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慶-入淨土門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xiangshanching · 25 days ago
Text
信解不二,感應生西(象山慶24.12.29)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朱熹:《文集》卷51:「鬼神之理,聖人蓋難言之。謂真有一物固不可,謂非真有一物亦不可。若未能曉然見得,且闕之可也。」
淨土之義理及境界,有說是「深妙」,或說是「不可思議」,我輩凡夫若暫時不知、不解,即可多聞闕疑、多見闕殆,並以此敬而信之、勉而行之,勿因淺學小疑而錯失真理大益也。念佛乃信、智(解)不二,以阿彌陀佛之名(形象)義(功德)之總相為智(略解),而信入(心淨為性)、稱名(行淨為緣),即信即智而不甚解、不多疑,卻暗合道妙,冥感冥(顯)應,任心感佛,佛來應心,而成了心佛一體。《妙華經》:「若人 (一念無明/法性)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凡夫雖以「習以為常」的妄心而稱念佛名,但因名號所含攝之彌陀無量功德,及眾生本有的清淨無漏之佛性,於稱名當下,法爾與佛相應而不隔,即得滅除種種之罪業,成就往生之大事。
0 notes
nanwuamituofo · 3 months ago
Text
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空老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七集)  2010/4/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經本第六面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於是先師會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從這句看起。黃老說夏老會集的這個本子,印出來之後很快的就流通出去,所以不脛而走。「脛」就是小腿,「不脛」是雖然它沒有腿,它走得很快,傳播得很快,意思是傳播得很快,這是當時的現象。因為社會的不安定,中日戰爭起來,這是戰前的事情,山東這一帶也是被日本人佔領,所以夏蓮老弘法的工作當然就受到阻礙。社會一直到現在都不穩定,全國解放之後又經歷許多災難,這個他後面都講到。改革開放以後才算是安定,宗教的活動漸漸恢復。所以夏老居士告訴黃念祖,說他的這個會集本將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來的。夏老講這些話,同學們聽到都不以為然,感到很奇怪。到以後,這幾十年過去,果然如是,由此可知,法運的興衰,老人已經看得非常清楚。所以,當年最初印的本子不多。前面提過,慈舟法師在濟南講這個會集本,我前面跟諸位報告,那會集本大概還沒有定稿,老人修訂過十次。慈舟法師用的本子不是最後修訂的,不是定本,因為他的科判我看到了。老人用的本子,會集本,全經一共分為三十七品,也許就是用「三十七道品」這個意思,三十七品,這個科判我手上有一本。這就不是我們現在用的本子,現在這是最後的定本,一共分為四十八品。可是,慈舟法師對這個大經,算是最先開的先例,把科判加到後面。我依據他老人家的科判,用現在這個本子,做了更詳細的科判,分得很細,我們有科會,科跟經會在一起。這個科會的本子流通,流通量也很大,應該我們此地有,沒有摺疊的本子,有裝訂的本子,有科會。還有一本,跟李老的眉註合印在一起,科會跟眉註合刊本,這個��子也印得很多,可以做為學習研究這個大經的幫助。
  「佛界尊宿多以會本文簡義豐」,文字確實比過去原譯本跟兩種會集本要簡單多了,容易多了,而且意思非常圓滿。前面兩種譯本缺失的,夏老全部都把它補過來,這是很難得。「詞暢理圓」,理圓滿沒有欠缺,文字非常通暢,讓你看到很舒服。「講說讚揚,流播中外」,用這個本子講《無量壽經》的,講述、讚歎、宣揚,流播中外這個工作我們是很努力的在做,什麼時候開始?李炳老往生之後。在他老人家在世之時,我們想做,老師不同意,說這個本子有爭議,就是佛門確實有些障礙。我那個時候想講,老師說不行,你年歲太輕,分量不夠,如果講這個經,別人對你批評,你招架不住。所以我就把這個,那個時候印了一千本,我記得是韓館長五十歲生日,我們想講這個經給她祝壽,李老師不同意,我們就改講《楞嚴經》,這個大家沒話說。這個爭議多半都是出自於嫉妒障礙,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不能避免。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無論在德行、在智慧都比不上古人,連他們都遇到這麼多困難。你看這個會集本,前幾年大陸上提出反對的聲音,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聲音沒有了,因為國家宗教局肯定了,大家沒有話說。所以我們曉得,念公註這本經不容易,非常的艱難,我們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
  「見者聞者,歡喜信受,持誦印行,絡繹不絕」,這幾句話是真的。李炳老往生之後,那個時候我在美國,在美國發起印這部經典。因為這個會集本,李老師手上只有這一本,講解的時候他做了眉註,自己用毛筆寫的,小楷行書,寫得非常好。他老人家把這個本子給我,我手上保存這麼多年,沒人看見過。老人往生,我就把這個本子拿出來,發心印一萬部流通,做為紀念老師往生。這個本子大家看了之後,真的,像此地所講的「見者聞者,歡喜信受」,持誦印行接著來。所以這個本子現在流通在全世界,分量是很大,我們過去講過十遍,光碟也流通得很廣。
  底下說,「近且蒙海外佛學界收入新印之續藏」。這是有這個意思,一直到現在還不能實現。海外這麼多年印藏經不少,但是沒有把這部經收在《續藏》裡頭,這是等待我們將來努力,我們一定會做到的。「行見大經光明,常照世間」,這些都是實話,「昔賢會集之勝願,幸告圓成」。過去許許多多人��想到《無量壽經》應當要做會集本,要做一個標準的本子來流通。王龍舒做過,魏默深做過,但是都有遺憾,都有缺點。所以夏老第三次做這個工作,過去人這些缺失他都能夠圓滿的把它修正過來,成為這樣子如黃念老所說的「文簡義豐,詞暢理圓」,像梅光羲居士所說的「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稀有難逢的因緣!他這裡講,「無量壽經之善本」,最完美的本子,「於茲慶現,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不能夠等閒視之,我們要有這個認識。我們今天有幸遇到這個會集本,也是稀有難逢的大事因緣,我們遇到了。過去十次的講解,前面幾次我沒有看到這個註解,我是依李老師的眉註來講解這部經。第一次講解我記得是在新加坡,新加坡是第二次,第一次在美國,第二次在新加坡,用的時間是六十個小時,因為我到新加坡去講經一個月,一天兩個小時,一個月講圓滿。這個帶子很快就流通出去,而且流通的範圍非常之廣,每個人見到都歡喜。
  下面這一段,是念老說他為這個會集本做註解的因緣,我們來看看這一段。「念祖乃具縛下凡」,這是他老人家謙虛。縛是煩惱,就是煩惱繫縛的下凡,凡夫裡面不是中上根,是下根的。「謬蒙先師以註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這裡都是謙詞。謬是錯誤,老師錯愛我,我沒有這種能力,而老師期望我做。這樁事情確實是不容易,經會集出來了,一定要註解,沒有註解,這裡頭有很深的奧義,初學的人不容易能夠看得出來。所以註解是有必要的,我在前面序文裡面也說到這樁事情。宏揚此經,用註解來弘揚,我們今天用演義來弘揚這個註解,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大事。黃老註經是受老師的囑咐,也就是老師的命令,交代他,他在這一生當中要做這樁事情。夏老在一生會集經的工作做完,黃念祖接著把這個大經做一部註解。「余雖初發大心,但以障深慧淺,承此重命,實深惶懼」,惶是恐慌,懼是害怕,這個使命太重了。這個地方我們看作他老人家的謙虛,可以,是相當謙虛。這個任務他老人家完成了,沒有辜負老師的咐囑,這是我們要感恩的。
  下面他就說因緣。「所幸曾參先師講席,親聞此經全部。」夏老會集之後自己講過這部經,黃念老他有這個緣分,親自聽到老師講這個經的全部,他一堂課沒缺。「且於廿載隨侍之中」,這就說他跟老師二十年,不是個短時間,二十年沒有離開老師的身邊,「得聆禪淨密各宗玄奧,粗曉先師會集大經之深心」。跟老師二十年,天天聽老師講經說法。夏蓮老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雖是在家,真是一代的佛門大德。有這��的智慧,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慈悲,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得圓滿,留��末法往後九千年的有緣人。遇到這個經就是有緣人,遇到這個經就有得度的機會,你說多難得。這是說明他之所以被老師囑咐做這樁大事的因緣。老師對學生當然了解,跟著老師二十年,學生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慈悲心,能不能擔任這個使命,當然很清楚,選中黃念老。所以我常常說,一聽到他老人家的名字我就告訴大家,這是夏老的傳人,鼓勵大家多親近他,這個緣分、福分都不可思議。
  「六十年代初」,這個六十年代就是一九六0,一九六0年初,「曾試寫此經玄義之提綱一冊,呈師鑒核,幸蒙印可」。他就開始做初步的工作,寫個提綱,提綱是什麼?就是現在我們學習的概論,他叫概要。我在過去講經的時候,用他這份資料,我編了個大綱,也許有同學見過,在過去多次講過,我有一個概要,從這裡面節錄它的精要,這樣在講席裡面可以縮短時間。雖縮短,大概也講了十幾個小時,把全經要義為大眾做個介紹。他做的這個玄義的提綱夏老看到,同意、認可了。「但經文革浩劫,此稿已蕩然無餘。」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他也遭了難,也被抓去批鬥,因為學佛,都戴上高帽子「牛鬼蛇神」,家也被抄了,寫的這些東西都被燒掉,經過這次的浩劫。「現余年逾古稀」,古稀是古人講的七十歲,「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唐朝杜甫說的。所以七十就是古稀之年,逾是超過,七十多歲,我跟他老人家見面的時候。「復多宿疾」,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受了很多苦難,所以晚年的身體不好,毛病很多。「愧深恩之未報,懼無常之將至」,這個話是真話,老師交代的使命沒完成,怎麼能對得起老師?年老、多病,害怕了,害怕壽命不夠來完成這個工作,常常擔心這個。「於是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這是我們親自看到的,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做這個事情,寫這個註解。
  寫註解也不容易,寫了之後不滿意再修改,最後到定稿的時候,我跟諸位說過,當年這個書是用油印印的。大概現在年輕人不知道什麼叫油印,五、六十歲的人應該知道,那個質料很差,印出來的字都模糊。我相信他帶到美國去的這一本,送給我的,應該是在他油印本裡面最清楚、最好的這一本,他送給我了。我看了一遍之後非常喜歡、非常佩服,《無量壽經》畢竟有這麼好的一個註解,真正是難得。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你有��有版權?他說沒有版權。沒有版權,我就翻印。所以在台灣,我第一次就印了一萬本,精��一冊。他原來是四冊,四冊裝訂的,我們改成精裝一冊,就是現在諸位手上所拿到的。這個已經是好幾版了,原版我們印的一萬冊現在還很容易找到,原版前面有很多照片,有慧老法師給夏蓮居做證明的照片都有,我都把它印在前面。這種精神難得!
  「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全力註經」,不見人,把所有的精力、時間、精神統統用在註經。註經要蒐集參考資料,難得,我認為這是佛菩薩保佑,佛菩薩的加持,他能想到的這些資料都有人供給他。我在他的書房裡面看過他那些資料,我也嘆為觀止,真不容易,從哪裡找的,找這麼多東西?冥冥當中威神加持,他所想要的資料都能找到。「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真誠、清淨、慈悲,報恩之心,上報佛恩、報師恩,下報一切眾生恩,法界眾生。我們看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知道感恩,他寫這部書多辛苦!為誰寫的?我們今天得到這個本子,就是為我寫的,你得到這一本,就是為你寫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得到了,你能把這個註解看懂,疑惑斷了,雜念放下,一心念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誰接引的?黃老居士接引的,你才曉得這個功德大!
  我們沒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能力,寫不出來,發心,現在方便,影印流通。這是我們自己報老人之恩於萬一,我們給他宣傳。在這個世界上,這個本子愈多愈好,為什麼?佛在這個經裡講過,將來佛法到滅法時期,就是九千年之後,佛法在這世間滅了,《無量壽經》最後滅;所有經滅了之後,《無量壽經》還存在這個世間一百年。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也沒有了,還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遇到這個名號,那都是有特別的緣分,都能得度。法門不可思議!世尊多次宣講不可思議,翻譯不可思議,會集不可思議,註解也不可思議。我們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自己得利益,也會影響別人,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他會受感動,他自然就跟你學。所以你自行就是化他。何況如果你要能講解,為人演說,這是你演說的參考資料,你能夠影印流通。
  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學佛也得活學活用。這麼大的一本書你送人,人家一看,這分量太多,我沒時間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淨宗的宣揚,確實在現前這個時代,比哪一宗好像都順利,比哪一宗好像都興旺,什麼原因?得力於科技的工具。我們在這裡學習,過去這十次的講演,我們有光碟、有衛星、有網路,有這麼多方便的東西,所以接引的人就多了。在過去沒有,過去就是靠書,書的分量少,還得靠人讀,他不讀怎麼行?光碟流通就大了,量就大了。現在科學愈來愈進步,我們最初講的經,一片光碟才錄一個小時,新加坡講的那個,流通到中國大陸,六十片光碟,不少!現在呢?現在大概兩片,變成兩片,愈來愈進步。我相信再過個二、三年,一片,六十個小時一片,這對大家的學習就太方便了。我還提倡有讀誦的《無量壽經》,你不願意念這個,你把電視機打開,有讀誦的,讀誦裡面有經文、有音聲,沒有人像。有經文,有文字,有讀的聲音,幫助你!這次我們來做這個《演義》,就是完全來講黃念老的註解,我們是報他的恩。他老人家晚年這樣的辛苦,這我親眼看見的,不能辜負他。我們這個能做成光碟,也能夠把它做成文字的讀誦,有文字、有講解,不必要人像。這是說老居士註經的因緣。
  下面是介紹這個經,這個經契理、契機,這是最難得的。「復以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理是什麼?理是自性。惠能大師,中國人,我們提起來格外的親切,尤其是廣東人,我們居住的環境是廣東的地盤,特別親切。他老人家開悟了,開悟那一年二十四歲,我們稱他老人家,他有德行,其實他不老,二十四歲。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自性什麼樣子?「本自清淨」,這第一句;「本不生滅」,第二句;「本自具足」,這個具足,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本自具足,具足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這自性裡頭有的;「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能現宇宙、能現萬物。我從哪來的?自性變現的,所以這是能生、能現、能變,一切萬法是所生、所現、所變;能生的是理,所生的是事。契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德能,這是理。機是講的眾生、對象,這部經的對象,哪些人可以學?什麼人都可以學,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面這兩段就為我們說這個問題。
  先說理,「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真實之本際也」,這一句是講理。什麼是理?我剛才跟諸位講的好懂,跟此地的三句話完全相同。實是真實,實際就決定不是假的,這是理體,就是講的自性,講的是能生能現能變的這個東西。這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它沒有形相,六根接觸不到,我們用想像都想不到,你想就想錯了;到你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它就現前。所以佛經上常講這樁事叫不可思議,你不能去想,你也不能去說,說不出。也叫做真如實相,實相是真相,真實的本際,我們用現在話講,真實的本體,在哲學裡面叫本體論。哲學上所講的本體這個概念,到現在還都是模糊的概念,沒有定論,可是在佛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絲毫模糊沒有,為什麼?許許多多的人他證得了。釋迦牟尼佛首先證得,在菩提樹下,學生當中許多人��證得,證得就叫成佛。在中國,歷代的祖師大德,真正證得這個境界有幾千人。禪宗裡面,《傳燈錄》裡面一千七百則公案,那就是一千七百多人他們證得的,不是一個人。除這個之外,還有教下的,大開圓解也是這個境界。淨土宗的,念到理一心不亂,也是這個境界,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所以這不是假的。證得之後,你讓他們講講,讓每個證得的人講講,意思都相同,大同小異,說的話不一樣,意思完全一樣。這不是假的,這具足有科學精神在裡頭,他不用科學儀器來求證,他用禪定的功夫。禪定是什麼?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就證得了。
  我們實際上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世尊在《華嚴經》裡面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一點不假。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迷了,迷了自性,並不是自性沒有了,自性在,你迷了。《楞嚴經》上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佛講這個故事。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凡夫迷失自性的樣子。這個故事要照佛經上講,我們還是不太好懂,我們還有更好懂的故事,跟這個意思一樣的。我們做學生的時代,跟日本人打仗,抗戰期間,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就有軍訓課程,就有這個課程,到中學更不必說了,很重要的一門功課。軍訓裡有緊急集合,限定三分鐘之內服裝整齊要到操場集合,常常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的故事出來。緊急集合大家慌張,緊張,這一緊張就迷了,帽子已經整整齊齊戴在頭上,服裝穿整齊出去集合,到處去問人,問同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慌慌張張在找帽子,就迷了。同學一指:你帽子不是在頭上嗎?一摸果然在頭上。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迷失了!佛舉這個比喻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沒有兩樣,現在在不在?在!為什麼找不到?迷了。什麼時候覺悟了,你就叫佛,你在迷的時候就叫你做凡夫。就像緊急集合的時候,帽子真戴在頭上,自己不知道,到處去找,就這種狀況。
  這三個名詞在經典上常常看到,解釋很難解釋,慢慢往後看漸漸就懂得,心愈清淨你體會就愈深。浮躁是我們學習最大的障礙,浮躁要不除掉的話,永遠體會不到,你所能學到的是語言、言語,是皮毛,是這些文字、名相,你學的這個東西,真實的道理你沒有辦法知道。你的心愈清淨,體會就愈深,到你平等心顯現出來了,差不多,你縱然沒有開悟,也接近開悟的邊緣。清淨是見思煩惱淡薄了,見思煩惱斷了,真正清淨心就現前;塵沙煩惱斷了,平等心現前。我們的心不平怎麼行?為什麼不平?有我,有我就不平,我總比別人強一點,叫傲慢。諸位要知道,有我就有傲慢,你不承認也不行。佛說得很好,為什麼?你有我,你有末那��,末那識是四大煩惱常相隨。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大乘法裡有句話大家都知道,「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就是我,不是父母生下來才有我,父母未生前就有我。在我們一般人講靈魂,在佛法講,不叫靈魂,叫靈性。他有沒有我執?有,有我執的時候叫他做靈魂,不叫他做靈性。為什麼?他的活動空間出不了六道輪迴,他在六道裡轉,出不去。為什麼?他迷了。他要覺悟了,他就超越六道,那就不叫靈魂,叫靈性,他活動的空間就大了,那個活動空間是十法界。他也出不了十法界,為什麼?他還有起心動念,因為他無明沒有破。無明破了之後,靈性的名詞也沒有了,叫自性,他還源了,回歸自性。那叫什麼?那叫佛,真佛,不是假佛。一個東西,三個名詞,一而三、三而一。
  所以,我們只要一念迷了,迷了就是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裡面的三細相,轉相就是末那識,末那識頭一個是我見,我見就是執著有個我。拿什麼當作我?執著阿賴耶的一分,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分能量,這大家好懂,用現在名詞,一分物質,或者我們不說能量,說得更清楚點,一分信息;末那是信息,阿賴耶是能量,境界相是物質。現在科學講,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能量、物質、信息,跟阿賴耶的三細相是一個意思,但是他講不清楚。物質從哪來的?信息從哪來的?能量從哪來的?他就不知道,他就不曉得。佛法裡頭說一體,那就是自性。在不迷的時候是一體,你分不出哪是能量、哪是物質、哪是信息,分不出,就是能大師所講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有,它不現。它顯現出來的時候,那是有個緣分,那叫一念妄動,起了一念,它就現行,就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我是正報,環境是依報,依報跟正報同時起來的,沒有先後。這個在《還源觀》裡面講得很清楚,從一體起二用,二用就是,一個是我們的正報,我出現了,另外一個,我的生活環境出現了,就是宇宙。這個事,現代科學、哲學都沒講得清楚,在佛經上三千年前講得這麼清楚。非常可惜,這些科學家們沒福報,沒看到佛經,要看到佛經,我相信那些人很聰明,一定大幅度的提升他的境界。為什麼說你有煩惱?末那識有我見,跟著我愛,我愛就是貪,我慢,我慢就是瞋恚,傲慢跟瞋恚是連帶的,我痴。所以,我見、我愛、我慢、我痴,四大煩惱常相隨。你怎麼會不傲慢?傲慢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帶來的。一念不覺就迷了,迷了就產生這個現象,實際理體裡沒有這個現象,它的現象是什麼?是智慧、是德能、是相好。一念起來它就迷了,就變成貪瞋痴,這個信息就發生。
  也叫真如實相,「真」是講體,能生的,能生能現的本體,「如」是講相,現相。現相是從本體變現的,現相跟體是分不開的,所以叫性相不二。這個也不好懂。古來的祖師大德,佛經上也有說,常常用金跟金器來做比喻,把金比作體、真,金所做的這些器皿那是如,怎麼叫如?它就是金。你說把黃金做一串念珠,這條念珠是不是黃金?是。把它做個戒指、做個手鐲、做個茶杯,都可以做。所以說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你從相上就看到黃金,那你真識貨。如果你不識貨,你把金跟這些器分開,我讓你拿黃金來,你看看所有這些器皿上,「沒有,這裡沒有黃金」。鐲子是不是黃金?杯子是不是黃金?碗是不是黃金?全是黃金做的,叫你拿黃金來你找不到,這是什麼?迷了,叫迷了自性。悟了,拿黃金來,隨手拈來,樣樣都是!所以性相不二。性沒有現象,雖然現的現象,相是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大乘教裡面常講,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這是真的。《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給你講真話。這是真如。
  實相,實相就是真相,你要認識真相。真相是什麼?相裡頭有性,性相沒有離開,這是真的。性不可得,相也不可得,性要是不可得,相怎麼可能得到?所以一部六百卷《大般若》,佛給我們講什麼?就是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今天煩惱從哪裡生的?不可得的一定要把它得到,你不是叫自找麻煩嗎?你的苦惱沒有邊際。一下覺悟,苦惱就沒有了,真相明白了,不再執著,不再打妄想,受想行識都不可得,都是假的。受想行識從哪裡來的?是從自性裡來的。自性有四淨德,見聞覺知,是真的;迷了之後,從見聞覺知就變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我們稱之為心理,心理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是清淨的,清淨平等覺,那是真心,妄想分別執著肯定是妄心。
  經上講「惠以真實之利」,「惠」是送給你,諸佛如來、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上給我們真實的利益,所以純一真實。這部經「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也」,這是說這個經契理,不但契理,圓滿的契理。「又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這個話是彭際清說的,他是前清乾隆年間的人,這是我們佛門的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很了不起,他說的,《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換句話說,《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華嚴經》就是大本《阿彌陀經》。一而三,三而一,《華嚴》講得詳細,《彌陀經》說得簡要,便於課誦。所以,我在早年講經常常勸年輕同學,真的要把淨土五經一論講透,一定要學《華嚴》,《華嚴》就是五經一論的詳細註解,它是一不是二。
  念公此地引的這些話,他說「經中所詮」,這個經裡面所詮敘的、所說的「一切事理,即華嚴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這是說明,《無量壽經》裡所說的內容跟《華嚴經》沒有兩樣,《華嚴》說得詳細,這個地方說得簡要,簡單扼要。我也是讀了這部經之後就不講《華嚴經》了。我年輕學經教,老師方東美先生介紹我讀的經就有《華嚴經》,而且非常偏重《華嚴經》。老師愛好,方東美先生喜歡這部經,特別介紹給我,介紹給我清涼大師的註解,有道理的。我記得弘一大師當年在世的時候,對於知識分子,介紹他們學習大乘經教,也是介紹《華嚴經》清涼大師的註疏。你要接觸之後,能夠有耐心的深入,會法喜充滿,能得���用。但是這個經太長,我早年,黃老居士在六十年初,我也是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就開講《華嚴經》,也講了十幾年,講了一半。以後講《無量壽經》講得很歡喜,《無量壽經》既然是中本《華嚴》,我就不必教《華嚴》,《華嚴經》自己讀就好了,所以停下來。也真正從《華嚴經》裡面認識了淨土,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這些故事,我在以前講席裡都曾經給諸位做過報告。
  這次講《華嚴經》是個特殊的因緣,三個人啟請。第一個,台灣的開心法師,都往生了。早年在世的時候,每次碰到我就勸我講《華嚴經》,告訴我,「淨空法師,你要不講,恐怕以後沒人講了」。不止一次,每次見面他都提醒我。我很感激他,但是還沒有動心。第二次在北京,我去拜訪黃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很嚴肅的,也很慈悲,請我講《華嚴經》。我也很感激他,他也是想到這個,以後能講這部經的人不多了,我都沒有動心。第三次是華藏圖書館韓館長在病重的時候,實際上在她往生前兩天,非常懇切的要求我把《華嚴經》講一遍,完完整整的講一遍,留一套錄像帶。那時候錄像,還沒有光碟,光碟不普遍,拍電視的時候還是這麼大的盒子,用帶子錄的,希望留一套完整的錄像帶給後人做參考。我因為她病了,病得那麼重,我就安慰她,我就答應,我說好!等妳病好,我來講。兩天之後她往生了。三次。
  她老人家過世之後,我們就離開台灣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居士林講經。我跟李木源居士談到這樁事情,李木源居士非常歡喜,他說我代表這三個人向法師啟請。他那麼一認真,好吧!我們這次的《華嚴經》就在新加坡居士林開講,講了這麼多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了多少?大概全經的五分之一。所以,這部經要像我這個方法把它講圓滿,大概需要多少小時?兩萬多個小時,肯定超過兩萬小時。我還能有這麼長的壽命嗎?長經短講,行,二年、三年也能把它講完。可是現在人聽經,愈詳細他愈有味道。像古時候人講經的方法,別說太古,就像我老師李炳南老居士講經的方法,現在一般人都很不容易接受。太簡單了,聽不懂,這是講契機的問題。跟現代人講,要講透,要講清楚,要講明白,他真聽懂了他生歡喜心。真是有難處!
  這一次我跟同學們說了,我把《華嚴經》暫時停下來,我想停一年,這一年的時間,把這部註解講明白、講清楚。為什麼?這是中本《華嚴》。現在整個世界,社會動亂,災難頻繁,這一個月,同學們送一份資料給我看,三月四號到四月七號,一個月時間,全世界發生六級以上的地震十一次,印尼發生海嘯,這樣頻繁、這樣密集。許多同學看過「2012」的影片,我是四、五十年沒有看過電影、沒看過電視,同學們拉著我一道去看。我看了,回來我告訴大家,我說這不是偶然的,全世界聯映,在我們學佛的人說這是一種感應,上天給人類的警告。如果不懺悔,如果不回頭,不能斷惡修善、改過自新,怕的這種災難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
  最近這兩年來,我們做三時繫念佛事,我提倡做四十九天。正在開頭的時候,第一天還是第二天,道場裡面就有個同修被附身,來找我,我問他什麼事情?他說:你不曉得,現在災難很嚴重,時間很長,給我說出嚴重的程度。我說:大約多長?他說:大概是三年到五年,這麼長的時間。他說:你四十九天佛事收不到效果。我說:怎樣才能收到效果?他提議是一百個七,就是繫念佛事要做七百天。我聽了之後,我說:好,你走吧!然後我就找實際禪寺滿成老和尚,他也往生了,去年往生的。我跟他商量,我說老和尚,怎麼樣?老和尚一口答應。所以在實際禪寺,第一次做一百個七,七百天的繫念佛事,鬼神附身來要求的。這個法會到三月二十五日才圓滿,七百天。
  現在看到災難愈來愈多,當時我在台灣治牙齒,牙周病,我告訴悟道法師,他的道場在台北,我說你回來之後,在台北啟建七百天的佛事。悟行法師在台南,我說你在台南也做七百天的佛事,我配合你們啟講《無量壽經》。所以他們都歡喜。我說我們講這部經冥陽兩利,希望將講經的功德迴向給虛空法界,希望能化解災難;縱然不能化解,讓災難減輕、延後,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這是這次我們講經的因緣。我們希望把這部經,這是夏老用十年時間,給我們會集這樣完美的一個標準的本子,黃念老不顧年老、多病,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完成這個著作,我們要不認真努力好好的學習,怎麼對得起這兩個老人?
  所以,我告訴我們這些同學們,我們大家發心,真正要拯救這個災難,能不能?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真正如法的道場出現,咱們整個地球上的災難都沒有了。什麼道場?僧團。什麼叫僧?僧的意思是六和敬,裡頭有六個條件,這六樁事情都做到了。就是四個人以上在一起修行,這叫眾,這就是一個團體,遵守佛陀的教誨。「見和同解」,這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建立共識。我們在一起修學的人,思想一致,見解是一致的,沒有矛盾、沒有對立,這是六和裡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第二「戒和同修」,大家在一起一定要守規矩,規矩是什麼?規矩是戒律。第三個是「身和同住」,我們住在一起。「口和無諍」,大家是一團和氣,沒有爭論。「意和同悅」,在一起修行、在一起生活歡歡喜喜,法喜充滿。最後一條「利和同均」,也就是我們在物質生活上的待遇是平等的,沒有哪個人有優越的。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僧團裡面有這麼簡單六個規矩,他的僧團很大,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人人都能夠遵守這六條。現在能出現這麼一個僧團,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諸佛護念,一切天龍善神擁護,你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但是這樣的僧團,我在三十年前第一次,一九七七年到香港來講經,���遇到洗塵法師,我們非常投緣,很談得來,他也是香港佛教領袖之一,也早幾年都往生了。我就跟他談到這個問題,我說我們能不能發心,找五個出家人,志同道合,五比丘,我們來落實六和敬,來組這個僧團?他聽了很歡喜。我在台灣,他在香港。談得很歡喜,沒法子落實,不容易!現在道場,兩個人住在一起都吵架,那怎麼行?真能出現這個僧團,這一個地區災難就化解了。有沒有人肯真幹?
  怎樣才能落實?做到無我就落實了,起心動念想別人,如果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想自己就不能落實。入佛門,頭一關破我執。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五種,頭一個就是身見。認定這個身是我,一切都是為我身去著想,壞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全起來了,怎麼能跟人家和合?所以,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再跟別人對立,不但不跟人對立,跟一切事不對立,跟天地萬物不對立,那叫破邊見。然後再破成見,我們講某人成見很深,我以為怎樣;我以為怎樣,就不能修隨喜功德,就不能恆順眾生。必須把成見放下,你才能修隨喜功德,才能夠修恆順眾生,這才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小乘是須陀洹,大乘是《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雖然才入門,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護念,你是真的佛弟子,佛怎麼會不照顧你?龍天擁護,鬼神尊敬。這樣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就有福了。有沒有四、五個人真肯幹?捨己為人,起心動念為釋迦如來正法久住,起心動念為這個世間一切苦難眾生,不要想自己,把自己忘掉,才能做到六和敬。
  現在災難現前,我跟大家講過,劉素雲居士也跟諸位報告過,很難得,我們要做怎麼樣看法?要像印光大師所說的,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印光大師的關房我去拜訪過,蘇州靈巖山寺,關房裡面一個小佛堂,不大,大概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佛像背後寫了一個字,他老人家自己寫的「死」字,這一個字。天天想到,死到臨頭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所以我們在今天看了「2012」之後,我跟大家說,我們要把今天當作我這一生最後的一天,明天早晨起來,我又是最後一天,天天都是最後一天,你就什麼都放下了,你才能得到清淨心。來到這個世間兩手空空而來,走的時候還是空空而去,什麼也帶不走!一心想佛,心裡什麼都不要放,只有阿彌陀佛,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是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就這一念,除這一念沒有第二個念頭,萬緣你才真放得下。災難來了怕不怕?不怕。我天天想阿彌陀佛,天天想極樂世界,終於時候到了,我去了,絲毫恐懼都沒有!天天在等待,天天在嚮往,這就對了,這不是消極,這是積極。我這一天,這是我最後一天,我必須斷惡修善,我必須積功累德,為什麼?提高自己品位,應該的。苦難眾生,我有一天、活一天,我全心全力幫大家一天,我幫大家一天,心地乾乾淨淨,就是三輪體空,絕不著相,念念不捨阿彌陀佛。真能作如是觀,真幹,能夠有四、五個人,和合僧團就建立了,在哪裡?就在這個小道場,這個小道場光照大千。我們學過《妄盡還源觀》的人都知道,念頭才一起,立刻周遍法界,這是講信息,靈通,毫無障礙。速度比光的速度快,比電磁波的速度快,念頭才起,周遍法界,諸佛菩薩知道,天龍鬼神也知道。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要有堅定的信心,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現在我們學這部經,這部經就是引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成就圓滿菩提。
  所以經裡面所講的,就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華嚴祕奧之理體,正在本經,故云契理」,這個經上跟《華嚴經》上講的完全相同。「至於契機,則更是本經之獨勝」,這句話講得好,獨勝。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講契機的話比不上這部經。所以這部經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為什麼?它契機。這個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學,簡單、容易、穩當,成就還特別殊勝,這種法門到哪去找?「經中之持名法門,普被三根,齊收凡聖」,這是獨勝。用的什麼方法?用念佛的方法,念佛的名號。你念四個字行,阿彌陀佛;念六個字也行,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都是梵文音譯的,「南無」意思是皈依、皈命、尊敬,有這些意思,這是南無的意思。「阿」,都可以翻成中國字,「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是什麼?是自性。所以這個名號是我們自己,就是當人自性的名號。中峰禪師在繫念法事上講得好,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唯心淨土,不在外面。一切法不離自性,彌陀跟極樂世界也不離自性;換句話說,是我們自性變的,自性彌陀。再說白一點,自己念自己,我不念貪瞋痴慢,我不念自私自利,我不念名聞利養,我念自性,自性是無量覺。大經裡面常常講,我們聽得多、學得多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就現什麼境界,我今天想阿彌陀佛,我想我的自性的性德,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明心見性就是妄盡還源,用這個方法無比的殊勝。
  「普被三根」,三根是上中下不同的根性,都能學。「齊收凡聖」,凡夫能學,能成功,聖人也能學,也能成功。「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上上根是誰?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勢至,這是聖人,上上根人。真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跟諸位同學報告過,我年輕的時候原來以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不願意接觸,碰都不碰。以後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是從教科書裡面告訴我的,他給我講佛經哲學。我向他請教,我說佛教是迷信,多神教、泛神教,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他告訴我,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說法,「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才把過去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他告訴我,這個開導非常重要,「佛法在經典裡面,不在寺廟裡」,這個指導太重要了。如果我們到寺廟裡面去看,看不到,都看的是迷信,那不老師講的話是假話?所以他也是怕我起這個疑惑,在經典裡面,叫我到經典裡面去找佛法,從經典裡面去學習。
  以後沒有隔多久,我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向釋迦牟尼佛學習。教我讀的書,那是我最早讀的佛書,《釋迦譜》、《釋迦方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他說你要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讀了之後才曉得,釋迦牟尼佛原來跟宗教不發生關係,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他是什麼人?職業老師,一生教學。三十歲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往生的,走的,教學四十九年,樂此不疲,跟孔老夫子一樣,有教無類,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一生的教學工作,沒有建道場,山林、樹下,常隨弟子不少人,一千多人。還有不常隨,臨時來的,我估計他教學的場面應該是在二、三千人左右,應該是這樣的,包括臨時來聽的,應該有這麼大的場面。使我們想像,在當時沒有這些擴音器,釋迦牟尼佛講經,經上講的音聲,那麼大的場面他能夠貫注、能夠攝受,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又何況「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我們知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語言不一樣,但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都能聽得懂,這也不是容易事情。都能聽得懂,都能接受,是個好老師。
  佛教變成宗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要知道很晚很晚,大概我想應該在嘉慶之後。我們在乾隆的時候看到還是教學,那些寺廟裡面的高僧大德天天講經,天天在教學。乾隆以後是嘉慶,嘉慶以後是道光,總在這個時候慢慢的變質。我想真正大幅度的變質應該是在慈禧太后的時候,慈禧太后迷信,她許多事情不像從前的���王向高僧大德請教,慈禧太后宮廷裡面不再講經。清朝宮廷裡面,經常不斷邀請儒釋道的高人講學,這個制度是慈禧太后把它廢棄,宮廷裡頭不再講學。她喜歡扶乩扶鸞,這個事情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國家大事問神,扶鸞裡頭問神,所以亡國了。我想這個影響非常大,上行下效,所以佛教變成宗教。今天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不能夠否定,但是我的老師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都教給我學釋迦牟尼佛。我們學習經典,經典裡面有寶,有好東西,它能幫助我們回頭,幫助我們明心見性。所以上上根人正好全體承當,完全接受,這意思是完全接受。
  「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你依照經典講的理論跟方法認真去做,你能往生,往生就成佛,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上則文殊、普賢法身大士,亦均發願求生」,這講上上根;「下至五逆十惡」,無惡不作的這些人,「臨終念佛」也能夠「隨願得生」,這很了不起!什麼叫五逆?什麼叫十惡?今天時間快到了,沒時間講,明天我再跟諸位講,因為有很多同修不曉得什麼叫五逆,什麼叫十惡。這樣惡行的眾生,臨命終時遇到別人勸導他,他能信,他真能夠懺悔,真能夠念佛,也能往生。真不可思議,不是假的。「橫出三界,圓登四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明天再來學習底下這一段。
1 note · View note
wangwill66 · 5 months ago
Text
急急如律令
H:CATCHPLAY「活個精彩」,富翁菲利浦癰痪,看護不按牌理出牌,為絕望無趣人生帶來驚喜。動身動手才是開始。醜女大翻身,漢娜整型以安妮唱歌,失去自我,演唱會坦白没辦法以安妮唱歌,只有找回原來的自我才能再唱歌。人生如道士咒文,最後需加「急急如律令」,催動才能生效。行動,該做的跑不掉,動了才是美好的開始。佛教則是法語,禪語。基督教則是聖經。手腦並用,雙手萬能。說多做少是廢人,「一個人的經歷其實就是一部歷史事實的百科全書。」動手做過的經歷都是成功詞條。內心的安寧,來自於手腦並用,用汗水行動換來的人生勝利的寧靜。20240819W1
網路資料:
急急如律令
漢代公文常用「如律令」作結尾套語。後道士或巫師加以仿效,用於念咒畫符驅使鬼神,以「急急如律令」表示同法律命令,並需火速辦理。唐.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
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為禁咒。
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
百度百科介紹:
金光神咒曰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唯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羣生;誦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衞,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此 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鍊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衞道!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各門派的修法也 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衞;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着,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註解:天地,一陰一陽;玄者道也,宗者萬事萬物根本。故玄宗雖雲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體現。萬炁,總括萬事萬物,天地變化也,勿泥本根源頭也。言天地之眾炁莫非陰陽合散所為,是天地有萬氣炁之本根也。
廣修萬劫 證吾神通
註解:廣,博也.修,修持,即煉玄之功也。萬劫,言其修煉歷經浩劫之多也。蓋煉玄之士,時時修奉、其數無窮,如萬劫之累修。證,證明。神通,神明通靈。蓋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萬劫修持,則吾之神通不亦證明而擴充乎!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註解: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另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為無極,太極.有極三界.人之三界精氣神者,內而五臟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類也。此言天人內外.法界上下。惟,獨也。道,玄妙大道。獨尊,言無有出其右者。蓋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順,故曰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註解:體,道體。金光,金罡之炁。大道本無形體,道體藴顯金光,依人為體至有金光,則充足於內而發乎外也。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蓋人能志道則道不遠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指修煉後金光圓滿,圍繞道體.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註解:視,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見,大道本屬虛渺,故視而不見。聽,以耳去聽。天下之有聲者可聞,大道湛寂清淨,故聽而不聞。老子曰: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見名曰希.此言修煉者到離六塵,斷卻六根,無我境界.
包羅天地 養育羣生
註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猶有可窮而道則無窮。包羅者,所謂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體廣大。養育,受其孕育也。羣生,兼人及眾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體,三元六府亦曰羣生。此言大道雖無形與聲,而涵天蓋地,羣生莫不賴之養育也。
受持萬遍 身有光明
註解:受持此咒者,於人以物與己受之,而持於心也。萬遍,受持不怠也。萬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猶大學所謂德潤身也。
三界侍衞 五帝司迎
註解:三界,見前解。侍衞,尊衞其道也。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腎也。司,司其職。迎者,彼來此受,如主之迎賓也。此為修者存道體之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註解:萬神,尊且多。在天為眾神,在人為人之全體而言。朝禮,同相集會也。蓋胎凝於紫府,百體畢具,如萬神朝禮於上帝也。役使,聽其命令,無不達也。雷霆,天之陽氣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陽之運動也。能運使雷霆萬鈞。
鬼妖喪膽 精怪忘形
註解:鬼妖,背道之徒。喪膽,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氣存則萬緣俱息,不啻失其膽也。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此指聲色貨利而言也,既入道則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修道者既證金光,則鬼魅邪祟則喪膽而顯露原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註解:內,道體之內。霹靂,雷聲。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山河鎮動,萬物凜威,道之尊嚴亦猶是也。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隱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諱隱藏。此言道雖尊嚴性本自寧,雷神隱藏攝伏精怪。
洞慧交徹 五炁騰騰
註解:洞,空也。慧,靈也。通靈交徹,五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輝映,互相螢而無微不照,無幽不燭也。五炁,五行之氣。騰騰,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氣升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註解:速現,現實時發見,猶雲而時出之也。金光本隱藏於性海之中,今日速現則其得力於平時者深矣。覆護,金光遍體也。真人,求道者自稱。真人云者覆其真性,無愧於人之道也。此言神光護體,金光護法!
維基文庫
祭龍文
編輯
維長慶二年歲次癸卯八月癸未朔二日甲申,朝議大夫使持節杭州諸軍事守杭州刺史上柱國白居易,率寮吏,薦香火,拜告於北方黑龍。惟龍其色元,其位坎,其神壬癸,與水通靈。昨者歷禱四方,寂然無應,今故虔誠潔意,改命於黑龍。龍無水,欲何依?神無靈,將恐竭。澤能救物,我實有望於龍;物不自神,龍豈無求於我?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
曲江祭龍文
作者:韓愈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568》
姊妹計劃: 數據項
維年月日,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韓愈,謹以香果之奠,敢昭告於東方青龍之神。天作旱災,嘉穀將槁。乃於甲乙之日,依準古法,作神之象,齋戒祀禱。神其享祐之,時降甘雨,以惠茲人。急急如律令。
維基文庫
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
作者:關漢卿 元維基百科條目︰竇娥冤
版本資訊
姊妹計劃: 百科·粵典·圖冊分類·數據項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編輯
〔竇天章冠帶引丑張千祗從上,詩云〕獨立空堂思黯然,高峰月出滿林煙,非關有事人難睡,自是驚魂夜不眠。老夫竇天章是也。自離了我那端雲孩兒,可早十六年光景。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只因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聖恩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後奏。老夫一喜一悲,喜呵,老夫身居臺省,職掌刑名,勢劍金牌,威權萬里;悲呵,有端雲孩兒,七歲上與了蔡婆婆為兒媳婦,老夫自得官之後,使人往楚州問蔡婆婆家,他鄰里街坊道,自當年蔡婆婆不知搬在那裡去了,至今音信皆無。老夫為端雲孩兒,啼哭的眼目昏花,憂愁得鬚髮斑白。今日來到這淮南地面,不知這楚州為何三年不雨?老夫今在這州廳安歇。張千,說與那州中大小屬官,今日免參,明日早見。〔張千向古門雲〕一應大小屬官,今日免參,明日早見。〔竇天章雲〕張千,說與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將來,���老夫燈下看幾宗波。〔張千送文卷科,竇天章雲〕張千,你與我掌上燈,你每都辛苦了,自去歇息罷。我喚你便來,不喚你休來。〔張千點燈,同祗從下。竇天章雲〕我將這文卷看幾宗咱。一起犯人竇娥,將毒藥致死公公。我才看頭一宗文卷,就與老夫同姓,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這是問結了的文書,不看他罷。我將這文卷壓在底下,別看一宗咱。〔做打呵欠科,雲〕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待我搭伏定書案,歇息些兒咱。〔做睡科,魂旦上,唱〕
【雙調•新水令】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臺,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騰騰昏��裡走,足律律旋風中來,則被這霧鎖雲埋,攛掇的鬼魂快。
〔魂旦望科,雲〕門神戶尉不放我進去。我是廉訪使竇天章女孩兒,因我屈死,父親不知,特來托一夢與他咱。〔唱〕
【沉醉東風】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須不比現世的妖怪。怎不容我到燈影前,卻攔截在門桯外? 〔做叫科,雲〕我那爺爺呵,〔唱〕 枉自有勢劍金牌,把俺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脫離無邊苦海!
〔做入見哭科,竇天章亦哭科,雲〕端雲孩兒,你在那裡來?〔魂旦虛下〕〔竇天章做醒科,雲〕好是奇怪也,老夫才闔眼去,夢見端雲孩兒恰便似來我跟前一般,如今在那裡?我且再看這文卷咱。〔魂旦上,做弄燈科〕〔竇天章雲〕奇怪,我正要看文卷,怎生這燈忽明忽滅的!張千也睡著了,我自己剔燈咱。〔做剔燈,魂旦翻文卷科,竇天章雲〕我剔的這燈明了也。再看幾宗文卷。一起犯人竇娥藥死公公。〔做疑怪科,雲〕這一宗文卷,我為頭看過,壓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這上頭?這幾時問結了的,還壓在底下,我別看一宗文卷波。〔魂旦再弄燈科,竇天章雲〕怎麼,這燈又是半明半暗的,我再剔這燈咱。〔做剔燈,魂旦再翻文卷科,竇天章雲〕我剔的這燈明了,我另拿一宗文卷看咱。一起犯人竇娥藥死公公。呸!好是奇怪!我才將這文書分明壓在底下,剛剔了這燈,怎生又翻在面上?莫不是楚州後廳裡有鬼麼?便無鬼呵,這樁事必有冤枉。將這文卷再壓在底下,待我另看一宗如何?〔魂旦又弄燈科,竇天章雲〕怎生這燈又不明了?敢有鬼弄這燈?我再剔一剔去。〔做剔燈科,魂旦上,做撞見科,竇天章舉劍擊桌科,雲〕呸!我說有鬼!兀那鬼魂,老夫是朝廷欽差帶牌走馬肅政廉訪使,你向前來,一劍揮之兩段。張千,虧你也睡的著,快起來,有鬼有鬼。兀的不嚇殺老夫也。〔魂旦唱〕
【喬牌兒】則見他疑心兒胡亂猜,聽了我這哭聲兒轉驚駭。哎,你個竇天章恁的威風大,且受你孩兒竇娥這一拜。
〔竇天章雲〕兀那鬼魂,你道竇天章是你父親,受你孩兒竇娥拜,你敢錯認了也!我的女兒叫做端雲,七歲上與了蔡婆婆為兒媳婦。你是竇娥,名字差了,怎生是我女孩兒?〔魂旦雲〕父親,你將我與了蔡婆婆家,改名做竇娥了也。〔竇天章雲〕你便是端雲孩兒,我不問你別的,這藥死公公,是你不是?〔魂旦雲〕是你孩兒來。〔竇天章雲〕噤聲,你這小妮子,老夫為你啼哭的眼也花了,憂愁的頭也白了,你剗地犯了十惡大罪,受了典刑。我今日官居臺省,職掌刑名,來此兩淮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你是我親生之女,老夫將你治不的,怎治他人?我當初將你嫁與他家呵,要你三從四德:三從者,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從四德全無,剗地犯了十惡大罪。我��家三輩無犯法之男,五世無再婚之女,到今日被你辱沒祖宗世德,又連累我的清名。你快與其我細吐真情,不要虛言支對,若說的有半釐差錯,牒發你城隍祠內,著你永世不得人身,罰在陰山,永為餓鬼。〔魂旦雲〕父親停嗔息怒,暫罷狼虎之威,聽你孩兒慢慢的說一遍咱。我三歲上亡了母親,七歲上離了父親,你將我送與蔡婆婆做兒媳婦。至十七歲與夫配合,才得兩年,不幸兒夫亡化,和俺婆婆守寡。這山陽縣南門外有個賽盧醫,他少俺婆婆二十兩銀子。俺婆婆去取討,被他賺到郊外,要將婆婆勒死,不想撞見張驢兒父子兩個,救了俺婆婆性命。那張驢兒知道我家有個守寡的媳婦,便道:「你婆兒媳婦既無丈夫,不若招我父子兩個。」俺婆婆初也不肯,那張驢兒道:「你若不肯,我依舊勒死你。」俺婆婆懼怕,不得已含糊許了。只得將他父子兩個領到家中,養他過世。有張驢兒數次調戲你女孩兒,我堅執不從。那一日俺婆婆身子不快,想羊肚兒湯吃,你孩兒安排了湯。適值張驢兒父子兩個問病,道:「將湯來我嘗一嘗。」說:「湯便好,只少些鹽醋。」賺的我去取鹽醋,他就暗地裡下了毒藥,實指望藥殺俺婆婆,要強逼我成親。不想俺婆婆偶然發嘔,不要湯吃,卻讓與老張吃,隨即七竅流血藥死了。張驢兒便道:「竇娥藥死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我便道:「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休?」他道:「要官休,告到官司,你與俺老子償命。若私休,你便與我做老婆。」你孩兒便道:「好馬不備雙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與你做媳婦,我請願和你見官去。」他將你孩兒拖到官中,受盡三推六問,弔拷繃扒,便打死孩兒也不肯認。怎當州官見你孩兒不認,便要拷打俺婆婆;我怕婆婆年老,受刑不起,只得屈認了。因此押赴法場.將我典刑。你孩兒對天發下三樁誓願:第一樁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系冤枉,刀過頭落,一腔熱血休滴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第二樁,現今三伏天道,下三尺瑞雪,遮掩你孩兒屍首;第三樁,著他楚州大旱三年。果然血飛上白練,六月下雪,三年不雨,都是為你孩兒來。〔詩云〕不告官司只告天,心中怨氣口難言,防他老母遭刑憲,情願無辭認罪愆。三尺瓊花骸骨掩,一腔熱血練旗懸,豈獨霜飛鄒衍屈,今朝方表竇娥冤。〔唱〕
【雁兒落】你看這文卷曾道來不道來,則我這冤枉要忍耐如何耐?我不肯順他人,倒著我赴法場;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殘生壞。
【得勝令】呀,今日個搭伏定攝魂臺,一靈兒怨哀哀。父親也,你現掌著刑名事,親蒙聖主差。端詳這文冊,那廝亂綱常當合敗。便萬剮了喬才,還道報冤讎不暢快。
〔竇天章做泣科,雲〕哎,我屈死的兒也,則被你痛殺我也!我且問你:這楚州三年不雨,可真個是為你來?〔魂旦雲〕是為你孩兒來。〔竇天章雲〕有這等事!到來朝我與你做主。〔詩云〕白頭親苦痛哀哉,屈殺了你個青春女孩,只恐怕天明了你且回去,到來日我將文卷改正明白。〔魂旦暫下〕〔竇天章雲〕呀,天色明了也。張千,我昨日看幾宗文卷,中間有一鬼魂來訴冤枉。我喚你好幾次,你再也不應,直恁的好睡那。〔張千雲〕我小人兩個鼻子孔一夜不曾閉,並不聽見女鬼訴什麼冤狀,也不曾聽見相公呼喚。〔竇天章做叱科,雲〕𠺙,今早升廳坐衙,張千,喝攛廂者。〔張千做吆喝科,雲〕在衙人馬平安,抬書案。〔稟雲〕州官見。〔外扮州官入參科〕〔張千雲〕該房吏典見。〔丑扮吏入參見科〕〔竇天章雲〕你這楚州一郡,三年不雨,是為着何來?〔州官雲〕這個是天道亢旱,楚州百姓之災,小官等不知其罪。〔竇天章做怒科,雲〕你等不知罪麼!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願道:「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州官雲〕這罪是前陞任桃州守問成的,現有文卷。〔竇天章雲〕這等糊突的官,也著他陞去!你是繼他任的,三年之中,可曾祭這冤婦麼?〔州官雲〕此犯係十惡大罪,元不曾有祠,所以不曾祭得。〔竇天章雲〕昔日漢朝有一孝婦守寡,其姑自縊身死,其姑女告孝婦殺姑。東海太守將孝婦斬了。只為一婦含冤,致令三年不雨。後于公治獄,彷彿見孝婦抱卷哭於廳前,于公將文卷改正,親祭孝婦之墓,天乃大雨。今日你楚州大旱,豈不正與此事相類?張千,分付該房僉牌下山陽縣,著拘張驢兒、賽盧醫、蔡婆婆一起人犯,火速解審,毋得違悞片刻者。〔張千雲〕理會的。〔下〕〔丑扮解子押張驢兒、蔡婆婆,同張千上,稟雲〕山陽縣解到審犯聽點。〔竇天章雲〕張驢兒。〔張驢兒雲〕有。〔竇天章雲〕蔡婆婆。〔蔡婆婆雲〕有。〔竇天章雲〕怎麼賽盧醫是緊要人犯不到?〔解子云〕賽盧醫三年前在逃,一面著廣捕批緝拿去了,待獲日解審。〔竇天章雲〕張驢兒,那蔡婆婆是你的後母麼?〔張驢兒雲〕母親好冒認的?委實是。〔竇天章雲〕這藥死你父親的毒藥,卷上不見有合藥的人,是那個的毒藥��〔張驢兒雲〕是竇娥自合就的毒藥。〔竇天章雲〕這毒藥必有一個賣藥的醫鋪,想竇娥是個少年寡婦,那裡討這藥來?張驢兒,敢是你合的毒藥麼?〔張驢兒雲〕若是小人合的毒藥,不藥別人,倒藥死自家老子?〔竇天章雲〕我那屈死的兒嚛,這一節是緊要公案,你不自來折辯,怎得一個明白,你如今冤魂卻在那裡?〔魂旦上,雲〕張驢兒,這藥不是你合的,是那個合的?〔張驢兒做怕科,雲〕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魂旦雲〕張驢兒,你當日下毒藥在羊肚兒湯裡,本意藥死俺婆婆,要逼勒我做渾家,不想俺婆婆不吃,讓與你父親吃,被藥死了,你今日還敢賴哩!〔唱〕
【川撥棹】猛見了你這吃敲材,我只問你這毒藥從何處來?你本意待暗裡栽排,要逼勒我和諧,倒把你親爺毒害,怎教咱替你耽罪責?
〔魂旦做打張驢兒科〕〔張驢兒做避科,雲〕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大人說這毒藥必有個賣藥的醫鋪,若尋得這賣藥的人來,和小人折對,死也無詞。〔丑扮解子解賽盧醫上,雲〕山陽縣續解到犯人一名賽盧醫。〔張千喝雲〕當面。〔竇天章雲〕你三年前要勒死蔡婆婆,賴他銀子,這事怎麼說?〔賽盧醫叩頭科,雲〕小的要賴蔡婆婆銀子的情是有的,當被兩個漢子救了,那婆婆並不曾死。〔竇天章雲〕這兩個漢子你認的他叫做什麼名姓?〔賽盧醫雲〕小的認便認的,慌忙之際,可不曾問他名姓。〔竇天章雲〕現有一個在階下,你去認來。〔賽盧醫做下認科,雲〕這個是蔡婆婆。〔指張驢兒雲〕想必這毒藥事發了。〔上雲〕是這一個,容小的訴稟:當日要勒死蔡婆婆時,正遇見他爺兒兩個,救了那婆婆去。過得幾日,他到小的鋪中討服毒藥,小的是唸佛吃齋人,不敢做昧心的事,說道:「鋪中只有官料藥,並無什麼毒藥。」他就睜著眼道:「你昨日在郊外要勒死蔡婆婆,我拖你見官去。」小的一生最怕的是見官,只得將一服毒藥與了他去。小的見他生相是個惡的,一定拿這藥去藥死了人,久後敗露,必然連累,小的一向逃在涿州地方,賣些老鼠藥。剛剛是老鼠被藥殺了好幾個,藥死人的藥,其實再也不曾合。〔魂旦唱〕
【七弟兄】你只為賴財,放乖,要當災。〔帶雲〕這毒藥呵,〔唱〕原來是你賽盧醫出賣張驢兒買,沒來由填做我犯由牌,到今日官去衙門在。
〔竇天章雲〕帶那蔡婆婆上來。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錢鈔的,如何又嫁了老張,做出這等事來?〔蔡婆婆雲〕老婦人因為他爺兒兩個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養膳過世;那張驢兒常說要將他老子接腳進來,老婦人並不曾許他。〔竇天章雲〕這等說,你那媳婦就不該認做藥死公公了。〔魂旦雲〕當日問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則認做藥死公公,委實是屈招個!〔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該,這招狀供寫的明白。本一點孝順的心懷,倒做了惹禍的胚胎。我只道官吏��還復勘,怎將咱屈斬首在長街!第一要素旗槍鮮血灑,第二要三尺雪將死屍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災,咱誓願委實大。
【收江南】呀,這的是衙門從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痛殺我嬌姿弱體閉泉臺,早三年以外,則落的悠悠流恨似長淮。
〔竇天章雲〕端雲兒也,你這冤枉我已盡知,你且回去。待我將這一起人犯,並原問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個水陸道場,超度你生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鴛鴦煞尾】從今後把金牌勢劍從頭擺,將濫官污吏都殺壞,與天子分憂,萬民除害。 〔雲〕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紀高大,無人侍養,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竇天章雲〕好孝順的兒也。〔魂旦唱〕 囑付你爹爹,收養我奶奶,可憐他無婦無兒誰管顧年衰邁。再將那文卷舒開,〔帶雲〕爹爹,也把我竇娥名下,〔唱〕屈死的於伏罪名兒改。〔下〕
〔竇天章雲〕喚那蔡婆婆上來。你可認得我麼?〔蔡婆婆雲〕老婦人眼花了,不認的。〔竇天章雲〕我便是竇天章。適才的鬼魂,便是我屈死的女孩兒端雲。你這一行人,聽我下斷:張驢兒毒殺親爺,姦佔寡婦,合擬凌遲,押赴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陞任州守桃杌,並該房吏典,刑名違錯,各杖一百,永不敘用。賽盧醫不合賴錢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藥,致傷人命,發煙瘴地面,永遠充軍。蔡婆婆我家收養,竇娥罪改正明白。〔詞雲〕莫道我念亡女與他滅罪消愆,也只可憐見楚州郡大旱三年。昔于公曾表白東海孝婦,果然是感召得靈雨如泉。豈可便推諉道天災代有,竟不想人之意感應通天。今日個將文卷重行改正,方顯的王家法不使民冤。
題目
秉鑑持衡廉訪法
正名
感天動地竇娥冤
 
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
「南無」的意思是恭敬、禮拜、皈依的意思,所以這兩個字是恭敬之辭:我們頂禮、敬禮、皈依。 「阿彌陀佛」指的則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教導人們要常常念這個名號,恭敬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成就圓滿菩提。
遠離惰性
覺察到自己的惰性,
決意以行動遠離它,
生命就有無限可能。
星雲法師
佛教的修行重視「行解並重」、「知行合一」,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甚至古��把行與解喻為「知目行足」,知見如眼睛,修行如雙足,有眼睛,腳才不會走錯路;有雙足,才能協助眼睛發揮作用,眼睛和雙足相輔相成,才能行得安穩。
基督教
「在快樂的時刻,讚美神。在艱難的時刻,尋求神。在安靜的時刻,敬拜神。在痛苦的時刻,信靠神。在每個時刻,感謝神。」
—華理克(Rick Warren)
行動咒語
「面對生活中所臨到的事情,關鍵在你是否看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或帶著感謝的心來面對一切大小事。」
—柴斯特頓(G.K. Chesterton)
我們的行動必須跟上我們說的話。
雅各勸勉的話:「你們不要欺騙自己,以為只要聽道就夠了;相反地,你們必須行道。那聽道而不去實行的,正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面目,端詳了一會兒,然後走開,立刻忘了自己的長相。但是,嚴密查考那完整又使人得自由的法則而謹守的人,不是聽了就忘掉,而是切實行道的人;這樣的人在他所做的事上一定蒙上帝賜福。」(雅各書一章22~25節)
莫找藉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 (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佚名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佚名
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 莎士比亞
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出自:清•顧圖河《任運》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顧圖河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仍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富蘭克林
如果知道光陰的易逝而珍貴愛惜,不作無謂的傷感,並向著自己應做的事業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時代一點也不把時光濫用,那我們可以武斷地說將來必然是會成功的。—— 聶耳
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佚名
科學常是在千百次失敗��最後一次成功的。—— 徐特立
要成功就要周詳考慮謀定而後動,一旦決定即雷厲風行一干到底,害怕失敗什麼都別乾。—— 佚名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貝弗里奇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這些“座右銘”永遠值得我們這跨世紀的一代人學習。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加拿大著名科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班廷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 名人座右銘
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恩格斯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聞一多
我曾經聽到過一句給一個青年的忠告:“永遠做你不敢做的事情”。——愛默生
行動不一定帶來快樂,但沒有行動則肯定沒有快樂。——英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夾著湍急的河流,則行動卻是架在河上的橋梁。
一個人的經歷其實就是一部歷史事實的百科全書。 《善待命運》
除了你自己,什麼也不能給你帶來安寧;除了原理的勝利,什麼也不能給你帶來安寧。《愛默生隨筆》
0 notes
xiangshanching · 27 day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xiangshanching · 27 days ago
Text
彌陀的大愛+不請之友(象山慶24.12.26)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534989
這種「不請而代」的佛法,學術界稱之為「他力救度」,淨土宗則自稱為「本願念佛」,其名與義皆可相通;就「他力」可有兩喻:
1. 猴抱:神人協作,自他二力;
2. 貓叼:唯聖單行,全憑他力;
前者或可歸為「要門」,後者才是「弘願」[9]。我輩凡夫生在末法之娑婆,既是煩惱深而罪業重,又無力自修自救而將墮於三途,阿彌陀佛為何還要救度我們?
1.從我這邊,是自覺「愚惡」無可救藥;從佛那邊,則明見眾生皆有佛性,皆是可造之材,皆有(平等)成佛之性,但為無明所覆而迷物執我,是可憫者。
2.若能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佛名,即可往生極樂,而超劫成佛;隨即迴入十方世界,廣度一切眾生。此乃利多之舉也。
0 notes
xiangshanching · 27 day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xiangshanching · 1 month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