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 天野岁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 【天野岁】 「 VINA 」 ☆ ⊳ character // series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on twitter
12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哲学早餐俱乐部与第三种文化
1817 年,作为诗人的柯勒律治还会写书讨论科学方法,这在当时都不算奇怪。到了 1833 年「科学家」一词出现之后,诗人谈论科学就已经很少见了。1833 年之后,这种「跨界」几乎就是难以想象的了。再到后来,艺术和科学之间慢慢建起了一道围墙,迄今为止,这道围墙依然矗立。
作者:张文武 2017年10月24日
人文与科学的对立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中国大陆学校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制,于是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高处走,课程的范围越窄。高中分科前,文理都要学,所有学生都一样;分科后,文理科学生的课程开始不一样了;进入大学,有了「专业」,范围进一步收缩,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更大了;到了研究生阶段,「专业」进一步细化,变成了「研究方向」。我们通常所说的「博士」,或许可以改名叫「渊士」,因为其学习研究注重的是「渊」,而不是「博」。
从低到高不断收缩课程范围的做法,说到底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专业化的人才。在一个凡事讲求「效率」的世界,对专业化的重视是一件好事。但世界未必只为「效率」而存在,况且,短期而言「高效」的事情,长期来看未必「高效」。
一百年来,到底是打造专才,还是打造通才,已经成了东西方共同的世纪命题、「百年战争」。五四时期,德先生(属于人文阵营)与赛先生这两面旗帜还同等重要;但没过几年,一场「科玄论战」,在人文和社科之间撕开了裂缝。这场论战根源于张君劢1923年2月14日在清华的演讲《人生观》,指出科学与人生观的区别,并对「科学万能」的论调进行了批评。演讲发表后,地质学家丁文江发长文反驳张君劢,斥其为「玄学鬼」。随后,胡适和梁启超也分别加入了科学与玄学的阵营。胡适讽张君劢为孙悟空,逃不出科学和逻辑这个如来佛的掌心。梁启超虽然支持玄学派,但对科玄两派都给予了一定的批评,他认为有些问题可以用科学来解决,有些问题是超科学的,只能从心灵层面去解决。
两种文化
几十年后,英国人C.P.斯诺开启了西方的「科玄论战」。斯诺既是物理学家,也是小说家,称得上是文理兼修的通才。他常参加一些所谓高知分子的聚会,发现这些人很喜欢嘲笑科学家「文盲」。他实在气不过,就质问对方:「你们当中有几个人知道热力学��二定律是讲啥的?」斯诺认为,向这些人提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科学家:「你读过莎士比亚吗?」
斯诺说,西方世界最聪明的那群人对现代物理学的了解,跟新石器人类没什么差别。即便是向人文学科里的这些高知分子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质量」,或者什么是「加速度」,恐怕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答出来。不过,如果向科学家问:「你读书吗?」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果。
针对这种现象,1956年,斯诺在《新政治家》杂志(New Statesman)上发表了文章《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1959年,斯诺进一步扩充自己的思想,在剑桥大学做了著名的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随后依次为题出版了一本书。除了指出问题所在,他还提出了解决之道:用第三种文化调和「水火不容」的两种文化。2008年,《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把这本书列入二战后西方公共话题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本书。
C.P.斯诺
斯诺的思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广泛讨论,两种文化命题也因此成了「斯诺命题」。为了响应相关的讨论,斯诺在1963年出版了《再谈两种文化》(《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扩充版,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
这本书里,斯诺修正了原来的一些观点,对于调和两种文化的「第三种文化」是否会实现,他的态度也变得更为乐观。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直到斯诺去世,人们似乎也没能看到第三种文化的曙光。
第三种文化
几十年后,在1995年《第三种文化》一书中,美国的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提出了新的理解:科学界人士要主动承担起科普的重任,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布洛克曼所代理的众多作家作品,似乎都可以看做是在践行这种理念。
有人觉得布洛克曼提出的「第三种文化」无非就是高级科普,这种看法倒也不无道理。而《失控》《必然》等畅销书的作者KK凯文·凯利,对第三种文化的理解似乎更有新意。
1998年,KK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第三种文化》。文章称,第三种文化是一种「从技术中来,到技术中去」的流行文化,可以叫它「讷客文化」(nerd culture)或者「书呆子文化」、「技术宅文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20世纪最后20年里,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人文环境里,你无法忽略它的存在。对于玩着任天堂长大的孩子来说,技术就是他们的文化。
KK认为,科学产生了真,艺术产生了美,而技术则产生了机遇:新的未知事物;新的表达方式;新的通讯工具,以及新的破坏手段。这些新奇的东西,构建不一样的了第三种文化。这种文化崇尚科学的严谨,但其目的又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追求新奇。和人文艺术一样,这种文化「以人为本」。在这样的第三种文化理念下,纯粹的真理没有意义,纯粹的表述也没有意义,只有真切的体验才是重要的。
KK凯文·凯利(Kevin Kelly)
与纯粹的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文化不同,技术这种文化确实更为有机,它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弥合两种文化的鸿沟而存在。[2]
反观当下,KK口中的这种第三种文化似乎已经开始流行。以中国为例,总会有一些技术相关的图书会成为超级畅销书。线上线下的读书会,也常常会以技术趋势为话题展开深入讨论,而参加讨论的有很多都是文科生。这很像一百多年前两种文化还没分家时的情景。或者可以说:我们正在向着两种文化分家之前的世界回归。
讷客与自然哲学家
KK所描述的「讷客文化」,似乎在两百年就流行了。那时候有一群类似于「讷客」的人,不过他们爱好的不是技术,是科学。那时候,做科学研究的人被称为「科学人士」(man of science,因为当时很少有女性干这个),「学者」(savant,最初是法国人称呼博学之人的词),或者「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因为自古以来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切)。
在 19 世纪初,搞科学的人大都是乡村牧师这样的神职人员,他们有大把的闲暇时间用来收集甲虫和化石。一些富有的绅士喜欢搞科学,他们可以在自己花钱建的实验室里做实验。这些富人的杂务总管,也常常跟着搞科学,给老板打下手。那个时代,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之间还没有鸿沟,两种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识。
那时候「文艺复兴人」一样的通才并不少见。1817 年,著名诗人柯勒律治就写过一本有关科学方法的小册子,这在当时并不奇怪。不过,和柯勒律治一样,很多人认为「自然哲学家」仍然属于「形而上学」范畴。在科学方法上,人们注重的是理论以及理论的「演绎推理」,而不是事实和事实的归纳分析。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与KK口中的「讷客」不同的是,那时候虽然有很多人热衷于探索未知,但这种探索仍然只是有钱人的个人爱好。社会从上到下,也鲜有对这种探索的支持和认可。科学界内部的交流,也存在很大的障碍。虽然那时候没有高墙横亘在人文与科学之间,但知识的传播却被别的高墙挡住了。
在《哲学早餐俱乐部》(The Philosophical Breakfast)一书中,美国科学史作家劳拉·J.斯奈德(Laura J. Snyder)有这样一段描述:
没有人会因为科学研究得到报酬;大学也极少支持化学教授的实验;在剑桥和牛津,学生甚至拿不到自然科学学位;科学创新得不到任何荣誉,也得不到贵族头衔,连金钱的奖励也没有。科学界,做研究的人很少聚在一起,他们从来不公开讨论自己的工作;就连伦敦皇家学会——从艾萨克·牛顿时代以来就是自然哲学的 堡垒,虽然也宣读科学论文,但从来不会对论文进行讨论或是反驳。事实 上,该学会的很多成员根本就不是科学人士,而是古文物研究者、文学人 士,或是想要同哲学家交往的贵族。 [3]
此外,科学一直是为国家服务的,为国王和政府服务的,很少有人认为科学应该用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就这一点而言,也与「讷客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科学就仿佛还是中世纪的炼金术,秘而不宣的��法,遮遮掩掩的发现,只有进行研究的人才能获得其中的好处,禁锢了知识。毫无疑问,这四人觉得科学是停滞不前的。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科学虽然流行,但显然已经遭遇瓶颈,传统的「自然哲学」已经无法推动它进一步发展,科学从中脱胎而出另辟蹊径独立发展,是势在必行了。
「科学家」的诞生
1833年6月24日,「科学家」(scientist)这个词诞生了。
当天,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在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三次大会。很多人从英国各地乃至欧洲大陆和美国,前来参加会议。三十多岁的剑桥大学明星学霸威廉·休厄尔(William Whewell)上来致开幕辞,讨论了科学的现状,对科学的本质做了总结,指出「事实和理论」构成了科学,两者都很重要:要成功地进行科学研究,既要有明锐的观��力,又要有理性的推理能力。为此,他还特意提到了三一学院以前的一位成员——弗朗西斯·培根,17世纪的科学改革家,倡导科学人士用培根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开幕辞获得了如雷般的掌声。掌声沉寂之后,一位男子很狂妄地站了起来。他就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在数十年前写书谈论科学方法的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此前的三十年,他几乎足不出户,但这一次,他觉得有必要不辞辛劳赶往母校参加大会。这样的行程对他来说是最后一次,因为第二年他就去世 了。对于科学史而言,柯勒律治这次的介入影响深远,至今都不容忽视。
柯勒律治尖酸地说道,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成员不应该再自诩为「自然哲学家」。
他说,在化石坑里挖土,或是用电气设备做实验的人就配不上自然哲学家这一称谓;换言之,这些人不是「坐在扶手椅里」思考宇宙奥秘的「哲学家」,他们做的是实际工作,他们做研究的手也是脏兮兮的。作为一个「地道的形而上学者」,柯勒律治坚持自己的看法,他禁止这些人使用这个尊称。他的一番话尖刻无礼,惹恼了与会者,会场一片哗然。这时,休厄尔再次起身,让大家安静了下来。对那位「著名的绅士」,他礼节周到地表示了同意——认为是应该有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本协会的成员了。如果说「哲学家」这 个词给人的感觉「过于宽泛而且高高在上」,那他的建议是,「从艺术家(artist)这个词类推而来,我们可以用科学家(scientist)。」
就这样,「科学家」这个词诞生了。自此,科学也从知识中独立出来,与人文艺术有了区分。科学开始职业化,科学人士的形象也逐渐有所改变,他们在大学里接受的训练,毕业时拿到的是科学学位,他们属于科学团体,阅读科学期刊,申请研究资金。
但这种形象彻底改变了,变成了科学家的形象: 他们是专业人士,在大学里接受的训练,毕业时拿到的是科学学位,他们 属于科学团体,他们阅读科学期刊,他们申请研究资金……
不过,科学研究的职业化并没有立刻受到人们的拥护,许多自然哲学家拒绝接受「科学家」这个头衔。有一段时期,很多科学人士同柯勒律治一样,依然喜欢自称「自然哲学家」,因为这种爱好者的身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更崇高,更自由。
1869 年,《自然》(Nature)杂志创刊, 一开始就使用了科学家这一称呼,希望这个称呼能深入人心。最初几期里,曾有作者赞扬了「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过,一直到了20 世纪,科学家这个称呼才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美国人对新事物更开放,所以这个词在美国普及得要快一些。这个词与美国科学家们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到了 1874 年,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源自英国。英格兰哲学协会的会长说「科学家」这个词是「美国式野蛮三音节词」。 虽然有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想科学家职业化,但科学家还是职业化了。 1887 年,《自然》庄严地宣布,科学家们终于认识到了「他们也是一个伟大职业的成员」。
哲学早餐俱乐部
「科学家」这个词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由休厄尔提出来,并非偶然。它代表着休厄尔和他三个朋友二十年来工作成就的顶点。
休厄尔的三个朋友,就是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和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这四个人相识于剑桥。二十年前,他们还在剑桥读书时,就深入讨论过休厄尔1833年演讲时涉及的话题。这四个人把他们的这种谈话称为「哲学早餐」。 这四位科学家年轻时候很有批判性。每个星期日上午,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审视当时的科学研究。
劳拉·J.斯奈德《哲学早餐俱乐部》
他们谈到了弗朗西斯·培根的重要性,认为有必要执行培根在两个世纪之前就预见到的改革:把脱离实际和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和培根一样,他们认为科学既离不开推理,也离不开观察。在他们之前,人们偶尔也会提到培根的「归纳法」,但没有弄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在休厄尔等人的推动下,培根的归纳法后来才得以发扬光大、 普及推广。至今为止,归纳法还在指引科学家的工作。
巴贝奇、赫歇尔和休厄尔都坚信,科学需要绝对正确的计算,这种绝对的正确只能通过造价高昂的新型机器来实现。今天的科学之所以追求测量、计算和精确,便来源于此。为了实现这种精确,他们或是亲自参与,或是鼓舞到其他人发明了众多工具和技术,比如光度计、风速仪、潮汐预测机、太阳照相仪、摄影术、微积分、分析数学和统计学,等等。
除了科学方法、科学行为,哲学早餐俱乐部的四个成员还促进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科学家使命的认知。
如上文所说,科学界早期的研究大多是出于个人爱好,很多人是为了得到国王和帝国的荣耀,另有些人(比如柯勒律治)则是为了推动「纯粹的知识」。一直到了19世纪末,科学家才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是对公众负责的。
哲学早餐俱乐部四位成员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能够(而且应该)用来理解、并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后来,这一理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共识。虽然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将这一理念当成前进的动力,但它却始终是众多现代科学研究的核心动力,而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中,这一理念也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能够在科学史上共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四位科学人士(因为其中有人并不喜欢用「科学家」这个词来称呼自己)自然不是凡人。
「科学家」一词的发明者威廉·休厄尔出身寒门,是木匠的儿子,但最终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科学界最权威的人之一。
查尔斯·巴贝奇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者,他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设计制造计算机,英国政府曾给他提供了相当于两艘战舰的拨款,可惜最终他还是抱憾而终。
约翰·赫歇尔是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儿子,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名声超过乃父,成了那个时代最 有声望的天文学家;同时,他还是摄影技术的发明者之一,是杰出的数学家、化学家和植物学家。
爱好美食、体形肥胖的理查德·琼斯是这个小群体各种科学讨论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帮助下,新兴学科「政治经济 学」(当时被称为「经济学」)才有了体面的地位。
虽然哲学早餐俱乐部后来出现了不和,但彼此的密切交流和互助,对四人在科学界的成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科学的发展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四人的历史,就是现代世界诞生的历史。
现代世界的发端,以及两个分野
正如劳拉·J.斯奈德所说,《哲学早餐俱乐部》讲述的既是四位科学家的故事,也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故事。
这是多么辉煌的时代呀!正如迪斯雷利在那个时代行将结束时所认同的那样,五十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多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也许能与之媲美的就是刚过去的五十年:常态的太空探索、数字化计算机时代、因特网、破解人类基因组,以及很多其他的进步。从 19 世纪 20 年代到 19 世纪 70 年代——从他们热忱地开始改变科学到他们离开人世之际,爆发了一系列耀眼的科学成就。这一时代见证了摄影、计算机、各种现代电气设备的诞生,见证了蒸汽机的问世,见证了铁路系统的开创。在这一时代,兴 起了统计科学、各种社会科学、潮汐学、数理经济学,还有物理学的现代 「万用理论」。 这一时期,福利体系、邮政体系、货币体系、税收体系和工厂制造业 都得到了改革。各个国家——从欧洲的战场上走了出来,开始在科学项目 中展开合作。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颗行星; 这是自远古之后,人们发现的第二颗新行星。
而这个时代的辉煌,与哲学早餐俱乐部成员密不可分,因为:
他们重新设置了科学的轨道,他们参与塑造了现代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科学是���演。
现代世界的发端,源自科学职业化。而随之而来的,有两个重要分野。
一个是宗教与科学的分野。那个时代的英国,科学人士仍然是信仰上帝的,科学要遵从宗教的指引和约束。但哲学早餐俱乐部的成员都认为「真理之间不可能产生冲突」,有了这 一信念,才有了「科学真理不必受制于宗教」的现代观点。1874 年,约翰·廷德尔直接在两个领域之间划了一条清晰的界限。他曾发表演讲说,不该允许宗教情绪侵扰知识的领地,这片领地不属于宗教。
另一个分野,就是上文提到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分野。1817 年,作为诗人的柯勒律治还会写书讨论科学方法;而哲学早餐俱乐部成员赫歇尔生前还曾翻译过诗歌。这在当时都不算奇怪。只是,到了 1833 年「科学家」这个词出现之后,诗人谈论科学就已经很少见了。1833 年之后,这种「跨界」几乎就是难以想象的了。
再到后来,尤其是四位俱乐部成员去世之后:
艺术和科学之间慢慢建起了一道围墙,迄今为止,这道围墙依然矗立。
如果哲学早餐俱乐部成员在天有灵看到这个结局,一定会感到非常遗憾吧。幸运的是,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推倒这道围墙,尤其是KK所描述的「第三种文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参考文献:
[1] Wikipedia, The Two Cultur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Two_Cultures [2] Kevin Kelly, The Third Culture, Science,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279/5353/992.full [3] 劳拉·J.斯奈德,《哲学早餐俱乐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18740/ (引文部分皆来自于本书)
#The Two Cultures#The Third Culture#Kevin Kelly#KK#凯文·凯利#书评#评论#科玄论战#斯诺命题#劳拉·斯奈德#哲学早餐俱乐部#科学史#两种文化#第三种文化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深圳制汇节创客论坛
论坛分场与讲者
专场1:创客���动未来
11月11日(周六)
随着科技越来越触手可及,包括Maker Faire在内的创客文化传播平台也越发多样,创客运动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更加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创客运动未来》论坛专场,我们邀请了在不同领域做出重大改变的创客、教育者、企业家和思想领袖参与分享。希望通过他们的分享,一起探讨造物的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让更多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参与到造物的行列。
Mike Senese
Make: 杂志总编辑 Executive Editor, Make: Magazine
Mike Senese是美国Make:杂志的总编辑,Make:杂志从2006年开始举办Maker Faire系列活动。Mike也是一位知名的电视主持人,在《探索频道》的Punkin Chunkin, How Stuff Works 和 Catch It Keep It 等多个科技节目担任主持。同时Mike也是一个狂热的造物爱好者,会在业余时间制作遥控飞机、木工以及烹饪美食。
曾德钧 Dejun Zeng
猫王收音机设计师、创始人 Founder of Muzen Audio
53年前一台收音机为他打开了与世界的一扇窗,从此也开启了他与收音机一辈子的不解情缘。他当过兵、教过书、下过海,最终带着对收音机的执念在近花甲之年创立了“猫王收音机”。60岁的他凭借一颗90后的心,迎来了自己的“二度青春”。他大胆的拥抱年轻人、拥抱互联网,秉持“反主流、经典格调”的品牌价值观,让猫王收音机紧紧抓住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心,一跃成为消费升级与新零售时代下炙手可热的现象级产品。曾德钧与他的团队带领“猫王”让“收音机”这一原本边缘化的品类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也让“猫王”也成为新零售时代“收音机”的代表品牌。
Zach Shelby
Micro:bit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CEO of Microbit Foundation
Zach Shelby,Micro:bit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物联网领域天使投资人。他对micro:bit的期待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一个发明家,希望Micro:bit产品未来能触及1亿儿童和教育者。此前,Zach是芬兰物联网软件创业公司Sensinode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官,该公司于2013年被ARM收购。在ARM任职期间,他担任市场营��副主席和物联网技术总监。在创立Sensinode之前,他在芬兰艺术研究中心和无线通信中心主导无线网络研究。
李玙 Li Yu
跨学科研究员,思辨设计师,新媒体艺术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r,
speculative designer, and new media artist
李玙出生于喜马拉雅山脉,目前定居深圳,经常在欧洲、美国之间往来进行设计研究和科技探索。她常与来自生物技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此外,她也在生物骇客,公民科学和创客运动等领域积极参与、投入。李玙的研究集中在前沿科学技术、思辨设计以及想象力与新兴科技融合交叉等新兴领域。她将设计作为研究手法,同时融入新兴技术,旨在打破常规,扩大我们的想象力,将思想实验带入具体形式,探索未来科技的可能。
Tomas Diez
IAAC Fab City研究实验室主任、巴塞罗那Fab Lab联合创始人
Director of the FAB City Research Laboratory at IAAC, Co-founder of Fab Lab Barcelona
Tomas Diez,出生于委内瑞拉,是一位城市规划设计师,专注于数字制造和数字制造对未来城市、社会的影响。他是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IAAC)的FAB城市研究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Fab Lab Barcelona的联合创始人。他拥有西蒙玻利瓦尔大学城市规划学士学位,古巴拉哈瓦那大学社会工作文凭,也获得了麻省理工大学比特原子实验室所开设的Fab Academy课程所提供的“数字制造”证书。他是巴塞罗那Smart Citizen项目、FabLabs.io和StudioP52的联合创始人。他的研究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如何使用数字制造工具来创造改变,如何使用新兴技术来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变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专场2:从创客到产业
11月11日(周六)Nov.11 (Saturday) 13:30-16:00
得益于开源技术和数字制造工具的发展运用,原型制造周期得以缩减,创客们可以更轻松地将创意落地,甚至将产品推向市场。《从创客到产业》专场,我们邀请了工程师、设计师、创业者和教育者参与。这些专业创客参与的项目涵盖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时尚科技可穿戴、航天航空以及社会环境解决方案等领域。他们技术娴熟,开放协作,拥有创新的思维和敏锐的商业眼光,致力于改变世界,改变���类的生活方式。
Shannon Hoover
MakeFashion 科技服装平台与Wearlabs公司共同创办人 Co-founder, MakeFashion, and Wearlabs
Shannon Hoover是加拿大MakeFashion科技服装平台与Wearlabs公司联合创始人,也是加拿大创客运动的引领者之一。Shannon也是加拿大Maker Faire Calgary和Fuse33创客空间的发起人和创办人之一。他常把项目和精力投入于艺术和科技领域,通过艺术结合科技带来的改变,致力于推动创客社区以及全球创客运动的发展。此前,他还从事MakeFashion一些酷炫可穿戴项目的开发,并与全球创客协作,推动创客文化对生活质量的提高。
Katia Vega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Katia Vega是Beauty Technology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科技化妆品研发。她获得了巴西PUC-Rio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秘鲁UNMSM大学的学士学位,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博士后。此前她是秘鲁工程技术大学的教授,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设计系担任助理教授。她的项目在伦敦的Barbican画廊,斯德哥尔摩的Tekniska Museet画廊,Ars Electronica,柏林的音乐技术节和拉斯维加斯的Bellagio艺术节均有展出,也被New Scientist, Wired, Discovery, CNN等国际媒体报道,也获得了Ars Electronica,TEI,ISWC,Fast Company,Ubimedia等多家机构授予的奖项。最近,Katia还在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书籍作品《美妆技术:可穿戴计算的无缝界面》。
张浩 Hao Zhang
蓝胖子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Co-founder & CTO of Dorabot Inc.
作为蓝胖子核心技术创始人,张浩负责机器 人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基于增强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方法,算法研究和优化。 目前,张浩带领技术团队将产品投 入仓库并根于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完善。此外,我还在港大就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是AI 界杰出科学家杨强的学生。
Davide Gomba
意大利首家Fab Lab创始人,Casa Jasmina智慧房屋项目负责人 Founder of the First Italian Fablab, Casa Jasmina Project
自2008年起,Davide就开始接触开源硬件,一直为Arduino工作到2016年。他也是意大利创客文化的推动者之一,2011年积极促进了意大利第一家Fablab成立。同时他也是一名内容制作者和产品侦察员,在科技、创客文化领域有丰富的工作坊经验,如开办儿童STEAM科学、教育工作坊,推动运用物联网和自下而上的科技进行农村改革。他喜欢深圳,并从2013年开始负责Maker Faire Shenzhen上的Arduino展位。他今年将在Maker Faire Shenzhen展示他对未来家居设想的的物联网房屋项目Casa Jasmina,该项目融合了科技、私密性、舒适、开源、设计等诸多元素,展开人与家居之间的对话。
Cesar Jung-Harada
香港MakerBay创客空间创始人,Protei和Scoutbots公司 CEO&Founder of MakerBot Hong Kong, CEO of Protei and Scoutbots
Cesar Jung-Harada是一名住在香港的法裔日本环保主义者,发明家和企业家,以保护、探索海洋作为终身使命。 他的项目Protei是由一个形状可自由改变的帆船机器人和一个风力发电海上无人机组成,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收集海洋数据或传输海洋清理设备。Cesar 是前麻省理工学院项目负责人,TED高级研究员,GOOD100成员,IBM进步人物,海上研究员,Shuttleworth基金会与海洋交易所的荣誉成员。他曾以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硕士毕业设计夺得Ars Electronica最高奖项Golden Nica [NEXT IDEA]奖。他一直任教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并在全球发表多场演讲。
邱世新 Shixin Qiu
草根创客,造物达人,创客老爸 Maker Pro, Maker Dad
邱世新曾从事冷饮生意,酷爱钻研和DIY,自行研究冷饮配方,也常自己动手进行冷冻设备改造,设计、制作制冰机、冰冻库。在冷饮生意走向平稳发展之后做出了重大决定:2013年初举家搬迁深圳,从头开始。在深圳,邱世新开始自学打字,自学编程,积极参与各类创客马拉松和比赛,制作了智能足底按摩仪、健康智能马桶、手摇发电机、DIY音响、懒人种植机等项目。除了自己造物之外,邱世新也常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造物,也常到儿子的学校给孩子们分享创客知识。邱世新现在全职上班,同时也是柴火造物中心的会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来空间参与活动、动手造物和分享创意 。
专场3:科技跨界平台
11月12日(周日)Nov.12 (Sunday) 10:00-12:00
随着自造技术门槛的降低,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开始参与自造,跨界协作制作精彩项目,促进丰富的科技跨界内容的产生。《科技跨界平台》专场的讲者们都致力于让创客聚集创造的平台建立,致力于创新内容和活动的组织,促进公众对科技跨界内容的认知和了解。他们将在这里分享对创客运动推广的未来憧憬,号召感染更多人参与到自造的行列。
潘星 Xing Pan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潘星教授致力于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市场营销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创新, 是美国营销学会(AMA)、营销科学院(MSI)、互动营销教育基金会(DMEF)等学术机构的学术与科研基金评审人及十余个工商管理学及经济学领域 SSCI 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与专家评审人, 美国创新领导力学院(AILA)执行院长。 他的研究荣获了包括美国营销科学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华盛顿经济协会最佳科研奖、美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际科研奖等在内的诸多荣誉。 他受邀为美国联邦政府撰写区域经济与商业发展的专家评估报告,并在诸多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报告与演说。
他也是 Smartology 咨询公司董事长,为移动商务服务、社交媒体、消费电子、汽车、零售、地产、教育、旅游娱乐等行业的诸多企业提供商业顾问咨询。他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马里兰大学市场营销系,获博士学位。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印第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安德森管理学院,任职讲授博士、EMBA、MBA、及本科生课程18年,受评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最受学生喜爱的教授之一。
谢雯雯 Wenwen Xie
MakerBeta超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Co-founder of MakerBeta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内各类科技创新的奖项,毕业之后,成为蒜泥科技联合创始人,曾参与设计仿人机器人,教育机器人,Visbody一代扫描仪等项目。联合创立makerbeta科技自媒体,担任技术总监及节目主播。“MakerBeta超能实验室”系列视频包含科技DIY及相关知识内容,选取电影、游戏、动漫及生活场景中的创意和脑洞为话题,采用脱口秀的方式,秉持“有趣、有货、有脑洞”的创作宗旨,教大家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各种有趣、酷炫的作品。目前,makerbeta超能实验室粉丝量突破80万,全网播放量达到1个亿,团队于今年的五月份参加出彩中国人的录制。
刘得志 Kevin Lau
MakerNet超常识科技创始人及CEO,中国创客运动推进者 Founder & CEO of Maker Net,
Promoter of maker culture in China
MakerNet超常识科技创始人及CEO,中国创客运动推进者之一,MakerMedia中国区合作伙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创客项目顾问,周末画报“超常识科技栏目”作者。Kevin 乐于向年轻人分享全球创客文化与技能,鼓励并引导年轻人利用科技创新反哺社会,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弥补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温宜萱 Anby Wen
柴火造物中心项目总监 Project Director, x.factory
因为还想冒险! 放下美术教职,从台湾成功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毕业后,开始跨界与不同的创作者合作。私下爱運動愛文艺酷爱机器人,一切跟新奇科技與創意設計相关的事物都会让她眼前一亮。毕业后创立个人设计工作室,提供专业的谘询与设计服务。2012年加入台湾智库,协助打造政府支持的第一个青年开放共创平台:DOIT TAIWAN,以科技为核心,聚焦跨域创新与创业,与超过百组国际创客串接本地生态圈。2015年,加入柴火,开发第一套科技文创产品 – 造物吧,在2016年来到深圳成为柴火造物中心的创始团队核心,带领年轻的团队,从无到有将柴火造物中心的样貌呈现在全球创客眼前,致力协助造物中心完成最重要的目标:串接产业与创客合作。
专场4:创客教育实践
11月12日(周日)Nov.12 (Sunday) 13:30-16:00
近年来,深圳各级学校积极推广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运动在深圳快速发展,而分布各地的创客教育社群也因此链接、协作。创客教育未来将走向何处?在今年论坛的《创客教育实践》专场,我们邀请了来自深圳公立、私立和国际学校的教育实践者,来分享他们如何在自己的社群践行创新学习法则,讲述这些社群基于自造精神如何实现链接聚合、共同协作的故事。
Carrie Leung
Co-curator 共同策展人
深美国际学校创客教育主任,南山学校Maker Faire发起人 Director of Maker Education at SAIS, Producer of Nanshan School Maker Faire
Carrie Leung是深美国际学校的老师,她坚信通过动手造物、分享和协作的方式能够给学生以及社区赋能,促进其成长。在过去的5年里,Carrie在深圳不断实践这个理念,通过项目式学习,建立自由、双语和开源的平台,包括教育创新网络、南山学校Maker Faire、创客徽章联盟等。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公立、私立以及国际学校师生更容易获取资源,一起协作、共同成长。在此之前,她在美国旧金山的科技和金融领域积累了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
Co-curator 共同策展人
Joseph Strzempka
南山教育局国际化专家顾问 Advisor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form, Nanshan Education Bureau
Joseph是南山教育局国际化和改革专家顾问,南山教育局督学,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四小,港湾小学外籍副校长。作为南山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参与者,他与学校领导及老师共同谋划南山社区与国际城区合作关系,倡导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教学大纲。在三所充满创意的学校任职期间,他先后提出个国际化项目,如为当地创客,STEAM教育者及设计思维教育者与境外英语教育组织搭建平台实现分享��疑教学法英语学习目标。他还在三所学校引入课堂教学工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为当地学校缔结境外姊妹校。约瑟夫目前是美国东北大学组织领导学在读博士。他是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国际教育学理学硕士。在他毕业以后,他远赴加纳考察高等教育部分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私有化。Joseph目前是美国东北大学组织领导学在读博士。他是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国际教育学理学硕士。在他毕业以后,他远赴加纳考察高等教育部分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私有化。约瑟夫是圣十字学院经济学学士。
崔柏震 Bozhen Cui
深圳市南山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Researcher, Nanshan Innovation Academy, Technology, Design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南山少年创新院干事。深圳大学化学学士,武汉大学经济法学硕士。2015年受深圳市教育局委派赴美国纽约学习教育管理和中小学创新教育。在南山少年创新院工作期间,主持策划了创新实验室评审与资助,分院评审与建设,小院士选拔与培养,南山区教育科技节,STEM项目开发与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培训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学科创新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俞瑞芳 Rain Yu
创客教育实践者 Parent, Advocate of Maker Education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和工业工程双学位。十五年华为研发IT的规划、架构、实施、管理的经验。五年的创业和天使投资经验,专注于互联网、智能硬件、机器人等行业。业余辅导孩子的机器人学习,带领孩子们做的机器人创意作品,连续两年获得深圳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意赛的冠军,深圳首届学生创客节的特等奖,全国创新教育大会创客路演作品一等奖。
* 2 years-Winner of the Shenzhen University Robotic Creation Competition
* Winner of the Outstanding Maker Award at the first Student Maker Faire in Shenzhen.
* 1st Prize- National Innovation Education Conference
Twila Busby
“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领导者、倡导者 Project Based Learning Leader & Advocate
Twila Busby在K12教育领域有20多年经验,倡导“项目式学习PBL”教学模式,并为该模式培养了一批教学教师。一直以来,Twila为多所美国学校开发教育课程并获得多个奖项,在中国学校践行“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指引中外教育机构走向创新。Twila在深美国际学校任职期间,建立了PBL状态墙,检测PBL践行动态,她也参与了蛇口学校Maker Faire的发起组织工作。她在深美学校创办了深圳校园内的第一个创客空间,并且主张让每一个教室都成为一个创客空间,让创意结合理论,支持学生们把想法落地。
罗朝宣 Chaoxuan Luo
前海港湾小学校长 Principal, Qianhai Gangwan Harbour School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是全国教师���客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第三批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学会校“校本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港湾学校创建者,自贸区第一所公立学校的创建人、校长,曾任南山实验学校荔林小学部部长,文德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多个岗位上历练,参与南山区4所学校的改造和创建,都都取得显著成绩。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以及课程综合化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率先将创客文化教育导入学校课程建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研讨会中获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制作的案例和电子教材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庆旭 Gui Qingxu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信息中心主任 Director, STEAM Education, Yucai #4 Primary School
桂庆旭,南山区教育技术名师、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深圳市首批百名信息化专家培训对象;个人主持省市区级课题多个;主持了多个STEAM课程的开发;主持筹划了两间未来教室;开发校本信息化培训慕课近二十节。
于晓譞 Dawn Yu+陈杰 Shirley Chen
“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倡导者 Project Based Learning Chinese Teachers, SAIS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当地十余所中小学教授中文,回国后执教于多所国际学校,对中西方教育有深刻感受。经过对比、分析,并结合PBL教学理念,开发适合国际学校学生学习的中文及语文课程。
陈杰,深美国际学校中文教师,接触项目教学法(PBL)三年有余,参与筹划和参展深美国际学校年度学习成果展三次;北京语言大学教育硕士,曾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教授不同国别和语言水平的留学生中文,并曾以交流学者的教授身份赴韩工作一年,在韩国交通大学中国语系教授本科生中文。她对于差异化教学以及新型教学改革带来的教育成效深有体会,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效有趣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探索和应用;早期曾经在高中短暂任教两年,对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改革有过实践性的感知认识和切身体验。
James Simpson
SteamHead创始人 Founder of SteamHead
James致力于为创客教师、学生和学校提供技术和服务,帮助其建设教育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项目。James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目前已在深圳生活了五年。他运用自己的工程知识和学术思维,分享开源工具,举办公开的会议,投入时间精力为深圳不同教育机构服务,营造一个系统性、创新性和学习型的造物/学习氛围。
Forum Tickets
活动行报名取票(中文)
Eventbrite to Get Tickets(English)
重要提醒:
1.论坛分四个专场,每个专场可独立报名,,一人可申请多个专场门票;
2.论坛现场,出示报名成功凭证换取入场手环,凭手环确认最终入场;
3.论坛四个专场均席位有限,麻烦根据报名论坛相关专场时间,尽早入场,位置以最终入场顺序供应;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inquries/cooperation with Maker Faire Shenzhen, welcome to contact us via email :[email protected]. Also welcome to 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如有推广、票务、会务及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或关注柴火创客空间公众号(ChaiHuoMakerSpace),了解论坛最新动态!
source: https://www.shenzhenmakerfaire.com/2017/10/28/forum-on-mfsz/#
深圳制汇节创客论坛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henzhen Blog
0 notes
Text
★ 【天野岁】 「 黍 」 ☆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on twitter
151 notes
·
View notes
Text
★ 【天野岁】 「 Happy birthday to Mizuki 」 ☆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insta • x • bsky
87 notes
·
View notes
Text
★ 【天野岁】 「 Angel With A Shotgun 」 ☆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on twitter
102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 【天野岁】 「 欢迎罗德岛精英干员能天使! 」 ☆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on twitter
158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 【天野岁】 「 Fiammetta 」 ☆ ✔ republished w/permission ⊳ ⊳ follow me on twitter
131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