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摸索寫作的最適流程
這個週末除了參加一個聚會之外,幾乎都在鍵盤上度過。同時寫著兩篇稿,一邊寫一邊抱怨自己為什麼不早點開始、為什麼不平時習慣寫作。覺得文字產出的效率不如預期就會有諸如此類的抱怨。
這一陣子較常用 Google Doc 來寫作,好處是可以很方便在特定段落標注顏色。但坦白說,文字產出的狀況是比以前用 Bear 或是 text editor 還要差。這也讓我陷入工具的思考:「就寫作來說,最好的工作流程是怎樣呢?」。
Step1. Production 我在想,以文字產出來說,可能有一個支援最基本格式的寫作工具是必須的,例如之前用 Bear、Ulysses,或者是一直想試試看的 IA Writer。這些工具是無法為文字上色,也沒有行高、分頁的設定,僅能使用 Markdown 語法給一些基本的粗體斜體底線。
Step2. Ideation 寫作的同時,有時候想法或靈感並不是由上到下的線性排列。這些想法之間可能有階層性,也可能是彼此連結。這時候也許是需要用心智圖工具去捕捉下來(或者直接在紙上做一些草稿)。
Step3. Layout Google Doc(或是 Word),可能應該要視為後製、編排工具,如果把它看作生產文字的第一站,很容易分心去調整格式。這個階段是讓草稿轉變成完成度 80% 以上的接近成品。
Step4. Publish/Wrap-up 最後就是發佈出去了,透過 Medium, Matters 或是 Vocus 這樣的平台,來讓其他人看見寫作成果。並不是所有的寫作都會走到發表,但是寫作作為濃縮過的知識,肯定要透過一定步驟來讓日後的自己方便取用,所以我認為「打包」也是相當重要的步驟,為文檔加上一些關鍵標籤、寫一個方便早到的檔名等等,讓這些文字不會輕易地蒸發掉。
心裡大概想著上面這些步驟,但還是得繼續一邊寫一邊摸索吧。
0 notes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所謂的終極關懷
終極關懷,指的是作為一個研究者面對這世界的終極提問、生活中的一切研究行為最終指向之處。
有關終極關懷的論述,在大學中聽過幾個老師談過幾次,但細節都忘光了,只依稀記得「研究者最終要解決的是自己生命中的課題」之類的。
作為使用者研究員,也算是一種型態的研究者,也能有終極關懷嗎?商業世界的節奏,是否容許其中的研究者針對特定議題,無論指向自身或是任何一方,做嚴肅的探索與追問?這是心中偶爾會冒出的問題。
鄭國威不久前也拋出這樣的問題:「你的終極問題是哪個」,內容寫得相當不錯,簡言之,終極問題就像是北極星,當自己在問題叢林中迷失了,仰望就可以見到方向。那些排序最高的價值、原則、方向,對我而言是什麼呢?
如果有一天可以拍著胸脯大聲講出來,大概就距離一個合格的知識疆域探索者更近一步了吧。
0 notes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內容產出的 <del> and <quote>
本來在這裡想些一篇關於「內容產出效率」的討論,但寫到後來竟然全都刪光。因為中間廢話一堆,我要講的結論只有一個:
「寫作不能看成傑出的單一行為,而是要看成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改寫自亞里斯多德所說的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想要提高寫作效率以及寫作品質,唯有把這件事變成習慣。
所以何時開始呢?就從現在吧。
0 notes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工作的極簡思維
我喜歡用各種工具來幫助我完成任務,光是經常使用的筆記軟體就有三四個,甚至常常扮演傳教士的角色,到處跟別人推薦哪種筆記軟體、生產力工具多好用。這樣的工具狂人性格,也不時讓我陷入一種用「熟悉全新工作方式」來逃避眼前問題的窘境。
就像壓力大的時候就會開始收拾桌面、打掃房間,當我手邊任務卡關時,也會開始清理自己過去寫下的筆記、整理專案管理工具裡面的待辦事項。這樣的逃避行為其實很嚴重地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
要戒除這種習慣,我想就先從工作使用的工具著手。
以工作中的筆記軟體來說,我就使用了 Evernote, OneNote, Notion,有時甚至混雜了 Typora (用來寫 Markdown 文件)。關於工作中任何需要記下的資訊,我只想留下一個軟體,那就是 OneNote。沒有特別的理由,純粹是目前工作相關的筆記在這個軟體上的數量最多,實在沒必要搬家。
每個工具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但如果要集合各家長處來幫助自己完成任務,勢必要額外撥出心力去管理散亂在各處的資訊。我想,注意力還是得回到工作的「產出」上面,任何有損產出效率的工作模式,都要仔細思考這模式存在的必要。
看到一些同事只用紙筆做會議、討論筆記,也會讓我思考是不是有必要這麼長時間在鍵盤上敲敲打打。
想在工作上先追求簡化,而生活就再說了。
0 notes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當研究員的快樂
用了市面最新手機測試就興奮不已,在週末打開電腦喝著咖啡、聽錄音檔整理報告,研究員的快樂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
我的工作是在資訊公司當使用者經驗研究員。但我今天並不打算多花篇幅講什麼是使用者經驗、或是使用者經驗研究。今天想談談到底快樂的地方在哪。
在大學的時候,聽到教授談論著自己從事學術工作的初衷:
「你不覺得,有分工作請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且還給你薪水、送你出國(交流),簡直太棒了嗎?」
那時的我就算聽了這番「利誘」,仍然無法去想像學術工作成為一種職涯,畢竟我很少從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強烈的熱情,更無法想像自己會想把歲月投注在這樣一個我不太有熱情的工作上。
我後來還是踏上學術研究的路,雖然只唸了一個碩士就偏離航道,但還是用肉身去體會了「學術不是我志業」這道理。於是我離開了學術環境,來到了業界當研究員。同樣都是「研究人員」,但是角色的任務差距相當大。
在學界或是在業界做研究,這兩者的旨趣並不同。在業界做研究更加看重結果如何帶來「實質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是某些產品設計層面的更動,也可能是產品策略的決策依據;相較於此,學界的研究工作就偏向發現知識,如何建構起對於這世界更加完整的認識。
業界的研究工作也是時時刻刻在考驗著邏輯、從大量的資訊理出一些脈絡然後系統性地闡述對於「人」(在此時比較常稱呼為使用者)的認識。在基礎能力的層面,其實跟學術研究是共通的,不過在我經驗中,業界的研究有更多機會為現實帶來一些改變。
這時候回想起當時讓教授為學術工作感到興奮的一席話,我好像多少有些認同了。在我目前的研究工作上,的確也是公司花錢讓我去吸收、理解我感興趣的議題,像是人與介面、設計的互動,而同時,也要求我可以產出對公司有用的知識。
自己在研究員這角色上真正得到的快樂,大概就是增廣見聞的同時,可以丟出一些想法來促成周圍無論是產品或是團隊變得更好,同時又有錢拿吧。
0 notes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10月手滑的書單
「因為手邊突然多了很多書得看,所以只好多買幾本書」
這是什麼道理呢?
最近,我所處的部門買了大約 2 萬塊的書,這些書的管理工作交到我頭上,而這任務也不僅是把書編目、上架、提供借閱這麼簡單。主管跟我在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部門內 30 幾位同事來充分利用這些書的知識?
對於上班族來說,不太可能去要求大家利用工作之餘看書,組讀書會也不切實際。比較可能的方向是挑選特定的主題(比如說...「字型設計」),讓大家去思索自己工作上遇上什麼問題(例如...最近網站改版要更換中文字型),然後從書去找答案。找到答案後給一個簡單的分享。這是一種「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
在思考怎麼讓組織充分吸收、管理知識的同時,我也在想,有哪些書可以給一些提示,去回答「讓時間稀少的上班族可以更有效率吸收書本知識」這問題。
所以我就去買書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閱讀方法論的經典著作,歷年來都許多人推薦,我也曾經擁有這本書的舊版,其實也大略讀過一次了,不過這次買來主要是想聞聞新版的味道重新整理一下裡面的內容,然後寫出一個可以跟部門同事分享的閱讀方法指南。
《大腦會說故事》則是想從目前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去解構「說/聽故事」這件事。畢竟我的工作某種程度上也是「說故事的人」,永遠都得精進說故事的技術。
《大腦喜歡這樣學》是我曾上過的一門 Coursera 課程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內容整理後的書。基本上也是在講學習方法。
Tumblr media
三本書的主題都圍繞在「個人學習」上,我的目標是把這三本讀完,試著整理出一套面對大量資訊的學習指南,然後,就看怎麼在部門協助大家把書看完囉。
改天再把部門的書拍些照片放上來吧,也是挺可觀的。雖然說 2 萬塊聽起來很多,但是感受那些知識的「重量」,總是會有種划算的感覺(?)。
1 note · View note
yarchitektur-blog · 5 years
Text
Hi Tumblr, again
翻過新的一頁,跟之前的帳號告別
註冊了一個全新的帳號,當作社群網站之外的隨筆空間
接下來可以寫些什麼東西呢?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