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usooo
230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Photo
取台灣的木材做台灣的琴
春日三月天的後壁陽光普照,多數鄉民早已身著短袖薄衫,不難想像這裡在夏天該有多麼炎熱。林宗範將自家農倉簡單改造成月琴工作室,在沒有冷氣的空間裡工作,製作、修復、彈奏、吟唱,是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因為喜歡所以不覺得是在吃苦,製琴成為他生活的全部,而陪伴創作孤獨靈魂的,他笑著說:「是文夏、洪一峰等這些歌手所演唱的台語老歌或日本演歌。有時候是鄧惠文、鄭弘儀、茱莉亞等人主持的廣播節目。而最近常聽的還有安古小姐的Podcast。」
在放送著廣播音樂的半露天工作室裡,四處都堆滿了從各地蒐集而來的舊木料。有些是老屋的結構,有些是老牛車的零件,有些是廢棄的老傢俱。「我常到台灣各地去尋寶,例如彰化的富山舊料行,這是一間三代同堂的木材行,家庭氣氛和樂溫馨,每次去工廠總覺得磁��能量很好,覺得用富山舊料行提供的木材所製造的月琴總是有股特別溫潤的質感。」愛物惜物的林宗範也表示,其實這些經過時間與氣候考驗的廢木材,因為多餘水分已被蒸發,穩定度高,反而比新木材更適合用來製做樂器。而且可以用台灣木材做台灣的琴,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最貼近土地的聲音
在台灣,無論是傳統戲曲或者民謠說唱,月琴往往都是主要的樂器之一。有關月琴的起源與演變眾說紛紜,卻總能歸結出一點:它是最能貼近常民生活,並且最富有草根性的傳統樂器之一。林宗範舉例恆春民謠〈牛母伴〉,這首源自於恆春當地嫁女兒習俗的民謠,是在嫁娶前夕,親友團彈奏著月琴輪流與待嫁新娘對唱,歌詞內容包括對新嫁娘的祝福、娘家父母教導女兒為人媳婦的道理,以及待嫁新娘對親友的感激之情等等。抱著月琴的林宗範,一邊哼唱著令人熟悉的古調旋律,一邊侃侃而談「其實不需刻意拘泥流派,民謠就是生活,尤其月琴是最能展現台灣精神的樂器之一,可以用它來彈唱屬於自己的歌,才是最令人滿足的事。」 雖然生活大多數時光都沈浸在製琴工藝裡,但因為蒐集木材,或買賣樂器的過程中,也認識了不少朋友,締結下珍貴的情誼,林宗範也分享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例如在台南有位牙醫,曾大手筆一次買下三把琴,聊天後發現這位醫生擁有令人欽佩的經歷。原來他經常到尼泊爾、西藏一帶義診。他說那邊醫療資源缺乏,很難想像有的百姓要花七天走到診所只為了拔一顆牙齒,然後再花七天走回家。「我很榮幸能為這樣令人欽佩的醫生製琴。」林宗範語重心長表示。
以牽亡歌傳達生命的詩意
除了製琴師,林宗範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風中燈牽亡歌團」的團長。世人鮮少會接觸的牽亡歌,在林宗範眼中卻充滿草根性與生命力。喪葬儀式表演中,牽亡歌團會分為前場與後場,後場有樂師伴奏,前場則有「法師」、「老婆」、「小旦」、「尪姨」等角色,唱唸著牽亡歌曲。曾到雲林科技大學開班授課的他,也從服裝、道具、身段、口白、伴奏……一步步教授,並召集年輕人組成樂團,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傳統習俗與文化之美。 林宗範懷抱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彈奏著悠揚的樂音,努力不懈地讓台灣傳統文化持續發光、發熱!
文/Fion Tsao
9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望著一片海,直到長出青苔:台南、基隆 兩地移住者的中年鄉愁
台南
台南、基隆,兩個離海都很近的城市,一南一北、一晴一雨、一大一小,城市的��度、氛圍截然不同,就連海的個性也不一樣。在漁光島看夕陽,總會想起基隆霧雨濛濛的天空;在和平島吹海風,也會惦記著台南那片魔幻時刻的晚霞。
過年期間買了一支牡丹菊當新年花,陪伴打包、搬家的生活。朋友都覺得我買花的地方很奇妙,自從移居台南,除了花店、花市,其實更常光顧傳統市場或廟宇周遭賣拜拜花的攤販,禮佛的花不但種類多,且鮮美價廉。在這個宮廟密集度最高,佛光與陽光普照的城市,舉頭三尺除了有神明,還有賞不完的花:春天風鈴木,夏天阿勃勒、鳳凰木,秋冬欒樹……。某夜自台南魔幻的古書店「憫堂」離開,往清水寺散步時突然被偷偷香了一下,抬頭竟是滿樹白燦燦的梅花。台南特別適合夜遊,夏季可以躲開白晝的溽熱,冬季四處掛滿了遶境的燈籠,總有股與神同行的溫暖。
近日因為房東賣了房,為了幫老貓和自己存點養老金索興就換租小點的地方。移居台南剛好十年,前後總共搬了三次家,對我而言貓在哪裡,歸屬感就在哪裡。但這個住處經營最久最用心,心中難免有幾分不捨。在台南對駕馭老屋已頗具心得,深知只要給予適度包容與照顧,就能住得便宜又宿喜。搭配老花磚挑選的燈具;與蛇紋岩、台灣白大理石很搭的綠皮老沙發;還有符合老公寓氣質的木櫃、桌椅老件⋯⋯但收納這一切的殼終究不是自己的。抱歉啊房子,即使工作了二十幾年還是買不起你。原本30多坪的東西接下來要塞進10多坪的空間大不易,必然的斷捨離,透過整理物件的過程,也順道理了理步入中年的自己。
Fion Tsao
宜蘭出生,基隆長大,目前與愛貓定居台南。專業寫字,偶爾拍照,近期參與著作有《山裏食》一書。最近沈浸製陶學習,喜歡透過創作與世界連結。
3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望著一片海,直到長出青苔:台南、基隆 兩地移住者的中年鄉愁
台南
台南、基隆,兩個離海都很近的城市,一南一北、一晴一雨、一大一小,城市的尺度、氛圍截然不同,就連海的個性也不一樣。在漁光島看夕陽,總會想起基隆霧雨濛濛的天空;在和平島吹海風,也會惦記著台南那片魔幻時刻的晚霞。
過年期間買了一支牡丹菊當新年花,陪伴打包、搬家的生活。朋友都覺得我買花的地方很奇妙,自從移居台南,除了花店、花市,其實更常光顧傳統市場或廟宇周遭賣拜拜花的攤販,禮佛的花不但種類多,且鮮美價廉。在這個宮廟密集度最高,佛光與陽光普照的城市,舉頭三尺除了有神明,還有賞不完的花:春天風鈴木,夏天阿勃勒、鳳凰木,秋冬欒樹……。某夜自台南魔幻的古書店「憫堂」離開,往清水寺散步時突然被偷偷香了一下,抬頭竟是滿樹白燦燦的梅花。台南特別適合夜遊,夏季可以躲開白晝的溽熱,冬季四處掛滿了遶境的燈籠,總有股與神同行的溫暖。
近日因為房東賣了房,為了幫老貓和自己存點養老金索興就換租小點的地方。移居台南剛好十年,前後總共搬了三次家,對我而言貓在哪裡,歸屬感就在哪裡。但這個住處經營最久最用心,心中難免有幾分不捨。在台南對駕馭老屋已頗具心得,深知只要給予適度包容與照顧,就能住得便宜又宿喜。搭配老花磚挑選的燈具;與蛇紋岩、台灣白大理石很搭的綠皮老沙發;還有符合老公寓氣質的木櫃、桌椅老件⋯⋯但收納這一切的殼終究不是自己的。抱歉啊房子,即使工作了二十幾年還是買不起你。原本30多坪的東西接下來要塞進10多坪的空間大不易,必然的斷捨離,透過整理物件的過程,也順道理了理步入中年的自己。
Fion Tsao
宜蘭出生,基隆長大,目前與愛貓定居台南。專業寫字,偶爾拍照,近期參與著作有《山裏食》一書。最近沈浸製陶學習,喜歡透過創作與世界連結。
2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望著一片海,直到長出青苔:台南、基隆 兩地移住者的中年鄉愁
基隆
台南、基隆,兩個離海都很近的城市,一南一北、一晴一雨、一大一小,城市的尺度、氛圍截然不同,就連海的個性也不一樣。在漁光島看夕陽,總會想起基隆霧雨濛濛的天空;在和平島吹海風,也會惦記著台南那片魔幻時刻的晚霞。
新家鄰居Karo是同鄉,老家就在基隆正濱漁會附近。Karo讓我從他紀錄基隆的攝影展作品中挑一件當入厝禮,於是一幅家鄉的海就此成為新家第一件家飾。凝視著銀鹽相片,那些總是霧雨、低明度的青春記憶,也漸漸清晰顯影。於是決定趁著很長的年假,安排一日走春之旅,回到近年很潮的正濱漁港。
還是習慣叫這一帶為「水產」,但這個地名不在地圖上,而是當地老一輩的人對基隆中正區港邊一帶的稱呼。八斗子漁港尚未擴建時,它是基隆最重要的遠洋漁船卸魚碼頭,也曾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漁港。我的童年就在這個海岸村恰恰恰過了六年,因為離開很久以為早就遺忘的,卻在日後去到韓國木浦、岡山尾道、廣島吳市這些老港城感到親切時而覺悟,原來那些莫名的熟悉感全都來自這座童年記憶裡的小漁港。
走進碼頭,記憶中的各種氣味再度浮現。味道生猛的小漁村裡,魚腥、漁船機具的油漬、鐵鏽、腫脹的死河豚、夾滿濕漉漉碼頭工人手套的衣架……雨天,想到總是藍調、霉掉的時光,漁村環境的各種化學反應總讓我臭暈。
其實也有聞起來舒服的時候,例如海風,四季、晴雨聞起來都不一樣的風,會在雨天的時候尤其清新。童年就住在正濱漁會旁的社區,生活頗有情調的爸媽把公寓買在海景第一排,主臥大片落地窗風景就是基隆港,船舶的鳴笛聲是日常的環境音,只要把陽台的隔音鋁窗一打開,海風和船笛聲就會流進屋裡。喜歡大霧瀰漫的時刻,深得不見岸、不見船隻,只有燈火在迷霧裡閃耀。
除了海風,也愛山雨。社區小學座落在可以望海的山腰,主要通學路有兩條,一條要穿過菜市場,一條叫勝利巷。但只要一下雨,我就鑽進一條沿著山壁建的無人小徑,途中偷偷將媽媽逼著穿出門的雨鞋換成布鞋。小時候雖然恨死了雨天,討厭穿雨鞋,但我喜歡小徑上雜草、氣根、岩壁、苔蘚、泥土在雨中的氣味。
這裡生活離山海都近,各種挨著山壁蓋出的房子可謂建築奇觀。爸媽開在漁會斜對面經營的雜貨店是,學校也是,教會、廟都是,人神都是我家門前有大海後面有山坡。放了學,就和鄰居到漁會中庭玩耍。或翻過人家屋頂,去製冰廠後方的海岸秘境看海、看船、看老鷹。也會往山裡跑,從漁會對面長梯上去,山裡有許多小徑,爬高一點就可以看到海和基隆嶼,場景媲美宮崎駿電影。不過這條浪漫小徑,曾在一旁正濱教會即將落成時成了土石流之路,也反映基隆人與山、海爭地的宿命。
家裡以前在漁會對面經營雜貨店,專幫漁船準備出海生活物資,包括米、油、茶、罐頭、青菜、菸酒、祈求平安的金紙香燭等。身為雜貨店小開福利就是永遠有喝不完的統一蜜豆奶、津津蘆筍汁和黑松沙士。同學家裡有的跑船、有的開船舶五金行、有的在船廠修船、有的從事港務工作,有的在崁仔頂賣魚⋯⋯家家戶戶都仰賴漁港為生,回想起來我們都參與了水產碼頭最後的繁榮。
充滿魔幻潛質的小漁村在沈寂多年後有了新氣象,正濱漁會整修好了,各種藝術季、展演活動讓人眼睛一亮,街巷裡多了有趣的小店。爬上蜿蜒的長梯,撫著山牆的青苔,看著霧雨的海。回望青春,紮實的身體記憶喚醒過去。當年的雜貨店小開也已逼近中年,人活著活著自然就活出了懷舊的鄉愁,或理解事物的新視角。如同電影《日麗》(Aftersun),跟著小女孩的記憶,看著魯蛇老爸用力抽搐啜泣的背影,會忍不住一起哭泣。
Fion Tsao
宜蘭出生,基隆長大,目前與愛貓定居台南。專業寫字,偶爾拍照,近期參與著作有《山裏食》一書。最近沈浸製陶學習,喜歡透過創作與世界連結。
3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