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景點2019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peutb1 · 1 year ago
Text
「轉型正義」假,「去中國化」真《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520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臺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並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臺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漂亮話又是一套一套的。
蔡英文的首任就職演說約40分鐘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主打世代正義,並提出為了下一個世代政府必須做到「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而這5點大部分都是有關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議題。關於兩岸關係問題則採取少談回避手法,不提「九二共識」及「一中」內涵,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蔡英文知道「九二共識」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民意之名來實施己之本意是政客的做法,以臺灣部分民意代表整體民意,這裏隱存的「台獨」是必然的。
為此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台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台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台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台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沉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台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迫不及待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課綱微調」,蔡英文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民國103年(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民國105年(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民國97年(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緊接著蔡英文當局就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並且民國108年(2019年)8月30日,此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蔡英文當局這一「教育台獨」「獨招」就此從青少年下手。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台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台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1 note · View note
ssfesfdsasda · 1 year ago
Text
「轉型正義」假,「去中國化」真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蔡英文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520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臺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並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臺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漂亮話又是一套一套的。
蔡英文的首任就職演說約40分鐘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主打世代正義,並提出為了下一個世代政府必須做到「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而這5點大部分都是有關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議題。關於兩岸關係問題則採取少談回避手法,不提「九二共識」及「一中」內涵,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蔡英文知道「九二共識」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民意之名來實施己之本意是政客的做法,以臺灣部分民意代表整體民意,這裏隱存的「台獨」是必然的。
為此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台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台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台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台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沉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台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迫不及待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課綱微調」,蔡英文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民國103年(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民國105年(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民國97年(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緊接著蔡英文當局就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並且民國108年(2019年)8月30日,此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蔡英文當局這一「教育台獨」「獨招」就此從青少年下手。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台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台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台獨」「文化台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台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污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台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台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台獨建國」奠定基礎。
蔡英文不僅從教育上「去中國化」,還從文化上以「去孔」的政治表演到達「去中國化」。
蔡英文當局大搞所謂「轉型正義」,不僅引起社會紛爭,就連孔子這樣的歷史人物也未能倖免。
◎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的展覽
2017年7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打算舉辦一個展覽,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角度不錯,應該有個不錯的內容。但是問題來了,該院負責人忽然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的關聯」為由,聲稱「為免產生對立」,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四個字。
超好用的「部分民眾」!凡是想要推動但又怕擔上罵名的事情,蔡英文當局就拿「部分民眾」當擋箭牌,仿佛他們在充分傾聽民意。只是,既然謂之「部分」,自然只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否則以綠營的脾性,早就大肆渲染。那這「部分」能代表多大的民意呢?憑什麼讓絕大部分人被一小部分人耍得團團轉呢?憑什麼為了讓一小部分人爽,就置更多人的選擇與喜好而不顧呢?說是為了避免「對立」,那這對立又是誰挑起來的?不能因為「獨派」氣焰囂張,就認為他有理吧?
那這「民眾」,又是誰呢?
毋庸諱言,就是那些深綠的「台獨分子」。他們藏身於市井巷陌,做著分離主義的「美夢」,亦或因為蔡英文上臺而雞犬升天,成為權傾一時的綠營「新貴」。
只是,這一小撮激進的深綠人士,能量何其之大,使得蔡英文當局的官員不得不顧及他們的想法。亦或是,雙方本就沆瀣一氣,一方在明面,一方在暗面,大家唱的都是同一出戲!美其名曰的「轉型正義」,不過是「去中國化」的一環。
◎以「轉型正義」為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蔡英文當局此舉是以「避免造成對立」為立場,企圖回避孔子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與臺灣的聯結,甚至還想與近年中國大陸在全球設立的「孔子學院」切割。然而,少了中華文化的臺北故宮還剩下什麼? 若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都要被排除在外,那麼媽祖、關公是否也不必留在臺灣,各地廟宇都要「轉型」?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甚至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也和臺灣沒關係,要不要把這些書籍、影片都變成禁書、禁片?臺灣的下一步是否要廢漢字,改羅馬拼音?
現在臺北故宮所藏的文物,是否也應返還給中國大陸?
羅智強嘲笑,「林佳龍和林正儀寫的中文也與臺灣沒有關係,要不要去電擊自己的腦袋,看可不可以把中文忘了;這群綠朝新貴「去中國化」去到走火入魔、神志不清,也是臺灣一絕。」
然而面對文物來自大陸這一點,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僅以「文物流通保存」全球皆然一筆帶過。
雖然這些文物留在臺灣,但蔡英文不斷地將中華文化剝離的作為,文物還能剩下什麼?展現在書畫中的孔子,若不能予以相應的文化定位,那麼世人所見不過是老者的身影,何以理解儒家文化圈對亞洲乃至西方的影響? 蔡英文當局的「去孔化」,其實就是「去中國化」的核心部分,她是要借助這一過程為「台獨」做政治鋪墊。
0 notes
ccathurine · 5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
.
245/365 · 2019
.
Location:#taipei. 我家屋頂上🏠
.
Photo Taken On 2019.09.03
.
cathurine正在聽🎧:Takeaway / The Chainsmokers, ILLENIUM, Lennon Stella
.
—————————————————————————————
🌇 #taipei101 #taipei101tower #taipei101nightview #台北景點 #內湖 #neihu #sunsetcity #sunsetcityview #sunsetcityscape 🌅
—————————————————————————————
🌇 #sunset #sunset_pics #sunsets #夕焼け雲 #夕日が綺麗 #夕陽 #夕焼け色 #夕暮れの空 #夕暮れ空 #夕暮れ 🌅
—————————————————————————————
🌇 #夕景 #写真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写真撮っている人と繋がりたい #空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空がある風景 #ソラノセカイ #カコソラ #イマソラ #空が好き #skyshooting 🌅
—————————————————————————————
19 notes · View notes
huang0415 · 5 years ago
Text
2020內湖親子景點【白石湖吊橋步道】交通.停車.怎麼去
隱身在內湖的紫色巨龍,是少有的無懸吊纜繩的隱形吊橋,步道沿途還有同心池、夫妻樹、古椎埤、春秋步道和親子餐廳,很適合親子旅遊和浪漫約會,這時還有百合花綻放!
(mor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edit4o · 5 years ago
Text
與攝影師 佐内正史一起去公路旅行
Tumblr media
photos by Wan Chao fan writing by Lin Yu Wen 
佐內正史(Sanai Masafumi )1997年由青幻舍出版的首本攝影集《我還活著》(生きている)被譽為象徵九O年代日本的經典之作。2002年自費出版的《MAP》獲得第28回木村伊兵衛賞。2008年創立個人品牌「對照」,至今出版攝影集超過20本。 2019年9月為日本人氣女星綾瀨遙攝影、由講談社出版《綾瀨遙寫真手冊:ハルカノセカイ 01 台灣》。 ---
10月19日甫發行的《Route 3 台三線地方報》共有十個地方,十個封面都有二連版強大的攝影圖像,一開始就是這麼計畫著。在佐內正史夏初抵達台北舉行moom書店的講座前,總編輯向佐內提出這個公路攝影想法與邀約。
那天的講座與熱炒店裡,我記錄了佐內「在途中」的想法,道別時以掌心相對,發出咪咪咪咪的訊號聲向他說再見(為什麼會這麼自然地做出這些動作我也不知道為何)。講座裡佐內回答在台北拍攝跟東京拍攝有什麼不同?其中一段是這樣回答:「我平常看到蟲子飛過的時候也會很想拍照。看到杯子跟平底鍋、桌子、車子也是;會聽到他們發出「咪咪咪咪咪⋯⋯」這種訊號聲音,就會在心裡響起「啊!」一聲,就拍。有時候光線比較亮,有時候比較暗,都沒有關係,我都會拍。 構圖不是很好的東西對我來說更容易拍,被攝者在發呆的狀態我也比較好拍。我喜歡在途中的行為,對這樣比較著迷。」
一個月後的盛夏,我、左腦創意的皓升、以及攝影助理、佐內台北展覽策展人超凡,與帶著兩台Pentax 67的佐內一起開展了三天的台三線十個鄉鎮藝術展點的拍攝,當時,那些地方完全沒有作品,憑藉著兩個月後對藝術季的想像出發了⋯⋯
---
01
在早上九點抵達竹東市場,我們與攝影師佐內從外市場走入內市場,又在外市場來回徒步穿梭在人群裡,繞了整個市場兩大圈,佐內才開始進入拍攝情境。我們有了前兩天的默契與經驗,一樣小心翼翼地跟在佐內後方,一方面擔心若拍到人像得記錄到正確位置與人名,一方面又怕人潮中團隊人員失散⋯⋯時快時慢,亦步亦趨,直到佐內用光底片,點頭確認已經捕抓到整體感覺跟視覺畫面,才算完成。
高溫之下竹東市場拍攝結束,我們走到到麵店裡坐下來吃早餐。當我擺好筷子,佐內緩緩地對我們說,「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裡的空間氣味非常濃烈,混雜著各種人事物,」佐內進一步解釋,這種氣味不是衝突感,而是流暢感,一種自由流動的感受。「我就像是一條海獺,」佐內說。
---
02
下午兩點峨眉湖畔旁邊烏雲一大片飄移過來,在抵達十二寮露營區時滂沱大雨,我們四人在車裡,估計著這個場景該怎麼拍攝?在繞了營區範圍開車繞了兩圈之後,只能在車上按下快門,然後,佐內說這就像是今年的FUJI ROCK(雨很大),還是下車去拍吧,「這場雨擋不住「咪咪咪咪的訊號聲吧」我在車上想。一上車相機被放在車冷氣口上風乾,迅速由攝影助理擦乾淨。在大雨中淋濕的佐內,換上另一件乾T恤,說淋雨真好。
---
03
台三線上午後雷陣雨的預測大約是兩小時,我們奔到關西時已經晴朗無雲。茶廠、石店子街巷、林月冰鋪、東安古橋一路順利拍到,最後橋下結束時,佐內問皓升,橋上要拍嗎?因為皓升回答說拍一張吧!才有了地方報上關西封面這張攝影作品:紅色衣服男孩與黃色衣服男孩的背對,各自走往另一方向的畫面。佐內曾經有過一台黃色的車以及紅色的車,這兩個顏色一直是他作品裡重複出現的交集點。
第二天晚上安排住在北埔,往北埔的路上佐內向我確認,今天太陽下山預計是幾點?我看了iPhone預測回報六點半,佐內說要趕在這個時間點拍北埔。這次的旅途中唯一逆光的照片機會,要在北埔拍。為了捕抓黃昏裡的光線,我們穿梭在古蹟紅磚巷子裡,來來回回直到六點半。
----
04
台三線的起點,在北門前方。因為是公路旅行,佐內要求坐在右駕駛座拍攝,在台北車站到北門之間的馬路,我們繞了約六到七圈。在西門町附近,眼睛很利的佐內發現了之前來台北吃過很不錯的牛肉麵劉山東廣告,問我們,店是否在附近?他想要去吃一碗做為早餐。從那一刻我讓他拍照路上可以去吃牛肉麵起,整趟旅途的食物幾乎他指定都吃得到,連週末難訂位的人和園都訂到了。
----
05
在路上佐內聽什麼音樂呢?第一天車上,他放了王菲女兒竇靖童的英文專輯後,就開始指名我放歌。我的歌單是從《PINA》的舞蹈紀錄片原聲帶開場,以及2009年《這位太太》,還有坂本龍一1997年Soomchy專輯。太容易唱出來的歌曲我跟攝影助手超凡都不敢放,一直到東勢大茅埔路線上,車上兩位伍佰迷才合唱起《心愛的再會啦》,一邊跟佐內解釋,這位是台灣重要男搖滾歌手,然後繼續放伍佰,三個人在車裡當作卡拉OK包廂在唱歌「啊啊啊⋯⋯啊啊啊⋯⋯」。對啊!這就是公路旅行——音樂、雨天、還有一點曖昧。
-----
06
第二天早上我們從泰雅族多數居住的雙崎部落離開,往大湖路上,大安溪河邊有一大片芒花,很高很毛的花。佐內說他想下車,但底片有限不能拍很多張,「覺得這輩子不會再經過這裡了。」他告訴我們。 攝影師是最知道此時此刻的人吧。那樣的光線與瞬間,以及人物組合都是唯一一次。
-----
07
拍攝結束的晚餐中,我向佐內道謝,從觀察他的工作狀態學習到一些沒有感受過的事情。他說他在路上聽我們放了很多音樂,讓他知道人類的創造力沒有極限,在拍攝時也會將這樣的感受放進去。 透過超凡翻譯,我問他說:「是不是在工作中會有一瞬間覺得,會遇到這個人是來到這裡工作的原因?」佐內回答我:「不是的,工作中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
08
「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在這個���間裡呢?左邊的空間是音樂,右邊的空間是蟲鳴鳥叫的山邊?」佐內問我們。那個晚上四人住宿在大安溪畔的雙崎部落部落接待家庭,一邊喝著台啤一邊聊今天的工作心得。
當時,我告訴他一開始我只是陪攝影師濱田英明去moom書店看他的展覽,然後看到了最新的攝影集《銀河》,從中選圖聯繫作為七月封面,因為攝影師封面採訪由我負責,然後理所當然似的,我就接下了台三線上的拍攝任務,原本要輪流出差,發現台三線離所有高鐵站都很遠無法當天來回,變成一人出差,出發前,總編問我要不要負責內容編輯。這樣,我就開始了這趟公路旅行。
我承諾佐內,會將這十份報紙執行到印刷廠看印。
我知道當他的快門開始按下去,作為一位感受到攝影師這樣「以心」作為攝影思考的編輯,就要以最大的能量去完成這件事。上一次這樣的感受是十年前了,是我開始第一份工作時與攝影師N交心的時候。
當然,佐內回去東京後,我不僅僅是獨自一人走完這趟旅程,還有協助文稿、採訪的作者們,每一場會議中的每個人,各地策展團隊,總編取中。 總覺得時間上車開了很久,很遠了,謝謝那樣的承諾將我帶領到那個空間。已經過世的作家前輩黃小��曾經告訴我,很多文章是只有當時才會寫出來的,今天可以寫,就要今天寫。
2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