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v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三國志/三國演義/三国志/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17 posts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在西晉也擔��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成一書。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Photo
Tumblr media
諸葛恪,字 元遜
AD203 - AD253
吳國武將
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
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和太傅; 陸遜去世,諸葛恪升為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 、 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任之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攬軍政,初期籠絡民心,東興之戰勝利後頗有眾望。此後,窮兵黷武、大舉進攻魏國,最終輕敵大敗而回;漸失民心未有反思,仍獨斷專權。最後遭到孫峻刺殺、夷滅三族,死時五十一歲。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許褚,字 仲康
AD161 - AD230
魏國武將
谯国谯(今中国安徽省毫州市)人
======
「長八尺余,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建安二年(197年),曹操進占淮汝後,許褚率部眾歸附。曹操稱讚許褚:「此吾樊噲也。」立即拜為都尉,在曹操身邊任宿衛都尉,負責曹操的警衛工作。因其力大寡言且忠實被稱「虎痴」,統領的衛隊成員皆稱「虎士」。
建安十六年(211年),從討韓遂、馬超於潼關。曹操命大軍渡河,自己只留了數百虎士與許褚在南岸斷後,結果馬超大軍迫近情勢危急,士兵爭相渡水。許褚保護曹操上船後,斬殺敢攀船的曹軍士兵,用左手舉馬鞍為盾擋箭,船夫中箭而死後,許褚又以右手駕船,最終曹操平安渡河。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封許褚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許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後繼續負責曹丕的警衛工作。許褚下屬的警衛部隊中,很多都是劍客,其中也有數十人官封將軍,數百人封都尉校尉。太和元年(227年),曹睿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邑七百戶,同時亦賜其子一人為關內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諡為壯侯。此後曹睿思念許褚忠心,又封了他兩個子孫關內侯。
3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陸遜,字 伯言 , 本名 陸議
AD183 - AD245
吳國將領
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
三國時代吳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負責統領吳國軍事和政治多年,並同時掌管民事,輔佐太子等。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62歲去世,葬於蘇州,追諡昭侯。與周瑜、魯肅和呂蒙合稱四大都督。
陸遜出自吳郡陸氏,東漢光和六年(183年)出生,少孤,兒時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後軍閥袁術自九江遣孫策謀攻廬江,陸康與之戰於廬江達兩年,因缺糧致陸氏宗族損耗大半。為避戰禍,陸康令人攜幼子陸績及從孫陸遜返回吳郡。陸遜長於從父陸績數歲,幫助他綱紀門戶。 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
東漢建安八年(203年),陸遜21歲,投入孫權旗下,歷任東西曹令史,後在海昌擔任屯田都尉,行縣長之職務。當時縣裡連年旱災,陸遜開倉分穀於貧民,並監督縣裡的農業發展,深深得到當地百姓的信賴。當時吳郡、會稽郡、丹楊郡多有山越盜賊潛匿,陸遜上疏陳述平定山越的利益,請求由他去征討。這其中尤其是會稽山賊大帥潘臨,危禍當地多年。陸遜率軍平亂,所到之處皆順服之,此時其部曲已有二千餘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賊帥尤突作亂,陸遜同賀齊多次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於利浦。
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並報關羽被殺之由,親率大軍攻吳。孫權遣使求和不成,一方面向魏國稱臣,願意修好,以避免魏國趁機偷襲。另一方面,命陸遜為大都督督軍應戰。次年二月,蜀漢大軍進軍至彝陵、秭歸一帶(今湖北宜昌),連營數百里,並得武陵五谿蠻土著部族的支援,聲勢浩大。兩軍相���達半年之久,直至六月氣候正值酷暑,蜀軍疲憊、鬥志鬆懈,又因暑熱,移入密林結營,陸遜才開始反擊。陸遜利用火攻,火燒連營,並封鎖江面,扼守彝陵道,全線出擊,克營40餘座,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馮習、張南、傅彤、馬良、王甫、蠻將沙摩柯等將皆被吳軍斬殺,駐守江北的黃權因退路被斷,便率麾下部隊投降魏國。劉備遭到慘敗後,僅以身免,連夜率餘部退至白帝城。戰後孫權加封遜為輔國將軍,改封江陵侯,鎮守西陵。
吳黃武七年(228年),魏大司馬曹休大舉進攻吳國 。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路進軍,雙方決戰於石亭,大敗曹休,一舉擊潰魏國十萬兵馬,斬獲萬余,獲車乘萬輛,魏軍軍資器械略盡。曹休幸得逃脫,然而不久後就憤恨而死。
吳赤烏七年(244年),顧雍死後,陸遜被委任為丞相,主持三公的事務,並繼續擔任荊州牧右都護等職務領武昌事。但不久陸遜參與到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間的皇儲派系爭奪。全琮子全寄與魯王交好,陸遜因而寫信給全琮,勸全琮學習金日磾殺掉全寄以免為家門招禍,全琮不聽,引發兩人間的間隙。陸遜於吳赤烏八年(245年)去世,享年63歲。據《三國志》記載,陸遜因為孫權的責備,外甥姚信、顧譚被全琮父子陷害而不勝憂憤而卒死。陸遜之子陸抗被孫權任命為建武校尉,領父兵五千人。陸抗葬父後,還都謝恩,孫權令中使以楊竺告陸遜的二十條罪狀責問陸抗,陸抗一一回答,孫權漸漸消除對陸遜的憤怒。太元元年(251年),孫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陸抗去建業治病時,流著淚對他認錯。
1 note · View note
Photo
Tumblr media
劉封,原名 寇封
AD2?? - AD220年
蜀國將領
東漢南郡枝江(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
======
寇封是羅侯寇氏(即枝江是其家族封地,國名羅侯)之子,長沙劉氏外孫,算得上荊楚名家。左將軍劉備寄寓荊州時,因為沒有子嗣,收其為養子。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左將軍領荊州牧劉備受益州牧劉璋之邀入蜀,幫其消滅割據漢中的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張魯。劉備北駐葭萌,次年與劉璋反目,召諸葛亮、張飛等夾攻益州。劉封時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跟隨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征虜將軍張飛入蜀,「所在戰克」,以功拜副軍中郎將。
不久劉備自稱漢中王,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關羽北伐,圍困襄陽、樊城,多次命令劉封、孟達發兵相助,被劉封、孟達以上庸三郡投降不久局勢不穩為由拒絕。結果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撤軍,所部潰散,在臨沮被孫權擒獲,獻首曹操。劉備因此對二人不滿。劉封本與孟達不和,奪其鼓吹(軍樂隊),孟達既害怕劉備將來算帳,又不滿劉封的欺凌,率所部四千人投降魏國。西城太守申儀背叛劉封,劉封戰敗,退回成都,上庸太守申耽隨即投降魏軍。
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斥責他欺凌孟達,又不發兵援救關羽,並沒有想要殺劉封。在劉備身旁的諸葛亮為了劉禪的地位,擔心以剛毅勇猛著稱的劉封,在劉備薨逝之後後主劉禪會很難駕馭制禦,建議劉備將其除掉。劉備於是將劉封賜死,命其自殺。劉封臨死之前嘆息,「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劉封自殺死後,劉備為之流涕。後皇位由劉禪繼任。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龐統,字士元
AD179 - AD214
東漢末年襄陽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人
======
名士龐德公稱其為「鳳雛」,與「臥龍」諸葛亮漢末齊名。當時俗語有云:「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為南郡郡首任為功曹,後成為劉備重臣謀士,陳壽譽其可比擬為魏國的荀彧和荀攸。歷任耒阳令、治中從事,官至軍師中郎將。
劉備進攻雒縣時,龐統率軍攻城時,被守軍的流矢所射中而亡,年僅36歲。劉備為之痛惜、流淚,諸葛亮也親自前往拜祭,更升其父為諫議大夫。後追賜關內侯,260年九月,由後主劉禪追封為關內侯,追諡為靖侯 。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龐德 ,字 令明  
AD??? - AD219
魏國將領
涼州南安狟道(今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
======
東漢末年名將,原屬馬超父子,後於建安二十年(215年)隨張魯歸順曹操。因在219年樊城之戰時常乘騎白馬,故被稱之白馬將軍;官至立義將軍、關門亭侯, ,邑三百戶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侯音、衛開等人據宛城造反,龐德跟隨曹仁攻陷宛城,斬侯、衛二人,後遂屯駐樊城,討伐關羽。因龐德堂兄龐柔時在漢中,樊城眾將懷疑龐德的忠誠。龐德為表清白,常說:「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龐德親自和關羽交��,射中關羽額頭。龐德時常騎白馬,關羽���便稱龐德「白馬將軍」,甚為忌憚。
曹仁使龐德屯駐樊北十里。後因戰況不利,曹操派于禁率領七軍援救樊城,適逢接連十餘日大雨,漢水暴漲,水高五至六丈,龐德、于禁與諸將避水上堤。關羽乘機領水軍攻之,以大船包圍四面射向堤上。龐德被甲持弓,向關羽軍射箭,箭無虛發。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投降,皆被龐德處斬。自早晨力戰至中午,關羽愈攻愈急,箭矢耗盡,以短兵接戰。龐德對督將成何說:「 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龐德愈戰愈勇,然而水浸愈盛,當場的約三萬兵馬皆被迫投降。龐德與麾下將領一人,五伯二人,遂乘小船欲逃往曹營。但小船翻覆,弓矢皆失,龐德抱船落入水中,為關羽所生擒。 于禁投降。龐德卻直立而不跪,關羽向龐德勸降,說:「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龐德罵關羽說:「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關羽所殺。曹操得悉後為之流涕,嘆息說:「吾知(於)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封其二子為列侯。曹丕即位,遣使往龐德墓,諡曰壯候。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馬超 ,字 孟起 
AD176 - AD222
蜀國將領
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
======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馬超與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合為一傳(《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馬超出生軍事世家,《三國志》裴注引用《典略》注其遠祖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馬超祖父曾任蘭干縣尉,後因失官而留在隴西,家境貧困,於是娶羌族女子為妻,生下馬超的父親馬騰。馬騰在州郡累積戰功,歷任軍司馬、偏將軍,直至征西將軍,成為群雄割據的諸侯勢力之一。
曹操與袁紹交戰時,馬騰曾派馬超出任司隸校尉鍾繇的督軍從事,討伐於平陽的袁紹將領郭援、高幹。馬超的腳中箭受傷,但仍大破敵軍,其麾下龐德更斬殺郭援,馬超因功被拜徐州刺史,但並未赴任。曹操任丞相時,曾想將馬超召進京,拜諫議大夫。但馬超不接受。
211年,曹操不聽諫議,堅持派遣司隸校尉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的張魯。馬超等人都懷疑這是針對自己用兵,於是馬超對韓遂說:「之前鍾司隸曾命我謀害將軍,關東之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現在我放棄我的父親,如父親一樣對待將軍,將軍也應該放棄你的兒子,如兒子一樣對待我。」 韓遂部下閻行進諫韓遂,不希望他與馬超聯合,韓遂回答:「現在諸將不謀而合,似乎有天意啊。」最終韓遂決意與馬超等多位軍閥起兵反曹,率領十萬人馬(包括漢兵、羌兵、胡兵)進逼至潼關。曹操使用離間計,令馬、韓內訌,加上曹操戰術成功,馬超大敗逃亡。曹操想乘勝追擊,不過因田銀、蘇伯於河間作反,所以退兵。但留在鄴城的馬超父親馬騰及家人卻因馬超起兵,為曹操所殺。
214年,馬超認為不能與張魯共計天下大事,加上知道劉備正將劉璋圍於成都,於是殺死楊柏並密書於劉備投降,劉備大喜;馬超投降劉備的消息令成都內人人震驚,���快開城投降。劉備成功佔領益州後,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駐於臨沮,封為前都亭侯。後又參加北伐漢中,但不成功,與張飛先撤退。
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221年,劉備稱帝,馬超遷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222年劉備率軍伐吳。同年馬超病逝,終年四十七歲,據說他生前最擔心的就是和他一起起兵的堂弟馬岱。《三國志》記載:(馬超)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
逝世後追諡為威侯,故後世亦稱其為馬威侯。
2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馬良 ,字 季常  
AD187 - AD222
蜀國將領
荊州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
======
三國蜀漢時期是劉備的侍中;因在馬氏兄弟五人中,眉中带白毛,能力也是最出色,所以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
馬良家中兄弟五人,皆有才能、名氣。劉備佔領荊州之後,徵辟他為從事。211年,劉備入益州幫助劉璋,後來雙方決裂,於214年,諸葛亮等也率軍入益州去,於是馬良與關羽同守荊州。雒城攻破後,馬良曾書信給諸葛亮:「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閑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節!」信中更尊諸葛亮為兄。
後來劉備任命馬良為左將軍掾。不久出使東吳,馬良寫信道:「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將命。」孫權對他十分尊敬。221年,劉備稱帝,任命馬良為侍中。同年,劉備出兵攻打東吳,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蠻夷,結果全部蠻夷接受蜀漢官印及封號歸順,一切都在馬良掌握之中。然而,劉備在夷陵之戰被打敗,馬良陣亡。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文鴦 ,字 次騫 
AD238 - AD291
魏、吳、晉將領
沛國譙縣人
======
文鴦是魏國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次子。初時隨父文欽反叛司馬氏當權下的魏國,後兵敗與父和弟投奔東吳。文欽在諸葛誕叛亂中,與諸葛誕意見分歧而被殺,文鴦因而投降返回魏。晉時期大破鮮卑、羯有功,291年諸葛誕的外孫,東安王司馬繇恨當年文鴦背叛諸葛誕,致使諸葛誕敗亡而被屠滅三族,於是誣告文鴦與楊駿共同謀反,結果文鴦在八王之亂中 被夷滅三族。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呂蒙 ,字 子明 
AD179 - AD220
吳國將領
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
======
東漢末年名將。由於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呂蒙出身貧苦,少年時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鄧當是孫策部下。呂蒙後來受到孫策的賞識,從而踏上軍人路途。呂蒙一方面屢立戰功,另一方面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努力修習經典,遍讀群書,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智勇雙全的將領。後來呂蒙更繼任魯肅成為南郡太守,為孫吳勢力擔任前線軍督。其最重大的功績是以「白衣渡江」的計策偷襲荊州,擊敗關羽。呂蒙卻在不久後病逝。呂蒙發憤勤學而成才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非吳下阿蒙」等。與周瑜、魯肅和陸遜合稱四大都督。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魏延 ,字 文長 
 AD??? - AD234
蜀國將領
荊州義陽郡人
======
三國時期蜀漢前中期重要將領、軍師,作戰英勇、並有將略、屢立戰功,深得蜀主劉備信任、丞相諸葛亮重用。於諸葛亮北伐時期出任前軍師,主理北伐時前線戰事之決策。
211年,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隨主君劉備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數有戰功,拜為牙門將軍。後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遷回成都,在決定重地漢中的守將時,眾論都以為此職必在張飛,張飛亦以心中自許之,結果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全軍震動;為此,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今天委任你以重任,你上任後,欲如何應對?魏延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稱好,群臣亦對他所説��話感到很有魄力。劉備稱帝,再被升為鎮北將軍,成為蜀漢獨當一方的大將。
234年,秋,諸葛亮於五丈原病危時,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但若魏延抗命,就自行引軍撤退。
諸葛亮死後,楊儀掌握軍權,秘不發喪,並令費禕去端倪魏延之意。魏延說:「丞相雖然亡故,但還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親近之官屬便可將丞相遺體還而葬之,我當自率領諸軍擊賊(魏軍),怎麼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況且我魏延(前軍師)是何等人物,居然還得要為(長史)楊儀所部制約,為其斷後!」
當魏延得知大軍撤退後,他十分惱火,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將棧道燒毀。楊儀和魏延先後向劉禪上書說對方謀反。但魏延畢竟是武將,文官們一致擔保楊儀。當魏延攔截楊儀大軍時,大將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軍隊不明情況,紛紛逃散。 魏延和其子數人逃亡,但楊儀派遣大將馬岱追擊,將魏延斬首。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郭嘉 ,字 奉孝 
AD170 - AD207
魏國將領
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省禹州市)
======
初為東漢末年群雄袁紹麾下,後成為曹操麾下重要謀士,任司空軍祭酒,封洧陽亭侯,郭嘉隨同曹操征討烏桓的途中,身染重病。在臨行前,就留下了遺言:“吾不南回。”當曹操自柳城北還時,由於水土不服,病情加重,死時三十八歲。郭嘉臨走前,也曾托付曹操��顧自己的妻子和一歲的兒子郭弈。曹操承諾以親子待之。曹操一輩的人中,郭嘉年纪最輕,曹操曾有意自己身故之後,由郭嘉輔佐自己的兒子。如今郭嘉早逝,曹操對自己的繼承人也無比擔憂。曹操到其喪禮時,慟哭流涕,對荀攸等說:「各位年紀都是我的一輩,唯獨奉孝最年少。當天下定了後,想囑託他後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諡郭嘉為貞侯,其子郭奕繼嗣。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大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後也經常懷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奐於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陸抗 ,字幼節 
AD226 - AD274
吳國將領
陸遜次子,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
======
中國三國時孫吳後期名將,官至大司馬、荆州牧。陸遜去世時, 陸抗時年20歲,被吳帝孫權拜為建武校尉,領父陸遜五千人,駐紮武昌。陸抗葬父,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以前楊竺告發其父的20條罪狀,與陸抗核實。陸抗逐條對答,為父辯白。孫權聽了陸抗之言,消除了對陸遜的憤怒。
251年,陸抗還都城建業治病時,孫權召見他,流著淚對他說:“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252年,拜奮威將軍。
吳鳳凰元年(272年),西陵督步闡叛降晉。陸抗率兵平叛,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晉車騎將軍羊祜率軍進攻江陵,意解西陵之圍。陸抗識破敵軍意圖,據理說服衆將,繼續圍困西陵,並派人令���陵都督固守,令公安都督率部巡長江南岸抵禦羊祜水師。羊祜只得退兵。陸抗一舉攻克西陵,斬步闡等叛將。鳳凰二年(273年)三月,陸抗升爲大司馬並領荊州牧。次年(274年)病逝,終年48歲。陸抗死後,羊祜方才向朝���請徵東吳,因此陸抗是“東吳最後的名將”。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蔣琬,字 公琰 
 AD??? - AD246
蜀國將領 , 蜀漢四英之一
荊州零陵湘鄉(今湖南省雙峰縣)人
======
在跟隨劉備自荊州入蜀之前,已擔任州書佐一職。入蜀後,劉備任命他當廣都長。在任期間,因貪杯怠惰了公事,劉備打算重罰他,後來軍師將軍諸葛亮替他求情,並稱讚他說:「蔣琬是國家的棟樑之材,而非平庸之輩。他推行政務皆以安定百姓為根本,也不會用表面功夫來敷衍,希望主公能再三考慮。」劉備向來很敬重諸葛亮,聽他這麼說之後,就不再追究蔣琬的過失,只是倉促間免去蔣琬的官職。過沒多久,蔣琬就升職為什邡令,以試其才。
後來劉備做漢中王、開府的時候,調任為尚書郎。建興元年,丞相諸葛亮開府,徵召蔣琬擔任東曹掾一職,又舉薦他為茂才,蔣琬堅持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廖淳。後來諸葛亮曾私下上表給後主表示:「臣如果遭遇不幸,往後的軍國重任可以託付給蔣琬。」諸葛亮去世之後,朝廷便任用蔣琬當尚書令,不久後又加官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一路升遷至大將軍,錄尚書事,爵封安陽亭侯。負荷時命在蔣琬接替諸葛亮的重任之後,仍如往常專心國政,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大小事,未因此顯得特別高興或悲傷。
延熙二年,加官為大司馬。這期間,蔣琬吸取諸葛亮北伐的教訓,新的北伐計劃改以水路進攻魏興、上庸等地為目標,但因自身患病無法指揮,且朝中反對者眾,故計劃最終未能付諸實行。蔣琬為人公私分明,不憑自己的好惡處理政務或決策。督農楊敏曾經在背後詆毀蔣琬:「蔣公這個人作事憒憒(糊塗、昏庸),實在是不如諸葛亮。」有人向蔣琬告發,建議蔣琬請示劉禪治楊敏之罪,蔣琬心平氣和地說:「我實在是不如前人,沒有什麼可請示的。」別人不理解,就問蔣琬你有什麼憒憒之狀,蔣琬答道:「如果我真的在處理某些事上不如前人,肯定是事不在理;事不在理,處理起來自認就糊塗了。還用再問嗎?」後來楊敏因為別的事被逮捕入獄,眾人都以為蔣琬會藉機處死楊敏,但是蔣琬「心無適莫」,沒有落井下石借刀殺人,而是就事論事,沒有治楊敏的重罪。延熙九年蔣琬去世,諡號「恭」。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孫秀,字 彥才 
AD2?? - AD3??
吳國/晉朝將領
======
孫秀祖父為孫堅四子孫匡,祖母為曹操侄女。其父孫泰在嘉禾三年(234年)的合肥新城之戰中陣亡。後由孫秀繼領其兵,到孫皓時已官至前將軍、夏口督,鎮守吳國軍事重鎮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孫秀在吳國宗室中名聲較高,同時又擁兵在外,吳末帝孫皓對他一直有所防備。建衡二年(270年,晉泰始六年)秋九月,孫皓派遣何定帶領五千人到夏口狩獵鹿群三千隻。也是在這一年,宗室孫奉、孫奮都被以孫皓處死。因此孫秀聽說何定帶兵前來的消息,擔心是孫皓有所圖謀,想要藉此加害自己,於是乘夜帶同妻室及親兵數百人投奔晉國。
孫秀到晉國後,受到晉武帝的厚待,將其加封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交州牧,封會稽公,以此向吳人宣視晉國的懷柔政策。幾個月後,孫秀的舊部何崇便率領五千人來歸降。另一方面,吳主孫皓得知孫秀叛投晉國的消息後大怒,下令將孫秀的姓氏改為「厲」。
咸寧六年(280年,吳天紀四年),西晉滅掉東吳,孫秀��在西晉,群臣聽到孫皓投降都歡呼,唯獨他向著南方哭說:「昔討逆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舉江南而棄之,宗廟出陵,於此為墟。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不久後,孫秀被降為伏波將軍,但依然保留開府。但因為他特殊的身份,中原世族們都看不起他,不願意做他的掾屬。後來,孫秀將出身於江東庶族的陶侃如入府中任為舍人。孫秀後來於永寧年間(301年-302年)逝世,死後追贈為驃騎將軍、開府。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夏侯威 ,字 季權 
AD201 - AD2??
魏國將領
======
夏侯威少年已有俠義風範,更深具鑑人之能。他身為魏國將領夏侯淵的第四子,與當時的世子曹丕、曹植等十分友好。夏侯威初見年輕的羊祜時,認為他博學多識,有文才,而且善於言談,對他十分欣賞,於是出主意將兄長夏侯霸的女兒嫁給羊祜,而後來羊祜果然成為了一代將領。 後來,擅於相術的朱建平在曹丕的宴會上對夏侯威說道:「君四十九位為州牧,而當有厄,厄若得過,可年至七十,致位公輔。(你四十九歲時將能位至州牧,但也會遇上災厄,若能捱得過此厄,那麼你的壽命可至七十,而且仕途上更能到達公輔。)」
夏侯威在四十九歲時的確出任為兗州刺史,同時,他在那年的十二月上旬果然患了惡疾,夏侯威記起朱建平當年的批言,自以為難逃此厄,所以預先寫下遺囑及安排喪事。他的病情在同月下旬時忽然轉壞,不料又突然好轉,更漸趨平復。夏侯威認為自己已經渡過危難,在12月30日黃昏,延請郡中官僚大吏至其府中設筵擺酒,說到:「吾所苦漸平,明日雞鳴,年便五十,建平之戒,真必過矣。(我的痛苦已漸漸平穩,當明日雞鳴時,我便五十歲,朱建平的戒言,我必定可以渡過了。)」但當筵席散去之後,夏侯威忽然閉上雙目,原來身上惡疾竟然再次發作,於當晚夜半逝世。
0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凌統 ,字 公績 
AD189 - AD217
吳國將領
吳郡餘杭(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
======
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要將領,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後拜為偏將軍。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