的启示,当我开始在我的生活中实施它时,当我开始教学时,当我点化的弟子们开始在他们的生活中实施它并给我反馈时:正确的-错误的、好-坏、成功-失败,所有这些知识的汇编,我与大家分享所有这些的本质。
*三件事:
*有意识的主权带来的不仅是健康,而且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健康。
*有意识的主权不仅带来自由,它带来了有目标的自由。
*例如:当你患有糖尿病时,吃糖不是自由,而是自杀。你不能说,“我连吃糖的自由都没有!”
*人们哭着说,‘我们被关在监狱里了吗?我们没有吃糖的自由吗?
*自由地以美味的方式为你的健康提供食物就是自由。
*以正确的目的自由地做你想做的事就是自由。
*意识到生活的正确目标并拥有生活的自由就是自由。
*当我看到海得拉巴的 Soumya 和她的母亲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当他们来到并虔诚地坐着时,尤其是她年长的母亲,即使她觉得有点困(现在印度时间已经是 11 点了),我从未见过她错过共修讲座!
*这是自由!
*即使是一些长期住寺志工也不是那么有规律。他们试图摇摆不定地说,‘我们是被关进了监狱还是什么?我们没有睡觉的自由吗?”
*当共修讲座正在进行时,你拥有所有的基础设施,你不需要承担任何其他责任和工作来参加共修讲座,这就是自由!
*所以这一切都是关于有目标的自由!
*为了你自由的目标就是自由。
*为了你健康的目标就是健康。
*为了你富裕的目标就是富裕。
*过去三年,我一直在研究关于经济和许多国家/地区的经济政策的许多不同想法——以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为中心,它们是如何运作,一些人给存款提供高利息,一些人从你这里拿钱来存款……!
*实际上,了解你的更高目标、有意识的主权,才使你真正富裕。
* 宇宙仍然依照社会分工(Varnashrama)的正法功能运转。
注:Varnashrama 印度教经典中提及的关于社会分工的四大类别和群体,翻译成种姓制度是错误的。
1. Brahmins 婆罗门 : 祭司 导师
2. Kshatriyas 刹帝利: 统治者 武士 管理者
3. Vaishyas 吠舍:农民 商人
4. Shudras 首陀罗: 服务业 手工业者
*我研究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以提出最接近《吠陀-阿戈玛经》的正确经济政策。
*我想按原样实施《吠陀-阿戈玛经》,按原样映射它我想要一个尽可能接近的结构,这样我就可以微调整个事物以专注于帕冉玛希瓦想要的——整个《吠陀-阿戈玛经》的文明。
*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最后在三摩地中获得了帕冉玛希瓦的启示……通过这一切,我意识到地球是基于社会四大分工(Varnashrama)的正法运行的。
*凡是吠舍(Vaishyas 商人)与他们的吠舍正法存在的地方,这些国家就会变得富裕。
*我正在研究着经济知识分子,他们的想法和他们想要滋养的生态系统......
*我正在研究着日本/美国/印度的经济知识分子及其滋养的生态系统。
*最后,我意识到,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帕冉玛希瓦在《吠陀-阿伽玛经》中揭示了什么,并写在圣典的正法里:确切的社会四大分工(Varnashrama)正法是人生最成功的策略。
*我会给你一些直接对你生活有用的理解。
*有许多国家开始了他们不需要的投资。这些投资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试图以较低的利率放贷以保持资金流通,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些贷款在3-5年内成为不良资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目的地拥有财富。有意识的主权没有得到滋养。
*如果你的意识自主权得到滋养,你将建立肌肉而不是脂肪。
*你会建立力量,而不是负荷。
*同样的方式,在经济原理中也是如此。
*我不是说钱不好;当你有目标时,钱是好的。否则,你将不知道如何处理它。
*我已经看到印度中产阶级的想法:“首先让我成为一名工程师,然后我会思考如何处理我的生活。”
*当你成为一名工程师时,你就变成了一个傻瓜,你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么办!
*工程学就是用最愚蠢的想法和过时的机器来彻底地挫败你们,你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东西(你们只有在工程学车间里看到那些机器)。
*在这一切完成后,工程师证书就颁发给你了。
*因此你养成了一种极端不参与和懒惰的心态,并且你会产生期望——因为你在这里,社会应该为你服务——这种心态是你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现的所有腐败的根源。
*你们认为,“让我获得钱,然后我会决定我想用这笔钱做什麽。” 不对!
*首先拥有有意识的主权!
*社会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你们中没有人处于贫困之中,没有人会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
*当你发现你的基本需求时,专注于你有意识的主权——实现你存在的核心目的。
*这会告诉你想要富裕的目的。因此,当你开始为富裕工作时,你将继续实现你的目标。所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个途径和目标将是愉快的。途径本身成为一种庆祝。
*将这个途径作为庆祝活动的人将活在永恆的假期中!
*我在多个维度、多个时区,不仅是水平、垂直时区,24X7 全天候工作,而且我活在永恆的假期中!
*特别是如果你还年轻( 30 岁以下与我有连接),你将永远年��。我永远不会让你变老!
*我不喜欢变老,我喜欢成熟。我不会对你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
*如果你在30岁之前遇见我,你是有福的。现在是找到有意识主权的时候了。
*专注于此!
*如果你在 30 岁之前遇见我,我会让你变成16岁并让你永远保持 16 岁!
*当你找到有意识的主权的想法时,你永远不会愚蠢地质疑你的生活:“为什么我不能吃糖?”
*吃糖没有错,但当你患有糖尿病时,吃糖是自杀。因此你不会因为被告知“不要吃糖”而受到控制,你会受到保护,因为你明白当你患有糖尿病时,吃糖就是自杀。
*即便如此,吃糖对健康也不利,但这是分开的。
*人们认为,“让我找到财富。然后我会决定我想要做什么。”
*当你发现财富时,你已经虐待了自己并造成了错误的心理设置。你什么时候打破它?这成了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有意识的主权,如果你找到了财富,你将生活在绝对的极简生活(Aparigraha)里。
*我见过一些最优雅的人展示着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拥有相当于国王的财富。
*例如:Tiruchi Swami (班加罗尔的 Kailash Ashrama Mahasamsthana 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分支机构遍布印度。他用金维马纳 (Golden Vimana) 建造了一座女神/德维寺庙 - 圣殿塔)。
*他周围的财富和他过著极简主义的生活……他拥有一切包括金宝座、珠宝、皇冠,一切。
*当他接受敬师浴足礼拜法会或履行职责时,他将坐在金宝座上,但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不会从他自己的花园中多拿或浪费一片槟榔叶。
*他不会拿第三套供他个人使用的衣服。
*有一次我曾问他,“斯瓦米,你有这一切。为什么你不能再有多几套衣服?”
*他用泰米尔语说“ ஏய் ,சிம்மாசனம் ,கொட ,சப்பரம் ,சாமரம் எல்லா நமக்கு வேல ,உரிமை இல்ல ,உடமை இல்ல 。
*这意味着,Palki 和所有工具(Paraphernalia)都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既不是我们的权利(意味着我们既不是所有者),更不是我们的。
*有了有意识的主权,你将对财富有一个终极的清晰度:为什么是财富?你会以正确的心态积累它,财富将永远不会束缚你。它只会在你之下。它永远不会使你失衡或迷惑你或使你行为不科学。
*财富是一种药物可以让你不合理地、不科学地思考。
*当你对财富有贪婪之意时,你将犯下不允许你享受财富的罪行,即使你获得了它!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对财富的贪婪只不过是无意识的生活方式。
*有意识的主权会让你意识到一切的目的——健康、财富......
*我健康的目的是,我应该能够以莲花坐/双腿盘坐(Padmasana)任何时数,我的大脑应该是鲜活和有活力的,可以下载宇宙记录,并辐射和分享给你们所有人。
*因为我知道这个目的,我为了这个目的保持自己的健康,仅此而已!
*我的目的是,我的身体应该与我合作,以持续进入三摩地,无论何时我想做什么,我都要坐下来,点化和教导人们。
*因为目的很明确,所以我要保持自己的健康。
*很多时候人们想要健康,他们开始健身,锻炼6 块腹肌。但几天后,肌肉、健美变得如此重要并令人上瘾,以至于人们服用违禁药物/类固醇以保持健康并失去健康。
*有很多人在不知道目的的情况下无意识地建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身体。
*有多少健美运动员因服用错误的药物/类固醇而死亡……
*同样的,有很多人无意识地获得财富,却不知道该怎么做。那种负荷会杀死他们。
*他们周围的人利用并束缚他们并摧毁他们的生活,生命因此而丧失。
*所以在每个层面,有意识的主权是你应该体验的第一个真相。
*这应该是你的首要任务。
*所以这不仅仅是财富,而是财富的目的。
*不仅仅是健康,还有健康的目的。
*不仅仅是无意识地生活,但知道自己存在的原因是生活的基本需要。
*错觉(delusion)在各个层面都是自杀性的。
*我见过最优雅的人,也见过最愚蠢的人。
*我看到人们不仅在早上谈论一些事情,而且在晚上谈论一些事情,即使在开始的一次谈话中,他们也会用一种逻辑说话,而在中间他们会谈论另一种逻辑!
*我见过的那种水平的鬆懈/被迷惑的人!
*这些是我对自己感到同情的时刻!
*我想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我斯瓦米吉在谈论的吗!”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
*根据我的经验,我想让你知道,花在理解有意识的主权上的时间是最好的。
*即使是显化灵性能力,也为了你的目的显化灵性能力,你想要存在的目的。
*如果你找到了有意识的主权,你会感觉永远年轻。
*寻找有意识的主权并不困难。你只需要知道你存在的更大目的。
*只要符合你的更高目标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停止这种认为你只有这一世的愚蠢想法。
*这是对你倾倒的狗屎。你已经被一种叫“你的人生只有这一世”的不可清洗的东西洗脑了。丢掉那个狗屎。
*你是有意识的,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人身,直到你获得有意识的主权。
这些是基本的宇宙真理。
*开始用这些基本的宇宙真理来看待你的生活。
*停止将自己和错觉联系起来,或者一种叫做错觉的药物对你大脑的影响。
*错觉毒药对你大脑造成影响形成了一种叫做“思想”的迷雾。你把自己和这种想法联系起来,做出了完全不科学的人生决定。
*合乎科学的科学,合乎逻辑的逻辑,合乎理性的理性。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Tiruchi Swamigal或Swami Gautamananda Ji-他们周围的财富远远超过国王的财富,但他们过着绝对简约的生活方式。
*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的目的。
*我完全是从我的上师们那里学到的。
*国王过着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印度传统中才有可能,因为如果你知道有意识的主权,你就会知道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是强有力的!
*这是绝对的力量!
*我将这恰图玛夏(Chaturmasya,为期四个月(7月敬师节至10月九夜节)的神圣时期,信徒会进行忏悔、苦行、斋戒、在圣河中沐浴和宗教仪式等等)命名为“有意识的主权Chaturmasya”!通过有意识的主权显化灵性能力。
*显化正确的灵性能力。有许多你可能不需要的能力会成为你的负担。
*显化正确的灵性能力。
*特别是通过打破被称为“业力”的先天模式;以及被称为“模式”的后天业力,来显化灵性能力。
*你会确切地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例如:如果你有食物的模式,打破它。你将成为超越饮食者(Nirahari),你将会长寿,远离上瘾!
*如果你沉迷于食物模式,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通过适当的超越饮食法( Nirahara Samyama) 打破这些上瘾模式, 你不只会变得健康而且还会长寿,因为任何你上瘾的东西都会向你展示你需要显化灵性能力的秘密钥匙。
如果你被贪婪所迷惑,不想承担责任,但你想要一切,开始实践极简生活方式,你将显化如此多的财富,你将会享受财富,而不是财富享受你。
*许多人不睡觉只是做守夜人的工作,只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财富。所以他们不是在使用财富,而是财富在使用他们。
*由于担心财富而无法入眠的人,他们并不是在享受财富,财富正在享受他们!
*就像头几天你抽香烟,接着是香烟抽你!
*很多时候,你的抑鬱症将坏人显示为你的朋友,将好人显示为你的敌人。
*荷尔蒙的压力,化学物质,你内心的沮丧,深深地欺骗了你,有意识的主权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打破所有先天模式和后天模式。
*列出所有对你有约束力的先天和后天的模式和业力。这些模式掌握著你应该显现什么样的能力以及什么样的能力适合你的秘密钥匙。
*我会给你们几分钟时间与神圣间接连接(Shaktini pada),在这里与你们一起,帮助你们识别你的模式。
*打破它们并显现为灵性能力。
*让我们在这Chaturmasya里 开始第一天有意识主权的灵性能力的显化过程。
*开始动笔。
*身为在世、全然显化帕冉玛希瓦的圆满转世化身(Poornavatar),我祝福你们所有人。
让我们所有人都散发一致性,集体的一致性、真实性、责任感、丰富他人、助成他人、活在帕冉玛希瓦的合一境界、全然合一的境界(Shuddhadvaita Shaivam)、帕冉玛希瓦的凯拉萨的境界、空间、存在,力量和超意识 。帕冉玛希我含 唵 尼希亚南达 帕冉玛希我含(Paramashivoham. Om nithyananda paramashivoham) 永恆的喜悦,尼希亚南达。谢谢,祝你喜悦!
英文:https://www.facebook.com/ParamahamsaNithyananda/posts/369793354513502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KDmJNAdSg
~ 尼希亚南达中文翻译小组
0 notes
garywonghc · 7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浅谈六和敬
文 |智海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呢?“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所谓“六和敬”就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佛教的“六和敬”思想不仅适应佛教,而且也适应社会,更适应单位、家庭和个人,要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实质内涵,我们首先要知道“和敬”的概念。“和敬”是关于自己和他人、个人与集体等两个方面来说的;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所谓“敬”,就是“内自谦卑”。这个“和”字非常重要,它涉及十分广泛,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的今天,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工、商、仕、农都在倡导这个“和”字,祈祷这个“和”字,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睦,待人要和气,这样就会众缘和合、天下太平了;再说“敬”字,敬是尊敬、敬爱的意思,尊敬老人,爱护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相互尊敬,更要上敬下爱,印光大师在开示中也这样说道:“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下面将“六和敬”作个简要的叙述,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
一、身和同住:
身是指我们由四大元素构成的色身,也是指五蕴和合之假身心。就是要求在同一个家园的空间里,要平等待人。不要搞特殊化,搞个人崇拜,拉帮结伙,称兄道弟;更不要贡高我慢、轻视、愚弄别人。在家园中,当知四大皆空,随缘无我。五蕴身心,本非有故。万般带不去,唯有业缠身,所以要三恶(杀、盗、淫)不犯。记住吃喝朋友不长久,相互利用无真友。做到身心交给常住,就要提得起,放得下,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做到如孟子所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犹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 那么僧团定能安祥、如意、美满。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居士之间也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不搞私人关系。
二、口和无诤:
是指在家园中,做到言语方面不起争论。怎样才能做到口和无诤呢?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就是要求我们不犯两舌、恶口、绮语、妄语之恶业。不说人我是非,不讲对错谬论,见着别人做善行之事,要随喜赞叹、称赞颂扬。不要说讽刺、挖苦别人的风凉话,更不要有嫉妒、毁谤谩骂别人之心。如有口角之诤,应该当知“忍字心上一把刀,为人不忍祸遭殃。若人忍得一时气,过后方知忍字高”。唐朝时的寒山和拾得说得好,寒山曾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这样大家彼此和乐融融多好啊。
三、意和同悦:
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 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寺庙住众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 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如果我们将意和同悦用在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意和同悦:是指我们八识田中心里意识所得的法喜,共同欢喜和欣悦。要做到意和同悦,其实并不难,只要贪、嗔、痴三毒不犯,心里轻安,无贪、无嗔、无痴,直心为道场。以菩提心为根本,大悲心为行持,方便为究竟,定能做到意和同悦的目的。应该象弥勒菩萨一样,心胸要宽 阔,才能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正如《华严经》所说:“只有心包太虚,才能量周沙界。”
四、戒和同修:
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戒就是法律,也是法制,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的“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宗教意义上的“戒律”也是一种“境界”,戒和同修是指在团体中,凡是所有的清规戒律,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要共同遵守,共同维持。戒是佛教能否久住的根本保证。佛在世时,是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有体、相、用三种,开、遮、持、犯之类。戒不仅能防非止恶,而且能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璎珞菩萨戒》所载:“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一心持净戒,是为如来所赞叹”。又如《瑜伽菩萨戒本》 所说:“凡能受持净戒者,且每受持一条清静戒法,便有五个护法神随时守护其身,使受持净戒者,终不被邪魔外道所害”。正如《四分律菩萨戒本》 所说:“世间凡有五个严持净戒的清净比丘,正法就住世”。据 《百喻经》所载:“佛有两个弟子,从很远的地方,要去拜见师父。当二人经过艰苦跋涉找到水源后,发现水里有微生物;其中一人,他宁舍生命,渴死于沙漠里,而不愿犯戒,法身慧命早就见到了佛陀。而另一位,顾及报身之体,喝了水,解了渴,越过重重沙漠,当见到佛时,佛说你怎么这时才到,虽然你的报身见到了我,比起你的同伴,他的法身早两个月就见我了。”在三无漏学中,由戒才能生定,由定才会发慧。在这凡圣同居,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里,一个真正修学佛法者,应当严持净戒,做到受戒、学戒、日日诵戒,然后依戒依法去精进修学,做到“非礼勿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思”。达到身心轻安,人间净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五、见和同解:
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意见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 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见和同解:在家园中,是指思想上,看问题、 分析问题上,以及各自主张、建议等方面,都要在正知正见的见解上,要求完全统一。如寺院清规要遵守,判别伪经的正确与否,就看他是否符合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人生路上,都具有生、老、 病、死等种种的痛苦,宇宙也具有成、住、坏、空性。诸法具有生、住、异、灭性。如有见解不同,思想各异;不应该你指我鼻子,我指你眼睛。更不应该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僧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不能有所作为。
六、利和同均:
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享有同等的待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利和同均:在家园中提倡平等,培养四无量心。不论是领导,还是清众以家园的成员,人人应具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到知足常乐,同甘共苦,早日实现理想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 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 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 罪”,佛说凡是触犯五逆重罪的人,不可救!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 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17 notes · View notes
erikacousland · 7 years
Text
天鹅与夜莺 第147节(龙腾世纪:起源 同人小说)
第147节 新朋友,老朋友
飞龙纪31年6月16日(16 Ferventis 9:31 Dragon)
“所以‘永高(Highever)之龙’这个绰号来自洛甘(Loghain)——她的敌人。”露易丝•卡隆(Louise Caron)笑道。 “是的。那个绰号几乎和‘费罗登英雄(Hero of Ferelden)’一样受欢迎。”梅莉(Mhairi)说。 “我真想见见她……”露易丝发出惆怅的叹息,“那么‘费罗登英雄’又是怎么来的?有些政治意味不是吗?而且洛甘不是曾经被称为‘费罗登的英雄’。” “或许,那是阿历斯特(Alistair)国王提出的。”梅莉轻笑着,“他解释说她是‘出自费罗登的英雄’……但我没体会到有什么区别。” “我想那意味着她不仅仅是费罗登的英雄,而是一位英雄,出自费罗登……噢,创造者……”露易丝无奈地摇摇头,“我混乱了。” “我也是,指挥官。”梅莉被她逗笑了。又渐渐收起笑容,审视着她……
露易丝低头检查了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对吗?”她无辜地眨巴着眼睛。 “哦,原谅我,指挥官……”梅莉急忙低头道歉,“我只是……觉得您不太像……” “灰色守望者(Grey Warden),还是奥莱人(Orlesian)?”露易丝微笑着问。 “都是,或许……我更想不到您是一名……Chevalier。”梅莉迟疑地说。 “据我所知,在费罗登,Chevalier和暗裔(Darkspawn)含义差不多,是不是?”露易丝依然温和地笑着,“一样残酷,而且有着恐怖的气味……”她笑了出来,“放心,亲爱的,我从来不是一名Chevalier。” 梅莉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但……其他奥莱守望者都说,您是‘Chevalier小姐’。” “那是我的绰号。”露易丝耸耸肩,“其实是一个贬义的绰号,某些人用它讽刺我从来都没能成为Chevalier。”她的语气依然轻松,但神情间的感情渐渐褪去,“他们说过我是如何加入守望者的?” “没有,指挥官。”梅莉恭敬地颔首,如果他们说了,我也没有那个荣幸听到。 “那不算什么荣幸……”露易丝呵呵地干笑着,“如果你愿意听听,我很乐意告诉你。”她抬了抬眼,有些暧昧地望着梅莉……“那么,你愿意听听吗,亲爱的梅莉?” “如果……您愿意说。”梅莉不好意思地笑笑。 “七年前,在我从Chevalier学院毕业的那天,我杀了一个本该和我一起毕业的学员——一个被我称作‘朋友’的男孩。”露易丝轻松地讲述道,“然后我被判了死刑,扔进了地牢,而我的未婚夫也废除了婚约。但一个精灵法师守望者……他叫埃莱恩(Elyen),一个非常好的人,顺便一提……他告诉了现任奥莱指挥官方丹(Fontaine)——她当时还是副官,关于我的事情。所以她用征兵权强行征召了我。”她一口气说完,好笑地审视着梅莉惊愕的表情。“怎么样,亲爱的,有没有改变你对我的看法?” 梅莉呆呆地眨巴了一下眼睛……“不,不会……但,我……承认,这离我的……想象太远。”她磕磕巴巴地答道。 露易丝笑出了声,又认真地看着她。“你是个好女孩,梅莉。” 梅莉有些不解地回望着她,但她的表情很快变得认真和确定…… “那不会影响我对您的看法:我觉得您是个好人,指挥官。” 露易丝对她温柔地笑笑,“谢谢……”
“那么,继续你的故事。”她又回到了之前轻松的态度,“我不明白,弗格斯•库斯兰国主(Teyrn Fergus Cousland)是如何幸存的,还有那四名守望者。” “噢,创造者保佑……那真是太幸运了。”梅莉感慨道,“在奥斯塔伽(Ostagar)的战斗中,当都灵(Durin)国王在意识到洛甘没有按时支援,向凯兰(Cailan)国王提出带一支队伍绕到暗裔的背后,吸引他们的注意,让更多人有机会撤退。另外三位守望者就被分在他的小队中。不幸的是,虽然他们吸引了部分暗裔的注意力,但还不足以解救凯兰国王……当他们看到凯兰国王被杀害,所有人都在撤退的时候,知道凭他们没有办法改变战局,于是撤进了可卡瑞(Korcari)。在那儿他们遇到了被暗裔袭击的永高军队,并遇到一个崔辛德(Chasind)部落。当他们找到出路,到达葛伦(Gwaren)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暗裔堵住了博瑞瑟莲通道(Brecilian Passage),又没有船出海。他们只好留在那里,帮助那儿的人民。直到领主大会之后,英雄派去的船队解救了在那里的所有人。当瘟潮(Blight)结束后,葛伦的贵族和人民愿意效忠于库斯兰家族,所以阿历斯特国王将葛伦赐给了他们。” “那是库斯兰应得的。”露易丝接道。 “是的,如今库斯兰拥有两个领国,比他们遭到背叛前更强大。”梅莉露出欣慰的笑容,“而麦克缇(Mac Tir)和豪尔也得到了制裁……许多人认为应该处死洛甘。而不是让他活着,甚至加入灰色守望者。但他确实符合新征兵权的要求,‘没有理由阻止他用余生赎罪’——阿历斯特国王这样对我们说。”她厌恶地皱了皱脸,“等我们到了要塞,您就会见到洛甘。” “我相信他会是个不错的守望者。”露易丝笑道。 “真的?为什么?”梅莉不解地问,“他已经不是那个戴恩河(River Dane)英雄,他没有忠诚和荣誉感。” “对一个灰色守望者来说,‘忠诚’和‘荣誉感’没有什么用。”露易丝悲哀地看着她,“你会明白的,梅莉爵士……如果你能活过入盟仪式的话。” “你想说什么……指挥官?”梅莉小心地问。 “什么也没有。”露易丝转过头,“我没有试图暗示给你任何讯息,梅莉爵士。”
*   *   *
她们一路都在愉快地聊天。露易丝说了些她在安德菲尔斯(Anderfels)时的见闻。而梅莉向她讲述了瘟潮期间的故事,介绍了许多费罗登的风土人情,以及要塞中重要人员,尤其是倍受尊敬的执事——瓦瑞尔(Varel)。他曾担任过兰登•豪尔(Rendon Howe)的执事,但因为他反对豪尔的恶行,在无眠要塞被王室没收时,人们在地牢中找到了他…… 从阿玛兰汀城(Amaranthine)到无眠要塞(Vigil's Keep)有不远的距离,虽然她们花了些时间在皇冠与狮子旅馆吃午餐,但暴雨停歇之后,也赶上了耽搁的时间。到了要塞不远的驿站,露易丝换上了她的护甲。 “这是炼银的,指挥官?”梅莉惊叹地打量着她的全身甲。它看起来是崭新的,而且显然是为露易丝度身定做。她还注意到护甲没有右侧的护肩,臂甲也都是简洁的样式……显然,露易丝更擅长使用弓箭战斗。 “好眼力。炼银,和火山金。”露易丝指了指板甲上金灿灿的装饰和胸前的双狮鹫纹章,“我的朋友——瑟琳(Celene)女皇为我定做的。她想给我一个惊喜,但是,如果我事先知道……”她笑着,翻了翻白眼——那身盔甲对她来说太花哨,太……奥莱,虽然在奥莱还足以用“朴素”来形容。 梅莉瞪大了眼睛……“您和瑟琳女皇是朋友?” “是啊,我们从小就认识。但在这两年——我回到奥莱之后才成为朋友。”露易丝笑道,不动声色地审视着梅莉神情中细微的变化……“她是个好朋友,更是一个好人。作为费罗登人,你或许无法想象我亲爱的,但她一直主张与贵国友好相处。实际上,已故的凯兰国王以及布莱斯•库斯兰国主(Teyrn Bryce Cousland)……愿他们回归创造者身边,都同意她的主张。”她假装轻描淡写地说,发出一声遗憾的叹息……“可惜背叛让他们的努力都白费了。” “哦……”梅莉惊叹地眨巴着眼睛,刚才表情中的疑虑消失了。 露易丝带上她的头盔,那头盔的覆面是一张栩栩如生的雄狮面孔。“怎么样?会不会太奥莱?”她的声音中有些担忧。 “不,比我想象的要……简单。”梅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哦……那就好。谢谢你,亲爱的。”露易丝笑着说,“走吧,别让大家在要塞大门前等太久,我会为此感到内疚的……”
*   *   *
但她不必感到内疚……至少,不需要为让要塞中百十号人站在暴雨后的泥泞中等待她而内疚。 “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守望者在这里迎接我们?”梅莉奇怪地说。 露易丝望向远处壮观的要塞,大门外面空无一人。但她感觉到什么——危险……而她们的坐骑也不安地嘶鸣起来,不愿意再前进。 “准备战斗!”露易丝大声示警,取下背着的龙棘木长弓,抽出一支箭搭上,与梅莉催促不情愿的马儿向要塞奔去。
距离大门还有一段距离,一个男人狂奔出来…… “救命!”那人朝她们大喊,他的身后竟然追出几只矮魔人(Genlock)…… 露易丝迅速瞄准,松开弓弦,一箭正中最前面那只矮魔人的额头,接着快速抬手抽出下一支箭。护甲右侧简化的防护毫不妨碍她敏捷的动作。 在第二只矮魔人中箭倒地的同时,梅莉已经拍马冲到那人和最后一只暗裔之间,干净利落地一剑将它斩杀。被她们救下的那个男人疯了一般挥舞手上的战锤砸向那还在抽搐的矮魔人,直到它没了动静。 “发生什么事了?”梅莉焦急地问。 “我不知道!它们到处都是!”男人惊叫着,努力平息着慌乱。 “别慌,朋友。”露易丝跳下马,“其他守望者在哪儿?” “是你,对不对?新指挥官!”男人如释重负,“噢……感谢创造者!有个法师跑在我后面,他或许是个守望者,我不知道……”他回头寻找着,但没有其他人……“你得帮帮他们,你得做点儿什么!”他对露易丝焦急地说。 “我会的……”露易丝注视着他的眼睛宽慰道,“你知道这儿有多少敌人?” “我不知道。上百!守望者没有感觉到他们,直到一切都太迟,然后他们无处不在!”那人又慌乱起来。 “没关系,我会挡住它们。”露易丝抬手按了按,安抚他的情绪,“我们刚才遇见一支巡逻队,在往阿玛兰汀的方向走,去让他们回来支援。” “我会的,我会跑得很快!”那人匆匆颔首示意,正要拔腿跑开,露易丝拉住了他。 “骑马。”她提醒道,把他扶上坐骑。男人赶着马儿向北狂奔而去……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指挥官!”梅莉显然急切地想要冲进去救出人们。 “冷静,我们需要小心……”露易丝严肃地说,“听起来里面还有战斗……救出幸存者,我们团结起来。”
她们谨慎地进入要塞外围的庭院,这里还有一些士兵在与暗裔战斗。梅莉立刻冲上去吸引暗裔们的注意,露易丝快速射杀了它们,救下了那些士兵。他们大多已经负伤,但要塞内激烈的战斗声在继续,还有些伤者躲在墙后的高台上向他们求救。看来已经没有时间等待援助,必须立刻进去帮助他们。露易丝指示伤势严重的士兵退到要塞外等待救援,而剩下的几人跟随她继续前进,但内墙的大门紧闭着…… 露易丝停了下来。 “指挥官!”梅莉望着她,几乎按捺不住她的焦急。但露易丝抬手示意她安静…… 她感觉不到任何暗裔……但据士兵们混乱的描述,这些暗裔是突然毫无征兆地从要塞中涌出来的,其他守望者事前也没有感觉到。也就是说:一,她的守望者感知对这些暗裔没有效果;二,没必要关闭城门来防御…… “这扇门什么时候关上的?”她问一个要塞士兵。 “我没有注意……”那人的脸上也有疑惑。 “我有两种猜想。但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听我的命令……”露易丝指挥士兵们藏到内墙大门外的台阶后。“你,去侦察一下……”她点出一名士兵,“小心。但别害怕,我们都在你背后。” 那士兵恐惧地看着她,又看看他的伙伴们……明白没人愿意顶替他,只好不情愿地慢慢移出来…… “让我去,指挥官。”梅莉自告奋勇。 “你有更艰巨的任务,梅莉爵士。”露易丝严峻的语气中有些不容辩驳的强硬,又扫视了一眼那些畏畏缩缩的士兵,一群“小男孩”…… “哦,天啊……难道这里最有男子气概的是这位梅莉爵士!”她讽刺地斥责道。 士兵们有些惭愧地彼此交换着眼神…… “我会去,指挥官。”被她点到的那名士兵鼓起勇气说。 “很好。”露易丝对他赞赏地笑笑,“只管保护好你自己,其他的事情交给我……”
那名士兵拿着盾牌,小心翼翼地登上内墙大门外的阶梯,又回头望向远处的露易丝……她对他鼓励地点点头,举起长弓。而梅莉举着长剑和盾牌,就守在台阶下。 士兵干咽了几下,曲膝矮身接近大门。没走几步,他听见了恐怖的咕哝声…… “暗裔!”他惊叫着转身想要逃回到其他人身边。但他刚转过身,那扇大门连同墙垛从里面炸开了,猛烈的气流一下子掀翻了他。士兵滚下了台阶,梅莉急忙接住他,将他扶到其他人身边。 露易丝也不得不躲避落下的石块和碎木,但她同时也努力瞄准了从门后冲出的敌人……寒冰箭落在了一头食人魔肩上,撕开了它的肌肉。食人魔哀嚎着停了停,但更多的敌人从它背后闪出,响起一阵刺耳的尖叫…… “举盾!”露易丝大喊道,又抽出一支箭。梅莉和持盾的士兵们从台阶后站出来,以盾墙迎接扑下来的几只尖啸者(Shriek)。而露易丝冷静地试图再次瞄准那头食人魔,但她瞥见另一个敌人已经瞄准了她…… ‘该死——’她急忙扑向一边,惊险地躲过一团砸向她的闪电。 攻击她的那只矮魔人使者一击不中,又抬手编织另一团更强���的闪电,而受伤的食人魔也怒吼着,冲向还在与其他暗裔缠斗的战士们。 露易丝只有杀死它们其中一个的时间……她快速做出选择,举弓瞄准那个使者……
使者中箭倒地,而另一支箭落在食人魔的血盆大口中,炸开了它的脑袋…… “厉害!”梅莉惊叹道,挥剑斩杀了一只尖啸者,笑着望向露易丝。 她举着长弓,弓上还搭着尚未发射的利箭…… 露易丝诧异地回过头,只见两匹骏马正飞奔进庭院,马背上各有一名弓箭手……顾不上细看,她射杀一只魔人(Hurlock),抽出腰上的龙骨短剑加入了与暗裔的肉搏战。
*   *   *
“感谢帮助。”清理干净要塞的庭院后,露易丝对���中一人说。她正在将左手一柄美丽奇异的纤细宝剑收回背后的剑鞘。虽然全身被披风遮蔽,但从那修长高挑的身材看很显然是个女人,只比露易丝稍矮。 “不客气。”她在兜帽下应道,声音低沉但是清澈。 露易丝在雄狮覆面下笑笑,又望向另一个盟友。她跃下马背,走到她的同伴身边。 “我们很高兴能帮上忙。”她边说边揭开兜帽,露出耀眼的姜红色头发和年轻甜美的面容。 她明显的费罗登特征和淡淡的奥莱口音就像露易丝曾经熟悉的某个人……她呆呆地审视着女孩,以至于没有意识到士兵们的惊呼声…… “圣洁的创造者……是你!”梅莉惊喜地高呼,“费罗登英雄!” 露易丝这才把惊讶的眼神从那个红发女孩身上移向她的同伴。她也已经揭开兜帽,露出盘在脑后的铂金色长发和同样年轻美丽的面容。而露易丝注意到了她沉静的蔚蓝色眼睛,就像她曾经认识的另一个人…… “是的,是我。”金发女孩稍稍颔首,但她的视线一直在露易丝的身上…… “我是艾瑞卡•库斯兰。” “您想不到——我很抱歉……”露易丝尴尬地笑笑,深吸了口气,缓解激动的心情,抬手摘下自己的头盔。“您想不到我此刻有多么激动,库斯兰国主(Teyrna Cousland),认识您是份莫大的荣幸。”她对艾瑞卡微笑道。 “我也是。”艾瑞卡抬了抬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想必你就是新任守望者指挥官。” “是的,我就是。”露易丝向她欠身行礼,“我——”
“卡隆小姐?” 露易丝的动作停住了,她猛地直起身望向另一个女孩…… “露易丝,真的是你?”她明亮的冰色眼睛瞪大了。 “而你是……”露易丝的眼睛也瞪大了…… “蕾莉亚娜(Leliana)!”她惊呼道。 “是我……”蕾莉亚娜露出惊喜的笑容, “真的是你……”露易丝难以置信地打量着她,也露出笑容,“噢……小家伙……”她一把抱住蕾莉亚娜,又退后打量着她,“我以为你死了!” “我以为你被流放了!”蕾莉亚娜的笑容稍稍落下,也打量着她,蹙了蹙眉……“你的头发怎么了?” “我剪了,怎么……很糟糕?”露易丝担忧地问。 “不不……很适合你,另一种风格。”蕾莉亚娜急忙安抚道。 “你的头发又是怎么了?”露易丝边问边拨弄了一下蕾莉亚娜的辫子,她头发很短,只过肩膀。 “我也剪了。”蕾莉亚娜对她可爱地笑笑。 “而你的衣服……”露易丝又退后打量着,蕾莉亚娜的披风下是一身皮革:修身的紫色皮革短袍,深色的紧身皮裤和皮靴。露易丝惊讶地瞪着她……“都是龙皮的?” “哼哼……是的。”蕾莉亚娜有些不好意思地耸耸肩,“怎么样?”她小心地问。 “怎么样?棒极了!”露易丝嚷嚷着。 “我是说款式。”蕾莉亚娜补充道。 露易丝点点头,“我喜欢安提瓦(Antiva)风格。”
“而你……”蕾莉亚娜打量着她的装束,视线停在她胸前…… 露易丝随着她的视线低下头,看到胸甲上金色的双狮鹫纹章…… 蕾莉亚娜抬头注视着她的眼睛,眼中的喜悦被哀伤替代……“你是个灰色守望者……” “我是。”露易丝的笑容也稍稍褪去,望了望艾瑞卡,又看着蕾莉亚娜,注意到她披风下露出的圣徽…… “所以你就是那个‘庶务修女’?”她笑道,“我听说她叫莉莉安娜(Lilianna)。” “哦,没错……”蕾莉亚娜无奈地翻翻白眼,与艾瑞卡对视了一眼,艾瑞卡露出了一丝有些戏谑的微笑。 “莉莉安娜,莉莉亚娜(Liliana),蕾莉安娜(Lelianna)……他们永远不能正确拼写我的名字。”蕾莉亚娜叹息着摇摇头。 露易丝笑了,又和她紧紧拥抱住对方,片刻后才分开。
“我看得出你们认识。”艾瑞卡平静地说。 她俩这才发现其他人都已经散开去帮助伤员们,只有她们三个还在原地。 “哦……我很抱歉……”蕾莉亚娜不好意思地笑笑,揉了揉艾瑞卡抱在胸前的手臂,而她另一只手还和露易丝的手握在一起…… “让我为你介绍一下,我的爱:这位是露易丝•卡隆小姐,我在奥莱时的朋友。”蕾莉亚娜对露易丝笑笑,“非常好的朋友,就像‘姐妹’一样。”她有些强调地对艾瑞卡说…… “是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露易丝会意地笑了。 艾瑞卡平和的神态没有什么变化,对她伸出右手。“很荣幸认识你,露易丝小姐。” 露易丝慢慢握住她的手……“哦……我激动地快要晕过去了……我竟然在和费罗登英雄握手!”她惊叹道。 艾瑞卡发出一声轻笑,“你在逗我,露易丝小姐。”她依然平和地说。 “不不……我很认真的。”露易丝收起笑容,诚恳地说。 她们结束握手,艾瑞卡的右手又抱回胸前。露易丝注意到她顺势摸了摸蕾莉亚娜的手……
“我们应该继续前进……女士们。”梅莉回到她们身边,“士兵们说要塞里面的情况更糟糕。”她的视线在露易丝和艾瑞卡之间犹疑着…… “我想我们都应该听您的指挥,费罗登英雄。”露易丝恭敬地说。 “你是这里的指挥官,不是我。”艾瑞卡淡淡地答道。 露易丝瞥了梅莉一眼,看出她神情中的失落…… “我坚持,库斯兰国主,在这里没人比您的身份更尊贵了。”露易丝又恭敬地颔首,“而且,您也是费罗登的前任守望者指挥官。” 艾瑞卡无奈地叹息着,望向蕾莉亚娜……她的眼神给了她建议。 “好吧……”艾瑞卡抽出背后的星牙,“但我不再是灰色守望者的一员,我希望每个人都清楚这一点。”她注视着露易丝的眼睛说。 “我明白,感谢您,库斯兰国主。”露易丝对她笑笑。而梅莉几乎无法遏制她“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 “请称呼我艾瑞卡,如果你愿意。”艾瑞卡又露出微笑,比之前的任何一个都要友善。 “那么……艾瑞卡。”露易丝也回以一个温暖的笑容,“也请称呼我露易丝。”
1 note · View note
Photo
Tumblr media
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下午8:23,尼希亞南達共修講座
*帕冉瑪希瓦直接從凱拉薩傳來的信息: *鍛煉身體——這就是瑜伽。 *與宇宙天體聯繫,那是克里亞(Kriya)。 *你自然會顯化能力,那是真知(Jnana)。 *並且你將過上絕對幸福的生活。那是生活方式(Charya)。 *鍛煉你的身體-這是首要和最重要的。 *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我的上師會堅持讓我每天喝印楝汁(Neem Juice)。我的上師Yogananda Puri幾乎有5、6天不讓我吃東西。每當他說我不該吃的時候,我的母親也不會給我食物。他們倆都是如此奇妙的連結! *我的母親是一個如此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但如此奉獻給我我的上師為我做的的開悟和過程。 *我的上師們曾經告訴我,他們不僅在為我的身體做準備,以使其成為長壽健康的瑜伽士,而且即使我離開身體,也不會經歷任何屍體的自然衰變。這將是一個自然木乃伊的身體。 *我當時不明白這些。 *他曾經告訴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不僅沒有人會中毒,即使他們下毒,你也不會死;你只需要排毒,身體會通過自身的力量自動淨化,並且你可以長期保持健康。,你的身體只會在吉瓦三摩地(Jeeva Samadhi 與普遍意識合而為一,或與神或光融合)裡。” *所以他沒有讓我吃將近6天,而是給我餵了楝樹汁。沒有食物,只給我印楝汁,並要求我用印楝棒刷牙!印楝木棒就像牙刷,我必須用這刷子去佔上訶子粉(Haritaki)刷牙。 *他們非凡的謙卑和投入,而且他們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安全感去經歷他們對我所做的一切過程。 *他會做所有這一切,他會要求我不穿人字拖鞋(Chappal)走路。當然,在蒂魯凡納瑪萊(Tiruvannamalai),我從不穿拖鞋,那是我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大學裡,我也必須為工作坊強制穿鞋。我將把鞋子裝在提包中,在公共汽車穿過Tiruvannamalai邊界之後才穿上它,在返回期間進入Tiruvannamalai邊界之前,我將脫掉鞋子!那是我對阿魯納恰拉的尊敬! *所以他會讓我走路,一旦我回來,他自己就會把我的腳放在膝上並按摩他們。 *這種愛給了我深深的安全感,他們不會讓我遭受任何不必要的折磨。無論他們讓我做什麼,都只是苦修(tapas)的最低要求。這給了我巨大的勇氣和信心去經歷他們要求我經歷的一切。 *第六天,仍然沒有食物的跡象!又是印楝汁。最後,我吐了。什麼也沒嘔出來。只是他餵給我的楝樹汁吐出來了。 *他檢查了顏色後說:“Rona Neer samanam Aayidichu Da。Ippa Nee Saappudalaam”。人體中的酸——羅納尼爾(Rona Neer)負責平衡飢餓,產生飢餓感,滿足感,它不僅僅是一種化學物質,是一種可以編程的生物有機體,有自己的生物記憶,決定飢餓的信號或滿足的信號。羅納尼爾(Rona Neer)負責維持飢餓。他說,這已經被平衡和程序化了。 *到目前为止,他们所做的编程是我健康、幸福生活的责任。就像我说的,我目前42岁,可以双腿盘坐(Padmasana)。无需眼镜或假牙等备件。高兴的是,我每天20小时健康地工作。没有药物,没有医院,什么都没有。这是他们的恩典。我42岁了,但我甚至没去过连医院42次。 *也許我是為了就職典禮或祝福而去醫院,但不是為了治療!我去做了幾次骨折手術。 *平衡Rona Neer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方法。我會給你一些簡單的提示: 讓你的身體永遠保持飢餓。千萬不要用食物填滿胃。你應該總是有輕微的飢餓感。胃火(Jataragni)應該不斷地活躍並燃燒。 羅納尼爾(Rona Neer)的平衡感會給你巨大的意志力。 *我的一些孩子因為我成功地平衡了他們的羅娜-尼爾(Rona Neer),他們有驚人的意志能力。沒人能打破它們。有了這種能力,你需要被賦予力量,需要添加能量。我只需要調整一下,多訓練他們。你需要得到Jnana和Shakti——知識和靈性力量,兩者兼具。 *當我被允許和孩子們住在寺院裡時,我和一些孩子真誠地合作過,甚至超越了他們的自我懷疑,他們的生理記憶已經吸收了這種意志。 *努力平衡Rona Neer。讓你的身體永遠保持飢餓。 *別再做一個吝嗇、貧窮的有錢人了。當一個窮人變成有錢人時,他是活在窮人的有錢人的幻想。他以自暴自棄來報復社會。他認為當他變得富有時,他應該抓住他貧窮時被剝奪的一切。不! *當你貧窮時,拒絕給你優質食品是錯誤的,那就這樣吧,致力於添加優質食品。拒絕給你的垃圾食品是一種祝福!不要試圖用垃圾食品來傾填身體。 *當你活在窮人的有錢人幻想中時,你是窮人眼中的富人,而不是真正的有錢人!真正的有錢人知道他需要什麼。 *我的古魯庫(Gurukul 印度教傳統兒童教育)孩子將是真正的富有的孩子,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意識會支持他們一致性的整合,超過他們的意志力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對於尋道者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和自我憎恨。堅強的人的堅持不懈意志會強於自我懷疑、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比意志力更高的堅持是意識,我平衡了古魯克爾孩子們的意識——Rona Neer。 *我不是說他們不會有自我懷疑,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他們可能會為自己創造,例如,他們的實際問題可能是懶惰,但他們會產生錯覺問題,比如:我覺得我沒有受到啟發,我認為我對斯瓦米吉的奉獻和投入減少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我很困惑——妄想症!真正的問題只是單純的懶惰。在不打破單純的懶惰問題的情況下,將其想像為一個大問題…… *另一個例子:這只是一個單純的黑暗,屏幕在黑暗中移動,只需打開燈,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你認為梵天羅剎(Brahma Rakshas)來了,布薩(Bhoothas)或普雷塔斯(Prethas)來了!這正是你內心所想。單純的懶惰。打破它。不要因想像力和困惑而成為一個大問題。 *我們為Skanda Shashti(著名印度節日,獻給希瓦女神和希瓦的兒子戰神Kartikeya)做6天的禁食。希瓦教派(Shaivites)觀察禁食的Pradosham(印度教日曆中每兩週的第十三天,每兩個月一次。),而毘濕奴教派 (Vaishnavites)觀察的Ekadashi(在吠陀歷月中發生的兩個月相中每個月的第十一個農曆日tithi)所有這些驚人地幫助你平衡和編程Rona Nee。 *Langanam Parama Aushadam-禁食是最好的藥物。飢餓是最大的存在空間,開始培養飢餓感。 你需要一個強大的容器來用水銀進行煉金術。開悟就像水銀的煉金術。首先,你必須有一個石製容器,水銀必須注入其中,煉金術的過程必須在容器內進行。 *但是容器應該是堅固的石頭,花崗岩容器。同樣的,身體應該在飢餓和Rona Neer的平衡中建立。 *我不是說不要提供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所有需要的。可以提供,但是不要把垃圾食品扔進這個系統。你的身體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容器,靈性煉金術的過程可以發生。 * Yajnavalkya Smriti,Prayashchitta Adhyaya,31 St Sloka- 卡洛格尼(Kalogagni):K瑪德(Karma Mrid)Vayurmano Gyanam Tapo Jalam。 pent悔:尼拉哈爾:調查修達瓦。 Kālā'gniḤKarmaMṚDVāyurmanoJñānaṂTapo Jalam。 帕夏卡波·尼拉哈拉·薩爾維米·烏迪希塔瓦· 時間、火、行動、土壤、空氣、思想、知識、苦修、水、重生和涅磐——所有這些都是淨化的手段。超越飲食(Nirahara)是最後一種也是最有效的排毒方法。 *越來越多的超越飲食(Nirahara)對身體進行強烈的訓練。保持飢餓,你一整天會感到飢餓的火焰。 *我所有最健康的孩子都是那些學會保持飢餓的機制和方法的孩子。我經常看到的這些我起名的孩子,即使有很多食物,他們也不會碰!他們知道如何平衡自己。 *就像鐵匠如何將鐵放熱並在寒冷中進行強化一樣,同樣的,如果你讓你的身體處於飢餓狀態,然後服用排毒的草藥汁,如蓖麻油(Castor Oil)、印楝汁(Neem Juice)、訶子粉(Haritaki)和光果甘草(Athimadhuram),身體將變得強大。事實上,我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舒適地生活三個多月,只要有這幾樣草藥——蓖麻油(Castor Oil)、印楝汁(Neem Juice)、訶子粉(Haritaki)和光果甘草(Athimadhuram). *至少兩天內你應該能做到這一點。你可以調整你的身體。瑜伽將開始在你的系統中發生。 *今天我說過我將談論印度教(興都教)的議會結構。 *從今天起,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詳細闡述我對下議院(Sabha)的願景。 *在記載的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記錄中,民主僅出現在印度歷史上。我們稱之為負責任的民主。 *這意味著,已經接受過經濟原理教育的人會投票接受經濟原理。那些在開悟科學領域受過教育的人投票給基於開悟科學的原理。在農業領域已經受過教育並且正在從事農業的人們將投票贊成基於農業的原則,政策和策略。 *如果某人未受過農業教育,而您授予他投票權,他會怎麼做?如果您給他1000盧比或一些免費贈品,那是他個人生活的經濟原則或策略,那麼他將會投你一票,僅此而已!這就是用免費贈品劫持國家健康的方式。 *窮人對經濟政策和戰略的了解只限於個人生活。他沒有受過關於國家利益的教育——對國家有益的東西或對國家有利的政策是什麼。這就是免費贈品用來摧毀國家的方式。這就是不負責任的民主。 *印度教(興都教)實行負責任的民主。在那個領域有專長的人被賦予了投票權。 *在美麗的希瓦教​​派(Shaivite)傳統中,我們有一個概念叫做Anubhava Mandapa:有經驗的人聚集在一起投票! *有記載的最早的即期匯票概念存在於Rameshwaram Brahmins (Rameshwaram,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Ramanathapuram區的一個城鎮)和Kedarnath Brahmins(位於印度北阿坎德邦州,位於曼達基尼河附近的Garhwal喜馬拉雅山脈上) Brahmins之間。如果你用Rameshwaram Brahmins存錢,他們會給您一張簽名的棕櫚葉。如果你到Kedarnath朝聖(Yatra)並交出棕櫚葉,他們會未你的朝聖而交錢給您! *同樣的,Tiruppananthal Aadheenam也有一個系統,如果你把錢存到他們的靈修院,則可以在他們的喀什(Kashi) 寺廟分院取款。文件是可用的。 *在Madurai Aadheenam,有記錄顯示Madurai Aadheenam和Nellai Jnanasambandhar Aadheenam之間提供即期匯票服務。我想它有段時間是Madurai Aadheenam的一個分支。 *斯里蘭卡有一些寺廟,杰納納桑邦達哈在德瓦拉姆唱歌。那些神廟也在Madurai Aadheenam的精神指導下。曾幾何時甚至Rameshwaram寺廟也在Madurai Aadheenam的Arulaakshi的指導下。 *我正在努力恢復負責任的民主。我會給你一些關於聖典法理(Shastra Pramana)記載的民主言論。 * Manu Smriti,第8章,第一章詩節說: Behavānādadādrā्āुुkस्غुस्غुu brahmanai:暨parthivah。 मं््््ीी् 1個 VyavahārānDidṚKṢUstuBrāhmaṆAiḤSahaPārthivaḤ| MantrajñairmantribhiścaivaVinītaḤPraviśetSabhām|| 1 || 為了研究行政事務(政府和國家治理以及法律案件),國王應謙虛地進入下議院(Sabha)與BrāhmaṆA——在這些領域中受過教育的人、部長、在這些領域裡有知識的思想家和行政人員——提供正確建議。 *在帕冉瑪希瓦和像頭神( Ganapati)的恩典之下,我們正在努力恢復印度教(興都教)實行的議會制度,我稱之為負責任的民主。 *我將在更多的共修講座中闡明我的願景。 《梨俱吠陀》,第10Mandalam,191St Sukta: Sansamid Yuvase Varshannagne Vishwanyarya Aa 這個家庭沒有錢。 Sangachdhvan Samvadhvam No. He Manansi Knutam | Deva Bhagam即Poorve Sanjanaana Upasate || Samano Mantra:Samiti:Samani Samana Manah Saha Chittameshaam Samana Mantramabhi Mantraye Va:Samanen Vohvisha Juhomi || 薩馬尼(Samani)和阿庫蒂(Aakuti):薩馬納(Sanan Hardayani)V: Samamastastu vomno ya vah:suhasati || SaṂSamidYuvaseVṚṢAnnaghneViśvānyaryaĀ| IḶAsPadesamidhyase Sa NoVasūnyāBhara || SaṂGhachadhvaṂSaṂVadadhvaṂSaṂVoManāṂSiJānatām| 黛娃·巴哈(DevaBhāghaṂYathāPūrveSaṂJānānaUpāsate)|| SamānoMantraḤSamitiḤSamānīSamānaṂManaḤSahaCittameṢĀm| SamānaṂMantramabhiMaṆTrayeVaḤSamānenaVohaviṢĀJuhomi || SamānīVaĀkūtiḤSamānāHṚDayāniVaḤ| SamānamastuVomanoYathāVaḤSusahāsati|| 您,強大的火神(Agni),為您的朋友收集了所有寶貴的東西。 把您在解放之地點燃的一切珍寶帶給我們 集合,一起說話: 讓你們的思想全都達成一致, 當古代眾神一致同意, 坐下來分享他們的約定時, 這個地方是共同的,共同的集會,共同的思想,所以他們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在你們面前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用你們一般的供物敬拜。 一勞永逸,一心一意。 團結一致,希望所有人都同意。 *達成一個健康的共識,把他們所有的個人利益、好惡放在一邊,把共同利益作為目標,他們如何達成共識,生態系統如何比個人的好惡更重要,人民的犧牲(tygaa),那些有遠見的人,在這段經文中被很好地描述。 *我將給出一個大致的輪廓:Chit Sabha,Raja Sabha,Deva Sabha,Kanaka Sabha,尼希亞南達下議院(Nithyananda Sabha)是稱為印度議會的5個下議院(Sabha)。 *Chit Sabha將處理所有與意識相關的科學。 *凱拉薩的目的是給地球一個超意識的突破。Chit Sabha將處理與此相關的問題。 *Raja Sabha將處理所有需要做出的政治決策,接觸政治家,激勵他們並將其與凱拉薩的宇宙願景相結合。 * Deva Sabha將為世界展現凱拉薩的所有傑出貢獻。無論是Pushpaka Vimana(在《羅摩衍那》中描述是Ravana惡魔的飛行“花朵”),還是妙聞仙人(Sushruta,生活於約前7世紀到前6世紀的古印度外科醫生,阿育吠陀學者,《妙聞本集》的主要作者)的神奇手術方法,神奇的印度教(興都教)醫學,印度教都提供了很多東西,印度教在生活和行政管理領域所能提供的一切最好的服務。 *Kanaka Sabha將管理所有資源和開發。印度教(興都教)作為最豐富的文明而存在,完全與自然和諧相處,沒有破壞、濫用、剝削自然。 *恢復那些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是一門完全不同的科學。只要世界遵循1000-2000年前的印度教文明,不僅我們是最富有的,地球也從未遭受過任何痛苦。大自然從不受苦。Prakriti(原質;自性;精微物質)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也是Prakriti(原質;自性;精微物質)的一部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我們得不到正確的知識和教育,我們可能無法讓地球在未來100年裡繼續生存下去。如果我們不認清真相,即使在未來100年內,地球也可能不再適合居住。 *現在是時候以最美麗的宇宙方式(印度教的生活方式),與自然,Prakriti(原質)共處而不加以利用,因此Kanaka Sabha會研究這個部分。 *尼希亞南達下議院(Nithyananda Sabha)將致力於幸福的生活方式。 *我將在以後的共修講座中詳細說明整個結構。 *我們還將邀請任何想加入Chit Sabha,Raja Sabha,Deva Sabha和Kanaka Sabha的人。首先,我們將清楚地定義它們,以及成員期望的承諾和責任以及成員的資格。我們將闡明一切並邀請申請,並歡迎希望成為成員並組成印度教議會的人們。 *我们将开始努力。我觉得到了希瓦节(Shivaratri)之日我们将为所有五个下议院(Sabhas)做好准备。也许为了Arudra!!它落在Margazhi月。如果它能在Margazhi前准备好,那就太好了,因为我已经根据Chidambaram Temple Sabhas给了Sabha名称!因此,如果在Mxargazhi Tiruvaatirai-arudra做好了准备,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管理整个宇宙的纳塔罗闍(Nataraja,舞蹈中的希瓦,又稱宇宙之舞)的莲足下。 *現在,我們將召開帕冉瑪希瓦團隊(Paramashiva Ganas)會議。歡迎所有許諾的線上凱拉薩居民(E-kailashians)-婆羅門(Brahmanas),剎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首陀羅(Shudras)參加會議。 英文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138595819561610/posts/4262695653818252/ ~尼希亞南達中文翻譯小組
0 notes
arca2333 · 4 years
Text
定中见魔,恭为护法
Tumblr media
归命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修行中人,多遇阴魔鬼神,尤是初入道者,更是不胜其扰,勘为修行之大敌也。然,若视之为仇寇,那道途之中当真是无有清净之时,更落入邪见中。唯持慈悲心,发宏大光明愿,视之为友,引之为师,自无所扰,反得其益。
余幼时初入玄门,得家祖恩传《太上九窍三神回风登真隐诀》一部。因修行以来,持咒修符,存神观想,皆无所碍,心中渐生自满骄纵之心。故而此次家祖传法之时,虽曾多次提及此法艰难,不易修持,望我莫做急躁,缓步修行。然吾自诩天之骄子,修行以来何术不成?何法不验?又有何道,不得速行?家祖苦心良言,于吾所见,不过劝勉愚夫之辈尔,吾岂可自锢囹圄?
家祖良言,皆丢之脑后,一得法诀便立即修持起来。却未曾想到,这看似易修之法,却真真为难了我。此法乃修筑脑中九宫神室,又自宫中生出三神,又令三神混同,而生元神帝君,以镇身中百窍。余自入道以来,多修炼神妙法,存神观想,乃是熟之甚熟,对着法门口诀,轻易便铸就了九宫神室,本以为此法���过如此,却在生神之上不入门径。
数日存思,皆无所验,神室之中混濛不明,毫无神光,更无神形。十来日中,还觉此法果有玄妙,须得耐心修持,月余便生不耐,怎得毫无所成?虽问家祖,却未得详解,只言此法甚艰,非上上根性而难有所成,劝吾耐心静修。
余心中不忿,自觉天资不弱于人,怎的还不是上上根性?必是用功不足,今次多下苦功,必能成就!
心中嗔念已起,更是不听家祖劝谏,只是盘膝入定,神思皆敛于脑宫神室,只顾存思神形不管其他。吾此次于巳时入定,午时重慈餐点已备,亦不曾下座,心中只想炼成此诀。
如此深定之中,倒真令吾于神室混濛深处,乍见一抹青光。吾心中大喜,更是加倍凝神,存思真形,必要一次功成,自神光中生出神形来!
须臾之间,青光大涨,其中一朦胧身形显现,吾凝神专注,观视其上,陡然之际,混濛迷雾散去,吾却惊惧出定,慌乱不已。
那哪里是什么脑宫三神,分明是一青面獠牙,怒目龇齿,口中青炎喷吐,六臂狰狞的人首蛇身之妖魔。
吾正凝神专注之时,乍见此獠,心神俱惊,连定境亦无法保持,便是下座之后,亦是肢体颤抖,难以自抑。如此数日,皆不见好转,虽服用安神镇魂之汤药,亦佩戴宁神清心的符咒,竟全然无用。
此惊惧之症,日渐加重,初时只是神思难安,不得入定,定中必见此魔。月余之后,更是不能颂咒书符,但凡凝神行法,必生幻境,此魔行来。如此之下,日渐消瘦,神思倦怠,竟至不思饮食,难以入眠。
重慈见之,心疼吾受此苦,方才点吾一言。
“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此乃八部鬼神,汝何惧之?盖为嗔痴作茧,自缚受难,如今已至许久,痴儿还不醒来?”
吾听此言,心中忽生光明,立即盘膝而坐,进入定中。陡一入定,神室之中人首蛇身之妖魔立即行来。吾见其来,谨记重慈之言,未生惊惧怖心,却见此妖魔行至吾前,身形清晰,上首二臂,分持拂尘、宝剑,中处二臂,结做五岳印,下首二臂,分持莲花、念珠,虽是青面獠牙,怒目龇齿,青炎缭绕,口中却诵《慈尊赞》,隐约之间,青炎缭绕之上,更有太乙救苦天尊法相端坐。
这哪里是什么妖魔?分明便是道试中的魔君啊!是皈依了天尊的大蟒神啊!
此次魔考,皆因余心生嗔念,未曾谨记三宝教诲,轻忽慈心,执迷功行,救苦天尊谴派此摩呼罗伽正是要惊醒于吾,可叹痴心蒙眼,竟认不得真形,当真如重慈所言,嗔痴作茧,自缚受难。
如今得见真颜,自嗔念中醒转,吾即持五品莲花印,翻作七宝骞林,口中恭颂慈尊赞,并起心香五供,朝觐天尊法驾。
却见五色华光升起,缭绕大蟒神身周,犹如五色莲花,更有七宝景象,自其身后浮现,犹如妙树重影。
大蟒神受吾供养,拂尘轻抚动,法印变化,结做慈尊印,加摩于吾顶中,复行于吾身后,竞是受天尊谴派,护吾修行。
自此之后,凡吾入定、行法、书符、施咒,大蟒神皆随吾左右,为吾护法也。
吾才疏学浅,言辞粗鄙,所作此文,仅是修行之经验,未能描绘天尊慈悲,大蟒神之威严,更是文中疏漏百出,还望见者,莫怪之。
0 notes
ismegodernng · 5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每日一佛语 摘录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毘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毘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https://www.instagram.com/p/B1LrpgBggQmmtQ7lTMwhlNgNKocF8x2Ei96BIM0/?igshid=132z7s6et8b5f
0 notes
koktebelart · 5 years
Video
youtube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与原文对照版 - 第一卷 - 第3段   以下是原文:(00:08)   如来知彼媱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以下是白话译文:(01:06)   如来已知道阿难遭了摩登伽的魔法,于是离筵归来,波斯匿王各大臣、长者居士们,也都跟随而来,期待著聆听佛法要义。这时候,如来头顶上放射出百宝无畏大光明,光芒之中生出千叶宝莲花,莲中有一佛作跏趺坐,宣说神咒。并命文殊菩萨持此咒去护卫阿难。一时之间,摩登伽女的魔咒被灭,阿难和摩登伽女都被带到了如来这里。阿难见到如来,行礼佛足,悲泣起来。他悔恨自已,久远以来一向以‘多闻’称名于世,然而并未成就圆满的道行。阿难恳请十方如来佛,助成他获至无上智慧,获至无上止寂禅定,获至无上正定正觉的修习功夫,以及最为直接的成道法门。当时又有数不清的菩萨,以及十方世界大阿罗汉、缘觉、声闻等,都愿现聆教诲,他们退回自己的座位,领受著佛的至高要义。 ========= 欢迎您订阅我们的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dITJCVfmf4y--wkFC3sQQ?sub_confirmation=1 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 Facebook页面: https://ift.tt/2fKBxMg Twitter及时讯息: https://twitter.com/DaBeiTang 博客网址:https://ift.tt/2g212vE ========= 相关搜索词: 首楞严演义 楞嚴經 楞嚴心咒 大佛頂首楞嚴經 đại phật đỉnh thủ-lăng-nghiêm kinh lăng-nghiêm kinh 佛经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楞严经讲解 楞严经读诵 楞严经 南怀瑾 楞严经慧律法师 楞严经 杨宁 楞严经 宣化上人 楞严经唱诵 楞严经 圣严法师 楞严经 圣空法师 楞严经通说 Shurangama Mantra 大悲堂,楞严经, 《首楞严演义》, Shurangama Mantra, 楞嚴心咒, 大佛頂首楞嚴經, 대불정수릉엄경, Đại Phật đỉnh thủ-lăng-nghiêm kinh, 릉엄경, lăng-nghiêm kinh, 圣空法师《第58届楞严法会, 《楞严经》第一卷第1讲, 佛母寺 =========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楞严经 - 所以我们的修学次第应当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那么《法华经》是通知你依体重用,不一样在这里。 楞严经 净界法师 宣化上人:佛经中最重要的经《楞伽经》和 10-25 佛经 楞严经 宣化上人 楞伽经 · 睡觉时能戴楞严咒 所以我们的修学次第应当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那么《法华经》是通知你依体重用,不一样在这里。 楞严经 净界法师. 楞严经_百度百科 https://ift.tt/32kMxI1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卷数‎: ‎十卷 译者‎: ‎唐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 译语‎: ‎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 外文名‎: ‎Śūraṃgama sūtra 本经渊源 · ‎本经梗概 · ‎首楞严法门殊胜处 · ‎五十种阴魔 楞严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https://ift.tt/31lyPmS 在明朝与清朝后,《楞严经》长期被汉传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 ... 《楞严经》梵文原本未传世,从面世开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译经目录,对于它的真伪, ... 历史源流 · ‎其他语言版本 · ‎历代争议 · ‎主要内容 大佛顶首楞严经 https://ift.tt/2qhFulm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楞严经》原文译文及解读(首楞严经)| 佛教| 佛经 - 劝学网 https://ift.tt/32k2LBi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 ... 大悲堂,楞严经,白话楞严经,楞严经解释,shurangama mantra,楞嚴心咒,大佛頂首楞嚴經,대불정수릉엄경,đại phật đỉnh thủ-lăng-nghiêm kinh,릉엄경,lăng-nghiêm kinh,圣空法师《第58届楞严法会,《楞严经》第一卷第1讲,佛母寺,楞严经通说,楞严经 圣空法师,楞严经 圣严法师,楞严经唱诵,楞严经 宣化上人,楞严经 杨宁,楞严经慧律法师,楞严经 南怀瑾,楞严经读诵,楞严经讲解,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佛经,đại phật đỉnh thủ-lăng-nghiêm kinh,首楞严演义,楞嚴經,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与原文对照版第一卷第3段,楞严经白话文第一卷,楞严经白话文第一卷第3段 https://youtu.be/sDQm8F3zGQQ From: Da Bei Tang 大悲堂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74》
《歌德堡变奏曲1174》 妙法莲华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尔时佛前现瑞相 从地涌出七宝塔 五百由旬是塔高 纵广各为高半数 住在空中妙严饰 种种宝物庄校之
五千栏楯龛千万 无数幢幡为严饰 垂宝璎珞宝铃铛 其数万亿悬其上
宝塔四面皆散出 多摩罗跋栴檀香 充遍世界遍佛土 其诸幡盖以金银 琉璃砗磲及玛瑙 真珠玫瑰七宝成 高至四天王宫殿 三十三天雨雨天 曼陀罗华供宝塔
余诸天龙及夜叉 乾闼婆及阿修罗 迦楼罗及紧那罗 摩侯罗伽人非人
是等千万亿之众 以一切华香璎珞 幡盖伎乐供宝塔 恭敬尊重及赞叹
尔时于是宝塔中 出大音声赞叹言: 善哉善哉释迦佛 能以平等大智慧 教菩萨法度众生 诸佛护念法宝藏 为大众说妙法华
如是释迦牟尼佛 如所说者皆真实 尔时四众见宝塔 住在空中殊胜相 又闻塔中出音声 皆得法喜未曾有 从座而起心恭敬 合掌却住立一面
时有菩萨摩诃萨 名大乐说具慧根 知诸世间人天类 阿修罗等心之疑 而白佛陀言世尊: 以何因缘有宝塔 从地涌出住虚空 又于其中发音声?
尔时佛告大乐说: 此宝塔有如来身 乃往过去东方土 无量千万亿世界 有一佛国名宝净 彼中有佛号多宝
其佛修行菩萨时 曾作如是大誓愿: 若我成佛灭度后 若于十方佛国土 有说法华佛经处 我之塔庙涌现前 为听如是经法故 为作证明赞言善
彼多宝佛成道已 临其涅槃灭度时 天人众中告比丘 于我涅槃灭度后 欲供养我全身者 应起一大高宝塔
多宝佛以神通力 十方世界在在处 若有佛说法华经 彼之宝塔皆涌前 彼佛全身在塔中 赞言善哉至善哉
佛言菩萨大乐说 今现多宝如来塔 闻说法华佛经故 从地涌出现殊胜 赞言善哉至善哉
是时大乐说菩萨 佛神力故白佛言: 世尊我等皆愿欲 见此多宝如来身
佛告菩萨大乐说 是多宝佛有深愿 若我如来身宝塔 为听法华佛经故 出现于佛面前时 其有欲以我全身 示现四众听法者 彼佛分身于诸佛 十方世界皆说法 尽还集身于一处 然后我身乃现耳
佛言菩萨大乐说 我已分身于诸佛 十方世界说法者 于今现在应当集
大乐说乃白佛言: 世尊我等亦愿见 世尊分身于诸佛 瞻仰礼拜供养敬
尔时佛放白毫光 即见东方百万亿 恒沙等数国土佛 彼诸国土玻璃地 宝树宝衣为庄严 无数千万亿菩萨 充满其中听闻法 遍张宝幔网罗上 彼国诸佛度众生 以大妙音说诸法 及见无量千万亿 善修菩萨遍满国 为诸众生说佛法 四维上下十方土 白毫相光所照处 亦复如是诸佛国
尔时十方佛如来 各告国中菩萨言: 善男子及善女人 我今应往娑婆界 释迦牟尼佛国土 供养多宝佛宝塔
于时娑婆世界土 即变清净琉璃地 宝树庄严饰宝珠 黄金为绳界八道 无诸聚落及村营 城邑大海及江河 山川林薮及丘陵
烧大宝香薰天地 曼陀罗华遍其地 以宝网幔罗其上 悬诸宝铃发妙音
惟留法华此会众 移诸天人置他土 诸佛各将一菩萨 以为侍者至此土 娑婆世界宝树下
五百由旬诸宝树 枝叶华果妙庄严 宝树下有师子座 高五由旬宝饰之
尔时诸佛于此座 结跏趺坐殊胜相 如是展转遍布满 三千大千诸世界 而于释迦牟尼佛 所分之身犹未尽
尔时释迦牟尼佛 欲容分身诸佛故 八方各各更变国 二百万亿那由他 皆令清净无地狱 饿鬼畜生及修罗 又移天人置他土
所化之国琉璃地 五百由旬高宝树 枝叶华果庄严饰 树下皆有师子座 高五由旬饰庄严
亦无大海及江河 无诸目真邻陀山 摩诃目真邻陀山 铁围山大铁围山 须弥山等诸山王 通为一佛国土平
宝地平正交露幔 遍覆其上悬幡盖 烧大宝香熏天地 诸天宝华遍布地
而时释迦牟尼佛 为诸佛当来坐故 复于八方各更变 二百万亿恒沙国 皆令清净无地狱 饿鬼畜生及修罗
又移天人置他土 所化之国琉璃地 五百由旬高宝树 枝叶华果饰庄严 树下皆有宝师座 高五由旬宝校饰
亦无大海及江河 无诸目真邻陀山 摩诃目真邻陀山 大铁围山铁围山 须弥山等诸山王 通为一佛国土平
宝地平正宝交露 遍覆其上悬幡盖 烧大宝香熏天地 诸天宝华遍布地
尔时释迦牟尼佛 东方佛��所分身 百千万亿那由他 恒沙国土中诸佛 各各说法集于此
如是次第十方佛 皆悉来集坐八方 尔时如是一一方 四百万亿那由他 恒沙国土佛如来 遍满其中如来会
是时诸佛宝树下 坐师子座遣侍者 问讯释迦牟尼佛 各赍宝华至满掬 而告侍者如是言:
汝善男子诣灵山 释迦牟尼佛住所 如我言辞问候曰: 少病少恼气力安 菩萨声闻悉安否?
以此宝华供养佛 复作恳切如是言: 彼国彼土某甲佛 与众欲开此宝塔 诸佛遣使复如是
尔时释迦牟尼佛 见所分身佛悉集 各各坐于师子座 皆闻诸佛欲开塔
即从座起住虚空 一切四众皆起立 合掌一心敬观佛 于是释迦牟尼佛 以右指开七宝塔 出大音声如雷鸣 如却关钥开城门
即时一切诸会众 皆见多宝如来佛 于宝塔中坐师座 全身不散如禅定
又闻其言曰善哉 释迦牟尼佛善哉 快说如是法华经 我为听闻是经故 而来至此坐宝塔
尔时四众见过去 无量千万亿劫数 已灭度佛说是言 叹未曾有大殊胜 天宝华供多宝佛 供养释迦牟尼佛
时多宝佛于宝塔 分半座与释迦佛 而作恳切如是言: 释迦如来就此座 即时释迦牟尼佛 入其塔中坐半座 结跏趺坐将说法
尔时大众见二佛 七宝塔中师座上 结跏趺坐现殊胜 大众各作如是念:
如来佛座甚高远 惟愿如来以神力 令我等辈升虚空 即时释迦牟尼佛 以神通力接大众 皆在虚空近宝塔 以大音声告四众: 谁能于此娑婆国 广说妙法莲华经 今正是时即现在 如来不久入涅槃 佛欲以此法华经 付嘱有在学无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 此中深义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 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    来欲听法。    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    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    故来至此。    为坐诸佛,    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    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   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    其宝树下、    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    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十方国,    众生蒙薰,    喜不自胜, 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    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55》
《歌德堡变奏曲1155》妙法莲华经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万二千皆阿罗汉诸漏尽无复烦恼得己利尽诸有结心自在其众名曰憍陈如摩诃迦叶舍利弗乌卢频螺迦叶波伽耶迦叶及那提大目犍连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及薄拘罗难陀摩诃拘絺罗阿难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及须菩提以及佛子罗侯罗皆众知识阿罗汉有学无学二千人波阇波提比丘尼与诸眷属六千人耶输陀罗比丘尼罗侯罗母与眷属摩诃萨陀八万人阿耨多罗不退转正觉三藐三菩提皆得无漏陀罗尼乐说辩才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佛于诸佛所植德本常为诸佛所称叹以慈修身入佛慧通达大智到彼岸名称普闻无量界能度无数诸众生其名文殊法王子观世音及大势至常精进及不休息宝掌菩萨及药王勇施菩萨及宝月月光菩萨及满月大力菩萨无量力跋陀婆罗越三界弥勒菩萨及宝积导师菩萨如是等八万人俱摩诃萨 尔时天道帝释天与其眷属二万俱复有名月天王子普香宝光二天子四大天王与眷属自在天子大自在与其眷属三万俱娑婆世界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梵与其眷属万天子有八龙王名如是:跋难陀龙难陀龙娑伽罗龙修吉龙以及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及优钵罗是八龙王等皆至各与百千眷属俱复有人非人等王法事人非人等王妙法人非人等王大法人非人等王持法人非人等王各与百千眷属俱复有四王乾闼婆乐与乐音乾闼婆美与美音乾闼婆各与百千眷属俱复有四王阿修罗阿修罗王婆雅稚佉罗骞驮修罗王吠摩质呾利王者阿修罗王罗侯者各与百千眷属俱复有四王迦楼罗迦楼罗王名威德迦楼罗王名大身迦楼罗王名大满迦楼罗王名如意各与百千眷属俱韦提希子阇世王与诸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一面尔时佛陀万世尊四众围绕善供养恭敬尊重复赞叹为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无上法教菩萨法佛护念佛说经已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于是时天雨天华曼陀罗及摩诃曼陀罗华及摩诃曼殊沙华曼殊沙华诸天华而散佛上及大众普佛世界六震动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及迦楼罗摩侯罗伽紧那罗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诸大众得未曾有见殊胜欢喜合掌观如来 佛放眉间白毫光照耀东方万八千靡不周遍诸世界下至阿鼻无间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得见彼土六趣诸众生又见彼土现在佛及闻诸佛说经法见彼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诸修行人得道者复见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诸信解行菩萨道诸相貌复见诸佛般涅槃复见诸佛涅槃后以佛舍利起宝塔 尔时弥勒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以何因缘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三昧不可思议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复作此念是文殊法王之子已亲近供养过去无量佛必应见此稀有相我今当问法王子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皆赞叹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相今当问谁谁能知? 弥勒菩萨于尔时欲自决疑将发问观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皆疑问乃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有此瑞神通之相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千土见诸佛国大庄严?弥勒菩萨是以欲重宣此义以偈问: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 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果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稀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修行:如我惟忖于今时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法螺击大法鼓演法义诸善男子诸同修我于过去见此瑞佛放光已说大法故知今佛现光明亦复如是将说法欲令众生咸闻知一切世间难信法故现斯瑞殊胜相 诸善男子如过去不可思议无量数阿僧祇劫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善逝世间解正遍知及明行足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及佛世尊演说正法无上道初善中善及后善其义深远语巧妙纯一无杂摄凡圣具足清白梵行相为诸声闻说四��救度生老病死苦究竟涅槃得寂灭为诸求证辟支佛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菩萨说波罗蜜阿耨多罗令得证正觉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无上智 次复有佛亦同名日月灯明佛如来次复有佛亦同名日月灯明佛如来如是二万佛同名日月灯明佛如来又同一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后佛皆同一字同姓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说法皆善初中后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皆智慧一名有意二善意第三王子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增意第六王子除疑意七名向意八法意威德自在八王子各领其国四天下诸王子闻父出家阿耨多罗得佛道正觉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随出家发大乘意修梵行皆为法师皆已于千万佛所植善本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护念演说殊胜是经已即于众中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三昧身心不动于是时天雨天华曼陀罗及摩诃曼陀罗华及摩诃曼殊沙华曼殊沙华诸天华而散佛上及大众普佛世界六震动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及迦楼罗摩侯罗伽紧那罗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及眷属是诸大众得未有欢喜合掌仰观佛尔时如来于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千佛土皆周遍是诸佛土今所见弥勒当知尔会中有二十亿诸菩萨乐欲听法欲善修是诸菩萨见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有欲知此光之因缘时有菩萨名妙光八百弟子随修习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为菩萨说大乘经妙法莲华为经名教菩萨法佛护念六十小劫不起座时会听者坐一处身心不动六十劫听佛所说如食顷是时众中无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 日月灯明佛如来六十小劫说是经即于梵魔及沙门婆罗门及阿修罗天人众中宣此言:如来将于今中夜当入无余寂涅槃时有菩萨名德藏日月灯明佛授记告诸比丘是菩萨次当作佛号净身如来应供天人师正觉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于中夜入于无余盘涅槃妙光菩萨佛灭后受持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为人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教化修阿耨多罗令坚固正觉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佛无量百千万亿数皆成佛道天人师其最后佛名燃灯八百弟子有一人号曰求名贪利养虽复读诵众佛经多所忘失不通利故号求名因缘故是人亦以种善根得值万亿诸佛数供养恭敬复赞叹 弥勒当知文殊言尔时妙光岂异人?今我文殊身是也求名菩萨汝是也今见此瑞本无异是故惟忖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妙法莲华为其名教菩萨法佛护念文殊师利于尔时在大众中欲重宣言明此义而说偈: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稀有事,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乾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    号曰燃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52》
《歌德堡变奏曲1152》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 在舍卫国给孤园 与大比丘千百人 俱是圣果阿罗汉 众所知识善修行
其名长老舍利弗 摩诃迦叶目犍连 迦旃延及俱絺罗 离婆多及阿难陀 摩诃周利槃陀伽 憍梵波提及难陀 迦留陀夷罗侯罗 及宾头卢颇罗堕 劫宾那及薄拘罗 阿那楼驮等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 乾陀诃提摩诃萨 阿逸多及常精进 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帝释天等无量 诸天眷属及大众
尔时佛告舍利弗: 从是世界向西方 过十万亿佛国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阿弥陀 于今现在说佛法
佛问长老舍利弗 彼土何故名极乐? 其国众生无众苦 但受诸乐故极乐
佛陀又言舍利弗 极乐国土七重栏 七重罗网七重树 皆是四宝周围绕 是故彼国名极乐
佛陀又言舍利弗 极乐国有七宝池 八功德水满池中 池底纯布金沙地 四边阶道铺金银 琉璃玻璃合饰成
上有楼阁复以诸 金银琉璃及玻璃 砗磲赤珠及玛瑙 而严铺盖装饰之
池中莲花如车轮 青色青光黄色光 赤色赤光白色光 微妙香洁悦心目
佛陀言谓舍利弗 极乐国土已成就 如是功德庄严相 又舍利弗彼佛国 黄金为地常天乐 昼夜雨华曼陀罗
常以清旦其众生 各以衣祴盛妙华 供养他方万亿佛 即以食时还本国 饭食经行皆善修
佛陀言谓舍利弗 极乐国土已成就 如是功德庄严相
佛言复次舍利弗: 彼极乐国有种种 奇妙杂色之禽鸟: 白鹤孔雀及鹦鹉 迦陵频伽及舍利 及同命鸟诸众鸟
昼夜六时和雅音 其音声演畅五根 七菩提分及五力 八圣道分是等法 闻是音已其众生 皆悉念佛念法僧
佛陀言谓舍利弗 勿谓此鸟罪报生 所以者何彼国土 无三恶道无诸苦
舍利弗其佛国土 恶道之名尚且无 何况有实诸恶苦? 是诸众鸟实皆为 阿弥陀佛欲令其 法音宣流化所成
彼极乐国佛国土 微风吹动诸宝树 及宝罗网出妙音 百千种乐同时作
闻是音者诸众生 自然皆生念佛心 念法念僧精进心 佛陀言谓舍利弗 其佛国土已成就 如是功德妙庄严
汝意云何舍利弗? 彼佛何号阿弥陀? 彼佛光明无量数 照十方国无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 及其人民皆无量 阿僧祇劫无边尽 是故佛名阿弥陀 彼佛如来阿弥陀 成佛于今已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 声闻弟子无量数 皆得圣果阿罗汉 非是算数所能知 诸菩萨众复如是
佛陀言谓舍利弗 彼佛国土已成就 如是功德大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 众生生皆不退转 一生补处其数目 非是算数所能知 无量无边恒沙说
佛陀言谓舍利弗 众生闻者应发愿 愿生彼国何以故? 得与如是上善人 俱会一处同善修
佛陀言谓舍利弗 不可以少诸善根 及诸福德善因缘 得生彼佛极乐国
佛陀言谓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 阿弥陀佛若闻说 执持名号若一日 若或二日若三日 若四若五若六日 一心不乱若七日
其人临命终了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 现在其前来接引 心不颠倒命终时 即得往生清净土 阿弥陀佛极乐国
佛陀言谓舍利弗 我见是利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 应当发愿生彼国
如我今者舍利弗 赞叹彼佛阿弥陀 不可思议功德利 东方亦有阿閦佛 须弥相佛大须弥 须弥光佛妙音佛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陀言谓舍利弗 南方世界有诸佛 日月灯及名闻光 大焰肩及须弥灯 以及无量精进佛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陀言谓舍利弗 西方世界有诸佛 有无量寿佛如来 无量相及无量幢 大光佛及大明佛 宝相佛及净光佛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陀言谓舍利弗 北方世界焰肩佛 最胜音佛难沮佛 日生佛及网明佛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陀言谓舍利弗 下方世界有诸佛 师子佛及名闻佛 名光佛及达摩佛 法幢佛及持法佛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陀言谓舍利弗 上方世界梵音佛 宿王佛及香上佛 大焰肩佛香光佛 杂色宝华严身佛 娑罗树王宝华德 见一切义如须弥 如是等佛恒沙数
出广长舌于其国 遍覆三千大千界 说诚实言汝众生 当信是经称赞颂 不可思议大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
汝意云何舍利弗? 是经何故可名为 一切诸佛护念经? 佛陀言谓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 闻是经能受持者 及得闻诸佛名者 诸善男子善女人 皆为一切佛护念 皆得善修不退转 阿耨多罗无上道 正觉三藐三菩提
是故长老舍利弗 汝等皆当信受持 我及诸佛之所说 佛陀言谓舍利弗 若有人已发心愿 今即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
是诸人等得不退 阿耨多罗无上道 正觉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 若今生或若当生
是故长者舍利弗 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善修者 应当发愿生彼土
如我今者舍利弗 称赞诸���大功德 不可思议非能说 彼诸佛等亦赞我 不可思议大功德
而作是言释迦佛 能为甚难希有事 能于娑婆佛国土 五浊恶世成正道 劫浊见浊烦恼浊 众生浊及命浊中 阿耨多罗无上道 正觉三藐三菩提 为诸众生说是语 一切世间难信法
佛陀言谓舍利弗 当知我于五浊世 行此难事度众生 阿耨多罗无上道 正觉三藐三菩提 为诸世间演说此 难信之法为甚难
佛陀为说此经已 舍利弗及诸比丘 一切世间及天人 阿修罗等闻佛说 欢喜信受作礼去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33》
 《歌德堡变奏曲1133》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 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园与大比丘八千人菩萨三万二千俱众所知识梵天敬大智本行悉成就诸佛威神所建立为护法城持正法能师子吼闻十方众人不请友安之绍隆三宝使不绝降伏魔怨制外道悉已清净离盖缠心常安住得解脱念定总持无碍辩布施持戒及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诸方便力皆具足逮无所得无生忍已能随顺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盖诸大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心色像第一身相好舍诸世间诸饰好名称高远踰须弥深信坚固若金刚法宝普照雨甘露微妙第一众言音深入缘起断邪见有无二边无余习演法无畏师子吼其所讲说如雷震无有量或已过量如海导师集众宝了达诸法深妙义善知众生往来趣及心所行宿业力近无等等佛智慧十力无畏大威神十八不共大功德关闭一切恶趣门而生五道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病应病与药令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悉蒙益诸有所作不唐捐如是一切大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菩萨等观不等观等不等观三菩萨定自在王大菩萨法自在王大菩萨法相光相二菩萨光严大严二菩萨宝积辩积二菩萨菩萨宝手宝印手常举手及常下手常惨喜根六菩萨喜王辩音二菩萨虚空藏及执宝炬宝勇宝见四菩萨帝网明网二菩萨无缘观及自在王慧积宝胜四菩萨天王坏魔二菩萨电德雷音二菩萨功德相严大菩萨师子吼及白香象山相击音大菩萨香象妙生六菩萨常精进及不休息华严梵网四菩萨观世音及得大势宝杖无胜四菩萨严土金髻二菩萨珠髻弥勒二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童真菩萨摩诃萨如是三万二千人 复有一万梵天王从四天下诣佛所复有万余帝释天来在会坐听说法并余威力诸梵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及迦楼罗摩侯罗伽紧那罗悉来会坐听说法诸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俱来会坐听说法无量众生恭围绕彼时佛将为说法譬如须弥山之王显于大海万由旬安处众宝师子座蔽于一切诸大众 尔时大城毗耶离有长者子名宝积与五百名长者子持七宝盖诣佛所头面及地礼佛足各以其盖供养佛佛以威严神通力令诸宝盖合一盖三千大千遍覆佑而此世界广长相悉于中现皆可见三千大千诸世界诸须弥山及雪山以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及金山乃至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海江河川流泉源无断绝乃至日月及星辰天宫龙宫诸神宫悉现于彼宝盖中十方诸佛演说法亦现于彼宝盖中尔时一切诸众生睹佛神力叹未曾!合掌礼佛瞻尊颜目不知瞬不暂舍长者之子宝积者即于佛前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  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  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  乾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  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希有皆叹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诸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挂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尔时宝积长者子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五百长者子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觉三藐三菩提愿闻得佛国土净唯愿世尊今说法诸大菩萨净土行佛言宝积真善哉!汝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行谛听谛听善思念如来今当为汝说于是宝积五百众受教而听佛陀言:宝积汝知众生类皆是菩萨佛国土所以者何诸菩萨随其所化诸众生而取佛土成圣果随所调伏诸众生而取佛土证圣果随诸众生以何国入佛智慧取佛土随诸众生以何国起菩萨根取佛土所以者何长者子?菩萨取于净国土皆为饶益众生故譬如有人造宫室随意无碍于空地若于虚空终不成菩萨修行亦如是其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土取佛国愿取佛国非于空 佛言宝积汝当知菩萨净土是直心菩萨证道成佛时不谄众生来其国菩萨净土是深心菩萨证道成佛时具足功德诸众生来生其国生其土菩萨净土大乘心菩萨成道成佛时大乘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是布施菩萨成道成佛时一切能舍诸众生来生其国生其土菩萨净土是持戒菩萨成道成佛时行十善道行满愿如是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是忍辱菩萨成道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好如是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是精进菩萨成道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行如是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是禅定菩萨成道成佛时摄心不乱无生忍如是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是智慧菩萨成道成佛时正定众生生其国四无量心是净土菩萨成道成佛时成就慈悲与喜舍如是众生生其国菩萨净土四摄法菩萨成道成佛时解脱所摄诸众生来生其国生其土菩萨净土是方便菩萨成道成佛时于一切法得方便无碍众生生其国普提道品三十七同是菩萨清净土菩萨成道成佛时念处正勤神通足根力觉道诸众生来生其国生其土菩萨净土回向心菩萨成道成佛时得诸具足功德土说除八难是净土菩萨成道成佛时国土无有诸恶趣三恶八难不复有不讥彼阙自守戒是诸菩萨清净土菩萨成道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名菩萨净土是十善菩萨成道成佛时命不中夭悉长寿大富梵行言诚谛常以软语化纷争眷属不离和斗讼言必饶益不嫉恚正见众生生其国如是宝积诸菩萨随其直心能发行随其发行得深心随其深心意调伏随意调伏如说行随如说行能回向随其回向有方便随其方便助众生成就众生佛土净随佛土净说法净随说法净智慧净随智慧净其心净随其心净功德净是故宝积汝当知菩萨若欲得净土当修其心净其心随其心净佛土净 尔时智慧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菩萨心净佛土净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心未净佛土不净至若此?佛知其念告之言:于意云何舍利弗?日月岂有不净耶!而诸盲者何不见?对曰不也佛世尊!非日月咎盲者过佛言如是舍利弗!众生罪故眼目盲不见如来国土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汝不见 螺髻梵王于尔时语舍利弗如是言:勿作是念舍利弗谓此佛土不清净所以者何因我见释迦牟尼佛土净譬如自在天王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岭秽恶充满路不平螺髻梵王言如是:仁者心中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秽恶不净耳!智慧第一舍利弗!菩萨之于诸众生悉皆平等无二别深心清净依佛智则能见此佛土净 于是佛以足按地即时三千大千界若干百千珍宝饰譬如珍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庄严土叹未曾有诸大众!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之言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净?舍利弗言唯世尊!本所不见本不闻今佛国土严净现佛陀语于舍利弗:我佛国土常清净为度下劣之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譬如诸天共器食随其福德饭色异佛言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入佛见便见此土庄严相 佛现国土严净时宝积所将五百众无生法忍皆得证八万四千与会人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佛摄神足收神通于是世界复如故求诸有为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人知有为法悉无常远尘离垢法眼净八千比丘修行僧不受诸法漏尽解
0 notes
gateofwriting-blog · 3 year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27》
《歌德堡变奏曲112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 在王舍城灵鹫山 与大比丘千百人 菩萨三万二千众 文殊师利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中 有一太子阿阇世 随顺调达恶友教 收执父亲谛实王 幽闭置于七重室 制诸群臣不得往
国太夫人韦提希 恭敬大王澡浴净 酥蜜麦少涂其身 诸璎珞盛蒲萄浆 密以奉上供养王
尔时大王食麦少 饮浆既已求漱口 漱毕合掌恭敬礼 向灵鹫山遥礼佛
恭敬礼佛作是言: 大目犍连吾亲友 愿兴慈悲授八戒 时目犍连如鹰隼 日日如是飞王所 授王八戒亦修持 世尊复遣富楼那 善说尊者为王说 如是时间三七日 王食麦少及酥蜜 得闻法故颜和悦
时阿阇世问门卫:“ 父王今者犹在耶? 时守门人白王言: 大王今国太夫人 身涂麦少及酥蜜 璎珞盛浆持上王
沙门目连富楼那 从空而来为说法 不可禁制未可挡 时阿阇世闻此语 嗔怒而与其母曰:
我母是贼与贼伴 沙门恶人幻惑术 令此恶王久不死! 即执利剑欲害母
时有一臣名月光 聪明多智及耆婆 为王作礼而白言: 臣闻毗陀论经说 劫初已来诸恶王 贪国位故杀其父 一万八千未足数
未闻无道害其母 王今为此杀逆事 污刹利种不忍闻 是旃陀罗下贱种 我等不宜复住此
时二大臣说此竟 以手按剑郤行退 时阿阇世惊惶惧 告以耆婆如是言: 因何汝不为我耶? 耆婆白王如是言: 大王慎莫害汝母!
王闻此语心忏悔 即便舍剑不害母 勒语内官严看守 闭置深宫不令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 愁忧憔悴心焦急 遥向灵山作礼佛 而作是言万世尊: 如来曾在昔之时 恒遣阿难慰问我 我今愁忧佛威重 无由得见今危难 愿遣目犍连尊者 以及阿难与我见 作是语已悲泣泪 遥向灵山顶礼佛
韦提希未举头顷 尔时世尊在灵山 知韦提希心所念 即勒目连及阿难 从空而来至其处
佛从耆阇崛山没 于王舍城王宫出 时韦提希顶礼已 举头见佛万世尊 释迦佛身紫金色 坐于百宝莲华座
目连侍左阿难右 释梵护世诸天神 在虚空中雨天华 持用供养佛如来
时韦提希见世尊 自绝璎珞身投地 号泣向佛而白言: 世尊我宿何重罪 生此恶子造此孽?
世尊复有何因缘 提婆达多共眷属? 唯愿世尊为我说 无忧恼处我往生 不乐浊恶阎浮提
此浊恶世如地狱 饿鬼畜生充盈满 多不善聚为恶事 愿我未来不闻恶 不见恶人及恶事
五体投地今向佛 求哀忏悔以救度 唯愿佛力教化我 观于清净善业处
尔时佛放眉间光 其光金色照十方 无量世界还佛顶 化为金台须弥山
十方诸佛及如来 净妙国土于中现 或有国土七宝成 复有国土纯莲华 复有国土自在天 复有国土玻璃镜 十方国土皆呈现 有如是等无量数 诸佛国土严显现 令韦提希可观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 世尊如是诸佛土 虽复清净皆光明 极乐世界我乐生 阿弥陀佛极乐土 唯愿世尊教思惟 教我正受信愿行
尔时世尊即微笑 有五色光佛口出 一一光照谛实王
尔时大王虽幽闭 心眼无障遥见佛 头面作礼拜世尊 自然增进阿那含
尔时佛告韦提希: 汝今知不当系念 阿弥陀佛去不远 谛观彼国净业成
我今为汝说众譬 亦令来世诸凡夫 欲修净业善念者 得生西方极乐土
欲生彼国当修福: 一者孝养敬父母 奉事师长慈不杀 修十善业行善道
二者受持三归依 具足众戒守威仪 三者发明菩提心 深信因果诵大乘 劝勉精进修行者 如此三事名净业
佛告之曰韦提希: 汝今知此三种业 乃是过去及现在 乃至未来三世佛 净业正因善修行
佛告阿难韦提希: 谛听谛听善思之: 如来今者说净业 为未来世诸众生 为烦恼贼所害者 善哉此问韦提希
阿难汝当受持法 广为多众说佛语 我今教诸韦提希 及未来世诸众生 观于西方极乐土 以佛力故得见彼 清净国土享极乐 如执明镜自见面 见彼国土心欢喜 无生法忍应时得
佛告之曰韦提希: 汝是凡夫心羸劣 未得天眼不远观 诸佛如来异方便 令汝得见极乐国
时韦提希白佛言: 世尊如是我今者 以佛力故见彼国 若佛灭后诸众生 浊恶不善五苦逼 阿弥陀佛云何见 极乐世界云何修?
佛告之曰韦提希: 汝及众生如是修 专心系念于一处 如是作想于西方 凡作想者诸众生 自非生盲有目人 皆见日没起想念
直身正坐面西向 谛观于日欲没处 令心坚住专不移 见日欲没如悬鼓 既见日已闭开目 皆令明了修如是 是为日想名初观
次作水想水澄清 亦令明了无散意 既见水已起冰想 见冰映彻作琉璃 此想成见琉璃地 内外映彻如金刚 擎琉璃地七宝幢 其幢八方八楞足 一一方面百宝成 一一宝珠千光明 一一光明八万色 映琉璃地亿千日 不可具见难具说
琉璃地上黄金绳 杂厕间错七宝界 分齐分明致错落 一一宝中百色光 其光如华似星月 悬处虚空光明台
楼阁千万百宝成 于台两边亿华幢 无量乐器为庄严 八种清风光明出 鼓此乐器恒演说 苦空无常无我音
是为水想第二观 此想成时可验证 一一观之极了了 闭目开目不散失 唯除食时恒忆此
如此想者名粗见 极乐国地初见识 若得三昧见彼国 了了分明难具说
是为地想第三观
佛告阿难持佛语 为未来世诸大众 欲脱苦者说此法 如是修行观地法
若观是地修行者 除百亿劫死罪者 舍身他世得善果 心得无疑生净国
作是观者名正观 若他观者名邪观 佛告阿难韦提希: 地想成已观宝树 观宝树者如是修 一一观之如是想 每作七重行树想 一一树高千由旬 七宝华叶诸宝树 无不具足具繁盛
一一华叶异宝色 琉璃色中金色光 玻璃色中红色光 玛瑙色中砗磲光 砗磲色中绿珠光 珊瑚琥珀一切宝 以为映照装点饰 妙真珠网覆树上
一一树上七重网 一一网间起建筑 有五百亿妙宫殿 如梵王宫立诸天
诸天童子自在中 一一童子五百亿 释迦毗楞伽摩尼 摩尼宝珠为璎珞
摩尼光照百由旬 和合百亿日月光 宝间错色中上者 此诸宝树行行立 叶叶次第生宝枝
于众叶间生妙华 华上自有七宝果 一一树叶纵广正 等二十五由旬数
宝树之叶有千色 百种画如天璎珞 有众妙华开其间 作阎浮檀金光色 如旋火轮宛转间 如帝释瓶生诸果
有大光明化幢旛 无量宝盖及盖中 三千大千现世界 一切佛事诸如来 十方佛国亦呈现
见此树已勤复修 亦当次第一一观 树茎枝叶及华果 皆令分明不散失
是为树想第四观
次当想水如是修 欲想水者想如是 有八池水极乐国 一一池水七宝成
其宝柔软若微风 如意珠王之所生 其可分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宝色 黄金筑堤以为渠 渠底杂色金刚沙
一一水中六十亿 七宝莲华出水面 一一莲华生如是 十二由旬正团圆 其摩尼水流华间 寻树上下声微妙 演说苦空及无常 无我及诸波罗密 复有赞叹佛如来 唱咏三十二相好
如意珠王涌出光 金色微妙诸光明 其光化为百色鸟 和鸣雅致常赞颂 念佛念法复念僧
是为八功德水想 名第五观修如是
众宝国土一一界 有五百亿宝楼阁 其楼阁中有无量 诸天女作天伎乐
又有乐器悬虚空 如天宝幢不鼓鸣 此众音中皆言说 念佛念法及念僧
此想成已不散失 名为粗见极乐国 极乐世界生宝树 宝地宝池宝光明 名总观想第六观
若见此者不散失 除无量亿劫恶业 命终之后必生彼 作是观者名正观 若他观者名邪观
佛告阿难韦提希: 谛听谛听善思念 吾当为汝分别说 除苦恼法汝忆持 广为大众分别说
佛陀说法是语时 无量寿佛立空中 观世音及大势至 是二大士侍左右 光明炽盛难具见 百千阎浮檀金色 不得为比难言说
时韦提希观殊胜 得见无量寿佛已 接足作礼白佛言: 世尊我借佛力故 无量寿佛今得见 及二菩萨侍左右 未来众生云何观 无量寿佛及菩萨
佛告之曰韦提希: 欲观彼佛及菩萨 当起想念修如是 于七宝地莲华想
令其莲华生如是 一一叶上百宝色 八万四千叶脉络 犹如天画世希有
脉有八万四千光 了了分明皆得见 华叶小者其纵广 二百五十由旬数
如是莲华生如是 具有八万四千叶 一一叶间有百亿 摩尼珠王为映饰 一一宝珠放光明 其光如盖七宝成 遍覆地上现殊胜
毗楞伽宝莲华台 八万金刚甄叔迦 梵摩尼宝放光明 妙真珠网为校饰
于其台上四柱幢 一一宝幢高如是 百千万亿须弥山 幢上宝幔夜摩天
微妙宝珠五百亿 以为映饰诸幢幔 一一宝珠发光明 八万四千光线数 一一光作异金色 八万四千金色数 一一金色遍宝土 处处变化各异相
或为金刚莲华台 或作摩尼真珠网 或作十方杂华云 随意变现作佛事
名华座想第七观
佛告阿难此妙华 法藏比丘愿力成 若欲念彼佛修者 当先作此华座想
作此想时不杂观 皆应一一观想之 一一叶与一一珠 一一光与一一台 一一幢皆令分明
如于镜中自见面 此想成者不散失 灭除五万亿劫罪 极乐世界必定生
作是观者名正观 若他观者名邪观
佛告阿难韦提希: 见此事已次想佛 所以者何汝应知 诸佛如来法界身 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心想佛时 三十二种心相好 八十随形妙庄严 是心作佛心是佛
正遍知海心想生 一心系念是以故 应当谛观于彼佛 怛薩阿竭阿罗诃 修习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想像 闭目开目见宝像 如阎浮檀金宝色 坐彼华上放光明
见像坐已心眼开 了了分明不散失 见极乐国宝庄严 宝地宝池宝树列 诸天宝幔覆其上 众宝罗网满虚空 见如此事令明了 如观掌中庵摩罗
见此事已复更想 一大莲华在佛左 如前莲华等无异 一大莲华在佛右
想菩萨像观世音 坐左华座作金色 如前无异不二同 想菩萨像大势至 坐于右手莲华座
佛菩萨像想成时 皆放光明光金色 照诸宝树相辉映 一一树下三莲华 诸莲华上各自有 二菩萨像及一佛 遍满彼国极乐土
此想成时不散失 行者当闻宝水流 光明照及诸宝树 凫雁鸳鸯说妙法 出定入定恒闻法 行者所闻于定中 出定之时忆不舍 令之与合修多罗
若不合者名妄想 若与合者名麤想 极乐世界即所见
是为像想第八观
作是观者除极别 无量亿劫生死罪 于现身中得殊胜 念佛三昧已修证
佛告阿难韦提希: 此想成已莫散失 无量寿佛当更观 身相光明无限好
佛言阿难汝当知 无量寿佛身如是 百千万亿夜摩天 阎浮檀金宝光色 佛身六十万亿倍 那述恒沙由旬高
眉间白毫右旋转 巍峨如五须弥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 青白分明满慈悲 身诸毛孔出光明 高广亦如须弥山
彼佛圆光如百亿 三千大千诸世界 于圆光中百万亿 那述恒沙化诸佛 一一化佛有众多 化身菩萨为侍者
无量寿佛于其国 八万四千佛相好 一一相中复各有 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复普照 八万四千大光明 一一光明遍满照 十方世界诸国土 念佛众生摄不舍
光明相好及化佛 不可具与言语说 但当忆想心眼见 见此事者不散失 即见十方一切佛 以能见想诸佛故 念佛三昧即其名
作是观者是修者 名观一切佛身相 观佛身故见佛心 佛心者是大慈悲 无缘慈摄诸众生
作此观者生他世 生佛前得无生忍 是故智者应系心 无量寿佛谛观修
无量寿佛修观者 从一相好入门修 但观眉间白毫光 极令明了不散失
眉间白毫见相者 八万四千佛相好 自然当现自然见 无量寿佛修见者 即见十方无量佛 得见无量诸佛故 诸佛现前为授记
遍观一切色身相 是修名为第九观 作是观者名正观 若他观者名邪观
佛告阿难韦提希: 无量寿佛观想已 了了分明不令失 次观菩萨观世音
菩萨身长由旬数 八十万亿那由他 身紫金色顶肉髻 项有圆光身光明 面各百千由旬数
五百化佛圆光中 一一化佛如释迦 复化菩萨五百数 无量诸天为侍者 举身光中五道众 一切色相于中现
菩萨顶上毗楞伽 摩尼宝珠为天冠 天冠中有立化佛 高二十五由旬数
观想观世音菩萨 面如阎浮檀金色 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万千种
一一光明有无量 无数百千化佛现 一一化佛化无数 菩萨以为侍护者 变现自在满十方
臂如红莲华宝色 有八十亿妙光明 以为璎珞装点饰 其璎珞中放光明 普现一切庄严事
手掌散放五百亿 杂莲华色十指端 一一指端如印文 八万四千绘画卷
一一画有宝光色 八万四千色彩数 一一色有光明耀 八万四千光耀数 其光柔软普照彻 以此宝手接众生
举足下有千辐轮 自然化成五百亿 香花金刚光明台 下足时有摩尼华 布散一切皆弥满
其余身相好具足 如佛无异无二别 唯顶肉髻逊如来 无见顶相不及佛
是观菩萨观世音 真实色身相如是 此观想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如是曰: 欲观观世音菩萨 当作是观是观者 不遇诸祸除业障 除无数劫生死罪 如此菩萨但闻名 获无量福况谛观?
欲观观世音菩萨 先观菩萨顶肉髻 次观天冠及珠宝 其余众相次第观 如观于掌悉明了 作是观者名正观 若他观者名邪观
次观菩萨大势至 身量大小此菩萨 亦如菩萨观世音 百二十五由旬面
圆光普照至十方 二百五十由旬数 举身光照十方国 作紫檀金珠宝色
有缘众生悉得见 但见菩萨一毛光 即见十方无量佛 净妙光明是故号 此菩萨名无边光
以智慧光照一切 令离三涂得佛力 是故称号此菩萨 名大势至护侍佛
五百宝华天宝冠 一一宝华五百台 一一宝台生宝国 十方诸佛妙国土 广长之相于中现
肉髻如华钵头摩 于肉髻上有宝瓶 盛诸光明现佛事 诸余身相及殊胜 如观世音等无异
菩萨行时常若此 十方世界皆震动 当地动处诸宝华 数目多至五百亿 一一宝华高庄严 菩萨坐时极乐土 七宝国土皆动摇
下方金光诸佛刹 上方光明王佛刹 于其中间无量数 无量寿佛复分身 观世音及大势至 皆悉云集极乐土 畟塞空中莲华座 演说妙法度众生
作此观者即名为 观见大势至菩萨 观大势至色身相 观此菩萨修习者 第十一观是其名
除无数劫阿僧祇 生死重业不赦罪 作是观者不处胎 常游诸佛净妙国
此观成时名具足 观观世音大势至 见此事时当起心 生于西方极乐国 于莲华中跏趺坐 莲华合想华开想
五百色光莲开时 来照自身于观想 眼开想见佛菩萨 满虚空中遍国土 水鸟树林及诸佛 所出音声皆演法 十二部经与契合
若出定时忆不失 见此事已名已见 无量寿佛极乐土 是修名为普观想 第十二观即其名
无量寿佛化无数 与观世音大势至 常来至此行人所 佛告阿难韦提希:
若欲至心生西方 先当观像一丈六 在池水上如先说 无量寿佛身无边 非是凡夫心所及
然彼如来愿力故 有忆想者必得成 但想佛像得洪福 况复观佛具足身?
阿弥陀佛无量寿 神通如意十方国 变现自在极乐土 或现大身满虚空 丈六八尺现小身 所现之形真金色 圆光化佛宝莲华 如上所说大光明
观世音及大势至 二菩萨于一切处 身同众生无二别 但观首相知其是 观世音及大势至 此二菩萨善救助 阿弥陀佛化一切
是为杂想修极乐 第十三观及其名
佛告阿难韦提希: 上品上生修行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 发三种心即往生
何为发其三种心? 一者至诚二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
复有三种诸众生 当得往生何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生 具诸清净戒律行
二者读诵佛大乘 方等经典无迷惑 三者修行六念观 回向发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或一日 乃至七日得往生
若人生于彼国时 因其精进勇猛故 阿弥陀佛得观见 与观世音大势至 无数化佛百千僧 声闻大众无量天
七宝宫殿观世音 菩萨亲执金刚台 与大势至二菩萨 至行者前来接引 阿弥陀佛大光明
佛光普照行者身 菩萨授手以迎接 观世音与大势至 复有菩萨无量数 赞叹行者劝进心
行者见已喜踊跃 自见其身金刚台 随从佛后菩萨行 如弹指顷生彼国
行者生于彼国已 见佛色身相具足 见诸菩萨色相足 光明宝林说妙法
闻已即悟无生忍 经须臾间历诸佛 遍十方界诸佛前 次第授记还本国 陀罗尼门得无量 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修行者 不必持诵方等经 善解义趣第一义 心不惊动信因果 不谤大乘以功德 回向愿求生极乐
行此行者命终时 阿弥陀佛观世音 大势至及无量众 眷属围绕紫金台 至行者前称赞言:
法子汝行大乘道 解第一义皆回向 是故我今迎接汝! 与千化佛来授手
行者见坐紫金台 合掌叉手赞叹佛 如一念顷生彼国 七宝池中紫金台 如大宝华经宿开
行者身作紫金色 足下亦有宝莲华 佛及菩萨俱放光 照行者身目开明
因前宿习闻众声 纯说甚深第一义 即下金台顶礼佛 合掌赞叹佛世尊
经于七日应时即 阿耨多罗无上道 正觉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转佛善果
应时即能飞空行 遍至十方事诸佛 于诸佛所修三昧 经一小劫修正道 得无生忍现授记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信因果 不谤大乘佛法僧 但发无上道心修 以此功德常回向 愿求生彼极乐国
行者命相欲终时 阿弥陀佛观世音 大势至与诸菩萨 持金莲华至其处 化五百佛迎此人 五百化佛齐授手 赞言法子汝清净 发无上道心修行 我来迎汝生极乐
见此事时此行者 自见身坐金莲华 坐已华合随世尊 即得往生七宝池 一日一夜莲华开 七日之中得见佛
虽见佛身众相好 心不明了有迷惑 三七日后了了见 闻众音声演妙法
游历十方供养佛 于诸佛前闻深法 经三小劫得善果 百法明门住欢喜 是名上品下生者 上辈生想如是果 第十四观即其名
佛告阿难韦提希: 中品上生若众生 受持五戒八戒斋 修行诸戒远五逆 无众过患无违善 以此善根愿回向 生于西方极乐土
修行者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比丘 眷属围绕放金光 至其人所演说法 苦空无常及无我 赞叹出家得离苦
行者见已大欢喜 见己身坐莲华台 长跪合掌顶礼佛 未举头顷得善果 即得往生极乐国
莲华寻开当敷时 闻众音声赞四谛 应时即得阿罗汉 三明六通八解脱 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若众生 一日一夜八戒斋 一日一夜沙弥戒 一日一夜具足戒 威仪无缺以功德 回向愿求生极国
戒香熏修此行者 命欲终时得相见 阿弥陀佛与眷属 放金色光持宝莲 至行者前以接引 行者自闻空中声 赞言法子汝善人 随顺三世诸佛故 我来迎汝生极乐
行者见坐莲华上 莲华即合似胞胎 生于西方极乐土 在宝池中经七日 莲华乃敷华既敷 开目合掌赞世尊 得须陀洹闻法喜 无半劫已成罗汉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修行者 善男子及善女人 孝养父母行仁慈 此人命相欲终时 遇善知识为其说 阿弥陀佛国土事 亦说法藏比丘行 四十八愿殊胜缘
闻此事已即命终 迅如壮士屈伸臂 即生西方极乐土 七日已遇观世音 及大势至闻法喜 得须陀洹佛善果 过一小劫成罗汉 是名中品下生者 是名中辈生想修 第十五观即其名
佛告阿难韦提希: 下品上生修行者 或有众生作恶业 虽不诽谤方等经 如此愚人多造恶 无有惭愧命终时 遇善知识为说法 大乘十二部经首 所题名字以记持 以闻如是经名故 除却千劫重恶业 复教合掌及叉手 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得以除 五十亿劫生死罪
尔时彼佛遣化佛 化观世音大势至 至行者前而赞言 以汝称念佛名故 诸罪消灭我迎汝!
作是语已修行者 即见化佛大光明 遍满其室见欢喜 即便命终乘宝莲 随化佛后生宝池 经七七日莲华敷
当华敷时二菩萨 观世音及大势至 放大光明住其前 为说甚深十二经
闻已信解发道心 经十小劫入初地 百法明门修善果 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难韦提希: 下品中生者众生 毁犯五戒及八戒 及具足戒如此愚 偷僧祇物盗僧物 不净说法无惭愧
以诸恶业自庄严 如此罪人恶业故 应堕地狱命终时 地狱众火一时至
遇善知识以慈悲 即为赞佛阿弥陀 十力威德救众生 广赞彼佛光明力 亦教赞叹戒定慧 解脱知见及解脱 此人闻已唯一除 八十亿劫生死罪 地狱猛火化清风 吹诸天华落其处 华上皆有诸化佛 化二菩萨接此人
如一念顷此行者 即得往生七宝池 莲华之内经六劫 莲华乃敷见殊胜
观世音及大势至 以梵音声安慰彼 为说大乘深经典 闻此法已此行者 应时即发佛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难韦提希: 下品下生者众生 五逆十恶不善业 具诸不善此愚人 应堕恶道恶业故 经历多劫苦无穷
如此愚人命终时 遇善知识能安慰 为说妙法教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 善友告之如是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 应称无量寿佛号 如是至心声不绝 具足十念阿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号
称佛名故念念中 八十亿劫生死罪 得以消减重恶业 见金莲华命终时 犹如日轮住其前 如一念顷其行者 即得往生极乐土
于莲华中十二劫 莲华方开见殊胜 观世音及大势至 大悲音声为广说 诸法实相除灭罪
闻已欢喜此行者 应时即发菩提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 是名下辈生想修 第十六观即其名
说是语时韦提希 五百侍女闻佛说 应时即见殊胜相 极乐世界广长相 得见佛身二菩萨 心生欢喜叹未有 豁然大悟无生忍
五百侍女韦提希 发心阿耨多罗道 正修三藐三菩提 愿生彼国极乐土
世尊悉记当往生 生彼国已得善果 获得诸佛现三昧 无量诸天无上道
尔时阿难从座起 而白佛言曰世尊! 众生以何名此经? 此法之要云何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 观想极乐佛国土 无量寿佛极乐国 观世音及大势至 菩萨护持除业障 生诸佛前得善果 汝当受持无令失
行此三昧修行者 无量寿佛身得见 及于菩萨二大士 若善男子善女人 但闻佛名菩萨名 除无量劫生死罪 何况忆念勤修行?
若念佛者知此人 芬陀利华人中杰 观世音及大势至 菩萨为其二胜友 当坐道场生佛家
佛告阿难如是语: 阿弥陀佛汝持语 持是语者极乐国 即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此法语已时 尊者阿难目犍连 韦提希及诸侍女 闻佛所说大欢喜
尔时世尊步虚空 还灵鹫山于本座 尔时阿难为大众 说如上事传此法 无量诸天龙夜叉 闻佛所说无上法 皆大欢喜礼佛退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