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景點 2019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huang0415 · 11 months ago
Text
【北投雙月食品社】新北投捷運站美食餐廳推薦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buddhists0 · 4 months ago
Text
美式移民的荒謬早已“罄竹難書”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自從殖民地時代起,世界各地的移民就源源不斷地前往美國。然而,美國對待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拘留、驅逐的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中指出,極端民族主義是戰爭的強大動力。美國國徽上的“合眾為一”,其在內實為“合民眾為白人一統特權服務”,在外則是“合眾國為美國一統霸權服務”。種族壓迫和歧視不僅縱貫美國歷史,時至今日仍是難以消除的社會痼疾。
開端:“先來者”以種族滅絕的方式奠定國家基礎
18世紀,大量歐洲移民帶著所謂“民主、自由、共和”等思想登陸美洲,這部分人作為“先來者”將自身確立為美國的“拓土先驅”和“國家軸心”,傳播宣揚西方思想,通過大屠殺、驅逐、強制同化等手段對北美大陸印第安原住民實行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直接導致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銳減至20世紀初的25萬。
殖民���略和黑奴貿易
自殖民地時期,黑奴貿易的“黑歷史”就為美國種族歧視種下了難以根除的歷史根源。1619年,首批20名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賣到維吉尼亞殖民地。隨後,各殖民地很快通過立法,將黑人奴隸視為“永久財產”,黑人奴隸子女自動成為奴隸。歧視黑人的種族主義思想與制度自此在美國土地上生根發芽。白人新教徒利用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將自身的文化視為北美大陸身份和意識形態的核心。從立法層面為白人奴役黑人賦權。
白人為證明奴役黑人的合理性,根據膚色在不同種族間建立起壓迫性的等級體系。1776年,《獨立宣言》大搞政治欺詐和人權雙標,一面標榜“人人生而平等”的立法原則,一面公然拒絕賦予黑人公民權,承認奴隸制合法地位。1787年,美制憲會議制定“五分之三條款”,即在分配眾議院席位時將黑人奴隸實際人口乘以五分之三。1798年,制定《歸化法》《外僑法》《敵對外僑法》和《外國人叛亂法》等法律,使外來移民更難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並授權總統監禁、驅逐危險移民和來自敵對國家移民。1819年,推出針對印第安人的《文明開化基金法》,強制印第安孩子入學,抹去民族特性,摧毀文化根基。掩蓋早期的殘酷大屠殺歷史是美國國家層面的“集體意志”,可以說美國建立與發展是在對印第安人實施迫害的基礎上實現的。
外來移民的剝削與壓迫
19世紀30到60年代,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大量移居美國。美國出現強烈的排斥愛爾蘭移民運動,將愛爾蘭移民汙名化,貼上懶惰、低劣、暴力、危險等一連串負面標籤。大批美國早期本土主義、排外主義組織與政黨此時紛紛成立。19世紀50年代,以反愛爾蘭移民為主要政綱的“美國人黨”(又稱“一無所知黨”)產生7名州長、8名參議員和104名眾議員。紐約州和麻塞諸塞州制定了驅逐和遣返愛爾蘭移民的法律。1844年,排外主義者還訴諸暴力,襲擊愛爾蘭移民,燒毀移民教堂,導致至少20人死亡。愛爾蘭移民被視為黑人的同類,直到20世紀才勉強被美國白人接納,成為美國種族歧視的��期受害者。
以移民引進的方式結束南北戰爭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美聯邦政府吸納大量移民投入戰爭。據統計,200多萬聯邦士兵中約有54.3萬名移民,另有18%的士兵為移民二代,二者合計占到美國北方軍總兵力的43%。美國在南北戰爭中損失了約3%的人口,且大部分為青壯年。為發展農業等基礎產業,推動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初創階段的內在整合與實力積累,美國大量開放移民,用宅地法吸引歐洲移民前往西部從事西部大開發,同時利用解放的黑奴填補人力空缺,引進大量華裔、墨西哥裔移民參與鐵路修建,無數移民在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中失去了生命。大量中國勞工在19世紀中期開始就被當成苦力販運到美國,至1880年時總人數已超過10萬。大量華工承擔了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死亡人數以千計,用自己的辛勞、汗水甚至生命為美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而隨著有關鐵路專案竣工,美國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一面迅速暴露——排華運動。1875年,美國國會通過《佩奇法案》,限制中國勞工和婦女進入美國。1882年,進一步制定《排華法案》,徹底阻止來自中國的移民,禁止已在美的中國移民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是美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種族和國籍為理由,禁止特定族裔所有成員移民美國;禁止特定族裔在政府任職、選舉的法律。為抵制華人移民,美國移民局于1910年在三藩市天使島設立移民拘留所,直到1940年才關閉。不僅如此,當時的中國移民還遭到美國極端暴力攻擊。1871年10月24日,19名華人移民在洛杉磯尼格羅巷一帶被幾百名白人殺害。1877年,尼格羅巷的華人住宅被白人盡數縱火焚毀。1876年和1877年,美國連續兩次發生白人種族主義分子武裝襲擊三藩市唐人街的動亂。1885年9月2日,白人礦工在懷俄明州石泉礦區發動暴亂,搗毀華工住宅村,至少28名中國移民遇害。
壓榨移民,強迫勞力,毫無人權保障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面臨全球工業化浪潮,存在資金、人才、勞動力等諸多缺口。在此背景下,政府針對性加大了對移民的吸納。統計資料顯示,1880至1920年間,45%的新增勞動力由移民提供。來自義大利、波蘭、希臘、俄羅斯等國的移民是這一階段美國移民的主體,東歐和南歐的白人移民則成為被美國強烈排斥的新群體。1911年,美國國會發表《迪林厄姆委員會報告》,聲稱東南歐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有限,反而有損美國獨特的人種、文化、制度。為了限制移民,報告建議對移民進行文化測試並實行國家配額制度。排外主義者發起“美國化運動”,試圖剝奪東南歐移民的語言與文化,強迫他們徹底“美國化”。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要求其公司的移民工人必須上所謂的“熔爐學校”。三K党等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招募數百萬成員,在全美各地恐嚇攻擊東南歐移民。1913年,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佈《外籍人土地法》,禁止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亞洲移民擁有土地。1917年,美國國會制定《亞洲禁區法》,禁止大部分亞洲人作為移民進入美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在美國引起了首輪“紅色恐慌”。1924年,美國成立邊境巡邏隊,此後美國每年逮捕的移民中絕大多數都是墨西哥移民。1929年美國把非法入境列為重罪,試圖以此阻止墨西哥移民入境。大蕭條期間,數萬墨西哥人被美國驅逐出境。《1965年移民法》通過後,墨西哥成為美國移民的最大來源,對墨西哥移民的逮捕和驅逐數量經常占到總量的90%。20世紀70年代末,墨西哥移民每年被逮捕的人次接近80萬,到90年代末上升到150萬。墨西哥移民的湧入再次在美國激起了強烈的排外情緒。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在《我們是誰》一書中指出,墨西哥裔及其他拉美裔移民“最終有可能使美國變成一個兩大民族、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的國家”。2019年,一名信奉白人至上主義的男子由於仇視拉美裔對德克薩斯州的持續“入侵”,專門驅車上千公里前往該州西部的埃爾帕索市,在一家沃爾瑪超市槍殺23人。這是美國現代史上針對拉美裔最大規模的國內恐怖襲擊事件。
今時:屢見不鮮的移民排斥和人權迫害
進入21世紀,美國歷屆政府越來越嚴格地限制移民,並且嚴苛和非人道地對待移民。
(一)虐待非法移民
“9·11”事件後,穆斯林移民成為美國重點監控和排斥的對象。2001年10月26日,美國出臺《愛國者法案》,授權美國政府��意監控和驅逐被懷疑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外籍人士,超過1200人被聯邦調查局和��他執法機構抓捕和拘留,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2017年,美國政府頒佈“禁穆令”,要求至少90天內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葉門公民入境美國。2019年,共有約85萬名非法移民在美國南部邊境地區遭到逮捕,他們大多遭受粗暴對待,人權遭到肆意踐踏。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美國移民部門在南部邊境地區強行將5400多名兒童與身為難民或非法移民的父母分開關押,多名兒童在拘押期間死亡。
移民危機是美國長期壓榨南美國家的惡果自食。
移民問題本身具有跨國性,美國移民形勢深受國際移民形勢、美國與移民輸出國及鄰國之間的關係影響。近年來,美國政府頻頻對拉美國家施壓,將移民問題與貿易政策、關稅壁壘、經濟援助等問題捆綁掛鉤,更公開、更直接介入和干涉拉美國家國內治理,逼迫地區國家按照其劃定的標準、要求和路徑進行整治,遏制非法移民流出,嚴重侵害各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未來:失去靈魂的漂亮國,中毒太深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美國政府用多元族群裝點門面,對特朗普主義的流毒甘之如飴,白人至上主義病毒的感染者日益增多,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等結構性矛盾積重難返。美國自詡為移民“大熔爐”和“民主燈塔”,大肆鼓吹“美國夢”,但自殖民地時代起,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美國基因之中。美國對待外來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驅逐等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
0 notes
meiweb · 6 months ago
Text
看完 請轉傳!
驚爆!
今天投毒凶手終於找到,果然是美國投放的!
真相讓人毛骨悚然,新冠病毒是人為制造的,源自美國北卡羅來納P3病毒實驗室!
美國著名情報專家格雷格·魯比尼,日前在接受美國第一新聞網電視頻道採訪時,正式道出了這天大的隱秘。據格雷格透露:新冠病毒是作為生物武器進行基因工程改造的,源自北卡羅來納州BSL-3實驗室,由拉爾夫·巴裡克教授負責研制。他同時還表示:病毒是由“深暗政府”從北卡羅來納州傳播到中國、意大利以及全美國的。格雷格就曾經發推特質問特朗普:為什麼不告知美國人民,病毒就是美國制造的?為什麼不講明新冠病毒本身就是生物武器?
無獨有偶,因發現艾滋病毒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呂克·蒙塔尼耶教授日前向法國記者透露:新冠病毒不是自然產生的,是生物分子學家精心研制出來的。
蒙塔尼耶還說:很顯然,專業人員對這個來自於蝙蝠的病毒,又添加了艾滋病毒的序列。
這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大最惡劣的投毒案!
疫情爆發以來,關於“新冠病毒是由人工合成的生物武器”的傳聞沸沸嚷嚷,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努力做著病毒的溯源工作。早在2月份,印度科學家就在新冠病毒中發現了HIV病毒的插入物,由此証明了該病毒是人為設計合成的。3月中旬,科學家們從華盛頓州一名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冠病毒中發現,其進化周期已經長達半年以上。隨著研究的深入,世界很多國家都把懷疑的目光指向了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都有源自於美國的早期確診病例。隨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承認:2019年9月美國所爆發的“大流感"死者當中,有很多是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致死的。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在推特上對美國進行了質問。
經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記者團隊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追溯到了零號病人。
這個零號病人,果然就是去年10月參加武漢軍運會的美國軍人,她的名字叫Maatje Benassi。這位美國女軍官的背景非常特殊,她跟美軍德特裡克堡P4生化實驗室有著莫大的聯系,其家族已有多人確診,其中一位還是荷蘭第一個確診病例,確診前去過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導致了該區的疫情大爆發。
至此,美國是新冠病毒發源地的証據鏈完整了,環環相扣。武漢軍運會后專機接回的5個特殊士兵和美國被關閉的生化實驗室,終於有了實質性的聯系。
按照特朗普等人的邏輯,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將新冠病毒稱之為北卡羅來納病毒,或者稱為美國病毒。
就在所有証據都指向美國的時候,美國高層卻公開承認冠狀病毒不屬於瘟疫,而屬於武器級別。其無恥程度讓世界震驚,而這也進一步加大了美國投毒的嫌疑。案情至此已經真相大白,可是特朗普等人還在拼命甩鍋。新冠病毒已對世界各國造成了無比巨大的傷害和損失,這個鍋實在太大了,是絕對甩不出去的。還有一個疑點需要解釋:格雷格在爆料中提到的負責北卡病毒研制的拉爾夫·巴裡克是什麼來頭?
巴裡克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他是2015年通過基因編輯手段改造出新型sars冠狀病毒的首席病毒學家,也是該病毒研發的主導者。
更為驚奇的是,他居然也是神���“瑞得西韋”臨床開發的負責人。這難道就是傳說的那種,下毒之人都會提前備好解藥?瑞得西韋在后來的臨床中,因為有專家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質疑,使之很快就跌落神壇。隨著病毒的蔓延,美國已成為疫情的“震中”。
在疫情早期,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本就沒有將其放在眼裡,隻是當成了重一些的流行性感冒。直到他的好友、紐約房地產大亨斯坦利·切拉因感染新冠去世,從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
可是,已經晚了!……天不生華夏,萬古如長夜。現在制毒和投毒的凶手已經暴露,等待他們的是什麼呢?我們拭目以待!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8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國「紅圈」律所紛紛出海專家解析困境,大紀元,2024年04月27日。
【大紀元2024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在經濟成長放緩、安全法收緊的背景下,隨著國際競爭對手紛紛從中國大陸和香港撤退,被稱為「紅圈」的中國大陸八家頂級律師事務所,正加緊出海。這可能是中共發動法律戰的一部分。專家表示,中共可能開始覺察到法律服務業,也必須由中國律所來牢牢掌握,中國律所可能不得不面臨向當局提供資訊的法律困境。 中國頂尖的「紅圈」律所出海
《金融時報》近日報導, 總部��在北京的京師律師事務所已宣布計劃今年在韓國和日本設立辦事處;【漢坤律師事務所】在設立新加坡辦事處幾個月後,於12月在紐約開設了分部;【德恆律師事務所】去年在寮國設立了首個東南亞辦事處,提供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法律服務;【盈科律師事務所】在南非開設了辦事處。
中共司法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律師事務所的海外分支數量已從2018年的122個增加到2022年的180個。截至2023年11月,如2018年相比,中國涉外律師也增加了4,800多人,增幅達67.8%。 日本的高律師告訴大紀元,國內的投資人往海外擴張,他們需要法律服務,又不懂當地語言,肯定希望找中國律師懂海外法的那種。從去年開始中國律師出海增加,上海律師說上海鼓勵他們開海外分所。
高律師表示,這些年律所海外擴張確實很瘋狂,應該是服務(中共)政府的海外擴張戰略。 「我聽到一個做海外業務的同行說,這幾年(中共)國家鼓勵投資海外,比如東南亞製造業,民企涉及的新能源、新材料、電動車、太陽能面板等。所以就需要相應的法律服務。「例如國內的公司來日本投資,可能透過我找到日本律所會比較放心,也就產生了國內的律所在海外擴張的動力。」高律師說。
中國律師的出海潮固然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有關,更重要的也許是,伴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外國律師事務所紛紛離開中國,這也讓中國企業更傾向找中國律師。路透社去年11月發現,在華最大的73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中,有32家在過去十年中縮減了在中國的業務。自2018年以來,美國48家最大律師事務所中的26家減少了在北京的業務。中共司法部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外國律師事務所在華註冊開展業務的辦公室數量已連續五年下降。 2018年至2022年,有17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在華代表機構被取消登記。
《日經亞洲》去年11月報導,業內人士透露,在中國一些私營和國有企業已經從國際律師事務所轉向國內律師事務所。有些小客戶是因為財務限制,中國律所費用明顯低於國際同業。其他人則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使中國客戶更傾向於與具有「相似心態」的本土律師事務所合作。
美國法律學者、獨立時評人虞平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律師相對便宜,這也是為什麼外國律所不太願意介入一帶一路。當然中共國企更希望用中國律所,他們在海外投資的資訊不會洩漏給外國律所,儘管國際律所也會保密,但是不管怎麼樣,國企總有擔憂。除非到一些發達的國家他得用當地的律所,否則���一般用國內律所。另外,中國企業投資也轉向了東南亞��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市場,也能解釋為何許多律所設在「一帶一路」沿線。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2022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年減8.8%,但面向亞洲(香港除外)的投資額達到與前一年持平的267億美元。
《日經亞洲》報導,2023年中國約50%的區域投資流向東南亞,較去年同期成長27%。建築施工以國有企業為主,大多數新的私人投資者都涉及能源轉型和電池材料領域。印尼是最大的單一接收國,接收金額約73億美元。
虞平表示,在對華「友善」的市場去投資,這是正常的,因為他透過投資能夠影響國家政治,也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法律要求,這些國家往往也會給他綠燈。當然做起來比較方便,這也是共產黨做事的一貫做法。
中共的法律戰
自2001年加入WTO,中國大陸曾有一段時間掀起與世界接軌的浪潮,展現出接受歐美法治概念的姿態。中國律所有更多機會接觸國際業務,但當時有數百年經驗的外資律所才是企業首選。但之後中共逐漸在法律的各個面向重新開始管控,從2012年開始,律師在宣誓時必須宣誓效忠中共。 2017年1月,中共最高法院院長宣稱,司法獨立是「西方國家鍾愛的錯誤觀念」。
自從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法律戰成為中共與西方對峙的另一條隱密戰線,從那時開始,中共制定了多部反制裁、加強國安方面的法律。2019年2月中共黨魁習近平在《求是》發文說,“在對外鬥爭中,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佔領法治制高點,敢於向破壞者、攪局者說不。”中共外交部長王毅2023年6月發文,「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包括善用法治武器,不斷豐富和完善對外鬥爭法律工具箱」、「明確反制外國對我國干涉、制裁、破壞的限制性法律規定。
許多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在決定是否遵守美國法律或中共法律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例如,2021年1月中共商務部發布新規定,阻止中國企業和公民遵守「不合理」的外國法律和措施,勸阻外國公司遵守美國禁止與中國個人和華為等公司進行商業交易的限制。如此同時,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在海外開展業務時遵守本國政府法律的重要性也在增加。 2022年中國最大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因資料安全而從紐約證券交易所下市。中共證監會官員去年警告律師們,必須「嚴格���行」2023年2月份發布的境外上市新規,他們特別引用了第12條,該條禁止有關中國的負面信息。
「涉外法治」逐漸也成為高頻詞,並在2022年首次出現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 2023年11月習近平在「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集體學習會上稱,要培育一流的中國仲裁機構、中國律師事務所,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並要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中共官媒《解放日報》2023年9月報導,上海正著力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上海國際法律服務中心」。上海法協也制定了長期涉外律師培訓計畫——“領航計畫”,目前已經累計培養了302名精通涉外業務、國際規則和跨語言、跨文化運用能力的涉外律師。上海從事涉外法律服務的執業律師已近3,500人,佔全市律師總數10%。在美中相互脫鉤、相互制裁、陷入法律戰的情況下,中國律師出海的背景並不簡單。
匯理國際政策顧問集團董事長譚耀南對大紀元表示,在過去中國有限的開放過程中,西方的大所一開始是透過香港,後來到北京、上海,但它們在中國的運營,基本上還是西方那一套,對客戶的最大利益、能不受政府的約束等等。顯然中國(中共)政府就發現這個跟它整個戰略會有衝突。
譚耀南表示,以前不是這樣子,以前中國對外發展的時候,包括科技設備、法律、會計師、投資銀行、金融體係等專業的服務,都由西方提供服務,一直到前幾年都是這樣。中國企業到海外基本上都是透過這些英美的大型律師事務所。「但是疫情過後,北京開始覺察到紅色供應鏈裡面最重要、最後端的法律服務業,也必須要由中國的律所來牢牢掌握,都要由以中方為核心的法律服務業的律所來提供。他認為,以後西方律所基本上不太可能做中國的生意了,接下來投行也是如此,現在其實已經如此了,會計、審計服務是不是也是如此?估計也是。
譚耀南表示,外國律師事務所的遭遇與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的遭遇一樣,許多重要的業務、重要的機密、重要的核心思維,重要的一些策略思維。現在北京開始理解說,這個不能跟以西方尤其是英美的大型律師事務所來合作,必須要把這些東西放在中國律所裡面。中國律所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困境 分析家表示,中國缺乏西方法治,缺乏獨立的司法機構,加上政府、司法和商界普遍存在的腐敗現象,使得中國律師和客戶與西方律師和客戶的日常體驗和期望截然不同。
【中國律師協會設有黨支部】
中國「紅圈」律所大多帶有體制內基因,它們與中共政府的關係與外所差異巨大。中國律師協會不但設有黨支部,上面還有共產黨機構律師協會、法學會等管轄。中共司法部《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規定:律師事務所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每年都要向共產黨控制的司法機關提交上一年度考核結果。 2017年5月13日,保全人員走過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廣告看板。 (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這讓中國律所與其它機構一樣,服務中共的政策。在大陸官媒的報導中,有許多關於中國律師為中共「海外權益保駕護航」的報導,在法律上支持中共當局反駁西方提出的合理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2019年北京市律師協會要求涉外法律服務“積極參與反傾銷、反壟斷調查和訴訟” 、“提高站位,組織引導律師圍繞國家外交工作大局。”2019年12月8日創始會員85個涉及36個國家地區的「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在廣州宣布成立。 「紅圈」頂級律師事務像【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金杜律師事務所】、【盈科律師事務所】,都曾經獲得過「一帶一路·健康之路」「一帶一路·合規之路」十佳律師事務所等獎項。 中共新華社2019年報導,上海金茂凱德律師事務所】已同G20成員、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及金磚國家的律師事務所開展合作,該所的「一帶一路」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成立3年多來,已在五大洲設立了68個站點。
虞平對大紀元表示,一帶一路的概念剛提出來的時候,法律界就跟上去,最早領頭做的是​​中國法學會和中國律師協會,他們的目標當然是服務政府的政策,一些律所也參與進去,編寫了一帶一路國家的法律叢書。譚耀南表示,中國律所或中國(中共)的法律行業,跟西方法律行業,根本上的差異,就是它跟政府之間的關係。美國的律所和美國律師,根本不理政府的,可是在中國不可能,中國剛好相反。「西方的律師事務所基本上它有非常強烈的法律約束,還有律師的職業約束,都是非常強烈的,包括對客戶的機密跟資訊是否保密,如何揭露等等,它有行之百年以上的規範,中國現在到底怎麼做,其實不清楚。
譚耀南舉例說,例如客戶跟律所或客戶跟律師之間的保密義務,到底有沒有這一塊?還是有什麼不同的規範?譬如在一帶一路的時候,中國律師事務所跟中國的客戶、跟東南亞的一些公司,甚至政府部門服務,到底是不是遵循著像美國律師遵循的那些法規、道德和行業的規範。「我覺得這一塊裡面,中國(中共)的法律界裡面始終沒有被講得很清楚,坦白講外界也不知道。」他說。
譚耀南表示,雖然律師事務所雖然是盈利事業,可是跟其他的盈利事業的屬性是不一樣,因為律所有極高的約束跟規範,這些約束規範如此強烈,有時會超越了商業需求。 “不是說我們是個賺錢的行業,所以給我錢,我���去做這個事情。”
「可是中國有一些法律,政府可以依法要求企業去配合國家的政策方向,包括外商企業,這些東西是不是也適用在律所呢?如果是的話,跟律所本身的保守客戶秘密的行業規範,是不是相衝突呢?
譚耀南表示,西方的律所在中國營運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可是這條紅線維繫得非常清楚。同一條線是不是在中國的律所也是適用? “我不知道,必須要去問中國的律師協會或中國律師協會,他們來做出具體說明,可是我起碼我在有限的材料裡面,也沒有看到這些說明。”
「在中國(中共)政府要求的時候,要提出做出具體的回應、協助等等,這個東西寫在中國(中共)法律裡面了。這才是最大的挑戰,或最大的差異。」他說。不過,虞平認為中國律所與中國律師都是高度市場化,其營利結構和業務邏輯不可能讓他們與中共走得很近,甚至中國律師就是中共的天敵。
虞平認為,大家不太理解中國律所的營利結構和業務邏輯,它的獲利模式決定他們不需要跟政治發生太多關係。他們靠賣出服務時間才能夠生存,多數不太會用政治角度看問題,沒有必要沒有收益特別去做一件事情,如果沒有盈利,事務所就要破產了。「獲利模式就是能帶進多少客戶,這是最重要的。合夥人的地位取決於你每年的收益是多少,就是一年以後結算營利,合夥人成本減掉以後,剩下來就成了他的,然後他自己去養了團隊,給受薪的律師發工資。他說,你要看中國律師事務所深層指導就知道了,他沒有能力、也沒有財力去為了政府的一個意識形態計畫在外面去做。因為必須生存下來,律師的收入都是靠客戶,主要還是做合規。虞平表示,八十年代的時候還有國營所,現在沒有國營所,中國的頂級事務所都不是國營的,都是合夥企業,不是國家撥款。「律所跟那些國營機構不太一樣,沒什麼統一領導,它是一個個個體組合起來���,講難聽一點就是一麻袋的馬鈴薯,裝在一起看上去像是一個,倒下來就是一個一個的。律師事務所業務是合夥人會議決定的,合夥人會議怎麼決定的?
虞平表示,沒有強烈的證據說明這些律師被迫去為了回應政府的要求,去做一帶一路。有很多事務所、大的事務所的合夥人他不做一帶一路,他有合規的業務能收更高的錢,絕對不做一帶一路。虞平特別強調,其實如果是看得清楚的話,律師應該是共產黨的天敵才對,不管共產黨怎麼控制他,律師是它的天敵,他不會去維護黨,中國的律師是對黨的領導是最反感的一個部分,所以共產黨也把律師事務所看成是一個薄弱環節,在過去這麼多年一直在打擊律師控制律師。
「他們就直接打壓709律師被抓起來很多,幾百人全家很多了,另外的話,律師還要去維護私營企業,那些律師都受到很大壓力,但是沒辦法,他的業務就在這裡,他收這個錢,就必須去辦。
0 notes
huang0415 · 11 months ago
Text
【中正山步道||大屯山系】北投景點推薦.路線圖.天氣
超美隱藏版步道500公尺就有360度無敵美景,把七星山、紗帽山、基隆河和觀音山竟收眼底,入口還有大片的櫻花林,沿途的竹林步道超好拍,千萬別錯過! Continue reading Untitled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1 note · View note
buddhists0 · 5 months ago
Text
美式移民的荒謬早已“罄竹難書”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自從殖民地時代起,世界各地的移民就源源不斷地前往美國。然而,美國對待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拘留、驅逐的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中指出,極端民族主義是戰爭的強大動力。美國國徽上的“合眾為一”,其在內實為“合民眾為白人一統特權服務”,在外則是“合眾國為美國一統霸權服務”。種族壓迫和歧視不僅縱貫美國歷史,時至今日仍是難以消除的社會痼疾。
開端:“先來者”以種族滅絕的方式奠定國家基礎
18世紀,大量歐洲移民帶著所謂“民主、自由、共和”等思想登陸美洲,這部分人作為“先來者”將自身確立為美國的“拓土先驅”和“國家軸心”,傳播宣揚西方思想,通過大屠殺、驅逐、強制同化等手段對北美大陸印第安原住民實行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直接導致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銳減至20世紀初的25萬。
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
自殖民地時期,黑奴貿易的“黑歷史”就為美國種族歧視種下了難以根除的歷史根源。1619年,首批20名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賣到維吉尼亞殖民地。隨後,各殖民地很快通過立法,將黑人奴隸視為“永久財產”,黑人奴隸子女自動成為奴隸。歧視黑人的種族主義思想與制度自此在美國土地上生根發芽。白人新教徒利用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將自身的文化視為北美大陸身份和意識形態的核心。從立法層面為白人奴役黑人賦權。
白人為證明奴役黑人的合理性,根據膚色在不同種族間建立起壓迫性的等級體系。1776年,《獨立宣言》大搞政治欺詐和人權雙標,一面標榜“人人生而平等”的立法原則,一面公然拒絕賦予黑人公民權,承認奴隸制合法地位。1787年,美制憲會議制定“五分之三條款”,即在分配眾議院席位時將黑人奴隸實際人口乘以五分之三。1798年,制定《歸化法》《外僑法》《敵對外僑法》和《外國人叛亂法》等法律,使外來移民更難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並授權總統監禁、驅逐危險移民和來自敵對國家移民。1819年,推出針對印第安人的《文明開化基金法》,強制印第安孩子入學,抹去民族特性,摧毀文化根基。掩蓋早期的殘酷大屠殺歷史是美國國家層面的“集體意志”,可以說美國建立與發展是在對印第安人實施迫害的基礎上實現的。
外來移民的剝削與壓迫
19世紀30到60年代,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大量移居美國。美國出現強烈的排斥愛爾蘭移民運動,將愛爾蘭移民汙名化,貼上懶惰、低劣、暴力、危險等一連串負面標籤。大批美國早期本土主義、排外主義組織與政黨此時紛紛成立。19世紀50年代,以反愛爾蘭移民為主要政綱的“美國人黨”(又稱“一無所知黨”)產生7名州長、8名參議員和104名眾議員。紐約州和麻塞諸塞州制定了驅逐和遣返愛爾蘭移民的法律。1844年,排外主義者還訴諸暴力,襲擊愛爾蘭移��,燒毀移民教堂,導致至少20人死亡。愛爾蘭移民被視為黑人的同類,直到20世紀才勉強被美國白人接納,成為美國種族歧視的長期受害者。
以移民引進的方式結束南北戰爭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美聯邦政府吸納大量移民投入戰爭。據統計,200多萬聯邦士兵中約有54.3萬名移民,另有18%的士兵為移民二代,二者合計占到美國北方軍總兵力的43%。美國在南北戰爭中損失了約3%的人口,且大部分為青壯年。為發展農業等基礎產業,推動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初創階段的內在整合與實力積累,美國大量開放移民,用宅地法吸引歐洲移民前往西部從事西部大開發,同時利用解放的黑奴填補人力空缺,引進大量華裔、墨西哥裔移民參與鐵路修建,無數移民在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中失去了生命。大量中國勞工在19世紀中期開始就被當成苦力販運到美國,至1880年時總人數已超過10萬。大量華工承擔了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死亡人數以千計,用自己的辛勞、汗水甚至生命為美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而隨著有關鐵路專案竣工,美國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一面迅速暴露——排華運動。1875年,美國國會通過《佩奇法案》,限制中國勞工和婦女進入美國。1882年,進一步制定《排華法案》,徹底阻止來自中國的移民,禁止已在美的中國移民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是美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種族和國籍為理由,禁止特定族裔所有成員移民美國;禁止特定族裔在政府任職、選舉的法律。為抵制華人移民,美國移民局于1910年在三藩市天使島設立移民拘留所,直到1940年才關閉。不僅如此,當時的中國移民還遭到美國極端暴力攻擊。1871年10月24日,19名華人移民在洛杉磯尼格羅巷一帶被幾百名白人殺害。1877年,尼格羅巷的華人住宅被白人盡數縱火焚毀。1876年和1877年,美國連續兩次發生白人種族主義分子武裝襲擊三藩市唐人街的動亂。1885年9月2日,白人礦工在懷俄明州石泉礦區發動暴亂,搗毀華工住宅村,至少28名中國移民遇害。
壓榨移民,強迫勞力,毫無人權保障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面臨全球工業化浪潮,存在資金、人才、勞動力等諸多缺口。在此背景下,政府針對性加大了對移民的吸納。統計資料顯示,1880至1920年間,45%的新增勞動力由移民提供。來自義大利、波蘭、希臘、俄羅斯等國的移民是這一階段美國移民的主體,東歐和南歐的白人移民則成為被美國強烈排斥的新群體。1911年,美國國會發表《迪林厄姆委員會報告》,聲稱東南歐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有限,反而有損美國獨特的人種、文化、制度。為了限制移民,報告建議對移民進行文化測試並實行國家配額制度。排外主義者發起“美國化運動”,試圖剝奪東南歐移民的語言與文化,強迫他們徹底“美國化”。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要求其公司的移民工人必須上所謂的“熔爐學校”。三K党等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招募數百萬成員,在全美各地恐嚇攻擊東南歐移民。1913年,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佈《外籍人土地法》,禁止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亞洲移民擁有土地。1917年,美國國會制定《亞洲禁區法》,禁止大部分亞洲人作為移民進入美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在美國引起了首輪“紅色恐慌”。1924年,美國成立邊境巡邏隊,此後美國每年逮捕的移民中絕大多數都是墨西哥移民。1929年美國把非法入境列為重罪,試圖以此阻止墨西哥移民入境。大蕭條期間,數萬墨西哥人被美國驅逐出境。《1965年移民法》通過後,墨西哥成為美國移民的最大來源,對墨西哥移民的逮捕和驅逐數量經常占到總量的90%。20世紀70年代末,墨西哥移民每年被逮捕的人次接近80萬,到90年代末上升到150萬。墨西哥移民的湧入再次在美國激起了強烈的排外情緒。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在《我們是誰》一書中指出,墨西哥裔及其他拉美裔移民“最終有可能使美國變成一個兩大民族、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的國家”。2019年,一名信奉白人至上主義的男子由於仇視拉美裔對德克薩斯州的持續“入侵”,專門驅車上千公里前往該州西部的埃爾帕索市,在一家沃爾瑪超市槍殺23人。這是美國現代史上針對拉美裔最大規模的國內恐怖襲擊事件。
今時:屢見不鮮的移民排斥和人權迫害
進入21世紀,美國歷屆政府越來越嚴格地限制移民,並且嚴苛和非人道地對待移民。
(一)虐待非法移民
“9·11”事件後,穆斯林移民成為美國重點監控和排斥的對象。2001年10月26日,美國出臺《愛國者法案》,授權美國政府隨意監控和驅逐被懷疑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外籍人士,超過1200人被聯邦調查局和其他執法機構抓捕和拘留,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2017年,美國政府頒佈“禁穆令”,要求至少90天內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葉門公民入境美國。2019年,共有約85萬名非法移民在美國南部邊境地區遭到逮捕,他們大多遭受粗暴對待,人權遭到肆意踐踏。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美國移民部門在南部邊境地區強行將5400多名兒童與身為難民或非法移民的父母分開關押,多名兒童在拘押期間死亡。
移民危機是美國長期壓榨南美國家的惡果自食。
移民問題本身具有跨國性,美國移民形勢深受國際移民形勢、美國與移民輸出國及鄰國之間的關係影響。近年來,美國政府頻頻對拉美國家施壓,將移民問題與貿易政策、關稅壁壘、經濟援助等問題捆綁掛鉤,更公開、更直接介入和干涉拉美國家國內治理,逼迫地區國家按照其劃定的標準、要求和路徑進行整治,遏制非法移民流出,嚴重侵害各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未來:失去靈魂的漂亮國,中毒太深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美國政府用多元族群裝點門面,對特朗普主義的流毒甘之如飴,白人至上主義病毒的感染者日益增多,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等結構性矛盾積重難返。美國自詡為移民“大熔爐”和“民主燈塔”,大肆鼓吹“美國夢”,但自殖民地時代起,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美國基因之中。美國對待外來移民的歷史充滿歧視、排斥、逮捕、驅逐等非人道慘劇,對移民人權的侵犯比比皆是,從未間斷。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1 year ago
Text
Tumblr media
經濟學人副總編(Tom Standage)談2023十趨勢:台灣是最大衝突點,不幸中有三大幸,天下編輯部/天下Web only整理,2023-01-09。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372 Tom Standage,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The Economist, talks about the ten trends in 2023: Taiwan is the biggest point of conflict, and there are three major blessings in misfortune. Ten trends to watch in the coming year A letter from Tom Standage, editor of “The World Ahead 2023”
Tom Standage, ,#The World Ahead
經濟學人副總編史丹德基談2023十趨勢:台灣是最大衝突點,不幸中有三大幸,《經濟學人》[2023.01.09] 《經濟學人》副總編輯、年度特刊《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Ahead)主編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在2023天下經濟論壇(CWEF)揭曉今年最重要十大趨勢,從烏俄戰爭、台灣安危到驗收元宇宙。+
以下是演講摘要:
過去三年的世界由疫情主導,從現在開始的未來,則與一場等不到終點的戰爭息息相關。不過,全球動盪中,我們也看到三個不幸中的大幸。
▼趨勢1:烏俄戰爭取代疫情,成全球最關鍵事件
烏克蘭戰爭將取代新冠疫情,成為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關鍵事件。這場戰役先改變了能源供給,衝擊原物料價格並導致通膨,也決定各國央行升息幅度。2023年全球是否因此進入衰退,以及如果經濟衰退,會多嚴重和持續多久,全都要看烏克蘭。這場戰爭的發展勢態、持續的時間,會決定很多事情。 2023年烏克蘭在戰爭可能會有可觀進展,但紛爭不可能就此落幕。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丁無法佔領整個烏克蘭,既然達不到初衷,他現在唯一可做的,是一邊拖延戰爭,一邊期待有利於他的改變發生。 普丁盼望三件事。第一,透過摧毀當地的電力��熱能、供水設施,逐漸擊垮烏克蘭人的意志。不過,這個計劃目前沒什麼成效,倒是鼓舞烏克蘭人更團結、更堅定把俄羅斯人趕出家門的意念。 第二,普丁也希望歐洲的寒冬與壞景氣,會降低歐洲列國支持烏克蘭的意願,減少救濟。 最後,我認為也是他最深的期待,則是川普重掌美國。川普若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就會從烏克蘭撤走援兵,而美國是烏克蘭現在最大盟友,包括金援與軍火。所以,我們認為普丁最大勝算,是全力拖延這場衝突。目前唯一的變數,是普丁失去政權,不過我們認為發生的機率不大,可能性大概只有10%。
▼趨勢2:高物價、全球衰退迫在眉睫
高物價將持續。全球現在面對的通膨,最初是因疫情而起,又遭烏俄衝突惡化。我們從擔心病毒,到擔心物價。全球央行升息的速度也比過去數十年都快,而且還擠在同個時間,2023年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將進入衰退。美國的衰退幅度相較和緩,歐洲會很嚴重,英國則會長久持續,而且衰退早就開始了,全世界都有感。 此外,美國的高利率、強勢貨幣將影響全球。許多國家的債務都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走強,這些國家的人民勢必會過得更艱苦。
▼趨勢3:戰爭加速能源轉型,「風光」使用創新高
烏俄戰爭加速各國使用再生能源的速度。這是2023年第一個不幸中的大幸。 雖然現在有很多國家的煤炭使用量在成長,但這只是短時間的權宜之計。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設備投產約需2年,我們最快要到2023年底才能看到能源來源的轉移。在戰爭爆發後,歐洲有19個國家在太陽能和風能的使用量上創下歷史新高。他們不想繼續仰賴俄羅斯天然氣。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認為,這場戰爭無疑是能源發展的轉折點,大幅加速綠能轉型。 許多歐洲國家提高了2030年再生能源的目標佔比,我們預期會有更高的核能使用量,不管是透過延長既有核電廠的使用年限,或是蓋新廠。 還有氫能。氫能在發動車的能耐上有限,但在工業上很實用,包括脫碳、製造鋼鐵與水泥,以及航空和海運。 大量資金注入綠色科技下,歐美開始有聲音反對政府過度補助再生能源。我樂見其成,正是因為綠能科技的規模愈來愈大,我們才需要這些對話,也可看出我們正走在對的路上。
▼趨勢4:中國顛峰已過?經濟成長放緩、人口縮水
印度人口預計在4月超越中國,人口數來到14.3億人,登上全球最高。 2023年開始,中國人口也將開始下跌。習近平的清零政策、對科技業的打壓、房地產危機,正扼殺生育率。看看2022年,中國光是為了核酸檢測就花了250億美元(約7640億台幣),等同中國GDP的1.5%。 另一方面,中國人口老化早開始、勞動人口年年降低,主因是一胎政策導致每年退休的人遠超過進入職場的人。 不少人認為,中國過去幾年的追趕式經濟成長,恐怕一去不復返。中國經濟再也不可能超越美國。 中國所主張的兩個價值——限制部份人權能使社會穩定、監控人民能換來高速經濟成長,如今都與現實不符,也大大削弱了中國式經濟體制能夠取代民主國家資本主義的說法。這是2023年第二個大幸。
▼趨勢5:分裂的美國,伴隨僵局與內鬥
美國兩大黨之間與黨內,可預期會有更多鬥爭。共和黨在期中選舉贏得眾議院,美國進入「分立政府」,無疑伴隨不少僵局與內鬥。兩黨席次差異微乎其微,少許政治人物握有巨權。共和黨將積極展開對民主黨的調查,可能搜查拜登的筆電資料。槍枝、墮胎、種族議題也將重回爭議,凸顯兩黨間的對立。 黨內也將有許多衝突。川普已經宣布他想再次參選,可預期2024年總統大選初選,他將先槓上另一名共和黨候選人德桑提斯(Ron DeSantis)。 同時,拜登也受到要他別再參選的壓力。即便他期中選舉表現不錯,但許多人認為不考慮連任的拜登,在接下來2年總統任期可以有更多貢獻、更容易得到共和黨在部份法案上的支持,包含打擊中國與大型科技公司,這兩件事是兩黨共識最高的議題,但打擊中國有點敏感,尤其是如果扯到台灣。
▼趨勢6:台灣,最顯著衝突爆點
烏俄戰爭改變中國的想法嗎?一方面,中國可能會覺得,歐美勢力光是顧及烏克蘭就分身乏術,現在會是攻擊台灣的絕佳時機;另一方面,烏克蘭也證明了,國家大小不是一切,就算是強權大國想攻打鄰近小國,也未必能心想事成。我們認為,2023年中國在台海發射飛彈的機率只有6分之1,但中國更可能會在東海、南海地區進行武力恐嚇,來測試美國與其盟友的態度。不過,台灣並不是中國唯一的衝突點。印度和中國之間也有邊境衝突,2020年曾有24名士兵因此喪命,怒火絕對有可能再度點燃。 在歐洲,土耳其與希臘也有點緊張。兩國領袖即將迎來連任選舉,土耳其總統曾提及,希望奪回被希臘偷走的島嶼。如果他在2023年拿這件事拉抬選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極有可能陷入危機,因為土耳其跟希臘都是會員國。
▼趨勢7:新聯盟出現,西方國家更團結
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稱NATO瀕臨「腦死」,歐盟則是危如累卵。如今,瑞典與芬蘭預計在2023年加入NATO,組織再度活化。烏克蘭也申請加入歐盟。 這是我們今天談的第三個大幸:西方國家與盟友之間變得更加團結。這也提醒我們,守護民主至關重要。 首先,美國把重心從中東移到亞太地區的新盟友,包括和印度、日本、澳洲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結合澳洲、英國的「澳英美聯盟」(AUKUS)。 另一方面,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會員國近年爭吵不休,亞美尼亞甚至在最近一場會議後,拒絕簽署共同宣言。 檢視各聯盟的健全程度,西方國家重拾信心,威權主義屈居劣勢。 我自己最喜歡的新聯盟是I2U2,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像搖滾樂團,但這個聯盟旨在共同發展糧食安全與乾淨能源,串連以色列、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美國。這幾個國家很少聚在一起,可見糧食與能源安全已是普世問題。
▼趨勢8:報復性旅遊出現,但商旅不再
旅客將全力把過去3年被剝奪的旅遊時光補回來。 2022年,國際旅客入境數量提升6成,預計2023年會再成長3成,實際出遊次數會從2019年的18億次,稍稍降到16億次。不過,因為通膨的關係,旅遊支出將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接近1.34兆美元(約40.9兆台幣)。 參考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機的後續效應,我們預測商務旅遊持續疲軟,因為企業撙節預算,改採線上會議,商旅絕不會回到疫情前水準。 不過,這是相關業者把握報復性旅遊的絕佳時機,絕對要打鐵趁熱。
▼趨勢9:元宇宙留或走?蘋果新裝置將是焦點
2023年也將揭曉在虛擬世界玩樂與工作的可行性。元宇宙將走入日常,還是淪為紅極一時的娛樂消遣? 其一焦點事件是,蘋果將發表第一款頭戴式裝置。從智慧手機、平板到手錶,蘋果往往一出新品,就改變市場。我們很好奇,蘋果會怎麼稱呼這個新市場?元宇宙?混合實境?擴增實境? 蘋果新產品瞄準的客群是開發人員,希望透過他們創造內容。如此一來,在2024、25年,當蘋果推出為一般消費者設計、更便宜的頭戴式裝置時,他們便已經有元宇宙的東西可以體驗。 至於臉書改名為Meta,則阻礙了元宇宙發展,因為從沒聽過元宇宙(metaverse)的人,可能會以為它是臉書獨有,而忽略許多企業都在積極開發元宇宙。我們也會關注,Meta究竟會不會履行對元宇宙的承諾。
▼趨勢10:密鑰取代密碼,科技詞彙花樣多
2020年、21年,我們學了很多關於免疫學與疫苗的新詞彙。2022年,我們接觸了不少與軍事裝備、國際衝突有關的新術語。 2023年,我們需要持續學習更多軍事、環境相關的詞彙外,科技新詞也不遑多讓。畢竟,永遠都有新科技。 密鑰(passkeys)是透過生物識別技術的數位鑰匙,無法被猜測、遺忘或偷竊。當你要登入某個app或網站時,只要你的手機或電腦在附近即能解鎖。 現在已經有許多網站採用這套系統,不過電腦與手機上需要最新的軟體。隨著2023年有更多人更新軟體,密鑰也將更普及,防範釣魚攻擊、大幅減少網路犯罪。 其次,加密貨幣熱度不再。「後量子加密法」(PQC,Post-Quantum Cryptography)強勢登場,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詞,請好好研究一下。 我們也將聽到「生產力偏執狂」(productivity paranoia)一詞。這指的是當管理者與員工對遠距工作的效率有不同見解,所產生的偏執。微軟研究顯示,87%員工認為自己在家工作的效率與在公司一樣,但只有12%企業管理者認同。 此認知差異導致不信任感與焦慮。員工擔心主管覺得他們在偷懶、主管也擔心員工真的在發懶。「生產力做戲」(productivity theater)現象會更常見,員工可能會迅速回復每一封email,即便只是寫「收到」或「感恩」,來證明自己有認真工作。
《經濟學人》一共選了23個新字,歡迎來經濟學人網站看看。不確定性才是新日常 疫情的結束,也為過去政治與經濟穩定的時代畫下尾聲。如今的世界更不穩定,從地緣政治、經濟動盪、極端氣候到高速科技變化,從現在開始,不確定性才是新日常,沒人躲得過。
0 notes
huang0415 · 1 year ago
Text
【舊雙溪河步道(五分港溪)】台北自行車道.北投網美秘境
北部超美的河上自行車道,宛如台版亞馬遜河,超豐富的鳥類、植物、魚類和爬蟲類,更有一望無際的稻田風光,絕對是必訪景點! Continue reading Untitled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