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評測外觀大改拍照升級的它香不香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gozealouscloudcollection · 5 years ago
Text
華為Mate30 Pro評測:外觀大改拍照升級的它香不香?
訪問:
華為商城
即便是前陣子蘋果舉辦的秋季發布會,我都沒能感受到圈子以外小伙伴這麼熱烈的討論。這時我這才意識到,華為這次的產品可能不太一樣了。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
當然,產品如何,不能光憑群眾的感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手機上。於是華為Mate30 Pro評測機一到,我就迫不及待拆開包裝,經過幾天的試用後,寫下了這篇評測,來回答“到底香不香”。
瀑布屏下硬朗的線條和圓潤的手感
瀑布屏的設計華為沒能拿到首發,但當屏幕點亮的那一刻,依然能感覺到視覺衝擊。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
官方將Mate30 Pro正面這塊6.53英寸OLED屏幕稱為“超曲面環幕屏”。從名字上也看得出來,華為將曲面屏幕的彎曲程度做得更大,以至於從正面看過去屏幕兩側的邊框“消失”了,滿眼都是屏。
和vivo的“無界瀑布屏”相比,華為Mate30 Pro的玻璃蓋板曲度更大,和超細邊框銜接得更好。這樣一來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區別,首先視覺上會覺得Mate30 Pro線條感更強更硬朗;其次握在手裡,手掌和玻璃接觸的更多(而不是邊框),手感更圓潤。
不過vivo NEX 3採用了��降式鏡頭,正面一整塊都是屏幕,而華為Mate30 Pro則保���了劉海。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前面的“劉海”
留住劉海,一方面可以在裡面加入更多傳感器,比如前置攝像頭、3D鏡頭、光線傳感器和姿態感應器;另一方面,沒有機械結構介入,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手機重量。 Mate30 Pro 198克的重量不算輕,但用慣了200克以上的手機你會覺得“哎呦,還不錯”。聽筒倒是完全取消了,改用磁懸發聲技術,利用屏幕震動發聲。
無論是“超曲面環幕屏”,還是vivo的“無界瀑布屏”,最大的作用就是營造視覺無邊框的效果,說白了就是更好看、更驚艷。為了這樣的效果,手機邊框也不得不做得更窄。華為在Mate30 Pro側邊徹底取消了實體音量鍵,僅邊框保留了實體電源鍵。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
手機邊框變細意味著實體按鍵難於安放。 vivo選擇用壓感式設計代替,按上去有點像iPhone 7的Home鍵,而華為選擇利用側邊屏幕來實現。只要雙擊電源鍵附近屏幕區域就能喚出音量調節,滑動屏幕就可以調節音量大小。而且有了線性振動馬達的加持,在音量調節的時候震感非常爽快。
相較之下,華為的音量調節方案更有科技感,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有一些困擾。因為“超曲面環幕屏”的關係,整個手機變得更細長,如果說電源鍵的位置剛剛好,那麼電源鍵上面的區域就要“夠著”操作了,尤其想把音量調大的時候,大拇指壓力很大。而且這種操作姿勢很容易造成手滑,如果一不小心手機沒拿住,結果可想而知了。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底部
Mate30 Pro頂部和底部都是對稱式設計,細長的橢圓形非常規整,並且保留了底部削平的方案。手機不僅可以立在桌子上,也不會因為各種開孔而感到硌手。也是這種盡可能對稱的設計讓手機前後玻璃銜接得更順滑,手感更圓潤。
Tumblr media
Mate30 Pro背部
華為Mate30 Pro背面取消了上一代的“超跑之眼”(俗稱“浴霸”)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圓環式的設計,官方宣稱這依然是傳承自“四眼車燈”的超跑設計。這種設計更突出拍照,造型也更貼近相機。不過這四顆鏡頭鏡頭組成的相機模塊微微凸起,直上直下,摸上去略微硌手。
總體來說,華為Mate30 Pro和前代產品相比,設計上變化頗大。華為進一步利用曲面屏的特性,營造了視覺無邊框的效果,並儘可能將手機做得圓潤。我上手的第一感覺就是看著線條硬朗,摸著卻溫潤如玉。
那些“驚人”的交互真的好用嗎?
在Mate30 Pro上,華為做了幾項“驚人”的交互,讓看過發布會的小伙伴直呼“看著就高級”。其中包括上面說的雙擊側面屏幕調節音量,也包括AI隔空操作和AI屏幕隨心。對於後兩種交互我也重點體驗了一下,下面說說感受。
Tumblr media
AI隔空操作
AI隔空操作顧名思義,通過前面那顆手勢傳感器識別用戶手勢,即便不碰到屏幕也能實現截屏、上下滑動的操作。初次上手,覺得隔空握拳截屏這個功能確實驚艷,截屏速度快幾乎沒什麼障礙。而隔空滑動手機就需要時間適應了。
開啟這個功能後,用戶伸出手就會看到屏幕上方有個“小手”的標誌,此時意味著識別成功,接下來就可以隔空操控了。向上滑動比較順暢,但輪到下滑的時候就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了。而且上滑是伸出手掌識別,然後向下扇,非常自然;而下滑就需要手下垂,識別成功後向上扇,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至於手掌的識別情況,熟悉了之後,大多數情況識別都挺準確的,偶爾也會失效。就我這段時間的體驗來說,識別手掌是一道關,需要適應適應才能保證識別準確性。
華為給這個功能定義的使用場景是在餐廳吃飯時用手機翻微博不用再放下食物;在廚房翻菜譜也不用擦乾手再摸手機。但事實是,當手機平放的時候,識別手掌並不是每次都成功。如果做飯的時候識別不那麼靈敏,我想我會選擇用小拇指滑下屏幕。
不管怎麼說,這功能看上去很炫酷,雖然三星前幾年就做過類似的交互,但體驗上會有所不同。華為不僅借助了前置姿態感應器,還通過麒麟990芯片的微核NPU進行計算,既有硬件的功勞,又有算法在起作用。
Tumblr media
AI屏幕隨心
另一項功能AI屏幕隨心,看上去更高級。手機會根據使用者臉部的角度判斷畫面方向,如果檢測到人臉不是正對著手機,屏幕就會自動旋轉。
這個功能很貼心。我平常使用手機一般會關上屏幕自動旋轉的功能,因為躺在床上看手機翻身側躺時屏幕就轉了,這時會很心煩,再動一動才能把手機豎過來。而有了這個功能之後,手機不再單一靠重力感應旋轉屏幕,而是加入了人臉角度作為參考。經實測,即便側躺過來,Mate30 Pro也會因為正對著面部而保持豎屏,讓躺著閱讀變得更加方便。
拍照再拔高夜拍更清晰
從P9開始華為在拍照功能方面突飛猛進,我想華為近兩年在全球市場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原因也要歸功於此。
Tumblr media
華為Mate30 Pro背部攝像頭
其實,從去年的Mate 20 Pro上,拍照功能已經遠高於行業的水準,P30又加入了潛望式變焦拍攝技術,而到今年的Mate30 Pro相當於Mate 20 Pro+P30 Pro,再次拔高拍照水準。
先說硬件方面,Mate30 Pro使用的與P30 Pro相同的RYYB濾色陣列(紅黃黃藍排列方式),將綠色像素替換為黃色像素。官方認為這種排列方式尤其是對夜間進光量會有很大的提升。
硬件方面Mate30 Pro採用一枚3D深感攝像頭、一枚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一枚配有1/1.7英寸4000萬像素主攝像頭之外,這次還加入了一枚1/1.54英寸4000萬像素等效18mm焦距主攝。對,你沒看錯,Mate30 Pro同時有兩枚4000萬像素主攝像頭,並且官方還強調這枚新添的主攝是一款電影級攝像頭也是華為目前最大的感光元件,也就是說這枚攝像頭在夜晚拍攝視頻的效果會更好。
Tumblr media
在3D深感鏡頭的加持下,華為Mate30 Pro可分離主體與背景,把人物從畫面中“摳”出來,實現類似視頻拍攝時的景深感。
在拍攝過程中感覺Mate30 Pro在人物對焦這塊的速度非常快,從人物入鏡開始,基本不需要反應,背景很自然的過渡到虛化的效果。
Tumblr media
人物邊緣處稍欠優化
但是,目前對於人物的邊緣虛化的調校還不是很完美,人物在頭髮邊緣處的虛化不太自然。後續還有個建議,希望能在這項功能中加入“美顏”。
為了和主打拍照的P系列拉開定位,Mate30 Pro沒有配備潛望式攝像頭,而是利用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實現5倍混合變焦、30倍數字變焦,覆蓋18mm-80mm等效焦段。
下面是華為Mate30 Pro與iPhone 11 Pro Max的拍照對比。
Tumblr media
逆光環境下樣張對比
白天逆光環境下,兩款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眩光。華為Mate30 Pro整體顏色偏紫,整體的細節要好於iPhone 11 Pro Max。
Tumblr media
傍晚環境樣張對比
傍晚的樣張,iPhone和Mate30 Pro出現了兩種不同的風格,Mate30 Pro的整體顏色飽和度更高並且畫面銳度比iPhone 11 Pro Max更明顯。在局部路燈處,華為的整體表現要更好一些。
Tumblr media
局部細節
夜拍環境下,使用華為Mate30 Pro夜景模式,iPhone 11 Pro Max自動模式。在操作體驗上iPhone 11 Pro Max的自動模式更適合普通用戶操作,手機會自動判定拍攝環境是否需要夜景模式,並且手持/穩定期影響長曝時間多少,都不需要自己操心。
華為Mate 30 Pro在不開啟AI識別下,需要手動切換至夜景模式,這一代夜景拍攝加入AI的支持,和iPhone大體相似,在夜晚手機會對拍攝環境的光線自動調整曝光時間。
Tumblr media
夜景模式拍照對比
通過兩張樣片來看,iPhone出現了輕微的偏色,而華為的白平衡比較準確。由於兩張照片曝光時長均為自動模式,華為的畫面銳度高並且通透感強。
Tumblr media
廣角夜拍對比
廣角夜拍模式算是iPhone的一個弱項,它的夜景模式目前適用於標準焦段拍攝,超廣角模式下則暫沒有這項功能,所以在這塊華為領先了一步。
Tumblr media
局部放大對比
iPhone 11 Pro Max廣角模式下,畫面有塗抹感,相較而言Mate30 Pro亮度、對比度更高。在長曝光的加持下右側“FAO”的顯示效果華為明顯好於iPhone。
變焦夜景拍攝中,iPhone的畫質不如華為Mate 30 Pro但顏色更加真實。
Tumblr media
變焦拍攝對比
Mate30 Pro後置3D深感攝像頭的加入在拍攝人像過程中,對焦時間更短,同時也遇到了算法問題,尤其在人物周邊的細節尤為明顯。
Tumblr media
變焦局部細節
拍攝過程中還有個小細節,iPhone 11 Pro Max對於後置的鏡頭在白平衡、顏色等做了相同的調校,所以拍攝過程中變焦時,差別不是很明顯。
Tumblr media
變焦時切換鏡頭顏色不一
但華為Mate30 Pro拍攝時使用變焦功能,可以很明顯看出後置攝像頭的調校不太統一,出現了明顯的割裂感。當然這也是目前安卓手機的通病。
總體來說,iPhone 11 Pro Max與華為Mate30 Pro最明顯的區別還是在夜景拍攝上,華為不管是廣角模式還是變焦模式下都可以使用夜景模式,這也是iPhone的一點遺憾。
首搭麒麟990處理器散熱做的不錯
通過剛才拍照對比可以看出,Mate30 Pro在夜拍環境下的效果可以算是高出業界一截,原因在於這次麒麟990處理器。
Tumblr media
麒麟990處理器
先來說說麒麟990處理器的主要規格:4G版本採用7納米製程工藝,2個2.86GHz大核、2個2.36GHz中核、以及4個1.95GHz小核。這次新浪手機拿到的是4G版本。
麒麟990處理器採用第五代自研ISP,官方稱吞吐率提升15%,能效提升15%尤其是在暗光下,首次在手機芯片上實現BM3D專業級硬件降噪技術,照片降噪能力提升30%。
另外在NPU(神經單元)方面990處理器採用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NPU大核(Big-Core)+NPU微核(Tiny-Core)計算架構。
其實,990處理器最值得說的地方在於它是全球首款集成式5G處理器,原先的驍龍855系列、麒麟980兩款處理器都是在單獨掛載一個5G調製解調器,在性能、發熱、續航等多方面性能不如集成式效果理想。
Tumblr media
麒麟990處理器跑分成績
但很可惜,通過跑分軟件來看,麒麟990處理器的綜合性能並沒有超越蘋果的A13仿生芯片。
Tumblr media
平均溫度31度,高溫出現在攝像頭附近為33度
另外這次Mate30系列使用自研立體高速公路散熱系統,對向後傳熱通路、向前傳熱通路進行改革,散熱節點材質進行提升,包含PCB板+銅金屬覆蓋+銅金屬支架+導熱凝膠,並加入熱管+石墨+石墨烯,能夠迅速導出熱量,實現較為均勻散熱。
Mate30 Pro玩《和平精英》平均溫度31度,高溫出現在攝像頭附近為33度,整體玩下來也沒有出現過熱的情況。在散熱方面華為Mate30 Pro做的非常不錯了。
支持27瓦無線快充還能反向充電
Tumblr media
Mate30 Pro充電測試
Mate30 Pro採用4500毫安時電池,並且隨機附贈了40瓦充電頭,經過實測從電量0開始,每5分鐘以12%的電量增長,直至65分鐘左右充滿電。另外Mate30系列支持27瓦無線快充。
總結:
從去年“穩了”開始,華為開始著力於將旗艦手機各個方面打造的更為均衡。如今看來,這代的Mate30 Pro在外觀上大刀闊斧,而拍照更像是去年的升級款。當手機拍照已經接近天花板時,華為將視線放到“攝像功能”和超廣角夜拍上,做進一步的完善,與此同時在手機的設計上Mate30 Pro也更為精緻。
而芯片和網絡部分,在5G還未正式拉開序幕前,華為的芯片技術已經將NSA/SA技術用到巴龍5000調製解調器上,而今年的990更是將5G調製解調器集成在了一起。這也是自主研發芯片的優勢,不��像其他安卓廠商一樣,跟著高通的節奏走。
過去我們總覺得安卓旗艦和蘋果iPhone相去甚遠,如今不僅僅是差距縮小,甚至在某些地方表現更突出。如果以前還會毫不猶豫買蘋果,現在真的需要好好掂量了。
.
from 華為Mate30 Pro評測:外觀大改拍照升級的它香不香? via KKNEWS
0 notes
gozealouscloudcollection · 5 years ago
Text
[多图]一加7T評測:“巴赫演算率”創造流暢美感
手感
在發布會中,一加首次重點提及了手感,並稱其是“Smooth”的構成要素之一。坦白說,一加7T拿到手的時候並沒有採用升降鏡頭+曲面屏的7 Pro那麼驚艷,但它的手感確實給小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Tumblr media
手感往往很難用語言進行客觀描述,它通常是你將手機握在手中的那絲主觀感受。正如在發布會上所說的,一加7T的整機厚度 8mm、金屬中框3.2mm、屏幕比例 20:9,略窄的設計,讓握持手感更加舒適。如果簡單的概括來說就是一加在發布會上所說的“手感真TM爽”。
首先是重量上感覺還能接受,由於一加 7T 沒有升降式攝像頭,也沒有超 4000mAh 的大電池,因此整機重量控制在190g。近期小編評測使用過的手機,包括OPPO Reno(191g)、OPPO Reno 2(189g)、OPPO Reno Ace(200g)和一加7 Pro(206g),因此在上手之後並沒有覺得特別重,處於可接受範圍內。
Tumblr media
為了降低視覺厚度效果,一加7T的玻璃後蓋採用了3D弧形曲線設計,讓腰線更加纖細,而從整體看則更立體,更豐滿。在握持的時候,能夠更加貼服你的手心,而且獨特設計的背部材質讓你感覺像是握著一塊溫潤的玉石。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加在發布會上重點宣傳的第四代AG工藝。 AG 工藝全稱為 Anti—Glare 工藝,中文名則為抗反射玻璃工藝。
在今年的 iPhone 11 Pro 系列也在背部採用了該工藝,而一加其實也在推出一加 6T 時就率先使用了。實際上,該工藝除了應用在手機上,也廣泛應用在車載顯示面板上,以減少炫光。
Tumblr media
在採用該工藝之後,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是在順滑的觸摸體驗下實現了高級的啞光質感,最重要的是它很難沾上指紋,對我們這些長時間的深度手機用戶就顯得十分友好了。
所以在手感方面,簡單總結一句話來說就是“手感真 TM 爽”。在你拿到真機,或者去線下體驗店的時候可以感受下這種手感。
配色方面,一加7T擁有冰際藍和冰川銀兩種配色可選,如此精準的工藝調校打造出的精緻一加曲線,真的能讓用戶“不忍心”帶手機殼。
屏幕:
機身正面依然保留了水滴屏設計,沒有引入Pro系列的彈出式前置攝像頭設計。屏幕尺寸為分辨率為2400*1800的6.55英寸屏幕,與前代相比,一加 7T 的屏幕會稍微長一點點,配合全新的全屏手勢交互設計能夠實現輕鬆單手操作。
這款屏幕本身就有過硬的素質,採用新一代 AMOLED 發光材料,對比度 400 萬:1,峰值亮度 1000nits。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一加7T的亮度將比一加7 Pro高27%。
Tumblr media
在發布會上一加喊出的“全系90Hz”。沒錯,現在一加7T也引入了90Hz的刷新率,但這並不是全部。 90Hz僅僅是實現流暢的硬件基礎之一,一加提出了“巴赫演算率”的概念,在經過長達4年多的演進中用科學性創造了流暢美感。
官方表示,對於一加7T這塊屏幕,主要優化了三個方面,首先,重新制訂了所有觸控和繪製的優先級,操作響應速度低至40ms,較以往提升38%;其次,深度挖掘旗艦處理器性能,重寫性能調度算法;最後,專門製定了一套一加的90Hz應用認證體系,已經有500個常用應用程序經過了90Hz認證。
在刷網頁和微博的時候,90Hz流體屏會為你帶來極為舒適的跟手度,簡單來形容就是“指哪打哪”。手指的上下滑動,頁面也跟隨手指上下翻滾,這一刻,彷彿手指已經和一加7T的屏幕融為了一體。另外,在左右切換界��時候,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如絲般順滑。
Tumblr media
除此之外,90Hz高刷新率也會帶來帶來優秀的遊戲體驗,高刷新率對於動態效果的加成是低刷新率無法比擬的。高幀率所帶來的 3D 視覺平滑度和流暢度,讓各種情況下的遊戲畫面都能保持細膩。
一加7T的屏幕獲得了HDR10+高動態範圍認證,支持了HDR10和HDR10+的視頻格式,成為首批支持HDR10+的手機產品。其次,一加7T的屏幕還通過了德國萊茵眼睛舒適度認證,結合DC 調光、光感優化等系統性調節,推出夜間模式2.0,綜合提升暗光環境下屏幕使用體驗,幫助用戶在長時間低亮度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有效過濾有害藍光,健康護眼。
雖然說相比較三星Galaxy Note 10+等Android旗艦,一加7T屏幕在分辨率、每英寸像素密度都存在不足,但整體來說屏幕非常清晰,完全能夠勝任日常使用,可以滿足99%的用戶。
性能:
作為一加的最新旗艦,一加7T在性能上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一加7T搭載高通驍龍855 Plus移動芯片,驍龍855 Plus是一款高通目前最頂級的移動SOC芯片,一加7T配備驍龍855 Plus芯片,充分證明了它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另外,一加7T全系標配UFS 3.0閃存,讀寫速度相較UFS 2.1提升79%!
另外,一加7T最高搭載8GB的LPDDR4X四通道內存,配合RAM Boost載入加速技術,充分挖掘大內存的優勢,能夠大幅提升手機遊戲性能和應用啟動加載速度。在高通驍龍855+和USF3.0雙重組合下,一加7T的綜合性能,究竟有多大提升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安兔兔跑分數據。
在主流跑分軟件安兔兔中,一加7T得到了484275超高分,在安兔兔跑分排行榜上,直接超越了99%市售機型,單從數據上就足矣證明,這款手機擁有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頂級硬件實力。
Tumblr media
在GeekBench 5跑分中,一加7T的單核成績為781分,多核成績為2887分。而作為對比,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的Galaxy Note 10的單核成績為697分,多核成績為2516分。從跑分數據中可以看到一加7T在CPU性能上的強大。
Tumblr media
需要注意的是,GeekBench 5的基準是以英特爾酷睿i3-8100為1000分進行校準的。分數越高越好,分數加倍表示性能加倍。
另外,一加7T全系標配UFS 3.0閃存,讀寫速度相較UFS 2.1提升79%!什麼是UFS 3.0?在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中,大部分採用基於並行數據傳輸技術eMMC,而UFS則是採用串行數據傳輸技術,如果說二者有什麼區別,相當於PC中的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在價格上UFS也更貴。我們使用AndroBench測試了UFS 3.0閃存的讀寫速度,1439MB/s的綜合速度符合預期標準。
Tumblr media
拍照:
攝像頭設計上,一加7T採用圓形三攝,對稱居中的設計,治好了許多強迫症。將三顆攝像頭包裹在一面玻璃蓋板下,使得圓形弧度與手機邊框的棱線形成完美的融合,美感由心而生。鏡頭裝飾圈在光線下反射出的珠寶級光澤,也向我們展現出一加7T匠心工藝。
Tumblr media
一加7T升級到了三個攝像頭,仍然支持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48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採用Sony   IMX586傳感器,f/1.6大光圈。 IMX586是現在大多數旗艦手機都在用的傳感器,能為4800萬像素呈現出更多的細節。另外還搭載了一個16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和一個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
拋開相機的規格參數,作為普通人,最想要的拍照體驗是什麼?成像效果好,操作簡單,不需要調整繁瑣的參數。我們在使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拿起手機直接按下快門,而一加7T的簡約拍照界面��顯然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Tumblr media
在打開相機應用之後,一加7T的相機界面非常的簡潔,用戶可以直接按下底部中間的白色實體按鈕,就能快速拍下照片。用戶能隨時在主攝、長焦、超廣角間自由切換,用全新的視角去發現世界的更多驚喜,尋找最具創意的視角。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從左至右分別為1.0倍標準鏡頭、0.6倍超廣角鏡頭和2倍光學變焦鏡頭。可以重點關注左側車輛的情況,在主攝模式下,基本上只露出紅色的燈尾一點,而在超廣角模式下可以看到半個車身,在2倍光學變焦模式下可以看到體育場館內的窗戶情況。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樣張吧。與一貫的一加調教一樣,它的色彩呈現非常出色,特別是在陽光充足的戶外圖像中,白平衡仍然保持中性,而極高的飽和度也使色彩看起來鮮豔亮麗,令人眼睛一亮。
OnePlus 7T在紋理與噪點之間得到了很好的折衷,儘管其有效分辨率比近來具有更多像素的手機低,但其圖像包含了極為豐富的細節,在戶外圖像中,純色區域(晴朗無雲的藍天)以及陰影區域都沒有任何亮度噪點;
Tumblr media
▲ 標準4800萬主攝下拍攝
Tumblr media
▲ 標準4800萬主攝下拍攝
在變焦攝影方面,一加7T默認提供的2倍遠攝鏡頭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效果,相比較一加7 Pro色彩更加飽和,細節也更加豐富。白平衡可在連續拍攝時可重複產生一致的結果,戶外和低光圖像中的白平衡也都相當準確。在大多數測試條件下,色彩都是鮮豔而悅目的,特別是在戶外圖像中,色彩飽和度很高,看起來比一些競爭機型更加鮮豔。
Tumblr media
▲ 2倍變焦下拍攝
Tumblr media
▲ 2倍變焦下拍攝
在本次發布會上,一加提及了“像素微距”功能,得益於獨立驅動的微距馬達+1600萬像素高清鏡頭的組合,可以輕鬆拍出屏幕的像素點。給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提供了獨特的觀察視角。於是小編拿起一加7T,對準了cnBeta的LOGO,讓我們來看看。
Tumblr media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在光線充足情況下的微距表現。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在室內環境下,一加7T的細節保留相當到位,很好的平衡了紋理和噪點。在光線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充足的情況下也能獲得非常清晰的照片。相比較一加7 Pro,一加7T在較暗部分中的噪點處理上要好很多,只有在仔細檢查時才能真正看到這些噪點。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接下來是,夜景表現。如果不開啟夜景模式,你可以得到一張更為“乾淨”夜空照片,但是暗部細節會有所缺失,高光部分也會有些許溢出。以下面這組樣張為例,在沒有開啟夜景模式的情況下整個畫面看上去更加一體,但是底部石碑和花草的細節有所丟失。
Tumblr media
▲未開啟夜景模式
如果開啟夜間模式,細節丟失情況則會得到改善,但是整個頁面的亮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底部石塊的紋理變得更加清晰,高光部分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整體亮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也無可避免地讓夜空不再乾淨,出現了一些彩色噪點。
Tumblr media
▲開啟夜景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 7T 的超廣角鏡頭也加入了對夜景模式的支持,這也說在夜間,你可以輕鬆地拍出更明亮同時也更廣袤的夜景照片了。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左側為超廣角鏡頭 右側為標準主攝鏡頭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續航:
在使用下來,一加7T給小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3800毫安的電池搭配更快的Warp Charge 30T充電,可以在一小時內從0充電至100%。充滿電之後,OnePlus 7在適度使用的狀態下可以輕鬆地從早上9點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下班打卡時電池剩餘電量仍超過40%。
快充加持之下,一加7T給到用戶信心十足的續航時間,在Geekbench的滿載續航測試當中,一加7T開啟數據、WLAN、NFC和藍牙,在處理器滿載情況下亮屏3小時,剩餘電量76%,平均一小時掉電8%左右,意味著亮屏12小時左右的日常使用不成難度,足夠覆蓋多數用戶需求。
OnePlus7T配備了改進的快速充電技術,該公司稱之為Warp Charge 30T。一加表示,它比以前版本的充電技術快18%,並聲稱它的電量能在20分鐘內從0上升到50%,在一小時內達到100%。
Tumblr media
在我們的充電測試中,OnePlus 7T的電量從0%充電到100%需要58分鐘。此外,一加還改進了其技術,以確保手機以恆定速度充電,並避免手機升溫,即使您一邊將手機插在插座上充電一邊玩密集型遊戲,它的機身溫度也不會過高。
氫OS
作為旗艦手機,軟硬件應該相輔相成,一加7T不但有強悍的性能,而且系統也是香的不行。氫OS一直專注適配旗艦產品,其輕盈的界面設計與極快的響應速度都給用過的人留以深刻印象。
作為里程碑版本的氫OS 10.0,相較於前代有著極大的提升, 特別針對90Hz流體屏做了多項優化,輕盈的界面設計,優雅的過渡動效,強大穩定的功能,為用戶提供輕快流暢的體驗。
氫OS 10.0中就升級了“禪定模式”的功能,支持設置時長,一鍵分享“禪定”成就等。我使用一段時間的感受是,讓我不那麼的去依賴手機,而是可以利用其它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
Tumblr media
小結:
最為旗艦手機,一加7T決定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卓越的手感、重新定義的流暢體驗,更多人性化的思考,低調卻不張揚,時刻保持克制和內斂,已經成功構建屬於自己的護城河,從不怯於與��尖旗艦一決高下。
一加7T並非是完美的,例如它不支持5G,不支持無線充電,但是相比較一加7來說,7T上的這些升級還算是可圈可點的,而且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現有的這些升級加起來,在一加7的框架上又往前邁了一步,補齊了他的短板,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往硬件前沿靠攏。
訪問:
京東商城
相關文章:
[多圖]一加7T搶先開箱和初步上手
.
from [多图]一加7T評測:“巴赫演算率”創造流暢美感 via KKNEWS
0 notes
gozealouscloudcollection · 5 years ago
Text
稱得上“電視的未來”?榮耀智慧屏Pro體驗報告
訪問:
華為商城
Tumblr media
稱得上“電視的未來”?榮耀智慧屏Pro體驗報告
接下來我們將從四個維度即“外觀設計”、“系統體驗”、“內容資源”、“畫質實測”來做深度體驗,看看它是否能稱得上溝通會上趙明說的那句“電視的未來”。
外觀設計:“慧眼”成亮點 遙控器有新意
本次體驗的這款榮耀智慧屏為Pro款,對比另外的普通版榮耀智慧屏,外觀區別主要在於有無攝像頭上,榮耀將其稱為“慧眼”,這個慧眼也確實是榮耀智慧屏Pro與其他品牌電視最大的區別。
Tumblr media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這顆攝像頭是自動升降的,什麼意思?即當你使用視頻通話或者開啟機身自帶的“照鏡子”應用時,這顆攝像頭才會主動升起,不使用時攝像頭將自動收回機體內,有效保護家人隱私的同時也避免了積��。值得一提的是,當榮耀智慧屏是選擇掛牆安裝時,設置後攝像頭可在自動升起後下傾10度,這樣能夠提供更好的視頻通話角度,因為電視普遍安裝的高度都會高於人坐在沙發時的高度。
Tumblr media
“慧眼”擁有5m*180度拍攝景深廣角,更好的拍攝客廳全景,畫面更大,全家上鏡也不是問題,最遠5米拾音,傳輸44.1kHz的高保真音質。
Tumblr media
榮耀智慧屏Pro整機尺寸控制得當,55吋全面屏設計,94%超高屏佔比,腳架也採用了極簡的幾何樣式,除卻背板部分的機身為6.9mm,可謂相當纖薄,在背部,一些接口可以用可拆卸的背板擋住,有助於排線和美觀。當然這樣的設計是當今諸多電視產品的主流樣式。
Tumblr media
榮耀智慧屏Pro下方有個炫彩燈,可以根據機器工作狀態變換顏色,比如屏幕下方的炫彩燈為藍色,意味著榮耀智慧屏可以隨時待命接收指令;倘若按遙控器電源鍵選擇“關機”,屏幕下方炫彩燈顯示為紅色,據官方介紹後期還會升級智能語音燈效,將會有更多顏色組合。
Tumblr media
榮耀智慧屏Pro的遙控器分為兩種,分別是語音遙控器與觸摸遙控器,其中語音遙控器與我們現今智能電視所搭配的遙控器並無太大區別,藍牙連接,簡單的按鍵操作邏輯等等。
Tumblr media
這個需要後期購買的觸摸遙控器則有些新意,它的最大區別則是在方向選擇上,它採用了和触摸屏手機差異不大的操控方式,通過手指的上下左右滑動實現功能選擇,筆者實測下來反應較為靈敏、操作準確。
系統體驗:無廣告點贊 語音與投屏真香
系統體驗是本次體驗的重中之重,在早前筆者撰文中便提過,榮耀智慧屏可能是全球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產品,果不其然,它真的來了。
Tumblr media
我們先從開機開始說,你可能會問了,開機也值得介紹?嗯,值得說,因為真香!榮耀智慧屏系統的第一個優點便是“無論是否購買會員,開機均無廣告”,這在目前智能電視開屏廣告氾濫的年代,絕對稱得上是一股清流。
系統UI界面較為清新,一些天氣信息、時鐘、切換輸入源、熱播劇集推薦頁面等實用組件都整合在了第一屏上,整體來說符合日常操作邏輯。
Tumblr media
在最上面的菜單欄上,榮耀智慧屏Pro將代表著智能家居系統的“我家”頻道放在了最顯眼的第一位置,這也似乎從側面強調了榮耀對於未來智能家居行業的佈局決心。
Tumblr media
打開我家頻道,你可以看到諸如家庭相冊、家庭留言板、視頻通話、智慧生活等區域,筆者重點體驗了其中的視頻通話和智能家居版塊。
Tumblr media
視頻通話:當你在大屏端綁定華為賬號後 ,在“我家”板塊中即可看見通訊錄界面,一鍵即可向朋友快速發起視頻通話。在移動端諸如手機、Pad等,在EMUI8.1及以上版本中可以在通訊錄聯繫人界面顯示大屏設備,直接點擊便可發起視頻通話,實現了大屏小屏的視頻通話。
Tumblr media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榮耀智慧屏的視頻通話功能的最大不同是,榮耀智慧屏攝像頭支持1080P高清通話,搭載智能微光技術,即使在晚上客廳沒有燈光的情況下,攝像頭也可以通過大屏光源智能補光,該機還搭載帶寬自動調節技術,AI自動識別網絡環境,穩定流暢不卡頓。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版塊你可以綁定基於華為Hi-Link系統下的智能家居產品,並在智能家居版塊提供了不同產品的專屬區域,可以查看一些重要信息,比如通過淨化器可以查看屋內空氣質量狀況,通過智能門鈴可以查看門外環境以及對話,通過淨水器查看飲水情況報告等。
Tumblr media
為什麼說系統這塊是榮耀智慧屏的最大亮點,不單單是因為鴻蒙系統首發的信仰加成,而是系統背後更為強大的語音助手——YOYO。語音助手我們在各個產品上見的也比較多了,那榮耀智慧屏的語音助手又強大在哪裡?首先說的是,上述我們提到的大部分操作包括操控智能家居產品、開啟視頻通話、打開某某欄目…統統都可以通過說話解決。
Tumblr media
“你好,YOYO”喚醒後,說出你的需求,她就能“照章辦事”,並且除了“照章辦事”,她還能“想你所想”。比如當你說“我回來了”,這時候和整個系統相連的各個部件可以加載到你預設的模式,比如智能燈開啟、淨化器運轉、音箱播放歌曲、空調啟動等。另外諸如一些實用工具的計入(區號、匯率、單位、計算器、時間、翻譯、天氣、日曆提醒等),也讓YOYO更像是你的貼心私人管家,隨叫隨到。
Tumblr media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不同於其他品牌電視只能通過遙控器語音才能呼出語音助手,在榮耀智慧屏上邊緣,均勻的佈置了6顆高靈敏度的MIC陣列,可以準確識別距離5m範圍內的人聲信息,是業界首個在大屏上落地的6MIC方案,識別率高,並且無懼背景噪聲,沒有遙控器就不能呼出語音助手?從榮耀智慧屏開始,這點將成為歷史了,筆者預計後期將有大批廠商跟進模仿。
Tumblr media
“我們不是把智慧屏當電視來做的,是讓它更接近於手機的便捷性。”榮耀相關人士在介紹智慧屏的時候如是說。那這點體現在哪裡,似乎就是說的大屏(智慧屏)與小屏(手機、Pad等)的互動,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體驗完這一切後,筆者又由衷的說出了這個熟悉的詞——真香!
舉幾個簡單的場景說明下:
首先說下連接方式,我們傳統的投屏連接方式是什麼?一般都是需要下個投屏APP,然後在同一WiFi網絡環境下才能實現投屏,這其中可能需要從新下載軟件、更新軟件、同步賬號、權限授權、輸入WiFi密碼…多個步驟的操作,這樣一通下來估計你投屏的熱情也被壓榨的差不多了…
Tumblr media
榮耀智慧屏有啥創新?答案是輕輕一貼!手機和大屏無需下載任何APP,手機輕輕一碰隨機附贈的NFC標籤,就可以把手機內容輕鬆投屏到大屏上,看視頻、看圖片、玩遊戲,都可以更快捷分享,並且更讓人興奮的一點是,在手機和電視連接不同網絡,甚至是全部無網的狀態下也可以投屏,這體驗,你說贊不贊!
Tumblr media
再來說說連接後的問題,投屏確實是投上去了,但這畫面延遲、畫質渣的情況也太嚴重了,說能把C羅看成梅西是有點誇張了,但是基本會讓你的投屏熱情消失殆盡,畢竟誰對著“馬賽克”也興奮不起來…
榮耀智慧屏又有啥創新?答案是1080P 60幀投屏,同步速度低至150ms以內。這些硬指標的加入,讓你徹底告別了投屏時產生的卡頓感,像玩大屏手機一樣流暢、細膩,超低延時帶來的快、穩、智,讓你對投屏又重燃熱情,從此買手機會員享大屏體驗不是夢。
Tumblr media
另外一些投屏的小功能點也值得一說,比如可以手機遠程操控大屏,幫助父母、孩子遠程操作;應用、圖片、視頻自適應,什麼時候豎屏體驗好,什麼時候該橫屏了,不用你自己設置,它懂你;智慧屏聲音傳遞,將畫面存留在大屏上,將聲音傳遞至手機或者耳機,在深夜不打擾家人休息;遙控器輸入文字太麻煩?在手機智慧屏APP打字可同步至大屏,再也不怕手殘了…
Tumblr media
這些功能,嗯,還是真香!
內容資源:打包推“超鑽會員” 特色、豐富又全面
硬件廠商最缺的就是內容資源,這也是許多電視廠商的通病,自身資源內容短缺,然後不得不被資源方掣肘。榮耀智慧屏的解決方法有些粗暴,就是“全部擁抱,一起打包”,在之前的UI界面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除了常規電視劇、電影、綜藝菜單欄,榮耀智慧屏直接將各大內容合作方做成了菜單欄,並且也在首屏對一些第三方資源平台熱播劇集進行了主推。
Tumblr media
比如時下火熱的《長安十二時辰》,即是優酷的自製劇。其實這也算是一種資源置換,酷喵利用榮耀智慧屏未來硬件的出貨量來增加影響力,而華為也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容資源,雙方都很樂意。
Tumblr media
這一點綁定關係在VIP會員上體現的更為明顯,我們都知道在智能電視氾濫的當下,“無會員寸步難行”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在大家對內容付費越來越認同的情況下,合理的購買內容會員VIP必然是大勢所趨,在這一部分榮耀智慧屏推出了“一攬子”的做法,將華為視頻、酷喵、芒果、極光TV,這四個資源平台打包成了一個“超鑽會員” ,年費當然也達到了850元/年,當然這已經給實際的1657元費用打了5折,並且超鑽會員覆蓋的所有合作夥伴,購買大屏會員的都會同時贈送小屏會員,這就相當划算了,當然還是可以單獨購買以上這幾個會員的,基於榮耀智慧屏在菜單欄的高度整合,根據自身需求,購買一家會員也非常有性價比。
Tumblr media
其他資源內容上,榮耀智慧屏基本也保持了特色、豐富、全面,比如在教育內容方面,新東方、學而思、滬江網校等都有接入; 兒童頻道,最熱門的IP都有集合,家長還可以按年齡段為孩子設置適合看的內容;音樂+電台+有聲,三大類音頻內容也���一網打盡;4K、HDR 等極致影音享受的內容資源,也都有專門的分區和頻道。
畫質實測:硬件水準毋庸置疑 分區背光實力加成
在畫質實測部分,由於體驗的榮耀智慧屏為工程機,所以筆者沒有用專業設備進行畫質數據採集,只是基於4K圖片、4K視頻、4K HDR視頻做出感觀評價。
Tumblr media
在此之前先說明下榮耀智慧屏的硬件水準,其搭載海思最強顯示芯片——鴻鵠818智慧芯片,高端配置A73+A53雙架構4核CPU和4核G51 GPU,可以說是萬元以內最高端的芯片了,提供強勁音畫運算基礎,同時響應更快,另外基於畫質算法的七大顯示增強技術也讓榮耀智慧屏有著超越一般電視畫質的資本。
這其中HDR技術的引入,是從芯片解碼到顯示效果的真HDR, LD技術則是高端液晶廠家最愛的分區控光,榮耀智慧屏的16分區背光雖然有限,但聊勝於無,通過智能調節背光,能讓畫面更加真實、自然,接下來我們通過4K圖片、4K視頻以及4K HDR視頻進行實測,來看看榮耀智慧屏的畫質表現如何。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三張圖片的實測表現都比較不錯,色彩可以做到充分還原、明與暗對比強烈,可以說發揮了LD技術在光控表現上的優勢。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16分區控光技術讓榮耀智慧屏在播放時的對比度更高,這樣的話,畫面中更多平時難以察覺的細節部分可以輕易地顯示出來。更加精準的背光控制讓畫面層次豐富鮮明,亮度切換細膩自然。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從HDR實際測試來看,在強大的光控以及色彩加持下,榮耀智慧屏對於HDR畫質的提升非常明顯。在HDR片源下的畫面,對比度相當高,畫面中立體感與景深效果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而黑場部分的表現,我們也幾乎難以發現任何漏光。
Tumblr media
最後上一張與另外兩個同尺寸其他品牌液晶電視的對比圖,可以看出相比左側偏淡、右側偏艷,榮耀智慧屏的畫質調校顯然更討喜,我們也能一窺在電視芯片領域擁有絕對話語權華為在畫質算法上的底蘊積累之深厚。
總結:以上便是筆者對於榮耀智慧屏Pro的體驗報告,回到我們最先的問題上,它稱得上是“電視的未來”嗎?辯證來講,部分達到了。基於鴻蒙系統,榮耀智慧屏在投屏、語音助手、智能家居聯動上給了我從未有過的暢快體驗,低延遲和高享受是我給它點讚的理由。
那麼基於以上,如果你問我會否會購買這款產品,我想說的是,如果家裡是剛需首次購買電視的話,我會毫不猶豫購入,進而可能還會購入更多華為或者基於Hi-Link智能家居系統的產品,因為這能讓我的生活品質提升;但如果是改善型需求,可能就會大幅削減我的購買欲,畢竟他離電視的未來還有段距離,我還有更多的品牌選擇。
作者:郭有智
.
from 稱得上“電視的未來”?榮耀智慧屏Pro體驗報告 via KKNEW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