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兆基物業集團
edkaiting-blog · 4 months
Text
SO-9索尼國際化妝品榮耀受邀
全球直播世界名人中秋晚會 2018年9月14-17日, 海內外華人華僑作為炎黃子孫 相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全國政務禮堂,北京會議中心, 奧體中心舉行為期三日的
“同根同夢全球華人中秋聯誼會
”活動主題“改革四十年,築夢再出發”。
同根,讓我們情深意長
同魂,讓我們心心相印
同夢,讓我們同心同德
“同根同夢”系列活動是以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內容為指導思想,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
李蒙題名,以滿足海內外華人 的精神需求為基本 導向的全球華人盛會,
系列活動包括同根同夢, 全球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同根同夢•
全球華人中秋聯誼會以及同根同夢•
少年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節等。
Tumblr media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中秋佳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
是海內外中華兒女遙念故土、
思念親人的重要節日。
同根同夢全球華人中秋聯誼會作為
同根同夢組委會聯合
Tumblr media
全球上百家華人組織,
社團聯合打造的 全球華人經濟文化交流盛會, 自舉辦以來, 活動共邀請了包括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以及商務部、住建部、 發改委、僑辦、僑聯等部門 上百位領導出席並受到廣泛贊許 得到了數萬名海內外華人華僑的 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
曠世巨作《聖典-愛》
將《聖典-愛》書籍義賣,
並將所得款項捐給貧困孩子和學生,
讓更多的愛心延續下去。
兩岸企業媒體強力關注,2017年11月23日,
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由中國中央電視臺承辦《聖典-愛》 發佈大會,國際持續共同 進行公益慈善。
【我愛你真愛地球人基金會】
長年致力於照護弱勢,
經常到偏鄉傳播愛也分享愛,
更針對學童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何董事長說:「學童無法選擇出生家庭,
為了生活而苦的人並不算苦,
真正的苦;是為了生存而煩惱的苦,
那才是真苦。所以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
不管是精神或物質上多些幫助、
照護、引導,讓他們能夠不被家庭束縛,
不因先天因素的捆綁,
協助他們走出自己的路, 讓他們從小感受愛、
享受愛讓他們長大後 能夠一起分享愛,
懂得照護他人、關懷他人,
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因此希望藉由《聖典-愛》的回饋,
來集結大家的愛與資源, 一同來改善人群、
改善社會、改善國家、改善世界,
讓世界的心能夠連接一起。真正地球村。
0 notes
historysandwich · 6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常威近代史】(八百二拾七回)
五相會議
時間線去到1940年嘅6月,6月1號,大慈善家陳嘉庚(1874-1961)喺延安會毛澤東同朱���。鄭振鐸(1898-1958)編輯嘅《中國版畫史圖錄》出版。鄭振鐸係中國左派作家,文學史家,政治人物,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期間,同瞿秋白、耿濟之創辦《新社會》雜誌,倡導新文化運動。1920年,與耿濟之、王統照、周作人、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文學周刊》與《小說月報》。1920年,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名著《飛鳥集》,在上海出版。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教授與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世界文庫》主編。2月,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積極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革命活動,四一二事件後,險遭逮捕。5月乘船到歐洲避難和遊學。1931年,前赴北平任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5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及學部委員。1958年,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赴開羅訪問途中,所乘坐的圖-104飛機在蘇聯楚瓦什境內失事遇難身亡。
1月1號,日軍佔領襄陽、樊城。同日,同官煤礦第一號井鑿至煤層,開始出煤。同官煤田位於渭北「黑腰帶」西部,煤炭資源豐富,係陝西嘅主要煤田之一。根據30年代估訂,陝西省煤炭儲藏量在71950兆噸,占全國總儲存量百分之29.5%,是煤炭資源大省。1935年以前,由於交通閉塞,礦業並不發達。1936年陝西省政府著手籌措開發同官煤田。1939年1月,因晉、豫淪陷,隴海鐵路中斷,陝西煤炭告急,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1895-1974)同埋隴海鐵路局局長錢慕霖加緊籌辦同官媒礦,修築咸同鐵路,同年9月,同官媒礦第一期工程開始施工,響五里鋪開鑿一、二號井,至今日開始出煤。
6月2號,粵北再度會戰,日軍被殲6000餘人。6月3號,全國禁煙會議開幕;6月5號,日軍開始進襲沙市、江陵。6月6號,係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1879-1945)辭職,王揖唐(1877-1978)繼任。6月6號,湖北荊門被日軍攻陷。6月8號,鄂中日軍60000餘人分三路西犯。同一日,中華交響樂團喺重慶嘉陵賓館舉行成立大會,6月8號,陳家庚離開延安,盛讚中共之誠懇及對抗戰的各種努力。
6月10號,冀東八路軍粉碎日寇萬人掃蕩行動。同日日本五相會議決定,全力援助汪精衛政府。所謂「五相會議」,是指舊日本帝國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海軍大臣、陸軍大臣及大藏大臣,共同針對國家內政外交重大事件召開嘅會議。在日本歷史上,五相會議曾多次舉行,最重要嘅一次,應該係1936年8月7日,會議決定咗《基本國策綱要》。針就是「外交與國防互相配合,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也向南海擴展」「帝國要真正成為東亞的安全勢力,為確保此地位,須充實國防軍備」、「日本要排除列強在東亞的霸道政策」等等日本基本國策。亦係第一次具體表明除對中國進行全面侵略外,仲要向南亞擴張侵略計畫。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國策基準》,具體地規定咗侵略中國,進犯蘇聯,待機南進嘅戰略方案。同時,還根據1936年度侵華計畫,制定了1937年侵華計畫。從1936年5月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令華北局勢日益嚴峻。
6月11號,日本百餘架飛機空襲重慶。6月12號,成都國際電臺同瑞士日內瓦直接通報,同時停止同法國巴黎通報。今日,鄂西重鎮,入川門戶宜昌失守。上個月棗陽大戰後,日軍連番受挫,為咗挽回劣勢,日軍抽調第4師團,第18旅團增援。5月31號,得到保級嘅日軍第3及第39師團渡襄河南犯,第6、第13師團亦喺舊口鎮渡漢水西進夾擊宜昌,6月11號,日軍強烈進攻宜昌城,國軍第18軍第18師抵抗一日一夜之後不支,當晚撤出宜昌。宜昌失守,四川省告急,身處重慶嘅蔣介石中華民國政權壓力大大增加。
6月14號,宋子文(1894-1971)前赴美國拜會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交換關於時局意見。4月16號,羅瑞卿(19.6-1978)就任第18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羅瑞卿早年考入黃埔軍校,隨後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紅四軍,擔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等職位,之後改為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隨中央紅軍進行戰略轉移。
抗日戰爭期間,擔任抗日紅軍大學校長、十八集團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等職位。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羅擔任晉察冀中央局、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率領第二兵團參與石家莊、太原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首任部長、第2、3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南方大學教授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羅瑞卿事件而被批判,之後跳樓重傷。文革結束後獲得平反。,1978年赴西德治療腿疾時病逝。
#常威💀 #蔣介石平反系列  #佛經抄寫員 #中日戰爭 #中華民國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8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經濟學人副總編(Tom Standage)談2023十趨勢:台灣是最大衝突點,不幸中有三大幸,天下編輯部/天下Web only整理,2023-01-09。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372 Tom Standage,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The Economist, talks about the ten trends in 2023: Taiwan is the biggest point of conflict, and there are three major blessings in misfortune. Ten trends to watch in the coming year A letter from Tom Standage, editor of “The World Ahead 2023”
Tom Standage, ,#The World Ahead
經濟學人副總編史丹德基談2023十趨勢:台灣是最大衝突點,不幸中有三大幸,《經濟學人》[2023.01.09] 《經濟學人》副總編輯、年度特刊《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Ahead)主編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在2023天下經濟論壇(CWEF)揭曉今年最重要十大趨勢,從烏俄戰爭、台灣安危到驗收元宇宙。+
以下是演講摘要:
過去三年的世界由疫情主導,從現在開始的未來,則與一場等不到終點的戰爭息息相關。不過,全球動盪中,我們也看到三個不幸中的大幸。
▼趨勢1:烏俄戰爭取代疫情,成全球最關鍵事件
烏克蘭戰爭將取代新冠疫情,成為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關鍵事件。這場戰役先改變了能源供給,衝擊原物料價格並導致通膨,也決定各國央行升息幅度。2023年全球是否因此進入衰退,以及如果經濟衰退,會多嚴重和持續多久,全都要看烏克蘭。這場戰爭的發展勢態、持續的時間,會決定很多事情。 2023年烏克蘭在戰爭可能會有可觀進展,但紛爭不可能就此落幕。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丁無法佔領整個烏克蘭,既然達不到初衷,他現在唯一可做的,是一邊拖延戰爭,一邊期待有利於他的改變發生。 普丁盼望三件事。第一,透過摧毀當地的電力、熱能、供水設施,逐漸擊垮烏克蘭人的意志。不過,這個計劃目前沒什麼成效,倒是鼓舞烏克蘭人更團結、更堅定把俄羅斯人趕出家門的意念。 第二,普丁也希望歐洲的寒冬與壞景氣,會降低歐洲列國支持烏克蘭的意願,減少救濟。 最後,我認為也是他最深的期待,則是川普重掌美國。川普若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就會從烏克蘭撤走援兵,而美國是烏克蘭現在最大盟友,包括金援與軍火。所以,我們認為普丁最大勝算,是全力拖延這場衝突。目前唯一的變數,是普丁失去政權,不過我們認為發生的機率不大,可能性大概只有10%。
▼趨勢2:高物價、全球衰退迫在眉睫
高物價將持續。全球現在面對的通膨,最初是因疫情而起,又遭烏俄衝突惡化。我們從擔心病毒,到擔心物價。全球央行升息的速度也比過去數十年都快,而且還擠在同個時間,2023年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將進入衰退。美國的衰退幅度相較和緩,歐洲會��嚴重,英國則會長久持續,而且衰退早就開始了,全世界都有感。 此外,美國的高利率、強勢貨幣將影響全球。許多國家的債務都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走強,這些國家的人民勢必會過得更艱苦。
▼趨勢3:戰爭加速能源轉型,「風光」使用創新高
烏俄戰爭加速各國使用再生能源的速度。這是2023年第一個不幸中的大幸。 雖然現在有很多國家的煤炭使用量在成長,但這只是短時間的權宜之計。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設備投產約需2年,我們最快要到2023年底才能看到能源來源的轉移。在戰爭爆發後,歐洲有19個國家在太陽能和風能的使用量上創下歷史新高。他們不想繼續仰賴俄羅斯天然氣。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認為,這場戰爭無疑是能源發展的轉折點,大幅加速綠能轉型。 許多歐洲國家提高了2030年再生能源的目標佔比,我們預期會有更高的核能使用量,不管是透過延長既有核電廠的使用年限,或是蓋新廠。 還有氫能。氫能在發動車的能耐上有限,但在工業上很實用,包括脫碳、製造鋼鐵與水泥,以及航空和海運。 大量資金注入綠色科技下,歐美開始有聲音反對政府過度補助再生能源。我樂見其成,正是因為綠能科技的規模愈來愈大,我們才需要這些對話,也可看出我們正走在對的路上。
▼趨勢4:中國顛峰已過?經濟成長放緩、人口縮水
印度人口預計在4月超越中國,人口數來到14.3億人,登上全球最高。 2023年開始,中國人口也將開始下跌。習近平的清零政策、對科技業的打壓、房地產危機,正扼殺生育率。看看2022年,中國光是為了核酸檢測就花了250億美元(約7640億台幣),等同中國GDP的1.5%。 另一方面,中國人口老化早開始、勞動人口年年降低,主因是一胎政策導致每年退休的人遠超過進入職場的人。 不少人認為,中國過去幾年的追趕式經濟成長,恐怕一去不復返。中國經濟再也不可能超越美國。 中國所主張的兩個價值——限制部份人權能使社會穩定、監控人民能換來高速經濟成長,如今都與現實不符,也大大削弱了中國式經濟體制能夠取代民主國家資本主義的說法。這是2023年第二個大幸。
▼趨勢5:分裂的美國,伴隨僵局與內鬥
美國兩大黨之間與黨內,可預期會有更多鬥爭。共和黨在期中選舉贏得眾議院,美國進入「分立政府」,無疑伴隨不少僵局與內鬥。兩黨席次差異微乎其微,少許政治人物握有巨權。共和黨將積極展開對民主黨的調查,可能搜查拜登的筆電資料。槍枝、墮胎、種族議題也將重回爭議,凸顯兩黨間的對立。 黨內也將有許多衝突。川普已經宣布他想再次參選,可預期2024年總統大選初選,他將先槓上另一名共和黨候選人德桑提斯(Ron DeSantis)。 同時,拜登也受到要他別再參選的壓力。即便他期中選舉表現不錯,但許多人認為不考慮連任的拜登,在接下來2年總統任期可以有更多貢獻、更容易得到共和黨在部份法案上的支持,包含打擊中國與大型科技公司,這兩件事是兩黨共識最高的議題,但打擊中國有點敏感,尤其是如果扯到台灣。
▼趨勢6:台灣,最顯著衝突爆點
烏俄戰爭改變中國的想法嗎?一方面,中國可能會覺得,歐美勢力光是顧及烏克蘭就分身乏術,現在會是攻擊台灣的絕佳時機;另一方面,烏克蘭也證明了,國家大小不是一切,就算是強權大國想攻打鄰近小國,也未必能心想事成。我們認為,2023年中國在台海發射飛彈的機率只有6分之1,但中國更可能會在東海、南海地區進行武力恐嚇,來測試美國與其盟友的態度。不過,台灣並不是中國唯一的衝突點。印度和中國之間也有邊境衝突,2020年曾有24名士兵因此喪命,怒火絕對有可能再度點燃。 在歐洲,土耳其與希臘也有點緊張。兩國領袖即將迎來連任選舉,土耳其總統曾提及,希望奪回被希臘偷走的島嶼。如果他在2023年拿這件事拉抬選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極有可能陷入危機,因為土耳其跟希臘都是會員國。
▼趨勢7:新聯盟出現,西方國家更團結
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稱NATO瀕臨「腦死」,歐盟則是危如累卵。如今,瑞典與芬蘭預計在2023年加入NATO,組織再度活化。烏克蘭也申請加入歐盟。 這是我們今天談的第三個大幸:西方國家與盟友之間變得更加團結。這也提醒我們,守護民主至關重要。 首先,美國把重心從中東移到亞太地區的新盟友,包括和印度、日本、澳洲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結合澳洲、英國的「澳英美聯盟」(AUKUS)。 另一方面,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會員國近年爭吵不休,亞美尼亞甚至在最近一場會議後,拒絕簽署共同宣言。 檢視各聯盟的健全程度,西方國家重拾信心,威權主義屈居劣勢。 我自己最喜歡的新聯盟是I2U2,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像搖滾樂團,但這個聯盟旨在共同發展糧食安全與乾淨能源,串連以色列、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美國。這幾個國家很少聚在一起,可見糧食與能源安全已是普世問題。
▼趨勢8:報復性旅遊出現,但商旅不再
旅客將全力把過去3年被剝奪的旅遊時光補回來。 2022年,國際旅客入境數量提升6成,預計2023年會再成長3成,實際出遊次數會從2019年的18億次,稍稍降到16億次。不過,因為通膨的關係,旅遊支出將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接近1.34兆美元(約40.9兆台幣)。 參考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機的後續效應,我們預測商務旅遊持續疲軟,因為企業撙節預算,改採線上會議,商旅絕不會回到疫情前水準。 不過,這是相關業者把握報復性旅遊的絕佳時機,絕對要打鐵趁熱。
▼趨勢9:元宇宙留或走?蘋果新裝置將是焦點
2023年也將揭曉在虛擬世界玩樂與工作的可行性。元宇宙將走入日常,還是淪為紅極一時的娛樂消遣? 其一焦點事件是,蘋果將發表第一款頭戴式裝置。從智慧手機、平板到手錶,蘋果往往一出新品,就改變市場。我們很好奇,蘋果會怎麼稱呼這個新市場?元宇宙?混合實境?擴增實境? 蘋果新產品瞄準的客群是開發人員,希望透過他們創造內容。如此一來,在2024、25年,當蘋果推出為一般消費者設計、更便宜的頭戴式裝置時,他們便已經有元宇宙的東西可以體驗。 至於臉書改名為Meta,則阻礙了元宇宙發展,因為從沒聽過元宇宙(metaverse)的人,可能會以為它是臉書獨有,而忽略許多企業都在積極開發元宇宙。我們也會關注,Meta究竟會不會履行對元宇宙的承諾。
▼趨勢10:密鑰取代密碼,科技詞彙花樣多
2020年、21年,我們學了很多關於免疫學與疫苗的新詞彙。2022年,我們接觸了不少與軍事裝備、國際衝突有關的新術語。 2023年,我們需要持續學習更多軍事、環境相關的詞彙外,科技新詞也不遑多讓。畢竟,永遠都有新科技。 密鑰(passkeys)是透過生物識別技術的數位鑰匙,無法被猜測、遺忘或偷竊。當你要登入某個app或網站時,只要你的手機或電腦在附近即能解鎖。 現在已經有許多網站採用這套系統,不過電腦與手機上需要最新的軟體。隨著2023年有更多人更新軟體,密鑰也將更普及,防範釣魚攻擊、大幅減少網路犯罪。 其次,加密貨幣熱度不再。「後量子加密法」(PQC,Post-Quantum Cryptography)強勢登場,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詞,請好好研究一下。 我們也將聽到「生產力偏執狂」(productivity paranoia)一詞。這指的是當管理者與員工對遠距工作的效率有不同見解,所產生的偏執。微軟研究顯示,87%員工認為自己在家工作的效率與在公司一樣,但只有12%企業管理者認同。 此認知差異導致不信任感與焦慮。員工擔心主管覺得他們在偷懶、主管也擔心員工真的在發懶。「生產力做戲」(productivity theater)現象會更常見,員工可能會迅速回復每一封email,即便只是寫「收到」或「感恩」,來證明自己有認真工作。
《經濟學人》一共選了23個新字,歡迎來經濟學人網站看看。不確定性才是新日常 疫情的結束,也為過去政治與經濟穩定的時代畫下尾聲。如今的世界更不穩定,從地緣政治、經濟動盪、極端氣候到高速科技變化,從現在開始,不確定性才是新日常,沒人躲得過。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