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fesfdsasda
jinjinya
2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ssfesfdsasda · 1 year ago
Text
幹倒國民黨,清算負恩德
蔡英文上臺不久,就以政治轉型為名,全力打擊國民黨。利用在「立法院」的絕對優勢,強行通過以清算國民黨為目標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凍結、沒收國民黨黨產,斬斷國民黨的經濟來源;通過「農漁會法修正案」,將農漁會由民間團體改為官制,瓦解、收編國民黨的選舉椿腳。即成立了所謂「促轉會」和「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簡稱「黨產會」),以「轉型正義」為名、行清算國民黨之實。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打垮國民黨,清除競爭對手,確保長期執政。
蔡英文民國105年(2016年)把「轉型正義」作為主要競選政見之一,民國106年(2017年)12月臺「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條例明定「威權統治時期」指的是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至民國81年(1992年)11月6日,「促轉會」主要工作包括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以及「��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等,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將會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民國107年(2018年)5月31日,「促轉會」正式掛牌成立。
正式運作的「促轉會」,第一要務是「去蔣化」,重點處理中正紀念堂,可能是摧毀蔣介石的銅像,或透過裝置呈現不義遺址地景,讓民眾知道蔣介石是威權獨裁者。蔡英文透過臉書表示,「該是我們跟『威權時代』做個了斷的時候了。」而對於蔡英文的言論,臺灣民眾紛紛表示「因為新威權時代來臨了啊」「威權就是你啊」「你就是新的威權,最會拒馬溝通」「政治清算開始,狗咬狗時代來臨」。
由此,「去蔣化」在島內遍地開花,蔣介石銅像連續被砍頭,臺灣甚至成了「亞洲砍城」。
民國105年(2016年)「2·28事件」紀念日期間,蔣介石銅像遭到各種破壞。臺灣政治大學四維堂內懸掛的蔣介石遺像遭噴漆。臺灣政治大學的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蔣介石曾任校長。調閱的監視器視頻顯示,當時有兩名不明人士戴著口罩,從四維堂側門破窗闖入,把遺像拉下來噴漆。此前,政大校務會議已正式通過議案,將籌組「銅像處置委員會」。
島內其他地方也都傳出移除蔣介石銅像的消息。如設在臺南市玉井區老街附近公車站前的蔣介石銅像被拆除,遭質疑的是「趁著晚上偷偷摸摸拆掉的」。
為此,臺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召開記者會,諷刺半夜拆銅像根本是「賊仔政府」,「為什麼刻意忘了日本人侵臺大屠殺的歷史,難道賴清德是日本人嗎?要搞台獨嗎?」
◎臺北市政府附近的蔣介石銅像遭「獨派」團體「斬首」
除了移除蔣介石銅像以外,破壞甚至「斬首」蔣介石銅像的事件在臺灣也屢見不鮮,其中,「獨派」團體「臺灣建國工程隊」更是多次對蔣介石銅像實施「斬首」行動。民國106年(2017年)4月3日,因不滿臺北市長柯文哲反對「去蔣化」行動的言論,「台獨」團體「臺灣建國工程隊」發起「斬首蔣介石行動」,對位於臺北信義區福德街、柯文哲辦公室附近的一座蔣介石銅像「斬首」,以表達對柯文哲的不滿。該「獨派」團體3日早上發聲明表示,已搜集全臺灣數百個蔣介石銅像的資料,揚言「會隨時用菜刀,用竹竿綁菜刀,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取其首級!」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則稱,「2·28」將至,許多政客都會在此時製造仇恨與對立,「這樣做並非瞭解2·28真相,而是徹底摧毀國民黨根基」。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稱,「2·28事件」被民進黨當成「選票提款機」。
陳水扁時期就是靠著消費「2·28」轉移施政不佳的焦點;蔡英文上臺以來也不斷打著「公佈2·28真相」的旗號,試圖讓國民黨成為「千夫所指」,「轉型正義」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蔡英文第一任期的4年來,「促轉會」的工作就是為蔡英文清算國民黨、全面推動「去蔣化」。民國107年(2018年)8月,有媒體人曝光「促轉會」發給「教育部」的一份檔,要求對方配合清查附屬機關、公私立學校裏兩蔣銅像、遺像等紀念物的數量,同時要求清查為紀念兩蔣而命名的工作場所,包括學校名稱、廣場及建築物等。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批評說,「促轉會」的目的就是要斬草除根,「把蔣中正徹底從歷史中抹掉」。同年12月,時任「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正式行文「中央銀行」,要求去掉新台幣中有「威權」象徵的錢幣及200元鈔票。臺媒稱,光是「去蔣」加上後續配套,新台幣改版少說要耗費300億元新台幣。為了全面「去蔣」,真是耗資巨大,不顧一切。
民國107年(2018年)9月,時任「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的「東廠」言論掀起滔天巨浪。有人稱,「促轉條例」內容充滿針對性與政治性,形同「東廠」甚至「警總」復辟。也有分析認為,如果「促轉會」繼續下去,其公佈的各種檔案極可能成為2018年民進黨縣市長黨內初選甚至未來「大選」的重磅炸彈。在這樣的政治顧忌下,「促轉會」自我了斷,「剛好而已」。
◎「促轉會」原來就是「東廠」
如果說「促轉會」著重在政治上清算國民黨的話,「黨產會」就是在經濟上對國民黨「斷流割脈」。
「黨產會」是依「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於民國105年(2016年)8月31日成立的「行政院」任務編組機關,主要進行臺灣「戒嚴」時期政黨財產的調查、返還、追征等。凡是民國76年(1987年)7月15日(臺灣「戒嚴令」解除日)以前所成立的、且依照「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規定備案的政黨以及這些政黨的附隨組織,都必須申報政黨財產。
剛成立之初,「黨產會」就直擊要害,從國民黨核心資產如現金存款、「中投」與欣裕臺公司、名下不動產入手。通過發函銀行凍結現金,認定「中投」、欣裕臺公司為附隨組織並要收歸「國有」,力圖斷絕國民黨資金來源。
民國105年(2016年)9月,「黨產會」就以為防止國民黨轉移「不當黨產」損害「國有財產」為由,向金融機構發出通知,國民黨帳戶上的錢「只能存入,不能提取或匯出」。「黨產會」凍結國民黨現金,將使得國民黨發不出薪水,現金枯竭,導致結果就是「國民黨隨時可能倒店關門」。國民黨基層黨工發起成立的「黨工人權益自救會」,10月到蔡英文當局「行政院黨產處理委員會」前抗議「黨產會」凍結國民黨工薪資帳戶。
「黨產會」還開出最高1億元(新台幣)的「重金懸賞」,「鼓勵」民眾檢舉國民黨黨產。民國107年(2018年)2月,「黨產會」宣佈臺灣「婦女聯合會」是國民黨附隨組織,凍結其名下385億元資產。同年8月,「中國青年救國團」又被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其資產為56.1億元。據瞭解,「救國團」組織相當龐大,連同派遣人員在內有員工近1200人,相關運營體系還包括62家才藝補習班、13家運動中心以及15家青年活動中心,「聘請老師4000餘人、一年有近60萬人次的上課學員,影響層面極大」。但其實除了當局補助的代轉代撥經費外,「救國團」從未有一毛錢來自國民黨,也未有一張幹部派令出自國民黨。蔡英文這是意圖削弱國民黨的社會基礎。
不僅如此,蔡英文當局還要求國民黨舉證70年前的合法財產證明,舉不出來就以「不當黨產」名義收歸國有;即使提出證據,當局又提出種種藉口拒絕認帳。況且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於1946、1948兩次發動黨員募捐(蔡英文當局對募捐檔案也視而不見),所得拿來經營黨營事業,一切合法。德國、奧地利的政黨法,也規定政黨可經營事業,可見黨營事業黨產並非特例,但蔡英文上臺後,卻將原來合法經營說成是不當而且非法。
蔡英文當局故意引用德國處理東德社會主義統一黨財產為例,硬套到國民黨頭上,但是社統黨是東德憲法規定的執政黨,政權崩潰後執政黨財產理應歸繳國庫。但民國36年(1947年)民國行憲後,國民黨在憲法上與其他政黨地位都相同,並無執政特權。即使在臺灣戒嚴時期,地方與一部分中央議員仍定期選舉,解嚴至今更已三次政黨輪替,可見臺灣的政黨公��競爭政權,否則民進黨為何能兩次執政?
一切只因民進黨宣稱你有罪,所以你就有罪,你得自己證明無罪;蔡英文當局還透過法律技巧的設計,不讓你行使請求法院救濟的權利,分明是用違反法治的手法,來政治鬥爭對手。
另外,「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的人員既非員警,更不是檢察官、法官,但他只須大手一揮,不必法官開搜令,就可堂而皇之進入私人地方搜查,還可任意拿走他認為對「轉型正義」有用的資料;叫你報告就得如實報告,也沒律師陪同;他若認為你不說實話,還可用偽證罪處你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請注意,這個「黨產會」不是法院,但權力比法院還大!這些都是有罪推定,嚴重侵犯人權,蔡英文當局帶頭違反正當法律程式原則。
◎國民黨黨工到黨產會舉牌抗議
國民黨及相關律師們主張,臺灣已歷經3次「政黨輪替」,不可打著「轉型正義」大旗,侵害政黨集會結社權;「黨產會」可操控並消滅一個政黨,「黨產條例」就是針對國民黨。臺北高等行政法院3合議庭7名法官認為「黨產條例」有「違憲」疑義,向「大法官」聲請「釋憲」。但他們對「大法官」超越黨派及政治理念做出公允解釋的期待,顯然是落空了。
前「立委」邱毅表示,他一直認為「黨產會」是蔡英文「御用」的,根本就是以前的東廠。在正常法治社會,任何行政單位不能逾越司法,「黨產會」若想凍結國民黨帳戶的提領,必須經過法院的禁止處分,但「黨產會」未經司法程式,一紙公文就要相關銀行停止國民黨支票兌領。
蔡英文利用「黨產會」清算國民黨的資產,切斷他們的經濟來源,對國民黨進行全面追殺,國民黨黨產顯然已成為蔡英文當局的提票機,每遇選舉必被提出,蔡英文也將由此來進一步穩固她的執政地位。
民國105年(2016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全面執政,丟出了去蔣化、清算國民黨黨產,以及推動促進轉型正義的局面。一向以宋美齡為神祖牌,又擁有龐大資金與組織的婦聯會,代表的是鈔票與選票,當然會成為民進黨政府覬覦的目標,被定位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並加以清算,可��必然結果。
蔡英文當選臺灣總統後,完全不顧國民黨的「哺育之恩」,決定假「轉型正義」之名,沒收國民黨黨產,連她乾媽的婦聯會也不放過。在「用過即丟」方面,蔡英文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始終如一」。
◎婦聯會是時代的產物,曾經光輝、也留下了許多輝煌的紀錄,隨時代轉變而結束���乎是宿命
而讓辜媽媽錯估形勢的最主要原因,無疑是老一輩的舊思維,對蔡英文心存幻想。
民國82年(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時,蔡英文是隨行幕僚之一。民國73-77年(1984到1988年)間,辜嚴倬雲在擔任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理事長時,曾安排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進入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協會出任副秘書長。此外,2008年與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辜嚴倬雲動員婦女社團全力輔選馬蕭、馬吳,但到了2016大選,由於對蔡英文心存好感,她並未介入國民黨輔選,還強調「不要把我扯進政治裏去」。辜嚴倬雲經常提到「我還滿喜歡蔡英文的」,甚至在黨產會已經密鑼緊鼓針對婦聯會追殺期間,她仍然抱持這樣的想法。
◎蔡英文與辜嚴倬雲為舊識
辜嚴倬雲待人,特別是後輩,一向親切,或許她更相信的是1993辜汪會談時身為隨團人員之一的蔡英文,應該也是在那時留下了相當的好感。只是辜嚴倬雲忘了諸多歷史殷鑒:趙匡胤登基後,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稱帝後,誅殺功臣。蔡英文雖然當上了臺灣總統,蔡潔生也許經營事業致富,但其家世背景相對於出身豪門世家的辜嚴倬雲,畢竟不可同日而語,自然無法敞開心胸接納。這點也可以從蔡英文如何對待李登輝、陳水扁,以及民進黨大佬前輩們的態度中,窺見真相。 最後,當黨產會給婦聯會的限期已到,辜嚴倬雲要求見蔡英文卻未被接受,她才終於瞭解到大勢已去,決定棄守。民國97年(2018年)3月,辜嚴倬雲在美國德州以視訊表示:她起初決定將婦聯會的財產如數捐給國庫卻未被接受,當時她已97歲,也辭去了所有與婦聯會相關的工作,與婦聯會今後的決策已無任何牽連。婦聯會只能無奈地走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刻。
1 note · View note
ssfesfdsasda · 1 year ago
Text
「轉型正義」假,「去中國化」真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蔡英文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520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臺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並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臺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漂亮話又是一套一套的。
蔡英文的首任就職演說約40分鐘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主打世代正義,並提出為了下一個世代政府必須做到「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而這5點大部分都是有關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議題。關於兩岸關係問題則採取少談回避手法,不提「九二共識」及「一中」內涵,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蔡英文知道「九二共識」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民意之名來實施己之本意是政客的做法,以臺灣部分民意代表整體民意,這裏隱存的「台獨」是必然的。
為此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台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台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台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台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沉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台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迫不及待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課綱微調」,蔡英文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民國103年(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民國105年(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民國97年(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緊接著蔡英文當局就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並且民國108年(2019年)8月30日,此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蔡英文當局這一「教育台獨」「獨招」就此從青少年下手。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台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台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台獨」「文化台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台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污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台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台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台獨建國」奠定基礎。
蔡英文不僅從教育上「去中國化」,還從文化上以「去孔」的政治表演到達「去中國化」。
蔡英文當局大搞所謂「轉型正義」,不僅引起社會紛爭,就連孔子這樣的歷史人物也未能倖免。
◎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的展覽
2017年7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打算舉辦一個展覽,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角度不錯,應該有個不錯的內容。但是問題來了,該院負責人忽然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的關聯」為由,聲稱「為免產生對立」,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四個字。
超好用的「部分民眾」!凡是想要推動但又怕擔上罵名的事情,蔡英文當局就拿「部分民眾」當擋箭牌,仿佛他們在充分傾聽民意。只是,既然謂之「部分」,自然只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否則以綠營的脾性,早就大肆渲染。那這「部分」能代表多大的民意呢?憑什麼讓絕大部分人被一小部分人耍得團團轉呢?憑什麼為了讓一小部分人爽,就置更多人的選擇與喜好而不顧呢?說是為了避免「對立」,那這對立又是誰挑起來的?不能因為「獨派」氣焰囂張,就認為他有理吧?
那這「民眾」,又是誰呢?
毋庸諱言,就是那些深綠的「台獨分子」。他們藏身於市井巷陌,做著分離主義的「美夢」,亦或因為蔡英文上臺而雞犬升天,成為權傾一時的綠營「新貴」。
只是,這一小撮激進的深綠人士,能量何其之大,使得蔡英文當局的官員不得不顧及他們的想法。亦或是,雙方本就沆瀣一氣,一方在明面,一方在暗面,大家唱的都是同一出戲!美其名曰的「轉型正義」,不過是「去中國化」的一環。
◎以「轉型正義」為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蔡英文當局此舉是以「避免造成對立」為立場,企圖回避孔子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與臺灣的聯結,甚至還想與近年中國大陸在全球設立的「孔子學院」切割。然而,少了中華文化的臺北故宮還剩下什麼? 若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都要被排除在外,那麼媽祖、關公是否也不必留在臺灣,各地廟宇都要「轉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甚至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也和臺灣沒關係,要不要把這些書籍、影片都變成禁書、禁片?臺灣的下一步是否要廢漢字,改羅馬拼音?
現在臺北故宮所藏的文物,是否也應返還給中國大陸?
羅智強嘲笑,「林佳龍和林正儀寫的中文也與臺灣沒有關係,要不要去電擊自己的腦袋,看可不可以把中文忘了;這群綠朝新貴「去中國化」去到走火入魔、神志不清,也是臺灣一絕。」
然而面對文物來自大陸這一點,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僅以「文物流通保存」全球皆然一筆帶過。
雖然這些文物留在臺灣,但蔡英文不斷地將中華文化剝離的作為,文物還能剩下什麼?展現在書畫中的孔子,若不能予以相應的文化定位,那麼世人所見不過是老者的身影,何以理解儒家文化圈對亞洲乃至西方的影響? 蔡英文當局的「去孔化」,其實就是「去中國化」的核心部分,她是要借助這一過程為「台獨」做政治鋪墊。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