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確診消毒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野外遭蜂螯蟲咬,慎防過敏休克!如何緊急處置?哪些藥物必帶?(下)
蔡奕緯說,在野外無論被哪一種蜂類或哪一種昆蟲螯咬,處理原則都是共通的,步驟都是:
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處理原則、也是第一個動作,就是用大量乾淨的清水沖洗傷口,功用除了沖掉傷口的髒汙物質,還能稀釋螯咬帶來的過敏原及毒素,阻止過敏原及毒素在體內蔓延,這個動作能大幅度預防後面過敏及中毒的發生,「前提是使用乾淨的水沖洗,事發現場最容易取得的就是自己帶上山的飲用水。」因此,登山健行不妨多帶些飲用水,可在蜂螯蟲咬時派上用場。透過大量清水沖洗稀釋,過敏反應有機會在此時停止。
移除螯刺:遭蜂螯蟲咬後,心須移除留在皮下的螯刺,有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可沖掉螯刺,如果沒沖掉,可用小鑷子用挑的方式把螯刺挑掉,「不要用夾的,」因為蜂類的螯刺細如牛毛,若在皮膚外面的上端有毒囊跟它的臟器,用夾的可能擠壓到毒囊,讓毒液從螯刺繼續注入體內,增加疼痛及過敏反應,較理想的方式是從螯刺貼著皮膚用挑的方式移除。如果身上沒有鑷子,可用信用卡或名片緊貼皮膚逆向刮除螯刺,但這種方式較容易壓到毒囊。
上藥:塗抹抗過敏防感染的藥膏,貼上OK繃保持傷口潔淨、預防感染。
觀察有無過敏及中毒反應:「被昆蟲螯咬,有3點必須留意:傷口情況、有無過敏、是否中毒,」蔡奕緯說,遭蜂螯蟲咬一定會有傷口,但是否發生過敏因人而異,但沒有過敏史不代表不會過敏,可能以前沒有碰到過敏源而已;過敏程度也因人而異,為了預防或降低過敏反應,應立即清潔傷口上藥,再留意是否有過敏跡象。
消毒公司、病媒防治、防疫消毒、蚊蟲消毒、除蟲消毒
他指出,過敏在野外分成三個階段,從症狀可判斷處於哪個階段,趕快採取相對應的處置:
第一階段:局部過敏
症狀:傷口部位產生發炎反應,紅腫、疼痛、發癢。
處置方式:以外用藥膏防過敏擴大。
第二階段:輕微的全身過敏反應
症狀:過敏部位從原本被螯咬的傷口擴散,面積變大,可看到全身幾乎除了脖子跟眼簾,四肢及軀幹都產生紅疹。這個階段通常意識還很清醒,只是會因發出小疹子很癢而煩躁焦慮。
處置方式:這個階段的過敏反應擦藥膏可能沒用,趕快吃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有機會壓下來。但要警戒過敏反應是否會進展到第三階段,如果第一階段進展到第二階段的時間很短,一定要提高警覺。
蟑螂消毒、蚊子消毒、老鼠防治、白蟻防治、除果蠅
第三階段:嚴重全身過敏反應
症狀:眼睛及嘴唇嚴重腫脹、黏膜紅腫、噁心嘔吐、因喉頭腫脹阻塞呼吸道導致喘不過氣、講話聲音變得沙啞或講不出話、意識不清等。過敏反應最怕發展到這個階段,因為可能致死。
處置方式:馬上拿出腎上腺注射筆將腎上腺素打入體內。注射方式非常簡單,從大腿外側對肌肉直接戳進去,大約注射10秒鐘,因為它的針很長,可穿透衣物,不用脫掉褲子即可注射。
COVID-19 消毒、確診消毒
蔡奕緯表示,「野外急救的核心在於低風險的時候就做處理,比如過敏,如果沒有處理好,它就會進展到第三階段的嚴重過敏,在局部或輕微時就要想辦法處理,避免進展至嚴重全身過敏乃至過敏性休克。」局部感染在山上很容易變成全身感染,因此傷口一定要保持乾淨,如果是多日登山行程,或天氣炎熱一直流汗或傷口可能髒汙,可以用抗生素藥膏預防感染,不過一旦傷口紅腫發癢,最好提早下山就醫處理。
預防蟲蟲上身的方法
野外如何避免蜂螯蟲咬?
蔡奕緯說,含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液對預防多種昆蟲上身都有效,包括蜂類、恙蟲、硬蜱。台大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徐爾烈建議,戶外活動時可使用DEET濃度10~30%的防蚊藥劑,塗擦在皮膚外露的地方。
國際戶外教育學會課程開發總監、專業登山嚮導林義閔提醒:
穿淺色衣物容易發現身上是否有蜂佇留或蟲類上身,但衣著顏色勿過於明亮鮮艷,以免招蜂引蝶及昆蟲。
穿著長袖長褲,最好袖口及褲腳是束口型的,防止小蟲鑽進衣服內。把褲管紮進鞋襪內、使用綁腿或穿高筒襪也有保護效果。
戴寬沿帽可防止昆蟲如毛毛蟲、蜘蛛直接從高處掉落身上,但蟲類會爬動,即使掉到帽子上還是可能爬到身上,時時注意為佳。
隨身攜帶連帽薄外套及頭巾,行經有虎頭蜂的地區時,穿上外套儘量將全身包起來,臉部可以頭巾遮掩。
身上不要有濃烈的味道:包括香味、汗味,都可能吸引蜂類、蝴蝶及昆蟲,登山勿擦香水或使用體香劑,不要讓身體散發出特殊及濃烈氣味,防曬乳及止汗劑選購味道淡的產品。
林義閔解釋,汗味會招蜂引蝶主要是汗水中有昆蟲需要的礦物質及鹽分,爬山難免大汗淋漓,建議帶備用衣物更換,已完登百岳的他說,多天的登山行程,「如果天氣良好且有足夠水源,我會考慮洗衣服。」
林義閔帶隊登山最怕遇到虎頭蜂或土蜂時,他會先觀察看到出現的蜂是一隻、兩隻還是一群,一隻的話通常是外出偵查,離蜂巢有一段距離,不揮舞拍打它,多半不會有事;兩隻蜂同時出現表示牠們在巡邏,蜂巢就在附近,如果牠們覺得出現的生物有威脅性,可能展開攻擊,此時能改道,林義閔就會改道,如果一定得行經該處,他會請成員穿上連帽外套,放慢、放輕動作,以規律的步伐走過去,不要走得比牠們快,如果登山隊伍人數眾多,則3~4人一組,分批通過較為安全,「如果看到��面是一群蜂,當然馬上撤退。」
林義閔還提醒,過夜的登山行程住山屋或帳篷,隔天早上起床穿鞋前,務必把登山鞋拿起來倒扣在地上敲一敲再穿鞋,因為夜裡可能有昆蟲或蜘蛛跑進去、躲在鞋頭處,「曾有山友從鞋內倒出一隻小蛇。」總之,在野外要盡可能做好安全防護,才能避開蟲蟲危機。
台北消毒公司、新北消毒公司、桃園消毒公司、基隆消毒公司、新竹消毒公司、宜蘭消毒公司
資料來源 : 康健雜誌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8486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