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mouniassn · 3 months ago
Text
前世今生(二)前世丈夫求超度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之前看師兄分享超度祖母的事宜,讓他感慨自己的後事還是要靠自己,不要打算依靠旁人或子女。讓我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深深認同自己的未來還是靠自己,比較有保障。
不知從何時開始,經常會有一位男性出現在我的夢裡,看不清楚他的面容,但卻能知道是同一個人。因為對方給我一種很奇妙的親切感,雖然一直反覆夢見他,卻沒有���慌過。對方常會半途出現在夢境,一直待到夢境結束。但前一陣子卻突然有一個夢境,對方出現之後,卻半途消失。因為夢中內容使人不安,於是向精舍請示夢境,也請示了對方與我的關係。佛菩薩慈悲開示:「對方是我前世的先生,我們感情很好才會一直夢到他。」
看到佛菩薩的開示,首先我是震驚,佛菩薩之前開示我前世是員外,所以才會帶一些壞習氣來投胎。但原來我不是員外,而是員外夫人,前世的我仗勢欺人,造下許多惡業。想起《地藏經》裡面說:「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歎。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我又向精舍請示:「一直夢到對方的原因為何?」開示結果:「對方求超度」。我當下還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段時間才忽然驚覺,前世的先生尚在地獄受刑,那我前世做了這麼多傷人的罪業,是否也要到地府受刑?再次請示,佛菩薩慈悲開示:「尚有第四殿刑期20年未受完,要誦經迴向化解地獄刑期。」
我去查了《玉曆寶鈔》,在第四殿受刑的原因,詳見精舍部落格《玉曆寶鈔》總連結頁面。簡單來說,就是自私自利,不肯為人著想,慳吝於分享藥物或治病藥方的人,就很有可能要到這殿來受刑。想不到我前世不但造下許多傷人的業障,為人處事居然這麼惡劣。今生還能有機會獲得人身,聽經聞法修行,真是感恩上天開恩,讓我有機會了結因果。
感恩佛菩薩沒有放棄我,今生能夠學佛,還能遇到精舍跟師兄姊們一起學習。願以此文功德迴向我前世先生,以及前世無知傷害的業主菩薩們,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有緣人因頻頻夢見自己前世的員外丈夫,經請示後,牽引出自己前世原來是員外夫人,而非員外。前世的員外丈夫目前尚在地府受刑,知道有緣人在修行,特來夢中示現,以求超度。有緣人也因此得知,���自己前世是一個貢高我慢、自私自利、仗勢欺人、慳吝之人,造下無數傷人業障,所以尚有地府第四殿20年的地獄刑期尚未受完。
此分享文,有緣人提供了三個重要的訊息,值得我們隨之省思、反省與學習:
一、前世丈夫仍在地獄受罰,知道有緣人在修行,前來求超度
以精舍多年辦事的經驗,若夢到亡者(祖先或親人),除非是要投胎前來示現,否則大多是回來求超度。有緣人的前世丈夫,目前尚在地獄受苦受罰,沒有如她得以「假釋出獄」的福氣。幸而有緣人向精舍請示,才能用功德超度前世丈夫,免於地獄刑罰之苦。
乍看之下,是前世丈夫求助於有緣人,但也因為前世丈夫在夢中的示現,引發有緣人請示出自身尚有20年未完成的地獄刑期。前世丈夫除了求超度之外,也成功地提醒有緣人(前世妻子)要好好修行、消業障、誦經回向化解地獄刑期,才能免去死後再地獄之苦,夫妻兩人鶼鰈情深,讀來令人為之動容!
二、有緣人尚有地府第四殿20年的刑期尚未受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地府刑期者如得假釋出獄,係讓其有機會來了結因果、消業障,所以要認真修行及多行善事,才能將功折罪;否則,回地府也是要繼續受刑的。」
阿伯師兄又說:「不要以為人死後就會突然變善良,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修行並將習性修正導正,才會契入良善的境界。」
有緣人因隨精舍修行後,懂得修行是內修的功夫,得知前世的丈夫尚在地獄受罰,馬上反省自己今生的傷人業力很多,應該與前世為員外夫人有關。果真牽引出自己尚有第四殿20年刑期的開示,這便是修行者該有的態度。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修行就是在修正自己的行為,改變前世不良的習氣,止惡行善,最後做到「諸惡不做,諸善奉行」的境界。
有緣人最後感恩的說:「感恩佛菩薩沒有放棄我,今生能夠學佛還能遇到精舍跟同修們一起學習」。並且懺悔:「願以此文功德迴向我前世先生,以及前世無知傷害的業主菩薩們」,有緣人發自內心的感恩與懺悔令人敬佩。淨空法師說:「只要一口氣沒斷,懺悔都來得及。」
修行人的「懺悔」是要「真懺悔」。何謂「真懺悔」?《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教導我們,除了做到「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但只有「懺」,這樣是不夠,我們還必須做到:「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做,是名為悔。」換言��,要衷心徹底做到「止惡行善」才叫做「真懺悔」。
三、自性自度,別期待別人超度我們
業是自己造的,當然還債要自己來還,才是「負責任」與「真心懺悔」的表現。唸經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我們自己的心性與智慧,以經為師,進而改變過去不良的心性與習氣。如果我們總是依賴別人來幫助我們,最後得到智慧的,是那個幫我們唸經的人。而事事依賴的人,仍在原地打轉,便枉費今生得色身修行之殊勝因緣,畢竟解鈴還須繫鈴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都有因果,但非百分百都是過去世所致,有的是本世所造下的新因,來世才會承受果」。精舍不斷提倡「自性再度,自業自消」、「以經為師,莫以人為師」,便是希望隨正法修行之人,透過專心唸經的過程,契入佛法,真正了解經文的意義後,最後運用於生活中,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止惡修善」,諸惡莫做,諸善奉行的境界。
感恩有緣人與我們分享這麼珍貴且難得的自身經歷。淨空法師說:「所造一切過失、錯誤,不要遮蓋隱瞞,否則罪過越來越深。」阿伯師兄常常告訴我們:「人要知命、認命,再造命;知福、惜福、再造福」,「認真誦經、認真修行」是每一個人「再造命」與「再造福」的最佳途徑。只要堅定道心、奉行正法不輟,相信我們一定會有個更加光明與燦爛的未來!南無本師世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2 notes · View notes
readingfever · 10 months ago
Text
愛你去死
如果現在是守護神在對她說話,他說話的方式像是個魔鬼—他引誘她去執行像是罪惡一般的善德。丟棄手槍是一種背叛,那是怯懦的行為,這意味著她選擇以後永遠不再見他的面。她憶起往日佈道、教誨、告解中,聽到的道德格言,帶有牧師迂腐的口吻—「妳可以在恩典的寶座前為他新求」——這句話她聽來像是絲毫不具有說服力的巴結言辭。邪惡的行為是誠實的行為、是大膽的,是忠實的—而善良,她覺得,只不過是代表缺乏勇氣而已。她舉起槍抵著耳朵,又疲倦地放下—那只是一種可憐的愛情畏懼死亡。她並不害怕犯不得永生的罪—她並不怕下地獄但她害怕死亡。品基說那不會痛,她感覺他的意志力移動著她的手——她信任他,她又舉起了槍。
葛林:《布萊登棒棒糖》,頁360。
2 notes · View notes
vedfolnirtw · 11 months ago
Text
誰是偽善?我們對人性的常見誤解
偽善,是一個在網路評論中常見的詞彙,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做善事,實際上卻抱持著不良動機或隱藏惡意的人。
偽善,是一個在網路評論中常見的詞彙,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做善事,實際上卻抱持著不良動機或隱藏惡意的人。 更甚者有些反社會性格的鍵盤鄉民,只要看到有人做了一個善意的行動,他們們也能輕易地片面貼下偽善的標籤。 然而仔細思考後會發現,「偽善」這個詞彙真的有意義嗎? 我們是否可以客觀地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善還是惡?我們是否有權利去批評別人的善行是出於真心還是虛偽? 在��篇文章中,我將探討一個有趣的觀點,就是「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偽善」。 目錄show善惡分明心的壁壘偏見 善惡分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就是「善即是善,惡即是惡」。 這個前提的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善或惡,只取決於行為本身的結果,而不取決於行為者的動機或心態,甚至是無限滑波成未來可能的惡。 例如,如果一個人捐錢給慈善機構,那麼他的行為就是善的,因為他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無論他是出於真心,還是為了炫耀,或者為了獲得…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Tumblr media
道路 真理 生命 第四集 懺悔罪行與罪性
罪的普世性
神是光明、公義、聖潔的,而活在罪中的世人卻陷在黑暗、不義和汙穢之中。 《聖經》講:“人人都是罪人。” 《舊約·撒母耳記上》中有寫道,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 但是,這位以色列的偉大君王也坦誠道:“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舊約·詩篇》51:5】 《舊約·詩篇》裏有寫道,“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了正路,一同變為汙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篇》14:2-3】 這裏說“一個都沒有”是從神的善惡標准來講的, 並不是說不殺人、不放火、不偷盜、不妄語就不是罪人。 我們凡夫的心裏面都有自私心、貪求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各種負面的心態, 所以神說:沒有一個人真正行善。
前面我們有學“亞伯拉罕”的故事, 亞伯拉罕是神揀選的人,在當時的人類當中是最優秀的一個人, 亞���拉罕可以算是以神為中心的人,他對神的信心非常好, 亞伯拉罕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他仍然還是有過失的、有罪性的。 摩西更是這樣,當神要求他做事的時候,他就一直地推諉, 用神的標准來說,他還是沒有完全做到真正的行善。 也就是說,他還是有罪性的。
關於罪,必須把罪性與罪行區分開來。 罪性是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原罪; 罪行是內在罪性的外在表現。
所謂罪性,是指以自己為核心的自私心態, 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有了罪性之後,人與神的關系破裂了, 從此,人不再以神為中心,而以自己為中心, 所以亞當和夏娃的後代都有了罪性,無人幸免; 人內心的自私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罪行。
那麼,怎麼樣才算罪人呢? 並不是人有了罪行才成為罪人, 而是人天生具有罪性,而必然要犯罪。 所以,人人都是罪人。 人都有自私心、驕慢心、嫉妒心、貪愛心與嗔恨心等罪性,從而引發各種罪行。 【《新約·約翰一書》3:4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行。 這種罪行是指人用言行直接對抗神的誡命。
《聖經》中講的罪性,���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含義是射箭沒有射中靶心, 所謂罪性,是指人無法完全達到神的道德標准,是對神的道德標准的偏離, 神對人在道德上的要求最終體現在《舊約》中記載的以色列偉大先知摩西從神那裏領受的十條誡命: 第一,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 第二,不可崇拜偶像; 第三,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 第四,当纪念安息日; 一个星期有一天不工作, 要聚在一塊懺悔,贊美神,懺悔自己的罪行——安息日,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当孝敬父母; 第六,不可杀人; 第七,不可邪淫; 第八,不可偷盗; 第九,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不可貪戀別人的房屋、妻子、奴僕、婢女、牲畜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20:1-17 )
第一条是“耶和華是唯一的神”,這條是最重要的 真正信了神以後,後面的九條也就很容易了。 對神的信心越堅定,神囑托你的話你就會奉行得越好。 信心確實能夠對你後面的九條誡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很多人信心不夠,一做事情就忘記了神的教導, 表表面面的、不光明磊落。 交朋友也不真誠,虛情假意。 對待朋友,可以利用的時候就甜言蜜語、小恩小惠, 一旦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便不理不睬,甚至傷害、陷害、殺害都有可能。
神要求世人的道德標准主要是十條誡命。 如果人類只是遵守十條誡命、在違反了十條誡命的時候做懺悔,懺悔的是罪行。 罪行是有可能在忏悔之后今生不再重犯的, 但是這只是克制、壓服了自己的惡念和私欲,惡念和私欲並沒有從內心清除, 那麼人的罪性還在,並沒有懺除掉。
所以《舊約》中只講到遵守誡命、懺除罪行可以得到神的應許, 並沒有提到人死後是可以進入天國的, 這是因為《舊約》中還沒有懺除罪性的智慧和方法。
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他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德的總綱。”(《新约·马太福音》 22:35-40) 《新約》的《雅各書》上也指出: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新約·雅各書》4:17】 在這個意義上,應該做的而不去做,就是在消極地犯罪,虧欠的就是罪, 別人對你有恩,你心裏沒有念恩,不想著報恩,這就是罪。
耶穌對他所選召的十二個門徒訓示道: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唯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則要怕他。【《馬太福音》10:28】 所以,《新約》中耶穌指明的誡命比《舊約》的摩西十誡要求高很多,更難做到。 耶穌要求信徒們不僅要懺除罪行,更重要的是要懺除罪性,趨近神的道德標准, 這樣才有進入天國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能夠盡心、盡性、盡意愛神,那麼他肯定會依教奉行,謹遵摩西從神那裏領受的十條誡命和耶穌教導的誡命。 當年基督的門徒拼死去傳教, 他們也像主基督一樣,用生命去喚醒人們的善念和對神的信心。
每個人身上都混合著善與惡,而且私欲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 有的人貪生怕死,有的人貪戀女色,有的人唯利是圖,有的人則熱衷名譽,有的人坦露無遺,有的人則隱晦難測。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我們應該盡量地去看清自己的罪性,覺知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
在教會中,甚至在神家做工的弟兄姊妹們,即便表現出的道德水准很高,幾乎沒有罪行,且常常行善,感覺自己很高尚, 但仍不可能除掉自私心、高傲心、嫉妒心…… 各種惡念、惡心不可能清除, 也就是說,不可能清除這些罪性。
【《新約·約翰一書》3:15】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裏面。 【《新約·馬太福音》5:28】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奸淫了。 深藏在人思想隱密處的罪性,不僅他人看不見,如果不通過學習智慧,就連自己也覺知不到, 潛意識裏,也是一直在掩飾自己的罪性。
我們明明知道自己並非無辜,常有閃失,有見不得人的念頭、行為, 但卻仍不時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我安慰, 不知羞恥、不知慚愧,不信因果、不信輪回,看不清自己的罪性。 耶穌對這種普遍存在的“自以為義”的驕傲心態提出嚴厲的批評。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人講了一個故事來作比喻, 說:“有兩個人上教堂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律師),一個是稅吏(稅吏的官員), 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 捐上十分之一。’ 那個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主耶穌說)我告訴你們:這個稅吏回家去比法利賽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新約·路加福音》18:9~14】 法利賽人外在的道德水准可能比稅吏要高,但在神的眼裏反而不看為義, 因為此人同樣達不到神的要求,且毫無自知之明。 在主耶穌看來,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可憐、更可怕。
意思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會去改善自己; 一個認識不到自己錯誤的人永遠不會改變, 不認為自己有罪,就不會去懺悔。
【《新約·約翰福音》12:47】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那些對神有堅定信心而真正行善的人,他們會盡量地用生命去傳播主耶穌的福音, 希望世人能夠學習智慧。讓世人自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即使世人不願意聽從福音,但他們還是一樣地無私、默默地去引導世人。 他們是真正地做到了無私, 不管世人是怎么对他们,他们都是不变初心, 他們一直在努力地把人性裏面的罪性用智慧來掃除幹淨。
被魔鬼撒旦選中的人喜好控制世人, 他也會告訴世人:“你們要行善,要做好人。” 事實上是要世人為他服務。 因為人都有罪性,主耶穌降到人間來救人, 只有在信神的過程當中懺悔、清除罪性,盡量去踐行愛人如己,修複和神的關系,才有進入天國的可能性。 就是說,要超越人的道德標准,要趨近神的道德標准,才能夠升到天國去。
youtube
2 notes · View notes
sumpostory · 5 months ago
Text
0 notes
tanghighacester · 6 months ago
Text
賞罰不信。
必也離心。
善惡不實。
必也離德。
離心離德。
國必成間。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賞罰不信。
必也離心。
善惡不實。
必也離德。
離心離德。
國必成間。
0 notes
light-wisdom · 9 months ago
Text
福音問答集23--《聖經》也講因果律嗎?
《聖經》中經常有講到報應,在《道路 真理 生命》第一集中,就講到了《舊約》中大量關於報應的內容,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可以去看一下。
主耶穌在《聖經·新約》中也講到報應: (馬太福音16:27)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里,同着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啟示錄22:12)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約翰福音12:48)���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主基督所講的道就是報應之道。那什麼是報應呢?報是果報的意思,應是果報相應的因,報應就是因果報應,所以說《聖經》裡是有講因果律的。
神創造了世界,也把因果規律賦予了這個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因果規律的話,那這個世界不就亂套了嗎?這個世界怎麼體現神的公義、公正呢?一切科學理論都是建立在因果規律之上的。
主基督所講的道,就是《約翰福音》開篇講的「太初有道」的道,就是主基督再來要講的一切的真理。
主基督說: (約翰福音 16: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就是領會不了。 (約翰福音16: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他從哪裡聽來的呀?是從父神那裡聽來的,所以說聖子和聖靈是有區別的。 因果規律就是主再來要講的真理的一部分。
youtube
第一,不管是哪個宗教,哪個派別,只要信主,信上帝; 第二,相信輪迴,去惡行善,懺罪悔改; 這樣的人都是我們的弟兄姊妹,這樣的教派都是和我們志同道合的教派。我們要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傳播真理。 我們不僅要自己信,如果你覺得講得有道理,要傳播給更多的人。傳福音不僅是牧師的工作,是我們每一個信徒的責任。這也是升入天國時,主最看中的一個方面。
查經學習小組Whatsapp: https://chat.whatsapp.com/HElK31FQalL6lMScjY9MM9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wiselight.org
1 note · View note
lune6988 · 9 month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via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世法哲言》(六十八))
0 notes
mouniassn · 1 month ago
Text
跟小孩聊聊天(3)還要吃牛肉嗎?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記得我是在十多年前吃素的,孩子跟我聊到吃素的問題,也問了關於牛奶、牛肉的事情,我想說他也大了,直接點選網路上殺牲畜的影片給他看,看了幾支影片。
1. 牛奶的來源,以及小牛的處置
孩子問我:「牛奶怎麼來的?」牛奶是給小牛喝的,母牛必須懷孕,才有牛奶,所以奶牛必須一輩子都在懷孕。而且無法產乳後,就會變成食物,非常悲慘!孩子問:「小牛出生後喝什麼?」因為牛奶變成產品了,所以小牛沒得喝,可能就直接變成食物了!這一整個就是個悲慘的故事。
2. 殺豬的影片
由於內容過於血腥,我只看到了豬隻被捆綁住,要下刀的那一剎那,我跟小孩就關掉影片了!其實我小時候就看過現場版的影片,那是一次超大型廟會,那時家裡還養豬,我們家也為了廟會,宰殺了一頭豬。豬的叫聲真的很淒厲,回想起來,那聲音猶在耳邊。
3. 殺雞的影片
我跟小孩都是點開影片後,看到刀子拿出來,雞隻捉起來,就不敢看下去了,小孩直說:「好可怕!」這我小時候也看過,那是母親宰殺雞、鴨。逢年過節,就是牲畜們的忌日。
這時小孩在旁邊哀哀叫問:「祖母家的『小雞』,是不是長大就要殺來吃?」「是的,叔公說這些就是過年菜。」我跟孩子說:「你要多回祖母家,看看雞舍的牠們,因為過年的時候,就是盤子上見了。」小孩感到很難過,因為她一直去看這些小雞,並且把牠們抓起來在手上摸,很喜歡這些小雞。
她一直說要抓一隻小雞回來養。唉!我們住的地方養不了呀!另外不殺也不養比較好,避免結下業障。我跟他解釋為什麼不要養?因為養了以後,對方的生命就由該人負責,寵物死了、病了或沒顧好,都要由飼主負責!
小孩聽完後,還是在一旁哀哀叫,一直喊著「小雞、小雞」。但這就是人生。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管不了��們的業障,如果覺得牠們可憐,就別吃了吧!
我問她:「所以以後妳還要吃牛肉嗎?」她說:「不要了。」
(分享完畢)
有緣人透過影片結合生活經驗的方式,與孩子分享素食的好處,但宰殺影片屬於殘忍類的影片,建議還是不要讓年紀小的孩子直接觀看,避免孩子睡不著!
世間有六道輪迴,為什麼雞鴨牛羊出生要被人吃呢?很多是因為過去對人有虧欠,或因為所犯業障過重���無法透過人身償還,所以出生在畜牲道,變成食物來還債!既然如此,為了了結因果,就該吃牠們嗎?也不是這樣說的。
人家欠我們的,我們有選擇要不要的權利,畢竟透過這樣的方式償還,太過血腥,吃著、吃著,連帶把慈悲心也吃掉了。更何況,並不是每個被吃的牲畜,都與吃牠的人有因果,若無因果,則吃的當下,便結了新的因果。
依照精舍辦事的案例,許多案子彼此糾纏了好幾世。有本世當父女,過去是不同關係的討報,再追本溯源上去,糾纏了更多世,每世你害他,他害你,恩恩怨怨牽扯無窮盡!這樣的案例很多,討報常常不是一次就討完,而是本世沒討完,來世繼續討!
另外,這種討報的方式也不是說欠債的一定只能扮演被討的角色,有可能心性不佳,導致被討的變成加害者,不但沒有還債,還加深了累積的宿怨,這樣的例子也會出現!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斷惡修善。我們把自己給修好,不要結惡緣,還得多懺悔與功德迴向,來減輕過去的罪業!
如何不要結惡緣?先從茹素開始吧!人一天三餐,餐餐葷食,則餐餐都在造業。管好這張嘴,少去塵沙業!若能如上述有緣人的方式,從小就教孩子茹素,哪怕不能一次到位,也能減少肉食的次數,這樣都能幫孩子減少結惡緣的機會!
人生很長,可別一直累積罪業,到最後無邊無盡的罪業,到頭來也是自己要承擔!素食吧!從嘴巴開始!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poetors · 2 years ago
Text
《善過惡錯》元明一行詩
反思己過者愈善, 執拗他錯者愈惡。 創作主題:善過惡錯 創作者:元明 創作時間:中華民國111年12月4日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hfimath · 2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0 notes
Text
Tumblr media
道路 真理 生命 第三集 原罪與輪迴
該死的禁果和原罪
在文藝復興以後,隨着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人類開始越來越迷信科學,懷疑是否真的有上帝,
特別是到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人類的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相信上帝的人越來越少了。
即使相信,也沒有那麼虔誠,
這些懷疑的人提出了很多問題,
現在我們來列舉一些他們提出的問題。
youtube
0 notes
journeytothewestresearch · 10 months ago
Text
Is Six Ears an Aspect of Sun Wukong?
I've seen some people claim that Six Ears is not an aspect of Sun Wukong's mind. They either ignore the references to "one mind" and "two Minds" (and the Buddhist philosophy behind them), or they just say it's allegory and nothing more. Well, there are actually internal story details from chapter 58 that support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nkey King and his doppelganger.
1) The Bodhisattva Guanyin and her “eyes of wisdom” (huiyan, 慧眼) can’t tell them apart:
The various deities and the Bodhisattva stared at the two for a long time, but none could tell them apart (Wu & Yu, 2012, vol. 3, p. 106). 眾諸天與菩薩都看良久,莫想能認。 [And later:] Pressing his palms together, our Buddha said, “Guanyin, the Honored One, can you tell which is the true Pilgrim and which is the false one?” “They came to your disciple’s humble region the other day,” replied the Bodhisattva, “but I truly could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 (Wu & Yu, 2012, vol. 3, p. 114). 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 …
2) The tight-fillet spell works on both Monkeys:
Asking Moksa and Goodly Wealth [a.k.a. Red Boy] to approach her, the Bodhisattva whispered to them this instruction: “Each of you take hold of one of them firmly, and let me start reciting in secret the Tight-Fillet Spell. The one whose head hurts is the real monkey; the one who has no pain is specious.” Indeed, the two disciples took hold of the two Pilgrims as the Bodhisattva recited in silence the magic words. At once the two of them gripped their heads and rolled on the ground, both screaming, “Don’t recite! Don’t recite!” The Bodhisattva stopped her recital … (Wu & Yu, 2012, vol. 3, p. 106). 菩薩喚木叉與善財上前,悄悄吩咐:「你一個幫住一個,等我暗念緊箍兒咒,看那個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他二人果各幫一個。菩薩暗念真言,兩個一齊喊疼,都抱著頭,地下打滾,只叫:「莫念,莫念。」菩薩不念 …
(If someone disagrees with this one, they need to show where it says Six Ears is faking the pain.)
3) Both the Jade Emperor and the imp-reflecting mirror can’t tell them apart:
Issuing a decree at once to summon Devariija Li, the Pagoda-Bearer, the Jade Emperor commanded: “Let us look at those two fellows through the imp-reflecting mirror, so that the false may perish and the true endure.” The devaraja took out the mirror immediately and asked the Jade Emperor to watch with the various celestial deities. What appeared in the mirror were two reflections of Sun Wukong: there was not the slight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golden fillets, their clothing, and even their hair. Since the Jade Emperor found it im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hem, he ordered them chased out of the hall (Wu & Yu, 2012, vol. 3, pp. 107-108). 玉帝即傳旨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鏡來照這廝誰真誰假,教他假滅真存。」天王即取鏡照住,請玉帝同眾神觀看。鏡中乃是兩個孫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髮不差。玉帝亦辨不出,趕出殿外。
4) Only omniscient beings like Investigative Hearing (Ksitigargbha's mount) and the Buddha can tell the two apart:
[T]he Bodhisattva Ksitigarbha said, “Wait a moment! Wait a moment! Let me ask Investigative Hearing to listen for you.” That Investigative Hearing, you see, happens to be a beast that usually lies beneath the desk of Ksitigarbha. When he crouches on the ground, he can in an instant perceive the true and the false, the virtuous and the wicked among all short-haired creatures, scaly creatures, hairy creatures, winged creatures, and crawling creatures, and among all the celestial immortals, the earthly immortals, the divine immortals, the human immortals, and the spirit immortals resident in all the cave Heavens and blessed lands in the various shrines, rivers, and mountains of the Four Great Continents. In obedience, therefore, to the command of Ksitigarbha, the beast prostrated himself in the courtyard of the Hall of Darkness, and in a little while, he raised his head to say to his master, “I have the name of the fiend …” (Wu & Yu, 2012, vol. 3, p. 112) …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擡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 [...] Smiling, Tathagata said, “Though all of you [Guanyin] possess vast dharma power and are able to observe the events of the whole universe, you cannot know all the things therein, nor do you have the knowledge of all the species” (Wu & Yu, 2012, vol. 3, p. 114). 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 […] [After the Buddha explains the ten categories of life and the four types of celestial primates (see the introduction here), he says:] As I see the matter, that specious Wukong must be a six-eared macaque … (Wu & Yu, 2012, vol. 3, p. 115). 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
In short, the twin monkeys are so hard to tell apart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rue and illusionary minds (refer back to the article) within the same person.
So what does this say about Shadowpeach? I know LMK is a separate entity from the novel, but applying canon to this ship would make it more self-love, right? I'm sure those with creatively perverted minds know what I'm taking about.
125 notes · View notes
potteresque-ire · 4 days ago
Text
youtube
Happy Halloween! 👻 (Happy Birthday, Wei Wuxian!)
For this spooky evening, I'd like to present this spooky song named 《辜》 (Guilt, pronounced gu), one of the theme songs from Season 2 of 天官賜福 TGCF's audio drama. (Lyrics and some thoughts under the cut!)
Below is my attempt to translate the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eerie) lyrics, although I can't say I'm satisfied with my efforts this time. It bears strong roots in the Taoist (religious) tradition, which I'm not part of. The very last paragraph (the one that mentions a pardon) is from a prayer known as 往生咒 (The Rebirth Mantra; Buddhists have their own version), which believers chant to help lost spirits find their way to the next life. Hence, the change in tone. I hope though, that as music is universal, that even with the language barrier this song can successfully spook some of you. Oh, by the way, the vocal in the middle of the song (starting 2:27) is from an opera style known as 華陰老腔 (pronounced Huayin Laoquiang), which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and the performer 張喜民 Zhang Ximin is the heir of the style (kudos to the production team of the audio drama for inviting him!). Even though the origin of the style is far from where I've grown up, the lines from that paragraph: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Good is retributed by good. Evil is retributed by evil. It’s not a lack of retribution. It’s the time of retribution has not yet come. is something I can recite, in my own dialect (Cantonese), since I was little. The way this song conveys this well-known message ~ one that I admit I don't / can't always believe in ~ is very powerful to me. It'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ve repeatedly spooked myself with this song this month! (And so, I'm also using this post to send a message to Voldie: yes, I remember what you did 43 years ago on this night. The time of retribution would come for you.) (No, I haven't forgotten my "birth fandom" (Harry Potter), which I do plan to revisit one day. 😊) Anyway, onto the lyrics!
《辜》 (Guilt) [0:14] 幽幽夜沉沉 語悄悄 The night is dark and heavy, its words quiet. 聽 何人行踽踽 登初宵 Listen ~ Who’s walking in solitude, ascending upon this evening? 遊魂野客喧囂 高門重府燭搖 Boisterous are the wandering souls, the unbridled guests. Flickering are the candles in the mansions, the palaces. 問旦福夕禍 世間知多少 Asking about the ever-changing fortunes and calamities, how much and how little this world knows about them.
[0:43] 忽而風起 似誰��� 良辰吉時到 The wind suddenly rises, as if someone laughs. The propitious hour has come. 幾家烹調歡宴 肉骨餵邪妖 不足飽 Some homes have cooked a feast, meat and bones to feed the wicked but can’t satiate. 他神色木然 既悲又喜 耳畔道 Wooden is his expression, both sad and happy, and by each ear, he utters words. 回頭 卻是惡言生寒 入髓竅 But when heads turn, the evil in the words grows into a chill and burrows into the marrow.
[1:34] 迷迷霧漫漫 哭渺渺 The mist dazes and lingers, its tears vague.  提 昏燈過長街 天不曉 Uplift ~ dim lanterns crossing the long streets, the sky that fails to dawn. 花腔滾板未消 惡鬼怨倀又告 Dissipating still are the coloraturas and percussions. Accusing once more are the wicked ghosts, resentful, 問天公愚聵 善惡何以報 Asking the gods, stupid and deaf, the retributions for the good and the evil. 
[2:00] 社鼓陣陣 金鐃厲 良辰吉時到 The temple drums beat. The golden cymbals clang. The propitious hour has come. 造化如命數 歡恨誰藉著 不相饒 Life’s blessings are like the accounts of destiny, transactions of joys and hatred are not forgiven. 他神色木然 似悟非悟 舉斧刀 Wooden is his expression, both knowing and ignorant, and his hatchet rises. 回頭 卻是青衣扶搖 登仙道 But when heads turn, rising is the commoner’s attire, ascending to the enlightened path.
[2:27 Vocal] 休將奸狡昧神祗,禍福如同逐影隨 Don’t use guile to deceive the gods, calamity and fortune follow like shadows.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Good is retributed by good. Evil is retributed by evil.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It’s not a lack of retribution. It’s the time of retribution has not yet come.
[2:52 Chant] 斷足折顱 摧魄裂魂 Feet broken, skull snapped, Spirit broken, soul cracked, 手起刀落 血飛肉滾 Hands lifted, knives dropped, Blood spilled, flesh rolled, 剜心剔骨 解我悲忿 Heart hollowed, bones carved All to solve my sorrows and fury. 易除厄罰 難償苦恨 Easy it is to root out adversaries. Hard it is to compensate the bitter loathing. 斷足折顱 摧魄裂魂 Feet broken, skull snapped, Spirit broken, soul cracked, 有命還命 以待三更 A life for a life, to wait for midnight 諸罪���受戮 見鬼神 When crimes come for a slaughter, to greet their demons and gods.
[3:23 From 往生咒 The Rebirth Mantra] 有頭者超,無頭者升 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 脫離苦海,轉世往生 Those who’ve kept their heads, transcend. Those who haven't, rise. All apparitions are marked with the blessings from life, The pardon from The Supreme transcends your wandering souls. To leave this bitter sea, to reincarnate and reborn.
23 notes · View notes
tanghighacester · 6 months ago
Text
賞罰不信。
必也離心。
善惡不實。
必也離德。
離心離德。
國必成間。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賞罰不信。
必也離心。
善惡不實。
必也離德。
離心離德。
國必成間。
0 notes
light-wisdom · 1 year ago
Text
《聖經》也講因果律嗎?
《聖經》中經常有講到報應,在《道路 真理 生命》第一集中,就講到了《舊約》中大量關於報應的內容,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可以去看一下。
主耶穌在《聖經·新約》中也講到報應: (馬太福音16:27)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里,同着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啟示錄22:12)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約翰福音12:48)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主基督所講的道就是報應之道。那什麼是報應呢?報是果報的意思,應是果報相應的因,報應就是因果報應,所以說《聖經》裡是有講因果律的。
神創造了世界,也把因果規律賦予了這個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因果規律的話,那這個世界不就亂套了嗎?這個世界怎麼體現神的公義、公正呢?一切科學理論都是建立在因果規律之上的。
主基督所講的道,就是《約翰福音》開篇講的「太初有道」的道,就是主基督再來要講的一切的真理。
主基督說: (約翰福音 16: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就是領會不了。 (約翰福音16: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他從哪裡聽來的呀?是從父神那裡聽來的,所以說聖子和聖靈是有區別的。 因果規律就是主再來要講的真理的一部分。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