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坡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鈍行設死線排憂解難
H:鈍行不是要你拖延,「拖延背後的藏鏡人—恐懼」。鈍感力是有好處(撫平恐懼而停止行動),但不是要造成工作上的失敗。「需要想辦法去減少因為拖延帶來的影響。」死線前提前行動,增加勝算及修改空間。「拖延容易分心。被交托做事會感到壓力,並開始影響睡眠或身體健康。」20250205W3
網路資料
終止日
「勞動契約終止日」或稱在職最後1日=離職日=薪資結算最後1日=年資結清最後1日=勞健保轉出日(當日離職、當日辦理轉出)。
「死線戰士」(deadline fighter) 正是指把需要做的事情推遲至最後一刻的人。
拖延心理
人會運用策略,轉移思緒(與身體)的關注焦點,以躲避能在內心引發某種程度的畏懼感。
運用「合理化法」(Rationalization),一種從認知上扭曲事實的方式,藉以在緊要關頭時逃避。
心理學提供的解決方法,包括在大目標中訂立較小的目標、界定過程中每道步驟加並規定完成時限、有進展時給予獎勵、描繪工作完成後的未來願景等。
如果問題在於「做不做」,心理學家表示也許有法可解。行為研究學者丹•艾瑞利與克洛斯•維爾滕博認為,採用過程中自行設定各種期限,並嚴格執行的「自我約束法」(Self-binding),有利於改善拖延問題。
網路資料: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泛指將要做的事情推遲到最後一刻或超過最後限期的行為。儘管預料到有負面後果,仍會不合理地無限拖延任務,被視為一種缺乏自律能力 (Self-regulation)的情況。
想開始工作時經常會有「等明天再算」的想法?明明有足夠時間,還是要做Deadline Fighter?
拖延症患者通常會對開始一項工作感到焦慮,害怕失敗、無法滿足別人的期望,而將拖延作為逃避焦慮的方法。但當發現浪費了太多時間、限期逼近時,愧疚和焦慮就會倍增,更加無法完成工作只想繼續逃避,形成拖延的惡性循環。
拖延症的的症狀(心知肚明但仍停不了拖延)
1經常難於在最後限期前完成工作。
2生活大小事情都習慣拖延。
3容易分心。
4拖延情況已開始影響你與親友的關係。
5很難向自己或任何人承認你在拖延。
6總是花時間做一些次要或不太重要的事情。
7被交托做事會感到壓力,並開始影響睡眠或身體健康。
8即使你在學業、工作或人事中面臨負面後果,也無法停止拖延。
克服拖延症四法:
1.製造挑戰和獎勵
2.分拆工作項目
3.原諒自己
4. 放棄完美主義
克服拖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做!放膽邁出第一步直接去做,才能不斷完善你的工作。
網路字典
鈍
不銳利。如:「鈍刀」、「鈍器」。
笨、呆、蠢。如:「遲鈍」、「愚鈍」、「魯鈍」。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休笑我妝鈍妝呆,看了幾千場柳凋花謝。」
駑鈍
才能低下愚鈍,常用為自謙之辭。《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庶竭駑鈍,攘除奸凶。」《三國演義》第九三回:「老臣雖駑鈍,願隨將軍一往。」
別怕未知與混亂 幸福,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當困難來了,敏感的人很容易先假設很多狀況,進入負面的想像,產生負面的感受。
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邊淳一認為“鈍感力”不等於遲鈍,它強調的是對困遇的一種耐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
很多人誤解鈍感力代表蠢鈍、遲鈍、笨拙,鈍感力不是指我們應無視或是接受所有負面批評或情緒,相反是提醒我們面對各種事情都不要過分敏感,可變得一點「遲鈍」。
建議可將事情劃分為四個層次:
1. 重要而且緊急的事
2. 重要非緊急的事
3. 非重要但緊急的事
4.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讓GOOGLE、麥肯錫、高盛、哈佛菁英一生受用的46個最強工作術!
作者李文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25
◎積極心態──能勇敢面對問題,穩定情緒,是戰無不勝的利器。
◎先做計畫──攻守有序,有計畫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
◎確實執行──行動是目標與計畫的��樑,行動力是你脫穎而出的指標。
◎掌控時間──你怎麼對待時間,時間就怎麼回饋你。
◎整理習慣──支配混亂,讓一切就緒,讓專業加級的超級整理術
◎講求效率──把80%的時間和精力,放在20%的重要事情上
◎人際關係──不要忽視任何不起眼的人,真誠發展關係
◎自我完善──重視8小時之外的生活,這是你對生活的堅持
▲賈伯斯始終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不被雜音所干擾;
麥肯錫工作法是每天繪製一張工作圖表;
番茄時鐘工作法,讓你給每項工作準備專門的時間;
彼得.杜拉克堅持先做最重要的事;
知名記者吉姆.弗雷德,他能叫出的名字有五萬個。
千萬不要忽視這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工作方法,
它們往往可以給你足夠的力量,讓你在關鍵時刻一躍而起,並帶來豐碩的成果!
讓這本書成為你的祕密武器,
做有效的溝通、決策、創新,
讓你的努力實現價值,助你走上事業高峰。
本書特色
▌讓麥肯錫、GOOGLE、哈佛精英一生受用的工作習慣,助力職場新人早日成為炙手可熱的精英。
▌修煉職場基本功,做有效的溝通、決策、創新,讓你的努力實現價值,讓你走上事業高峰。
目錄
推薦序:進入職場才發現學校沒有教的事
推薦序:找對方法,做正確的事
第一章 積極心態──能勇敢面對問題,穩定情緒,是戰無不勝的利器
迪士尼員工:接受工作帶給你的全部
歐普拉的祕密:不必迴避必須面對的工作
像史丹佛人一樣工作:積極規避「心理斜坡」
賈伯斯: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
第二章 先做計畫──攻守有序,有計畫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
奧蒂嘉:杜絕沒有計畫的日子
貝多芬: 隨時記下你的待辦事項
麥肯錫人:每天繪製一張工作圖表
高盛的管理絕招:預先安排好完成的時限
麥肯錫思維:排列事情的輕重緩急
計畫之外:發現問題,累積經驗
第三章 確實執行──行動是目標與計畫的橋樑,行動力是你脫穎而出的指標
王石:從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做起
彼得‧杜拉克:督促自己執行計畫中的事項
彼得‧杜拉克:學會對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
艾維.李: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
第四章 掌控時間──你怎麼對待時間,時間就怎麼回饋你
菁英守則:儘量不要遲到
高效能人士:善用每天上班的第一個小時
艾倫‧拉凱恩:善用自己的零碎時間
番茄工作法:給每項工作準備專用的時間
富蘭克林:用「現在就做」向拖延症宣戰
柳比歇夫:統計你的時間
斯賓塞‧拉斯科夫:不要虛擲空閒時間
第五章 整理習慣──支配混亂,讓一切就緒,讓專業加級的超級整理術
佐藤可士和:值得擁有的超級整理術
百度辦公桌:學會分類,保持有序
高效能人士:定期檢查進度緩慢的事項
愛因斯坦:整理大腦比整理其他東西都重要
奇異公司:注意打理自己的外表
第六章 講求效率──把80%的時間和精力,放在20%的重要事情上
柏拉圖:80/20法則
麥肯錫工作法:別把球打出場,一個壘一個壘地推進
日式工作法:無論做什麼都一次到位
便利貼工作法:一張紙歸納所有工作
送信人:掌握彙報的技巧
陶行知: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三聯商社:保持主動參與的熱情
日本大師:傳達「空雨傘」的邏輯
彼得.杜拉克:永遠做正確的事
第七章 人際關係──不要忽視任何不起眼的人,真誠發展關係
吉姆‧弗雷德: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
哈佛宴會術:永遠都不要獨自用餐
馬丁‧布伯:擊中他人情感最薄弱的地方
數據溝通術:數字本身就有說服力
戴爾‧卡耐基:來點邏輯,讓人進入你的思維模式
麥肯錫:別想把整個海洋煮沸
戴爾‧卡耐基:真心表現出對他人的興趣
第八章 自我完善──重視8小時之外的生活,這是你對生活的堅持
法式停擺:別把工作帶回家
梁厚甫:隨身攜帶一本書
叔本華:讀完一本書,然後花三倍時間思考
納德.蘭塞姆:睡前5分鐘自省自問
高效能人士:做好自我投資
收回
序
推薦序01
進入職場才發現學校沒有教的事
李河泉
身處職場多年,目前有兩個自己很喜歡的身分,一個是企業課程的訓練講師,對象包含CEO級的中高階主管;一個是大學院所的副教授,對象是青年學子。如果你問我喜歡哪個身分,和高階主管相比,我更喜歡青年學生,原因是「年輕人有值得造就的各種可能」。和主管的管理課程相比,學校的課程當中,我更愛和年輕學子分享「進入職場才發現學校沒有教的事」。
聽完進入職場的各種現實狀況,課後同學常會圍著我問:「老師,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吸收,幫助我們在職場趨吉避凶?」
通常我的答案是:「時間經驗和學習工具」 。
「時間經驗」指的是職場新鮮人必須要「用自己的青春歲月,換取確實有用的工作經驗���
「學習工具」指的是「找出適合的學習工具,加速前進」,而最好的工具就是書本、網路平台和演講課程。如果閱讀一本書,聽一堂課程演講、或看知���性的YouTube or Podcast,可以在兩個小時吸收作者20年的功力,絕對是本少利多的事情。(前提是要挑對)
重點來了,目前各位在看的這本書,就是一本「寫給年輕人看,很棒的學習工具」。作者用淺顯的文字和雋永的觀念,陳述出許多「要花時間才能學會的事情」,不必很燒腦,就能夠進入大腦。
本書有五個我很推薦的優點:
1、架構清楚:
作者用「心態、計劃、行動、掌握時間、整理、效率、人際關係、自我完善」等八個章節貫穿全書,每個章節講4到8個觀念,總共48個觀念。
2、內容易讀:
每個觀念內容不長,包含了簡單的道理、小故事或是不同法門,讓讀者方便思考。
3、名人加持:
表面上看起來是48個觀念,但作者很費心的加入許多名人的故事和金句,讓讀者看起來更有「他可以,我也能」的感受。
4、結尾整理:
每個觀念結尾,作者還貼心做成重點整理,或是小測驗,讓讀者檢視自己吸收的程度。
5、獨立學習:
48個觀念可以各自獨立,不用從頭開始看,讀者可視自己的需要,從標題當中挑出自身的弱項或不足,直接進入書中的頁次閱讀。
這是本很「有用」又很「輕鬆」的書,「有用」指的是看完有幫助,「輕鬆」指的是容易吸收上手。
誠摯推薦給年輕並且不斷進步的你。
推薦人:李河泉(「跨世代溝通」千萬首席講師、商周CEO學院課程王牌引導教練、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政治系副教授 /老師)
推薦序02
找對方法,做正確的事
齊立文
如果將職場工作者的每一天做個時間區塊切割,大致可以劃分成3大塊:上班好好工作,下班有私人生活,再加上能夠好好休息、睡個好覺。
你有沒有注意過,這3個理應各自井然有序的區塊,只要有任何一個失序,就會交互影響到其餘兩個領域。最常見的情況是,工作沒做完做好,下班後的私人和家庭生活便遭到入侵,自動延長成為上班的下半場;即使加了班,工作還沒完成,晚上多半也睡不太好,甚至沒得睡……日積月累陷入惡性循環。同理,當私人生活不快樂或睡眠品質不佳,也會交互影響到另外兩個領域。
從書名《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就可以看出,本書內容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為主��,希望工作者既能夠把事情做好,更能夠挑到對的事情,明確努力的方向,進而追求美好的人生。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有人是「做中學」,有人是「看書學」,有人是「跟人學」。三者殊途同歸,最終都會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待人處世之道,但是如果能夠三管齊下,應該有助於縮短跌跌撞撞的試誤、摸索和撞牆期。
本書作者的取材方式,基本上可以說是依循著上述3種路徑,爬梳了知名企業的最佳實務,歸納成功人士的工作心法,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悟,再以淺白的文字搭配生動的故事,詳細講述許多實用的原則和方法。
在談論高效工作習慣的經典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將習慣的養成,拆解成3個元素的交集、缺一不可,分別是:1.知識(knowledge):做什麼、為什麼做;2.技巧(skills):如何做;3.意願(desire):想要做。
相信每一個工作者,或者至少願意翻讀本書的讀者,都已經具備想要把工作做好的意願;接下來就可以隨著書中的每一個章節,從工作的心態、規畫、執行、時間管理、效率、整理,到人際關係、自我管理等主題,逐步學習把工作做對、做好的知識和技能。
工作方法(how-to)類書籍往往「知易行難」,通常是許多能人異士把自己的磨練、積累多時的內功,形於外拆解為具體的步驟和招式。然而,工作心法的「可視化」「操作化」,絕對不等同於按表操課就能練就好功夫。
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從困難、問題作為出發點。不妨現在就開始想,自己目前在工作上,是否有哪些地方施展不開、遭遇瓶頸?或是現況不錯,但還想精益求精、再往上升?在本書中,無論是做事、做人、完善自己,都有精采的故事和實用的技巧可供參照。
推薦人: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收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文勇
知名暢銷書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諮詢師、培訓師。著有《職場基本功: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回話的藝術》等書,其中《職場基本功》系列書籍被眾多企業作為員工職業素質培訓指定用書。
0 notes
Text
寫 字 療 疾(一)
國立台灣文學館
Covid-19
經歷了 2020 Covid-19 的疫情之後,人們或許終於能體會這個
世界上並不真的存在「外面的世界」,相反的,我們全都被「包括
在外」。就如同
愛倫·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筆下那場毀滅一切的化妝舞會,儘管那不祥的,有著猩紅色窗玻璃
的黑色房間內,巨大的烏木時鐘每隔一個小時都會發出古怪的
報時聲,讓賓客們苦惱或慌亂,只要鐘聲的回音停止,人群又再度
恢復歡笑。
黃宗潔 -
愛滋
一群男同志在台北市中山區的酒吧集散區進行募款。原來這批男同志
想要幫助「台灣第一個 AIDS 病歷(病例)」。這群男同志向路上
行人表示,「救 Charlie 就等於救我們自己。而且,just think ,
台灣第一個 AIDA 是有意義的。我們要藉這個機會,為台灣的 Gay
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 . 」這批男同志的身影「似暗示著女性解放與
同性戀運動結盟的可能;在男女兩性框架「內」的女性解放,和男女
兩性框架「外」的同性戀之間尋求交集。
紀大偉 -
玫瑰的名字
熱蘭遮城 副太守沾汙臺員族酋長之女莎拉,該女染病後,選擇以
匕首暗殺之,再色誘荷蘭青年官員,以便將病毒過病給代罪羔羊的
殖民地官僚。在這一齣十七世紀殖民地原住民女性復仇的國族與
性別交織的政治寓言裡,玫瑰外來種暗喻為有毒的殖民政權,梅毒
也被定位成境外移入的傳染病。
梁秋虹 -
傳染病
在日本殖民台灣之前,對傳染病的應對主要是由民間發動,政府
介入相當低。在原住民傳統文化中,疫病的出現往往與惡魔作祟及
人群的不當接觸有關。比如,泰雅族認為天花是惡魔導致的大災難,
無法透過一般的祈咒來治癒。,往往需要放棄原有部落,另遷他地,
或者將患者隔離於部落之外。
歷代治台政權對傳染病的重視,以及相關檢疫措施的規範,起源自
大航海時代起,全球快速的貿易發展,以及與之相伴的人類、物種
快速流通,其中也包括病菌,及傳播病菌的病媒。
許宏彬 -
病毒年代
二十一世紀以病毒編年;除了每年報到的流感病毒,每隔幾年,
人類就得多識株病毒。:2009 H1N1、2012 MERS、2015 茲卡、
2019 Covid-19、2022 猴㢄。有的激起大波滔,有的盪起小
漣漪。新的登場,舊的撤退。就算同種病毒,也能突變再突變,
而且結核桿菌深水暗伏,源逺流長。
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一個傳染源,透過傳播入侵人體致使發病。
病原體大致分為病毒、細菌、寄生蟲與霉菌。
黃信恩 -
認同的焦慮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中雖然保留了主角胡太明最後是否瘋了
的可能,但從他與日本女子久子、台灣女同事瑞娥,和中國妻子
淑春的情愛關係中,便可以看出他在日本、台灣、中國間,認同
的糾結與痛苦。這些出身台灣的年輕知識份子,正是殖民地台灣
國體的化身,他們的瘋狂,正隱喻著台灣國體無以掙脫禁閉的困頓
與扭曲。
廖淑芳
-
921 地震
1999年921地震那一晚地動山搖,將近2400餘人的夢境被重層
的瓦礫覆蓋,再無醒來;其次是 2009年 的莫拉克颱風,帶走了
約 677條生命 . .… 。日常的中斷或結束,僅僅在數日,甚至一瞬
之間發生。林亨泰於 921地震 後第三天的〈餘震〉,全詩陷落在
哀傷與茫然的震幅之中:
至今還持續著
不知道如何以語言來表現
報紙上滿滿的震災的消息
超越了悲傷的負荷而眼淚流了下來 語言再也不是語言
人的心被揉得皺皺的
在虛無當中來來往往
破壞仍然尚未達到盡頭 餘震還持續著
不知道如何來祈求上天
沒有任何理由��失去了的一切
仿佛本然不存在般 一切就消失了 空氣緊緊壓迫顫抖的大地
將山脈地層粗魯地撕裂
人的心有如小小螞蟻般地悲哀
破壞仍然尚達到到盡頭
許劍橋 -
指認創傷
〈六月裡的玫瑰花〉中的鄉下姑娘 艾蜜麗,延續母親和外祖母的
養女身份,窮苦的她成為性產業的一員,與來台渡假的非裔美軍
巴尼在酒吧相遇。巴尼和艾蜜麗出身相似的社會階層,祖輩是被
販賣的黑奴,直到父母一代,仍在底層苦苦掙扎。參戰的巴尼嚮往
立下戰功晉升軍階,贏回備受歧視的一生。而位於第一島鏈關節點
的台灣,在韓戰後形成的冷戰體制和延燒的越戰期間,成為美軍
後勤基地與休假中心,島內特種行業的���意興衰,高度繫於美軍在
東亞的戰線調派。「娼婦經濟」所帶來的資本累積,往往是台灣
經濟奇蹟中被隠而不談的一部份。
宋玉雯
-
記憶與失語
關於歷史創傷書寫,皆無法天真的認定,相信書寫本身的積極意義。
無論是將真相揭穿、將過往以回憶的方式道出、或成為一種對於
書寫者或相關人物的安慰,甚至換取我們意識到傷害本身並記取
教訓-這一切的冀望,可能都並非書寫能允諾的。
歷史創傷的書寫,真正指向的,是其不可能處:記憶的不可能、
撫慰的不可能。當然,正義與公道更不可能。
朱嘉漢
-
勞工體制
體制是必要之惡。它保障,也施加約束;它是秩序,也是枷鎖。一旦
跌落體制之外,面對的盡是野蠻生長的險地。
在從事調查報導的田野時,我有機會深入台灣既有體制的邊緣,認識
在這塊島嶼上各式的童工、少年工、外籍移工與學工,一群又一群不
被看見的隱形勞動者們。
李雪莉
0 notes
Text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飛行奬勵|長途線大量放位到6月底!兌換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悉尼、墨爾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等機票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飛行奬勵|長途線大量放位到6月底!兌換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悉尼、墨爾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等機票 https://www.jetsoday.com/%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5%84%aa%e6%83%a0%e5%9c%8b%e6%b3%b0%e8%88%aa%e7%a9%ba%e9%a3%9b%e8%a1%8c%e5%a5%ac%e5%8b%b5%ef%bd%9c%e9%95%b7%e9%80%94%e7%b7%9a%e5%a4%a7%e9%87%8f%e6%94%be%e4%bd%8d.html 每年咁努力儲Asia Miles,宜家有機會一次兌換用到盡啦!小編就收到風,今期國泰航空長途航線大量放位到6月底!可以兌換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機票,航點包括悉尼、墨爾本、珀斯、布里斯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達卡、科倫坡!只要係4月22日前兌換由香港出發到以上指定航線既機票,國泰航空仲送上購物消費獎1,000里同酒店95折優惠碼俾大家,等大家再係國泰官網訂購其他優惠及酒店!黎緊想去歐洲shopping或去澳洲探屋企人去下旅行,就唔好錯過今次長線放位,快啲上國泰航空網站兌換機票! 國泰航空飛行奬勵|長途線大量放位到6月底!兌換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悉尼、墨爾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等機票 小編收到風,4至6月國泰航空開始大量放長線航位喇!可以兌換由香港出發既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機票,航點包括悉尼、墨爾本、珀斯、布里斯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達卡、科倫坡! 只要係4月22日前兌換由香港出發到以上指定航線既機票,國泰航空仲送上優惠碼包括國泰品味Cathay Shop購物消費里數回贈優惠同酒店95折優惠碼*俾大家! 購物優惠(經國泰品味Cathay Shop購物):消費滿$ 500即可獲得額外1,000里 (限首1,000名) 酒店優惠 (經國泰假期預訂):95折優惠碼 【兌換日期】4月3日至4月22日 【旅遊日期】4月3日至6月30日 立即兌換 *優惠碼將在7日內通過國泰會員賬戶所登記的電子郵件發給會員!提提大家記得在通訊偏好中開啟開啟電郵收取優惠、消息及推廣 ▼悉尼 ▼米蘭 國泰航空飛行奬勵|兌換飛行獎勵步驟 只要上國泰兌換飛行獎勵專頁,使用里數就可以兌換心水航線機票,隨時出發! 輸入航點、航空公司、出發日子及客艙級別 選擇出發及回程日期,根據即時搜尋結果搵邊日有航班供應,或可以「綠色座位」標誌作參考。 選擇指定航班時間 再查看航班資料及選擇付款方式 The post 國泰航空飛行奬勵|長途線大量放位到6月底!兌換任何艙等|單程或來回悉尼、墨爾本、倫敦、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米蘭、約翰內斯堡等機票 appeared first
0 note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0 note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0 notes
Text
蔡EE 秘史--上篇家史
H「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EE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EE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EE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EE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EE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EE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EE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EE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EE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EE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EE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EE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EE「免學升博」。
根據蔡EE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EE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EE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EE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EE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EE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EE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EE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EE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EE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EE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EE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EE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EE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EE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EE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EE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EE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EE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EE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EE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EE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EE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EE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EE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EE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EE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EE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EE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EE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EE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EE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EE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EE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EE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EE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EE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EE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EE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EE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EE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EE做出回應,蔡EE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EE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EE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EE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EE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EE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EE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EE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EE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EE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EE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EE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圖掩護蔡EE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EE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EE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EE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EE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EE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EE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EE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EE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EE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EE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EE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EE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EE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EE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EE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EE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EE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EE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EE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EE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EE,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EE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EE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EE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EE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EE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EE悄悄撤告,他告蔡EE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EE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EE,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對此,蔡EE辦公室回應說,蔡EE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EE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EE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EE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EE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EE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EE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EE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EE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EE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EE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EE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EE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EE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EE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EE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EE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EE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EE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EE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EE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EE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EE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EE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EE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EE「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EE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EE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EE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EE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EE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EE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EE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EE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EE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EE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EE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EE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EE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EE被揭「論文門」,蔡EE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EE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EE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EE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EE論文的存在,蔡EE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EE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EE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EE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EE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EE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EE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EE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EE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EE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EE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EE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EE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EE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EE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EE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EE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EE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EE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EE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EE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EE,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網路上還流傳著蔡EE的不少「白字笑話集」:《蔡EE大年初一用「錯別字」禱告神明》《蔡EE「文盲症」傳到日本》《錯字路上安倍小英難兄難妹》《「英語拼錯詞春聯寫白字」蔡EE「菜」的不只是EE》《蔡辦借春聯賀詞推捧臺灣文學卻遭臺灣文學館長打臉》《蔡EE祝賀特朗普當選親筆函又見「菜EE��》……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蔡英文秘史书籍下载链接: 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藝人本名
H:既稱藝名,就有本名,就如老子,孔子,列子,也有本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東坡),如同作家有筆名。20240922W7
網路資料
孔鏘(1958年12月11日—),本名莊永軒,是台灣客家人資深電子琴樂師,苗栗縣南庄鄉獅頭山(獅山村)龍門口人,就讀苗栗縣立南庄國民中學始喜好吉他、琴類等樂器,其父曾是煤礦礦工兼獅山村15鄰鄰長[1]。
王中平(1967年6月30日—),本名韓志偉,臺灣歌手、演員、主持人,生於屏東縣。
王中平並非本名,「韓志偉」才是他身分證上的名字。余皓然:「王中平本名韓志偉,當初老闆會改王中平是因為覺得這個名字很像老公個性,簡單平實。」
金城武(日語:金城 武/かねしろ たけし Kaneshiro Takeshi,琉球語:金城 武/かなぐしく だきし Kanagushiku Dakishi,暱稱「Aniki」;1973年10月11日—),出生於台灣的日本籍男演員、歌手。
金城武為中日混血,姓金城不姓金,因為11日出生也就是士,便取名為武,有武士的含意;
伊能靜
吳靜怡[1](1968年3月4日—),和名伊能靜江[4],藝名伊能靜,台灣女歌手、演員。1990年代初,伊能靜到過香港發展,1996年至1997年赴日本發展,1998年後到中國大陸發展。
伊能靜姓伊能不姓伊,兒時本名為吳靜怡,後來因母親改嫁琉球人,更名為伊能靜香,伊能靜則是她的藝名。
鳳飛飛
林秋鸞(1953年8月20日—2012年1月3日),藝名鳳飛飛,綽號帽子歌后[1]、勞工天使等[2],臺灣女歌手、演員、主持人。至今,她在臺灣、中國大陸及東南亞華語社群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民聲廣播電台歌唱訓練班結束之後,鳳飛飛取了第一個藝名「林茜」,駱明帶著她和其他學生到台北市蓬萊閣餐廳駐唱。多年後的2012年2月17日,駱明公開拿出珍藏45年的民聲廣播電台歌唱訓練班報名表為證,報名表上有鳳飛飛當時以本名「林秋鸞」親筆簽名的報名紀。
1971年9月,鳳飛飛灌錄生平第一首歌曲《初見一日》,收錄於《歌林金曲唱片》。同年11月,她採納製作人張宗榮的建議,將藝名改為「鳳飛飛」,並參演華視開台大戲《燕雙飛》及演唱同名主題曲。1972年1月,鳳飛飛加盟海山唱片;3月時,推出個人首張專輯《祝你幸福》。
阿善師
劉林(1942年—),台灣男演員,本名劉明郎。在家中六兄妹中排行老四,上有三兄,下有一弟妹,大哥是已故資深演員高鳴。
楊麗花(1944年10月26日—),本名林麗花,乳名阿洛,臺灣宜蘭縣員山鄉人,臺灣歌仔戲藝人、電視與電影女演員、歌仔戲戲劇製作人。其夫婿為台灣骨科醫生、前立法委員洪文棟。告別舞臺多年,2016年正式宣告復出,2022年10月獲得第33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2024年2月21日榮獲教育部頒發「推廣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小明明
巫明霞(1941年12月21日—2017年1月7日),藝名小明明,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今南投縣水里鄉)人,歌仔戲小生女演員[1],曾自組歌劇團,長期從事電視歌仔戲的演出,與楊麗花、葉青、柳青合稱「四大小生」[2][3]。2017年1月7日在自宅跌倒後過世[4][5]。
許秀年
女演員本名許綉哖
羅馬拼音
Hsu Hsiu-Nien
暱稱阿哖仔、永遠的娘子別名許秀哖國籍 中華民國出生1953年12月21日(70歲)
 臺灣��林縣麥寮鄉麥津村
職業演員、主持語言國語、臺語教育程度麥寮國民學校(麥寮國民小學)配偶邱鎮江
(1990年結婚—2011年喪偶)親屬陳澄三(舅)出道作品小白菜代表作品流浪三兄妹、文成公主、當迷霧漸散活躍年代1957年-經紀公司麗花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青蓉
基本資料
原名:蔡順嬌
青蓉
藝名:青蓉
生日:1950年
1992年因患大腸癌不幸在平安夜逝世,逝世時僅42歲。台灣歌仔戲屆因此墜落一顆耀眼明星,令人嘆息。時光飛逝,青蓉已故十幾年,但她的倩影依然常保存在戲迷腦海。
司馬玉嬌
廖涓琄(1952年6月1日—),藝名司馬玉嬌,舊本名廖枝葉,生於台灣新北市,歌仔戲小旦、女演員與主持人。
陳亞蘭(1965年11月8日—),本名陳文翠,後改名為陳欣湉,出生於台灣澎湖,為歌仔戲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電視劇演員、歌手。粉絲名字為「蘭迷」。其藝名亞蘭為師父楊麗花所取的,緣起於楊麗花所欣賞的法國演員亞蘭·德倫。現任台北市歌仔戲推廣協會理事長,致力推廣和傳承歌仔戲。此外,她也擔任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理監事,幫助更多弱勢團體和人士。[4]2022年以《嘉慶君遊台灣》入圍並獲得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臺灣史上首位以戲劇男角色入圍以及獲獎的女性演員。[5]
張帝(1942年7月24日—),本名張志民,籍貫山東省樂陵縣,台灣男歌手及節目主持人。他以在表演時接受來賓或觀眾現場提問,然後立刻以唱歌的方式回答問題的表演形式著稱,因此得到「急智歌王」的綽號。
張魁(1951年11月15日—),本名張毅民,臺灣男諧星,籍貫山東省樂陵縣,是諧星張帝的弟弟、電視製作人李蝶倫的前夫、電視製作人楊珮琪的丈夫、歌手張峰奇與演員張幼楒與張覺引的父親,以歌曲〈小丑〉成名。少年時「任俠好義」,就讀中學時曾換四間學校,最後就讀專收不良少年的臺灣省立彰化進德實驗中學。
武拉運
台語片影星武拉運,生於日治時期,本名王英順,藝名 武特運,台北市人,日治時期,因喜愛當時的文明劇場 演出,極早就參與劇場的工作,早年是為劇團演員,在 鍾聲劇團裡參與劇團演出,南北奔波,爾後也參與黑貓 歌劇團,是早期台語歌劇團代表人物之一,
鄒少官(1975年10月29日—2015年12月23日),本名鄒顥,前台灣演員、主持人,為夏台鳳與鄒森(本名鄒忠禮)所生獨子。1993年以演員出道,2010年代轉往大陸發展,2015年7月罹患肺癌而返回台灣治療,同年12月病逝於台北榮總[1]。
張菲(1951年12月4日—),台灣男藝人、主持人,本名張彥明,外號「菲哥」,小名「阿牛」,籍貫安徽省桐城,生於臺北市,在台灣的電視綜藝界跟吳宗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后」[1][2][3],有「綜藝大哥大」之稱號。
豬哥亮(台灣話:Ti-ko-liāng,1946年12月6日—2017年5月15日),原名謝新達[1],復出後改名謝友偵,臺灣節目主持人、歌手、喜劇演員,出生於高雄市左營區,為女歌手謝金燕、謝金晶之父,有「秀場天王」之稱號,是台灣演藝界中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在1980年代,他的藝名「豬哥亮」在秀場上曾與張菲、邢峰齊名,並稱「南豬北張中邢峰」,亦有人加入高凌風和倪敏然,合稱為「南豬、北張、中邢峰、高凌風草上飛、倪敏然總管」。
胡瓜
胡自雄(1959年6月4日—),藝名胡瓜,台灣電視主持人、演員。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與張菲、吳宗憲、張小燕合稱為「三王一后」[2][3][4],有「綜藝大哥」、「綜藝天王」之稱號。
林莎(1993年8月21日—)[1],藝名Lisa 莉莎,台灣寫真女星,女藝人。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東坡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18b7382e64be22ad3cba6d251b9cd076/687824206b9977e2-d7/s540x810/cdb5548f6ec5d829501647ae3ca660fb42911d1a.jpg)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d2a31889b25de3bdab48b19ac241f1f6/687824206b9977e2-8c/s540x810/ef2f788a96ec0c46c34f0de61f5b4cb16e7a938b.jpg)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c521c371bfab176aa651a994bc62ed4e/687824206b9977e2-bc/s540x810/5fb79f47ea1b8b20a89b83e82bcd7071ed7181b7.jpg)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4723c3a476271c487383b7f31bf8f8e5/687824206b9977e2-4c/s540x810/ec70d341225275f5f5e0932980fabd3ebd47fef6.jpg)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8535ef2e4cf284e9be09c741f5a53d6c/687824206b9977e2-a9/s540x810/89c49bd66c97472b9754f7c11db73c6cbf31163e.jpg)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d202f1244cab51861da9dc16e9d30cbf/687824206b9977e2-b6/s540x810/7d6cad0c936db4ed7b14506d7f16fd4d3d2f1b36.jpg)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ed6edc4f83e37c881ad7e0fd86091833/687824206b9977e2-12/s540x810/f4602195c918246ee3ec68e6d987c4977875379f.jpg)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de009dcc5be715f55f03c21c506c6233/687824206b9977e2-20/s540x810/b7ffc40865dbd2aab4d8535200e81fbe3fadb9d2.jpg)
網路上還流傳著蔡英文的不���「白字笑話集」:《蔡英文大年初一用「錯別字」禱告神明》《蔡英文「文盲症」傳到日本》《錯字路上安倍小英難兄難妹》《「英語拼錯詞春聯寫白字」蔡英文「菜」的不只是英文》《蔡辦借春聯賀詞推捧臺灣文學卻遭臺灣文學館長打臉》《蔡英文祝賀特朗普當選親筆函又見「菜英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1 note
·
View note
Text
2023年,閱讀有點放一旁了
下半年「身體力行」證明了網路世界的便利與無所不有,確實是閱讀的「大敵」!
當我在Youtube迷上「說電影」的形式,許多時間運用都改變了:不管是遛狗、騎車、洗澡或飲食,我幾乎聽著看著形影不離目不轉睛耳不暇聽,滑過一片又一片電影(或劇��)的介紹或評論,只要配音順耳,什麼電影都來者不拒。
於是我不再抓緊碎片時間看書,甚至我也耐不住性子看整部電影,今年讓我坐下來從頭到尾看完的電影可能屈指可數。
我終於知道這些「短影音」的影響了,它不只占用閱讀時間,竟連看電影的興趣也斲傷,聽說許多人聽流行音樂已不耐煩歌曲的前奏與鋪陳,只想要直接進副歌。
全部都要快效、強效,只想知道結果,不想投入過程,長久以往,受影響的不只是興趣的養成、知識的吸收,就連大腦的訓練也扭曲了。
所幸我還有一點理智,還願意在即將沉淪之際,再多接觸一點文字,多翻閱一點書籍。
至少還活得像自己喜歡的樣子。
看得比往年少,但也有近百種/本書吧!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c0fe281b8fdbf0a8173b510901bc1b4a/8a6fb62b62658691-73/s540x810/bea88d01aa496f02e628310ce80288f5ef76cd4f.jpg)
🚩 翻譯文學
《掉到地球上的人》
《奇蹟男孩》
《完美嫌犯》
《搞鬼》
《沉默的希臘少女》
《徬徨之刃》
《前男友的遺書》
《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
《急診醫生》
《青春選讀!!愛倫坡短篇小說選》
《今天天氣不錯,我打算把上司幹掉》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3a9cb0988c5e65f28a259a09d462341a/8a6fb62b62658691-45/s540x810/ba5f190df63f64b1a994594ba44d02ea2261dcc4.jpg)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c1ad64184ffcaacd962b9fdeedc2542b/8a6fb62b62658691-49/s540x810/78ea5311647575a769b7e2d6b45bf5c7269493e8.jpg)
🚩 華文創作
《邊荒傳說》(全15冊)
《大港的女兒》
《偵探冰室.靈》
《我的學號是爸爸》
《天堂旅行團》
《鬼地方》
《疫情釀的酒》
《八尺門的辯護人》
《深夜古董店1:瓷靈現身》
《深夜古董店2:鍊金師的祕密》
《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天橋上的魔術師》
《一人筆談》
《超能水滸》
《神醫》
《遺忘.刑警【10週年紀念全新修訂版】》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4f0cc6e36637376b7be6fc437acf1377/8a6fb62b62658691-dc/s540x810/576b3daf594cc8e2d549892a7da0c5f24c9b3616.jpg)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cd402ce82139d45264049f7e967d6ad0/8a6fb62b62658691-a0/s540x810/f8ba07ac956b1fb1f9f889db2abc83df87c7313e.jpg)
🚩 人文社科
《風雨任平生:倪匡傳》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黑暗旅遊:暗黑吸引力的目的地》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
《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樂桃園:公園玩攻略》
《毒物專家看台灣與世界》
《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
《神木偵探:神宿之樹的祕密》
《一本就通:必讀唐詩100大》
《一本就通:必讀宋詞100大》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
《仙人指路:10個故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
《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年記1960》~《年記1968》
《萬華世界特集:花街工藝大理街青草巷市場廟宇》
《百年藥櫃九帖湯:走訪飄香一世紀的中藥行》
《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怪譚奇夢卷》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What The 法:法律誰說了算? 若你是法官, 你會怎麼判?》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744c6b9ea8e5302238dbe997d6323541/8a6fb62b62658691-ac/s540x810/f2cffa60269ff736f0a80fc9564aff65f7170310.jpg)
🚩 自然科普
《神探的科學》
《萬物的尺度》
《Moon月亮》
《黑洞:扭曲時空之地》
《生活知識王:來去工廠大探險》
《這是什麼哏:圖解動物日常很有戲》
《飛航解密:美國航太專家關於飛航安全、訓練與管理的大解密》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94ceb4c57a7f2db0afa9b7cfba6fef6a/8a6fb62b62658691-3f/s540x810/202f7752e57b5fc2a776da6e60e673025de4676b.jpg)
🚩 心理勵志
《越過人生的刀鋒:金庸筆下的女子》
《「廣末的思考地圖」幸福的樣子》
《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
《給未來的讀者》
《火來了,快跑》
《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
《隱性偏見:為什麼我們無法平等看待每個人?》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8937f487833f2afe1c44d69aa29118b8/8a6fb62b62658691-13/s540x810/81e3db730f767a78d7e122e1aa41f8ee4a9d0f28.jpg)
🚩 漫畫繪本
《灌籃高手》(全31冊)
《神明便利商店1》
《苔蘚兄妹》
《古代人的一天》宮廷套書+民間套書(共8本)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小莊卷》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阮光民卷》
《綠之歌:收集群風》(上・下)
《貓咪看家》
《暫時先這樣》
《在你背後》
《閻鐵花 》(全3冊)
《採集人的野帳1》
鈴木典丈系列作品(共13本)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52040de8f0538af83048bb4738a8f8c9/8a6fb62b62658691-ea/s540x810/3f66359b3d4c9af08530b803881b8e79e1fc0786.jpg)
🚩 藝術設計
《好文案,都有強烈的畫面感》
《15分鐘寫出爆紅千字文》
《骨骼之書》
《日常髮則:關於頭髮的全部!解決頭髮煩惱的293則實用小知識》
《那些美麗的事物:花森安治言葉集》
《Instagram流行配色手帖》
《街屋台灣》
🚩 生活飲食
《新 日本超美絕景與祕境》
《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 商業理財
《小數據騙局:不再被數字玩弄,八個觀點教你戳破媒體的圖表謊言》
《大局:傳奇台商征戰紐約40年的江湖撇步》
《成為小說家賺上億吧》
![Tumblr media](https://64.media.tumblr.com/a57af1316c002a4d3ec76adee6300ad9/8a6fb62b62658691-ef/s540x810/d42953ebe1817d0c7db22a465ce74bbf906def82.jpg)
當然,絕不能忘記讓我花了最多時間的這兩本書:
《現代診間裡的古代病人》
《夢的實踐4:MAPS種子教師教學現場紀實》
每年彙整至此,就會慶幸去年不白過了!
0 notes
Text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尊尚逍遙通」優惠|自選心水旅程尊享飛行體驗|兩套來回機票乘坐商務客艙或特選經濟客艙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尊尚逍遙通」優惠|自選心水旅程尊享飛行體驗|兩套來回機票乘坐商務客艙或特選經濟客艙 https://www.jetsoday.com/%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5%84%aa%e6%83%a0%e5%9c%8b%e6%b3%b0%e8%88%aa%e7%a9%ba%e3%80%8c%e5%b0%8a%e5%b0%9a%e9%80%8d%e9%81%99%e9%80%9a%e3%80%8d%e5%84%aa%e6%83%a0%ef%bd%9c%e8%87%aa%e9%81%b8.html 國泰航空「尊尚逍遙通」再度推出!可自選兩個心水旅程尊享飛行體驗!記得先經國泰官網用航班供應概覽搵咗兩個心水航點日子,再以低至$ 10,290起使用「尊尚逍遙通」預訂兩程商務客艙或特選經濟客艙來回機票,並於12月31日前出發 (部份日子不適用)。其中熱門組合以曼谷 + 台北為例,兩套來回商務客艙機票連稅只需$ 10,606起;另外台北 + 東京成田兩套來回商務客艙機票$ 14,233起!除開每程低至約5千頭起,就可以享用航班上舒適座位、餐飲娛樂、優先登機等貼心服務,搭商務客艙旅客仲可以入到國泰航空貴賓室。立即把握今次快閃優惠,於3月25日前預訂,自選心水旅程遊歷世界及享受高級機上體驗! 國泰航空「尊尚逍遙通」優惠|兩套來回機票乘坐商務客艙或特選經濟客艙 國泰航空「尊尚逍遙通」再度推出!可自選兩個心水旅程尊享飛行體驗!即日起至3月25日,以低至$ 10,290起使用「尊尚逍遙通」預訂兩程商務客艙或特選經濟客艙來回機票,並於12月31日前出發 (部份日子不適用)。每套「尊尚逍遙通」機票組合包兩程來回航班,兩程航點及日期不能重複,並只限同一位乘客使用。另外每套「尊尚逍遙通」機票出發及回程地點必須為香港及相同的艙位等級。 航點區域: 區域1: 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台北、高雄、福州、海口、杭州、南京、溫州、武漢、廈門、西安、鄭州 亞洲:首爾、曼谷、布吉、河內、胡志明市、吉隆坡、檳城、金邊、宿霧、馬尼拉 區域2: 中國內地:青島、上海 (浦東/虹橋) 亞洲:東京(羽田/成田)、大阪、福岡、名古屋、札幌、孟買、真奈、科倫坡、德里、峇里、達卡、雅加達、加德滿都、新加坡、泗水、班加羅爾 區域3 (長途航班): 中東:杜拜 大洋洲:奧克蘭、布里斯本、墨爾本、珀斯、悉尼 區域4 (長途航班): 歐洲: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法蘭克福、��敦(希斯路)、曼徹斯特、馬德里、米蘭、巴黎、蘇黎世 非洲:洛杉磯、三藩市、溫哥華 區域5 (長途航班): 美洲:波士頓、芝加哥、紐約(甘迺迪)、多倫多 非洲:約翰內斯堡 航點組合價錢參考: 航點組合 艙等 價錢連稅項^
0 notes
Text
【半年記事】
8/1 第一次自己拖著那麼重的行李去到離家八千多公里的地方
8/2 第一次一個人在國外叫Uber
8/3 第一次和剛認識的女生一起煮飯
8/4 挪威的寒冷和風雨、第一次自己去學校處理行政
8/5
8/30 第一次在挪威看影展
8/31 第一次在挪威看露天電影
9/2 第一次在挪威吃挪威菜
9/7-12 Bergen+挪威縮影(第一次離開Oslo旅行)
9/7 第一次坐夜車
9/8 到Bergen
9/9
9/10 Voss,跟外國人在青旅聊天
9/11 Norway in a nutshell
9/12 第一次在挪威進行小組討論
9/16-21 英國🇬🇧旅行
9/16 第一次一個人搭飛機離開挪威、第一次接近半夜還走在倫敦街頭
9/22第一次搭奧斯陸地鐵末班車、第一次參加卡拉ok之夜
9/23 第一次凌晨還和朋友走在奧斯陸街頭
9/26 第一次在國外過生日
9/30 在奧斯陸中秋烤肉
10/4 地鐵上被一個時尚老奶奶叫住,被稱讚了帆布袋還介紹我一些酷展覽和藝術家
10/8第一次嘗試去松恩湖看極光(晚上接近零度超級冷)沒看到極光但有很多星星
10/9第一次和日本女生們一起吃飯
10/10 第一次和香港鄰居煮飯
10/11 在vigelandsparken看紅葉🍁、晚餐韓式火鍋
10/12 去Skam平安夜的教堂、和舊書店的老闆聊天
10/15 飛往巴塞隆拿
10/15-17 巴塞
10/21 第一次坐夜巴(後座的阿嬤超雷)
10/18-21 馬德里
10/20 托雷多
10/24 夜巴+火車
10/25 從巴塞隆納機場櫃檯check in的時候承辦小哥對我說中文ㄏㄏ(因為他女朋友上台灣人)
10/28 半夜在松恩湖散步超級冷
10/29 去斯德哥爾摩、第一次住別人的宿舍
斯德哥爾摩小發現:帥哥好多、衣品超級好(都會穿大衣)、物價比奧便蠻多的、交通很乾淨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想在這個城市居住)
10/30 地鐵巡禮超空虛、又把傘弄丟(而且還錯過奧斯陸的雪again)
10/31 跟相機店的韓國瑞典混血老闆聊天、自己在斯德哥爾摩city walk、下大雨、還鑰匙的時候有聊天、學下西洋棋、在青旅被大家圍觀西洋棋並且和一個很愛道教的倫敦人聊天+下棋♟️
11/1 又把傘弄丟⋯、看到斯德哥爾摩下雪❄️、自己在斯德哥爾摩遊蕩、晚上第一次看到奧斯陸下雪
11/2 第一次走在雪雨當中(好啦或許以前在上海的時候有過)
11/4 和內向團約飯吃義大利麵🍝
11/5 和I N去咖、和去了I家(第一次去到挪威人的家
11/7 去學生宿舍酒吧聽團但偏廢
11/8 和I N E一起去玩(去了公園、市區、看到聖誕市集搭建和遊行)
11/9 玩解密遊戲(被路人小姊姊稱讚褲子,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碼頭邊被問項鍊哈哈)、把《進擊的巨人》動畫最後看完了(這幾天都在重看,從最終季
11/10 日本文學最後一堂課、第一次在圖書館借書
11/15 在飛丹麥的飛機上、丹麥國立美術館超厲害(哥本哈根根本藝術之都、北歐的驕傲)
11/16 哥本哈根暴風雨還超冷
11/17 和LJE一起去路易斯安那美術館、晚餐被義大利老闆請冰淇淋(他還一直送飛吻)
11/18 哥本哈根成功用晴天挽回我的心、走在介紹遇到L和他男友、和L坐在奶茶店聊天(他還請我半杯飲料)、晚上在青旅和喝醉的挪威人下西洋棋
11/19 自己一個搭飛機到巴黎、坐夜巴、一個好心的黑人阿嬤帶我找到地鐵(原本還很擔心她是不是壞人)
11/20 自己一個人逛巴黎(羅浮宮)、逛完以後買了春陽茶室(超級好喝)跟吃了可麗餅(非常厲害!!)、走路經過聖母院(旁邊就是塞納河)、去了聖徒禮拜堂以及巴黎古監獄、出來之後下雨了、走莎士比亞書店買帆布袋、晚上晃去中式餐廳打包
結論:巴黎好像也沒有想像中危險
11/21 一個人逛奧賽(歐洲最愛的美術館、逛了六小時配導覽超滿足)、晚上和他們會合看了點燈的巴黎鐵塔
11/22 蒙馬特晴天超美、羅丹
11/23 橘園略失望、畢卡索美術館沒太多作品、龐畢度沒逛完、晚上住一個女生的沙發(在去的公車上遇到怪阿伯
11/24 自己一個人一大早從巴黎郊區去戴高樂、機場人員好有趣看到我拿居留證就跟我you don’t need that Taiwan have passport to go to everywhere 、晚上在超市看到一個超級無敵帥的帥哥
11/25 和香港室友一起去買褲子跟逛聖誕市集、第一次看到極光(在宿舍煮飯煮到一半出去陽台就看到了!)、晚上去結冰的松恩湖看極光 超級大還有紅紫色的
11/26 在奧斯陸的小島上看到狐狸(超級有靈性⋯⋯)
11/27 Tromso D1、在飛機上就被粉色的天空和雪山嚇到)下飛機直接驚呼、粉色的世界和顏色異常美麗的海面、很快就天黑了(極夜)、吃了好吃餐廳、走北極大橋和一段很冷的山坡、晚上搭纜車上山+爬一點點雪山(🥵有個很像鳥居的桿子配上月光非常神聖)、人生最冷但也最美的一天
11/28 出發找鯨魚看到大片雪山(上面還有月亮),看到虎鯨群和座頭鯨(太奇妙了⋯⋯好想哭)、更冷了(-13度)
11/29 Tromso第三天看到湖、山、海、天空,一邊日出一邊日落的景色真的魔幻到不行、結冰的湖上吃好吃洋芋片和弄雪天使、後面的雪山和月亮和粉色月亮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美的景色、後來去到海邊、一望無際無比美麗(但好冷)、買了最北邊的飲料、有悠哉哉結果回程差點趕不上飛機(一路上如果有任何環節出差錯就完了
12/2 去I的小木屋、在結冰的湖上喝熱可可、煮韓式火鍋和🧋、晚上躺在-13度的湖上看星星(星星超級無敵多⋯⋯天空好大世界好大 超感動⋯)
12/6 一早終於交出期末報告、晚上搭飛機去克拉科夫、下雪❄️
12/7 早上錯過集中營的火車(幸好後來售票人員好心幫我們換導覽時間)、大雪中的集中營一場淒涼哀傷帶入感超級強、晚上去聖誕市集溜冰(來歐洲第一次⛸️!!我意外的很快就上手雖然溜的不快)
12/8 吃了超級厲害的早午餐(帕尼尼)、教堂和紡織會館很美(買了手套)、經過一家酷書店買了小小書、去看了一個博物館裡面有西概封面喔、晚上逛街
12/9 吃超級飽的早午餐、去了瓦維爾城堡(整區超級大),在遊客中心前面歐洲第一滑倒(P還說有個帥哥來關心我可惜我囧到無視了),教堂美到不行爬鐘樓也好有趣(是我目前最愛的歐洲教堂)、結束之後去看了當代(蠻酷的)、然後買下長羽絨跟雪靴
12/10 早上去辛德勒博物館、結束之後去紡織會館二樓看畫(意外的很厲害)、在很好吃的聖誕市集買了超巨肉串(但燒焦)、接著坐計程車(因為我們又錯過車^^)去維利奇卡鹽礦,裡面超級像魔戒的(最深有到130公尺喔!)、回市區吃了好吃義大利麵、晚上自己去逛聖誕市集和吃一間酷咖
12/11 早餐去酷店吃早午餐、今天都在猶太區晃、自己跑去另一家咖吃蛋糕、看了猶太隔離區的牆、晚上飛機延誤了兩個多小時、最後一次飛回奧斯陸
波蘭行結論:真的是寶藏城市(帥哥也不少ㄛ
12/12 錯過北一120年校慶了嗚嗚嗚、今天都沒出門 在宿舍煮飯洗衣
12/13 要離開奧斯陸前的最後一個禮拜和第一個禮拜一樣,生了場來勢洶洶的病、下午去Ingrid家做聖誕餅乾,還一起玩了牌(甚至是大老二、離別有點感傷,因為是最後一次了
12/17 最後一次去松恩湖、和香港鄰居一起溜冰(我有溜起來而且沒有滑倒ㄛ
12/18 和香港朋一起還冰鞋
12/19 昨天收行李收到早上才睡一小時、11:00要真正地離開奧斯陸了、到赫爾辛基!、晚上的時候見到林涵
12/20 為了行李來來回回幸好最後有成功、人生第一次搭臥鋪列車
12/21 聖誕老人村坐哈士奇雪橇(好玩!)但老人村本身很無聊
12/22 在羅瓦涅米市區逛
12/23 吃麥當勞(曾經的最北的)
12/24 淚灑維也納火車站
12/25 自己逛維也納、好冷
12/26 從維也納去布拉格,自己搭了Uber、在火車上根本大型路障、到青旅的時候發現住宿時間訂錯訂成一月差點嚇哭(幸好有換成功還免費、但德勒斯登的就要加錢)、布拉格第一天喝了一杯台幣100初的珍奶以及吃宮保雞丁
12/27 早上去郵政總局寄掉15公斤行李(過程超狼狽)、下午和J一起逛市區、聖誕市集肉串好吃、在查理大橋上巧遇在柏林工作的C一起走了一陣、晚餐吃豬肘
12/28 待到11.才退房、去了很廢的穆夏博物館、一個人坐車到德勒斯登
12/29 自己逛德勒斯登、在美術館遇到氣質帥哥、在聖誕市集被中國男路上搭話、晚上誤入聖母大教堂管風琴表演(有唱詩班)、吃了台灣料理還外帶便當跟珍奶好爽
12/30 5.起床搭車去柏林、第一次出去玩還煮飯洗衣、晚餐跟芬蘭行的X吃中式餐(第一次在國外認真吃合菜!)、第一次在國外失去網路還大迷路(最後跟路人借網路才成功回家⋯⋯
12/31 第一次跟跟認識的台灣人在柏林跨年(但好可怕)、夜不歸宿、又一次網路壞掉
1/1 第一次出去玩結果睡了幾乎一整天
1/2 猶太人博物館、舊國家美術館、和布拉格認識的女生C一起吃晚餐
1/3 和C約去愛樂但撲空、下午逛了恐怖地形圖、晚上和C吃韓式
1/4 一大早趕去中央車站搭車前往漢堡、又地鐵50分鐘才到宿舍、在火車站被怪男纏住強���幫忙嚇死、給鑰匙的女生陪我出門、去漢堡美術館看到很多厲害的畫
1/5 睡到V下午來才出門、去了港口邊和隧道覺得超級適合玩生存遊戲、晚餐吃了酷長堡(?
1/6 漢堡下大雪(很討厭的那種細雪)、中午後才出門、去了易北愛樂看風景(都是白茫茫一片,雪在跳舞!)(搭電梯上去那一段很像仿生世界?)、在路上亂晃風雪真的好大、去了二戰被炸毀過的教堂,搭很高的電梯(教堂在大學中好適合古代遺跡那種影戲??)、晚餐和高中同學Y一起吃韓式料理(炸雞好吃)
1/7 從漢堡搭火車到阿姆斯特丹(雪地超級難拖)、火車擠到不行我甚至沒辦法去到我的座位(最��被塞到家庭包廂超尷尬)、出車站看到完美的日落(阿姆斯特丹是大晴天!!)、晚餐吃了港式燒臘
1/8 早上去了梵谷博物館、中間在市集晃但超冷(買了一杯不好喝的珍奶)、晚上去安妮之家(買了博物館卡貴死)
1/9 早上發現天氣超級好於是頂著冷風在市區拍照、又喝一杯珍奶才去國立博物館、看完出來後天氣依舊超級讚、吃了個熱狗堡、晚餐去吃歐姆蛋和小鬆餅、青旅來了兩個中國女生
1/10 臨時決定去羊角村因為今天天氣超級好、但坐火車的時候各種波折(第一趟搭一半被趕下車,後來要轉的車又被取消)、羊角村淡季沒什麼人然後運河都結冰了!、路上遇到的印度大叔請我和另一個台灣女生午餐和晚餐(後面一起玩)、晚餐吃泰式、一整天都好冷、晚上要回青旅的時候還發現渡船碼頭壞掉:)只好多走半個多小時
1/11 去了攝影博物館和朗伯特之家(都偏無聊)、天氣陰陰的而且沒有風大麻味很重、晚餐和昨天認識的台灣女生約荷蘭料理(店員超有趣哈哈哈)
1/12 從阿姆斯特丹坐火車到海牙、海牙乾淨多了、一開始電車還坐錯、下午吃了拉麵、晚餐吃泡麵
1/13 去看珍珠耳環少女(但博物館好小)、然後逛街、晚餐煮辛拉麵
1/14 鹿特丹一日遊、天氣好差沒去小孩提防
1/15 從海牙坐flixbus到布魯塞爾(車子晃到很想吐)、沿途荷蘭跟比利時都下大雪
1/16
1/17
1/18
1/19
1/20 結束一個人獨旅和媽媽在法蘭克福會合、去到紐倫堡、晚上聽了歌劇但只聽一半
1/21 羅騰堡一日遊、爬城牆好好玩、廣場看到一隻肥貓
1/22 從紐倫堡坐火車到慕尼黑、去了慕尼黑王宮、晚上突然怪風+下雨、晚餐吃了超級好吃的豬肘!厲害了!!
1/23 去了新天鵝堡但天氣不大好
1/24 海德堡
1/25 科爾馬、晚餐吃了好吃法餐
1/26 在德法瑞邊境城市巴塞爾
1/27 蘇黎世快閃+去到因特拉肯再到住宿小鎮
1/28 今天上少女峰(歐洲最高!!!)
0 notes
Text
精彩生活
H:生活不如意,有人稱苦難,有人卻稱之為精彩生活。「維沃的精彩生活」,沿路的遭難,完成夢想卻是甜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誰能從中領悟,誰就能從中體會到壺中洞天的美妙。」山川雲月皆素材,目見耳聽皆音樂。回憶夢想時光機,亦睡亦醒皆如意,「以一睡收天地之混沌,以一覺破今古之往來。」20240603W1
精彩語錄
好好對自己,一輩子沒多長;好好對別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上。
學會一個人生活,不論是否有人疼愛;做好自己該做的,有愛無愛都安然對待。
我們都擁有時光機,把我們帶回過去的,那叫回憶;把我們帶往未來的,那叫夢想。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去見識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有趣的人,吸收更廣泛的知識。無須他人過多的稱讚,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
人生最大的喜悅就是每個人都說你做不到,而你卻完成了它。
精彩詩詞
元‧薛昂夫《山坡羊‧大江東去》
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鬢影瓜田暮。
心待足時名便足。高,高處苦;低,低處苦。
宋‧黃龍慧開《春花秋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蘇軾《赤壁歌賦》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唐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送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鹹用
一軸煙花滿口香,諸侯相見肯相忘。未聞珪璧爲人棄,莫倦江山去路長。盈耳暮蟬催別騎,數杯浮蟻咽離腸。眼前多少難甘事,自��男兒當自強。
韓愈
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唐‧白居易《對酒》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贈衛八處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爲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對酒五首
作者:白居易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詩/卷449》
姊妹計劃: 數據項
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
君知天地中寬窄,雕鶚鸞皇各自飛。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
丹砂見火去無跡,白髮泥人來不休。
賴有酒仙相暖熱,松喬醉即到前頭。
百歲無多時壯健,一春能幾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昨日低眉問疾來,今朝收淚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望春風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果然漂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想要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夫婿,意愛在心內,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給看覓,月娘笑阮戇大獃,被風騙不知。
清‧紀昀《閱微草堂》
讀書如遊山,觸目皆可悅。
千巖與萬壑,焉得窮曲折。
煙霞滌蕩久,亦覺心胸闊。
所以閉柴荊,微言終日閱。
讀書隨處淨土,閉戶即是深山。
摘自《小窗幽記·集靈篇》
【古話今談】
每當讀起書來,不論身在何處,都像是清淨無染的一方土地;關上了門,靜下了心,便如來到幽深的山裡一樣自在。
低頭可見水中天
布袋和尚《退步》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醒
酒醉或昏迷後恢復正常。如:「甦醒」、「清醒」。《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你還醒著嗎?」。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覺悟、明白。如:「覺醒」、「醒悟」。
形
顯明、清楚。如:「醒目」、「醒眼」。
○警醒:ㄐㄧㄥˇ ㄒㄧㄥˇ1.警覺省悟。=警覺、警悟。「醒」文獻異文作「省」。如:「一語警醒夢中人」。紅樓夢˙第一回:「若蒙大開痴頑,備細一聞,弟子則洗耳諦聽,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淪之苦。」
大夢初醒
7.43
如夢初醒
7.23
如夢方醒
6.08
如醉初醒
6.08
如醉方醒
6.08
昏迷不醒
4.48
久夢初醒
3.86
一噴一醒
3.02
人事不醒
2.52
執迷不醒
2.52
槁蘇暍醒
2.52
醒聵震聾
2.52
獨清獨醒
2.26
局外清醒局內迷
1.15
清醒白省
1.15
清醒白醒
1.15
若醉初醒
1.15
一癡一醒
1.11
不醒人事
1.11
以酒解醒
1.11
噩夢初醒
1.11
幡然醒悟
1.11
惡夢初醒
1.11
獨醒獨清
1.11
發人深醒
1.11
眾醉獨醒
1.11
翻然醒悟
開心少女組
快樂歌
電影 開心鬼撞鬼 插曲
作詞:黎彼得
作曲:黃百鳴
編曲:杜自持
演唱:陳嘉玲/袁潔瑩/何佩兒/林穎媚
* 快樂就是雨夜漫步 說浪漫字句
手欲犯罪 卻末犯罪 風在面上吹
快樂就是午夜共話 醉亦扮未醉
不用顧慮 不用畏懼 此地有誰
快樂就是午夜共泳 結伴踏浪去
拋下面具 解下用具 沙地上亂追
快樂就是雨夜獨坐掛念舊伴侶
悲亦有淚 喜亦有淚 充滿樂趣
人人艷麗著靚衫 隨時亦讓你去取
長裙伴住有美腿 瘋癲起舞亦無懼
遺留地上腳印堆 為何步步向我追
靈魂蕩漾上太空虛 春風得意多歡趣
開開心心 青春幾歲 輕輕鬆鬆 趕走空虛
痛痛快快 瞭解快樂容易進取
開開心心 悲哀粉碎 輕輕鬆鬆 趕走空虛
你會永遠 置身快樂甜蜜裡
維基百科
《維沃的精彩生活》(英語:Vivo,中國大陸譯《蜜熊的音樂奇旅》,香港譯《蜜熊仔維沃》)是一部2021年美國電腦動畫歌舞片,由科克·德密科(英語:Kirk DeMicco)執導,奎拉·阿列格利亞·胡德斯(英語:Quiara Alegría Hudes)和德密科撰寫劇本,彼得·巴索奇尼撰寫故事。林-曼努爾·米蘭達、伊娜拉莉·西莫、柔伊·莎達娜、胡安·德·馬科斯·岡薩雷斯(英語:Juan de Marcos González)、布萊恩·泰瑞·亨利和葛洛莉雅·伊斯特芬擔任主要配音員。
上映時間: 2021 年 8 月 6 日 (美國)
導演: 科克・德密科
電影配樂作曲者: 林-曼努爾·米蘭達、 艾力克斯·拉卡默爾
製片商: 哥倫比亞影業; 索尼動畫; 天下一電影
配樂: 艾力克斯·拉卡默爾(英語:Alex Lacamoire)
故事描述隻獨一無二、熱愛音樂的蜜熊維沃,每天都和牠心愛的主人安德烈,一起在古巴人來人往的廣場演奏音樂,他們是默契絕佳的完美搭檔。某天,安德烈收到舊愛瑪塔桑多瓦邀請合奏的信件,不料卻發生一場意外,讓維沃必須依賴安德烈的姪女嘉比艾拉協助前往邁阿密,實現主人沒有完成的心願。
0 notes
Text
可信度高於80%。#老楊到處說,2023年7月31日
火箭軍司令、政委雙雙易人,傳聞證實。中國火箭軍真的出事,非同小可!
最近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出席亚斯本安全论坛,被问到美国招募中国情报人员的损失,他首度松口承认,10多年前,美国在中国的间谍网遭到重创,部分官员称其为“情报灾难”,主因有1名成员背叛,加密通讯系统疑遭破解,导致多达30名CIA成员被中国逮捕,至少有一CIA成员在北京某官方建筑内,当著一群中国安全人员面前遭处决。
伯恩斯是首位公开承认曾在中国境内发生特工网被破获的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公開承認美國在中國情報網被破獲的消息,其實也迂迴證實,新的對華情報網也已經重新建立,並開展其主觀認定的情報工作。在這個背景之下,秦剛免職,火箭軍將領集體出事,就更具有耐人尋味的意義。秦剛免職,是否具有所謂親美派背景,習近平對外交部摻沙子受挫,其實更重要的是,傅曉田是否具有雙重間諜身分,或燕子單飛的身分,無論是哪個燕子窩的燕子。略去不談。著重談火箭軍最近集中引爆的事。
一向謹言慎行的新加坡《聯合早報》也開始提到火箭軍的事。中国火箭军部队近日传出高级将领涉贪腐被调查,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军队高层党委把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提高领导备战打仗能力。
香港《南华早报》上星期五(7月28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军方审计部门,正对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副司令员刘光斌及前副司令员张振中展开调查。李玉超是火箭军自2015成立以来的第三位司令员,也是本次受调查涉及的最高将领。他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获晋升为中共中央委员。圍繞火箭軍的新聞,還牽涉到火箭軍前副司令員吳國華的去世。
中共火箭军前副司令吴国华去世三周后,其死讯才得以传出。官方称其“因病逝世”,但外界盛传他是自杀身亡。日前有吴的老同事前往吴家弔唁后发文慨叹,如今吴家“门庭冷落”,更披露吴是在家中厕所上吊身亡。据公开的资料:张小阳系中共元老张震的长子,有少将军衔,曾任总参三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吴国华的简历则显示,他从1995年起,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院长及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等职;2010年升任原第二炮兵副司令员;2012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火箭军成立后,担任中共火箭军副司令员。
7月28日,《南华早报》引述知情人士的爆料报道说,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审计署一直在调查火箭军现任司令员李玉超,以及他的前任和现任副手张振中、刘光斌,他们已于3月被带走调查,指他们“涉嫌贪腐”。外界据此推测,吴国华有可能因为捲入李玉超等人的贪腐案,才选择自杀以保家人和财产安全。外界一直有个说法,指中共体制内有不成文的潜规则,一旦涉嫌“犯事”的当事人在被拘捕前死亡,当局就会停止相关的调查,不再予以追究。
香港媒体《明报》7月13日也报道,火箭军司令李玉超缺席了6月份火箭军晋升将官军衔的仪式。火箭军高层出事的原因是什么呢?也是众说纷纭。主要的原因有两个:表面的原因是贪腐,而深层的原因是泄密。《南华早报》的报道中说,“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火箭军几乎所有的资深将领在获得提拔前都有好的名声。他们搬到北京总部后就开始道德沦丧,有更多机会跟国防相关的企业打交道’。”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7月26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征集全军装备采购招标评审专家违规违纪线索的公告,要追溯自2017年以来违规违纪的装备采购招标行为。公告称, “为营造装备采购招标评审良好生态,将开展装备采购招标评审专家违规违纪清查整肃治理活动”,追溯自2017年10月以来违规违纪的装备采购招标行为。(魏凤和是2018年升任国防部长的,这意味着魏凤和在火箭军的任期也要查。)
更有甚者稱,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儿子留美出卖了火箭军所有秘密。《华盛顿邮报》已经公开报道!中美尚未开战,中国最核心军队的所有机密早被美军掌握。美国总统拜登之所以敢说:“60分就可以拿下中国。”这才引起中国高层重视!
十年文革的疯狂,因为有二炮的老底子在,没有倒下。可历史却在这个时候拐了个弯儿:毫无顾忌地让劣币驱逐良币,大搞权钱色交易,扶持一批又一批根本就不入流不入眼的不三不四的、不务正业的、德才都不兼备的“四无”干部(无知、无畏、无廉、无耻)纷纷走上了领导岗位,为腐乱成一支“低俗、低级、低能”高中级领导干部队伍,为滋生“系统性、接续性、塌方性”的“窝腐窝败窝案”埋下了祸根……。
如果火箭軍的傳聞屬實的話,這意味著大陸軍隊的家底 都出卖给了美国中情局。如果如此,中国火箭军指挥层已经瘫痪,面临重新组建!
二炮由兵改军后,共产生三届班子,魏是第一任司令员!现在,第二任第三任司令员都被收走了,三个副司令员两个被收走了一个自杀了,三任装备部长两位被收走了一位自首了,其它目前已被收走的将官早在双位数上不断递增了……。发案不久就同时把装备、工程、科研、信息化的口子撕开了,涉及司政后装研学,党委、机关、基地几乎难以幸免……。在古今中外的大国正规军队的历史上,也都非常罕见的,真是令人发指,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1,習近平主軍以來,海陸空三軍的整肅未曾歇止過,最近劉亞洲案的塵埃落定,涉及的不僅是空軍,國防院校,其實也涉及到軍情部門,但唯一未曾觸及的就是火箭軍,這一次大面積引爆,所披露的震撼程度遠遠超過秦剛和傅曉田;
2,火箭軍是中國軍隊最重要的王炸, 火箭军是中国战略武器杀手锏! 這支部隊掌握着中国核武器部署和打击目标!如果和盤托出,無密可保,如果火箭軍的傳聞屬實的話,這意味著大陸軍隊的家底 都出卖给了美国中情局?把中国14亿人的性命都交给了美军?
3,戰略部隊的高級將領集體貪腐並不只是利益貪婪所驅,恐怕與失去信仰觀念理想追求,完全失去職業道德倫理最起碼的底線有關,軍隊的黨建形同虛設,這已經不是軍隊的問題,而是這支軍隊能不能打仗,有沒有戰鬥力的問題。
4,中國周邊戰略環境和安全形勢日益受到威脅,無論是台海有事,還是周邊有事,戰力不足以應對外敵,這江山還能坐得穩穩當當的的嗎?
0 notes
Text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飛行奬勵|多個熱門城市3至4月大量放位,包括札幌、台北、澳紐及巴黎等
[香港旅遊優惠]國泰航空飛行奬勵|多個熱門城市3至4月大量放位,包括札幌、台北、澳紐及巴黎等 https://www.jetsoday.com/%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5%84%aa%e6%83%a0%e5%9c%8b%e6%b3%b0%e8%88%aa%e7%a9%ba%e9%a3%9b%e8%a1%8c%e5%a5%ac%e5%8b%b5%ef%bd%9c%e5%a4%9a%e5%80%8b%e7%86%b1%e9%96%80%e5%9f%8e%e5%b8%823.html 大家平時咁努力儲咗咁多Asia Miles,諗到點用未呢?計我話用嚟兌換國泰航空嘅機票就最好!3至4月有多個熱門城市開始放位,包括札幌、台北、墨爾本、悉尼、奧克蘭、巴黎等!想最後衝刺去北海道滑雪或者呢排想放假去下旅行,咁就快啲上國泰航空網站兌換機票喇! 國泰航空飛行奬勵|多個熱門城市3至4月大量放位,包括札幌、台北、澳紐及巴黎等 3至4月開始放位喇!多個熱門城市包括札幌、台北、墨爾本、悉尼、奧克蘭、巴黎等!部份航點復活節都有得換!想最後衝刺去北海道滑雪或者想放假去下旅行,咁就快啲上國泰航空網站兌換機票喇! 立即兌換 可兌換航班詳情 航點(所有航班) 有大量放位既旅遊日期: 北京、西安、青島、成都 即日起至2024年3月26日 2024年4月9至30日 台北 悉尼、墨爾本 即日起至2024年3月25日 奧克蘭 2024年3月6日至3月25日 巴黎 達卡 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 班加羅爾、真奈 即日起至2024年4月14日 科倫坡 即日起至2024年3月26日 2024年4月9至30日 胡志明市、河內 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