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東德逃亡潮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比爾曼自傳】第二十五章 不報仇,讓他們退休養老去吧!
腐敗的老人,圍牆倒了,萊比錫的音樂會 東德人用腳投票,逃亡潮開始了 革命發生在民主德國?永遠不可能。巴士底獄被衝擊後的兩百年,我堅信東德會比我長壽。但是西德階級敵人每天晚上的電視新聞裡都報出了不得的信號:大逃亡!所有的老百姓都開始跑。出人意外的是,東德極權的崩潰始於大批經由匈牙利和捷克的逃亡群體。八萬名東德人在一九八九年八月和九月突然從南邊逃向西方世界-開著東德國產的塔比或瓦爾特堡牌汽車,攜家帶口往奧地利去也。這於我座標系裡疲憊的想像力太不合拍了。這些來自獨立戰爭中的不滿份子,現在反對獨裁,並且逃離,讓我感到十分惆悵。我明白,這些人並不是追逐香蕉的猴子群體。但是我的朋友海姆卻有這種看法,這些年來他每天持著護照到西柏林來,為他的孫子們購買東邊缺貨的香蕉橘子,為自己購買西方的報紙。不,這些逃跑的人不是為了討吃食,而是為了自由。誰會為了吃上肥肥的香腸和瘦瘦的牛排而離鄉背井?逃亡者要求一份西…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外交部給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拉了個清單
長期以來,美國將民主工具化、武器化,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煽動分裂對抗,干涉別國內政,造成災難性後果。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EndowmentforDemocracy,簡稱NED)作為美國政府“馬前卒”、“白手套”、“民主十字軍”的主力之一,打着“促進民主”的幌子,顛覆別國合法政府,培植親美傀儡勢力,在世界各地留下斑斑劣跡,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潮流不可阻擋。任何以民主為名干涉別國內政的圖謀都不得人心、註定失敗。 一、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組織架構
二戰后,美國通過中央情報局等情報機構,開闢與蘇聯較量的隱蔽戰線。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逐漸意識到僅靠秘密手段進行“民主推廣”已遠遠不夠,亟需建立一個“公共—私人機構”提供公開資助。1983年,在時任美國總統等人推動下,帶有跨黨派、非盈利性機構色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成立。
NED名義上是“對別國民主提供支援”的“非政府組織”,實則依賴白宮和美國國會的持續資金支持,遵照美國政府命令,採用資金資助形式操縱、指揮全球多家非政府組織向目標國家和地區輸出美國價值觀、實施顛覆滲透破壞、煽動所謂“民主運動”等,本質上是美國政府的“白手套”,服務美國戰略利益。
該基金會創始人艾倫·温斯坦早在1991年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就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現在做的許多事情���是25年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做的事情。”NED因此在國際上被稱為“第二中情局”。
NED有四個“核心受讓機構”: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NationalDemocraticInstitute)和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RepublicanInstitute),主要負責扶植當地政治團體;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AmericanCenterforInternationalLaborSolidarity),主要負責推動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國際私營企業中心(CenterforInternationalPrivateEnterprise),主要負責拉攏私營企業。通過這四個組織,NED成為世界各地分裂暴亂、顏色革命、政治危機、謊言謠言、價值滲透的幕后“黑手”,罪惡事實罄竹難書。
二、策動顏色革命,意圖顛覆目標國政權
歷史上,蘇聯解體、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以及“阿拉伯之春”等美國煽動和策劃的“顏色革命”背后均可見NED的身影。
1.NED針對“敵對”國家策動“顏色革命”。基金會早期文件顯示,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NED就主要在東歐活動,顛覆政權。
◆1989年8月27日,《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我們是如何幫助團結工會取勝的》的報道,指出NED向波蘭團結工會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他們推翻當時的政府,開啟了東歐劇變的序幕。
◆2000年10月,NED資助、策動塞爾維亞“天鵝絨革命”,顛覆了米洛舍維奇政府。1999年和2000年,NED分別資助塞爾維亞反對派1000萬美元和3100萬美元,使其迅速壯大。NED還協助秘密訓練了一批大學生,將他們交由一個名為奧帕爾的學生團體領導,隨后策劃了暴亂。《華盛頓郵報》在對塞爾維亞“天鵝絨革命”的事後剖析中寫道,美國資助的顧問在反塞爾維亞運動的幾乎每一個方面,都在幕后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追蹤民意調查,訓練數千名反對派活動人士,並幫助組織了至關重要的平行計票。
◆2003年,格魯吉亞爆發“玫瑰革命”,時任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被迫下台。NED從“選擇”反對黨領袖,到為反對派培訓人員,再到提供巨額資金,全程策劃參與此次顏色革命。“革命”成功后,NED還繼續“慷慨發錢”,單是2004年,就為格魯吉亞12個非政府組織提供了近54萬美元。
◆2004年底,烏克蘭“橙色革命”中,美國通過NED等組織向烏克蘭反對派提供了6500萬美元資金。2013年烏克蘭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NED在烏克蘭資助了多達65個非政府組織,甚至提供大量資金為參加抗議活動的每一個人“發工資”。俄新社刊文稱,NED曾出資1400萬美元用于烏克蘭項目,推動了2014年的大示威,推翻了當時的亞努科維奇政府。
2.NED是“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的重要幕后黑手,在埃及、也門、約旦、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利比亞等國,通過支持所謂女權、新聞自由、人權活動,向親美個人和團體提供資助,輸出各式反政府思想,煽動顏���革命,導致阿拉伯世界深陷戰爭、社會動亂和經濟衰退的泥淖。
◆2011年1月底,埃及發生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遊行。2月11日,總統穆巴拉克辭職。根據維基解密獲取的美國外交電報等材料顯示,NED在組織和操縱埃及反政府示威遊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基金會通過“全國變革運動”和“四月六日青年運動”等非政府組織,為示威活動提供資金、培訓等各種支持。“全國變革運動”的名稱、行動口號等,與接受過NED培訓的其他國家反政府組織如出一轍。
◆在利比亞,NED資助反政府組織“利比亞人道和政治發展論壇”、“透明的利比亞”組織的創始人,以及逃到倫敦的“利比亞消息”網站發起人等。這些組織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表現活躍。
◆在也門,NED資助“無枷鎖女記者”等非政府組織,並與其密切合作,在2011年的也門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枷鎖女記者”創始人塔瓦庫·卡曼組織領導了學生集會以反對薩利赫政府。
◆在阿爾及利亞,多個參與“阿拉伯之春”抗議示威的組織都受NED資助。NED的年度報告披露,阿爾及利亞捍衛人權聯盟曾于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10年接受過美國的資助。公共行政管理人員全國自治工會則與NED下屬的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有緊密關係。
3.策動玻利維亞“顏色革命”,逼迫總統莫拉萊斯辭職並流亡海外。莫拉萊斯左翼政權連續執政近14年,政局長期平穩,經濟增幅領跑南美,貧困率持續下降,民生改善顯著,土白矛盾明顯緩和。莫拉萊斯左翼政權在大選投票中獲勝,卻遭“街頭運動”和軍警逼宮倒台,NED在其中發揮了多重作用。一是長期布局培植“倒莫”力量。2013至2018年間,NED與美國際開發署等通過各種方式向玻利維亞反對派提供7000萬美元資金,資助玻白人精英、前右翼政要等“倒莫”勢力,編織覆蓋高校、智庫、公民組織的“倒莫網”,甚至在土著人中拉攏扶植“印第安縱隊”。多位反對派頭面人物均得到上述資金支持,或與美國來往密切。二是捏造“選舉舞弊”話題開展洗腦行動。2018年起,NED通過“媒體基金”和“菲德斯通訊社基金會”(FIDES)分別投入4.5萬美元和4.2萬美元,引導玻右翼媒體挖莫政府貪腐、濫權“黑料”,以莫拉萊斯連選為由,給莫拉萊斯貼上“獨裁者”標籤。通過“千年基金”出資4.5萬美元,資助玻利維亞大學、商會、非政府組織等重點炒作“選舉公正”“司法透明”等話題,營造各界��莫“選舉舞弊”的心理預期。三是幕后支持“街頭運動”。2019年10月29日,大選結果公布后,梅薩等反對派領導人組織街頭“和平示威遊行”,要求重新大選,並現場為示威民眾發放現金。反對派頭目卡馬喬后成為NED支持的右翼媒體重點宣傳對象,其煽動全國罷工,成為美“敢打敢拼好控制的代言人”。NED還通過其核心受讓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所”出資20萬美元,用于提高反對派政黨動員組織能力、提供“街頭運動”指導。
三、勾結當地政治團體,干預他國政治議程
NED在目標國家長期滲透,培植當地反政府勢力,不斷激化社會矛盾,將黑手伸向他國內部事務。
1.插手香港選舉,干涉中國內政。NED主要通過下屬的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與香港反對派政黨團、組織接觸。該機構從1997年起共發布18份評估報告,試圖影響“香港民主化進程”。2002年,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2003年,資助反對派策動“七一大遊行”,阻止“23條立法”;2004年,資助香港反對派政團參加工作坊和研討會,向各政團領導層提供個人諮詢,傳授選舉技巧;2005年,開展所謂“青年政治領袖計劃”,培養新興政治團體對抗政府;2006年,資助“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2007年,將其香港活動分為4個項目:“香港民主化承諾”系列報告、民意調查、青年公共參與、婦女政治參與;2008年,組織學生高峰會;2010年,與反對派立法會議員謀劃“五區公投”;2012年,資助香港大學開設“港人講普選”網站,並在香港招募大學實習生,資助青年高峰會等;2014年,指示、資助香港反對派、激進青年骨幹策劃非法“占中”行動。
NED官網顯示,2020年涉港資金200萬美元,項目11個,其中將擾亂立法會選舉作為重要工作,重點包括“加強市民對選舉的監察”項目,為新成立亂港團體提供技術和財政援助,鼓動其通過監督選舉、爭奪投票權等方式擾亂立法會選舉;“擴大市民政治參與的視野”項目,收集及散播���關民主發展的民意調查結果,誘導香港青年通過網絡分享其政治參與經歷;“支持學生運動者的團結”項目,在立法會選舉前,促進香港學生團體間的互通互聯,指導和培訓其推動“民主變革”的能力及向國際宣傳的能力,參與擾亂選舉秩序;“建設區域團結及賦權香港民主運動”項目,通過網絡加強香港“民主運動”,培植下一代香港“活動領袖”,在亞洲鋪設“民主運動”網絡。
2.干預俄羅斯選舉,威脅俄憲制法令、國防及國家安全。俄羅斯總檢察院稱,2013年至2014年間,基金會共向當地組織撥款520萬美元。2015年7月,俄羅斯將NED列入“不受歡迎組織”。俄羅斯官方聲明指出,NED“參與抵制俄選舉結果、組織政治遊行,試圖影響俄政府機關的決定和敗壞俄武裝力量的聲譽”。
3.攪亂白俄羅斯政局。美曾在2006年、2010年和2020年3次策動針對白俄政權的“顏色革命”,NED一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對白俄開展項目總金額達235萬美元,其中NED以推進政治進程為由,開展“促進自由和公正的選舉”項目,項目金額8萬美元,內容是在總統選舉之前,開展全面宣傳運動,教育公民有關選舉權利和獨立選舉監督的知識;在競選活動期間,圍繞投票議題對活動分子展開教育培訓,部署觀察員監督投票進程,並通過各種媒體傳播監測結果。
2020年8月9日,白俄現任總統盧卡申科以80.1%的得票率第六次當選。白俄反對派質疑選舉舞弊,由此引發首都明斯克等城市持續數日發生較大規模抗議活動,部分地區出現騷亂。此次騷亂期間,NED活動頻繁。2021年5月17日,“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發布了一段NED高層與白俄反對派人士的視頻會議。在視頻會議中,NED時任主席卡爾·格什曼親口承認,NED長期在白俄全國各地開展工作,在東部維捷布斯克、戈梅利等地參與“公民運動”。NED支持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通過其核心受讓組織與季哈諾夫斯卡婭的團隊進行合作,助其開展相關活動。
俄羅斯國際關係專家德米特里·葉戈爾琴科夫在總結NED在白俄的活動時稱,NED向許多“獨立媒體”提供資助,通常對單個媒體資助金額不多,但資助對象很多。根據NED官網數據,2016年至2020年,NED在白俄各類資助項目中,“信息自由”類項目共有119個,平均每個項目獲資約5萬美元,資助金額連續五年在各類別中位列第一。
4.干預蒙古國議會選舉。1996年蒙古國舉行議會選舉,NED下屬的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深度介入其中。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在其1996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1992年起,該組織對蒙古國的反對党進行黨員招募、組織建設和競選活動等方面的培訓。在其策動下,蒙古國零散的“民主”力量先是整合成兩個政黨,后于1996年初形成統一的反對黨聯盟,拿下蒙古國議會70個席位中的50席。據NED的數份年度報告,1992年至1996年,該基金會共向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撥款逾48萬美元,僅1996年就有近16萬美元用于資助蒙古國反對黨聯盟勝選。
5.“監督”吉爾吉斯斯坦選舉和修憲公投。2013至2020年,NED共向吉爾吉斯斯坦媒體和各類非政府組織直接撥款1300多萬美元。2020年,該基金會對吉各類“破壞性新聞”項目的資助達200多萬美元。其中,該基金會向“克盧普網站”專門撥款30萬美元,用于“監督”吉修憲公投和地方議會選舉。2021年1月,吉總統選舉期間,該網站招募1500名“觀察員”,4月地方議會選舉和修憲公投期間,又招募3000名“觀察員”。
6.煽動泰國抗議示威。2020年泰國發生多起街頭抗議示威活動。NED資助的“泰國人權律師”等組織紛紛公開支持和煽動街頭抗議運動。泰國《曼谷郵報》曾曝光“泰國人權律師”接受NED資金。據泰國《國家報》報道,NED還為泰國網媒《自由人》(Prachatai)等媒體平台和互聯網法律機構iLaw等非政府組織提供資金,通過這些平台和組織要求泰國政府修改憲法,藉此干預泰國內政。
7.鼓動尼加拉瓜反對派暴力奪權。1983年成立后,NED的首批項目就包括在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扶持親美政治勢力。1984年至1988年,該基金會共向尼加拉瓜反對派資助約200萬美元,幫助反對派比奧萊塔·查莫羅在1990年當選總統。如今,NED仍通過查莫羅下台后成立的“查莫羅和解與民主基金會”為尼加拉瓜反對派和右翼媒體輸送資金。據公開資料,2016年至2019年間,NED向尼加拉瓜反對派團體(包括媒體組織)提供了至少440萬美元。這些勢力在2018年尼加拉瓜的暴力政變企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甚至呼籲反對派支持者攻擊政府並刺殺總統。
8.資助反古勢力引導輿論煽動反政府情緒。古巴一直是美對外滲透顛覆活動的重災區。據古巴媒體透露,NED和美國際開發署在過去20年間針對古巴項目的撥款就近2.5億美元。從NED官網2021年披露的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看,僅2020年針對古巴項目達42項。2021年,NED資助、指導反古勢力,在社交網絡中捏造傳播假新聞,煽動民眾反政府情緒,推動民眾參加社會運動,以引發社會混亂。其中,反古勢力6月中旬散播“新冠疫情下古巴醫療體系崩潰”虛假信息,造成社會恐慌;7月,NED利用古巴街頭抗議運動熱潮,炮制“100名示威者失蹤生死不明”假新聞並配合網絡機器人進行傳播,惡意引導網絡輿論,煽動古巴民眾顛覆政權。
9.長期干涉委內瑞拉內政。1999年“反美鬥士”烏戈·查韋斯當選總統后,NED就加緊暗箱操作,持續向委內瑞拉反對派提供資金,以邀請人員訪美形式組織集中培訓。1999年起,NED通過設在美駐委��使館內的美國際開發署辦公室和核心受讓組織在委內瑞拉辦公室開展活動,借“促進民主”“解決衝突”“加強公民活動之名”,同委內瑞拉幾十家機構、反對派政黨和組織聯繫,並為他們提供活動資金。NED用于干涉委內瑞拉的經費連年上升,1999年為25.78萬美元,居拉美國家之首;2000年飆升至87.74萬美元;2002年,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局更專門撥款100萬美元,以資助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在委項目。2019年,NED對委內瑞拉開展項目總金額達266萬美元。其中,NED以“推進政治進程”為由,開展“加強外聯、溝通和組織能力”項目,項目金額9萬美元,內容是為當地活動分子提供培訓和支持,加強參與者的溝通能力,構建和強化委國內的“公民社會”網絡,組建傳播小組在全國範圍內擴散“民主”信息。
2005年10月,瓜伊多等五名委內瑞拉“學生領袖”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接受由NED資助的“起義”訓練。訓練結束后,瓜伊多等人回國推廣極端右翼思想,以期影響委內瑞拉年輕人,並策劃了系列街頭暴力政治活動。隨后,瓜伊多赴美留學,並一直在NED支持下活躍在美相關政治團體中。在瓜伊多自封“臨時總統”后,其維基百科資料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還被NED下設組織進行了37次修改,以配合對瓜伊多的“合法執政宣傳”。2021年11月,“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發文稱,近期一系列美內部文件揭露了美如何干預委選舉過程。文件顯示,美情報部門將社交媒體武器化,幫助委右翼反對派政治力量,並協助其成員競選國會議員,為瓜伊多自封“臨時總統”奠定基礎。
該基金會的四大核心受讓機構均在委有廣泛活動,與該國反對黨建立了密切聯繫,且在組織、管理、宣傳等方面幫助培訓現有或新成立的反對黨;向委最大反對派工會提供多筆資金援助,推動後者發起反對查韋斯的抗議遊行。2019年1月10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誓就職,美等國家拒絕承認其新任期,並唆使委全國代表大會主席(議長)、反對黨領袖胡安·瓜伊多另立山頭,公開與馬杜羅對抗。瓜伊多隨后自封“臨時總統”,要求重新大選,隨之委國內陷入騷亂。事實證明,委亂局明顯屬于美扶持代理人策動“顏色革命”的結果,其中不乏NED多年來對委反對派的經營。2019年3月,委內瑞拉外長豪爾赫·阿雷亞薩指責,在NED資助下,多個組織20多年間在委全國各地進行了破壞活動,試圖推翻委內瑞拉政府。
10.組織暴力政變,讓海地“變天”。2001年,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深度參與海地的暴力政變,推翻了時任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2001年2月,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海地項目負責人史丹利·盧卡斯在海地電台發表言論,公開拋出讓阿里斯蒂德下台的三種策略。美國時任助理國務卿羅杰·諾列加不僅與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合作,為海地反對派提供資金,���在調解海地政治危機中默許反對派的分裂策略。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標榜“在全世界推廣民主”,實則長期與海地反對派密切聯絡,實施顛覆行動。
11.扶植反對派領袖介入烏干達大選。2021年1月,烏干達舉行總統換屆選舉。反對黨民族團結綱領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基亞古拉尼·森塔穆得票率達34.83%,位列第二。森塔穆在貧民窟長大,曾是流行歌手,后步入政壇。有分析認為,森塔穆之所以有如此強的號召力,與美國在背后支持密切相關��網絡媒體披露,他在2018年應NED邀請,以就醫名義在美國接受顛覆政權的相關培訓。此外,NED還向他提供資金並委派參謀,支持其參加烏干達大��。
四、資助分裂勢力,破壞目標國穩定
中國一直是NED滲透顛覆活動的重點目標之一。NED每年投入巨額資金開展反華項目,企圖煽動“疆獨”“港獨”“藏獨”等。2020年NED官網公開數據顯示,NED在一年中向與中國有關的69個項目提供1000多萬美元,妄圖推動各類危害中國政治社會穩定的活動“落地”。
1.NED是諸多“疆獨”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該基金會稱,2004年到2020年,它向各種“維吾爾組織”提供了875.83萬美元資金。僅2020年就向各類“疆獨”勢力提供約124萬美元資金,其中大部分流向“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等“疆獨”組織。基金會時任總裁格什曼曾公開妄稱“中國新疆問題的解決之道是在中國進行另一場顏色革命,中國發生政權更迭,成為一個聯邦共和國”。2019年6月,格什曼在該基金會的“民主獎”活動上,公開發表支持“東突”的言論,為“疆獨”勢力張目。其后,他還呼籲全球關注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妄圖建立一個國際聯盟專司新疆人權事務並對中國進行制裁。
美國“灰色地帶”網站揭露,多年來,NED直接資助“世維會”和“美國維吾爾協會”數百萬美元,協助其與美西方國家政府、國會合作,不斷升級與中國的敵對狀態。“美國維吾爾協會”主席庫扎特·阿爾泰公開稱“我能想象到最正常的事情就是每一天都開展反華活動”。“灰色地帶”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美國維吾爾協會”及其骨幹極力攀附美極右翼政治勢力,鼓譟“中國病毒”,煽動反亞裔仇恨情緒。
NED涉疆項目聚焦炒作新疆“人權危機”,配合美西方以疆遏華。2019年,涉疆資金90萬美元,重點項目包括:“記錄東突厥斯坦地區侵犯人權事件”項目,以“捍衛人權”的名義大肆收買、偽造所謂新疆地區“侵犯人權”證人證據,炮制新疆“教培中心”臨時報告和年度報告;“增強婦女和青年在宣傳和公民參與方面的能力”項目,對維吾爾族婦女、青年兩大群體進行重點培訓,傳授反宣造勢技巧、手法,挑唆其對華開展反��活動;“維吾爾人權倡導與推廣”項目,搜集偽造境內外維吾爾人被“侵犯人權”的信息,在國際社會開展涉疆議題負面宣傳。2020年,涉疆資金124萬美元,重點項目包括:“通過藝術互動倡導維吾爾人權”項目,以藝術之名發動境內外“疆獨”勢力炒熱涉疆議題;“人權倡導的文件和研究”項目,構建維吾爾族“人權”數據庫,炮制報告抹黑中國涉維吾爾族政策;“維護和倡導維吾爾人的人權”項目和“增強婦女和青年在宣傳和公民參與方面的能力”項目,延續2019年涉疆工作。
2.NED與“藏獨”勢力保持密切接觸。自2010年NED時任主席格什曼向達賴頒發“民主服務獎章”起,雙方開始接觸。2016年格什曼出席達賴的“希望與民主”活動,2020年慶祝達賴85歲生日,聲援達賴“藏獨”活動。2018年11月13日,NED在美操辦涉藏問題研討會,邀請時任偽“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倫”洛桑孫根參會。洛桑孫根在會上大放厥詞,誣稱“中國的援助計劃最終目的是殖民”,“國際社會需要從西藏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認識到中國隱藏在‘一帶一路’計劃下的野心”。2021年6月16日,在NED組織下,“藏人行政中央”新“司政”邊巴次仁公開接受美《華盛頓郵報》記者、專欄作家喬什·羅金採訪,鼓吹“致力于為恢復停滯不前的藏中和談找到一個持久、互利和非暴力的解決方案,新一屆的噶廈將加強國家關係和宣傳工作”。
NED涉藏項目聚焦壯大“藏獨”勢力,推動西藏問題國際化。2019年,涉藏資金60萬美元,重點項目包括:“加強西藏運動和領導能力培訓”項目,加強“藏獨”分子開展西藏社會運動,遊說和施壓國際社會幹預西藏事務;“加強對西藏地區民主和人權的國際支持”項目,培育本土“藏獨”勢力,強化境內外勾連,策劃和實施西藏社會運動;“賦予新一代西藏領導人權力”項目,培植新一代“西藏社運領袖”;“為對話和談判創造條件”項目,通過所謂學術研究為“藏獨”張目。2020年,資金100萬美元,重點項目包括:“西藏時報”項目,發行藏文報紙,運維藏文網站,為偽“西藏流亡政府”和“藏獨”組織活動提供平台;“國際聲援西藏人權運動”項目,收集西藏人權問題有關證據,在聯合國場合抹黑中國政府治藏政策;“增強對班禪喇嘛的認識”項目,混淆國際社會對第十一世班禪喇嘛的認識和支持,抹黑中國宗教自由政策;“加強西藏監測信息網絡建設”項目,提高對西藏人權監測、記錄,炮制涉藏負面報告;“促進藏族選民的知情投票”項目,培養藏人參與“流亡政府”選舉決策的能力。
3.全面支持“港獨”。NED長期在香港開展“勞工權利”“政治改革”“人權監察”相關項目,香港街頭示威活動都能找到NED的影子。香港輿情分析機構“正思香港”研究NED官網發現,從1994年起,該基金會即開始資助“香港人權監察”“香港職工盟”等各種香港反對派組織、學運組織和媒體,操控它們開展各種示威抗議活動。據重慶大學經略研究院研究員杜佳統計,自1994年起,NED每年都資助香港項目,到2018年總投入超過1000萬美元。
從2003年至今,在非法“占中”、“反修例”暴力示威遊行等香港眾多大型街頭運動中,都有NED在幕后組織、策劃、指揮和輸送資金。在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中,NED從幕后走向台前,直接與反中亂港骨幹進行接觸,向參與暴亂活動的人員發放補助、開展培訓:2019年5月,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原“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等亂港分子竄訪美國,參加由NED操辦的“對香港公民社會和法治的新威脅”研討會,公開乞求美干預香港“修例”。2019年9月,NED招募反中亂港勢力加入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反華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董事會。該組織的建立凸顯反中亂港分子與華盛頓的共生關係,其董事會成員多為知名亂港分子,而“香港民主委員會”諮詢委員會主要由NED等非政府組織成員構成。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NED安排亂港分子赴國際社會進行反動宣傳,資助亂港組織活動經費,多次派員赴港指導亂港勢力抗爭活動。2021年9月,NED舉辦所謂“未來世界民主發展前景”研討會,羅冠聰在會上發言,兜售歪理邪說,褻瀆正義與真相。“香港民間人權陣線”“香港眾志”“香港職工盟”等在“修例風波”中表現突出的組織均獲得NED的資助。2021年,NED進一步加大扶植流亡海外“港獨”分子群體。
2019年,NED涉港資金約64萬美元,具體項目包括:“加強公民社會和人權保護”項目,打“人權”幌子,串聯“港獨”“民運”團體及政治派領袖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央政府“侵犯人權”;“促進循證對話和政策制定”項目,針對香港市民對香港政治、經濟問題的看法建立“循證對話”機制,擴大“港獨”勢力話語權;“擴大工人權利和民主”項目,協助香港工會強化組織、加強談判和宣傳技巧,在香港“推動民主加強公民社會”;“捍衛香港的法治與自由”項目,串聯亂港分子和國際商界及政府部門反華勢力插手香港法治,炮制研究香港繁榮與法治自由關係的報告。
五、炮制虛假信息,炒作反政府言論
1.散發煽動性言論,挑撥民眾反政府情緒。2021年,受新冠疫情和美國收緊制裁的影響,古巴經歷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古巴通貨膨脹加劇,各地出現糧食、藥品及電力不足等現象。7月11日,包括首都哈瓦那在內的多座城市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古巴政府調查后發現,此次示威活動背后同美國政府機構有着密切聯繫,其中NED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示威活動爆發前數周,社交媒體上反古政府信息開始增多,這些信息有效地操縱了民眾情緒、制造不滿並刺激抗議活動;在示威活動前幾天推特上突然出現大量新賬號轉發、點讚未加核實的反古政府帖文,這些帖文均統一標註#SOSCuba���標籤。古巴外長表示,經過調查,這些社交媒體賬號均與一家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公司密切相關。
2.炮制涉疆謊言,為遏制中國造勢。NED資助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和“人權觀察”組織制造並傳播諸如“種族滅絕”“教培中心關押百萬維吾爾人”等涉疆謠言。NED支持的“中國人權捍衛者網絡”(ChineseHumanRightsDefenders,CHRD)僅僅採訪8人,便基于這樣一個荒謬的小樣本“研究”,將估算比例應用到整個新疆,粗暴得出100萬人被拘留在“再教育拘留營”,200萬人“被迫參加白天或晚上的再教育課程”,炒作涉疆謠言。2019年1月起,美國國務院和NED發起對在美工作學習生活的維吾爾族人進行入戶調查。他們詢問其家中是否有人在新疆“教培中心”,挑唆其站出來發聲“控訴”,煽動針對中國政府的抗議。
3.傳播“政治病毒”,將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疫情暴發后,NED資助的“美國維吾爾人協會”及其下屬機構不斷傳播右翼陰謀論,將疫情和所有相關死亡歸咎于中國,並傳播中國“正在對世界發動病毒戰爭”“為了引發大流行故意輸出這種病毒”等謠言,為美國和西方國家煽動反華、反亞裔的情緒推波助瀾。
4.營造敵對氛圍,炒作“銳實力”概念。2017年11月,NED研究部副主任克里斯托弗·沃爾克和杰茜卡·路德維希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題為《銳實力內涵——威權國家如何投射影響力》的文章,首次炮制“銳實力”概念,鼓吹新一輪“中國威脅論”。2017年12月,NED發布《銳實力:日益增長的威權影響力》報告,指稱中國和俄羅斯十多年來耗費巨資,採用“分化、收買和操縱等非常規手段”對目標國家或群體施加影響,以影響和塑造全球輿論和認知,妖魔化中國和俄羅斯。
5.惡意挑撥事端,污名化中國媒體政策。NED資助的“無國界記者組織”,長期鼓動國際社會、廣告商、新聞工會以及外國政府等“區別對待”中國媒體,鼓譟警惕中國媒體“威脅”。新冠疫情暴發后,“無國界記者組織”又拋出“呼籲中國抗疫信息透明”“警惕政府加大新聞限制力度”等不負責任的言論,並制造“多名中國記者在獄中生命垂危”等謠言。
六、資助活動和學術項目,搞意識形態滲透
1.NED設立所謂“民主”獎項,以鼓勵各國異見人士幫助美國“輸出民主”。1991年以來,NED每年頒發表彰“捍衛人權和民主”的民主獎(DemocracyAward)。該獎項授予俄羅斯、中國、朝鮮、緬甸、伊朗、古巴、委內瑞拉、烏克蘭等國的政治活動家和異見人士。1999年以來,NED每年還頒發民主服務獎章(DemocracyServiceMedal)。2002年,民主服務獎章頒給了時任台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的配偶吳淑珍。2010年的獎章頒給了所謂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此外,NED還借“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頒發“民主勇氣獎”,頒發對象從第八屆(2015年)起出現涉華面孔,此后連續向“藏獨”“港獨”“東突”等反華組織或個人頒獎,如第八屆頒給“港獨”分子羅冠聰,第九屆(2018年)頒給“維權律師”江天勇家屬金變玲,第十屆(2021年)頒給英國反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藏獨”組織“自由西藏學生運動”及“東突”組織“維吾爾運動”。其中,羅冠聰為“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因其違法亂港行徑被香港警察通緝;江天勇通過蓄意策劃“謝陽遭受酷刑”等謠言、插手炒作敏感案件、煽動他人非法聚集滋事及與境外勢力勾結等方式,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香港監察”收到香港警方的警告信,指出該組織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自由西藏學生運動”曾于2008年派出包括該組織執行主席哲東拉珍在內的8名骨幹分子潛入中國境內進行破壞活動;“維吾爾運動”為由流亡維吾爾分裂分子組成的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世維會”的分支機構,以顛覆中國、建立“東突厥斯坦”民族國家為目標。
2019年6月4日,NED借“八九政治風波”30年,授予“西藏行動中心”“世維會”“對華援助協會”等“藏獨”“疆獨”“東突”“民運”組織年度“民主獎”。
2.自2004年起,NED每年舉辦利普塞特系列講座。講座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辦,講座成果發表在其主辦的《民主期刊》雜誌。主講人多為著名政治學者,講座內容充斥強烈意識形態色彩。如2020年,講座為美國政治學家裴敏欣主講的《極權主義暗長陰影籠罩下的中國》。
3.NED在埃及資助非政府組織“埃及民主學院”進行思想滲透。2011年6月,美國新任駐埃及大使安妮·帕特森承認,自2011年2月以來,美國為在埃及“推進民主”至少花費4000萬美元。
4.2013年10月,NED核心受讓組織“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收到NED30多萬美元撥款,用于“改善委內瑞拉政治活動家溝通技能”。2013年12月委內瑞拉地方選舉前,“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在委境外舉辦研討會,就如何使用技術和社交媒體“促進公民外聯和參與”提供所謂“專家建議”。此外,NED還創建了一個“虛擬工具箱”,提供“與政治創新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在線定制能力建設課程”,該課程至今仍在使用。這些措施在2015年的立法選舉中起效,反對黨聯盟“民主團結圓桌會議”歷史性地贏得了委內瑞拉國民議會的多數席位。
5.2016年底,NED資助“港獨”分子梁天��、黃台仰分別赴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深造。曾任亂港組織“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政賢2017年參加了該基金會的一個訪學項目,“與來自南美、東歐、中東的民間團體領袖和抗爭者交流,研究民主運動和社運抗爭經驗”。
6.NED常年資助舉辦“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班”,參加人員多為“藏獨”“疆獨”“蒙獨”“港獨”“台獨”及法輪功代表等,截至2020年11月已舉辦15屆。2018年12月,NED時任主席格什曼在第十三屆“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班”發表主題演講,稱“中國是世界民主最大的威脅”,鼓譟在中國爭取“民主”。
7.2019年6月3日,NED主辦探討“中國壓迫模式向世界傳播”話題論壇,誣稱“中國式壓迫模式”正通過新一代的科技手段“對西方民主體制產生侵蝕”。
8.2022年3月27日至30日,NED會長威爾遜率團竄訪台灣,並舉辦記者會,宣布將與“台灣民主基金會”合作,于2022年10月在台北舉辦“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打着所謂“民主”幌子為“台獨”勢力撐腰。
9.NED定期以學術研討、提供培訓為名向“民權”組織撥款。2020年NED對西藏和新疆的撥款明細顯示,基金會向“西藏青年協會”“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等“藏獨”“疆獨”組織提供資金,召開研討會,為流亡藏人和中國境內“藏獨”分子提供論壇;組織維吾爾族青年能力培訓,在當地社區宣傳“維吾爾危機”。
10.NED長年資助蘇丹地區政治青年參與培訓。2020年,蘇丹民間社會發展和培訓區域中心(RCDCS)獲得NED頒發的“民主獎”。該組織在蘇丹各地為數百名青年提供“民主”和激進主義等方面的培訓。
0 notes
Text
印第安人起源何方,考古發現令人不解:殷商遺民只是其中一批?
1989年,在弗吉尼亞洲里士滿南部一山坡上,美國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座上古人類遺跡,發掘出不同材料製成的工具和海龜及白尾鹿的骨骼斷片,可以斷定是人類遺址。
通過現代科學分析,考古專家確認,這是一座距今1.5萬-1.7萬年的上古遺址。換言之,早在1.5萬年前,美洲大陸就已經有人居住了,他們或許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眾所周知,關於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言,即印第安人源自殷商遺民。然而,考古發現1.5萬年前的古人類遺址,顯然不可能是殷商遺民,那麼這一考古發現,能不能證實印第安人不是殷商遺民?必利吉,日本藤素,汗馬糖.「汗馬糖」馬來西亞進口30顆悍馬糖Hamer candy補充精力延時助勃
所謂印第安人,這是歐洲人對美洲土著的稱呼,包括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印加人等在內。幾百年來,人們一直探尋印第安人的起源。
19世紀,英國翻譯家梅德赫斯特,在翻譯中國古典文獻《尚書》時,發現武王伐紂之後,殷商攸侯喜統帥的十萬大軍神秘失踪,在結合美洲考古發現之後,梅德赫斯特認為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風,被吹到美洲。這是殷人東渡美洲,成為印第安人的最早設想。
實際上,這一推論是有考古依據的,在隨後美洲考古時,不斷發現商朝文字、玉器、青銅器等遺存,以及審美風格高度一致的現象,種種跡象無不說明殷人東渡的高度可能。尤其是奧爾梅克文明,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突然出現,與殷人東渡時間對得上,遺址出土的文物又與殷商風格高度一致,所以國際主流觀點認為兩者有著緊密的傳承關係。
然而,如果印第安人是殷人東渡,那麼又如何解釋美國挖出的1.5萬年前的古人類遺址?
其實很簡單,現代學者根據考古發現,提出這麼一個觀點,即:其他地區的古人類,不是一次性的移民,而是分批陸續到達美洲。
現代DNA研究也佐證了這一點,比如學者根據古人類遺骸,認為亞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美洲人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淵源關係,這幾乎是美洲第一批遺民。
中國學者曲楓,在對愛斯基摩人的社會形態、審美習慣等方面研究之後,指出愛斯基摩人是來自浙江的良渚文明。
美洲各地考古發現,又證明部分印第安人源自殷人東渡。其實,即便殷人東渡,沿著黑潮穿過茫茫太平洋,也未必能夠集中在一起,而會散佈在美洲大陸多地。所以,美洲多地分別發現殷人遺跡,或許就源於這個原因。
總而言之,不斷有亞洲移民來到美洲,然後慢慢的擴散到整個美洲,最終形成了後來的印第安人,殷商遺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然,殷商遺民應該屬於先進文明,給美洲帶去了文明的火種,所以由此先誕生了奧爾梅克文明,在此基礎之上,又誕生了瑪雅文明、印加文明等。
從1.5萬年前到殷人東渡時代,古人如何穿越茫茫大海來到美洲的呢?必利吉,日本藤素,汗馬糖.「汗馬糖」馬來西亞進口30顆悍馬糖Hamer candy補充精力延時助勃
地質學家確認:在第四紀的最後一次冰河期,海平面下降了150米,白令海峽露出水面,古人類或許因此走到美洲,由於後來氣溫上升,又隔絕了美洲與亞洲的聯繫,導致兩個大陸的人類獨自發展出不同的文明。
至於殷人東渡,可能就是靠原始舟船,歷經千辛萬苦來到美洲。當然,國內一些學者認為,以商人造船技術,不足以穿越太平洋,但這些學者又拿不出足夠證據反駁美洲的“殷商文化”現象。
0 notes
Photo
『統一,正義與自由,是我們幸福的保證!』 . Guten Morgen!各位好友們早安!今天是10月3日,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當今世界強國之一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一年一度的國慶日,也就是德國人稱呼的『統一日』(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 國土面積35萬7千餘平方公里(世界第62位),總人口數突破8300萬人(西元2019年3月普查資料,世界第17位),現採行聯邦議會共和制政體的德國,從西元十世紀以日耳曼民族村落形態崛起以來,可說綿亙千年的歷史之間,此地長期都擔負起歐洲大陸政經藝文中心的重要角色... . 其中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行政中樞外,德國北方後來更成為了西元十六世紀初期基督宗教改革的發源根據地,同時也孕育出許多名留青史的偉大人物!甚至被譽為是『詩人與思想家之國』(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嗯,小編不用提醒了,隨便Google一下,好友們您一定就會發現,好多歷史名人,都是德國人哩… . 可是喔,請您注意的是,這段時間的德國,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單一國家,而是由幾個王國、侯國、邦國與城邦所共同組成的非統一邦聯制政體,一直要到了西元1871年,當威廉一世(Wilhelm I,1797-1888)正式加冕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的首任皇帝後,才算是進入了全新且統一的近代新德國。 . 然而,西元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兩次震撼全球、造成嚴重傷亡的世界大戰,身為戰爭發起國,而且還兩次都是發起國的德國,卻也接連先盛後衰,吃下了兩場敗仗,當然,德國人更為此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更是讓這個昔日一度有機會橫掃歐陸全境,甚至稱霸非洲大陸的強大國度,遭到了美、英、法、蘇四強分割的命運,進而更在美、蘇兩大強權的意識形態角力之下,分別建立起親西方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Westdeutschland;西德),還有親社會主義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 Ost-Deutschland;東德),成為了冷戰時期東西方對峙勢力的熱點最前線! . 西元1961年建設完成的『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更被世人視為是『冷戰』的最強而有力的標誌! . 後續隨著時代不斷演進,西歐民主國家奉行之資本主義,帶來了復興之後的經濟繁榮,對比死抱傳統邏輯的社會主義影響力式微,東歐各個共產國家更因經濟困頓,一再發生多起的抗爭罷工事件;進入西元二十世紀八零年代,東德人民本身也為了爭取多一點的自由與更多的工作機會,紛紛冒死突破圍牆,選擇逃亡西德,或是乾脆走上街頭,要求更開放的民主環境…雖說東德政府一再以文攻武嚇的方式來遏阻這股改革浪潮,但最後依然不敵群眾~那時代巨浪下的磅礡力量;西元1989年11月,東德政府終於被迫開放柏林圍牆,而共產黨勢力,也在幾天後,黯然地宣告瓦解… . 西元1990年的10月3日,在西德政府,還有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的多方協商之下,以及東德新民選政府的同意簽署文件之後,分裂數十載的東西德,在這一天再度合而為一,成為新時代的現代化新德國! . (小編:但整個新德國聯邦政府的統合作業,是直到了西元1999年時才正式宣告完成喔。) . 德國的首都,是你我都很熟悉,位於東北部的柏林(#Berlin),市區人口數多達了367萬人,不只是歐盟城市裡的第二名(僅次於英國倫敦),也是舉世聞名的國際級大都市,更是諸多知名德國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 那個... . 既然這德國大家都很熟,路上也一大堆德國品牌的車子在跑,那小編現在就來聊聊這個… . 德國的國歌~『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lied)…因為作曲者不是別人,正是古典音樂界的『交響曲之父』:海頓大師(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 取自於海頓弦樂四重奏第77號『皇帝』(Das #Kaiserquartett)第二���章(Poco Adagio. Cantabile)的本樂曲,早在西元十九世紀時即被使用在昔日奧匈帝國的國歌上,後來在西元1922年正式被『威瑪德國政府』(Deutsches Reich Weimarer Republik)訂定為德國的法定國歌; . 接續的納粹德國時期,以及後來的西德-聯邦德國,其實也都是同樣使用這一段旋律,只是歌詞不同;前者強調德意志高於世上的一切,而後者則強調國家的格言與團結信念… . 當兩德統一之後,新的德國也繼續使用這段相當優美的旋律,並且確立了官方版的歌詞。 . 統一、正義和自由, 為了德意志祖國; . 讓我們一起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 像兄弟那樣團結起來, 手拉手,心連心。 . 統一、正義和自由, 是我們幸福的保證。 . 在繁榮昌盛的光芒中綻放, 綻放,我們的德意志祖國! . 在繁榮昌盛的光芒中綻放, 綻放,我們的德意志祖國! . #德國 #國慶日 #10月3日 #歐洲 #history #october #time https://www.instagram.com/p/B3Iwer9HfzH/?igshid=i903qcwl87bu
#deutschland#germany#deutschen#einheit#bundesrepublik#mauer#berlin#haydn#kaiserquartett#德國#國慶日#10月3日#歐洲#history#october#time
0 notes
Link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則將以迄今為止最精緻最復古最奢華的舞美與影像,這也是小說第三次被搬上大銀幕,借新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之機,讓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大IP背後同樣強大的超級IP,跟隨阿加莎與波洛偵探的腳步,一同領略懸疑經典的熠熠星光和史上最風騷偵探的獨特魅力。在看電影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這個經典探案故事背後你一定要知道的那些事。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提到流行文化中的名偵探,你最先想到的是誰?福爾摩斯?菲利普·馬洛?湯川學?包黑炭?還是柯南?而如果的答案中沒有「大偵探波洛」,那麼是時候來認識一下這位誕生於1921年,由「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比利時吃貨偵探了。
由這位大偵探領銜的罪案推理故事《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登陸內地院線。該片由最會演戲的英國導演肯尼思·布拉納執導,傑克船長約翰尼·德普、貓女米歇爾·菲佛、星戰女一號黛茜·雷德利、老戲骨朱迪·丹奇、西班牙野玫瑰佩內洛普·克魯茲、綠魔威廉·達福等大咖強勢加盟。
偵探片的傳世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
7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
《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圍繞發生在法國豪華列車—「東方快車」上的一起謀殺案展開,來自比利時的大偵探波洛在殺機四伏的列車上撥開重重迷霧,最終在12個嫌疑人中鎖定真兇。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之所以被後世視為波洛偵探生涯和阿加莎最具代表性的奇案,原因就在於那個驚��駭俗,顛覆套路的反轉結局,以及片尾波洛面對法���與人情時做出的艱難抉擇。在眾多改編電影,當屬1974年第一部《東方快車謀殺案》最為經典。
1974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由美國傳奇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熱天午後》、《十二怒漢》)執導,是《東方》原著(以下簡稱東方)在1934年發行以來首次被改編成電影長片。
莎翁劇老戲骨阿爾伯特·芬尼飾演的大偵探波洛精準地還原了書中那位神機妙算的油胡偵探,還為自己贏得了影帝提名。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經典版《東方》至少開啟了後世改編的兩個「奢華」。
一,奢華的舞美,從演員服裝,餐具工藝到包廂設施,每一個細節都必須精準還原上世紀30年代的古典優雅,力求在銀幕上模擬出東方快車的運營盛況和上流社會的精緻莊重。
二,奢華的卡司陣容,1974版《東方》彙集了英美法三國影壇大咖,肖恩·康納利、理查德·威德馬克、英格麗·褒曼、勞倫·白考爾、安東尼·博金斯、約翰·吉爾古德、讓-皮埃爾·卡塞爾,這些老影迷聽了瞬間高潮的男神女神齊聚一堂星光熠熠,更是讓本就懸念叢生的偵探故事充滿了視覺享受,光是在影院數星星、看風景就不枉此行。而兩個「奢華」的製作傳統也在之後的改編作品中被發揚光大。
1974年版的《東方》不僅獲得了評論界的交口稱讚,更是以140萬美元成本換來了3500多萬的票房回報。就連一向不喜歡自己作品被改編的阿加莎本人都對本片相當滿意。本片獲得奧斯卡6項提名,英格麗·褒曼憑藉本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大衛·蘇切特在2010年的TV版中飾演大偵探波洛
2010版英劇
另一版較為經典的《東方》改編是TV版波洛—大衛·蘇切特在2010年主演的《新東方快車謀殺案》,依舊是典雅的布局考究的內景,更有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九頭蛇科學家托比·瓊斯,《X戰警:天賜》「美夢女」埃蓮娜·薩汀以及行屍走肉中的「總督」大衛·莫瑞瑟加盟。
《新東方》相較1974版有了更多藝術處理,節奏緊湊鏡頭語言也更加多樣化,尤其對於波洛的心理刻畫相比起原著和1974版更具人性色彩。
2001版電視電影&2015版日劇
此外,2001年還有一部現代版《東方》電視電影,「章魚博士」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飾演的波洛竟然用起��手提電腦,違和感爆棚逐漸被人遺忘。另一個推理小說大國—島國在2015年翻拍過昭和年代的《東方》迷你劇,東方快車改名為「東洋快車號」,「陰陽師」 野村萬齋飾演波洛;集結了二宮和也、松島菜菜子、吉瀨美智子等人氣明星上演了一出畫風突變的推理秀。
然而對於首次接觸《東方》這部作品的新觀眾來說,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偵探波洛的名字還是比較陌生。別著急,下面我們就為你帶你走進阿加莎女王和她筆下的大偵探波洛,一同感受本格推理的古典魅力。
小說界的詭計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推理迷口中被稱為「阿婆」的推理女王所擁有的成就:
她的小說被翻譯成為103種語言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她的作品坐擁全球20億銷量,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在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她創作了66本偵探小說和14部短篇合集,超過30部小說被搬上大銀幕;
一部《無人生還》在全球銷量已經超過一億本,其首創的「暴雪山莊模式」在推理文學史上更是有著開宗立派的里程碑意義;
她的舞台推理劇《捕鼠器》迄今為止已經演出了超過25000場次,每晚都在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犯罪化學皇后”的投毒藝術
阿婆最為偵探迷津津樂道的便是她神乎其神的「投毒藝術」。身為一位出生在富足中產家庭的女性作家,阿婆所描寫的死亡場景並不像男性作家那般奇觀化和血腥化,對於她來說,殺人不過一包「一日斷命散」,何需屍首分離肝腦塗地。如此溫柔的殺人方式也和她的成長經歷有關。
阿婆出生於1890年,在德文郡海濱小鎮—托基長大,從小就是威廉·柯林斯以及柯南道爾兩位推理宗師的狂熱粉絲。一戰爆發後,鎮守後方的阿加莎在1914年成為了志願救護隊的白衣天使,等到1918年戰事結束,阿加莎已經獲得了藥劑師資格。正是這四年幾萬小時處理傷口,搶救傷員的臨床經驗,為阿加莎日後成為「犯罪化學皇后」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儲備。
二戰爆發後,阿婆再次參與了醫院的志願工作,這一時期她掌握了豐富的毒藥學知識,以至於阿婆的戰後偵探小說簡直成為了讓藥理專家都挑不出BUG的謀殺教科書。阿婆用嚴謹的藥理學知識配以拍案叫絕的謀殺詭計,將投毒轉變為了一種浪漫的犯罪藝術。
邊遊歷邊破案展異域風情
1920年,阿婆第一本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在被多次退稿後終於問世,標誌著一代神探—波洛的誕生。水桶身材俏皮胡,滿嘴騷話擋不住,這就是阿婆筆下家喻戶曉的傳奇偵探—赫爾克里·波洛,是阿婆結合自己在一戰時和比利時士兵打交道的經歷,以及流亡在托基的比利時難民的眾生相,創作出的家喻戶曉的偵探文學ICON。
1978年拍攝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劇照
之後的《高爾夫球場命案》和一系列短篇小說捧紅了波洛和黑斯廷斯這對黃金CP。小有名氣的阿婆和丈夫阿爾奇以大英帝國博覽會先遣巡視團成員的身份週遊世界,足跡遍至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
除此之外,從小就夢想週遊世界的阿婆還在1928年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先是前往伊斯坦布爾,之後坐上了著名的「東方快車」來到巴格達,《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兩本巨制都是阿婆在這次中東之旅中寫就。
阿婆的遊歷為波洛週遊世界破案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環境描寫,並為小說注入了引人入勝的異域風情,這也是波洛小說的文學魅力之一。
姦情和貪慾-11日失蹤之謎
除了上文提到的「投毒藝術」和「異域風情」,在波洛探案中,姦情和貪慾往往是犯罪的主要誘因。而這種圍繞倫常與情慾形成犯罪動機,則和阿婆那段人盡皆知的破裂婚姻有關。
1926年,阿婆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在英國文壇名聲大噪,其開創的「敘述者即兇手」的類型模式更是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母親去世的噩耗以及丈夫的出軌,經歷雙重打擊的阿婆在1926年12月3日離家出走。
阿婆失蹤的消息當即成為了轟動全英的大新聞,內政大臣不斷向警方施壓出動上千名警員,超過15000名志願者加入到了搜尋阿婆的隊伍中,就連柯南·道爾爵士都向神婆求助希望找到這位推理女王,這便是阿加莎傳奇人生中至今未能蓋棺定論的11日失蹤之謎。
《羅傑疑案》的原版小說封面
在阿婆的自傳中,阿婆本人對此事件絕口不提,時至今日真相已經不得而知,但經歷過此番變故的阿婆毫無疑問將自己對愛情與人性的失望宣洩在了打字機上。
別具一格的”鄉間別墅派”推理
其實說到這裡不難看出,阿婆的推理作品之所以���夠打動讀者,就在於她所描繪的環境背景,犯罪詭計,角色心理並不是建立在虛構與猜測之上。
像《無人生還》就發生在阿婆的故鄉—托基一帶;阿婆在和比自己小14歲的考古學家馬克思·馬洛溫成婚後,馬格溫還為她的故事提供了大量的考古學知識。比如《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巴格達之旅》和《尼羅河上的慘案》。
此外,兩人還經常在阿婆姐夫家祖傳的房子—艾本尼堂共度夏日,阿婆結合自己在中產家庭中的成長經歷由此便就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鄉間別墅派」題材類型, 即封閉的環境與犯罪範圍,角色之間恩怨情仇的羈絆,倫理人性的扭曲坍塌三大特徵極大影響了後世推理小說。
而艾本尼堂這座位於柴郡的「鄉間別墅」更是成為了阿婆「鄉間別墅派」推理小說的發源地;像典型的《雪地上的女屍》和《葬禮之後》便是阿婆在艾本尼堂構思而來。
偵探界的風騷吃貨神探波洛
《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導演肯尼思·布拉納飾演的大偵探波洛
其實關於波洛的起源故事阿婆往往是一筆帶過,但我們還是能在原著中找到一些關鍵信息。在《四大魔頭》中我們得知波洛出生在水療故鄉—比利時小鎮斯帕(SPA),成年後搬往布魯塞爾成為了警察,結識了賈普與黑斯廷斯兩位好基友。
為了躲避一戰戰火,波洛逃離了比利時來到英國成為了一名私家偵探,在偵破《舞會謎案》後躋身上流社會。
他的足跡遍布歐洲,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用的他的「灰色小細胞」成功解決了《高爾夫球場命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死亡約會》等等「不可能的犯罪」,甚至還救過英國首相。回國途中經過東歐時又偵破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可謂是走哪哪死人….說錯了,是成為了聲名遠揚的世界級名偵探。
強迫症晚期患者
兩隻黃鸝鳴翠柳,波洛偵探一米六。在眾多享譽全球的名偵探中,波羅大偵探絕對是相貌最「出眾」的一位。五短身材雞蛋頭,邁著小碎步手持文明棍,尤其是那一抹騷到沒朋友的小油胡更成為了波洛極具辨識度的面部標誌。除了樣貌異於常人外,波洛的古怪孤傲的性格特徵更是被粉絲所熟知。
比如助手黑斯廷斯就曾吐槽波洛的潔癖已經無藥可救:「對於波洛來說,衣服髒了比中槍更要命。」對於他視為珍寶的條紋西裝和漆皮鞋更是不允許沾上半點污垢。
大偵探一塵不染的裝束
而波洛的銀幕表現則更為誇張,在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中,波洛在睡前都要精心呵護好自己的油頭,塗手霜套手套,尤其是「本體」鬍子更是有配套的護具保證一覺醒來俏麗如初。這些「傳統」也同樣在最新版的電影中被保留。
作為一位強迫症晚期患者,波洛對於「秩序」二字的追求已經走火入魔。他在一戰後定居倫敦懷海芬大樓,就是看中這座樓的結構對稱工整。
選用雷蒙小姐做秘書也是因為她簡直是女版「謝耳朵」。不管在任何地方,不管是餐桌,辦公桌,甚至是臨時睡覺的車廂,波洛都會將眼前看的一切事物碼放整齊才肯罷休,一塊老懷錶更是隨身攜帶直到蹬腿。
用生命捍衛「吃貨」尊嚴
除了信奉天主教,波洛另一大人生信條便是「唯有美食不可辜負」,他自己就曾說過「美食不僅是一種味覺享受,也是一種知識研究」;即便在《陽光下的罪惡》中胖到住院,他也要在推理前大吃一段。可謂是用生命在捍衛一個「吃貨」的尊嚴。
智商法寶:跟你嘮!
相比起「長腿男神」福爾摩斯,不好動的「輪椅神探」波洛在外形上並不佔優勢。但當波洛一番精妙絕倫的推理道破天機,什麼一胖毀所有,什麼身高一米六,我們只會驚呼666!
雖說波洛在人設上和福爾摩斯完全相反,但波洛系列小說的角色功能其實完全參考了柯南道爾的寫作套路,最直觀的體現莫過於天才主角(波洛=福爾摩斯)+白痴助手(黑斯廷斯=華生,都有軍人背景)組成CP,以及「警局熟人」(賈普警督=雷斯垂德)開綠燈。福爾摩斯依靠「推演法」來斷案,而波洛則是依靠那雞蛋腦袋中的「灰色小細胞」。
但不同於福爾摩斯從腳印,指紋,煙灰,彈道等蛛絲馬跡中抽絲剝繭的傳統刑偵手段,「波洛大法」的成功秘訣簡單概括就三個字—「跟你嘮」。每當有命案發生,與其一頭扎在案發現場像獵犬一般順藤摸瓜,波洛更傾向於將目光轉向涉案人群。
從各執一詞的案情回憶,身份關係洞察兇殺背後的人理倫常,從察言觀色中分析出犯罪動機和證詞漏洞。他甚至會故意給嫌疑人下套,最終達到不打自招的效果。就連阿婆本人都戲稱波洛為「江湖騙子」,足見這位大偵探對於人性弱點和犯罪心理的靈活掌控。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群星陣容
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例,光從目錄來看,12個乘客的證詞就佔了全篇幅的80%。完全將讀者與觀眾置於一個謊言與真相高度對立的封閉環境。
可以說,波洛偵探的探案故事更像是層層迷霧中的智力博弈,側重於「詭計」的解謎過程。而這種古典推理小說以及本格派推理小說的原教旨特質,才是波洛系列經久不衰的核心魅力所在。
另外,得益於阿婆的「鄉間別墅派」和「暴雪山莊派」所提供的封閉式犯罪環境和熟人作案的嫌疑人範圍,波洛題材作品的大結局幾乎都是所有嫌疑人「齊聚一堂」,波洛大偵探則會以無懈可擊的推理戳破每一個角色道貌岸然的嘴臉,而真兇則在無力的辯解中被波洛智商碾壓。
就如同「沉睡小五郎」上線後,等待觀眾的必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戲劇高潮。這種充滿戲劇性的驚天反轉已經成為了波洛系列最為粉絲津津樂道的標配戲碼,讓波洛大偵探在全球吸粉無數。
大偵探背後的歷任演員
在即將上映的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被譽為「全才」的英國導演&演員肯尼思·布拉納將出演第21任大偵探波洛。此前的歷任大偵探中,莎翁劇老戲骨阿爾伯特·芬尼在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神探附體般的演出贏得了業界的一片掌聲,更獲得了阿婆本人的認可。他也是唯一一位扮演波洛而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演員。
莎翁劇老戲骨阿爾伯特·芬尼在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演的大偵探波洛
此外曾經兩次獲得奧斯卡肯定的英國著名演員彼得·烏斯蒂諾夫同樣是最為人熟知的波洛形象之一。
不過迄今為止觀眾認可度最高的大偵探波洛還是大衛·蘇切特,這位英劇版波洛從1989年到2013年總共出演了13季,70集《大偵探波洛》TV劇,囊括了阿婆筆下33本波洛小說和數十篇短篇故事。
時至今日,當我們提起大偵探波洛,映入腦海必定是大衛·蘇切特那神秘的微笑和俏皮的小油胡。
鐵路上的”泰坦尼克”東方快車
世界上首班橫跨大洲的火車,歐洲三大豪華列車之首,穿越七個不同的國度,這就是在1883年從巴黎開出,途經慕尼黑、維也納、羅馬尼亞、維也納、塞爾維亞、最後到達伊斯坦布爾的法國豪華列車「東方快車」 。
東方快車以提供奢華尊享的服務享負盛名;各國皇室、貴族、外交家、商人紛至沓來非富即貴。車內從床鋪、餐具、餐品可謂不計成本到奢華到了極致,簡直是一座雕樑畫棟的「移動宮殿」 。時至今日,東方快車已經成為了浪漫異國旅行的代言詞,是人類鐵路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文化遺產。
東方快車運營線路圖
在94年的運營史上,東方列車見證了太多的謎團與歷史,艷星間諜瑪塔·哈莉,一戰的停戰協議都和這輛車有關。另外,東西文明在東方快車上的碰撞與交匯不僅帶來了異域風情的視覺衝擊,形形��色的人群也讓東方快車成為了發酵懸念的完美溫床。
正是因為東方快車本身就是一個極具話題性與傳奇色彩的存在,這才使得《東方快車謀殺案》小說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文學名著,時至今日依舊被後人作為戲劇舞台;14部小說和電影中都出現過東方快車,德古拉伯爵、007、忍者神龜、神秘博士、101忠狗等等流行文化ICON都在東方快車上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冒險傳奇。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則將以迄今為止最精緻最復古最奢華的舞美與影像,帶我們再次登上這輛滿載著一線卡司與驚天陰謀的豪華列車。帶好你的車票,和這位史上最能打的大偵探波洛一起準時發車!
作者:馬田 編輯:ruo
0 notes
Text
【劉曉波病逝台灣租車】從文壇明星到病死獄中
**從6月26日肝癌末期消息曝光至今不到1個月,台灣租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走了,被關押近9年,他最終仍沒能呼吸到一口自由空氣。
2010年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時,世人印象最深應是頒獎典禮當天,台上空著的那張有著美麗紫藍色刺繡的骨董椅。那時,劉曉波正因參與草擬《零八憲章》而被關在大牢。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裝潢清潔,使中共如臨大敵。
但那時恐怕也沒人料得到,劉曉波非但沒能出獄領獎,後來又繼續被關了7年,任何營救與聲援都無效。更難料還有,他被判11年,而今離出獄僅僅3年。
與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不同,劉曉波雖是異議份子,卻始終堅持留在中國國內,以各種建言呼籲官方進行改革。由於路線溫和,一些激進改革派甚至並不十分認同劉曉波,怎料即使和平手段也難見容官方。
許多台灣人對劉曉波的印象就是坐牢、諾貝爾獎,居家清潔其實在六四發生之前,按現今流行用語,劉曉波是個典型的人生勝利組,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家世良好,劉曉波碩士畢業後不久,就因文章與書籍廣受歡迎,成了文壇明星,中國社會當時甚至有個名詞:「劉曉波現象」。1988年他的博士論文答辯當天,盛況被形容宛如時裝秀。
之後他赴挪威、美國擔任訪問學者,邀約應接不暇。但就在他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期間,1989年家事服務,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學生們紀念這位開明派領導人,引發學潮。彼時,西方的共產國家瀕臨瓦解,全球局勢緊張中透出亮光,劉曉波提前離開哥大,返回中國參與學生運動。
可惜中國並未同蘇聯或東歐走上同一條路。鄧小平下令開槍,舉國自此噤聲。學生領袖們逃到海外,劉曉波沒走,被指為六四「幕後黑手」的他,台北清潔被關了一年多。
不知是否對天安門廣��上的罹難學生有著倖存者的愧疚,自此三不五時就有人勸劉曉波離開中國,他卻始終不肯。他也沒選擇沉默,依舊三不五時發表一些主張民主改革、批判共黨專政的文章,因此陸續又被關過兩次。
中國經濟火速發展,言論自由尺度卻一天比一天緊縮。2008年,全世界目光集中北京京奧,奧運結束後不久清潔公司,劉曉波與友人起草《零八憲章》,要求中國共產黨「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零八憲章》發表的前一天他就被捕,自此再也沒能自由。
今年6月26日,仍在獄中的劉曉波傳出癌末。此時香港正熱鬧慶祝「回歸」20周年,「習大大」習近平先到了香港,又趕赴德國參加G20高峰會,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討論可愛的熊貓。此時中國早已是沒人敢惹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國領袖齊聚,但連強悍如梅克爾,起先都還對劉曉波之事不敢吭聲,甚至當年頒諾貝爾獎給劉曉波的挪威,現任總理也一聲不吭。數日後,歐洲議會終於出面,呼籲中國讓劉曉波保外就醫,美國白宮也呼籲中國放人。
但來不及了。本來,始終不願出國的劉曉波還終於鬆口,說希望能到德國就醫,無奈病情急速惡化,後來全身感染,連搭飛機都成了不可能,7月13日迅速病逝。
劉曉波的好友、曾為劉曉波寫傳記的中國詩人余杰曾在書中寫到:「曉波說過,當所有中國人都獲得自由之後,他的願望是到卡謬所熱愛的地中海去,沐浴著那無比熾熱的陽光,暢遊一番。」
可惜,這一天始終沒能到。
0 notes
Text
中國企業傢:東北為什麼成瞭我們回不去的故鄉
http://kingsaquar.com/wp
原標題:[封面]東北,為什麼成瞭我們回不去的故鄉?
封面
從工業搖籃到暮光之城,東北的上空依然風雲湧動。等待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是又一個十年經濟保衛戰。
文_本刊記者 嚴凱 編輯_尹一傑 攝影_鄧攀
這裡曾是沒落的俄羅斯貴族、潰敗的哥薩克騎兵、流離的猶太人心目中的“天堂”。數百年的時間裡,這片原始荒原風雲變幻,承載著史詩般的傳奇。
新中國成立後,這片土地在戰後的廢墟上重新蘇醒,並寄托著一個國傢無與倫比的期待。在中國工業發展史的歷史軌跡上,東北老工業基地作為共和國長子,完成瞭近乎一個甲子的歷史使命。
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
這片面積接近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創造瞭人類史上諸多望塵莫及的奇跡後陷入沉鬱,曾經高歌猛進、熱火朝天的記憶日漸淡去。佇立在這裡的老工廠泛起銹跡,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開始告別昔日引以為豪的榮耀,變得困惑、迷茫,甚至恐懼。
人類進入新千年時,“振興東北”再度以沖鋒號的聲音在這裡吹響。這是新時期下,屬於這裡的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這場戰役換回瞭這片土地的黃金十年。
但市場經濟的輪盤永無休止地轉動,歷史仿佛正在重演。
2015年倒數第二天,決策層一紙《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審議通過,文件要求未來十年,東北地區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等待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是又一個十年經濟保衛戰。
中捷友誼廠始建於1933年,一部分為日本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東北解放後,更名為東北機器五廠,1953年再次更名為沈陽第二機床廠
半個世紀的榮辱與興衰,這片關東之地還將走向何方?在國內實體經濟迷霧重重時,我們重新踏上這片土地,走訪瞭一批建國初期位列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的老國企和東三省的標桿企業,試圖探尋新一輪振興運動背後,這些歷經風雲的公司有著怎樣的陳痛與苦衷,以及尚難預測的未來。
在工業浪潮沉浮下,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更希冀在歷史的輪回與前行之路上,不再迷失。
東北告急
在哈電集團位於三大動力路附近的傢屬區內,我們見到瞭哈電集團退休老職工陳馳玉。去年年底,年近70歲的陳馳玉剛被哈電集團解聘。
哈電集團全稱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由國傢“一五”期間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的6項沿革發展而來。其主要成員企業包括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阿城繼電器廠等。其中,前三大廠又被稱為哈爾濱“三大動力廠”,一條馬路從中穿過,也由此被命名為“三大動力路”。
中捷友誼廠的職工宿舍��依然存在,而當年的工廠已被遠處的高樓大廈所取代
陳馳玉1970年進入當時的哈爾濱電機廠,至今已45年。事實上,陳馳玉早到瞭退休年齡,因其工程師身份,公司隨後又將其返聘入廠。
近兩年來,哈電集團經營陷入瞭困境,業績大幅下滑。資料顯示,2014年哈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5億元,虧損近2億元。哈電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佳電股份(000922.SZ)2015年虧損額達到4.47億元,同比下降瞭驚人的8009.96%。
陳馳玉說,哈電集團去年的虧損額繼續加大,“為瞭縮減成本,減少開支,跟我一樣之前退休被返聘的一律解聘。”
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位於齊齊哈爾市的中國一重(601106.SH),該公司預計2015年將虧損17.5億元,上年同期業績為盈利2568萬元。
中國一重前身為第一重型機器廠,始建於1954年,是目前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傢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53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
去年8月3日,中國一重董事長吳生富“突然去世”,此後被證實為自殺身亡。
吳生富出生於1964年,去世時51歲。1988年,吳生富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一重,到去年27年。吳生富去世前不久,中紀委已進駐中國一重進行巡視,因此外界猜測吳生富可能因為在巡視過程中被發現經濟問題故而自殺。
但一位熟識吳生富的人士對《中國企業傢》記者說,吳生富自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陷入瞭虧損的困境。個中苦楚,外人無從得知。
“在他去世前不久我們還聊過,他對於中國一重在他的帶領下陷入現在的困境感到十分焦慮,而且他還說未來看不到前景。”上述人士說。
去年底,陳馳玉應邀前往齊齊哈爾進行技術交流。他去瞭包括中國一重、齊齊哈爾鐵路車輛集團在內的多傢企業,“我發現那裡的企業也都不行瞭,一重就不說瞭,由於國內運力過剩,齊齊哈爾車輛也處境艱難。”
國內重工產業一片哀鴻。在東北工業重鎮遼寧省沈陽市,位於經濟開發區開發大路兩側大型重工企業幾乎無一能幸免。沈陽機床車間工人楊師傅說,現在他所在的事業部還有活幹,但有些事業部可能幹一天休息兩天。
楊師傅所工作的沈陽機床集團是沈陽市重點扶持的大型工業企業。該公司於1995年12月通過對沈陽原四大機床廠——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第二機床廠(中捷友誼廠)、遼寧精密儀器廠等資產重組而組建。其中,沈陽第一機床廠和第二機床廠均位列國傢“一五”計劃期間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中。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沈機床是中國機床行業的‘搖籃’。”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接受《中國企業傢》獨傢專訪時說。
在我們此次東北之行的采訪過程中,關錫友是為數不多敢於直面媒體的國企高管。而緊鄰沈機床而立的沈陽鼓風機集團和北方重工集團則選擇沉默。
上世紀50年代以來,沈機床、沈鼓、北方重工一直被認為是沈陽市的三張名片,在中國工業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的興衰,影響著這個城市的興衰。
但近年來,沈機床、沈鼓、北方重工的業績下滑嚴重。今年1月29日,沈陽機床(000410.SZ)發佈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5年將虧損5.5億-6.5億元,而上年同期則實現盈利2557.85萬元。
沈鼓的情況亦不樂觀,這傢始建於1934年的老廠曾是全國第一個風機專業制造廠。2015年,在申請IPO的過程中,沈鼓集團被質疑虛增收入,十億營收“不翼而飛”。一位在沈鼓工作的工人說,從去年開始,沈鼓的情況持續惡化,有些車間已處於半停產狀態。
根據沈鼓申請IPO的資料顯示,2013年該公司凈利潤由2011年的2.98億元下滑至1.18億元,201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有0.3億元。截至目前,沈鼓並未公佈近期的營收狀況,亦拒絕瞭本刊記者的采訪要求。
作為工業之城,因核心企業業績衰弱造成的影響立竿見影。《中國企業傢》記者獲得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沈陽市工業增加值下跌3%,工業用電量下降7%,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465億,下降25%。
低迷的產業背景如同瘟疫。
在數百公裡外的吉林省松原市,作為當地一名基層幹部,李超直觀地感受到,近兩年來自己的生活發生著顯著變化,“單位的各種待遇大幅縮減。”
松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哈爾濱、長春、大慶三角地帶,松嫩平原南端,曾與包頭、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增長四小龍”。
但最近幾年,松原市的財政收入增長乏力。2014年,松原市公共預算地方級財政收入為62.5億元,同比增長僅0.8%。按照李超的說法,2015年的情況更加糟糕,僅完成瞭上一年的60%-70%。
這主要歸咎於吉林油田效益下滑。2000-2015年,吉林油田累計實現收入3370億元、利潤651億元、稅費838億元,是當地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李超的父輩都在吉林油田工作。但李超並沒有進入油田,而是選擇在畢業後考取公務員,成為一名基層幹部。
見到李超時,他正準備下鄉。他的很多工作都圍繞農村進行,下鄉是傢常便飯。“現在經濟這麼差,安撫工作變得更重要。”
李超介紹,吉林油田的采油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按照目前的國際油價肯定虧損,“前不久一噸油的價格才賣到1100元。”
吉林油田擁有10萬職工及傢屬,這迫使它無法通過停產來減少虧損。而另一個不能停產的理由是跟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
“這裡離大慶油田很近,這一帶是一個盆地,而大慶油田處在盆地的最底部,吉林油田地處盆地兩側位置,如果油不開采,會慢慢流向大慶。”李超說。
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東北三省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翻瞭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而同期全國平均增速為10.7%。這十年間,東三省再度成為中國工業的代名詞
由於效益不好,目前吉林油田內部已做出瞭讓職工提前退休的規定,內定女職工45歲退休,男職工50歲退休,退休後僅有基本工資,一個月2000塊錢左右。
距離松原市車程兩個小時的吉林省會長春境況同樣糟糕。2015年1-11月,長春工業總產值突然下降瞭11.5%。上一年,長春的工業總產值實現瞭6.7%的增長,2013年的增長率則是10.7%。
事實上,不僅在哈爾濱、沈陽、松原、長春,整個東北都在急速下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吉林、黑龍江、遼寧的GDP增速分別為6.5%、5.7%、3%,遠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而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方面,去年全國有46個地級市出現瞭負增長。其中,來自東北三省的19個地級市已連續兩年負增長,而雙鴨山市、七臺河市、白山市、鐵嶺市則是連續三年負增長。
“這一切仿佛回到瞭90年代。”當地人說。
灰色記憶
面對慘淡境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舉行的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感慨,“我在東北工作過,算是半個東北人,講話也就不客氣,你們的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
這並不是東北三省第一次讓總理“揪心”,上一次正是發生在楊師傅所說的90年代。楊師傅當時所工作的沈陽第三機床廠便是在那時倒閉。
“那時候不是倒閉瞭多少企業,而是幾乎都倒閉瞭。”
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說,那時候的東北面臨著礦產資源枯竭、工業結構失衡、企業步履艱難、效益嚴重下滑、接續產業匱乏等多重問題,當時被外界稱之為“東北現象”。
“東北現象”的發生要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後。彼時,鄧小平南下所掀起的市場經濟改革風頭正勁,南方諸省沐浴春風時,東北地區依然籠罩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
在價格方面,當時國傢實行雙軌制。一方面,商品市場化在南方大規模發展,另一方面,東北的石油、煤炭、鋼鐵仍在按計劃調撥全國,價格仍由國傢指定。很長一段時間,大慶原油價格每噸僅為200多元,而同期一噸醬油的價格都已達到近300元。直到1996年,鞍鋼所產的95%以上鋼鐵的價格仍按計劃執行,比市場價低2000多元。
那時李超的父母所在煉油廠與吉林油田分開獨立運營。這個煉油廠叫松原前郭煉油廠。該煉油廠於2008年被關停並劃入吉林油田公司管理,一兩萬人被重新分配瞭崗位。
父母同在吉林油田的姚成回憶稱,80年代末,是煉油廠效益最好的時候,也是職工待遇最好的階段,“逢年過節,廠裡都會發大米、白面等福利,那些往車後備箱一箱箱裝蘋果的,都是石油系統的職工或傢屬。”姚成說。
同樣作為資源型城市,“煤都”撫順和阜新境況更差。早在80年代,阜新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這座資源城市緊緊圍繞煤炭而轉,但當資源開始枯竭時,卻又缺乏接續產業。在鼎盛時期,礦區職工占到瞭城市職工總數的31%,礦區人口占���區人口的60%。到2002年,當時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阜新海州礦因資源枯竭申請破產。
海州礦破產的這一年,撫順的原煤年產量也由1400萬噸銳減到600萬噸。全市152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有47戶停產,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虧損面達62.25%。
作為東北工業重鎮,沈陽鐵西區無疑是“東北現象”的重災區。
時至今日,張志賢對當年的情形記憶深刻。張志賢是中捷友誼廠的退休職工,他在1965年進入中捷友誼廠,那一年他剛好20歲,一直到2007年退休。
中捷友誼廠始建於1933年,一部分為日本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東北解放後,更名為東北機器五廠,1953年再次更名為沈陽第二機床廠。1960年,為慶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15周年,更名為中捷人民友誼廠。80年代,“文革”結束,“人民”二字被去掉,改名中捷友誼廠,沿用至1995年。
這一年,中捷友誼廠與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第三機床廠共同組建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以備日後上市。當時該廠已被重組,部分優質資產被置入到新公司,不良資產則繼續留在瞭中捷廠裡。
1997年,關錫友調任中捷友誼廠廠長。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問財務有多少錢,得到的答案是22個賬號加起來不到5000塊錢。
關錫友回憶稱,1996-1997是中捷廠最困難的一段時間,當時大傢都認為中捷廠必死無疑。
“當時領導找我談話,說反正不行瞭,就死馬當活馬醫,能整好,說明你小子有本事,整不好,就當是鍛煉瞭。”關錫友回憶說。
在張志賢的記憶中,中捷廠在1996-1997年開始走下坡路,“那時候廠裡留不住人,一些大學生來到廠裡,呆不瞭兩天就回去瞭,機床也賣不出去。”
在一個名為《振興東北》的紀錄片中,原沈陽重型機械集團董事長王鐵峰說,那時企業債務繁重,金融債務+經營債務+企業內債達到十四五億,職工工資債務一億多,1997-2001年,職工基本不能正常開工資,最困難的年頭每月僅開200元。
1996年,楊師傅所在的機床三廠被迫破產。同一年破產的還有沈陽拖拉機廠。
當年秋天,沈陽拖拉機廠開瞭一次破產大會,在大會上,每個來參加會議的債主都領到瞭一個材料袋,裡面有一份法院判決書和一根香腸,香腸就是他們的午餐。很多債主在拿到判決書時當場痛哭流涕,幾十萬的債務成為虛無。
梁啟東也是90年代東北最困難時期的見證者。那時他在社科院機關上班,盡管未受波及,但記憶深刻。
“那時候整個東北都是灰調調的,天是灰色的,人的臉色是灰色的,衣服是灰色的,整個城市也是灰色的,記憶也是灰色的。”梁啟東說,“那時候不是倒閉瞭多少企業,而是幾乎都倒閉瞭。”
調整陰影
企業倒閉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大量工人下崗、職工長期待業放假以及長時間拖欠工資。
和許多位於北二路的國營工廠一樣,中捷友誼廠也難逃工人下崗的厄運。所幸的是,由於張志賢當時在廠內的核心部門(研究所)工作,這個研究所直接隸屬於當時的一機部,屬於二類研究所,因此這次下崗潮並沒有波及到他。
資料圖
在由王兵導演的紀錄片《鐵西區》第二部《艷粉街》裡,記錄瞭那個年代鐵西區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況。艷粉街位於鐵西區南部,北起沈遼中路,南至艷粉渠,長1800米,1955年始建,1989年更名為艷粉街,曾經國營工廠紮堆。
如今,在中國工業博物館中的鐵西館裡,展示瞭一張《2002年鐵西國有企業冗員情況典型案例》的圖表。其中顯示,包括沈陽橋梁廠、沈陽鑄造廠、沈陽標準間制造總廠在內的企業當年均處於半停產狀態。其中沈陽橋梁廠當時的在崗人數為50人,放假人數達到2350人。
而沈陽鼓風機廠這樣的巨頭在當時盡管正常生產,但依然有595人放假。沈陽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在崗人數為4534人,而放假人數亦達到瞭4085人,還有6587名離退休職工,總計人數為15206人。
楊師傅說,即便那時候沒有下崗,工廠也發不出工資。1996年,沈陽第三機床廠由於經營困難倒閉,楊師傅之後被安排到新的車間。“但那時候也是好幾個月沒有工資。”
在中國工業博物館內展示的《2001年鐵西國有及集體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典型案例》的圖表中,10個案例近半數企業凈資產為負數,其中沈陽鑄造廠的凈資產為-1.5億元。拖欠工資方面更是傢常便飯,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沈陽變速機器廠和沈陽鑄造廠,拖欠在���職工工資月數分別達到驚人的90個月和61個月。
除瞭鐵西區,下崗潮席卷瞭整個東北。到2002年,撫順的19.5萬名集體職工中有14.3萬人離崗。
正是源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如今東北經濟再陷困境,曾經一代人的恐懼也再次被喚醒。
來自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指出,2015年上半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數下降9%,省會城市平均失業率7%左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
2015年9月,東北地區最大的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煤集團”)在機關全體員工大會上宣佈,執行集團安置分流人員和鼓勵職工創業闖市場的相關政策,要盡快完成分流10萬人的目標。這一決定一夜之間將這個擁有24萬在職職工、18萬離退休職工的大型國有煤炭企業推向瞭輿論風口。
今年3月,兩會期間,龍煤集團再度陷入欠薪醜聞,這傢企業的艱難處境仍在持續。
而在高層頻頻強調減少過剩工業產能之時,以煤炭、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重資產行業為主的東三省,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更大的人員安置壓力。
2016年2月4日,國務院對外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壓縮1億至1.5億噸過剩鋼鐵產能,這一紙文件隨即如同一股寒流席卷鋼鐵行業。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不無擔憂,“減少這麼多鋼鐵產能或導致40萬到50萬人失業,可能給社會穩定造成較大隱患。”他說。
“以前下班後大傢還會喝點小酒,這幾年工廠周邊的餐館都關門瞭,工友現在每天都在討論出路,準備退路,大傢都很迷茫,甚至恐慌。”長春一個減產裁員企業的工人在天涯社區上發文寫道。
體制之困
從黃金十年到東北告急,東北經濟的脆弱令人困惑。
黑龍江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一針見血地說,上一輪振興實際上是靠投資拉動,結構沒有根本性改變。
資料圖
2003年10月,國務院第一次出臺振興東北的綱領性文件,即《關於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幹意見》,又稱為11號文件。其核心要求推進東北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市場導向。
隨後,有關振興東北的政策和措施密集出臺。2004年4月2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三定”方案,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正式成立。三年後,《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
政策的傾斜給東北地區的經濟環境註入瞭一管強心劑。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東北三省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翻瞭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而同期全國平均增速為10.7%。這十年間,東三省再度成為中國工業的代名詞。
但繁榮的表象在2013年日漸凋零,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經濟增速位列全國後五位,滑出經濟“合理”區間,東北仿佛一夜之間進入瞭產業冬季。
梁啟東認為,東北整體經濟下滑由諸多因素導致,其中主要體現在“兩個集中,三個衰退”。兩個集中指的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以及體制機制問題的集中表現。三個衰退則是資源性衰退、結構性衰退和體制性衰退。
“結構性衰退指的是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出現的問題,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如今在東北不管用瞭。”梁啟東說,“體制性衰退是由東北進入計劃經濟最早,退出最晚,執行計劃經濟最徹底所致。”
去年7月,國傢主席習近平前往吉林調研時曾強調: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治本之策。
但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談何容易。在梁啟東看來,東北的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難以改變是因為在東北三省還普遍存在一個“央企現象”。
“東北國企大多是央企,遼寧省屬國企也就200多傢,但國有企業卻有1751傢;吉林工業主營業務收入90%都來自央企,地方企業隻占10%;黑龍江的央企則占據60%的份額。央企紮堆下,地方政府有些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梁啟東說。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的多項改革試點都已在沈陽鐵西區率先實施。1984-1986年,鐵西區嘗試的改革試點包括率先選取30戶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嘗試中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企業破產倒閉實驗、大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推行資產經營承包責任制等。
在此期間,沈陽市防爆器材廠因資不抵債被沈陽市政府宣佈破產倒閉;金杯汽車完成瞭股份制改造,並於1992年獲得上市批準。
梁啟東回憶,東北當年很多改革都走在全國前面,但大多都墻裡開花墻外香,“這些改革是那種狂風促進式的,力度很大,但很快就停滯瞭下來。”
但鐵西區的上述改革並沒有涉及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而是僅停留在市場化改革層面,這也正是當年改革未能往前推進的根本原因。
在“公一色”所有制結構和“工一色”產業結構體制下,冗員、債務和企業辦社會逐漸成為瞭壓在國企頭上的“三座大山”。
中國一重在1985年劃給齊齊哈爾市管理後,為瞭緩解該市的就業壓力,成立瞭若幹個廠辦大集體。最多時,中國一重擁有200傢集體企業。但這些集體企業產品很少,且沒有市場競爭力。
而為解決職工子女教育問題,中國一重還創辦瞭普通教育和幼兒園,六所廠辦小學,五所廠辦中學,教職員工千餘人,學生近萬人。
除瞭教育,它還承擔供熱、供電、離退休、居委會開支等諸多社會職能,從事相關工作的職工2000餘人,2002年企業辦社會支出1億多元。
一汽集團亦不例外,擁有14個托兒所,22所中小學,1個公安局,3個消防隊,一汽總醫院擁有800個床位,每年,一汽補貼的相關支出數億元。
“企業辦社會是中國傳統,是國有企業的一個老問題。”一汽原總經理竺延風說。
中國工業發展史中,國有企業在地方社會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非常普遍。這些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誕生的經濟實體往往圈地建城,以系統為紐帶,組建成一個個獨立而封閉的小社會。在東北,更為突出。
李超說,過去前郭煉油廠的職工有近萬人,而在德國和日本,同級別的煉油廠人數是三五百人,國內的民營煉廠人數也就五六百人。在這些人的記憶裡,國有企業什麼都有,學校、醫院、龐大的傢屬群。
區域性的體制環境造就瞭群體性的觀念協同。由於不思進取,創新動力不足,作為東北地區鋼鐵行業的代表之一,鞍鋼曾經差點丟失瞭它在東北最大的客戶一汽集團。1995年上半年,一汽在鞍鋼的訂貨量由最高的20多萬噸下降到僅僅5000噸。
此後,鞍鋼內部進行瞭大討論,痛失一汽大客戶的反思和警醒成為焦點。為此,鞍鋼曾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名為《傾聽上帝的聲音——中國一汽集團訪談錄》。
這部紀錄片拍攝於1995年,曾在鞍鋼內部反復播放多達3000餘次。鞍鋼第一次體會到瞭市場經濟帶來的切膚之痛,討論的目的是確立市場意識,洗刷陳舊觀念。
資料圖
事實上,鞍鋼管理層意識到瞭問題的嚴重性,但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轉變廣大職工的觀念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去年7月,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時還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瞭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但在體制機制弊端難以破除的背景下,東北似乎陷入瞭一個“危機——振興——再危機——再振興”的惡性循環。
人才流失
除瞭體制機制外,人口流失嚴重是東北經濟振興乏力的另一重要現實原因。
在北京市東三環國貿CBD附近的一棟高檔寫字樓裡,31歲的姚成經常會站在200平米辦公室的窗前,望著不遠處的北京最高樓——國貿三期。他說,這裡的繁華老傢無法相比。
資料圖
2007年畢業之後,姚成曾輾轉過多傢單位,直到3年前與朋友一起創辦瞭這傢珠寶公司,從此踏上瞭創業之路。他經常戲謔地說,創業艱辛,賺的錢都用來付瞭房租。但每當父母及朋友規勸他回老傢工作時,他又都會斷然拒絕。
姚傢境不錯,父輩和祖輩都是石油系統的職工,幾個朋友也先後回到瞭故鄉。
對他來說,要想進入當地的石油公司工作並非難事。“那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加安逸、穩定,收入也不錯。”姚成說,“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姚成的職業選擇是東北人才流失的一個縮影。無數個個體的聚合效應,讓多年來東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又一內在基因得以暴露。
“這些年整個中國經濟動力發生改變,這一輪顯然是人才經濟。資金和人才流向北京、深圳、杭州等這些城市,而中西部,包括東北,一直以來主要靠資源、靠黑大粗的發展模式,靠投資,現在土地紅利時代結束,投資投不動瞭,加上基礎設施投資收益下降,這種情況下很難再往前走。東北是其中的典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部研究員易鵬說。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0-2010年,十年間東北凈流出180萬人。根據齊齊哈爾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按戶籍人口統計,2014年齊齊哈爾市共遷入48075人,遷出85854人,凈遷出37779人。2013年,齊齊哈爾市戶籍人口凈流出數量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趨勢。
在陳馳玉的印象中,過去哈電集團對新職工的招聘標準堪稱嚴格,“隻招畢業於‘985’、‘211’學校的學生”。但如今,即便是哈爾濱本地諸如哈工大和哈工程這樣的“211”大學畢業生大多都已不願去哈電工作。
陳馳玉說,一方面可能是哈爾濱這個城市吸引不瞭年輕學生;更重要的原因是哈電集團本身對優秀人才已經沒有吸引力。在哈電集團內部,有這樣一個“怪象”,新招聘進來的博士生的工資能拿到五六千元,但那些在公司幹瞭一輩子、退休後被返聘的副總工程師可能隻能拿到三千元。
“年輕的博士生���不上老骨頭,老職工會因為待遇不高而產生情緒,不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結果導致公司缺乏創新。”陳馳玉說。
黑龍江農墾系統一位官員有著相同的感觸,他說,每年當地林業系統內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達到近2000人,占總考生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這些學生在畢業後幾乎都不會回來。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林區還會獎勵五萬元,就現在看來,我還是建議取消瞭,因為你獎勵瞭他也不會回來。”這名官員說。
路在何方?
區域性經濟塌陷迷霧壓城時,在硬幣另一面卻不乏對標把脈的問診樣本。
與東北大多數國企陷入困境不同,位於沈陽市渾南新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松機器人”)的生存處境則是另一番景象。
無數個個體的聚合效應,讓多年來東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又一內在基因得以暴露
“現在是新松最好的時期。”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說。
來自新松機器人的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新松機器人實現營業收入16.85億元,同比增長10.62%;實現凈利潤3.95億元,同比增長21.23%。
新松機器人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一傢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數字化智能制造裝備的高科技上市企業,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
1986年,曲道奎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碩士畢業後開始從事機器人研究。
1992-1993年,曲道奎在德國薩爾大學做過短暫的訪問學者,從事神經元網絡在機器人中的應用研究。
基於對機器人研究的堅持,曲道奎1994年從德國回來後立即組建瞭機器人研究開發部,並擔任部長,他的判斷,未來機器人行業市場將大有增長。
“其實我們所裡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開始搞機器人瞭,隻是一直把它當成一個大姑娘一樣養著,也是時候把她推向市場瞭。”曲道奎說。
2000年,新松機器人正式成立。值得註意的是,彼時,東北三省的制造業依舊處於灰霾之中,絕大多數國營工業企業處境慘淡。
成立初期,新松機器人在自動化所裡租瞭一個一千多平米的房子當成臨時辦公室。
曲道奎說,2005-2008年是新松機器人的成長階段,這期間有不同的產品推向市場。自從2009年成功上市之後,該公司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綜合實力進入全球前三。”曲道奎說,“之前,我們隻是市值進入瞭前三名。”
新松機器人的“異軍突起”引起瞭遼寧省政府的重視。
2015年,遼寧省經信委、發改委等幾個部門找到新松,希望能給當地其他企業診斷設計規劃。
“當時就挑選瞭120多傢企業,現在已經做瞭20多傢。今年遼寧省可能會挑選出300傢企業讓新松進行診斷。其中的代表企業有輝山乳業、沈陽金杯。”曲道奎說。
應遼寧省政府要求,新松機器人對一些企業進行瞭挑選,改造其工藝流程,從物流、倉儲等環節來設計,通過自動化設備進行改造。
但對於沈機床、沈鼓這樣的大型工業企業,新松機器人也借力有限。“生產過程沒法改。因為這些公司的產品沒法實現自動化生產,產品的周期又很長。”���道奎說。
在東北地區,另一傢被當地政府列為學習榜樣的企業是遼寧忠旺集團。這傢民營企業偏居於東北小城遼陽,2009年,以“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1333.HK)身份在香港上市,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亞洲及中國最大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
中國忠旺的財報顯示,2015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1.7億元,實現盈利28億元,同比增長13.2%。遼寧忠旺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張瑞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稱,忠旺今日的成就得益於2002年的那次轉型。
早在1993年,不到30歲的劉忠田創立瞭遼寧忠旺,生產建築業門窗用的鋁型材。但就在建築型鋁型材銷售市場紅火之時,劉忠田卻提出向工業鋁型材轉型。
從1984年第一次出國至今,劉忠田參觀過國外的鋼鐵廠、汽車廠、飛機制造廠等,這些讓他看到瞭工業鋁型材的發展潛力。
“老板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會英語,但這麼多年前前後後跑瞭200多個國傢,他很固執,一直堅持技術創新,並且隻做鋁加工,別的行業哪怕再賺錢,公司再有錢也不去碰。”遼寧忠旺集團一名中層負責人說。
於是,在2002年,劉忠田力排眾議,決定進軍工業鋁型材領域,並且第一次就斥巨資購入瞭一臺當時世界上用於生產高端大截面工業鋁型材最大的125萬噸鋁擠壓機,成為中國首傢涉足該領域的民營企業。
目前,這傢民營企業除已全部投產的21臺75MN及以上的大型擠壓機外,忠旺還於2014年底引入瞭兩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225MN超大型擠壓機,進一步鞏固瞭忠旺在高精密、復雜大截面工業鋁擠壓產品生產方面的領先優勢。
頗具意味的一個鮮明對比是,同為鋁加工企業,央企中國鋁業卻在2009年後深陷虧損泥潭,在長達7年的扭虧之路上艱難掙紮。2014年,其凈利潤虧損高達162億元。
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忠旺還將於近期以“紅籌回歸第一股”的身份尋求分拆上市。根據交易預案,中國忠旺擬作價282億元借殼中房股份實現A股上市,同時將工業鋁擠壓業務置入中房股份,港股公司中國忠旺則專註深加工和鋁壓延業務。
今年3月底,新一輪振興東北的號角吹向瞭民營經濟,四部委聯合出臺《關於推進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要用5年左右時間,通過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改革方面的銳意創新,初步形成具有東北地區區域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模式。
東北的上空依然風雲湧動。過去是今天的註腳,今天是明天的歷史。歷史,是一面銅鏡。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姚成、李超、陳馳玉均為化名。本刊記者王博、李瀟雄、粟靈、郭朝飛對此文亦有貢獻)
Tags:
水族工程
,
魚缸
,
whatsapp marketing
,
wechat marketing
,
seo
,
e marketing
,
SEO
,
SEO
,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
SEO
,
SEO
,
SEO
,
SEO
,
Whatsapp Marketing
,
TVC
,
Wechat Marketing
,
Wechat Promotion
,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
whatsapp marketing
,
wechat marketing
,
seo
,
e marketing
,
網頁設計
提供
seo
,
e marketing
,
web design
by zoapcon.
0 notes
Text
川人: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為何都沒有好下場?
【大紀元2017年04月02日訊】1924年1月21日,蘇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列寧在戈爾基公館病死。蘇聯官方稱,列 寧是死於無法治癒的血管疾病,死前它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列寧一生經歷過三次中風 ,其中1923年的第三次中風,使它一度失去了說話能力。無獨有偶,1976年9月9日, 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病死於中南海202別墅,死前同樣是失去了說話能力 ,同樣是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死因同樣是心血管疾病,另加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這兩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都用同樣悽慘的方式結束了 它們「偉大的一生」。
有歷史學家稱,列寧一生對蘇聯社會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不惜發動內戰推翻了羅 曼洛夫政權創建了共產主義獨裁政權;第二是創建了契卡(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組 織,對全蘇聯實行紅色恐怖統治;第三是人為製造的大饑荒大動亂,導致蘇聯大約有 500萬人非正常死亡。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也有三大「貢獻」,第一是利用抗日戰爭推 翻了蔣介石政權創建了共產主義獨裁政權;第二是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徹底破壞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使上億中國人遭受到了文革的迫害;第三是人為製造的大饑荒大動 亂,導致中國大約有5300萬人非正常死亡。可見蘇聯的列寧,中國的毛澤東都是視人 命如草芥的極端主義分子,它們死去前痛苦的掙扎或許只是它們善惡有報的一部分。
列寧死後,為處理列寧遺體的問題,蘇共黨內幾經爭鬥最後決定將列寧的遺體製成木 乃伊以長期防腐處理保存,之後更在紅場陵墓公開展示。在製成木乃伊的過程中,列 寧的大腦遭到移除。1940年,裝有列寧屍體陵墓被正式替換成石棺,並在1970年又再 次更換。可見列寧死後並有得到真正的解脫,它的屍體被它自己創建的蘇共所折騰, 組織需要它屍體的時候,它會隨時被抬出來。在屍體處理問題上,「享受同樣待遇」 還有毛澤東。雖然早在1956年,毛澤東在遺體火化的倡議書上簽字明確死後火化的態 度,其後毛還多次表示希望死後歸葬湖南湘潭。但毛澤東死後,它的遺體並由不得它 做主。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逝世當天就決定做屍體防腐處理後永久保留。1980年8月 ,鄧小平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將永遠保留毛澤東紀念堂。鄧小平要讓毛澤東永遠 享受被福爾馬林泡著的待遇,這是出於對愛戴還是私憤?中國人的習俗講求「入土為 安」,毛澤東屍體一天得不到埋葬,它的靈魂一天都不會得到安息。這或許就是上天 對這些殘暴獨裁者的「特殊待遇」。
蘇聯共產黨從創建者列寧到戈爾巴喬夫,一共有8位最高領導人,其中7位已故。在已 故7人中,6人都沒有好下場,不得善終率高達85.71%。1924年1月21日,列寧病死於 血管疾病;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於腦溢血,死前它右手癱瘓,雙腿失去知覺,失 去語言能力,心臟和呼吸活動出現嚴重障礙;1953年斯大林死後,馬林科夫一度成為 蘇聯最高領導人,他曾反對繼續製造核子武器並探索與美國的和解之道,但1957年他 被打成反黨集團並被開除蘇共黨籍,1988年善終;1971年9月11日,赫魯曉夫在軟禁 中病逝,期間克格勃採取竊聽等手段監視其言行,對此赫魯曉夫說:「連我家的廁所 都有竊聽器!你們花費人民納的稅金,就是為了竊聽我放屁嗎?」可見昔日的獨裁者 在其下台後也對專政發出了怒吼;1982年11月10日,患有心臟病、白血病、頜骨癌、 肺氣腫及循環系統等疾病的勃列日涅夫在嚴重中風之後死於心臟病;1984年2月,克 格勃頭目出身的安德羅波夫因長期腎病而病逝;1985年3月10日契爾年科因健康惡化 去世;1985年3月11日,戈爾巴喬夫於擔任蘇共最高領導人,他親手解體了罪惡的蘇 共。1999年,戈爾巴喬夫在演講中聲稱「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滅共產主義」。
同樣的,從陳獨秀至今共有12人擔任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其中已故的 有9人,其不得善終率為100%。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貧困交加病逝於四川江津;1 931年6月24日,向忠發被國民政府處決;1974年3月27日,王明因長期與毛澤東交惡 客死於莫斯科;1946年4月8日,博古(秦邦憲)乘坐的運輸飛機遇霧撞山,死於非命 ;1976年7月1日,飽受黨內政治迫害的張聞天在江蘇無錫猝發心臟病去世;1976年9 月9日,毛澤東病死於北京且至今沒能入土為安(死無葬身之地);2008年8月20日, 被中共中央指責犯下五條錯誤的華國鋒病死於北京;1989年4月15日,被解除總書記 職務的胡耀邦因心肌梗塞猝死於北京;2005年1月17日���遭受長期軟禁的趙紫陽結束 了他的一生。
蘇共、中共最高領導人幾乎全都沒有好下場的事實告訴我們:在一黨專政的極權體制 下,最高領導人擁有絕對的權利,但絕對權力必然會激起更多人想要獲得這絕對權力 的慾望,尤其在共產主義武裝奪權的教導下,通過暴力血腥的手段竊取絕對權力的問 題更加突出,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擁有絕對權力的最高領導人時刻都處於極度危險的狀 態。很多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在位時總是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然而事實證明這隻 是一種幻想。一旦各路政治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搏殺的時候,暴力、陰謀、奪權 就將不斷在這個體制中上演,這個體制內外的所有人都將會是這個邪惡體制的犧牲品 。即便是毛澤東這樣的政治強人,它死後自己的屍體處理也輪不上它說了算。不可一 世的赫魯曉夫在被軟禁後也對專制體制發出了「就是為了竊聽我放屁」的憤怒。在「 文革」中,飽受中共專制體制迫害的中共高官還少嗎?被中共專制體制搞得家破人亡 的例子還少嗎?被逼跳樓、自殺的中共權貴還少嗎?現在因貪腐淫亂落馬的中共官員 還少嗎?但是誰給了中共官員貪腐淫亂的條件?難道這一切不都是中共專制體制一手 造成的嗎?
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大都沒有好下場,就是因為這種極權體制的邪惡。極權體制今天 叫誰當幹部誰就是幹部,誰就是最高領導人,可明天其它人陰謀奪權成功了,今天最 高領導人不就成了「階下囚」?可見在極權體制下,最高領導人和罪犯的差別就在一 夜之間,這遠不如全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最高領導人來的踏實。任何一個人身陷這種 極權體制之內,誰也難逃厄運,沒有人能例外,普通人如此,富商如此,高官如此, 最高領導人自身也如此。
任何人都不要用自己的狂妄與無知去挑戰人類社會的規律,人類社會學家都認為一黨 專政都是短命而脆弱的,無論誰選擇了它,都要付出慘重代價。從權力的平衡與穩定 ,從社會的和諧與法治,從民眾的福祉與權益的角度來看,採用一黨獨裁體制都是相 當危險的遊戲,這不是出路而是絕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尤其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 人在選擇這種極端體制後都應清楚它將把自己置身於何地?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最後結 局到底會怎樣?蔣經國先生曾說:「把權與利還給大眾,一切就會和諧,人禍從此不 可能。打江山坐天下,是封建社會的邏輯,現代社會主權在民,國家不是一家一姓一 ���黨的,人民選誰就是誰。」只有這樣最高領導人方能善始善終。
責任編輯:蕭明
最熱新聞
文化排行榜
持久愛愛網幫助男性在床上更持久!持久愛愛網提供持久藥物與持久情趣用品,讓男人可以讓女人高潮更持久!持久愛愛網讓你性愛過程更持久、高持更持久!
from 川人: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為何都沒有好下場?
0 notes
Link
T三角至少需要兩顆對分的行星(180°)都與第三顆行星形成直角相位(90°)。這顆被稱為頂點的第三行星,正好位於兩個反對派的中點附近。這三條“腿”應該在彼此可以接受的容許度內(8°)。
T三角揭示了生命中的某些故事(“腳本”)——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挑戰和主題。彼此形成相位的行星,展示了一場按照行星規則與能量進行的對話,T三角配置是一個動態的糢式,把這些能量連接並鎖定。T三角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從某個方面講,它至少包含三顆行星,緊密聯系了多個宮位。如果算上宮主星的話,就有更多領域被牽扯到。所以T三角的影嚮力會在星盤中的許多角落被感應到。
在《當代占星學家手冊》(2007年,Flare出版社)中,蘇·湯普金斯寫道:
這個充滿能量的配置可以主宰整張星圖和生命的主題。T三角通常描述了生活中最緊迫的問題;通過處理T三角帶來的問題,一個人可以延展自己的生命,給這個世界創造重要的貢獻。所以,當你從這些被指點出來的障礙和功課中吸取教訓,T三角就為你提供了個人成長的巨大潛力。
在解釋任何占星配置時,重點考慮的是該糢式所涉及的特定相位(對於T三角來說,是一個對分相和兩個四分相)。這些透露了行星間對話的線索。
對分相:
對分相具有對抗性或分裂性,要求我們對所涉及的行星有覺知,並能平衡它們的能量。理想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相互沖突的部分做整合,或至少讓它們休戰。對分相揭示了主要的關系糢式和主題,當然,我們傾向於使用這兩顆行星“更好的方面”,並將其餘“更困難的方面”投射到其他人身上。除非有分離相位(行星不在預期星座內)(註解1),一般情況下,對分相都是兩極性的(如獅子-水瓶),重要的是要了解這些星座之間的相互作用。
四分相:
T三角中,對分相的兩端行星都與頂點的行星形成四分相。四分相是在我們的發展道路上不斷出現的動態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需要通過努力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研究表明,我們最大的生命成就可以由形成四分相的行星特質來描述。四分相最壞的情況是:它們成為我們面臨的最艱難的考驗。有了四分相的存在,人生“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沒有勇氣就沒有榮燿”。
T三角中最具活力、最引人註目的部分是頂點行星。理解頂點(焦點)所涉及到的行星、星座和宮位等,都是關鍵。事實上,它是解決對分相中持續性沖突的方法。
有些例子中,頂點有兩顆行星,都與對分的行星形成四分相。這兩顆行星並不一定是合相,但這兩個行星的中點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合盤的比較盤中。在行運、推運、主限和次限中形成的這樣的中點,也是非常敏感的(見下面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的星圖)。
有些占星家會去關註缺失的第四條腿——在頂點對面的空白處——但我只關註配置中直接涉及到的領域。但話說回來,我還是會考慮頂點的兩極性含義,自然就包含了缺失的第四條腿所涉及的星座。
小貼士
最簡單的理解組合相位的方法,就是把T三角打散了看,就很容易去理解拼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的含義。所以我建議從分析每一顆行星開始。在描述這個(或任何)相位糢式時,以下還有一些有用的要點需要記住:
❶ 尋找占星配置中的行星、星座、元素、糢式、宮位之間的共同點。例如,當T三角在固定星座,圍繞的問題將更刻板、固執、堅決、有阻滯。當T三角在變動星座,這涉及到信息的分配和處理,靈活而極具適應性的解決方法。也有可能在T三角中,一顆行星主宰了其中兩個星座,產生了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個主題,比如水星對分了雙子座的木星,又都與處女座的火星形成四分相,這形成了一個以水星為標志的T三角。這種“雙重撞擊”往往傳達著星圖中最基本的隱含之義。(譯者註:雙重撞擊(Double Whammies)是著名的占星師史蒂芬·阿若優經常採用的詞匯,它代表的是重複出現被加強的特質。)
❷ 然後是分離占星配置中的每個組合,先是對分相,再是四分相(和其他合相)。在下面的第一個例子中,有這些組合:火星-天王星,月亮-火星,月亮-天王星,火星-冥王星,天王星-冥王星,月亮-冥王星,(如果你願意,還可以考慮每個行星與中天的相位)。一一處理每個組合,思考它們的意義和核心原則,它們是如何行動、反應、互動的?
❸ 尋找一個可以“釋放”的相位——在整個配置外的一個相位(例如,與T三角頂點形成的三分相)。這將顯示一條具有建設性的“出路”,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有助於激勵我們探索這個配置的積極方面,防止過於狹隘的視野,或沉浸在配置本身中。
案例1:潛入情感的深處
第一個例子是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波蘭斯基的T三角顯示了他通過危機、沖突和挑戰(基本星座)而獲得的動態成就。火星在天秤座1宮,對分了7宮的白羊座天王星,體現了一種任性的獨立,反抗與拒絕,需要自我空間,為自由、權利和正義而戰。進一步可以表現為突然的暴力行為,和有爭議的(天王星)性行為(火星)。
這個對分相四分了中天巨蟹座的月冥合相。頂點行星(焦點)需要通過獲得大眾認可(中天)和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情感互動(月冥合相在巨蟹座)來得到解決,通過探索深埋的情感、創傷或對外部世界(中天)的迷戀(月冥在巨蟹)。這也暗示了他母親或妻子的一些強有力的、看似不可調和的經历。在《占星相位研究》中,蘇·湯普金斯認為這個相位與“原始感覺”和“深深地陷入感情和關系”有很大關系。
在波蘭斯基制作的電影中,故事情節和他自己的生活事件存在著奇特的相互關聯,我們占星師可以從中看到最生動的T三角。他的電影經常包含黑暗、暴力、性沖突,他自己的生活中也充斥著恐怖、謀殺和性醜聞。因為對恐怖電影和鋒利的剃須刀(火星)上癮,他最初的幾部電影有幽閉恐懼癥的場景(月冥四分天王),被稱為“公寓三部曲”。《水中刀》是講一個三角戀的故事, 一個女人總是遭到排斥而導致她殺人,最終瘋掉了。在《羅斯瑪麗的嬰孩》中,女人遭到背叛,被人操控懷上了惡魔的孩子(月冥巨蟹)。波蘭斯基繼續在《麥克白》中重複月冥的主題(麥克白夫人必定是展現月冥糢式的最古老的文學之一),以及《唐人街》,一名私家偵探被卷入了一個迷局,充滿了各種欺騙和謀殺、亂倫和腐敗,而這一切都與城市供水有關。
綜合來看,巨蟹座的月冥合相,火星和天王星的對分相,是他私生活中最戲劇化的主題。他的母親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年輕的羅曼逃到波蘭開始新的生活。很多年後,他的妻子莎朗·塔特懷孕八個月時,被曼森的追隨者殘忍地殺害,一名成員把刀插入她的身體(包括她的子宮——月冥巨蟹),捅了16刀。塔特的上升是巨蟹21°,與木星離得很近;木星就在巨蟹18°,與波蘭斯基T三角的頂點合相。(譯者註:查爾斯·曼森(Charles Milles Manson),出生於1934年11月12日,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國著名類公社組織“曼森家族”的領導人,被稱為“最危險的殺手”,因謀殺女星莎朗·塔特等人和超市東主拉比安卡夫婦(LaBianca)而被判入獄。其實曼森的罪行遠不止這些。曼森更大的傳奇是在他80歲的時候,也就是2013年底,與仰慕他的25歲美女阿弗頓·伯頓墜入愛河,兩人在獄中舉辦婚禮,引發輿論軒然大波。)
1977年3月10日(行運的冥王星靠近羅曼的上升),羅曼·波蘭斯基與一個13歲的女孩發生性關系(Samantha Geimer,1963年3月31日出生)導致六項下藥和強姦未成年罪。認罪後,波蘭斯基於1978年2月1日逃到歐洲,這是宣判的前一天。(不能回家的感覺就像天王星四分了巨蟹座的月冥合相)。他一直是一個逃亡者(火天對分),直到2009年9月26日,他在美國當局的要求下在瑞士被捕。他後來被釋放,並於2010年7月12日被瑞士宣布為“自由人”,這一切正好發生在巨蟹座19度日食的第二天。日食正好精準地與他的中天合相,他拋開了舊的糢式,開始了新的生命周期���
天秤座真正的精華
作為交戰雙方的調停者,天秤座懂得外交談判和仲裁的藝術。但是天秤座知道妥協的作用是被高估的:沒有人能從妥協中得到他們真正想要的。吉米·卡特的太陽和上升都在天秤座,他曾經說過,“除非雙方都能贏得勝利,否則沒有協議可以是永久的”。天秤座通過完全接受對方的需要而尋求一致。起初,它試圖通過最低的底線來滿足這些需求——溫和、合理的說服力、魅力(天秤座就這樣讓你進入了地獄,而你卻認為那是一場你真正期待的旅行)。但是,當面對頑固的障礙或僵局時,天秤座會把自己變成一個戴著漂亮手套的鐵拳,掀起一場戰爭。
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的出生星圖上,太陽和水星合相在天秤座,火星也在這個星座。盡管她的名言“本夫人決不回頭”飽含著強硬剛烈的土星落在上升天蠍的特質,但她的許多言論都傳遞出天秤座的本質:“我非常地有耐心,只要我能用自己的方式走到最後”,“我不介意我的部長們談了什麼,只要照我說的做就行”。政治家羅伊·詹金斯(Roy Jenkins)說:“她有一個優勢,就是她雖然常常冒犯別人,但她的冒犯幾乎不影嚮自己。”
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唐寧街首相府時(這個時間的星圖恰好體現了下列詩句的意思),這位天秤座人轉述了另一位天秤座人“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的名言:(譯者註:St Francis of Assisi,1182-1226,天主教方濟各會和方濟女修會的創始人。他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傳說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穌受難時所承受的五傷(即雙手雙腳與左脅),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使之痛改前愆而得救恩。聖方濟各的聖痕也是至今為止羅馬教廷唯一官方承認的聖痕。)
哪里有紛爭,我們就可以帶來和諧。
哪里有錯誤,我們就可以帶來真理。
哪里有懷疑,我們就可以帶來信心。
哪里有絕望,我們就可以帶來希望。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那天的天空中,水星與火星合相在白羊座,都與天秤座的冥王星形成對分相。在接下來的十一年里,撒切爾與阿根廷開戰,並與礦工、工會、愛爾蘭共和軍,以及無數她自己的內閣成員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天秤座的人試圖用調停解決問題,期望行動的過程是無爭的,但這個星座通常總位於沖突的最核心位置。那些最需要天秤座的地方,也是它變得最有效率的地方。
宣講這些祈禱詞的時間,上升點正好位於處女座29°。撒切爾結束了工黨多年來對政府的負面領導:沖突和罷工,“不滿的冬天”,工會的束縛使整個國家陷入停頓。當她完成禱告並進入唐寧街10號時,天秤座(她的太陽星座)正在上升點升起。撒切爾認為當時的國家是分裂的。她所設想的是一個共同努力的新時代,恢複國家穩定、公正和國家自豪感(木星在獅子座,1801年1月1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的星圖上,木星也是在這個位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撒切爾所頒布的人頭稅讓大眾感到不公平,最終“幹掉了”她的政治生涯。(譯者註:人頭稅曾被用來當作投票資格,主要目的是排除非英國後裔白人的投票權。)
當然,天秤座的另一方面是它那優柔寡斷的名聲。我所了解到的趣聞是,對於重大的政治決策,撒切爾常常會為了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而感到糾結。因此她會鼓勵她的顧問們從各個方面爭辯,直到她自己產生堅定的確信。從那之後,她就很少表現出懷疑和猶豫。占星家理查德·斯瓦頓(Richard Swatton)在《從符號到物質:訓練占星的直覺》(Flare出版社,2012)中,揭示了天秤座人決策焦慮背後的深層動因:
天秤座所擔心的事,不僅是一種對公正的誇張需求,而是根據神話,他們著迷於神聖的審判、內疚、真理、生和死。在死亡的大廳,瑪特用代表真理的天秤掂量死者的心,以此衡量這個生命活著時的價值。(Maat,譯者註:古埃及神話中的正義、真理、秩序之神)因此在更深的層次上,天秤座著名的猶豫不決根源於對宇宙審判的恐懼——這也是為什麼土星入旺在天秤座的一條線索。
案例2:懷著信念的政治家
這很清晰地引導我們去看撒切爾星圖中的T三角。土星在天蠍座上升,已經被占星師們描述了許多(諸如“鐵娘子”、“決不回頭”)。慢慢攀升的獅子座月亮與丘吉爾的月亮只差了不到一度,並會合了海王星(撒切爾被譽為跋扈的“阿提拉母雞”,她把她的部長們提在手中,逼迫他們作出自己想要的決議,以此恢複英國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盛世輝煌”)。甚至有人對她第一宮的金星所呈現的個人魅力發表了一些評論(“外表穿得像女性,實際追求肌肉和男權”)。撒切爾金星在第一宮、上升天蠍,對於這一組合,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描述也許是最恰當的,他說她有“瑪麗蓮夢露的嘴和卡利古拉的眼睛”。(譯者註:卡利古拉Caligula,古羅馬帝國第三個皇帝,暴君,在位很短時間,29歲時就被刺殺。)
但在撒切爾的星圖中有一個強大的T三角:木星和冥王星形成對分相,四分了都位於天秤座的火星和太陽。頂點恰好是日火兩顆行星的中點,在14度。我不認為太陽和火星是合相的(已經超過了10°的容許度),但這兩顆行星都以它們自己的方式扮演了在T三角中重要的角色。通過與木冥對分相的連接,撒切爾表現出了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潛能,特別是當行運的行星依次擊中了天秤座的火星(9°)、頂點與日火中點(14°)、太陽(19°)。
我發現黃道十二宮基本星座的中間度數(比方說14°到16°)與完成事情與滿足需求有關,也與解決沖突、挑戰和阻礙有關。星盤上的四個基本星座都是好鬥的、對抗的區域。撒切爾因為她的T三角,她的偉大一直被推崇和贊揚(太陽,木星),而她的暴行也一直被詆毀和憎惡,人們使用了通常只有描繪暴君的惡毒之詞來描繪她(火星、冥王星)。她的T三角揭示了一個女性巨大的能量,持久的耐力,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看似天下無敵的氣勢(帶著激烈的、有些傲慢的,認為她自己就是對的確定性)。撒切爾的星圖雖然不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星圖(固定星座不喜歡變化,而天秤座又是傳統的),但她是一個強有力的掀起變革運動的人。
木星對分冥王星的能量,可以從許多她的堅定觀點和強硬政策中體現出來。隨著全球市場自由化、私有化和雅皮士消費階層的產生,她與里根結盟反對被他們稱為“邪惡帝國”的蘇聯,決定把個人企業從控制狀態中解放出來,她被看成是一個完成任務不知變通的堅定的“信念政治家”。
在政治領導人的星圖上,木星象徵任職期間的擴展(和擴張)。撒切爾的星圖中,二宮落在摩羯座,與冥王星相對,這個配置使得撒切爾把精力聚焦在經濟的振興上,鼓勵企業家擁有自己的股票、購買政府公房(正好是石頭包裹的摩羯座的象徵——這個舉措在當時是一種流行的方法!)、掀起信用和(超)借貸熱潮,破壞福利國家的待遇(最初是基於機會平等的天秤座原則和財富的公平分配),和英國工業的“私有化”。
這個對分相說明了她從礦工那里面臨的考驗(木-冥與採礦和勘探有關),以及貿易協會、馬島戰爭,試圖對愛爾蘭共和軍的陰謀暗殺(木星與巨蟹座的冥王星對分,暗示了宗教和愛國的極端主義)。(譯者註:馬島戰爭發生於1982年3月到6月,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英軍最終奪回了馬島的控制權。阿根廷的戰敗導致了更大規糢的反政府運動,最後導致軍政府的倒台。對於英國來說,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橫掃全國,加強了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首的政府權威。)
她的影子政府的工作也帶有木冥的傾向:養老金、國民保險、財政部、燃料和電力、運輸和教育。她的白皮書《 教育:框架擴展》發表於1972年12月6日,在她的本命木星返回摩羯座後的兩周。木星循環了一個周期之後,她的政府私有化了英國電信,這是她出售國有公司的第一個大手筆。
撒切爾夫人星圖中重要的天秤座度數(9°,14°和19°)的行運,將成為她政治生命的重要關鍵期:
✔ 9°-土星合本命火星,她在達特福德(Dartford)連續第二次選舉失敗(1951年10月25日)。
✔ 14°-土星停留在天秤14°座,她在1952年初辭去了達特福德的候選人資格。一個土星周期之後,阿根廷認輸,馬島戰爭結束。
✔ 9°-當天王星在1971年6月中旬到達天秤座9°時,撒切爾結束對學校提供免費牛奶,這一政策遭到公眾的極大反對(她被稱為“牛奶掠奪者”)。
✔ 14°-當天王星到達天秤座14°,並朝向她的太陽前進時,發生了幾件對撒切爾政治意義重大的事件:1971年10月,議會投票贊成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不久之後,發生了礦工罷工,血腥的星期日——這加劇了對愛爾蘭共和軍的敵意——失業人數超過一百萬(之後逐漸上升至300萬,自1930年以來首次超過三百萬)。
✔ 9°-當冥王星撞擊到天秤座9°時,撒切爾與愛德華·希思(金星在巨蟹7°、太陽在17°、土星在19°)爭奪保守黨領袖,最終贏得了勝利。里根當選美國總統(他校正後的中天在天秤座12°),1980年12月的木星與土星合相在天秤座9°,預示著一個十年的強權時代,富人的擴張,和“撒切爾主義”。
✔ 14°-當海王星在1990到達摩羯座14°時,撒切爾面臨著領導權的各種挑戰,包括她對歐元和保守黨人頭稅的態度遭到了很多批評。這削弱了她的地位(海王星),導致她於1991年11月辭職。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 於1989年10月26日下午6點在威敏斯特辭職(海王星在摩羯座9°,對分巨蟹座10°的木星),這一事件直接觸發了她的垮台。在勞森辭職時,冥王星在天蠍座14°,正與撒切爾的土星上升合相。(譯者註:尼格爾·勞森是撒切爾當政時的英國財政大臣。)
比較盤——一些例子
尼爾·基諾克(Neil Kinnock),撒切爾和她的這位工黨對手保持了七年的對立,尼爾中天在白羊座18°。另一個對手,亞瑟·斯卡吉爾(Arthur Scargill),金星在摩羯座15°。
她的繼任者,約翰·梅傑(John Major),木星在巨蟹座15度(很可能在下降點位置)。托尼·布萊爾,在新工黨保持了活生生的撒切爾主義,他的金星在白羊座15°,四分了巨蟹座15°的天王星。現代保守黨之父,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土星在天秤座15°。現任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太陽在天秤座15°。
上世紀80年代在撒切爾的“溶酸式統治”下,最有名的兩個撒切爾的扮演者是珍妮特·布朗(Janet Brown,首相的個人最愛)和史蒂夫·納倫(Steve Nallon)。她們兩個人尖酸刻薄的形象,經常出現在電視台的諷刺木偶劇《一糢一樣》(Spitting Image)中 。布朗的中天在天秤座15°、金星在摩羯座15°。撒切爾成為首相的時候,她的新事業被激發了起來(行運的冥王星經過了布朗的中天)。納倫的中天在摩羯14°(土星在摩羯16°,合相中天,對分了巨蟹座16°的火星),他所扮演的首相不及他的同行對手那麼親切優雅。撒切爾辭職時,行運的海王星經過納倫的中天,徹底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和曾經的首相一下子變成了多餘。
撒切爾的肖像:
1)珍妮特·布朗, 2)史蒂夫·納倫, 3)梅麗爾·斯特里普
梅麗爾·斯特里普在2011年的電影《鐵娘子》中扮演了撒切爾。斯特里普的月亮在金牛座14°(合了撒切爾的下降點),下中天在天秤座18°(合了撒切爾的太陽)。這部電影聚焦於她下台之後的家庭生活——影片花了很多時間描寫一個迷茫而困惑的前領導人,只能靠和亡夫聊天來面對生活困境。電影還常常用快速的畫面回放撒切爾過去的政治生涯,展示她的勝利、政治鬥爭和工作原則(斯特里普的土星在處女座1°,靠近撒切爾的中天)。當電影在2011年12月30日(美國)和2012年1月6日(英國)上映時,斯特里普的太陽弧冥王星在天秤座14°、月亮在巨蟹座14°。
在撒切爾的每個重大戰役中——有的是巨人式的權力鬥爭(木冥四分天秤座的太陽和火星)——她的任務都是恢複公正和民主(天秤座),捍衛“以我們的方式生活的根本價值與自由”,並恢複英國的“盛世輝煌”。工會權力的瓦解(T三角的頂點,天秤座火星落在第11宮),社會主義的邊緣化和英國經濟衰退形勢的逆轉,是她的重要戰役。她認為自己是這場十字軍東徵(火星)中形同虛設的的傀儡(太陽),但她的許多政策和決定都發揮了實際很大的功效,造成了很多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撒切爾出生時,太陽和火星在福克蘭群島升起,就是這個地方讓她的領導權聲名鵲起,鋼鐵般的意志、力量和統治(太陽,火星)。1982年6月14日英國贏得了馬島戰爭,土星停留在天秤座15°。4月2日宣戰時,火星在天秤座9°,土星在天秤座19°。
木星對分冥王星也暗示她丈夫賺了很多錢——首先是他的防腐劑公司,然後他把這家公司賣給了石油公司又大賺一筆(油經常與冥王星有關)——以及在種族隔離制度下與南非的國際業務關系,並獲得支持。正是丈夫丹尼斯(金星在白羊座15°)的經濟支持,使撒切爾得以成為一名律師,丈夫也是她在議會步步攀升的基石。這對夫婦初次相識在1949年2月,行運土星在她的中天,行運海王星在她的天秤座14��——幾個星期後,她被選為達特福德地區保守黨候選人。他們於1951年12月13日結婚,當時行運土星在天秤座13°。
因為火星在天秤座,撒切爾對辯論從來都不感興趣,但她確實在辯論中茁壯成長。火星在天秤座,最珍視的是自己的民主理想、平等機會,以及崇尚自由的社會和經濟形態。不像火星在自己的星座那里所表現出來的魯莽,火星在天秤座具有堅定的通過邏輯辯論解決問題的決心,擁有聰明好鬥的架勢,巧妙的說服力和決策背後隱藏的強有力的理由(風向):
每一個決策的底層都有很多元素,或正確或錯誤…這解釋了撒切爾為什麼如此冥頑不靈…缺乏想象力或缺乏對辯論的真正興趣。(佩妮·朱諾,《瑪格麗特·撒切爾:妻子、母親、政治家》,Sidgwick & Jackson出版社,1983。)
T三角就像一台壓力鍋:底下有一團龐大的張力需要被釋放,這是來自我們內在某個充滿矛盾的部分所產生的壓力。T三角通常是多種能量和急躁的來源,它們期待被解決,期待行動力,期待放電。有時我們會進入麻痹狀態,因為我們意識到了這些事情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們恐懼其產生的影嚮。
我們的性格和生命故事中最突出和最令人難忘的部分,可以在T三角中找到。如果我們不了解(或者過分強調)這些配置具有巨大的潛力和轉化可能性,就會不斷積累弄巧成拙、令人沮喪的“障礙”。
星圖信息和來源:
托尼·布萊爾:1953年5月6日06:10,GDT(-1),蘇格蘭愛丁堡(55N57, 3W13)。來源:出生證明,卡羅琳·傑拉德(占星師)。信用級別:AA。
珍妮特·布朗:1923年12月14日07:45,GMT(+0),蘇格蘭Rutherglen(55N50, 4W12)。來源:出生證明,卡羅琳·傑拉德(占星師)。信用級別:AA。
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07:00,CST(+6),美國喬治亞州Plains(32N03, 84W24)。來源:出生證明,卡羅琳·傑拉德(占星師)。占星學會期刊(CAO Times)出於商業原因把時間(通常是CST)調整到EST(-5)。兩個時間都是天秤座上升。信用級別:AA。
本傑明·迪斯雷利:1804年12月21日05:30,LMT(+0),英國倫敦(51N30, 0W10)。來源:塞·斯克菲爾德(占星師)引自自傳《本傑明·迪斯雷利的生活——比肯斯菲爾德伯爵》,威廉·弗拉維爾·莫尼彭尼和喬治·厄爾·巴克爾撰寫(Russell & Russell出版, 1968),第22頁。信用級別:B。
愛德華·希斯:1916年7月9日晚上,GDT(-1),英國Broadstairs(51N22, 1E26)。來源:塞·斯克菲爾德(占星師)引自喬治·赫欽森(George Hutchinson)所寫的自傳《愛德華·希斯》(朗文出版社,1970),第3頁“在夏夜的晚上”。信用級別:C。
尼爾·基諾克:1942年3月28日14:00,GDT(-1),英國威爾士Tredegar(51N47, 3W16)。來源:大衛·費雪(占星師)引自拉塞爾·格蘭特(占星師),拉塞爾從基諾克的姑媽那里得到這一出生信息。信用級別:A。
約翰·梅傑:1943年3月29日02:00-04:30之間,GDT(-1),英國倫敦Carshalton(51N22, 0W10)。來源:弗蘭克·克利福德引自出生證明。拉塞爾·格蘭特(占星師)的時間來自梅傑本人。信用級別:C。
史蒂夫·納倫:1960年12月8日14:00,GMT(+0),英國Leeds(53N50, 1W35)。來源:時間是史蒂夫的姑媽告訴弗蘭克·克利福德的。信用級別:A。
羅曼·波蘭斯基:1933年8月18日10:30,GDT(-1),法國巴黎(48N52, 2E20)。來源:呂克·德·馬爾(占星師)獲得的出生記錄,引自提格(Taeger)的書《占星百科辭典》。信用級別:AA。
羅納德·里根:1911年2月6日早晨,CST(+6),美國伊利諾伊州Tampico(41N38, 89W47)。來源:有好幾個出處都確認了此出生時間和地點。瓊安·奎格利是南希·里根的占星師,把時間校正為03:43。信用級別:C。
亞瑟·斯卡吉爾:1938年1月11日14:00,GMT(+0),英國Barnsley(53N34, 1W28)。來源:大衛·費雪引自理查德·盧埃林(著名占星師)從NUW獲得的出生信息。信用級別:A。
梅麗爾·斯特里普:1949年6月22日08:05,EDT(+4),美國新澤西州Summit(40N44, 74W22)。來源:艾德·施泰因布雷歇爾(占星師)的出生記錄檔案。信用級別:AA。
丹尼斯·撒切爾:1915年5月10日,英國倫敦Lewisham(51N27, 0W01)。來源:自傳《在父親的胸牆下》,由女兒卡羅爾·撒切爾撰寫(Chivers出版社,1997),第30頁(丹尼斯·撒切爾)。信用級別:X。
瑪格麗特·撒切爾:1925年10月13日09:00,GMT(+0),英國Grantham(52N55, 00W39)。來源:她的第一私人助理告訴了查爾斯·哈維(著名占星師)。信用級別:A。
撒切爾引用“亞西西”的時間:1979年5月4日16:09,GDT(-1),英國威敏思特(51N30, 0W09)。來源: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存檔,www.margaretthatcher.org/document/104078。給的時間是16:08。演講中引用這句話,說了1分鐘。信用級別:A。
註釋和參考:
➀ 分離相位(比如T三角的兩條腿都在同一形態的星座中,但第三腿是在另一形態的星座中),這種情況仍然很重要,只是沒有像落在預期星座的常規T三角那樣大篇幅地描述和強調。
(譯者註:大部分的對分相,因為所在的星座都是主動星座或者都是被動星座(比如白羊和天秤,巨蟹和摩羯),因此,他們的極性是相同的。但是偶爾會產生例外的情況,對分相的兩顆行星分別落在主動星座和被動星座,被稱為分離的對分相。分離對分相比起普通的對分相,會對盤主在對分相的相關領域里產生更大的挑戰和矛盾,如果盤主需要克服障礙,則需要花費更大的努力和精力去平衡雙方的關系。)
➁ 見網站
www.guardian.co.uk/politics/1989/oct/27/past.christopherhuhne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