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名產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啦啦隊熱情應援!「2023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11月5日熱情開跑!
由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澎管處)主辦的「2023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已經邁入第6年,活動將在112年11月5日(星期日)盛大舉辦,結合美麗的海岸線賽道、豐富的特色海鮮補給、多元的人文特色,打造別具特色的馬拉松賽事,邀請更多跑者前來共襄盛舉!
本活動宣傳記者會於5月17日下午2時在交通部觀光局旅遊服務中心舉辦,由澎管處許宗民處長主持,現場媒體記者及嘉賓雲集,包含有各界長官、觀光產業等貴賓,記者會開場特別邀請Fubon Angels的三位啦啦隊成員秀秀子、Jessy、蓁蓁帶來一段精彩的啦啦隊舞蹈表演,她們今年也將到馬拉松賽道用熱情應援幫跑友們加油打氣,三位隊員皆未有澎湖旅遊經驗,相當期待能到澎湖欣賞美麗的賽道風光及拍照打卡!
另外,記者會也邀請到荷蘭籍馬拉松好手何韻柔擔任嘉賓,她說跑過國內外多場馬拉松賽事,沒有看過這麼豐富的補給,還直呼:「太誇張了!」。為迎接更多的外國跑者,大會特別在起終點服務台都增加英語翻譯人員,會場及賽道上的指示牌也皆有中英雙語的標示,就是讓來��與的外國跑者都能覺得特別親切,以及賓至如歸的感受。
澎管處表示,「2023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不只透過賽事深度體驗當地獨特地景及人文風情,還設有許多澎湖在地美食打造的「特色美食補給站」,包含產地新鮮直送的大龍蝦、花枝丸、小管、丁香、龍虎石斑海鮮粥、黑糖糕、冬瓜糕、仙人掌汁等澎湖豐富美食讓跑者捨不得完賽,而賽道沿線的加油團更是將澎湖居民滿滿的熱情傳遞給每個跑者;除此之外,強勁東北季風也有別於其它路跑,進一步增添了跑者的挑戰度,今年更呼應菊島馬特色slogan「迎風奔Fun」,特別邀請澎湖風箏協會於活動路線及終點會場施放多種特殊風箏,為跑者加油打氣,作為賽事另一個亮點,讓跑者體驗不同的旅跑活潑氛圍。
「2023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具備 IAAF/AIMS 國際專業賽道認證,是全台唯一具備「跨海+跳島」的度假型跑旅賽事,賽道特色為「AB 點」不折返、不繞圈、沿途美景不重複之經典馬拉松賽事,賽道路線融合澎湖離島的特有元素,在主要路線上會行經澎湖眾多的著名景點,有漁翁島燈塔、牛心灣、大菓葉柱狀玄武岩、再經跨海大橋抵達通梁古榕,而全馬跑者更可以跑過許家彩繪村抵達有三百年歷史的觀音亭等諸多旅遊超夯景點。
今年除了原本就有的全馬組(42公里)、半馬組(21公里)、休閒組(5公里)、接力組(42公里)以外,特別增加了體驗組(11公里)的路線,起點由觀音亭出發,一路沿帆船訓練中心、光榮海堤、重光漁港,至西衛尖山角景觀台補給後,再經市區回到觀音亭,沿途會經過我們今年最新最夯的地標重光媽祖像,以及尖山角觀景台360度的漂亮海景,全新的路線希望帶給大家全新的體驗。
為鼓勵熱愛路跑的勇者們,本屆賽事除提供CP值破表的豐富活動贈品外,同時為推動永續環保的理念,贈送可重複使用的賽事專屬環保杯,參加全馬、半馬及接力組的跑者還可獲得獨特的風衣外套,讓來自全台的英勇跑者們滿載而歸;賽後於活動會場除了安排菊島市集等周邊特色活動外,還有現場抽獎,有機會將大獎龍蝦帶回家,希望全台灣跑友、家人,一起用雙腳親觸「跨海+跳島」,來體驗澎湖秋冬之美。
更多「2023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活動詳情,請至活動官方網站參閱及報名:https://bao-ming.com/eb/content/5550#26747
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蔡揚名
H:蔡揚名導演,也是電影浪潮的縮影。龍祥時代早上播映「兄弟珍重」(1990年1月27日)編劇吳念真,導演蔡揚名。20241013W7
維基百科
蔡揚名
出生資訊:1939 年(85歲),北港街
蔡揚名,台灣影視演員、導演,曾用藝名陽明、歐陽俊,雲林北港人,導演蔡岳勳的父親。 1963年當兵退伍,隨林福地導演進入電影界,做台語電影場記、演員。1969年執導其第1部電影《淚的小花》,1973年執導其第1部國語電影《乞丐與千金》,被張徹導演賞識,成為邵氏合約導演,到英屬香港與張徹合作執導國語片《警察》(唐佳、劉家良武術指導)。
簡介
出生資訊: 1939 年(85歲),北港街
子女: 蔡岳勳、 蔡宓潔
獲獎記錄: 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外) 孫子/女: 蔡豐澤、 蔡牧霏、 蔡淳羽、 蔡昀霏
活躍年代: 1960年代至今
他是蔡岳勳執導的《痞子英雄》等台灣電視劇的監製。
2021年獲得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1]
執導作品
《思相枝》 編劇兼副導演
《女性的復仇》 導演
《錯誤的第一步》 導演
《凌晨六點槍聲》導演
《慈悲的滋味》導演
《望海的母親》導演
《芳草碧連天》導演
《俠盜正傳廖添丁》導演
《三傻闖世界》導演
《小丑》出品人 歐陽俊 導演
《九龍城風波》導演
《殺戒》導演
《脂粉奇兵》導演
《慧眼識英雄》導演
《大地飛鷹》導演
《絕代公主》導演
《南海血淚》導演
《快樂英雄》導演
《雙龍谷》導演
《方世玉大破梅花樁》導演
《阿呆》導演
《大頭仔》導演
《方世玉大打擂台》導演
《校樹青青》導演
《孩子王》導演
《兄弟珍重》導演
《新阿里巴巴》導演 陳俊良 導演
《天生寶ㄧ對》導演
演出作品
電影[2]
1986 《箭瑛大橋》
1985 《孤戀花》
1972 《傳宗接代》
1971 《婚夜秘密》
1970 《妙賊》
1970 《豔諜小牡丹》
1970 《斷腸紅》
1970 《女大十八變》
1970 《少女的祕聞》
1970 《母親與我》
1969 《丈夫與生育》
1969 《淚的小花》
1969 《洞房花燭夜》
1969 《浪子心》
1969 《燒肉粽》
1969 《處女寶鑑》
1969 《傷心的人》
1969 《媽媽妳在何方》
1969 《暗光鳥》
1969 《酒醉誤江山》
1968 《心酸的人》
1968 《難忘負心人》
1968 《秋霜女人心》
1968 《男人的眼淚》
1968 《春宵一刻值千金》
1968 《藝妲女》
1968 《危險的十七歲》
1968 《嘴笑目笑》
1968 《歹竹出好筍》
1968 《夕陽西下》
1968 《天無絕人之路》
1968 《小情人逃亡》
1968 《少女的秘密》
1968 《女俠梅姑》
1968 《永遠愛著你》
1968 《為著錢走天涯》
1967 《明日的期望》
1967 《海女美人魚》
1967 《夢的人生》
1967 《搖籃橋情淚》
1967 《情天玉女恨》
1967 《相逢在橋邊》
1967 《三聲無奈》
1967 《千面夜叉》
1967 《女的歸宿》
1967 《我的丈夫是誰》
1967 《普士遍》
1967 《暗淡的月》
1967 《颱風雨彼日》
1967 《愛你到死》
1967 《女醉俠》
1966 《大色藝妲》(天字第一號第五集)
1966 《黑鑽石》
1966 《悲戀關子嶺》
1966 《女○○七》
1966 《無緣的人》
1966 《小浪子》
1966 《梅花女鏢客》
1966 《情海斷腸人》
1966 《海女紅短褲》
1966 《黃昏的太陽》
1966 《浪子嘆》
1966 《悲哀的列車》
1966 《恐怖七號街》
1966 《黑美人》
1966 《風颱雨》
1966 《惜別信號燈》
1965 《心愛彼個人》
1965 《故鄉的人》
1965 《鐵樹開花》
1965 《哀愁的火車站》
1965 《悲戀公路》
1965 《悲情鴛鴦夢》
1965 《澎湖嫂尋夫》
1965 《相思河畔》
1965 《故鄉聯絡船》
1965 《難忘街路燈》
1965 《海上的男兒》
1965 《等君心酸酸》
1965 《棺材船》
1965 《夜光雙飛俠》(上、下)
1965 《浪子回頭》
1965 《雙面情人》
1965 《愛情二重奏》
1965 《黃昏城》
1965 《黃昏故鄉》
1964 《女通緝犯》
1964 《桃花泣血記》
1964 《寶島夜船》
1964 《鹽田區長》
1964 《明日的希望》
1964 《少女的祈禱》
1964 《悲情城市》
1964 《難忘橋邊》
1964 《送君出帆》
1964 《藝妲嫁乞丐》
1964 《請君保重》
1964 《求妳原諒》
1963 《天邊海角》
1963 《我的命運》
1963 《金色夜叉》
1963 《世間人》
獲獎
金馬獎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頒獎典禮 ...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兄弟珍重
導演蔡揚名監製楊登魁編劇吳念真主演萬梓良
恬妞
陳松勇
楊慶煌
張永正
陳博正配樂張弘毅攝影廖本榕剪輯廖慶松製片商金格影藝有限公司片長122分鐘產地 臺灣語言華語
台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 臺灣:
1990年1月27日
劇情簡介
多年前,黑道殺手武雄因殺人罪接受審判,入獄法律的制裁。
十多年後,假釋返家時發現妻離子散,妻子已改嫁他人,面對親生兒子也不敢認,決定心遠離黑道重新做人,並在一家鐵工廠做鐵工。
久而久之,武雄與同事的友情日增,並且跟賣便當的阿麗發展出一段感情,讓人生有了歸宿。但是,武雄卻在為同事挺身而出時,再度與黑道發生過節。怎料,昔日的黑道關係仍糾纏著武雄,並將他迫到走投無路,甚至於女友阿麗也身受其害……
0 notes
Text

主題: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rdrcntr:45976關鍵字: 台灣不屬中國
張貼時間: 2007-06-23 11:05:13 林茗顯ip: 220 .X.X.X/內容: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林茗顯 編寫 2007/10/22、2015/03/09、2016/01/23 rvsd
雍正元年,憲皇帝即位,詔曰:「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神武(即康熙帝)遠屆,拓入版圖。... 」
--清•魏源:【聖武紀略】的【康熙重定台灣記】
自明朝以來,逋誅積寇,始克殄除。海外遐陬(指台灣),歷代未隸疆索,自茲初闢,悉入版圖。
--清•施琅:【靖海紀事】的【封侯制誥】
臣竊見此地,自天地開��以來,未入版圖。
--清•施琅:【靖海紀事】的【壤地初闢疏】
台灣古無人知,明中葉乃知之。
--清•藍鼎元:【鹿洲文集】的【平台紀略總錄】
台地宋、元之前,並無人知。至明中葉,太監王三保舟下西洋,遭風至此,始知有此一地。
--清•藍鼎元:【鹿洲文集】的【覆制軍台疆經理書】
1679年(康熙18年)清朝向鄭經提出最後的和談條件:台灣本非中國版籍,足下父子自闢荊榛,且睠懷勝國,未嘗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彈丸地 。不聽田橫壯土逍遙其間乎。
--清•魏源:【聖武紀略】的【康熙戡定台灣記】
今三藩珍滅,中外一家。 豪傑識時,必不復思噓已灰之焰,毒瘡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則從此不必登岸,不必雉髮,不必易衣冠。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以台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市之日本,於世無患,於人無爭,而沿海生靈,永息塗炭,惟足下圖之。」
--(平南將軍貝子賴答致鄭經之諭文)

根據《大清一統志》(乾隆版),台灣自古以來,就是「荒服之地,不通中國」、明朝天啟中(1621-27)為紅毛荷蘭夷人所據,屬於日本」。
(康熙22年(1683年)清國以施琅為將、率清軍二萬佔領澎湖島,鄭氏王朝投降。)
在1871年編纂的《重纂福建通志》,也持這種見解。清帝國第二代皇帝世宗,在1723年所頒發的詔書中,也說「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清)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蒙古帝國與明朝曾短期間佔有澎湖,也都放棄了它;明朝對荷蘭佔領臺灣的行為沒有異議。
蒙古帝國在至元年間(元世祖1264-1294,或順帝1335-40)在澎湖置巡檢司,蒙古帝國在1367年敗亡。明朝在1372年(洪武五年)派遣部將湯信國進行海島攻略。可能在這一年占領澎湖島。湯信國以澎湖島民叛服無常,建議將他們遷往鄰近地區,於是,明朝便把澎湖所有住民強制移居中國大陸,並且廢止巡撿司,使澎湖成為廢墟,成為日本和明朝海盜的巢穴。
約在二世紀以後,1563年(明•嘉靖四十三年)改置巡檢司。但不久,這也��裁撤。到了明末,澎湖也變成海盜的巢窟了。蒙古帝國與明朝雖都曾短期間佔有澎湖,也都放棄了它。直到17世紀鄭氏「東都」時代為止,臺灣與澎湖不是地理上的統一体,也非政治上的統一体。支那各王朝都是具「中原」心態、不重視航海的陸權封建王國,蒙古帝國和明朝都先後攻佔澎湖而非台灣,都證實大清帝國所說的「台灣古無人知,明中葉乃知之」、「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的論斷。。
史書上有關「夷州」、「瑠求」、「流求」的記載是否指台灣或琉球(沖繩),法國、荷蘭、德國及日本等國學者著書論述,眾說紛紜,未有定論。越古早的史書的記載,有的近似神話,19世紀的論述判斷也矛盾的地方。不管各種論述是否正確,也只能證明古時有這些地名的傳說和記載而已,和「台灣自古屬誰」毫無關係。
16世紀航行到東方的葡萄牙人發現這島嶼,驚嘆說::Ilha Formosa--美麗的島嶼。 荷蘭在1622年(明,天啟二年)佔領澎湖。明朝對澎湖的統治消極,卻不容許他國占有,荷蘭因軍事上不利接受明朝要求,在1624退出澎湖,豋陸「台江」(今台南附近),佔領未入任何國家版圖的臺灣島。明朝對荷蘭佔領臺灣的行為沒有異議。
1630(?)年荷蘭人在「一鯤身」(現在的安平)建立熱蘭遮城(Zeelandia),在此設置臺灣政廳,派臺灣太守(Governor and Director of the State of Tayouan and Formosa)。1652(?)年現今的台南建立赤崁城(Provintia 或 Providentia),將政廳遷移到Provintia。
已佔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則佔領台灣北部,1626年西班牙人在雞籠(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構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在此設置臺灣長官官署,置於馬尼拉總督的管轄之下,但其統治範圍只限於東北部的極小區域。1629年在滬尾(今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1642年荷蘭人北征逐出西班牙人。
1871年(明治四年),琉球(Okinawa)漁民漂流到臺灣本島東南部,被當地住民所殺害。日本帝國政府乃向滿清政府抗議,要求其妥善處理,然而當時清朝的總理衙門答以「該地末服王化、末奉政令,謂之生番。中國置之度外,不甚為理」。等於主張臺灣本島一部分仍為無主之地。1874年(明治七年),日本出兵臺灣,滿清賠償日本。
在臺灣,自從步入1910年代中葉以後,臺灣人的抗日運動,就由武力鬥爭轉向政冶運動,其中一派,即開始與中華民國部分的政冶家和民間人士聯絡。當時中華民國的一些政治家對抗日運動表示同情,並且支援這些抗日運動者。但是,即使是這些人,也未必有取回臺灣的念頭,反而是希望 臺灣脫離日本帝國而獨立的。 例如,國民黨的幹部戴天仇,雖然在黃埔軍官學校的演講中提到「臺灣民族為我等中國之民族,臺灣之領土亦即中國之領土」,但卻主張 臺灣獨立。 蔣介石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實際上成為中華民國的最高權力者(制度上國家主席雖為林森,但林氏無權)之後,以及因918事變而成立滿州國後,始終都沒有與日本衝突的意思。
1935年(昭和十年、民國24年),日本的臺灣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在臺北舉辦日本帝國的「臺灣始政40周年紀念會」時,國府派遣福建省主席陳儀為祝賀使節,陳儀 在祝賀大會席上的賀詞說: 「臺灣人在日本帝國的統治下,過著幸福的生活」。這豈只是承認日本的領有臺灣而已,甚至還讚頌其統治政策呢!
從1938年10月12日到14日之間,在中共黨擴大六中會中以「論新階段」為題的報告中,毛澤東說道:「為了讓日本之侵略戰爭失敗,必須中日二大民族之軍民大眾,以及 朝鮮、臺灣等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堅強地共同努力,建立共同的反侵略統一戰線。」在當時, 毛將臺灣人看成「臺灣民族」,想將他們編入打倒日本的戰線中。
--毛澤東《毛澤東救國言論集》,重慶,新華日報館,1939年,頁218-219。
不但《毛澤東選集》沒有提及,甚至連1941年以前的任何由中國共產黨所編之中國共產黨史中,都看不出中國共產黨主張將臺灣以「中國」領土而「取回」。1936年,在延安的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曾對史諾(Edgar Snow)言及 中國共產黨支援朝鮮獨立,「同樣的立場適用於台灣」。此一發言,經過毛的校��,記述在史諾的The Red Star over China中。
It is the immediate task of China to regain all our lost territories, not merely to defend our sovereignty below the Great Wall. This means that Manchuria must be regained. We do not, however, include Korea, formerly a Chinese colony, but when we have re-establishe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lost territories of China, and if the Koreans wish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hains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we will extend them our enthusiastic help in their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The same thing applies for Formosa. As for Inner Mongolia, which is populated by both Chinese and Mongolians, we will struggle to drive Japan from there and help Inner Mongolia to establish an autonomous State.
(Source: Edgar Snow, Interview with Mao Tse-tung, quoted in "Red Star Over China", New York:Random House, 1948, pp.88-9)
我們立刻要做的是收回失土,而非僅僅保衛長城以南的主權。這意指滿州必須收回。這不包括曾是中國屬地的朝鮮,但是當我們中國失土恢復獨立時, 如果朝鮮人民希望掙脫日本帝國主義的鎖鏈,對其獨立鬥爭我們願意給予熱誠的幫助。同樣的立場適用於台灣。對於中國人和蒙古人居住的內蒙古,我們將奮力逐出日本並且幫助內蒙古建立自治邦。
毛澤東 在其1938年題名為《論新階段》的論文中, 將臺灣人列為「臺灣民族」。此後,在中國共產黨文獻中,言及臺灣約有:1939年末,毛澤東及其同志,在延安共同著作而題名為《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論文。此論文也是 將臺灣與朝鮮、緬甸等相提並論 ,只記載著這些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屬國並且是領土的一部分,都被日本等帝國主義大國所強奪而已,根木沒有提及臺灣要如何處理。於1928年,以做為 「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而結黨並接受 中國共產黨指導及援助的臺灣共產黨,由其 綱領為「臺灣民族的獨立」、「臺灣共和國的建設」一事來看,可以說 中國共產黨的臺灣政策,是朝著臺灣獨立的方向。這個政策至少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並無變化。這一點,可從戰爭爆發那年, 「臺灣獨立先鋒社」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於延安成立的事實中窺見一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在美艦密蘇里號上,在投降書上簽字。九月二日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發出「一般命令第一號」,進行分配占領區域。對蔣介石有以下的授權:日本國在中國(滿州除外)、臺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法屬中南 半島之前任指揮官,以及一切的陸上、海上、航空及補助部隊,必須向蔣介石統帥投降。
孫文主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建立中華民國,被尊稱為「國父」的 孫中山主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依據孫中山的說法,可以說 清國並不是中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台灣已經是屬於日本帝國的領土,並非中華民國成立時的領土, 當然不得主張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至為顯明。 同樣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台灣處於其統治之外,至今,台灣一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之外,生存發展,所以 臺灣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固有領土。
「中華民國憲法」領土不包括台灣
民初「臨時約法」第三條載明領土為「22行省,內外蒙、西藏、青海」, 不含台灣。 1931年「訓政時期約法」第一條載明領土為「各省及蒙古、西藏」, 亦不包括台灣。 1936年5月5日公布之五五憲草第四條原文「中華民國領土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國領土非經國民大會議決,不得變更」;< 滿洲(即東三省,上述之遼寧、吉林、黑龍江)與台灣同為日本殖民地,滿洲入憲成為中國領土而台灣沒有。
請參閱,
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定位
國、共長期倡導台灣獨立的史實(上)/蕭欣義著
國、共長期倡導台灣獨立的史實(中)/蕭欣義著
國、共長期倡導台灣獨立的史實(下)/蕭欣義著
台灣國家定位 確立台灣的國家主權──從事實上的國家到法理上的國家/黃昭堂(2007-12-06)
 確立台灣主權──台灣國家正常化/黃昭堂(2007-09-10)
 台獨理論的整合/黃昭堂(2007-08-07)
 台灣地位論述的環境因素/陳儀深
 台灣國家定位之發展與主張/林佳龍
 台灣法律地位獨立的法的依據/沈建德
 台灣(想)作為一個國家的基調/黃居正
 加速台灣國家正常化/陳隆志
認識台灣iFormosa
台灣大事記
台灣屬於台灣人民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如果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是不是也可以說,中國、蒙古,同屬蒙古��中國是蒙古的一部分;
或者,中國、蒙古,同屬中國;
或者,歐洲、蒙古,同屬蒙古;
或者,歐洲、意大利,同屬意大利;
或者,台灣、日本,同屬日本;
或者,台灣、荷蘭,同屬荷蘭;
如果可以這樣 『回歸歷史』,全世界人類,只好回歸叢林野蠻、部落戰爭。
/林茗顯 編寫 2007/10/22、2015/03/09、2016/01/23 rvsd
0 notes
Text
美國南北戰爭的國際觀點
美國南北戰爭的國際觀點
我: 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分裂成兩個政權,請問當時的國際社會對這兩個政權如何看待?
Copilot: 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發生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是美國歷史上一場重大的武裝衝突。 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國際社會對這兩個政權的看法��
聯邦(北方)政府: 聯邦政府,即美利堅合眾國,由北方各州組成,支持廢奴運動,並主張國家統一。 他們的領袖包括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和將軍尤利西斯·S·格蘭特。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聯邦政府代表了現代化、工業化的未來,並支持其反奴隸制度的立場。
邦聯(南方)政府: 邦聯政府,即美利堅邦聯,由南方各州組成,主張各州擁有更大的自治權,並支持奴隸制度。 他們的領袖包括總統傑佛遜·戴維斯和將軍羅伯特·E·李。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邦聯政府代表了傳統農業、奴隸制度的過去,並對其保守立場持保留意見。 總的來說,南北戰爭期間,國際社會對這兩個政權的看法取決於其立場和價值觀。 然而,最終聯邦政府取得勝利,奴隸制度被廢除,並為美國的現代化和統一鋪平了道路。
我: 假設當時獲勝的是南軍,今天的美國會是如何?
Copilot: 如果南軍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獲勝,今天的美國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讓我們假設這種情況下會發生哪些變化:
奴隸制度持續存在: 如果南軍獲勝,那麼奴隸制度可能會繼續存在。 這將對美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奴隸制度的存在可能會導致社會不穩定,並可能引發更多的內部衝突。
分裂的國家: 南軍獲勝後,美國可能會分裂成兩個獨立的國家:聯邦(北方)和邦聯(南方)。 這將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外交關係產生影響。
經濟和工業發展不同: 邦聯(南方)的經濟模式主要基於農業,而聯邦(北方)則更加工業化。 如果邦聯獲勝,美國南部可能會繼續依賴農業,而北部則會繼續發展工業。
外交政策和國際地位: 南軍獲勝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際地位可能會有所不同。 邦聯(南方)可能會與其他國家建立不同的外交關係,並可能受到其他國家的不同對待。 總之,如果南軍在南北戰爭中獲勝,美國的歷史和現實可能會截然不同。 然而,這只是一個假設,實際上的歷史發展是不同的,我們今天所知的美國是基於聯邦政府的統一和奴隸制度的廢除。
我: 如果美國分裂成兩個,聯合國內部將如何處理這兩個美國的聯合國代表席位問題?
Copilot:
如果美國分裂成兩個政權,聯合國將面臨處理兩個美國的代表席位問題。讓我們探討一下可能的情景:
分裂的美國: 假設美國分裂成兩個國家,我們將有一個「北美國」和一個「南美國」(或其他名稱)。 這兩個國家將有不同的政府、法律體系和外交政策。
聯合國代表席位: 目前,美國是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特殊的代表席位。 如果美國分裂,這些席位可能需要重新分配。 聯合國可能需要考慮以下選項:
保留現有席位: 兩個美國政權都繼續擁有原有的席位。 這可能會引發爭議,因為其他國家可能認為這不公平。
重新分配席位: 聯合國可以重新分配席位,讓兩個美國政權都有代表。 這需要複雜的談判和協議。
其他國家的看法: 其他聯合國會員國將參與討論,並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們可能關心這個問題是否影響了聯合國的平衡和效能。 總之,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我: 為何當中國分裂成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政權時,聯合國選擇後者擔任中國代表,而不是雙方同時存在?
Copilot: 1945年,聯合國(UN)成立之初,中、美、英、蘇四國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四巨頭, 並是聯合國宣言最初簽署的國家。 在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中國)的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並取得第一個簽署《聯合國憲章》的順位。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中被明確列為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然而,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758號決議,將中華民國的席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會籍名稱仍然保持為中華民國。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時,使用的名稱仍然是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方面則宣稱已退出聯合國,並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在聯合國中代表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主張,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 中華民國已經消滅,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因此,殘存的中華民國政府被視為一不合法的地方政權,並被稱為中國台灣省。
總之,聯合國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任中國代表的決定是基於歷史和政治因素, 並且在國際社會中引發了長期的爭論和不同立場。
我: 然而中華民國的法理領土只剩金門與馬祖,台灣與澎湖只是中華民國依照盟軍一號命令代管的盟軍託管地。 中華民國拿著雞毛當令箭,單方面把台灣劃分成中華民國的一省,是否違反國際法?
Copilot: 根據中華民國外交部的說明,台灣的主權僅屬於全體台灣人民,並且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對外宣稱擁有台灣主權,但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
關於中華民國的法理領土,確實只剩下金門和馬祖,而台灣和澎湖則被視為中華民國依照盟軍一號命令代管的盟軍託管地。 然而,中華民國是否違反國際法,涉及到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間的關係。
根據二元體系,國際法和國內法之間存在區別。 雖然簽署國際公約但不實施該公約是有違國際法的,但該公約仍不屬於該國的法律,因此不可用於判案。 與國際法相衝突的國內法仍然有效。
總之,中華民國的法理領土劃分涉及複雜的國際法和國內法問題,並且不容易一概而論。
0 notes
Text
「轉型正義」假,「去中國化」真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蔡英文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520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臺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並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臺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漂亮話又是一套一套的。
蔡英文的首任就職演說約40分鐘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主打世代正義,並提出為了下一個世代政府必須做到「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而這5點大部分都是有關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議題。關於兩岸關係問題則採取少談回避手法,不提「九二共識」及「一中」內涵,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蔡英文知道「九二共識」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民意之名來實施己之本意是政客的做法,以臺灣部分民意代表整體民意,這裏隱存的「台獨」是必然的。
為此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台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台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台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台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沉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台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迫不及待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課綱微調」,蔡英文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民國103年(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民國105年(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民國97年(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緊接著蔡英文當局就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並且民國108年(2019年)8月30日,此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蔡英文當局這一「教育台獨」「獨招」就此從青少年下手。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台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台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台獨」「文化台獨」���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台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污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台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台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台獨建國」奠定基礎。
蔡英文不僅從教育上「去中國化」,還從文化上以「去孔」的政治表演到達「去中國化」。
蔡英文當局大搞所謂「轉型正義」,不僅引起社會紛爭,就連孔子這樣的歷史人物也未能倖免。
◎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的展覽
2017年7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打算舉辦一個展覽,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角度不錯,應該有個不錯的內容。但是問題來了,該院負責人忽然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的關聯」為由,聲稱「為免產生對立」,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四個字。
超好用的「部分民眾」!凡是想要推動但又怕擔上罵名的事情,蔡英文當局就拿「部分民眾」當擋箭牌,仿佛他們在充分傾聽民意。只是,既然謂之「部分」,自然只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否則以綠營的脾性,早就大肆渲染。那這「部分」能代表多大的民意呢?憑什麼讓絕大部分人被一小部分人耍得團團轉呢?憑什麼為了讓一小部分人爽,就置更多人的選擇與喜好而不顧呢?說是為了避免「對立」,那這對立又是誰挑起來的?不能因為「獨派」氣焰囂張,就認為他有理吧?
那這「民眾」,又是誰呢?
毋庸諱言,就是那些深綠的「台獨分子」。他們藏身於市井巷陌,做著分離主義的「美夢」,亦或因為蔡英文上臺而雞犬升天,成為權傾一時的綠營「新貴」。
只是,這一小撮激進的深綠人士,能量何其之大,使得蔡英文當局的官員不得不顧及他們的想法。亦或是,雙方本就沆瀣一氣,一方在明面,一方在暗面,大家唱的都是同一出戲!美其名曰的「轉型正義」,不過是「去中國化」的一環。
◎以「轉型正義」為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蔡英文當局此舉是以「避免造成對立」為立場,企圖回避孔子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與臺灣的聯結,甚至還想與近年中國大陸在全球設立的「孔子學院」切割。然而,少了中華文化的臺北故宮還剩下什麼? 若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都要被排除在外,那麼媽祖、關公是否也不必留在臺灣,各地廟宇都要「轉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甚至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也和臺灣沒關係,要不要把這些書籍、影片都變成禁書、禁片?臺灣的下一步是否要廢漢字,改羅馬拼音?
現在臺北故宮所藏的文物,是否也應返還給中國大陸?
羅智強嘲笑,「林佳龍和林正儀寫的中文也與臺灣沒有關係,要不要去電擊自己的腦袋,看可不可以把中文忘了;這群綠朝新貴「去中國化」去到走火入魔、神志不清,也是臺灣一絕。」
然而面對文物來自大陸這一點,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僅以「文物流通保存」全球皆然一筆帶過。
雖然這些文物留在臺灣,但蔡英文不斷地將中華文化剝離的作為,文物還能剩下什麼?展現在書畫中的孔子,若不能予以相應的文化定位,那麼世人所見不過是老者的身影,何以理解儒家文化圈對亞洲乃至西方的影響? 蔡英文當局的「去孔化」,其實就是「去中國化」的核心部分,她是要借助這一過程為「台獨」做政治鋪墊。
0 notes
Text
[2023-11-22] 「馨生公益市集」巨城登場 犯保邀您尋佳品、享美食、做公益
來自全國17個縣市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下稱犯保協會)分會的27個攤位,今天齊聚新竹巨城創藝廳,展開為期五天的「2023馨生公益市集」,規模是市集開市10以年最大的一次。法務部長蔡清祥、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及犯保協會董事長張斗輝主持點燈開市,犯保協會新竹分會主委陳進興歡迎各界到現場挑揀尋寶、採購各式生活用品,給予馨生人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法務部長蔡清祥致詞表示,新竹馨生市集舉辦多年,遠東巨城長期提供寬廣場地,又安排聖誕節前夕最好檔期,讓馨生人及犯保協會在優良環境下舉辦市集活動,對此表達由衷的感謝。蔡清祥表示,今年的攤位、商品比去年更多,相信今年業績一定可以突破去年的200萬元以上。
犯保協會董事長張斗輝致詞表示,今年新竹分會以「馨生活」作為市集的主題,希望馨生人揮別過去的傷痛,建立新的生活態度、風格、方向,一步步邁向嶄新的生活。同時,馨生市集發展至今已有10年時間,張董事長也特別藉由記者會的機會,除了感謝新竹分會主任委員陳進興以及前主任委員呂柏鏞的開創、規劃與推展,也非常感謝新竹巨城購物中心以及總經理羅仕清的長年支持,藉著百貨公司的人潮,讓馨生人得到更多社會的支持與溫暖。
主辦方今年邀集各地分會馨生人展售全臺各地小吃、名產,除了新竹在地最道地的客家小吃、養生米饅頭及米吐司、歐式窯烤麵包,還有苗栗的紅棗乾、菊花、士林的滷味、咖啡,以及離島的澎湖冬瓜糕、阿拉棒、金門麵線、麵條等。現場還有實用又精緻的生活用品、飾品以及禮盒,包含從彰化遠道而來的蝶古巴特手作手提袋、化粧包、床包被套組,還有雲林的手作春仔花吊飾、臺中的銀飾等,商品豐富多元、玲瑯滿目。
此外,於活動現場FB打卡就送限量福袋,同時也有消費滿額回饋,消費滿400元可兌換手作DIY一次、滿600元送娃娃機代幣一枚,從機內抓取到的圓球內附現場商品兌換券,歡迎來試手氣。
一名從事寵物家具生產的蔡姓馨生人說,7年前一場車禍帶走摯愛的父親,留下一個代工加工廠和機器設備,他和胞兄趕緊返鄉,從頭學起,生產、跑業務分工合作,併肩將父親生意扛起來,希望能將父親的工廠換做愛承接下去。蔡先生說感謝犯保協會多年來力挺兩兄弟創業,不論在行銷、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多有助益,參與馨生市集也讓他們有地方得以推廣業務,非常感謝協會這份溫馨與支持。
犯保協會感謝新竹分會結合企業資源辦理此��馨生公益市集活動,「公私協力」是犯保協會服務發展的重點。歲末年終將至,採買季節即臨,期望各界到馨生公益市集採購消費,就是給馨生人及其家庭莫大的鼓勵和支持。
0 notes
Text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有一天唸完《六祖壇經》,我想到自己失業在家這段時間,一直沒能寫論文,在原地踏步。失業的第一個月,請示一直沒能寫論文的原因,是有外靈干擾。可是處理之後,第二個月,我還是沒能寫論文。以前總說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無法寫,但當失業在家,還是沒辦法寫論文,誰會相信自己的鬼話?只會覺得一切都是我懶惰的藉口。可是我真的沒辦法寫,怎麼辦?寫論文是研究人的生命,寫不出論文,等同為研究人宣判死刑,對於人生無望,我放聲大哭。
失落的情緒湧上,先生在澎湖離島,隔著手機,聽我嚎啕的哭聲,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只好說:「就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如果半年還是寫不出論文,就代表這個行業不適合自己,再轉職。」聽到這裡,我心裡有千萬個不願意,我明明知道自己有寫論文的能力,可是為什麼就是會一直去做別的事,看見論文無法下筆,無法堅持去寫論文呢?如果轉職,我要往哪兒去?40多歲的我已屆齡中年,又能做什麼?失望、痛苦之餘,我上網請示,寫下:「我一直沒辦法寫論文,沒辦法投稿,沒辦法考上助理教授,是否應該轉職?」
但當我恢復正常後就開始懊悔,為什麼要問這種問題!很怕佛菩薩的開示會是罵我不好好用功,一天到晚淨做一些沒用的事,不努力寫論文,還只會哭著說要放棄。「放棄」這兩個字從我讀博士班論文寫不出來時,就常常出現在腦海中,我不知道堅持大學教職這條路,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還是根本就不適合,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困惑。
我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國小老師,博班畢業時,就曾問了:「要往小學還是大學謀取教職?」即將失業時還是問:「要找代理教師的工作,還是留在大學當博後?」得到的開示都是:「要往大學求職。」也許這就是我未來的去處,可是無法寫論文投稿,沒有發表,根本就找不到教職啊!
沒法寫論文的我心中萌生:「那我先去國小當代理教師好了,可以累積國小教學經驗,以後也能教學生怎麼適應國小教學生活,還能賺錢。」於是我開���上網找代理教師的徵才職缺,表格好不容易都填好了,結果報名當天早上,女兒一起床就出現學習情緒問題,一個小時過了,好說歹說,怎樣都不想去補習班,問了原因,是數學都聽不懂,考得太慘。我只好利用上午時間教她數學,雖然她終於學會數學,願意去補習班了,我也跟代理教師的工作擦身而過。只好安慰自己,弘一法師說:「有些事上天讓你做不成,那是在保護你。別抱怨,別生氣,世間萬物都是有定數的。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有緣躲不開,無緣碰不到。緣起則聚,緣盡則散。」
為了考上教職,我已補了許多的福德資糧,可是只有福德資糧不夠,還是需要論文發表,否則豈不是人人補福德資糧都可以當大學教授。我就曾經補過大量福報,最後卻名落孫山。《阿伯的話-網路開示精華節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己也要努力去讀書;自己不努力讀,補了福德資糧,成績也會提升不起來,莫本末倒置。」又說:「本身要不斷的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充實自己的學識,才能壯大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是給想升等的人。」如果自己不夠好,缺乏足夠的學識和論文發表,憑什麼獲得教職,拿什麼去教學生呢?我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好的論文發表,有學問、能力才考上教職,不想當個腦袋空空如也的助理教授,我還是得想辦法寫出論文才行。
最後,關於是否要轉職一事,佛菩薩開示結果:「不用,妳有這方面的福報。這段時間是磨鍊,時間到就會考上。」我已經博班畢業六年了,一路上遇到的挫折與瓶頸,常常都讓我產生自我懷疑,幾度想放棄。但從過去到現在,開示結果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地,雖然不知道還要磨鍊多久,何時才會考上,但《阿伯的話-網路開示精華節錄》:「人生的旅途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要常想八九,要常想一二。遇到的事都是過程,要去歷鍊;歷鍊才能成長,超越才能壯大。遇事不要哭哭啼啼,只會弱化自己,是要想辦法去突破,才能提升自己。」不能再哭了!要比別人更努力用功,想辦法解決困難才行。把心安住,別再懷疑,別走叉路,就心無旁騖,好好衝刺,努力朝目標邁進吧!期待好消息!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蕯!
(分享完畢)
我們常聽人說:「凡事隨緣」,實際上,「隨緣」之前,要先盡一切的努力。比如:現前討報的業障要化解、欠缺的福報要補足、考試的科目要唸得滾瓜爛熟、該附上的自傳、履歷、資料要認真準備……。諸如此類,人力該做的事做足,將可能影響、障礙的因素盡力排除,結果如何,此時的心態便要「隨緣」,由上天安排了!
人會有諸多煩惱,起因於我們內在有許多渴望,一旦內心的渴望積攢在某種程度,就會成為個人行事的唯一準則,沒有對或不對,只有想要與不想要。於是,想擁有一個人、想要一件物品、想獲得一個職位、想要……的渴望,讓人過於期望、過於投入、過於鍾情,這時帶來的便是害怕失望、害怕失去、害怕傷情。人就是這樣,道理都懂,卻不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拿來跟人比較,比成績學歷,比身份地位、薪水財富,眼前只有一個被量化的成就指標,把人生過度簡化為「成」或「敗」兩種結果,卻忽略了生命是長期且持續累積的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事件而成就或毀掉一生。我們常羨慕別人的學識、身份、地位,那種事業大到我們無法形容、腦袋裝的東西豐富到我們無法想像、錢多到我們瞠目結舌……,我們看他們,就像小麻雀抬頭看大鵬鳥一樣,是難以想像的高度,也無法到達那樣的境界。
但是說實話,我們又不一定要做他們!甚至,連以他們為目標、為楷模也不需要!我們或許不一定都能成為世俗眼光的「人生勝利組」,卻不難做個「人生幸福組」。大鵬鳥有大鵬鳥的難處,可能因為高處不勝寒、高處空氣稀薄,得時時留意背後中槍、得時刻張大嘴巴呼吸。小麻雀則有小麻雀的自由自在和心滿意足。每個人這輩子的成就到哪兒、錢賺多少、活幾歲、生什麼病、出幾次車禍……,這些都是先天上的命數。命中沒有的,勉強求來,擁有的時間也不會長;命裡該有的,即使你放棄不想要,也會自動認主到你的手上。
有緣人的能力不差,這些年來卻被工作考得很辛苦,這過程中雖說有跟陽世業主菩薩的業力要還,有工作的福德資糧不足,然而最主要的,還是藉此淬鍊有緣人的意志,磋磨掉有緣人的傲慢和稜角,讓有緣人這些年越發懂得感恩與惜福。有緣人藉著每次的考驗看見自身的盲點,慢慢體悟忍辱的真諦,每次的察覺與改正,讓有緣人更成熟,待人處事更加圓融。所以,得失之間,全以你的視野而定。如果你只看眼前,確實是失去、確實是障礙;如果你拉長時間、視野來看,卻是得到了和陽世業主菩薩解冤釋結的機會,得到了心性上的提升,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
佛菩薩開示有緣人:「妳有這方面的福報。這段時間是磨鍊,時間到就會考上。」有緣人這段時間要做的,便是好好安住心念,專心完成博士論文,努力誦經消業,該做的人事先盡心盡力完成,才有後續的上天安排。差了最重要的臨門一腳(博士論文),結果還是零。另外,魔性要消,魔性重者執著心就重、干擾就多。阿伯說:「魔性有消,則執著心會減輕,其實一切都是空,執著沒有用,一切隨緣。」再者,「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得到經典的啟迪,學到佛的智慧,就要將「想抓住不放」的心放下。想抓的心放下了,心也會開了。把「想要」變成「隨緣」。執著沒有用,一切隨緣!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