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Nへの手紙
書從台灣寄來已兩個月,閒時拿來翻看也有好幾次,雖然統統只是尋常風景,但總是看完又想再看,或許我也從中看到自己心中的風景吧!
事實上,這是森山大道的作品,但我更多是因為中平卓馬而買。誠如書題《Nへの手紙》(給N的信),是森山對亡友N(即中平卓馬)的懷念。所謂懷念,也是對彼此過去日子的回顧與追憶。森山在影集後記���講到,去年因想調理身體關係搬回故居逗子去,然後每日帶著相機,遊走於逗子與湘南海岸一帶,眼之所及,往昔與中平一起渡過的時光片段就湧現眼前。
森山大道在《犬之記憶》裏談到,1964年他與中平卓馬經東松照明介紹而認識,剛好大家同齡(26歲)又同住逗子附近,二人很快就成為莫逆之交,加上當時工作機會不多,兩人經常會相約在附近咖啡店嘆冷氣吹吹風,或到海濱潛水摸魚消磨時光,簡直讓我聯想起日劇〈前程錦繡〉的畫面來。
中平於森山而言,除了是摯友,更是可怕的敵手。中平卓馬思想前衛深刻,筆鋒敏銳,更是行動派,他70 年代的著作《決鬥寫真論》我重複看了又看,裏面對攝影的思考,即使今日看來也毫不落伍。
60 年代中期,中平卓馬在籌劃日本攝影回顧展的項目過程中,內心萌生起「攝影究竟是甚麼」的疑問,於是由本身編輯與繙譯的工作一頭栽入攝影。 1968年更催生了”PROVOKE”這份劃時代同人誌,森山在自傳中也有記述中平如何笑謎謎地帶著第一期的刊物到來邀請他加入。森山坦承:「中平急速陷入攝影,那份執著讓人瞠目結舌,我甚至感到有些畏懼… 他在攝影上的氣魄,在我看來就像是將全部賭在自我證明,而非攝影,那是對我強烈的挑釁」。
透過攝影不斷扣問現狀、挑戰建制,中平卓馬就是這樣一號人物。1971年,他甚至遠赴沖繩,聲援青年松永優因一張新聞圖片被誣告在示威現場殺警的抗爭,這過程亦讓中平對攝影與權力的關係作出了反思。雖然不清楚是否與此有關,1973年中平卓馬全盤否定自己的攝影過去,在逗子海邊一把火將所有底片及紀錄燒燬,之後便放棄了攝影。直至1976年,因與篠山紀信於雜誌上共同連載《決鬥寫真論》,中平卓馬在書寫攝影的同時再度激發起對攝影的渴望,卻不��於隔年因酒精中毒入院並導致喪失大部分記憶與言語能力。
雖然思想與筆鋒銳利的中平卓馬自此成為過去,但記憶的喪去卻沒有讓他忘記攝影,在一步一步重構自我的復健過程當中,中平仿如本能地依然持續外出拍照,攝影成為了他的生活行為,所以後來被人冠以外號─「成為相機的男人」。
不過,與其說中平卓馬成為「相機的男人」,我覺得他在失去與重構自我的過程中,充分實踐了他自己的思想。誠如他在《決鬥寫真論》中所說:「因為所謂觀看,正確的說,就是透過觀看的行為,崩壞被意義固定的我們所有人的視線,目擊我們曾經相信、曾經見過的所有事物的崩解,然後再發現替代它們的全新事物。意義的崩壞與再生,這就是觀看的原本面貌。」
中平卓馬在倒下來到再站起的過程中,藉由攝影,再生了自己。所以,於我看來,他並非成為「相機的男人」,而是體現了攝影的生命實踐。森山大道在《犬之記憶》裏述及該是80年代中平卓馬的一個攝影展說:「毫無疑問的,我確實感受到中平卓馬就在那裡,照片傳達他從未改變的訊息。中平將照片的屬性、不夠純粹的主題陸續剔除,也因而造就中平自身純化的意志,藉此屹立於攝影界… 中平卓馬從開始攝影到現在,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管生病前或生病後,他總是一個勁地思考照片蘊含的意義、不斷前進。而他欲傳達的照片意涵,不會因為他喪失部份記憶而失去,因為那正是支持他強烈意志的原因。」
這便是森山大道口中的可怕對手,亦是他的摯友─中平卓馬。
2015年9月1 日,中平卓馬於横濱病逝。
回到森山大道這本攝影集,正如前述,內裏拍的都是街頭巷尾的尋常風景,於我卻有種看不盡的感覺。出於對中平卓馬的懷念,那風景的背後,或許讓我看到某種情緒與回憶,說不定這也會連結到森山視點背後的某些東西。森山大道曾經說過:「攝影家的我認為是「現在」而攝下、很像是現實的東西,其實是融入在無盡、過去的世界,也是由遙遠處傳來的某種預兆,隨著懷念之情,與未來的交叉點… 我現在透過自身的記憶,按下快門的現在,也是這麼認為。所謂照片的紀錄性,不僅僅只是留住事情發生的時間,也連接前後、所有相關的時間。」
而攝影,亦似一條無形的線,連結起二人的緣分和當中無盡的情誼。影集後記的結尾,森山留下這道話語:「卓馬君,攝影不是很美妙嗎?」
https://moom.cat/tw/item/letters-to-n
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穀雨茶席
是日穀雨。有云:「穀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
中國的氣節名稱總是滿帶詩意,不期然讓人發古思之幽情。午後在家,天色暗灰的,卻沒有迎來雨潤。於是,為自己擺好一場茶席,以茶自潤之。
今日練的這款茶是生普洱,頭三泡色澤棕黃清澈柔美如淡彩,入口厚滑甘味紛陳,口腔含香生津,杯底蜜香猶存,4、5泡茶湯轉淡,甘苦味化為清甜。獨酌五巡,得心自在。
時光荏苒,第一次嚐到生普洱已經是十年前有多,那一段在香格里拉工作的奇妙因緣之後,在回到昆明準備返港之際。同行的有想買茶葉,於是在內地同學友人引介下,到相熟的茶店子試茶。茶主人泡的其中一道就是生普洱。
那時我還不懂茶事(當然現在還未懂),真的大鄉里,當時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原來有叫做生普洱生茶的東西,亦第一次如飲露般地品嚐到普洱味道,令我對普洱茶刮目相看!不過,那時自己不喝茶,最後只是買茶來送人,沒有預自己的份。為自己留下的卻是那品飲的體驗,一份美好的回憶!當然還少不了那天晚上,友人咐託昆大同學招待我們到住處去,並擺了一場茶席,和一班 本來素未謀面的年青人,一面喝茶一面看世界盃,也是相當有趣的經驗。
雖然事隔十載,一旦回想起來,仍是歷歷在目。想不到一口茶,接通了時間和空間,也把人連繫起來,很是美好。
正如這道茶過後,從壺中把茶葉倒出來細看,仍見葉片完整,質感柔軟,葉脈仍清晰可辨,仿佛仍具生命力。
看著那片葉子,想當中蘊含著無盡變化,在吸收了陽光雨露後,再經茶人悉心調配蘊藏,在穿越時空後今夕來到面前,又再一次像獲得生命力般,展開微妙而多彩的變化,最後滋養人心。
世間因緣變化之妙,正是如此。
0 notes
Text
到最後,療癒一切的是...
自從上次在印度機場等飛機時買了The Remains of the Days來看之後,我就愛上 了石黑一雄的書寫。之後,在家附近的圖書館嘗試找作者的書看,只發現這本The Unconsoled。事前 對這部作品 沒有半點概念,但一讀之下,絶對驚艷!那份閱讀的樂趣,比起首次看 The Remains of the Days 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後看了兩部 石黑一雄的 作品,都離不開「回憶/記憶」這個theme,作者透過 「回憶/記憶」除了 把過去和現在扣連起來,更藉此 展現角色本身和彼此間的內心衝�� ,帶動情節的推移。在 The Remains of the Days 裏,讀者還可以有一個對故事發展的預期,也有一個接近傳統上conflict resolve的部份。
但在 The Unconsoled 裏面,上述這些統統都被擺下。故事沒有明顯的情節,甚至可說是沒頭也沒尾(傳統意義上),事態的出現完全不在預期,時空關係固然交錯跳接,就如閱讀意識流的小說般。當然,這並不是一本 意識流小說,但情節的流動卻猶如夢境,過去與現在、記憶與現實,以至不同空間的邊界經常在游移,甚至看到了最後,可能有人會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不過,於我來說,這個問題是不必要的。因為夢醒之後,我們不會去追究夢裏所發生的有甚麼前因後果,是否合乎邏輯?可是,縱使夢裏一切情節都是虛幻任意,沒有人會視之為真,但夢境中的情緒感受卻是鮮明的。有時夢裏經歷的傷感到醒來還似意猶未盡,還是那麼地真實,如此一來,夢境和現實的界線就難分了。
如是者,在 The Unconsoled裏面,很多情節的出現都來得突兀,讀者完全沒有心理預期,其虛幻和現實性更叫人難分,但場景中無論是角色 的內心糾結,或是彼此間的情感衝突與牽扯, 石黑一雄處理得相當有張力。很多時,沒有任何前置,劈面而來的就是某個角色的內心剖白,刹那間把讀者轉換成 聽聆者 ,你仿佛成為了書中角色的一部份,在虛幻中經歷真實的情感起伏,甚至讓你在某處接通了自己某個記憶的部份。
故事講述一位音樂家應邀訪問某個虛構的中歐國家,幾天的行程編排著緊密的活動,甫一抵埗,接踵遭遇不可預期的人與事,種種突如期來的期望、要求、責任以至身分,讓一切編排化為泡影,如同走進迷宮一般,每一個轉折又導向另一���不可知的彎角,沒完沒了,連帶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也交錯互曡,撲溯迷離。
小說名 The Unconsoled ,有譯作「無可慰藉」,書中不同角色各有種種過去,種種懊悔傷痛,但都有 著「無可慰藉」 之苦。往往,「回憶/記憶」 中或多或少都帶著某程度的不可追,當然亦 隱含 著有「無可慰藉」 的可能性。書中主角無論展現了多大的誠意,付出了幾多努力企圖力挽狂瀾,在面對完全無法掌握、無何預期的前題下,最終也只是原地踏步。面對種種期望的落空、 責任 的未完成,以及沒有修補到的關係,故事就來到了最後的場景,卻非常ironic地,在一頓早餐中結束:
'Listen,’ he was saying, ‘everything always seems very bad at the time. But it all passes, nothing’s ever as bad as it looks. Do cheer up’. For a while he went on uttering such empty phrases while I continued to sob. Then I heard him say: ‘Look, why don’t you have some breakfast. Just have something to eat, like the rest of us. You’re bound to feel a little better then. Come on. Go and get something to eat’.
... ...
‘How splendid. Well then, excuse me. I think I’ll take up your suggestion and get some breakfast. In fact, you’re quite right. Even the idea of it is making me feel better.’
“That’s more the spirit,’ the electrician said and raised his croissant in a salute.
原來,到最後,能夠療癒一切的,就是去吃一頓豐富的早餐!
無怪乎現在有這麼多All Day Breakfast了!哈哈!
0 notes
Text
故居
森山大道:「無論如何,離開故鄉的人們,不管對故鄉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沒有一個人是不望鄉的。所謂故鄉,是從某個場所離開,從那個時刻開始就背負著的觀念。也就是,不僅是因為心情懷念故鄉而回去,而是故鄉存在於各式各樣的經驗、記憶的複習與預習之中。」
故此,所謂故鄉,未必只限指稱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間,而是一系列屬於個別人們的記憶、感情、習慣,以至觀念。
或許,因為這樣,每隔一段日子,總會興起回到故居一走的念頭,畢竟那是從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每次重訪,走過往日經常躂蹓的街角,憶起往昔一些生活片段,就如品飲一口陳茶,感覺醇厚甘甜,餘韻悠揚。
上上復落落,無數足印踏過的梯間。
同樣留下了無數身影的街角──返學、放學、吃的、玩的...,回憶滿載。
許多兒時的店鋪其實早已不在,可幸仍有少部份一直營業至今,就像這跨越半世紀的老藥行,雖然陳設隨時代已有不同,但走到門外,記憶中藥行散發出來的味道仿佛猶在鼻端。
那斑駁的招牌正訴說著歷史。
令我想起冬天熱維他奶幸福味道的角落。
讓時光仿佛停頓下來的老店。
換了新裝的老麵包店──往昔,它那經典的歐陸素樸風店面、那部大型切麵包機、不锈鋼玻璃門凍櫃、復活節時櫥窗的小雞裝飾和復活蛋,以至我最愛吃的硬皮豬仔飽等等,都成為回憶中永恒的風景。
0 notes
Text
1/72 MH-53E Sea Dragon
想不到甚麼原因,由細到大,甚少砌直昇機模型。記憶中,細個時候,雙星還有出品1/100的小比例飛機模型系列,當中有部UH-1直昇機,差不多是我模型史上數一數二的嘗試了。
事隔幾十年,一時技癢,弄來了這部1/72美國Sikorsky 公司的MH-53E Sea Dragon來砌。它是美國海軍一款海上掃雷直昇機,也是美國海軍現役最重型的直昇機。由於它的酬載量大,故更經常被投入到救災等人道工作上,例如日本311地震、台灣的八八風災等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之前對這直昇機其實一點認識都沒有,之所以選擇它的原因是偶然在網上見到,而且還是特價,於是就選購下來,出品的公司是一家我從沒聽聞過的韓國公司Wolfpack Design。後來才知道,模型原件本身是義大利Italeri公司的產品,Wolfpack Design公司將它重新包裝過,改換了新的水貼紙,還附加了樹脂及蝕刻片配件推出,以百多元的價錢能夠買到算是十分划算。
斷斷續續花了約四個月時間來完成,砌的過程有點考心思。Italeri的模型以前沒接觸過,以這產品來說,品質屬一般,雖未至於難搞,但也不是乾淨俐落的那種。尤其是有不少部件的定位沒有明確標示,說明書的圖示只是大���而已,結果要上網找圖看影片才可推敲實際���況,比較費神,卻因而增加了對這款直昇機的認識,算是額外收穫,也是砌模型的樂趣之一吧!
用上了蝕刻片及水貼紙的機艙內儀錶板,效果其實不錯。可惜機艙的透明部件較厚,亦沒有打開的地方,當接合後就看不到了。
同樣在接合後看不到的是機艙內部,所以模型原件並沒有安排任何機艙內部零件。不過,做模型的人往往就是有這樣的傻勁,總覺得裏面空空洞洞不夠踏實,好像難以交代。於是,也著手做了幾排座椅,粗粗地,但求有個輪廓,以備在接合後若偶然能從某個角度看到裏面的話,也不致於空無一物就是了!
蝕刻片原本是直接用來提昇模型細部的精密度,卻想不到這次有蝕刻片配件須要先行改造過才可以用!Wolfpack Design附加的其中一件蝕刻片是直昇機右後方外側的一段金屬杆,拿上手後總覺不對勁,後經反覆看過網上幾段有關紀錄片,斷定那根杆應是棒狀而非蝕刻片呈現的扁平狀。
考慮了好一會,決定自己動手改造,把它裁下來換上一根銅線。雖然在處理蝕刻片上自己還是個新手,幸好上次砌「高雄」艦時已累積了一點經驗,到頭來發現沒有比預期中的複雜,算是個新體驗,最後也成了這次製作裏的一個樂趣點。
最後來到機身塗妝,由���機身是單一色,所以上色工序相對簡便,而且Wolfpack Design也提供了機艙窗門的遮蓋貼紙,減省了不少事前功夫。水貼紙有三款塗妝選擇,我選了曾參與日本311地震救災Operation Tomodachi「友達作戰」中隸屬美國海軍HM-14中隊搭載在托圖加號(Tortuga)船塢登陸艦 (LSD-26)上的546號機。
砌好之後,將它擺在同一比例的F-14戰機旁一看,才真正感覺到直昇機機體的龐大。據資料說,單就人員接載來說,它的搭乘量是55員,好厲害啊!無怪乎能肩負起救災的重要任務。
1 note
·
View note
Text
Street graphics
沒有 甚麼藝術不藝術,作者不作者,散落街頭巷尾大大小小的圖像,為社區粧點出一道美的氛圍。
1 note
·
View note
Text
拍者的風景
上月某天走過中環,發覺四周都是在拍照的人,他/她們的身影一下子把街角粧點得像個舞臺,遂把眼前的場景紀錄,拍與被拍同時。
0 notes
Text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終於,把卡爾維諾這部作品看完。
其實買下這本書已超過二十年,那時還未到九七。
但不知為何,書沒看到一半就停了下來。
或許當時的閱讀心境與書本未相應也說不定。
總之,這本只開了個頭的書,就那樣一直放在書架上塵封了。
兩年前家中裝修要搬出去,書架上有很多書都送去義賣了,因為帶不走那麼多,但這本塵封了廿年的書還是會跟著我,或許它是在等那位讀者再回來。
前兩周心血來潮地記起這本只開了個頭的書,再拿上手看,發現感覺完全不同,一讀就不忍放手。結果,二十年的等待,就是為了這兩星期的時光。
閱後,不得不讚嘆卡爾維諾的文思,書中只有一個接一個只開了個頭的故事,表面上支離破碎,但卻一路引人入勝,像穿越一個又一個迷宮,但最後其實甚麼也沒看到。
原來,沒有故事的故事就是所有的故事。
書中臨尾有一節看得我會心微笑,卡爾維諾借助文本內出現的眾多讀者中的一位說:「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閱讀之前的那一刻。有時候,一個標題就足以引燃起我對一本書的興趣,儘管那本書也許並不存在。有時,是書的開端,起首幾個句子......換句話說,如果你只需要一點點東西便可叫想像力奔馳,我要求的更少:有閱讀的期待就夠了。」
雖然我已搞不清楚為何當初書只看了個開頭就停下來,但卻很清楚當日會選擇卡爾維諾這本作品的原因,純粹是為了它的書名《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單單就這書名,便如卡爾維諾��言,已足叫人「想像力奔馳」並充滿「閱讀的期待」了。
寫到這裏,不期然令我想起有本書,同樣是只有開頭,但說不定會是一部非凡之作。
那就是史露比的傑作──
1 note
·
View note
Text
Into the twilight
白日將盡,夜幕漸垂,過去交疊著未來。路過都會的心臟,腦海浮現起,是費茲傑羅:
Gatsby believed in the green light, the orgastic future that year by year recedes before us. It eluded us then, but that’s no matter – tomorrow we will run faster, stretch out our arms further … And one fine morning –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0 notes
Text
貓族的午後
早前到了一間貓咪Café見識見識,裏面真的養有好多貓,不下二三十隻,整體上算是打理得不錯。據店鋪資料所說,它們都是領養回來的流浪貓。比起流浪街頭來說,有個容身之地或許會是個較好的選擇吧!但另一方面,經常被顧客逗來逗去,對貓族而言,有時可能覺得比較煩擾也說不定,它們有些看在我眼裏,眼神中仿佛有著幾分落寞。
那天在店舖裏找到個靠窗的角落,坐下來靜靜地為貓兒們拍幾張照。不知是否它們察覺到我這個不帶侵擾性的存在,漸漸便多了幾隻靠攏過來,並在旁邊睡覺。於是,我就充當了一個下午的守門人,一直守著自己坐位的這方,因此同時也間接地把其他人都擋在外邊。如是者,那幾隻貓兒便得享了一個安寧的下午。
一面看著它們睡,也在心裏一面祝願它們安好。
1 note
·
View note
Text
一個人在騎乘
單車買了快三個月,騎了卻不足十���。入夏以來,經常下雨,致使有時間騎的時候,又因天氣欠佳而作罷。昨晚見天氣好像穩定,於是決定出發。
騎到海邊,天色已全然暗下。經過早前一段雨天日子的洗禮,對岸澄明的燈火映入眼簾,於是一面騎一面欣賞夏夜的景緻,同時享受自己一個人在騎乘的感覺。
騎著騎著,忽然才剛感到幾點雨滴打落手臂,接著就來了傾盤大雨,結果瞬間就成了落湯雞!世事就是無常,惟有好好繼續享受大雨照頭淋的感覺。一下子,麈封的記憶隨著身體的感覺回來。那是在淡水湖的堤霸上,黃昏時來了一場雨,就像當前一樣,全身濕透還開口大呼過癮往前直衝,連雨水都喝下肚去。一瞬間,三十年的時光仿佛前後接通,又再一次體驗著那種 痛快淋漓的感覺。
於我來說,騎單車是很個人的事。 一個人騎車總給我許多體驗和故事。這部單車還是自孩童時的三輪車後,家中再次出現單車。雖然近年來,單車運動早已成為一種風潮,只見很多人都走去買車,接著又一身裝備去練車,但卻沒有引起我趁熱鬧的心態,因為總是感到那不是自己所要的那杯茶。我喜歡單車的原因與年少時並沒有太大不同,就是享受那種無拘無束的自在感覺,可說是我對單車的初心。
之前看過日本人山本修二的一本書,他寫道:「自行車選哪一種都無妨,只要穿喜歡的服裝踩踏板,騎得悠閒自在就好。你可以在都市小巷騎車散步,也可以離開一般道路到河邊騎車。透過肌膚感受空氣或涼風,全神貫注聆聽周圍的聲音,看著眼前展開的多樣景色一邊向前騎。用感性來騎車,這才是運動自行車的享受方式... 速度控制在時速20KM內,在這樣的速度下,一種不由得想唱歌的心情會圍繞著你,對周圍風景或季節的變化也會變得更加敏銳。」
說得真好!記得有個清晨, 又是連場大雨過後開始放晴的日子,一騎上路,已感受到空氣掠過肌膚以及吸進肺部時帶點濕涼的清爽感覺。當騎車經過馬會馬房旁邊,吸進來的空氣帶著馬糞氣味,卻竟有著一種清新感。再者,鼻腔一面體驗著馬糞氣味,耳���又可聆聽到清脆的馬蹄聲在噹噹作響,同時一路體驗著單車駛在路面上的觸感。身體的感官同時開放,感覺如斯立體,一切都在當下,不期然 一份安然的喜悅自 內心生起。
其實,十年前的夏季,我也曾擁有過一部單車,在香格里拉那遙遠的國度。因緣巧合,有機會在那裏工作兩個月,為了交通上的便利,買了人生第一部單車。一個星期有幾天騎著它到村子工作。那時,大多也是一個人在騎乘。
那段一個人在騎乘的生活,予我許多珍貴的體驗,當中許許多多的故事,也成了生命美好的部份...
現在回過頭看, 或許就在當時,在 那高原 鄉郊 的田野間,自己不經不覺間卻踩出了個人修行的路徑!
0 notes
Text
吐露港日月
昨天清早騎單車繞到吐露港,映入眼簾是澄明如洗的初夏晨光,看得人心裏舒服。照片放到FB,有回應說我把香港拍得美,其實我只是隨手而拍。或許,我是在拍我心中的風景。
我在一面騎車一面放眼看著那水天一色的吐露港時,忽然有種時光定格回到少年時的感覺。特別是朝淡水湖放眼望盡赤門海峽時,景色真的就如既往,青蔥的山嶺依然,沒有半點人工的變化,眼前仿如一幅永恒的圖畫。
那時候的新界,看在少年的我底眼裏,是如詩的。到現在,我還是很慶幸能成長在那一個年代,雖然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心靈是富足的。每次走到新界,有一種淡然的欣悅,不假外求。或許,這種感覺因此而成為了身體記憶的部份,現在每當看到對應的景象,就會不假思索地把它拍攝下來。不過,同樣值得慶幸的是,30年後的今天,仍有機會拍出心中的風景。正是「一期一會」,更當珍惜每個當下。
寫到這裏,想起黄國彬的《吐露港日月》,個人十分喜歡的一本詩集,當中不少詩作呈現的是三十多年前沙田的景物,美不勝收。就如以下一首〈沙田速寫〉,或許是我按下快門的當下所折射出來內心 的寫照。
一
一個接一個的暮春,
子規在沙田谷裏啼叫。
馬鞍山的雲煙未歛,
蟬聲就在中大的校園響起。
二
春雨落在城門河面,
一隻小脡
划入吐露港的煙水。
三
雨後從九龍回來,
巴士一出獅子山隧道,
濕亮的紅莓谷
總叫我欣悅莫名。
四
初夏,吐露港的水光總涵著天光,
海面的水痕靜止如練。
五
雨天撑傘在沙田谷獨行;
晴天划一隻舢舨
到遠處的孤島,
踩上無人的沙灘
看遠方的落日。
六
八仙嶺的夕照中,
一隻海鷗在飛;
船灣的水暗藍。
堤上,剩下你我兩人
在並肩而行。
七
深夜,鐵軌在枕木上
聽漁人的鳴榔在吐露港起落。
0 notes
Text
重訪
開設這個Tumblr是2013年的事,因為雅虎部落格結束,為了能有個地方可安置舊文,就搬了過來。當時接著在Blogger開了一個新 部落格 ,把這裏只當作倉庫,之後甚少進來。
其實,隨著 雅虎部落格的結束,blog友們都離場四散,過往那份熱鬧不再, 雖然在Blogger也寫了一會,但環境終究是冷冷清清的,於是就愈寫愈少。
上星期偶然想起這裏,進來看看,發現上次貼文已是三年前的事,真箇歲月怱怱!差點都忘了怎用,所以前幾天貼了點東西試試,今晚再來把版面換妝一下,希望會是個誘因讓自己再來寫點甚麼吧!
0 notes
Text
初夏
星期六中午從西環離開,由於不用趕時間而且天朗氣清,決定不坐地鐵過海,逕自 沿 中山公園海旁一路漫步至天星碼頭坐小輪過海,享受片刻慢活時光。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