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啄木鳥與雨
alphalin · 10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啄木鳥與雨》(キツツキと雨)
金馬影展第二部
役所廣司系列之一
覺得金馬影展滿會選片的
這種拍片的劇情就是影展的觀眾會喜歡的片型
影帝演技真的沒破綻
小栗旬也不差但還是沒辦法比
他的看點是腿很長🤣
片尾曲是星野源
感覺是為電影打造的歌
但曲子跟他的其他作品差不多
聽起來都很像😂
算是溫馨輕鬆小品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Netflix觀賞
0 notes
grapan · 3 years
Text
Tumblr media
[ 啄木鳥與雨 ]
等雨停。
描述一個電影劇組到偏僻的山邊拍攝,
於是和一名伐木員產生了連結。 溫馨的活屍片, 資深伐木員與年輕導演的交流, 讓年輕人鼓起努力追夢。
雖然節奏緩慢,不過還是有不少場面很幽默。 五指襪的廣告置入明顯, 讓人不會想嘗試,
那個海苔感覺很好吃,
音效配得太好。 劇組人員的脾氣都不好, 導演的壓力很大, 還要再面對跟演員溝通解釋, 甚至因此被更改, 即使如此, 開拍與否最後還是得等導演的一聲命令。
監督 : 沖田修一
150/365
0 notes
pqkogjan02 · 4 years
Text
心野如柿
誠惶誠恐地過了壹座板橋,才敢擡起頭來—— 視野中豁然出現壹棵霜葉紅透的柿樹,在對面的半山腰上,仿佛有微風吹拂,熠熠閃耀。遍坡的綠葉夾雜著壹撮艷紅,格外顯眼,尤其是高高在上而稀稀落落的紅柿子,更是惹眼。
 過了板橋,同伴們壹窩蜂地前往農家樂養殖中心。有人去垂釣,有人去采摘大棚裏的草莓。我卻不知不覺地脫離了隊伍,不知不覺地沿著山中的野徑向那棵艷紅的柿樹進發。我想每個過河的人,都應該會看到這棵卓爾不群的柿樹,可他們都沒有什麽反應。
 坡度不大,攀爬卻也不易。主要是因為雜柯密集,曾經的崎嶇野徑幾近於無。偶爾遇到荊棘,還得繞道。如若不小心,還會被刺鉤住衣裳或者劃破肌膚。由此看來,我可能還是近些年來的第壹個攀援者。或許受到我的驚嚇,那些躲藏於雜柯中覓食的小獸或鳥雀,自然而然地逃竄。當我漸漸靠近柿樹的時候,方才聽到山間的喧鬧,壹樹的鳥雀嘰嘰喳喳,上下翻飛,爭先恐後,不時有熟透的柿子脫落坡地,發出參差的聲響。綠葉上也沾染了半濕半幹的柿子汁液。那些剛剛熟透的野柿,誠然成為鳥雀的美味佳肴。抑或它們已經感覺到周邊環境的異樣,突然鴉雀無聲,卻極少逃離現場。它們似乎在作出判斷:到底有沒有危險?
 我站到柿樹下方的時候,它們才展開翅膀,向更高處飛翔。當然,也有幾只淺灰色的鳥雀,朝著田野飛去。壹看它們,就知道是那些上不了臺面的烏鶇。它們似乎已經染上了太多的歲月風塵,壹點也談不上烏,而是通體灰蒙蒙的。乍壹看,還以為是灰山雀呢。我非常失望,也感到愧疚。如果不是我的貿然蒞臨,這裏應該是鳥的天堂,而我驚擾了它們安詳的午膳。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 必力勁
 臨近冬至,正午的陽光仿佛正當頂上,腳下的影子越發渺小,縮成壹團。我訕笑不止,為自己的唐突而感到歉疚。不過,鳥雀恰如人類,也有膽大者,為欲望驅使又回到柿樹上。我想它們壹定在不遠處對我這個不速之客,作了壹番詳細的觀察,大約覺得我不像壞人��至少不會給它們帶來傷害。
 先是壹只,在樹頂上盤旋—— 我望著它,它也望著我。我們的目光都是溫柔的,而我幾乎愛意盈盈。不到壹分鐘,它便收斂了翅膀,落在柿樹旁逸的最長的樹枝上。那上面還有幾個鮮紅的野柿子,仿佛懸掛的小燈籠,漫射出橘紅色的光芒。接著,又來了第二只,第三只……鳥雀對光色的感受,或許比人類更加敏感。它們總是挑選(其實是準確地判斷)那些已經熟透的柿子,然後將如鉤的長喙,啄破橘紅色的皮兒,吸食帶有澀味的果肉—— 這完全是我以個人味蕾的經驗判斷,鳥雀的味覺也許全然迥異於人類。希愛力 印度希愛力 超級希愛力
 我很想爬到樹上去采摘幾顆,我已經有30多年沒有吃過野生的柿子了。幾十年前的麒麟畈後山上,野柿子樹倒是有的,可生產隊管得嚴緊,護林員穿梭不息,確然少有人敢於偷采。
 小時候,我家老屋西垛墻角處也有壹棵柿樹。據說是野生的,經父親的剪枝與培植,結出的柿子似乎比山上的野柿要大壹點,但仍然比人家嫁接的柿子要小得多。可味道壹點也不差,反而更加純正,那甜味兒也是非常地道的。
 我上初中的時候,奶奶要我帶壹些柿子到學校賣,賣的錢當然歸我支配。可我靦腆羞澀,好面子而不情願。結果,高我幾個年級的吳福信替我拎著腰籃在校園裏兜售,每個柿子兩分錢。壹天下來,壹腰籃柿子竟然全部賣掉了—— 幸虧吳福信!他竟然壹個也沒貪嘴。後來,他因偷盜生產隊的杉木而被判刑。當時聞訊,我壹點也不相信這是事實。前不久,他去世了。我很傷心。希愛力5mg 印度希愛力每日錠 TADARISE-5
 我終究沒有爬到柿樹上,而是靜靜地望著幾只膽大的鳥雀大快朵頤。偶或有幾個爛柿子掉到身上,也不以為然。有時候,我覺得人的心野雖然遼闊,但小的時候恰如壹枚野柿,開花,結果—— 由青而紅,而紅了之後,自然要遭到鳥雀的啄食,弄得狼藉壹片,甚至不堪收拾,有如每個人都曾經擁有壹顆青澀之心,在世俗紅塵中,經霜沐雨,久而久之,也就紅了,熟了,然後就爛了—— 如果沒有及時采摘的話。
0 notes
rtw-900d · 6 years
Text
菲茨羅伊峰與托雷峰的冬季健行
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是很多旅人的夢想之地。然而當提到巴塔哥尼亞,人們心中浮現的或是曾經看過的畫面不外乎是這兩座山:托雷峰(Cerro Torre、海拔 3,128 公尺,上圖)與菲茨羅伊峰 (Fitz Roy、海拔 3,405 公尺,下圖)。兩者皆位於阿根廷與智利有爭議的邊界上。兩座在專業登山領域中,都歸於困難度極高的一側。
多數旅人都會選擇在初春至夏末間來訪巴塔哥尼亞地區,也就是南半球的 10 月至隔年 2 月間,為的是更宜人的天氣。然而因為當我們在 2017 年結束 6 個月的非洲之旅後、飛抵阿根廷時都已是 6 月中,已是冬季的開端,故當我們抵達巴塔哥尼亞地區時,已是 7 月底。然而後來發現這個曾經以為的『不得已的時機』,卻是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巴塔哥尼亞絕世美景的絕佳機會。
妳/你知道知名戶外品牌 Patagonia 的 logo,其實就是基於菲茨羅伊峰的獨特山形線條而設計出來的嗎?上下圖比較看看?;)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Patagonia官方網站
埃爾查爾騰(El Chaltén)
El Chaltén 在本地語意指『冒煙的山』,是一個僅有 300 人左右的小村。它之所以有名,主要還是因其地理位置 - 位於南巴塔哥尼亞冰原區的東緣、是前進菲茨羅伊峰與托雷峰的最佳基地。
如前述,我們是在冬天來到此地,而冬季的 El Chaltén 其實也代表了『沈寂』二字。在我們待的那四天,多數餐廳、cafe、旅館等都是暫時歇業中,因為好一部分的村民們都離開北上過冬去了,反正也沒遊客(但我們倆還是來了)。但幸好還是有一部分人全年都住在村裡,故找個地方住依然不成問題,然後還有兩間超市持續營業供應村民們食材跟日用品等。
至於提款機的部分,在我們拜訪期間(2017 年 7 月底)是有一台、但是不能用(或是沒錢)的 ATM。還好我們有預期到這個可能的情況,故當人還在埃爾卡拉法特(El Calafate)時,便已經提前將現金準備好。
更多關於埃爾卡拉法特(El Calafate)與其他巴塔哥尼亞地區的鄉鎮,可以參考冬天的阿根廷 40 號公路之旅一文。
埃爾查爾騰(El Chaltén)附近的健行路線
埃爾查爾騰這個一個小村之所以夯,就是因為它是周圍眾多健行路線的基地。基本上都是全年無休,包含大雪紛飛的冬季。
當我們尚在埃爾卡拉法特(El Calafate)時,一個旅途中認識的澳大利亞遊客、因為行程安排,已經先行前往埃爾查爾騰,然後傳了底下這張雲層低厚且雨混雪落個不停的照片給我們。於是我們立即決定繼續在埃爾卡拉法特多待幾天、待到天氣預報傳來好消息。
Tumblr media
Credit: Jarrod B.
最終,我們的耐心也是得到了回報,因此才會有這篇文章搭配照片與各位分享。
在埃爾查爾騰的四天,我們從眾多健行路線挑了兩條,都是可以一天之內完成的 Laguna de los Tres 以及 Laguna Torre。
七八月時的巴塔哥尼亞確實用『天寒地凍』來形容不為過,但是白雪靄靄時的巴塔哥尼亞有種神秘與世隔絕之美。當然啦,除了這項好處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為沒有遊客所帶來的額外好處 - 房間需求不高(房間好找)、物價較低、以及千金買不到的『寧靜』。註:我們每一整天健行下來平均見不到 15 個遊客。
交通:埃爾卡拉法特(El Calafate)- 埃爾查爾騰(El Chaltén)
基本上就兩個選擇,一是大眾運輸巴士,二是租車自駕。喔!或許有人會選擇第三選項 hitch-hiking(搭便車),不過我基本是不太願意在天寒地凍時、大包小包地在路邊測自己的好運值。
老實說我們確實評估過自駕,為的是在從 El Calafate 開往 El Chaltén 途中,拍一張類似底下的照片。不過後來因為經濟考量而作罷。
Tumblr media
Credit: Ania Tuzel Photography on Flickr
大眾運輸指的就是巴士。當時每天有兩班車往訪兩地,一班早上,另一班下午。這段路途約 3 小時,單程票價格為每人 450 阿根廷披索(2017 年 7 月)。最新的巴士資訊請見網站。
Laguna de los Tres 健行步道
菲茨羅伊峰(Fitz Roy)其實從村裡就能看到了。選擇自駕的朋友也能在來到 El Chaltén 的途中看到菲茨羅伊峰。或許有些人對此已經滿足,就如同我們當時遇到的幾個選擇埃爾卡拉法特 - 埃爾查爾騰一日遊的旅客們。
但是各位若是跟我們倆一樣要求多一點,想靠近一點、但又沒有高超的登山攀岩經驗,那麼 Laguna de los Tres 健行步道就是最好的選擇了。見 Laguna de los Tres 健行路線圖。
這個路線基本上全年開放,包含冬天。免費且無須嚮導。這一段來回約 20 公里,官方估約需 8 小時來回,不過我們實際上花了約 9.5 小時。不過冬天積雪稍慢似乎也是正常的。
沿途中有數個露營地,冬天也一樣開放。不過沒有帳篷等設備的我們,就只能選擇一天搞定。一天搞定的缺點就是,沒有機會在隔天趁天亮前、爬到冰河湖畔觀看清晨時的菲茨羅伊峰(如下圖)。
Tumblr media
Credit: Chakarin Wattanamongkol on Flickr
健行步道一開始沒什麼雪,但是依舊刺骨冷。
巧遇一隻啄木鳥(Woodpecker)。老實講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啄木鳥,會發現它也是因為它用尖嘴敲木頭發出的聲響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步道的一開始是沒啥積雪,不過過了第一個山頭之後,情況馬上就變了 - 到處是積雪,雪深到小腿也不是沒有可能。
七月底時完完全全結成大冰塊的卡普里湖(Laguna Capri)。若是天氣允許,從湖邊就有不錯的菲茨羅伊峰的景。
Laguna de los Tres 步道上另一個完全結成牛奶色大冰塊的無名湖。
Laguna de los Tres 健行步道上時常一個轉角就是一個驚喜 - 極佳視野。
我們在這座被雪覆蓋的木橋遇到一個一臉驚魂未定的遊客。他說他在前面爬坡處『聽到』美洲獅(puma)的呼吸聲,可把他嚇得(幾乎)屁滾尿流。我安慰他說『嘿,兄弟!你運氣超好呀,遊客中心說在這裡遇到美洲獅的機會微乎其微呀!』
Laguna de los Tres 步道的終點是一個冰河湖。但是因為雪地健行是意外地更花時間、然後我們也沒掌控好時間跟行進速度,所以在這爬坡處決定放棄,當時我估距離冰湖大概也就 1 公里左右吧。不過看著手錶上的時間 - 下午四點,我們也只能忍痛折返了。畢竟我們都不想再天寒地凍的巴塔哥尼亞摸黑健行(搞不好還迷路回不了村子)。
花了 9.5 個小時沒能成功見到到冰河湖 Laguna de los Tres 著實有點可惜。不過也沒啥好難過的,下回吧!
Tumblr media
Credit: Alberto Bravo Vera on Flickr
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
在出發前我們就聽過菲茨羅伊峰(Fitz Roy)了,畢竟她很有名。但是托雷峰(Cerro Torre)就沒聽過了。但是老實跟大家說,托雷峰跟底下的托雷冰河湖(Laguna Torre)帶給我的震撼更勝菲茨羅伊峰。
基本上跟菲茨羅伊峰與 Laguna de los Tres 健行步道差不多概念,如果想近距離看托雷峰,那這邊這個 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毫無疑問就是最佳選項了!
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來回距離約 18 公里,官方估所需時間為 6 小時來回,不過我們花了 7 個多小時。這個步道同 Laguna de los Tres,無須嚮導陪伴。Laguna Torre 健行路線圖請見 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
翻山越嶺後的第一個山頂是一個不錯的平台,可以同時看到兩個巴塔哥尼亞地區最知名的兩座山 - 托雷峰(下圖左)與菲茨羅伊峰(下圖右)。
不知為何,相較於 Laguna de los Tres 步道,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的雪沒那麼多沒那麼深,這對冬季健行者來說是個好事。
或許是因為前一天的美洲獅事件,讓我們對一點風吹草動都特別謹慎。當我們走在底下這個林子裡時,遠遠地就看到一隻有著美洲獅同樣棕色的『東西』跳出來。這可把某人快嚇死,立即手持登山杖防禦姿勢,我則邊掏相機邊小聲驚呼『Puma!』
Tumblr media
Credit: David & Shiela Glatz on Flickr
幾秒後,主人也進入我們的視線。原來,那是他 x 的一條狗。
Laguna Torre 健行步道的終點也是一個冰河湖。那裡的景,尤其是冬天、雪白山峰搭配發出微藍光的冰河以及湖中浮冰、加上僅有我們兩個,彷彿就像步行到另一個星球。
不!這是冬天的巴塔哥尼亞。
更多『巴塔哥尼亞』的故事?
冬天的百內國家公園
佩里托莫雷諾冰河, 以及
更多
0 notes
charleschuang · 5 years
Text
行軍倫敦三皇家公園2019(2)/莊峻華
 居停客棧在灣水市,就在堪新頓皇家公園牆外,公園清晨六時開放,我就進園散步,每訪倫敦,我都選此三公園,堪新頓,海德,和攝政王,這次更特別,一共十個週日,都在此三處打轉,先是清晨六點到八點,在堪新頓和海德,賞花,賞鳥,觀看晨泳,結識愛犬等,住足觀賞女皇騎兵操練等,吃過早餐後,再穿過兩公園,出大理石門,走近鬧區,到攝政王公園,第一週行軍運河,第二週,就是分別到海德玫瑰花園,攝政王瑪莉女王玫瑰花園,和堪新頓王宮綠園賞花,兩相機拍攝千餘張相片,都存在家中桌型老電腦中。
 先到堪新頓宮之綠園,現在鬱金香怒放,四角落之玫瑰花叢,花苞累累,我注意的是瑪莉女皇花園,所以未曾詢問女園丁,這王宮是威爾斯太子東宮,現在是太子孫威廉和凱特和其三幼子女居住,有皇室未婚王子和公主,也被邀住在公寓型王宮內,維多莉亞女皇曾在此住過,所以綠園前,有一白大理石雕全身雕像,面對圓湖,這圓湖有上百白天鵝,加拿大野雁,和無數野鴨鴿等棲息。南門有一尊威廉第三戎裝銅像。英國人懷念車禍喪生之黛安娜王妃,在堪園設立兩處,稍北一處兒童遊憩場,稍北長水畔一記念濆水池,此園旁也栽玫瑰花。
皇家公園種有開花巨樹,像是樹林,也有廣大草皮,為人們活動,愛犬奔馳聚會,許多人坐下閱讀,或是躺下小寐,春日曬太陽,我繞過圓湖,暫別這些天鵝,往愛伯特廣場方向,此區是堪園日本櫻花林,我曾遇見櫻季,愛伯特太子是維多莉亞女皇愛婿,夫妻恩愛,愛子後代承續帝位,全球甚多女皇紀念名號,愛伯特廣場在南門,是一宏偉黃金廣場,有美麗金皇色坐像,南向面對愛伯特大廳,還有幾座皇家學院,這已經是衛斯蜜林斯特特區,與白金漢宮相近,步行可及,兩日綿雨,我躲到維多莉亞和愛伯特博物館,欣賞女皇珠寶,我去過一次,一次走失,走近自然科學觀參觀。
瑟班廷湖是海德和勘新頓之分界湖,湖水也有地下泉水湧出,原是一河流,喬治二世妻凱若琳皇后有眼光,責令築水壩為湖,為倫敦水源地,時年1730, 喬治二世之孫三世,就是輸掉美國者。這湖屬海德公園,西邊界就是勘新頓花園,我不知是否整個公園別名花園,抑或是花園在其中,勘園確實美麗,有皇家園丁,專職管理,而且園藝知識豐富。
沿湖西岸南北走,清晨可遇見兩老者,一男一女,身體捷健,携布袋鳥糧,餵食湖中鳥類,白天鵝野雁粉鳥尾隨,形成一行,也有綠鶯哥停在雙肩,我在湖東岸,找到一對鶯哥之巢穴,原來在白楊樹幹洞穴中,約是啄木鳥先行挖洞取蟲,鶯哥隨後安居,皇家公園有近四百保護鳥類。
0 notes
louisonurmark · 6 years
Text
百內的美,或許也只有進到這藍色山間的人才能看見, 在遙遠的過去總是聽起旅人提起他的名子, 拍下的照片猶如進入了另外一種旅行的層次,多變的氣候,隱身在安第斯山脈南端的神祕, 靄靄的白雪佇立在山頭,萬年的冰川融化行程的乳藍色湖泊, 與那些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都讓全世界的旅人們心生嚮往。
百內國家公園的位置
百內國家公園(西班牙語: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約2400平方公里,”Paine”字來自印地安語的「藍色」之意,整個國家公園被湛藍的冰河峽灣和湖泊景觀所環繞而得名,由於崇山峻嶺,廣袤冰川,苔原湖泊點綴其間,可以滿足任何一名旅行者對美景的各種幻想,同時也是戶外運動者的天堂,許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伊甸園,每一年都吸引上萬的遊客來這裡朝聖。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於2012年將百內國家公園評為「世界第五大風景勝地」以及「一生中不可錯過的50個景點之一」,國家公園內主要的景點有:百內塔(Las Torres)、百內角(Los Cuernos)、法國谷(Valle Francés)、諾登捨爾德冰川湖(Lago Nordenskjöld)以及可以看到冰山的灰湖&灰冰川(Lago Grey & Glacier Grey)。 如何抵達百內國家公園
進入百內最近的城鎮就是智利的納塔雷斯港(Puerto Natales),不過飛機就可能要起飛在下面的蓬塔阿雷納斯港(Punta Arenas)或是智利的卡拉法特(El Calafate),基本上這三個城鎮都有定期巴士前往百內國家公園,最多班次的還是屬於納塔雷斯港(Puerto Natales),如果要到百內國家健行的人建議可以先在那塔雷斯港補給工具跟糧食。
若是只是想要走訪百內景點的遊客,可以在這三個小鎮報名一日或半日團,我是報名一日健行團,全程參觀往返共14個小時,巴士安排參觀裴歐埃湖(Lago Pehoé),大瀑布(Salto Grande),格雷湖(Lago Gray)等重要景點,路程中經過觀景台時也會停車,給旅行者留出拍照時間,一日遊參團費用約60美元,許多旅社都可以協助報名。
我們從阿根廷的卡拉發特搭巴士穿越邊境,先到納塔雷斯港大約是6小時,主要是百內國家公園夏季的住宿一位難求,非常的貴,又沒有登山健行的打算,就直接安排一日行程。 百內國家公園 百內(Paine)一詞源於古時生活在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原住民,Paine在土語中譯為藍色”,這裡不乏高聳入雲的山峰,其中有三座山峰如手指一般直入雲霄,宛若高聳的尖塔,人們冠以“三塔”(Las Torres)之稱,所以百內國家公園 Torres del Paine 直譯過來正是指百內三塔這個景觀。
總體來講百內國家公園的景色可歸納為山谷,湖泊和冰川三類,參加一日14小時行軍團的我們可以經過大部分所有的景點,包括裴歐埃湖(Lago Pehoé),大瀑布(Salto Grande),格雷湖(Lago Gray)等景點。
入園之前要先買門票,上車之前領隊會請遊客先換號智利披索,建議在納塔雷斯港(Puerto Natales)就兌換完成,百內國家公園門票分外國人和本國人兩種,其中本國人還包括持有智利居留證的外國人,公園的旺季為10��1日至次年4月30日;淡季為5月1日至9月30日,幾乎每年價格都會有所變更,2018年12月外國人的價格為21000披索(約1000台幣),背面填寫英文護照姓名,可以連續使用三日。
大約早上7點半就會來旅館接送,大約9點抵達園區,尚未進到入口處就可以清晰看到百內三塔,不過百內的天氣變化多端,不少人都有1天內體驗4種季節的經歷,記得在前往百內時,準備足量抗風防雨的戶外衣物以及適當的電器防水罩或保護袋。
百內三塔百內三塔(Las Torres)是百內國家公園最具標誌性的景點,三座山峰如高聳的尖塔般直入雲霄,被稱作“三塔”,其中,位於中央的山峰最高,達3050米。山腳下的冰川湖帶有綠松石的顏色,美麗無比,這裡也是健行路線的其中一點。
若是想徒步前往三塔,可從Las Torres酒店出發,沿標示前行,單程徒步時間4.5至5小時。
裴歐埃湖與角峰
裴歐埃湖也是百內的經典行程,著名的百內角峰最佳地點位於裴歐埃湖東南側岸邊,不論日出還是日落都會看到神奇的光影變幻,晴天時湖水呈藍寶石色,陰天時會泛出綠松石的顏色,異常誘人。
格雷湖與格雷冰川
格雷湖(Lago Gray)是由格雷冰川融水形成,格雷冰川(Glaciar Gray)是百內國家公園裡最大的冰川之一,整個冰川寬6公里,高達30多米,無比壯觀。一旦冰川發生斷裂,大量碎冰落入湖中的過程扣人心弦。
大瀑布與小瀑布
臨近進出園巴士在Pehoe的下車點,大瀑布(薩爾托大)落差10多米,水量很大,約每秒100立方米,水流自諾登斯奇奧湖(Lago Nordenskjöld)流入裴歐埃湖,大瀑布背後的遠景正是百內的主峰群,小瀑布(Salto Chico)位於裴歐埃湖南側,緊鄰Explora酒店。
我們中午在格雷冰川附近的餐館吃飯,簡單的一頓都要將進20000披索,大約1000台幣,所以記得要帶食物進來,才可以省點錢。
百內的小動物們
百內國家公園天然資源豐富,動物種類也是非常多,基本上一定能看到南美駱馬跟鴕鳥,不小心也可能碰見美洲獅(PUMA)或是安第斯麋鹿與麥哲倫啄木鳥。
百內入口小鎮納塔雷斯港
納塔雷斯港(Puerto Natales)算是百內的門戶,比起蓬塔阿雷納斯港(Punta Arenas)只能說是一個小鄉鎮,但因為靠近百內國家公園,也變成了旅行者住宿的首選,鎮上的收入都靠夏天觀光居多,武器廣場附近到了冬天就會變成一片死寂。
來到納塔雷斯港不能錯過就是去港口附近走走,著名的體操雕塑跟破橋都是拍照的好地方。
另外你也可以在納塔雷斯港看到許多Selknam塗鴉,中文又稱為「塞爾克南人」,他們是分布於智利和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火地群島的印地安人。
塞爾克南人是在19世紀後期才被歐洲人因採金和牛羊養殖業的擴張才發現,他們被認為起源於南美洲大陸,數千年前,乘坐獨木舟通過麥哲倫海峽到達當地,透過狩獵採集生活,但不同於雅加人,他們一般穿著小量衣物。
後來塞爾克南人與移民至南美的歐裔起衝突,被歐裔招募民兵追捕並殺死,這使塞爾克南人幾乎滅絕,跟據2001年阿根廷的人口普查,有391個塞爾克南人生活在火地島島上,其他114人生活在阿根廷的其他部分。
在智利就不得不推薦超好吃的智��海鮮湯,在納塔雷斯港可以點帝王蟹鱈魚海鮮湯,推薦這家的海鮮湯超級好喝。
另外還有一款啤酒也是在百內國家公園必須喝的,就是Austral Calafate啤酒,號稱是用在地特殊的種子Calafate下去釀造,風味有果實的甜香。
【智利】走訪一生必去的藍湖仙境 – Torres del Paine百內國家公園 百內的美,或許也只有進到這藍色山間的人才能看見, 在遙遠的過去總是聽起旅人提起他的名子, 拍下的照片猶如進入了另外一種旅行的層次,多變的氣候,隱身在安第斯山脈南端的神祕, 靄靄的白雪佇立在山頭,萬年的冰川融化行程的乳藍色湖泊, 與那些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都讓全世界的旅人們心生嚮往。 百內國家公園的位置 百內國家公園(西班牙語: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約2400平方公里,"Paine"字來自印地安語的「藍色」之意,整個國家公園被湛藍的冰河峽灣和湖泊景觀所環繞而得名,由於崇山峻嶺,廣袤冰川,苔原湖泊點綴其間,可以滿足任何一名旅行者對美景的各種幻想,同時也是戶外運動者的天堂,許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伊甸園,每一年都吸引上萬的遊客來這裡朝聖。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於2012年將百內國家公園評為「世界第五大風景勝地」以及「一生中不可錯過的50個景點之一」,國家公園內主要的景點有:百內塔(Las Torres)、百內角(Los Cuernos)、法國谷(Valle Francés)、諾登捨爾德冰川湖(Lago Nordenskjöld)以及可以看到冰山的灰湖&灰冰川(Lago Grey & Glacier Grey)。
0 notes
Text
茶經 版本四
维基百科條目︰茶經《茶經》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唐陸羽撰。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桑苧翁,復州竟陵人。上元初,隱於苕溪,徵拜太子文學。又徙太常寺太祝,竝不就職。貞元初卒。事蹟具《唐書‧隱逸傳》。稱羽嗜茶,著經三篇。《藝文志》載之小說家,作三卷,與今本同。陳師道《後山集》有《茶經序》曰︰「陸羽《茶經》家書一卷。」畢氏、王氏書三卷,張氏書四卷,內外書十有一卷。其文繁簡不同。王、畢氏書繁雜,意其舊本;張書簡明,與家書合,而多脫誤。家書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書以成之,錄爲二篇,藏於家。此本三卷,其王氏、畢氏之書歟?抑《後山集》傳寫多譌,誤三篇爲二篇也?其書分十類,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曰具者,皆採製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飲之用。故二者異部。其曰圖者,乃謂統上九類,寫以絹素張之,非別有圖。其類十,其文實九也。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書,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一條三十八字,爲他書所無,亦㲤資考辨之一端矣。 卷上 一之源[编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澁。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𣗪」,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爾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檟、苦荼。」揚執戟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郭弘農云︰「早取爲荼,晚取爲茗,或一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隂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隂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澁、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爲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爲藥無効,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爲累,則茶累盡矣。 二之具[编辑] 籝[编辑] 籝〈加追反〉,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㪷、二㪷、三㪷者,茶人負以採茶也。〈籝,《漢書》音盈,所謂「黃金滿籝,不如一經。」顏師古云︰「籝,竹器也,受四升耳。」〉 竈[编辑] 竈,無用𥥛者。釜,用唇口者。 甑[编辑]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簞之,薎以繫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於甑中。〈甑,不帶而泥之。〉又以穀木枝三椏者製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编辑]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規[编辑]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编辑]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爲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檐[编辑] 檐,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爲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規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编辑] 芘莉〈音杷离〉,一曰籝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長三赤,軀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赤以列茶也。 棨[编辑]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爲之,用穿茶也。 撲[编辑] 撲,一曰鞭。以竹爲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编辑]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编辑] 貫,削竹爲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编辑]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编辑] 穿〈音釧〉,江東、淮南剖竹爲之。巴川峽山紉穀皮爲之。江東以一斤爲上穿,半斤爲中穿,四兩五兩爲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爲上,八十斤爲中穿,五十斤爲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鑚、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编辑]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養爲名。〉 三之造[编辑]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茶之牙者,發於藂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頴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采。晴,採之,蒸之,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縮然〈京錐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浮雲出山者,輪囷然;輕飈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謂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籭簁然。〈上离下師。〉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採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製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存於口訣。 目录 [隐藏] 1 四之器 1.1 風爐〈灰承〉 1.2 筥 1.3 炭檛 1.4 火筴 1.5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 1.6 交床 1.7 夾 1.8 紙囊 1.9 碾 1.10 羅合 1.11 則 1.12 水方 1.13 漉水囊 1.14 瓢 1.15 竹筴 1.16 鹺簋 〈揭〉 1.17 熟盂 1.18 碗 1.19 畚 〈紙帊〉 1.20 札 1.21 滌方 1.22 滓方 1.23 巾 1.24 具列 1.25 都籃 四之器[编辑] 風爐〈灰承〉[编辑]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杇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䆫。底一䆫以爲通飈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䆫之上書「伊公」二字,一䆫之上書「羹陸」二字,一䆫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墆𡏻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离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爲之,或運泥爲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柈檯之。 筥[编辑] 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蓋若利篋口,鑠之。 炭檛[编辑] 炭檛,以鐵六棱製之。長一尺,銳上豐中,執細頭繫一小𨫀,以飾檛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鎚,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筴[编辑] 火筴,一名筯,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葱臺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编辑] 鍑,以生鐵爲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鍊而鑄之。內模土而外模沙。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澁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爲之,萊州以石爲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爲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恒,而卒歸於銀也。 交床[编辑]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编辑] 夾,以小青竹爲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篠,津潤于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编辑]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编辑] 碾,以橘木爲之,次以梨、桑、桐、��爲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末以鳥羽製之。 羅合[编辑] 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爲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則[编辑] 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云則也。 水方[编辑] 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裏并外縫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编辑]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澁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澁也。林栖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捲之,裁碧縑以縫之,紐翠鈿以綴之。又作綠油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编辑] 瓢,一曰犧杓。剖瓠爲之,或刊木爲之。晉舍人杜育《荈賦》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爲之。 竹筴[编辑]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爲之,或以柿心木爲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 〈揭〉[编辑] 鹺簋,以瓷爲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貯鹽花也。其𢶆,竹製,長四寸一分,闊九分。𢶆,策也。 熟盂[编辑]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编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爲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氷,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育《荈賦》所謂︰「器擇陶簡,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 〈紙帊〉[编辑]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盌十枚。或用筥。其紙帊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编��] 札,緝栟櫚皮以茱萸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编辑]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製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编辑] 滓方,以集諸滓,製如滌方,處五升。 巾[编辑] 巾,以絁爲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编辑]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黃黑可𢩁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到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编辑]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之,以單篾纎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目录 [隐藏] 1 五之煮 2 六之飲 3 七之事 4 八之出 5 九之略 6 十之圖 五之煮[编辑] 凡灸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熛焰如鑚,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飜正,候炮〈普教反〉出培塿,狀蝦蟇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灸之。若火乾者,以氣熟止;日乾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罷熱搗,葉爛而牙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穰骨也。灸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謂桑、槐、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灸,爲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膏木爲栢、桂、檜也,敗器謂杇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爲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爲二沸。騰波鼓浪,爲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無乃𪉦𪊇而鍾其一味乎?〈上古暫反,下吐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字書并《本草》:餑,茗沫也。蒲笏反。〉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迴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𧀮」,有之。 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爲雋永,〈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味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盌次之。第四、第五盌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盌。〈盌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盌,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其馨𣣑也。〈香至美曰其𣣑,𣣑音使。〉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本草》云︰其味苦而不甘,檟也;甘而不苦,荈也。〉 六之飲[编辑] 翼而飛,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并荊渝間,以爲比屋之飲。 飲有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或用䓗、薑、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隂採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珎鮮馥烈者,其盌數三;次之者,盌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盌;至七,行五盌。若六人已下,不約盌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编辑] 三皇 炎帝神農氏。 周 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 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 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 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育,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燉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 琅琊王肅 宋 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曇濟 齊 世祖武帝 梁 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 徐英公勣。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檟,苦茶。」《廣雅》云:「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䓗、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卯,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蘖、蔞、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勝爲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宻賜茶荈以代酒。」 《晉中興書》:「陸納爲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云︰納爲吏部尚書。〉納兄子俶恠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珎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穢吾素業?』」 《晉書》:「桓溫爲揚州牧,性儉,每讌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并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兖州刺史演書》云:「前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隸教》曰:「聞南方有以困蜀嫗作茶粥賣,爲簾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爲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爲茶荈劇,吹噓對鼎䥶。」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云:「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鈎。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踰蟹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傳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佗《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韮同食,令人體重。」 郭璞《爾雅注》云:「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爲茶,晚取爲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說》:「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人云:『此爲茶?爲茗?』覺人有恠色,乃自分明云:『向問飲爲熱爲冷?』」 《續搜神記》︰「晉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藂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橘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塚,每飲輒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塚三百餘年,卿二子恒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潛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慙之,從是禱饋愈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傍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姥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燉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永明中,勑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江統,字應元,遷愍懷太子洗馬,常上疏,諫云:『今西園賣醯、麪、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雜詩》:「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厦。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檟。」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爲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啓》︰「傳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江潭抽節,邁昌荇之珎;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麏,裛似雪之驢;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粲,酢類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糧聚。小人懷惠,大懿難忘。」 陶弘景《雜錄》:「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 《後魏錄》:「瑯琊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羹。及還北地,又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爲奴。』」 《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并大皁李作茶,並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澁,取爲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 《��元錄》:「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臨蒸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 《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隂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圖經》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 《本草‧菜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淩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云『誰謂荼苦』,又云『堇荼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之苦𣗪。〈途假反。〉 《枕中方》:「療積年瘻,苦茶、蜈蚣並灸,令香熟,等分,搗篩,煮甘草湯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䓗鬚煮服之。」 八之出[编辑] 山南,以峽州上,〈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荊州次,〈襄州生南漳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縣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義陽郡、舒州次,〈生義陽縣鍾山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與荊州同。〉壽州下,〈盛唐縣生霍山者與衡山同也。〉蘄州、黃州又下。〈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並與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與峽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雲、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壽州、衡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脚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郡;生圈嶺善權寺、石亭山,與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潤州、蘇州又下。〈潤州江寧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縣生洞庭山,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劔南,以彭州上,〈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與襄州同。〉綿州、蜀州次,〈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木茶。��邛州次,雅州、瀘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川者,與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眉州丹稜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昍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明州、婺州次,〈明州𧵍縣生榆筴村,婺州東陽縣東白山與荊州同。〉台州下。〈台州始豐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閩縣方山之隂也。〉 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略[编辑]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拍,乃復以火乾之,則又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䥶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檛、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合廢。若援藟躋嵓,引絙入洞,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合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盌、竹筴、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十之圖[编辑]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0 notes
boshen0803 · 9 years
Video
instagram
#daily #啄木鳥與雨
0 notes
Text
茶經 版本三
茶經 卷上 卷中 卷下 一之源 四之器 五之煮 二之具 六之飲 三之造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圖 卷上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原註: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 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 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 [原註: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 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並,作“荼”,其字出《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原註:周公雲:檟,苦荼。”楊執戟雲:“蜀西南人謂荼曰蔎。郭弘農雲:“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曰荈耳。 ”]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原註:櫟字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土。 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 法如種瓜,三歲可採。 野者上,園者次。 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陰山坡穀者,不款項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 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茶為累也,亦猶人參。 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 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 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註釋: 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條。 《詩經.周南》:伐其條枚。 掇,拾揀。 2.栟櫚:棕樹。 《說文》:“栟櫚,棕也”。 栟,讀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礫:下孕,在地下滋生髮育。 兆,裂開,指核桃與茶樹生長時根將土地撐裂,方始出土成長。 4.開元文字音義:字書名。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編輯的字書。 早佚。 5.檟:讀音jia。 6.蔎:讀音she,本為香草名。 《玉篇》:“蔎,香草也”。 7.荈:讀音chuan。 8.楊執戟:即楊雄。 西漢人。 著有《方言》等書。 9.郭弘農:即郭璞。 晉時人。 註釋過《方言》、《爾雅》等字書。 10.藝而不實,藝,同“藝”,指種植技術。 11.葉卷上,葉舒次:葉片成捲狀者質量好,舒展平直者質量差。 12.性凝滯,結瘕疾:凝滯,凝結不散。 瘕,腹中腫塊。 《正字通》:“腹中腫塊,堅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3.醍醐、甘露:皆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飲品。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 甘露,即露水,古人說它是“天之津液”。 14.卉莽:野草。 15.上黨:唐時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市,長子、潞城一帶。 16.百濟、新羅:唐時位於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小國,百濟在半島西南部,新羅在半島東南部。 17.高麗:唐時周邊小國之一,即今朝鮮。 18.澤州、易州、幽州、澶州:皆為唐時州名。 治所分別在今山西晉城、河北易縣、北京市區北,北京市懷柔縣一帶。 19.薺苨,一種形似人參的野果。 苨,讀音ni。 20.六疾不瘳:六疾,指人遇陰、陽、風、雨、晦、明得的多種疾病。 瘳,痊癒。 二之具 籯: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 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原註:籯,音盈,《漢書》所謂“黃金滿籯,不如一經。”顏師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無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 籃以箅之,篾以系之。 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 釜涸,注於甑中,[原註:甑,不帶而泥之。 又以彀木枝三亞者制之,[原註:亞字當作椏,木椏枝���。 ]散所蒸芽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恆用者為佳。 規:一曰模,一曰棬。 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 以石為之。 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襜:一曰衣。 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 以襜置承上,又以規置襜上,以造茶也。 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一曰贏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 以篾織方眼,如圃人籮,闊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錐刀。 柄以堅木為之。 用穿茶也。 撲:一曰鞭。 以竹為之。 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 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 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 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 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谷皮為之。 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五兩為小穿。 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四五十斤為小穿。 穿,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 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 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 中置一器,貯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 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原註: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 註釋: 1.籯,讀音ying。 竹製的箱、籠、籃子等盛物器具。 2.筥,讀音ju。 圓形的盛物竹器。 3.黃金滿籯,不如一經:語出《漢書.韋賢傳》。 謂留給兒孫滿箱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 4.顏師古:名籕。 唐初經學家,曾注《漢書》。 5.無用突者:突,煙囪。 成語有“曲突徙薪”。 6.甑:讀音zeng。 古代蒸炊器。 今蒸籠。 7.籃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讀音bi。 蒸籠中的竹屜。 篾,讀音mie,長條細簿竹片,在此作從甑中取出箅的理耳。 8.襜:讀音chan系在衣服前面的圍裙。 《爾雅.釋物》:“衣蔽前謂之襜。 9.芘莉:芘,讀音bi。 芘莉,竹製的盤子類器具。 10.蒡莨:讀音pang lang。 籠、盤一類盛物器具。 11.棨:讀音qi,穿茶餅用的錐刀。 12.令煴煴(注1)然:煴,讀音yun。 沒有光焰的火。 煴煴然,火熱微弱的樣子。 顏師古說:“煴,聚火無焰者也。” 三之造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茶之芽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 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采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原註:京錐文也。 ]犎牛臆者,廉襜然;[原註:犎,音朋,野牛也。 ]浮雲出山者,輪[囗禾]然;輕飆拂水也。 ]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 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採至於封,七經目。 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 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鑑之下也。 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鑑之次也。 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鑑之上也。 何者? 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 茶之否臧,存於口決。 註釋: 1.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薇、蕨,都是野菜。 《詩經.小雅》有“采薇”篇,《毛傳》:“薇,菜也”。 《詩經》又有“吉採其蕨”句,《詩義疏》說:“蕨,山菜也”。 二者都在春季抽芽生長。 凌,冒著。 2.叢薄:灌木、雜草叢生的地方。 《漢書注》:“灌木曰叢”。 楊雄《甘草同賦注》:“草叢生曰薄”。 3.京錐文也:京,高大。 《詩經.皇矣》:“依其在京”。 《毛傳》:“京,大阜也”。 錐,刀錐。 文,同“紋”。 全句意為:大鑽子刻鑽的花紋。 4.臆者,廉襜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 廉,邊側。 《說文》:“廉,仄也”。 襜,帷幕。 全句意為:像牛胸肩的肉,像側邊的帷幕。 5.輪[囗禾]:輪,車輪。 [囗禾],圓頂的倉。 《說文》:“籭,竹器也”《集韻》說就是竹篩。 6.竹籜:竹筍的外殼。 籜,讀音ruo。 7.籭簁兩相通,讀音亦同:si。 皆為竹器。 《說文》:“籭,竹器也”《集韻》說就是竹篩。 8.坳垤:土地低下處叫坳,小土堆叫垤。 形容茶餅表面的凸凹不平。 9.否臧:否,讀音pi,貶,非議。 臧,褒獎。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每與人言,未嘗臧否人物。” 卷中 四之器 風爐(灰承) 筥炭撾火筴鍑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 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污墁。 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雲:“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雲:“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雲:“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飆漏燼之所。 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 置滯(土旁)[土臬],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 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 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 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木半]抬之。 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 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織之。 六出圓眼。 其底蓋若莉篋口①,鑠之。 炭撾:以鐵六棱制之。 長一尺,銳上豐中。 執細頭,系一小[钅展],以飾撾也。 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 或作槌,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 頂平截,無蔥薹句鏁之屬。 以鐵或熟銅製之。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鐵為之。 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 內抹土而外抹沙。 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澀於外,吸其炎焰。 方其耳,以令正也。 廣其緣,以務遠也。 長其臍,以守中也。 臍長,則沸中;沸中,末易揚,則其味淳也。 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 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 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 稚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恆,而卒歸於鐵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 令一寸有節,節以上剖之,以炙茶也。 彼竹之筱,津潤於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 恐非林谷間莫之致。 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洩其香也。 碾:以桔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之。 內圓而外方。 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 內容墮而外無餘木。 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 長九寸,闊一寸七分。 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 軸中方而執圓。 其拂未,以鳥羽制之。 羅、合:羅末,以合貯之,以則置合中。 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 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 高三寸,蓋一寸,底二才,口徑四寸。 則:以海貝、蝸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 則者,量也,準也,度也。 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故云則也。 水方:以稠榜木(原註,音冑,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縫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 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澀之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澀也。 林棲谷隱者,或用之竹木。 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卷之,裁碧縑以縫之,細翠鈿以綴之,又作油綠囊以貯之。 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為之。 晉舍人杜毓《荈賦》雲:“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闊,胚薄,柄短。 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 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 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 或瓶、或缶。 貯鹽花也。 其揭,竹製,長四寸一分,闊九分。 揭,策也。 熟盂:以貯熟水。 或瓷、或砂。 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壽州、洪州次。 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 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晉杜琉《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 甌,越州也,甌越上。 口唇不捲,底捲而淺,受半升以下。 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紅白之色。 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筥。 其紙帊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緝栟櫚皮,以茱萸莫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以貯洗滌之餘。 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以拖縍佈為之。 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 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扃而漆者。 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 具列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蔑,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蔑闊者經之,以單蔑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成。 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註釋] 1.污漫:本為塗牆用的工具。 這裡指塗泥。 2.坎上巽下離於中:坎、巽、離都是八卦的卦名,坎為水,巽為風,離為火。 3."盛唐滅胡明年鑄”:盛唐滅胡,指唐平息安史之亂,時在唐廣德元年(763),此鼎則鑄於公元764年。 4.伊公羹、陸氏茶:伊公,指商湯時的大尹伊摯。 相傳他善調湯昧,世稱“伊公羹”。 陸,即陸羽自己。 “陸氏茶”。 陸羽的茶具。 5.犎比滂:讀音die2 nie4。 犎,貯藏。 《廣韻》:“滯,貯也,止也。”比滂,土堆。 《集韻》:“比滂,小山也”。 6.三足鐵籭:籭,通“盤”,盤子。 7.莉筴:用小竹蔑編成的長方形箱子。 8.木吾:木棒。 崔豹《古今注》:“木吾,樟也”。 9.蔥[艹壹]、句簁,[艹壹],讀音tan4。 蔥的籽實,長在蔥的頂部,呈圓珠形。 句,通“勾”,彎曲形。 簁,即“鎖”的異體字。 10.耕刀之趄:耕刀,即鋤頭、犁頭。 趄,讀音ju,艱難行走之意,成語有“趑趄不前”,此引申為壞的、舊的。 11.洪州:唐時州名。 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帶。 12.萊州:唐時州名。 治所在今山東掖縣一帶。 13.被竹之筱:筱,竹的一種,名小箭竹。 14.判藤紙:產於唐時浙江剡縣、用藤為原料製成的紙,潔白細緻有韌性,為唐時包茶專用紙。 15.竹匕:匕,讀bi3. 匙子。 16.用末方寸匕:用竹匙挑起茶葉末一平方寸。 陶弘景《名醫別錄》:“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 17.漉水囊:漉,讀音ui,濾過。 漉水囊,即濾水袋。 18.杜毓:西晉時人,字方叔,曾任中書舍人等職。 19.鹺簋:鹽罐,鹺,讀音cuo2,鹽。 《禮記?曲禮》:“鹽曰咸鹺”。 簋,讀音gui1,古代盛食物的圓口竹器。 20.越州、鼎州、婺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省紹興地區。 唐時越窯主要在餘姚,所產青瓷,極名貴。 鼎州,冶所在今陝西省徑陽三原一帶。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省金華一帶。 21.岳州、壽州、洪州、邢州:皆唐時州郡名。 治所分別在今湖南嶽陽、安徽壽縣、江西南昌、河北邢台一帶。 22.畚:讀音ben3。 即簸箕。 23.滯(土旁)布,滯(土旁),讀音shi1,粗綢。 24.扃:讀音jiong1,可關鎖的門。 卷下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 特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狀蟆背(1),然後去火五寸。 捲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 若火幹者,以氣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而芽筍存焉。 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2),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 及就,則似無穰骨也。 炙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 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 [原註: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 [原註:謂桑、槐、桐、櫪之類也。 ]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原註:膏木,謂柏、松、檜也。 敗器,謂朽廢器也。 ]古人有勞薪之味(3),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原註:《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4)。”]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久食,令人有頸疾。 又水流於山穀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5),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其江水,取去人遠者。 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6),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原註: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 ]無乃[鹵舀][鹵監]而鍾其一味乎,[原註:[鹵舀],古暫反。 [鹵監],吐濫反。 無味也。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 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凡酌至諸碗,令沫餑均。 [原註:字書並《本草》:“沫、餑,均茗沫也。”餑蒲笏反。 ]沫餑,湯之華也。 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 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7);又如菊英墮於樽俎之中(8)。 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9)。 《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莆方攵](10)",有之。 第一煮沸水,棄其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 其第一者為雋永,[原註:徐縣、全縣二反。 至美者曰雋永。 雋,味也。 永,長也。 史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 ]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註:碗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 ]乘熱連飲之。 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 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儉(11),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 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 其色緗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註: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 [上必下土右欠] ,音備。 ]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註釋] (1)炮出培塿狀蝦蟆背:炮,烘烤。 培塿,小土堆。 塿讀lou。 蟆背,有很多丘泡,不平滑,形容茶餅表面起泡如蛙背。 (2)如漆科珠:科,用鬥稱量。 《說文》:“從禾,從鬥。鬥者,量也”。 這句意為用漆斗量珍珠,滑溜難量。 (3)勞薪之昧:用舊車輪之類燒烤,食物會有異味。 典出《晉書.荀勖傳》。 (4)挹彼清流:挹,讀yi,舀取。 (5)自火天至霜郊:火天,酷暑時節。 《詩經.七月》:“七月流火”。 霜郊,秋末冬初霜降大地。 二十四節氣中,“霜降”在農曆九月下旬。 (6)如魚目:水初沸時,水面有許多小氣泡,像魚眼睛,故稱魚目。 後人又稱“蟹眼”。 (7)水湄:有水草的河邊。 《說文》:“湄,水草交為湄”。 (8)樽俎:樽是酒器,俎是砧板,這裡指各種餐具。 (9)皤皤然:皤,讀音po。 皤皤,滿頭白髮的樣子。 這裡形容白色水沫。 (10)燁若春[上艹下敷] :燁,讀ye,光輝明亮。 [上艹下敷],讀fu,花。 《集韻》:“[上艹下敷],花之通名。 (11)茶性儉:儉,儉樸無華。 比喻茶葉中可溶於水的物質不多。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1),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 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2),飲之以酒;盪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3),聞於魯周公(4),齊有晏嬰(5),漢有楊雄、司馬相如(6),吳有韋曜(7),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8),皆飲焉。 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原註:俞,當作渝。 巴渝也]間(9),以為比屋之飲。 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 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10)。 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 天育有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 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譯者註:此處有脫文]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 陰採夜焙,非造也。 嚼味嗅香,非別也。 羶鼎腥甌,非器也。 膏薪庖炭,非火也。 飛湍壅潦(11),非水也。 非炙也。 碧粉縹塵,非末也。 操艱攪遽(12),非煮也。 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 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註釋] (1)呿而言:呿,讀音qi,張口。 《集韻》:“啟口謂之呿"。 這裡指開口會說話的人類。 (2)蠲憂忿:蠲,讀音juan,免除。 《史記.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 (3)神農氏:傳說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教民稼穡,號神農,後世尊為炎帝。 因有後人偽作的《神農本草》等書流傳,其中提到茶,故云“發乎神農氏”。 (4)魯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輔佐武王滅商,建西周王朝,“制禮作樂”,後世尊為周公,因封國在魯,又稱魯周公。 後人偽託周公作《爾雅》,講到茶。 (5)晏嬰:字仲,春秋之際大政治家,為齊國名相。 相傳著有《晏子春秋》,講到他飲茶事。 (6)楊雄、司馬相如:楊雄,見前註。 司馬相如(前178--前118),字子柳,蜀郡成都人。 西漢著名文學家,著有《子虛賦》、《上林賦》等。 (7)韋曜:字弘嗣,三國時人(220--280),在東吳歷任中書僕射,太傅等要職。 (8)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石,中山魏昌人(今河北無極縣)。 曾任西晉平北大將軍等職。 張載,字孟陽,安平人(今河北深縣)。 文學家,有《張孟陽集》傳世。 遠祖納,即陸訥(320?--395),字祖言,吳郡吳人(今江蘇蘇州)。 東晉時任吏部尚書等職。 陸羽與其同姓,故尊為遠祖。 謝安(319--385),字安石,陳國陽夏人(今河南太康縣)。 東晉名臣。 歷任太保、大都督等職。 左思(250?--305?),字太衝,山東臨淄人。 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三都賦》、《詠史》詩等。 (9)兩都並荊俞間:兩都,長安和洛陽。 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 俞,當作渝。 渝州。 治所在今四川重慶一帶。 (10)痷茶:痷,讀an,病。 《博雅》:“病也”。  (11)飛湍壅潦:飛湍,飛奔的急流。 壅潦,停滯的積水。 潦,雨後積水。 (12)操艱攪遽:操作艱難、慌亂。 遽,讀音ju,惶恐、窘急。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農氏。 週: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1),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2),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3),傅司隸咸(4),江洗馬統(5),孫參軍楚(6) ,左記室太衝,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亻叔],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7),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8),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9),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10),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琅邪王肅(11)。 宋:宋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12),鮑昭妹令暉(13),八公山沙門譚濟(14)。 齊:世祖武帝(15)。 梁:劉廷尉(16),陶先生弘景(17)。 皇朝:徐英公勣(18)。 《神農食經》(19):“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檟,苦荼”。 《廣雅》雲(20):“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1)歸命侯:即孫皓。 東吳亡國之君。 公元280年,晉滅東吳,孫皓啣壁投降,封“歸命侯”。 (2)惠帝: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306年在位。 (3)張黃門孟陽:張載字孟陽,但未任過黃門侍郎。 任黃門侍郎的是他的弟弟張協。 (4)傅司隸咸:傅咸(239--294),字長虞,北地泥陽人(今陝西銅川),官至司隸校尉,簡稱司隸。 (5)江洗馬統:江統(?--310),字應元,陳留縣人(今河南杞縣東)。 曾任太子洗馬。 (6)孫參軍楚:孫楚(?--293),字子刑,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縣),曾任扶風的參軍。 (7)桓揚州溫:桓溫(312--373),字元子,龍亢人(今安徽懷遠縣西)。 曾任揚州牧等職。 (8)沛國夏侯愷:晉書無傳。 干寶《搜神記》中提到他。 (9)樂安任育長:任育長,生卒年不詳,樂安人(今山東博興一帶)。 名瞻,字育長,曾任天門太守待職。 (10)敦煌單道開:晉時著名道士,敦煌人。 《晉書》有傳。 (11)瑯琊王肅:王肅(436--501)字恭懿,瑯琊人(今山東臨沂),北魏著名文士,曾任中書令待職。 (12)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劉子鸞、劉子尚,都是南北朝時宋孝武帝的兒子。 一封新安王,一封豫章王。 但子尚為兄,子鸞為弟。 (13)鮑昭妹令暉:鮑昭,即鮑昭(414--466)字明遠,東海郡人(今江蘇鎮江),南朝著名詩人。 其妹令暉,擅長詞賦,鍾嶸《詩品》說她:“歌待往往嶄新清巧,擬古尤勝。” (14)八公山沙門潭濟:八公山,在今安徽壽縣北。 沙門,佛家指出家修行的人。 潭濟,即下文說的“覃濟道人”。 (15)世祖武帝:南北朝時南齊的第二個皇帝,名肖[臣責],483--493在位。 (16)劉廷尉:劉孝綽(480--539),彭城人(今江蘇徐州)。 為梁昭明太子賞識,任太子僕兼延尉卿。 (17)陶先生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秣陵人(今江蘇寧縣),有《神農本草經集注》傳世。 (18)徐英公[責力]:徐世[責力](592--667),字懋功,啟開國功臣,封英國公。 (19)神農食經:古書名,已佚。 (20)廣雅:字書。 三國時張輯撰,是對《爾雅》的補作。 《晏子春秋》(21):“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22):“鳥喙,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蘗,蔞苓,X草,芍藥,X桂,漏蘆,蜚廉,萑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荼曰蔎"。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悉以七勝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 《晉中興書》(23):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嘗欲詣納,[原註:《晉書》以納為吏部尚書。 ]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 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 俶遂陳盛饌,珍羞必具。 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奈何穢吾素業? '” 《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搜神記》(24):“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並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史演書”(25)雲:“前得安州乾薑一斤(26),桂一斤,黃岑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原註:潰,當作憒。]悶,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傅咸《司隸教》曰:“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嫗何哉?” 《神異記》(27):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 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 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 因立奠祀。 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28):“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蕙芳,眉目燦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荼[上艹下舛]劇,吹噓對鼎[钅歷]。”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29)雲:“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桔,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吳饌逾蟹[蟲胥]。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傅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恆陽黃梨,巫山朱桔,南中荼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鉤、葵羹各一杯。 ” 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桔木蘭出高。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佗《食論》(30):“苦荼久食益意思。” [註釋] (21)宴子春秋:又稱《晏子》,舊題齊晏嬰撰,實為後人採晏子事輯成。 成書約在漢初。 此處陸羽引書有誤。 《晏子春秋》原為:“炙三戈五卵苔菜而矣”。 不是“茗菜”。 (22)凡將篇:偽託司馬相如作的字書。 已佚。 此處引文為後人所輯。 X為脫漏字。 (23)晉中興書:佚書。 有清人輯存一卷。 (24)搜神記:東晉干寶著,計三十卷,為我國志怪小說之始。 (25)南兗州:晉時州名,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市。 (26)安州:晉時州名。 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縣一帶。 (27)神異記:西晉王浮著。 原書已佚。 (28)左思《嬌女詩》:原詩五十六句,陸羽所引僅為有關茶的十二句。 (29)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張孟陽,見前註。 原詩三十二句,陸羽僅錄有關茶的十六句。 (30)華佗《食論》:華佗(約141--208),字元化。 是東漢末著名醫師。 《三國志.魏書》有傳. 壺居士《食忌》(31):“苦荼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郭璞《爾雅注》雲:“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世說》(32):“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人云:'此為荼?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申明雲:'向問飲為熱為冷耳'。” 《續搜神記》(33):“晉武帝時,宣城市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叢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桔以遺��。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34):“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異荈》(35):“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塚,每飲,輒先祀之。兒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塚三百餘年,卿二子恆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泉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36)!'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饋愈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旁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嫗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37):“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荼蘇而已。”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原註:懸車,喻日入之候,指重老時也。《淮南子》(38)曰:“日至悲泉,愛息其馬',亦此意。 ]飯所飲荼。 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 宋《江氏家傳》(39):“江統,字應,遷愍懷太子洗馬(40),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醯(41)、面、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 王微《雜詩》(42):“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廈。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檟。”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43):“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44):“傳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江潭抽節,邁昌荇之珍。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麋,裛似雪之驢;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粲,酢類望柑。免千里宿春,省三月糧聚。小人懷惠,大懿難忘。” 陶弘景《雜錄》:“苦荼,輕身換骨,昔旦丘子、黃山君服之。” 《後魏錄》:“琅邪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羹。及還北地,又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為奴'。”(45) [註釋] (31)壺居士:道家臆造的真人之一,又稱壺公。 (32)世說:即《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著,為我國志人小說之始。 (33)續搜神記:舊題陶潛著,實為後人偽託。 (34)晉四王起事:南朝盧綝著。 原書已佚。 (35)異苑:東晉末劉敬叔所撰。 今存十卷。 (36)翳桑之報:翳桑,古地名。 春秋時晉趙盾,曾在翳桑救了將要餓死的靈輒,後來晉靈公欲殺趙盾,靈輒撲殺惡犬,救出趙盾。 後世稱此事為“翳桑之報”。 (37)藝術傳:即唐房玄齡所著《晉書.藝術列傳》。 (38)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為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 今存二十篇。 (39)江氏家傳:南朝宋江饒著。 已佚。 (40) 懷太子:晉惠帝之子,立為太子,元康元年(300年)為賈后害死,年僅二十一歲。 (41)醯:讀xi,醋。 陸德明《經典釋文》:“醯,酢(醋)也。” (42)王微《雜詩》:王微,南朝詩人。 《雜詩》原二十八句,陸羽僅錄四句。 (43)南齊世祖武帝《遺詔》:南朝齊武皇帝名肖[臣責]。 《遺詔》寫於齊永十一年(493年)。 (44)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劉孝綽,見前註。 他本名冉,孝綽是他的字。 晉安王名肖綱,昭明太子卒後,繼為皇太子。 後登位稱簡文帝。 (45)王肅事:王肅,本在南朝齊做官,後降北魏。 北魏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權,該民族習性喜食牛羊肉、鮮牛羊奶加工的酪漿。 王肅為討好新主子,所以當北魏高祖問他時,他貶低說茶還不配給酪漿作奴僕。 這話傳出後,北魏朝貴遂稱茶為“酪奴”,並且在宴會時,“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 [見《洛陽伽藍記》] 《桐君錄》(46):“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47)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葜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48),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並大皂李作荼,並冷。又南方有真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49),客來先設,乃加以香[上艹下毛]輩。” 《坤元錄》(50):“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51):“臨遂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52)。” 山謙之《吳興記》(53):“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泉山(54),出禦荈。” 《夷陵圖經》(55):“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56),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57) 《淮陰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58) 《茶陵圖經》:“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59) 《本草.木部》(60):“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食。《注》雲:'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荼一名荼,一名選,一名遊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幹。《注》雲:'疑此即是今[木茶],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雲:“誰謂荼苦”(61),又云:“堇荼如飴(62 )",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之苦[木茶]荄[原註]:“遲途遐反]。 '” 《枕中方》:“療積年瘺,苦荼、蜈蚣並炙,令香熟,等分,搗篩,煮乾草湯洗,以敷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蔥須煮服之。” [註釋] (46)桐君錄:全名《桐君採藥錄》,已佚。 (47)西陽、武昌、廬江、晉陵: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均為晉郡名,治所分別在今湖北黃岡、湖北武昌、安徽舒城、江蘇常州一帶。 (48)巴東:晉郡名。 治所在今四川萬縣一帶。 (49)交廣:交州和廣州。 交州,在今廣西合浦、北海市一帶。 (50)坤元錄:古地學書名,已佚。 (51)括地圖:即《地括志》,詔肖德言等人著,已散佚,清人輯存一卷。 (52)臨遂:晉時縣名,今湖南衡東縣。 (53)吳興記:南朝宋山謙之著,共三卷。 (54)烏程縣:縣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 (55)夷陵圖經: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地區,這是陸羽從方誌中摘出自已加的書名。 (下同) (56)黃牛、荊門、女觀、望州:黃牛山在今宜昌市向北八十里處。 荊門山在今宜昌市東南三十里處。 女觀山在今宜都縣西北。 望州山在今宜昌市西。 (57)永嘉縣:州治在今浙江溫州市。 (58)山陽縣:今稱淮安縣。 (59)茶陵:即今湖南茶陵縣。 (60)本草、木部:《本草》即《唐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或《唐英本草》,因唐英國公徐勣任該書總監。 下文《本草》同。 (61)誰謂荼苦:語出《詩經.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周秦時,荼作二解,一為茶,一為野菜。 這裡是野菜。 (62)堇荼如飴:語出《詩經.綿》:“周原[月無][月無],堇荼如飴”。 荼也是野菜。 八之出 山南(1):以峽州上(2),[原註: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3)。 ]襄州、荊州次(4),[原註:襄州生南漳縣山谷(5),荊州生江陵縣山谷。 ]衡州下(6),[原註: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7)。 ]金州、梁州又下(8)[原註: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9)。 梁州生褒城、金牛二縣山谷(10)。 ] 淮南(11):以光州上(12),[原註: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 ]義陽郡(13)、舒州次(14),[原註:生義陽縣鐘山者(15),與襄州同。 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16),與荊州同。 ]壽州下(17),[原註:生盛唐縣霍山者(18),與衡州同。 ]蘄州(19)、黃州又下(20)。 [原註: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並與金州、梁州同也。 ] 浙西(21):以湖州上(22),[原註:湖州生長城縣(23)顧渚山谷(24),與峽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師二寺、白茅山懸腳嶺(25),與襄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雲曲水二寺(26)、啄木嶺(27),與壽州同。 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 ]常州次(28),[原註:常州義興縣(29)生君山懸腳嶺北峰下(30),與荊州、義陽君同;生圈嶺善權寺(31)、石亭山,與舒州同。 ]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32),[原註:宣州生宣城縣雅山(33),與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34),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35)二縣生天目山(36),與舒州同。 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37);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 ]潤州(38)、蘇州又下(39)。 [原註:潤州江寧縣生傲山(40),蘇州長洲生洞庭山(41),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 劍南(42):以彭州上(43),[原註: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44),與襄州同。 ]綿州、蜀州次(45),[原註: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46),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47),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 蜀州青城縣生八丈人山(48),與綿州同。 青城縣有散茶、末茶。 ]邛州次(49),雅州、瀘州下(50),[原註:雅州百丈山、名山(51),瀘州瀘川者(52),與金州同也。 ]眉州(53)、漢州又下(54)。 [原註:眉州丹棱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55),與潤州同。 ] 浙東(56):以越州上(57),[原註: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 ]明州(58)、婺州次(59),[原註:明州鄮縣生榆莢村(60),婺州東陽縣東白山(61),與荊州同。 ]台州下(62),[原註:台州始豐縣(63)生赤城者(64),與歙州同。 ] 黔中(65):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66)。 江西(67):生鄂州、袁州、吉州(68)。 嶺南(69):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70)。 [原註:福州生閩方山山陰(71)。 ] 其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註釋] (1)山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唐貞觀元年,劃全國為十道,道轄郡州,郡轄縣。 (2)峽州:又稱夷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宜賓市。 (3)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即今湖北遠安縣、宜都縣、宜昌市。 (4)襄州、荊州: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荊州,今湖北江陵縣。 (5)南漳縣:今仍名南漳縣。 以下遇古今同名都不再加註。 (6)衡州:今湖南衡陽地區。 (7)衡山縣:縣治所在今衡陽朱亭鎮對岸。 (8)金州、梁州:金州,今陝西安康一帶;梁州,今陝西漢中一帶。 (9)西城、安康:西城,今陝西安康市;安康,治所在今安康市城西五十里漢水西岸。 (10)褒城、金牛:褒城,今漢中褒城鎮;金牛,今四川廣元。 (11)淮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12)光州:又稱弋陽郡。 今河南潢川、光山縣一帶。 (13)義陽郡:今河南信陽市及其邊圍。 (14)舒州:又名同安郡。 今安徽太湖安慶一帶。 (15)義陽縣鐘山:義陽縣,今河南信陽。 鐘山,在信陽市東八十里。 (16)太湖縣潛山:潛山,在安徽潛山縣西北三十里。 (17)壽州:又名壽春郡。 今安徽壽縣一帶。 (18)盛唐縣霍山:盛唐縣,今安徽六安縣。 霍山,在今霍山縣境。 (19)蘄州:又名蘄州郡。 今湖北蘄春一帶。 蘄,讀qi。 (20)黃州:又名齊安郡。 今湖北黃岡一帶。 (21)浙西:唐貞觀十道之一。 (22)湖州:又名吳興郡。 今浙江吳興一帶。 (23)長城縣:今浙江長興縣。 (24)顧渚山:在長興縣西三十里。 (25)白茅山懸腳嶺:在長興縣渚顧山東面。 (26)鳳亭山:在長興縣西北四十里。 伏翼閣、飛雲寺、曲水寺,都是山里的寺院。 (27)啄木嶺:在長興縣北六十里,山中多啄木鳥。 (28)常州:又名晉陵郡。 今江蘇常州市一帶。 (29)義興縣:今江蘇宜興縣。 (30)君山:在宜興縣南二十里。 (31)圈嶺善權寺:善權,相傳是堯時隱士。 (32)宣州、杭州、睦州、歙州:宣州,又稱宣城郡。 今安徽宣城、當塗一帶。 杭州,又名餘杭郡。 今浙江杭州、餘杭一帶。 睦州,又稱新定郡。 今浙江建德、桐廬、淳安一帶。 歙州,又名新安郡。 今安徽歙縣、祁門一帶。 (33)雅山:又稱鴉山、鴨山、丫山。 在寧國縣北。 (34)目睦、臨睦:太平縣二鄉名。 (35)於潛縣:現已併入臨安縣。 (36)天目山:又名浮玉山。 山脈橫亙於浙江西、皖東南邊境。 (37)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市,靈隱寺在市西靈隱山下。 天竺寺分上、中、下三寺。 下天竺寺在靈隱飛來峰。 (38)潤州:又稱丹陽郡。 今江蘇鎮江、丹陽一帶。 (39)蘇州:又稱吳郡。 今江蘇蘇州、吳縣一帶。 (40)江寧縣傲山:江寧縣在今南京市及江寧縣。 傲山在南京市郊。 (41)長州縣洞庭山:長洲縣在今蘇州一帶。 洞庭山是太湖是的一些小島。 (42)劍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43)彭州:又叫濛陽郡。 今四川彭縣一帶。 (44)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九隴縣,今彭縣。 馬鞍山,即今至德山,在鼓城西。 堋口,在鼓城西。 (45)錦州、蜀州:錦州,又稱巴西郡,今四川綿陽、安縣一帶。 蜀州,又稱唐安郡,今四川崇慶、灌縣一帶。 (46)龍安縣、松嶺關:龍安縣,今四川安縣。 松嶺關,在今龍安縣西五十里。 (47)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西昌,在今四川安縣東南花荄鎮。 昌明,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神泉縣,在安縣南五十里。 西山,岷山山脈之一部分。 (48)青城縣、丈人山:今四川灌縣南四十里。 因境內有青城山而得名。 丈人山為青城山三十六峰之主峰。 (49)邛州:又稱臨邛郡。 今四川邛峽、大邑一帶。 (50)雅州、瀘州:雅州又稱盧山郡,今四川雅安一帶。 瀘州,又稱瀘川郡,今四川瀘州市及其周邊。 (51)百丈山、名山:百丈山,在今四川名山縣東四十里。 名山,在名山縣北。 (52)瀘州縣:今四川瀘縣。 (53)眉州:又名通義郡,今四川眉山、洪雅一帶。 (54)漢州:又稱德陽郡,今四川廣漢、德陽一帶。 (55)鐵山、竹山:鐵山,又名鐵桶山,在四川丹陵縣境內。 竹山,即綿竹山,在四川綿竹縣境內。 (56)浙東:浙江東道節度使方鎮的簡稱。 節度使駐地浙江紹光。 (57)越州:又稱會稽郡。 今浙江紹興、嵊縣一帶。 (58)明州:又稱餘姚郡。 今浙江寧波、奉化一帶。 (59)婺州:又稱東陽郡。 今浙江金華、蘭溪一帶。 (60)鄮縣:今浙江寧波市東南的東錢湖畔。 鄮,讀音mao。 (61)東白山:在今浙江東陽縣巍山鎮北。 (62)台州:又名臨海郡。 今浙江臨海,天台一帶。 (63)始豐縣:今浙江天台縣。 (64)赤城:山名。 天台山十景之一。 (65)黔中:唐開元十五道之一。 (66)思州、播州、費州、夷州:思州,又稱寧夷郡。 今貴州沿河一帶。 播州,又名播川郡,今貴州遵義一帶。 費州,又稱涪川郡,今貴州思南、德江一帶。 夷州:又名義泉郡,今貴州風岡、綏陽一帶。 (67)江西:江西團練觀察使方鎮的簡稱。 觀察使駐地在今江西南昌市。 (68)鄂州、袁州、吉州:鄂州,又稱江夏郡。 今湖北武昌、黃石一帶。 袁州,又名宜春郡。 今江西吉安、寧岡一帶。 (69)嶺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70)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又名長樂郡。 今福建福州、甫田一帶。 建州,又稱建安郡。 今福建建陽一帶。 韶州,又名始興郡。 今廣東韶關、仁化一帶。 象州,又稱像山郡。 今廣西象州縣一帶。 (71)方山:在福建福州市閩江南岸。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1),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復以火乾之,則[上啟夂下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 用槁薪、鼎[钅歷]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上竹下夾]、交床等廢。 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 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 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岩(2),引絙入洞(3),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盒貯,則碾、拂末等廢。 既瓢、碗、筴、札、熟盂、鹺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註釋] (1)方春禁火之時:禁火,古時民間習俗。 ���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三天,用冷食,叫“寒食節”。 (2)援藟躋岩:藟,讀音lei,藤蔓。 《廣雅》:“藟,藤也”。 躋,讀音ji,登、升。 《釋文》:“躋,升也。” (3)引絙入洞,絙,讀音geng,繩索。 十之圖 (1)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2),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註釋] (1)十之圖:第十章,掛圖。 是指把《茶經》本文寫在素絹上掛起來。 《四庫全書提要》說:“其曰圖者,乃謂統上九類寫絹素張之,非有別圖。其類十,其文實九也”。 (2)目擊而存:擊,接觸。 此處作看見。 俗語有“目擊者”。
0 notes
Text
茶經 版本二
陸羽《茶經》全文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 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 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 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 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 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 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著作《茶經》,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茶經 唐·陸羽撰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 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木並]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 註: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木並]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 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原註: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 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並,作“荼”,其字出《爾雅》。]其名 ,一曰茶,二曰[木賈],三曰[上艹下設],四曰茗,五曰[下艹下舛]。[原註:周公雲:[木 賈],苦荼。”楊執戟雲:“蜀西南人謂荼曰[上艹下設]。郭弘農雲:“早取為荼,晚取為茗, 或曰[上艹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原註:櫟字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 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 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穀者,不款項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 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 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 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上艹下尼]使六疾不[冫廖]。知人參為累,則茶 累盡矣。 二之具 [上竹下贏]:一曰籃,一曰籠,一曰[上竹下呂]。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原註:[上竹下贏],音盈,《漢書》所謂“黃金滿[上竹下贏],不如一經。”顏師古云:“[上竹下贏],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無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於甑中,[原註:甑,不帶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亞者制之,[原註:亞字當作椏,木椏枝也。]散所蒸芽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恆用者為佳。 規:一曰模,一曰[木卷]。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衤詹]: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衤詹]置承上,又以規置[衤詹]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一曰贏子,一曰[上艹下旁][上艹下良],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籮,闊二尺,以列茶也。 [上啟攵下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撲: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谷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四五十斤為小穿。穿,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 扇。中置一器,貯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原註: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三之造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茶之芽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采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原註:京錐文也。][上封下牛]牛臆者, 廉[衤詹]然;[原註:[上封下牛],音朋,野牛也。]浮雲出山者,輪[囗禾]然;輕飆拂水 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 於蒸搗,故其形[上竹下麗][上竹下徙]然;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 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採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鑑之下也。以 皺黃坳垤言佳者,鑑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鑑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 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 否臧,存於口決。 四之器 風爐(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钅复]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污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雲:“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雲:“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雲:“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飆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滯(土旁)[土臬],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木半]抬之。 [上竹下呂]: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上竹下呂]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蓋若莉篋口①,鑠之。炭撾:以鐵六棱制之。長一尺,銳上豐中。執細頭,系一小[钅展],以飾撾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木追],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上竹下夾]:一名箸,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薹句[钅巢]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钅复](音輔,或作釜,或作[鬲甫]):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內抹土而外抹沙。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澀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稚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恆,而卒歸於鐵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钅复]也。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潤於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洩其香也。 碾:以桔木為之,次以梨, 桑、桐、柘為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未,以鳥羽制之。 羅、合:羅末,以合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才,口徑四寸。 則:以海貝、蝸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故云則也。水方:以稠(木旁)木(原註,音冑,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縫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澀之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澀也。林棲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卷之,裁碧縑以縫之,細翠鈿以綴之,又作油綠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毓《舛(艹頭)賦》雲:“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闊,胚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 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竹[上竹下夾]: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貯鹽花也。其揭,竹製,長四寸一 分,闊九分。揭,策也。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琉《[艹舛]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越州也,��越上。口唇不捲,底捲而淺,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紅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上竹下呂]。其紙[巾巴]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緝[木並]櫚皮,以茱萸莫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以貯洗滌之餘。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以拖(纟旁)佈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扃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蔑,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蔑闊者經之,以單蔑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火票]焰如鑽,使涼炎不均。特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土婁]狀蟆背,然後去火五寸。捲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幹者,以氣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而芽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穰骨也。炙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原註: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原註:謂桑、槐、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原註:膏木,謂柏、松、檜也。敗器,謂朽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 ,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註:《[上艹下舛]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水流於山穀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原註: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無乃[鹵舀][鹵監]而鍾其一味乎,[原註:[鹵舀],古暫反。[鹵監],吐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凡酌至諸碗,令沫餑均。[原註:字書並《本草》:“沫、餑,均茗沫也。”餑蒲笏反。]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樽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上艹下舛]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莆方攵]",有之。     第一煮沸水,棄其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 [原註: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史長曰雋永,《漢書》 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 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註:碗數少至三, 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 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 其馨[上必下土右欠]也,[原註: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備。] 其味甘,[木賈]也;不甘而苦,[上艹下舛]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口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盪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原註:俞,當作渝。巴渝也]間,以為比屋之飲。   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病字頭下奄]茶。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天育有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譯者註:此處有脫文]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採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農氏。   週: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衝,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亻叔],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琅邪王肅。   宋:宋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   齊:世祖武帝。   梁: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責力]。  《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木賈],苦荼”。   《廣雅》雲:“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上艹下毛]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鳥喙,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蘗,蔞苓,X草,芍藥,X桂,漏蘆,蜚廉,萑菌,[上艹下舛]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荼曰[上艹下設]"。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悉以七勝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上艹下舛]以代酒。” 《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嘗欲詣納,[原註:《晉書》以納為吏部尚書。]納兄子[亻叔]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亻叔]遂陳盛饌,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亻叔]四十,雲: '汝既不能光益叔,奈何穢吾素業?'” 《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木半]茶果而已。” 《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並病其妻。 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史演書”雲:“前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岑一斤,皆所須 也。吾體中潰[原註:潰,當作憒。]悶,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傅咸《司隸教》曰:“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 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嫗何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 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 蕙芳,眉目燦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 荼[上艹下舛]劇,吹噓對鼎[钅歷]。”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雲:“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桔,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吳饌逾蟹[蟲胥]。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傅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恆陽黃梨,巫山朱桔,南中荼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鉤、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上艹下舛]出巴蜀,椒桔木蘭出高。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佗《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 八之出   山南:以峽州上,[原註: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荊州次,[原註:襄州生南漳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山谷。]衡州下,[原註: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金州、梁州又下[原註: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縣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原註: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義陽郡、舒州次,[原註:生義陽縣鐘山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與荊州同。]壽州下,[原註:生盛唐縣霍山者,與衡州同。]蘄州、黃州又下。[原註: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並與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原註: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與峽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師二寺、白茅山懸腳嶺,與襄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雲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壽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原註: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君同;生圈嶺善權寺、石亭山,與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原註: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 潤州、蘇州又下。[原註:潤州江寧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生洞庭山,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劍南:以彭州上,[原註: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與襄州同。]綿州、蜀州次,[原註: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八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瀘州下,[原註: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川者,與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原註:眉州丹棱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原註: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明州、婺州次,[原註:明州[貿阝]縣生榆莢村,婺州東陽縣東白山,與荊州同。]台州下,[原註:台州始豐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原註:福州生閩方山山陰。]   其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復以火乾之,則[上啟夂下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钅歷]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上竹下夾]、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岩,引[纟亙]入洞,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盒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上竹下夾] 、札、熟盂、鹺簋悉以一[上竹下呂]盛之,則都籃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十之圖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Cheap Offers: http://bit.ly/gadgets_cheap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