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 USB 通用串行總線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10元充電器不香?我花2百上氮化鎵被嘲笑人傻錢多
充電器拯救了人類,卻被罵得很慘
近十年,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無論是技術、功能、設計還是體積等各個方面,都有了飛躍式的進步。而反觀配套的充電器,功率確實越做越高,但體積和發熱量卻也隨之增長。同時設備增多導致充電器數量增多,插線板承受了它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重量,你們低頭看看身邊的插線板哪一個不是擁擠不堪。
所以,消費者對充電器可以說是又愛又恨,大家確實很需要你,但卻又說不出它有什麼讓人為之稱讚的優點,反而吐槽居多。
目前而言,消費者對充電器的痛點在於數量多、體積大,在桌上佔地方、出門攜帶麻煩。
雖然現在市面上有多口充電器,但每個口平均功率低、充電速度慢,並且充不了筆記本電腦等更大功率的設備。如果提高功率,又會讓充電器體積變得很大、發熱嚴重,很矛盾。
理���中的完美充電器應該是接口多、功率大,足夠給多個設備同時快充,手機、平板、筆記本通吃,體積跟普通的單口充電器一樣。這樣無論是在固定場所還是出門在外,一個充電器就能滿足所有移動設備的充電需求,帶著還不累贅。
TA又改變了世界?氮化鎵是何方神聖?
今年,一種新的充電科技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野——氮化鎵,它的出現在死氣沉沉的充電器行業掀起一股了前所未有的技術迭代浪潮,有些人說這就是未來完美充電器的解決方案。聽起來很厲害,但氮化鎵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充電系統可以類比為這樣的一套系統:水龍頭、水桶、水池。如何裝滿水池?打開水龍頭?接滿水桶?關閉水龍頭?轉移水桶到水池邊?倒入水池這一系列動作循環往復即可。
那如果把水桶換成體積更小的水杯,如何保證裝滿水池的時間不變?答案是提高水龍頭的開關頻率,雖然單次運輸的水變少,但同一時間內運輸次數大幅增加,最後裝滿水池的時間就可以保持不變甚至縮短。
僅作示意圖,不代表實際電路
充電的原理大致上也是如此,打開開關管?裝滿原邊變壓器?關閉開關管?轉移電能到副邊?倒入電池,其中開關管和變壓器就分別對應了上述的水龍頭和水桶。因此提高開關管的開關頻率,就可以用體積更小的變壓器。而變壓器恰好是充電器中體積最大的元器件之一,佔據了內部相當大的空間,所以縮小變壓器,也就能縮小充電器。
目前,開關管基本上都是矽和鍺半導體材料,而且MOSFET這類開關管頻率已經很高,提升空間很小,進一步提高頻率也會帶來更大的開關損耗,增加發熱,降低效率,所以在矽半導體上繼續做文章難度很大。
氮化鎵是一種可以代替矽、鍺的新型半導體材料,由它製成的氮化鎵開關管開關頻率大幅度提高,損耗卻更小。這樣充電器就能夠使用體積更小的變壓器和其他電感元件,從而有效縮小體積、降低發熱、提高效率。當然,這是理論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了這麼多,氮化鎵充電器最大的好處就一句話:同等功率下體積更小,同等體積下功率更大。那麼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正好手上有一些產品,先來對比紫米65W非氮化鎵充電器和倍思65W氮化鎵充電器。
左:iPhone 6s 中:紫米 右:倍思氮化鎵
很明顯能看出來這3款充電器在體積上的區別,儘管倍思65W氮化鎵充電器功率更大,但體積幾乎比紫米65W普通充電器小了一半。
左:紫米 右:倍思氮化鎵
重量方面,倍思氮化鎵充電器實測重量比紫米輕了22g,看來氮化鎵帶來的體積和重量福利還真不小。
左:iPhone 6s 中:聯想 右:倍思氮化鎵
正當我要第一次為氮化鎵豎起大拇指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之前聯想推出過一款非常受歡迎的“口紅電源”。拿到實物一比較後,我人傻了,同樣是65W的功率,聯想口紅電源的體積和氮化鎵充電器幾乎一致,甚至還要小那麼一點點。
左:聯想 右:倍思氮化鎵
重量上聯想口紅電源還要輕上3g,關鍵是聯想這款充電器並沒有使用氮化鎵技術。這個時候,我開始懷疑人生,難道氮化鎵只是一個為了賣充電器而炒作的噱頭?
帶著這些疑惑,我們進行了一個測試,看看除了體積重量,氮化鎵是否能帶來其他提升。
性能提升,發熱也提升
我用上述這三款充電器分別對同一台手機進行30分鐘快充測試,記錄30分鐘內的充電速度以及發熱情況。所使用的手機支持27W快充,不會對3款充電器造成瓶頸。
從測試數據來看,倍思氮化鎵充電器性能最佳,30分鐘充入71%的電量;紫米充電器次之,充入65%;而聯想口紅電源表現最差,僅充入48 %。
仔細分析數據,倍思氮化鎵充電器充電速度非常平穩,每10分鐘能穩定充入11%~12%的電量,紫米在前10分鐘還能與氮化鎵充電器一戰,但後續有一些衰減,而聯想從一開始就大幅度落後,連技術同門的紫米都比不過。
看到這個結果,相信不少網友就要開始說聯想垃圾了。先不著急噴,因為我認為這應該不是硬件設計不足和轉換效率低下的問題,充電協議可能要背大鍋。
左:聯想 右:倍思氮化鎵
通過功率計的數據來看,原因顯而易見,聯想充電器的輸出功率僅有14W左右,而倍思氮化鎵充電器能夠達到23W。對於一款最高支持65W的充電器來說,這肯定不是硬件缺陷或者轉換效率的問題,而是出現了快充協議不兼容的情況。關於快充協議這裡不多介紹,有興趣的可以點這裡查看相關文章。
不過從倍思和紫米之間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在快充協議兼容、能提供滿速的情況下,倍思氮化鎵充電器在充電效率和速度上確實有一定優勢。
發熱方面讓人有些意外,理論上氮化鎵技術能夠降低損耗從而降低發熱,但根據實際測試數據來看氮化鎵充電器比兩款普通的充電器熱了非常多,正好冬天來了當個暖手寶還是沒問題。
氮化鎵只是進化,並非革命
綜合來看,氮化鎵似乎並沒有帶來什麼質的飛躍,雖然性能上確實厲害一點,但犧牲了發熱,最重要的是體積重量並沒有傲視群雄,畢竟聯想口紅電源也做到了這麼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聯想口紅電源能做到這麼小其實是有很大妥協的。
左:聯想 右:倍思氮化鎵
聯想口紅電源最大的妥協就是僅有一個type-c接口,實用性大打折扣,而倍思氮化鎵充電器擁有兩個C口和一個標準的A口,能夠同時滿足三台設備的需求。另外,充電器的插頭攜帶時也是比較礙事的,倍思可以折疊,聯想不能。還有一點,聯想口紅電源的價格其實和倍思氮化鎵充電器是差不多的,這就讓聯想口紅電源的性價比顯得比較低了。
左:其他充電器 右:倍思氮化鎵
如果同時有多個設備,倍思氮化鎵充電器1個可以頂3個,確實節省了不少空間和重量。所以即使外表看起來差不多大,但倍思氮化鎵充電器多出兩個接口和折疊式插頭,佔據了不少內部空間,對於本身空間就很吃緊的充電器來說,已經足夠多了,這就是氮化鎵技術帶來的體積福利。
像紫米65W充電器雖然也有三個接口和折疊插頭,但體積和重量就被倍思氮化鎵充電器碾壓,並且紫米是多口加起來65W,單口最高其實只有45W,而倍思氮化鎵充電器第一個C口可以直接輸出65W。
特別是在上面這種情況下,氮化鎵充電器的好處就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出差,1個充電器就可以同時充手機和電腦,省掉了不少麻煩,同時整潔的環境也可以讓人感到愉悅。
小結
結論很明顯,氮化鎵技術確實讓充電器的性能和體積趨於完美,但實際體驗也沒有那麼神乎其神,畢竟只是個充電器而已。現在市面上氮化鎵充電器普遍比同類型的普通充電器貴50%以上,值不值就看各位的想法和消費實力了。我個人認為,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數碼愛好者或者喜歡整潔的人可以嚐嚐鮮,至於沒有太多需求的人,大可以等氮化鎵技術普及後,價格便宜了再入手。
為什麼充電器先吃氮化鎵這個螃蟹?
在消費級產品中,充電器是氮化鎵技術應用速度最快、宣傳力度最大的品類,而PC等其他電源產品線似乎沒什麼動靜。個人認為,這���技術本身關係並不大,而是在於這個行業的熱度。
任何廠家用氮化鎵的目的肯定不是做公益、推動世界進步,而是賺更多的錢。以現在這個消費環境來看,流量才是王道。不管技術多牛X,沒有噱頭和熱點,就很難變現。
手機是消費市場流量最高的品類,無論是需求還是關注度都是頂級。講個笑話,不管實際體驗如何,N千萬像素和N顆攝像頭就可以宣傳媲美單反,掀起一陣熱潮。在商家眼裡,能做營銷的技術才是好技術。
充電器行業以前是個毫無關注度的行業,近幾年好不容易搭上了智能手機的快車,現在突然冒出個氮化鎵,商家自然是不會放過這麼優質的熱點。即使這個技術只能帶來5%的性能提升,但可以帶更大的關注度、銷量和50%以上的溢價,這就值得去做了。
PC電源和CRPS服務器電源用氮化鎵的產品目前非常非常少,幾乎沒有。一方面這些電源的體積是Intel統一規範的,氮化鎵帶來的體積重量優勢意義不大,單純做小反而不兼容機箱機櫃;另一方面,PC電源實在是太小眾了,即使氮化鎵+80plus鈦金���證這個組合極其誘人,又有多少人會買呢?中低端電源才是出貨主力,這些級別的電源用上氮化鎵反而又喪失了價格優勢。
不過我相信它以後會慢慢普及,特別是像定制化的服務器電源、一體機電源、小機箱電源等等,如果成本能降下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氮化鎵的未來還沒有到來
今天把氮化鎵和充電器聯繫在一起,視野和格局有點小了,其實氮化鎵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民用消費產品往往不是前沿技術大展拳腳的主戰場,商用、軍用等這些看不見的領域才是氮化鎵技術可能發光發熱的地方。
任何電子設備都離不開電源的默默付出,我們都希望電源在性能足夠強大的同時體積盡可能小,這樣在相同體積甚至更小體積下,其他核心組件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氮化鎵在5G設備上的優勢
比如說5G時代會在室內佈置相當多的微基站,這些數量龐大的微基站需要相應的電源配套,傳統電源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而氮化鎵電源能大幅度縮小體積,節省室內空間。
在這幾年大熱的電動汽車領域,氮化鎵也是一個潛力股。近日,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領導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利用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研發的逆變器,已首次成功應用在電動汽車上,有望讓電動汽車節能20%以上。不過目前他們仍然面臨裝置的可靠性和價格這兩樣課題研究,爭取2025年投入市場。
長遠來看,氮化鎵技術才剛剛開始推廣到各個領域,提升和優化的空間還很大,還有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可能性和應用場景,所以未來它到底能帶來什麼,請各位拭目以待吧。
.
from 10元充電器不香?我花2百上氮化鎵被嘲笑人傻錢多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手機行動「配件」 最佳救火隊!
PD速充回電 工作效率倍增
小兵也能立大功!PD快充技術充電器,讓你手機迅速活跳跳;還有創新討喜無線充電盤&USB-C多合一轉接器…花點小錢搞定行動生活大小事!
「好的「手機行動配件」帶你上天堂,家事、電事、公司事通通沒煩惱!還如虎添翼讓工作事半功倍。」上天堂?哥怎越聽越糊塗。「啊就防疫期間,在家上班、遠距會議成為常態,不管你是真在家,還是窩在某某咖啡廳或小三住處(噓),最怕的就是手機/筆電���熊不來「電」,讓老闆找不到人氣PUPU,老婆起疑心成為出包破口(慘),甚至視訊會議前若發現電力所剩無幾,一整個大焦慮…這時「快充傳輸線」、「高速充電器」等行動配件,就成為最佳救火隊。」 咦、聽起來好像有道理!「豈止有道理,還貨真價實超實用,別小看這些行動周邊配件小兵,幫眾可是包山包海眾多,像是近期很夯的「USB-C多合一轉接/集線器」,一條線就讓筆電外接螢幕,同步多裝置運作及儲存傳輸資料,工作效率大加分;對、還有「無線充電板」、「車用充電器」技術&造型續創新,輕鬆好用還賞心悅目呢。」嘶…聽得有些心動!「可以心動,但不能太衝動,購買前先搞清楚行動配件各市場發展動向與技術眉角,聰明Buy才是王道。」
行動配件水漲船高 PD快充重要推手
古語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打戰時若無充裕的糧食補給,幾乎注定戰役敗北命運。同理3C領域中,糧草代表著「電力」,特別現代人隨時隨地攜帶的行動裝置如手機或筆電,更是擺脫不了電力耗損需頻繁充電宿命,即便效能再好、功能再強,享不盡的影音娛樂與社交泉源寶藏,一旦電力GG則一切免談。 如何讓手機等行動裝置「充的快、充的好」,成為消費者的期待與追求,這也讓相關的「行動配件」水漲船高,成為市場銷售大宗與主力,重點背後關鍵推手,正是「PD快充技術」產品線! 目前手機快充技術分為高通QC(Quick Charge)與PD(Power Delivery)兩大類規格,其中PD技術特徵走「USB Type-C傳輸介面」,主要迎合廣大iPhone用戶族群。因蘋果機自iPhone 8系列之後,開始支援大輸出功率PD技術,但問題過去原廠隨機卻只搭配非快充的5W豆腐頭(瞎),直到iPhone 11系列才隨附18W充電器,這使得先前眾多使用者,想享受充電30分鐘50%以上電量快充效率,必須得添購支援PD 18W「高速充電器」,同時搭配一條符合快充9A/2V電壓/電流規格,經原廠MFi認證USB Type-C To Lightning介面「高速充電傳輸線」,三方到位才能達成最佳快充效率。 加上去年起PD技術&USB Type-C介面大量運用各裝置,規格走向統一化,兩大利基讓這類產品大放異彩、百家爭鳴,充電功率從18W、24W、30W、45W、60W到100W都有,且市場各規格產品選擇性多,像是Innergie主打的萬用系列高速充電器,能同時支援手機/平板/筆電/行動電源/遊戲機等行動裝置快充,一顆搞定所有需求;線材大廠Avier熱賣的繽紛多彩COLOR MIX系列充電器外,近期還將觸角延伸車用,推出首款結合時尚設計品味與PD 42W大功率高速車充。 特別一提是從去年底開始,坊間更出現「氮化鎵GaN」嶄新高速充電器,這氮化鎵GaN優點,相比一般充電器擁有更高效率轉換與更低發熱溫控特性,能將過去大功率塊頭大充電器,體積做到非常小,對於外出攜帶或旅行出差帶來極大便利,各家都會推,相關產品今年陸續登場,儼然成為未來充電器新趨,儘管現階段價格高,但隨者接下來價格往下調,勢必快速普及市場,後勢發展絕對期待。
USB-C多合一轉接器 多工實用傳輸快充
防疫期間讓不少行業面臨寒冬,但也意外激活了許多提升工作效率的實用掛「行動配件」熱銷!不少使用者會將筆電帶回家上工,尤其是專業創作工作者或需影片剪輯、圖像處理等商務客群,筆電可能需外接螢幕,還要串接鍵盤/滑鼠或行動硬碟、讀卡機等裝置,遑論介面不夠用,光想到這些裝置需找足夠電源插頭與一堆線材纏繞就火花去,這時「USB-C多合一轉接器」(也俗稱HUB/集線器)就成為箇中新寵,提供絕佳解決方式。
一來時下愈來愈多筆電配置新一代USB Type-C介面,且支援Thunderbolt 3高速傳輸協定規格(最新10代輕薄筆電幾乎多數支援),透過高速甚至40Gbps傳輸速率頻寬下,達到讓使用者靠一條線,輔以USB-C多合一轉接器配件,就可達到外接4K螢幕,同步多裝置連結傳輸,甚至一併還支援充電功能,現階段坊間產品更不乏導入PD 60W以上大功率快充,作業同時還能幫筆電或手機充電,可說一兼多顧。
無線充電板湧新意 時尚造型磁吸體驗
始終在行動配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無線充電板」,推出市場已有一段時間,主要的運作原理,讓電流通過無線充電板內置的充電線圈產生磁場,與手機內晶片接收線圈作動「電磁感應」,達到充電效果。 這類無線充電板優點無須線材接駁反覆插拔,優雅放上去就可充!然而過去因支援的功率瓦數低,多為5W,且本身的能源轉換效率相對有線有落差,充電速度緩慢顯得雞肋。好消息隨著Apple iPhone 8系列機後已開始支援QI無線充電技術,且充電功率提升到7.5W,激勵市場上無線充電功能類產品大幅成長,各品牌積極打出相對應10W QI無線充電板,甚至坊間還出現15W、27W大功率無線充電產品。
尤其為讓這類產品廣被接受,特別是年輕族群市場,廠商們在工藝造型&操作設計別出心裁;像是Belkin就與韓國超人氣KAKAO FRIENDS合作,推出可愛療癒系RYAN萊恩與APEACH桃子聯名款產品,並採特殊桌架設計能自由立式或傾斜放置手機;另一大廠Moshi更打出「磁吸式」充電盤,能直接吸附手機背後讓感應精準,還可壁掛邊充邊使用,大幅提升使用便利與自由度。
聰明選購停看聽 安規認證過熱保護
行動配件要如何聰明選?「答案首重安全性!」過去新聞上曾報導因充電導致手機電池燒毀事件,因此消費者選購時,特別是充電器類產品,一定要先看有無通過BSMI安規認證,包含車充產品去年也開始納入此認證項目。尤其時下產品功率愈來愈大,一併要注意產品有無提供過熱保護,當電壓電流異常或裝置環境異常能否自動斷電,通常坊間大品牌皆提供相關安全保護機制,包含無線充電板金屬異物偵測保護等,相對有保障,所以建議價格即使貴上一些,也要認明挑選大品牌。 當然購買前亦要清楚自己要充或想接駁的設備,選擇相對應的功率產品或快充線,線材上若是iPhone使用,需認明有蘋果MFi認證,並注意接頭規格的相容性與尺寸長短;最後再關心一下產品服務保固、外觀與獨特設計,是否能與個人裝置做最佳美感搭配,有無特別吸引自己的人性操作功能,如此就萬無一失。
Avier講究品質細節用料 融合時尚設計元素
CLASSIC經典系列 高速充電傳輸線 USB-C To Lightning、USB-A To Lightning、USB-A To USB-C三大類型 MFi原廠認證、99.9%純銅線芯、新增防彈絲線層、金屬質感四種色系 COLOR MIX智能繽紛系列 PD 30W/24W高速電源充電器 USB-C 18W+USB-A 12W、USB-A 12W+USB-A 12W兩種規格類型 BSMI認證、五大安全功能防護、收納式摺疊插頭、五種繽紛色系 COLOR MIX大功率智能車充 PD 42W高速車用充電器 PD 18W全功率快速充電、USB-C+雙USB-A三孔獨立輸出、同時充電不降速 BSMI認證、五大安全功能防護、簡約輕巧設計、三種時尚色系 Avier主打CLASSIC經典系列高速充電傳輸線,延續自家一貫高品質與紮實研製工藝,採用99.9%純銅線芯,有效提升充電效率,並搭配增添防彈絲線層編織高韌性線材,同時業界唯一導入鋅合金一體式獨立開模結構插頭,堅固耐用強度高,並通過MFi原廠認證,一併推出小滄藍、啞柏金、鋒芒銀、鎢鋼黑四種時尚色系。另款新上市的COLOR MIX智能充電器,提供PD 3.0技術30W(USB-C 18W+USB-A 12W)與24W(雙USB-A 12W)雙規格,皆通過BSMI認證與過電壓/過電流/過熱保護/短路保護/低負載五大安全保護,尤其融合設計元素繽紛搶眼,輔以高端塗層技術,深受年輕族群喜愛。 Avier積中盛業務部主任李宗翰談到:「Avier優勢有集團工廠頂尖研製技術奧援,且設計團隊年輕,更注重設計品味與時尚元素,工藝質感好,產品講究用料與細節,同時價格壓到極致漂亮,性價比相當高。」李主任也力推即將Q2上市的COLOR MIX車用充電器,為台灣首款42W大功率3孔快速車充,支援iPhone手機PD 18W全輸出,最快30分鐘可充達80%電力,並導入三種時尚色系,尤其預告屆時價格將打出499元超親民,相當有競爭力。
客服:02-8994-1648 / 網址:www.avierpro.com/ 我們產品在3C通路與7-11皆有販售,全系列提供一年保固,並附帶3000萬產品安心責任險保固說明卡,消費者有任何問題,客服專線、官網、粉絲頁都能為您服務!
Belkin行動周邊龍頭老牌 品質掛帥規格創新
Type-C 6合1多功能擴充轉接器 1對6 USB-C To多介面集線器 支援PD 60W USB充電技術、擴充介面配置USB-C×1、USB-A 3.1×2、HDMI×1 SD讀卡機×1、1GB乙太網路×1;最高5Gbps頻寬傳輸速度、鋁製機身 Thunderbolt 3擴展塢專業版轉接器 旗艦型1對多高速40Gbps集線器; 支援PD 85W USB充電技術、擴充介面配置Thunderbolt 3×2、USB-C×1、USB-A 3.1×4、USB-A 3.0×4、DP×1、SD讀卡機×1、1GB乙太網路×1;兼容Mac/Win系統 Belkin X KAKAO FRIENDS聯名款 10W無線充電桌架:QI認證標準 RYAN萊恩(黑) 和 APEACH桃子(白)兩種圖騰款式、人性化立式傾斜放置 LED充電指示燈、異物偵測與高溫高濕過流保護、可穿透3mm包護殼 Belkin主推熱賣的Type-C 6合1多功能擴充轉接器,透過一條USB Type-C線,即可連接USB-C、USB-A、HDMI(支援4K顯示器)、RJ45乙太網路與SD讀卡槽介面,且相容性高,Android/Apple/Windows三大系統通用,無論筆電或手機都能輕鬆升級電腦系統,外接螢幕、做簡報、視訊會議遠距教學超方便,同時配置PD 65W大功率充電技術,提供在家工作者優質擴充方案。另款預計5月底引進的Thunderbolt 3擴展塢專業版轉接器,定位更專業旗艦,迎合需高傳輸速率如剪輯、影音或創作工作者,配置PD 85W大功率可支援高規裝置充電, 40Gbps速率同步傳輸大流量數據資料,能同時支援雙4K顯示器輸出,工藝設計更榮獲CES創新大獎。
Belkin貝爾金香港及台灣市場發展行銷經理Jims Yip談到:「Belkin是業界領頭羊,更是第一家與蘋果原廠合作品牌,優勢規格技術領先,工藝精湛品質好,且產品維修率低。」Jims也推薦KAKAO FRIENDS聯名款無線充電桌架,擁有萊恩(黑)與桃子(白)兩種圖騰超萌造型,特採人性化立式傾斜放置設計,使用方便舒適,支援10W無線功率,符合蘋果機快充需求,重點注重安全性,特別導入異物偵測與高溫高濕過流保護,當手機或充電板附近感應到金屬自動關閉充電功能,集美觀��用安全於一身喔!
客服:02-8972-8855 / 網址:www.esentra.com.tw(代理商先創) Belkin這兩款轉接器&無線充電桌架皆提供兩年保固,還加碼安心保障服務,若用戶覺得系列產品導致手機損壞,經公證評估確認後將提供2500美金賠償,代表我們對自己產品有信心。
Innergie萬用充電器專家 安全高效率重環保
Innergie 45H PD 45W高速萬用充電器 USB-C 45W/30W+USB-A 12W雙孔高功率配置、BSMI認證 InnerSHield安全保護功能、360度智慧翻轉頭、提供歐美規國際版 Innergie 60C Pro PD 60W高速萬用充電器;全球體型最小 USB-C 60W單孔高功率配置(符合65W筆電使用)、BSMI認證 InnerSHield安全保護功能、摺疊式轉接頭、提供歐美規國際版 Innergie 65C PD 65W高速萬用充電器;內嵌充電線一體式 USB-C 65W高功率配置、BSMI認證、體型小巧標準造型 InnerSHield安全保護功能、全方位支援多裝置 Innergie主打「One For All萬用充電器」系列產品線,最大特色顧名思義,使用者只需一顆充電器,就能針對手機、平板、筆電等裝置進行快速充電,且提供安心的InnerSHield安全保護機制。其中市場熱銷,定位中價的45H配置雙孔USB Type-C+Type-A,支援PD 45W快充技術,重點承襲獨家好評動態電流分配功能,讓單孔/雙孔不同情境下能自動切換功率,舉例單孔USB-C下功率可全開45W,滿足多數筆電需求;雙孔一起使用供應30W與12W,迎合各手機&行動裝置並達最高效率,尤其體型小巧,轉接頭貼心設計360度智慧翻轉,能順著插座方向走,還一併提供UK歐美規轉接頭,供出差旅遊者選購。
Innergie台達電營運總監鄧炳成談到:「我們產品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口號,訴求很安全、高效率,盡可能讓它單顆達到各種裝置都可充,外觀精巧好攜帶,且優勢讓消費者很容易使用!」鄧總監也推薦全球最小,迎合高行動商務族,尺寸相當袖珍易攜萬用系列60C Pro,55CC小體積下提供PD 60W大功率,採單孔USB Type-C配置,折疊式插頭設計方便收納於包包內。另款體型小巧標準造型65C,差別直接內嵌USB-C充電線一體式,好處出門無需帶另一條線,大可當成第二充電器放家中或辦公室使用。
客服:0800-008-167 / 網址:www.myinnergie.com/tw 我們多數充電器產品皆提供三年保固,且加碼免費接頭服務,經上網註冊日後更換新規接頭筆電,只要通知客服就免費寄送新接頭給用戶。同時舉辦「綠能生活企劃」活動,拿任一款舊充電器回收購買One For All系列,即享85折優惠!
Moshi創意巧思簡約風格 獨特磁吸式無線充
SnapTo磁吸無線充電座 獨特磁吸式10W無線充電:QI認證標準 自由旋轉使用支援直向或橫向充電、隨處固定或立架使用 壁掛模式、造型簡約時尚優雅 SnapTo磁吸無線充電手機車用支架 獨特磁吸式10W無線充電:QI認證標準 兼具車用手機支架及無線充電盤功能、支架承重1公斤 LED運作指示燈、異物偵測功能、造型簡約容易安裝 IonGo 5K行動電源 內建5000毫安培電量;隨附Lightning 與USB-A隱藏式收納充電線 環保皮革材質、外觀有型高質感、同系列曾獲紅點設計大獎 車鑰匙造型小巧易攜、產品註冊後最高享十年保固 Moshi全新力作SnapTo磁吸無線充電座,優點透過特殊的磁吸設計,讓手機精準對準無線充電位置,閉著眼睛都能充,斷絕過往充不到或效率差窘境,且使用直覺便利,是市面上第一個能邊使用邊充電,亦能隨處固定或立架使用,同時支援壁掛模式,手機可掛著充電,不怕線纏繞在地被寵物、小孩或掃地機器人用壞,本身提供10W無線充電效率,滿足Apple 7.5W與Samsung 9W無線快充需求。另款迎合行動開車族的SnapTo磁吸無線充電手機車用支架兄弟款,特點兼具車用手機支架及無線充電盤功能,同樣支援QI認證10W無線充電,安裝容易支架可承重1公斤,推出後人氣高,極受車友們歡迎。 Moshi 產品設計團隊指出:「Moshi始終堅信科技應融入生活,為個人時尚風格與生活品質加分,系列產品帶來卓越品質、實用功能與簡約設計三大特色,為Apple與Microsoft授權合作夥伴,更是首家獲Google認證合作3C配件品牌,並給予業界最高優質保固!」 Moshi 團隊也力推4月新上市的IonGo 5K行動電源,別於一般冰冷金屬材質,特採環保皮革質感增添溫度感與凸顯個人品味,內置5000mAh電量,能為iPhone 11提供額外一倍電量,隱藏式收納充電線設計,外出時免帶線,重點車鑰匙外型設計,可輕鬆塞在口袋或隨身小包攜帶。 客服:02-878-60516 / 網址: https://www.moshi.com/tw Moshi產品享有兩年全球保固服務,在官網註冊後即可延長保固年限,最長可享十年全球保固。全台 Moshi直營門市均提供商品保固送修服務,更有獨家優惠活動,歡迎至直營門市選購與洽詢。
更多NOVA情報誌-數位情報 「無線」電競 「創新」周邊潮! HP Envy 13胡桃木限定版-超強電力 暖度爆��「鑑」賞!
0 notes
Text
802.11ac WAVE2一定是2018年各大路由器Router廠家必爭的廣告宣傳詞之一,瞬間把消費者的胃口吊起來:原來我的是WAVE1呢!但關鍵是,有必要升級到WAVE2嗎?WAVE2的802.11ac能真的提升WIFI速度嗎?本文小U就和大家一齊探討802.11ac WAVE2的真面目。
2018年買路由器必讀的前兩篇文章:
802.11ac夠玩4K嗎?你需要一個多快的Router?
MU-MIMO竟然會令網速變慢?!路由器廠家永遠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如果大家還沒閱讀推薦也翻閱一下,因為第一篇幫助理性地了解WIFI到底需要多快,第二篇主題MU-MIMO和今天講的802.11ad也有莫大關係。
802.11ac WAVE2和MU-MIMO是什麼?有什麼提升?
802.11ac WAVE2在802.11ac的基礎上添加了包括MU-MIMO在內的幾項技術,也就是說:WAVE2的路由器一定支援MU-MIMO,但MU-MIMO路由器未必完全符合WAVE2標準。根據WI-FI Alliance的定義,WAVE2的路由器要符合以下條件:
MU-MIMO: 詳細剖析請翻閱前文: MU-MIMO竟然會令網速變慢?!路由器廠家永遠不會告訴你的事實;小U定義其為“路由器史上最精心佈局的行銷口號”,不再重複
160 MHz 頻寬: WAVE2路由器提速的重點技術,本文詳細介紹
拓展5Ghz頻段: 為了提高160Mhz的實用性而衍生的、更好���利用頻段資源的規範,本文也會介紹。
四天線同步傳輸: 4X4 MIMO四天線同步收發,比起WAVE1 最多3條增加了1條。
CISCO的技術文件解釋得很詳細(還有錄像Presentation)WAVE2的每一項提升,如果大家想了解每一項技術可以查看。本文以下集中討論802.11 WAVE2 一個聲稱能提升WIFI速度的重點技術:160Mhz超闊頻寬技術。
WAVE2: 160Mhz超闊頻寬
802.11ac 之所以比起802.11n的路由器會快那麼多,是因為802.11n只支援最高40Mhz的無線信號頻寬,而802.11ac支援80Mhz。WAVE2將最高頻寬拓展到160Mhz,理論上路由器和接收器的單天線連接速率(link rate)翻倍到867Mhz,加上天線MIMO的最大數目增加4條,到所以速度5Ghz的單體Router最高理論連線速率提升到3.5Gbps:
[wpsm_colortable color=”grey”]
WIFI制式 最大頻寬 單天線最大速率 802.11n 40Mhz 150Mhz 802.11ac 80Mhz 433Mhz 802.11ac WAVE2 160Mhz 867Mhz
[/wpsm_colortable]
160Mhz的頻譜受到的限制
如果空氣中的5Ghz電波頻段可以自由使用,160Mhz技術的普及可能會更快。但在現時,各個國家地區都有規管5Ghz頻段並不是完全自由使用,使得用Router進行160Mhz頻寬的WIFI傳輸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由於用160Mhz頻寬進行傳輸所需要霸佔的WIFI信道是80Mhz時候的兩倍,使得在允許的5Ghz範圍內容下160Mhz的選擇並不多。用以下的圖片解釋:
資料來源
上圖可以看出,160Mhz WIFI需要佔據多達8條號碼的WIFI信道。在美國FCC的管制下,160Mhz可以傳輸的選擇只有36-64號信道和100-128號信道兩個選擇,後者100-128號的信道是上文提到過的拓展5Ghz頻段。有趣的是FCC並不允許160Mhz運作在132-144號信道。如此少的頻段選擇對城市內的WIFI是噩夢:意味著不同用家的路由器WIFI信號會撞CHANNEL撞到七彩。
160Mhz的 80+80分頻技術
為了提高160Mhz的實用性、增加160Mhz可選頻道,草擬WIFI技術的大神就想出了將160Mhz切割分為80+80Mhz的主意。因為80Mhz的選項多很多,只要把兩個80Mhz聯結起身(channel bonding),不就成為160Mhz了嗎?(答案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資料來源
通過80+80分頻信道聯結,160Mhz WIFI可以選擇的運作信道選項就從兩個暴增到13個。但是80+80分頻技術不是完美的,上圖可見選項1、2、3、4都會用到36~48信道,意味著有一半的信號是重疊的、會互相影響干擾造成速率下降,而且在城市���由器Router密集的地方尤其明顯。更無奈的是,路由器WIFI的技術草擬者又搬出了欺騙消費者的伎倆,事實上80+80並不能發揮160Mhz的全速速率,也就是80+80不等於160,下面繼續分析原因。
80+80 = 80 Mhz?!分頻技術不能令WIFI提速的原因
在CISCO的技術文章以及Xirrus的WAVE2白皮書都提到80+80 Mhz 信道聯結channel bonding需要額外翻倍的WIFI信號發射和接收組件,就像是說要多一套router路由器。這是怎麼一回事?80+80不是等於160嗎?文章中的話語十分的難懂(可能是小U的英文水平差),你也來看看試試翻譯: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小U來回看了這段隱晦的文字後,想到了下面用圖像解釋:
路由器運作在160Mhz信道和80+80兩個80Mhz信道上的比較
160Mhz模式下四條天線的總傳輸速率可達3467Mbps,但80+80模式只有一半:1734Mbps。也就是說,80+80只是讓四條天線運作在兩個不同的80Mhz信道上,和160Mhz超闊頻寬沒有半點關係。80+80並不是等於160,而是80+80=80,channel bonding對提升傳輸吞吐量throughput沒有實質幫助。那麼160Mhz的實用性就十分成疑:
如果以純160Mhz運作,可選信道只有二選一,不同家的Router信號撞到一齊互相干擾。
如果以80+80模式運作,雖然避開了信道相撞的問題,但是對我們關心的WIFI速度並沒有提升。
除了信道上的限制,160Mhz的實用性還有其他方面值得考慮。
160Mhz的實際可用性
但是如果你是為了體驗160Mhz雙倍頻寬技術去買個WAVE2路由器Router,那你肯定失望了:網速沒有提高。
因為市面上支援160Mhz的設備幾乎沒有。小U在前一文:串流4k和802.11ac速度��解釋了,連80Mhz 的基礎802.11ac在全世界、全設備的普及還需要時間,160Mhz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你硬是要160Mhz的接收設備,小U找了一下最齊全的WIKIDEVI:
160Mhz有Intel三款,Qualcomm Atheros一款都是筆記本內置NGFF封裝,USB只有Linksys WUSB6400M用Realtek芯片。
160Mhz只是存在於初步階段,只有以後普及了才有機會流行。那160Mhz的普及流行需要多長時間?根據802.11ac的經驗,小U從2013年叫大家不要買802.11ac路由器因為接受設備不支援,到2016、2017年基本上高級的移動設備都支援802.11ac,三四年的普及時間是走不掉的(前提還是沒有被其他更新的技術取代)。
[wpsm_box type=”warning” float=”none” text_align=”left”] 商家就最喜歡叫你去買三四年後才有用的技術,因為這些未來科技的利潤最高。商家也不會告訴你路由器的平均壽命是2年。 [/wpsm_box]
WAVE2、160Mhz的認證情況
上一文剖析MU-MIMO的文章提到過,絕大部分聲稱支援MU-MIMO的路由器都沒有通過WI-FI Alliance的認證。WI-FI Alliance在2016年6月開始為符合802.11ac WAVE2標準的路由器進行認證,但現時已經是2017年底,市面上依然未有一款得到WI-FI Alliance Certified的802.11ac WAVE 2 路由器!?以下幾款同時有160Mhz以及MU-MIMO技術的路由器旗艦:
ASUS ROG Rapture GT-AC5300:ASUS產品線中唯一一款MU-MIMO技術得到certified的路由器(其他所有ASUS的MU-MIMO路由器都沒有通過認證),但是WAVE2的其他技術並沒有提及到,官網也沒提到這是否WAVE2 Router。
Synology RT2600ac: 官網寫“Supporting … 802.11ac wave 2 standard” 支援WAVE2,但不是WAVE2 Certified(認證)。
NETGEAR X4S(R7800): 官網寫”Next generation Wave2 WiFi”,隻字不提認證Certified。MU-MIMO和160Mhz都沒有得到認證。
Linksys’ WRT3200ACM:官網沒提到任何WAVE2的字眼。有趣的是LINKSYS有9款路由器通過MU-MIMO認證,是家用路由器廠家中最多的,但是WRT3200ACM卻沒有上榜。
各位路由器玩家都知道,WI-FI Alliance的認證等於確認路由器沒有兼容性問題,從802.11n以來就是“兼容性”的標桿。802.11AC WAVE2沒有任何一款主流旗艦路由器被認證是怎麼一回事?
[wpsm_box type=”error” float=”none” text_align=”left”] 難道連廠家也覺得802.11AC WAVE2不是值得長遠投資的技術? [/wpsm_box]
WAVE2 802.11AC:是過渡技術還是未來的主流?
縱觀WIFI規格發展的歷史,從來未有一個制式是以“WAVE2”的名稱出現,不禁讓人懷疑WAVE2 802.11AC是否只是一個過渡技術?而從小U上面分析的幾點:
MU-MIMO的研發不成熟
160Mhz的先天不足
80+80的無法補救
WI-FI Alliance認證沒有進展
這一切都讓小U懷疑WAVE2 802.11AC是否只是一個過渡技術。這是關乎到各位購買ROUTER路由器的重大命題:
WAVE2 路由器到底是否這得投資??值不值得升級??
然而小U在寫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看到802.11ac和802.11ax的發展路線圖:
如果802.11ax真的在2019年面世,那麼小U鬥膽地定論從現時計起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讓WAVE2 802.11ac糾正修補現時的全部不足和錯誤、亦沒有足夠時間讓WAVE2的路由器和接收器普及,802.11AC WAVE2可能只會淪為一個過渡產物,為以後的模式提供設計經驗和教訓。
綜上所述,結合前文剖析MU-MIMO竟然令網速變慢,小U覺得802.11AC WAVE2並不是大家選購路由器Router應該著重的地方。大家在家居布網中通常會出現的信號差、斷線、打機LAG等等,從WAVE1升級到WAVE2而其他配置參數不變的情況下不會有什麼改善。更加不用說是WAVE2是什麼選購路由器的“首要方向”:
一個網站如果同時兼任媒體和商家的角色,就應該更有承擔地向讀者提供更真實的資訊。而不是利用媒體的角色去為銷售信口開河。
小U為大家分析802.11AC的文章到此就告一段落。希望大家覺得有幫助的話可以分享給你的朋友,現時在各大網絡媒體的各種宣傳浪潮下,小U這類“自媒體”的聲音是靠大家的每按一下“分享SHARE”、post轉發、才有機會在網絡世界流傳下去。不需要花一分錢就可以支持到小U和Upsangel.com,需要的就是你按一下本文底部的FACEBOOK分享,因為據說單純like而沒share(又不給FB廣告費)的post已經不會顯示在分享timeline,謝謝。下一篇文章小U打算和大家繼續研究2017、2018路由器市場最新鮮火熱的產品線:MESH WIFI分佈式網絡系統,到底技術實質有什麼突破?不同廠家的設計有何優劣?大家應該如何選購?請支持一下小U繼續為大家服務、訂閱Upsangel的Facebook Page、分享玩網絡的快樂!
對了,小U最近開了一個“二手Router”交易區。如果大家換了新Router,不妨把舊的塵封的舊路由器post上來試試;如果你和小U一樣追求性價比,說不定能用便宜價錢撿到好貨哦!小U自己post的兩部router一天就被網友撿到了,你也來試試吧:
[wpsm_button color=”orange” size=”medium” link=”https://upsangel.com/router-trade/” icon=”heart” class=”” border_radius=”2″]試試二手交易區“TRADE FORUM”[/wpsm_button]
AC66R
WAVE2 802.11ac 真的可以加速WIFI嗎?你需要從WAVE1升級到WAVE2嗎?- 2018年買路由器必讀 Part3 802.11ac WAVE2一定是2018年各大路由器Router廠家必爭的廣告宣傳詞之一,瞬間把消費者的胃口吊起來:原來我的是WAVE1呢!但關鍵是,有必要升級到WAVE2嗎?WAVE2的802.11ac能真的提升WIFI速度嗎?本文小U就和大家一齊探討802.11ac WAVE2的真面目。 2018年買路由器必讀的前兩篇文章: 802.11ac夠玩4K嗎?你需要一個多快的Router? MU-MIMO竟然會令網速變慢?!路由器廠家永遠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如果大家還沒閱讀推薦也翻閱一下,因為第一篇幫助理性地了解WIFI到底需要多快,第二篇主題MU-MIMO和今天講的802.11ad也有莫大關係。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如何選擇合適的電子負載呢?
電子負載選型: 電子負載的電子負載種類是多種多樣的,選擇適合的電子負載是電源類研發或者生產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可以接受的成本下,選擇更好更方便的電子負載數位示波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的前提。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考慮: 1、電壓,電流和功率的選擇 根據被測設備的輸出特性來選擇電子負載:電壓,電流,功率和測試需求精確度。電子負載的模組在測試時只能夠單獨工作或者並聯操作,串聯對於模組來說是很危險的。所以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要訊號產生器求均在單模組的量程範圍內,其次是通過多模組並聯能夠實現的選型。也就是說,所選模組的電壓時一定要符合測試要求。單個模組或者滿裝機框時的電流和功率總和要滿足測試要求。 2、精確度和分辨率的選擇 精確度和分辨率是電子負載的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 電子負載的精確度不同表示方法的意義。 1%+2d 1%的測量值+最小顯示值的2倍 1%+2%FS: 1%的測量值+1%的滿量程 1%OF: 1%的(滿量程+測量值) 3、基本功能選擇 市面上的電子負載均有基本的四項功能:恆流、恆壓、恆阻和恆功率(安捷倫沒有恆功率)。在功能基本相同,精確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怎麼判斷是否符合要求呢?CHROMA和博計的電子負載只有一套工作電路,就是恆流功能。其他功能是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來,雖然標稱有其他功能,但是實際情況是只有恆流功能,通過調節電流來實現其他功能。這樣節省了成本,卻留下了其他功能工作精度低,工作的不穩定,在他們內部流傳的一句話是,恆阻功能的誤差沒有上限。測試完成的情況,要看電源的質量,外部環境和運氣了。而安捷倫電子負載的所有功能均有不同的電路實現,完全能夠很好的完成所標稱的所有極限指標,穩定帶載。 如果只是用到恆流功能,對其他功能要求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選用合適的,符合精確度的電子負載。如果對其他功能要求能夠穩定的帶載,就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4、動態帶載 動態帶載,就是電子負載做模擬的變化帶載,也叫瞬態。幾個重要的參數: 變化斜率:籠統的說是電子負載可以完成的變化速度,精確地說是電子負載變化時,從變化量的10%~90%的變化速率。恆流狀態頻譜分析儀下的單位是A/mS,A/uS。 響應時間:電子負載可以完成變化的最小時間。單位uS。 電子負載的動態(瞬態)頻率分為兩種: 動態頻率(只包含一個上升沿或者一個下降沿,或者說單位時間變化的次數),瞬態頻率(一個周期包含上升沿+下降沿)。 一個電子負載是否做的貨真價實,就要看電子負載的變化帶載完成的情況了。如果是硬件實現的功能,就可以用示波器測試電流輸出監視端口,查看波形是否完好。如果出現毛刺或者信噪比很大的情況下,那麼此功能僅僅是由軟件計算,而不是硬件實現的。 軟件實現的動態帶載時無法完美的執行電子負載所設定的變化。但是如果要求不高,可忽略這種現像造成的影響。 5、模擬帶載(外部編程輸入) 本功能是為了實現更復雜的電子負載帶載變化情況而設定的功能。動態帶載是模擬一個梯形波變化的帶載功能,而本功能大大擴充了電子負載所能執行的變化方式。只要信號發生器能夠發生的電壓在10V一下的波形信號,電子負載均能模擬。擁有此功能的電子負載有,安捷倫和博計。其中博計是不建議客戶使用此功能。 6、序列功能 序列功能是指把很多定態設置按時間順序排列組合成一個測量過程。可以完成一個產品的整個質量參數的測量,本功能大大簡化了繁瑣的設置,減輕了測試工作量。配合存儲設置和調用功能,更是大大簡化了操作。序列的可設置步驟跟據品牌不同而不同。 7、其他功能 如果還需要電子負載的其他功能,請參看需求選擇擁有這個功能的電子負載。比如 同步功能:可以同時操作多個模組的工作狀態。 聯機接口:GPIB,RS232,LAN,USB,選擇適合的。 組裝ATE測試系統:考慮接線柱連接其他設備的方便性,考慮命令的標准性等等。 過流,過功率測試。OCP,OPP。在產品需要的時候選擇此功能,適用於研發等。
0 notes
Text
【Yahoo論壇/陳清河】既熟悉又陌生的機上盒
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前言
隨著數位與寬頻越趨成熟的環境,影音內容的呈現平台與接收工具更為多元發展,許多人熱衷於使用電腦、手機或平板的路徑接收電視內容;同時,經由數位機上盒下載或點選節目的追劇行為,也自然更為頻繁。
上個月中,主管機關基於市售機上盒具有Wi-Fi或藍牙的無線射頻功能為由,依電信法第49條第3項規定,取締違反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的機上盒廠商,以確保無線電波的秩序。因此,本文嘗試進一步探討,在電視機、電腦或手機與移動面板旁,經常被忽略的機上盒所扮演的角色。
重新檢視機上盒的功能
電視機上盒(STB)是一個連接電視機與訊號源的中介裝置,其名稱有解碼器(IRD)、電視棒、數位視訊轉換盒與智慧電視軟體平台機上盒等。過去的機上盒可分無線數位、類比有線(含無線類比)二合一,以及數位有線外加晶片卡的設計;其輸出規格包括AV輸出接續一般電視機、VGA輸出接到電腦螢幕,或USB介面接主機的錄影模式,進而附加其他遊戲機(例如XBOX)聯網服務,如Google TV或Apple TV的智慧型聯網電視(Smart TV)等。
簡言之,機上盒從最早只是扮演單純選台器(又稱調諧器TUNER) 的功能,進化到具有選單設定、電子節目表單(EPG)的數位機上盒;以及更現代的即時錄影 (PVR) 功能,可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數位機上盒連線,讓用戶可跨不同裝置收看電視內容;甚至將手機、平板電腦上的內容分享至多螢分享(Home Play)型式,讓機上盒延伸到數位家庭應用服務的場域。
從多螢分享與智慧家庭應用型的服務,例如購物(T-Commerce) 與家庭銀行業務(Home Banking),逐步衍生為家庭多媒體軟體平台(MHP);讓家中影音多媒體互動結合機上盒的功能,形成自有的專屬 (Walled-Garden)式的平台。
機上盒與市場的對話
觀察當下機上盒的配件其實大同小異,除了內附HDMI與常用的APP之外,所附加的功能,大多可延伸與智慧家庭結合的需求。基於市場與消費的訴求,機上盒廠商常有推陳出新的服務。
Z世代的人常說,想看電影就看電視貓、想看影集就到YouTube;智慧機上盒的商業用語更提及,為何不讓家裡的電視變成 Smart TV,讓消費者主宰電視成為事實。基於科技總是來自人性的需求,機上盒設計了可預選影音、遊戲或購物,其實是件市場的合理反映;亦即,只要有連線上網的環境,不需要電視或電信運營商的支援,就可在電腦、手機、平板、智慧型電視等裝置,在機上盒中安裝或直接下載應用程式即可收到視訊的OTT服務,包括Google媒體串流播放器Google Cast、myVideo、愛奇藝、friDay、LiTV、KKTV、Vidol、香港TVB電視大大APP與Netflix等平台皆屬之。
智慧型數位機上盒結合App和上網功能,能直接在電視上下載Google Play的App,用簡易模式搜尋網路短片,進行影音與遊戲的串流,實現在大螢幕上玩手機遊戲;另則,諸如BANDOTT便當4K智慧電視機上盒和小米盒子,目前都可透過Google Cast功能,可將手機的畫面投射到電視,成為具特色的商品。
機上盒面對智財權與程式介面管理的議題
OTT網路應用服務的來臨,透過機上盒看電視、下載電影或追劇者自然增加,也促成許多標榜免費看到飽的數位機上盒服務不斷衍生。其實這些影音內容大多屬未授權的盜版網站,僅將內容上傳到免費平台如 YouTube 或 Daily Motion,直接利用BT(Bit Torrent)的P2P網路傳輸協定技術下載且同步進行上傳,由於此一因涉及同時散佈的行為,當然已違反著作權盜播的規範。
然而OTT服務常見的爭議,除了內容授權的問題之外,其MHP經營的傳輸與程式介面,在傳輸過程潛藏著另一難以解決的危機,也是機上盒的重要發展議題。亦即, MHP平台基於標準化的需求,必須提供傳輸格式協定、共通應用程式介面(API),營造產業價值鏈,包括服務供應商、內容供應商、��體設備製造商、軟體服務供應商等,都需藉由共同的標準與服務,以求降低產品的開發時程與風險,促進產業的發展與活用。但是,這類具雙向功能數位機上盒的條件式接收系統(Conditional Access),經常會涉及對收視者認證或專利技術乃至商業機密的問題,經常遊走於法律的邊緣。
結語
綜合上述,也許有個推論是可以成立,那就是機上盒這個工具,將永遠不會消失。主要的原因是,消費者的慾望永遠很難滿足,而科技的創新就在藉由滿足消費慾望,在兩者相互依賴的過程,有些短暫又未能立即内建(build-in)於機器中的功能,機上盒就是最好的中���站。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_uuid:66e1a433-8fe4-3099-9b3a-55f12dfe64a7#_revsp:c1e5adeb-4747-44dc-b7f0-5913b6705d52#_author:陳清河#_lmsid:a077000000CFoGyAAL#_draft:true
0 notes
Text
台灣包車旅遊一次就上手|包車旅遊-把困難的事留給專家!
▲台灣包車合法車隊。(圖/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
台灣包車旅遊讓自助行更輕鬆!
交通總是出門旅遊的一大難關,或許你也曾想過包車旅遊,但卻苦於資訊不足、價格昂貴而卻步,其實只要了解包車旅遊的必要資訊後,你就會發現台灣包車旅遊不只CP值超高,更是自助旅遊的升級玩法,不用再費心規劃,不再開車累到掛,將滿滿精力用在吃喝玩樂上,讓旅遊變得更輕鬆!
TOP1推薦行程→台北桃源谷×限定貢寮鮑
TOP2推薦行程→苗栗四季×烏嘎彥竹林
TOP3推薦行程→九份黃金山城×茶旅
TOP4推薦行程→台東最美縱谷鹿野×池上
TOP5推薦行程→台南綠色隧道×鹽田夕照
直接看更多台灣包車玩法……
台灣包車旅遊玩得更自在!
台灣包車旅遊推薦玩法#1
包車經典路線自由搭
▲台東小野柳秘境海景。(圖/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 如果你是屬於心心念念要去某個城市,但卻苦於不知怎麼安排比較順的話,包車旅遊就是你最好的小幫手,因為排除了交通困難之後,你可以一次玩很多天,按照不同主題安排多日遊,一秒把多個台灣包車一日遊行程串起來,玩遍整個城市或地區! 像是趣吧精選的台灣各地區車隊,就常替旅人挖出在地車隊私房景點口袋名單,玩的到經典路線,也玩得夠深度,讓想要與眾不同又懶得花時間的你,玩遍台灣也不費力。
推薦玩法→台東小野柳秘境海景午茶一日遊
推薦玩法→台東南迴線-海灣咖啡香一日遊
台灣包車旅遊推薦玩法#2
包車行程客製化
▲烏嘎彥竹林。(圖/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 當然,台灣包車旅遊提供的不只是交通的便利性,還有各式主題行程可選擇,針對個人需求還可以貼心客製來做行前規劃,看你是想要美食吃到飽,還是攝影景點跑透透,滿足每個人的喜好,讓你只要帶上一卡皮箱就能出門,這也是現在許多人選擇包車旅遊的理由之一。 不過即使一切都安排好了,旅行還是常常會遇到計畫趕不上變化的情況,有時候安排了戶外景點卻下大雨,這時候包車一日遊就能夠依照客製化來更改行程規劃,提供旅人出遊彈性度的服務,讓你能自己決定出「天時地利人和」的行程。
推薦玩法→苗栗四季風光×烏嘎彥竹林
台灣包車旅遊坐的不只是車!
台灣包車旅遊附加價值#1
免規劃免開車
看完了最基本的包車玩法後,就要更深入來介紹一下包車旅遊到底為什麼這麼夯囉!其實包車一日遊除了移動方便之外,更因為其附加服務,而成為近幾年來家庭旅遊、甚至是年輕人的旅遊首選,因為包車旅遊不只完全不用煩惱交通方式,更可以享受出遊前免規劃、出遊後免開車的自在體驗。
台灣包車旅遊附加價值#2
專業車導×旅遊顧問
▲台南鹽田夕照。(圖/攝影者:Bryan Hsieh, Flickr CC License) 在選擇台灣包車一日遊時,喜歡深度旅遊的旅人還可以選擇有專業合法車導的車隊,因為專業車導是最熟悉行程中所有地形及道路的人,不但可以在車上導覽解說在地人才最了解的傳統及文化,更可以成為家人朋友的旅遊顧問,解決任何旅程上的大小疑問,完全可以說是包車旅遊的最佳旅伴!
推薦玩法→台南綠色隧道×鹽田夕照
台灣包車旅遊附加價值#3
貼心服務多重享受
▲客製化包車旅遊行程。(圖/攝影者:dave.see, Flickr CC License) 在眾多包車旅遊車隊的競爭之下,包車旅遊能夠提供的不只是好車、好服務,更需要讓旅人覺得貼心的地方,像是提供礦泉水、車上娛樂設施、獨立USB座充,或是不為人知的秘境景點、美食等等,都可以詢問包車旅遊的司機推薦、預定,這些小細節都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拼車比較難以享受得到的。 看到這邊你是不是已經覺得有點心動了?但其實包車旅遊除了便利性高、行程彈性這些好處之外,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包含車種選擇、合法與否、車導安排等等問題都是出發前需要事先確認的,以下這些台灣包車旅遊小細節,都是趣吧一直以來選擇車隊的重要關鍵,現在不藏私提供給旅人們參考,希望讓喜愛自助旅行的旅人,在行程規劃上獲得更多方便、玩出高自由度的輕鬆小旅行!
台灣包車旅遊這樣選就對了!
台灣包車旅遊安心指南#1
包車車種選擇
▲T5九人座。(圖/攝影者:oldskool76, Flickr CC License) 許多人聽到包車旅遊,可能會覺得需要數十人或昂貴的高單價才能出團,但其實現在的台灣包車一日遊走的是精緻客製化的「小旅行」型態,所以只要5~9人就能包車,車型大致上可以分成五人/七人/九人座,也不一定要做好坐滿,如果你是屬於人少行李多的旅人,反而可以利用這些包車的空間獲得更舒適、便利的旅行體驗。 另外,在下訂前也可以先了解一下車子是什麼廠牌、車款,例如是原裝進口車、台製拼裝車款,是商旅車、休旅車還是其他車型,即使可承載人數相同,還是可能因為不同的車款而會有不同的空間、舒適度差異,這些小細節都可能會影響包車旅遊的品質及期望度。
台灣包車旅遊安心指南#2
包車專業合法車隊
▲台灣包車合法車隊。(圖/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
車輛合法與定期保養:
包車旅遊除了要選適合自己的車種、車款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合法性,達人建議大家在選擇台灣包車旅遊車隊時,務必要確認是否是合法立案之公司、車子,車輛的新舊程度、車齡與保險資料,都必須要能夠透明化被檢驗。
透明化司機資訊:
另外車隊若能提供包車一日遊司機的資料,也是很加分的一點,讓你在搭乘車輛前就可以了解、甚至是指定司機,未來在旅程上如果遇到任何問題,也都能夠透過這些資訊、建議平台,作為雙方的回饋交流。
台灣包車旅遊安心指南#3
包車保險安心加分
▲台灣包車服務比較圖。(圖/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 除了車子的硬體條件之外,更要特別確認包車旅遊的車子相關保險,有分為包車旅遊公司應投和旅客自行加購的,了解後可以來比較各家包車旅遊的安全與可靠度,到底投保了哪些保險,包含投保內容、金額,最好都在預定及出發前詳細了解和確認,才能輕鬆出遊,安心回家!
汽車強制險:
目前的法規強制汽車所有人投保責任保險,當被保險汽車肇事導致受害人遭受損害,可由保險公司負賠償及給付保險金予受害人之責任。
旅行責任險:
旅責險是法規規定旅行業必須投保的保險,旅客參加旅行社所組旅行團,因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旅客死亡或殘廢,由保險公司理賠。而旅平險一般都是由旅客自行投保,保障國內外旅行途中,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傷害事故可以獲得理賠。
乘客責任險:
提供給非駕駛的乘客保障,萬一發生車禍,車上乘客有任何受傷皆可獲得理賠。 介紹了這麼多選擇台灣包車旅遊的訣竅,大家應該知道怎麼輕鬆快樂地安排出遊了吧?如果你還是苦無頭緒或是懶得行動,就把行程規劃、還是吃住等大小問題,都讓趣吧包車旅遊達人來幫你解決這些惱人的問題吧!
台灣包車旅遊路線大推薦!
TOP1推薦行程→台北桃源谷×限定貢寮鮑
TOP2推薦行程→苗栗四季×烏嘎彥竹林
TOP3推薦行程→九份黃金山城×茶旅
TOP4推薦行程→台東最美縱谷鹿野×池上
TOP5推薦行程→台南綠色隧道×鹽田夕照
點我看更多台灣包車行程……
包車旅遊更多攻略推薦:
家族旅遊包車超Easy|免費行程規劃
包車親子一日遊|10條比租車更好玩的路線
九份一日遊可以這樣玩|Top9推薦景點玩法
原文出處:https://blog.tripbaa.com/charter-service-guide/
→加入Tripbaa趣吧!達人帶路旅遊平台LINE@,給你第一手旅遊消息!
0 notes
Link
摘要:2016年,如火如荼的雲盤突然宣布告吹,金山、華為、360等網盤業務相繼關停。上一秒還享受網絡雲帶來的便捷的人們下一秒就急忙轉移大批量數據,但更多的是資料太多無處安放,幾年、十幾年的積蓄毀於一旦。而即
2016年,如火如荼的雲盤突然宣布告吹,金山、華為、360等網盤業務相繼關停。上一秒還享受網絡雲帶來的便捷的人們下一秒就急忙轉移大批量數據,但更多的是資料太多無處安放,幾年、十幾年的積蓄毀於一旦。而即便是個別網盤苦苦維持,用戶上傳的資料也面臨重重審查,毫無隱私可言。如此雲盤讓大眾倍感失望。既然網絡雲盤如此不靠譜,那麼為什麼不來一個自己的私有雲盤呢?近日ORICO品牌推出了一款移動魔盤,其主要設計方向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夠輕松擁有私有雲盤。同時這款移動魔盤還具備移動存儲、無線中繼、脫機備份以及移動充電等功能,絕對堪稱全能型的數碼裝備。筆者有幸體驗到了這款產品,下面為大家分享下這款ORICO移動魔盤的體驗感受。
這款魔盤採用普通的紙盒類包裝,正面印有產品的外觀圖樣、背面為產品按鍵、插口以及指示燈作用的圖示說明以及產品相關參數。跨平台資源分享、300Mbps WIFI、8000mAh移動電源、Type-C接口、私有雲等產品亮點特色也被標記在了正面和側面的明顯位置,非常務實的設計風格。
ORICO 移動魔盤給人的第一感覺很像市面上常見的硬盤盒子,大小為135.7×78.7×26.7mm,只比普通硬盤稍大一點,攜帶方便。魔盒選用ABS塑料上蓋搭配金屬機身設計, 上蓋部分做了鋼琴烤漆工藝處理,表面光亮潔淨,時尚感很強,拉升了產品格調。不過使用時比較容易沾惹指紋,需要定期擦拭。
除了魔盤,配件中還包含一根Type-C轉RJ45網線、一根USB轉Type-C數據線,一個TF轉SD卡套,並配有快速指南和詳細說明書。其中Type-C的運用讓人心花怒放,正反隨意插無疑會給日常的使用帶來很大便捷。而USB數據線為藍口設計,支持USB3.1技術,這也讓極客們高速傳輸的使用需求有地安放,頓感貼心不少。
▲Type-C插口和RJ45轉接口
魔盤頂部設計有WiFi/數據指示燈和電源指示燈,均為紅綠藍三色LED。魔盤內置8000mAh大容量電池,無需外界電源即可支持硬盤讀寫、無線熱點建立,使用時相比常規硬盤盒更加簡潔清爽。而且8000mAh還可對外供電,相當於無形之中多了個大容量移動電源。
ORICO 移動魔盤的金屬中框選用航天鎂鋁合金材質,一體式無縫設計,即結實又美觀。魔盒的功能插口和按鈕也均設計在中框上。前側從左到右依次為:複位插孔、5V/2A的USB充電口(輸出)、Type-C數據口/5V/2A輸入口(支持USB3.1)、Type-C轉RJ45網絡連接口以及電源/功能按鈕;此外機身還配有一個SD卡擴展口安置在側面,支持小型數據卡的讀取和存儲。
▲SD卡擴展口
魔盤後蓋同樣為鎂鋁合金材質,頂部中間位置標有“OPEN”字樣,向下推動即可打開後蓋,免工具傻瓜式拆卸設計非常給力,讓人省心不少。而且金屬材質在安全防護和散熱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配合同為金屬的中框形成五面“鐵”壁,不僅可以在日常使用中起到很好的防磕防摔作用,散熱效果也是槓槓的。而至於WiFi信號問題則是通過上側ABS材質解決,這點無需擔心。
筆者手中的魔盤為希捷定制款,內部支持7mm及以下厚度的機械或SSD硬盤安置。安裝後十分契合,不會出現晃動情況,這也是內部未見加設海綿緩沖的原因。此外ORICO 移動魔盤還有一個青春版,功能一致只是將支持厚度提升至9.5mm,可以囊括所有串口匹配的2.5寸硬盤,該版本內部便加入了海綿墊緩沖適配。可見這里並不是ORICO粗心,而是確實沒必要。
II 功能體驗
ORICO 移動魔盤在使用時,2.5寸硬盤、SD卡、TF卡甚至U盤都可以作為存儲介質,不同於手動建立NAS的繁瑣和較高的技術需求,ORICO 移動魔盤私有雲盤的建立絕對是傻瓜式的,只要裝入硬盤、SD卡等任一存儲介質,長按3秒,電源鍵開啓WIFI功能就算OK了。而且得益於ORICO 移動魔盤的USB3.1技術,將資料轉移到魔盒的速度超級快。有線連接時支持最大5Gbps傳輸速度,即便是固態硬盤也基本不會出現“失速”現象。
ORICO 移動魔盤作為一款便攜NAS,支持手機、平板以及電腦對其訪問。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只要事先掃描說明書上的二維碼下載安裝ORICO魔雲App後就可以輕松上手了。通過手機端的App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ORICO 移動魔盤所具備的功能,其中包括文件的上傳下載、瀏覽管理,然後是個人相冊、通訊錄等資料的備份等,基本上和網盤功能相差不多。但唯一不同的是雲盤的服務器是掌握在我們手中而並非在網絡上,可謂安全放心有保障。
眾所周知,網盤的必須通過互聯網才能訪問管理,而ORICO 移動魔盤則支持局域網登錄以及遠程登錄兩種方式。局域網登錄毫無疑問就是通過魔盤創建的WiFi熱點接入,ORICO 移動魔盤的WIFI技術為802.11b/g/n 300M,雖然並非5G頻段,但相比於互聯網網盤的上傳下載還是快上很多,具體速度受限於WiFi技術和用戶使用的存儲介質的讀取速度。筆者親測Class10的SD無線傳輸速度在5M/s左右,速度很理想,如果使用固態硬盤估計還應該會有提升。
選擇遠程登錄時需要將ORICO 移動魔盤採用有線連接的方式並入互聯網,首次使用需要對魔盤進行一次綁定操作,之後只要魔盤處於互聯網連接狀態,用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帳號訪問魔盤里的內容,具體功能和操作和局域網登錄類似。好處就是無需將魔盤隨身攜帶,輕松上陣更加自由。不過傳輸速度可能會受到網絡環境影嚮而改變,不似局域網穩定。魔盒滿電情況下能夠連續使用10小時左右,如果遠程訪問需長期開啓,還需要保證魔盤電量充足或採用充電狀態,一旦魔盤斷電便會失去訪問。
除了App移動端訪問,ORICO 移動魔盤同樣支持PC端通過局域網或WIFI網絡進行訪問,如果召開個小型辦公會議,那麼會議資料完全可以放置在魔盤里並通過魔盤分享給與會的每一個人。當然,如果約見客戶如此資料傳輸方式也比用U盤等移動設備拷貝高級的多。不過目前魔盤尚不支持瀏覽器免密登錄,並且只支持對接入設備的管理,不能對文件的瀏覽權限進行設定,對方一旦接入就是100%的分享,公私混用時會比較尷尬,如果後續能夠推出瀏覽器共享以及權限管理功能就好了。
除了文件的上傳下載,ORICO 移動魔盤對於照片、視頻等文件還支持在線播放。喜歡追劇或者���個人出門在外���發無聊時間時,在ORICO 移動魔盤的硬盤內存上幾部影視劇,閑暇時候看看還是很不錯的,流暢無卡頓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緩解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存儲壓力,絕對是追劇黨的福音。
最後簡單說下ORICO 移動魔盤的擴展功能:
No.1 移動硬盤
其實這個功能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擴展,應該算是被動技能。不過ORICO 移動魔盤依靠免工具快速拆卸的特點加上USB3.1技術確實可以成為一款出色的移動硬盤。如果家中有舊電腦上換下來的硬盤不妨用這款魔盤改裝下,畢竟閑著也是閑著。
No.2 無線中繼
ORICO 移動魔盤接入有線網絡後支持移動設備通過其熱點進行互聯網訪問。這一功能比較適合有有線網絡插口但無線效果差或無無線網絡的場景。比如大部分賓館酒店房間都具備有線插口,但其無線網絡由於使用人數較多,速度較慢,這時候就可以用ORICO 移動魔盤自己建一個熱點供自己使用,效果會好很多。當然,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在無WIFI覆蓋的地方將有線網絡分享給多個無線移動設備使用。這對於經常出門在外的人來說絕對是個神器。
No.3 脫機備份
脫機備份是指ORICO 移動魔盤在內置硬盤的情況下插入SD卡,只需雙擊開關按鈕,ORICO 移動魔盤便會將SD卡中的全部內容自動備份到硬盤上。這樣一個“全新”的SD卡就誕生了。該功能比較適合身邊無電腦的場景或者愛好攝影的朋友。特別是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有了ORICO 移動魔盤,從此只需一張SD卡。
No.4 移動電源
這個功能前面已經提到過了,ORICO 移動魔盤內置8000mAh鋰電池,日常可以為身邊的移動設備充電,而且支持電流為2A,充起電來非常快速。稍有不足就是魔盤的剩餘電量需要通過指示燈顏色進行辨別,65%以上為綠色,30%以下為紅色,中間為藍色,精準度較差,畢竟其功能很多,提供更精準的電量顯示有助於合理規劃使用。
IIII 總結
總的來說,ORICO 移動魔盤是一款非常前衛和富有創意性的產品。單單一個私有雲盤功能就已經抓住了大眾眼球,而隨之擴展而來的移動硬盤、無線中繼、脫機備份、移動電源等功能更是讓有數碼情節的小夥伴們抓狂,眾多場景下的救場角色肯定會吸粉不少。而且ORICO產品質量靠譜,材質和技術方面不吝惜成本;雖說軟件部分還有一些欠缺和小問題,但是瑕不掩瑜,ORICO 移動魔盤絕對是一款值得入手的數碼小物。
0 notes
Text
U盤發明者朗科科技專利期滿,深交所下發問詢函
朗科科技核心專利到期,深交所下發問詢函
1999年5月,朗科科技成立,2010年1月登陸資本市場。朗科科技作為最早涉足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領域的公司之一,通過持續技術創新,率先在業內推出了基於USB或IEEE1394接口、採用閃存為存儲介質的移動存儲產品——閃存盤,並在國內申請了第ZL99117225.6號中國發明專利“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等一系列原創性基礎發明專利及其他核心專利。
上述專利的專利權期滿終止日為2019年11月14日,朗科科技公告表示,朗科科技的專利運營業務對該項專利形成重大依賴,該專利的到期將對公司今後的營業利潤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10月11日,朗科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確認,公司仍無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該專利到期失效後對公司經營造成的風險。
11月17日晚間,朗科科技收到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朗科科技說明2019年前三季度上述專利授權許可業務產生的收入、利潤金額及佔比,該專利到期後朗科科技的專利運營業務是否無法繼續開展,是否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說明專利到期後朗科科技未來的主要盈利點,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以及相關維權訴訟等問題。
硬件毛利率下滑,朗科科技出路在何方?
從2018年年報數據及2019年中報數據來看,朗科科技的營收來源主要為產品銷售、房屋租賃和專利授權許可。
2019年中報顯示,朗科科技來自產品銷售的營業收入為42365.85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91.52%,專利授權許可板塊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614.02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3.49 %,房屋租賃部分的營業收入為1966.93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4.25%。
朗科科技的產品主要分為閃存應用產品、移動存儲產品和閃存控制芯片及其他,上市之初,據2010年年報數據,朗科科技三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5.30%、8.81%和12.92%,隨後,朗科科技產品毛利率的下行趨勢較為明顯,截至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閃存應用產品的毛利率為6.88%,移動存儲產品的毛利率為9.99%,閃存控制芯片及其他產品的毛利率為7.13%,閃存應用產品和閃存控制芯片及其他產品佔產品銷售的比重較大,且毛利率下滑明顯。
朗科科技在2019年半年報中表示,雲存儲、雲計算、移動互聯等趨勢性新行業正在對移動存儲行業構成嚴重威脅,移動存儲行業市場持續縮小,導致公司主營業務存在持續大幅下降甚至難以為繼的風險。
專利期滿,專利維權帶來的收入難以為繼,而該部分營業收入的毛利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在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產品毛利率大減的情況下,朗科科技將用什麼支撐自己的業績?
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朗科科技研發支出為1008.51萬元,其中人工費用支出為881.97萬元,朗科科技存在技術人員流失的情況,半年報中朗科科技表示,因公司在現有移動存儲行業及存儲相關新興行業的自主研發嚴重不足、公司的��酬福利在深圳無競爭優勢等因素,導致近幾年技術人員流失更為嚴重。
技術領先優勢不再明顯,朗科科技坦言,公司的研發和技術創新嚴重不足,所擁有的核心技術優勢存在被國內、國際更先進的技術所代替的風險,這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from U盤發明者朗科科技專利期滿,深交所下發問詢函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U盤20年專利到期 朗科科技何去何從
這家公司就是朗科科技,一家把持U盤“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20年的公司,從現在開始,躺著收錢的日子正式結束。
存儲領域唯一原創性發明成果
是什麼專利,能讓一家公司躺著收錢20年?
這就不得不回到20年前,成曉華和鄧國順在深圳一間出租屋內發明了可以取代軟盤的U盤。與很多創業者不同的是,擁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他們,非常重視專利保護,當發明U盤後,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申請專利,而不是直接拿到市面上兜售。
發明U盤不久,鄧國順提出創業,並獲得了成曉華等合夥人的支持,於1999年5月14日正式成立朗科科技,並將U盤推向公眾,一經面世即引動世界。
時至今日,這一專利仍被認為是20年來,計算機存儲領域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
躺著收錢20年
憑藉U盤專利及相關產品,朗科科技早在2003年就實現了5億元的銷售規模,佔據當時50%的市場份額。先進的技術、良好的業績,讓眾多企業紛紛模仿,朗科科技自此也開始扮演了打假鬥士的角色,通過專利戰,很好地守住了自己的發明成果,其中,與索尼一戰中,最終讓索尼賠付1000萬美元最為知名。
當然,朗科科技從此也背上了流氓企業的惡名。
第ZL99117225.6號99專利簡介
申請時間:朗科科技U盤專利申請於1999年11月14日;
專利名稱: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
專利號:ZL99117225.6,“99專利”;
專利描述:公司作為國內外最早涉足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領域的公司之一,通過持續技術創新,率先在業內推出了基於USB或IEEE1394接口、採用閃存為存儲介質的移動存儲產品——閃存盤,並在國內申請了第ZL99117225.6號中國發明專利“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等一系列原創性基礎發明專利及其他核心專利;
專利地位:是中國在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領域原創性基礎發明專利及核心專利,填補了國內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領域20年無核心專利的空白;
專利池:此後朗科科技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圍繞閃存應用及移動存儲領域研發了一系列其他核心技術及其專利,形成了完整的專利佈局和“專利池”;
授權方式:以“專利池”而不是單個專利作為授權許可的標的。
只有20年有效期
各國政府為推動科技的發展,對頒發的專利提供一個保護期,超過保護期後,該專利將會失效,99專利也不例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二條,“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的規定,朗科科技的“99專利”權期滿終止日為2019年11月14日。
這意味著,曾經躺著賺錢的朗科科技從此喪失專利話語權。
現狀:專利營收佔比不高
從過去3年財報看,朗科科技雖然營收逐年增長,但專利授權營收並不穩定,其中2018年收入為3629.26萬元,同比下降10.87%。
朗科科技2016-2018年專利授權及其他收入構成(資料來源:朗科科技,製表:OFweek維科網,單位:萬元)
近期,朗科科技專利營收的佔比也是逐漸下降的。從專利授權產生的直接營收看,專利到期對朗科科技的整體營收影響不大,僅是對淨利潤造成較大影響。
朗科科技2018年6月-2019年6月專利授權營收佔比(圖片來源:同花順)
實際上,朗科科技的主營業務並不在專利上,而是閃存控制芯片及相關產品。
按產品分,朗科科技營收構成(圖片來源:同花順)
另外,由於朗科科技早已形成了專利池,並在全球進行了佈局,“99專利”的失效,並不是整體專利的失效,其他專利仍在有效期內,其他閃存企業要想獲得其他專利授權,仍需向朗科科技繳納專利費,因此,“99專利”失效僅是局部影響,並不是全部消失。
只是,從朗科科技的角度看,失去了“99專利”這一核心保護,其業務或將受到一定影響。
.
from U盤20年專利到期 朗科科技何去何從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U盤專利即將過期 由中國朗科公司發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U盤這個東西是國內公司發明的,深圳朗科公司是U盤專利的持有者,他們的“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儲存方法及其裝置”的專利於1999年11月14日申請,專利號為ZL99117225.6,2013年該專利還獲得了第十五屆中國知識產權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這個專利奠定了朗科公司在U盤界的地位,也是朗科與多家存儲公司打官司的利器,靠著這個專利朗科獲得了不菲的授權收入。
壞消息就是,這個專利即將失效,發明專利有20年的保護器,朗科的U盤專利將在11月14日之後過期,沒有了保護作用,朗科的專利費收入顯然就不可能繼續了。
當然,對其他公司來說這倒是好事,U盤成本中可以減少一項費用,不過專利過期之後恐怕U盤也不會有什麼降價之舉,畢竟主要成本還是在閃存和主控上。
資料圖
.
from U盤專利即將過期 由中國朗科公司發明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USB Type-C 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對此,市場調研機構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的創始人 Patrick Moorhead 在接受美國《連線》雜誌採訪時表示:
USB-C 已經成為每一款個人計算與連接設備的行業標準。
Type-C 的開創性
從實際上來說,USB Type-C 作為一種接口標準的誕生已經超過 5 年的時間了。
2014 年8 月,在最新發布的USB 3.1 標準中,Type-C 作為一種接口被正式提出;它是一種新型USB 線纜及連接器的規範,定義了包括連接器、端口、容器和線纜等在內的一整套全新的USB 物理規格。
不過,Type-C 只是 USB 3.1 標準中所提出的三種接口樣式之一。實際上,在USB 3.1 標準中,有三種接口樣式,一個是Type-A(即Standard-A,傳統計算機上最常見的USB 接口樣式),一個是Type-B(也是此前已有的接口樣式) ,另外一個是Type-C。
從三種接口樣式的命名中可以看到,USB 3.1 標準的製定者(USB IF 協會)也在試圖簡化和統一業界長期存在的紛繁不一的接口類型。簡單地說,USB IF 協會從目前存在的接近十種之多的USB 接口中選擇了其中最為廣泛的兩種,分別命名為Type-A 和Type-B,接著又重新設計了一種新的接口並將之命名為Type-C;只有這三種接口才能夠支持USB 3.1 標準下的數據傳輸速度、電流傳輸大小等等各項技術標準。
事實上,USB 作為一種技術標準,每一個新版本的製定都要在技術更新的基礎之上考慮對前代版本的兼容性問題。因此,在 USB 3.1 標準的三種接口中,Type-A 和 Type-B 的存在更多的是考慮向下兼容和統一已有接口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二者的存在也算是新標準對於過去的一種妥協;當然這種妥協是很有必要的。
反過來看,唯有Type-C 才是USB 3.1 在接口樣式方面的開創之處——也正是因為如此,Type-C 在設計階段就受到了世人的關注;當它最終形成被公佈於世之後,更是激起了眾多的討論和期待。
為什麼是 Type-C?
那麼,為什麼要提出 USB Type-C 呢?
隨著越來越多新型設備對於輕量化小型化的追求,傳統 USB 接口的“龐大”尺寸已經很難滿足設備生產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傳統 USB 接口中需要反复拔插、尋找“正確”方向的問題已經被消費者廣為詬病,用戶迫切需要一種類似 Lighting 接口般正反面均可插入的接口,特別是在手機等需要頻繁大量連接數據線的設備中,每天一到兩次插錯接口的體驗絕不友好。
基於這些問題,USB 標準的製訂者們推出 Type-C 物理接口規範,在規範中引入了幾大特性:
纖薄。與生活中常見的傳統 Type-A 接口不同,新型的 Type-C 接口在尺寸上進行了極大的瘦身,僅為 8.3*2.5 mm,更適合在日益小型化的計算設備中使用。
無方向性。與蘋果 Lightning 接口類似,Type-C 接口沒有方向性上的要求,即正反面插入都可以完成配對,這極大提高了 USB 接口的易用性。
但是,除了便利性,USB Type-C 接口還有另外一層象徵意義。
USB 標準的提出,是基於一個基本理念——規範計算機與其他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從USB 1.0 時代開始,人們就為計算機設計了今天USB 3.1 標準所採用的Type-A 接口樣式(當然那個時候還不是這個稱謂),並且這種接口樣式經歷了USB 1.1、USB 2.0 乃至USB 3.0 三代標準的更新,依然頑強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一度統治了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計算機的USB 接口類型。
而那些與計算機連接的其他外部設備,不僅在發展過程中銷聲匿跡或應運而生,也產生了不少複雜的接口。在這種情況下,Type-C 接口誕生了;這個接口不僅僅可以連接手機、平板等設備,它還可以直接連上計算機——換句話說,計算機與其他設備之間在接口層面顯得更加平等,計算機不再是絕對中心,手機和平板之間也可以通過Type-C 連接。
換句話說,實際上 Type-C 更好地印證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這個時代裡,有越來越多的設備——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視、電子書閱讀器乃至汽車等——都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接入互聯網,從而將先前由 Type-A 接口所象徵的計算機的中心地位也被弱化。
Type-C 已經成為行業標準
在 USB 3.1 標準推出幾個月之後,Type-C 很快被業界認可並採用。
其中在2015 年上半年,有多個科技行業的巨頭級企業推出了不同類別的Type-C 設備,比如說諾基亞發佈在2015 年1 月發布的N1 平板,蘋果在2015 年3 月推出的12 英寸 MacBook(這一產品線目前已經消失),還有 Google 在 2015 年 3 月發布的 Chromebook Pixel 2015。
不過,在智能手機領域,率先支持 Type-C 接口是 2015 年 4 月上市的樂視超級手機。
此後,除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設備,不少廠商也伴隨Type-C 接口的熱潮而推出了一系列其他設備,比如說台式機主板、USB PD 充電器、U 盤、移動硬盤、移動電源、車充、連接線、耳機、運動相機等多種設備。
相對來說,在諸多電子設備中,智能手機這個產品種類對Type-C 接口的擁抱更為快速,從2015 年下半年起,幾乎所有的Android 廠商都會在自家的高端智能手機中採用Type-C接口。不過雷鋒網也注意到,在後續的產品策略中,一些Android 廠商往往會將Type-C 接口作為區分高低端智能手機產品的一個重要產品屬性——往往在入門機或者低端機上採用更為老式的Micro-B 接口。
另外,蘋果對 Type-C 接口的擁抱也比較引入註目。除了率先在12 英寸MacBook 筆記本中搭載Type-C,後來蘋果在2016 年推出了新一代的MacBook Pro,並且將機身接口全部替換為Type-C;2018 年,蘋果又在新一代的MacBook Air 引入Type-C——自此,MacBook 全面用上Type-C 接口。
在 2018 年推出的新款 iPad Pro 上,蘋果也用 Type-C 替換了此前的 Lightning 接口,並藉此彰顯了新款 iPad Pro 的生產力屬性。
與蘋果不同的是,作為生產力領域的另外一個重要玩家,微軟遲遲未在自家的 Surface Pro 中引入 Type-C;但在今年 10 月的紐約發布會上,微軟終於在最新發布的 Surface Pro 7 中配置了 Type-C 接口。
同時,一起發布的 Surface Pro X 和 Surface Laptop 3 也搭載了 Type-C。
雷鋒網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USB Type-C 接口雖然是基於USB 3.1 標準提出的,但在實際的行業應用中,不少廠商也選擇在不具備USB 3.1 標準的情況下依然採用Type-C 接口;如此,雖然在傳輸速度、充電效率上未能達到USB 3.1 標準的要求,但是卻可以享受USB Type-C 接口樣式的便利性。
也就是說,USB Type-C 作為一種新接口,也在走向普及的過程中實現了向下兼容。
從Type-C 的發展過程來看,一個技術標準從誕生到普及,顯然是需要整個行業的推動和市場的逐步接納,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對Type-C 來說,從標準正式確立到如今被整個行業所認同,前後經歷了五年的時間。而五年的時間也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Type-C 是一個正確的接口方向——畢竟,在最新一代的 USB4 標準中,Type-C 已經成為唯一被支持的接口。
最後,歡迎來到 Type-C 接口時代。
.
from USB Type-C 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拆解報告:RAVPower 61W氮化鎵USB PD充電器
早在2019年年初,充電頭網就拆解了一款RAVPower的45W氮化鎵充電器,對這款產品的用料和做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近期,RAVPower再次推出了30W和61W兩款PD快充充電器,同樣內置氮化鎵技術。今天就為大家帶來RAVPower 61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的拆。
一、RAVPower 61W氮化鎵PD充電器外觀
RAVPower 61W GaN 氮化鎵充電器的包裝盒設計十分簡潔,正面一個超大的“R”字突顯起品牌辨識力,“R”字下方有著“61W極速充電器”字樣。
包裝盒背面有著RAVPower 61W GaN 氮化鎵充電器的相關參數信息。
RAVPower 61W GaN 氮化鎵充電器的外形方正,腰身圓潤,正反面中部略微凸起,正面印製品牌Logo“RAVPOWER”字樣,殼體為塑料材質,左右兩半拼接而成。
採用可折疊插腳,方便收納攜帶。
充電器為單USB-C口設計,綠色舌片。 USB-C口上方絲印“PD”字樣,下方有一枚指示燈。
指示燈通電亮綠色光源。
充電器銘牌信息。
型號:RP-PC112
輸入:100-240V~50/60Hz 1.5A Max
PD輸出:5V/3A、9V/3A、12V/3A、15V/3A、20V/3A、20.3V/3A 61W Max
製造商:深圳市鄰友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RAVPower 61W GaN 氮化鎵充電器三圍大小:50.5mm*50.5mm*30mm。
充電器厚度比一元硬幣直徑略大。
與蘋果61W充電器大小對比,相比之下RAVPower 61W GaN 氮化鎵充電器在體積上有著巨大的優勢。
重量為104.8g。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1檢測充電器輸入協議,測得支持Apple 2.4A、DCP協議,以及QC 2.0、QC 3.0快充協議。
另外還支持PD快充,共有5V/2.4A、9V/3A、12V/3A、15V/3A、20V/3A、20.3V/3A六個輸出檔位。
二、RAVPower 61W氮化鎵PD充電器拆解
沿著充電器外殼的裝配縫隙將其打開,常見的超聲波焊接工藝,打開外殼不太費勁,基本可以無損拆解。
內部PCBA模塊通過兩根導線連接插腳取電,正面有金屬導熱片使用馬拉膠帶包裹絕緣;並且邊緣焊接了一根導線進行接地處理;輸入端設有濾波、EMI消除等元器件。
輸入端延時保險絲來自東莞市誠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規格3.15A 250V。
容量為0.33μF的X安規電容。
輸入端設有共模電感,消除因氮化鎵功率器件高頻開關產生的EMI電磁干擾。
初級濾波採用四顆AiSHi艾華的鋁電解電容,其中一個體積較大,規格為400V 27μF。
另外三顆規格相同,均為400V 22μF。此外,旁邊還有一個PWM芯片供電電容。
來自常州華威電子有限公司的PWM芯片供電電容品牌,規格為100V 10μF。
變壓器使用馬拉膠帶包裹,並貼有絲印編碼。
來自JNC東莞嘉耐電子有限公司的Y電容,置於初級和次級之間,用於輸出抗干擾。
次級側USB-C接口使用協議小板焊接,旁邊設置了兩顆固態電容用於輸出濾波,其中一個規格為680μF 25V。
另一顆規格為100μF 25V。
USB-C接口的協議芯片採用偉詮WT6636F。充電頭網了解到,偉詮WT6636F是一顆通過USB-IF協會USB PD3.0(PPS)認證的協議芯片(TID號:1080018),此前已被聯想thinkplus USB PD充電器採用。
USB-C接口輸出VBUS開關管,來自銳駿半導體,型號為RU3089M。
銳駿RU3089M詳細規格資料。
PCBA背面為貼片元器件,貼有導熱墊+金屬導熱片,以便將熱量均勻擴散,避免充電器使用過程中出現局部過熱。
背面的金屬導熱片同樣也有接地處理,電路設計非常簡潔,初級和次級之間採用鏤空並加絕檔板處理。
置於初級和次級之間的主控芯片來自PI,型號為SC1933C,該芯片內置GaN功率器件,屬於PI的PowiGaN系列,也是PI推出的首款GaN電源產品。得益於氮化鎵功率器件高頻率低損耗的優勢,能夠提高充電器的功率密度,減小體積和重量,更加便於攜帶。
PI SC1933C無需外圍元件即可提供精確的恆壓/恆流/恆功率,並輕鬆與接快充協議接口IC協同工作,因此適用於高效率反激式設計。充電頭網了解到,該芯片此前已被ANKER 30W GaN氮化鎵充電器和ANKER 60W氮化鎵雙USB-C口充電器採用。
次級同步整流MOS管來自恆泰柯半導體,型號HGN052N10SL,由PI SC1933C控制。
恆泰柯HGN052N10SL詳細規格資料。
輸入端整流橋。
充電器全部拆解完畢。
充電頭網拆解總結
RAVPower這款氮化鎵快充充電器給人最深的感受便是體積非常小巧,幾乎只有蘋果61W快充充電器體積的二分之一左右。同時通過測試,我們了解到這款充電器除了支持PD快充之外,還支持APPLE2.4A、DCP協議以及QC 2.0、QC 3.0快充協議,可適配手機等移動設備快充。
充電頭網拆解了解到,這款充電器內部電路設計非常簡潔,這也得益於採用了PI PowiGaN控制芯片,集成PWM控制器、氮化鎵功率MOS、次級同步整流控制器等,並且省略了常見的光耦反饋元件。次級側採用恆泰科低壓MOS同步整流,協議識別則選用了偉詮WT6636F。
除了用料講究之外,充電器內部PCBA正反兩側均採用了導熱板設計,避免充電器在長時間大功率輸出時出現局部過熱,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
from 拆解報告:RAVPower 61W氮化鎵USB PD充電器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USB PD&Type-C 亞洲展:20款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成為亮點
據了解,參加本次展會的快充產業鏈廠商多達近百家,其中快充芯片原廠42家,包含3家頂級氮化鎵芯片原廠。此外,業內眾多家知名充電器成品廠商、方案廠商也藉助這一平台發布了一些列新品,並在現場展示最新USB PD快充應用案例,覆蓋充電器、充電寶、車充、充電線等上百款熱門爆款方案。
其中,GaN氮化鎵PD快充產品成為了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充電頭網將本次展會展出的氮化鎵PD快充產品整理如下。
GaN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成品
1、ANKER 1A1C 30W 氮化鎵PD超級充
Anker PowerCore Fusion PD超級充採用目前行業應用廣泛的1A1C接口配置,既兼顧了老款機型的需求,又解決USB PD快充設備的充電。在充電器模式下,USB-C口30W的輸出功率以及最高20V的電壓輸出,可滿足iPad Pro、New MacBook等小功率PD設備的用電。 USB-A口融入ANKER自家的POWER IQ充電技術,對非PD快充的iPhone、iPad等設備也能以較快速度充電。在移動電源模式下,5000mAh的容量也可為大部分手機續命一次。就實用性而言,這款產品做得很不錯。
2、ANKER 30W 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ANKER這款充電器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小而且輕巧,與蘋果30W PD充電器對比直接小一圈。性能方面,支持5V/3A、9V/3A、15V/2A、20V/1.5A四個USB PD輸出檔位,能滿足手機、平板的功率需求,筆記本也能兼顧到。
3、ANKER 60W 氮化鎵PD雙口快充充電器
ANKER這款充電器採用鋼琴烤漆的外殼,觸感溫潤,純白機身、銀灰文字、藍色接口的搭配,很有辨識度。接口方面,與市面上其他60W PD充電器最大不同的是配置了2個USB-C輸出接口,並且均支持PD快充協議。單口輸出情況下支持5V/3A、9V/3A、15V/3A、20V/3A PD四個檔位,雙口同時輸出情況下,接口均支持5V/3A、9V/3A、15V/2A、20V/ 1.5A四個檔位,可以滿足大部分設備的充電需求。
4、AUKEY 30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這款充電器最大功率為30W,支持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五檔PD快充,折疊插腳設計,具備一個綠色舌片的USB-C輸出接口,適合給手機、遊戲機、平板電腦等充電。
5、AUKEY 27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AUKEY 27W的氮化鎵充電器,採用方形的外觀設計,美規版本的插腳為可折疊,歐規版本的插腳為不可折疊,產品體積非常小巧。參數方面,這款充電器支持5V/3A、9V/3A、12V/2.25A、15V/1.8A、20V/1.35A,最大輸出功率為27W。
6、倍思1A2C 6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倍思1A2C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有黑白兩色,PC外殼,外觀小巧整體呈��方形狀態,正面印製倍思Logo,設計比較的簡約,並且配備可折疊的插腳,收納、攜帶都非常方便。體積小巧,這就是在充電器中使用氮化鎵元器件帶來的明顯特點。官方宣稱支持PD、QC、FCP、SCP、AFC、PE+等快充協議,也就是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機和移動設備都支持。
7、UIBI柚比1A1C 30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UIBI柚比雙口30W GaN充電器型號為G30,是全球首款30W 1A1C氮化鎵全協議快充充電器。充電器整體呈方塊狀,外觀圓潤,支持PD3.0、QC3.0等多種主流快充協議,PD協議方面支持5V/3A、9V/3A、12V/2.5A、15V/2A、20V/ 1.5A多輸出檔位。
8、UIBI柚比4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UIBI柚比4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的最大特點就是輕薄。據了解,這款充電器的厚度僅為15mm,並且該充電器採用的是可折疊插腳設計,收納方便。此外,這款充電器的USB-C接口還採用了嵌入式金屬圈設計,外形美觀。參數方面,這款充電器支持100-240V 50/60Hz 1.25A輸入,支持5V/3A、9V/3A、12V/2.5A、15V/2A、20V/2.25A輸出,並且支持PD3.0、QC3. 0等多種主流快充協議。
9、紫米GaN 65W PD適配器
紫米這款6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呈長條形,白色PC材質外殼,單口USB-C輸出設計,輸入標配國標不可折疊插腳。參數方面,這款充電器支持100-240V 50/60Hz 1.5A輸出,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最大輸出功率為65W,依然由南京酷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代工生產。這款充電器採用納微GaNFast氮化鎵芯片,除了體積小巧之外,輕鬆可過VI級能效認證。
10、APE 65W 1A1C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APE是東莞市隆佳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在QC時代推出過眾多首發產品。最近推出了一款65W氮化鎵USB PD快充充電器新品,該充電器具有1A1C兩個接口,帶指示燈設計,並且配備可折疊的插腳,體積小巧,非常便攜;雙口設計滿足兩台設備的充電需求,實在是出差必備神器。
11、坤興65W 2C1A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坤興科技在本次展會上展出了旗下最新開發的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 該產品整體尺寸僅為76*36*34mm,採用2C1A設計,接口齊全;並採用折疊插腳設計,提交小巧,方便攜帶。協議方面PD3.0、PD2.0、QC3.0、QC2.0、SCP、FCP、AFC、5V/4A、Apple 2.4A等,適用筆記本、華為,小米、三星、努比亞等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支持快充的手機、平板、筆記版電腦充電。
12、坤興4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
此外,坤興還展出了一款4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該產品採用USB-C口輸出,支持USB PD快充。並有5V、9V、12V、15V、20V五檔PDO,其中5-15V為3A,20V為2.25A。值得一提的是,坤興這款45W GaN充電器的外殼跟傳統30W的一樣大,具有非常明顯的體積優勢。
GaN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方案
1、英諾賽科45W、6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方案
英諾賽科在本次展會上一共推出了三款氮化鎵USB PD快充充電器參考設計,分別是45W PD快充適配器、65WPD快充適配器以及65W PD超薄適配器,均搭載應諾賽科自主研發的innGaN氮化鎵功率芯片。
其中45W PD快充適配器DEMO採用ACF架構,搭配繞線變壓器,方案整體尺寸為48mm*38mm*18mm,採用兩顆英諾賽科的氮化鎵功率MOS(650V/200mΩ)。
英諾賽科65W PD超薄快充適配器DEMO同樣採用AFC架構,不過其搭配的平板變壓器,方案的尺寸僅為 55* 44 * 13.5mm,非常輕薄。據了解,該方案搭載了兩顆英諾賽科自研的650V氮化鎵功率MOS。
另一款65W PD快充適配器DEMO則採用QR架構,搭配繞線變壓器,內置一顆英諾賽科氮化鎵 650V/130mΩ功率MOS,方案外形尺寸僅為為51* 38 * 21mm,非常小巧。
2、PI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方案
在本次展會上,PI展出了兩款內置PoweiGaN技術的PD快充充電器的參考設計,其中一款採用雙USB-C口設計,另一款則採用單USB-C口輸出設計。此外,PI還展示了氮化鎵LED照明電源方案。
3、納微GaNFast氮化鎵充電器方案
納微半導在本次展會上除了展示多款氮化鎵應用案例之外,還展示了150W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參考設計和300W電源參考設計,產品均內置納微GaNFast功率芯片。其中150W電源參考設計的尺寸僅為103*55*17mm,90V電壓下效率可達93.3%。
4、怡海能達6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方案
在展會上,深圳市怡海能達有限公司同樣也展出了一款65W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參考設計。其支持AC 100V-240V,50/60 Hz,1.5A MAX輸入,採用單USB-C口輸出,並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等五個完整的電壓檔位,適用於支持所有支持快充的手機、平板,以及筆記被電腦充電。
據介紹,這款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參考設計已經開始由代工廠量產出貨,成品尺寸也是非常小巧,總體積約為59616mm³。
總結
隨著USB PD快充技術的普及以及氮化鎵技術的成熟,充電器的功率越做越大,產品的體積卻越做越小。 USB PD快充與氮化鎵的結合,這是對技術的考驗,也是行業的一大機遇。
今年以來,USB PD快充行業的發展節奏變得飛快。 PI、納微、英諾賽科等頂級氮化鎵原廠陸續推出高性能氮化鎵芯片,並協助客戶開發PD快充充電器參考設計,加速產品的上市週期;ANKER、Aukey、Baseus、ZMI 、UIBI等品牌廠商也均發布了氮化鎵快充產品,更新迭代非常迅速。
而目前,氮化鎵快充產品的成本也正隨著市場需求量加速、大規模生產、工藝製程革新等,走向平民化,成為人人都用的器的產品,最終取代傳統的矽功率器件。
.
from USB PD&Type-C 亞洲展:20款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成為亮點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中國工程師自研筆記本電腦轉換線芯片:兼容12大接口
筆記本充電轉換線
UPD300芯片特寫
UPD300方案筆記本轉換線亮點:
⦁ 業內唯一單芯片實現E-Mark& PD SNK二合一功能方案
⦁ E-Mark 5A電流,最大100W功率承載能力
⦁ 超低功耗,大電流充電不發熱,安全可靠
⦁ 軟件可配置,功率策略、輸出電壓可手動配置生成固件,方便生產
⦁ 支持多種傳統筆記本充電接口,電壓可配,兼容性強
⦁ 支持對線纜頭內芯片固件的在線升級
⦁ 芯片支持低功耗睡眠模式
⦁ 芯片通過USB-IF認證,TID號1000123
USB-IF認證芯片
通過POWER-Z測試可見,優微科技UPD300內部寫入了多組PDO報文檔位,滿足不同誘騙線電壓定制需求。除此之外,據優微科技工程師透露,還可以給客戶定制19.5V等特殊電壓,滿足不同筆記本設備的充電需求。
支持真正大功率充電
實測ThinkPad充電,可達73W大功率,可見E-Mark芯片識別到了超過60W以上的功率。普通轉換線,僅能工作在60W以下功率,無法給筆記本電腦提供最佳充電速度。
筆記本電腦轉換線優勢
左圖為目前最常見的應用場景,用戶出差需要攜帶多個充電器,給旅途增加了額外負擔;現在,使用優微科技發布PD&E-Mark二合一傳統筆記本PD充電線量產方案,僅需攜帶一個USB PD充電器就能解決充電所需,方便、簡單。
兼容12大接口
考慮到筆記本電腦接口的眾多形態和電壓平台,基於UPD300優微科技開發的USB-C to 筆記本電腦充電轉換線都能靈活應對。值得一提的是,這類筆記本電腦充電轉換線的量產,讓最新的USB PD充電器和老款筆記本電腦得以相互交融,並且繼續發揮老舊產品的使用價值,有利於減少電子垃圾污染。
.
from 中國工程師自研筆記本電腦轉換線芯片:兼容12大接口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Baseus倍思發布全球首款2C1A氮化鎵充電器
最讓小編印象深刻是倍思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這款充電器是倍思首款氮化鎵充電器,也是全球首款2C1A 65W USB PD氮化鎵充電器。
倍思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有黑白兩色,PC外殼,外觀小巧整體呈長方形狀態,正面印製倍思Logo,設計比較的簡約,沒有太多花哨的圖案。
充電器放於手中,顯得格外小,單手握持的話可以把充電器包裹在手中,如此小巧的充電器在攜帶收納方面將會有莫大的方便。
與同樣是三個USB接口但PD功率在60W的普通充電器對比,體積優勢明顯,這就是在充電器中使用氮化鎵元器件帶來的明顯特點。
充電器有2C1A共三個USB輸出接口,官方宣稱支持PD、QC、FCP、SCP、AFC、PE+等快充協議,換句話說,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機和移動設備都支持。
倍思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國標插腳採用可折疊式設計,插腳端面印製產品相關參數。
輸入:AC 100-240V~,50~60Hz,1.5A
USB-C1輸出:3.3V-11V/3A、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 Max
USB-C2輸出:3.3V-11V/2.7A、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 Max
USB-A輸出:4.5V/5A、5V/4.5A、9V/3A、12V/2.5A、20V/1.5A
USB-C1+USB-C2輸出:45W+18W(63W)
USB-C1+USB-A輸出:45W+18W(63W)
USB-C2+USB-A輸出:5V/3A
USB-C1+USB-C2+USB-A總輸出:45W+15W(60W)
另外,該款充電器還帶有一枚工作狀態指示燈,可以非常直觀的了解到充電器的通電情況。
倍思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將於9月初正式開售,售價199元。
.
from Baseus倍思發布全球首款2C1A氮化鎵充電器 via KKNEWS
0 notes
Text
OWC推出新款USB-C旅行擴展塢:輕鬆理線 支持100W功率輸出
(題圖 via MacRumors)
需要指出的是,舊款 Travel Dock 僅支持 60W USB PD 輸出,但新款已支持高達 100W 的直通。換言之,它可以輕鬆帶動各款 MacBook 筆記本,包括 85W 的 15 英寸機型。
連接方面,OWC USB-C Track Dock 提供了 4K HDMI、SD 讀卡器、2×USB 3.1 Type-A、以及 USB-C 電源直通端口。
(來自:OWC 官網)
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通過官網選購 OWC 這款 USB-C 旅行充電擴展塢,價格為 54.99 美元(385 RMB)。
兼容性方面,OWC 稱其可搭配 Mac、Windows / Linux / iOS / Android(Chrome)筆記本和平板電腦使用,甚至包括蘋果的 USB-C iPad Pro 。
.
from OWC推出新款USB-C旅行擴展塢:輕鬆理線 支持100W功率輸出 via KKNEW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