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ep 105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scoots-canoe · 11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IEN....
22 notes · View notes
mandykot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He cried then smiled
150 notes · View notes
kolyadin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s T o R y   O f   M y   L i F e   L m A o
114 notes · View notes
kingsaiyaman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https://twitter.com/youngjijii/status/901625886826364928
29 notes · View notes
sweetescapeartist · 3 years ago
Text
TOYOTARO/THE DBS MANGA COPYING THE DBS ANIME
Here are a few times that the DBS manga copied the DBS anime. Most of these moments are praised by the fans. But, many ppl give credit to the manga instead of the anime.
We already know Toyotaro loves to poorly recycle scenes from the original Dragon Ball manga. Now, here's evidence that Toyotaro copies the DBS anime as well.
KRILLIN'S GUIDED DESTRUCTO DISKS
ANIME EP 84 - After Krillin achieved enlightenment in DBS EP 76, he advances his techniques like the Solar Flare x100 & he used the multiple guided Destructo Disks technique. This was BEFORE the Tournament of Power. (4/2/2017)
MANGA CH 57 - After Krillin trained with Gohan, Piccolo, and the others to prepare for Moro's invasion, he uses the multiple guided Destructo Disks technique. This was AFTER the Tournament of Power. (02/13/2020)
CHARACTER WITH A POWER SIMILAR TO ULTRA INSTINCT
Tumblr media
ANIME EP 76 - Krillin awakens to a power similar to Ultra Instinct, conveyed through symbolism. Then, 34 episodes later, Goku awakens to Ultra Instinct & there is similar symbolism illustrated. (1/29/2017)
Tumblr media
MANGA CH 39 - Roshi randomly gets a power similar to Ultra Instinct. Then, Goku gets Ultra Instinct right after that moment. (08/21/2018)
JARRING SHOCK TO THE EMOTIONS
Tumblr media
ANIME EP 109 & 110 - Goku has a jarring shock to his emotions, but regains control of himself when he almost dies in the Genki Dama. Then, he achieves Ultra Instinct. (10/8/2017)
MANGA CH 39 & 52 - Goku DOES NOT have a jarring shock to his emotions. He just gets upset with himself, then he achieves Ultra Instinct. In CH 52 of the next arc, Merus explains that self-control during a jarring shock to the emotions is how to attain Ultra Instinct. (08/21/2018) & (09/21/2019)
ENERGY WHIPS VS UI OMEN GOKU
Tumblr media
ANIME EP 116 - Kefla uses energy whips against UI Omen Goku. Goku dodges while charging a Kamehameha, then blasts Kefla after surfing her energy blast with his Kamehameha. (11/19/2017)
MANGA CH 59 - Moro uses energy whips against UI Omen Goku. Goku dodges while charging a Kamehameha, then blasts Moro after spinning around in the air. (04/21/2020)
BREAK THE CRYSTAL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ANIME EP 121 - Anilaza has crystals that store his power. He is defeated when his forehead crystal gets shattered by No. 17. (12/24/2017)
MANGA CH 66 - Moro has crystals that store powers. He is defeated when his forehead crystal gets shattered by UI Goku. (11/21/2020)
ULTRA INSTINCT AIR PUNCHES
Tumblr media
ANIME EP 121 & 129 & 130 - UI Goku uses air punches on his opponents during the ToP against Kefla & Jiren. UI Goku also uses rapid air punches that can't be seen when pushing back Jiren's ki blasts. (11/19/2017) & (03/4/2018) & (03/18/2018)
MANGA CH 59 & 73 - UI Goku uses air punches against Moro & Granolah. UI Goku also uses rapid air punches that can't be seen. (04/21/2020) & (06/21/2021)
GOKU'S HEALING POWER
Tumblr media
ANIME EP 11 & 72 & 105- Goku's body mysteriously heals itself while in SSG for the first time. Next, Goku resuscitates himself with god ki after Hit assassinated him. Then, Goku uses a similar power when he heals Roshi in the ToP. (9/20/2015) & (12/25/2016) & (08/27/2017)
MANGA CH 75 - Goku randomly heals himself in the Granolah arc without any suggestion of the power prior anywhere in the manga. (08/19/2021)
So basically, Toyotaro is taking moments that happened in the DBS anime, then rewriting them in later chapters of the DBS manga, but with slight alterations.
Now, for most of these, I believe Toyotaro is DEFINITELY copying. But for others, Toriyama probably liked how the anime handled it and told Toyotaro to include some things. Because the "jarring shock to the emotions" wasn't how manga Goku achieved UI during the ToP. THAT was an anime only thing.
I'm sure there are many more times where the manga copied the anime, but I'll let y'all find those if you wanna. But this isn'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Cause the anime copied the manga and brought back SSG. Something I was glad the manga didn't forget.
12 notes · View notes
alco-bestia · 7 years ago
Text
GOD FUCKING DAMN IT ROSHI!
1 note · View note
astrangeriddle · 7 years ago
Text
..is Roshi really Naruto running?
0 notes
hybryda · 7 years ago
Text
after 105 ep of DBS
Muten Roshi once again proves he’s my fav character <3
2 notes · View notes
stevenqiu6702-blog · 5 years ago
Text
更要論文翻譯有堅強意志,」陳威光不諱言,劉柏園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屢仆屢起的關鍵。
美國401k退休制度中的「目標週期基金」,幕後推手是台灣人鄭任遠。這類基金可望隨勞退自選方案在台上路,勞工該好好認識它!
  攸關數百萬勞工、實施多年的台灣勞退新制將有新招,你知道嗎?
 預計2016年將上路的勞退自選方案,讓586萬名參加新制的勞工可在兩年定存利率的保障收益方案之外,在自己提撥部分能自行選擇投資方案。
 基金部分,目前勞動部正在規劃勞退自選方案,在基金部分推動積極型、穩健型與保守型等生活型態商品之外,再導入號稱最適合退休準備的懶人投資法:「目標週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
 所謂的目標週期基金就是選定一個退休日期,此基金隨著靠近退休階段降低風險屬性,基金經理人會隨投資人年齡,自動配置投資組合。這類基金曾在數年前上架台灣,但因多數投資人不了解其設計而草草收場。
 目標週期基金的設計源自於美國,適用於私人企業的401K退休制度中,目前約七成基金方案提供目標週期基金的選擇,而在整體401K的退休資產中也有超過10%放在該類型基金。
 由於符合退休需求,目標週期基金在多國暢行,例如加拿大與英國等,特別在英國已有約93%的退休方案以目標週期基金,或其近親「生命週期基金」為預設基金。這類近20年才出爐的基金,當初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退休計畫多 參與率反而低
 它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一位台灣人鄭任遠,目前擔任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資深研究顧問,而富達正是美國退休基金最大的操盤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1.3兆美元。
 「以往在美國退休制度是以DB(確定給付制)為主流,但因為人口結構變化,財務不堪負荷,逐漸轉往DC(確定提撥制),」鄭任遠指出,DB是由雇主支付給員工退休金;而DC則是由雇主與員工分別提撥一定金額到員工的退休金帳戶。目前美國參與DC退休計畫的勞工已超過七成。
 富達投資在美國退休計畫中的市占率最高、超過兩成,光是DC方案的參加者就約1700萬人,因此擁有一個可分析退休金投資行為的「大數據」。
 「用這個大數據一分析,才發現當初DC退休計畫的假設全錯了!」鄭任遠解釋,原本大家以為退休計畫愈多愈好,因為勞工的選擇比較多,但是401K的經驗卻相反,「一旦選擇增多,退休計畫的『參與率』就會降低,『投資表現』也同步降低!」原來勞工不知怎麼選,乾脆就不選或亂選!
 投資組合風險隨年齡遞減
 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從此長居美國深耕投資圈的鄭任遠,1994年被延攬到富達投資,正是為了解決這兩大問題。
 鄭任遠對著數據苦心推敲了兩個多月,有一天恍然大悟:「既有的退休計畫根本違反人性啊!」
 學過熱力物理學中「能量���恆定律」的他,發現投資上也有一個守恆定律,包括分散風險、調整部位、風險隨年齡降低。
 「但是八成五的勞工一輩子不調整資產部位!」鄭任遠說,究竟該有多少「籃子」(指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是動態調整,非靜態的;此外,投資組合的風險應該隨年齡逐漸降低,但一般基金都做不到。
 鄭任遠想的是,如果有一檔基金可以隨著投資人的年齡自動調整投資配置,降低風險,投資人不必自己去轉換基金,這樣該有多好?
 在當時還是用「超級電腦」的時代,跑一條程式要花兩天,經過三年研發,鄭任遠在1996年推出富達投資的Freedom基金,這也是全球第一支目標週期基金。
 通常基金名稱上就有一個目標日期,例如2035,就是大約2035年退休。在基金經理人操盤下,投資人在年輕時會多持有股票這種風險性高、成長性也較高的資產,隨著年齡增加自動減持股票部位,等到將近2035年退休之際,甚至沒有股票,全數轉移到債券或現金等固定收益資產。
 目標週期基金在美大受歡迎
 但一開始市場根本不接受這樣的產品。一直到2論文翻譯006年美國通過「退休金保護法」(PPA)才帶來革命性發展。該法案允許雇主可把目標週期基金設為預設基金。從此目標週期基金大受歡迎。
 截至2013年,將退休金100%重壓在目標週期基金的美國退休計畫參與者約35%,10年來成長超過13倍!
 鄭任遠秀出各年代依照大數據做出的3D圖表,發現在2000年,參與退休方案的勞工不分年齡皆呈現雙峰的極端現象:要不是論文翻譯重壓100%部位在股票,不然就完全不投資股票,當年只有17%參與者的投資位在合理區間中(即隨著年齡增減股票部位)。
 但至2013年已有約五成的人在合理區間,顯示在預設基金的帶領下,勞工的退休金投資做了較適當的配置,績效將更符合退休論文翻譯需求。
 當勞退自選方案即將推行之際,這種由台灣人研發的基金,台灣勞工應該好好認識。
美國401k退休制度中的「目標週期基金」,幕後推手是台灣人鄭任遠。這類基金可望隨勞退自選方案在台上路,勞工該好好認識論文翻譯它!
  攸關數百萬勞工、實施多年的台灣勞退新制將有新招,你知道嗎?
 預計2016年將上路的勞退自選方案,讓586萬名論文翻譯參加新制的勞工可在兩年定存利率的保障收益方案之外,在自己提撥部分能自論文翻譯行選擇投資方案。
 基金部分,目前勞動部正在規劃勞退自選方案,在基金部分推動積極型、穩健型與保守型等生活型態商品之外,再導入號稱最適論文翻譯合退休準備的懶人投資法:「目標週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
 所謂的目標週期基金就是選定一個退休日期,論文翻譯此基金隨著靠近退休階段降低風險屬性,基金經理人會隨投資人年齡,自動配置投資組合。這類基金曾在數年前上架台灣,但因多數投資人不了解其設計而草草收場。
 目標週期基金的設計源自於美國,適用於私人企業的401K退休制度中,目前約七成基金方案提供目標週期基金的選擇,論文翻譯而在整體401K的退休資產中也有超過10%放在該類型基金。
 由於符合退休需求,目標週期基金在多國暢行,例如加拿大與英國等,特別在英國已有約93%的退休方案以目標週期基金,或其近親「生命週期基金」為預設基金。這類近20年才出爐的基金,當初是論文翻譯怎麼設計出來的?
 退休計畫多 參與率反而低
 它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一位台灣人鄭任遠,目前論文翻譯擔任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資深研究顧問,而富達正是美國退休基金最大的操盤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1.3兆美元。
 「以往在美國退休制度是以DB(確定給論文翻譯付制)為主流,但因為人口結構變化,財務不堪負荷,逐漸轉往DC(確定提撥制),」鄭任遠指出,DB是由雇主支付給員工退休金;而DC則是由雇主與員工分別提撥一定金額到員工的退休金帳戶。目前美國參與DC退休計畫的勞工已超過七成論文翻譯。
 富達投資在美國退休計畫中的市占率最高、超過兩成,光是DC方案的參加者就約1700萬人,因此擁有一個可分析退休金投資行為的「大數據」。
 「用這個大數據一分析,才發現當初DC退休計畫的假設全錯了!」鄭任遠解釋,原本大家以為退休計畫愈多愈好,因為勞工的選擇比較多,但是401K的經驗卻相反,「一旦選擇增多,退休計畫的『參與率』就論文翻譯會降低,『投資表現』也同步降低!」原來勞工不知怎麼選,乾脆就不選或亂選!
 投資組合風險隨年齡遞減
 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從此長居美國論文翻譯深耕投資圈的鄭任遠,1994年被延攬到富達投資,正是為了解決這兩大問題。
 鄭任遠對著數據苦心推敲了兩個多月,有一天恍論文翻譯然大悟:「既有的退休計畫根本違反人性啊!」
 學過熱力物理學中「能量守恆定律」的他,發現投資上也有一個守恆定律,包括分散風險、調整部位、風險隨年齡降低。
 「但是八成五的勞工一輩子不調整資產部位!」鄭論文翻譯任遠說,究竟該有多少「籃子」(指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是動態調整,非靜態的;此外,投資組合的風險應該隨年齡逐漸降低,但一般基金都做不到。
 鄭任遠想的是,如果有一檔基金可以隨著投資人的年齡自動調整投資配置,降低風險,投資人不必自己去轉換基金,這樣該有多論文翻譯好?
 在當時還是用「超級電腦」的時代,跑一條程式要花兩天,經過三年研發,鄭任遠在1996年推出富達投資的Freedom基金,這也是全球第一支目標週期基金。
 通常基金名稱上就有一個目標日期,例如2035,就是大約2035年退休。在基金經理人操盤下,投資人在年輕時會多持有股票這種風險性高、成長性也較高的資產,隨著年齡增加自動減持股票部位,等到將近2035年退休之際,甚至沒有股票,全數轉移到債券或現金等固定收益資論文翻譯產。
 目標週期基金在美大受歡迎
 但一開始市場根本不接受這樣的產品。一直到2006年美國通過「退休金保護法」(PPA)才帶來革命性發展。該法案允許雇主可把論文翻譯目標週期基金設為預設基金。從此目標週期基金大受歡迎。
 截至2013年,將退休金100%重壓在目標週論文翻譯期基金的美國退休計畫參與者約35%,10年來成長超過13倍!
 鄭任遠秀出各年代依照大數據做出的3D圖表,發現在2000年,參與退休方案的勞工不分年齡皆呈現雙峰的極端現象:要不是重壓100%部位在股票,不然就完全不投資股票,當年只有17%參與者的投資論文翻譯位在合理區間中(即隨著年齡增減股票部位)。
 但至2013年已有約五成的人在合理區間,顯示在預設基金的帶領下,勞工的退休金投資做了較適當的配置,績效將更符合退休需求。
 當勞退自選方案即將推行之際,這種由台灣論文翻譯人研發的基金,台灣勞工應該好好認識。
美國401k退休制度中的「目標週期基金」,幕後推手是台灣人鄭任遠。這類基金可望隨勞退自選方案在台上路,勞工該好好認識它!
  攸關數百萬勞工、實施多年的台灣勞退新制將有新招,你知道嗎?
 預計2016年將上路的勞退自選方案,讓586萬名參加新制的勞工可在兩年定存利率的保障收益方案之外,在自己提撥部分能論文翻譯自行選擇投資方案。
 基金部分,目前勞動部正在規劃勞退自選方案,在基金部分推動積極型、穩健型與保守型等生活型態商品之外,再導入號稱最適合退休準備的懶人投資法:「目標週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
 所謂的目標週期基金就是選定一個退休日期論文翻譯,此基金隨著靠近退休階段降低風險屬性,基金經理人會隨投資人年齡,自動配置投資組合。這類基金曾在數年前上架台灣,但因多數投資人不了解其設計而草草收場。
 目標週期基金的設計源自於美國,適用於私人企業的401K退休制度中,目前約七成基金方案提供目標週期基金的選擇,而在整體401K的退休資產中也有超過10%放在該類型基金。
 由於符合退休需求,目標週期基金在多國暢行論文翻譯,例如加拿大與英國等,特別在英國已有約93%的退休方案以目標週期基金,或其近親「生命週期基金」為預設基金。這類近20年才出爐的基金,當初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退休計畫多 參與率反而低
 它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一位台灣人鄭任遠,目前擔任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資深研究顧問,而富達正是美國退休基金最論文翻譯大的操盤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1.3兆美元。
 「以往在美國退休制度是以DB(確定給付制)為主流,但因為人口結構變化,財務不堪負荷,逐漸轉往DC(確定提撥制論文翻譯),」鄭任遠指出,DB是由雇主支付給員工退休金;而DC則是由雇主與員工分別提撥一定金額到員工的退休金帳戶。目前美國參與DC退休計畫的勞工已超過七成。
 富達投資在美國退休計畫中的市占率最高論文翻譯、超過兩成,光是DC方案的參加者就約1700萬人,因此擁有一個可分析退休金投資行為的「大數據」。
 「用這個大數據一分析,才發現當初DC退休計畫的假設全錯了!」鄭任遠解釋,原本大家以為退休計畫愈多愈好,因為勞工的選擇比較多,但是401K的經驗卻相反,「一旦選擇增多,退休計畫的論文翻譯『參與率』就會降低,『投資表現』也同步降低!」原來勞工不知怎麼選,乾脆就不選或亂選!
 投資組合風險隨年齡遞減
 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從此長居美國深耕投資圈的鄭任遠,1994年被延攬到富達投資,正是為了解決這兩大問題。
 鄭任遠對著數據苦心推敲了兩個多月論文翻譯,有一天恍然大悟:「既有的退休計畫根本違反人性啊!」
 學過熱力物理學中「能量守恆定律」論文翻譯的他,發現投資上也有一個守恆定律,包括分散風險、調整部位、風險隨年齡降低。
 「但是八成五的勞工一輩子不調整資產部位!」鄭任遠說,究竟該有多少「籃子」(指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是動態調整論文翻譯,非靜態的;此外,投資組合的風險應該隨年齡逐漸降低,但一般基金都做不到。
 鄭任遠想的是,如果有一檔基金可以論文翻譯隨著投資人的年齡自動調整投資配置,降低風險,投資人不必自己去轉換基金,這樣該有多好?
 在當時還是用「超級電腦」的時代,跑一條程式要花兩天,經過三年研發,鄭任遠在1996年推出富達投資的Freedom論文翻譯基金,這也是全球第一支目標週期基金。
 通常基金名稱上就有一個目標日期,例如2035,就是大約2035年退休。在基金經理人操盤下,投資人在年輕時論文翻譯會多持有股票這種風險性高、成長性也較高的資產,隨著年齡增加自動減持股票部位,等到將近2035年退休之際,甚至沒有股票,全數轉移到債券或現金等固定收益資產。
 目標週期基金在美大受歡迎
 但一開始市場根本不接受這樣的產品。一直到2006年美國通過「退休金保護法」(PPA)才帶來革命性發展。該法案允論文翻譯許雇主可把目標週期基金設為預設基金。從此目標週期基金大受歡迎。
 截至2013年,將退休金100%重壓在目標週期基金的美國退休計畫參與者約35%,10年來成長超過13倍! 論文翻譯
 鄭任遠秀出各年代依照大數據做出的論文翻譯3D圖表,發現在2000年,參與退休方案的勞工不分年齡皆呈現雙峰的極端現象:要不是重壓100%部位在股票,不然就完全不投資股票,當年只有17%參與者的投資位在合理區間中(即隨著年齡增減股票部位)。
 但至2013年已有約五成的人在合理區間,顯示在預設基金的帶領下,勞工的退休金投資做了較適當的配置,績效將論文翻譯更符合退休需求。
 當勞退自選方案即將推行之際,這種論文翻譯由台灣人研發的基金,台灣勞工應該好好認識。
   ********************************************************************
104       104
1520家上市上櫃公司在2014年大豐收,多數口袋滿滿,交出亮麗成績單,《遠見》35強A+企業出爐,到底是誰既賺錢又對股東大方?
2014年是股債多頭的豐收年,只要布局得當的投資人都能過個好年。因為台股加權指數不僅在7月15日創下2007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達到9593點,11月底的加權指數也比2013年同期高9.28%。
不僅如此,1520家上市上櫃公司也交出亮麗成績單,多數的企業都口袋滿滿,2014年累計前三季獲利(稅後盈餘)為1兆3799.35億元,年增幅達到24.74%,為台股有史以來獲利總金額最高的一年,預計整年度將突破1兆8000億元大關。
四指標篩選 35家企業出列
展望2015年,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台股受到美國可能升息,歐盟、日本、中國大陸仍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的影響,資金流竄速度將加大加劇,震盪起伏在所難免,投資人要特別留意國際資金的流向。
由於股市變化瞬息萬變,並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即時掌握,如何降低風險且睡得著覺,甚至有機會賺到股價的資本利得,成為2015年《遠見雜誌論文翻譯­­­》A+企業調查的重點。
這次一共設定四項指標,選出「既賺錢又對股東大方」的A+企業。
四項新指標,第一項是2014年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成長≧10%;第二項是2014年現金殖利率(不含配股)≧4%;第三項2011、2012、2013年的EPS≧2元、2014年前三季EPS≧1.5元;第四項則是2014年累計前三季的毛論文翻譯利率、營益率都要比2013年同期成長。
在產業競爭激烈的年代,企業連續四年獲利已屬不論文翻譯易,2014年前三季還要比2013年同期賺錢10%以上,更非易事,而且毛利率、營益率(純本業獲利,不含業外投資)也要成長,更加難上加難。
但是根據前三個指標篩選出來的賺錢企業,除非願意大方發放現金股利,跟股東一起分享成果,否則投資人還是無感,所以《遠見》A+企業標準論文翻譯還將現金殖利率設定���≧4%,相當於一年期定存利息的2.9倍。
總計1520家的上市櫃公司,必須同時達到這四項門檻,才能成為投資人心目中最有感的A+企業。經過層層篩選後,最後只有35家公司入論文翻譯選。
其中,2014年前三季的稅後盈餘成長最多的是聯鈞(91.87%),其次是矽創(83.02%)、厚生(82.64%)、勤誠(68.79%)、台光電(53.52%)。
現金殖利率最高的前五名,依序是致新(8.94%)、矽格(8.84%)、慶生(8.71%)、好樂迪(8.06%)、揚博(6.8%)。最高的8.94論文翻譯%相當於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1.38%)的6.48倍,對退休族頗具吸引力。
這次入選的企業又集中在哪些產業呢?
電子股帶頭 各產業雨露均霑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2014年是百家爭鳴的一年論文翻譯,由於蘋果訂單大增,台廠科技股受惠良多,加上美國景氣回升,台灣出口暢望,各產業雨露均沾,讓此次入榜的A+企業不再大幅集中電子股,而是分散各產業,連成衣、製鞋、汽車組件、水泥、鋼鐵、油脂飼料、農藥肥料、租賃、觀光旅遊都有公司入列。
由於2014年台灣的貿易出口明顯成長,不少產業跟著受惠。根據財政部最新進出口統計指出,出口連10紅,累計1至11月,電子產品表現最佳,論文翻譯出口累計至11月,較2013年同期成長3.3%,其他如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交通運輸設備也穩定成長。台灣累計1至11月對美出口也增加了6.4%,對歐洲、亞洲則分別成長4.4%、3.2%。
其中產業獲利總金額最高的是電子股,826家電子股論文翻譯的市值占比近��成,2014年前三季稅後盈餘為7194.9億元,增幅為32.64%。
金融股也表現不俗,累計前三季獲利達3028.44億元,較2013年同期成長44.28%。另外,傳產雖不似電子股、金融股風光,也比同期成長1.04%,金額達到3576.01億元。
雖然近幾年金融股的表現不錯,但由於產業特殊,沒有營論文翻譯業成本,無法計算毛利率,而且資產規模大,EPS多在2元以下,導致多年來金融股均無緣進榜A+企業。
其實,從現金殖利率的角度出發,A+35強企業對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人來說,是不錯的參考。尤其2014年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普遍不錯,依照論文翻譯往年慣例,多數董事會都會隨著獲利而提高發放現金股利,2015年的股利發放水平應該會高於2014年。
掌握買進時機 留意景氣循環
至於何時才是投資人進場、分享現金股利的好時機呢?
群益投顧根據2009至2013年五年的除息行情進論文翻譯行研究發現,如果投資人在台灣50成分股除息前的1至60日,以開盤價買進其中一家或多檔個股,並於除息後第四天的開盤價賣出,可以獲利的機率高達60%以上(已扣除證交稅及手續費共0.585%的成本),如果是在台灣50成分股除息前30日買進,賺錢的可能性更增加到80%。
另外,群益投顧也發現,投資的平均報酬率也會隨著論文翻譯接近除息日而下滑,假設在除息前60日買進台灣50成分股,可得到的平均報酬率為7.29%(未扣除0.585%的成本)、如果是除息前30至59日投資台灣50成分股,所得到的論文翻譯平均報酬率大致會維持在6.4%左右。
這項統計數據的研究結果可當做投資人進場時間的參考,不過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也提醒投資人,35強A+企業近幾年獲利穩定,股價多數已反應,可學習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針對上述個股,找到理想中的價格買進,可享有不錯論文翻譯的現金殖利率,也有機會賺到資本利得。
這次入榜的企業中,也有屬於波動較大的產業循環股,例如揚博、川寶、科嶠、大量等設備業者。蔡明彥提醒,海嘯過後各企業獲利成長,增加論文翻譯資本支出,添購設備生產,機器設備業者也跟著受益,投資人針對這類型波動較大的景氣循環股,要特別留意未來的發展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業也是景氣循環產業之一,尤其近幾年大陸打房不手軟,營建業幾乎哀嚎遍野,照理說水泥業也是受害產業,台泥卻異軍突起,不僅2014年前三季稅後盈餘比2013年同期成長12.63%,營益率也達到17.1%,現金殖利率也有5.08%的高水平。
主要是台泥已成為大陸水泥業前幾大的佼佼者,生產技術領先大陸同業,在大陸有意調控過剩的水泥產量,逼迫低端水泥廠退出市場或被併購下,以論文翻譯及大陸推動保障房(社會住宅)的政策下,台泥業績並沒有受衝擊。
產業新星 物聯網成未來焦點
投資人除了跟著「A+企業」賺現金殖利率外,有些論文翻譯產業還有機會賺到股價,而未來幾年被看好的產業之一,正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說的物聯網。
他在2014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上,以「Next Big Thing」為題發表演說,以Google Glass為代表的穿戴式裝置,以及智慧家庭等相關產品「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就是下一個Big Thing。物聯網是一個大論文翻譯構想,不僅限於地上的、可穿戴的、量體溫血壓的,很多東西都能與物聯網連結,預估商機可望於5到10年內萌芽。
這次入選的35強A+企業,與物聯網及智慧家庭、行論文翻譯動支付相關的企業,就有瑞昱、中磊、矽創、振華電等。
例如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已成為物聯網主要的媒介之一。智慧型手機功能愈來愈多元,除顯示地理位置,也能取得周邊環境的紫外線、溫度、溼度等資訊,這都要靠手機內建的感測器,感測器還可以正確測量人體難以察覺的多元訊息,擁有多工感測的功能。
專業的Driver IC設計公司矽創布局多年的感測IC產論文翻譯品線,就有涉及智慧型手機感測領域,目前產品已逐步成熟並發酵,預計將帶動矽創整體的營運成長動能。
而正在萌芽的智慧家庭則是物聯網主要商機之一,在論文翻譯台灣的智慧家庭領域,中磊已領先其他網通業者。
3年前,就跟AT&T(美國最大的固網電話、行動電話服務供應商)合作推出智慧家庭監控服務,更決定在2015年將AT&T的成功經驗推往歐論文翻譯洲、日本的電信業者。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台灣網通大廠中磊在智慧家庭領域已布局多年,以安全監控服務為例,消費者可透過無線WiFi監視器(IP Camera)與專用家庭寬頻閘道器,自行安裝後,運用電信商如AT&T的應用程式,透過智慧型手機簡單監控家中情形,讓安全防護升等。未來這樣的商業模式可望大量普及,台新投顧預估20論文翻譯15年中磊的營收將達到282億元,年成長率20.3%。
行動支付潛力大 積極卡位
其次,行動支付也與物聯網息息相關,振樺電是論文翻譯專業的POS(端點銷售系統)廠,2015年拿下全球最大中餐連鎖企業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POS訂單,業績可望大幅成長。
目前熊貓快餐的據點已經超過1600點,全球總店論文翻譯數目標設定 1萬家,除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已設點外,也與台灣的王品集團以及F-美食(85度C)策略聯盟,進軍亞洲市場。
尤其在未來行動支付的大趨勢下,振樺已積極卡位,並取得領先優勢,幾年後,將是行動支付商機中,最大的受惠者之一。
而積極搶攻電視晶片領域的瑞昱也開始布局物聯論文翻譯網,選擇以公司擅長的藍牙、無線區域網路晶片出發,分析師預估瑞昱未來的「物聯網」效應將逐漸浮現。
2015年將是資金快速移動的年代,最新出論文翻譯爐的35強企業,將是你投資的參考之一。
     ********************************************************************
105  
  三度入選《遠見》A+企業的台泥,不僅在企業內部提升管理效能,近年也在中國不斷併購,在華南地區搶得龍頭寶座。
  這幾年,企業經營如同坐雲霄飛車一般,上下擺盪不停,但在水泥這個最基礎、投資人也不太關注的產業,卻有台泥這家表現始終穩健的抗跌指標。
 2008年底開始的《遠見》A+企業評選,台泥已入選第三次,的確是不折不扣的長期績優股。
 2014前三季獲利 領先同業
 身為台灣天字第一號上市公司(股票代號1101),64歲的台泥除了稱霸國內市場,如今也擠身中國水泥業前十強,更是當中唯一的外資面孔。
 替這家傳產集團帶來第二春的關鍵人物,是年齡比它還小的辜成允(60歲)。
 進入家族企業超過30年、2003年扛下董事長大位的辜成允笑說,比起大陸同業,台泥強在精緻化管理。「最近除了產量有跟上,獲利能力也是最前面的,」2014年前三季,台泥獲利已經超越中國第二大的海螺水泥,引發同業關注。
 不久前,辜成允獲得由鳳凰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光華管理學院合辦的「全球華人經濟領袖獎」,是唯一得獎的台商,代表台泥的經營成果已在對岸獲得肯定。
 這家A+企業究竟有什麼經營祕訣?
 首先,是在內部塑造善於因應變革的創新文化。自2003年,辜成允一共發動了三次改革,立下傳產第二代接班改造的��範。
 第一波改革是為擺脫以往吃大鍋飯心理,讓台泥成為一家現代化管理的公司,不再是暮氣沉沉的類公家單位。當初引起很大反彈,但他終於挺過。
 每月打考績 導入科技化管理
 第二波改革從2008年開始,當時辜成允發現,即便產能超前競爭者,獲利狀況卻不如大陸當地廠商,「原因在管理方法不對,台灣叫『管』;大陸叫『考』!」大陸業者每月考核員工績效,表現優秀的人立即發獎金,台泥卻習慣等年底一次結算。「在大陸水泥業,正常的人員流動率是30%,沒有人會等你一年!」
 於是,他毅然放棄台式管理,把大陸改成每月考核,並將薪資結構調成40%固定、60%變動,將員工表現優劣即時反映到薪資上,後來也把這套制度帶回台灣。他分析這套制度的用意,「其實是要每個人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2014年中至今,辜成允又發起第三波改革,這次是應用時下最新的手持裝置、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來提升管理效率。辜成允說:「我們現在是管行為,希望讓正確的事情,由正確的人做,並在正確的時間發生。」
 比方說,員工到每個定點巡檢,都得用手持裝置跟廠區設備連結,才算完成。一旦未按規定或偷懶,預警系統就會提醒主管注意,預防可能的風險擴大。
 又例如,過去常發生經銷商或運輸公司盜賣水泥或報假帳。現在每台車都有裝設GPS,會計算運輸所需時間論文翻譯,假使數據異常,系統就會通知台泥確認是否遭到「竄貨」(商品被不當買賣),素行不良的廠商就被淘汰。
 儘管經營績效亮眼,但未來辜成允還得應���八年後的挑戰。
 挑戰1億噸產量 優化競爭力
 這幾年,台泥在大陸不斷發動論文翻譯併購,目前兩岸合計產能約6800噸,在中國11個省市擁有16座工廠、22座預拌廠及3個粉磨站,在深耕的華南地區更搶得龍頭,預計2016年挑戰1億噸產能。
 辜成允解釋,水泥需求不可能長論文翻譯期處於高點,以台灣為例,過去水泥銷量最多接近2700萬噸,一路降至1000萬噸出頭,大約只有昔日榮景的四成。
 目前消耗全球約六成水泥的大陸也會如此,目前還有政府建設、民間需求、城鎮化等「三駕馬車」拉論文翻譯���,但成長總會緩慢下來,頂多只能再維持8~10年的高銷量,之後也會腰斬。
 所以台泥目標是擠進前段班,維持在1億噸產能,才能維持競爭力。
 持續改革的辜成允,今論文翻譯後會把這家績優股帶向何種境界?又如何因應八年後迥然不同的戰局?讓人好奇。「這是我們最大的風險;同時也是最大的機會。」聽來有點玄的回答,感覺他心中早有對策。
  關鍵字: 兩岸要聞、經濟、傳產
    統計分析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被自己存款簿嚇壞了,25歲OL投資外匯賺滿滿!
  PR(IMAS投資)
 暴瘦神奇減肥法!小倆口實行1個論文翻譯就甩肉20KG!
  PR(日本悠悠館 on silky-smile)
  香港人看台灣:最怕習慣台灣人的溫柔和體貼
   小龍蝦讓各國都頭痛,埃論文翻譯及漁民送到中國「賺了三輛車」
  可惡的「老人斑」塗上某個東西後就會論文翻譯馬上消失?這麼輕鬆就去斑而引起話題!
  PR(年齡肌對策)
  清大電機備取392人只備到83!家長怒:不檢討嗎? 熱門文章
 人數達103萬的反送中遊論文翻譯行 創香港歷史新高
        香港送中條例今送立法會二論文翻譯讀 全城罷工「山雨欲來」
        別傻傻花大錢做臉了,家裡常備它,論文翻譯一週約有清爽毛孔
  PR(momo-selection)
     專注、勤政、接地氣!五星縣市長帶領台灣城市大步向前
        一個月暴瘦14.8KG!電視節論文翻譯目都說這個真的太厲害!!!
  PR(Nice-Body.JapanDiet)
     被自己存款簿嚇壞了,25歲上論文翻譯班族投資外匯賺滿滿!
  PR(IMAS投資)
  安倍晉三還沒下台,高顏值接班人已經呼之欲出
  震撼彈!王金平拒絕參加「奇奇怪怪」的黨內初選
        林志玲老公什麼來頭?日本天團放浪兄弟你不可不知!
    勤跑紅白帖貼近民意 林明溱悟出南投五星政績
   oBike正式走入歷史!全台棄置單車都成廢鐵
    諧星也能很會演!洪都拉斯:愈走過低潮人生,魅力��會綻放
    熱門文章
統計分析
1
辭職在家顧小孩,辛苦的媽論文翻譯咪們,這些後果你想過沒?  
統計分析
2
香港第三波移民潮 港人為什麼最愛台灣?  
統計分析
3
是否已厭倦你的工作?研究證v論文翻譯實:這9種徵兆代表身體已發出警告  
統計分析
4
善良是一種美德,但沒原則的善良損人害己  
統計分析
5
原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最新活動
     統計分析 最新活動
  熱門快訊
統計分析
「七管齊下」打造員工的幸福感  
統計分析
全球20條最佳健行山徑論文翻譯在香港?  
統計分析
嚮往快樂人生必修的理財學分  
   訂閱電子報
     
 數位專輯
     統計分析 數位專輯
  當月期刊
  <Previous
   會員經濟4.0 養出你的超級粉絲  
 2019年6月號
 圈粉第一、體驗至上的年代  
會員經濟4.0 養出論文翻譯你的超級粉絲  
經營熟客、搶攻新客 企業出奇招黏住會員  
 購買
 訂閱
 目錄
 電子雜誌
   台青吹起漂日風
 2019年5月號
 台灣年輕論文翻譯人漂日進行式  
台青吹起漂日風
專注核心創新 CSR讓企業贏在未來  
 購買
 訂閱
 目錄
 電子雜誌
   超級業務員韓國瑜 炒熱新高雄  
 2019年4月號
 當賴清德碰到論文翻譯韓國瑜,輸贏難定?  
超級業務員韓國瑜 炒熱新高雄  
台、星FinTech同時起跑 新加坡憑什麼衝上世界第一?  
 購買
 訂閱
 目論文翻譯錄
 電子雜誌
   >Next
   最新出版
  <Previous
   2019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2019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每年學測結束後,便是莘莘學子們選填志論文翻譯願的時刻。究竟要進入哪一個科系最有前景?就讀哪一個領域畢業後才能不用擔心失業?本次《遠見》除了帶你全盤掌握政府大力推動的「5
    77位華人領袖的關鍵對話  
 77位華人領袖的關鍵對話
 送走2018年,迎接新的2019年,世界到論文翻譯底會產生什麼變化?又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趨勢?2018年11月1日、2日,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召開的第16屆「華人領袖遠
    運動企業打造健康職場
 運動企業打造健康職場
 職場中的運動計畫,現正流行發展職工運動,不僅能促進員工健康,提高工作效能,更能重塑企業文化、提升品牌價值,只論文翻譯要靈活地使用現有場地,或者透過舉辦運動競賽,善用內外
    人生下半場的優雅哲學
 人生下半場的優雅哲學
 知天命之年的50歲,情感、財富、事業論文翻譯、家庭,都已經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正是發展第二人生的起點;生活的重點,更可以逐漸從「別人」移向「自己」。「雅退」生活,不
    2019研究所指南  
 2019研究所指南
 每到年底,所有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在思考明年畢業後,我該何去何從?據教育部資料顯示,研究所的窄門似乎已論文翻譯經不再擠破頭,而有意報考的學生們更應該精準分析產業,並挑對
    >Next
     三度入選《遠見》A+企業的台泥,不僅在企業內部提升管理效能,近年也在中國不斷併購,在華南地區搶得龍頭寶座。
  這幾年,企業經營如同坐雲霄飛車一論文翻譯般,上下擺盪不停,但在水泥這個最基礎、投資人也不太關注的產業,卻有台泥這家表現始終穩健的抗跌指標。
 2008年底開始的《遠見》A+企業評選,台泥已入選第三次,的確是不折不扣的長期績優股。
 2014前三季獲利 領先同業
 身為台灣天字第一號上市公司(股票代號1101),64歲的台泥除了稱霸國內市場,如今也擠身中國水泥業前十強,更是當中唯論文翻譯一的外資面孔。
 替這家傳產集團帶來第二春的關鍵人物,是年齡比它還小的辜成允(60歲)。
 進入家族企業超過30年、2003年扛下董事長大位的辜成允笑說,比起大陸同業,台泥強在精緻化管理。「最近除了產量有跟上,獲利能力也是最前面的,」2014年前三季,台泥獲利已經超越中國第二論文翻譯大的海螺水泥,引發同業關注。
 不久前,辜成允獲得由鳳凰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光華管理學院合辦的「全球華人經濟領袖獎」,是唯一得獎的台商,代表台泥的經營成果已在對岸獲得肯定。
 這家A+企業究竟有什麼經營祕訣?
 首先,是在內部塑造善於因應變革的論文翻譯創新文化。自2003年,辜成允一共發動了三次改革,立下傳產第二代接班改造的典範。
 第一波改革是為擺脫以往吃大鍋飯心理論文翻譯,讓台泥成為一家現代化管理的公司,不再是暮氣沉沉的類公家單位。當初引起很大反彈,但他終於挺過。
 每月打考績 導入科技化管理
 第二波改革從2008年開始,當時辜成允發現,即便產能超前競爭者,獲利狀況卻不如大陸當地廠商,「原因在管理方法不對論文翻譯,台灣叫『管』;大陸叫『考』!」大陸業者每月考核員工績效,表現優秀的人立即發獎金,台泥卻習慣等年底一次結算。「在大陸水泥業,正常的人員流動率是30%,沒有人會等你一年!」
 於是,他毅然放棄台式管理,把大陸改論文翻譯成每月考核,並將薪資結構調成40%固定、60%變動,將員工表現優劣即時反映到薪資上,後來也把這套制度帶回台灣。他分析這套制度的用意,「其實是要每個人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2014年中至今,辜成允又發起第三波改革,這次是應用時下最新的手持裝置、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來提升管理效論文翻譯率。辜成允說:「我們現在是管行為,希望讓正確的事情,由正確的人做,並在正確的時間發生。」
 比方說,員工到每個定點巡檢,都得用手持裝置跟廠區設備連結,才算完成。一旦未按規��或偷懶,預警系統就會提醒主管注意,預防可能的風險擴大。
 又例如,過去常發生經銷商或運輸公論文翻譯司盜賣水泥或報假帳。現在每台車都有裝設GPS,會計算運輸所需時間,假使數據異常,系統就會通知台泥確認是否遭到「竄貨」(商品被不當買賣),素行不良的廠商就被淘汰。
 儘管經營績效亮眼,但未來辜成允還得應付八年後的挑戰。
 挑戰1億噸產量 優化競爭力
 這幾年,台泥在大陸不斷發動併購,目前論文翻譯兩岸合計產能約6800噸,在中國11個省市擁有16座工廠、22座預拌廠及3個粉磨站,在深耕的華南地區更搶得龍頭,預計2016年挑戰1億噸產能。
 辜成允解釋,水泥需求不可能長期處於高點,以台灣為例,過去水泥銷量最多接近2700萬噸,一路降至1000萬噸出頭論文翻譯,大約只有昔日榮景的四成。
 目前消耗全球約六成水泥的大陸也會如此,目前還有政府建設、民間需求、城鎮化等「三駕馬車」拉抬,但成長總論文翻譯會緩慢下來,頂多只能再維持8~10年的高銷量,之後也會腰斬。
 所以台泥目標是擠進前段班,維持在1億噸產能,才能維持競爭力。
 持續改革的辜成允,今後會把這家績優股帶向何種境界?又如何因應八年後迥然不同的戰局?讓人好奇。「這是論文翻譯我們最大的風險;同時也是最大的機會。」聽來有點玄的回答,感覺他心中早有對策。
  關鍵字: 兩岸要聞、經濟、傳產
            統計分析
 統計分析
 統
   ********************************************************************
107
 即將20歲的Yahoo曾一度陷入論文翻譯危機,但經過現任執行長梅爾的轉型計畫後,慢慢露出曙光,從培育年輕行動人才開始,要重新把用戶找回來。
還記得「你今天Yahoo了嗎?」「什麼都賣論文翻譯,什麼都不奇怪?」這些台灣人曾很熟悉的廣告標語嗎?
這都來自1995年由楊致遠等人在美國創立的入口網站Yahoo。2015年,它即將迎接20歲生日,和才11歲的臉書,及17歲論文翻譯的Google相比,連Yahoo台灣董事總經理王興都嫌:「我們很老了!」
而在瞬息萬變的網路產業論文翻譯,一間公司老了,絕不是好事情。不過三年前,Yahoo因缺乏創新,開始失去網友支持,即便從2009年以來,一連換過四個執行長,營收仍連連虧損。台灣Yahoo業務雖相對穩定,也出現無法吸論文翻譯引新用戶的危機。
「你能想像嗎,2012年梅爾上任前,Yahoo全球上萬員工裡面,還只有30人會做手機App!最早的網路拍賣平台Y拍,10年來頁面設計沒什麼改過!」 Yahoo亞太區策略暨業務營運部副總裁陳琚安也沉痛反省。
擁有九年電商業工作資歷,2014年剛升任論文翻譯Yahoo台灣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無奈地指出,Yahoo在台灣的老派作風,和台灣���戶與產業生態環境也相對成熟保守有關。
「我們是平台,畢竟不是自己賣東西,上下游的商家、供應商怎麼想,只能給建議,像是行銷學4P,這種老理論,在網路時代已經不管用了,卻沒幾人知道!」王志仁指出,自己像傳教士,只能在旁念經感化,怎麼成功說動老廠商論文翻譯,跟上新作法,一直是最困擾他與整個部門,卻無從解決的地方。
還好新上任的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經過兩年多整頓,2014年中,已逐步現出轉型的第一線曙光。
勇敢砸錢在年輕行動人才
2014年第三季,Yahoo在全球行動廣告的營收論文翻譯達2億美元,同時預估全年2014年的行動廣告收入將超12億美元,占總營收17%。
至於Yahoo在台灣2014年起陸續推出一系列信箱、氣象、超級商城網購平台等手機App,也讓Yahoo台灣用戶人數成長一倍,目前在行動方面每月使用人數破千萬。背後關鍵,就在於梅爾成功鼓動了Yahoo由裡到外,誠心地把年輕人找回來的運動!
陳琚安回憶,2012年7月,梅爾剛上任 ,驚覺Yahoo員工有行動經驗的才30人,立刻要求高層開會,強調行動至上(Mobile First)就是論文翻譯未來。梅爾還激勵大家,別怕股東怎麼想,勇敢投錢在新的人才,就對了。
於是,內部第一個改革重點,就是提出全新內部重點人才培育計畫,遴選29歲以下,有行動思惟與經驗的人,可以來自內部,或外部挖角。只要加入這個計畫的員工,很快就會被放到重要專案,被重用。
才不到一年,Yahoo在美國總部的行動團隊已500人,台港團隊的行動開發人員也迅速增加成50人。在年齡層方面,如今台港區員工,已超過五成是25到34歲的年輕人,待超過10年的元老陳琚安深深感覺,自從這群年輕人變論文翻譯主流後,開會討論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花一年時間開發購物App
Yahoo在台灣有兩大主要業務,一個是電子商務,由拍賣、超級商城與購物中心三個平台構成;另一個則是關鍵字等數位行銷業務。這兩大業務的創新,也成為首要項目。
王志仁回憶說,2013年10月,Yahoo全球的行動團隊才正式成立,但在當年3月,Yahoo超級商城就被要求帶頭開發手機App。結果他帶著團隊花了一年,在2014年5月才正式推出。因為總部雖然急,還是要求台灣的團隊,論文翻譯要先調查清楚,台灣新世代的消費者,到底如何使用手機購物?可以從中找到哪些創新的功能?才能正式推出。不是光拚有��好。
為此,總部還特地從美國矽谷請來一群市調外部專家,多是28、29歲的年輕人,資歷是幫新創公司做消費者洞察,在台灣與美國都不算網購界知名人士,帶來的震撼卻很大。第一天開會時,這群矽谷年輕人就問,什麼方法論文翻譯可以抓住網友的使用者經驗?台下包括王志仁等一群30、40出頭的成員,很熱心地從自己以往學到的資訊來回答,卻連連被質疑。
像是行銷調查業界沿用已久的焦點社群(Focus Group),也就是找廠商想切入的特定消費者族群,做一系列問卷並深度訪談,被專家一句話駁倒,「他們說,一般人在回答買什麼衣服時,真的知道自己今年買什麼衣服嗎?論文翻譯不如看看衣櫥,衣櫥裡的衣服不會說謊!」
從網友的衣櫥了解消費行為
為了達到要求,團隊真的一路聊到網友的房間去,實際去看衣櫥裡掛什麼衣服。
王志仁舉例,許多人都認為,年輕人低薪購買力差。他就實際看到一個中部年輕女孩家裡,衣櫥裡塞滿家人送的5萬元名牌包,也有自己買的平價服飾,是混搭。原來她自己賺不多,可是家境富裕。這樣的消費者,也許和其他家論文翻譯世平凡,年齡相同的用戶,在網上喜愛的商店中,五家裡會有一家相同。若用傳統的高低階消費族群去區分,會抓不到重點。
於是,Yahoo超級商城App,有一個創新功能「貼心推薦」,這個專屬的個人化商品推薦頁面,每個網友打開,都不一樣,因為是按照這個用戶過去瀏覽商品與搜尋新聞等紀錄來打造,也是近年最夯大數據分析的體現。
同時當2014年5月超級商城推出,馬上引動論文翻譯人氣外,這些大數據分析報告,也成了Yahoo拉動國內老牌廠商,跟著一起創新的幫手。像是知名牛仔褲品牌Levi's、內衣品牌黛安芬,都在2014年底加入了超級商城。這些在實體通路經營已久的老牌廠商,就靠著大數據報告看出來,網路平台不只是多一個通路,而是論文翻譯可以幫忙他們深度了解消費者行為,Yahoo其實是維持品牌年輕化的重要窗口。
廣告呈現革新 原生型需求增
至於Yahoo另一大業務數位廣告,過去是藉由入口網站平台分享新聞、部落格等引入網友瀏覽人氣,再適度幫商家導入各類網頁旁的橫幅廣告、關鍵字點擊等來創造營收。陳琚安說,現在,許多人愈來愈習慣從社群與行動平台,而論文翻譯不是入口網站看新聞,然後和朋友分享討論。至於傳統的橫幅廣告,也愈來愈被網友排斥,實際點進去看的比例已變低,反而是完整深入的產品專文介紹,也就是原生型廣告,更能吸引網友傳閱。
這些改變也馬上被要求要放在Yahoo全新的新聞App上。怎麼體現?Yahoo現在每月都有使用者之夜,實際邀請網友到現場,來論文翻譯對開發團隊示範用手機看新聞的行為,甚至,若有人發想新聞App可以使用的新功能,也可以用簡單紙筆畫出來,現場和網友溝通測試。這樣迅速加快了創新腳步。
同時,在過程中,陳琚安和團隊慢慢發現,台灣人對於新聞議題要求相當深的參與度,不會只希望瀏覽。一開始,團隊認為,手機看新論文翻譯聞要有參與,應該簡短明快,於是首推「今天最火大、最快樂」的新聞按鈕,讓網友可以簡單表達對某條新聞當下是看了喜歡,還是討厭?使用度高。
後來,發現網友還希望參與更多,推出Yahoo民調中心,讓網友可以做簡單回應。
例如,阿基師最近爆出桃色糾紛,召論文翻譯開記者會澄清說明,Yahoo新聞的民調中心,就立即推出「你給阿基師的危機處理打幾分?」讓網友輕易從1到10分間點選,短短一天就有2萬6000多人投票。
至於新興的原生型廣告,現在會為論文翻譯品牌廠商打造專屬部落格,同時文章寫法與圖文編排,都要深度依照網友興趣來製作。作法是把關鍵字等數位行銷團隊,培訓為善用大數據分析的全新團隊,依照從新聞App等行動網路平台上蒐集到的網友閱聽行為,來為廠商做建議。
預計到農曆年前,台灣中論文翻譯小企業原生型廣告客戶數已經倍增,說明需求浮現。
Yahoo台灣董事總經理王興總結說,這三年來,Yahoo的轉型,是一個連鎖效應,從內部人才到服務的年輕化論文翻譯,再把年輕用戶吸引回來。希望2015年,Yahoo能讓所有人感覺,這是一家大又成功的新創公司。
    ********************************************************************
 108
 邁向20年,曾紅極一時的遊戲橘子也啟動轉型機制。面對第三次轉型,董事長劉柏園胸有成竹,因為「顛覆」才是遊戲業的生存DNA。
  有人說,遊戲業是個「不成功,便成仁」的產業。除了投資大、風險高,產業快速變動也讓很少企業能夠長期穩占贏家寶座。
 曾是龍頭老大的任天堂,因為Wii U銷售失利虧損2.4億美元,市值蒸發八成。紅極一時的「憤怒鳥」(Angry Birds)開發商Rovio,也因為玩家迅速流失,在2014年大舉裁員110人。
 2015年,邁入20年的���戲橘子,也一路見證台灣遊戲業的跌宕起伏。
 以線上遊戲「天堂」一戰成名的遊戲橘子,曾經是興櫃遊戲股王,一股高達192元,也曾因海外擴張失利,陷入虧損10億、負EPS的深淵。
 走過調適期,2014年終於重回軌道,不但11月營收創下論文翻譯歷史次高,累積前11月營收也較前一年增加9.3%。
 「20年真是個里程碑!若是小孩大學都要畢業了,哈哈!」44歲的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豪邁地笑著說。
 已從當年最年輕的創業家變成中年人,他仍不改一邊遊戲論文翻譯一邊玩樂的特質,受訪當天卡其色短褲加上寬鬆的多口袋休閒襯衫,有如剛從陽明山健行回來。
 大轉型 遊戲公司變網路公司
 劉柏園個性海派、說話不拘小節,但在企業經營上卻一論文翻譯絲不苟,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公司的未來。
 由遊戲公司轉型為「網路公司」就是他為遊戲橘子邁入20年,訂下最新的策略目標。
 從2014年第四季開始,一系列的轉型動作就陸續啟論文翻譯動。9月底遊戲橘子藉內部創業成立群眾募資平台「群募貝果」,由母公司策略長擔任執行長。10月與遊戲同業樂陞結盟,整合研發營運,深化合作。
 11月初宣布併購樂利數位科技、跨足電子商務,隔兩週又大張旗鼓的與《康熙來了》知名製作人詹仁雄合推新網路影音娛樂平台論文翻譯「酷瞧」,同時搶搭第三方支付商機的「樂點支付」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預計2015年夏天上線。
 對遊戲橘子而言,密集的合縱連橫並不常見。
 「過去的橘子很『孤僻』,現在要開始『打群架』論文翻譯,」劉柏園啜了口咖啡笑說。
 大動作的轉型策略,其實是來自本業遇到瓶頸。
 「以前橘子的『天堂』(線上遊戲)真的很夯,但是現在已是手機遊戲的世界了!」一位手機業者直率表示,從Android與ios的排行榜,就可以看出現在遊戲業是誰在主導。
 在這個新的競爭場域,大資本投入不再是成功的保證,快速與創新才是關鍵。組織太大反而動不起來,過去的一線遊戲大廠,包括遊戲橘論文翻譯子,都已被新創公司遠遠超越。
 新現實讓遊戲橘子兩三年前冒出獲利警訊,在大股東強力要求下,曾大幅裁員10%調整體質。
 這次挫折,給了重視員工的劉柏園很大的衝擊,開始重新審視這家有近千員工及固定資產的大公司,在彈性當道的新時代中,要如論文翻譯何維持優勢?
 胖橘子變輕盈 分為三大兩小
 結論是,要讓胖橘子變輕盈,作法除了瘦身,還必須「脂肪移植」。
 「橘子特別的地方在於,我們是一個『重裝級』的網路論文翻譯遊戲公司,」劉柏園分析,比方機房、客服,許多同業都是外包,但是橘子統統自己建。基於企業社會責任,他並不想因為成本就全數裁撤。
 正當思考轉型之際,一位大陸友人對劉柏園提到,台灣沒有如阿里巴巴、百度等重量級網路公司,轉型為網路公司的想法就此誕生。
 2014年第四季一連串的發表,其實已勾勒出未來三大兩小「雁行共伴」的雛形。
 「三大」包括了遊戲,電子商務,及有「樂點卡」論文翻譯基礎的第三方支付。「兩小」則是群募貝果與酷瞧,但不排除新事業加入的可能性。
 五個事業體看似分布甚廣,其實是環環相扣。「三大」論文翻譯提供穩固獲利支柱,兩小則是有爆發力的新星。
 尤其是「酷瞧」有了野火娛樂總經理詹仁雄的加持,格外受到矚目。
 電視廣告OUT 網路影音成主流
 「我們一致認為,網路影音就是未來主流!」曾在華義、YNK Taiwan等遊戲公司擔任要職、2014年與詹仁雄、劉柏園合資創立酷瞧的執行長蔡嘉駿表示,現在台灣18到35歲的族群根本不看電視、只滑手機。過去買電視廣告的廠商,早就想把資源投入網路影音,只是目前台灣並沒有一個領論文翻譯導者。
 酷瞧想做的,就是抓住年輕人眼球的內容。「野火懂節目,橘子懂網路,加起來就動得很快,」蔡嘉駿指出,酷瞧前導網站已有一部戲劇作品與三個綜藝節目,上線兩週已有20萬瀏覽人次。2015第一季開台時,可望推出50~100個節目。當節目衝出高流量,自然會吸引廣告主蜂湧而至。
 至於群募貝果,則是鎖定亞洲新興崛起的群眾募資。「美國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一年有13萬個創意專案,募資高達10億美元。台灣在發展這一塊,也很有潛力,」在遊戲橘子12年的群募貝果執行長陳威光觀察,台灣論文翻譯的群眾募資從2012年發軔,至今已有多個平台在運作。
 群募貝果的優勢,在於以遊戲橘子的資源做後盾,提供更多元完整的服務。
 如果募資團隊在產品方向與遊戲橘子契合,也願意把「事業做大」,遊戲橘子也會由平台搖身變為投資者,讓創意點子更容易轉為新創事業。
 迎來20週年的轉型,雖涉入多個新領域,劉柏園卻顯得胸有成竹、是心情最輕鬆的一次轉型。
 早在1997年,他就經歷第一次轉型。當時公司成立才兩年,規模尚小,但因為研發成本高而債台高築,為了求生存,被迫從研論文翻譯發公司轉型為發行公司。
 要有創意,也要有堅強意志
 當時27歲的他背負近2000萬的債務,為了發薪水,只好到處幫朋友刷卡買東西,因為可以先拿現金,讓員工安心回家。他曾壓力大到一邊開車一邊痛哭,「我覺得我就是敗家子,我爸兩棟房子都被我拿去二胎三胎借錢……,」劉柏園回憶,那一段低潮十分難熬。
 2000年的第二次轉型,則是為了求發展。當時遊戲橘論文翻譯子引進線上遊戲「天堂」,不但花了超過1億自建機房,還到便利商店灑免費遊戲光碟,衝初期會員。
 「大家都覺得,劉柏園瘋了嗎?」當時在華義擔任執行長的蔡嘉駿回憶,遊戲公司大多與中華電信或IDC租機房節省成本,而且一張遊戲光碟加上包裝也要10元以上,一定要賣來保底。但劉柏園卻是把之前的規則全數打破了。
 然而,就是這番顛覆作法,立即取得巨大成功。上線第一個月就吸引20萬會員註冊,遊戲橘子的獲利更從上線第一年的4700萬論文翻譯,到隔年暴增到2.9億,且順利上櫃。
 這個「賣服務不賣產品」的藍海策略起初許多前輩都不看好,一位股東甚至打電話給劉柏園,從晚上7點罵到凌晨2點
 「在遊戲業,要有開創性,更要有堅強意志,」陳威光不諱言,劉柏園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屢仆屢起的關鍵。
 帶領橘子走過20年,展望未來,劉柏園的最大期論文翻譯望,不是重登遊戲股王,而是「讓橘子變成一家很酷的公司,不論是現任或已經離開的橘子人,都能自豪曾是我們其中一員。」
邁向20年,曾紅極一時的遊戲橘子也啟動轉型機制。面對第三次轉型,董事長劉柏園胸有成竹,因為「顛覆」才是遊戲業的生存DNA。
  有人說,遊戲業是個「不成功,便成仁」的產業論文翻譯。除了投資大、風險高,產業快速變動也讓很少企業能夠長期穩占贏家寶座。
 曾是龍頭老大的任天堂,因為Wii U銷售失利虧損2.4億美元,市值蒸發八成。紅極一時的「憤怒鳥」(Angry Birds)開發商Rovio,也因為玩家迅速流失,在2014年大舉裁員110人。
 2015年,邁入20年的遊戲橘子,也一路見證台灣論文翻譯遊戲業的跌宕起伏。
 以線上遊戲「天堂」一戰成名的遊戲橘子,曾經是興櫃遊戲股王,一股高達192元,也曾因海外擴張失利,陷入虧損10億、負EPS的深淵。
 走過調適期,2014年終於重回軌道,不但11論文翻譯月營收創下歷史次高,累積前11月營收也較前一年增加9.3%。
 「20年真是個里程碑!若是小孩大學都要畢業了,哈哈!」44歲的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豪邁地笑著說。
 已從當年最年輕的創業家變成中年人,他仍不改一邊遊戲一邊玩樂的特質,受訪當天卡其色短褲加上寬鬆的多口袋休閒襯衫論文翻譯,有如剛從陽明山健行回來。
 大轉型 遊戲公司變網路公司
 劉柏園個性海派、說話不拘小節,但在企業經營上卻一絲不苟,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公司的未來。
 由遊戲公司轉型為「網路公司」就是他為遊戲橘子邁入20年,訂下最新的策略目標。
 從2014年第四季開始,一系列的轉型動作就陸論文翻譯續啟動。9月底遊戲橘子藉內部創業成立群眾募資平台「群募貝果」,由母公司策略長擔任執行長。10月與遊戲同業樂陞結盟,整合研發營運,深化合作。
 11月初宣布併購樂利數位科技、跨足電子商務,隔兩週又大張旗鼓的與《康熙來了》知名製作人詹仁雄合推新網路影音娛樂平論文翻譯台「酷瞧」,同時搶搭第三方支付商機的「樂點支付」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預計2015年夏天上線。
 對遊戲橘子而言,密集的合縱連橫並不常見。
 「過去的橘子很『孤僻』,現在要開始『打群架』,」劉柏園啜了口咖啡笑說。
 大動作的轉型策略,其實是來自本業遇到瓶頸。
 「以前橘子的『天堂』(線上遊戲)真的很夯,但論文翻譯是現在已是手機遊戲的世界了!」一位手機業者直率表示,從Android與ios的排行榜,就可以看出現在遊戲業是誰在主導。
 在這個新的競爭場域,大資本投入不再是成論文翻譯功的保證,快速與創新才是關鍵。組織太大反而動不起來,過去的一線遊戲大廠,包括遊戲橘子,都已被新創公司遠遠超越。
 新現實讓遊戲橘子兩三年前冒出獲利警訊,在論文翻譯大股東強力要求下,曾大幅裁員10%調整體質。
 這次挫折,給了重視員工的劉柏園很大的衝擊,開始重新審視這家有近千員工及固定資產的大公司,在彈性當道的新時論文翻譯代中,要如何維持優勢?
 胖橘子變輕盈 分為三大兩小
 結論是,要讓胖橘子變輕盈,作法除了瘦身,還必須「脂肪移植」。
 「橘子特別的地方在於,我們是一個『重裝級』的網路遊戲公司,」劉柏園分析,比方機房、客服,許多同業都是外包,但是橘子統統自己建。基於企業社會責任,他並不想因為成本就全數裁撤。 論文翻譯
 正當思考轉型之際,一位大陸友人對劉柏園提到,台灣沒有如阿里巴巴、百度等重量級網路公司,轉型為網路公司的想法就此誕生。
 2014年第四季一連串的發表,其實已勾勒出未來三論文翻譯大兩小「雁行共伴��的雛形。
 「三大」包括了遊戲,電子商務,及有「樂點卡」基礎的第三方支付。「兩小」則是群募貝果與酷瞧,但不排除新事業加入的可能性。
 五個事業體看似分布甚廣,其實是環環相扣。「三大」提供穩固獲利支柱,兩小則是有爆發力的新星。
 尤其是「酷瞧」有了野火娛樂總經理詹仁雄的論文翻譯加持,格外受到矚目。
 電視廣告OUT 網路影音成主流
 「我們一致認為,網路影音就是未來主流!」曾在華義、YNK Taiwan等遊戲公司擔任要職、2014年與詹仁雄、劉柏園合資創立酷瞧的執行長蔡嘉駿表示,現在台灣18到35歲的族群根本不看電視、只滑手論文翻譯機。過去買電視廣告的廠商,早就想把資源投入網路影音,只是目前台灣並沒有一個領導者。
 酷瞧想做的,就是抓住年輕人眼球的內容。「野火懂節目,橘子懂網路,加起來就動得很快,」蔡嘉駿指出,酷瞧前導網站已有一部戲劇作品與三個綜藝節目,上線兩週已有20萬瀏覽人次。2015第一季開台時,可望推出50~100個節目。當節目衝出高流量,自然會吸引廣告主蜂湧論文翻譯而至。
 至於群募貝果,則是鎖定亞洲新興崛起的群眾募資。「美國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一年有13萬個創意專案,募資高達10億美元。台灣在發展這一塊,也很有潛力,」在遊戲橘子12年的群募貝果執行長陳威光觀論文翻譯察,台灣的群眾募資從2012年發軔,至今已有多個平台在運作。
 群募貝果的優勢,在於以遊戲橘子的資源做後盾,提供更多元完整的服務。
 如果募資團隊在產品方向與遊戲橘子契合,也願意把「事業做大」,遊戲橘子也會由平台搖身變為投資者,讓創意點子更容易轉為新創事業。
 迎來20週年的轉型,雖涉入多個新領域,劉論文翻譯柏園卻顯得胸有成竹、是心情最輕鬆的一次轉型。
 早在1997年,他就經歷第一次轉型。當論文翻譯時公司成立才兩年,規模尚小,但因為研發成本高而債台高築,為了求生存,被迫從研發公司轉型為發行公司。
 要有創意,也要有堅強意志
 當時27歲的他背負近2000萬的債務,為了發薪水,只好到處幫朋友刷卡買東西,因為可以先拿現金,讓員工安心回家論文翻譯。他曾壓力大到一邊開車一邊痛哭,「我覺得我就是敗家子,我爸兩棟房子都被我拿去二胎三胎借錢……,」劉柏園回憶,那一段低潮十分難熬。
 2000年的第二次轉型,則是為了求發展。當時遊戲橘子引進線上遊戲「天堂」,不但花了超過1億自建機房,還到便利商店灑免費遊戲光碟,衝初期會員。
論文翻譯
「大家都覺得,劉柏園瘋了嗎?」當時在華義擔任執行長的蔡嘉駿回憶,遊戲公司大多與中華電信或IDC租機房節省成本,而且一張遊戲光碟加上包裝也要10元以上,一定要賣來保底。但劉柏園卻是把之前的規則全數打破了。
 然而,就是這番顛覆作法,立即取得巨大成功。上線第一個月就吸引20萬會員註冊,遊戲橘子的獲利更從上線論文翻譯第一年的4700萬,到隔年暴增到2.9億,且順利上櫃。
 這個「賣服務不賣產品」的藍海策略起初許多前輩都不看好,一位股東甚至打電話給劉柏園,從晚上7點罵到凌晨2點
 「在遊戲業,要有開創性,更要論文翻譯有堅強意志,」陳威光不諱言,劉柏園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屢仆屢起的關鍵。
 帶領橘子走過20年,展望未來,劉柏園的最大期望,不是重登遊戲股王,而是「讓橘子變成一家很酷的公司論文翻譯,不論是現任或已經離開的橘子人,都能自豪曾是我們其中一員。」
0 notes
mandykot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YEAH ✌️
54 notes · View notes
cowcat44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mood
88 notes · View notes
7ualexistexaspornwu · 6 years ago
Text
Analysis of 12 Media & Entertainment stocks. 6 stocks are rated Buy.
Analysis of 12 Media & Entertainment stocks. 6 stocks are rated Buy.
Stocks 29/11/2018 Target 1 Target 2 Support SL PE Price to Book GTPL Hathway 87 115 78 70 18 1.4 Buy on dips Sun TV 594 780 550 530 17.7 5 Buy Zee Ent 491 520 37 6 Hold Jagran Prakash 114 132 149 105 98 12 1.5 Buy Inox Leisure 210 250 300 190 185 17 2.9 Buy PVR 1450 1650 1360 1220 48 6.3 Hold Saregama 570 730 860 480 440 21 2.58 Buy Shemaroo Ent 462 560 400 360 15 2.56 Buy TV Today Network 382 350 340 16 3.15 Hold UFO Movies 270 350 13.5 1.6 Hold Music Broadcast 330 400 320 310 33.88 3.11 Hold DB Corp 177 250 11 1.6 Hold
Top Media & Entertainment Stocks to buy in December 2018:
The Indian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M&E) industry is a sunrise sector for the economy and is making high growth strides. Proving its resilience to the world, the Indian M&E industry is on the cusp of a strong phase of growth, backed by rising consumer demand and improving advertising revenues. Know more here.
GTPL Hathway; Share price 87; Target 115:
Promoters have increased stake and we expect the stock to pullback towards 200 EMA close to 110-115 in 3 months.
Sun TV; Share price 590; Target 780:
Increase in stake by Mutual funds and good growth seen forward; stock is available at good valuation. We expect the stock to pullback to 780 in 3 months. Stock also has good support at 550.
Inox Leisure; Share price 210; Target 250:
Strong increase in stake by Mutual funds in last quarter and stock is available at good discount compared to PVR and has good support at 190-200. Stock can go towards 250 in 3 months and 300 in a year.
Saregama; Stock price 570; target: 730:
Good product line and good growth in last few years are positive for the stock. Stock can be added on dips towards 500-530 for a target of 730. SL 440. 1 year.
Shemaroo Entertainment; Stock price 460; Target 560:
Strong recent quarterly results will move Shemaroo Entertainment to 560. Stock is available at good discount price among peers. Any dips towards 400-420 can be used to add more stocks. SL 360. Target 560. 6 months.
Earlier call on Shemaroo:
Buy Shemaroo Ent shares on dips towards 400. Target 500. SL 360. 1 year.
PVR is range bound 1300-1600. Zee entertainment looks expensive. TV today Network did not have a good quarter. UFO Movies and DB corp are at 5 years low and has no support on down side, We would like them and any good quarterly result in coming months.
Music Broadcast looks expensive at with a PE of 34. Technically we like the stock above 350 for a target of 400 with SL of 320.
When you look at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stocks overall, do you think that they’re overvalued or Undervalued?
Average Trailing PE ratio of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stocks are close to 18 and it is due to the correction in the broad market. We would consider a PE ratio of 22-25 to be normal. Without considering Growth and results, stocks are 20% undervalued. Adding growth in EPS and Decent fundamentals we see the sector to be 30-40% undervalued.
You would also like to view:
Top stocks to buy & Invest in 2018 & early 2019 for long term in India.
10 Chemical Stocks to buy in November 2018 after recent results
          Source: https://gale.in/analysis-of-12-media-entertainment-stocks-6-stocks-are-rated-buy/
0 notes
kingsaiyaman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https://twitter.com/rakudx/status/901709717545803777
21 notes · View notes
tigerlover16-uk · 6 years ago
Text
30 years ago
Today, August 10, i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original Japanese Broadcast of DRAGON BALL “The Final Gamble.” The Death of Piccolo Daimao, who vomits out an egg…
I’ve been celebrating the anniversaries of the Piccolo Arc (for which I include both Daimao and the 23rd Budokai) TV Broadcasts by watching them on the day they aired. Later, I also show scenes of the storyline so far to a friend of mine who (like me) watched DBZ in his college youth. Several times I capped the presentation by showing said friend clips from SUPER. Kuririn’s death scene in Ep. 101 was followed by a clip of SUPER Ep. 76 (Kuririn’s Death March through Memory Lane); Kame-sen'nin Mufaba sacrifice in Ep. 111 was followed by Roshi vs. Ganos/the aftermath in SUPER 105 (Chibi Goku sensing Roshi’s death and- 28 years later- preventing it). For this presentation, I intend to show a clip of DB Ep. 76, with Goku’s teary reunion with Son Gohan, showing my friend the three times Goku has cried in the original DB canon (this, Kuririn’s death, and destroying Piccolo).
Sounds like fun.
I guess I should reblog a lot of Piccolo stuff next Friday for Piccolo’s “Birthday” then.
0 notes
cowcat44 · 7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Tom and Jerry
109 notes · View notes
cowcat44 · 7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here come the feels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don’t do it.....
105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