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菩薩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crazyfox-archives · 2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A painted image of Kongōkū (金剛吼 “Vajra Howl”), one of the Five Great Powerful Bodhisattvas (五大力菩薩) 
Hanging scroll dating to the Heian period (794-1185)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Yūshi Hachimankō Jūhakkain Hall (有志八幡講十八箇院) on Mount Kōya (高野山) in Wakayama Prefecture
Image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Koyasan Reihokan Museum (高野山霊宝館) on Mount Kōya
16 notes · View notes
yoga-onion · 2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Image above: Kyoto Sanzenin Temple, statue of Mahāsthāmaprāpta]
What is the 23 nights temple? [Part 1]
Thank you for your continued support of the ‘A Message from 23 Nights Temple’ blog. We have received quite a few questions from our readers about the ‘23 Nights Temple’, so we would like to answer them here in two parts.
23 nights is one of the folk rituals on the night of a specific moon phase, such as the 13th, 15th, 17th or 19th night, to wait for the moon to rise, make offerings, eat and drink together. Hundreds of years ago, halls where these events used to be held were scattered all over Japan, but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m have now been demolished and replaced by parking lots and modern ossuaries,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The moon-waiting rituals of the Mid-Autumn Moon, 15 Nights (Full Moon), are still practised today. Although most modern Japanese are agnostics, some ritual events incorporating Buddhism and Shintoism remain.
The moon phase on the 23rd night is the ‘waning moon’, the half moon after the full moon, when the left half of the moon appears to be shining. The moon on the 23rd night is characterized by appearing late, around midnight, and in some mountainous area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it can appear as late as 1 a.m.
In moon-waiting, the object of worship was determined by the time of the lunar phase at which the event was held. The object of worship on the 23rd night was Mahāsthāmaprāpta (bodhisattva mahāsattva), who was also said to be the incarnation of the moon. The light of wisdom possessed by Mahāsthāmaprāpta was thought to illuminate everything, freeing people from suffering and giving them strength.
In Shinto, Tsukuyomi-no-mikoto (Ref) is another name for Mahāsthāmaprāpta. He is also known as the god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due to his characteristic control over the moon calendar.
The widespread ritual of waiting for the moon on the night of the 23rd lunar phas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worship of Mahastamaprapta, the savior of all things.
In “ A Message from 23 Nights Temple,” one of those shrines is featured. However, 2 years ago, the shrine, built over 1,000 years ago, was removed and converted into a commercial ossuary (August 2022), and the monk who left many of his messages died at the same time, but we continue to present the Zen words he left behind.
And personally, I am posting this not quite as a religion, but with the hope that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will remember 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historic people, who lived with a sense of the cosmos, worshipping nature and enjoying the beauty of flowers, birds, wind and moon.
Tumblr media
『二十三夜堂』��は何ですか?[その1]
日頃から『二十三夜堂からのメッセージ』ブログをご愛読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読者のみなさんから『二十三夜堂』についてご質問が多々ありましたので、ここでお答えしようと思います。
二十三夜とは、十三夜、十五夜、十七夜、十九夜などの一つで、特定の月齢の夜に、人々が集まって月の出を待ち、供物を捧げ、飲食を共にする民俗儀式のこと。数百年前までは、こうした行事が行われるお堂が日本各地に点在していたが、残念ながら現在ではそのほとんどが取り壊され、特に都市部では駐車場や近代的な納骨堂に取って代わられている。中秋の名月、十五夜(満月)の月待ちの儀式は、今日でも行われている。現代の日本人の多くは無宗教だが、仏教や神道を取り入れた儀式行事も残っている。
二十三夜の月齢は、左側半分が輝いて見える「下弦の月」、満月の後の半月のこと。二十三夜の月は深夜0時ごろに現れるのが特徴で、山に囲まれた地域では深夜1時ごろに現れることもある。
月待ちでは、行事を行う月年齢の時期によって崇拝の対象が決まっていた。二十三夜で礼拝したのは、月の化身ともいわれた「勢至菩薩 (せいしぼさつ、梵: マハースターマプラープタ) 」である。勢至菩薩が持つ智慧の光は全てを照らし、人々を苦しみから解放して力を与え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た。その名は文字通り「大いなる力の到来」を意味する。
神道における「月読命(つくよみのみこと: 参照)」は、勢至菩薩の別名。暦を支配するという特徴から、農耕や漁業の神としても知られている。
二十三夜の月待ちが人々の間に広まった理由は、万物を救済する勢至菩薩を崇拝の対象にしていたからだといわれている。
『二十三夜堂からのメッセージ』では、それらの一つを取り上げています。しかし、2年前、1000年以上前に建てられた祠は取り払われ、商業的納骨堂へと改装され(2022年8月)、またメッセージの数々を残した僧侶も同時期に亡くなっていますが、彼の残した禅語を継続してご紹介しています。
そして個人的には、宗教というよりは、自然を崇拝し、花鳥風月を愛で、宇宙を感じて生きていた先史時代の人々の哲学を、一人でも多くの人に思い出してもらいたいという思いで投稿しています。
102 notes · View notes
nanwuamituofo · 20 days ago
Text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集)  2010/4/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01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是舊曆的清明節,我們選擇在這一天啟講《淨土大經解演義》。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說好像很生疏,佛門的老同修知道,「淨土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現在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們所選擇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本子,依照朝代先後來排列,這是最後,就是第九個本子。「解」是註解,夏老的弟子黃念祖老居士註的。這個緣起也很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在大乘教裡面,佛門裡面就感到很稀有。為什麼?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了許多經論,老人家只講一次,沒有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重複講了好幾次。在中國翻譯的,我們在譯經目錄裡面看到有十二種,那是翻的次數最多的,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十二次的翻譯。當然同一個本子有多種的翻譯,裡面的文字當然不一樣,內容肯定是大同小異。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這我們在《大藏經》裡面都能看到,那是同一個原本,也就是世尊只講一次。《無量壽經》就奇怪了,它這個譯本裡面差別很大,最明顯的,也是這個經裡最重要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十二種本子現在存下來的只有五種,有七種失傳,現在《大藏經》裡面有目錄,沒有經本,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
  流傳下來這五種的原譯本,四十八願的兩個本子,二十四願的也是兩個本子,還有一個本子宋譯本三十六願,這個差別太大。如果說一種原譯本,決定不可能有這種差別,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從本願上這三種差別,古大德判斷,那個失傳的七種本子就不知道,不曉得內容,從這五種本子就肯定世尊至少講三次,三次說的阿彌陀佛的本願,世尊講的條目不相同才會有這種差別。這個推測是很合乎邏輯的,我們一般人也都能接受的。多次宣講不容易,要不是非常重要,世尊不可能多次宣講,幾乎多次宣講在《大藏經》裡找不到痕跡。所以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尤其是我們看到善導大師說了兩句話,善導是唐朝時候人,傳說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意思就是講十方諸佛示現在世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佛家的宇宙觀,現在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觀,太大!我們今天的天文學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天文學家所觀察的、所了解的,在佛法來講還不能超越娑婆世界。
  我們學經教這麼多年,包括前輩這些大德,更早的以為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就是我們地球,太陽繞著須彌山轉,很多人誤會,把喜馬拉雅山認為是須彌山。以後科學證明,我們這個地是個圓形的,叫做地球,跟天上星星沒什麼兩樣,也不算太大的,是繞著太陽轉的,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的,知道有太陽系,太陽是繞著銀河系轉的,可是我們的觀念就沒有辦法轉變過來。須彌山在哪裡?須彌山肯定不在地球上。佛法裡面形容須彌山稱之為妙高,高我們能理解,妙很不好懂。我們原來都是以為一尊佛土,就這一尊佛教化地區,好像是現在科學家講的銀河系。我自從一九八六年,跟黃念祖老居士結了這個緣,認識了,在當時我們兩個非常欣慰,因為弘揚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只有我們兩個人,他在國內講這部經,我在海外講這部經。我們見面,黃老就給我提出這問題,告訴我,佛經上所講的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須彌山應該就是指這個黑洞。黑洞之高大我們能理解,黑洞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了解它真正的狀況,只知道它的引力很大,連光線都沒有辦法穿過,都被它吸引。這是銀河系的核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來轉,我們中國古人稱之為「黃極」,這才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那就是一千個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現在天文學家沒觀察到,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像這樣的世界在這個太空當中無量無邊。講到一個華藏世界,一個華藏世界好像一棟大樓一樣,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都在第十三層,像這樣的華藏世界又不曉得有多少!這是佛法裡面講的世界觀,宏觀世界,確實是不可思議。
  佛出現在世間,每一尊佛的教化區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是最小的。有二、三個大千世界,五、六個大千世界,十幾個大千世界都有,佛也有福報大小不一樣。原因在哪裡?因地修行的心量不一樣,所以感的果也不相同,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是不同的,這是講度化眾生的緣不相同。所以學佛人要跟一切眾生廣結法緣,將來你成佛度的人就多了,廣結法緣這很重要。佛示現在不同的佛國土都有緣,不能說沒有緣,都有緣,這緣很複雜。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能夠穩當、簡單、容易、快速的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圓滿成佛,還源了,用什麼方法?就是用淨土念佛的方法,所以善導講「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是什麼經?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稱之為淨宗第一經。淨土宗真的是簡單,所依據的經典就是五種,世尊當年講的時候就三種,三部經,淨土三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分量都不大,三經如果是白文,就是經文沒有註解的,合訂起來薄薄的一本,分量很少,簡單、容易而且成就非常殊勝,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的信息。
  我們要相信,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就是有機緣,你有遇到這個機會,你能夠回歸自性,你能夠圓成佛道,這個機會多難得。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我們得人身、遇到佛法,又遇到佛法裡頭無比殊勝的法門,我們要珍惜這個機緣。這個法門也稱之為難信之法,因為它的方法太簡單、太容易,所以很多菩薩不相信。從理上講,必須要妄盡你才能還得了源,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妄是煩惱,三大類的煩惱,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這三大類。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所以六道不是真的,像一場夢一樣,你在六道裡沒出去,在作夢,夢中沒醒過來。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放下,見思煩惱就是《華嚴經》講的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見思煩惱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就醒過來,從六道這個大夢醒過來,就是阿羅漢,六道沒有了。六道沒有了,醒過來,還在夢中,為什麼?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妄想,這還是煩惱,比見思煩惱輕一點,還是有。如果把分別也放下,不再分別,不但不分別,妄想也放下。妄想是什麼?我常常講叫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當然就沒有,你就真醒過來,這一醒過來,四聖法界沒有了,就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包括六道,下面是六道,上面是���聖,這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佛也不是真的,這個要知道,不能執著、不能分別。這個放下之後,四聖法界不見了,夢境你真的醒過來了。這時醒過來還有境界相,還有相,這個相是什麼?我們通常稱它作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講極樂世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那都是如來的實報土。說如來的實報土,諸位要記住,就是自己的實報土,自他不二,他是諸佛如來,真的是不二。
  所以這些年來也是我們極力在提倡的,佛事用淨宗裡面的《三時繫念》,中峰禪師編著的,禪宗的大德,你看看編的這個繫念的儀規完全用淨土,冥陽兩利。他老人家講得很清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在哪裡?彌陀是自性,淨土也是自性,心跟性是一不是二。你要真的明白了,你就曉得,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跟我們自己關係是多麼的密切。講關係這就屬於倫理,倫理講關係。大乘經教裡講關係講透了,講到究竟圓滿,遍法界虛空界,上面是諸佛,下面是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不是一家,一體,你說講到這種關係。所以那個愛心叫「無緣大慈」,慈是愛心、關愛,無緣是沒條件;「同體大悲」,悲是憐憫,憐憫一切迷失自性的眾生。要知道他跟我們是一體,不是外人,同體、無緣,沒條件的去幫助他。所以人間有真愛,真愛是佛菩薩的愛,就是大慈大悲,真的,覺悟的人有,迷失自性的人不是沒有,他迷了,迷了它變質。所以這個愛,佛在經上講有愛緣慈,像現在這個世間父母對子女的愛叫愛緣,他有慈悲,慈悲是他有血緣、有骨肉關係,從這個關係。有眾生緣慈悲,心量大一點,愛自己也能愛別人,《弟子規》裡頭「凡是人,皆須愛」,那是眾生緣慈悲。菩薩,菩薩有法緣慈悲,又高一層,他了解事實真相。真正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是佛的慈悲,那沒條件,那才叫真愛,其他的是有條件,這沒有條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學佛找到佛才找到真正的親人!我們像小孩迷失了方向,我們真正把父母找到,關心我們的、愛我們的人找到了,這個人就是諸佛、法身菩薩,他們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回歸自性,這就功德圓滿。所以眾生跟佛,所不同的就是迷悟,除迷悟之外沒有一樣不同。這在大乘教裡面,愈讀你就愈清楚、愈明白,念到最後,你就豁然清楚,原來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處。
  淨宗真難信,特別是對知識分子。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年輕那個時候也是學校念書,受了一些老師的影響,認為佛是宗教、是迷信,而且在宗教裡是多神教、泛神教,在宗教裡面它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講一個真神,佛教所表現的確實是迷信,這是我們當時不了解。現在社會不了解的人更多。我跟方老師學哲學,在最後一個單元他跟我講佛經哲學,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是泛神教,它哪來的哲學?」老師告訴我,他說「你不知道,你年輕,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是當時他這麼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樣我接受佛經哲學這個課程,才把過去錯誤觀念轉過來,重新來認識佛教。我的緣很殊勝,方老師把這介紹給我之後,不到兩個月,我就有個機會認識章嘉大師,是清朝末年蒙古一個親王給我介紹的,認識章嘉大師。那時候剛剛接觸佛法,這也是方老師的慈悲,指出我一條學習的道路,他告訴我,他說佛法不在寺院,在哪裡?在經典,你要真正找到佛教,你要從經典裡面去找。這個引導非常重要,所以我始終感謝老師的恩德。因為沒有這個指點,我們要去請教出家人,許多出家人把經教都丟掉,都不學習,他說不出來,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肯定懷疑,信心就沒有了。所以他知道在經典裡面。他說從前的出家跟在家學佛的,那都是了不起的學問家,真的是大德、大哲,他說現在很少了。
  我接觸章嘉大師之後,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叫我去看兩樣資料。這《大藏經》裡面有的,在那個時候沒有單行本流通,《釋迦譜》、《釋迦方志》。他老人家很慈悲,你要學佛,你先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就不會走彎路。這個資料看完之後,才知道釋迦牟尼佛確實很偉大,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個教育家,他跟宗教掛不上鉤。出身於王族,他的父親是國王,那個時候,古印度跟中國春秋戰國時候差不多,都是很多小國家,他是王子,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所以我們知道青年的釋迦牟尼非常好學,離開家庭出去求學,那個生活很苦,像苦行僧一樣。印度確實是好地方,在當時這個地球上學術,特別是哲學,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的頂尖。宗教亦如是,印度是宗教之國,他的學習,所有宗教的這些大德他都見過、都學過,而且學得非常認真,所有的學派他也學過。當時印度他們有個很好的一種風氣,就禪定,無論是宗教、是學術都重視禪定。佛經上講的四禪八定,那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倡導的,不是的,古印度宗教、學術統統都學這些東西,當然年輕的釋迦牟尼也不例外。
  禪定能夠突破空間維次,所以就發現六道,六道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修定修到一定的程度你都見到,你見到跟他見到,你們談談裡頭完全一樣的,見到的人太多!上面從二十八層天,下面到阿鼻地獄,整個六道裡面的狀況他們一清二楚。可是那要問這六道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個問題,不但在印度所有宗教無法答覆,印度的一些哲學也不能答覆。釋迦牟尼佛修了十二年,三十歲,於是他就把學習放棄,學了十二年算是畢業,放棄了,在恆河邊上畢缽羅樹下打坐,他開悟了,以後那個樹叫菩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他在那個地方大徹大悟。入更深的禪定,什麼禪定?在《楞嚴經》裡面首楞嚴大定,在《華嚴經》上說師子奮迅三昧,這就見性。也就是說真正把起心動念放下,不起心、不動念就恢復了自性,這才把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六道輪迴那是一個小點,太渺小了,統統搞清楚了,當然非常高興,把他這個境界詳詳細細的講出來,做了一個報告。給誰講的?給人講,人聽不懂,別說我們世間人聽不懂,二十八層天人也聽不懂,所以他在定中講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在那裡講《華嚴經》,《華嚴經》就是世尊開悟的境界。他說得詳細,全說出來了。說了多少天?經上給我們記載的二七日,就是十四天,也有經上講三七日。這個我們可以不必去體會,也用不著去考證,不要去搞這些分別執著,頂多是二十一天,定中講的。
  禪定裡面時空沒有了,時間跟空間沒有了,這個我們能夠信得過,為什麼?有科學證明。科學什麼樣證明?催眠是很科學的,催眠裡頭那個時空沒有了,你看催眠兩個小時,他可以能回憶到過去好幾世,催眠時候他能夠到天堂、也能夠到地獄,你看時空都突破。所以我們知道催眠也是要精神一切放鬆,一切放下,心裡沒有雜念,原理是一樣的。禪定那功夫就更深,他時間就更長,七天、二十一天,確確實實能夠把遍法界虛空界都看清楚、都看明白。其實要不要那麼長?不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就通達明瞭,就看你放下多少,功夫淺深不在別的,在你放下多少。所以諸位要想用功,千萬不能執著,你放得愈多,你的心愈清淨,你就愈接近你的自性。《還源觀》裡面所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愈放得多就愈接近,愈接近的時候你就愈了解。了解真相之後,他老人家出定,開始教學,為什麼開始教學?慈悲心自然流出來,沒有理由、沒有條件,見到眾生就想幫助他回歸自性。為什麼?他跟我是一不是二,覺悟的人知道,迷的人不知道,一體。這樣一展開就教了四十九年,世尊七十九歲圓寂的,三十歲開始教學到七十九歲。所以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他是什麼身分?職業教師,一生教學。教什麼?他所講的這一切經,當時在世的時候沒有文字,都是這樣講的。是世尊圓寂以後,學生們把老師過去所教的、所說的,把它記錄下來,這才成為經典。記錄也不是簡單事情,找一個複講的,找到誰?找到阿難,阿難是佛的侍者。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的經,阿難都聽過。阿難是他最小的堂弟,他們堂兄弟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是最小,老八,年齡相差二十多歲。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前面講了二十���,釋迦牟尼佛開始講經的時候阿難出生,講了二十年,阿難二十歲他才出家,前頭二十年阿難沒聽過。所以經上有記載,在有空閒的時候,世尊把過去所講的都給他說,所以他聽得很完整。阿難記憶力特別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像錄音機一樣,他能原原本本把它說出來,他有這種能力,這稀有,弟子當中只有他記憶力最好。所以佛滅度之後,大家請阿難升座複講,五百阿羅漢,就是佛當年弟子,經常聽經做證明,講的必須五百阿羅漢都同意,阿難沒錯,佛是這麼說的,才記錄下來;有一個人有疑問,這就得刪掉,取信於後人。經藏結集是這麼樣的嚴格,不是容易事情。
  當年結集的文字是梵文,古印度文現在已經很少人懂。傳到中國是梵文,中國當時這些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也是學梵文,從梵文翻成中文能沒錯誤嗎?我們現在說用一篇英語文章翻成中國文,能不能百分之百的翻出來?不可能,總有差誤。別說是外國語文,我們以中國古文,古人一篇文章,現在找幾個,找十個人,你叫他用白話文翻出來,十個人翻的不一樣,到底用哪個做標準?這很難講,這能叫人相信嗎?我當年就用這個問題向方東美先生請教,怎麼能讓我們生起信心?方老師非常感慨的說,他說古時候的中國人,跟現在中國人不一樣,現在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心,所以才受這麼大的侮辱、受這麼多的苦難。從前中國人不是,非常自豪,梵文經典翻成中文之後,不但意思完全沒錯誤,文字比原文還要華麗、還要美;換句話說,有了中文本,梵文本可以不必要,這樣的自豪。中國隋唐時候那個中國人真正像個中國人,哪裡像現在?這是方老師告訴我的,化解我這個疑問。
  真的嗎?是真的。中國自古以來,確確實實禮義之邦,泱泱大國,一直到清朝,這種自信心都沒有消失過。清朝的末年,晚年才出了問題,出問題因素很多,近代史裡面都記得很清楚,不是中國傳統有問題,是當時國家領導人慈禧太后她出了問題,真的叫一人興邦,一人滅亡一個國家民族,一個人關係太大了。清朝從開國,到她的丈夫是咸豐,慈禧太后是咸豐的妃子,歷代的帝王都是把儒釋道這些高人,現在的名詞叫專家學者,請到皇宮,皇帝帶著嬪妃、文武大臣天天聽課,天天在學習,真幹!這個制度慈禧廢除的,慈禧不再聽這些儒釋道的大德的話,不聽他們的,她迷信,她駕乩扶鸞,她喜歡神仙,國家的事情都在乩壇上去請示,這樣亡了國。這個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章嘉的前一世都是清朝歷代皇帝的國師,四大喇嘛只有他一個在北京有道場,北京有章嘉大師的住所,經常在北京,這是���上的顧問。他老人家告訴我的,他說這個事情壞在慈禧,把制度破壞,領導人對於傳統不重視,逐漸影響到群眾。我們要追究,我們傳統文化這麼好,為什麼到今天有這種地步?源頭出在慈禧。我們要知道、要愛護,要怎樣把它恢復起來。
  所以我們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才知道佛法的殊勝,愈學愈歡喜,這才發現了,真的發現了寶,無比殊勝的珍寶,這是經教。可是大乘教裡面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今天典籍有,傳人沒有了。民國年間真叫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末代,抗戰期間大概還有十幾個人出家、在家,戰後愈來愈少,這些大德凋零了,後繼無人,特別是最近的五十年。這是我們知道,佛教真的面目完全沒有了。我們在台灣,台灣真正講經教學的,只有李老師一個人,他在台中辦了一個蓮社,蓮社開班教學,他開了十幾個班都是傳統文化,像一個社會教育一樣、補習班一樣,不收學費的。李老師本身多才多藝,他懂得東西很多,他有能力教人,在台中教三十八年,這走了,九十七歲走的。在台中三十八年講經沒中斷過,不過他一個星期只講一次,星期三固定的,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所以他不需要宣傳,每個星期三到台中慈光圖書館,一定看到他在那邊講經,一星期一次。教我們學生,教我們這一班年輕的學生講經,也是一個星期一次,我們在星期五,教我們講經、教我們古文,像江逸子他們一個小班,跟他學詩詞的。其餘還有許許多多科目,老師自己抽不出時間教,他在外面聘請老師。所以是社會教育,很有一點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個樣子。
  所以現在在全世界佛教,我概略的想了一下,至少有六種不同的形式,我們要知道。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他老人家一生是職業老師,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本身的身分,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沒有建學校。在什麼地方教學上課?山林、樹下,人數不少!所以我們現在想想不簡單。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不離開他的,臨時來的,我想至少也有這個數字;換句話說,他講學聽眾應該有二、三千人。那個時候沒有這些擴音設備,在曠野,人要是聽不清楚還能有興趣跟他嗎?晚上在樹底下,風吹日曬雨打他都不怕,這是金剛不壞身。日中一食,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一點分別,那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身體。我們想想,無法跟人相比,我們到野外住上一個晚上,第二天到加護病房,怎麼能跟人比?這不是一天、兩天,四十九年過這種生活,能叫人不佩服嗎?真有功夫,身心健康。所以這是釋迦牟尼佛原原本本的佛教。老人家一生沒有建道場,有他的道理,因為建道場就有人起歪念頭,怎麼樣來得到這個道場,他沒有,他知道後人會有這些副作用,什麼都沒有,這是我們應當學的。
  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道場國家建的,大富長者他們建立的,都叫十方道場,不是私人的。道場裡面的管理是自己管理沒錯,一切執事人員是選舉的。所以選舉制度最早是在佛門,住持當家都是選舉的,任期一年。因為什麼?那是服務。服務不能老叫他服務,每個人都要有這個義務,完全是義務,所以每個人至少都要有一年。寺院裡面臘月三十總辭,選舉選上來,第二天新選的人正月初一就職,三十總辭。所以它是這麼好的一個制度,不會有人爭,真的叫選賢與能來住持道場,所以它是一個教學的機構。在中國這就有了制度,正式上軌道,就正式辦學,釋迦牟尼佛那是私人教學,像孔老夫子一樣私人教學,傳到中國之後就有了制度,這個制度叫叢林制度。這是方先生過去跟我講過多次,至少有十幾次,印象很深刻,他說佛教要興旺起來,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制度就是學校,正式辦學校,叢林的主席就是校長,首座就是教務長,維那是訓導長,監院是總務長,跟大學職工分配完全相同,名稱雖然不一樣,職責是一樣的,它確確實實是一個學校,這在過去。現在都沒有了,現在佛教變成宗教應該是嘉慶以後,我們在乾隆、嘉慶年間,中國的寺院叢林還是教學,高僧大德代代都有人。現在已經變成宗教,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它,所以第二種是宗教的佛教。你看以經懺佛事、法會這個為主,講經教學沒有了,這變質了。第三種變成學術,大學裡頭、哲學系裡面有用佛經開課,我也教過幾年,變成學術,這變質了。第四種在國內觀光旅遊,觀光旅遊的佛教。還有一種很新的、很時髦的,企業的佛教,還聽說有上市的,企業的佛教。最後一種是邪教的佛教,那是打著佛教的招牌,其實跟佛教風馬牛不相干的,像所謂法輪功一類的,這完全是錯誤的。所以至少有六種不同的形式,我們學是學哪一種,這得搞清楚。
  所以章嘉大師指我這條路,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我也很聽話,我對老師非常尊敬,我聽老師的指導。老師以後不但教我跟釋迦牟尼佛學,還希望我出家走釋迦牟尼佛這條路。我照做,把方老師所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證實,真的是幸福、美滿、快樂。挫折有沒有?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試。我們學佛,對人、對事、對物永遠要保持感恩,毀謗、障礙、甚至於陷害,你都會遇到,對這些人都要感恩。為什麼?他來考我,我都能通過,沒有怨恨,只有感恩。他為什麼會這樣障礙我?大概總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過去生中也許我障礙了他,這冤冤相報,我們現在明白、覺悟了,接受這個果報,把這個冤孽化解,我不報復他,我也再不怨恨他。另外一種,那就是古往今來都不能避免的,嫉妒障礙,是我們���己做得不小心,姿態不夠低,引起他的嫉妒心,是我的錯,不是他的錯,我們也要感恩他。佛法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緣有叫做時節因緣,中國古人常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人與人相處,能相處個三年,你就厭煩了,就會出問題,我們要知道小心、謹慎,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以佛菩薩、要以聖賢人教導我們標準去做,嚴格遵守決定有好處。對於傷害我們的人,我們用報恩的心情來對待,時間久他知道了,他知道他也悔改,可是怎麼?不好意思說出來,面子問題。這我們知道,內心對我們不再怨恨,就化解了,你說這個多快樂,這多麼好的一樁事情。
  所以現在這個世間,冤冤相報太多太多,為什麼?你對待人你不是布施恩德,就免不了跟人結怨。現在為什麼孝子賢孫少,你想想你對待人有沒有布施恩德?布施恩德才有報恩的人來,布施財物才有還債的人來。處處想佔人便宜,那是什麼?你的兒孫就是討債來的;處處是以高姿態去壓人,那就有報怨來的。麻煩在此地,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都是自作自受。人都是好人,老祖宗教給我們「人性本善」,大乘佛法教給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怎樣看人?我們要看人,一切眾生都是菩薩、都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善財為什麼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我早年講《華嚴經》,講《四十華嚴》,也用了不少時間,可惜那個時候連錄音的設備都沒有。我講一半明白了,知道他成就的祕訣,就是他的心目當中,眾生全是善知識、全是佛菩薩,所以他成就了。我細心去觀察,在經典裡面查這些信息,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那裡得根本智,也就是得清淨心,大徹大悟。悟後起修,起修是什麼?起修就是生活。文殊菩薩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參學是什麼?接觸社會各個層面,你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這一切人,全是佛、全是菩薩;凡夫,自己一個是凡夫。他是這樣的心態,把他在老師那裡所學的,全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方老師介紹《華嚴經》的時候告訴我,《華嚴經》有圓滿的理論、有善巧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你看把它的道理、方法,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做出來給你看。他說這種教科書,他把《華嚴經》看作是佛學概論,世界第一,找不到第二種這麼好的教材。所以他老人家晚年在輔仁大學(教會大學)博士班裡面講華嚴哲學,真有受用。我們接受老師指導,才知道佛法無比殊勝,佛法確確實實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我自己的問題很多,過去生中沒修福報,所以這個命,命是真的,你讀《了凡四訓》,你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所算的,二十年絲毫不差。你每年的收入,你每年考試的名次,你每年這地位升的等級,命裡全給你注定。袁了凡先生日常生活當中他什麼都不想,跟雲谷禪師在禪堂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種人很少,雲谷禪師很驚訝,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是相當的功夫。就問他:你怎麼修的?他就說出來,他也很老實,「我沒有功夫,命給人算定,起念頭沒用,不如就算了,不起念頭了。」雲谷禪師笑話他: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凡夫。他說「怎麼說呢?」這給他解釋。這是一個人真正懂得命運,不打妄想。你相信命運,你看雲谷禪師就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你命運從哪裡來?過去生中造的。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老人,他大我三十九歲,我那年二十六歲,他老人家六十五歲,他看的人多了。我這個人,除了有一點小聰明之外,命裡沒有財富、沒有地位,就是貧賤,叫花子命。還有一點善根,難得這一點,懂得尊師重道、孝順父母,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都相信。所以他幫助我,教我修三樣東西,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教我這個,這是改造命運。財布施沒有錢,每個月自己這一點工資,連生活都相當困難,哪有錢布施?他問我說:一毛錢有沒有?一毛錢還可以。一塊錢可不可以?一塊錢還行。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首先要有布施的意願,有這個念頭。以後常常到寺廟去借經書看,不是搞別的,寺廟有經書,這外頭買不到。看到寺廟裡面印經書,拿個小本子來募捐,我們出五毛、一塊都行,我們從這裡做起。放生,我初學佛的時候就是放生、印經,真的愈施愈多,一點都不假!以後跟李老師學經教,再出來講經,講經是屬於法布施。大概我講了十一、二年,有一次遇到甘珠活佛,這人都不在了,他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在藏傳他地位也很高。有一次他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你過來,我有話告訴你。我說「佛爺,什麼話?」我跟他很熟。他說:我們在背後都在批評你。我說:批評我什麼?他說:你人很聰明,也是個好人,很可惜你的命很苦,短命。我說:這些當面可以說,我知道很清楚,我不會把這個放在心上。他說:你這幾年講經功德很大,你的命運都轉變了。我說:真的嗎?「真的,你壽命很長,福報很大。」我也沒有求福報,我也沒有求壽命,真的。他跟我說這些話第二年他就往生,我沒想到他往生那麼快。
  所以遇到佛法,命運才有個很大的轉變,每一次的挫折就是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跟在我身邊的同學都親眼看到。我們學佛只有一個使命,希望釋迦牟尼佛的正法久住,效法釋迦牟尼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破迷開悟那就是靠教學。個人的苦難、社會的災難,從哪裡來的?都是從眾生迷惑顛倒、造作不善業所感得來的。如何能夠幫助這些眾生、幫助社會化解災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老辦法,講經教學。所以講經教學的人愈多,受教的人愈多,覺悟的人愈多,社會上許多���題都解決了,所謂自然災害也逐漸化解,這真的,不是假的。江本博士的水實驗,最近在東京召開一個會議,他邀了我,我寫了一篇講演稿,讓鍾茂森居士代表我參加,在大會上做個報告。科學證明我們的意念不可思議,所以大乘教裡面,宇宙從哪來的?萬法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佛說得很清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我們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我們環境的問題,今天環境就是自然災害,佛法裡頭教給我們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你要真正懂得「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只要把心轉變過來。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教導我們轉惡為善,有標準,《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標準。這個十條你別小看,在小乘教裡面展開是三千威儀,就是這十條展開的;在大乘菩薩法裡面展開是八萬四千威儀,這十條一擴展就是八萬四千條,不可思議。所以十善修圓滿,就是八萬四千條你統統都落實,你就成佛了。
  儒家《弟子規》,一百一十三樁事可別看輕!那個一展開也是八萬四千條,是傳統文化全部的落實,就在那裡頭。所以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四庫全書》,都離不開,每一條都離不開。就像十善業道一樣,這一部《大藏經》裡面,每一部經、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沒有離開十善業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正好也是遇到現前災難太多,所以我發心把《華嚴經》暫停,停一年到兩年。這一次我講這部經,《無量壽經》過去講過十遍,而這一次,這一次我不講經,我講註解,講誰的註解?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黃老居士跟我是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他跟我的老師同一輩分,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羲大士的學生,梅大士跟夏蓮老是師兄弟,非常好的道友。黃念祖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蓮老的學生,所以沒有見面之前,我曾經聽李老講過他的名字,有這麼一點印象,黃念祖,有這麼一個印象。所以當年,一九八六年,我在美國華盛頓,華府佛教會那個時候我是會長,同修們來告訴我,他們想邀請密宗的一個上師到美國來弘法。當時我聽了很不以為然,我們是淨土宗,不要再涉其他的派門,我說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問他:這密宗大德是誰?他說:黃念祖。我腦筋有這麼一個印象,黃念祖,我想了半天想到了,我說:他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他說:是的。我說:那請他來。這是李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幾次,我以為他已經作古了,不在了,他還在人間,那很難得,他的東西是真傳,那個沒有問題。這是梅老、夏老親手調教出來的,我說這個大德難得,你把他請來,就這麼請來。
  請來之後才曉得,他在國內弘揚這個會集本,我在海外,他聽到,我們兩個都非常高興。非常難得,他那個時候註解剛剛寫完,用油印印的本子,字都很糢糊不清楚。我們知道油印印的東西,頂多不會超過一百份,超過一百份那蠟紙就不能用了,所以用這樣的本子。當然帶到美國他就這麼一套,一定是選印得比較清楚一點的,送給我,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他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所以序文是我給他寫的。早年我到北京,去了好幾次,專門去看他,就是為了看他去的。每一次去,我們都有很長時間來討論佛法的問題,他教了我很多,所以我們是好朋友,他也是我的老師,我也感恩他。不容易,夏老會集這一本,這個本子哪裡是凡夫能做得出來的!在過去會集的,王龍舒、魏默深,彭際清的節本,都有問題,都不能算是盡善盡美的本子。看到這個,再你看看梅光羲居士那篇很長的序文,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李老師在台中,傳到台中之後,李老師把這個經講了一遍。經那個時候沒有註解,他自己用眉註,毛筆寫的,工工整整。他講這部經的時候,我還沒有到台中,我沒聽到,但是他把他這個眉註的本子給我,我能看得懂,我拿到這個本子我也就能講,我有這個能力。所以當時我們就想開講這部經,向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時候沒到,時節因緣沒到。所以台北那邊同修把經都印好了,結果改《楞嚴經》,我在台北,我《楞嚴經》是跟他老人家學的,前後講過七次。
  什麼原因?嫉妒障礙,在台灣大家對於夏老有成見,對於李老師也有成見,所以老師叫我迴避。等到他老人家往生,我在美國,想到老師給我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很多人沒看見,我就發心把它印一萬本,第二年一九八七年印成功,這就流通出去,在外國,在美國同學們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請我講。所以我第一次講《無量壽經》,在加拿大溫哥華,第二次在三藩市,先後一共講了十遍,這樣才講開,才流通出去。這原本,我這一次帶來了,我送給胡小林,給他做一個紀念,他也是受持《無量壽經》,讀誦的遍數很多。往後,《無量壽經》我們要永遠把它傳下去,我們感謝夏老會集的恩德,感謝黃念祖居士註解這部經的苦心。所以這一次我發心講他的註解,叫《演義》,你看《華嚴》有演義,《彌陀經》蓮池大師有《疏鈔》,蓮池大師的學生把《疏鈔》再做一個註解叫《演義》。諸位大概對演義概念最深的,可能是小說裡的《三國演義》。我們用這個方法在一起學習,深入透徹來學習,就像胡小林學習《妄盡還源觀》的方法一樣,字字句句我們都把它講清楚。
  這也是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學術界的人,我接觸得很多,特別對於現在大學生的感受,跟從前不一樣。我早年教大學的時候學生還算不錯,上課我們已經不是古時候的授課,是講學,講兩個小時,學生都能夠很安靜的聽下去。現在學校不行,現在學校學生的注意力大概只有十五分鐘,十五分鐘之後他就心不在焉。所以我常常就問這些教授,你在學校授課,你們怎麼教的?他說講課十五分鐘。後面呢?後面聊天,用這個方法去打發時間。這是我們看到非常難過的,也就是學生心浮氣躁;換句話說,他們在人生當中,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是盲目的,這很悲哀的現象。因此我就想到孔夫子兩句話,這兩句話在��天要特別把它提出來,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是做學問的態度,了不起!述而不作是什麼?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夫子自己講的,他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全是古聖先賢所講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我們能相信嗎?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才相信,特別是《華嚴經》、《還源觀》裡面所說的,為什麼?古聖先賢他們都見性,真的明心見性。我曾經問過李老師,我說:老師,孔子、孟子、老莊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他笑了一笑告訴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普門品》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可是他們的身分沒暴露。所以我們在理上真的是能講得通,他們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
  見了性就是圓滿的,你在那上不能加一點,也不能減少一點,都是圓滿的。他證的是圓滿的,你明心見性證的也是圓滿的。所以「如來」兩個字裡頭有一個解釋,「如來者,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他是一樣的,所以他說「我說的統是古人所說」,行,一點沒講錯,自他不二。所以推諉古人所說的,自己沒有創造發明,是謙虛。無論是世法、是出世法,謙虛是第一。你看六十四卦裡面講,「滿招損,謙受益」,六十四卦只有謙卦「六爻皆吉」。現在人心浮氣躁、不謙虛,所以不但聖教他不能接受,世間學術他也不會成就,找一個像唐宋元明那個時代的一些文學家,在今天都找不到。所以,述而不作太重要!信而好古,對於古人東西誠信一點懷疑都沒有。喜歡古人、喜歡古人的教誨,那種東西千錘百鍊,禁得起考驗,時間的考驗、人事的考驗,它還能流傳到今天,可見得它有價值,我們要尊重、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你看佛法講的,從理上講多簡單,眾生跟佛沒有兩樣,不一樣的是什麼?就是迷悟,佛菩薩覺悟了,眾生沒覺悟、迷了。所以佛菩薩幫助眾生,幫助什麼?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妄盡還源,這就是教育。幫助他還源,幫助他證得菩薩、證得佛了,有沒有功德?沒功德。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他本來是菩薩,那個覺是本覺,本覺本有。
  你才曉得這些大��大賢幫助人,他心地多清淨,真一塵不染,沒有一個妄念。我要怎麼幫助你、對你有恩,這是妄念,沒有!絲毫都沒有,所以他清淨、他自在,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現在人對佛教誤會很深,我們講解的時候要特別講清楚。印度人講佛,中國人講聖人,佛是什麼意思?覺悟的意思。聖是什麼?聖是明白的意思,明白不就是覺悟嗎?覺悟不就是明白嗎?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我們稱孔子「至聖先師」,我們稱佛也可以這樣說「至聖本師」,用這樣稱呼,大家就不會覺得迷惑,不會再說它是宗教,至聖本師,根本的老師。他們都是教我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說這兩句話在《論語》裡頭,佛這兩句話在哪裡?在《華嚴經》,《四十華嚴》經題裡面,清涼大師說的,說的比孔子還要說得圓滿。他說世尊曾經講,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古佛所說的,他沒有在古佛所說經上多加一個字,述而不作,他講到這種程度,是不是真的?真的。為什麼?今佛跟古佛沒有兩樣,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哪有兩樣!
  所以我們把這兩句話如何落實,落實在這一次,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用《大經解演義》,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的註解。我們報恩,報夏老的恩,為我們會集這樣圓滿的一部典籍,稀有難逢。我相信夏老不是普通人,再來人,我曾經問過黃老,黃老點點頭,他說這個不能為外人道。我們懂得,心裡清楚。黃念祖老居士也不是普通人,不容易,在他那個環境裡面寫成這麼一部註解,太難得!蒐集這麼多資料,我到他家裡去過好幾次,看到他的書房裡堆積的這些資料,確實三寶加持,幾乎他所想的東西都有人送給他,這是普通人能做到嗎?這麼好的經、這麼好的註解,如果我們不認真學習,怎麼對得起夏老?怎麼對得起黃老?怎麼對得起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這部經?報佛恩、報老師的恩、報國家的恩、報眾生的恩,我們用《演義》這個方法,也就是認真細心的學習。這是這一次講經的因緣,在我們這個時代,具體報恩的方式,要用這個方法,我們帶頭來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明天我們就要開始從「前言」學起。好,謝謝大家。
2 notes · View notes
syunsyun · 1 year ago
Text
阿卡西紀錄閱讀前須知+最近有趣的事(文長
免費初階解讀練習個案再私訊這裡或igㄌ(_yun_lin),需大量。幫助我完成作業QQ
等之後出師再辦個專用ig了
先講正經的,阿卡西紀錄是一個意識維度,無所不在,並儲存了你人類旅程的所有資料。簡單來說就是神性版的chatgpt,你說過的話,想過的事,做過的事全部都被紀錄下來,而且是隨時變動的。每個人的紀錄風格也都不同,每次開也都是全新體驗(真的很酷)
被解讀前要準備的事:
1. 必須年滿18歲,且提供你目前的法定姓名:年滿18是開紀錄的規定,法定姓名是因為你的紀錄辦帳號時是使用你的身分證名字。
2. 準備好問題(不適合占卜類、是非題):可以先私訊一起做討論,因為關鍵詞要下對才會有比較好的回應
3. 被解讀當天需要意識清楚:當天盡量別喝酒,別抽草本植物或用娛樂性藥物(菸可以,頭痛藥精神科藥物之類的也可以)如果在過程中睡著我訊號會不穩,盡量是有精神的狀態。
4. 無法保證你想要的訊息種類:我不知道讀到什麼,可能是畫面、文字(這兩個居多)、感受,有時網速很慢,可能五分鐘才會有訊息出來
5. 以下兩種情況建議改期:
• 當天其中一方精神太累
• 當天讀不到訊息(不是每次都讀得到,但比較少見)
6. 讓自己在舒適安靜不被打擾的空間,帶著敞開且輕鬆的心情,不用緊張,我比你更緊張
7. 解讀紀錄像組隊打怪:我會閉著眼,你也可以一起加入,我意識都在,只是同時替你看風景,或是跟ai對話,一起討論解題。過程想繼續探索可以直接發問,有時候你話還沒說完,我就會有訊息了
8. 請敞開心,通常答案都不是你想的,有時會覺得雞同鴨講,但其實沒有;紀錄常常略過問題表面直達核心。請放心,祂不會批判你;不管接到什麼訊息,我都在,所以別擔心。就算黑暗被挖出來、心靈感到赤裸,我也絕對不會批評你,討厭你。同時保護你的隱私,不會公開解讀內容。(如果你願意讓我匿名分享,那也很棒)
——————-
好了,是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走到這裡,不知不覺;畢業後滿滿破事,加上心靈抖M,我都會讓自己去面對那些噁心人的感受。決定留在台北也滿M的就是了。我大可搬去東部逍遙的過日子。
剛洗澡突然想到自己那孤獨感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轉化一些的;是問了阿卡西?還是跟指導靈溝通?我不知道,總之那感覺真的減少很多,很怪。
如果是想認識自己的指導靈,我滿推薦靈擺的,我也可以先幫你查。你再用靈擺或是寫紙條抽籤驗證。
直到全然相信他們之前,那孤單感還是很重。也可能是因為我覺得真的很扯很酷,所以變得稍微常分享。無論阿卡西還是靈擺和呼吸覺察,都是好東西,大推。呼吸覺察(冥想)可以把爛思緒淨空掉,當天遇到破事我都會做;有時還會看到畫面,根本VR。阿卡西和靈擺就真的滿好玩的,尤其靈擺很方便。(靈擺沒有靈,翻譯問題,他只是天線)
前天終於結束公司的展覽,真是累爆。這兩天久違的冥想都被強制關機,果然跟健身一樣要常練習呢。
今天實在受不了直接不排班,跑去了上次璨說的林口觀音寺逛一下。(我不是很喜歡佛教的東西,道教也是,我覺得好無聊)
(氣溫很舒服,空氣是大學時的味道,很懷念)
記得之前聽設計師的仙界傳說,misc因為也有菩薩在,有一次她說看見會覺得感動。但我到了那裡,拜了一圈沒什麼特別感覺。
到那裡之後,不太會拜拜的我還問了路人順序,先拜天公(我當下才知道是玉皇大帝),再拜主神。於是。
我一直擲筊問觀音可不可抽學習靈性發展的籤詩,結果一直丟不到。我一直盧一直歡祂,大概丟了六七次才終於給我一首���感覺很不情願沒什麼話想跟我說)。
「一切的運氣好壞,這是天上的安排。」
嘖嘖
最後我問了最想知道的問題。
我身邊的指導靈娜娜是你嗎?我這麼說
結果連續三個聖杯,我還很鬧跟祂說再來一個,又是聖杯,然後又白目的說再來一個,整間廟就我在那邊嬉皮笑臉跳來跳去。結果就沒了。但四個也不錯啦,機率1/16,比起之前抽籤驗證指導靈,機率高多了(還有有次抽塔羅牌連四張一樣的機率比大樂透還低)
好,就相信娜娜了。騎車回家時又違和地瞄到兩組數字,很剛好都是在說大師就在你身邊支持你。很有趣。靈性這類的包含信仰,只要你相信就會是真的。
—————
另一件有趣的事,我之前上課的冥想作業我寫道,超莫名其妙的畫面,我看到了卡通版的玉皇大帝在開會,他身後是一隻超大隻的Q版白蛇(跟皇宮一樣高),我當下想說是我ㄎㄧㄤ掉還是什麼,這白蛇到底是什麼鬼,因為長得很好笑。不知道那畫面是有什麼意義。(在娜娜來之前看到的)
結果今天無聊逛youtube 剛好看到,原來白蛇是神明,是龍。
我心裡沒那麼在意的疑惑都剛好解答了。
我不會畫畫,但我盡力畫了那隻白蛇。
————
說完了,我要當指導靈推廣大使。有項鍊也可以先當靈擺使用來和他們傳line。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東西用之前都盡量要指定對象,像擲筊雖然也很好玩,但它是法器,內建對象就是神明。靈擺建議先跟高我打聲招呼,跟祂說你要打給誰。
我一開始都沒指定,還以為在跟靈擺溝通,結果才莫名其妙知道是指導靈,但祂們說這比較少見,是因為祂們覺得時機到了才主動聯絡。
我知道生活很辛苦,難免也會有破幹事,但在那個地方還能找到一些好玩的事,滿好的。
活著真好。
漸漸的我也很少占卜,感受當下順著流走,挺好的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4 notes · View notes
wildjcrt · 1 year ago
Text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愍眾生 大喜大捨濟含識 相好光明以自嚴 眾等至心歸命禮 一拜
南無皈依金剛上師 一拜 南無皈依佛。南無皈依法。南無皈依僧 一拜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拜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一拜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 一拜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 一拜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一拜
南無普光佛 以下每佛一拜 南無普明佛 南無普淨佛 南無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南無栴檀光佛 南無摩尼幢佛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 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南無大悲光佛 南無慈力王佛 南無慈藏佛 南無栴檀窟莊嚴勝佛 南無賢善首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廣莊嚴王佛 南無金華光佛 南無寶蓋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無虛空寶華光佛 南無琉璃莊嚴王佛 南無普現色身光佛 南無不動智光佛 南無降伏眾魔王佛 南無才光明佛 南無智慧勝佛 南無彌勒仙光佛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無世淨光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幢勝王佛 南無師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無妙音勝佛 南無常光幢佛 南無觀世燈佛 南無慧威燈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須曼那華光佛 南無優曇鉢羅華殊勝王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 南無阿閦毗歡喜光佛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 南無才光佛 南無金海光佛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無大通光佛 南無一切法常滿王佛
以上五十三佛,出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以下三十五佛,出決定毗尼經。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燄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闘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南無現前觀世音菩薩過去正法明佛 南無塵點劫前。久已成佛。冥陽救苦大願地藏王菩薩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及所應遭遇一切災禍。今皆懺悔。願悉消滅。 一拜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眾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我今歸命禮 一拜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一拜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一拜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一拜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一拜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一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一拜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惟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一拜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一拜 願將以此勝功德 迴向無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諦融通三昧印 如是無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盡迴向 所有眾生身口意 見惑彈謗我法等 如是一切諸業障 悉皆消滅盡無餘 念念智周於法界 廣度眾生皆不退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 願今迴向亦如是 一拜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三稱一拜
三皈依 各一拜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發願文
弟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一切眾生,從今時乃至盡未來際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性眾生誓願度 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 自性佛道誓願成 三遍三拜
回向偈
禮懺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附記】
禪門日誦和漢文念誦集中﹐有八十八佛﹐是由兩經集合而成。 一為五十三佛﹐出《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為三十五佛﹐出《決定毗尼經》﹐敦煌三藏譯﹐此經源于《大寶積經·優婆離會》。
又有不空三藏專取此文重譯﹐名為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三十五佛名禮懺》曾于印度流行﹐修行大乘者﹐常于六時禮懺﹐能淨業障重罪﹐現生所求禪定解脫﹐及諸位地﹐皆能滿足﹐功德廣大。
西藏有單行本﹐奉為朝暮課誦﹐藏地懺罪之法有二﹕一為金剛薩埵百字明﹐一為此禮懺文。此文更通顯密﹐誦遍十萬遍﹐是為一種加行。
藏文本名為菩薩懺罪文﹐又名三聚經。因本文所行之事﹐ 一﹑懺悔﹐二﹑迴向善報﹐三﹑隨喜迴向。
藏文雖有單行本流行﹐與漢文文字略同。《北京菩提學會滿四種加行念誦儀軌合冊》將敦煌三藏本收入﹐依據藏文略有改動﹐可以和藏文本對照學習。
2 notes · View notes
beyourselfchulanmaria · 11 months ago
Text
當意念忙碌時,你尋求的答案永遠不會出現,當頭腦安靜時,答案才會出現。
The answers you seek never come when the mind is busy, they come when the mind is still.
寧靜之音
深沉的共鳴「嗡 ॐ Om」Om Vibration /The secret mantras of Buddhism all begin with the word "Om".
「嗡」是進入一種虛空狀態時的聲音,——沒有思想、沒有幻境、沒有期待,讓你的整個意識完全寧靜。它充滿和諧、喜悅、喜樂,這一切都隱含在「嗡」的音樂之中。你要去感受它,你必須完全鎮定而且安靜,突然間它會圍繞在你的四周,那是種非常美妙的體驗。
佛教的密咒,都以嗡 ॐ Om字為開頭,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持咒修行者,經由持咒時誦念「嗡」字所產生的力量,來幫助修行者沈澱心靈,進入平靜無我與萬物合一的境界。
例如,我們熟知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其象徵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和加持,特別是觀世音的加持,因此在修行者的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神聖感。“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轉寫,開頭的「嗡」是代表眾佛“身密”的種字, 這也是很多密咒共有的一個前置詞,也稱“持寶”字。結尾的「吽」是代表眾佛“意密”的種字,共有五個部分組成此字,象徵“五種佛智”。中間「嘛呢」「叭咪」(bedmei)是“珍寶”、“蓮花”。這兩個詞是並列的觀音名號。全文的意思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觀照。
Tumblr media
1K notes · View notes
mouniassn · 3 days ago
Text
動物園系列:「真愛」最可愛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精舍收養了一些流浪動物,2021年因其中一隻流浪狗尚未結育前意外懷孕了,而生了一窩九隻小狗。佛菩薩慈悲賜名真字輩,第二字則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最大的一隻狗王則稱作「真行」。
本次是關於「真愛」的故事,是那窩小狗中唯一的一隻白狗,其他都帶有黑毛,因為狗媽媽是隻黑狗;「真愛」全身披著白色加淡黃色的被毛,小名叫做「小白」。她有雙帶著眼線的棕色眼睛,一對立耳,但每次叫她,總是立馬耷拉著耳朵,眼睛瞇成細細的兩個弧形,嘴角向後,看起來就像人一樣咪咪笑的表情,看起來很害羞,尾巴搖個不停。每次,我都會提高聲調跟她說:「真愛呀,妳是最可愛滴」。
這窩小狗很盡責,每次有外人來訪,總會群起吠叫,通知精舍有人來了,就這樣無風無雨,健健康康地度過在精舍的每一天。今年某日,真愛突然不吃東西,前一日胃口還很好,就突然沒有了食慾,餵食的時候看她盯著碗內的食物,但沒有吃進一口;行動力和精神尚可,也有看到她走來走去,或坐或臥,沒有吠叫,身體無疼痛。經過兩三天,食慾不見好轉,下午要餵食的時候,就發現她已躺著安然往生,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
雖然有在學佛修行,但畢竟是從小照顧到大的狗狗,面對真愛的離去,相處的情形歷歷在目,心中不免起了罣礙,她是這麼乖的狗狗啊!經過請示後,佛菩薩指示,她的時間到了,是時候到下一世的狗身,與她的緣分是本世起源,而示現本次的離去,也是要訓練我們,生老病死、生離死別都是人生常態,淡然處之,莫起罣礙。
為悼念「真愛」,以下將她過去的經歷寫出,作為修行人的借鏡,往後莫犯錯:
真愛過去世當人的時候,是民國初年一位長相貌美的女子。當時,生活困苦但本性卻好逸惡勞、女德不佳的她,喜歡上了一個生性放蕩的俊美男子,其同時交往好幾位女朋友。這位花花公子以金錢利誘,給真愛花用,類似於現今的包養。而真愛雖然生了一副好皮囊,但實是個性不好,毫無內涵。花花公子玩膩了,新鮮感消失,就將真愛如垃圾般拋棄了。
她被騙,心性就大變,更加貪得無厭。毫無謀生能力的她,只曉得用身體賺錢,所以她入了火坑,因賺錢較快。在風花雪月充斥之地,耳濡目染,更加沾上不良習性;處青樓中,她常常編織謊言,讓男性覺得她楚楚可憐而掏錢幫助她,被害者無數。最後,真愛因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加上一輩子的心情鬱悶,百病叢生,那年她46歲。
真愛因德性不佳、貪圖享受,又騙取他人錢財無數,往生後,綜合善惡罪業,被判為五世狗身。在精舍是她的第三世狗身,本次往生後,又已投生到台灣中部,換了一具狗皮囊,繼續受報為狗,與精舍的緣分,也就告一個段落。
(分享結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德行仁義之人,知道要腳踏實地的掙錢,不走旁門左道,去賺那沾染因果或有失德性的快錢。阿伯曾說:「人不可以做違法的事情。賺錢要腳踏實地,來路不明和非法的錢千萬不能碰,更不能去做詐騙的行業,那是害人又害己,造下違法圖利的業障,又折損自身的福報,所以做人千萬要謹言慎行,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要做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只要有大決心、大毅力,意志堅定,絕對是不難的。透過正信佛法的日夜薰陶,透過修行時時警惕改善自己的不善,更透過訓練自己堅定不移的道心使其永固;如此一來自然知道,人生的每一個叉路,該做哪一個方向的選擇,才能平安到達終點,甚至於每一次的人生的終點,都比上一次的層次更高。
「真愛」,她被稱讚是最可愛的狗狗,但同樣的,她何嘗不是當年被她欺騙的人眼中最可惡的存在?這一切都歸咎於沒有正知正見所致。所謂「世道澆漓人心墮,皆因不識因果多」,就是這個道理。
「如是因緣如是果,如是耕耘如是穫」、「一失足成千古恨」,到現在,狗身還沒受完,離開了精舍,不知下一次能否遇到曾經結了善緣的好心人收留呢?但該受的還是要受,該還的總是要還,我們幫「真愛」誦了一些佛經迴向,但她還是必須靠自己承受剩餘的兩世狗身,讓她莫忘教訓。望「真愛」的例子能警惕世人,因果輪迴,判起來就是這樣,只要行差踏錯,要恢復能夠修行的人身之前,要先經歷過一段磨練與矯正的歷程。
「真愛」啊,當妳狗身了結再次為人之時,除了面善,心也要更善,好好地做那《金剛經》中,佛陀所稱的善男子、善女人,那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最可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victor6699 · 1 month ago
Text
大白傘蓋佛母 讓你避開厄運與災劫
Tumblr media
大白傘蓋佛母 堅甲咒】
「長咒」:嗡。沙爾哇。打他架打。阿尼卡施打。打把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短咒」:吽。媽媽。吽尼。梭哈。
【大白傘蓋佛母 法相簡介】
「大白傘蓋佛母」形象有一面二臂、三面六臂,以及千面千臂等多種。
一面二臂三目的「大白傘蓋佛母」,身色潔白,左手持傘蓋,右手施願印,佛母跏跌坐於蓮花法座上。
千面千臂千眼千足的「大白傘蓋佛母」身色潔白,珠鬘瓔珞,種種嚴飾。其形象:中央面白色具三目,左右各具兩面,為紅黃紅綠等色,均三目者。正面頂上具五面,左右各具九層。
正面主要兩臂左手持大白傘蓋當胸,右手持法輪(或金剛杵),四周圓具多手,分持鈴、杵、法輪、鈎、索、弓、箭等無數法器,如千輻輪狀,外有烈火熾燃。
佛母天衣重裙,百寶裝嚴,千足威立,座下遍蔭天人,及諸有情。
【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寶貴法語開示--大白傘蓋佛母偉大來歷及殊勝的修持口訣】
「大白傘蓋佛母」為金剛頂髻大迴遮母,是千手千面千眼千足,原是不二熾燃具萬種相的寬廣大白母,主宰了三界中圍的一切眾生。佛母有大威力,能放光明覆蓋一切眾生,以大白傘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傘蓋佛母」。
「大白傘蓋佛母」是由釋迦牟尼佛無上頂的光明所化身的大佛母,在藏密備受尊崇,認為這一尊和尊勝佛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同俱有遮止一切災難的大法力。
「大白傘蓋佛母」的緣起是:「帝釋天跟阿修羅戰爭時期,帝釋天戰爭失敗,求助釋迦牟尼佛。由釋尊的頭頂化現出千手千臂千足「白色無敵大佛母」。釋尊宣說【大白傘蓋陀羅尼咒】,大白傘蓋佛母將整個帝釋天迴遮掩蓋起來,因此阿修羅眾無法進攻,乃止息此次戰爭」。
「大白傘蓋佛母」祂本身威力金剛無敵。所謂無敵,就連最強盛的阿修羅王都被打敗,所以祂的威力無窮,因此稱之為「無敵」。「大白傘蓋佛母」的威力,能使所有的怨敵自行退散,天魔邪魔退散,並摧毀一切的降頭詛咒,能由阿彌陀佛增添壽命,破天地水三魔,凡一切疾厄、魂夢不安,魍魎現形,皆可破之。
「大白傘蓋迴遮母」在經典中記載,祂是所有諸佛菩薩的護法、護法母,因為祂的護持,所以出生很多的佛。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0 notes
authentic-buddha-dharma · 1 month ago
Text
Tumblr media
🪷🪷🪷第三世多杰羌佛 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摘自第三世多杰羌佛原法音開示)
下面要講到錯誤知見,錯誤知見比邪惡知見輕一點,但若犯二三條,根據輕重關係,就跟邪惡見的罪業幾乎是一樣了。犯一條呢,如果是罪輕一點的條例還可能沒那麼嚴重,如果犯的那一條是罪重一點的條例,後果也是很嚴重的。所以說這是當然不可忽視的。
第三十七條,認五明不在菩薩中得。
經藏說五明在菩薩中得,但有人就說菩薩們不一定會五明。一定要反問一個真理,菩薩不如凡人嗎?凡是大菩薩,必須具五明。因為如果一個菩薩連凡夫的智慧都超不過,那他就是假的,至少不是大菩薩。想一想就能明白,他比凡夫智力差,還能說明其身口意之結構是聖智力的菩薩嗎?
第三世多杰羌佛 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摘自第三世多杰羌佛原法音開示)https://hhdcb3office.org/html/information/announcement_no8_evilviews_wrongviews_1.htm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藉心經說真諦 #DorjeChangBuddhaIII #世界佛教總部 #聖蹟寺 #解脫大手印
#义云高大师 #義雲高大師 #多杰羌佛第三世 #世界佛教最高領袖 #正法寶典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是世界佛教最高領袖不是自封的
0 notes
takahashicleaning · 3 months ago
Text
TEDにて
ビル・シリト:マトリックス(行列)の作り方と足し算、掛け算
(���しくご覧になりたい場合は上記リンクからどうぞ)
経済学や暗号学、3Dグラフィックスのように、大量の数字を扱う問題に取り組んでいるとき、それらの数字を格子、つまり、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にまとめると便利です。
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の足し算、引き算、掛け算(割り算はできませんよ!)の計算方法とコツを、ビル・シリトが示してくれます。
講師:ビル・シリト、アニメーション:The Leading Sheep Studios *このビデオの教材:http://ed.ted.com/lessons/how-to-organize-add-and-multiply-matrices-bill-shillito
そろそろお分かりでしょう。人生で何をしようとも数字が必要です。ですが、特に、ある分野では、少しどころか大量の数字が必要です。これらの数字は、どう管理すればよいでしょうか。
過去に遡ってみると古代中国の頃、数学者たちは、何列もある大量の数字を一度に表現する方法を思いつきました。
今日では、その並びを「行列(matrix)」複数なら「matrices」と呼んでいます。
「マトリックス(行列)は、至るところにある。我々を四方八方から囲み、今でさえ、まさにこの部屋の中にもだ(映画のマトリックスのセリフ)」
失礼、話を戻しましょう。それでも、事実、行列は至るところに存在します。使われるのは、ビジネス界。経済学、暗号学、物理学、電子工学、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スなどです。量子力学のディラック方程式や対称性にも。
これに注目した量子力学の巨人の一人、ポールディラックが量子に導入して、もう一人の巨人であるシュレーディンガー方程式と相対性理論を構築した巨人の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の理論を融合しました。
二つある内の一つ。特殊相対性理論の方をシュレーディンガー方程式と融合し、ディラック方程式なるものを構築しています。
ここから「対称性」=「美(数式美)」の哲学が確立しました。
これが相対的な量子の相互作用を数式で表現できる「場の量子論」発展のキッカケになります。
もう一つの一般相対性理論は、Super String Theory(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やループ重力理論など有望な理論で構築されようとしています。
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が、素晴らしい理由の一つは、その中に、沢山の情報を詰め込むことができて、膨大な数の異なる問題から成るまとまりを、たった1つの問題に、帰着できることです。さて、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を使うには、計算方法を学ぶ必要があります。
実は、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を普通の数のように扱うこともできるんですよ���足し算、引き算、掛け算もできます。割り算は無理ですが、説明は、泥沼になるので割愛します。行列同士の足し算は、実に簡単です。各行列の同じ場所にある成分を順番通りに足していけばよいのです。
よって、最初の成分同士を足し合わせます。2番目の値、3番目、同様に続けます。当然、同じ大きさの行列同士でないと足せませんが、だいたい直感的に分かることでしょう。行列全体にスカラーと呼ばれる数字を掛けることもできます。その数字を各成分に掛けるだけです。
ですが、お待ちを。まだありますよ!ある行列に別の行列を掛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んです。けれども、足し算とは違い、成分ごとに掛ける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もっと独特です。コツが分かれば、とても面白いですよ。頭の体操でパズルを解きながら現実的な結果も得られるし、このように計算します。行列が2つあるとしましょう。
両方とも、2x2の大きさだとします。つまり、それぞれ2行2列の行列だということです。最初の行列を左に、2番目の行列を隣に書くことにして少し上に移動させます。Excelで表を作っているような感じです。行列を掛けたときに、得られる積は、右側に置きます。
分かり易くするために、現実には実在しない仮想的な格子線も引きますね。さて、最初の行列の最初の行と2番目の行列の最初の列を見て下さい。それぞれ2つの数がどう並んでいますか?行の最初の数字と列の最初の数字を掛けます。
1掛ける2は2。続きもやりますね。3掛ける3は9。次にそれらを足します。2足す9は11ですね。その数字を左上に置き、計算に用いた行や列の位置と合うようにします。分かりますか?他の要素でも同じことができます。-4足す0は-4。4足す -3は1。-8足す0は-8。従ってこれが答えです。
そんなに難しくないでしょう?ただ問題点が1つあります。足し算と同様、行列は適した大きさで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これら2つの行列を見て下さい。2掛ける8は16。3掛ける4は12。3掛ける、おっと、2番目の行列にはもう行がありません。使い果たしてしまいました。だから、これらの行列は掛け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です。
最初の行列の列数と2番目の行列の行数が合って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注意深く、寸法(次元)を正しく一致させていれば、とても簡単です。でも、行列の掛け算を理解することは始まりに過ぎません。行列を使ってできる���とは沢山あります。例えば、秘密のメッセージを暗号化したいとしましょう。
仮に「Math Rules」とします。とは言え、それ自体は秘密にするようなものではないんですけどね。文字を数字で表して、その数字を行列の中に入れ、それから暗号鍵を別の行列に入れます。掛け合わせると暗号化された行列が新しく出来ます。この新たな行列を解読し、メッセージを読む唯一の方法は鍵である。
この2番目の行列を手に入れることです。数学の分野でも行列が頻出する線形代数というものがあります。線形代数を勉強する機会があればやりましょう。なかなか乙なものですよ。
でも、これだけはお忘れなく、一定の訓練は必要だが、行列(マトリックス)の使い方が分かればどんなことでも可能だと。
「これは最後のチャンスだ。(映画のマトリックスのモーフィアスのセリフ)」
「私が見せるのは真実だ。純粋な真実だ!!(映画のマトリックスのモーフィアスのセリフ)」
(個人的なアイデア)
話がそれるが、映画のマトリックスをもう少し。
実は、この映画「Matrix」という言葉には、もう一つの意味があって、密教で説かれる「胎蔵界」という意味もあります。
仏教が描く「蓮華(れんげ)の花」。あれも「マトリックス」です。
預言者オラクルは「ハイヤーセルフ」を表現しています。
「ザイオン」はエルサレム地方の歴史的地名「シオン」から。
続いて
ユダヤ教、キリスト教、イスラム教の三大宗教って、すべて一神教。
数学の群論、トポロジーの圏論で多神教の仏教の視点で俯瞰すると、ある意味、多神教の一形態とも言えるんだよな。
インドでも似たようなのあるからね。ブラフマー神、ヴィシュヌ神、シヴァ神など。
なお、日本では、あまり知られていないヴィシュヌ神は、日々、時空を超越して、同時に姿を変えて人々を救っていたという場の量子論的な特徴があります。
その時のそれぞれの姿は化身を意味する「アヴァターラ」と定義されており、オンラインゲームなどで呼ばれる自分の分身となるキャラクター「アバター」の由来ともされています。
日本では、観自在菩薩に似ていますが、シヴァ神よりも強くて最強。宇宙を維持する役割もあるので、最新物理学では、イメージ的に不確定性原理に近く、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や陰陽五行理論も含まれています。
また
2024年の映画「オッペンハイマー」から。
これは教科書に載らない歴史です。
映画天才物理学者ロバート・オッペンハイマーの背景を考える!
マンハッタン計画が、アメリカの情報公開法で開示された可能性が高いです。
オリビア・ニュートン・ジョンの祖父のマックス・ボルンは原爆の父のオッペンハイマーの指導教官でした。
マックス・ボルンは、シュレーディンガーが波動方程式をシステマティックに構築したにもかかわらず
波動関数ψ(プサイ)の計算結果が何の概念、解釈を示しているのか?一体何なのかが謎でした。
それに対する波動関数についての最も実用的な回答をこのマックスボルンと言う人が初めて示したことで知られています。
ロバート・オッペンハイマーは、アメリカの物理学者で、原子爆弾開発プログラムのリーダーでした。
彼は、20世紀中における理論物理学の重要な貢献者であり、量子力学、相対性理論、宇宙物理学などの分野で多大な成果を残しました。
彼は、マンハッタン計画の一環として、原子爆弾の開発に関与しました。
彼は当初、この計画には反対していましたが、最終的には協力し、開発に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した。
しかし、原爆の使用についての意見は複雑でした。
彼は、原爆が世界を変えることになるとあり、同時に、エネルギーの恐ろしい破壊力を理解していたため、アインシュタイン同様、その使用に矛盾を感じていました。
また、戦後には核兵器が人類にとって大きな脅威になると警告し、核実験には反対していました。
このオッペンハイマーが計算したところによれば、陽子が「空孔」ならば、すべての物質は10億分の1秒程度で崩壊してしまうと言うことを計算で示しています。
量子論の黎明期に「空孔」と言うアイデアは、ディラックが提唱し、その後、否定されて、場の量子論が構築されています。
さらに
第二次世界大戦にまで拡大し、人口が半分になり、人類絶滅の手前まで古代から続いてきた戦争のレベルを超え
人類史上初の巨大な戦争による憎しみの連鎖を断ち切り終結するためには
数学のゲーム理論から連合国以外のどこかに原子爆弾を落とすことが必須ということが
計算で判明していたという事実は、一般的にあまり知られていません。
これは教科書に載らない歴史でもあります。
そして
エルミート行列は、量子力学において非常に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す。
エルミート行列とは、その随伴行列(共役転置行列)が元の行列と等しい行列のことです。
量子力学におけるエルミート行列の重要性
1、観測可能量の表現
量子力学では、物理量(例えば位置や運動量)はエルミート演算子として表現されます。エルミート演算子の固有値は必ず実数であり、これは観測可能な物理量が実数であることを保証します。
2、固有値と固有ベクトル
エルミート行列の固有値は実数であり、異なる固有値に対応する固有ベクトルは直交します。この性質により、量子状態の正規直交基底を構築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3、ハミルトニアン
量子力学の中心的な役割を果たすハミルトニアン(エネルギー演算子)もエルミート演算子です。ハミルトニアンのエルミート性により、エネルギー固有値が実数であることが保証され、物理的に意味のあるエネルギースペクトルが得られます。
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との関連
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は、素粒子物理学の統一理論を目指す理論であり、基本的な構成要素を1次元の「ストリング」として扱います。この理論においても、エルミート行列やエルミート演算子は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す。
1、D-ブレーンと行列モデル
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では、D-ブレーンと呼ばれる高次元の膜が登場します。これらのD-ブレーンのダイナミクスは、行列モデルを用いて記述されることが多く、エルミート行列がその基礎を成しています。
2、場の量子論との関係
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は、場の量子論と密接に関連しており、場の量子論におけるエルミート演算子の概念がそのまま適用されます。特に、ストリングの振動モードや相互作用を記述する際に、エルミート行列が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す。
エルミート行列の性質は、量子力学の基本的な構造を支えるだけでなく、スーパーストリング理論の高度な数学的構造にも深く関与しています。
<提供>
東京都北区神谷の高橋クリーニングプレゼント
独��サービス展開中!服の高橋クリーニング店は職人による手仕上げ。お手頃50ですよ。往復送料、曲Song購入可。詳細は、今すぐ電話。東京都内限定。北部、東部、渋谷区周囲。地元周辺区もOKです
東京都北区神谷の高橋クリーニング店Facebook版
0 notes
wangwill66 · 3 months ago
Text
萬劫不復
H:百劫,千劫已很多,到萬劫,必死無疑。劫是兇險,難則是考驗。「佛教以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為「一劫」。」20240819W1
網路字典:
佛教以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為「一劫」。「萬劫不復」指人一旦墮入無間地獄,雖歷經萬次世界毀滅那麼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語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後用「萬劫不復」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典  源《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1>
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2>造罪,殃墮無間3>。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源)
《景德傳燈錄.卷一九.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莫將等閑空過時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莫據目前。」
《蕩寇志》第三三回:「那時天王震怒,使爾等窮苦而死,貶入無間地獄,萬劫不復人身,悔之而不及耳!」
景德傳燈錄卷一九
維基文庫
雲門文偃
编辑
  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姑蘇嘉興人也,姓張氏。初參睦州陳尊宿,發明大旨。後造雪峰而益資玄要。因藏器混眾。於韶州靈樹敏禪師法席居第一座。敏將滅度,遺書於廣主。請接踵住持。師不忘本,以雪峰為師。開堂日,廣主親臨。問曰:「弟子請益。」師曰:「目前無異路。」法眼別云:「不可無益於人。」師云:「莫道今日謾諸人好。抑不得已向諸人前作一場狼籍。忽遇明眼人見謂之一場笑具。如今亦不能避得也。且問你諸人。從上來有什麼事,欠少什麼。向你道無事,亦是謾你也。須到這田地始得。亦莫趁口亂問自己心裡黑漫漫地。明朝後日大有事在。你若是根性遲回。且向古人建化門庭東覷西覷。看是個什麼道理。汝欲得會麼。都緣是汝自家無量劫來妄想濃厚。一期聞人說著,便生疑心。問佛問祖,向上向下。求覓解會,轉沒交涉。擬心即差,況復有言。莫是不擬心是麼。更有什麼事,珍重。」
  師上堂云:「我事不獲已,向你諸人道直下無事,早是相埋沒了也。你諸人更擬進步向前尋言逐句,求覓解會。千差萬巧,廣設問難。只是贏得一場口滑。去道轉遠,有什麼休歇時。此個事,若在言語上。三乘十二分教豈是無言語。因什麼更道教外別傳。若從學解機智得。只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呵責見性如隔羅谷。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懸殊。雖然如此,若是得底人,道火不可燒。終日說事,不曾掛著唇齒。未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吃飯。未嘗觸著一粒米,掛一縷線。雖然如此,猶是門庭之說也。須實得恁麼始得。若約衲僧門下。句裡呈機,徒勞佇思。直饒一句下承當得,猶是瞌睡漢。」
  師云:「三乘十二分教橫說豎說。天下老和尚縱橫十字說。與我捻針鋒說底道理來看。恁麼道早是死馬醫。雖然如此,且有幾個到此境界。不敢望汝言中有響,句裡藏鋒瞬目千差,風恬浪靜。伏惟尚饗,珍重。」
  師上堂云:「諸兄弟盡是諸方參尋知識。決擇生死。到處豈無尊宿垂慈方便之詞。還有透不得底句麼,出來舉看。老漢大家,共你商量。」時有僧出來禮拜,擬舉次。師云:「去去西天路。迢迢十萬餘。」
  問:「學人簇簇地商量個什麼。」師云:「大眾久立。」
  師云:「舉一則語教汝直下承當。早是撒屎著汝頭上。直然拈一毫頭盡大地一時明得。也是剜肉作瘡。雖然如此,汝亦須實到這個田地始得。若未切,不得掠虛。卻退步向自己根腳下推尋。看是個甚麼道理。實無絲髮與汝作解會。與汝作疑惑。汝等各各且當人一段事大用現前。更不煩汝一毫頭氣力。便與祖佛無別。自是諸人信根淺薄。惡業濃厚。突然起得許多頭角。擔缽囊千鄉萬里受屈。且汝諸人有什麼不足處。大丈夫漢阿誰無分。觸目承當得,猶是不著便。不可受人欺謾,取人處分。才見老和尚動口。便好把將石驀口塞。便是屎上青蠅相似。鬥競接將去。三個五個聚頭地商量苦屈。兄弟他古德一期為你諸人不奈何。所以方便,垂一言半句,通汝入路。這般事捻放一邊。獨自著些子筋骨。豈不是有少許相親處。快與快與。時不待人。出息不保入息。更有什麼身心別處閒用。切須在意在意珍重。」
  師云:「盡乾坤一時把將來著汝眼睫上。你諸人聞恁麼道。不敢望你出來性燥把老漢打一摑。且緩緩子細看是有是無是個什麼道理。直饒向這裡明得。若遇衲僧門下,好槌折兩腳。汝若是個人。聞說道什麼處有老宿出世。便好驀面唾污我耳目。汝若不是個腳手。才聞人舉便當荷得。早落第二機也。汝且看他德山和尚才見僧上來拽拄杖便打趁。睦州和尚才見僧入門來。便雲現成公案放汝三十棒。自餘之輩,合作麼生。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睡,記得一堆一擔榼𢶍。到處馳騁驢唇馬觜。誇我解問十轉五轉話。饒你從朝問到夜,論劫恁麼。還曾夢見也未。什麼處是與人著力處。似這般底有人屈衲僧齋。也道我得飯吃堪什麼共語。他日閻羅王面前,不取你口解說。諸兄弟,若是得底人。他家依眾遣日。若也未得,切莫容易過時。大須子細。人大有葛藤相為處。即如雪峰和尚道,盡大地是汝。夾山雲百草頭上薦取老僧。鬧市裡識取天子。樂普云:一塵才舉大地全收。一毛頭師子全身總是。汝把取翻覆思量。日久歲深,自然有個入路。此事無你替代處。莫非各在當人分上。老和尚出世,只是為你證明。汝若有少許來由。且昧你亦不得。你若實未得。方便撥汝則不可。兄弟,一等是踏破草鞋。拋卻師長父母行腳。直須著些子精采始得。實若有個入頭處。遇著咬豬狗腳手。不惜性命入泥入水相為。有可咬嚼。眨上眉毛。高掛缽囊,拗折拄杖。十年二十年辦取徹頭。莫愁不成辦。直是今生未得徹頭。來生亦不失人身。向此個門中亦乃省力。不虛辜負平生。亦不辜負師長父母十方施主。直須在意,莫空游州獵縣。橫擔拄杖一千二千里走趁這邊經冬,那邊過夏。好山水堪取性。多齋供易得衣缽。苦屈圖他一粒米,失卻半年糧。如此行腳,有什麼利益。信心檀越把菜粒米作麼生消得。直須自看。時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前頭將什麼抵擬。莫一似落湯螃蟹,手腳忙亂。無你掠虛說大話處。莫將等閒空過時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莫據目前。俗子尚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況我沙門日夕合履踐個什麼事。大須努力,努力,珍重。」
  師云:「汝等沒可作了。見人道著祖意。便問個超佛越祖之談。汝且喚那個為佛,那個為祖。且說個超佛越祖底道理。問個出三界,你把將三界來看。有什麼見聞覺知隔礙著你。有什麼聲色可與你了。了什麼碗。以阿那個為差殊之見。他古聖不奈何。橫身為物。道個舉體全真。物物覿體不可得。我向你道直下有什麼事。早是相埋沒了也。實未有入頭處。且中私獨自參詳。除卻著衣吃飯阿屎送尿更有什麼事。無端起得許多妄想作什麼。更有一般底恰似等閒相似。聚頭學得個古人話路。識性記持,妄想卜度。道我會佛法了也。只管說葛藤取性過時。更嫌不稱意。千鄉萬里拋卻老爺娘師長和尚作這般底去就。這打野榸漢,有什麼死急行腳。」
  師上堂云:「故知時運澆醨。迨於像季。近日師僧北去禮文殊。南去游衡岳。若恁麼行腳。名字比丘徒消信施,苦哉苦哉。問著黑似漆相似。只管取性過時。設使有三個兩個。枉學多聞,記持話路。到處覓相似言語印可老宿輕忽上流,作薄福業。他日閻羅王釘你之時。莫道無人向你說。若是初心後學。直須著精神,莫空記人說。多虛不如少實。向後只是自賺。有什麼事近前。」
  師上堂大眾雲集。師以拄杖指面前云:「乾坤大地微塵諸佛。總在裡許爭佛法各覓勝負。還有人諫得麼。若無人諫得,待老漢與你諫。」時有僧出云:「便請和尚諫。」師云:「這野狐精。」師云:「汝諸人傍家行腳。皆是河南海北。各各盡有生緣所在。還自知得,試出來舉看。老漢與汝證明。有麼,有麼。出來。汝若不知,老漢謾你去也。汝欲得知,若生緣在北。北有趙州和尚。五台山有文殊。總在這裡。若生緣在南。南有雪峰臥龍西堂鼓山。總在這裡。汝欲得識麼。向這裡識取。若不見,亦莫掠虛。見麼見麼。且看,老僧騎佛殿出去也,珍重。」
  師上堂云:「天親菩薩無端變作一條楖𣗖木杖。」乃畫地一下云:「塵沙諸佛盡向這裡葛藤。」便下堂。師云:「我看你諸人。二三機中不能構得。空披衲衣何益。汝還會麼。與汝注破。久後諸方若見老宿。舉一指豎一拂子雲是禪是道。拄杖打破頭便行。若不如此。盡是天魔眷屬,壞滅吾宗。汝若不會,且向葛藤社裡看。我尋常向汝道。微塵剎土三世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盡在拄杖頭上說法。神通變現,聲應十方。一任縱橫,你還會麼。若不會,且莫掠虛。然雖據實,實是諦見也未。直饒到此田地。未審夢見衲僧沙彌在。三家村裡,不逢一人。」師驀起以拄杖畫地一下云:「總在這裡。」又劃一下云:「總從這裡出去也。珍重。」
  師上堂云:「和尚子,衲僧直須明取衲僧鼻孔。且作麼生是衲僧鼻孔。」眾皆無對。師云:「摩訶般若波羅蜜。今日大普請,下去。」
  師上堂云:「諸和尚子,饒你道有什麼事。猶是頭上著頭。雪上加霜,棺木裡棖眼。灸瘡盤上著艾燋。這個一場狼籍。不是小事你合作麼生。各自覓取個托生處好。莫空游州獵縣。只欲捉搦閒話。待老和尚口動。便問禪問道。向上向下,如何若何。大卷抄了塞在皮袋裡卜度。到處火爐邊。三個五個聚頭口喃喃舉。更道,這個是公才語。這個是從裡道出。這個是就事上道。遮個是體語。體你屋裡老爺老娘。噇卻飯了,只管說夢。便道我會佛法了也。將知你行腳驢年,得個休歇麼。更有一般底。才聞人說個休歇處。便向陰界裡,閉眉合眼。老鼠孔裡作活計。黑山下坐鬼趣裡。體當便道,得個入頭路,夢見麼。似這般底。打殺一萬個,有什麼罪過。喚作打底,不遇作家。至竟只是個掠虛漢。你若實有個見處。試捻來看,共你商量。莫空不識好惡。冠冠地聚頭說閒葛藤。莫教老漢見捉來勘不相當槌折腳。莫道不道。你還皮下有血麼。到處自受屈作麼。者滅胡種,盡是野狐群隊。總在這裡作麼。」以拄杖一時趁下。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春來草自青。」
  師問新羅僧:「將什麼物過海。」曰:「草賊敗也。」師引手曰:「汝為什麼在我手裡。」曰:「恰是。」師曰:「更勃跳。」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家家觀世音。」曰:「見後如何?」師曰:「火裡桀蟉吞大蟲。」
  問:「如何是雲門一曲。」師曰:「臘月二十五。」問:「如何是雪嶺泥牛吼。」師曰:「天地黑。」曰:「如何是雲門木馬嘶。」師曰:「山河走。」
  問:「從上來事請師提綱。」師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東屋裡點燈,西屋裡暗坐。」問:「十二時中如何即得不空過。」師曰:「向什麼處著此一問。」曰:「學人不會,請師舉。」師曰:「將筆硯來。」僧乃取筆硯來。作一頌曰:「舉不顧即差互,擬思量何劫悟。」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遊山玩水。」曰:「如何是和尚自己。」師曰:「賴遇維那不在。」
  問:「一口吞盡時如何?」師曰:「我在汝肚裡。」曰:「和尚為什麼在學人肚裡。」師曰:「還我話頭來。」
  問:「如何道。」師曰:「去。」曰:「學人不會,請師道。」師曰:「闍梨公憑分明,何得重判。」
  問:「生死到來如何排遣。」師展手曰:「還我生死來。」
  問:「如何是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師曰:「淺。」曰:「學人不會。」師曰:「深。」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汝怕我不知。」
  問:「萬機俱盡時如何?」師曰:「與我拈卻佛殿來,與汝商量。」曰:「佛殿豈關他事。」師喝曰:「這謾語漢。」
  問:「如何是教外別傳一句。」師曰:「對眾問將來。」曰:「直得恁麼時如何?」師曰:「照從何立。」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門前有讀書人。」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北斗裡藏身。」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久雨不晴。」又曰:「粥飯氣。」
  問:「古人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一關捩子。如何是向上一關捩子。」師曰:「西山東��青。」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河裡失錢河裡漉。」
  師有時坐良久。僧問:「何似釋迦當時。」師曰:「大眾立久,快禮三拜。」
  師嘗有頌曰:「雲門聳峻白雲低。水急游魚不敢棲。入戶已知來見解。何煩再舉轢中泥。」
南台仁
编辑
  衢州南台仁禪師。問:「如何是南台境。」師曰:「不知貴。」曰:「畢竟如何?」師曰:「闍梨即今在什麼處。」師後遷住本郡鎮境寺而終。
泉州東禪
编辑
  泉州東禪和尚。初開堂,僧問:「仁王迎請法王出世。如何提唱宗乘,即得不謬於祖風。」師曰:「還奈得麼。」曰:「若不下水,焉知有魚。」師曰:「莫閒言語。」
  問:「如何是佛法最親切處。」師曰:「過也。」問:「學人末後來,請師最先句。」師曰:「什麼處來。」問:「如何是學人己分事。」師曰:「苦。」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幸自可憐生,剛要異鄉邑。」
大錢從襲
编辑
  餘杭大錢山從襲禪師。雪峰之上足也。自本師印解,洞曉宗要。常曰:「擊關南鼓,唱雪峰歌。」後入浙中謁錢王。王欽服道化,命居此山而闡法焉。
  僧問:「不因王請,不因眾聚。請師直道西來的的意。」師曰:「那邊師僧過這邊著。」曰:「學人不會,乞師指示。」師曰:「爭得恁麼不識好惡。」問:「閉門造車,出門合轍。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造車即不問,汝作麼生是轍。」曰:「學人不會,乞師指示。」師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
福州永泰
编辑
  福州永泰和尚。問:「承聞和尚見虎,是否。」師作虎聲,僧作打勢。師曰:「這死漢。」問:「如何是天真佛。」師乃拊掌曰:「不會不會。」
0 notes
bearbench-3bun4 · 3 months ago
Text
「虚無への供物」中井英夫 5581
終章
58 五月は喪服の季(とき)
蒼司の告白後の世俗なんかが語られますが、正直この後になんの話があるのでしょう。
その頃の風俗や事件などが羅列され、現実味を与えています。 が、それほどの効果が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プロレスブームは、1954年(昭和29年)の力道山vsシャープ兄弟から始まったみたいですね。 その後、力道山がアジア王者になったり世界タッグ王座になったりでその勢いに拍車がかかったみたいです。
ボディビルのブームは、昭和31年に日本ボディビル協会が設立されたのを基に始まったみたいです。
M+W時代というのは、男性度(M)女性度(W)を示すぐらいの意味で、映画『青春怪談』(獅子文六原作、日活版、新東宝版の2作が同時に公開された)から広まったようです。従来の男性像、女性像に対する見方が変わり、社会的に性差に対するこだわりが少なくなってきたことを反映したようです。
トニー谷の愛児誘拐事件は、1955年7月15日、人気芸人トニー谷の長男が下校途中に誘拐されたものです。
女学生の火だるま自殺は、わかりませんでした。
森永ヒ素ミルク中毒事件は、1955年6月頃から主に西日本を中心として起きた、ヒ素の混入した森永乳業製の粉ミルクを飲用した乳幼児に、多数の死者・ヒ素中毒患者を出した毒物混入事件です。
紫雲丸事故は、1955年(昭和30年)5月11日06時56分、香川県高松港沖合において日本国有鉄道(国鉄)の宇高連絡船の紫雲丸と第三宇高丸とが衝突し、紫雲丸が沈没して乗客乗員168人が死亡・行方不明になり、その多くが修学旅行中の小中学生や婦女子であったという事故です。
橋北中学校水難事件は、1955年(昭和30年)7月28日に三重県津市の津市立橋北中学校の女子生徒36人が、同市中河原海岸(文化村海岸)で水泳訓練中に溺死した水難事故です。
原爆投下後10年でいくつかの出来事があったみたいです。 1955年8月、 中区中島町1番(相生橋南)に原爆供養塔、納骨堂が改築させられた 中区中島町1番(原爆供養塔南)の平和の石燈 中区基町6番77号に電信電話職員原爆犠牲者慰霊碑 中区基町22番(三篠橋東詰南、本川河岸緑地)の広島陸軍病院原爆慰霊碑 中区小町1番(三井ガーデンホテル広島南東、平和大通り緑地帯)の移動演劇さくら隊原爆殉難碑 なんかが上がっています。
花火工場が相次いで爆発しとありますが、しっくりくる事故は、墨田区花火問屋爆発事故くらいです。
十日詣ともいわれる四万六千日(観世音菩薩の縁日)が、今年も7月10日行われたことが、 そして、今年のパリ祭は7月14日に行われることが、さり気なく挿入されています。 これだけの事件事故があっても催事は行われるということなんでしょか?
また、ボートネックの若者たちが氾濫した太陽族やカリプソとシスターボーイそれから狂熱のロカビリー、 ファンキー族が避暑地にたむろしてドドンパツイストからボサノバまでと風俗が描かれます。 太陽族は、石原慎太郎の小説に由来する風俗ですね。
季節は初夏になっていて、 下落合の牟礼田の家で、久生と亜利夫と藍ちゃんの四人が会っています。 何を考えたのか、久生は結婚の延期を主張して譲らず牟礼田はまたひとりでパリに帰ることになり、 この日は送別のために集まったのです。
蒼司はあれ以来、腰越にもあらわれず、牟礼田にも何の連絡もないという。
黙っていた牟礼田がつぶやきます。 自分が犯人な筈はないのに、犯人の要素を持つというわけかと。
つづく
0 notes
nanwuamituofo · 19 days ago
Text
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空老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集)  2010/4/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1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八面,第八面第六行最後一句看起。
  「是故念祖感恩圖報,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在前面這段交代,最後老人這幾句話是迴向,感恩迴向。我們讀了之後,也應該知道感恩,知恩才會感恩,如果不知道恩德,報恩的心就生不起來。特別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我們所遭遇的苦難,在歷史上是很少見到的,也可以說,不但沒有見到,聽也沒有聽說過。原因非常複雜,就像佛經上說的「無量因緣」,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總是自己業力所感的。我們在苦難的環境當中也應該要慶幸,我們得人身聞佛法,能夠聞到《華嚴》、淨土,這是無比稀有的因緣,遇到了,我們都要生感恩的心。淨宗我們能夠遇到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這是淨宗第一經的標準本,往後有九千年,這九千年當中,許許多多人是依這部經而得度,我們能夠相信。又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秉承老師的囑咐,給經本做詳細的註解。我們知道他作註的時候,第一個是年紀老了,第二個身體多病,在這個狀況之下,不辭辛勞,把這個艱巨的工作完成,非常不容易!我不但是聽到,我在北京去看過他。看到這個事情,當然你會感動,你會覺得這老人的一番苦心,他為什麼?為了末法時期往後九千年的同學對這個經本能有正確的理解。明瞭之後信心才能生起,有信心才能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依照這個經的理論跟方法修學。這個恩德大!無比的殊勝,作註的功德絕不亞於蓮公老師的會集,同樣的功德。所以這次我們來學習,特地就選定大經解,我們知恩報恩。我們把這段文先簡單解釋,「感恩圖報」,怎樣感恩?怎樣報恩?那就是,在他老人家是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我們今天怎麼報恩?我們今天好好依照經、依照這個註解認真的學習,依教奉行,這就是續佛慧命。我們要把經、註裡面的道理要參透,要把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終極的目標決定得生淨土,這叫真報恩,真的續佛慧命。
  下面是他求加,「虔祈兩土導師」,虔誠祈求此方本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本師阿彌陀佛,兩土導師。「十方如來」,在這個經上,在《彌陀經》上,我們都看到,《彌陀經》你看六方諸佛的讚歎,在本經是十方,十方諸佛讚歎。「上師本尊」,這是老師。黃老、夏老都學過禪宗,也學過密宗,宗門教下,顯密圓融,他都通達,最後歸向淨土。這都是表法,做給我們看,無論是學教,無論是參禪,無論是修密,到最後呢?最後還是得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讓我們看看兩位老人,他是怎麼做的?實際上他們完全學華嚴會上文殊、普賢,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到最後都發願求生淨土,真的生淨土。他們做出這個模樣來給我們看,讓我們,我們沒有他們那種根器,他們是上上根人,我們中下根人、下下根人,應當死心塌地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這一生當中一個方向,西方;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真正續佛慧命。我們這樣做也會影響一些人,這些人會接著去做。「金剛護法」,這是求護法神保佑。「慈恩覆護」,就是護持。「威德冥加」,暗中保佑。「冀此註釋,上契聖心,廣啟眾信,凡有見聞,同入彌陀一乘願海」。希望這個註解,這個註解得釋迦、彌陀的加持,得十方諸佛的護念,沒有註錯,所註的字字句句都合如來教化的意思。後人最重要的就是對經、對註深信不疑,你就得利益了。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凡有見聞,這是講有緣人,佛度有緣人,能夠見到這個經,見到這個註解,就能參與這個法會。同入彌陀一乘願海,念佛堂就是阿彌陀佛一乘願海。一乘是成佛,不是菩薩,不是二乘、三乘,二乘是大乘、小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一乘是成佛。這個法門直捷穩當,一生成佛的法門,所以稱之為一乘願海。末後這兩個字,是感恩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他前面交代的話就說到此地。
  下面就是解釋這部經,這第二大段「概要」,「十門分列中前九門」。「謹釋此經,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先說明他這個註子所依靠的,依靠華嚴家法,《華嚴》是用十門開啟,介紹全經大意,然後再細說經文。前面十門,特別是十門前面九門,是讓我們學習經教的人,還沒有接觸到經文,先把全經大意說明。這個裡面它有兩重意思,一重意思讓你先了解全經大意,啟發你學習這個法門的興趣,所以這個是必要的。一般老參,老修行的人,這經都很熟了,他來參與法會,做影響眾,他聽什麼?就聽玄義,這個概要就是玄義。因為玄義是你對於全經的體悟,都在這個地方表現出來了。也就是說,你修學的層次,你到哪一個階段,從這段能完全體會到。老修行要聽的就聽這個,也就是我們現在人講,你修學的心得,聽你的心得報告;後面解釋經文不需要聽,他都很清楚。雖然很清楚,真的有不少人從頭到尾還是非常認真、非常恭敬的聽下去,那是什麼?那做影響眾,領導初學。初學的人對這個沒有信心,懷疑,聽不下去,看到這些老修行都這麼認真在聽,增長他的信心,給他做榜樣,給他做示範。真正學佛的人就明白了,無論你聽得懂聽不懂,你有耐心一直聽下去,你才能入門。
  蓮池大師註《阿彌陀經》,這分量很大,他的註解叫《阿彌陀經疏鈔》,疏是解釋經的,鈔是解釋疏的,就是註解的註解。疏是蓮池大師作的,鈔也是他作的,註解寫出來之後,裡頭文字還有很深的地方,怕後人難懂,所以把他這個疏再做個註解,慈悲到極處!他的弟子古德法師,是蓮池大師的傳人,蓮池大師往生之後,所有的著作是他老人家編輯、整理把它出版留到現在,現在是精裝差不多是我們這樣的本子四冊,這樣大的本子四冊,蓮池大師的著作,我們要感激古德法師。古德法師很慈悲,怕《疏鈔》還是有很深的地方,總是想著後人很容易就能夠看得懂,所以他把《疏鈔》又做了一個註解叫《演義》。所以你看到《阿彌陀經疏鈔演義》,那個演義是古德法師的,疏鈔是蓮池大師自己寫的,疏鈔他自己寫的。他老人家作這個《疏鈔》,也是以《華嚴》十門開啟,不容易!我們能體會到他老人家的苦心。在他那個時代,中國禪宗可以說普及全國,禪風之盛,那盛是表面上的盛,實際上禪最盛的時候是唐宋這兩代,他們是明朝時候的人。祖師看出來了,參禪功夫不得力了,要想超越六道不容易!佛法的修學,超越六道算是小成就,你證得小果;要是出不了六道輪迴,沒有成就,只可以說阿賴耶裡面的善根增長了,不能算是成就。所以提出淨宗法門,沒人相信,而且大家輕視淨土法門,總認為淨土法門是老太婆教。誤會了,釋迦牟尼佛為了接引沒知識的這些人就勸他念佛,都是這樣一個心理、一個錯誤觀念。怎樣把淨土提升?大家對《華嚴經》沒話說,不懂佛法的人聽到《華嚴經》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就用《華嚴》十門開啟來講《佛說阿彌陀經》,把《阿彌陀經》提升到跟《華嚴》平等,這是蓮池大師的苦心。你們不是相信《華嚴》嗎?《彌陀經》跟《華嚴》沒有兩樣。我們大乘教裡面有個諺語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是什麼?見了性,明心見性的人,他隨捏一法,它都能跟《華嚴》相應。從這個地方來看,蓮池大師也不是平常人,平常人做不到。
  蕅益大師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關係就像孟子跟孔子的關係。蕅益要找個老師,找不到!確實你看看他的著書,你就看到了,他當時對佛門一些修行的人不太滿意,所以他自己取個別號叫八不道人,跟一般人不常往來,格格不入,這是佛門的一個怪人。蓮池大師那個時候往生了,著作在,所以他私淑蓮池,也就是說依蓮池大師為老師,老師不在世,老師的著作在,依照老師的著作跟他學習。如同古代孟子,孟子學孔子,孔子也過世了,孔子的著作在,讀孔子的書,有參不透的地方,向孔子學生請教,他學成了,學得比孔子的弟子還好。所以儒家一提,全提孔孟,不提別人,這就是說明,雖然他不是孔子親自傳的,他依照孔子的書學得絕不比孔子親傳那些學生差,成績非常優秀,這是中國開私淑之先。在我們佛門,蕅益大師就學蓮池,他最佩服是蓮池大師,他也學得很像,所以蓮池是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蕅益大師是第九代的祖師,這都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我們今天在這個時代,真正善知識找不到,找古人!學《阿彌陀經》就可以找蓮池大師,學《無量壽經》我們就可以找黃念祖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在密宗他是金剛上師,所以他這個地方有上師本尊。黃老也往生了,他老人家是念佛往生,病重的時候,傳信息告訴我,每天念佛號十四萬聲,睡眠很少,佛號不斷,他真走了。
  這個十門就是他的心得報告,分十個段落,這樣講大家就好懂。下面他就開了,這十個題目開了,每個段落有個標題。「計為一、教起因緣」,第二「本經體性」,第三個「一經宗趣」,第四個「方便力用」,第五個「所被根器」,第六個「藏教所攝」,第七個「部類差別」,第八「譯會校釋」,譯是翻譯,會是會集,這個校就是彭際清的,他做了一個節校本,釋是解釋。第九「總釋名題」,解釋這個經的題目。末後一段那就是「正釋經義」,這就開始解釋經文,這個經文總共有四十八品。
  「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此與天臺宗之五重玄義,大同小異」。天台宗它是依據《法華經》,《法華》也是一乘經典,它的報告裡面是分五段;華嚴宗是分十段,《華嚴》是以十表法,十代表圓滿。因為十總是麻煩,所以歷代講經的法師,來做這樣的報告多半都用天台,它簡單,很少用《華嚴》的這個方法。《華嚴》是好,但是要費比較長的時間。五重玄義在現在好像也不作興,現在報告前面講個講經因緣就好了,後面講經因緣講完了,大概就是再講個講經的題目,就開始入經文,愈來愈簡化。可是真正要研究,《華嚴》好。我們自己修學不能夠用這個簡潔的方法,不需要,如果到外面去講經,可以。現在的人,如果用這種方法講,講了很長的時間還聽不到經文,他興趣就沒有了,他就退席了,所以說愈簡單愈好。從前我們在台中學習,學習經教,老師把這些都跟我們講過,但是為了現代社會契機,都不用這個。我們不用它這些題目,但是內容是一樣的,說一個講經的因緣,為什麼要選講這部經,再來就是講經的目的,然後就切入,接著就講經題,這就入經文。所以前面的玄義一個小時、二個小時就講完,第二天就能看到經文,這是應現在這個社會大眾的根基,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像這樣的修學方法,在哪個地方適合?在佛學院適合,在寺院,對寺院的同修,大家都在一塊修行的,這個可以。在一般場所,臨時這種會場的時候,不能用這個方法,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了,使讀者先識總體,後研經文,綱舉目張,易於領會」。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能夠看到古時候叢林裡面講經教學的模式,在佛門叫儀式,現在講方式,意思都是一樣。過去寺院庵堂都是學校,這個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去參學,我們一定要知道,十九歲之前他一定有相當好的基礎,他才能出去參學,他要是沒有基礎的話,他不能出去。我們在中國看到,孔子在《論語》裡敘述他自己,「十五有志於學」。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有志於學一定早過孔子,他有相當的基礎才能夠尋師訪友。十九歲出去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裡面的大德,他都親近過,一個也不漏。十二年,他三十歲,這十二年當中,我們相信他的成就非常優秀。他好學,人又聰明,王子的身分,特殊身分,到什麼地方都能夠受到禮遇,這樣一個人才,誰不喜歡?
  印度,古印度,宗教學術都提倡禪定,佛經裡面講的四禪八定,這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創的,古印度婆羅門所修的。婆羅門教就是現在的興都教,我跟他們往來的很多,這些長老們告訴我,他們教裡從古代承傳下來的歷史至少一萬年以上,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上古時代沒有文字記載,有了文字,印度人不重視歷史,跟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非常重視歷史,年月日記載得清清楚楚。印度人不搞這些,印度人重視開悟,不重視歷史,所以我們能信得過。中國傳統文化絕對不止五千年,因為中國文字的發明才四千五百年,黃帝時候發明文字。在文字沒有發明之前,傳說。黃帝以前有神農氏,再前有伏羲氏,傳說當中神農到黃帝五百年,伏羲到神農又是五百年,就是一千年。我們講中國傳統五千年文化,講到伏羲神農,上面還有。
  孔子集大成,就是把古老的傳說用文字記載流傳給後世,所以我們相信《論語》裡面許多話不是孔子說的。孔子他老人家講,他一生「述而不作」,述是所說的是別人的,古聖先賢的,不是自己的,自己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信而好古」,對那些傳說,他相信,他喜歡。所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絕不是他那個時候才有的,我們有理由相信,總得一萬年以上。古人傳下來的東西,精簡,你才好記,才不會變質。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看這個很容易傳的,不會傳錯,千萬年一直一直傳下來。五常,常道,永遠不能變更的,這是道,五個字,「仁、義、禮、智、信」。這都是沒有文字之前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四維是「禮義廉恥」,四個字;八德,八個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這就是中國的特色,中國文化的精神。發展到現在,《四庫全書》乾隆時代編的,這個典籍世世代代累積下來,你去看,無論看哪一個人的著書,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我們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把中國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全部概括了,沒有能超過其外的。
  到漢朝,佛法傳到中國來了,這不是本土文化,中國人心量大,能包容,能把佛法跟自己本土文化融合成一體,就像湯恩比的話一樣,佛法豐富了中國本土的文化,把境界向上提升了。佛法就變成中國文化,講中國文化決定不能夠離開佛法,我們懂得,我們才會愛護。我們這幾樣東西,佛法放在一邊不談,就是講中國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現前這個時代,走遍地球任何一個角落,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都能夠融會貫通,沒有障礙。這是我們最近這十幾年親身經歷,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沒有人不歡喜,都能接受。所以湯恩比博士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有很多人誤會,以為這是中國人稱霸,不是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普及全球,讓這個世界真正能化解衝突,恢復安定和平,大家都需要,我們要有這個認知。這要像黃念祖老居士一樣,要知道報恩,報老祖宗的恩。怎麼個報法?要把傳統文化落實,就是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們要做到,認真的做到,這是中國人,這是中國老祖宗的後人、傳人,這才能真正報恩。你真做到了,它的效果非常明顯,第一個身心健康,佛法講的「相由心轉」,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安定,底下那就是國治天下平。天下平,那個平是平等,就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所以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迫切需要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湯恩比看得沒錯。
  概要裡面第一段「教起因緣」,我們現在來學習這一段。「教起因緣者,明大教所以興起之因緣」。明是說明,大教就是大乘,淨宗是屬於大乘的,大乘佛法之所以興起的因緣,為什麼它興起,我們學佛首先得明白這個。這裡面分兩段,第一段「初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大乘法跟淨土法門怎麼興起來的。第二段「則詳述本經興起之因緣」,就是這部經,《大乘無量壽經》,它的興起因緣。我們看下文,「夫一切法,不離因緣」,夫是個語助詞,老居士雖然用很白的文字來寫,但是還是有文言文一些規矩,這個夫是文言文的語助詞,沒意思的,語助詞,就是說,世出世間一切法離不開因緣。它的興起,「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確實宇宙萬物生起的因緣都是無量無盡無數,不是偶然的,真的是無量因緣。
  佛在教學,特別是教初學,把無量因緣歸納為四大類,這就好說了。這個四大類,第一個是親因緣,第二個是所緣緣,第三個是無間緣,第四個是增上緣,無量因緣佛把它分為這四大類。諸位要知道,這四大類的每一大類都是無量因緣。這個在講學的裡面有它的方便法,這是略說。好比一個植物,植物怎麼會生長?它有種子,那個種子就是親因緣,它沒有種子它怎麼能生長?可是單有種子,如果沒有其他的緣,那種子要是放在茶杯,放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樹,所以它有所緣緣。所緣緣,種子一定希望它能夠長成樹,開花結果,它有一個所緣的目標。也就是像動物,牠所緣緣,牠一定想生存下去,還想著繁衍後代,這是本能,我們講本能,這所緣緣。這個所緣緣不能間斷,一間斷它就毀滅了。所以你看前面三個緣,這三種現象是一體的,後面是增上緣,它也不能少的。增上緣是,種子要長成,它要土壤,它要空氣,它要水分,它要肥料,甚至還要人工來幫助它,它才能長得好,這些全叫增上緣。增上緣是外面的力量來幫助它,外力,前面三種緣都是自己本身本具的。佛法是因緣生,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凡是因緣生的都不是真的,緣生之法它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不是真的。所以佛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對佛法可不能執著。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錯了;你要執著這經典是佛法,你也錯了,它是緣生之法。真的東西,真的東西不是緣生的,那就是本有的。自性是本有的,自性裡面的性德是本有的,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是本有的,這個意思就深了,這就變成現在所謂高等的哲學與科學。跟你講緣生法,那是初級的,小學、中學都可以學的。
  所以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這就是無量因緣總歸納起來,我們找它一個最重要的因緣是什麼?為什麼要出生?這就是一大事因緣。一大事因緣是《法華經》上講的,「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這一大事因緣在《法華經》上一句話,「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十方諸佛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應化,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因為佛知佛見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所以佛不度眾生,佛給你什麼?佛什麼也沒給你,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的,你迷了,你不得受用了,你在迷惑顛倒,在搞六道輪迴,過這麼悽慘苦難的日子,佛來點化你,你有佛知佛見,你本來是佛,你迷了,迷了自性。所以佛對眾生只能做到兩個字,開示。這兩個字用什麼手段來完成?身行、言教。身行是示,示是做樣子給你看;言教是言說。佛教化眾生是以示為重要的方法,言補助示之不足。所以先做出樣子給你看,你看了之後讓你感動、體悟,看了之後感動,不甚明瞭,你再去問,問的時候給你解釋。佛先做出來!佛為什麼要示現苦行僧,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這是幹什麼?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學了這麼多年,我們意思懂了,教人什麼?放下!放下就回歸自性。你為什麼迷的?就是因為你有自私自利,你有貪瞋痴慢,你貪愛五欲六塵的享受,你搞這些東西,這就迷了。
  實際上,五欲六塵的享受可不可以?可以,為什麼不可以?你享受,在這裡面不起分別、不起執著,就對了。可是你享受的時候,起分別、起執著、起七情五欲,那就壞了,這裡頭產生許多副作用,這就造孽。產生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惹來果報,這不善的因,得不善的果,六道三途。諸位要曉得,六道三途沒有,自性裡頭沒有,本來沒有,現在有沒有?現在還是沒有,給你講,你就不相信。說現在有,你相信;給你說現在沒有,你不相信。在佛菩薩心目當中是真沒有,不是假的,「當相即空,了不可得」,它哪裡會有?佛經上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般若經》我們總結起來講,六百卷《大般若經》講什麼?就講四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四句話,釋迦牟尼佛講了二十二年,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是這樣。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你執著以為真有,錯了。在這些境界裡面,虛幻的境界裡頭,你起了控制的念頭,你起了佔有的念頭,錯了,你就造罪業了。如果你受用,沒有這個念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你的受用就是諸佛如來的受用。給諸位說,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就是這個受用,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人有受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那叫真享受,那叫極樂世界。不起心、不動念,所以那個享受他一點妨礙都沒有,沒有起心動念。我們今天的享受裡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麻煩在此地。所以說沒有輪迴把它製造出輪迴出來了,輪迴是惡夢。你睡覺本來沒有夢,天天作惡夢,這惡夢是你自己製造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這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能做的就這兩個字「開示」。但是眾生接觸到開示,要能悟入!悟是明白了,就是我們一般講看破了。入怎麼樣?入得放下,放下就入,你放不下,不入境界,放下就入了。近代印光大師有個非常了不起的方法,教我們怎樣悟入。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在關房閉關,蘇州靈巖山寺,他老人家最後修學的道場。那個關房我去參觀過,很小,非常簡單,只有一張方桌,桌上供養一尊佛像,什麼都沒有,很簡單,一尊佛像,一對蠟台,一個香爐,一個引磬,一個小木魚。佛像後面寫了一個大字,老人自己寫的,寫了一個「死」字。這個方法妙!讓你一看到,死到臨頭了,試問問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所以我們在現前這個時代,我自己常常想到,我們的壽命就到今天為止,今天就要死了,還有什麼想頭的?那我們得認真,想死,死了,死到臨頭了,還能想這些衣食住行嗎?還能想這些享受嗎?沒有了。現在只剩一個念頭了,求生淨土。什麼都放下了,只想阿彌陀佛,我在這裡等你,你來接引我。除這一念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是我的?連身體都不是的,我們要用這種心態去念佛,那真是《彌陀經》上所說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往生了,這真的不是假的。今天阿彌陀佛沒來,等了一天沒來,明天還是做如是想,天天做如是想。這什麼意思?給學佛同學做個樣子,肯定有一天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說,你做樣子做夠了,可以到極樂世界去了。
  沒有別的,徹底放下!放下不是把事都扔掉,不是的,事照幹,今天這一天事情還得照幹,心裡頭痕跡都不落。心裡面呢?心裡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的是阿彌陀佛,想的是阿彌陀佛,真念佛,不搞假的。這就是什麼?這就是諸佛如來到這個世間來就為這樁大事,為了什麼?幫助眾生趕快成佛。你本來是佛,你現在念佛,肯定就作佛了,本來是佛!世間事,十法界的事,別去理會,隨緣就好,不要攀緣,「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古大德教我們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在周邊一切人事物上,還會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那你就在造新殃,你就在造業,錯了。事上隨緣,心上要乾淨,事為什麼?是假的,事事無礙,只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什麼障礙都沒有。障礙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裡面最嚴重的障礙,頭一個是對立。決定不能跟人對立,不能跟事對立,不能跟一切萬物對立,首先要把這個消除,成就自己這一生圓滿的道業。決定不能有控制的念頭,更不可以有佔有的念頭,就學這個,從這裡下手。怎樣把念頭化解?念阿彌陀佛就化解了。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只想阿彌陀佛,一心想著早一點回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
  那個地方修學的環境好,人的壽命長,無量壽,而且快速成就。為什麼?修學環境好,決定沒有障礙的緣被你遇到,你在那裡找不到有障礙的。都是成就你的緣,因為你在那個地方,你所接觸到的都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要曉得,你能夠時時刻刻接觸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有能力分身,坐在那個地方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養、聽佛說法,這是十方世界裡沒有的緣分,極樂世界具足。所以廣學多聞,到極樂世界真的廣學多聞,諸佛親自教誨,你有能力分身。你說這樣殊勝的因緣,這麼殊勝的學習環境,怎能不去?何必貪戀此地?釋迦牟尼佛怕我們在這裡動貪戀的念頭,所以一生不搞道場,沒有貪戀的。樹下只准睡一晚上,為什麼?這樹蔭很大,你起了貪心;只能睡一晚,第二天到別的地方去,斷你的貪心,這真叫善巧方便,幫助我們不生煩惱,幫助我們不造罪業。這一大事因緣,也有人講,這個大事因緣是生死大事,有這個意思,不夠透徹,透徹還是要依經來說,經典裡面給我們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為這樁事情。
  這樁事情在整個佛法教學裡面,它有三個階段完成。學佛學什麼?經典裡面我們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可以翻,可以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因為它是你修學的終極目標,所以保持著梵文,尊重它。翻成中國文叫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要圓滿佛的知見,這三個階段,先求正覺,覺悟,正確的覺悟,不偏不邪,都是自性本有的。如何能夠成正覺?你只要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執著放下了,你就成正覺。成正覺有一個學位的名稱,叫阿羅漢,你就證得阿羅漢。所以諸位要曉得,證得阿羅漢就是成正覺,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達到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繼續再放下,放下分別,分別比執著輕,執著是很嚴重。執著才有六道輪迴,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叫超越六道輪迴,沒有,六道沒有了,假的,像作夢一樣,醒過來了,夢境不存在了。你再放下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你就提升,境界上升,你就證得正等正覺。正等正覺稱之為菩薩,這是佛法裡第二個學位名稱,你就成菩薩。誰不是菩薩?放下就是!最高的這個學位,上面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學位名稱叫���陀。所以大乘經教裡佛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說是不是?是!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佛;不放下,不放下還是佛,不能說你不是佛,你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不敢輕慢一個人,為什麼?他知道統統是佛。佛佛平等,佛佛性德交流。佛看一切眾生是佛,可是眾生看佛也是眾生,為什麼?他有分別,他用分別心去看他,用執著心去看他,那就不一樣,看錯了!所以你要問問,我哪一天成佛?很簡單,哪一天你看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不但有情眾生都是佛,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統統是的,沒有一法不是的,你就成佛了。你還看這個喜歡,看那個討厭,那你是六道凡夫。佛就為這樁事情出現於世,幫助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佛恢復正常。這就是諸佛菩薩興起的因緣。
  《華嚴.性起品》有這麼一段話,「如來、應供、等正覺」,這是佛陀的十號,十種稱號,所有諸佛是平等的,這十種德號是性德,所以你自性裡頭統統有。「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正法就是大乘,大乘從哪裡來?自性裡頭本來具足,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所以性起,它不是緣起,緣起不是真的,性起是真的,這個要知道。我們中國老祖宗給我們講的這些倫理道德是性起,它不是緣起的。中國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孝道,孝文化,從孝裡面衍生出四科,就這四樣東西,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它是性起,不是哪個人發明,不是哪個人設定,不是的。就好像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是人給它定的,大自然,佛法的名詞叫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是性德。中國老祖宗也很了不起,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人性本善。《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是緣起的,這個善是性起,性起沒有相對的,換句話說,善惡二邊都不沾,那叫真善。有善有惡,不善。這個境界就高,人性本善。要用佛法來講,好懂。惠能大師見性了,性是什麼樣?你看他描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是性德,清淨是性起,性本來是這樣,從來沒有染過。我們現在這個清淨的本性有沒有染過?沒有。在聖、在佛的位置上沒有加一點,在凡不減,它也沒有減少一點,它是真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它不是在二邊,它也不是在中道,中道跟二邊又是對立,所以「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不可思議!你不能想,你一想就錯了,你不能說,你一說也錯了,你說不出來的。所以宗門大德有個比喻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說不出來。只有到那個境界的人,彼此會心一笑,都明瞭了;不到那個境界,不行。所以性起,性起跟緣起不一樣,性起正法,大乘是性起,小乘是緣起。大乘裡面有沒有緣起?有,大乘要分等級,上上乘是性起,一般講的大乘、中乘、小乘都是緣起。禪宗很明顯,惠能大師接引的上上根人,那是性起;神秀大師接引的是大乘,緣起,所以他還有「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緣起。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這是什麼?這是緣起,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是緣起,不是性起。這個緣起是什麼?感應。因是什麼?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個我們用江本博士的水實驗,你就會很清楚,他水實驗的有很多照片,我們這裡走廊上掛著有,諸位可以去看看。我們起心動念是感,是緣。水,水是礦物,物質,物質什麼?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永遠不會滅的。能大師見性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那個本不生滅就是講見聞覺知,所以見聞覺知是自性。可是迷了之後?迷了之後就不叫見聞覺知,叫什麼?叫受想行識,變成阿賴耶了。阿賴耶就是受想行識,你看前五識,受;第六識,想;第七識,行,行就是念念不住;第八識叫識,變受想行識,我們給你講精神、講心理、講心法。所以心法跟物質是永遠分不開的,只要是物質,裡頭一定有見聞覺知。在六道裡面,那肯定它就有受想行識。所以我們起個念頭,我喜歡你,你看那個水它就收到,它也很喜歡我們,它現的那個圖案就非常美,我們喜歡它,它就喜歡我們;我討厭它,它現的相很醜陋,意思是說我也討厭你。通人情!礦物。我跟江本博士說,水有受想行識,所有物質都有受想行識,你好好去實驗。它現的相不只是色,佛告訴我們,它有四種相:色聲香味,它有這四種。你今天做實驗,四種才看到一個,看到色,它的音聲你沒聽到,它的香味你沒有聞到,它還有味你沒有嘗到,有色聲香味。所以科學跟佛法比還是有一個距離,什麼時候科學方法能把色聲香味統統測出來,那就圓滿。佛給我們講諸法實相,那不是假的,真相,實相是真相,一切法的真相。小,小到物質現象,我們現在講基本粒子,夸克,肉眼看不見的,這麼小的物質,你不能輕視它,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這個小物質組成的。每一個最小的物質,基本的這些物質,它統統都有受想行識。覺悟了,受想行識就變成見聞覺知;迷了的時候,見聞覺知變成受想行識。它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佛出現在世間是感應。眾生沒有感,佛就不會出現;眾生有感,佛就出現。我們想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的被你見到了,你有感。我沒有感,為什麼也見到阿彌陀佛?其實有感,你自己不知道。感是有顯感、有冥感,顯是起心動念很明顯,我想求佛;冥是什麼?我起心動念自己都不知道,或者是過去的緣不知不覺它成熟了,感得佛現前、菩薩現前。應,也是兩種,顯應、冥應。我們求佛,佛菩薩來了嗎?來了,我們肉眼看不見,冥應。他不是不來,他真的在你身邊,你看不到他,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冥應,冥冥當中照顧你、幫助你,真有,不是沒有。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所以感應有四句。這是說明什麼?佛法是緣生法,緣生法不能執著,要不要它?現在我在迷,還沒有開悟,沒見性,我需要它,它幫助我;見性之後,不要了,就全放下了。見性之後你再去執著它的話,那你又迷了,你就錯了。我們沒有看到見性的人還帶著一大堆經書,沒有。沒見性的人走到哪裡是帶經書,見性就沒有了。為什麼?所有一切經論統統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他要帶那個幹什麼?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一生沒有帶過一本書,他到哪裡去就是衣缽,不可能有一本經書。你拿著經書去問他,他對答如流,沒有一樣東西把他難住,那是什麼?稱性。我們學佛終極目標就是要見性,要見性就得要放下。煩惱障放下,所知障放下,障礙就沒有了。
  底下一句說,「以十種」,這個十不是數字,是比喻,比喻什麼?無量,圓滿。《華嚴》是用十表法,《彌陀經》上用七表法,都不是數目字,代表圓滿。七代表圓滿,四方、上下這是六,還有當中,這是七,七是表這個法,圓滿。十,十代表數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數字,它是表法的,所以代表圓滿的。也就是,底下講「無量無數���,無邊無盡,它取這個意思。「百千阿僧祇」,阿僧祇是古印度一個大數目的單位,十大數的一個單位,「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這個話我們能不能相信?能相信,決定不是我們一個人,我們在那裡想佛,佛就來出現於世了,不是。多少眾生跟佛有緣,共業所感,佛出現於世,不簡單!我們再回頭來想,我們現在帶業的這個業報身,到這個世間來,找到父母,我們到人間來,這有多少因緣?給諸位說,跟這是一樣的,也是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了。這個緣裡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佛菩薩出現,這個緣是清淨的,是善的;我們到這個世間,在六道裡頭捨身受身搞輪迴,這個緣是染緣,這個緣是不善的緣。所以,任何一法都是無量因緣成就的,凡是因緣成就的,要知道,沒有自性,沒有自體。《中觀論》裡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是佛說的。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可以欣賞,你不能控制,你不能佔有,那就對了,你完全做對了。你要想控制、想佔有,那就錯了,你造業了。不管你怎麼樣造作,你都控制不了,你也佔有不了,這跟你講真話。你有這種念頭的時候,你心裡染污了,不清淨了,清淨心失掉,平等心失掉,這《無量壽經》經題上,覺悟的心失掉了。清淨平等覺是你的性德,是你本有的,你本來是這樣。一個錯誤的念頭,這三個都失掉,清淨沒有了,變成染污;平等沒有了,變成貢高我慢;覺沒有了,變成愚痴糊塗,變質了。所以真正修行人應該要知道,一切時一切處,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真修行。真修行,你要想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的樣子,真放下。一切時一切處,他心地乾淨,他什麼都沒有。他什麼都知道,他什麼都具足,他絲毫欠缺沒有,為什麼?性德是圓滿的。這個不可思議,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說,「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唯是唯獨,就是希望眾生開示佛知見,佛知佛見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下面說,「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示現,成佛的時候,第一部講《華嚴經》,這是最初講的。小乘不承認,為什麼?佛在定中講的,我們一般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二七日中,他在菩提樹下打坐兩個星期才出定,我們怎麼會知道?他在定中為法身菩薩講《華嚴經》,那就是什麼?他開悟了,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詳詳細細跟大家做個報告,這個報告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惠能大師開悟,給五祖忍和尚提出報告,二十個字。能大師的開悟跟釋迦牟尼佛開悟沒有兩樣,完全平等的。然後我們就知道,惠能大師這二十個字,一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一濃縮就是那二十個字,妙!一個是細說,一個是只講綱領。所以能大師能不能講《華嚴經》?沒人啟請,沒人找他,真要啟請,請他講《華嚴經》,他講得跟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裡面也就是教導我們應該怎麼學佛,不要往經教裡頭鑽,往經教裡頭鑽是苦不堪言,為什麼?不開智慧。所學的是什麼?學的皮毛,文字皮毛,現在的名詞叫佛學,那不是學佛。學佛要像佛一樣開悟,絕不是把佛的東西記在心上,把佛的東西記在心上,變成什麼?變成所知障,還是障礙你明心見性。但是什麼?大概不會障礙你往生,障礙你見性,你見不了性,障礙你證果,這肯定造成障礙。可是你要認真去念佛求往生,還得要把這個東西丟掉,你得用清淨心生無量壽,生極樂國。心不清淨到不了極樂世界,這個都得要曉得。所以《華嚴經》是初說。
  「《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說一個最初,說一個末後。「自始至終,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什麼意思?下面說,「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這解釋了。佛的知見是什麼?佛的知見是你的本心。你本心裡面,這個本心就是像惠能大師所講的,「何期自性」,那就是本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一樣都不缺,圓圓滿滿。《華嚴經》上說出來了,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用這句話可以解釋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什麼?用我們這個經來說,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你看統統具足,本自具足,沒欠缺。所以佛法沒有別的,放下就是。
  我當年學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一個朋友給我介紹,這個朋友在滿清時候他是親王,敏親王,清朝亡國了,他也變成平民,我們才有緣認識。他是章嘉活佛的弟子,我剛剛接觸佛法,在那裡看經,他看到了,他說:你看,能不能了解?我說:不行,這個意思參不透。他說:要不要找一個老師指點指點?我說:誰?他說:章嘉大師。我說,好!我也不知道章嘉大師是誰,因為他的一番好意,我說好,有人指點太好了,就帶我去見他。我跟大師見面,第一句話向他請教,我說,方老師把佛經介紹給我,我知道佛法的好處,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契入?我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多鐘點,他說了一個字,有。我等了半個多鐘點才等出一個字,「有」,精神就振作起來了。他又不說話了,這又等了差不多六、七分鐘,跟我說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個老人這些方法,我們感到很驚訝!這麼簡單,為什麼?我一問你,你應該就答了,為什麼要等半個鐘點才答覆我?我大概到十幾二十年之後才恍然大悟,那個時候年輕,一定心浮氣躁,所以老師看著我,讓我把整個妄念放下了,聚精會神,用清淨心來聽他教誨。可是他說個有,我的精神一振,不就又浮躁了嗎?所以還得要按一下。使我想到古人教學那個味道,我那一天才嘗到一點邊緣,言語非常簡單。他說得沒錯,我們從那個時候開始在經教裡面學到今天,五十九年了,講經也講了五十二年,明白了。所以現在人學東西學不好,那當然,為什麼?心浮氣躁,那比我差遠了,他怎麼會學到東西?我那個時候覺得我已經不錯了,可是在章嘉大師面前不行,不夠格,還得要跟他坐半個鐘點,他老人家才開金口。現在哪裡去找這個學生?如果學生提個問題問我,我要是半個鐘點不答覆,他轉身就走了,聽都不聽了。我還不錯,我還真能等。所以講古人教學、傳道的話跟現在人不一樣,他真有東西。
  所以這個話就講白了,是希望一切眾生開明本心,開明本心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同佛知見,跟十方如來所證的完全相同;這就叫成等正覺,等是平等,成正覺,這個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跟《華嚴》、跟《法華》沒有兩樣,直接幫助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把《無量壽經》跟《華嚴》、《法華》平等了,不但平等,還超過,這到後面會給你講到。《華嚴》、《法華》引導我們入《無量壽》,這有證據,《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清清楚楚。所以《無量壽》是《華嚴》、《法華》的歸宿,《華嚴》、《法華》的總結,你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才讓我們真正認識這部經在整個佛法的分量,沒有能夠相比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得來不容易!得來多麼慶幸。
  下面舉例說,「《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部經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就是《阿彌陀經》。我們現在流通念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姚秦時代。玄奘大師是唐朝時候,這是唐譯本,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面有這麼一句,「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這一句話,羅什大師譯的經裡沒有,玄奘大師翻譯的有。玄奘大師是直譯,照著梵文經文直譯;羅什大師翻譯是意譯,沒有照原來的經文,把原來經文裡的意思完全用中國人熟悉的這種文法翻譯出來,所以我們念起來就像念中國古文一樣,非常容易接受。「可見淨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何以故?」這再加個為什麼。怎麼時間又到了?我都忘掉了,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明天我們接著往下學。
0 notes
yesxingchen · 4 months ago
Text
總部公告 第20160102號-對道行成就袍裝段位的定性
為了保護佛弟子免於上當受騙,對於佛教徒所拜的上師是聖是凡、是什麼級別的成就,必須由考試決定其身份,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無論地位多高的佛教聖人,都必須經過考試才算數,不敢考試就證明此師存在著極大問題,無論該師的聲勢造得比天高,也不可信。除此之外,無論是什麼尊者、法王、仁波且認證的轉世活佛都是不可信的。另外,由於沒有達到不退地的菩薩時,都會根據他的修行好壞而增道或者是退道,因此,無論該師是泥丸道果或金剛換體禪開頂多深多大、顯示拙火三昧力量、神識外出、或修法召請菩薩加持弟子顯聖等,都不屬於成就道行的地位,不能作為確切定性。凡要百分之百確定其地位、證量,必須要對該師實行金剛法曼擇決或先知預言、百法明門黑關擇決,或者經過金剛陣或八風陣的考試過關,獲得段位袍裝,除非能拿出更高的隔石建壇道行來證明自己,或者能做聖義內密灌頂(以一粒如綠豆大的金剛丸,放在弟子手掌中,灌頂師離弟子五米遠外,為師者…
0 notes
tabilist · 4 months ago
Text
【福島】南会津「塔のへつり・虚空蔵尊」
【帰れマンデー】ゴールに待つ断崖絶壁の奇岩渓谷の先に知る人ぞ知る“開運菩薩”『塔のへつり・虚空蔵尊』#鈴木浩介 会津で激うま飲食店探し バスサンド 2024/7/22放送 〒969-5204 福島県南会津郡下郷町弥五島下タ林5316 #帰れマンデー #帰れマンデー見っけ隊 #サンドウィッチマン #フワちゃん 詳しく見る↓
塔のへつり 国の天然記念物に指定されている南会津を代表する景勝地である「塔のへつり」 塔のへつり最大の魅力は、約1400万年前の火山活動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奇岩怪石が織りなす圧巻の景観。 約1.4kmにわたって続く渓谷は、大小さまざまな奇岩が積み重なり、まるで自然の造形作品のような美しさ。 塔の形をした断崖までの吊り橋(藤見橋)を渡ると、正面の岩には「虚空菩薩」が祀られている。 *へつりとはこの地方の方言で危険な崖を意味する 住所 〒969-5204 福島県南会津郡下郷町弥五島下タ林5316 TEL 0241-68-2920 行く前に!見どころ&口コミをチェック 下郷町観光協会 いで湯と渓谷の里、下郷町の観光ホームページ… 行く前にcheck!
0 notes
weisengift · 5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悟伭關之奧,參塵障之疑
宗教以淨化人心、洗滌心靈、增長智慧為先。但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宗教人士,有幾個,是幾個真有道(真以己奉獻世人,從不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慮)?顯然不管是佛、道或所謂心靈導師,亦是民間信仰人士,都逃不開利益交換(當然誰會說自己就是開黑店呢?但顯然真不是開黑店的,亦是少數中少數)。
那天聽,一位普通道士受訪(他不用持戒、也不用茹素,晚上還可以享受淫慾之樂生兒、育女,但需要���拜在一些有名望的老道士門下,總也要有個傳承才好取信於人,也對外好宣稱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年收入竟可以高達三到五百萬(台幣),不僅如此!光製作純手工道服(全手工刺繡)一件也需要約三十萬,他說總共製作了三十件左右?不同場合所穿道服皆不同?
據他所說,自己平常只是一位平凡人,但只要穿上道服(袍)就有能量?還在天上有個法號與位置?這個應該是他自己想像的,一個人的能量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經過不斷沈思(禪定)與反省(懺悔)所提升的,假如只是靠穿上一件造價不斐的道袍(外物)即能改變自身能量,那只能說明他是無知的,因為唯有心才能改變這世間的種種一切。《華嚴經》裡有四句話即可詮釋:「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這裡舉個例子,宋朝濟公(李修緣)生前的「道袍」補丁非常嚴重,就算送人不識貨的人也未必想要?因為根本不值錢(但他憑藉著自己道心,濟助貧苦落得二袖清風,又有誰的能量能堪比呢?)可見真正的能量,是來自個人修為與心靈深處的反思。外物再有能量哪也只不過看是誰?用了他……濟人利物。
自知凡流命,斷惑修善策。悟伭關之奧,參塵障之疑。
守靈台之境,悉乾坤之象。佛道本源同,造化只在人。
天命性道修,教理人和周。信手隨筆書,散開分萬億。
記得小時候常看布袋戲,裡面常有自稱貧道&貧僧的人偶(小時候不解?為什麼總要自稱「貧」,其實真正的解釋應該是「淡泊」以明志來對自我修行的一種雅稱與堅守。但來到現今的社會還看的到有貧道&貧僧嗎?大抵都是已超乎我們(三觀)想像中的富有,所以開豪車住豪宅的也不乏一些宗教人士,可是平頭老百姓大多數人,光為了三餐奔波的人真有事請他們幫忙,又有幾個?是幾個?願意無償義務幫忙的呢?更有些不肖宗教人士,更慣用因果來半恐嚇當事人(好似你若不讓他幫你處理,你就將大難臨頭了!)。
這讓我在思考的是,為什麼這都還有人會信呢?再次強調,真修行是不取一物為己(這很重要要說三遍銘記在心),反而是給予(奉獻己力與財物或者智慧,來改變這世道的不公允)才對……但如今的宗教已然變質了!先不說能力如何?什麼都明碼標價,舉個簡單例子,就簡單祭改也得至少收你個紅包。這雖是人之常情,其實就會(懂得)的人來說,這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隨文記載:
今天來談個似真、似假的玩笑話(但當年菩薩可是很認真的,我卻把它當玩笑話)!我曾問菩薩?你們如何判定?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人!當年菩薩說這個很簡單,從外貌上看你眉毛就知道,再來是看你前世所留印記?是否有發出羅漢光等(所以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這讓我回憶起,我在十七歲時第一次遇到降龍羅漢(濟公),他屈指一算就把我收下為義子,他說這位子你也可以來坐,我媽趕緊說他還要繼續升學(讀書)不適合啦!我的確是不適合,我個人覺得世間應該還有其它的地方,能發揮我、自我長才的地方(單獨當個乩身對這世道影響不大,因為侷限委身於世界某個角落裡)。
語末:
陰陽之氣何以分形,清者為陽濁者為陰。
天地未有先有此性,心為太極動靜俱涵。
三教歸一清靜為本,大道精微教人修心。
心如太虛徹地通天,夙根清靜道氣渾堅。
https://new500arhat.wordpress.com/
john 2024 6 22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