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钵舍那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114: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114: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28.07.2023
般若法會頌 鋼琴《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How to Listen and Explain the Teachings / The Three Types of Persons / Going for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 The Precepts of Refuge / Insight 听闻轨理, 道次引导 , 皈依三宝, 毗钵舍那 IP/ 赞颂:般若法會頌 鋼琴https://youtu.be/OVdZDetlWP4 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皈依三宝#般若波罗蜜#奢摩他#毗钵舍那
0 note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35》
《歌德堡变奏曲1135》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 鸠摩罗什译弟子品第三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有疾寝于床世尊大慈无垂愍?佛知长者之意念即告智慧舍利弗:汝行问疾维摩诘舍利弗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何者故?忆念我昔修行时曾宴坐于林树下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不于三界现身意如是乃为真宴坐不起灭定现威仪不舍道法现凡事心不住内不住外如是乃为真宴坐于见不动无分别修行道品三十七不断烦恼入涅槃如是乃为真宴坐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真修行时我世尊闻是语不能加报默然止故我不任诣问疾 佛陀乃告目犍连:汝行问疾维摩诘大目犍连白佛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因是故忆我昔入毗耶离于里巷中传佛���为诸居士说佛法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大目连!为诸居士说佛法不当说法如仁者说法当如法所说法无众生离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法无寿命离生死前后际断法无人法常寂然灭诸相法离于相无所缘法无名字言语断法无有说离觉观法无形相如虚空法无戏论毕竟空法无我所离我所法无分别离诸识法无有比无相待法不属因不在缘法同法性入诸法法随于如无所随法住实际边不动法无动摇不依尘法无去来常不住顺空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无增损法无生灭无所归法过眼耳非见闻法过鼻舌及身心常住不动无高下法离一切观行闻唯然如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无说无示夫说法无闻无得其听法譬如幻士为幻人说诸幻事无常法当建是意而说法当了众生根利钝善于知见无挂碍以大悲心赞大乘念报佛恩护三宝然后方可说佛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皆发心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见三藐三菩提我无此辩是以故不任问疾维摩诘佛告摩诃大迦叶:汝行问疾维摩诘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我昔于贫里而行乞化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大迦叶有慈悲心不能普舍诸豪富从贫乞迦叶若住平等法应于次第行乞食为不食故行乞食为坏和合相之故而以此心取揣食为不受故受彼食以空聚相入聚落所见色与盲均等所闻声与响均等所嗅香与风均等所食诸味不分别受诸身触如智证了知诸法如幻相了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无灭于时长者言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妄而能证入八解脱以诸邪相入正法能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修佛道及众贤圣乃可食如是食者无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非起定意非无定非住世间非涅槃其有施者无受者无谓大福无小福不为受益不为损是为正法入佛道不依声闻与缘觉迦叶若能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世尊时我闻是语得未曾有大教益即于一切诸菩萨深起敬心复作念斯有家名雄辩才智慧乃能高如是!其谁不发精进心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见三藐三菩提?我从是来不劝人以辟支佛声闻行是故不任诣问疾佛告解空须菩提:汝行问疾维摩诘须菩提白佛陀言:世尊恐我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念昔我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食谓我言:唯然如是须菩提!若能于食均等者诸法亦等无二别诸法等者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食若汝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身而随一相无分别不灭痴爱起解脱以五逆相得解脱不解不缚不分别不见四谛非不见非不得果非得果非离凡夫非凡夫非不圣人非圣人虽能成就一切法离诸法相乃可食若须菩提不见佛复不闻法彼外道:晡刺拏迦攝波子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末多無勝髮褐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须菩提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堕汝亦随堕乃可食若须菩提入邪见不到彼岸不解脱住于八难不无难同于烦恼离净法汝得无诤三摩地一切众生得是定不名福田施汝者堕三恶道供汝者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尘妄相汝与众魔及尘劳等无有异无二别于诸众生有怨心谤佛毁法不众数终不解脱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食世尊时我闻茫然不识何言以何答便置食钵欲出舍时维摩诘言如是:唯然解空须菩提!取钵勿惧意云何?如来所作度化人若以是事相诘难宁有惧不我言不时维摩诘言如是一切诸法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所以者何诸言说不离是相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惧何以故者须菩提?文字性离离文字无立文字则解脱解脱相者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法眼净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尊者富楼那:汝行问疾维摩诘富楼那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我昔于大林中一树下为诸新学说佛法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人心然后说法善修行无以秽食置宝器当知比丘心所念无以琉璃同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无得发起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欲行大道莫小径无以大海内牛迹无以日光等萤火长者复言富楼那!久发大乘此比丘中忘此意隔阴迷何以小乘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浅犹如盲人不见物不能分别根利钝时维摩诘入三昧令此比丘识宿命曾于五百佛处所植众德本并回向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觉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得本心于是比丘长稽首顶礼于足维摩诘时维摩诘为此说阿耨多罗无上法正觉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小乘道我念声闻不观根不应说法不应修是故不任诣问疾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问疾维摩诘迦旃延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昔者佛为比丘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义谓无常义及苦义空义无我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迦旃延!无以生灭说实相诸法毕竟不生灭是无常义实相法五阴通达空无起诸法究竟无所有斯是苦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法本不然今无灭是无我义寂灭义维摩诘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解脱故我不任诣问疾佛陀乃告阿那律:汝行问疾维摩诘阿那律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何者故?忆我昔于处经行时有梵王名严净与万梵俱放光明来诣我所而问法稽首作礼问我言:尊者天眼��何见?我即答言诸仁者!吾见三千大千界释迦牟尼佛国土如观掌中庵摩勒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阿那律!天眼所见作相耶?无作相耶天眼见?假使作相天眼见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无为不应有见不言见世尊我时唯默然彼诸梵天闻其言得未曾有大受益!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佛世尊得真天眼常三昧悉见佛国不二相于是严净梵天王五百梵天眷属众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礼维摩诘足已而忽然不现不可见!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持律优波离:汝行问疾维摩诘优波离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不敢问佛以为耻来问我言优波离!我等犯律以为耻不敢问佛故问汝愿解疑悔得免咎!我即为其如法说时维摩诘来谓我:唯然如是优波离!无重增此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复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说心垢故有众生垢心净故有众生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边如其心然罪亦然不出于如法亦然如优波离修佛法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维摩诘言诸众生心相无垢复如是唯然如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净颠倒是垢无则净取我是垢不取净因是之故优波离!生灭不住一切法如幻如电不相待乃至一念不能住诸法皆妄如梦焰如水中月镜中像以妄想生同���灭其知此者名奉律其知此者名善解于是比丘言如是:幸得上人大智哉!是优波离所不及持律之上不能说自舍如来我答言: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智慧明达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除阿耨多罗发大心正见三藐三菩提作是愿言令众生皆得是才辩无碍故我不任诣问疾佛陀言于罗侯罗:汝行问疾维摩诘罗侯罗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因疑问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侯罗汝佛子出家为道舍王位其出家者有何利?我即如法为其说出家功德之利益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罗侯罗!不说出家功德利,所以者何因无利复无功德为出家有为法者说有利说有功德有饶益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复无功德罗侯罗!出家修者修无为无彼无此无中间离外道见六十二处于涅槃无生忍智者所受圣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清净五眼立五根得五神力无漏法不恼于彼离众恶摧诸外道超假名出淤泥而无系著无我所及无所受无扰乱而内怀喜护彼意而随禅定离众生过住清净是真出家能如是于是长者维摩诘语诸问法长者子:汝等于是正法中宜共出家何者故?佛世难值难逢遇!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已信受父母不听不得出维摩诘言然汝等阿耨多罗便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是即出家即具足三十二人长者子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阿难如是言:汝行问疾维摩诘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昔时世尊身现小有疾当用牛乳我持钵婆���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阿难于晨朝持钵住此何以故?我言居士佛世尊身小有疾当用乳故来至此门下立维摩诘言止止止!阿难莫作如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体诸恶已断众善会当有何疾有何恼?勿谤如来宜默往莫使异人闻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他方净土诸世界诸来菩萨闻斯语长者复谓阿难言转轮圣王以少福尚得无病无疼痛岂况如来无量数功德福慧普胜哉?行矣阿难须慎言勿使我等受斯耻外道梵志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师?自疾尚且不能救而何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闻当知阿难如来身即是法身非肉身佛为世尊过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尽佛身无为不堕趣如此之身有何疾?世尊时我怀惭愧得无近佛谬听耶!即闻空中有声曰:阿难诚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世现行斯法度众生行矣阿难取勿惭世尊长者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是故不任诣问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本缘述维摩诘之所言皆曰不任诣问疾堡变奏曲1135》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 鸠摩罗什译方便品第三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有疾寝于床世尊大慈无垂愍?佛知长者之意念即告智慧舍利弗:汝行问疾维摩诘舍利弗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何者故?忆念我昔修行时曾宴坐于林树下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不于三界现身意如是乃为真宴坐不起灭定现威仪不舍道法现凡事心不住内不住外如是乃为真宴坐于见不动无分别修行道品三十七不断烦恼入涅槃如是乃为真宴坐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真修行时我世尊闻是语不能加报默然止故我不任诣问疾 佛陀乃告目犍连:汝行问疾维摩诘大目犍连白佛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因是故忆我昔入毗耶离于里巷中传佛道为诸居士说佛法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大目连!为诸居士说佛法不当说法如仁者说法当如法所说法无众生离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法无寿命离生死前后际断法无人法常寂然灭诸相法离于相无所缘法无名字言语断法无有说离觉观法无形相如虚空法无戏论毕竟空法无我所离我所法无分别离诸识法无有比无相待法不属因不在缘法同法性入诸法法随于如无所随法住实际边不动法无动摇不依尘法无去来常不住顺空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无增损法无生灭无所归法过眼耳非见闻法过鼻舌及身心常住不动无高下法离一切观行闻唯然如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无说无示夫说法无闻无得其听法譬如幻士为幻人说诸幻事无常法当建是意而说法当了众生根利钝善于知见无挂碍以大悲心赞大乘念报佛恩护三宝然后方可说佛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皆发心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见三藐三菩提我无此辩是以故不任问疾维摩诘佛告摩诃大迦叶:汝行问疾维摩诘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我昔于贫里而行乞化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大迦叶有慈悲心不能普舍诸豪富从贫乞迦叶若住平等法应于次第行乞食为不食故行乞食为坏和合相之故而以此心取揣食为不受故受彼食以空聚相入聚落所见色与盲均等所闻声与响均等所嗅香与风均等所食诸味不分别受诸身触如智证了知诸法如幻相了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无灭于时长者言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妄而能证入八解脱以诸邪相入正法能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修佛道及众贤圣乃可食如是食者无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非起定意非无定非住世间非涅槃其有施者无受者无谓大福无小福不为受益不为损是为正法入佛道不依声闻与缘觉迦叶若能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世尊时我闻是语得未曾有大教益即于一切诸菩萨深起敬心复作念斯有家名雄辩才智慧乃能高如是!其谁不发精进心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见三藐三菩提?我从是来不劝人以辟支佛声闻行是故不任诣问疾佛告解空须菩提:汝行问疾维摩诘须菩提白佛陀言:世尊恐我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念昔我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食谓我言:唯然如是须菩提!若能于食均等者诸法亦等无二别诸法等者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食若汝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身而随一相无分别不灭痴爱起解脱以五逆相得解脱不解不缚不分别不见四谛非不见非不得果非得果非离凡夫非凡夫非不圣人非圣人虽能成就一切法离诸法相乃可食若须菩提不见佛复不闻法彼外道:晡刺拏迦攝波子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末多無勝髮褐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须菩提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堕汝亦随堕乃可食若须菩提入邪见不到彼岸不解脱住于八难不无难同于烦恼离净法汝得无诤三摩地一切众生得是定不名福田施汝者堕三恶道供汝者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尘妄相汝与众魔及尘劳等无有异无二别于诸众生有怨心谤佛毁法不众数终不解脱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食世尊时我闻茫然不识何言以何答便置食钵欲出舍时维摩诘言如是:唯然解空须菩提!取钵勿惧意云何?如来所作度化人若以是事相诘难宁有惧不我言不时维摩诘言如是一切诸法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所以者何诸言说不离是相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惧何以故者须菩提?文字性离离文字无立文字则解脱解脱相者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法眼净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尊者富楼那:汝行问疾维摩诘富楼那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我昔于大林中一树下为诸新学说佛法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人心然后说法善修行无以秽食置宝器当知比丘心所念无以琉璃同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无得发起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欲行大道莫小径无以大海内牛迹无以日光等萤火长者复言富楼那!久发大乘此比丘中忘此意隔阴迷何以小乘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浅犹如盲人不见物不能分别根利钝时维摩诘入三昧令此比丘识宿命曾于五百佛处所植众德本并回向阿耨多罗无上道正觉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得本心于是比丘长稽首顶礼于足维摩诘时维摩诘为此说阿耨多罗无上法正觉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小乘道我念声闻不观根不应说法不应修是故不任诣问疾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问疾维摩诘迦旃延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昔者佛为比丘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义谓无常义及苦义空义无我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迦旃延!无以生灭说实相诸法毕竟不生灭是无常义实相法五阴通达空无起诸法究竟无所有斯是苦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法本不然今无灭是无我义寂灭义维摩诘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解脱故我不任诣问疾佛陀乃告阿那律:汝行问疾维摩诘阿那律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何者故?忆我昔于处经行时有梵王名严净与万梵俱放光明来诣我所而问法稽首作礼问我言:尊者天眼几何见?我即答言诸仁者!吾见三千大千界释迦牟尼佛国土如观掌中庵摩勒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阿那律!天眼所见作相耶?无作相耶天眼见?假使作相天眼见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无为不应有见不言见世尊我时唯默然彼诸梵天闻其言得未曾有大受益!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佛世尊得真天眼常三昧悉见佛国不二相于是严净梵天王五百梵天眷属众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礼维摩诘足已而忽然不现不可见!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持律优波离:汝行问疾维摩诘优波离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不敢问佛以为耻来问我言优波离!我等犯律以为耻不敢问佛故问汝愿解疑悔得免咎!我即为其如法说时维摩诘来谓我:唯然如是优波离!无重增此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复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说心垢故有众生垢心净故有众生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边如其心然罪亦然不出于如法亦然如优波离修佛法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维摩诘言诸众生心相无垢复如是唯然如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净颠倒是垢无则净取我是垢不取净因是之故优波离!生灭不住一切法如幻如电不相待乃至一念不能住诸法皆妄如梦焰如水中月镜中像以妄想生同幻灭其知此者名奉律其知此者名善解于是比丘言如是:幸得上人大智哉!是优波离所不及持律之上不能说自舍如来我答言: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智慧明达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除阿耨多罗发大心正见三藐三菩提作是愿言令众生皆得是才辩无碍故我不任诣问疾佛陀言于罗侯罗:汝行问疾维摩诘罗侯罗白佛陀言:世尊我恐不堪任诣彼问疾维摩诘所以者何忆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因疑问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侯罗汝佛子出家为道舍王位其出家者有何利?我即如法为其说出家功德之利益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如是罗侯罗!不说出家功德利,所以者何因无利复无功德为出家有为法者说有利说有功德有饶益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复无功德罗侯罗!出家修者修无为无彼无此无中间离外道见六十二处于涅槃无生忍智者所受圣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清净五眼立五根得五神力无漏法不恼于彼离众恶摧诸外道超假名出淤泥而无系著无我所及无所受无扰乱而内怀喜护彼意而随禅定离众生过住清净是真出家能如是于是长者维摩诘语诸问法长者子:汝等于是正法中宜共出家何者故?佛世难值难逢遇!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已信受父母不听不得出维摩诘言然汝等阿耨多罗便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是即出家即具足三十二人长者子阿耨多罗皆发心正见三藐三菩提故我不任诣问疾佛告阿难如是言:汝行问疾维摩诘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问疾所以者何忆昔时世尊身现小有疾当用牛乳我持钵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言:唯然阿难于晨朝持钵住此何以故?我言居士佛世尊身小有疾当用乳故来至此门下立维摩诘言止止止!阿难莫作如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体诸恶已断众善会当有何疾有何恼?勿谤如来宜默往莫使异人闻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他方净土诸世界诸来菩萨闻斯语长者复谓阿难言转轮圣王以少福尚得无病无疼痛岂况如来无量数功德福慧普胜哉?行矣阿难须慎言勿使我等受斯耻外道梵志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师?自疾尚且不能救而何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闻当知阿难如来身即是法身非肉身佛为世尊过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尽佛身无为不堕趣如此之身有何疾?世尊时我怀惭愧得无近佛谬听耶!即闻空中有声曰:阿难诚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世现行斯法度众生行矣阿难取勿惭世尊长者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是故不任诣问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本缘述维摩诘之所言皆曰不任诣问疾
0 notes
Photo
学习佛法的功德
玅境老和尚
我先讲几句闲话。我看见一本书上说到:在宋朝,差不多和司马光同时,有一位鼎鼎大名邵康节先生写的一首诗,我先讲讲这首诗。
水流任急性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不似人间忙里老,生来未始得开颜。
这四句话如果是在描写他自己内心的世界,也应该说是很高尚的一种境界了。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一种譬喻,还不是正面地描述他自己的事情。
第一句「水流任急性常静」:指河里的水流动得很急速、很快,而水是无情物,它没有心识、没有感觉,虽然流动得很快速,但可以说水的本性还是寂静的,没有快慢的问题、没有迅速的感觉。
第二句「花落虽频意自闲」:这花或是指梅花、桃花、菊花,各式各样的花,当雕落的时候,花瓣谢得很快、很频繁;花也是无情物,虽然落谢得很频繁,但它的本性并没有频繁的感觉,还是很闲静的。
这两句话譬喻什么呢?
花譬喻如意的事情,花落就是譬喻一个人由如意的境界转变到不如意的境界;花开是如意的,花落就变成不如意了。我们平常的人,不如意的事情一来,喜欢的事情被破坏了,心情不快乐,但是这个有修养的人──意自闲──他心不动,没有被不如意所困扰,还是很自在!
水流是譬喻如意的事情没有被破坏,正是鸿运当头的时候,一个如意的事情紧接着一个如意的事情,非常的忙啊!但是这个有修养的人──性常静──如意的事来了,心里面还是原来样,很寂静的,并不感觉到特别地欢乐。
这两句话就表示: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他心里面如如不动。不过,「如如不动」是佛教中的话,我想邵先生没到这个境界,只是表示他对于世间上这些冷暖的境界不那么执着,这也就很不容易了。
我从报纸上知道,美国总统尼克森下台的时侯流泪了。这表示什么呢?不如意的事情来的时候,心不寂静。但是现在邵先生这两句话是:如意的事情来了,不感觉怎么如意;不如意的事情来了,也没有感觉不如意,还是那样地悠闲自在。
「不似人间忙里老,生来未始得开颜」:邵先生说他的境界是如如不动,和世间人不同。世间人如意的事情来了,欢乐得很!苦恼事情来了,心里痛!有时候欢乐、有时候苦恼,苦恼来了也是忙、快乐来时也是忙,就在忙碌中使令人衰老了。邵先生呢?他从有生以来,心情没有真的快乐过,但是他还是很自在的。
邵先生把广大社会人群的情况和自己相对照,写出他的成就。我相信这四句话有多少真实性,但究竟用什么方法能达到这样修养的境界?他没有说。邵康节先生是一位数学家,对《易经》有研究,我并不是他的学习者,也没有特别研究他,但是他不是佛教徒,能有这样的修养,也还值得注意、学习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纠纷出现时,需要找律师解决这些烦恼问题,心为烦恼所苦,修养多数不如邵康节。
常观缘起趣智慧 创造生命得安乐
今天,在这里集会的人是佛教徒,心里应该希望能有比邵康节还要高的成就,不要只安于现状。现在我们是什么样子?就是苦来了很苦、乐来了就是乐,有时哭了、有时笑了,这是平凡的境界。我们若想要超越这个境界,不必去追究邵先生用的是什么方法,而应该向佛、向佛法学习,以得到更高更广大的智慧,有所成就了,就是所谓有功德。应该这样才是对的。
(注:席间有小孩哭泣!)
这位小朋友哭了,我认为这就表示:人生是苦!他在向我们说法,真实不虚呀!这个世界是非常的苦啊!但是,我们佛教徒非常幸运地遇见佛法,有解决一切苦恼之道;非佛教徒很不幸运,没有这条道路。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佛法为什么可以解决人生之苦?有什么道理能解除人生之苦,使令我们有广大的安乐境界?
佛教能解决一切的问题,道理就只是两个字──「缘起」。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观察世间、出世间都是因缘生起的,有因缘才有这件事,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件事。有这句话的开示,我们就有办法了!苦恼的境界是这样的因缘成就的,若不造作这样的因缘,就不会有这件事;我看别人很安乐自在,佛说:「那是因缘有的。」我创造这样的因缘,就能得到安乐,就从这里重新创造生命。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对于世间的贡献就在这里。
但问题是──我们要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才能明白什么叫做缘起,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毕业的。明白了以后,还要采取行动──由信、解而行、证,就成功了。现在我们虽然仍在学习阶段,还没有成功,但是由因而知果,可以预知:将来绝对成功!如果我们不肯学习、也不采取行动,那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其实,这几句话已经把题目讲完了,讲完就应该停下来,但是我再讲一段事实。
佛法平等悉摄受 五百乞儿成罗汉
佛在世的时候,有五百个人,自己无法生活而向人乞讨,所以叫「乞儿」。加个「儿」字,也可能是年纪不太大。他们天天向人乞讨饭食,这样生活久了也是很苦,心情很不快乐,就感觉出家人很好,不必生产,还有信佛的人常常供斋、请吃饭,生活现成,并且能得到人们的恭敬。乞儿于是有了灵感:「我也可以出家嘛!」就向释迦牟尼佛表达出家作比丘的意愿。
佛陀说了一段话,意思就是:佛法就像水似的,不管是大人、小孩、老年人,是中国人、外国人,有学问、没学问,入到水里面,都能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佛法是平等摄受、利益、安乐,不轻视任何人。佛这样说,等于是同意了。所以五百乞儿就在佛法中落发、出家修行,不是很久,都得了阿罗汉果。
这一天,祇陀太子(频婆娑罗王之子,和当时尚未为王的阿阇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要请佛及大比丘们吃饭,但是声明:「我不请这五百乞儿比丘吃饭。」佛说:「你不愿意请,就不请吧!」
佛对大众宣布:「明天祇陀王子请大众到他家应供,但是五百乞儿比丘不在内。」佛又告诉这五百位乞儿阿罗汉:「因为王子没有请你们,所以你们先到北俱卢洲取自然的粳米,(这米和南阎浮提的不同,不是由人工栽培、种植,而是从地下自然长出来的米,非常香的!)然后,先把粳米放在钵里,再到祇陀王子家,依次而坐。」
第二天,佛领着众比丘去应供,而这五百位阿罗汉由天空飞来,从北俱卢洲来到祇陀太子家里。其实古人和今人差不多,对于神通特别地仰慕、欢喜、恭敬。这时候,五百阿罗汉可能飞得不是太快,所以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在叫唤,祇陀王子也出来。一看,是到他家里,心里很欢喜,就请他们入座。
王子问佛:「这五百比丘是怎么回事啊?」佛说:「就是你不欢迎、不请的那五百个比丘。」祇陀太子马上磕头、忏悔。又请问佛:「这五百位比丘原来是乞儿,是苦恼人,出了家,用功修四念处(四念处者,禅也!修四念处就是修禅),也不是很久就得阿罗汉,真令人羡慕!怎么这么容易得圣道呢?」
佛说出以下的因缘:
久远久远以前,在南阎浮提有一位散陀宁大长者,财富无量;而这个时代正赶上饥馑,很久不下雨,老百姓种田没有收成,生活困难。在山里住有二千位辟支佛,道力都是高过阿罗汉的圣人。长者对家中管理仓库的人说:「我想要长时期地供养这二千位修行人饮食,仓库里的粮食有多少?能不能办到?」管理人说:「仓库里的粮多得很哪!长者愿意供养他们,可以做这件事!」
供给二千人吃饭,可不是那么容易呀!长者一共请了五百人在厨房里做事,又特别安排一个使人,时间一到,就去请辟支佛来吃饭,而这个通知者前往请辟支佛时,每次都带着所养的一只狗,天天如此。有一次他忘记通知,狗就自行到辟支佛那儿叫了几声,辟支佛就知道:「这是来请我们吃饭了。」
时间久了,在厨房做杂事的五百人感觉辛苦,就有怨言:「我们每天那么辛苦做事,都是因为这么多乞儿要吃饭的关系!」这个意思就是指二千位辟支佛都是乞儿,都是讨饭吃的。
过了一个时期,辟支佛对长者说:「天要下雨了,你现在可以种田。」长者本来就对辟支佛有恭敬心,所以就真实地准备稻、麦等各式各样的种子,并且都种植了。
果然,下雨了!各式各样的种子从地面长出来了,但每一个都长出像大瓠瓜那样的果实,不同于以前的样子。长者感到奇怪,就问辟支佛。辟支佛说:「没有问题,你继续栽培!」等到成熟了,把瓜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很好的稻、麦;平常长出的麦子只结一些小穗儿,现在每一个大瓜里都装满了稻、麦;长者的收成非常的多,不但供给辟支佛,还供给了亲友及很多地区的人民。
出现这件事之后,在厨房工作的这些人心里想:「唉呀!我们的大长者种田有这样的瑞相,一定是这些圣人的力量。我们以前呼他们为乞儿,这话有问题呀!」于是赶快去向这些圣人忏悔,并且发愿:「希望我们将来也能够遇见圣人,而且能修学圣道成为圣人。」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在厨房作务,口出怨言,说圣人是讨饭吃的乞儿的五百工人,就是这五百乞儿。但因为诽谤辟支佛是乞儿,故从那以后,五百世作乞儿,一直到现在。由于他们忏悔、发愿了,及以前曾供养过二千位辟支佛的功德,所以今天能遇见释迦牟尼佛、能出家、能得圣道。当时负责通知吃饭的人就是优填王,他养的小狗就是美音长者。」 美音长者和优填王,和释迦牟尼佛出世在同时代,美音长者的个子很小,但是他说话的声音不得了!优填王会相面,当他听到这个声音时,说:「这个人最少拥有一亿黄金。」这个声音真是太富贵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出一件事,就是缘起。为什么作乞儿呢?因为诽谤圣人,所以自己作了乞儿。为什么遇见释迦牟尼佛,又容易能得圣道?因为他料理辟支佛的饮食,也出了力量,并且又发愿,所以现在遇见释迦牟尼佛就容易得圣道。这都是因缘!
学习佛法应该得到什么功德呢?得如是功德!能得圣道是因缘,作乞儿也是因缘,所以我们不要口出怨言、不要诽谤圣人,即便对一般人也要尊重赞叹,若要诽谤将来就有问题。
王子出家舍五欲 疲倦不寐道夜长
佛在世的时候,曾发生一件事。
释迦牟尼佛这一天在大众里说法的时候,来了一头狮子,它也坐下来听佛说法,佛就以三个因缘,而说了四句偈:
不眠者夜长 倦者由旬长 不明达正法 愚者轮回长
《法句经‧愚品》
「不眠者夜长」:人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感觉夜间太长;如果一觉睡到大天亮,感觉很快就过去了,所以都是人的心理作用、心的分别呀!
「倦者由旬长」:走路疲倦了,又还没到目的地,再继续走就感觉路很远。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止观,得无上菩提之后,经过六年才回到祖国、回到父亲净饭王那里。父王看见儿子成佛了,相好光明的大功德境界,心情欢喜。这时候,佛所带领的很多弟子,原来是在��道修苦行的,之后随佛出家修行得阿罗汉,都成为圣人了。但是,这些人,表面上看来,多数身体是又黑、又瘦,都不庄严,净饭王感觉师徒不相称,故对佛说:「我们释种姓里面,有很多王子俊美白润,让他们出家当佛的弟子,看上去庄严。」佛说:「好!」净饭王下令给释迦族的王子们:「若有兄弟两人者,就有一人要出家!」这样一来,就有很多的王子出家了。
佛命令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大阿罗汉带领这些新出家的比丘,离开祖国,到摩竭陀国王舍城修行,并教导他们。有这两位大阿罗汉作师父,修学圣道,真是太幸运了啊!但是,这些王子原来都是富贵人家,到任何地方都是坐车的,而出了家却是要徒步走,所以真是感觉道长。又,王子们在家都是享受五欲、睡大觉、种种放逸的境界;出家后,晚间不吃饭、还得减少睡眠,所以就感觉到夜长。
这两句话,是以这些王子出家的情形所说的。
饱学梵志慢心害 一念之愚生死长
学习了佛法,我们才知道──人死了并没有断灭;生命结束以后,继续有新的生命,新生命以后也还是要死亡,而死亡以后继续地又有生命。这生命从那里来的呢?就是因为我们愚痴啊!由愚痴而创造生死的苦,无尽期地延续下去,所以生死是很长远的。
后面这两句话,「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这是对来听佛说法的狮子说的。这狮子是怎么回事儿呢?
距离释迦牟尼佛九十一劫以前,毗婆尸佛在世时也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地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也有常随佛学的比丘众听佛说法。当时,在那个地区有一位非常有学问的婆罗门,国王很尊重他,很多人随着他读书,是一个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普遍受到社会大众尊重的大学者。
毗婆尸佛出现世间,宣扬真理,这是一种大智慧的境界;这位婆罗门是个有学问的人,听到消息,心也动了:「在这个地区,我是最有学问的人,现在还有一个更高明的人,我也去拜见,听听他说法。」
这一天,婆罗门来到佛边。这时候,因为大家都专心地听毗婆尸佛说法,这位大学者来了,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婆罗门心里可是有分别的!他是个有地位的人,所到之处都受到人的尊重、赞叹,今天到毗婆尸佛这里来,没有人睬他,他心里不舒服,于是乎就愤怒地骂这些出家人:「都是秃驴,不懂礼貌!」回头就走了。
这位学者虽然很有学问,但是修养不够。他是来听毗婆尸佛说法的,其他人恭敬、不恭敬,应该不要介意。但是,他忘记了听法的本意,而去计较别人对他的态度,这就没有邵康节「意自闲」的修养。
释迦牟尼佛说:这位婆罗门死了以后,从毗婆尸佛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总共做了九十一劫的狮子!这么长远的生死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在毗婆尸佛那里,动一念瞋心,���了一句骂比丘的粗话,创造了这么长的生死,真是「愚者轮回长」。
释迦牟尼佛还说:他当时如果没有这些分别心,专心地听毗婆尸佛说法,他是能得圣道的,就在一转念之间,变成了狮子──这就是缘起。我们学习佛法、学习佛陀所说的般若智慧,明白缘起的道理,常常护念自心,不要高慢、不要骂人,用智慧来保护这一念心,教它清净、庄严,不要贪、瞋、痴,我们就可以得圣道,是名为缘起,是名为学习佛法的功德──我们应该这样学习!
修习止观护自心 伏断诸缠依定慧
出家、在家的佛教徒常常参加佛教的集会,常会听到:「我们学习佛法,应该用功修行。」什么叫做修行?就是常常地令这一念心清净。
若在那儿端坐,没有打瞌睡,这只是表现于外的相貌,即使是躺着,但是心里面清净,有止、有观,那就叫做修行;若是在这儿坐着,却一直地打妄想,这就不是修行。对表现于外的行住坐卧的相貌,我们没有慧眼、也没有法眼,不太知道,只有佛菩萨有法眼、有慧眼,都是明明了了的。
这且不说,我们就说真实的──内心清净就是修行。但是,什么叫做「内心清净」呢?就是要有止和观。「观」是般若智慧、「止」就是定,用定慧来保护这一念心,使令它清净,这就叫做修行。这样,在佛法里面,我们会成就功德而不会有过失。
我们放下了家里的很多事,到庙上、到佛法里来做什么?就是要学习令心清净的方法。学习以后,就要用这个方法来调伏这一念心。我们的贪、瞋、痴、慢、疑、我我所这些烦恼,从久远以来一直如此,一下子就能清净吗?不可能的呀!就是要今天也这样用功、明天也这样用功,长时期地用功、不懈怠,时间久了就会成功的。
四念处就是禅!今天中国佛教的情形,多数不学习禅,而只是念阿弥陀佛了。念阿弥陀佛也是好,《阿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经上这样说,当然我们也就应该这样做,但是实际上,我们念佛的情形怎么样呢?可能有的人念佛念得不错,也可能有人还没有念得好,这样的情形自己知道。但是,这件事谁也不要耻笑谁。有的人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今生学习佛法就容易有成就;过去生中懈怠,善根栽培得不那么理想,今生遇见佛法了,受到过去栽培的影响,就是比别人差一些,但不要紧,努力还能赶得上、能成功,若是懈怠就不可以。
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大象身体很大,它能从很小的窗户孔跑出去;大象的尾巴很细,但是挤住了,出不去。就去问佛。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梦是说末法时代的弟子,能放下难以放下的家,有如大象从窗户出去了;出家以后,放不下名利,如同大象的尾巴���该更容易过去,但是被挤住了。」
这就是说明出家人懈怠。本来家都能放下了,应该更容易努力地用功修学圣道,结果对名利放不下,就不能用功修行了。在文字上看,是指出家人说,但是我们现在把范围扩大,不光是指出家的佛教徒,在家佛教徒也在内。我们学习了佛法,再难放下的事情也能放下,但是名利放不下。放不下有什么问题呢?栽培不能成功,所以今生再来的时候,就不如人。
这么多年来,我在台湾、香港、美国主持过念佛七、禅七,发觉到一件事:有的人还是有善根的,大家同时坐禅,也不是很久,他就有成就了。有什么成就呢?比如说:一支香一个钟头,我们感觉时间很久,但是在他的感觉,止静才过三、五分钟,就开静了。你看!一样的六十分钟,但他感觉是五分钟,我们可能感觉有两个钟头,所以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不决定的。这看出来,他前生栽培、成就的功德比我们好,所以今生用功修行时,也比我们快。但是,不要失望,若你现在肯努力,还能赶得上,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成就。
唯识宗提到阿赖耶识──做了什么功德,它都能清清楚楚、如实地记录下来,一点儿也不差;过失的事情,它也是真实地记录。做了功德,将来会发生作用;有了罪过,将来也是发生作用的,没有人能占便宜,也没有人会吃亏,因果是很公平的,都是由自己的阿赖耶识负责的。所以,看这个人很用功,但是不相应,是有原因的;那个人用功的时间不多,但是有成就,也都是有原因的呀!
施水卖贫虔供养 生天闻法得初果
我再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摩诃迦旃延尊者走到河边,看见一个老女人拿着器皿在河里打水,一边打水一边哭,摩诃迦旃延尊者问:「你为什么哭啊?为什么这么多的苦恼呢?」她说受到主人的虐待,很苦啊!向尊者说了一大堆。
迦旃延尊者说:「就是因为你贫苦啊!如果你富足,就不必帮人打工了,而能自主地做事情,不就快乐了吗?」「是的!」尊者说:「现在有办法解决,你可以把贫苦出售,卖给人家,你就不苦了啊!」这位年老的女人说:「贫苦还可以卖人的吗?」迦旃延尊者说:「可以呀!」「怎么卖呢?」尊者说:「很容易!你用一个杯,在河里取清水送给我,你的贫苦就卖掉了。」「这个很容易呀!」她就用杯取清水,很恭敬地、很欢喜地奉献给大阿罗汉摩诃迦旃延尊者。
尊者接受了,然后对老女人说:「你对主人不满意,心里痛苦、愤怒,多苦恼啊!现在不要这样做。」「那我要怎么做呢?」尊者说:「你念主人的好处!你为主人服务,他应该曾经对你好,你就念这个好,没有恨,心情会好一点,就能生出欢喜心。今天夜深的时候,你把主人的房门打开,铺点稻草卧在门后,然后念一遍主人的好,使令心平静,然后心里一直地念三宝:南无���、南无法、南无僧,听其自然地睡着。就这样做!」老女人说:「好!」
第二天早晨,女主人起来一看:老女人死了!老女人因为用欢喜心、恭敬心,以一杯清水供养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是良福田),心里又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所以死后生到忉利天了。
天上的人和我们人间的人不同。我们来人间以后,不知道前一生从那里来的。天上的人,若利根的人自己能了知,这位老女人属钝根,生天后只知道与五百天子享乐,这时舍利弗正好在忉利天,因而告诉她这些因缘──前生是大富翁的婢女,受虐待、很苦恼,因为摩诃迦旃延尊者的教导卖贫,供养了尊者清水,又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而生到天上来的呀!于是乎,她很感动!五百天人随着她一起拿着天花,从天上来到置放她尸体的地方。
再说她的女主人一看这个老女人死在门后,心里非常愤怒,叫人把她的两脚绑上,送到野外,弃舍在旷野。生天的老女人与五百天人,就到旷野去,向尸体散天花。天人身体放光的大光明境界、相貌庄严,是人间富贵人所不能比的。这样,很快地传到女主人那里,她也赶来看;就问:「这是一个很贫苦的老女人的尸体,散天花做什么呢?」天女说:「她是我的前生,多亏她做功德,我才能生到天上去,所以我散天花感谢她。」女主人感觉到:「我对不住她!」
之后,五百天人就去拜见摩诃迦旃延尊者,用天花供养尊者,听闻尊者说法后,都得了须陀洹果。
我相信摩诃迦旃延尊者先是入定了,在定中看见这个因缘,所以就到河边开导、教这个老女人卖贫,度化她。这即名为缘起,也就是学习佛法的功德。
通常学习经论,提到佛教徒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都是要修六波罗蜜。
布施能得大财富 戒净当获尊贵身
修布施波罗蜜,有什么好处呢?将来能得大财富。一般的看法:这个人大学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做事,然后成为大富翁;这当然与他的专业知识、头脑好、善于经营有关,所以成功了。事实上,也是因为他前生有栽培布施的功德。有人头脑很精明,但是就不成功,也有这种人哪!
戒波罗蜜:佛教徒受三归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或者是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受沙弥、沙弥尼戒、受菩萨戒,若持戒清净,将来能得到尊贵的身体。而老虎、狮子、毒蛇的这种身体是苦恼的;得人身,就比禽兽、饿鬼的身体好。
其次,我们能够相信佛法,对社会群众有苦难的人有慈悲心、同情心,用我们的力量解除他人的困难,比如一个年老的人眼睛有病,不方便到医院去,你能用欢喜心送他到医院治疗,将来就有可能会生天,享天福。原则上,在人世间行布施波罗蜜、还能持戒清净,将来就会在人间、天上得到尊贵的身体,这个人的身体、相貌看起来就是高贵。
如果��学习佛法,我们看到相貌端正的人,心里羡慕:「哎呀!我不如人家。」只此而已!若是相信、学习了佛法之后,就知道:现在我的相貌不如你,我买花供佛,将来相貌就会端正,这件事是可以取而得之的。看别人富贵,我怎么样努力也不如他,不要紧,只要多做功德,恭恭敬敬的用一杯水供佛,将来都可能生到天上享天福,这是世间上大富长者所不能及的呀!别人现在的智慧比我高明,不要紧,我就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华严经》、《法华经》,多多读诵受持,将来我的智慧就高!
学习佛法,了解缘起的道理,就会这样想:由如是因得如是果,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创造。
香港曾经有一个绑票案,歹徒打电话勒赎:「……在某某地方,有个手里拿标志的人,说一句『天官赐福』,你就拿五十万港币给他。」若不懂得缘起的道理,就是这样,不知道做土匪是苦恼的事,将来是有祸患的。佛教徒不做非法的事,我们合法地取得富贵──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所以我们若能行布施、持戒波罗蜜,不论是得人间或天上的富贵,都可以办到。
殊胜眷属大助伴 勤修忍辱为前因
忍辱波罗蜜有什么好处呢?经论上说:能得大助伴、得大眷属这种功德。
什么叫做助伴?就是帮助你做事的人。谁是眷属?就是指你的先生或是太太、父亲、母亲、哥哥、弟弟,这都是眷属。所谓的大眷属、大助伴,怎么讲呢?譬如唐太宗,他的父亲、儿子都是皇帝,那就是「大眷属」;有房玄龄、杜如晦做助手,这些都是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这叫「大助伴」。当时和唐太宗争夺王位的人多得很,最后他胜利了,就是他的福德大、智慧大,所以成功了。
为什么修忍辱波罗蜜能得大眷��、大助伴呢?人与人相处时,不要随便发脾气,要忍耐一点,朋友的关系就能长远。大家共同地读书、学习佛法、做种种功德,和任何人都维持良好的友谊,现在共同合作,将来也能共同合作,这样就容易成功。如果仗恃自己的优点,感觉任何人都不如我,瞧不起人,同任何人都不合,虽然个人有优点很好,但是将来想成就大事,不行!单独一个人,没有助手是不行的。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大约在北伐成功以后,南京政府成立了,蒋介石那时候是总司令。他对部下讲话时,说:「在北洋政府时代,许多人很讲义气,但是现在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特别的薄,而不够义气了。」我看张作霖的传,他原来是东北的土匪,但是当他作东北王,富贵了以后,和以前作土匪的这些旧识,始终保持良好关系,不弃舍他们,都还很有义气啊!所以我们想要成功,要忍!不要常常发脾气,要修忍辱波罗蜜。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这些人在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彼此就是在一起的。释迦牟尼佛以前行菩萨道做转轮圣王,舍利弗尊者是大臣,都是互相合作的。这样子,长期合作而心里不要多计较,对任何人都原谅,久了,别人也能原谅你,大家交情越来越厚,小小事情都不介意。
精进努力恒不懈 如意果报不断绝
精进波罗蜜将来得什么果报呢?如意的果报不断绝!一个如意的事出现以后,接着又有另一个如意的事出现;如意的事,不断的出现。这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行精进波罗蜜,作功德──今天也拜佛、明天也拜佛;这里拜梁皇忏,我参加;那里办念佛七,我也参加,功德一个又一个继续不断地做,将来得果报的时候,如意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来──果报不断绝。
修禅定得坚固身 进获神通胜外道
修学禅波罗蜜,将来得什么功德呢?能得到一个满意的、不易破坏的身体。我们现在的身体很容易就被破坏了,天气凉就可能伤风感冒,太热也受不了;人家毁辱我一下,我一愤怒,吃不下饭,胃不对、脾也不对了,心肝脾肺肾都容易有病。如果常常地修禅波罗蜜、常常坐禅的人,将来得到的身体没有病痛,有这样的功德。具有这样的功德会生到什么地方呢?就是在空居天。
欲界天有两种:一、在地面上居住的天(地居天);二、在虚空中居住的天(空居天)。在地面上居住的天人,还有战争的问题,譬如说三十三天,帝释天是大福德人,但是他还得和阿修罗作战,有时候还会被阿修罗俘虏去了。还有这样的事情!不过,天人的身体和我们不同,比如说四王天或帝释天,他们和阿修罗打仗的时候,若是胳臂被砍断了,立刻能长出一个胳臂,腿砍断了,也能再长出一条腿,不像我们人间,砍断了,想再长出一个?不行!这是因为天人栽培的功德比我们好,所以果报比我们强,即使如此,如果砍断重要部位,也会死的。但是,在空居天上的人,身体健康,没有战争的问题;若是色界天上的人,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得到的身体特别健康、坚固,所以没有这些被损坏的事情。
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可以得禅定,得了禅定的人,能引发广大的神通,但是佛教徒的禅定更高深,神通更广大,是外道所不能及,这是禅波罗蜜所得的果报与功德。当然,这里是有道理的,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多说。
圆满般若波罗蜜 利根悦乐大自在
般若波罗蜜得到什么功德呢?「诸根猛利,多诸悦乐,于大人众中得自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比我们一般人都强!曾经蒋介石的一个将军告诉我,他是在前线统领几十万大军作战的人,但是要向蒋介石报告的时候,他的眼睛不敢直视蒋介石。因为蒋介石的眼神一看过来,他就有点怕。那是怎么回事儿?就是有威呀!他应该也栽培过一点功德的,所以眼神不同。
因为以前的栽培好,眼耳鼻舌身意和一般人都不同!有大智慧的人就是不一样,我感觉印顺老法师的眼睛也有威神!他年纪九十多岁了,记忆没有衰退,他说话的时候没有说:「我想不起来。」没有这个问题,所以他的意根很强,也就是诸根猛利。这就是栽培的不同啊!
「多诸悦乐」:是指有很多快乐的事情。
「于大人众中得自在」是说什么?是指在很多的大人物里,他能得自在,这就是智慧高的人。有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话有道理呀!这是譬喻,当我们看见大西洋、太平洋,感觉这些大海洋的水很浩大,再看见其他的河流,会觉得都是小水而已;若是你随着圣人学习,得大智慧,若再与其它人谈话,会感觉他人的不及格,因为他的智慧不够,谈话很难接续下去。不过,在大智慧人中,得自在,这当然是要圣人才可以。若按佛法来说,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圣人,大乘菩萨众当中,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都是圣人,在这么多的圣人里,只有佛能得大自在!
我们若能够把世间上尘劳的事情放下一点,拿出一些时间学习佛法,开大智慧,将来在佛法里面,能成就大功德,不会辜负我们的。
#buddha#buddhism#buddhist#bodhi#bodhicitta#bodhisattva#compassion#dharma#dhamma#enlightenment#mahayana#mindfulness#monastics#monastery#monks#quotes#path#sayings#spiritual#teachings#venerable#wisdom
7 notes
·
View notes
Quote
学佛至今有几年光景,谈不上精进,忙修瞎练居多。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初发心容易,保持长远心难。虽然学佛是我自己唯一一件坚持不断在做的事情,由于不够系统,每每出现对某些基本概念的误解,学佛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大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误会频频就见怪不怪了。学佛基础笔记系列,旨在自身的查缺补漏,如果能给同修或者想了解佛法的人一些帮助,就再好不过了。是为序。 从“南(na)无(mo)”说起 大家经常看到“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应念作“拿摩”,是皈依的意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三宝。为什么叫“本师”呢,因为释迦佛是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的教主,那什么叫做娑婆世界呢,接着往下看。 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指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众生安忍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意译作杂恶、杂会、忍土,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 三界二十八天 《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称「三界二十八天」,即是佛教中认为的天堂。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为圣者所厌弃。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间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罗,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多诸染欲,因此称为欲界。 欲界包含六天,又分为地居天与空居天。 1.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1)四天王天:东为持国天,住须弥山黄金埵,由提头赖咤天王统领干闼婆(香神或乐神)、富单那(热病鬼)二部。西为广目天,住须弥山白银埵,由毗留博叉天王统领毗舍阇(啖精气鬼)、毒龙等。南为增长天,住须弥山琉璃埵,由毗留勒叉天王统领鸠盘荼(厌魅鬼)、薜荔多(饿鬼)二部。北为多闻天,住须弥山水晶埵,由毗沙门天王统领夜叉、罗剎(速疾鬼)等二部。四天王天的各部合称天龙八部。 (2)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须弥山顶,中间为善见城,天主为释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为三十三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所载,分别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咤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2.空居天: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1)夜摩天:夜摩意思为时分,此天对于欲境知道节制有分,以相抱为淫事。 (2)兜率天:兜率意思为知足,对于欲境知道止足,以执手为淫事。 (3)化乐天:乐于变化,欲心微薄,以相笑为淫事。 (4)他化自在天:于五欲境界自在变化,欲心渐无,因此以相视为淫事。 二、色界 色界指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也没有女形,众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宫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为此界尚有色质,因此称为色界。 色界四禅天,共有十八天。 1.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能力。 2.二禅三天:指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只有意识,没有眼、耳、身三识以及寻伺思惟,因此只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3.三禅三天:指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只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4.四禅九天:指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四禅天只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三、无色界 无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因此称为无色界。 无色界包含四天。 1.空无边处天:指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入空无边处定为因,所得定地的果报。 2.识无边处天:指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也就是思惟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识之相,观察照了无边的识相,以先思惟无边的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称为识无边处。 3.无所有处天:指厌患识无边处,舍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动,到了加行成就时,不但所思惟的空没有了,连观无边心识的能观心也没有,因此名无所有处天。 4.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因此称为非想;此天尚有细想,因此称非非想。此天位于三界九地的顶上,因此又称有顶天。 佛教的时间观 宇宙的一个循环成灭过程为一个“大劫”。1个“大劫”包括“成、住、坏、空”4个“中劫”。每个“中劫”包括20个“小劫”。每个“小劫”有“一番增减”,也就是包括1个“增劫”和1个“减劫”。 “增劫”里,人寿从10岁增加到84000岁,每100年增加1岁; “减劫”里,人寿从84000岁减少到10岁,每100年减少1岁; 照此计算:一个“增劫”或者“减劫”是840万年。一个“小劫”是“一番增减”为1680万年。一个“中劫”是“20番增减”是33600万年(3.36亿年)。一个“大劫”是大约13.44亿年。 过去之“庄严劫”(成劫)、现在之“贤劫”(住劫)、未来之“星宿劫”(坏劫),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世有三千佛出现。 现在佛教常说的“七佛出世”,就是指最近已经出世的“七佛”: 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婆佛, 4、拘留孙佛,5、拘那含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中前3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过去的“庄严劫”(成劫)的最后3佛,不是“贤劫千佛”里面的佛。 “拘留孙佛”以下之4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佛)是现在的“贤劫”(住劫)中已经出世的4尊佛。 “拘留孙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的第一尊佛,“释迦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第四尊佛。 “贤劫”中还会陆续出世996尊佛,也就是“弥勒佛”以下至“楼至佛”,一共还有996尊佛,则在“贤劫”的未来陆续出世。 释迦佛成佛以后,下一位���将出世的佛,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现在正在“兜率天宫内院”讲法的弥勒菩萨,将会在大约800万年后(“第十小劫”的中间、人寿8万岁时)出世。 今日的韦陀护法尊天菩萨,发大愿为千佛护法,然后他在1亿8400万年后,功德圆满,成为“贤劫千佛”的最后一尊佛——“楼至佛”。 六道轮回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等。六道属于十法界,和四圣(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合称为“四圣六凡”。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阿修罗、人;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
http://suixinzizai.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11.html
0 note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112: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112: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26.07.2023
文殊菩萨祈求颂《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Going for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 The Precepts of Refuge, The Perfec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皈依三宝, 般若波罗蜜,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赞颂: 文殊菩萨祈求颂https://youtu.be/B89WzSr7J-U 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皈依三宝#般若波罗蜜#奢摩他#毗钵舍那
0 note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105: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105: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9.07.2023
文殊菩萨祈求颂 《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Going for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 The Precepts of Refuge / The Perfec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 Meditative Serenity / Insight 皈依三宝, 般若波罗蜜,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 /赞颂:文殊菩萨祈求颂 https://youtu.be/jEZlUJxRg50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皈依颂 造者殊胜 亲近善士 教授殊胜 希求解脫 学菩萨行 精进波罗蜜#皈依三宝 皈依颂 造者殊胜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静虑波罗蜜 修习轨理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听闻轨理 学菩萨行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四摄法 修习轨理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希求解脫 皈依颂 入大乘门 四摄法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修习轨理 道次引导 仪轨受法 布施波罗蜜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皈依三宝#精进波罗蜜#道次引导#般若波罗蜜#解脱正道#奢摩他#忍波罗蜜#思惟苦谛#毗钵舍那#亲近善士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8: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8: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4.09.2023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赞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https://youtu.be/BrKZAldb5ew?si=BQi1o-BhRwrVaQo2 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blessed by our lineage masters and eternally follow Buddha’s…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文殊菩萨祈求颂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7: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7: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3.09.2023
文殊菩萨祈求颂《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Going for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 The Precepts of Refuge, The Perfec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皈依三宝, 般若波罗蜜,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赞颂: 文殊菩萨祈求颂https://youtu.be/jEZlUJxRg50?si=h13tydQa6_nDMBES 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灵凤箜篌曲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6: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6: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2.09.2023
灵凤箜篌曲《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奢摩他/毗钵舍那IP/赞颂: 灵凤箜篌曲 https://youtu.be/Qt6SaHH3cz0?si=e0szWxZls624NHop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blessed by our lineage masters and eternally follow Buddha’s…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8: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8: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20.05.2023
《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赞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6YKyMu2Kfc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blessed by our lineage masters and eternally follow Buddha’s…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7: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7: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9.05.2023
《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Going for Refuge to the Three Jewels & The Precepts of Refuge, The Perfec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皈依三宝, 般若波罗蜜, 奢摩他, 毗钵舍那 IP/赞颂: 文殊菩萨祈求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AS2RUX72I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HEARTSTRINGS OF PRAISE:《为毘婆舍那做前行 46:赞颂修行》Pre - Vipassanā Discourse Preparation 46: Cultivation Through insightful Praise 18.05.2023
《Offering Insightful Praises is Cultivation》《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Table of Content/科判: Meditative Serenity, Insight科判:奢摩他/毗钵舍那IP/赞颂: 灵凤箜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27L17J1jY请您听着赞颂,学着广论,得师长加持, 永远追随佛陀。 Let’s listen to Insightful Praises as we learn the Lamrim and be blessed by our lineage masters and eternally follow Buddha’s…
View On WordPress
#bwmonastery bwm bwmonasterysingapore buddhism buddhist faith happiness buddha dharma sangha compassion wisdom buddhist#听闻轨理 亲近善士 赞颂即是修行 :赞颂与广论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0 note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22》
《歌德堡变奏曲1122》
大佛顶首楞严经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卷七
阿难汝问摄心法 我今宜为汝先说 入三摩地修学门 求菩萨道学佛法 要先持此四律仪 皎如冰霜至清水 自不能生诸枝叶 心三口四必无因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四事若不失 色香味触尚不缘 云何发生诸魔事?
若有宿习不能除 汝教是人一心诵 大佛顶首光明咒 无上神咒摩诃萨 无见顶相是如来 无为心佛顶发辉 坐宝莲华所说神
汝宿世与摩登伽 历劫因缘爱习气 非是一生及一劫 我一宣扬彼淫女 爱心永脱成罗汉
彼尚淫女无修行 神力冥资证无学 云何汝等声闻乘 求最上乘难成佛? 譬如以尘扬顺风 有何艰险不成功?
若有末世欲道场 先持比丘清净戒 要当选择戒净者 第一沙门以为师
若其不遇清净僧 汝戒律仪必不成 戒成已后着净衣 然香闲居清净��� 诵此心佛所说咒 诵���遍满一百八 然后结界立道场 如来求于十方界 现住国土无上佛 放大悲光灌其顶
佛言阿难汝应知! 如是末世清净僧 若比丘尼或居士 心灭贪淫持佛戒 发菩萨愿道场中 六时行道出入浴 如是不寐三七日 我自现身至其前 摩顶安慰令开悟
阿难白佛言世尊! 我蒙如来无上诲 心已开悟不迷惑 自知修证无学道 末法修行建道场 云何结界云何造 合佛清净仪轨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 人愿造立佛道场 先取雪山大白牛 食其山中肥香草 此牛唯饮雪山水 其粪微细取其粪 和合旃檀泥其地
若非雪山牛臭秽 不堪涂地不能用 若非雪山于平原 穿去地皮五尺下 取其黄土和旃檀 沉水苏合及薰陆 郁金白胶及青木 零陵甘松鸡舌香 以此十种细罗粉 合土成泥涂场地 方圆丈六八角坛
坛心安置一莲华 金银铜木所制造 莲华之中安一钵 钵盛八月清露水 水中随安诸华叶
取八圆镜安各方 围绕中心莲华钵 十六莲华镜外立 十六香鑪华铺设 庄严香鑪烧沉水 无令见火无令炽
取白牛乳十六器 乳为煎饼并砂糖 油饼乳糜及苏合 蜜姜纯酥及纯蜜
绕莲华外各十六 以奉诸佛及菩萨 每以食时若中夜 取蜜半升用酥合
坛前别安小火鑪 兜楼婆香煎香水 沐浴其炭然猛炽 投是酥蜜炎鑪内 烧令烟尽享诸佛
遍悬幡华于四外 于坛室中之四壁 敷设十方如来佛 及诸菩萨诸形像
应于当阳供佛像 释迦弥勒卢舍那 阿閦弥陀观音像 兼金刚藏安左右
帝释梵王蓝地迦 乌刍瑟摩軍荼利 与毗俱胝四天王 频那夜迦张门侧 左右安置严守护
又取八镜悬虚空 与坛场中所安镜 方位方面互相对 使其形影重相涉
修者当于初七中 至诚顶礼十方佛 诸大菩萨阿罗汉 恒于六时诵咒围 至心行道无散乱 一时常行百八遍
第二七中修如是 发菩萨愿专一心 心无间断不散乱 我毗奈耶先愿教
第三七中十二时 向持佛咒般怛啰 至第七日不散乱 十方如来一时现 承佛摩顶镜光汇 修三摩地于道场 末世修学令如是 身心明净如琉璃
佛言阿难汝应知! 若此比丘本受戒 及同会中十比丘 其有一者不清净 如是道场多不成
从三七后坐安居 有利根者经百日 得须陀洹不起座 纵其心未成圣果 决知成佛不谬误 汝问道场建如是
阿难顶礼而白佛: 自我出家恃佛爱 求多闻故未证道 遭彼梵天邪术禁 心虽明了力不逮
赖遇文殊令我脱 虽蒙如来佛顶咒 冥获其力未亲闻 惟愿大慈重为说 悲救此会修行辈 末及当来在轮回 承佛密音身意解 于时会中诸大众 普皆作礼同此愿 伫闻如来秘章句
尔时世尊大慈悲 从肉髻中涌宝光 光中涌出千叶莲 有化如来坐宝华 顶放十道百宝光 一一光明互映照 皆遍示现十恒沙 金刚密迹擎山杵 遍虚空界众仰观 畏爱兼抱求哀佑 无见顶相放光佛 一心听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南无萨婆。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 娑舍啰婆迦。僧伽喃。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舍波奴。揭啰诃。 娑诃娑啰摩他喃。南无跋啰诃摩泥。南无因陀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卢陀啰耶。乌摩般帝。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那啰野。拏耶。槃遮摩诃三慕陀啰。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摩诃迦罗耶。地唎般剌那。 伽啰毗陀啰。波拏迦啰耶。阿地目帝。尸摩舍那泥。 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无悉羯唎多耶。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啰耶。南无般头摩俱啰耶。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南无摩尼俱啰耶。南无伽阇俱啰耶。南无婆伽婆帝。帝唎茶。 输啰西那。波啰诃啰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阿刍鞞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南无婆伽婆帝。鞞沙阇耶。俱卢吠柱唎耶。 般啰婆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无婆伽婆帝。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啰剌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舍鸡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南无婆伽婆帝。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帝瓢。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萨怛多般怛[口+蓝]。 南无阿婆啰视眈。般啰帝。扬岐啰。萨啰婆部多揭啰诃。 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跋啰瑟地耶。叱陀你。 阿迦啰。蜜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萨啰婆。 槃陀那。目叉尼。萨啰婆。突瑟吒。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 赭都啰。失帝南。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那叉刹怛啰若阇。���啰萨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摩诃揭啰诃若阇。毗多崩萨那羯唎。萨婆舍都嚧。 你婆啰若阇。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毖沙舍。悉怛啰。阿吉尼。 乌陀迦啰若阇。阿般啰视多具啰。摩诃般啰战持。摩诃叠多。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啰。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阿唎耶多啰。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跋阇啰摩礼底。毗舍嚧多。勃腾罔迦。跋阇啰制喝那阿遮。 摩啰制婆。般啰质多。跋阇啰檀持。毗舍啰遮。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 苏摩嚧波。摩诃税多。阿唎耶多啰。摩诃婆啰阿般啰。跋阇啰商羯啰制婆。 跋阇啰俱摩唎。俱蓝陀唎。跋阇啰喝萨多遮。毗地耶。乾遮那。 摩唎迦。啒苏母。婆羯啰跢那。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啰菟。 瑟尼钐。毗折蓝婆摩尼遮。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嚧阇那。 跋阇啰顿稚遮。税多遮。迦摩啰。刹奢尸。波啰婆。翳帝夷帝。 母陀啰。羯拏。娑鞞啰忏。掘梵都。印兔那么么写。
乌[合+牛]。唎瑟揭拏。般剌舍悉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虎[合+牛]都嚧雍。瞻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悉耽婆那。虎[合+牛]都嚧雍。 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虎[合+牛]都嚧雍。 萨婆药叉。喝啰刹娑。揭啰诃若阇。毗腾崩萨那羯啰。 虎[合+牛]都嚧雍。者都啰。尸底南。揭啰诃。 娑诃萨啰南。毗腾崩萨那啰。虎[合+牛]都嚧雍。 啰叉。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钐。波啰点。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啰。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俱知娑诃萨泥。 帝[口+隶]阿弊提视婆唎多。吒吒甖迦。摩诃跋阇嚧陀啰。 帝唎菩婆那。曼茶啰。乌[合+牛]。莎悉帝。薄婆都。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啰阇婆夜。主啰跋夜。阿祇尼婆夜。乌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舍萨多啰娑夜。婆啰斫羯啰婆夜。 突瑟叉婆夜。阿舍你婆夜。阿迦啰。密唎柱婆夜。 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乌啰迦婆多婆夜。 剌阇坛茶婆夜。那伽婆夜。毗条怛婆夜。苏波啰拏婆夜。 药叉揭啰诃。啰叉私揭啰诃。毕唎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鸠槃茶揭啰诃。补丹那揭啰诃。迦吒补丹那揭啰诃。 悉乾度揭啰诃。阿播悉摩啰揭啰诃。乌檀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醯唎婆帝揭啰诃。社多诃唎南。揭婆诃唎南。 嚧地啰诃唎南。忙娑诃唎南。谜陀诃唎南。摩阇诃唎南。 阇多诃唎女。视比多诃唎南。毗多诃唎南。婆多诃唎南。 阿输遮诃唎女。质多诃唎女。帝钐萨鞞钐。萨婆揭啰诃南。 毗陀耶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茶演尼。讫唎担。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般输般怛夜。嚧陀啰。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那啰夜拏。讫唎担。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迦波唎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阇耶羯啰。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毗唎羊讫唎知。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索醯夜。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阿罗汉。讫唎担。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毗多啰伽。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跋阇啰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啰叉罔。婆伽梵。印兔那么么写。
婆伽梵。萨怛多般怛啰。南无粹都帝。阿悉多那啰剌迦。 波啰婆。���普吒。毗迦萨怛多钵帝唎。什佛啰什佛啰。陀啰陀啰。频陀啰频陀啰。 瞋陀瞋陀。虎[合+牛]虎[合+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娑诃。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阿波啰提诃多泮。婆啰波啰陀泮。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萨婆提鞞弊泮。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萨婆乾闼婆弊泮。萨婆补丹那弊泮。迦吒补丹那弊泮。萨婆突狼枳帝弊泮。萨婆突涩比[口+犁]。 讫瑟帝弊泮。萨婆什婆[口+犁]弊泮。萨婆阿播悉摩[口+犁]弊泮。 萨婆舍啰婆拏弊泮。萨婆地帝鸡弊泮。萨婆怛摩陀继弊泮。萨婆毗陀耶。 啰誓遮[口+犁]弊泮。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毗地夜。 遮唎弊泮。者都啰。缚耆你弊泮。跋阇啰。俱摩唎。毗陀夜。啰誓弊泮。 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跋阇啰商羯啰夜。波啰丈耆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夜。摩诃末怛唎迦拏。南无娑羯唎多夜泮。毖瑟拏婢曳泮。 勃啰诃牟尼曳泮。阿耆尼曳泮。摩诃羯唎曳泮。羯啰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唠怛唎曳泮。遮文茶曳泮。羯逻啰怛唎曳泮。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演吉质。萨埵婆写。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突瑟吒质多。阿末怛唎质多。乌阇诃啰。伽婆诃啰。嚧地啰诃啰。婆娑诃啰。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视毖多诃啰。跋略夜诃啰。乾陀诃啰。布史波诃啰。颇啰诃啰。婆写诃啰。般波质多。 突瑟吒质多。唠陀啰质多。药叉揭啰诃。啰刹娑揭啰诃。闭[口+隶]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鸠槃茶揭啰诃。悉乾陀揭啰诃。乌怛摩陀揭啰诃。车夜揭啰诃。 阿播萨摩啰揭啰诃。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唎佛帝揭啰诃。阇弥迦揭啰诃。舍俱尼揭啰诃。 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阿蓝婆揭啰诃。乾度波尼揭啰诃。 什伐啰。堙迦醯迦。坠帝药迦。怛隶帝药迦。者突托迦。 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薄底迦。鼻底迦。室隶瑟蜜迦。 娑你般帝迦。萨婆什伐啰。室嚧吉帝。末陀鞞达嚧制剑。 阿绮嚧钳。目佉嚧钳。羯唎突嚧钳。揭啰诃。揭蓝羯拏输蓝。 惮多输蓝。迄唎夜输蓝。末么输蓝。跋唎室婆输蓝。毖栗瑟吒输蓝。 乌陀啰输蓝。羯知输蓝。跋悉帝输蓝。邬嚧输蓝。常伽输蓝。 喝悉多输蓝。跋陀输蓝。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部多毖跢茶。 茶耆尼。什婆啰。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萨般嚧。 诃凌伽。输沙怛啰。婆那羯啰。毗沙喻迦。阿耆尼乌陀迦。末啰鞞啰。 建跢啰。阿迦啰。密唎咄。怛敛部迦。地栗剌吒。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啰。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末啰视。吠帝钐。 娑鞞钐。悉怛多钵怛啰。摩诃跋阇嚧。瑟尼钐。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舍喻阇那。辫怛隶拏。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帝殊。 槃昙迦嚧弥。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跢侄他。唵。阿那隶。 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莎婆诃。
阿难是佛顶光聚 悉怛多般怛啰咒 秘密伽陀微章句 出生十方一切佛
十方如来因此咒 得成无上正遍觉 十方如来执此咒 降伏诸魔制外道
十方如来乘咒心 坐宝莲华微尘国 十方如来含咒心 ��微尘国转法轮
十方如来持咒心 能于十方摩顶授 自果未成真修者 亦于十方蒙授记
十方如来依咒心 能于十方济群苦 所谓地狱饿鬼道 畜生盲聋喑哑者 冤憎会苦爱别离 求不得苦心孤苦
五阴炽盛嗔恨苦 大小诸横同解脱 贼难兵难及王难 风火水难及狱难 饥渴贫穷应念销
十方如来随咒心 能事十方善知识 四威仪中供如意 恒沙如来于会中 推其为大法王子
十方如来行咒心 能于十方摄亲因 令诸小乘闻秘藏 不生惊怖得安泰
十方如来诵此咒 成无上觉无上道 坐菩提树入涅槃 十方如来传此咒 于灭度后正道传 究竟住持付佛法 严净戒律悉清净
若我说是佛心咒 般怛罗咒顶光聚 从旦至暮音声联 字句中间不重叠 经恒沙劫不能尽 此咒亦名如来顶
汝等有学在轮回 发心至诚取罗汉 不持此咒坐道场 欲其身心远魔事 无有是处难成就!
阿难若于诸世界 随所国土诸众生 随国所生桦树皮 贝叶纸素及白叠 书写此咒贮香囊 是人心昏未能诵 或带身上或书宅 当知是人尽其年 一切诸毒不能害
阿难我今为汝众 更说此咒般怛啰 救护世间得无畏 成就众生出世智
若我灭后末世众 有能自诵教他诵 当知如是诵持众 火不能烧水不溺 大毒小毒不能害 乃至天龙及鬼神 精祇魔魅及恶咒 皆不能着心正受
一切咒诅及厌蛊 毒药金毒及银毒 草木虫蛇及毒气 入此人口成甘露
一切恶星并鬼神 碜心毒人及毒物 于如是人不起恶 频那夜迦常随魔 诸恶鬼王并眷属 皆领深恩常守护
阿难当知是佛咒 常有八万四千数 恒沙俱胝那由他 金刚藏王菩萨族 一一皆有金刚众 而为眷属昼夜侍
设有众生散乱心 非三摩地心忆持 是金刚王常随从 彼诸比丘善男子
何况决定菩提心 菩萨藏王诸金刚 精心阴速发神识 是人应时心能忆 八万四千恒沙劫 周遍了知得无惑
从第一劫至后身 药叉罗刹生生灭 及富单那鸠槃茶 迦富单那毗舍遮 并诸饿鬼及有形 无形有想及无想 如是恶处邪妄处
是善男子若读诵 若书若写若带藏 诸色供养以记忆 劫劫不生贫穷家 不生下贱不乐处
此诸众生善男女 纵其自身不作福 十方如来常护佑 所有功德与此人
由是得于恒河沙 阿僧祇劫不可说 常与诸佛同一处 无量功德神鬼聚 同处熏修永不散
是故能令破戒人 戒根清净心清净 未得戒者令得戒 未精进者令精进 无智慧者令智慧 不清净者得清净 不持斋戒自斋戒
佛言阿难汝应知! 是善男子持咒时 设犯禁戒未受时 持咒之后破戒罪 无问轻重一时销
纵经饮酒啖五辛 种种不净未脱离 一切诸佛及菩萨 金刚天仙及鬼神 不将为过皆赦免
设着不净破弊衣 一行一住悉清净 纵不作坛不入庙 不入道场不行道 诵持此咒住咒心 还同入坛行功德 等无差别无有异
若造五逆无间罪 及诸比丘比丘尼 四弃八弃诵咒已 如是重业如是罪 如猛风吹聚沙散 悉皆消灭无毫发
阿难若有诸众生 无量无数劫始来 所有一切轻重罪 从前世来未及忏
读诵书写此佛咒 身上带持若安住 庄宅园馆如是业 犹汤消雪冰融化 不久得悟无生忍
复次阿难若女人 未生男女欲求孕 若能至心念斯咒 或能身上带汝此 悉怛多般怛啰者
便生福德智男女 求长命者得长命 欲求果报速圆满 即能速得果圆满
身命色力亦如是 命终之后神识引 随愿往生十方国 必定不生边地贱 何况杂形畜生类
阿难若有诸国土 州县聚落饥荒疫 或复刀兵贼难斗 兼余一切厄难地
写此神咒安城门 并诸支提脱阇上 令其国土诸众生 奉迎斯咒念此咒 礼拜恭敬一心供 令其人民各身佩 或各安所居宅地 一切灾厄悉销灭
佛言阿难汝应知! 在在处处国土众 天龙欢喜有此咒 风雨顺时五谷丰 兆庶安乐民富泰
亦复能镇诸妖魔 一切恶星随变怪 灾障不起人无夭 杻械枷锁不着身 昼夜安眠无恶梦
阿难是诸娑婆界 八万四千灾恶星 二八恶星为上首 复有八大恶星主
作种种形现世时 能生众生种种灾 有此咒地皆消灭 十二由旬结界地 诸恶灾祥永不入
是故如来宣此咒 于未来世十方国 保护初学修行者 入三摩地心泰然 得大安隐无忧患 更无一切魔鬼神 及无始来冤宿殃 旧业陈债来相害
汝及众中诸有学 及未来世修行者 如法持戒依坛场 所受戒主清净僧 持此咒心不疑悔 是善男子是比丘 于此父母所生身 不得心通不成道 十方如来便妄语
会中佛说是语已 护法金刚无量数 一时合掌顶礼佛 而白佛言称如是
我当诚心大勇猛 保护如是修行者 尔时梵王天帝释 四天大王及部属 亦于佛前同顶礼 而白佛言称如是 审有如是修学人 我当尽心诚保护 令其一生作如愿
复有无量药叉将 富单那王罗刹王 鸠槃茶王毗舍遮 频那夜迦大鬼王 及诸鬼帅及部众 合掌顶礼于佛前 我亦誓愿护是人 令菩提心速圆满
日月天子复无量 风师雨师及云师 雷师水师电伯等 年岁巡官星眷属 顶礼佛足于会中 而白佛言称如是: 我亦保护修行人 安立道场得无畏
山神海神复无量 一切土地及水陆 空行万物之精祇 无色界天风神王 同时稽首于佛前 而白佛言称如是: 我亦保护修行人 得成菩提无魔事
尔时八万四千数 恒沙俱胝那由他 金刚藏王菩萨众 在大会中从座起 顶礼佛足白佛言: 世尊如我等辈众 所修功业久成道 不取涅槃随此咒 救护众生于末世 修三摩地正修者
如是修心求正定 若在道场及余行 乃至散心游聚落 我等徒众常随从 侍卫此人无闪失
纵令魔王及鬼众 大自在天求方便 终不可得其便利 诸小鬼神或邪妖 去此善人十由旬 除彼发心乐修禅 世尊如是恶魔邪 若魔眷属为恶障 欲来侵扰是善人 我以宝杵碎其首 犹如微尘不复碍 恒令此人作如愿
阿难即时从座起 顶礼佛足白佛言: 我辈愚钝好多闻 于诸漏心未出离
蒙佛慈诲得正修 身心快然大饶益 世尊阿难有一问 如是修证佛三昧 未到涅槃未究竟 云何名为干慧地 四十四心是云何? 得修行目何渐次? 诣何方所名入地? 等觉菩萨云何为? 五体投地是语已 大众一心伫佛音 瞪瞢瞻仰待佛言
尔时世尊赞阿难: 善哉善哉汝是问! 汝等乃能普为众 及诸末世诸众生 修三摩地求大乘 终大涅槃从凡夫 悬示无上正行路 汝今谛听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礼 刳心默然愿受教
佛言阿难汝当知 妙性圆明离名相 本来无有诸众生 因妄有生因生灭 生灭名妄灭妄真
佛称无上菩提心 二转依号大涅槃 佛言阿难汝当知! 汝今欲修三摩地 直诣如来大涅槃 先当识此诸众生 二颠倒因起世界 颠倒不生妄不起 真三摩地即如来
佛言阿难汝当知! 众生颠倒云何为? 由性明心明圆故 因明发性妄见生
毕竟无成究竟有 此有所有非因因 住所住相无根本 本此无住无起灭 建立世界及众生
迷本圆明生虚妄 妄性无体非有依 将欲复真真非真 欲真已非真如性 非真求复成非相
非生非住复非心 非法非非展转生 生力发明熏成业 同业相感因有感 相灭相生生���灭 众生颠倒由是故
佛言阿难汝当知! 云何名为性颠倒? 是有所有妄生有 分段妄生此界立
非因所因无住住 迁流不住此世成 三世四方合相涉 变化众生十二类
是故世界动有声 因声有色因色香 因香有触触有味 因味知法法本妄
六乱妄想成业性 十二区分此轮转 声香味触故世间 穷十二变一旋复
乘此轮转颠倒相 是有世界以卵生 胎生湿生及化生 有色无色有无想 若非有色非无色 若非有想非无想
佛言阿难汝当知! 由因世界妄轮回 动颠倒故合气成 八万四千沉飞想 卵羯逻蓝是故有 流转国土成卵生 鱼鸟龟蛇类充塞
由因世界染轮回 欲颠倒故合滋成 八万四千横竖想 胎遏蒲昙是故有 流转国土成胎生 人畜龙仙类充塞
由因世界执轮回 趣颠倒故合暖成 八万四千翻覆想 如是故有湿蔽尸 流转国土成湿生 含蠢蝡动类充塞
由因世界变轮回 假颠倒故合触成 八万四千新故想 化相羯南是故有 流转国土成化生 转蜕飞行类充塞
由因世界碍轮回 障颠倒故合着成 八万四千精耀想 色相羯南是故有 流转国土色相生 休咎精明类充塞
由因世界销轮回 惑颠倒故合暗成 八万四千阴隐想 无色羯南是故有 流转国土生无色 空散销沉类充塞
由因世界罔轮回 影颠倒故合忆成 八万四千潜结想 想相羯南是故有 流转国土想相生 神鬼精灵类充塞
由因世界愚轮回 痴颠倒故合顽成 八万四千枯槁想 无想羯南是故有 流转国土神化土 木金石类充塞
由因世界待轮回 伪颠倒故合染成 八万四千因依想 成色羯南非有色 流转国土诸水母 以虾为目类充塞
由因世界引轮回 性颠倒故合咒成 八万四千召乱想 由是故有非无色 无色羯南流国土 咒诅厌生类充塞
由因世界妄轮回 罔颠倒故合异成 八万四千互乱想 如是故有非有想 成想羯南流国土 彼蒲卢等是其类 异质相成类充塞
由因世界怨轮回 杀颠倒故合怪成 八万四千食父母 非无想相是想故 无想羯南流国土 附块为儿如土枭 及破镜鸟行如是 以毒树果抱为子 子成父母遭其食 其类充塞怨轮回
是名众生十二类
1 note
·
View note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21》
《歌德堡变奏曲1121》大佛顶首楞严经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卷六尔时菩萨观世音即从座起礼佛足而白佛陀言世尊!忆念我昔恒沙劫于时有佛现于世彼佛名曰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彼佛教我从闻修入三摩地住禅定入流亡所初闻中所入既寂诸相灭动静二相了不生如是渐增闻闻尽尽闻不住觉觉空空觉极圆空空灭生灭既灭寂现前世出世间忽超越十方圆明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佛本妙觉心同慈力二者下合十方界一切六道诸众生与诸众生同悲仰由我供养观音佛蒙彼如来授我法如幻闻熏闻修习金刚三昧不生灭与佛如来同慈力三十二应现身成入诸国土救众生世尊若有诸菩萨入三摩地修无漏胜解现圆将成就我现佛身为说法令其解脱得圣果若诸有学修佛道寂静妙明胜妙圆现独觉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解脱断十二缘若有学缘断胜性胜妙圆现缘觉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解脱得四谛空若有学修道入灭胜性圆现声闻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解脱若诸众生心明悟不犯欲尘身清净现梵王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解脱欲为天主若众生统领诸天住天道现帝释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欲身自在若众生游行十方得自在现自在天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若有众生修天道欲身自在飞虚空我于彼前常示现大自在天如意身并为说法令成就爱统鬼神若众生救护国土爱生灵我于彼前为示现天大将军神勇身并为说法令成就爱统世界若众生保护众生佑尘世我于彼前常示现四天王身威严相并为说法令成就爱生天宫若众生驱使鬼神助天帝我于彼前常示现四天王国太子身并为说法令成就乐为人王若众生我于彼前常示现现人王身统臣民并为说法令成就爱主族姓若众生世间推让爱邻里现长者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爱谈名言若众生清净自居敬三宝现居士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爱治国土若众生剖断邦邑治子民现宰官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爱诸数术若众生摄卫自居占祸福我于彼前常示现婆罗门身掌神权并为说法令成就好学出家若男子持诸戒律修佛法现比丘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好学出家若女人持诸禁戒修佛法我于彼前常示现比丘尼身清净相并为说法令成就乐持五戒若男子我于彼前常示现优婆塞身清净相并为说法令成就五戒自居若女子我于彼前常示现优婆夷身净好相并为说法令成就内政立身若女人以修家国助丈夫我于彼前现女主及国夫人或命妇并为说法令成就不坏男根若众生我于彼前常示现童男子身净好相并为说法令成就若有处女爱处身不求侵暴远淫欲现童女身于彼前并为说法令成就乐出天伦若诸天我现天身于彼前而为说法令成就乐出龙伦若诸龙我现龙身于彼前而为说法令成就乐度本伦若药叉现药叉身于彼前我为说法令成就乐脱其伦乾闼婆我于彼前常示现乾闼婆身演天乐并为说法令成就乐脱其伦阿修罗我于彼前常示现阿修罗身修正道并为说法令成就乐脱其伦紧那罗我于彼前常示现紧那罗身修真道并为说法令成就摩呼罗伽乐脱伦我于彼前常示现摩呼罗伽蟒神身并为说法令成就若诸众生乐修人我现人身于彼前而为说法令成就有形无形诸非人有想无想乐脱伦我于彼前皆现身而为说法令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化现身入国土闻熏闻修皆三昧无作妙力自在成世尊我复以此法闻熏闻修三摩地金刚三昧无作力三世六道诸十方一切众生同悲仰令诸众生于身心获十四种大功德一者由我修如法不自观音无妄尘以观观者观如是令彼十方苦恼众观其音声得解脱二者知见能旋复令诸众生得受益设入大火不能烧三者观听能旋复令诸众生得受益大水所漂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相令诸众生无杀心入诸鬼国鬼无害五者熏闻成闻修六根销复同声听能令众生得受益临当被害刀段坏使其兵戈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六者闻熏妙精明明遍法界降诸魔则诸幽暗不能全能令众生得佑护药叉罗刹鸠槃茶及毗舍遮富单那虽近其旁不能视七者音性圆销灭���听返入离尘妄能令众生得解脱禁系枷锁不能着八者灭音圆闻性遍生慈力友爱心能令众生安旅途经过险路贼无劫九者熏闻离妄尘色所不劫不沉溺能令一切多淫众远离贪欲享清净十者纯音无尘垢根境圆融无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离诸瞋恚心和善销尘旋明其十一法界身心如琉璃朗彻无碍令一切昏钝性障阿颠迦永离痴暗享光明融形复闻其十二不动道场涉世间不坏世界遍十方供养微尘佛如来各各佛边法王子能令法界之夫妇无子众生欲求男诞生福德智慧男六根圆通其十三明照无二含十方立大圆镜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佛如来秘法受无失能令法界之夫妇无子众生欲求女诞生端正福柔顺众人爱敬有相女得大功德十四者三千大千此世界百亿日月及星辰现住世间法王子六十二倍恒沙数修法垂范教众生随顺众生佑众生方便智慧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根闻修闻证妙耳门身心微妙容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与彼共持法王子二人福德等无异世尊我此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同由我修习得圆通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大利益世尊我获是圆通修证无上佛道故又能善获四妙德无作妙德不思议一者由我初获妙心精遗闻妙闻心见闻觉知不分隔成一圆融清净觉故我能现众妙容能说无边密神咒其中或现一三首五首七首十一首如是乃至千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二臂四臂六八臂十臂十二十四臂十六十八二十臂如是乃至千万臂八万四千多罗臂二目三目及四目九目乃至一百八如是千目至万目八万四千清净目或慈或威或定慧救护众生得自在二者由我闻思修如声度垣脱六尘不能阻挡为障碍故我妙能现诸形诵一一咒其形咒能以无畏施众生是故十方微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三者由我闻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根所游世界遍十方皆令众生舍珍宝求我哀愍以得度四者我得诸佛心证于究竟以珍宝供养十方佛如来傍及法界诸众生求妻得妻求得子求诸三昧得三昧求长寿者得长寿如是乃至求涅槃求涅槃得大涅槃佛问圆通方便法我从耳门圆照彻缘心自在三摩地因入流相大自在成就菩提斯第一世尊彼世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于大会中作授记我得名号观世音由我观听妙圆明观音名遍十方界尔时佛于师子座从其五体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佛及法王子菩萨顶彼诸世界诸如来亦于五体放宝光从微尘方灌佛顶并灌会中大菩萨无漏胜果阿罗汉林木池沼演法音交光相罗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有金刚三昧皆普获即时天雨宝莲华青黄赤白错纷糅十方虚空七宝色此娑婆界十方国大地山河俱不现唯见十方微尘界国土合成一世界梵呗咏歌自敷奏于是如来告文殊: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无漏大菩萨及得圣果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门皆言修习真圆通彼等修行无优劣等无前后无差别今欲阿难能开悟二十五行谁其根?此界众生我灭后入菩萨乘求佛道何方便门易成就?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从座起头面及地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颂: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即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蓄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于是阿难及大众得大开示心了然观佛菩提大涅槃犹如因事人远游未得归还却无忧明了归家之道路普会大众十方界天龙八部有无学及诸一切新发心其数凡有十恒沙皆得本心修正道远尘离垢法眼净性比丘尼闻偈已成阿罗汉断淫欲无量众生皆发心阿耨多罗无上觉无上正道菩提心阿难整衣于众中合掌顶礼心圆明悲欣交集得未有欲益未来诸众生稽首白佛曰世尊!我今已悟佛法门是中修行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自未得度先度人是谓菩萨发佛心自觉已圆觉他者如来应世即谓佛我今虽然犹未度愿度末劫诸众生世尊阿难思如是!此诸众生去佛远 邪师说法如恒沙欲摄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修正道于菩提心无退屈?尔时世尊于众中称赞阿难曰善哉!如汝所问安道场救护众生于末劫汝今谛听为汝说!阿难大众唯奉教佛告阿难如是曰:汝常闻我毗奈耶宣说修行三决义:所谓摄心为持戒因戒生定定发慧三无漏学是即名阿难云何摄其心我名为戒生定慧?六道众生诸世界其心不淫无贪欲则不随续生死相汝修三昧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如不断淫必落魔上品魔王中魔民下品魔女或为妖彼等诸魔有徒众各各自谓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中多此魔民炽世间广行贪淫谓善知令诸众生堕恶道落爱见坑失菩提汝教世人修三昧先断心淫戒贪欲是名如来佛世尊第一决定净明诲是故阿难汝当知!若不断淫修禅定如蒸沙石欲成饭经百千劫名热沙何以故者汝应知?此非饭本沙石故汝以淫身求佛果纵得妙悟皆淫根根本成淫轮三途必不能出入圣道如来涅槃何修证?必使淫机身心断断性亦无灭妄心于佛菩提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佛说不如此说波旬说佛说阿难汝应知!又诸世界六道众其心不杀住慈善则不随续生死相汝修三昧出尘劳杀心不除不出尘纵有多智禅定现如不断杀落神道上品之人大力鬼 中品则为飞夜叉或为诸鬼之统帅下品当为地罗刹彼诸鬼神有徒众各各自谓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中多此鬼神炽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佛言阿难汝应知!比丘今食五净肉乃是我以神力化本无命根故可食汝婆罗门地蒸湿 加以沙石无草菜我以大悲加神力假名为肉汝得味奈何如来灭度后食众生肉名释子当知是等食肉人纵得心开能入定似三摩地实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非佛弟子如是人相杀相吞相互食是人云何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昧次断杀生住慈悲是名如来先世佛第二决定净明诲是故阿难汝应知!若不断杀修禅定譬如有人自塞耳高声大叫求不闻此名欲隐而弥露清净比丘及菩萨于歧路行不伤生不蹋生草况手拔?云何大悲修圣道取诸众生血肉食?若诸比丘不披服东方丝绵及绢帛及是此土靴裘毳不饮乳酪及醍醐如是比丘真脱世酬还宿债离三界阿难汝谓何以故?服其身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谷足不离地不住空必使身心能脱离若身身分诸众生身心二途不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如我此说名佛说不如此说波旬说佛言阿难汝应知!又复六道诸众生其心不偷不盗窃则不随续生死相汝修三昧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如不断偷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妖魅下品邪人著诸魅彼等群邪有徒众各各自谓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中多此妖邪炽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各自谓己得上法炫惑无识令失心所过之处家耗散我教比丘循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诸比丘等真修行不自熟食寄残生旅泊三界一往还去已无返不轮转云何贼人假我衣裨贩如来贪欲炽造种种业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律为小乘道非正法由是疑误无量众堕无间狱偿罪孽若我灭后有比丘发心决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我说是人无始债一时酬毕尽消除长揖世间永脱漏虽未即明无上觉是人于法决定心若不为此决绝心舍身微因纵无为必还生人酬宿债如我马麦之因果正等无异无二别汝教世人修三昧后断偷盗贪欲心是名如来先世佛第三决定净明诲是故阿难汝应知!若不断偷修禅定譬如有人灌漏卮欲求其满不堵漏纵经尘劫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余分寸不蓄不贪着乞食余分施饿人合掌礼众于集会有人捶詈同称赞必使身心二俱舍身肉骨血与众共不将如来不了义回为己解误初学佛印是人得三昧如我所说名佛说不如此说即魔说佛言阿难汝应知!六道众生此世界虽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不稍违若大妄语乱佛法即三摩地不清净成爱见魔失佛种所谓未得自谓得或者未证妄言证尊胜第一求世间谓于人前如是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斯陀含果阿那含阿罗汉道辟支佛十地地前诸菩萨求彼礼忏贪供养是一颠迦灭佛种 如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为魔子永殒善根恶知见沉三苦海失三昧佛言阿难我灭后敕诸菩萨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中作种种形度轮转或作沙门或居士或作人王或宰官或作童男或童女如是乃至淫欲女寡妇奸偷或屠贩与其同事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昧终不自谓如是言:我真菩萨真罗汉泄佛密因轻末学唯除命终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众生成大妄语堕魔道?汝教世人修三昧后复断除大妄语是名如来佛世尊第四决定净明诲是故阿难汝应知若不断其大妄语如刻人粪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是处直心道场教比丘于四威仪一切行尚无虚假俱真修云何自称得上法?譬如穷人号帝王自取诛灭斯妄行况复法王何妄窃?因地不真果纡曲求佛菩提修真道如噬脐人谁成就?若诸比丘心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昧永无魔事得无漏我印是人真修证成就菩萨无上觉如我所说为佛说不如此说即魔说
0 notes
Text
《歌德堡变奏曲1120》
《歌德堡变奏曲1120》大佛顶首楞严经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卷五阿难白佛言世尊!第二义门佛虽说今观世间解结人若不知其所结元我信是人不能解世尊我及此会中有学声闻亦如是从无始际���迷妄与诸无明俱灭生虽得如是多闻根出家犹似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今日身心云何结?从何名解宜何修?亦令未来苦众生不落三有免轮回作是语已及大众五体投地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示尔时世尊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亦为未来诸众生作将来眼出世因佛以阎浮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开示即时十方普佛国六种震动诸世界微尘如来住世者各有宝光从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来祇陀林灌佛顶是诸大众得未有于是阿难及大众俱闻十方微尘佛异口同音告阿难:善哉阿难汝善问!汝欲识知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唯汝六根更无他汝复欲知无上道令汝速证永安乐解脱寂静圆妙常亦汝六根非他物阿难虽闻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安乐妙常寂静圆同是六根非他物?佛告阿难如是曰:根尘同源缚脱一识性虚妄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见因根有相起妄识相见无性同交芦是故汝今根知见立知妄识本无明知见无见无妄识斯即涅槃无漏净云何是中容他物?尔时世尊大慈德重宣此义而说偈: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于是阿难及大众闻佛如来无上诲祇夜伽陀糅精莹精妙义理清透彻心目开明叹未有阿难合掌顶礼佛:我今闻佛无遮悲性净妙常真法句心犹未达未明了六解一亡舒结次惟垂大慈愍斯会及与将来诸众生施以法音洗沉垢即时佛于师子座整涅槃僧及伽胝揽七宝几复引手取劫波罗之华巾于大众前绾成结示阿难言此名何?阿难大众俱白佛:此名为结于华巾于是如来绾华巾又成一结问阿难:此名何等汝可知?阿难大众又白佛:此亦名结于华巾如是伦次绾华巾总成六结每结成皆取手中所成结持问阿难此名何?阿难大众复如是次第酬佛名为结佛告阿难如是曰:我初绾巾汝名结此叠华巾实一条第二第三结成时云何汝曹复名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织成巾虽本一体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若百绾成名百结何况此巾只六结终不至七不停五云何如来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结?佛告阿难此宝巾汝知此巾元一条我六绾时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同因结有异意云何?初绾结成名第一如是乃至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其成为第一否?不也世尊阿难言六结若存有次第斯第六名非第一纵我历生尽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佛言如是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造令其杂乱终不成则汝六根亦如是毕竟同中毕竟异佛告阿难如是曰:汝必嫌此六结巾愿乐一成复何得?阿难对言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生此结非彼彼非此如来今日总解除结若不生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何成?佛告阿难如是言:六解一亡亦如是由汝无始心狂乱知见妄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尘识妄如劳目睛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山河大地诸世间生死涅槃皆狂劳颠倒华相非自性阿难问于佛陀言:此劳同结云何除?如来以手将结巾偏牵至左问阿难:如是可解巾结否?不也世尊阿难言旋复以手偏牵右又问阿难可解否?不也世尊阿难言佛告阿难如是曰:吾今以手左右牵竟不能解此巾结汝设方便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散佛告阿难曰如是!若欲解除当于心阿难我说世间法从因缘生因缘灭非取世间和合相 世出世法如来说知其本因随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一滴之雨知头数松直棘曲现种种鹄白乌玄了元由阿难是故汝应知!随汝心中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灭诸妄销亡何不真?阿难我今问于汝此劫波罗宝华巾六结现前今欲解同时解萦同除否?不也世尊阿难言!是结本以次第生今日当须次第解六结同体不同时则结解时何同除?佛告阿难如是言:六根解除亦如是此根初解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解脱法已空不生是名菩萨修真道从三摩地精禅定得无生忍住自心阿难及会诸大众蒙佛开示得未有慧觉圆通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足而白佛陀言如是:我等今日心皎然快得无碍断迷惑一六亡义虽悟知然犹未达圆通本世尊我辈飘零苦积劫孤露何心虑不能预知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母若复因此际会成所得密言同先悟则与未闻无差别惟垂大悲惠秘严成就如来最后示 !五体投地是语已退藏密机冀佛授尔时世尊愍阿难普告众中大菩萨及诸漏尽阿罗汉:汝等菩萨阿罗汉生我法中成无学吾今问汝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通?入三摩地从何便?时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礼佛足而白佛陀如是言:我在鹿苑及鸡园观见如来初成道于佛音声悟四谛佛问比丘我初解如来印我阿若多妙音密圆于音声我得圆通阿罗汉如我所证音声上优波尼沙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亦观佛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厌离悟诸色性从不净白骨微尘归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如来印我尼沙陀尘色既尽妙密圆我从色相得罗汉佛问方便证圆通如我所证色为上香严童子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闻如来传真道教我谛观有为相宴晦清斋我辞佛见诸比丘烧沉香香气寂然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空非烟非火去无著来无所从无定所由是意销明无漏如来印我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圆我从香严得罗汉佛问圆通方便门如我所证香严上药王药上法王子五百梵天在会中即从座起礼佛足而白佛陀言如是:我无始劫为良医口中尝此娑婆界草木金石以为药名数凡有十万千如是悉知味属性苦酢咸淡甘辛味并诸和合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无毒悉能遍知悉明了承事如来了知味非空非有非身心非离身心析味因从是开悟悟真道蒙佛印我两昆季药王药上菩萨名会中今为法王子因味觉明菩萨位佛问圆通方便门如我所证味为上跋陀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先于佛威音王闻法出家于浴时随例入室悟触水既不洗尘亦非体中间安然得无有宿习无忘不迷惑至今从佛出家修令得无学得无漏彼佛名我跋陀罗妙触宣明住佛子佛问圆通方便门如我所证触为上摩诃迦叶从座起及紫金光比丘尼顶礼佛足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有佛出世日月灯我得亲近闻修学佛灭度后供舍利然灯续明不间断以紫金光涂佛像自尔以来至于今世世生生身圆满紫金光聚及眷属此紫金光比丘尼即我眷属同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坏唯以空寂修灭尽身心乃能度千劫犹如弹指一瞬间我以空法成罗汉头陀为最佛说我妙法开明销诸漏佛问圆通方便门如我所证法为上阿那律陀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眠如来诃我畜生类我闻佛诃啼自责七日不眠失双目世尊示我方便门金刚三昧乐见明我不因眼观十方精真洞然观掌果如来印我阿罗汉佛问圆通我所证旋见循元斯第一周利槃特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闻法出家初值佛一句伽陀忆持佛得前遗后于百日得后遗前不能记佛愍我愚教安居调出入息时观息微细穷尽住异灭诸行刹那心豁然得大无碍至漏尽成阿罗汉无漏果住佛座下印无学佛问圆通我所证反息循空为第一憍梵钵提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有口业于往劫轻弄沙门不敬僧世世生生牛呞病如来示我方便门心地法门味清净入三摩地得灭心观味之知非体物应念得超世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远离三有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净成阿罗汉圣道果如来亲印登无学佛问圆通我所证还味旋知斯第一畢那嚩蹉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初发心修佛道数闻如来说如是不可迷诸世间事乞食城中心法门 毒刺伤足于路中举身疼痛痛难忍我念有知知深痛虽觉觉痛复觉心觉清净心无痛觉我又思惟此一身宁有一心能双觉?摄念未久身心空三七日中诸漏尽成阿罗汉佛印记发明无学圣道果佛问圆通我所证纯觉遗身斯第一即从座起须菩提顶礼佛足白佛言:我旷劫来心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沙初在母胎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空亦令众生证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空空性圆明得罗汉顿入如来宝空海同佛知见印无学解脱性空为无上佛问圆通我所证诸相入非非非尽旋法归无斯第一即从座起舍利弗顶礼佛足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净如是受生如恒沙世出世间种种变一见则通获无碍我于路逢迦叶波为我宣说因缘法悟心无际从佛修见觉明圆了无碍得大无畏成罗汉为佛长子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无漏佛问圆通我所证心见发光照自性光极知见斯第一普贤菩萨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佛如来座下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弟子菩萨根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为印证世尊我用自心闻分别众生所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有一众生心发明愿修能修普贤行尔时我乘六牙象分身百千至其处纵彼障深未见我我与其人暗摩顶拥护安慰令成就佛问圆通方便门我说本因心发明分别自在斯第一是时孙陀罗难陀即于会中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初出家入佛道虽具戒律未精进三摩地心常散动由是未获无漏果世尊教我方便门调息唯观鼻端白我初谛观三七日见鼻气如出入烟身心内明圆世界遍成虚净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白心开漏尽得圣果诸出入息化光明照十方界得罗汉当得菩提佛记我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销息息久明明圆灭漏斯第一即从座起富楼那顶礼佛足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无碍宣说苦空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数如来秘密诸法门我于众中微妙说得无所畏大勇猛世尊知我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发扬我于佛前助转轮因师子吼成罗汉世尊为我作印记说法第一辩无碍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法音降魔怨销灭诸漏斯第一即从座起优波离顶礼佛足白佛言:逾城出家我随佛亲观如来六年苦亲见如来降诸魔制诸外道不究竟解脱世间贪欲漏承佛教戒遍修习三千威仪八万细性业遮业悉清净身心寂灭成罗汉我是僧众中纲纪佛陀亲自印我心持戒修身推无上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执身身自在次第执心心通达然后身心皆通利持戒修身为第一大目犍连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饭食逢遇那提三迦叶优楼频螺及伽耶宣说如来因缘义我顿发心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衣须发自落从佛修我游十方得无碍神通发明推无上成阿罗汉证圣果宁惟世尊及僧众十方如来赞神力圆明清净自无畏佛问圆通我旋湛心光发宣澄浊流久成清莹斯第一乌刍瑟摩于佛前合掌顶礼佛双足而白佛陀如是言:我常先忆久远劫我性多淫多贪欲有佛出世名空王说多淫人成火聚教我遍观百骸肢诸冷暖气阴阳气神光内凝克淫贪化多淫心成智火从是诸佛皆认证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成阿罗汉证圣果心发大愿诸佛道我为力士伏魔怨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谛观身暖触无碍流通诸漏销生大宝焰销贪淫登无上觉斯第一持地菩萨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念往昔久远劫普光如来现于世我为比丘修此行常于一切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平妨损车马我平填或作桥梁或负土如是勤苦不间断经无量佛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要人擎物我为擎至其所诣放其物行不计酬不取直毗舍浮佛现世时世多饥荒我负人无问远近取一钱 或有车牛被泥溺我有神力为推轮拔其苦恼助前行时国大王延佛斋我于尔时为平地毗舍如来摩我顶谓我当平自心地则世界地一切平我即心开见身尘与造世界诸微尘等无差别本一如微尘自性不触摩乃至刀兵亦无触我于法性悟自性悟无生忍成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闻诸如来宣莲华佛知见地及心地我先证明为上首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谛观身世界二尘等同无差别本如来藏妄发尘尘销智圆妙自性成无上道斯第一月光童子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水天教诸菩萨修水观入三摩地观身中水性无夺从涕唾如是穷尽津精血大小便利净与垢身中旋复水性同见水身中与世界浮幢王刹香水海等无差别皆水性我于是时成此观但见其水未无身当为比丘室安禅我有弟子窥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了无所见童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激水作声顾盼去我出定后觉心痛如舍利弗遭害鬼我自思惟未得解:今我已得阿罗汉久离病缘无病疾云何今日忽心痛或将无成复退失?尔时童子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告言:汝更见水可开门入此水中除瓦砾童子答应将奉教后入定时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我后出定身如初逢无量佛皆修习如是至于恒沙劫山海自在通王佛方得亡身证圣果与十方界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别今于佛得童真名预菩萨会得圣果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水性一流通得无生忍住自性圆满菩提斯第一是时琉璃光菩萨即于会中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沙劫有佛出世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明观此世界及众生皆是妄缘风力转我于尔时观世界观界安立世动时观身动止心动念诸动无二无差别我时觉了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至十方微尘及众生颠倒无定同虚妄三千大千复如是一世界内诸众生如一器中百蚊蚋啾啾乱鸣不停歇于分寸中发狂闹逢佛未几证圣果得无生忍时心开乃见东方现佛国为法王子事诸佛身心发光彻无碍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观察风无依悟菩提心即自心入三摩地合诸佛传一妙心斯第一其时菩萨虚空藏即于会中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于如来定光佛得无边身遍法界尔时手执四宝珠照明十方微佛刹化成虚空成自身又于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光流灌十方尽虚空诸幢王刹来入镜涉入我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与空身能善入微尘国广作佛事得随顺此大神力由谛观四大无依妄生灭虚空无二佛国同 于同发明无生忍佛问圆通方便门我以观察空无边入三摩地证空性妙力圆明斯第一弥勒菩萨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我忆往昔微尘劫日月灯明佛出世我从彼佛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唯心识定妙法门入三摩地无生忍历劫以来不间断以此三昧事诸佛求世名心灭无有至然灯佛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觉妙圆识心三摩地乃至尽空佛国土净秽有无无二别皆是我心变化现弥勒菩萨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识性流出无量佛!今得授记��佛处佛问圆通方便门十方唯识我谛观识心圆明入圆实远离依他遍计执得无生忍斯第一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诸菩萨五十二众皆无漏即从座起礼佛足而白佛陀如是言:我忆往昔恒沙劫有佛出世无量光相继一劫十二佛其最后佛日月光彼佛教我如是修念佛法门三摩地譬如现今有二人一人专忆人专忘如是二人有若此若逢不逢见或离二人相忆忆念深 如是乃至累生世同于形影不相乖十方如来念众生如母忆子忆念切若子逃逝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母子历生不相违若众生心能忆佛念佛能至三摩地现前当来必见佛去佛不远无疑惑不假方便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香光庄严即此名我本因地常忆念以念佛心认自心入无生忍证圣果今于此界以此念摄念佛人归净土佛问圆通方便门我无选择摄六根净念相继三摩地念佛三昧斯第一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