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象山慶24.12.13)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507421
人為施設的法(詮釋),總有其相對的盲點與破綻,大致於個人有局部效益或某種相應,就可以了。然而,若能更深入、更理性的學習,而不止於情意上的喜歡與信仰,或可免於宗教團體(或個人魅力Charisma)的迷思。一個教理體系的入門書,略讀兩三年,有了基本的認知與判斷,就可擱置一旁,轉而閱讀宗派所依的佛經與祖論,並於行持上直接的信佛念佛,乘佛願力—如此,才不至於被弘法者個人見解所「框限」而眼界淺、心量狹,見樹不見林。
若因法義不相應、或人事不和諧,而離開某宗教團體,應保留一分感恩的心,不回嗆,也不結怨。重新轉入另一個團體,也不可有「入主出奴、黨同伐異」的心態,縱然有許多建議不被主事者採納,可退回第二線,獨自讀經閱論,與少數人分享心得,但不參與集團的活動。也許,宗教團體比世俗的人群,風氣更閉塞、心態更保守,很難商量、溝通;那就以「作客」的心情,淺嚐即止,彼此留一分客氣與尊重,可免因誤會而盲從,因了解而受傷,涉入太深,創痛也深,最後是互相辜負。
祈願 大家以更開闊、更深入的學習心態來念佛、讀經,或更有助於自信教人信。這個法門易行而難信,就須更多的知識與方便;一般人或誤以為淺知淺解就足以「大悲傳普化,成報佛恩」?這樣也許忽略了祖師們辛勤著作的苦心。
有志於弘揚此法的人,或須於淨土教理更深廣的充實,才不至於愧對法門的傳承及眾生的信賴。南無阿彌陀佛
0 notes
Text
彌陀的大愛+不請之友(象山慶24.12.26)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534989
這種「不請而代」的佛法,學術界稱之為「他力救度」,淨土宗則自稱為「本願念佛」,其名與義皆可相通;就「他力」可有兩喻:
1. 猴抱:神人協作,自他二力;
2. 貓叼:唯聖單行,全憑他力;
前者或可歸為「要門」,後者才是「弘願」[9]。我輩凡夫生在末法之娑婆,既是煩惱深而罪業重,又無力自修自救而將墮於三途,阿彌陀佛為何還要救度我們?
1.從我這邊,是自覺「愚惡」無可救藥;從佛那邊,則明見眾生皆有佛性,皆是可造之材,皆有(平等)成佛之性,但為無明所覆而迷物執我,是可憫者。
2.若能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佛名,即可往生極樂,而超劫成佛;隨即迴入十方世界,廣度一切眾生。此乃利多之舉也。
0 notes
Text
幸福來自你如何「看待」世界(象山慶24.12.23)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每個人擁有「身、語」行為的一切因緣,關鍵在意(心)的抉擇與改變。不須盲從的追尋,也不必冤枉的花錢,快樂的資源,內建在我們心中。若懂得「挖ㄚ挖ㄚ挖」,就越挖越多,享用不竭。這是淺層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雖然如此,每個人受其宿業、煩惱所縛,真能開發的「善淨」因(心行)果(業報)也有限,乃至於受種種邪見、外境的汙染而變質,其快樂(幸福)仍是有漏而殘缺的,這是「娑婆」人生的本質(有求皆苦、苦中作樂)。若信知《安樂集》「寄花五淨(四禪之天),風日不萎;附水靈河(有龍之河),世旱不竭。」直下捨棄個人的修行,將全身命轉託於阿彌陀佛, 隨時隨處,想到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藉一心稱名,與佛感應,就能獲得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不僅可淨化一切邪念,免除一切魔事,生前平安,命終往生。從今身到成佛,都與佛同在,這是最殊勝圓滿福樂。因為,彌陀的功德與極樂的莊嚴,是不可思議的「無量壽、無盡藏」,可供一切念佛眾生,無條件取用而不萎不竭。
0 notes
Text
教室與野台戲(象山慶24.12.8)
各位南區土地公廟的父老兄弟,今天我們xx掌中劇團在此地演出,是由有x號的x先生,為著答謝神明來提供的。下午決定為大家演這齣――儒俠小顏回。拈香以後,稍待,馬上就要開演。現在,先來請神,扮仙(唱片奏出南管迎神樂)
…關於靜坐的效用,直到今天,已有無數的高僧與學者作過實驗,並提出證明,確實可以閉絕感官對外界刺激的接納。即是說,可以有效的控制這種物理交流,避免受到干擾,因而收束本心,反觀內照,到達湛然不動、物我兩忘的境界。而這個關鍵,完全在於心的修養與訓練……。靠旁邊的同學,把窗戶關上,吵死了。好,對這種學說,我們將科學根據加以證實⋯⋯。」
「啪!啪!呀!走那裡去?今日你插翅也難飛了。看我的乾坤一指功,――啊⋯⋯⋯(吐血聲)。哈哈哈,怎麽樣?啥款?哼,起來,卡勇敢些,大丈夫要拚到死,不能認輸⋯⋯⋯」
「⋯⋯不但作得到,也是每個個條練者最起碼的工夫。我本人曾試過,連續續靜坐兩小時,不思不慮,不起妄想⋯⋯⋯。」
「貧道乃是乾元山金光洞的練氣士太乙真人,閒來無事,在府少坐。仙童,擺下香案……奇怪啊! 突然間心血來潮,待我屈指算來,唉呀呀,不好,徒弟有危…….。」
「我們從生理學曉得,人類的五官���―眼睛可以閉上,嘴巴可以合起,鼻孔可以暫停呼吸。這都是能自由操縱的,對外界的刺激興誘惑,可以自主的拒斥。最麻煩的是耳朵,唯一不能任意主宰的,所有聲音隨時都能侵入耳脈,造成騷擾、驚動⋯⋯⋯。
「來,來,我先讓你三招,有什麼功夫,你照你施展出來,若是三招打不死我,就不要怪我無情了!⋯⋯啪!啪 啪!哈哈,多謝,多謝你手下留情。有夠力,確實有夠力。不過,對我來講,就像蚊子叮牛角,全然無感覺啦。換我,注意,呀!」(快節奏吉他音樂,雜著喊殺聲與敲擊火藥聲)
「請注意這裡來,把精神集中,聽我說。現在談到打坐的訓練方法。不錯,外界的聲音可以自由的侵入耳服,但是,有一個辦法,能使修學者不受干擾,那就是,肯定一切皆妄,萬法由心生,亦由心滅,把持自己的心,無論外境與外緣如何,只要不去攀附它、談論它,不使他發生意義,讓它自生自滅,與我毫無干涉。要做到寂然不動,截斷眾流。如禪師的豪語:[任他霹靂眉問過,談笑自然不轉睛]。或如陶淵明,[結廬在人間,得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對,就是這心,一切決定在於心,這是可以修練達到的,並且,我絕對相信,它必然作得到⋯⋯。
真沒道德,擴音器開得那麼響,其實也沒幾個人看,大概是想上達天聽吧,真討厭,也不顧慮旁邊就是學校,別人正在上課。算了,別管它,他演他的,我們講我們的。
由於耳朵無法防止噪音,就成了靜坐者最大的缺點,如何才能聽而不聞呢?”
不要看外面,豈有此理,什麼儒俠小顏回?顏回,年輕就死了,根本不會武功,怎麼又與道教的練氣士有關係? 亂編亂湊,沒個道理。唉,真是的,算了,沒辦法再講下去了。今天到此為止,下課!即使釋迦牟尼活在今日,也抗拒不了無所不在的噪音。豈有此理!」
學生紛紛叫鬧著離開教室。外面擴音器仍漫天響著;
哈哈哈,我早就講過,你不是我的對手,怎樣?不服是嗎? 回去練幾年 再來啦,哈哈⋯⋯。
0 notes
Text
歷盡劫波恩義在,相逢一笑阿彌陀(象山慶24.12.4)
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或許較命苦,上孝父母,下養兒女,似乎理所當然,也不想給別人壓力,凡事往肚裡吞,臉上若無其事。小孩長大了,父母要站到一旁,讓他走自己的路,做得好,公開為他鼓掌;做不好,私下替他收拾。他對父母若有一絲感恩,是他的福德;或視若無睹,也是他的命運;我們對這些回應不必太奢求或太憂惱,除了繼續履行我們這一代的責任,給他所需要的關愛與支援之外,就每天念佛迴向給他。
來到眼前的事,是意外或業報,也難以探究,就這樣接受了,去處理,事過境遷就放下[1]。有事,念佛;沒事,念佛;有事沒事,憶佛念佛;《���子勸學篇》:「真積力,久則入,學(念佛)至乎沒(往生)而後止也。故學,數(次數)有終(限量),若其義(信願行),則不可須臾捨(久習成自然)也。為之,人(往生成佛)也;捨之,禽獸(輪迴六道)也。」念佛是「意根」的淨化[2],不須在乎一時的得失(功夫),念佛是回應佛的呼喚,全靠佛力的護念(攝受),平時常念,佛即知之,若遇「造次、顛沛」之際,或得佛力冥加而逢凶化吉。我雖不見不聞(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照我身)[3],應於此深信、感恩而相續念佛。
每個人大多受其往昔業力的牽引而自作取捨,我們旁人的影響力其實很小,因此,不須太自我膨脹的要「為他人」負責。在宗教界,有很多本性好、善根深的人,但受制於個人的崇拜與集體的壓力,有時也難以清醒、自由的做人。經歷了更多宗教團體,就更了解團體的操控,也更同情個人的無奈。因此,可珍惜每一個人的友情與價值,而遠離各種團體的洗腦與共業。年紀漸老,能有幾個談得來、信得去的朋友,就互相支持、經常問候。至於那些「離開教團,就沒友誼」的人們,可先「放生」,不去打擾。他們也沒錯,只是「團體」優先而已。「身在局外,易放空言;身在局內,難措其事」,各有苦衷與盲點,換個處境,我們也有個己的理想與偏執。娑婆五濁的眾生,一樣是無明隱覆、業障深重,彼此都因五蘊熾盛而苦不堪言、自顧不暇了,我又何忍於妄添他人的煩惱,徒增自己的怨憎?暫時不同船、不厝邊的人,就各安其位,各取所需[4]吧。
身在世間,越活越傷感,是必然的,若因此發起厭穢欣淨[5]的心,而專注於念佛,願生極樂,可說是因苦得樂,轉危為安。
0 notes
Text
誤會而結合,了解而分開(象山慶24.12.9)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479671
有人說,男女(人們)「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似乎有點傷感;事實若如此,那麼兩人結合而相處的日子哩,是感情蒙蔽了理智,看不清彼此的面目,或只是互相投射其理(假)想的影像? 又由於太親近而來不及包裝,或太信任而不在乎遮掩,於是因袒裎相見及熱情消歇,越來越看見對方的缺點與醜陋,又認為對方是故意隱瞞或存心欺騙,一種被羞辱的瞋恨、被玩弄的哀怨,在顧影自憐中漫開,淹沒了之前曾有的美好與恩情,就這樣由愛轉厭,並否定了過去及眼前的一切,也不願再忍受到未來,就只能帶著歉意或怒意而分手了。也許,彼此隔離一陣子之後,那種愛恨交加、悲欣交集的情緒逐漸冷卻了,再回顧往事,能有較客觀的審視、較平衡的評判;最終,曾經相伴相惜的記憶與印象,只留下了一絲模糊而綿絮的恩情,或許這才是人生相識一場所能擁有(殘餘)的內容,所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或者「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事非經歷不知痛,人不相處不生情,等到年老體弱,意識衰退之後,連最後這一絲記憶也將消失或存檔,此時,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最親切、最無諍。
其實,誤會與了解,都是個人主觀的認知,而結合與分開,則是彼此的業力因緣。世事人情,無常而遷變,以我置身其中,如何隨緣而安心?或許只有合掌相謝:南無阿彌陀佛
0 notes
Text
團體與個人(象山慶24.12.5)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457974
象山慶【淨念】
37-在弘法上,團體有其多元之功能,個人亦有其專案之方便,約時被機、因事置宜,不必拘泥一格,互為障礙。
39-世間團體之上位者,多半為了行政上方便,而組成小圈子,以便於專斷獨裁;難以察納圈外建言,或體恤大眾需求,故不知變通,也不順民意;在下位者,若不肯聽其令或不得遂我志,就只能走出體制之外,另尋出路、自求多福,寧可背負「背叛」之名,以免成為「犧牲」之品。凡夫所成立之教團,亦不例外,其領導者又總是被有意的造神與崇拜,不許徒眾有任何質疑與批評;就這樣任其獨斷獨行、自信自是,就更缺乏理性的監督與良心的制衡,而信眾陷於其中,久被集體薰習(洗腦),而搖旗吶喊,歌功頌德,也習以為常。越進入權力核心,就越目睹凡夫(異生)性的煩惱現行,要麼與彼同流,要麼就此淡出,雖有時令人為難,但謹守「依法不依人」而隱退獨修,也不失為一種狷介的選擇。《詩.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42-有人說:淨土門在判教上擱捨了許多佛法解行及世態人情,以專注念佛而厭此欣彼。出家人或可如此,在家人則有欠缺,尤其度眾勸信的方便,可能越走越窄,乃至與世隔絕,不契應時代變化及人性需求。新一代淨土門的開展,機情更複雜,或須善察時機而隨緣施設,尤其廣納他宗,對話交流,才不至於越來越封閉保守,難以廣納各類根性的眾生。以上想法,可能多慮了,念佛人被教導而信取「一切皆有佛智不可思議的安排」,我們只須全身心依靠彌陀本願力,信佛念佛,往生成佛之後,再迴入娑婆度眾生,即可一切圓成。如是如是,就此放下自力的思惟,仰憑佛力的攝受,可乎 ?
50-念佛or念我--有人說:你所在的團體,若如所料的缺制度,沒效率,不長進,主事者又自覺良好,不能咨詢專業以求改進,你如何安身其中而不懊惱,不憂疑?且他人安之若素,不覺得有問題--你卻要以個人見解去驚擾他們,扮演「吹哨者、悲情人」嗎?或隨順共業,融入群情,混跡其中而安分念佛,以功德迴向這一切,成全自/他身心的寧靜? 上引當事人之說,一半自我發露,一半歷史見證--念佛人的凡夫心,或不如預期的平和、無諍,若念佛還沒深切的入髓、入心,根本性變化氣質,就常亂起煩惱,被慣性的俗情所糾纏,自擾亦擾人。其次,要承認自是愚惡凡夫,雖念佛而常起三毒、五欲,不能律己,卻多怨人,這似乎不難;最難的是相信「安愚念佛」即能蒙佛光照,而滅罪除障、迴機向法,與一切人事和好,於一切境界無諍,不須另求別法以作懺求悔,自淨其心。
象山慶【藕思】
52--海殤君:「慾海沉浮名利爭,石光電火步此生;風塵情事揮不盡,度世不笑是痴人。」阿彌陀佛雖不計較我們的善惡、貪嗔,平等無條件的攝受往生;但是,我們如今仍活在世間,仍有做人的本分;不該仗勢(佛力本願)而任性、傲慢,不顧自我形象與他人觀感,乃至因此妨礙了許多人的信受及淨土門的弘傳,那可就令人惋惜、悲痛了。
51--依智不依識,凡夫心,善惡混;依法不依人,眾生界,是非多。有人群就有是非,有名利就有貪瞋,這是眾生界的事實,想在娑婆世間建立一個清淨和合的宗教團體,幾無可能。教團由諸多凡夫組成,也易淪為是非之地。每個人應以道為尊,依法而行,各自在「心、口」上靜默用功,憶佛念佛;不攀緣人事,不貪愛人情,或可免於人際的是非恩怨,妨礙了個人修行,擾亂了道場清淨。
38--自信教人信的態度,只須誠懇、適度的為人介紹彌陀本願及往生極樂的莊嚴與殊勝,然後勸他、陪��一起念佛,簡明、親切就可以了。不要以個人的情緒或價值去干涉他的俗事,或糾正他的行為,其實,我們沒有比他好,一樣是煩惱深重、造業無助的下劣之機,阿彌陀佛平等應許我們「稱名滅罪,接引往生」,並不要求我們在世間修身養性,成為聖人。
象山慶【蓮想】
24--一個(宗教)團體成立未久,內部組織與人才培養仍未健全、充足之前,不可急於對外發展,開疆拓土,以免於累己又惱人,乃至反過來動搖根本,而分崩離析,最終是倏起又倏落,如露亦如電。一個擴充計畫案失敗了,有可能是自知不明、人謀不臧,因而判斷失準、行為失當,主事者應退而檢討,虛心納言;若只說是因緣不具足,時勢不如願(聚散無常),而若無其事的放過了,難免一錯再錯,誤事誤人。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幾成人才,做幾分事業,勿急功、勿過勞,才是體恤人力,腳踏實地的長久之計。
42-宗教團體的利與弊:群眾所立的團體,表面是許多人的組合,其實是意識形態的虛構,團體的上位主事者藉此以籠罩操弄下位效命的所有成員,他所看到的不是每一個獨立而尊嚴的個體人,而是眾多的人力單位與階層與所「合成」的效果,為了達到「〇主」的理想或目標,可以發動所有的人員與資源去做工(多半是義務性的免費志工),並以每個人的忠誠度而論賞罰,其中雖有不應事理、不通人情之處,只當作必要的犧牲以確立「上層」的權威。體制內的多數成員,經過長時間、集體性的洗腦之後,對各種非理性狀況已視為當然,不再探究。也因為每個團體各有其成立的緣起與理由,也各有其信從者與追隨者,其人為的體制(有為有漏)與規則也各有利弊,很難比較誰好誰壞,最終是各依其所信,各得其所欲,因此,我不再批判或干涉他人的選擇與遭遇。只看重其一般的人格與性情,能相處的就交往,互相問候;不相應的就放過,保持距離。如是而已。
-------------------------------
法師與居士(象山慶24.12.5)
象山慶【藕思】
6-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讓蓮友來此聞法念佛;在家人以家為道場,將佛號帶給親友同事—各司其職,各度有緣。師父不做的事,弟子接下來做;法師不做的事,居士展開來做。應機方便之不同,有常亦有變,能守也能通。
45-愧登高座受崇拜 甘為眾生作馬牛
72-出家以比丘身念佛弘法,在家以居士身念佛護法,都一樣是「自信教人信」,南無阿彌陀佛。
象山慶【淨念】
31.某法師說「學無緇素,達者為師」,這種器量令人佩服。一個居士在出家人為主的教團,對法師亦能如法禮敬,更盼能自在的切磋法義,為方外之交.此想在今日是否僭越?
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辦道乃家務 在家人以家為道場,作務而念佛
32-出家人出三界,入佛界, 念佛為總持
在家人在穢土,求淨土,念佛是捷徑
5-師父來不及做的,弟子接下去做;法師不方便做的,居士拿過來做。
佛教團體之僧與俗,法上平等,事上互補;實際無彼此,表相有尊卑。
出家人五事(象山慶’24.11.27)
優秀出家人可從五方面衡量:志(發心)、道(修證)、德(淨戒)、才(領眾)、學(教理)。《四十二章經》:「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禪林寶訓》:「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學非辨問,無由發明。」志向須高遠,修道須深入,持戒須嚴謹,化眾須方便,學法須好樂。五者雖難行難全,卻是「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的出家人所應自勵與互勉的,或可免於《阿毘達摩藏顯宗論》所說「無恥僧、瘂羊僧、朋黨僧、世俗僧」之嫌,也才符應「愧受崇拜,甘作馬牛」之心。
法然上人撰著��選擇本願念佛集》時,遴選 證義、勘文、筆受之人,特重其德行,告誡某弟子云:「勝他、名聞、利養,……此三髻不剃除,不可謂之僧伽。」
0 notes
Text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