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溪護魚步道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Photo
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拍攝場景之一。 GoFun台中包車自由行:http://gofun.goto.tw 台中包車一日旅遊,台中清境日月潭阿里山..等包車,台北九份十分陽明山包車..等。一日遊多日遊,機場接送包車,台灣包車旅遊自由行,台灣半島環島旅遊行..。 歡迎洽詢~ WhatsApp:+886909108112 Line ID:tcgofun WeChat / 微信:TCGoFun #GoFun包車 #台中包車 #台灣包車 #台灣旅遊 #熱門景點 #景點推薦 #包車一日遊 #台中一日遊 #苗栗一日遊 #泰安一日遊 #水雲吊橋 #水雲瀑布 #泰安溫泉 #清安豆腐老街 #蓬萊溪護魚步道 #泰雅原住民文化產業園區 #烏嘎彥竹林 #苗栗景點 #我可能不會愛你(在 水雲吊橋) https://www.instagram.com/p/CnZRsrTLdRO/?igshid=NGJjMDIxMWI=
#gofun包車#台中包車#台灣包車#台灣旅遊#熱門景點#景點推薦#包車一日遊#台中一日遊#苗栗一日遊#泰安一日遊#水雲吊橋#水雲瀑布#泰安溫泉#清安豆腐老街#蓬萊溪護魚步道#泰雅原住民文化產業園區#烏嘎彥竹林#苗栗景點#我可能不會愛你
0 notes
Photo
/ 「蓬萊溪護魚步道。」 —旅途風景系列 #臺灣 #苗栗 #南庄 #蓬萊溪護魚步道 #旅途風景 #旅行 #攝影 #生活 #panasonic #lumix #gf10 #sonyxa2 #hujicam #taiwan #miaoli #travelpic #traveling #travelgram #photogram #photography #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p/CDEiW9wpVgA/?igshid=1qtthirzl0j4e
#臺灣#苗栗#南庄#蓬萊溪護魚步道#旅途風景#旅行#攝影#生活#panasonic#lumix#gf10#sonyxa2#hujicam#taiwan#miaoli#travelpic#traveling#travelgram#photogram#photography#life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蓬萊溪護魚步道】苗栗南庄親子景點.導覽.民宿
來到自然生態豐富的南庄,當然不能錯過這景點,可以欣賞被保護的魚類和鳥類,尤其五月還有油桐花和螢火蟲,對面民宿還可以預約烤肉玩水、玩沙喔! (more…)
View On WordPress
#南庄 dcard#南庄 diy#南庄 一日遊#南庄 午餐#南庄 吃#南庄 客家菜#南庄 景點#南庄 景點 ��薦#南庄 桂花釀#南庄 桂花釀 ptt#南庄 油桐花#南庄 玩#南庄 美食 ptt#南庄 蓬萊溪護魚步道#南庄 親子#南庄 雲山水#南庄一日遊 心得#南庄一日遊 老街#南庄一日遊行程#南庄介紹#南庄天氣#南庄好玩的地方#南庄旅遊#南庄旅遊景點#南庄景點#南庄景點 住宿#南庄景點 推薦#南庄景點 護魚步道#南庄景點2020#南庄景點2021
1 note
·
View note
Photo
快樂旅遊👨👩👧👧。 超好吃的 #蔬食料理,檸檬蝦 🦐,素食滷味,客家小炒真的超讚👍 可愛的婆婆這次也誇獎好吃,讓我很有成就感👄。。 我最愛的 #魚鱗天梯 🐟 今天表現得實在非常好, 瘋沙滿天飛, 讓你連車門都關不起來的 新竹瘋, 超好笑 😝😝😝 帶姑姑去 #青青草原 溜最長的 #溜滑梯,姑姑超開心的。 南庄旅遊點 #蓬萊護溪步道,有點毛毛雨,我們只能走一小段,相約下才再來,這裡真的很美,也很適合慢走 ❤ 再到 大哥 吳尚霖 的 #寶芝琳 精品古董 逛了一圈, 大哥真的 生意強強滾 。。💕(在 香山濕地賞蟹步道) https://www.instagram.com/p/CGi5bnPHAIW/?igshid=p2vzew5ymlho
0 notes
Photo
芒花 - 南庄蓬萊溪護魚步道 Miscanthus - Nanchuang Penglai River Ecology Park (by Jane Chen 2018/12/1)
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蓬萊溪護魚步道 |苗栗悠美步道,全長1.6km好走樹蔭多,溪水清澈魚超多~
苗栗超人氣步道推薦《蓬萊溪護魚步道》,這條步道很好走、樹木多、樹蔭面積大不用久曬太陽,蓬萊溪護魚步道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很靠近蓬萊溪,蓬萊溪是水質保護區,多年以前溪裡的魚群差點消失,多虧早期硬性的保護,不然現在溪水裡面哪有滿滿的溪魚可觀賞,這條《蓬萊溪護魚步道》很適合苗栗旅遊時,來走一走,輕鬆紓壓好處多~ (mor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人氣男星最愛的夏日女孩裝扮計畫!
TEXT/JUNE HOWELL
夏天到了,妳最喜歡從事什麼樣的活動呢?是到海邊玩水、衝浪、曬太陽?還是到搖滾音樂祭一起狂歡吶喊?還是參加派對,享受朋友相聚的快樂?現在一起來聽聽三位最夯的男星,
張立昂、鍾承翰、李玉璽談談夏日回憶,以及最吸睛的女孩風格穿著!
張立昂 紐西蘭的派對文化
憑藉著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當中飾演帥氣學長一炮而紅的張立昂,接著又演出電視劇《1989一念間》、《浮士德的微笑》而成為新一代偶像劇男神,他不但會演戲,歌也唱得好。從13歲就到紐西蘭當起小留學生的他,一直定居到26歲才回到台灣,從小到大,派對就是他海外生活中的一部分。
深諳紐西蘭派對文化的張立昂說:「印象最深刻是每到週末放假,大家就一起去海灘烤肉,通常旁邊有草地,大家就會一起玩橄欖球,規矩就是不能被抓到,被抓到的人就要趕快傳球。通常要去抓人的時候,球就會傳出去,抓不到的人就會直接把傳球的人撲倒,痛毆一頓,好玩就好玩在這裡。」的確,外國人的戶外派對,沒事就喜歡帶顆橄欖球,不是丟球就是玩飛盤。另一種派對文化叫做「House Party」(家庭派對),外國人也很流行到朋友家辦派對,張立昂回想童年趣事:「國高中的House Party就是那種『伯父好、伯母好』,基本上90%的時間都跟長輩在一起,一下子叫我們看藝術收藏、一下子叫我們去院子打棒球。當時沒網路,去朋友家都很想上網,每次只能跟朋友聊個十分鐘,就要去陪長輩打球。」他無奈地苦笑說。「真正的House Party是到大學,才有屬於年輕人的House Party。那時候電音剛剛開始流行,比較酷的人就會被邀請去House Party,喝啤酒、聽音樂、學怎麼接歌。如果在學校沒去過House Party的人,一定會被認為是書呆子。」喜歡音樂的他,夏天也喜歡參加紐西蘭的音樂祭,最大場的叫做「Big Day Out」,會邀請許多搖滾樂團、電音團體,包括:Linkin park、Blur等等。「大家都很暴動、很瘋狂,到『the pit』的時候,大家會很嗨,互相推擠、撞來撞去,很激動也很危險。」
圖:紅色馬海羊毛緞面皺褶劍領西裝外套、紅色緞面滾邊羊毛長褲(BOTH BY DIOR HOMME);黑色荷葉領結襯衫(VERSACE);Bonheur 鉑金戒指、Elisabeth鉑金戒指(BOTH BY Exelco Diamond)
PHOTO:DENNIS FEI ;HAIR:NEO;MAKE UP:ARA WU(PRETTY COOL)
喜歡穿著簡約風格帶點小巧思的女孩
「紐西蘭大學生的House Party是真正屬於年輕人的派對,大家喜歡聽電音,如果沒去過House Party會被認為是書呆子。」
張立昂喜歡自然的女生,他說:「我喜歡很alive、很有生命力的女生。活潑,不是那麼害羞。有自己熱衷的興趣。」因此他喜歡的女生穿衣風格偏向簡單、率性,喜歡特殊剪裁、加點小巧思,例如:平肩T-shirt、或肩膀挖空的T-shirt搭配一條頸鏈,就可以顯現女生的小性感。如果是派對的話,一件夏日風格的Mini dress(小洋裝),麻料的材質很夏天,會讓張立昂覺得特別優雅、甜美、很有女人味。另外One-piece的洋裝,除了一般的黑白灰色,夏天穿一些亮彩的洋裝,例如:粉紅色、粉橘色,只要搭配得宜都會令人非常驚艷。
圖(左起):西班牙名模Ana Moya一席展現身段的細肩帶小洋裝充滿活力;演員兼歌手 Isabela Moner穿上花朵綴飾洋裝散發優雅女人味
派對名伶FRESH PARTY
就算喜歡跑趴也是小清新系的女孩,以明顯腰線設計或蕾絲花朵落肩小洋裝,可充分展現妳的優雅氣質,又不失吸睛的迷人魅力,簡約具設計感的飾品、腕表,搭上鑲飾鞋款,華麗又不失可愛氣息。女孩風首重輕透白皙的膚質展現,日夜保養可別忘了加入美白步驟,而質地輕透又有遮瑕力粉底是妝出好肌膚的關鍵選擇。眼尾微上揚的貓眼系眼線以及粉嫩色系唇色,能一舉擄獲他的目光。
圖(左起): 童星出身的 Lizzy Greene以迷濛貓眼及立體唇妝驚豔全場; 豆腐去角質泥,75ml,WASO;華麗亮片珠寶鑲飾尖頭鞋,MIU MIU;BOUQUET系列鑲鑽戒指,GINZA DIAMOND SHIRAISHI;Minimal系列腕表,Calvin Klein;白高顆錠劑,ANGEL UP PLUS;高效UV輕透粉底液SPF50+/PA+++,RMK,NT. 1,600
鍾承翰 夏天就是愛衝浪
最近剛拍完植劇場電視劇《五味八珍的歲月》,這齣改編自傅培梅的故事,描述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縮影,鍾承翰在戲當中演一個外省兵,預計7月14日上檔,看來今年暑假就有鍾承翰的新戲陪伴囉!
那麼酷暑到了,鍾承翰喜歡做些什麼呢?「我喜歡衝浪、腳踏車、跑步,尤其夏天特別愛去海邊衝浪,現在還玩另外一項運動,叫做『立腳衝浪』。」談到剛開始學衝浪時,其實自己也不是很會游泳,但是朋友告訴他,衝浪跟游泳是兩回事,鼓勵他接受挑戰。「記得我第一次站起來的那一瞬間,大概短短三到五秒吧!就愛上了衝浪。有一種優越感,好像戰勝了大海的感覺。」鍾承翰說:「當然剛開始衝浪還是會怕,因為摔了很多次,但是我們都有綁腳繩,衝浪板本身就像是一救生圈,翻了之後還是會緊張,就趕快蹬上來、滑兩下、趴在板子上,其實沒有這麼恐怖。」鍾承翰鼓勵大家,學會基本觀念並做好安全措施,就可以盡情享受衝浪的快感。
鍾承翰很喜歡戶外活動,最常騎腳踏車的路線是從觀音山到石門水庫,來回大約100公里。他也很喜歡釣魚,從小跟著爸媽到山裡釣魚,一釣就是一整天,從下游走到上游,印象最深曾經在水庫釣到一條手臂長的「烏溜魚」,他回憶:「我跟我爸輪流大概花了40分鐘才把那條魚拉起來。」他認為釣魚需要有好的體力,必須不斷更換釣魚的位置,往上遊走,還需要保持平靜的心境,相較於海釣,他更喜歡溪釣,「溪裡的於比較飢渴、比較餓,像是小隻的石斑魚,比較好釣。」鍾承翰真的是一個非常熱愛戶外運動的大男孩呀!
圖:藍色印花襯衫(CLUB MONACO);卡其色休閒褲(SCOTCH&SODA);印花草帽、海軍圖案條紋襪(BOTH BY H&M);Bonheur 鉑金戒指;Elisabeth鉑金戒指(BOTH BY Exelco Diamond);黑色休閒鞋(FVF)
PHOTO:DENNIS FEI;HAIR:ODYE;MAKE UP:MINNI
小麥色肌膚比基尼女孩最吸睛
「我喜歡衝浪,記得第一次站起來的那一瞬間就愛上了衝浪,有一種優越感,好像戰勝了大海。」
夏日從事戶外活動的時候,什麼樣的女生穿搭風格最能吸引鍾承翰的注意呢?他說:「如果到海邊會碰到一些穿著比較性感的女生。我喜歡膚色曬成小麥色,看到有線條的女生穿著比基尼衝浪,還蠻吸引人,看起來就是很健康的女生、很陽光,我也很喜歡曬太陽。」他喜歡女生身上有一點肌肉線條,認為現在女生都很喜歡運動、很喜歡練squat(深蹲),練出臀部跟腿部的線條,鍾承翰自己本身也是運動愛好者,所以看到運動同好、有健美體態的女生會特別吸引他的目光。如果是戶外運動,愛騎腳踏車的鍾承翰,碰到的女生大多是穿運動服飾,有些會穿車衣,但是如果是去山上,大自然的地方,他通常會注意到穿著以運動休閒為主的女生,例如比較休閒的小短褲,畢竟夏天炎熱,熱褲很清涼。
圖(左起): 蘇格蘭女歌手Taillia Storm以蕾絲bra配上運動長褲,展現姣好腹肌曲線;名模Gigi Hadid可說是運動緊身褲風格最佳代表,隨興不費力穿搭是女孩必學目標
運動甜心 SPORTS GIRL
能跟著男友一起上山下海、騎車重訓的女孩,不僅有濃厚自我風格,在小背心、緊身褲的加持下,健美好身材更是無所遁形,相較於衣裝,運動女孩更著重在身體肌膚、線條的雕塑,在戶外的適當防曬,回到家適時的舒緩按摩,都能為曲線大大加分。運動就是女孩最好的上妝方式,不需要多加修飾的厚重妝感,只要擦上高效隔離霜,能抵禦空汙、紫外線侵襲、帶有微校色功能乳液,妳的自然好氣色與陽光笑容讓他深深著迷。
圖(左起):運動後的紅潤是好氣色幫手,防曬隔離作足,是打造好膚質第一步;B30 SOHO墨鏡,FAKEME;美透白雙核晶白明肌乳,SHISEIDO,NT. 1,850;美活沙美腿循活陶瓷按摩板,AYURA,NT.900;MAC-T雪肌亮防曬乳,VIVIBEAUTY;草編提包,BLUMARINE;高效UV防護隔離霜,RMK,NT. 1,350
李玉璽 夏日就愛搖滾音樂祭
主演《我的少女時代》中白馬王子角色而走紅的李玉璽,最近剛拍完新電影、還跟著世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去衣索比亞、目前正在寫歌醞釀新專輯。難得處於一個休息跟充電的狀態,他高興地說:「出道三年到現在,我終於有假了!」正值美好的夏天,不好好玩一下怎麼行呢?李玉璽說:「夏天對我來說是一個感覺很熱血的季節,我喜歡去海邊散步、聽音樂、看美女(笑)。」但是他最愛的夏日活動還是音樂祭!「我在美國念書時,住在好萊塢,我家對面就是一個電視節目秀的攝影棚,有戶外演唱會場,時不時都會邀請一些明星來,像是:Bruno Mars、Cold Play……等,全部都在我家的後陽台表演過。因為我念的學校是流行音樂學院,所以只要出示學生證就可以直接進去聽演唱會。」其實,不一定是音樂祭,在美國很多歌手會開戶外演唱會,李玉璽很喜歡在戶外聽音樂的感覺,有風、有音樂、有寬敞的空間,「我比較屬於不愛擠的人,喜歡待在後面聽比較放鬆,還可以聊天,聽到好聽的音樂想認真聽就會往前。」
談到參加音樂祭印象最深的經驗,那是李玉璽剛出道時,第一次以表演者的身分參加「搖滾台中」,記得當時被安排的時間是下午一兩點,日正當中,天氣炎熱,加上他非常緊張,全身濕透!「第一次演出壓力比較大,很在乎台下聽眾的反應。」幸好還是有許多粉絲到場支持,在台下撐傘遮陽跟他揮揮手加油打氣。除了搖滾台中,他推薦大家夏天可以去國外參加Fuji Rock,跟喜歡音樂的人聚在一起,是很健康的夏日活動喔!
圖:咖啡色皮衣、黑色牛皮���筒靴(BOTH BY SALVATORE FERRAGAMO);黑色刷破牛仔褲、黑白潑墨字母圖案T恤(BOTH BY SCOTCH&SODA);MINIMAL系列黑色手錶(Calvin Klein)
PHOTO:HEDY CHANG;HAIR&MAKE UP:KAREN (PRETTY COOL)
喜歡波西米亞風格女孩
「夏天我喜歡去音樂祭、聽戶外演唱會,有風、有音樂、有寬敞的空間,很自在。」
李玉璽參加音樂祭,會注意打扮有個性的女生,可能嬉皮一點,波西米亞風格、頭上戴著髮帶或頭巾,他說:「感覺她們應該會ㄎㄧㄤ,就是很relaxed的人,應該很好聊天、可以一起玩。」再來會注意的就是穿著��較搖滾、龐克的女生,可能穿皮背心、或是戴耳環、手環、項鍊、或頭髮染得很特別、眼線畫得很深,像艾薇兒。「不過比較搖滾的女生,我只會看,不敢過去搭話,怕被揍!」李玉璽笑著說,如果是夏天走在路上,我不喜歡穿太露的女生,喜歡穿著飄逸的女生,可能是一件T-shirt,外搭一件半透明的襯衫,給人舒服感。
圖:名模Kendall Jenner以露肩蓬袖上衣及牛仔短褲展現率性風格; 時尚名媛Chiara Ferragni白色蕾絲鏤空洋裝,性感一覽無遺
搖滾女神 GLAM ROCK
跑遍音樂祭的搖滾風格女孩,偏波希米亞的寬鬆設計是裝扮關鍵,不過別忘了搭配能展現好身材的迷你短褲,或是直接套上若隱若現網紗,加上幾何迷幻風強烈的鞋款和嬉皮復古配件,是性感加分必備重點。妝感部分則以自然健康膚色為原則,不妨直接以修色乳校正膚色,再局部遮瑕即可,強調重點的濃睫是魅力電眼不可或缺配備;帶有玫瑰香氛的淡香水,讓妳勾人於無形;保養上記得舒緩日曬後乾燥肌膚,清爽水乳液為肌膚保濕續航。
圖(左起):Kendall Jenner帶有古銅光澤的肌膚、濃密分明翹睫是最佳波希米亞風格參考;美透白雙核晶白精華,SHISEIDO;Tanguy S系列斑駁金小羊皮肩揹包,JEROME DREYFUSS;莫斯奇諾 小粉紅.清新女性淡香水,MOSCHINO,NT.2,500;低筒編織休閒鞋,FVF;透亮修色乳霜03 SPF20/PA++,RMK,NT.750;Original粉金色復古圓框太陽眼鏡,DIOR,價格店洽;梨果仙人掌柔敏水乳液,RICA,NT. 2,600
*本文由 ELLE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ELLE》
延伸閱讀
我其實愛穿女裝!Instagram火紅捲髮帥哥Jay Alvarrez的另類穿搭哲學
跟克蘿伊摩蕾茲學穿搭!COACH棒球外套、軍風大衣…率性女孩秋冬造型關鍵字
2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苗栗山區下起4、5月雪 縣府公布賞桐勝地活動全攻略 苗栗縣油桐花滿山遍野,目前花開約兩成,下周起逐漸進入盛開期,卓蘭鎮挑茶古道是賞桐秘境,845階卵石堆疊的古道,桐花飄落古道有如鋪了一層白色的地毯,場景夢幻浪漫,高處還可眺望大安溪,每年桐花滿開時節,吸引許多愛好攝影者賞桐花、拍桐花。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彙整賞桐勝地供參考,包括頭份市廚坑賞桐步道、後花園桐花步道、永和山水庫步道、三灣鄉永和村、南庄鄉蓬萊溪護魚步道、圓舞場步道、神棹山桐花雪徑、小東河步道、獅潭鄉紙湖農場、潭鄉及頭屋鄉間鳴鳳山古道、汶水老街。 頭屋鄉夢幻桐花步道、通霄鎮挑鹽古道、福至興臨社區 、上田咖啡莊園、苑裡鎮華陶窯、苗栗市四角坪道、造橋鄉劍潭古道、香格里拉樂園、火炭谷步道、赤崎街步道、公館鄉出磺坑古道、打鹿坑、四季彩林桐花步道、大湖鄉大窩文史生態區步道、薑麻園、出關步道。 銅鑼鄉三角山暨雙峰山桐花步道、天空自行車步道、台灣客家文化館、桐花樂活公園、三義鄉外庄山桐花林道、挑柴古道、小西湖步道、四月雪賞桐步道、西湖渡假村、挑炭古道、龍騰斷橋、水美街。 此外,苗栗縣今年共舉辦13場桐花祭活動,4月20日南庄鄉「騎車賞桐遊南庄」、銅鑼鄉台灣客家文化館「聽見桐花音樂會」,21日三義鄉西湖渡假村客家桐花婚禮,獅潭鄉「桐花祭」、27日銅鑼鄉「銅鑼聲響、��人桐遊」、公館鄉「漫步客庄桐樂趣」、三灣鄉「桐花季」、三義鄉「桐舞螢飛-三義.慢城輕旅行」、大湖鄉「桐花果香出關遊家文」、卓蘭鎮「浪漫台三-桐遊卓蘭」。 4月20日到28日通霄鎮「樂活通霄.賞桐賞螢.慢漫遊」、5月4日、5日南庄鄉「浪漫桐花嘉年華.慢城賞桐大家來尞」、5月25日苗栗市「漫遊桐花開.苗栗客家情」。 今年第一場桐花季活動4月20日上午9點在南庄遊客中心戶外廣場,辦理「騎車賞桐遊南庄」,安排表演節目、客家童玩體驗及摸彩活動,親子自行車路線到鄉間賞桐,鄉長邱梓增昨天邀請全國民眾參加,報名及活動可上網 查詢。
0 notes
Text
【苗栗。泰安】這裡!絕對可以媲美京都嵐山竹林,讓我們一起探尋『台版嵐山竹林隧道』去吧!
是說....日本京都嵐山曉月的扛霸子景點『竹林小徑』,那種絕美景致其實在台灣
也找的到唷!!
好的!!
今天旅人西腳步跑到苗栗泰安,準備探尋網路傳說中那與京都嵐山竹林小徑簡直
是雙胞胎?模樣的台版嵐山竹林隧道。
不過據說啊....
要找到這景點還真需要做點功課呢,噗,為何如此說.....因為西姐跟馬丁兩個人
為了找這景點跑了兩趟XD
第一趟敗興而歸,而第二趟在基哥那裡營主的報路之下,終於終於找到了
(蹦蹦蹦...放鞭炮啊....)
其實這神秘竹林隧道就位於苗栗泰安鄉烏嘎彥山區,最近有在網路竄紅的跡象XD
不過大家要是有興趣前往一遊,不建議從苗62-1進入(西姐第一趟就是從苗62-1
進入,結果在整個山頭鬼打牆還是找不到@@)
建議大家從台三線轉苗61,從大湖國中旁的山路往上行駛(待會兒就跟大家詳細
說明...),這條路徑會比較簡單一點唷。
最後...在進入今天主題之前,西姐還是要提醒前往尋幽訪勝的朋友們......
1.因為竹林附近停車位不多,請大家要盡量停在不防礙主要道路行走的位置上。
2.大家一定要有公德心,千萬不要亂丟垃圾或是肆意喧嘩,留給山林該有的
寧靜和清幽!
3.前往竹林道路比較屬於山間小路,會車時要特別小心,行車請千萬要注意
安全。
好的!大家一定要遵守以上的約定唷.....那就讓我們展開今天的旅行吧!!
▼前面說道,西姐跟馬丁第一次前往是從苗62-1進入,結果聽從導航指示,
一整個在烏嘎彥山區鬼打牆就算了,西姐還坐到暈車@@
第二次兩人發誓一定要找到!(是說...有沒有這麼堅持啊?),還好有基哥那裡
營主報路,終於找到這景點囉^^
是的,前面廢話成這樣,其實只是想要表達西姐多麼辛苦才找到啊...
(無法~因為姐我天生路癡=.=")
接著就跟大家說怎麼去嘿.....首先,請從台三轉苗61,直到抵達下圖的大湖國中
之後,再從右邊那條路一路向上......
▼直到看見右手邊出現一條叉路,有沒有看到牆壁上 "往烏嘎彥" 幾個大字啊,
這時請往右轉上去.....
▼這是上圖的另一邊....
▼開著開著會看見好自在衛生棉....痾,不是啦,是 好自在露營區,請再往左上
前行.....
▼直到看見路邊出現這一個指示牌,請右轉上去....
▼緊接著會看見左邊指示牌,分成兩個叉路,請選擇圖中左邊這條路再往上開........
▼登登登登.....
眼前這高聳入天的翠竹沿著道路兩側向遠方延伸(約100公尺左右),自成一條
天然靜謐的綠色隧道,就這樣出現在大家眼前囉(笑)。
(開車的朋友請把車輛停好,這裡路不算大條,請不要防礙到交通唷....)
▼吼~這裡超級漂亮的啦!!是啦,幹嘛花貴鬆鬆機票錢跑到日本京都嵐山咧!
這裡就可以拍出同樣意境同樣景色的回憶啦XD
(噗,是說....西姐下一趟旅行就是準備京阪神奈,怎麼有一種自打嘴巴的感節呢XD)
▼竹林隧道就位於烏嘎彥露營區的下方,而這裡滿滿的綠色浪漫絕對值得旅人
探尋。
▼而眼前這竹林隧道,耀眼的陽光穿過翠竹間隙,這寧靜之美讓每位造訪的旅人感動不已啊....
▼翠綠竹林隧道漫步在其中,總讓人感受到神清氣爽的舒心氛圍。
▼而這裡除了有著京都嵐山的模樣,也像極了臥虎藏龍裡面那身手矯健的玉嬌龍,展現那輕功穿梭在竹林頂端啊.....
▼哈哈哈,其實竹林隧道在網路上已漸有名氣,所以可別以為只有西姐一組人馬,瞧!!還是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呢^^
▼其實整座烏戛彥山原本就種植許多竹林,據說除了擋風之外,也是當地居民
重要的收入之一。
但這裡竹林雖處處可見,一旦加上竹欄杆,整個感覺又不一樣了~真的好有意境
唷^^
▼竹林隧道翠竹茂密,陽光透過高聳竹葉灑下,壯觀優美景緻真的不輸京都嵐山的竹林!
▼呼~這竹林隧道太有意境了啦,又害西姐忍不住假掰起來,硬要在一旁打卡
休息的馬丁也來幾張意境照XD
▼據西姐從網路上得知....
這竹林是一位謝姓退休警官,因為父親留下大片竹林,謝姓退休警官於是自己
動手,在竹林道路兩側以竹子架設竹欄杆,
竹林全長約一百公尺,這竹欄杆簡直為這片竹林增添不少氣氛,幾乎和日本
京都嵐山曉月的竹林相仿啊。
▼而這一片被網友稱為秘境像極京都嵐山的竹林,距離泰安知名的清安豆腐街約
有半小時車程,但西姐還是覺得不太好找到@@
▼哈哈哈,好吧!西姐舉手承認我好無聊,一邊休息一邊把雙腿就這樣晾出來~
▼建議大家細細體會竹林隧道所帶來的視覺響宴,體驗一場夢幻的綠色浪漫。
▼而竹林隧道的尾端,還是可以看見往烏嘎彥露營區的指標唷。
好囉......
今天這一場夢幻的綠色浪漫大家可喜歡呢?簡單分享給大家唷^^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次!!
1.因為竹林附近停車位不多,請大家要盡量停在不防礙主要道路行走的位置上。
2.大家一定要有公德心,千萬不要亂丟垃圾或是肆意喧嘩,留給山林該有的寧靜
和清幽!
3.前往竹林道路比較屬於山間小路,會車時要特別小心,行車請千萬要注意
安全。
『西莉亞玩樂人生』終於成立粉絲專頁啦!!
大家想不想知道西莉亞又跑去哪裡遊玩了呢?
齁齁齁........最新訊息都公佈在粉絲專頁嘿。
請大家幫忙按個『讚』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你們^^
↓ ↓ ↓ 請按我 ↓ ↓ ↓
西莉亞玩樂人生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苗栗真的好好玩※
【苗栗。頭份市】頭份後花園的『楓香林(楓林隧道)』,不僅是受歡迎的婚紗秘境,更是打卡熱點,置身在綠色隧道享受芬多精,簡直是既浪漫又舒心啊。
【苗栗。竹南鎮】誠摯推薦~讓我們走一趟『國家衛生研究院』,漫步在落羽松、楓葉步道,欣賞那落羽松針葉轉紅,彼此交錯形成一幅美麗小秘境。
【苗栗。三義鄉】觀光新亮點!利用獨特的長階梯融入當地特色繪製而成3D彩繪,好奇嗎?那就來去一趟『建中國小』吧!
【苗栗。竹南鎮】來吧~讓我們一起走進『崎頂子母隧道』,而隧道盡頭會是神隱少女通往奇幻場景的特殊氛圍嗎?好奇!
【苗栗。通霄鎮】哇~眼前這青青大草原究竟何處尋覓呢?來~只要走一趟『南窩綠丘』秘密花園,就可以將這舒服美景盡收眼底喔。
【苗栗。南庄鄉】超級驚豔!位於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護魚步道』有著景觀之美,生態之豐,眼前景致令人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苗栗。南庄鄉】常年霧氣瀰漫白雲縹緲,猶如人間仙境般的『向天湖』,那靈秀的氣質,居然可以美的如此不真實。
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故鄉初夏時
春夏之交,橫斷山脈腹地、青藏高原邊緣的丹巴峽谷中已是熱浪滾滾來襲,清晨,滿山的霧氣籠罩在山頂,夜幕低垂時,雨點從彤雲密布的天空中飄落下來,濕潤了大地,染綠了山川,朗潤了溪流。就在這夏至,故鄉——這個高原峽谷中的小村寨,雖然百花雕零,布谷鳥聲已遠去,但綠樹婆娑,萬物蔥郁。那綿綿細雨的晚春似乎還在眼前縈繞,轉眼間,熱力四射的初夏就已經偷偷的來到我們身邊。
站在藏房的閣樓上,打開眼前的窗扉,映入眼簾的滿是綠樹成蔭,櫻桃鮮亮,瓜果飄香的美景。遠處,厚重且綠色渲染的大山像忠實的衛士守護著故鄉。眼前,淙淙流動且波光粼粼的河水,還有那在河流緩緩的岸邊壹驚壹乍快速遊動的小魚,以及樹叢深處在鳥窩裏茁壯成長的雛鳥,都迸發出不壹樣的生機與活力,將自己的生命完美的展現在夏日炎炎之中。頓時,山豐碩起來了,水漲起來了,鳥雀歡唱起來了,就連蟬也湊熱鬧似的在樹叢間抖動翅膀長鳴了。在這樣的季節裏,故鄉的親人永遠擔任著夏日的主角,他們扛著各種農具忙碌起來,在時節中揮灑汗水,憧憬收獲。鋤荒、種雪豆、種蕎麥、撒青稞、施肥力……辛苦地勞動著,滿懷期望的為今年的秋收種下希望的種子。不知疲倦,年年反復。
河岸邊,初夏的風晃晃悠悠地拂過耳旁,壹陣輕微的熱浪霎時間吻上臉頰。此時,我仿佛聽見了夏的呢喃,在我耳旁激動地講訴著內心的狂野和似火熱情。初夏,這個蓬勃興起的熱辣少年!他將內心的狂熱盡情的釋放。於是,我聽見他的呼吸,山清水秀的山谷裏,有他青春的身影。他采下壹片藍色天幕上的雲朵,輕輕地撒在樹叢中,在斑駁陽光的照射下,hamer 汗馬糖 馬來西亞汗馬糖 hamer candy 悍馬糖 漢馬糖猶如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境。不經意間,他就從妳身邊飄過,帶來壹陣陣罪人的夏花甜香,讓妳不禁心旌搖曳,讓妳忘卻了夏日裏熱力四射的驕陽。走在故鄉的小徑上,靜默中側耳聆聽,壹陣天籟之音傳入耳鼓,是夏天即將走向成熟的果實在樹巔搖動,預示著生命的成長。
“黃梅掛枝頭,雨夜入夢來”,立夏時節,幹熱河谷地帶的故鄉進入多雨的時節。炎炎夏日下,微風中夾雜著蒙蒙細雨,從雨簾中極目遠望,遠處的青山朦朦朧朧,充滿了別樣的景致,大地在壹瞬間變得涼爽而清新。此時,青松、白樺、村寨都沐浴在如絲如縷的雨幕之中。寨子裏勤勞的人們穿著雨衣,在田地裏揮動著農具忙碌著。為著希望,真正應了“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詩詞的意境。此時此刻,山間的萬物都沐浴在柔柔的雨簾裏,享受著這熱氣初至時的甘露。在這初夏裏,故鄉的雨,就這麽柔和,朦朧之中帶著別樣的清新。
這熱情似火的初夏時節,仿佛是壹杯醇香的美酒悠遠漫長。特別是喜愛妝扮的姑娘,脫去了覆蓋曼妙身姿的春裝,換上夏日的清涼服飾,壹剎那間,壹群群穿著艷麗短袖長裙的如花姑娘,永春糖 馬來西亞永春糖 B糖 Candy B Candy B+ Complex穿梭在村寨小巷裏,漫步在河堤楊柳樹下,衣袂飄飄,青春飛揚。夏日裏,這個火熱的季節激揚起故鄉萬物的生長的鬥誌,為秋天的收獲種下滿滿的希望。
在這時候,我知道,故鄉因為夏日,萬千作物才會寫意的釋放生命的力量,將個性張揚。這個夏天,我依戀的故鄉就會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裏釋放所有的能量;就會在蟬鳴聲聲中呼喚愛的樂章。悠長的歲月裏,壹轉身,故鄉已初夏。
0 notes
Text
國傢海洋局:渤海作為漁場的功能已基本喪失
“今年的蝦足足死瞭一半,再這樣下去,養殖是沒法幹啦。”面朝著寬廣的大海,張鑫民緊鎖眉頭,眼角裡���露出惆悵的神情。他的腳下踩的是數不清的蝦苗,經烈日炙曬,散發出陣陣腥臭,些許蒼蠅嗡嗡作響,久轟不散。
張鑫民的背後是他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天津濱海新區大港建國村。在張鑫民的記憶中,二十年以前眼前的這片海,寂靜、湛藍,村裡的老老少少世代以漁為生。可如今,這個小漁村完全變瞭模樣。
曾經的“聚寶盆”、“漁業搖籃”,如今魚蝦稀少,許多物種相繼滅絕。大量灘塗、濕地被占用,代之以廠房遍地、煙囪林立。脆弱的渤海生態已然不堪“重”負。
渤海素有“漁業搖籃”之稱,是整個北方海洋漁業資源的源頭。可如今渤海魚汛早已消失,就連國傢海洋局官員也公開評價,“渤海作為漁場的功能已基本喪失。”
消失的漁村
在張鑫民的記憶裡,村頭這片海寂靜、湛藍,每次捕魚回來,長輩們總是滿載而歸、興高采烈。可後來海裡的魚汛漸漸消失瞭,村裡人不得不放棄捕漁,在近海圍起一片池子以養殖為生。
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獲批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後,帶動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第三極。張鑫民所居住的建國村一帶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順著張鑫民所指的東南方向,正是處於前期建設階段的天津南港工業區。以前寧靜的海灣、如畫的灘塗,完全變成瞭另一種景象——數不清的大卡車呼嘯著駛過,卷起的塵土延綿數百米;一座座打樁機在轟鳴中震得周邊地動山搖;到處張貼的“打造世界級重化基地”鮮紅的巨幅廣告提示每一個人,未來這裡將要崛起一座石化新城。
160平方公裡的規劃中,約有40平方公裡為蝦池和鹽場,其餘120平方公裡都需要填海造地。這使得南港工業區三天就有一億元的投資規模。未來整個天津及周邊地區的石化工業都要聚集而來。
而面對著東面的大海,張鑫民一臉的茫然,讓他賴以為生的這片海污染一年比一年重,收成一年比一年差。《天津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在2010年天津近岸海域的三次監測中均未發現符合一類海水水���標準(適用於保護海洋生物和人類的安全利用)的海域。輕度、中度、重度污染海域面積常年在80%以上,春季更是達到瞭100%。
每次看著大量死亡的蝦苗被撈起、爛掉,張鑫民心痛又無奈——因為附近其他養殖戶也遭遇瞭同樣的困境。可周邊地區工廠林立,養殖戶們無法斷定大量死蝦是什麼原因,索賠更是無從談起。
不過,對於污染日重,老張心痛之餘也有著復雜的情緒。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在附近的化工廠打工,一個做著混凝土生意。他坦言,要是沒有大開發,他的孩子們也就會跟他一起風吹日曬、滿身魚腥搞養殖;要是沒有這些外地投資者,大港的城市建設也不會短短幾年就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堪“重”負
張鑫民的遭遇在渤海沿岸絕非個案。在渤海彼岸——遼東灣畔的營口市老邊區二道村的養殖戶馮天福也有著相同的感觸。
作為環渤海經濟圈、遼寧沿海經濟帶及沈陽經濟區的唯一交匯區,2009年營口沿海工業開發全面展開,沿海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營口市政協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營口近百公裡海岸線目前僅存不到20公裡的自然海岸線。2006年前營口市濕地6萬公頃(90萬畝)。可最新統計,營口市沼澤濕地面積僅為4.5萬-6.5萬畝。
一方面,工業占地猛增,大量漁民被迫搬遷、放棄養殖;另一方面,海水污染的加重使得剩餘的養殖戶們難以為繼。
可讓馮天福和附近養殖戶們無奈的是,“養殖戶們遭受的損失也許並非營口的污染所致。”營口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管理科科長李威指出,目前海洋的污染大多是由陸源輸入的,而影響遼東灣生態最嚴重的還是大遼河。
大遼河屬遼河水系,上遊接納沈陽、撫順、本溪、遼陽、鞍山、盤錦等市的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營口則位於最下遊的入海口。
營口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李國穎指出,遼東灣的污染不止關乎沿海地區,從縱向上來說,污染的源頭還涉及到入海江河所流經的城市。大遼河進入營口市境內前就已經為劣五類水質,綜合治理則要遼寧省來統籌。
然而,一條大河、多個城市的協調並非易事。以營口為例,在2008年和2010年,遼寧省環保廳和國傢環保部分別責令營口造紙廠停產整頓,限期治污。可營口造紙廠卻頂��開工,仍然將污水在未經處理的狀態下直接排向大遼河。一位當地官員說道,營口造紙廠是當地的國企,涉及數百人的生計與社會的穩定,政府當然希望工廠經營下去。
作為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面積僅有7.7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不到20米,水體每60年左右才能交換一次(也有專傢說約200年)。渤海漁業、鹽業、石油、岸線資源豐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渤海總體以漁、鹽、航運功能為主,此後豐富的資源使其進入工業大開發時代。
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渤海水質卻是一落千丈。從2006年至2010年,環渤海經濟圈的GDP由5.5萬億飆升至8.7萬億,增幅為58%;海水污染面積從1.189萬平方公裡(約占15%),上漲到1.699萬平方公裡(約占22%)。《全國環境公報》顯示,“201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差,為中度污染。”
錦州灣就曾出現過海底泥中重金屬鋅超標2000多倍、鉛超標300多倍,排污口附近7平方公裡海灘無任何生物,被稱為“死灘”的現象。
渤海素有“漁業搖籃”之稱,是整個北方海洋漁業資源的源頭。可如今渤海魚汛早已消失,就連國傢海洋局官員也公開評價,“渤海作為漁場的功能已基本喪失。”
超標之謎
根據《2010年中國環境公報》顯示,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差,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鉛和鎘。
在這些污染物中,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所占比例較大,其中無機氮超標率高達95%。不過,二者屬營養物質,可依靠海水自凈能力進行分解、轉化,主要來源於農業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而鉛和鎘為重金屬,與石油類同為工業污染所致,比例相對較少,但海洋自身卻無法分解,對環境的危害更大、影響更是可長達數十年乃至上百年。
渤海的污染80%來源於陸地,大多經河流或管道排入海洋。一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均以陸路思維為主導,海洋環境的治理長期被忽視、漠視。往往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污染排放超標情況就越是嚴重。2010年,天津海洋局對14個各類排污口的監測結果顯示,2010年監測的排污口竟然全部超標排放。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入海排污口全部超標並不意味著沿岸企業排放污水超標。相反,各地環保局紛紛表示,企業排污均已達到排放標準。
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環境處處長張敬國指出,包括渤海在內的我國海洋環境受到污染的原因,��僅在於海洋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協調起來十分困難,更在於排放標準的制定政出多門、標準不一。
企業污水排入河道後,經河水匯入大海,共涉及三個部門——企業排污有環保局監管、河道由河務部門負責、海洋則由海洋局管理;三��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海水水質標準》。
以排放主要污染物之一的化學需氧量(COD)為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企業排放污水最低在120mg/L以內即可;地表水的最低五級標準則要求必須控制在40mg/L以內;海洋水質最低要求更低。
標準尺度不一意味著,作為污染源頭的企業即使達到排污標準,末端入海排污口仍然會大幅度的超標。監管海水質量的海洋局是行業垂直管理,而監管企業排污環保局卻歸屬地方政府,需要顧及地方利益。顯然,現行多部門、多標準的管理體系根本無法遏制海洋生態的惡化。
“雖然國外排放的標準都是統一的,但也要看一個國傢經濟發展狀況。”營口市環保局的一位官員人士認為,遼寧省對於排污的要求在全國最為嚴格,其中企業化學需氧量(COD)要求達到50mg/L以下。為瞭排放達標,企業則要花費上億元購買環保設備。如果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很多企業可能就會因無力承擔巨大的成本而紛紛倒閉。
無序競爭的代價
多頭管理、治污標準不一,使得超標污水得以排入海洋;而競爭的無序、重工業項目遍地開花則使得渤海生態要承受排污總量過大的威脅。
天津市海洋局一位內部人士指出,過去治污標準低,但排放總量也少。如今企業排污標準盡管有瞭國標的約束,可絕對量卻大大增加。一旦排污總量超過瞭海水自身的凈化能力,海洋水質就會急轉直下。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從上世紀末到2009年,環渤海地區的GDP總量由1.3萬億元增加到7萬億元;每年由陸地排入渤海的污染物總量為60多萬噸,2009年這一數字就飆升至94萬噸。
環渤海無序競爭則加重瞭污染物的排放量。山東社科院副院長、海洋專傢鄭貴斌指出,涉及海洋的漁政、交通、水務、環保等部門有相互的溝通機制,三省一市也有聯席會議的平臺。但由於環渤海始終沒有明確的總體規劃和缺少產業佈局的管控,必然使得沿海各地為瞭各自利益,爭相上馬大型重工業項目。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周一星也認為,環渤海至今尚沒有形成一個經濟區而是三個二級經濟區,每個區域均有自己的經濟特點、產業佈局。環渤海尚處於一圈三分天下的格局。
環顧渤海經濟圈各路“諸侯”都有各自的發展規劃。天津在打造濱海新區,河北在建設曹妃甸開發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均已進入國傢戰略層面,遼寧也規劃出“五點一線”沿海戰略。
在環渤海沿岸處處熱火朝天的建設高潮中,重化工以產值最高、產業鏈最長、帶動就業最多而成為環渤海三省一市比拼的焦點。如,石化已成為天津的第一大產業;山東“黃三角”雖是高效生態經濟區,但核心城市東營、濱州、濰坊均在大張旗鼓上馬石化項目,煉化產能更是接近億噸級;東北大連沿海一帶也是化工廠密佈。
以天津濱海新區的南港工業區為例,這座“世界重要的重化產業基地”到2023年總投資將達8000億,可提供20萬個就業機會,而這20萬人就能創造出一萬億元產值。目前天津2010年GDP就是一萬億,一個南港工業區就可再造一個天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各地都對化工項目趨之若鶩。而投資201億元的百萬噸乙烯一體化項目也曾遭到天津和大連的激烈爭搶,最終落戶到當時的天津大港區。
重化工對於GDP的貢獻最大,對於海洋生態的污染也是最大。在渤海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鉛和鎘,後三種污染物質均與石化產業直接相關。從污染的案例來看,無論是天津塔斯曼海案,還是中石化在大連、康菲在蓬萊19-3油田的污染事故,均是石化產業釀成的慘劇。中石化在大連出現漏油事故後,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賠償竟然是在當地再建一個煉油廠。
另外,大型重工業項目依海而建,就必然占用、破壞大面積的濕地和灘塗。
僅2008年渤海沿岸三省一市各臨港產業區、港區已經規劃或正在施工的圍海項目達28個,圍海面積為807平方公裡。有人測算,以此速度,隻需90多年渤海即可被填為平地。而濕地、灘塗有著天然凈化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農業和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元素氮、磷在這裡沉降、過濾、分解。如果濕地和灘塗因填海占用而大量消失,污水將會直排入海,喪失緩沖作用。
而讓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環境處處長張敬國最擔心的是,每上馬一個重工業項目不僅會使得排污總量飆升,對於海洋生態更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一旦某個項目出現類似大連中石化或康菲這樣的泄漏事故,渤海生態就可能遭受重創,各環保機構幾年甚至幾十年污染治理的成果將會付之東流。
頂讓 放盤 創業 買賣生意 生意 頂讓生意 生意放盤 生意創業 轉讓 做生意 生意出讓 茶餐廳放盤 小食店放盤 美容放盤 補習社放盤 茶餐廳頂讓 小食店頂讓 美容頂讓 補習社頂讓 茶餐廳買賣 小食店買賣 美容買賣 補習社買賣 茶餐廳創業 小食店創業 美容創業 補習社創業
0 notes
Text
成論文翻譯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論文翻譯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論文翻譯,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論文翻譯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人工論文翻譯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論文翻譯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論文翻譯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論文翻譯,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永續論文翻譯、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論文翻譯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論文翻譯,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論文翻譯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論文翻譯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論文翻譯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論文翻譯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論文翻譯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包裝上可以論文翻譯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論文翻譯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意義了。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論文翻譯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論文翻譯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論文翻譯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論文翻譯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論文翻譯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論文翻譯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論文翻譯人工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論文翻譯,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論文翻譯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論文翻譯永續、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論文翻譯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論文翻譯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論文翻譯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論文翻譯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論文翻譯、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論文翻譯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論文翻譯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v論文翻譯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論文翻譯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論文翻譯包裝上可以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論文翻譯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論文翻譯、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論文翻譯意義了。
********************************************************************
20 20 20 20 20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熙文表示,他們運用膠原蛋白研發技術,一路從慢性傷口護理、皮膚修護修補、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論文翻譯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論文翻譯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論文翻譯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論文翻譯、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論文翻譯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建完論文翻譯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論文翻譯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論文翻譯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們嗎論文翻譯?」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論文翻譯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高階醫材論文翻譯,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論文翻譯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外科主任蔡論文翻譯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論文翻譯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論文翻譯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論文翻譯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論文翻譯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論文翻譯),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論文翻譯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論文翻譯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論文翻譯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論文翻譯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論文翻譯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論文翻譯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論文翻譯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離開學術的舒適圈?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論文翻譯」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論文翻譯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論文翻譯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論文翻譯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論文翻譯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論文翻譯,建完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論文翻譯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論文翻譯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論文翻譯們嗎?」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論文翻譯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論文翻譯高階醫材,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論文翻譯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論文翻譯醫院外科主任蔡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論文翻譯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
21 21 21 21 21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論文翻譯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論文翻譯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論文翻譯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論文翻譯、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論文翻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論文翻譯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論文翻譯,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論文翻譯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論文翻譯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論文翻譯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論文翻譯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論文翻譯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後論文翻譯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論文翻譯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論文翻譯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論文翻譯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論文翻譯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論文翻譯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論文翻譯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論文翻譯》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論文翻譯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論文翻譯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論文翻譯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論文翻譯,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論文翻譯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論文翻譯,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論文翻譯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論文翻譯,「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論文翻譯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論文翻譯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論文翻譯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論文翻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論文翻譯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論文翻譯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論文翻譯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論文翻譯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論文翻譯後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論文翻譯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論文翻譯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論文翻譯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0 notes
Text
成論文翻譯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論文翻譯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論文翻譯,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論文翻譯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人工論文翻譯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論文翻譯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論文翻譯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論文翻譯,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永續論文翻譯、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論文翻譯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論文翻譯,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論文翻譯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論文翻譯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論文翻譯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論文翻譯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論文翻譯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包裝上可以論文翻譯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論文翻譯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意義了。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論文翻譯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論文翻譯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論文翻譯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論文翻譯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論文翻譯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論文翻譯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論文翻譯人工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論文翻譯,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論文翻譯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論文翻譯永續、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論文翻譯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論文翻譯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論文翻譯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論文翻譯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論文翻譯、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論文翻譯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論文翻譯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v論文翻譯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論文翻譯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論文翻譯包裝上可以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論文翻譯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論文翻譯、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論文翻譯意義了。
********************************************************************
20 20 20 20 20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熙文表示,他們運用膠原蛋白研發技術,一路從慢性傷口護理、皮膚修護修補、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論文翻譯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論文翻譯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論文翻譯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論文翻譯、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論文翻譯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建完論文翻譯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論文翻譯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論文翻譯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們嗎論文翻譯?」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論文翻譯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高階醫材論文翻譯,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論文翻譯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外科主任蔡論文翻譯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論文翻譯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論文翻譯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論文翻譯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論文翻譯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論文翻譯),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論文翻譯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論文翻譯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論文翻譯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論文翻譯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論文翻譯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論文翻譯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論文翻譯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離開學術的舒適圈?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論文翻譯」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論文翻譯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論文翻譯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論文翻譯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論文翻譯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論文翻譯,建完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論文翻譯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論文翻譯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論文翻譯們嗎?」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論文翻譯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論文翻譯高階醫材,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論文翻譯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論文翻譯醫院外科主任蔡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論文翻譯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
21 21 21 21 21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論文翻譯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論文翻譯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論文翻譯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論文翻譯、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論文翻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論文翻譯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論文翻譯,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論文翻譯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論文翻譯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論文翻譯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論文翻譯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論文翻譯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後論文翻譯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論文翻譯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論文翻譯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論文翻譯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論文翻譯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論文翻譯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論文翻譯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論文翻譯》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論文翻譯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論文翻譯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論文翻譯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論文翻譯,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論文翻譯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論文翻譯,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論文翻譯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論文翻譯,「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論文翻譯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論文翻譯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論文翻譯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論文翻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論文翻譯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論文翻譯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論文翻譯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論文翻譯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論文翻譯後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論文翻譯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論文翻譯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論文翻譯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0 notes
Text
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翻譯社或風險的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翻譯社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翻譯社,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翻譯社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人工翻譯社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翻譯社資源能否永續,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翻譯社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翻譯社,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永續翻譯社、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翻譯社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翻譯社,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翻譯社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翻譯社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翻譯社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翻譯社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翻譯社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包裝上可以翻譯社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翻譯社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意義了。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翻譯社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翻譯社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翻譯社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翻譯社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翻譯社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翻譯社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翻譯社人工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翻譯社,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翻譯社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翻譯社續、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翻譯社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翻譯社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翻譯社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翻譯社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翻譯社、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翻譯社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翻譯社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v翻譯社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翻譯社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翻譯社包裝上可以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翻譯社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翻譯社、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翻譯社意義了。
********************************************************************
20 20 20 20 20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翻譯社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翻譯社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翻譯社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熙文表示,他們運用膠原蛋白研發技術,一路從慢性傷口護理、皮膚修護修補、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翻譯社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翻譯社結合胰島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翻譯社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翻譯社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翻譯社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翻譯社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翻譯社、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翻譯社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翻譯社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建完翻譯社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翻譯社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翻譯社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們嗎翻譯社?」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翻譯社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高階醫材翻譯社,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翻譯社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外科主任蔡翻譯社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翻譯社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翻譯社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翻譯社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翻譯社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翻譯社),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翻譯社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翻譯社、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翻譯社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翻譯社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翻譯社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翻譯社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翻譯社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離開學術的舒適圈?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翻譯社」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翻譯社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翻譯社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翻譯社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翻譯社「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翻譯社建完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翻譯社「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翻譯社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翻譯社們嗎?」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翻譯社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翻譯社階醫材,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翻譯社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翻譯社醫院外科主任蔡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翻譯社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
21 21 21 21 21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翻譯社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翻譯社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翻譯社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翻譯社、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翻譯社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翻譯社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翻譯社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翻譯社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翻譯社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翻譯社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翻譯社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翻譯社。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後翻譯社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翻譯社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翻譯社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翻譯社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翻譯社,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翻譯社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翻譯社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翻譯社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翻譯社0��。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翻譯社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翻譯社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翻譯社,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翻譯社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翻譯社,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翻譯社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翻譯社「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翻譯社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翻譯社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翻譯社、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翻譯社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翻譯社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翻譯社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翻譯社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翻譯社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翻譯社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翻譯社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翻譯社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翻譯社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0 notes
Text
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翻譯社或風險的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逐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年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翻譯社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翻譯社,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翻譯社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人工翻譯社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翻譯社資源能否永續,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翻譯社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翻譯社,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永續翻譯社、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翻譯社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翻譯社,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翻譯社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翻譯社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殖、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翻譯社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翻譯社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翻譯社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包裝上可以翻譯社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翻譯社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意義了。
台灣是海洋國家,沿海漁獲量卻翻譯社年銳減,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推動永續漁業,盼望下一代也能嘗到屬於大海的鮮味。
時序進入春天,正是東港、宜蘭漁民到蘭嶼附近捕撈黑鮪魚的時候,雖然屏東縣政府年年舉辦「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漁民心裡都知道,黑鮪魚捕獲量早已年年不穩,且大幅減少,短短13翻譯社內已經從上萬條,銳減到1000條。
黑鮪白鯧銳減 民眾要少吃
東港區漁會祕書鄭福山分析,由於漁民捕魚的範圍和鄰國經濟海域重疊,作業受影響,捕到的黑鮪魚量約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憶,2000年當地有500艘黑鮪魚船,年產值達5億元,如今,捕不到魚,漁民捕撈意願降低,只剩下約80艘翻譯社船,產值下滑到1.3億元。
儘管黑鮪魚和美食畫上等號,是饕客最愛,可以帶動漁村經濟,然而,根據國際鮪類組織統計,全球黑鮪魚族群已在過去60年減少96%,讓人想起「2048年以後,無魚可吃」的預言。
一直以來,保育團體總是呼籲漁業署能拿出管理辦法,保護漁業資源。但其實民間水產業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翻譯社手,已自行參考國際漁業保護組織,研擬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法則,希望這個產業能永續下去。
例如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不願看到漁業保護停留在空洞的口號,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翻譯社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希望以這項指標,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漁業保護要靠民間,不能靠政翻譯社府!」畢業於海洋大學漁業系、應用經濟研究所的徐承堉,從事進口、內銷水產近30年的時間,看到台灣保護漁業的腳步落後國際,他感慨良多,自告奮勇,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動永續漁業的業者。
2月農曆年前夕,漁業署推動年節禮盒,白鯧也在其中,當時徐承堉不太贊同。他帶著不解的語氣表示,白鯧無法翻譯社人工養殖,必須從海洋捕撈,現在抓到的白鯧,數量愈來愈少、體型愈來愈小,資源面臨枯竭,導致價格大漲,甚至一條要上千元,他建議政府應教導民眾少吃白鯧。
包括黑鮪魚、白鯧在經濟水域捕撈的沿近海魚獲,可以反映一國的漁業資源充分與否。翻閱台灣漁業半世紀年報,沿近海魚類年捕獲量從1980年的40萬噸,減少到2013年的15萬噸,漁業資源能否永續翻譯社,是否還有明天,不無疑問。究其原因,民眾不了解盤中海鮮攸關海洋資源,政府也沒有大力宣導,才使得台灣的漁業保護不如人意。
水產品產銷履歷 資訊透明
徐承堉查詢美國「保育國際」組織在2012年設立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護、食物供給、水質潔淨等十項指標,在全球220個經濟水域裡,台灣從2012年的143名,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灣的漁業保護不但是全球後段班,而且還持續退步!」他憂心表示。
觀察先進國家,人民具環保意識,漁業資源保護由民間團體發起,甚至業者會主動呼籲消費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翻譯社選購數量眾多、對魚種影響較少的海鮮。
例如,1998年設立的愛爾蘭Global Trust公司,向23個國家的中小企業、政府、水產業、消費團體,推廣海洋生態翻譯社續、海鮮消費信託認證,教民眾購買適合食用的海鮮。美國Montery Bay水族館從1999年推動「海鮮觀測站」(Seafood Watch),近年還製作App;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員會」,為符合永續漁業的水產品認證。
身為業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量台灣有自己的海洋環境和特有水產,國外推薦適合食用的海鮮指南,未翻譯社必適合台灣,應該依照國情,發展本土指標。
於是,他參考國際海鮮選購指標,以數量充足、合法捕撈、魚種繁殖能力、對環境衝擊、管理法令為評選依據,並且依循產銷履歷制度,同時設計責任漁業標章。民眾用手機掃描,就能查詢翻譯社魚和環境生態的關係,了解捕撈方式是否瀕臨危機。
他並且引用產銷履歷,在海鮮包裝上標示產地、生產方式,可謂水產品產銷履歷的先驅。
回溯1980年代後期,台灣商人競相從冰島引進鱈魚,他是其中一員,為了另闢戰場,他率先大量進口阿拉斯加鱈魚,可是,隨著當地鱈魚捕獲量減少,他又引進挪威鱈魚,沒有幾年,挪威捕獲量下降,再次面臨減產問題。
翻譯社貿易商的工作也讓他走到國外第一線的漁港,了解漁業減產,見識先進國家如何保護漁業資源,埋下保護台灣漁業的種子。
1994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漁船的鱈魚捕撈量,也限量捕撈河裡的鮭魚;此時,他也在加拿大紐芬蘭省的小翻譯社島上,聽說漁民捕不到原本盛產的鱈魚,生計出問題,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魚兒也會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灣箱網養殖發展協會,隨後擔任祕書長,建立台灣海鱺內需市場,經歷箱網養翻譯社、水產加工,還到市場賣魚,推動產銷履歷,讓他接觸漁民和產官學界,對台灣的漁業有深入了解,才發現政府對漁業管理不夠周延。
責任漁業指標 防不當捕撈
「他是最常跟著漁民上船,了解漁業現況的水產業者,」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詩璋說,一般業者指翻譯社派員工和漁民見一、兩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為了掌握漁業資訊,受訓考取船員證,親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說。每一週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觀察海洋環境、漁民作業變化,不但曬成一身古銅色的皮膚,也見證台灣生態環境的改變。
由於親眼檢視漁貨來源,他選購的水產都是合法捕撈,並不會威脅生態環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翻譯社黃淑德說,因為認同他的理念,十多年來,持續銷售湧升的海鮮。
徐承堉堅持漁業永續的理想,還找了水產加工、餐廳,一起推動「責任漁業指標」。家族共同經營的溪和食品總經v翻譯社理簡大新回憶,徐承堉找他合作,一開始家族反對,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獲得家族同意,可見他對永續生態的堅持。
立川漁場關係企業奇萊美翻譯社地董事長蔡志峰則觀察,徐承堉憑著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引領國際生態趨勢,他現在若不跟進,就會晚一步。
經過幾個月研究,湧升已選定紅魽、齒鰆、黑鯛、黃鰭鯛等四種魚,符合「責任漁業指標」,適合食用,翻譯社包裝上可以看到資源保護現況。未來將會有更多種海鮮,列入這項指標。
推動產銷履歷的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也將參與海鮮評選,祕書長陳詩璋表示,趁著6月8日的世界海洋翻譯社日,他們將成立責任漁業指標籌備委員會,以民間力量教導大眾重新認識海鮮,還要把捕撈魚類納入產銷履歷。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學校翻譯社、保育團體、政府機關演講約52場,平均一週就有一場,還不斷被問到「永續」的定義,他笑著說,如果下一代還能吃到同樣的鮮,就是永續的最佳翻譯社意義了。
********************************************************************
20 20 20 20 20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入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德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翻譯社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翻譯社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翻譯社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熙文表示,他們運用膠原蛋白研發技術,一路從慢性傷口護理、皮膚修護修補、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材、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翻譯社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40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翻譯社結合胰島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翻譯社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在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生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翻譯社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翻譯社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會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翻譯社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翻譯社、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此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翻譯社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翻譯社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建完翻譯社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有「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翻譯社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蛋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翻譯社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們嗎翻譯社?」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翻譯社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高階醫材翻譯社,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翻譯社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外科主任蔡翻譯社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以創新醫材起家的膠原科技,4年前投翻譯社醫美領域,因為配方專業,又有專業團隊銷售儀器,成功在醫美紅海中找到利基市場。
醫美,無疑是台灣近年最蓬勃發展翻譯社的產業之一,產值由2008年至今,年增率將近15%。不只是大大小小的醫美診所獲利豐厚,相關的醫材廠商也分到滿滿一杯羹。
研發並銷售醫美術後保養品與手術儀器的膠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14年11月,勤業眾信發布2014年《翻譯社勤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評比,在亞洲九國中台灣入榜90家。
其中,膠原科技以近三年營收成長2298%的亮眼成績,登上500強第14名,更是台灣企業的榜首。
專攻B2B市場 耕耘10年
膠原科技專攻B2B市場,因此不為一般消費大眾熟知,但其實這家由七位生醫博士所創的公司,經營已超過十年。
一路走來,得過經濟部技術處績優研發翻譯社獎、產業創新成果表揚創新類首獎、竹科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等諸多獎項。在全台醫美術後保養與儀器領域,也擁有四成市占率。
「膠原科技為它的技術找到適合的市場與應用,」勤業眾信負責醫美行業的會計師龔則立表示,在台灣有不少企業主擁博士學歷,也有突出的技術,但最後沒有成功,就是少了市場這一塊。
膠原科技的「市場」,是一步一腳印摸索出來。
「公司一開始像是個bio lab(生物實驗室翻譯社),跟著市場走變成bio lab company(生技公司),後來才更進一步走入bio industry(生技產業),」48歲、說話帶著學術氣息的膠原科技創辦人、營運長孫翻譯社做到牙科填補材與皮下植入劑。
膠原蛋白相關產品應用的場域從醫院的一般外科、整形外科,逐漸拓展到蓬勃興起的醫學美容診所。
再加上2012年開始代理銷售做雷射溶脂、淨膚雷射、變頻飛梭等手術的醫美儀器,才演進到今日「儀器、耗翻譯社、術後保養」完整解決方案的模式。
軟、硬兼俱 創造綜效優勢
「硬體(儀器)搭配軟體(產品),軟硬整合就會浮現,」孫熙文分析,儀器價格高,產品毛利好(約75%),兩者對利潤的貢獻不分上下。
雖然目前營業額主要來自一台動輒台幣300~翻譯社0萬的醫美儀器,膠原科技其實是以創新醫材起家。
它的「可吸收性膠原蛋白敷料」,結合胰島翻譯社素生長因子與膠原蛋白,使用三、四天後會自動分解,比起過往「紗布加抗生素軟膏」的組合,不但不會沾黏,而且能讓糖尿病、褥瘡等慢性傷口更快癒合。
「台灣在膠原蛋白的萃取與純化上,以膠翻譯社原科技做的最為成熟,」馬偕醫院大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不諱言的說,膠原科技的最大優勢在於一直有在精進研發,「不是跟多數廠商一樣copy別人。」
因為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目前膠原科技翻譯社膠原蛋白敷材產品線的完整性上,已經能夠與世界大廠嬌生(J&J)以及英國醫材大廠施樂輝(Smith & Nephew)不分上下。
跨出學術圈 共組博士級團隊
膠原科技突出的技術與研發能力,來自幾位創辦人多年的專業訓練。
其中,營運長孫熙文是基因工程博士、研發總監周江鴻是細胞學博士、技術長蕭欽應是生化博士、科技長佘俊男則是微翻譯社物免疫博士。
這幾個人原本都在各自專門的研究領域,為什麼離開學術的舒適圈?
故事要回到2002年,當時36歲的孫熙文已在中央研究院做了12年關於蛋白質反應的研究。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就在院內不斷推廣「科學要服務社會」的觀念。
同一時間,行政院科技會議把「生醫材料翻譯社」列為台灣產業下一個重點,整個社會瀰漫著「生技研發應走入產業」氛圍。
嗅到這股風向的轉變,技術底子深厚的孫熙文開始思考創業的可能性。
「學術的路,未來會怎麼走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何不到外面闖一闖?」他思忖,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幾家本土生技公司,機翻譯社其實是有的。
於是在一次聚會上,他和幾位同樣從事生翻譯社化、組織工程研究的博士朋友,提起創業做生醫材料的想法,沒想到大家都一致認同且有意參與,於是「膠原科技」的核心團隊就此成軍。
生醫材料含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甲殼素等,其中尤以膠原蛋白最為重要,甚至有「醫材之王」之稱。
膠原蛋白占了人身體的30%,應用遍及食品工業、保養化妝品、醫療器材、製藥、組織工程,到細胞工程治療,因翻譯社團隊很快就決定主攻膠原蛋白。
由於核心成員對萃取膠原蛋白的技術十分熟稔,加上對未來的發展樂觀,因此公司才成立就決定興建標準化生產工廠。
而且要做,就做足規模。在內湖科技園區生技廠的產能都是用「克」來算,膠原科技竟能以「噸」計。
翻譯社「那時想法是做200公升,500公升和1噸價錢都一樣,為什麼不做1噸,」孫熙文搖搖頭說,當時沒有數字觀念,不知道很多管銷、銷售都受到影響。
首年燒光資金 幸遇貴人投資
加上財會系統不完備,結果創業第一年翻譯社建完廠就花光所有現金,立時就陷入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危機。
幸而,在幹部奔走下,找到了矽品監察人兼眾盈投資董事長程文龍。
他參觀工廠、並與團隊深談後,覺得翻譯社「矽品精神」(群策群力),決定大手筆投資。
有了天使投資人支持,膠原科技的經營漸上軌道。2006年推出適用於潰瘍傷口護理的高階醫材「誘導再生型膠原翻譯社白敷料」,第一炮打響名號。
之後陸續投入高效能人工皮膚、膠原蛋白抗菌敷材、高效能真皮層替代物、牙科用膠原蛋白等高階醫材開發,也都受到經濟部等單位支持。
「高階敷料的研發製造是我們的基礎,當潰瘍等深層的困難傷口都能解決,皮膚淺層的紅腫熱痛,難道能難倒我翻譯社們嗎?」膠原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周江鴻自信的說,因為研發根基穩固,做醫美產品就能很快上手。
純度高復原快 獲得市翻譯社場肯定
膠原科技是在2011年開始投入醫美領域。
不同於治療糖尿病潰瘍的小眾翻譯社階醫材,利潤豐厚的醫美大餅早有許多競爭者搶食,然而膠原科技因為配方專業,很快就獲得市場肯定。
2012年再接再厲,買下銷售醫美儀器的專業團隊「東哲日琦醫學」,更讓膠原科技的營業額一飛沖天,由20翻譯社12年的2億元,2013年激增到6億元。
不過,對醫生而言,有「科學家嚴謹製作精神」的產品,才是膠原科技最鮮明的標誌。「它的膠原蛋白純度高,病人傷口復原明顯比較快,」曾採用不同公司產品的衛生福利部台翻譯社醫院外科主任蔡新中表示,一些廠牌雖然比較便宜,但皮膚吸收效果差,也是枉然。
「經營公司就像騎腳踏車上山,很費力騎到一個階段,休息一下,又要費力往上騎,」從研究圈轉戰產業翻譯社界邁入第12年的孫熙文有感而發的說,做學術研究可以很創新,但做生意絕不能曲高和寡。
********************************************************************
21 21 21 21 21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力,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年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灣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300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翻譯社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翻譯社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翻譯社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翻譯社、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銀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翻譯社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翻譯社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存、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翻譯社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翻譯社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著。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翻譯社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能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翻譯社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翻譯社以抓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灣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翻譯社。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稅後翻譯社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本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翻譯社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翻譯社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台灣大型金控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一大截,但中小型銀行的表現卻超越國際水準,如何做到的?翻譯社
近年來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屢屢創新高。今年首季15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891.63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大增逾27%。
進一步探究,中小型銀行獲利能翻譯社,更比大型金控集團驚人,形成一批「小而強的銀行」。
京城銀行 年獲利高達52億
業界人士普遍坦言,其實台灣大型金融機構的獲利能力,距離其他國家還差了一大截。唯有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反而繳出超越國際水準的亮眼成績。
例如立足於台南的京城銀行,去翻譯社營收77.5億,獲利就有52億。在中部地區獨霸一方的台中銀行也很亮眼,去年營收99.9億元,稅後盈餘竟有37.1億元。
才剛獲金管會首肯可申請轉制商銀的台翻譯社工業銀行,去年也大賺19億元,年增超過四成。已是中型銀行的遠東銀,2014年獲利亮麗,自結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42.89億元,年成長率高達兩成以上,在中型銀行中,獲利成長相當強勁。
為何台灣中小型銀行這麼會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談起。很多人看完《半澤直樹翻譯社後,對男主角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及劇中金融業對大企業融資過程的機關算盡,留下深刻印象,卻忘了故事開端,其實是從一家小公司貸款的需求開始。
故事開端,半澤到內視鏡插座小工廠「牧野精機」訪視生產線,看到其技術精良及社長對產品的堅持,決定要放貸翻譯社0萬。
沒想到,半澤的上司淺野分行長因為與大企業「西大阪鋼鐵」私下勾結,否決半澤提案,反倒以固定利率、免擔保的極優惠條件,貸款5億給後者。
後來,西大阪鋼鐵有計畫性地惡意倒閉,5億貸款險些成為呆帳,還差點讓半澤被誣陷開除。 翻譯社
其實像這樣對大、小企業厚此薄彼的情翻譯社形,各國皆然,和劇中的淺野分行長沒太大分別。
但台灣的中小型銀行卻很特別,反倒像極了半澤直樹,不是把主要業務目標擺在大企業大型聯貸案,而是鎖定中小型企業,靠著第一線人員深耕客戶關係,將銀行業務與企業發展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翻譯社,創造出打敗大型行庫的獲利績效。
更直接地說,台灣在全世界獨有的發達中小企業文化,正是孕育出這批「小而強」銀行的根本原因。台經院院長林建甫指出,過去總認為銀行若小,很難跟大型機構拚績效。但現在「小而美」的銀行反而有它的好處,因為小,可以朝專精的路線走。
談到這一點,過去在台企銀副總任內退休、翻譯社如今任職台中銀總經理的李俊昇更是有感觸。他說,大型銀行為了衝高營業額,經常犧牲利率,很多業務其實相當薄利,甚至零利。但中小企業客戶放款金額雖小,利率卻不差,往往利潤空間更大。
勤跑業務、深耕在地客群
基本上,中小銀定位策略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利基型」,專攻擅長業務;一是「社區型」,深耕在地客群。利基型銀行的優勢在於專精。日前才獲金管會同意可改制商銀的台工銀,16年前創立的目的翻譯社,就是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素來以企金為強項,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
但跟著中小企業做生意,靈活求變很重要。台灣工銀公關部兼國際事務部協理蕭至佑指出,工銀內部企金業務RM(翻譯社Relationship Manager)在人才養成上,必須很注重對產業情勢的掌握。像台灣產業過去長期偏重科技業,近年消費民生產業快速崛起,銀行也得立刻反應。
只是,中小型銀行不比大型機構口袋深,「不能捲入價格戰,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蕭至佑強調,相反的,應該思考如何在別的地方勝出。例如一般銀行一件案子流程通常費時半個月到一個月翻譯社「我們要求最快1~2週就要把它跑完。」
企業草創時期力量單薄,工銀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避免業者因無力做大筆投資而錯失發展契機。隨著企業規模成長,衍生上市、併購需求,就可以轉向證券、融業務。這種一條龍式的服務,將企業與翻譯社行的關係牢牢結合在一起,就像並肩作戰一樣。
業界流傳,如今已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最早也是向中租租賃設備起家。直到現在,董事長郭台銘每回見到也是中租創始股東的工銀董事長駱錦明,都還要提起這段往事。這種草創時期並翻譯社肩合作經驗所種下的信賴感,無論日後企業發展規模再大,也往往很難被取代。
經營中小客戶群,首重維持良好忠誠度,這一點在「社區型」銀行更可明顯看出。在中部地區已經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台中銀,就是最好例子。
台中銀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翻譯社、放款,目前仍占全行營運規模65%以上,很多分行深入鄉間,如彰化埔心、永靖,及南投竹山。「這些大型機構看來食之無味的小地方,常常藏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大戶,」台中銀總經理李俊昇指出。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數字看來根本不符合授信條件,但卻實力堅強,惦惦賺錢,這種現象在中部地區尤其顯翻譯社
李俊昇說,過去有外資銀行業者也想切入中小企業市場,但拿到財務報表後,發現數字都很難看,紛紛縮手放棄,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他:「這些客戶明明碰不得,為什麼台灣本土銀行敢承接業務?你們是怎麼做的?」
翻譯社找到利基 專注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營運狀況不翻譯社看表面數據,而是要懂得看報表以外的「軟式資訊」,是內行人士普遍知道的定律。若是銀行業者從客戶創立就建立合作關係,一路陪伴他們業務拓展,對他們的實力自然非常了解。
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謝順峰說明,例如在審核授信時,銀行人員不是看表單上的營收,而是親自訪廠看生產線評估出貨量,甚至把工廠水、電表找出來看,再向上、下游打聽原料叫貨量或訂單量,就可翻譯社出實際獲利。
但除了利基型與社區型路線外,真正在台翻譯社銀行界中獲利拔尖的,則是靠著「投資型」取勝的京城銀行。
若從股神巴菲特最愛的財務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京城銀去年ROE高達22%,傲視同業。京城銀是少數積極操作,投資眼光又精準的業者。金融海嘯後更因投資債券賺多賠少,翻譯社純益逐年提升。
京城銀行前身是台南中小企業銀行,京城入主後大幅調整過去的不良體質,連信用卡業務都賣掉,會有任何多餘成翻譯社或風險的就縮編或裁撤,集中全力在創造獲利的企金、投資交易等業務,銀行雖小,投資團隊卻很專業,頗有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之風。
金融界人士透露,京城銀負責操盤的,除了檯面上常被提到的董事長戴誠志,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商學系、史丹翻譯社佛大學財金碩士高學歷的副董蔡炅廷(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長子),更是帶兵打仗的主力。
在台灣大型金控積極海外擴張的同時,諸如京城、工銀這樣「小而強的銀行們」,只要能找到利基,專注走自己的路,經營翻譯社績效自然愈來愈好。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