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進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雲裡霧裡。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海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11K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雲裡霧裡。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金,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19 notes
·
View notes
Text
1967年臺灣
H:「 棄我 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昨日不曾紀錄則只能拼凑,1967年是怎樣的日子,查查。國小之開始,識字之旅的開始。20240125W4
網路資料:
[出典] 李白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注:
1、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 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967年12月,蔣決定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極為龐大,為籌措財源,乃實施加稅計畫,以達成預算平衡。自1968年台灣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為學制之重大改革。[14]:187高等教育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材為宗旨。[14]:187提倡建教合作及技藝訓練。[14]:187
維基百科介紹:
政府
國家正副元首
總統:蔣中正
副總統:嚴家淦
五院首長
行政院院長:嚴家淦(副總統兼任)
立法院院長:黃國書
司法院院長:謝冠生
考試院院長:孫科
監察院院長:李嗣璁
省政府主席
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
福建省政府主席:戴仲玉
大事記
胡金銓執導之《龍門客棧》及張徹執導之《獨臂刀》,開啟武俠電影熱潮[2]:744。
1月
1月12日——丘念台病逝東京(廣東鎮平縣人,為臺灣先賢丘逢甲之子,曾任臺灣省民政廳長、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為臺灣耆宿。)[2]:734。
1月13日——金門東北激烈空戰,空軍擊落中共米格十九型機2架[2]:734。
1月15日——南投縣第五屆縣長補選由林洋港當選[2]:734。
1月17日——越南共和國國防部長阮友固訪臺(1967年4月2日,商業部長阮景天恩訪臺;4月29日,外交部長陳文杜訪臺;6月20日,教育部長阮文詩訪臺;7月31日,農業部長林文智訪臺。)[2]:734。
1月27日——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簽訂興建曾文水庫工程顧問合約(10月31日,曾文水庫動工興建;12月7日,行政院核准臺灣省發行糧食債券,作興建水庫經費。1969年4月14日,決定降低水庫大壩10公尺,發電量由10萬瓩減為5萬瓩。)[2]:734。
1月30日——國防部長蔣經國著《風雨中的寧靜》一書出版[2]:734。
1月31日——經濟部長李國鼎率團參加在西貢開幕之「中、越經濟合作會議」[2]:735。
2月
美國駐聯合國首席代表高德柏謁見蔣中正,討論當前世界局勢[3]:116。
2月1日——公布設置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以黃少谷為秘書長,原國防會議撤銷[2]:735。
2月3日——臺、日簽訂食米外銷協定,日本購臺米5萬公斤[2]:735。
2月6日——發布周至柔、蔣經國、袁守謙分別為國家安全會議建設、動員、戰地政務三委員會主任委員[2]:735。
2月13日——特任唐縱、劉增華、陳嘉尚、孫秉乾分為駐韓國、賽浦路斯、約旦、多明尼加等國大使(3月1日,唐縱呈遞到任國書;5月17日,孫秉乾呈遞到任國書。)[2]:735。
2月18日——行政院決定成立人事、事務、法制、研究等四機構,訂定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方案[2]:735。
2月19日——韓國國防部長金聖恩(韓語:김성은 (군인))訪問臺灣[2]:735。
2月21日——特任保君建、王��明、劉藎章等分別為駐土耳其、科威特、伊朗等國大使(5月17日、5月20日、5月22日,劉藎章、王世明、保君建分別呈遞到任國書。)[2]:735。
2月22日——韓國國會議長李孝祥(韓語:이효상)抵台訪問[4]。
2月27日——臺灣省政府通過桃園中壢鎮升為縣轄市[2]:735。
3月
蔣經國巡視馬祖列島及金門縣[5]:83。
3月1日——中華航空公司與香港當局商定開闢臺北-香港航線;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成立;特任薛毓麟為駐加拿大大使[2]:735。
3月4日——外交部聲明反對任何國家承認外蒙,外蒙是領土[2]:735。
3月11日——土地改革紀念館在臺北市落成[2]:735。
3月16日——陸軍總司令部宣布:陸軍軍歌已由蔣中正核定,今起啟用;任命關鏞為駐賴索托王國大使[2]:735。
3月18日——特任劉宗翰為駐秘魯大使[2]:736。
3月20日——日本經濟調查團訪臺,與財經部門交換意見[2]:736。
3月22日——國防部與美軍協防臺灣灣司令部宣布,特種部隊自4月1日開始舉行為期一月之同舟演習[2]:736。
3月27日——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簡稱科指會)成立,吳大猷為主任委員[2]:736;泰國國務院長他儂·吉滴卡宗訪問臺灣[6](4月1日,蔣中正三度接見,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清除共產威脅,確保亞洲安全。)[2]:736。
3月30日——經濟部長李國鼎訪問日本(3月31日,拜會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及外相三木武夫,商建鋼廠計畫並討論造船問題;4月19日,返抵臺北。)[2]:736。
4月
4月1日——中華航空公司港臺航線正式開航[2]:736。
4月4日——澳大利亞總理荷特(Harold E. Holt)訪問臺灣3天(4月6日,與蔣中正兩度會談,發表聯合公報。)[2]:736。
4月9日——前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問臺灣(4月11日,結束訪問臺灣。)[2]:736。
4月12日——美國宣布:中共國立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投奔自由(1968年3月31日,來到臺灣。)[2]:736。
4月17日——千里達及托巴哥總督何才夫婦乘國泰航空飛機經東京抵達臺北展開為期兩星期的訪問,時任考試院院長孫科、時任外交部部長魏道明夫婦和時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高信等人皆在機場歡迎[7];訪臺期間,何才夫婦除了勘查了臺灣中、南部各處的經濟、軍事和教育等設施以外,並特地於4月20日前往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隨後與時任副總統嚴家淦夫婦、前行政院院長何應欽一級上將夫婦、魏道明夫婦、時任司法行政部(今法務部)部長鄭彥棻夫婦、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張寶樹夫婦和時任外交部次長楊西崑夫婦及夏功權夫婦等人共同在圓山大飯店慶祝何才��62歲壽辰[7][8]。何才夫婦臨走時,魏道明、何應欽、時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何宜武和時任外交部次長桂宗堯等人皆前往機場送行[8]。
4月21日——漁業考察團訪問菲律賓,為中、 菲漁業合作奠定基礎[2]:737。
5月
5月1日——經濟部核准設立「中、日合資」臺灣畜產公司[2]:737。
5月4日——美國國務卿魯斯克及助理國務卿彭岱在美國眾議院作證,盛讚臺灣經濟繁榮與農技援外成就[2]:737。
5月6日——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嚴家淦啟程經日本赴美訪問21天(5月7日,與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就中國大陸動亂及越南問題會談;5月9日,與美國總統詹森兩度會談;5月11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互相諮商應付中國大陸情勢發展;5月26日,返回臺灣。)[2]:737。隨行人員包括:經濟部部長李國鼎、外交部政務次長沈錡暨夫人、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祕書長陶聲洋等。並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獻花致意、謁甘迺迪之墓。之後亦參訪派屈克空軍基地、甘迺迪太空中心、紐約聯合國大廈等地。訪問期間爭取到美援停止之後,各項經濟合作計畫,使美方同意加強科技交流,在駐華大使館中,設立科技參事,中華民國政府則在行政院之下,成立國家科學委員會,以促進產業升級[9][10]。
5月11日——行政院通過臺北市自7月1日改制為院轄市,並將景美、木柵、內湖、南港、士林、北投6鄉鎮併入[2]:737。
5月20日——中國農民銀行在臺灣復業[2]:737。
5月23日——美國助理國務卿斯柯(Joseph J. Sisco)訪問臺灣3天[2]:738。
5月29日——反共救國軍部隊登陸山東支援敵後游擊作戰,與解放軍發生戰鬥[2]:738。
6月
蔣經國再度巡視馬祖列島及金門縣[5]:83。
6月2日——美國驅逐艦「金伯利號」正式移交臺灣海軍[2]:738。
6月7日——「中、日貿易經濟會議」在臺北揭幕,商討農產品進出口及機械人纖維原料價格,並研討保護工業所有權問題(6月14日,閉幕。1968年7月23日,第二屆會議在東京揭幕。);臺灣與聯合國共同合作發展食品加工計畫實施方案簽字生效[2]:738。
6月11日——臺灣省政府發布「優待僑商來臺投資辦法」[2]:738。
6月14日——蔣中正主持首次國家安全會議,指示建設要有遠大目標和計畫,須以具現代知識科學人才為基礎;美國將新型U-17A輕航空飛機一批移交陸軍使用[2]:738。
6月16日——經濟部長李國鼎代表與聯合簽訂「社區發展公共衛生設施改善計畫」[2]:738。
6月19日——臺灣經濟發展會議在臺北揭幕,為臺灣經濟發展提出建言[2]:738。
6月20日——戚烈拉(Richard G. Ciccolella)任美軍援華顧問團團長[2]:738。
6月28日——蔣中正調動高級軍事首長:黎玉璽、高魁元分任參軍長與參謀總長,陳大慶、賴名湯、劉廣凱、劉玉章分任陸軍、空軍、聯勤、警備總司令[2]:739。
6月29日——協助港澳僑胞到臺灣投資聯絡小組成立,並制定實施「港澳僑胞來臺投資事項」,僑商到臺灣投資達到高峰(9月13日,政府組成協助港澳僑胞回國投資工作小組。)[2]:739。
6月30日——嚴家淦祝賀韓國大統領朴正熙就職,呈遞國書(7月2日,與美國副總統韓福瑞、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韓國總統朴正熙等領袖在漢城舉行非正式高峰會議,談論中共核爆、越戰及經濟合作等問題;7月3日,返國。)[2]:739。
7月
7月1日——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市長高玉樹、議長張祥傳同時就職;省立臺灣師範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停刊19年之《東方雜誌》復刊;三軍總醫院在臺北成立;吳修齊、高清愿合組統一企業[2]:739。
7月4日——外交部長魏道明抵達曼谷出席亞太理事會第二屆部長級會議;美國海軍軍令部長穆勒(Thomas H. Moorer)訪問臺灣3天[2]:739。
7月5日——臺灣省政府通令各縣市應即恢復設置國語推行委員會[2]:739。
7月7日——教育部長閻振興表示,明年秋天延長國民義務教育至9年(8月3日,行政院通過「九年國教實施綱要」。)[2]:739。
7月8日——體育界耆宿江良規(1914-1967)病逝(浙江奉化人,為馳譽國際之體育家,著有《體育學原理》等書。)[2]:739。
7月9日——外交部次長楊西崑第19次訪問非洲[2]:739。
7月17日——邱約翰(John L. Chew)接任美軍協防臺灣司令[2]:740。
7月22日——臺灣拆解廢船工業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2]:740。
7月24日——樞機主教田耕莘(1890-1967)病逝(山東陽谷人,曾任輔仁大學復校後第一任董事長,為遠東區第一位樞機主教。);美國運通銀行臺北分行開業[2]:740。
7月28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成立,蔣中正擔任會長(11月2日,委員會擬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計畫」;11月3日,臺灣省政府訂定「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實施要點」;3月29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創刊。)[2]:740。8月,聘孫科、王雲五、陳立夫為文化復興委員會副會長[3]:116。
8月
8月4日——任命丁懋時、沈祖潯、李興南與黃正分別為駐剛果、盧安達、尼日及加彭等國大使[2]:740。
8月6日——副總統嚴家淦向梁實秋致賀其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功成[2]:740。
8月7日——行政院發布「國家科學委員會組織規程」,由吳大猷任主任委員(8月14日,由長科會改組之國家科學委員會成立;10月13日,改組完成,設自然及數學、人文及社會、生物及醫農、工程及應用、科學及教育等五委員會。)[2]:740。
8月12日——蔣中正主持國家安全會議,通過由總統依照臨時條款,以命令規定延長九年國民教育年限(8月26日,行政院頒令自1968年起實施九年國教;12月3日,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撥款新臺幣7億餘元,補臺灣省及臺北市推展九年國教;12月13日,行政院決定中美基金撥6億8千餘萬元,作為建國中教室之用。1968年1月2日,由中央指撥公地建校;1月4日,成立延長國民教育工作小組;1月9日,決定統一編印國中教科書;1月26日,78所國中破土興建。);監察院投票同意15位大法官,張金蘭成為第一位女性大法官[2]:740-741。
8月15日——總統府資政孔祥熙病逝紐約(山西太谷人,曾任行政院長、財政部長,長期主持國民政府之財政。)[2]:741。蔣中正馳電弔唁,並手撰「孔庸之先生事略」[3]:116。
8月29日——教育部在美國教育文化事業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郭秉文逝世(江蘇青浦人,曾任東南大學校長、財政部次長兼中英貿易協會主任等職,為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事業之先驅。)[2]:741。
9月
世盟第一屆會議在台北舉行,共有64個國家與地區、以及12個國際反共組織參加,谷正綱當選第一屆理事會主席。大會通過了世界反共宣言與世界反共聯盟共同綱領[11][12][13]。
9月7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佐藤榮作訪臺(9月8日,兩度與蔣中正會談;9月9日,發表聯合公報,強調加強團結,實現亞太區域和平與繁榮。)[2]:741。佐藤榮作兩度晉見蔣商討臺日共同問題,並就當時世局及中國大陸中共情勢交換意見[3]:116-117。
9月12日——蔣接見日本記者發表談話,指出中共內部必陷長期混亂,盼日本人尊重東方傳統,不使共產主義有滲透之機會,唯有臺日加強合作,始能達到此一目的[3]:117。
9月16日——人事行政局成立(7月27日,蔣中正明令設置;8月4日,任命王正誼出任人事行政局長。)[2]:741。
9月17日——美國總統科學顧問賀尼克(Donald F. Hornic)率專家到臺灣,協助臺灣發展科學(9月23日,離臺,建議增加科技經費及培植人才;11月16日,訪臺後建議政府應以土地改革精神,全力加速科學與技術發展。)[2]:741。
9月19日——駐越大使館遭越共爆炸,房屋三分之一被毀(9月26日,暴徒供稱係越共主謀,企圖殺害大使胡璉。)[2]:741。上午10時30分,有兩匪徒混入大使館,將爆炸物安放於胡璉二樓辦公室下面引爆,一時轟然巨響,大使館樓板全部震塌[14]:250。大使館建築物一樓全毀,大使胡璉��免於難[15]。
9月25日——世界反共聯盟第一屆大會在臺北舉行,67國及13個國際反共組織代表與會(9月29日,通過「世盟共同綱領」與「世盟宣言」後閉幕。)[2]:742。
9月28日——史學家錢穆夫婦自香港飛到臺北定居[2]:742。
9月30日——經濟部長李國鼎與世界糧食組織簽訂「臺灣東部農地開發計畫」實施方案[2]:742。
10月
10月5日——中華航空公司增闢至新加坡、曼谷、馬尼拉及漢城4條國際航線[2]:742。
10月6日——行政院副院長黃少谷代表蔣中正赴加拿大訪問(10月9日,與加國總理皮爾遜(Lester Bowles Pearson)會商兩國加強合作問題;10月17日,返回臺灣。)[2]:742。
10月13日——臺灣與美國簽訂紡織品兩項新協定[2]:742。
10月20日——「中、日貿易協進會」第一次會議在東京舉行(1969年11月17日,舉行第三次會議,臺方代表促成日方採有效措施,縮小貿易差距。)[2]:742。
10月21日——日本外相三木武夫表示對臺政策保持「吉田書簡」精神[2]:742。
10月30日——慶賀越南共和國阮文紹就職,參謀總長高魁元率特使團呈遞國書[2]:743。
11月
11月2日——美援贈臺灣海軍之驅逐艦安陽號抵達臺灣[2]:743。
11月12日——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五中全會揭幕(11月23日,閉幕,選出嚴家淦等19位中央委員。)[2]:743。
11月19日——反共游擊隊突擊廣東惠陽縣平潭機埸,毀中共米格十九型機八架[2]:743。
11月23日——蔣經國再度連任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16]:521。
11月27日——國防部長蔣經國訪問日本(12月2日,返回臺灣。)[2]:743。日本天皇裕仁接見蔣經國時表示永不忘懷蔣中正寬大德意;日本國民1萬5千餘名在東京舉行感謝蔣大會[3]:117。
11月28日——聯合國大會表決「中國代表權問題」,以58對45票,17票棄權,擊退共黨及不結盟國家欲使中共進入聯合國之企圖[2]:743。
11月29日——蔣中正發布行政院長局部改組:俞國華任財政部長,查良鑑任司法行政部長,孫運璿任交通部長,蔣彥士為行政院秘書長;考試院副院長程天放逝世(江西新建人,曾任安徽省教育廳長、浙江大學校長、駐德國大使;政府遷臺後,先後任教部長、考試院副院長等職。)[2]:743-744。
7月30日——行政院通過「中、美資源交換計畫」[2]:744。
12月
12月5日——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嚴家淦指示各機關,提高改進行政效率,推行分層負責制度,政府並頒實施準則[2]:744。
12月8日——前日本首相岸信介訪問臺灣;陸軍總司令陳大慶代表政府接受美國贈送之最新型戰車一批[2]:744。岸信介率團謁見蔣中正[3]:118。
12月12日——「中、美農產品協定」在臺北簽字,美國繼續提供臺灣農產品兩年3,750萬美元,半數為協助友好國家之用[2]:744。
12月13日——歷史學家湯恩比訪問臺灣[2]:744。
12月16日——臺、日簽訂5項貸款協定,計979萬1,000美元,購置設備用於建設[2]:744。
12月22日——駐賴比瑞亞大使楊繼曾代表與賴國簽訂「中、賴農技合作新協定」[2]:744。張群任慶賀賴比瑞亞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特使,順道訪問象牙海岸,歸途訪問美國[17]。
出生
參見: 1967年出生
1月8日——
陳明真,女歌手。
劉醇逸:政治人物,是移居美國的台灣人。
1月10日——林靖傑:導演。
1月13日——徐薇,英文補教名師。
1月15日——羅明才:政治人物,是羅福助之子。
1月17日——玉尚:演員,是呂盈瑩前夫。
1月21日——安幼琪:新聞主播、主持人。
1月22日——蔡淑惠:政治人物。
1月25日——吳蒙恩:導演。
1月30日——黃榮山:力學家。
1月31日——王祖賢,演員、歌手。
2月1日——
賴有賢,漫畫家。作品有《真命天子》、《小和尚》。
秦偉:主持人、通告藝人。
2月2日——
劉櫂豪,法官、政治人物。現任立法委員。
林有志:政治人物,曾任花蓮市市民代表、花蓮縣議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
2月5日——
拾方方:登山家,是首位在聖母峰遇難的台灣人。
簡余晏:政治人物。
2月6日——陳孫華:造型設計師。
2月8日——
牛爾:化妝師。
張正憲:棒球捕手,現被終身禁賽。
2月11日——陳政賢:棒球選手。
2月16日——顧玉玲:作家、社會運動人士。
2月22日——溫士凱:作家、講師、廣播主持人。
3月1日——蕭淑麗:政治人物。
3月2日——詹雅雯,知名臺語歌手。
3月3日——沈慧虹:政治人物、鐵道站務員,曾任奮起湖車站站長、新竹市交通處處長、新竹市副市長。
3月7日——歐崇敬:教授。
3月11日——
方季惟:歌手、演員。
郭國文:政治人物。
侯駿逸:角力運動員。
3月12日——尹乃菁:主持人。
3月21日——車宜靜:文化工作者,現任世界至孝親篤舜裔總會秘書長。
3月26日——張信哲,歌手。
4月2日——宋明宗:政治人物。
4月11日——王自強:演員。
4月15日——陳宗彥: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發言人、內政部政務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
4月21日——
蔡秋鳳:歌手。
劉志昇:棒球領隊。
4月24日——賴義鍠:政治人物。
4月26日——九孔,本名呂孔維,藝人、諧星。
4月28日——
包小松:歌手、主持人、音樂製作人,是張雅婷之夫、包小柏之兄。
包小柏:歌手、演員、主持人、音樂製作人,是包小松之弟。
4月29日——平凡:漫畫家。
4月30日——
張宇,男歌手。
田麗:演員、主持人、果農。
5月13日——徐超斌:醫師。
5月16日——楊朝偉:政治人物。
5月18日——李慶鋒:政治人物。
5月19日——趙詠華:歌手。
5月25日——
辜仲立,企業家,出身鹿港辜家。辜濂松三子。其兄辜仲諒、辜仲瑩。
���鈞堯:作家。
5月28日——康康,本名康晉榮。綜藝節目主持人和歌手。
5月30日——丁國琳,女演員。
6月6日——
林美秀:演員、主持人。
楊靚姝:編劇。
6月7日——謝榮雅:工業設計師。
6月13日——陳文治:政治人物,曾任新北市議會副議長。
6月19日——陳震:歌手。
6月21日——馬維欣:演員、主持人、通告藝人,是馮光榮前妻。
6月24日——劉志宏:音樂製作人。
6月30日——王中平:歌手、演員,是余皓然之夫。
7月1日——
簡郁珊:音樂家。
單承矩: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
7月3日——游梓翔:教授。
7月6日——
鄭文燦,政治人物。曾參與野百合學運,2014年當選桃園市長。
萬芳:歌手、演員、廣播主持人。
高景炎:籃球運動員。
7月18日——林錦昌,小說家、政治人物。曾任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
7月19日——
李興文,男演員。曾參與電影《報告班長》、電視劇《流氓教授》、《意難忘》演出。
周可平:圍棋棋士。
7月21日——黃奕睿:會計師。
7月23日——楊潔玫:演員。
7月24日——宋少卿:相聲、演員、主持人。
7月31日——蔡海如:藝術策展人。
8月1日——
陳建年:歌手、警務人員,曾任蘭嶼分駐所副所長。
曾貴章:棒球選手,現被終身禁賽。
8月2日——王光熙:棒球選手,是王光輝之弟,現被終身禁賽。
8月5日——顧婕:演員。
8月10日——曲全立:導演。
8月11日——鄒兆龍:演員,是翁慧德之夫,曾在好萊塢參與電影《駭客任務》第二、三集演出。
8月12日——
黃俊傑,棒球選手,曾經效力於中華職棒時報鷹隊。
傅家森:消防員。
8月14日——曾淑勤,女歌手。
8月17日——
王耿豪:演員。
孟廣美:演員、主持人、模特兒,是台灣首位登上好萊塢的女藝人,現移居北京。
8月19日——胡一虎:新聞主播,原是華視主播,後轉赴香港鳳凰衛視。
8月23日——陳耀川:音樂製作人。
8月26日——蘇昭旭:鐵道研究家。
8月29日——邵昕:演員。
9月4日——四方:演員。
9月7日——吳小莉:新聞主播,原在華視擔任主播,1993年後轉赴香港鳳凰衛視。
9月8日——張萬康:小說家。
9月16日——
趙豐邦,花式撞球運動選手,有「冷臉殺手」之稱。
屈中恆:演員、主持人、配音員。
9月17日——楊秀玉:政治人物,現任基隆市議會副議長。
9月18日——
徐輔軍:導演,以2004年電影《夢遊夏威夷》獲得杜維爾影展最佳影片獎。
陳明義:政治人物,是陳世軒之父。
9月19日——
許淑蘋:演員,是張傑勛之妻。
盧秀芳:新聞主播,是盧秀燕之妹。
9月22日——張傑勛:演員,是許淑蘋之夫。
9月26日——林玉珍:新聞主播。
9月28日——朱國珍:作家、主持人、新聞主播。
10月1日——簡文彬:指揮家。
10月6日——汪用和:新聞主播,是周守訓之妻。
10月7日——林俊泓:導演。
10月8日——吳建樟:翻譯家。
10月11日——劉小芸:配音員。
10月12日——黃忠義,棒球選手。
10月16日——韓羅賢:音樂製作人、經紀人。
10月17日——
林小樓:演員。
黃國華:小說家。
10月19日——賴芳玉:律師。
10月22日——徐佳青:政治人物。
10月24日——劉增鍇:相聲。
10月25日——姚可傑:歌手,是東方快車主唱。
10月29日——徐承義:演員、企業家,是瓦城泰統集團創辦人。
10月31日——
黃柏霖,政治人物。現任高雄市議員,叔叔黃啟川曾任議長。
何淑峯:政治人物。
劉海若:新聞主播,原是TVBS晚間主播,2000年後轉赴香港鳳凰衛視。
11月1日——
洪敬堯:歌手,是洪一峰之子、洪榮宏之弟。
汪平雲:律師、政治人物,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
11月4日——柯淑勤,女演員。代表作《孽子》。
11月6日——
宋達民:歌手、演員、牧師,是宋逸民之弟。
宋逸民:歌手、演員、牧師,是宋達民之兄。
11月7日——焦恩俊,藝人演員。
11月9日——江國賓,男演員。代表作《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金色摩天輪》,早年以飾演反派角色較具代表性。
11月10日——沈懷一:歌手、社會運動人士。
11月17日——王美雪:演員。
11月18日——劉亮佐,藝人,曾主持三立電視台節目『在台灣的故事』。
11月19日——
侯志堅:鍵盤手、音樂製作人,是東方快車成員之一。
游素蘭:小說家、漫畫家,是喬英之姊。
桑茂森:籃球教練。
11月20日——周奕成:政治運動人士,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諮議、行政院政務顧問。
11月21日——陳思安:歌手。
11月25日——謝采妘:歌手,現移居馬來西亞。
11月27日——陳湘琪:演員、教授,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劇場設計二系。
12月14日——卓天麟:棒球選手。
12月15日——陳進益:配音員。
12月16日——周玲妏:政治人物,曾任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局長。
12月17日——王文華:作家。
12月20日——
陳文山:演員。
蕭雅全:導演。
12月21日——李哲華:幕僚,曾任台北市民政局機要秘書、葉金川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林益世立委辦公室主任。
12月23日——陳淑芬:漫畫家。
12月24日——沈玉琳,藝人、電視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
逝世
1月12日——丘念台,政治人物,丘逢甲之子。(1894年出生)。
3月11日——楊仲鯨,政治人物,首屆民選花蓮縣長。(1898年出生)。
3月27日——吳新榮,醫師、作家及政治人物(1907年出生)。
吳燕生 詩人 °吳鸞旂孫女、吳���瑜女兒°大正三年出生於北平,得年 62歲°
參考來源
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進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雲裡霧裡。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金,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海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進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雲裡霧裡。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金,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海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64.media.tumblr.com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進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64.media.tumblr.com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64.media.tumblr.com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64.media.tumblr.com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裡霧裡。
64.media.tumblr.com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64.media.tumblr.com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金,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海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64.media.tumblr.com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64.media.tumblr.com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6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論正義的聲音(45):
2024年9月6日,突發新聞: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表示:“有一天我們會意識到巴拉克·奧巴馬的總統任期是對美國人民犯下的最大的欺詐案。”
2024年9月18日,比利時譴責以色列對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恐怖攻擊: 「黎巴嫩和敘利亞發生的大規模恐怖攻擊是暴力的殘酷升級。沉默不是一個選擇。需要進行國際調查。流血事件必須結束。 ——比利時副首相
2024年9月18日,曝光:以色列使歐洲淪為法西斯的恐怖陰謀.
2024年9月1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特克在周三的一份聲明中稱尋呼機爆炸事件“令人震驚”,並表示其對平民的影響“不可接受”。 「在不知道襲擊發生時誰擁有目標裝置、他們的位置和周圍環境的情況下,同時針對數千人,無論是平民還是武裝團體成員,違反了國際人權法,在適用的範圍內,國際人道主義法,」他說。 他補充說:“必須對這些大規模爆炸的情況進行獨立、徹底和透明的調查。”
2024年9月日24,今天是 Adnan Al-Bursh 教授的 50 歲生日;加薩最受尊敬的醫學專家之一。 阿德南因拒絕拋棄印尼醫院的病人而被以色列國防軍綁架。 以色列對他進行了長達四個月的無情羞辱、虐待和折磨,直到他被殺害!
2024年9月日24,退役美國上校: 1- 巴勒斯坦人完全有權利實施他們在10 月7 日所做的一切。 2- 以色列是巴勒斯坦領土上的佔領軍。
2024年9月日24,正如諾曼芬克爾斯坦所說,以色列是一個瘋狂的國家,一個失���理智的瘋狂的怪胎。如果你不迅速而果斷地阻止它,它只會繼續瘋狂地進行兇殘的暴行,正如我們今天在黎巴嫩再次看到的那樣。
2024年9月日24,吉爾·斯坦表示,如果她有機會成為美國總統,那麼“11 月 6 日,我們拿起電話,我會打電話給內塔尼亞胡,告訴他種族滅絕已經結束”
2024年9月日24,加拿大猶太裔醫生:從第一天起,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目標就非常明確:竊取土地、流離失所、佔領、鎮壓、壓迫和種族清洗。
2024年9月日24,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加薩有超過 15,000 人因失去肢體而需要義肢。其中 10,000 名受害者是兒童。在這一切之中,人的尊嚴在哪裡?
2024年9月日25,今天巴勒斯坦人民在加薩地帶遭受的公然侵略是最野蠻和可怕的,也是最違反人類價值和國際公約和準則的。判決、定罪和報告都已經用盡,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有預謀的、沒有威懾力的持續犯罪,其受害者是兒童、婦女和老人。
2024年9月日25,巴塞姆‧優素福: 昨天是巴勒斯坦,今天是黎巴嫩,明天是整個中東,明天是整個地球。 因為即使整個世界被摧毀,以色列也需要安全。
2024年9月日25,西里爾·拉馬福薩總統在聯合國大會第79 屆會議上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暴力是以色列半個多世紀種族隔離政策的殘酷延續。我們南非人知道種族隔離是什麼樣子,我們受苦並死去在種族隔離制度下,我們不會保持沉默,眼睜睜地看著種族隔離針對他人。
2024年9月日26,「我們不會離開…我們不會離開…我們不會離開」..「巴勒斯坦是我們的祖國」.. ~ 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講之一.
2024年9月日26,委內瑞拉在聯合國: “以色列已成為一台必須立即停止的死亡機器,這一切都與美國和歐洲同謀。”
(加拿大司馬田2024.9. 谷歌翻譯fb:Markss Tang)
0 notes
Text
【毛翰】關於我的鬼老公回家的那幾日(中)
*時間發生在《正港分局》事件之後
*不會劇透《正港分局》故事線,安心食用
*筆者因為太懷念毛毛,終究忍不住
小胖看著隔壁的吳明翰吃早餐吃得正香,雖然他知道吳明翰喜歡享受美食,但從一早他來辦公室時特別快樂的樣子,不禁好奇。
「學長,你昨天休假跑去哪裡玩了?」小胖看著吳明翰手中的蛋餅,熱騰騰地飄著香味,讓他看了不禁流口水。
本以為吳明翰會拿文件拍小胖,叫他不要盯著他的早餐看,他卻美滋滋地回答:「嗯?沒有啊,就中元節拜拜啊。」
吳明翰還調皮地拿蛋餅在小胖面前飄來飄去的,小胖雖然覺得吳明翰過於快樂的模樣特別奇怪,卻被香的低頭點開外送,想再���叫一份早餐。
「吳明翰,我不是說禁止上班後吃早餐嗎?」林子晴從門口走進來,大老遠的就看見吳明翰大啖美食,雙手抱胸的走近踹吳明翰的椅子。
正當大家已經預備好吳明翰和林子晴的爭鋒相對即將大開,吳明翰卻笑呵呵地回答:「快吃完了啦,而且現在是上班『時』。」
「⋯⋯⋯吳明翰你那什麼噁心的笑容啊,你是被鬼附身喔?」林子晴被那燦爛的笑容噁得差點吐出來,隨即拿了一旁的公文夾就想往吳明翰的臉打下去。
吳明翰反應靈敏地往右閃躲,然後又跳起來吃了最後一口的蛋餅,還大笑:「嘿嘿——打不到咧!」
「吳明翰你休假一天是不是又撞到頭啊!神經病是有什麼好笑的啊!快把早餐放下!」
李淑芬本來在旁邊打著文件,這時椅子也滑過來到小胖旁邊,開始分析碎碎念:「吳明翰的MBTI是ENTJ 執行官人格,下定目標後就會勇往直前,雖然他頭腦簡單又四肢發達,可是他休假前一天還不是這樣跟小隊長這樣說話,看來他一定有好事發生。」
李淑芬說完還推推眼鏡,小胖看了一眼,也說:「就是說呀⋯⋯學長看起來也太開心了吧?如果是平常的他,早就罵我死胖子看什麼看,不知道多看一眼都會胖一公斤喔⋯⋯」
說完委屈的又繼續低頭點外送。
李淑芬不知如何安慰的尷尬,卻想起一件事,抽出一份文件,是警職相關的資料文件:「對了,吳明翰這份文件的緊急聯絡人需要重寫,前陣子吳明翰為了調查成語殺人案時不是常常出車禍嗎,醫院那邊說都聯絡不到他的家人⋯⋯這緊急聯絡人好像也找不到人。」
小胖總算是點完了,他看了一下吳明翰的表格,不知道為何上面寫著「毛邦羽」,小胖晃腦想著吳明翰身邊的友人關係,對這個人實在沒印象。
「那我跟學長講一下好了,我記得這個文件是學長壓底線的時候寫完的,他那時候竟然喝酒喝醉寫耶,而且他拿給我的時候⋯⋯好像在哭!真的很誇張⋯⋯等等,關係為什麼是『夫』啊?學長不是最討厭gay嗎?」
小胖看了快昏倒,轉頭望了一眼還在跟林子晴胡鬧的吳明翰,納悶的反覆看著文件:「這鐵定是有人惡搞的吧!」
與此同時,張永康頂著剛包紮好的頭走進辦公室,耳���李淑芬和羅偉倫的討論,好奇的湊近:「什麼夫?給我看看。」
張永康抽過小胖捏著的文件,看著關係人那段,對這個名字似有若無的耳熟。
赫然他想起那時吳明翰被林孝遠開槍中彈,險些死掉時,在救護車上一直對著空氣講話,他還斷斷續續地說,是在跟他老公說話,張永康皺緊眉宇抬頭看著嘻嘻哈哈的吳明翰。
張永康還在為此懷疑,倏地他竟感到一陣冷風飄過,他渾身顫抖一瞬,還以為有人在騷他癢。
「欸吳明翰,跟我來。」張永康隨即發號司令,吳明翰才暫時停下了嬉鬧,笑得美滋滋的朝他奔馳過來。
⋯⋯吳明翰什麼時候這麼白痴過了?雖然常常大剌剌的,但那個笑容真的是噁爛過頭。
「是的老大!」
「⋯⋯就說了叫局長!」
「是局長!」吳明翰還揮手到額前敬禮,特別有禮貌。
「⋯⋯這還差不多,算了,吳明翰你看看這個文件,醫院那邊都反應聯絡不到人了,搞什麼東西啊!這種資料是可以隨便寫的嗎?」張永康塞過去剛剛淑芬的資料,大家默默地轉頭偷偷用餘光看戲。
「蛤?」吳明翰對那份文件沒特別印象,接過來看,一看見上面寫的東西,就臉紅的大叫:「哇!這真的是我寫的?」
在場的人都被吳明翰嚇到,包含張永康也是,張永康翻白眼:「你問這個才奇怪好嗎?這就是你的字啊!快改一改,你做刑警的時常為了任務出生入死,這種資料還敢亂寫!」
「哦⋯⋯」吳明翰乖乖地接過,看著那份文件發呆。
依稀回憶起當初為何寫上這個名字。
那是在毛邦羽投胎消失後的第一百日,時逢他傷口拆線的日子,那時的毛嬤特地為了他養傷,準備了很多滋補的東西。
「明翰啊,這些補湯多喝,傷口才會快快好。」毛嬤還特地大老遠的跑來醫院,他躺在電動病床上,不好意思讓老人家這樣出入醫院。
「阿嬤,謝謝妳啊,放著就好了⋯⋯我等下想辦法吃。」吳明翰勉強撐起笑容,身上的傷口雖然在撕裂,但仍然不能怠慢對待。
「那怎麼行,我要親眼看你喝完,毛毛他小時候在外面跌倒,我也都煮這些湯給他喝,他愛喝!」毛嬤從保溫瓶倒出熱湯到碗裡,這溫馨的畫面,讓吳明翰露出溫暖的微笑。
「謝謝阿嬤。」
「哎唷,雖然我叫臭臉的要定時拿過來,但他那個個性喔,我還是放不下心!所以這次換阿嬤我來啦,明翰你真是辛苦了,那個新聞我看很多次餒,果然毛毛有保佑,你才可以順利送醫。」
吳明翰看著毛嬤把湯倒好,放在眼前,熱湯裊裊炊煙,熱騰騰的模樣特別美味,然而眼前乳白色的湯卻在他的視線中越發模糊。
他以為經歷過一次毛邦羽投胎(就是那回毛毛飛上天時),他已經可以淡然面對毛邦羽的離開,但上回真的看見他發光昇華後,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真是掏空他的心房。
這下真的有毛邦羽不在的實感。
而只能再透過毛邦羽親人的轉述,來感受毛邦羽這個人的感覺,還真是奇妙。畢竟還沒見到本人前,他也只能看著遺照來想像毛邦羽是怎樣的人,從起初的反彈害怕,為了保命做出很多犧牲,到真的看見本人(鬼?),明白他是怎樣富有理想的台大生。
雖然一開始覺得他很囉嗦又過於細膩,和他這種直來直往的大男人全然不同,但相處下來,在了解他的世界後,便能理解毛邦羽的可愛和溫暖。
「欸,你怎不喝啊?哎,眼眶紅紅的,我應該沒加辣欸!」毛嬤整理到一半,被吳明翰感性的模樣嚇到。
吳明翰趕緊收回眼淚,還有吸回去半流下來的鼻涕,笑瞇瞇的說:「沒有啦,我看到阿嬤煮那麼好喝的湯給我喝,我好開心啊!」
「哎唷,說什麼咧,以後我都煮給你喝啦!多喝點!」毛嬤貼心的餵吳明翰喝湯。
在探望時間結束,毛嬤離去後,吳明翰不爭氣的又眼淚直流。
他真有想過,若那日的救護車仍然卡在橋上,他就會到死後的世界,然後真的以鬼魂的形體和毛邦羽相遇了,然而毛邦羽卻不惜為了他,冒著魂飛魄散的風險,拯救了他。
昔日和毛邦羽相處的種種闖進他的思緒,讓他泣不成聲。
「嗚嗚——嗚嗚——可惡,明明毛邦羽遺願已了,我應該開心,可是為什麼⋯⋯啊⋯⋯」吳明翰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的感傷,他幫毛邦羽找到殺人兇手、解開和毛爸的心結,讓毛邦羽不再有遺憾的到下一個階段,分明是好事,他卻不捨得起來。
然後吳明翰在嚎哭的同時,一個不識相的人竟然跑了進來——
是小胖。
「學長學長,快點啦,這份文件你得趕緊填——呃,學長你怎麼在哭?」小胖被吳明翰滿面淚水的模樣嚇得倒退三分。
「⋯⋯靠。」吳明翰本來一個人哭得起勁,被如此這番打擾,也是不知該如何平復情緒。
「學長,很痛喔?」
「⋯⋯怎麼可能!我是誰?這���小傷痛屁喔!我剛剛在喝酒,太好喝了啦!」
小胖看吳明翰仍舊老樣子,才放心,但又隨即吐槽:「欸學長你很誇張欸,你的縫線不是才要剛拆,還敢亂喝酒?算了啦,反正喔這個文件是副座上頭指派下來一定要寫的個人資料表,她因為林孝遠的案子,開始特別觀察我們分局的人啦!你快點寫一寫,等下給我。」
「靠,什麼年代了,是不會line檔案給我就好了喔,還親自跑過來!」
「不是啊,副座交代要簽名,不然誰想晚上來醫院啦,哎唷學長你趕快寫一寫,我還要去拿訂好的雞排。」
於是乎,吳明翰就在這樣的三催四請兼感性爆發,莫名的寫上了這樣的緊急聯絡人。
回憶結束,吳明翰盯著張永康發呆,張永康也望著吳明翰傻楞地看著他。
「吳明翰!」他伸出手在吳明翰眼前揮舞,試圖喚回魂魄。
吳明翰趕緊眨眨眼回神過來:「喔,好的老⋯⋯局長。」
「明白就好!要改好啊!我會看,還會試打電話,不要拿這種事開玩笑,知道嗎?」張永康這才離開警員辦公室,走回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而吳明翰則是在眾人用看怪人的眼神下,收起文件表。
**
吳明翰站在家門前,手顫抖著猶豫要怎麼轉開自家大門,他很怕一打開大門,毛邦羽真的就不在家裡了。
今早要出門前,他還特別告訴毛邦羽,因為警局剛解決一個大案子,還在收拾善後的報告,基本上很無聊,也不需要他跟過來,但他又開始後悔,如果中元節拜拜的顯靈,只有那麼一下,他該如何是好?
昨天那個親吻完後,連吳明翰都詫異於自己對這些事變化的接受程度,原來他⋯⋯喜歡毛邦羽?
他們兩個甚至晚上共睡那張床,冥婚日那天所謂的「洞房花燭夜」,他也只有跟那件毛邦羽招牌穿著共枕過一秒而已。
想到這裡,吳明翰覺得莫名尷尬,他臉通紅的不知該怎麼開門,倏地耳後就傳來聲音:「吳明翰!站在外面不開門進來幹嘛?小毛肚子餓了啦!快幫我餵他!」
「⋯⋯好啦,是不能想事情喔。」吳明翰被嚇得差點撞到牆,誰知道毛邦羽還會穿牆過來看他回家沒。
「可以啊,但也要記得想我,老公——」毛邦羽又突然壁咚吳明翰,把吳明翰困在自己的胳膊間,然後飛快地親吻吳明翰的嘴唇。
吳明翰接收地太即時,大腦來不及反應就被吻了一口,他緊張的閉上眼。
然而他都沒想過他現在的畫面看起來多���滑稽,直到他看到上次晚上遇到的那個鄰居小女孩,站在樓梯的下面,看他一個人貼在牆壁上,看起來超怪的。
「⋯⋯⋯」「⋯⋯嗨,小妹妹。」兩人對視。
**
吳明翰蹲下來失神的餵小毛,飼料甩一甩都甩得滿出來,直到小毛咬他的褲管,才意識到這件事。
毛邦羽在旁邊坐在神壇上不敢置信地看著:「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不會都這樣餵吧?我就看是你的錢包先變薄還是小毛先變胖,小毛不能吃這麼多的!奇怪,你之前份量看起來都抓得還可以啊?」
毛邦羽飄下來蹲著觀察小毛:「體型跟我之前離開也差不多啊?欸吳明翰,看你一直發呆,你該不會又做錯事被調回派出所了吧?」
吳明翰這才反應過來,抬頭看著毛邦羽,眼神不容毛邦羽閃躲的直接淡淡地問一聲:「啊你⋯⋯鬼門關後就會消失了嗎?」
毛邦羽本來聊得自然,被提到這個敏感話題,旋即撇頭:「我也不知道欸。不過吳明翰,你也太晚拜中元節了吧!都快過一半了。」
毛邦羽挑眉望著吳明翰,吳明翰摸摸鼻子:「我每天都有幫你上香啦!你自己也知道吧?啊就前陣子遇到一個連環殺人魔的案子啊,你也不知道他們有多神經病的。」
「嗯,我是不知道你的案件多麼複雜啦,但我倒是知道⋯⋯你像不要命的開車又給車撞欸!」毛邦羽提到氣憤的話題,突然生氣的推了一下吳明翰。
吳明翰登時睜亮雙眸,好奇地問:「你真的都知道喔?」
「廢話!我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好嗎,不敢相信,你當你的身體是鐵打的嗎?你自己不怕,我看了快怕死了好不好。」毛邦羽嫌棄的又推一下吳明翰,吳明翰得知毛邦羽這麼擔心,不知覺得特別快樂。
「嘿嘿,我果然有老公在天守護。」
「⋯⋯不敢相信,吳明翰,我警告過了,不准你來陪我喔,聽到沒有?」
毛邦羽耳提面命,吳明翰乖巧的用手鞠躬敬禮。
「好啦遵命。」
雖說如此,他吳明翰雖然以破案為重,但這段期間不怕死的衝動,確實有點過於誇張,大概是覺得大不了再見了就是和毛邦羽團聚,好像沒毛邦羽在旁邊攔著,他又變回了只顧衝鋒陷陣的臭直男。
「你要不要帶小毛出去散步?去我們之前的河堤?」
吳明翰突然笑呵呵地問毛邦羽,毛邦羽無奈地點頭,不能理解他前後情緒的反差。
-待續
0 notes
Text
蔡英文,是女皇時空穿越也是妲己現身
——《蔡英文秘史》揭穿秘密
民國104年(2015年)春節期間,位於台南市西北面的南鯤鯓廟代天府(五府王爺廟)抽出「武則天坐天」的「國運」簽,此簽隱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成為女領導人。蔡英文上位,真的只是靠廟裡一支簽嗎?顯然不是!网上的一本《蔡英文秘史》向我们揭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穿越时空的女皇」,這就是她步步為營的結果。
在李登輝的一手操弄下,陳水扁率領民進黨將國民黨趕下台,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蔡英文雖然在陳水扁政府中擔任陸委會主任一職,但始終無任何黨籍。 民國93年(2004年)大選塵埃落定之後,陳水扁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讓她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台灣的所謂立法委員,相當於美國國會議員,是手握實權很有油水的職位。陳水扁接二連三主動關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輝的囑託,另一方面也是想安插絕對的自己人,像蔡英文這樣的政治菜鳥自然是不二人選,因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為交換條件,蔡英文若想進入立法院,必須先加入民進黨,保證按民進黨黨章黨紀行事,蔡英文欣然應允。 此時的她一直是民眾心中的清純「小龍女」 。
蔡英文在擔任了兩年的立法委員後轉任到了行政機構擔任副主管,在陳水扁的一力護航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 民國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97年(2008年),陳水扁狼狽下台,身陷囹圄,民進黨一敗再敗,走入死路。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挫敗,在520交出政權前,民進黨選出下野後第一位黨主席,選舉結果由當時有「小龍女」稱號的蔡英文打敗辜寬敏,當選黨主席。 這也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首位通過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
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游錫堃、蘇貞昌和呂秀蓮雖然受挫,但卻在民進黨內各據山頭、擁兵自重,並不把蔡英文放在眼裡。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當選民進黨主席,並不是因為黨內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鬥,沒有一個人能接這個位子。 民進黨大老需要有人在前線收拾爛攤子,讓他們坐擁超然的權力,黨內若發生了什麼事,再來另外討論。但顯然,蔡英文並不想當傀儡。
在削弱陳水扁時代「四大天王」的同時,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團隊。民進黨桃園縣長參選人鄭文燦、發言人蔡其昌、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堅,是蔡英文最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體稱為民進黨的「四小天王」。 通過四小天王領兵作戰,其他勢力慢慢淡出民進黨的決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進黨主席的4年間,政治光環逐漸顯耀,不少綠營政治人物向蔡聚攏,這也讓蔡英文的聲望在不知不覺間有了進一步的飛躍,讓她有了角逐政壇的本錢。以蔡英文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雛形。 此後,蔡英文親歷新北市長選舉而高票落敗,黨內人氣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綠營共主的地位。
蔡英文黨權在握之後,人們發現,她說的話許多人聽不懂,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五市選舉時,蔡說「反ECFA是民進黨共同政見」,卻又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不會推翻「前朝」政策; 她更表示ECFA有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民意部門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說。她同時留下「反十八趴又領十八趴」的紀錄,對此也從不做說明。
《遠見》雜誌民調曾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超過7成的人不知道。其實,蔡英文不為人所知的政策,何止兩岸關係而已。 其餘對島內政策、國外交往、經濟、農業,連民進黨高層迄無一人公開為她詳細闡述過。故而,這時期蔡英文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由此得名。其意為,蔡英文心中其實並無大政方針,她還遊走在雲裡霧裡。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則出自民進黨內之口。 武則天雖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但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 蔡英文自民國99年(2010年)投身選舉以來,前民進黨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紛紛表示,蔡英文競選政策他們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以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另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常有被媒體包圍提問的時候,她曾憤而推開麥克風,責備記者「你們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蔡英文對媒體的不耐煩已非第一次,如她常說「這話我已經說過了」, 或者一語不發,推開記者,拂袖而去。
歷數蔡英文執政台灣時期的行為:從追殺國民黨的黨產到砍年金,從不認同「九二共識」到台海關係緊張,從八八風災重建到搭雲豹甲車笑臉勘災,從媚日諂美到熱臉蹭冷屁股,從甩鍋馬英九國民黨到污衊大陸製造假資訊給大陸扣黑鍋。縱觀蔡英文在當選總統後的政治行為,簡直幼稚的無語。毫無政治頭腦,完全是開啟了自顧自的自嗨模式,根本不在乎外界的反應和民眾的死活。當年的所謂「國運」簽,哪裡是「武則天坐天」,這貨分明是申公豹派去的妲己亂朝啊。
蔡英文不僅是李登輝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陳水扁時期強烈阻撓台海關係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國民黨執政8年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畫者
民國97年(2008年)10月底,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的張銘清,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身份前往台灣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為陳雲林赴台打前站。民國97年(2008年)10月21日上午,張銘清在台南市南安平古堡參觀時,突然衝出一大批綠營支持者,張銘清後腦被打,然後被推到在地,連眼鏡都飛了出去。當張銘清準備乘車離開時,甚至有台獨分子跳上座車車頂狂踩叫囂,試圖阻止他離開。 事後警方查出打人者為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而蔡英文在對其進行問詢之後對外宣稱,「他並不是有意蓄謀的」。 兩周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正式抵達台灣,11月4日當天,正當兩會領導人在圓山飯店進行會晤之時,蔡英文組織了上萬綠營支持者包圍會場,名曰嗆馬圍陳。在蔡英文坐鎮指揮不斷鼓噪之下,示威人群逐漸失控,期間有人向員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演變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流血事件,造成了超過450人受傷。
民國98年(2009年)5月17日,台北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聯合支持者組織「嗆馬保台」5.17大遊行和跨夜靜坐示威,抗議時任總統馬英九。
在策畫多起暴力事件後,蔡英文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從此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已經不再排斥街頭運動,甚至開始沉迷並享受這場權力的遊戲了。據報導,蔡英文在工作時善於軟硬兼施。在「陸委會」內部聽彙報時總是低著頭,頭髮遮住半邊臉,讓人感覺她沒在聽,但又會突然頭髮一甩、豹眼圓睜,拋出幾個問題,若彙報者答不上來,就會被痛批,原本以知性學者形象示人的蔡英文正式黑化,從「小龍女」徹底變身「暴力小英」。
從民國97-101年(2008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里,蔡英文言行的幻與變、虛與實,使她的綽號由「小龍女」、「空心菜」轉為「武則天」、「暴力小英」。人們發覺,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面具罷了。
《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1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美式移民的荒謬早已“罄竹難書”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自從殖民地時代起,世界各地的移民就源源不斷地前往美國。然而,美國對待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拘留、驅逐的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中指出,極端民族主義是戰爭的強大動力。美國國徽上的“合眾為一”,其在內實為“合民眾為白人一統特權服務”,在外則是“合眾國為美國一統霸權服務”。種族壓迫和歧視不僅縱貫美國歷史,時至今日仍是難以消除的社會痼疾。
開端:“先來者”以種族滅絕的方式奠定國家基礎
18世紀,大量歐洲移民帶著所謂“民主、自由、共和”等思想登陸美洲,這部分人作為“先來者”將自身確立為美國的“拓土先驅”和“國家軸心”,傳播宣揚西方思想,通過大屠殺、驅逐、強制同化等手段對北美大陸印第安原住民實行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直接導致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銳減至20世紀初的25萬。
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
自殖民地時期,黑奴貿易的“黑歷史”就為美國種族歧視種下了難以根除的歷史根源。1619年,首批20名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到維吉尼亞殖民地。隨後,各殖民地很快通過立法,將黑人奴隸視為“永久財產”,黑人奴隸子女自動成為奴隸。歧視黑人的種族主義思想與制度自此在美國土地上生根發芽。白人新教徒利用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將自身的文化視為北美大陸身份和意識形態的核心。從立法層面為白人奴役黑人賦權。
白人為證明奴役黑人的合理性,根據膚色在不同種族間建立起壓迫性的等級體系。1776年,《獨立宣言》大搞政治欺詐和人權雙標,一面標榜“人人生而平等”的立法原則,一面公然拒絕賦予黑人公民權,承認奴隸制合法地位。1787年,美制憲會議制定“五分之三條款”,即在分配眾議院席位時將黑人奴隸實際人口乘以五分之三。1798年,制定《歸化法》《外僑法》《敵對外僑法》和《外國人叛亂法》等法律,使外來移民更難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並授權總統監禁、驅逐危險移民和來自敵對國家移民。1819年,推出針對印第安人的《文明開化基金法》,強制印第安孩子入學,抹去民族特性,摧毀文化根基。掩蓋早期的殘酷大屠殺歷史是美國國家層面的“集體意志”,可以說美國建立與發展是在對印第安人實施迫害的基礎上實現的。
外來移民的剝削與壓迫
19世紀30到60年代,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大量移居美國。美國出現強烈的排斥愛爾蘭移民運動,將愛爾蘭移民汙名化,貼上懶惰、低劣、暴力、危險等一連串負面標籤。大批美國早期本土主義、排外主義組織與政黨此時紛紛成立。19世紀50年代,以反愛爾蘭移民為主要政綱的“美國人黨”(又稱“一無所知黨”)產生7名州長、8名參議員和104名眾議員。紐約州和麻塞諸塞州制定了驅逐和遣返愛爾蘭移民的法律。1844年,排外主義者還訴諸暴力,襲擊愛爾蘭移民,燒毀移民教堂,導致至少20人死亡。愛爾蘭移民被視為黑人的同類,直到20世紀才勉強被美國白人接納,成為美國種族歧視的長期受害者。
以移民引進的方式結束南北戰爭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美聯邦政府吸納大量移民投入戰爭。據統計,200多萬聯邦士兵中約有54.3萬名移民,另有18%的士兵為移民二代,二者合計占到美國北方軍總兵力的43%。美國在南北戰爭中損失了約3%的人口,且大部分為青壯年。為發展農業等基礎產業,推動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初創階段的內在整合與實力積累,美國大量開放移民,用宅地法吸引歐洲移民前往西部從事西部大開發,同時利用解放的黑奴填補人力空缺,引進大量華裔、墨西哥裔移民參與鐵路修建,無數移民在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中失去了生命。大量中國勞工在19世紀中期開始就被當成苦力販運到美國,至1880年時總人數已超過10萬。大量華工承擔了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死亡人數以千計,用自己的辛勞、汗水甚至生命為美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而隨著有關鐵路專案竣工,美國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一面迅速暴露——排華運動。1875年,美國國會通過《佩奇法案》,限制中國勞工和婦女進入美國。1882年,進一步制定《排華法案》,徹底阻止來自中國的移民,禁止已在美的中國移民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是美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種族和國籍為理由,禁止特定族裔所有成員移民美國;禁止特定族裔在政府任職、選舉的法律。為抵制華人移民,美國移民局于1910年在三藩市天使島設立移民拘留所,直到1940年才關閉。不僅如此,當時的中國移民還遭到美國極端暴力攻擊。1871年10月24日,19名華人移民在洛杉磯尼格羅巷一帶被幾百名白人殺害。1877年,尼格羅巷的華人住宅被白人盡數縱火焚毀。1876年和1877年,美國連續兩次發生白人種族主義分子武裝襲擊三藩市唐人街的動亂。1885年9月2日,白人礦工在懷俄明州石泉礦區發動暴亂,搗毀華工住宅村,至少28名中國移民遇害。
壓榨移民,強迫勞力,毫無人權保障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面臨全球工業化浪潮,存在資金、人才、勞動力等諸多缺口。在此背景下,政府針對性加大了對移民的吸納。統計資料顯示,1880至1920年間,45%的新增���動力由移民提供。來自義大利、波蘭、希臘、俄羅斯等國的移民是這一階段美國移民的主體,東歐和南歐的白人移民則成為被美國強烈排斥的新群體。1911年,美國國會發表《迪林厄姆委員會報告》,聲稱東南歐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有限,反而有損美國獨特的人種、文化、制度。為了限制移民,報告建議對移民進行文化測試並實行國家配額制度。排外主義者發起“美國化運動”,試圖剝奪東南歐移民的語言與文化,強迫他們徹底“美國化”。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要求其公司的移民工人必須上所謂的“熔爐學校”。三K党等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招募數百萬成員,在全美各地恐嚇攻擊東南歐移民。1913年,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佈《外籍人土地法》,禁止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亞洲移民擁有土地。1917年,美國國會制定《亞洲禁區法》,禁止大部分亞洲人作為移民進入美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在美國引起了首輪“紅色恐慌”。1924年,美國成立邊境巡邏隊,此後美國每年逮捕的移民中絕大多數都是墨西哥移民。1929年美國把非法入境列為重罪,試圖以此阻止墨西哥移民入境。大蕭條期間,數萬墨西哥人被美國驅逐出境。《1965年移民法》通過後,墨西哥成為美國移民的最大來源,對墨西哥移民的逮捕和驅逐數量經常占到總量的90%。20世紀70年代末,墨西哥移民每年被逮捕的人次接近80萬,到90年代末上升到150萬。墨西哥移民的湧入再次在美國激起了強烈的排外情緒。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在《我們是誰》一書中指出,墨西哥裔及其他拉美裔移民“最終有可能使美國變成一個兩大民族、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的國家”。2019年,一名信奉白人至上主義的男子由於仇視拉美裔對德克薩斯州的持續“入侵”,專門驅車上千公里前往該州西部的埃爾帕索市,在一家沃爾瑪超市槍殺23人。這是美國現代史上針對拉美裔最大規模的國內恐怖襲擊事件。
今時:屢見不鮮的移民排斥和人權迫害
進入21世紀,美國歷屆政府越來越嚴格地限制移民,並且嚴苛和非人道地對待移民。
(一)虐待非法移民
“9·11”事件後,穆斯林移民成為美國重點監控和排斥的對象。2001年10月26日,美國出臺《愛國者法案》,授權美國政府隨意監控和驅逐被懷疑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外籍人士,超過1200人被聯邦調查局和其他執法機構抓捕和拘留,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2017年,美國政府頒佈“禁穆令”,要求至少90天內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葉門公民入境美國。2019年,共有約85萬名非法移民在美國南部邊境地區遭到逮捕,他們大多遭受粗暴對待,人權遭到肆意踐踏。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美國移民部門在南部邊境地區強行將5400多名兒童與身為難民或非法移民的父母分開關押,多名兒童在拘押期間死亡。
移民危機是美國長期壓榨南美國家的惡果自食。
移民問題本身具有跨國性,美國移民形勢深受國際移民形勢、美國與移民輸出國及鄰國之間的關係影響。近年來,美國政府頻頻對拉美國家施壓,將移民問題與貿易政策、關稅壁壘、經濟援助等問題捆綁掛鉤,更公開、更直接介入和干涉拉美國家國內治理,逼迫地區國家按照其劃定的標準、要求和路徑進行整治,遏制非法移民流出,嚴重侵害各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未來:失去靈魂的漂亮國,中毒太深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美國政府用多元族群裝點門面,對特朗普主義的流毒甘之如飴,白人至上主義病毒的感染者日益增多,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等結構性矛盾積重難返。美國自詡為移民“大熔爐”和“民主燈塔”,大肆鼓吹“美國夢”,但自殖民地時代起,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美國基因之中。美國對待外來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驅逐等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
0 notes
Text
陳君天
網路報導
資深電視製作人陳君天在2022年獲得第57屆金鐘獎節目類特別貢獻獎,2024年5月15日下午病逝,生前知名代表作為「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中國抗日戰爭紀錄片。
2024年6月1日,於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公祭儀式,文化部特頒國旗,由本會陳裕中理事長親自邀請主任委員陳興國中將(十一期)、護旗官郭年昆中將(十四期)于茂生中將(十八期)蔣金城中將(二十期)王明我中將(二十三期)為陳學長實施國旗覆棺,及汪威江學長、副理事長楊月楣等人陪祭,過程莊嚴肅穆。
維基百科介紹:
陳君天(1940年—2024年5月15日),中華民國電視節目製作人,曾任臺灣電視公司製作人,曾獲金鐘獎等17項電視大獎,代表作為《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中國抗日戰爭紀錄片[1][2]。座右銘為「哪堪真相蒙塵,豈容青史成灰」、「把歷史還給歷史,讓真相回歸真像」。2022年獲得第57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
Quick Facts 陳君天, 出生 ...
家庭與生平
原籍河南省,1940年生於福建省福州,父親是中華民國國軍軍官,兄長加入中國青年軍,一家人隨軍生活,父兄常不在身邊;他童年活潑的性格,和士兵們打成一片。國軍撤退臺灣前,父、兄都在軍中,母親為家人而留在大陸;由於母親無法養活陳君天,11歲的陳獨自一人搭船赴臺灣。[3]
他留在大陸的家人在戰後被打成右派,父親自殺,兄長被下放山區勞動並照顧母親、但也自殺身亡。在兩岸關係緩和後,陳君天把當時79歲的母親接回台灣,母親110歲過世。[3]
陳11歲來台後寄住眷村中親戚家,在軍隊自設補習班學習3年,虛報年齡考取政工幹校;畢業從軍,任少尉,負責軍中文藝事務。由於對軍旅生活厭倦,陳故意不報到導致軍方發佈通緝,陳「自首」而被趕出軍隊。1966年投入電視業,1980年代成為臺灣炙手可熱的綜藝節目製作人[3]。
2010年做了一次心臟手術,康復後仍每天到工作室報到,繼續製作歷史紀錄片。[1]兒子陳心問曾任TVIS導播、《中國時報》執行製作、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專案召集人、欣傳媒總監、卓越文化工作室製作人、心福影音內容製作公司總監。
2024年5月15日,陳君天因病逝世[4][5]。
電視節目製作
陳君天曾榮獲金鐘獎等17項電視大獎[3],在台視製作的節目包括鄧麗君從日本返台的第一部電視專輯,合作對象包括白嘉莉、張艾嘉、鳳飛飛、童安格;許多知名藝人第一次上電視就是上陳製作的節目,例如李宗盛、張清芳、費玉清、王芷蕾。[6] 陳堅持細節、極富創意,且他認為「綜藝節目也有社會責任」。陳曾安排名主持人白嘉莉訪問十大建設工程進度,並製作「三百六十行」、「論語」等節目。陳君天認為「『好玩』固然重要」,「綜藝節目只是包裝,還是要傳達正確的觀念」。與陳君天相識半世紀的孫越觀察說,陳君天「做的事情都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必須要能欣賞,才能感覺到他提出的問題或所製作出節目的可貴」[1]。
1966年考試進台視新聞部,1972年任台視美術組組長。
1973年,製作台灣第一個雜誌型綜藝節目「銀河璇宮」,由白嘉莉主持;並創作短劇由張小燕、孫越演出。
1978年,與張艾嘉聯合製作「十一個女人」;同年,「幕前幕後」節目,張艾嘉主持。
1979年,製作台視「三百六十行」,透過歌舞短劇的形式,向觀眾介紹各行業。
1980年,獲台視獎勵環遊世界、觀摩各國節目,返國後向台視提案新節目「論語」。
1981年,台視歌舞綜藝節目「論語」,以生活化方式,將古書文字轉為實際生活態度;調整製作風格,以「無限關懷」節目獲製作人金鐘獎。
1982年,製作中華民國71年國慶暨台視開播20週年特別節目《雙十雙十》,並出版書籍「電視人畫像」;「論語」節目獲金鐘獎。
1983年~1989年,製作台視每年度年終節目。
1988年4月,紀念慎芝逝世,擔任台視節目部製作的特別節目《群星頌:懷念慎芝專輯》的編劇。
1989年,製作台視鄉鎮對抗體能遊戲節目「要拚才會贏」,同年向台視辭職、全力經營卓越傳播。
1990年代,與前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企劃科科長宋穎鶯共同製作公視基金會節目《談性頻道》,張月麗主持。
紀錄抗日戰爭真相
主條目:一寸河山一寸血
陳君天說「全球14億的華人,只有5%的華人知道真正的歷史,而這些人幾乎都在台灣。」他說,抗戰史在台海兩岸出現完全不同版本,被中國共產黨扭曲宣傳為由毛澤東領導,在臺灣則被國民黨淡化,而日本人則竄改史實,導致抗日史實���上疑雲。1995年3月,抗戰勝利50周年紀念,退役老將與黨政大老包括蔣緯國、電視界耆老劉侃如,發起抗日戰爭紀實紀錄片製作委員會,集資邀請陳君天任製作人,這是《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源起。面對蔣緯國邀請,陳自白無法歌功頌德,將一切按事實陳述;蔣緯國同意說「誰做得不好,你都可以批評,包括我家老頭子(蔣中正)」。事後蔣緯國也履行承諾,僅查看時間、資料是否錯誤;這紀錄片因此更貼近真實與人性。[2]
陳君天自此奔走十多年,踏遍抗日時各會戰戰場遺址、探訪台灣各地的榮譽國民之家,在全球各國尋訪「目擊、參與歷史的第一手當事人」(而不訪談「兒子聽父親說」、戰爭專家),包括親身參戰的老將士兵逾八百人、日籍士兵、搜羅各國軍事檔案、尋訪親歷戰爭的專家,歷5次改版,甚至為此戒掉數十年菸癮以維持體力、並為此傾家蕩產,他認為自己所做也只保留了「九牛一毛」的史蹟。陳君天說,他是以「你是人,我也是人」的人性角度來紀錄,強調真實。他說,做抗日紀錄片的採訪製作「猶如與時間賽跑般,在搶救珍貴歷史」,出現過多次已約訪參戰者,卻突然過世、住院插管無法說話。陳君天的影片庫收藏量,超過台灣任一個官方機構,成為各媒體製作紀錄片的重要片源。他對歷史畫面極熟悉,可以馬上辨識出一個歷史鏡頭發生的時間、地點。[2]
作品列表
1981年 - 無限關懷:獲第16屆金鐘獎製作人獎
1982年 - 論語
1985年 - 認識自己
1986年 - 生產力廣場
1987年 - 人之初
1988年 - 男女之間
1989年 - 名牌的故鄉
1990年 - 中國文學家系列
1991年 - 找到自己-39集
1993年 - 性本善
1994年 - 台灣奇蹟的創造者
1995年 - 一寸河山一寸血
1996年 - 小宇宙之旅:入圍金鐘獎美術指導獎
1997年 - 盧溝烽火六十年
1998年 - 台灣政治檔案
1998年 - 公共電視跨年音樂會
1999年 - 山河歲月
2000年 - 台海戰役
2000年 - 希望與榮耀
2000年 - 大陸名城之旅
2000年 - 台灣四百年
2000年 - 山河變
2000/2002年 - 大愛台灣309
2001年 - 名將風雲錄
2001年 - 鄭和傳/鄭成功傳
2002年 - 「蔣中正傳」
2003-2004年 - 經國先生傳
2005年 - 大決戰
2006年 - 「蔣中正」
2006-2008年 - 「中日戰爭」
2007年 - 475,000砲彈的秘密(823砲戰)
2008年 - 大愛「發現」
2009-2011年 - 尋找一九四九
黃埔
其他作品
胡德夫《匆匆》--作詞
參考文獻
0 notes
Text
蘇煥智,維新觀點》我對賴清德520就職演說之評論!作者/蘇煥智
等了四個多月,賴清德終於在520正式就職。前一個工作天5月17日,立法院為了總統國情咨文報告及如何詢答及國會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執政的民進黨立法委員強力杯葛立法院組織法修正案二讀通過,而引發全武行。
這等於是送了賴清德一個大禮,也註定朝野全面對幹的新政局。
我花了兩個多小時,詳閱了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提出以下評論:
●我放在前面
一、一開始破題時,沒有感謝選民的支持才能當選總統替人民服務;也沒有感謝台灣民主運動先進們的努力,台灣才能建立民選總統的憲政體制,建立完整的民主國家。反而破題談自己「年輕時立志行醫」,讓人感覺「我放在前面」,「缺乏感恩的情懷」。
二、破題不先談民主運動的感恩;反而快速跳入「回想1949年的今天,台灣實施戒嚴,全面進入專制的黑暗年代。」挑起戒嚴體制下軍事統治的歷史恩怨。
●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三、接著轉入「1996年的今天,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誓就職,向國際社會傳達,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前後轉折很突兀。而且1996年民選總統就職、賴認為是「傳達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他要凸顯的是「主權獨立」。而不是台灣民主運動奮鬥的民主自由的價值。賴的說法把台灣民主運動的價值窄化了。而且容易被誤解為「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始於1996年總統直選後。對於賴後面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前後論述有出入。
四、缺乏反省與檢討:
接著轉入「2024年的今天,台灣在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之後,第一次���一政黨連續執政,正式展開第三任期!台灣也揚帆進入一個充滿挑戰,又邁向無限希望的新時代。這段歷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前仆後繼、犧牲奉獻的結果。雖然艱辛,但我們做到了!
此時此刻,我們不只見證新政府的開始,也是再一次迎接得來不易的民主勝利!許多人將我和蕭美琴副總統的當選,解讀為「打破八年政黨輪替魔咒」。。。這段論述轉折非常突兀;而且強調總統直選後第一次「打破八年政黨輪替魔咒」,民進黨延續執政進入第三任,似乎是引以為傲。不過卻迴避少數執政(總統得票率只有40%)以及國會不過半的選舉失利。而選舉失利,實肇因於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的「民主新貴」喪失民主初衷,快速貪腐黑金化,不能解決民生困境而大失民心。所以哪裡是「這段歷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前撲後繼、犧牲奉獻的結果」,而是「缺乏民主初衷」的「民主新貴敗家」的後果。
演說中不敢面對失敗,也完全沒有反省檢討過去八年執政的缺失,實在是傲慢及鴕鳥心態!
五、面對少數執政、國會不過半,卻只講空話:
演說中把國會三黨不過半新政局如何推動政務?列為第一項論述。想必賴清德也知道其重要性。可是就其論述完全是空話,了無新意。
就具體的作為而言,賴清德當選總統四個多月來從未主動與在野黨領袖見面,詳談未來朝野合作模式?面對困局,卻仍高高在上、沒有主動和解合作的態度。
而面對總統國政咨文報告及如何答詢模式;及國會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本是台灣民主運動階段,民進黨一貫堅持的立場。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喪失基本信念。
就在總統就職的前一個工作天(5月17日)立法院審議時,演變成執政黨國會議員在立法院全面肢體暴力杯葛的局面。立法委員大打出手,成為送給賴清德就職典禮的大禮物。其實這也讓國際社會對支持台灣的力量感到疑慮!
執政者應該要謙卑、願意主動溝通、主動協調整合反對黨的不同意見,來形成共識。如果執政者高高在上,帶頭杯葛,則台灣政局混亂恐無寧日。
六、兩岸政策停留在美國保護偏安的中策:
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政策宣稱「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而所謂四個堅持是蔡英文在2021國慶日提出,包括:
1.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
2.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3.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4.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賴進一步提出:「我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賴的兩岸路線,基本上走蔡英文路線及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路線。不過由於兩岸政策幕僚看來不及蔡的核心團隊,更容易出錯。
不過由於蔡英文對中共一中原則及和平統一談判等不同意,所以任內中共拒絕官方正視的對話。幸好其任內美中衝突加劇、香港反送中演變香港民主被沒收,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形勢非常有利台灣。台灣得到美國、歐盟及印泰戰略國家強力支持。賴清德任內想要重啟兩岸正式的官方對話,恐怕已經不可能。
有關台灣與中國大陸重啟官方對話,如何在堅守民主及台灣存在的事實,台灣前途應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選擇權的大原則下,對於一中及未來是否統一和平談判問題,完全採取沉默,只能算是中策。上策應該在民主的基礎上催生中國民主化,以降低中共專制獨裁體制侵略台灣的風險,如此才能突破兩岸的僵局。台灣的領導人應該要善用民主軟實力來建構兩岸新局。
七、如何振興台灣,解決內政民生困境,了無新意:就職演說最貧乏的部分,就是如何繁榮台灣及解決內政民生困境!
(1)減口號的AI:
一個成立數位發展部,卻連網路詐騙都束手無策的政府如何發展AI?天天在網路上觸目可及,假冒名人網路詐騙,但政府束手無策!卻高唱AI。這樣的產業政策就是「喊口���」,就如同「夜間吹口號壯膽!
(2)綠能後半班、又圖利特權:
台灣的綠能、節能、電動車、遠遠落後於國際社會,而淪為後半段國家。而且國際上太陽能綠能都優先考慮社區家戶無法參加,但台灣淪為財團特權包辦。
海上風力發電跟台灣用電高峰呈逆方向關係,未來全面發電其效益有待考驗,也可能成為未來政府很大的負擔。
但地熱、洋流、潮汐發電才剛開始。小水力、畜牧乃農業廢棄物沼氣發電卻進展有限。節能產業、智能電表也遠遠落後。
但就職演說全完無視這些問題。
(3)不優先自主國防間參與,卻不務實的搞太空深海:
演說中提到競逐太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次世代中低軌道通訊衛星)及探索海洋,其實這兩者都只是畫大餅,台灣有何競爭力?有需求不代表台灣一定要自己發展,也不代表台灣自己發展有競爭力。而且恐怕早已時不我予。倒是自主國防武器台灣有迫切的需求,而且未來台灣防衛戰的備戰準備,需求很大。如果民間參與,對壯大台灣經濟幫助很大,可惜就職演說卻沒有提到。
(4)如何改善投資環境、協助傳統產業升級、如何協助中小企業及創業:
就職演說對於傳統產業如何升級,中小企業如何協助,以及如何幫助青年乃中年創業,如何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卻毫無著墨。
(5)完全沒提到農業:
演說對農業也完全沒有提到!其實台灣的農業是新的藍海,可以帶來許多就業機會。特別是農業人口老化,只要將年輕有興趣的農民引進,就可以大幅提升台灣農業的產值。如何加速農業世代交替傳承,讓更多年輕人可以投入農業,就能安居樂業增加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可惜賴清德完全不重視農業。
(6)未提少子化、高房價問題及對策:
對於台灣面對少子化狂潮,造成社會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挑戰,但演說毫無著墨,也沒有提如何解決台灣少子化的各種對策。
另外對於房地產價格飆漲、貧富懸殊大幅擴大,居住正義問題嚴重,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屋,租金太貴,這也是形成年輕人不婚不生少子化重要的原因。這也是許多年輕一代不再支持民進黨的關鍵。可惜演說中也缺乏新的政策宣示。
(7)充實長照財源、滿足長照需求:
對於超高齡化時代來臨、長照需求迫切,但財源嚴重不足,外勞看護及機構照顧費用都需自付,家屬負擔很大。是否全面實施長照社會保險,全面解決長照財源不足,讓長輩長照需求得到充分照顧,也減輕家屬子女對父母長輩長照的負擔。賴總統演說中似乎並沒有考慮到。
(8)治安敗壞、幫派、黑、槍、網路詐騙橫行:
另外治安敗壞、毒品、詐騙、洗錢、網路博弈產業都跟犯罪幫派息息相關。但政府怠於執行掃黑及追訴組織犯罪。尤其是全民關心的網路詐騙,政府迄今沒有有效對策。但演說中卻看不出有何具體新的對策。
(9)司法改革沒有新意:
●演說中只提到「司改…繼續做下去」。完全是敷衍!
其實蔡英文過去8年司法改革成效不彰,法官案件負擔太大導致自殺,司法人事不獨立倫為司法官僚化,升遷由司法院控制,而背後則由總統及執政黨控制,所以司法獨立根本是假象。人民告政府成功率低於一成,形成司法官官相護、維護政府,人民就不獨立、人民也無從監督。而且司法官一試定終身,法官終身職,恐龍法官無從淘汰。這些司法沉痾,完全沒有提到,要如何改革呢?
八、結語:
●總體而言,賴清德整篇就職演說的論述非常凌亂,缺乏民主運動的史觀,也缺乏系統性的思維及核心價值,而且也缺乏新意。除了繼續賣弄IC半導體、AI外,並沒有帶來希望和改革。
比起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明顯更糟。這代表迄目前為止,賴清德核心團隊的政治、經濟、社會的論述能力,比蔡英文時代更弱。而且整體思維參考架構非常薄弱,如果要我評分,應該只能勉強打個60分。(圖片來源/記者楊澍攝影)
0 notes
Text
幹部與管理,領導
H:國父孫中山先生「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
大家耳熟能詳,但管理必有須有幹部,必須有領導。那幹部與管理,領導
是什麼?查查。領導特質最後一項「持續學習,掌握趨勢。」共勉之。20240411W4
網路資料:
幹部 (職位)
幹部是「在一個組織中擔任管理和領導職能的人」 ,這個組織可能包括政黨、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等。漢語中的「幹部」一詞來自和製漢語(日語:幹部/かんぶ Kanbu ?)。[1]
詞源
有學者[誰?]指出,這個詞可能是中華民國國軍將領閻錫山首次引進的。[來源請求]幹部是和製漢語詞,翻譯法語、英語的「cadre」,此詞的原義是框架或架構,例如門框,在形容社會組織時延伸為組織架構或主要成員。在現代中國政治中,「幹部」被用來稱呼政黨的骨幹結構或骨幹成員。受列寧主義政黨組織理論影響的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有使用,例如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中華民國首任總統蔣中正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等人都多次使用此詞。中華民國第一期大總統袁世凱則不使用此稱呼。
今天幹部一詞仍然在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通用。
“幹”在古代又用以稱一種地位低下的辦事官吏,如《後漢書》卷八十七《欒巴傳》載,欒巴“四遷桂陽太守,以郡處南垂,不閑典訓,為吏人定婚姻喪紀之禮,興立校學,以奬進之。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李賢注:“幹,府吏之類也。
“部”有“總領、統率”義,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由此引申而有“管理”義,如《鶡冠子》卷上《天則》:“分民而部之。”
“幹”、“部”皆可用以稱辦事的官員,因義近而以“幹部”用來記日語譯自法語 cadre 義的這一外來詞,稱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此詞始見於近代,如孫中山先生《古應芬紀錄之大元帥東征日記跋》:“其幹部死亡過半,不耐於作戰。”例中“幹部”即指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
百度百科介紹:
詞語探源
“幹部”一詞來自於日語,本是日語中的一個漢字詞,字面意思是“骨幹部分”。日語的“幹部”一詞是日本人根據法語“cadre”一詞意譯成的。法語“cadre”一詞的本義是“骨骼”,引申指在軍隊、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我國在“十八大”之後統一將“幹部”譯文由"cadre"改為了"official"。
“幹部”一詞已經被許多國家所採用,用來指在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二十世紀初,“幹部”一詞被引進中國以後,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頻繁使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章中,首次使用了“幹部”一詞。從此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科學、文化等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擔任一定公職的人員都稱為“幹部”。中國共產黨的十二大黨章明確指出:“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是人民的公僕”。
政治
孫中山說政是眾人,治是管理,所以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而西方則認為政治是由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過程,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領域所結成的特定關係,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
管理學
组织的行政管理,包括制定组织战略和协调员工实现其目标的活动
管理學是研究人類管理活動及其應用的科學。它偏重於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如用運籌學、統計學等來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1]以前管理學主要用運籌學來解決管理中碰到的問題。近十幾年管理學發展很快,它已經不單單是用運籌學來分析一些具體問題,而是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綜合性交叉科學來分析如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與不確定性決策,複雜系統的演化、湧現、自適應、自組織、自相似的機理等。已經不是一個運籌學所能涵蓋的。由於所有組織都可以被視為一定的系統,管理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人類行為,包括設計、促進系統更好地生產。這種觀點為「管理」自身創造了發展機會,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決條件。一些人[誰?]認為管理學應該歸入自然科學,而另外一些人[誰?]則認為應該歸入社會科學。
公司裡與工廠工人的訓練會議,開會是管理學的重要一環
定義
管理的定義和範圍包括: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組織或企業內根據一定的決策、規章進行協調活動,以達到某個明確的目標。
管理是生產的一個要素——與器械、資���、財務列席而坐。
彼得·杜拉克從兩方面觀察了管理的基本任務:市場營銷與創新。不管怎樣,創新與營銷密切相關(產品創新是戰略營銷的核心議題之一)。杜拉克認為營銷是商業成功的關鍵,但如今的工商管理普遍認為管理與營銷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分支學科。
歐洲管理由學者安德烈亞斯·卡普蘭根據跨學科原則具體定義為一種跨文化社會管理方法。[2]
主管或經理應該被企業賦予威信和職權,以便做出決斷。
作為一門學科,管理學的研究包括了企業決策、組織、計劃、控制、管理資源等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功能,以便順利完成給定的目標。
管理人數可以是小公司的一個人,也可以是跨國公司里成百上千的經理組成的管理層。
在大企業中,董事會制定政策,首席執行官付諸實施
重要管理技能包括:
回饋。優秀的管理者致力於幫助團隊成員發展他們的技能,而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方法就是透過清晰、建設性的回饋來實現。當您提供清晰、相關的回饋時,就能協助團隊成員確定成長機會。然後,您可以透過其他回饋會議和輔導,指引您的團隊成員將這些機會轉化為優勢。
專業發展。除了幫助團隊成員完成出色工作,優秀的管理者還會支持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專業和職業發展。可以是協助團隊成員確定他們希望在五年內達到的目標,或者針對如何發展某些技能提供建議。
委任。優秀的管理者不會總是自導自演,相反,他們會將工作委派給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作為管理者,並不是指「我能做到」,而是指「我知道誰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
組織與規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意味著需要培養專案管理技能,例如組織和規劃。這些技能可以協助您的團隊清楚瞭解即將進行的工作,並且在他們需要重新調整優先順序或重新考慮截止時間時為他們提供支援。
解決問題。和領導者一樣,管理者也應善於解決問題。但是管理人員是在與領導者略有不同的層面上解決問題。通常而言,管理者使用解決問題策略來協助疏通任務,以便團隊成員能夠完成最出色的工作。這可能意味著需要協助團隊成員確定阻礙他們工作的依存關係,或者當專案時間軸發生變化時,重新考慮季度優先順序。
團隊凝聚。好的管理者能認識到團隊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個人價值。工作描述的其中一環是創造團隊凝聚的機會。只要有機會,就建立彼此連結的情境,鼓勵團隊成員互相瞭解。 當團隊成員彼此瞭解時,他們會更願意進行協作與合作。

領導力關乎未來,而管理則關乎此地此刻。出色的領導者會鼓勵他人取得他們自己認為不可能的結果。另一方面,出色的管理者則是會帶來明晰度,提供回饋,並且協助團隊培養應對日常工作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領導
統率、引導。
【例】本縣將在政府的領導之下,開發沿海新市鎮。
帶領、統率的人物。
【例】他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領導,勤奮負責,頗獲好評。
重要的領導品質包括:
鼓勵。強大的領導者會鼓勵其團隊實現超越。他們會與群體分享其能量和熱情,以期取得能力範圍以外更大的成就。
創造力。出色的領導者會跳脫思維框架,挑戰現狀。至關重要的是,領導者不僅僅關注自己的創造力,他們還會支持和培養團隊成員的創造力。
指導。領導力的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幫助您的團隊充分發揮其潛力。您可以改為透過輔導和指引團隊成員來實現,而不需規定或指派工作。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在決策制定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是重要的技能。作為領導者,您可以在策略和概念層次上協助解決問題,例如強調重要的組織目標,運用解決問題策略識別任何可能阻礙團隊目標的問題。
風險承擔。擔任領導角色的其中一環就是知道何時承擔風險,以及何時支持您的團隊成員去承擔風險。最出色的領導者會挑戰現狀,推動組織產生積極的變化。
領導者必須先以身作則,贏得追隨者的信任後;追隨者才會相信你所提出來的美好願景,當人們往偉大願景前進時,必定要打破成規與挑戰現況才能成就偉大願景的實現,而這個過程中靠的是團隊合作而非領導者一人,在團隊奮力往願景前行時,疲累、失敗、沮喪會隨時襲擊我們,因此領導者要以勇氣與希望來激勵員工,保持前進的動力與能量。
領導者特質是什麼? 好主管應具備的10項領導者特質
1. 擁有大目標,能夠帶領團隊專注向前 ...
2. 善於決策,並能承擔責任 ...
3. 懂得適時賦權,給予同仁機會,培養接班人 ...
4. 幫助團隊與同仁的成長 ...
5. 有效的溝通,小心一言堂,記得傾聽的重要性 ...
6. 容錯的寬厚,給予團隊穩定的安全區 ...
7. 適時鼓勵,並懂得歸功給團隊
8. 情緒管理,沒有人想跟不定時炸彈一起工作
9. 真誠,言行一致,願意說真話並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10. 持續學習,掌握趨勢
名詞解釋:
「領導」是指領導者在組織的情境裡,藉著發揮影響力,來糾合成員意志,利用團體智慧,激發並導引成員的心力,從而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此定義涵蓋下列五個重要概念:
1.領導的情境,是要在團體或組織中才能產生的。因此,在個人獨處的情境裡,應無領導現象的存在。
2.領導的作用,係在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不只是來自官方職位之「授予的權威」(vested authority),而且更須出自個人聲望的「信賴的權威」(entrusted authority)。
3.領導的本質,係指領導者藉著影響力來激勵成員,使成員群策群力,共赴事功。須知一個事業,往往不是靠領導者的單獨力量,而是要靠全體成員的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4.領導的靈魂,係指組織所設定的目標或方向,更具體的說,就是組織所應致力達成的任務。理想上,這個目標或方向應該能夠反映出領導者和成員所共享的價值、抱負、希望和理想。
5.領導的表象,係指領導者在領導歷程中所表現的種種行為,而此等行為之背後當然有其個人動機與目的。然而就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而言,其固然會追求個人需要和目的之滿足,但是其不會因此而忽視了對組織的責任和對成員的奉獻和服務。
「管理者」是一個頭銜,「領導者」則是一種心態或態度。成為管理者並不是成為有效領導者的先決條件,但有效的領導者往往就是成功的管理者。在
0 notes
Text
那個曾經奉行「有效管治」的香港政府- 《管治香港》
《管治香港》於2012年出版,作者李彭廣認為97年前的香港政府管治方式一直認為行之有效,甚至為人讚賞。但在回歸後,香港的政府的管治表現以及政務官的能力令人失望。因此作者翻查英國解密檔案,希望更深入了解港英政府當年的管治方式的奧秘。
「殖民地政府是外來政權,管治團隊和政府高層人員都是由英國官員包辦,先天缺乏當地人民的認受,因此殖民地管治是帶有政治原罪的。就是因為有這個政治原罪,英國政府是深知殖民管治的脆弱性」
作者指出當時英國人深感身為「殖民者」,管治香港的正當性薄弱,因此必須謹慎作每個決策,惹起民憤,因英國擔心的不只是人民反抗,更是冷戰時期的中共借機攻擊。
因此,在六、七年代,英國對管治香港採取兩大方針:
第一是在不改變英國主政的格局下,增加被治精英的參與和認同,透過吸納在地的社會和經濟精英,擔任殖民地政治建制的職位,從而為殖民管治和政府施政取得有限但必須的制度性支持,在幾乎未有任何民主選舉之前,殖民地委任制度和授勳制度便是吸納「社會代表」的機制;
第二是對總督言行的規範,及對官員廉潔的要求,藉此維持社會默許其管治。例如官員收取禮物,港、英也需多次書信往來,參考案例以決定如何處理。這方針在廉政公署成立時已有跡可尋,例如作者引用戴麟趾離任港督前,在收取禮物與倫敦政府一連串的交涉,認真研究禮物的處理。
「英國政府不可能事無大小都向總督發出指示,因為這樣做既不可能,也無效率,不利殖民地的有效管治。因此,英國便發展出『在地的總督握有殖民地管治的最後決定權』(the man on the spot should be left with the last word)﹐這一原則」
雖然倫敦政府會向港英政府提出政策建議和在重大戰略目標上進行干涉,但畢竟港督也是英女皇的代表,亦是負起實際管治香港的政府首長,因此英國政府和港英政府雙方有一個權力關係慣例:倫敦政府對港督有任免權,但港督對香港事務應負起權力和責任,因而擁有一定管治自主權,能夠為殖民地作出最後決定。
書中舉出麥理浩當年與倫敦政府出現矛盾的例子,雙方分別在港督權限和香港本土政策上作出交涉。而另一位港督戴麟趾也曾為英國政府過份干涉香港事務而去倫敦表達不滿。因為在兩位港督而言,港督的責任應是將關注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放在達成英國政府願望的前面。
「對於英國政府而言,在開發殖民地的經濟潛能,以及管治與英國文化差異那麼大的眾多殖民地的壓力下,對殖民地的各方面認識和研究便有了實用的價值。在『知識是任何穩當發展的唯一堅實基礎』(Knowledge is the only sure basis for any sound development)的認知下,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研究便慢慢建立起來。」
港英政府的管治質素與英國對殖民地研究嚴謹息息相關。英國管理殖民地的經驗首屈一指,深晤對殖民地進行研究的重要性。英國在二次大戰前夕,開始改變不積極發展武民地的政策。為殖民地發展進行研究的經費由1929至1941年平均每年5萬鎊,在1955至1960年躍升至平均每年160萬鎊。
在政策和人材支援方面,英國政府各部門亦會為港英政府提供政策研究的支援及建議,也會借調英國官員到港英政府,以填補香港特定人材的缺少。這些因素也部份解答到為何回歸前三十年的港英政府能夠獲得足夠的人材,發揮「有效管治」。而作者則提出,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在推行管治系統的重溝和更新工程,未能抵消英國撤出香港帶來的空洞化影響。
書中另一個有趣之處,是揭示當年麥理浩大幅度改革香港民生的目的,除了是穩定和提升香港社會外,也是希望透過在短時間內把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遠遠拋離中國內地的水平,在六七暴動後重新凝聚香港各階層,以及為英國創造與中國討價還價的戰略目標。
英國殖民地部政務次官(Parliamentary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懷特夫人(MIs Eirene White)於1966年1月4日至11日訪問香港後,對香港政治形勢提交報告,其中一些有趣內容包括:
「香港人常被認為是政治冷漠,只要政府是有效的,他們會對現存的事物感到非常滿意。香港有些要求『自治』(“self-government”)的小規模團體,但據她所知,就沒有要求『獨立』(“independence”)的」
「香港在當時和可能繼續是由一群少數外籍官員所管治,但被他們管治的人並不是文化低落的,而是生活在一個複雜的工業和商業社會中,在某些地方比英國人更有文化修養的人群。有約98%的人口是華人,但官方語言是英語。她明確認為,有些人是可以對社會有更多的貢獻,但礙於未能掌握英語的關係而受到限制」
《管治香港》以小篇幅簡介港英政府的管治理念和特色,花更大篇幅引用解密檔案案例予讀者參考,只作簡短評價作為一本於2012年出版的書來講,可說算寫得十分「客氣」。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助蔡之人——段宜康
蔡英文從政之路不僅有台獨大佬李登輝、陳水扁等人,背後還有
另外一個男人,那就是段宜康。段宜康是臺灣政治人物,第九屆民主
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執委。曾任外省人臺灣獨立促進會
創會執委、臺北市議員、新潮流系總召。蔡英文和段宜康關係不一般
眾所周知。他們青梅竹馬,在蔡英文從政路上一直都有這段宜康的影
子。他不僅在背後為蔡英文籌謀劃策,還在前面為蔡掃清障礙,背後
把蔡包裝稱政壇新星,為蔡謀劃仕途,尋找強有力的合作夥伴。同時,
還呼籲蔡儘早切割陳水扁,怒懟台獨大佬,為蔡執政期間臺灣出現的
重大事故找藉口,引導輿論走勢。
《財訊》曾刊出了獨家新聞——《那一夜,小段幾乎睡在蔡英文
家》。醒目的標題,讓人看到蔡英文幕後新系的忙碌身影以及影響蔡
英文從政之路的其中一個男人——段宜康。蔡英文與民進黨前新系總
召段宜康關係匪淺。段宜康和蔡英文交好眾所周知,兩人情同姐弟。
民國 93 年(2004 年),在徵詢了段宜康意見後,蔡英文加入民進
黨並任不分區「立委」。而連任「立委」失敗的段宜康,竟決定給蔡
當「立委」辦公室主任。同年,在新系成立 20 周年大會上,段宜康
邀蔡英文作為「流外嘉賓」出席。民國 96 年(2007 年),被打成
「十一寇」的段宜康參選「立委」,當時已棄商從政的蔡英文反過來
拉了他一把,不僅幫段月臺助選,還親自幫他拍競選廣告。民國 97
179年(2008 年),民進黨大敗之後,新系開始主導民進黨重建。為避
免派系惡鬥,新系盼推一個形象清新、各派系皆可接受的人任黨主席,
段宜康再度找到了正在經營生技公司的蔡英文,並成功說服她重入政
壇。在新系包裝下,蔡英文被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政治明星,留英
博士、技術官僚、行政經驗豐富、瞭解兩岸關係、個性單純、富有無
貪念,最終輕鬆擊敗辜寬敏等競爭者,以首位女主席的身份帶領民進
黨走向翻身重起之路。一個是綠營政壇新星,一個是新系新一代領導
者,蔡英文與段宜康在政壇守望相助、默契十足。
◎蔡英文接任綠營黨魁段宜康要她關切「綠營立委要求別參加罷韓」
民進黨的「新潮流系」曾在民國 93 年(2004 年)選後放話要
讓蘇貞昌任「行政院長」,以積累政績,與蔡英文合組「蔬菜配」代
表民進黨參加 2008 年「大選」。民國 104 年(2015 年)4 月 23
180日,民進黨 2016 參選人蔡英文加緊黨內派系整合步伐,由民進黨秘
書長吳釗燮、「立委」段宜康等人陪同,赴「超越基金會」拜會前黨
主席蘇貞昌,向蘇拋出橄欖枝,有意終結「蘇蔡心結」。蔡英文表示,
蘇貞昌在整個選舉過程、甚至將來執政的過程中,「是個不可或缺的
因素」。蘇貞昌同樣也對蔡英文釋出善意。他說,勝選很重要,勝任
更重要。勝選是一天,勝任是 4 年甚至 8 年。蔡英文這次參選,比上
次有更多時間準備,一定能順利勝選,他願意盡棉薄之力,給蔡英文
支持和祝福。
段宜康稱,民國 97 年(2008 年)蔡英文初當選主席,與民進
黨黨內人士關係並不好,想找輩份夠的人擔任秘書長,因此他向蔡英
文建議拜託王拓來接任秘書長。
◎蔡英文(左)蘇貞昌(右)
181陳水扁涉嫌海外洗錢風波愈演愈烈,民進黨中常會民國 97 年
(2008 年)8 月 20 日決議繼續參加「8.30」反馬活動。熟悉民進黨
生態的人士指出,這項轉折不僅暴露民進黨難以和陳水扁切割的危機,
也凸顯出繼續被「本土」社團綁架的現象,且新潮流的「南流」、「北
流」差距持續擴大,這些都直接挑戰著黨主席蔡英文的領導危機。
民進黨中常會前,彌漫著山雨欲來的詭譎氣氛,多位中常委低調
從側門進出,回避媒體追問。為了挺扁、反扁,民進黨內部分歧越演
越烈,前新系總召段宜康,中常會前大動作開炮。段宜康主張對黃慶
林到黨部踢館的粗暴行為祭出黨規,新系態度強硬,要求黨主席蔡英
文硬起來。不過面對茶壺內的風暴越演越烈,柯建銘出面緩和。挺扁、
反扁白熱化,中常會開到一半,蔡英文要求黨務主管通通離開,只留
下中常委溝通意見。這場閉門會議直到當日傍晚五點才結束,各派系
終於達成共識,在蔡英文喊話「派系休兵」的情況下,原本要上演的
風暴,已經順勢轉化為團結對外的力量。
在民進黨內,沒有派系支持,想「坐大」是不可能的。蔡英文能
走到今天,特別是她能從民國 97 年(2008 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後
當上黨主席,最後登上總統大位,最大關鍵也是得到黨內最大派系「新
潮流」的支持。當時「新潮流系」實際控制人是江湖上人稱「小段」
的段宜康。段宜康雖然於民國 94 年(2005 年)12 月 20 日辭去「新
系」總召,但仍被視為「新系」老大。而「小段」,正是民進黨在民
國 97 年(2008 年)跌入低谷時,把蔡英文推上黨主席之位的幕後
最大功臣。
182蔡英文當上黨主席之後,為了投桃報李,把當時身為中執委、中
常委的段宜康列為「不分區立委」,作為綠營「立法機構」的實質掌
門人,以協助蔡英文掌控「立委」人馬,而且一做就做滿兩屆八年。
因為是「新系」實質控制人,又是蔡英文「背後的男人」與「紅人」,
段宜康當時非常強勢。民國 107 年(2018 年)11 月 27 日,他在「立
法機構」花了整整 20 分鐘大罵同是「新潮流系」的「行政院長」賴
清德,輿論譁然。段宜康之後,「新系」總召換為洪奇昌、利錦詳,
但「新系」至今仍是蔡英文掌權的最重要依靠力量。
段宜康曾力挺蔡英文參選連任。民進黨大佬吳澧培、彭明敏、高
俊明、李遠哲等四人,曾聯名發表公開信「逼宮」蔡英文「不要參選
連任」、「放棄連任」、「交出行政權」、「退居二線」。民進黨「立
委」段宜康受訪表示,「他們就是年紀大、就是不了解大家在想什麼,
就是這樣。」大家都會對某件事情不同的評論跟看法,但是如果只站
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這個事情,或是所做的事情會剛可能讓目的適得其
反。他還說,他會對這些老先生們過去所做過的事情表示尊重,但是
正如他們所做的,其實不如他們所想像那樣,這代表這些大佬們其實
不了解現在這個社會,不了解現在臺灣的狀況。
民國 107 年(2018 年)關於「新潮流系」向蔡英文「逼宮」的
傳聞甚囂塵上,又是段宜康出來澄清,說「如果蔡選不贏的話,民進
黨沒有第二個人選得贏」 「我們沒有那麼天真想取而代之」等等。其
實,段宜康怒懟賴清德、公開表態支持蔡英文連任這些動作,都不單
純。
183◎段宜康公開支持蔡英文連任
據媒體報導,婚姻平權「修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柯建銘
曾拋出不排除另訂「專法」,但「綠委」段宜康堅持修改「民法」,
還嗆聲「柯建銘不能��表民進黨」。段宜康受訪時再強調,柯建銘與
他一樣,都是民進黨黨團成員,在「立法院」只有一票。如果要立「專
法」,他不會接受,如果真的走上這條路,「我自然會有所表示。」
他也向蔡英文喊話,希望她落實對婚姻平權做過的承諾。媒體曾詢問,
蔡英文選前強調支持婚姻平權,但到目前都還沒有表態。段宜康說,
蔡英文過去不斷強調婚姻平權與支持讓社會更平等,「但她確實沒說
過『修法』的策略與方向」。不過他相信,他所說的平等原則,蔡英
文與他應是一致,希望蔡英文能再度落實她所做過的承諾,但是「立
法院」自主,還是要堅持做正確的決定。
蔡當局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最後「修法」通過的版本比原本年
184改會議的結論更嚴苛。退伍軍人「八百壯士」反年改抗議行動發言人、
退役中將吳斯懷說,執政黨不僅不顧退休人員「不溯既往」、「信賴
保護」的主張,甚至在「修法」過程中,還以「段宜康條款」替換掉
原本年改會的版本。這種行為形同報復,等於是考驗軍公教警消對臺
灣的忠誠。
民進黨在島內「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選後黨內也掀起一股檢討
風潮。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臺「立法院」質詢時痛批臺當局「行
政院長」賴清德沒有誠實與民眾溝通。此番言論惹來民進黨前「立委」、
時任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餘天的不滿,怒批「新潮流系」綁架臺灣
總統蔡英文,還嗆聲段宜康「這傢伙就會出一張嘴,真是他媽的欠揍!」
民國 107 年(2018 年)10 月 21 日,發生在臺灣宜蘭蘇澳新馬
車站,載有約 310 名乘客的臺鐵新型的傾斜式列車普悠瑪號列車翻
覆事件的詳細原因還在調查中時,卻偏偏有名嘴和民進黨團開始忙著
將責任推給前朝了……臺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引用民進黨「立委」段
宜康昔日臉譜網貼文時,直指此次事故是馬當局和時任「交通部長」
的毛治國在普悠瑪招標案上的責任。段宜康曾發表的帖文寫到「普悠
瑪號最大的問題,在於根本是假的傾斜式列車」,並指出當初是前臺
灣總統馬英九接見日商拜會後,普悠瑪採購的規格就降低了,更稱「我
們用買傾斜式列車的錢,去買了一般的電聯車」,疑似質疑馬英九圖
利廠商。周玉蔻便就此點名,要馬英九負責。
185◎段宜康曾質疑普悠瑪號是假的傾斜式列車
深綠的林濁水、第三勢力的柯文哲都曾問過蔡英文,她的「臺灣
價值」是什麼?蔡英文雖然沒有正面回應,但是民進黨大將段宜康幫
她做了回復,「我們的臺灣價值很單純:兩岸不是一家。」在兩岸議
題上,民進黨小動作不斷。無黨籍新竹市議員許文棟感慨,兩岸民間
交流環境日益險惡,舞龍舞獅運動邀請大陸赴臺交流的最小年僅九歲,
也還會受到臺灣安全單位「關切」。他憂心,若民進黨繼續這樣管制
下去,臺灣經濟只有「完蛋」。
186◎段宜康幫蔡英文回復,「我們的臺灣價值很單純:兩岸不是一家。」
曾力勸蔡英文出山接任黨主席、參選 2012臺灣總統的最重要「幕
後男人」,在民進黨內頗具影響力的新潮流系中常委段宜康,在蔡英
文敗選後最先呼籲,民進黨應該誠實面對「九二共識」。但謝長廷繼
而跟進拋出修改「台獨黨綱』」一說。對於謝長廷主張,段宜康也力
挺稱,「應該被鼓勵,即使是『台獨黨綱』,沒有什麼是不能修正的!」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