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牛日式燒肉 餐點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台北中山|神牛日式燒肉 原來吃到飽也可以吃得很精緻
你有吃過精緻又吃到飽的日式燒肉嗎?烤肉我有吃過,但這麼精緻、食材又新鮮的日式燒肉吃到飽,這我還是頭一次體驗耶!!這家神牛日式燒肉建國店,就位在建國交流道附近,在一個非常低調的位置,到底有多好吃,可以在每次的用餐時間,人潮就很神奇的滿座?! #神牛日式燒肉 #神牛 #日式燒肉 #松江南京站 神牛日式燒肉
你有吃過精緻又吃到飽的日式燒肉嗎?烤肉我有吃過,但這麼精緻、食材又新鮮的日式燒肉吃到飽,這我還是頭一次體驗耶!!這家神牛日式燒肉建國店,就位在建國交流道附近,在一個非常低調的位置,到底有多好吃,可以在每次的用餐時間,人潮就很神奇的滿座?! 神牛日式燒肉在哪裡? 這家神牛燒烤店在捷運松江南京站步行約10分鐘左右的路程,在建國交流道旁邊,就可以看到該店啦! 神牛日式燒肉 交通 這家大概有20至30個座位,付費方式除了現金之外,還有提供信用卡付費。這是一家燒烤吃到飽的店,用餐時間約兩個小時左右。 神牛日式燒肉 環境 神牛日式燒肉 用餐環境 在用餐的同時讓我覺得蠻貼心的是,每烤一段時間,服務生都會來幫我們換烤肉架,除了可以讓食材烤得非常���均勻之外,還可以讓我們吃的很健康,不會因為烤焦的烤架而影響了食物的風味。 神牛日式燒肉 烤架 神牛日式燒肉…

View On WordPress
#food#taipeifood#上班族美食#俄羅��冰淇淋#台北美食#台灣美食#外帶美食#平價#平價美食#明治冰淇淋#神牛日式燒肉#神牛日式燒肉 中山美食#神牛日式燒肉 交通#神牛日式燒肉 俄羅斯冰淇淋#神牛日式燒肉 價格#神牛日式燒肉 小菜#神牛日式燒肉 座位#神牛日式燒肉 建國店#神牛日式燒肉 海鮮干貝#神牛日式燒肉 烤年糕#神牛日式燒肉 玫瑰鹽#神牛日式燒肉 環境#神牛日式燒肉 用餐環境#神牛日式燒肉 菜單#神牛日式燒肉 飲料櫃#神牛日式燒肉 餐點#美食#美食推薦
0 notes
Text
在朦朧交匯的地方
「當時的世界還太年輕,很多東西沒有名字,要表達時,還只能用手去指。」
這或許是我在吉隆坡的小印度區點早餐時,最貼切的寫照了。坐在門口的客人買了一份像氣球一樣,介於麵包與燒餅之間的食物,我想要點跟他一樣的東西,走進餐廳以後卻不知道要怎麼樣表達,只好吱吱唔唔地指著菜單上的照片,點了一個我覺得看起來最像的東西。
「現在沒有了,」店員說話的聲音裡有著南方的溫度,「因為⋯⋯,⋯⋯,要別的嗎?」,他說的話大概有七成以上我都沒聽懂,只能選了另外一個看起來也有點類似的餐點。上來的是一個圓圓、炸得酥脆的,像是蔥油餅灌了氣的圓形球體,配著椰漿與咖哩;咖哩的味道很淡,馬鈴薯的口感粉粉的,散在醬汁裡,粘著餅吃味道還不錯。我又點了一杯Lassi,乳酸飲料搭配著強烈的甜味,也算是吃印度料理的標準配備了。
那道菜叫做什麼名字來著?
我穿梭在小印度裡尋找可以購買伴手禮的地方,超市的架子上有著咖啡、祭拜用的香、果醬、油品和各式罐裝的湯,中心則放著幾個桶子,裝著各式各樣的香料。我最��在中央車站樓上的百貨公司買到了一袋有牌子的咖啡,和友人強烈推薦的咖椰醬。在巧克力展覽館買了據說台灣買不到的紅寶石巧克力以後,我叫了一台Grab共乘,到茨廠街Chinatown的一間西式咖啡廳,點了一杯混有荔枝汁與西瓜汁的「夏日時光」,開始寫下在吉隆坡的見聞,才想起早餐時那一道由咖哩、椰漿和酥炸餅皮構成的印度料理。
我們仍不知道那天所吃到的菜的名字。
古蘭經文在晌禮時響起。
吉隆坡的街道有一種專屬於熱帶的濕潤,卻又略顯清爽感的氣息,或許是源自於穆斯林的整潔感,讓街上不至於留下潮濕又沾滿泥濘的下水道氣味。Kuala Lumpur,漥流濘波,在泥濘渦流匯聚的川口;穆斯林在鵝嘜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建立了清真寺,後來英國人又在這裡建立了蒙兀爾哥德式風格的各式政府機關大樓。烏鴉們圍繞著河岸尋找用來築巢的枝枒,一群帶著頭巾的女大學生開心的和建築拍照。午後突然下起的雷雨,沖掉了膚色各異的觀光客們內心的躁動,他們靜靜地靠在騎樓下,聽著從清真寺裡傳來的古蘭經文。
時間像是被切割成片段,又像是從未停止流動。
在飛機上的馬來西亞歷史讀本裡寫道,在馬來西亞官方版本的建國史詩裡,馬來人從蘇門答臘遠道而來,「國破家亡的王子跟他的人民來到此地,重建他們曾經有過的國家」,後來就在此地生根,再也沒有回到海的彼端。市場裡,華人攤商所販賣的咖啡烏氤氳著芬芳,被熱帶的薰風給吹到好遠的地方。一個淡米爾小販向我介紹美麗的蠟染披肩,我用不甚流利的英語向他談價,最後買了中意的商品收藏。陽光和煦地灑在遮陽用的帆布上,一個個離散的音符抖落四散,在巴剎隨風搖曳的招牌裡、在城市喧囂的車水馬龍裡、在鐵路車站的電風扇裡鼓動。從北方漂流來此的天地會成員,以及乘著季風遠來的斯里蘭卡海商,還有終於落地生根的印尼王子,都隨著河流平穩地流淌成時間,緩慢地在歷史裡延長,成為一首不會結束的曲調。
古蘭經文在晡禮時響起。
吉隆坡舊火車站裡的食堂裡販售著泥爐烤雞,熱氣裹著香味四溢。鏡頭無法捕捉舊站建築的美,在夕陽下卻映襯得特別美好,一組攝影團隊在在火車站前幫一對男女拍著照,我竟然有點分不清他們究竟是在拍婚紗照還是在角色扮演。河流安靜地穿越城市緩緩前行、鐵路向著巴生的港口一去不復返,我看著站前的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畫出了一個無法供給行人通過的圓環,快得像是下一秒就會像老虎一樣,全都溶解成奶油。
時間明明從未停止流動,卻又被蒙太奇式的切割開來。
我鑽進歷史的縫隙裡,迎面而來的時間將我的身體打濕。像是駱駝穿梭在漫長的絲路上,回首曾經漫步過的經文。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裡,看著陳列在玻璃展櫃裡的硬幣,串成一條長長的時間軸,從絲路的盡頭牽繫上另一個盡頭:是倭麥雅的,是阿拔斯的,是法蒂瑪的;是庫德人的埃宥比,是波斯人的薩非,是蒙古人的蒙兀兒⋯⋯遙遠的信仰,和禱告的聲音,被逐漸帶到星羅棋布的千島之海。國家清真寺裡的導覽員向我介紹他們的宗教建築的特色:幾何圖形、排除畫像的設計,以及四處刻有的阿拉伯文書法——他說,普羅大眾的馬來人其實是不懂阿拉伯語的,就像華人並不真的懂南無阿彌陀佛或唵嘛呢叭咪吽。但禱告時的虔心,或許便能夠克服語言的鴻溝,將心裡所祈願的平靜,真實地傳達到所愛的神那裡。
清真寺地板的涼爽,透過襪子輕輕碰觸我的肌膚。
古蘭經文在昏禮時響起。
或許因為地處熱帶的關係,即使在週末,也能感覺到吉隆坡的夜晚和白天彷彿是不同的世界。白天杳無人煙的獨立廣場,到了晚上聚集了好幾台餐車,人們帶著孩子們在舊政府大樓前騎單車、吹泡泡,閃爍的霓虹讓城市的故事變得鮮艷起來;茨廠街的夜市裡已經開始被攤販們擺放的桌椅擠得水泄不通,車流難以行進,街邊販賣的肉乾瀰漫可口的香氣,一口咬下鮮甜酥脆,我又挑了幾串沙爹、幾份炸串,還買了一份峇里島��叉燒飯。慢慢轉移到星光大道Bukit Bintang,街頭藝人在地鐵站前高聲歌唱,觀眾們為了傾聽他們的歌聲,在人行道上圍成一個難以跨越的圓。適逢佛誕節的花街遶境,馬路上實施了交通管制,來自世界各國的佛教徒搭著一輛又一輛花車,向周圍的人撒下祝福。
我踏進一間有伴唱帶的酒吧,店裡客人寥寥無幾,點了一杯可樂,在吧檯坐下,一個店員用簡單的英語跟我攀談,她告訴我她是從緬甸來的華人,一個弟弟在台灣學中文,一個妹妹則已經在台灣結婚生子:她給我看弟弟和妹妹的照片,表情中滿是驕傲。老闆娘是客家人,我隨口唸了幾句台灣捷運廣播裡的客家話:承蒙您、恁仔細,她卻一頭霧水,我問他,那在馬來西亞的客家話裡怎麼說「謝謝」,她答了我一句「唔該」——但是用的是客語發音。哈哈,溝埋一齊做瀨尿牛丸呀,我想,在點唱機上點了一首林憶蓮,一首周杰倫,就算開不了口也至少還有你;一個日本客人點了一杯啤酒,倒進杯裡都變成了鄧紫棋的泡沫。老闆娘一時興起,問我們打烊以後要不要一起去深夜的亞羅街嚐點街頭美食——我們在熱炒店裡點了五人份的雞翅、一大盤炒麵,還有馬來西亞人最愛的「拉拉」——我以為那是福建話「蜊仔(la-a)」的訛寫,但吃著吃著,眼前的蜊仔像是在我眼前唱起了拉拉Land。
我想起在前一晚,背對著人潮走進書店,在店裡物色有趣的英文書籍,彷彿自己是一具遠渡重洋的幽靈,正在搜羅已經死去、卻未被埋葬的故事碎片。這樣就好了。知道故事並不會這樣結束,這樣就好了。知道時間並不會在我們身上劃下句點,這樣就好了。知道那些藏在伊斯蘭博物館的時間軸,那些在國家清真寺裡計算禮拜的時鐘,知道書包裡的小說,並不是歷史的終局。我心想這樣就好了。
我喜歡吉隆坡那種聚集了所有的歷史,卻又還沒寫好結局的樣子。
古蘭經文在宵禮時響起。
飛機上,我打開電子書閱讀器,繼續閱讀還沒讀完的馬來西亞史書籍:故事裡葡萄牙攻破了馬六甲,白人拉惹「繼承」砂拉越,不列顛與荷蘭瓜分馬來世界,還有試圖建設美好世界的殖民者萊佛士和瑞天咸。飛機起程往北,窗外天氣晴朗,雲朵在飛機旁滾滾飛躍。
我又聽見古蘭經文,在晨禮時被想起。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家人的拿手菜
藝文世界副刊
魯秋琴
2025-04-24
廚房是家的心臟,每道菜���都是記憶的載體。那些在煙火裡流轉的氣息,宛如巨石之下的伏流,涓涓細流,敘述著家族的飲饌傳奇。
我家掌廚的位置總是歸於手藝超群之輩,從他們踏入廚房的那一刻開始,料理台成了一個神奇的舞台,轉眼間,就端出了一道道拿手好菜。
在母親的調理下,廚房總是瀰漫著淡淡的油蔥香,佐以九層塔與香菜,那股清爽的台式風味,恰如母親的個性,平實中透著優雅。歲末年終時,母親細心挑出金針、豆芽、香菇,再配上切絲的豆乾與醬瓜,精心炒製成「什錦菜」。
這道家常菜像一根臍帶,細細勾連起父親少小離家的無奈,也串起歲月深處的牽掛,正如清朝詩人、散文家袁枚撰寫的《隨園食單》所言:「食能慰鄉思,方是真滋味。」那一口吞下的不僅是菜餚,更是苦澀又溫柔的鄉情。父親低頭啜泣,淚珠簌簌落入碗中,鹹了菜,也濃了情。
婆婆燒得一手地道湘菜,手起刀落,煎炒煮炸如行雲流水。熱油翻騰間,紅椒、剁椒、青椒齊上陣,瞬間喚醒食欲。她做的剁椒魚頭,魚肉鮮嫩,椒香四溢,辣得讓人舌尖發麻卻又停不下筷子。那股辛辣,彷彿點燃了舊厝的街燈,把我們帶回眷村,左鄰右舍相聚繡花,養雞貼補家用,偶爾偷閒湊成一桌衛生麻將,在吆喝聲與辣香裡度過的日子。
每當婆婆來小住,恰逢父母也來訪,湘辣與台式清淡分庭抗禮,為了家中那兩個吃不慣香菜、也吃不了辣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我得在電飯鍋裡蒸些鹽水雞、三色蛋來安撫美國胃。餐桌上,台味、湘味、美式口味各占一方,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各自安好。
長輩漸老去,不再參與廚事時,接棒的竟是外子。��效法司馬懿潛伏多年,自創了一道「陽春蛋炒飯」。訣竅是蛋黃與蛋白分開打散,首先將蛋液入鍋炒香,再徐徐倒入米飯,以猛火快炒,使每顆米粒都裹上金黃蛋香,最後混入蛋白,出鍋時,黃白分明,油潤噴香,粒粒生輝。
《隨園食單》提起:「炒飯看似樸素,然火候與翻炒功夫乃成敗關鍵。」向來恪守「君子遠庖廚」的外子竟然無師自通,掌握要領而一戰成名。女兒特地邀請同學來品嘗,偏偏外子設下「配額制度」,每月限量供給,必須預約,否則概不接單。一道尋常炒飯,在他的操作之下,藉著蛋香、飯香與限量配額,竟成了稀世珍饈。
三國隨著滾滾長江遠去,兒女相繼離家後,兩個來自不同省分的人,改變了南轅北轍的口味,轉為減鹽和少糖少油的清粥小菜。此外,每逢過年,韓籍媳婦總會煮上一鍋熱騰騰的年糕湯,她將牛肉細細燉煮,湯汁濃郁醇厚,年糕軟糯滑潤,搭配海苔與金黃蛋絲,色香味俱全,一股暖意直透心扉。
舉箸之間,窗外寒風呼嘯,室內爐火正旺,一家人圍坐,湯羹盈碗,歲月靜好,仿若白居易《問劉十九》詩中所言:「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們沒喝酒,卻都各自沉醉在舌尖上的鄉愁中。
廚房不僅是炊煙升騰的地方,更是時間的容器,盛裝著記憶與情感。從母親的油蔥香,換上婆婆的辛辣味,看著外子把炒飯當成籌碼,而媳婦又接上了韓式年糕湯,每道菜都攜帶著一段人生風景,繁華落盡後,依然餘韻裊裊。偶爾學兩三道拿手菜,伴著往事細細烹煮,在那人間煙火中,守護著熟悉而真切的味道,將平凡的飯菜煨成一首有味道的詩。(寄自加州)
1 note
·
View note
Text
飲食魔幻錄
H:「民以食為天」,食到最後幻又怪。從小在口中的食衣住行育樂,以食為首。其來自「民生主義中, 提到人民有六大需要是指:(一)食、衣、住、行:為物質生活所必需。 (國父孫中山先生原著)(二)育、樂:為精神生活所必需。 「食、衣、住、行、育、樂」是民生的六大需求,因此如果從利用數位科技來創業的角度來看,成功顛覆這六大需求的任何一項,都必然產生巨大無比的影響和商���。」中華民族常自傲「地上跑的、走的、爬的、天上飛的、水裏游的,幾乎所有可以吃的東西,不管是海裏的、還是地裏的, 哪怕是看來最噁心的東西,中國人都會貪婪的送往嘴裏。」 坊間亦有言:「凡是背向天的,無論是動物、魚或昆蟲,中國人都吃。」#飲食可編成食知錄,辭典或百科。20250306W4
博客來介紹:
飲食魔幻錄(增訂版)
ISBN13:9789887624523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作者:杜杜
出版日:2023/02/24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飲食魔幻錄(增訂版)》結集了杜杜在《明報》專欄發表的短篇文章,增訂版新增兩篇文章,暢談飲食及菜色、由食物所衍生的想像和藝術,探討它們在日常生活與藝術世界中的角色。全書大量地引經據典,提及不少飲食相關的小說、散文,甚至附上一些小食譜。內容多樣又精彩豐富,插圖精美吸引。本書為香港文學館的香港文學經典復刻書系之一。
作者簡介
杜杜,江蘇揚州人。上海出生,香港長大,現居紐約。中學時就讀華仁書院,接受愛爾蘭耶穌會神父的天主教教育,思想背景深受其影響。其後在香港大學攻讀英國文學和比較文學。興趣是電影,立志做作家,最後主要從事教育工作,現已退休。其作品散見於香港報刊,結集作品有《瓶子集》(一九九五)、《非常飲食藝術》(一九九七)、《另類飲食的藝術》(一九九九)、《飲食與藝術別集》(二OO二)、《飲食調情》(二O一六)、《甜美的悠閒》(二O二一)等。
目次
【目錄 】
怪雞與龍蛋
夏日雞蛋幻想曲
奇異的果實
荒誕奇幻的飲食世界
靈異魔幻飛魚肉
仙境飲食奇觀
有靈性的鮭魚
罐頭的疑惑
牙齒狂想曲
牙齒的歡樂
嘴的聯想
腐臭神奇臭豆腐
可吃可玩的麵粉公仔
冬日年糕的祝福
樸素家鄉味 童年焦麵和西班牙炒麵包
蠶蛹與禾蟲
嬌俏輕盈的貝奧奇麵包
奪寶奇兵漢堡包
鴨子也升仙
歡樂賓治
名家論味精
素食者的無奈
食肉者的矛盾
危機重��的廚房
讀聊齋一嘗鬼味
乞丐的食物
吃的屈辱
浪漫的地痞小館
飲食的忘我境界
雞蛋的美學
飯桌的瓦解
無中生有鼠尾湯
愛物惜福說殘羹
神奇廚藝大觀
中產階級的晚飯
溫柔的牛油麵包
奇方妙食解相思
秋天的飯盒
羹調天下安(上)
羹調天下安(下)
杯子夢幻曲
檸檬茶與阿拉丁
書摘/試閱
〈神奇廚藝大觀〉
天下萬般事物無不相連共通:治大國若烹小鮮,做小菜如搞藝術。水果沙律做得精巧甜美,引致的精神愉悅不下於一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一席滿漢全席的震撼力,相等於長達五小時的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喜歡讀書的人偶然會動筆寫文章;食家何妨趁興之所至,洗手下廚作湯羮,體會藝術創作背後的情味。我想寫一篇即興小品,於是炒出了一碟滑蛋蝦仁;我想寫一首情詩,於是調來一杯玫瑰賓治;做醃篤鮮獨缺本家的金華火腿,實行靈活變通,把意大利的聖但尼火腿借來頂替,效果特佳;那就是翻譯。
清初學者錢泳在《履園叢話》第十二卷〈治庖〉一則裡面説過,作文必需先讀書,欲下廚必需先買作料:「未有不讀書而作文,不買辦而治庖者也。譬諸魚鴨雞豬為《十三經》,山珍海錯為《廿二史》,蔥菜薑蒜酒醋油鹽一切香料為諸子百家,缺一不可。治庖時寧可不用,不可不備,用之得當,不特有味,可以咀嚼;用之不得當,不特無味,惟有嘔吐而已。」但是題材不等於是作品。山珍海味沒有高明的廚師去調理,神奇也可以化作腐朽;廚藝精湛者,有本領把青菜豆腐煮出雋永鮮味,正如出色的作家,能夠把日常平凡的題材,處理成動人的故事。
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亨利菲爾丁在《湯姆瓊斯》的開卷第一回裡就呼應了錢泳的看法。他說紳士和腳夫的晚餐吃的都是牛肉,分別在於調味配料和排場。同樣地,藝術作品的優劣,不是決定於題材,而是看作者如何將題材處理得宜。亨利菲爾丁又說小説家不過是包伙食的廚子,要迎合花錢的大眾口味。他並且如此結束了第一回:「好了閒話休提,我們既然向諸君預告了菜單,那就馬上獻出第一道菜來娛樂大家。」
吃好菜固然是一流娛樂,做好菜也是上佳的生活調劑。披頭士約翰連儂生前説:「作曲作得悶了,我喜歡烤麵包給好朋友吃。」 熱烘烘香噴噴的麵包一出爐,其滿足感不下於譜成一曲〈黃色潛艇〉。法國作家普魯斯特也曾指出作家和廚師的共通之處:「我完全沈醉在用詞造句的樂趣之中,正如㕑師純為滿足自己的口味而做菜。」普魯斯特的一部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裡面,果然俯拾皆是美味可口的菜式和點心。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那喚醒幸福的梅達林小甜餅。藝術和廚藝之所以共通,是因為兩者皆訴諸官感。音樂滿足聽覺,美術滿足視覺,而食物滿足味覺和嗅覺。至於文學,則透過文字間接地滿足所有的官感。藝術不同哲學;哲學是抽象思維,而藝術裡面即使有抽象思維,也必須通過官感的描述去表達。
《追憶似水年華》裡面的廚娘房素娃,被提升為偉大的藝術家,「除了一般常用的基本作料如雞蛋、肉片、洋山芋、糕餅之外,房素娃更會得因時施材。田園的收成,漁夫的所獲,鄰居的禮物,市場的運氣,和她本人的才華,都能使我們的菜譜有如聖堂門廊上的四分葉狀雕刻一般,反映出四季的節奏和生活上的小波折;我們有菱鮃吃,是因為魚販保證新鮮;有火雞吃,是因為房素娃在菜市場看到這美麗的生物;有雜菜骨髓,是因為她還未試過煮這菜式;有菠菜,是因為要換口味;有杏子,是因為難得;吃醋栗,是因為再過兩個星期便過造了;有覆盆子,是因為史璜送給的;有櫻桃,是因為園中的櫻桃樹兩年來第一次結出果實;有奶油乳酪,是因為我小時候愛吃;有杏仁蛋糕,是因為她前一天早已訂好了的;有奶油圓蛋糕,是因為輪到我們捐贈教會了。吃罷這一切之後,房素娃再呈上一道朱古力奶油,這是我父親最心愛的點心。這道點心輕盈有如即興的樂章,並且展示了她所有的才華。如果有人夠膽子説:『謝謝,我不餓,不想吃。』那他就會立即被房素娃列入黑名單,被視為不懂欣賞藝術的俗人。如果有人吃得不徹底,在碟上剩下殘餘的話,也是極為失禮的行為,就好像演奏未畢,就當著作曲家的臉提前離場。」
房素娃這廚娘既然是藝術家,那麼她做出的食物自然都是藝術品。一粒豌豆,一棵蘆筍,在普魯斯特細緻入微的觀察之下,都成了寶物。「廚娘在剝好豌豆之後,我就逗留在桌邊檢閲那一排一排整齊有序的豆粒,彷彿是碧綠的彈珠。但是最使我入迷的是蘆筍,尖端處顯著佛青和粉紅,一路上細緻地點染著淺紫和蔚藍,然後再不經意地在腳根處轉成脫俗的熒光透明白色,腳根處還沾了一點泥土。這超凡入聖的色彩,令我相信這蘆筍乃是天外纖巧的精靈幻化而成;這蘆筍有黎明的光華,彩虹的顏色,黃昏的藍影;它們構成蘆筍寶貴的特質。在吃完蘆筍的夜晚,這些精靈(既抒情又粗俗,一如莎士比亞夢中的仙子)給我開了一個玩笑,把我的尿壺幻化成香水瓶。」
普魯斯特在描繪家常最細微的事物亦往往流露了出其不意的魔幻。小小的一棵蘆筍,在作家細緻的筆觸之下,變成了色彩明艷的天外精靈,彷彿會得趁廚娘轉身之際,一一向廚房的窗外飛升而去,重投陽光的懷抱。一切的蔬菜水果,無非是陽光孕育而成的彩色和氣味。原來太陽就是最偉大的煉金術士,憑著自身的熱和光,把一粒種子從黑沉沉的泥土中引發出來,伸展生長,幻化成綠葉金果。法國文豪域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俗譯《鐘樓駝俠》)裡面,沉迷於煉金術的僧侶斷言:「金不是金屬;金就是光。」亦即是說,太陽就是金,是一切生命和價值的泉源。廚娘利用水火將大自然的各種植物生物再度加工,變成美食:會跑會叫的豬靜止為紅艷艷香噴噴的火腿;堅硬的蘋果成為瓶中柔軟的果醬;這也是另一種煉金術吧。各種美食如同百川匯海一般送到人的口腔裡,再滑進腸胃,分化成滋養生命的營養素,餘下渣滓就是金黃的液體和固體。原來這是精靈給我們人類開的一個玩笑:尿壺中的金黃液體,正是另類香水。
〈讀聊齋一嚐鬼味〉
廣東人喜歡借鬼作為終極形容。美麗是鬼咁靚,醜陋是鬼咁肉酸,好是鬼咁好,壞是鬼咁衰。此外有鬼咁麻煩,鬼咁好相處,鬼咁有錢。好朋友是老友鬼鬼,倒霉起來是做鬼都唔靈,一錢不值的東西鬼都唔要,慘的時候是做鬼好過做人。還有鬼咁凍、鬼咁熱、鬼咁遠、鬼咁近、鬼咁平、鬼咁貴。稱外國人為鬼佬,漂亮的東西又說鬼火咁靚。好醜都是他,簡直是一網打盡,無鬼不歡。真是鬼咁好笑。不要忘記,還有鬼咁好味。
然則鬼真的好吃嗎?
以鬼稱食物的,彷彿只有一味油炸鬼,但地方性的小吃,或者還有以鬼命名的吧?孟加拉有一種血紅極辣的辣椒,就叫做鬼辣椒。那是借來形容那辣味會在你的舌頭上突然散發出來,出其不意,如同鬼魅。但是真正的油炸鬼,只有在地獄中才能一嚐真味。小時候遊虎豹別墅,至今記憶猶新。一輩子再也沒有見過更臃腫滑稽的彩色雕塑了。那些裸體美人,奇珍異獸,簡直是Camp的祖宗。當然還有地獄變;生前惡人,死後在阿鼻地獄受各種苦刑,拔舌挖眼,開肚抽腸,上刀山,落油鑊,終於變成油炸鬼。兒時看了嚇得發抖,回家做惡夢。如今卻忽發奇想:把鬼來開肚斬件,火燒油汆,莫非是要將之吃掉?
但丁的《神曲》中有地獄篇,而地獄的最底層困住了撒旦。這地獄之王半個身子陷在冰下;雖無六臂,卻有三頭,作紅、黃、黑三色;三副蝙蝠巨翼,六隻流淚兇目;那三張冒著血泡的嘴巴,都在同時間啃吃惡鬼:中間的嘴巴在吃出賣耶穌的猶大。猶大的頭已經納入撒旦的口中,雙腿垂在口外掙扎擺動如同划槳;猶大背上的皮也給撒旦的利爪完全撕掉了。其餘的兩張嘴巴吃的分別是布魯斯特和加西亞斯,卻是腳在內,頭向下。這三個被撒旦吞吃的惡靈都是欺師滅祖的叛徒,受到終極苦刑。至此,但丁的導師維吉爾也只有嘆道:「我們甚麼都看過了。」
可不是。我們以為吃人是最大的禁忌,卻原來還有吃鬼在後頭。《聊齋誌異》第一卷裡面有一篇〈咬鬼〉。話說有某翁者,夏月晝寢,朦朧間見一女子掀簾而入,以白布包頭,穿喪服麻裙。翁還以爲是鄰婦來訪妻子,但又轉念:為何會穿喪服入人家?正疑惑中,女子已出。細看,女子約三十餘,顏色黃腫,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漸漸逼近掛床。他只得裝睡,以觀其變。其女子竟攝衣登床,壓腹上,覺如百鈞重。心中淸楚,卻不能動彈,不能呼救。女子以嘴貼他的臉,只覺其嘴尖如喙,冷如冰,寒氣透骨。情急之下,出盡氣力咬那女子的頰骨,齒沒於肉。女子負痛而去。翁但覺血液流於頰上,濕流枕畔。翁事後告之家人,皆笑說只是惡夢而已。但相與檢視,如屋漏之水,流枕浹席。伏而嗅之,腥臭異常。翁乃大吐。過數日,口中尚有餘臭云。
值得注意的是此女鬼流的不是血,而是似「屋漏之水」之物。換言之,是髒臭液體。這皆因人鬼有別:人有血氣,鬼沒有。《聊齋誌異》中另有一篇〈噴水〉,其鬼狀如老嫗,短身駝背,白髪如帚,冠一髻,長二尺,環走時竦急作鶴步,行且噴,水出不窮。後來在日間掘出此鬼之屍,如所見狀,面肥腫如生,令擊之,骨肉皆爛,皮肉盡清水。
這裡的還只是清水,到了〈咬鬼〉中的鬼,則是「屋漏之水」,當然髒穢不可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竟然也有〈屋漏水〉之條:「屋漏水,氣味辛,苦,有毒。但能治被狗咬之傷口,可以用水澆屋檐,取滴下之土敷在傷口上,有效。」這當然不足信。
這篇〈咬鬼〉,真正直接道出了鬼的滋味,描繪入微,叫人看了食不下嚥,絕對不敢以身試法。《聊齋誌異》描寫鬼怪百態,不但繪聲繪影,還寫出味道。〈小髻〉一篇,又寫鬼怪的氣味。話說怪異小人被擊之後四散,「惟遺下一小髻,如胡桃殼然,紗飾而金線,嗅之,騷臭不可言。」蒲松齡果然是一代誌異宗師;在他筆下的鬼怪妖異,不但具有千奇百怪的形態:美艷、嬌憨、兇殘、醜陋、詼諧,更加有具體的氣味和味道,一步一步地以特異的真實逼近讀者。
維基百科:
古怪食物 編輯
《古怪食物》(Bizarre Foods with Andrew Zimmern)是一個旅遊美食節目,主持人為安德魯·席莫(Andrew Zimmern),在旅遊生活頻道(TLC)播出。第一季在2007年2月26日日正式開播。
古怪食物
Bizarre Foods with Andrew Zimmern格式美食、旅遊主演安德魯·席莫國家/地區 美國��數20每集長度60 分鐘播出資訊首播頻道旅遊頻道
亞洲: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播出日期2006年(試播)—現今各地節目名稱中國大陸飲食奇趣錄台灣古怪食物港澳古怪食物外部連結官方網站主持人曾拜訪過的國家 Countries visited by Andrew Zimmern on Bizarre Foods (up to episode 34, including unaired episodes). Blue dots indicate when a specific city was visited.
此節目主要以美國人的觀點,介紹世界各地他們認為的令人作嘔、特別且古怪的食物。每一集中,席莫會介紹某一國家或區域的食物,完整呈現食物的取得、供應以及品嘗的過程。
此節目原本片長只有一小時,稱為《亞洲古怪食物》(Bizarre Foods of Asia),不斷地在旅遊頻道播,且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2006年底,節目改為每周播出一小時,著重一樣的題材,主持人也一樣為安德魯·席莫。
另外,此節目的形式與另一節目《波登不設限》(Anthony Bourdain: No Reservations)相當類似;後者比較像是一個介紹旅遊、特別食物和夜生活的綜合體,而前者主要呈現民族食物以及當地文化,特別是美國人覺得新奇怪異的事物。
席曼在節目開始和結尾時,都會說同一句話:「只要它看起來好吃,就吃吧!」[1]
亞洲:日本、泰國、馬來西亞
第一季
編輯
首播日期拜訪地點奇特食物12007年2月26日菲律賓鴨仔蛋、椰子蟲、麵包夾冰淇淋、紅樹林蟲、水蟋蟀、五號湯(牛直腸和睪丸湯)22007年3月5日摩洛哥牛心、包餡的胰臟、烏賊、水煮小牛腦32007年3月12日厄瓜多豚鼠、檸檬螞蟻(lemon ant)、椰子蟲、chicha42007年3月19日西班牙洛磯山脈蠔(牛睪丸)、小鰻魚、鳳梨和海帶gelees、豬頭52007年3月26日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河鼠、負鼠、特大啃(去骨烤火雞內塞去骨雞和鴨)、豬內臟、松鼠、鯔魚、魚卵、短吻鱷62007年4月2日英國羊雜、野兔、豬頭肉凍、牛心和骨髓、鰻魚凍、餡餅和羊芋泥72007年4月10日亞洲(試播重播)生吃青蛙和活蛙心、蜥蜴清酒、烏龜、蝙蝠、燕窩、蝦醬、榴槤82007年7月9日千里達及托巴哥中南美蜥蜴、conch(一種螺類)、豬腳、牛蹄湯、鯊魚、三明治92007年7月16日墨西哥蚱蜢披薩、章魚、蚊子蛋、犰狳、海灘貝類料理102007年7月23日阿拉斯加白鯨���弓頭鯨魚油、海豹湯、海象、發酵魚頭、駝鹿鼻凍、麋鹿披薩、岩雷鳥、白魚冰淇淋112007年7月30日台灣臭豆腐、雞仔蛋、雞冠、雞卵巢、生豬肉、烏骨雞雞睪丸、酥炸蜂蛹122007年8月6日紐約市特別來賓:安東尼·波登
象拔蚌、活龍蝦、蛆蛹、捕鳥蛛、照燒蟑螂、水母沙拉、鵝腸132007年8月13日越南響尾蛇心和曬乾骨頭、麝貓咖啡、豬耳朵、蠶、蠍子、烤麻雀、牛鞭、鱟2008年2月26日精選地點精選第一季最佳古怪食物:鴨仔蛋、雞卵巢、樹蟲、鰻魚凍、 河鼠、章魚和鹽汁。另外也放入未公開畫面和第二季的預告
第二季
編輯
首播日期拜訪地點奇特食物142008年3月4日北京蟬、海馬、海膽、煮驢肋驢尾和驢皮、乾樹蜥、海參、駱駝腳、豬肚、dao jiao、蛇鞭、油炸鹿鞭、犛牛鞭、海螺152008年3月11日冰島冰島發酵鯊魚肉(醃鯊魚)、烤善知鳥、slatur(一種血凍)、羔羊熱狗、挪威海螯蝦(用地熱泉水烹煮)162008年3月18日聖彼得堡鹽醃魚、羅宋湯、牛舌、克瓦斯、鯡魚薄餅、salo、醃七鰓鰻、棕熊肉、魚子醬、俄羅斯烤肉172008年3月25日明尼蘇達豬腳、鹼漬魚、魯賓三明治、義大利麵和肉丸、短吻鱷串、照燒鴕鳥、野豬肝、腦和睪丸、鹿肉、德國酸菜派、炸雞胗、花生漢堡(夾花生醬和美乃滋)、鯡魚卵182008年4月1日波利維亞羔羊腎、牛百頁、牛鞭湯、內臟併盤、大羊駝腦和舌、生牛肉、醃豬腳、羔羊肉乾、豬內臟、mocochinchi(如同花生牛奶)、大羊駝肉乾、chuno(一種馬鈴薯食物)、山竹、犰狳、野豬、藜麥、Titicaca Orestias(淡水魚類)192008年4月8日智利鮑魚、Pacific razor clam(蛤蠣)、牛乳房、血腸、lucuma汁(一種亞熱帶水果)、驢奶、牛臀三明治、藤壺、淡菜、海帶、馬肉、康吉鰻、水煮牛睪丸和陰囊、羊血糕202008年4月15日中國廣州烤魷魚、點心、雞腳、鴨腳、龜湯、乳鴿、蠍子、乳豬、涼拌海蜇皮、蟹卵蛋捲、木耳、田雞腿、60公尺長麵條、stinkhorn(一種菇類)212008年4月29日印度 - 德里Pomfret(一種鱸魚)、扁豆、腦咖哩、羊肝和羊腎、印度燒餅、山羊和羔羊睪丸、paneer(一種南亞起司),���煮香蕉花、香蕉樹嫩莖、水果三明治、panipuri(印度油炸小點)、lassi(優格飲料)、羊肉丸、gushtaba、薄餅
參考文獻和註解
1 note
·
View note
Link
0 notes
Text
關西5日旅遊第2天晚上在京都心蘭吃相撲鍋
領隊帶我們通過八坂神社後穿越過馬路到達花見小路對面時,告訴我們傍晚5:00時在對面的京都心蘭那棟樓用餐,我們逛花見小路的時候剛好下雨,很多店面也沒有開,走到底就是建仁寺,走馬看花就四處亂晃,時間到了就走回來到京都心蘭前面等待用餐。

可能這裡都是團客在用餐的地方,走進去之後要上2樓,要準備去吃相撲鍋,這裡的建築都有點年代了,可能一不小心就走到後面的巷子。

桌上滿滿的都是相撲鍋龍蝦海鮮拼盤大餐,鍋子是2人共用1個鍋子,拼盤裡還有各式的丸子與花枝、豆腐等等,青菜都已經下鍋了。

相撲鍋裡面已經有好多料了,不過我最喜歡吃的是排骨酥,吃到鍋子裡面有空間時就把海鮮龍蝦等放進鍋裡面煮。

旁邊也有牛肉與豬肉片,2人吃差不多份量剛剛好,肉與海鮮不能續,只有豆腐與蔬菜可以續,不過我們能把鍋子裡面的東西吃完就很厲害了。 延伸閱讀: - 下遊覽車走路去祇園花見小路經圓山公園到八坂神社 - 下雨天走伏見稻荷大社的綿延不絕紅色的千本鳥居 - 在京都嵯峨嵐山的渡月橋與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附近閒晃 - 到渡月橋旁名產店樓上嵐山餐廳(レストラン嵐山)吃壽喜燒 - 在京都龜岡站搭乘嵯峨野觀光鐵路電車沿河谷欣賞風景 Read the full article
0 notes
Text
[香港旅遊優惠]星宇航空貴賓室|精品型STARLUX Airlines Lounge相片公開!一文看清使用資格、開放時間!即將飛香港?
[香港旅遊優惠]星宇航空貴賓室|精品型STARLUX Airlines Lounge相片公開!一文看清使用資格、開放時間!即將飛香港? https://www.jetsoday.com/%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5%84%aa%e6%83%a0%e6%98%9f%e5%ae%87%e8%88%aa%e7%a9%ba%e8%b2%b4%e8%b3%93%e5%ae%a4%ef%bd%9c%e7%b2%be%e5%93%81%e5%9e%8bstarlux-airlines-lounge%e7%9b%b8%e7%89%87.html 早前取得台北桃園至香港客運定期航權、以台北為基地的星宇航空 STARLUX Airlines,在開航初期已在台北機場經營貴賓室 (Lounge),由於將會有更多航班在第二航站樓 (T2) 經營,所以將會推出第二間機場貴賓室,方便乘室使用,暫未知道香港航線在哪一個航站樓。 星宇航空貴賓室|精品型STARLUX Airlines Lounge相片公開!暫定飛香港每週15班航班 早前取得台北桃園至香港客運定期航權、以台北為基地的星宇航空 STARLUX Airlines,在開航初期已在台北機場經營貴賓室 (Lounge),由於將會有更多航班在第二航站樓 (T2) 經營,所以將會推出第二間機場貴賓室,方便乘室使用,暫未知道香港航線在哪一個航站樓。 星宇航空貴賓室官網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星宇航空於2月1日起將會在台北機場T2加設多一個貴賓室,並於2月5日起宿霧、峴港航線將改於桃園機場T2提供服務,目前在同一航站服務的航線包括洛杉磯、舊金山兩條北美航線,以及新加坡及泰國的曼谷、清邁三條亞洲航線。全新的Galactic Lounge設有兩層樓,室內空間總佔地220坪,入口位於三樓出境層D7登機門旁,和T1現有的貴賓室對比,T2貴賓室加入為頭等艙區域。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星宇航空再度攜手「本事設計」,以時空列車的穿越之旅為概念,串連起旅客與飛行之間的旅程,頭等艙延續舒適如家的飛行體驗,共17席專屬空間座席,包含吧台、沙發區,整體設計以沈穩的勃根地紅色調,搭配實木及金屬材質展現出沈穩風範。商務艙空間則以莫蘭迪色系為主調,採用大量線條與弧形設計展現出開闊舒適的氛圍,116席座位分別設置寬敞沙發區及開放式座位區,貴賓室全區皆提供置物櫃、淋浴間、男女洗手間,同時提供免費 Wi-Fi 無線上網服務及充電插座。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星宇航空T2貴賓室Galactic Lounge 全新貴賓室除了提供自助餐之外,同時亦提供A la carte單點服務,早餐包括府城擔仔麵套餐、松露牛肉迷你小漢堡套餐,頭等艙獨家提供生滾和牛粥套餐、森林莓果法式吐司套餐以及A la carte單點湯品、沙拉、水果及甜點。正餐則有台灣特選嘉義雞肉飯、虎咬豬刈包佐四神排骨湯、牛肉壽喜燒以及和風黃金豆腐堡,頭等艙則額外提供照燒雞肉串佐芥末美乃滋套餐、蕃茄干貝義大利麵套餐滿足饕客的胃,響應蔬食生活概念,蔬食餐點則提供佛陀碗套餐。 ▼星宇航空T2貴賓室單點餐食 ▼星宇航空T2貴賓室單點餐食 ▼星宇航空T2貴賓室單點餐食
0 notes
Text
美味到令人流口水,還滋陰美容,外殼留下也有用!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自然的産物是最這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爲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醫學指導: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盧傳堅教授
每到冬季,各種燒烤煎炸類小攤子最受歡迎。“冷水蛎子熱水蛤”,冬天裏的生蚝又肥又甜,架在火上烤得噴噴香,特別誘人。精明的攤主還會打出“養生牌”,說生蚝有“滋陰美容”的效果,讓路過的年輕人更爲心動。
生蚝,學名便是牡蛎,是壹種常見的貝殼類水産,它登上中國人的餐桌上更是有著數百年的曆史。法國人喜歡生吃牡蛎,用它沾上檸檬汁壹口“嗦”;而中式的吃法就更多洋了,可煮湯可爆炒,廈門和潮汕壹帶,用鮮甜的小牡蛎做成的“蚝仔煎”更是著名小吃。中醫和牡蛎也有壹份“不解之緣”,但入藥用的不是美味的蚝肉,而是不起眼的牡蛎殼。
多用的“殼”
吃牡蛎的時候,最難的壹關是撬開外殼。它的外殼顔色灰白又凹凸不平,沒有其他貝殼那麽漂亮,除了當個燒烤容器似無大用。但在古代,牡蛎殼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嶺南沿海的不少民居至今仍保留著“蛎殼牆”,這種房子冬暖夏涼,耐潮又堅固。正是在和牡蛎殼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
《本草經集注》記載牡蛎殼味鹹,性平而微寒,主治傷寒、寒熱���病症。而現代的《中藥學》則認爲牡蛎殼有潛陽補陰、重鎮安神、軟堅散結等功效,主要治療驚悸失眠、自汗盜汗、痰核等病症。現代人的工作較爲勞心,情緒壓力大,睡眠問題也多見,再加上體檢中常發現各類結節類疾病,都有用上牡蛎殼的機會。
好吃的“肉”
那蚝肉除了美味,就沒有任何藥效了嗎?倒也不是。古籍《證類本草》中稱它“主虛損……兼令人細肌膚,美顔色”。牡蛎肉被稱爲“來自海洋的牛奶”,說的便是它質地潔白又汁液飽滿,有滋補腎陰的功效;陰分足了,皮膚便能變得水閏細膩,因此“美容養顔”的功效倒也說得過去。但牡蛎肉的作用也僅限于此,功效不如牡蛎殼那麽廣。唯有“滋陰”這壹項,吃“肉”比吃殼更有用。
但吃它養生也有壹點小技巧,生吃蚝肉過于生冷,容易傷脾胃;“烤生蚝”等做法又常需加入大量香辛料,過分香燥。最好方法的還是煮湯,用它配上海帶或是紫菜,再加入壹點肉末,美味與養顔並行不悖。犀利士每日錠 犀利士5mg 印度犀利士 TADARISE-5 希愛力5mg 希愛力每日錠 犀利士5mg保養 犀利士5mg療程 犀利士5mg價錢 犀利士每日錠哪裡買 tadarise tadarise5mg tadarise治陽痿 tadarise效果
0 notes
Text
Bubble Player
【台南中西區、北區美食】純手工蔥餅/出爐秒殺羅宋麵包/60年老店菜粽/古早味蝦仁飯/始祖鱔魚意麵/排隊霜淇淋/燒烤生蠔
youtube
(00:00:00) 純手工百變早餐店 老闆快樂工作努力抗癌
早餐店老闆,在事業衝刺階段 ,突然罹患癌症,他調整心境調整腳步,找出生活和事業的最佳平衡點,並且保持樂觀,一邊抗癌,一邊用心手做每一份端給顧客的餐點。
店家資訊:和事饌-蔥餅
電話:06 200 7688
地址:704台南市北區勝利路415號
(00:08:17) 台南超狂老麵包店 羅宋麵包排隊秒殺
沒有比人家強的學歷,就必須有比別人強的學習力。這是台南這間排隊麵包店的老闆,他的成功心法。當你踏進他的麵包店,一定能馬上感受到,他的這一番話,為什麼說的很有道理。
店家資訊:
葡吉麵包店
台南市北區成功路200號
電話:06-226-3593
(00:15:21) 燒烤店暖心初衷 食物傳遞家的感覺
台南有一家日本料理店,客人進門的時候,老闆一定先端上一碗熱湯,老闆說,熱湯在他的記憶裡,是一種回家的感覺,所以他希望客人來到他的店裡吃飯,就像回到家裡一樣。年輕老闆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忙著工作,幾乎都不在家,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能感受得到家庭的溫暖,所以食物對他而言,就是表達關懷的媒介,現在他帶著這樣的心情,認真料理,用心地把食物裡的溫暖力量,傳遞出去。
店家資訊:
初衷燒烤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街95號
電話:0968-776-460
(00:21:55) 從天垂降的秒殺菜粽 包進兩代人孝順心意
圓滿長輩的心願,這是台南一家菜粽老店,兩代人的孝順方式。不讓父親煩惱後繼無人,不讓母親生活沒有寄託,看似簡單的心願,需要付出的努力,卻一點都不簡單,有時候甚至得捨下原來的生活,理想夢想等等,要問值不值得,這一家人會告訴你,賺到的親情,無價。
店家資訊:
明和菜粽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485號
電話:06-2266158
(00:30:45) 台南炭烤漢堡 拍肉拍出美味節奏
只要用心,再平凡的東西也可以成就出不平凡,像是這一對台南的年輕夫妻就用心做出不一樣的手工漢堡。所謂的手工,就是自己買牛肉拍打製作,雖然多了許多工序也遇到不少困難,但是老闆夫婦說,路是自己選的,從挫折當中累績經驗和能量,過去的努力一定不會白白付出。
店家資訊:
abc美式燒烤車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華街三段20巷3號
電話:0905-588-793
(00:39:14) 母女檔料理店 主打道地日本家常菜
這個日本料理店的老闆娘,店裡生意很好,也有許多日本顧客,但是她覺得如果會說日文,那麼不管是料理還是服務,都能有更好的品質。所以她放下一切,跑到日本學語言,而她的苦心付出,也都有了豐富的收穫。
店家資訊:
聚樂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479號
電話:06-2285-519 //06-2285-529
(00:47:07) 四十年古早味蝦仁飯 老台南的活力早餐
一個家庭的長子,肩上的責任多半是得扛多一點。就像這個小吃店的老闆,身為長男,從小就得幫家裡做生意,還要負擔爸爸的醫藥費,但是他心裏無怨,反而感恩自己有能力照顧家裡,唯一的遺憾就是,父親先走了一步,沒機會好好孝順。但是他也把這份遺憾,化為努力工作的動力。
店家資訊:
和緯蝦仁飯
地址:台南市北區文賢路626號
電話:(06)258-4669
(00:55:34) 府城鱔魚意麵始祖店 大火炒出三代堅持
一間店只賣一樣東西,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這是台南鱔魚意麵老店的經營哲學。三代人專心一意,把老味道做到盡善盡美。第三代老闆說,雖然炒鱔魚的工作耗體力真的很累,但是常常有年輕客人對著他說,阿北加油,他就有滿滿的鬥志,並且承諾一定會做到不能動為止。
店家資訊:
阿江鱔魚意麵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89號
電話:0937-671-052
(01:02:14) 自找麻煩的日式料理 拆解全雞拆出獨家美味
做別人嫌麻煩的事,就有成功的機會,我們的節目常常有這樣不怕麻煩的故事主角。台南這一家日式料理店的老闆也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工作。自找麻煩,也找到自己的特色。
店家資訊:
一羽鯨吞 水炊鍋.地雞料理
地址:台南市北區海安路三段47號
電話:06-220 9911
(01:09:44) 真材實料霜淇淋 府城必吃排隊美食
台南的小吃天堂正興街,原本是沒落的舊商圈,卻因為一支霜淇淋大翻身,從此改變命運。這個神奇的霜淇淋,每到假日號碼牌三位數還不夠發,排隊一個小時都很正常,顧客等的心甘情願,因為七年級的老闆不用現成的風味醬,只用真材實料製作。
店家資訊:
蜷尾家甘味處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正興街92號
營業時間:14:00~21:00
(01:21:40) 台大研究生追夢 休學返鄉當蚵男
台大的研究生休學回家養蚵,還到夜市賣烤生蠔,面對鄰居的嘲笑、父母的不諒解,他始終堅持理想,擺脫傳統價值觀的框架,勇敢追夢。
店家資訊:
蚵男 生蠔 海物 燒烤
地址:台南市北區海安路三段926號
電話:06-2820808/06-2832688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 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蔡依臻
#和事饌_蔥餅 #葡吉麵包店 #初衷燒烤 #明和菜粽
0 notes
Text
南方味,南方情
“ 有時候,令人難忘的美味,並不完全來自於飯桌上的美食。很大部份是同桌共飯的美好陪伴,以及下了飯桌後,令人珍惜的一輩子情誼。”

傑夫是我搬來亞特蘭大第一個認識的朋友。我會認識他是剛搬來亞特蘭大因為沒有車,上下班都得 Uber,他成了我的專用司機。傑夫今年74 歲,在喬治亞州出生、大學搬去佛羅里達,主修喇叭演奏,不像他其他同學喜歡邁阿密的海灘風情,畢業後他還是搬回了亞特蘭大。他結過兩次婚,現在的老婆是個中國人,帶著一個10歲大的女兒從中國搬來跟他住。每天的載送過程,他都會跟我分享生活,包括他和中國太太的隔閡,繼女的學習成長等等,我們變成朋友,即便後來我不再需要搭 Uber 上班,還是保持聯絡。偶爾我會陪他去看電影,吃晚餐,或是划船。傑夫對美食不太有追求,早餐他會去星巴克跟朋友見面,吃一包堅果配一大杯健怡可樂、中餐則是三明治加上一包薯片、晚餐用微波食品就打發或吃太太煮的飯。
我問他喜歡太太的料理嗎?他跟我抱怨不敢吃那些「看起來不知道是什麼的肉的中國料理」 (據他的形容應該是內臟類的食材)。我又問他喜歡吃什麼?傑夫說,他喜歡義大利菜、中東菜、還有羊排,但最習慣的還是「南方菜」。
我以前住在紐約,對美國南方菜的印象不外乎是炸雞鬆餅 (chicken and waffles) ,BBQ,或是燉的軟爛的甘藍 (collard green) ,水煮罐頭四季豆 (steam string bean)。比起美食薈萃的紐約,南方料理不怎麼能夠吸引我的目光。搬來亞特蘭大後因為住在郊區,附近不外乎是 MacDonald’s,Chick-fil-A,PopEyes 這些連鎖快餐店,儘管有不少質量不錯的墨西哥、韓國、越南餐廳, 但心中對亞特蘭大還是存有「美食沙漠」的偏見。
直到前陣子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亞特蘭大其實在全美美食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 老牌的 Fox Bros Bar BBQ 餐廳的漢堡被華爾街日報挑選為全美前三名,海鮮餐廳 Fishmonger 則被 Bon Appetit 票選 2023 年全美最佳餐廳。除此之外,當然不能不提幾家老牌的南方菜餐廳,如以鹹香鬆軟的比斯吉,和酥脆多汁的炸雞聞名的 Buttermilk Kitchen。
這篇文章喚醒我沈睡已久的味蕾,我開始上 Eaters Atlanta 或是其他美食網站搜尋亞特蘭大美食,打算按圖索驥,一一拜訪。其中幾家主打「當代南方」餐���讓我躍躍欲試,而以農夫餐桌(farm to table) 概念出發、融合南方料理烹調精髓的米勒聯盟 (Miller Union) 就在我的前五名單上。
米勒聯盟 (Miller Union) 是被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Sam Sifton 冠上「青疏魔法師」(Vegetable Shaman) 的 Steven Satterfield 和 Neal McCarthy 在 2009 年創立的當代南方代表性餐廳。取名米勒聯盟 (Miller Union),是因為餐廳地點過去曾是亞特蘭大知名的「米勒聯盟牲畜飼養場 」(Miller Union Stockyards),該牧場是在 1880 年代佔據亞特蘭大肉類加工區的整個街區,餐廳就設立在重新改造的舊有廢棄倉庫上。餐廳的菜餚根據季節不同來做變化,食材則購自當地小農,在一般常見的主菜中如燜燒排骨(braised short rib) 、烤里肌 (grilled pork loin)、牛排都不難看到南方料理的精神,配菜大都以南方料理常見的甘藍 (collard green) 、秋葵 (okara)、甜薯 (sweet potatoes) 來搭配,有時還見玉米粥 (grits)。
餐廳的另外一個亮點是做為「青疏魔法師」的 Steven Satterfield 對時蔬的烹飪用心,最受歡迎的前菜「雞蛋烘奶油��菜醬」就以芹菜的清香佐平衡奶白醬的醇厚口感帶出雞蛋的滑嫩質地,簡單食材打造富含層次的味道讓美食家們讚不絕口。本身愛品酒的 Steven Satterfield 也在餐廳引進各式葡萄酒佐餐,餐廳還入圍 2019 年和 2020 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傑出葡萄酒計劃」決賽。近日,以法式加入南方、委內瑞拉元素聞名,入圍 2022 年傑出糕點廚師決賽克勞迪婭·馬丁內斯 (Claudia Martinez) 的加入坐鎮該店甜點,讓整個餐廳更具完整度,加上餐廳以永續發展和食在地方理念經營,自開張以來,在亞特蘭大的好評不斷。
為了這個心儀已久的餐廳,我特別選今年生日的時機,傳簡訊給傑夫問他能不能陪我去中城的米勒聯盟 (Miller Union) 慶祝我的生日。我跟他說這是賣南方菜的餐廳,他很爽快地答應。我們選定了我生日那禮拜的週六一起去探訪,我就像一個要遠足的小學生一樣,從週一就開始期待週六的到來。
到了約定日子,傑夫比我早到半個小時,他打電話跟我說,因為餐廳客滿,儘管預約了但是只能做到吧台座。「不過你猜怎麼著?因為我是長者,我又跟他們說要幫你慶生,所以我們有座位了!」。我高聲大喊,「你最棒了! (You are the best),等我一下,我馬上到。」
下了高速高路後,我跟著 Google Map 導航來到了一個辦公大樓,轉角是一面手繪塗鴉牆,米勒聯盟 (Miller Union) 就位在一樓。走進餐廳,沒有太多的華麗裝飾,而是用簡約感營造的現代空間,傑夫早已就位,窗外的夕陽灑在他的臉上,帶著他最愛的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足球隊鴨舌帽的他,看到我站起來給我一個擁抱,開心的跟我說,「生日快樂!」。
我倆都坐下後,服務生送上了飲品單,問我們有沒有想要點什麼飲料或酒,看了一下酒單,有許多選自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的葡萄酒,可惜我們兩個都不能喝酒,只能跟美酒擦身而過。服務生介紹了今天的菜單,前菜她推薦招牌長青「雞蛋烘奶油芹菜醬」以及夏日限定的「香草甜菜沙拉」,傑夫說他想吃沙拉,不過我對另一道前菜烤三層肉配橡果瓜 (Acorn Squash) 更有興趣。最後我們選了產地直送的「時蔬沙拉佐青檸優格油醋汁」做為前菜。傑夫因為餐餐都要有麵包,我們又加點麵包,服務生說麵包是亞特蘭大知名的獨立烘培坊「 Osono bakery」的酸種麵包,搭配餐廳調製的蜂蜜焦糖核桃奶油。

當天主菜的選擇有每日鮮魚搭配季節鮮蔬、烤豬排佐甘藍甜薯、草飼牛排淋刺山柑醬 (capers-herb)、以及南方佳餚奶油蝦仁玉米粥 (Shrimp and grits)。服務生說今天的魚是產地直送的現撈鱒魚,我跟傑夫都屬意吃魚,但我說,「 壽星最大,我要吃魚~」。他最終讓賢要了一份三分熟的牛排。
我跟傑夫一邊閒聊,一邊等著美食上桌。不久,服務生端 上「時蔬沙拉佐青檸優格油醋汁」和麵包。這盤綠意盎然「時蔬沙拉佐青檸優格油醋汁」彷彿是剛從自家菜園摘下鮮嫩蔬菜,妝點上紅白的蕪菁,開心果和香草脆片,加上鮮脆的蘋果切片,散發著夏日的活力。青檸優格油醋汁則則盤底撲灑在盤底,襯托翠綠鮮蔬,沒有過多矯情的擺盤,隨性的方式呈現方式讓我倆沒有拘束的夾了一大匙放在盤裡。蔬菜入口爽脆,青檸優格油醋汁則醇厚中帶有清香,味道微酸但帶有回甘,傑夫吃了一口頻說「我喜歡這個沙拉醬」,我個人倒是沒有特別驚艷。隨後,我抹了一匙蜂蜜焦糖核桃奶油在烤得蓬鬆的麵包上,奶油夾雜著微甜顆粒感,應該是炒碎的砂糖混在奶油裡,吃起來微甜微鹹,平衡麵包的酸,我實在太喜歡這個奶油抹醬,又挖了一大匙放在嘴裡,享受鮮甜油脂在嘴裡化開的幸福,一旁的傑夫則是認真吃著麵包,連掉在桌上的麵包屑他都用刀子收拾在盤裡,再吃得精光。

不久,我們的主菜也出場。我點的鮮魚配時蔬份量不大不小,切的方正、手掌般大小的烤鱒魚疊放在五顏六色的蔬菜上,蔬菜是南方常見的秋葵、番茄、玉米、混搭義大利料理常出現的的蕈菇和法羅麥 (Farro) 。傑夫的草飼牛排則看得出先煎後再炙燒,配菜則是一般西式料理常見的櫛瓜和彩椒。我給傑夫切了一小塊魚,要他先嚐。他吃了一口後,臉上散發光彩讚嘆「 Wow,我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魚」。我以為他誇大其詞,立即嚐了一口,Q彈的魚肉在嘴裡慢慢散開,隨即是一份從所未有的鮮甜在嘴裡化開,只有用少許的鹽的調味讓魚的原味更加凸顯,只能用一個「 鮮」字來形容這番令人難以忘懷的滋味。燉煮的蔬菜和法羅麥則用松露醬來調味,松露醬的濃郁以及不同蔬菜的甜味,加上魚鮮,讓整道菜多了許多層次。我尤其喜歡法羅麥和松露醬的組合,像是有嚼勁的燉飯,讓人一口接一口。比起「時蔬沙拉佐青檸優格油醋汁」,我覺得 Steven Satterfield 在這道菜將蔬菜與蛋白質各司其職卻又完美結合,更能凸顯他 「青疏魔法師」的美名。我和傑夫一起分享牛排,三分熟的牛排多汁鮮美,但是肉質卻有點柴,讓我有些失望,倒是刺山柑醬 (capers-herb) 令我印象深刻,吃起來有點像多了嗆辣感的羅勒青醬,中和了紅肉的厚重感。我看傑夫也不是特別喜歡這盤牛排,又切了盤中的魚給他,傑夫吃得津津有味,再次跟我說,「 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魚」。

吃完了主餐,服務生問我們要不要吃甜點,我倆因為都需要控醣,又再度跟美食擦肩。我問服務生,以後有沒有可能做減糖版的甜點提供給有特殊飲食需求的食客,她說她會向甜點主廚克勞迪婭建議。結完帳後傑夫再我說了「 生日快樂!」,並拿���了一張卡片,我看著卡片上的大狗哈哈大笑,給傑夫一個大擁抱。
我們走出餐廳的時候天還沒黑,夕陽的餘暉照在傑夫的臉上,他顯得有些疲憊。他說,「今晚真是美味一的餐,讓我重新認識南方料理 」,「 現在我要趕回家看我的大學聯盟足球,然後早早睡覺 」。我跟傑夫說很開心他能陪我來朝聖,也很開心能夠認識他這個朋友,我們各自踏往歸途。
「今晚真是美味一的餐 」,我一邊開著車一邊想著傑夫的話。是啊,真是是美味的一餐,然而,難忘的並不完全是食物的美味,有更多的是美好的陪伴以及分享食物的快樂,以及令人珍惜的,傑夫和我這份難得的情份。
0 notes
Text
肥宅哈比人魔戒之旅-2023紐西蘭北島行 番外篇 我們哈比人對早餐都是認真的
''亞拉岡:各位,天黑前別停下腳步。 皮聘:那早餐呢? 亞拉岡:你不是剛吃嗎? 皮聘:我們是吃了一頓,那第二頓早餐怎麼辦? 梅利:皮聘,我想他不知道還有第二頓早餐。 皮聘:十一點餐呢?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這些他總知道吧? 梅利:我可不敢說。''
—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在初期規劃旅程的時候,我們就考慮到在紐西蘭可不是像台灣一樣早上到處都有美而美或便利商店的地方,而且我們住營地也不會有飯店早餐,最重要的是省錢 所以一路上我們大致上是以
早餐—自炊 午餐—外食 晚餐—看狀況自炊或外食
的模式在安排三餐.
但我們一進到超市就發現兩個問題,第一,堂堂農業大國紐西蘭居然也在缺蛋,而且理由似乎還不是因為疾病之類的,幾乎是人為因素,笑死.不過後來還是有買到蛋啦,只是有限購,品質也還算不錯.

第二,我們的旅途中會遇到復活節假期(4/7-4/10),許多店家放大假,超市調整營業時間.這使我們必須好好把握採買時間.

幸好這些問題,最後都有辦法解決,並且我們吸取了在桃園滯留兩天,在飯店看到食材如何以「再現」的手法,用同樣的食材,抽換元素或調理方法,使其化腐朽為神奇.
反正早餐就是幾個要素:蛋白質(蛋,醃肉)蔬菜或水果(纖維質)澱粉(各式麵包)奶類(牛奶 優格)飲料:(茶咖啡果汁) 營地都有公共廚房可以使用,露營車有附基本廚具餐具,住宿地點也有附廚房跟全套餐具廚具.比較特別的是紐西蘭這邊冷水可以生飲,但是熱水不行,所以公共廚房大多會另外加一個熱水器,打開就是滾燙的熱水.




以下就是我們這幾天的作品:
火腿蛋吐司



火腿蛋瑪芬堡



火腿蛋馬鈴薯沙拉吐司


法式吐司,消耗不新鮮吐司的神技.

美式早餐捲


鮭魚 Salami貝果


煎培根蛋佐餐包



復活節十字麵包(Hot cross bun)佐鹹牛肉炒蛋

Weet-Bix麥片 聽說是留學生的惡夢

開放式三明治(清冰箱三明治)

吃到後來我們在營區發現,根本沒有旅人會一大早在那邊瞎折騰.連煎蛋都很少看到,大部分都是烤個焦焦的吐司抹果醬花生醬NUTELLA,用摩卡壺泡個咖啡或是手沖咖啡配麵包,牛奶沖麥片啃個水果,就解決了,就我們亞洲人會一大早在那邊煎蛋炒蛋煎火腿搞油煙,吃完還要洗東西,真的沒人想要一大早搞這麼多事,放輕鬆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
還有他們的吐司雖然種類很多,價格也很便宜,但是無論是新鮮的吃或是烤後吃,都沒有台灣的土司好吃,推測可能是台灣的口味受到日本影響,追求的是鬆軟精緻,而他們的吐司吃起來相對粗糙,感覺比較''健康''.
最後要說一下這個奶製品品牌 Lewis Road Creamery 不但一般的牛奶就很好喝, 而且還有許多無乳糖的產品,讓深受乳糖不耐症所苦的哈比人能夠愉快的暢飲好喝的牛乳,更重要的是,他與紐西蘭國民巧克力品牌 Whittaker’s合作的巧克力牛奶,因為太過於好喝炒作曾經在超市造成轟動,超市一出來就被搶購一空,一���難求,最後只能限購.不過當我們去的時候應該是已經退燒,所以還算好買.
巧克力的喝起來的確是非常香濃滑順,但是對我來說還是稍微甜了一點,不過他有無乳糖的版本非常貼心,我更喜歡另一款double espresso的口味,表榜真實阿拉比卡咖啡豆,而且咖啡因濃度高,喝起來真的是超濃的無糖咖啡牛奶,早上喝一瓶非常來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看起來就很好喝的口味,什麼焦糖太妃,香蕉奶昔,柑橘巧克力等等,還有期間限定款Winter Spice什麼的,來到紐西蘭請勿錯過,另外也許願之後紐西蘭牛奶製品在台零關稅之後,能夠引進各種無乳糖的牛奶調味奶,拜託了!



【奧克蘭 紐西蘭】在紐西蘭狂銷熱買,明星級國產乳品?!就連當地人也不一定買的到喔【愛玩客之移動的廚房】
youtube
待續
0 notes
Text
藝文世界副刊
沙嗲滋味何處尋
陳漢平 2025-03-20 02:00 ET
聽新聞
test
0:00 /11:37

美食記憶像一把鑰匙,能開啟人生不同階段深藏的回憶。尤其對於離家多年的人,少年時代的美食,常勾起人蓴鱸之思,觸動味蕊、感動心房,令人饞涎欲滴;有時甚至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故鄉美食最能彰顯出這樣效果,台菜裡一些夜市小吃,如蚵仔煎、雞捲、刈包、肉圓,對許多人而言,比什麼佳餚美饌更值得懷念。台灣不同地區都各添加了一些地方特色美食,如新竹的貢丸、米粉,台南的擔仔麵等。
故鄉金門,菜餚和台菜同一系列,因是海島,海產豐富,黃魚、螃蟹、生蠔等,品質極佳,導引出一些特色美食,如嗆蟹、蚵嗲等。
另外,金門是僑鄉,島民常渡海到東南亞各國尋求發展。多年後返鄉帶回努力成果,也帶回熱帶水果,和一些東南亞風味美食。
我出生那年,我家剛從南洋遷回故鄉。童年時,母親常做一種串燒,用細竹籤串起牛豬雞肉,在炭火上炙烤而成。母親說,那是馬來西亞美食,稱為「沙嗲」,串燒沾醬,叫「沙嗲醬」。「沙嗲」是指串燒,不是指沾醬。
沙嗲的滋味,原本是異鄉滋味,然而對我而言,它留在童年記憶裡,變成了家鄉的滋味、童年的滋味。
●
遷到台灣之後,美食之門大開。早年在台灣,除了台菜,由於歷史地理的風雲際會,匯集了大江南北、各大菜系,形形色色的美食。
小學初中時代,家住汐止,老街上的夜市小吃,應有盡有,除了熱呼呼的蚵仔煎、雞捲、肉羹、關東煮,還有五顏六色的剉冰,澆上煉乳、粉圓、仙草、愛玉、米苔目等,是兒童的最愛。
當我的舌尖觸及冰冷剉冰,全身一陣涼爽之際,很想搭配一支香噴噴的沙嗲。此時,我心中興起了一個問題:「沙嗲在哪裡呢?」
當時台灣和東南亞的互動,還不是很頻繁,夜市裡美食雖多,放眼望去,卻連一支沙嗲都看不到。
●
高中時代,建中門口聚集了整條路的小吃店,主打小籠包、水煎包、牛肉麵、酸辣湯等,價廉物美,吸引了許多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們,蜂集而至。
同學們口耳相傳,也會三五成群,到附近特色餐廳去尋訪美食。但在當時,還少有東南亞餐廳,我尋遍大街小巷、傳統市場,依然找不到沙嗲的蹤跡。
那些年,我只有回到家中,才吃得到母親親手調製的沙嗲串燒和沙嗲醬。久而久之,沙嗲的滋味在我腦海中,變成了親情的滋味、家的滋味。
●
上了大學,在街上出現一些潮州沙茶火鍋店,我在想,「沙茶」或許就是「沙嗲」。但是進了火鍋店,店裡卻不賣那種「沙嗲串燒」,店裡沾火鍋料的「沙茶醬」,味道也不同於「沙嗲醬」。
於是我推想,是否潮州的沙茶醬,傳到馬來西亞變成了沙嗲醬?還是馬來西亞的沙嗲醬,帶回潮州,變成了沙茶醬?潮州話口音,近於台語,茶字發音,近於嗲字。
我問過幾位東南亞朋友,卻問不出答案,並且,一是串燒,一是火鍋,是兩種不同菜色。
●
到了美國,各國口味應有盡有,單就串燒而言,就有中式、韓式、日式、中東、南美等。竹籤、木籤、金屬籤上的肉塊,通常厚大,一塊塊切割開成方形圓形,沾醬大都類似燒烤醬。
我記憶中的沙嗲,肉塊是較薄小的長片,用竹籤串起,最大特色是沙嗲沾醬。在當時,即使在大城市,除了華埠,連中國餐館都不是很多,越南、泰國餐館也很少見,馬來西亞餐館更為難找。
我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並有一種「米其林之夢」,曾經用學校的機械鑽床,自製了一個蒸籠,用手搖攪肉器、餅乾食材,蒸了一籠包子。
我在想,買不到沙嗲,我難道就不能自己做嗎?How hard can it be?會有多難呢?自製的結果,肉串還差強人意,醬料做出來,既不像沙嗲,也不像沙茶,比「沙」當然好多了。
在我成家之後,伴侶善於烹調。她知道我很懷念沙嗲滋味,就搜索揣摩,調製出了沙嗲醬,原來除了椰子、花生,還有那麽多香料、調味品。
當她製作完成,我將炙烤好的肉串,沾上剛出爐的沾醬,吃在口中,甜在心頭,感覺比記憶中的沙嗲,更為甜美。此後,沙嗲的滋味,又添增了甜蜜的滋味、愛情的滋味。
●
西方人說:「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從健康角度看,善飲食的人,要能吃出體質;從文化角度看,善飲食的人,要能吃出氣質。
我認為換個方向,也可說:「食如其人。」看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偏好,就能看出他的出身經歷。
我的出身經歷,有東南亞元素。到了美國,填表格時,被歸類為「亞裔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 Pacific Islander),仔細想想,我確實很喜歡椰子、鳳梨、木瓜、奇異果等,也喜歡穿夏威夷襯衫。此外,愛吃沙嗲,也是特徵之一。
海外華人到了除夕過年,吃年夜飯擺出整桌美食,林林總總、琳瑯滿目,每盤菜餚,都在訴說著一段曲折的故事。
我家的年夜飯,除了火鍋,總是少不了沙嗲一味。小時候,家中使用的圓形火鍋,中央是炭火柱,以維持溫度。那時,母親常將沙嗲串,放置在炭火上方,一面吃火鍋,一面烤沙嗲。
到了美國,成家之後,我發現一種「鴛鴦鍋」,狀如太極圖,一邊是火鍋,一邊是燒烤盤,正好一面吃火鍋,一面烤沙嗲。對我來講,簡直是完美的美味大集合。
●
美國亞裔人口眾多,百分比占上了兩位數,儼然是四大族群之一。美國亞裔雖未見得榮辱與共,至少在飲食口味上,有許多相近之處。
二十世紀初期,美國鋼鐵業蓬勃發展,引進了許多東歐、南歐移民,貢獻很大。當時出現一齣舞台劇《民族大熔爐》(The Melting Pot),羅斯福總統曾親往鼓掌叫好。
後來大眾注重飲食健康,常吃蔬菜沙拉,又有人提出「民族沙拉盤」說法。我則認為,最妥切形容語,或許應該是「民族大火鍋」。
美國大眾對亞洲風味,甚為鍾情,除了中國餐館、泰越餐館,遍地開花,出現一種新型餐館稱為「亞洲融合」(Asian Fusion)餐館,綜合了中日韓、東南亞各色佳餚美饌。
Fusion這個字,通常用於核子反應爐的「核子融合」,比煉鋼爐的熔合,威力更加強大。對青少年而言,聽起來很「高科技」、很酷,帶有科幻感。
亞洲融合餐廳,常標榜精緻,裝潢上有濃厚亞洲風情特色。菜單上常有沙嗲一味,列為開胃前菜,與炸餛飩、春捲分庭抗禮。這對我正中下懷,我每次到這類餐廳,其他菜餚盡可任意選擇,沙嗲卻每餐必點。
●
我所喜愛的沙嗲滋味,至此可謂發揮到極致,我應心滿意足了。卻不知為何,心裡仍感到美中不足。亞洲融合餐廳裡的沙嗲,十分美味,沙嗲醬也很道地,不過肉串類別和切法,和我記憶中印象,卻略有不同。
餐廳裡的沙嗲,像是融合了許多國家特點,肉類常以雞肉為主,其次才是牛肉。有時切成塊狀,有些厚度,炙烤程度則適中。記憶中的沙嗲肉,甚為精細,以牛豬肉為主,切成薄片,只比火鍋肉厚一點,用小竹籤串成皺褶狀,炙烤得很透徹。
雖然童年那種沙嗲的滋味,如今幾乎已成了絕響,但我經過了歲月洗禮,卻已成長許多、圓融許多,學會了隨遇而安,願意泰然接受沙嗲滋味的變化,將它當作一種新的體驗。
●
回想我多少年,飄泊天涯的日子,心中甜酸苦辣、五味雜陳,這些年來,上窮碧落下黃泉,千尋萬找的,豈僅是沙嗲一味?
如今的沙嗲,已不是過去的沙嗲。如今的我,也已不是過去的我。
我在生活上,已欣然接受了種種變遷,日新又新,學會了以新的角度,去看鄉情、親情、愛情。以新的自己,新的姿態、觀念、胸襟、氣度,去迎接一個新世界、新人生。
坐在美國亞洲融合餐廳裡,口中嘗著沙嗲的滋味,抬頭望見餐廳內亞洲風味的裝潢,我想起了家鄉、親人、情人。

0 notes
Text
節目誕生備忘錄
H:三立都會台「艾嘉食堂」,其概念應來自「深夜食堂」「大雲時堂」,
甚至「誰來晚餐」。節目誕生程序,在第一集有介紹,也見證餐廳的誕生時程,人事時地物,各方配合,準備工作於前,14天搞定,20241006W7
網路摘鈔
節目誕生程序
1概念內容
喜歡做菜,早期也做過節目很長一段時間,「希望台灣會有很好的真人秀」。
2資金預算
《艾嘉食堂》耗時4年製作、斥資近億,版權費雖說無法多談。不過整體製作費並無超支。驚人版權費。
3召集人及地點的規劃整理
借用廢墟,重建,拍完留給地主,互利。
4演員的選角及訓練
演員未報前自行練習,拍攝的勤前教育,拍攝中的技術指導及討論。
5拍攝進度的律定,相關人員的進駐。
張艾嘉回憶起14天的拍攝過程,透露留下相當美好的記憶。
6現場的拍攝
「我們在營業!」可見大家是來真的。
7節目的剪輯旁白
8節目的行銷
《艾嘉食堂》2024年10月3日不畏颱風山陀兒,照常舉辦首映記者會。
9現場的解壓方案。
休息時段的餐飲及住處休閒。
10後續的推展
全球首個獲得CJ ENM《尹食堂》官方授權的實境綜藝節目。2024年10月5日(六)在三立都會台晚上八點首播、Netflix晚上十點、華視主頻隔周六晚上八點播出。
網路資料
《艾嘉食堂》由張艾嘉、楊祐寧、柯佳嬿、王大陸領銜,嘉賓林柏宏、(G)I-DLE舒華加盟,為全球首個獲得CJ ENM《尹食堂》官方授權的實境綜藝節目。歷經四年製作期,耗資近億新台幣,10月5日(六)在三立都會台晚上八點首播、Netflix晚上十點、華視主頻隔周六晚上八點播出。
維基百科
《一起吃晚餐嗎?》(韓語:저녁 같이 드실래요?),為韓國MBC於2020年5月25日起播出的月火連續劇,由《Player》的高在賢導演與李秀河作家合作打造。此劇改編同名網絡漫畫,講述因為曾經有過痛苦離別的戀愛經歷,以及受到「單身文化」的影響,漸漸對戀愛冷感,愛情感知退化的兩個男女,通過共進晚餐慢慢找回愛情的甜愛羅曼史。
《深夜食堂》(日語:深夜食堂)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2006年10月在小學館發行的漫畫雜誌《Big Comic Original增刊(日語:ビッグコミックオリジナル増刊)》初次發表,一次刊登三話,接下來每一期登出兩話。2007年8月開始在《Big Comic Original》連載。
《大雲時堂》(英語:Da Win Dining),是大雲文創製作、MOMOTV監製的談話性節目,場景由中華電視公司美術中心搭建,並以4K解析度規格製播。主持人為大雲文創董事長李四端。2018年10月1日於MOMOTV播出,時段為每週一至週五22:00-23:00。後製導演為沈丹桂。2022年於MyVideo上線。
《誰來晚餐》(英語:Guess Who)是台灣公共電視台製播的真人實境秀及紀錄片,無主持人,目前播出至第十四季。
Quick Facts 誰來晚餐 Guess Who, 類型 ...
概況
節目形式為每集探訪一個台灣家庭,採訪他們的生活點滴,並邀請該家庭成員心目中的夢幻嘉賓。在節目前半,通常會先介紹家庭成員的組成、日常生活,並在節目後半段讓嘉賓登場,與他們一起共進晚餐。
目前擔任《誰來晚餐》嘉賓次數最多的為詹姆士,共4次[註 1]。[1][2][3][4]
2019年,《誰來晚餐》拍攝第11季的第37集,因受訪家庭的男主人謝東寧去世,而取消邀請受訪家庭的神秘嘉賓,是唯一一集因受訪家庭成員去世而無嘉賓[5]。
網路介绍
節目以繪本為核心,每集會找不同的來賓,開展各式各樣的繪本漫談,讓我們一起分享繪本的奧妙! 只有繪本這種書籍,從0歲到100歲都可以欣賞。
今晚吃什麼?:日本主婦和台灣太太的家庭常備菜交換誌
作者:小野慶子 , 謝苹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6/06
內容簡介
#日式餐桌完全複製術!
#小小的盛情款待
#想和喜歡料理的人緊緊聯繫
#簡單的家庭常備菜是所有主婦的心願
一位是跟隨著日籍先生來台灣生活的日本主婦,另一位則是嫁到日本的心願夢碎,只好回家鄉當台灣太太。兩人兩年多來不間斷地語言交換,雖然約定好要學中文、練日文,但有著「ABC Cooking Studio」講師經歷的慶子,以及身為美食專欄作家的苹愉,卻花了很多時間在吃東西、聊食物、談料理,用美食做好國民外交。
日本主婦慶子第一次來到台灣就是跟著先生「海外出張」(出差),這一待就是三年多,來到台灣生活後,才發現真正的「台灣」和過去以為的「台灣」怎麼差這麼多,「原來台灣人不會自己在家做小籠包啊!」、「原來台灣不只有勾芡的湯品!」、「原來菜瓜布可以吃啊!」(日本人不會把絲瓜當成食材),透過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主婦,破除日本人對台灣的刻板印象,也揭開台日之間飲食文化差異。
台灣太太苹愉吃了三十多年的台式家常菜,卻對吃熱食很不拿手,偏好日本的冷菜冷飯,有著日本人的胃,對日式料理有著無限喜愛和探究精神,即使在日本住過一年,但對於日本飲食文化和家常菜色仍充滿很多好奇,透過和日本主婦的交流,以學習的心態,瞭解屬於日本味的美食。
住在台灣的日本主婦發表自家常用的食譜配方,搭配台灣太太對於日台飲食的觀察,讓你在家也能複製日式餐桌,還來一場料理PK,用相同的食材、元素,各自準備一道擁有日台特色的料理,一起探究台日飲食的有趣之處吧!
你也想把日式餐桌搬進你家嗎?跟著做就對了!
Step 1買對日本人愛用調味料
Step 2用對調味料才有美味料理
Step 3煮一壺日式高湯
Step 4常備一罐日式昆布醬油
Step 5跟著食譜做準沒錯
本書特色
日台聯手做好國民美食外交
來自日本主婦的家庭菜譜,和台灣太太的細微觀察,攜手介紹日台美食,一起發掘有趣的飲食文化。
#日式家常菜
日本料理善用燉煮、涼拌、油炸等烹飪技巧,但你知道日式炒麵沾蛋液有多美味嗎?收錄一些你熟悉的,卻有你不知道的意外吃法。
#下酒菜
日本人總喜歡下班後喝一杯,不過在日本居酒屋,下酒菜真的只是配菜,喝的酒倒是比吃的菜還多!儘管如此,料理同樣不馬虎呢!
#和風洋食
當漢堡排不再只配麵包,來一碗白飯更好;吃義大利麵不拿刀叉,改拿筷子,這就是日本人愛的和風洋食。
#中華料理
日本人對於果然中華料理有很深的誤會,才能發展出連我們都認不出來,屬於日本獨有的中華料理,但……仍舊好好吃啊!
#日台料理交換誌
誰說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看日本主婦和台灣太太來一場料理PK,用同樣的食材做出展現日台特色的美味菜色吧!
名人推薦
Iku老師/人氣YouTuber
江夏啓人/「山江食品」常務董事
泉原俊一/「享櫻和風西洋料理餐廳」主廚
美奈子的。微日本旅行/知名部落客
收回
目錄
推薦序
最簡短而有力的推薦!/Iku老師
帶著盛情款待之心在裏頭/江夏啓人、江夏敬子
充滿著真心也帶著溫暖的家庭料理書/泉原俊一
輕鬆搞懂超市眼花撩亂的調味料/美奈子
作者序
想帶給你日本家庭料理的溫度/日本主婦 小野慶子
台日友好從料理啟程/台灣太太 謝苹愉
# 1 日本主婦在台灣
逛逛傳統市場買菜去
打破小籠包的迷思
早餐一汁三菜太幸福
# 2 搞懂日本人的五味,日式料理不難了
認識基礎日式調味料
飛越2163公里,出國採買日式食材吧!
從日式高湯開始做起
從一瓶「麺つゆ」開始,入門日式料理
常備沙拉醬搭配生菜沙拉
# 3 日式家庭料理,日常的和食魅力
乾拌蕎麥麵 和えそば
日式炒麵 焼きそば
味噌烤飯糰 焼きおにぎり
雞飯 鶏めし
親子丼 親子丼
散壽司 ちらし寿司
關東煮 おでん
關西風玉子燒 関西風だし巻き玉子
肉湯 肉吸い
馬鈴薯燉肉 肉じゃが
照燒雞肉 照り焼きチキン
鯖魚味噌煮 鯖の味噌煮
雞肉天婦羅 とり天
炒金平牛蒡 金平ごぼう
# 4下班後,來點下酒菜
紅蘿蔔鮪魚炒蛋 にんじんしりしり
菠菜拌胡麻 ほうれん草の胡麻和え
豆腐白和 白和え
芹菜胡桃味噌 セロリくるみ味噌
揚出豆腐 揚げだし豆腐
雞里肌胡椒起司串 ささみペッパーチーズ串
燉煮牛筋 牛すじ煮込み
油豆腐皮Pizza 油揚げピザ
焗烤千層豆腐 豆腐ラザニア
番茄拌梅肉 トマトの梅肉あえ
甘辛大豆炒 大豆の甘辛炒め
# 5懷念的滋味,和風洋食
漢堡排 ハンバーグ
蛋包飯 オムライス
日式牛肉燴飯 ハヤシライス
菠菜三明治 スピナッチサンド
鯖魚三明治 鯖サンド
# 6別裝了,這不是中華料理
牛肉香菜煎餃 牛肉パクチー焼き餃子
肉醬起司餃子 ミートソース餃子
中華冷麵 冷やし中華
肉味噌拌麵 肉味噌混ぜ麺
黑醋豬肉 黒酢酢豚
棒棒雞 バンバンジー
美乃滋蝦球 海老マヨ
# 7煮婦料理交換誌
◆試試台日蘿蔔乾
蘿蔔絲涼拌胡麻 切り干し大根マヨ胡麻和え
燉煮蘿蔔絲 切り干し大根の煮物
吻仔菜脯豆腐燒
◆日台肉燥飯
日式肉燥飯 肉そぼろ
筍菇花生肉燥
◆ 吃韭菜
韭菜涼拌胡麻 ニラの胡麻和え
韭菜花炒豆皮
◆ 我家招牌排骨料理
燉煮小排 スペアリブの煮込み
古早味排骨酥
◆ 好長的台灣茄子
素炸茄子浸高湯 茄子の揚げ浸し
腐乳茄子
◆ 麻婆風
日式麻婆豆腐 マーボー豆腐
白麻婆豆腐 白マーボー
台式家常麻婆豆腐
◆ 茭白筍初體驗
筊白筍雞絲涼拌柚子胡椒 マコモダケとささみの柚子胡椒マヨ和え
筊白筍炒鹹蛋
◆ 等著蛤蜊開口
酒蒸奶油蛤蜊 あさりの酒蒸し
酸菜豆腐蛤蜊湯
◆ 拌飯系
大蒜奶油飯 ガーリックライス
櫻花蝦蔥油拌飯
◆ 日式年糕PK小湯圓
日式年糕湯 雜煮
紅白小湯圓鹹湯
《入侵者們的晚餐》就像一本存在各種驚喜的懸疑小說,高潮迭起卻呈現出平凡卻又讓人有共鳴的女性情誼。三位主角雖失去婚姻,獨自照顧自己,但入侵日一起出生入死,似乎讓三位女子完成了友誼的試煉,展開了一起晚餐的生活,當揮別了一個人吃貼著降價標籤冷便當的日子後,人生似乎也跟著變得溫暖幸福了一點。
0 notes
Link
0 notes
Text
關西5日旅遊第1天晚上在神戶的燒肉王生田川店燒烤肉類吃到飽
關西5日旅遊第1天下午在神戶旅遊勝地北野異人館街閒晃了2hr之後,累了一天好像有點餓了,遊覽車開往燒肉王生田川店(焼肉きんぐ 生田川店),放我們下車之後,領隊先進去店內準備一下看有多少人可以坐在一起吃燒肉。

等待的同時我們在外面拍一下大招牌,這個招牌超大的,肉きんぐ,也就是烤肉王,燒肉自助餐,無限吃到飽與暢飲。

結果是6個人一桌,不過好像有一點擠,我自己是覺得4人坐一桌比較寬敞,因為身上還有個人包包,就拿著旁邊的平板點肉,點牛肉、豬肉與雞肉,個人覺得雞肉烤起來比較好吃。

還有洋蔥、豬肝等等,我們吃得很快,網子很快就燒黑了,馬上請店員幫忙更換,我們吃完一餐總共約換了8個網子。

其中還有點飲料,除了可樂、汽水以外,還有果汁與冰的煎茶等等各式飲料,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所以我們喝了不少的飲料。

吃飽最後我們來了個冰淇淋,這應該是我最愛的甜品,吃飽來這個冰冰涼涼的冰淇淋最好了,吃飽喝足接下來我們準備回飯店休息了。 延伸閱讀:神戶旅遊勝地北野異人館街有好多可參觀的歐式風格建築 Read the full article
0 notes
Text
https://s1867038.pixnet.net/blog/post/48936516
☆2023年7月15日(六)開靈性診療室-台北開展第三眼假日班讀書會(第二十二版本)-第四十八梯次★(line 視訊直播)
(1)蓋亞母親大地媽媽,陰影力量,祝福場地-升級版(第二十二版本),第十次元蓋亞母親大地媽媽禮盒,啟動彩虹旋渦(數量)啟動(從手丟出禮盒或眼睛閉開射出或雙手打開從手自動丟出)-淨化場地,彩虹旋渦自動吸負面能量,自動送禮盒到地心底下,自動從臍輪轉換正向能量到你身上或場地-天才優勢個人負面能量淨化!(2)火神外衣-九大脈輪點火淨化空間、燒契約、亞列爾簽訂新契約(第二十二版本),火神九顆火球集合變成彩虹火球,9顆彩虹火球逆時針旋轉淨化場地,順時針旋轉導入正面能量、1順1逆第2層次淨化、十字淨化第三層次淨化,啟動彩虹火球(數量)啟動-淨化場地(雙手打開從手自動丟出)。(3)地藏菩薩-用自已的懺悔的福德來超渡冤親債主(第二十版本),第十次元,金色蓮花,一次可以載10萬個冤親債主!請出10次元醫神華陀金色蓮花,裡面直接有醫神治療冤親債主有緣眾生,再載去西方極樂世界! 打開(啟動)第10次元醫神華陀金色蓮花(數量)啟動(一朵十萬)!(初學者限一天請一朵蓮花-坐不到的自動給號碼牌,金色蓮花數量保護避免靈魂爆掉) (4)黃財神-招財富、打開第9次元黃金之門,接收財神爺給的財富,向財神爺訂購下訂單(第二十一版本),吸收宇宙財氣、富人財氣)(5)愛神邱比特-招桃花、月下老人綁姻緣線(6)醫神華佗-醫療彩虹光(第十七版本),第十次元,醫師華陀,七彩醫神華陀,療癒慢性過敏原、深層健康的療癒!(7)旋轉紫觀音-慈悲的能量、甘露水淨化(8)耶穌基督Sananda上師白光保護,調整天線(天使頻道天線、好兄弟頻道天線、動物頻道天線)(9)Matriya未來佛彌勒佛充電(10)天使長麥可-光劍砍除負面能量索,增加正面能量索(11)宇宙中心-補充能量充電(12)日本聖山富士山-穩定踏實能量增加執行力(第九版本),無敵旋風掌增加行動力(13) 道教元始天尊-黃色金鐘罩避免受到符咒的干擾!(14)孔子-腦袋智慧學習的調整,增加智慧之書(15)四面佛-愛情、工作、健康、讀書的祝福,消一些泰國、雲南方面下蠱、降頭負面干擾(16) 魔法師梅林-白魔法陣、解除黑魔法攻擊、召喚幸福天使!(17)太陽神-阿波羅(18)月亮女神 課程費用:600元 (台幣),LINE pay,微信支付171,可刷卡 ,遠距(line 直播) ☆華哥觀點★
2023年7月份開展第三眼假日班讀書會開始舉辦!
農曆七月鬼門關,趕緊報名農曆共修法會!(7/29(農曆7/1)、8/11(農曆7/14)、8/26(農曆7/29) 華哥可以補做! 台北中元普渡農曆七月超渡大法會, 地獄1-19層全部放出來7次元好兄弟很兇, 趕緊報名超渡法會共9場次!(華哥可以補做)
最近地獄放出來的量很大,
準備迎接兔年享福年節氣,
2023兔年 太歲,生肖兔 雞 馬 鼠 龍 虎 狗 羊 牛 猴 請安太歲,
或是預約本命星(安太歲去病煞或事業晦氣,類似點光明燈點亮本命運勢),
上天才會派龍神下雨降溫,
讓冤親債主息怒,
不學一些超渡的工具,
養成習慣超渡真的會非常替大家擔心,
真的是物超所值!
提昇你的直覺力吧!
就像魔術表演一樣的Don't think,just feel!
不要想不可能,只要感覺就好了!
趕緊報名囉!
第一梯次讀書會筆記:歡迎大家一起來繼續團練幫助地球提昇及第三眼的開展!
最近即將經歷次元轉換!
20天的經歷可能會經歷以前一年所經歷的內心戲!
時間過的非常快!
依照直覺來參與吧!
享受豐盛的午餐響宴!
參考→https://s1867038.pixnet.net/blog/post/48936516
疫情關係影響 這次讀書會7/15(六)18重冥想讀書會為遠距 (分為兩種,1種是靈魂遠距,華哥會調靈魂來點化18重冥想,1種是肉體遠距視訊)有要參加肉體遠距的,(line 視訊直播的) 華哥會邀請加入line 群組 華哥用視訊直播的方式 上課,一樣有問題 可以在下面打問題 華哥會回答!(第27次舉辦遠距line live視訊直播如有不足地方請原諒!)
2023/7/15(六)18重冥想line 直播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