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话说武汉(1)
话说大武汉-第一期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整个中国就只有两个城市,一个就是大武汉一个就是大汉口。当时的汉口位居,全国第二,大汉口和大上海。大汉口商贸云集,已相当的繁华。上至韩家墩,下至黄浦路。长达数十里,蛮多人都说。紧走慢走,一天都走不出汉口。
在汉口前进五路,有两栋始建于1924年的建筑。宁波会馆和江苏会馆。19世纪末���九省通衢的汉口,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城镇。��1656年成立的药材行帮公所,三皇殿开始,安徽会馆,山峡会馆。岭南会馆,江苏会馆,宁波会馆等二百多家会馆。先后在汉口安营扎寨。宁波商人在汉口众多商帮中。迅速崛起,搞水电,办实业。办学校,开银行。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在中国近代建筑中,江汉关,原汇丰大楼。景明大楼,汉口水塔.南洋大厦等著名建筑。都是宁波帮所建造。三百余年的会馆历史,见证了大汉口,从一个新兴小城,走向全国商业重镇的发展历程。
说实话,原来的武汉。我们只听到有两镇,都说的汉阳和武昌。怎么一下子后来,就有这多商帮来,而且易下载就成为呢三个镇。
明代成化年间,这个随着汉水改道。变成了三个镇,更加的四通八达。所以这个,像什么漕运,像什么盐运。还有周边的这个。很多的农副产品,都在这个地方集散。所以慢慢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码头。那么这是武汉发展的一个很大的一个机遇。那么再一次机遇。就是1861年,就是随着西方势力,进入中国以后,然后慢慢的这个,汉口这一代,这个租界。就开埠以来,租界开埠以后。这个形成了,一个租界区。就是我们现在,大家都会发现。从这个江汉关,一直到一元路,三阳路,这个沿江一带。那么这个是标志着,那个时候的武汉。由于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西方国家。西方文化也开始,进入到这块土地,这样子武汉,实际上赢得,又一次发展的机遇。大概的历史轨迹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引得蛮多商帮都驻进来,驻进来,一个长江。一个汉水在这汇合。所以南来北往的商人。经常把这看作是这个,物流的非常方便的码头。所以就叫九省通衢的武汉。那么就用这个九形容只多了。中国古代这个从来觉得,九是一个最大的数。然后通衢。衢南来北往的通道。做生意十分方便。所以就叫九省通衢。我们就是把1911年。是作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个,所以我们在统计上。经常把1911年,这个城市的情况。做一个统计。那么我们就看这个像工业。全国的工业,这个四分之一的。这个资本量,其实都在武汉。那也就是说最大的还是在上海。所以我们就说工业,然后贸易。包括进出口的贸易。那么我们绝对是,���名第二的。就是在大上海之后,所以我们说这个叫做,超过这个天津,超过这个广州。那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前。看待武汉。大汉口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地里的角度上来看,它在大中国。它处在什么位置。再一个就是从国际贸易。发展的角度来看,那么从地理上来看。毫无疑问,武汉是处在中国的中心。至少是中国发达地区。中部它比较相对发达的地区。往前走,往东就是大上海。那个小火轮可以溯流而上。来到汉口,在汉口卸货。把它的工业制成品。就销往到内地。那么从四川过来的。这些农资产品。可以到汉口卸下来。然后再装上小火轮。再送到大上海哦。顺流而下。所以从地理上来说,汉口要想不成为一个大汉口。这个恐怕都不可能。就是在人工动力的时代。船再往上摇。那个难度就比较大了。为什么呢?它逆流而上。这个水流比较湍急。所以它就不好走了。可是到了这个机械动力时代。武汉又有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那就是京汉铁路的开通。京汉铁路,不仅让这个,大武汉沟通东西,而且它贯穿南北。南边有广州过来的铁路。北边有汉口通往北京的铁路。这个铁路到这个地方就,戛然而止。为什么,有个天堑,有个长江。它没办法走。所以南边的货到这儿来,就得卸下来,北边的货这这儿来,也得把它卸下来。这样的话。武汉就成了一个,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汉口开埠,当时的不光是四大名镇。曾经我们中国还有四大港口。四大港口三个挨着海在,一个地方广州,一个上海。一个天津,还有一个汉口。汉口,唯一一个内陆的大港。
这个在,特别是孙中山先生的这个建国方略里面。是讲的非常清楚的。他说在中国这个汉口虽然是在内陆。但是它一定要作为一个海港来看待。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水运的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我们这个进出口贸易。那么这个货。正好都放在汉口来上货下货。那么把这一段。就汉口到上海这一段运输。都由水路而来。那么实际上它的成本。就是最低的。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应该说非常清楚了。所以在开埠之前。(UK)威廉姆曾经写到:只有伦敦和江户。才能够跟汉口比。还不是跟我们,整个武汉比了。孙中山先生也说过。以后武汉做规划,就要超过这个伦敦纽约。因为那个时候,孙中山先生,可能到处逃难,在伦敦,可能在纽约待的时间。好像比武汉还要长。那么我看了一个资料就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他就是来过2次武汉.但是我绝对相信。他经常是趴在地图上,在看武汉。所以为什么外国。到我们大汉口来开埠。设领事馆呢?
跟当时的经济,比较发达有关。正是��为我们大武汉。但是的大汉口经济发达。所以那么多的外国人。在这儿居住,在这儿生活。最终在这儿设立领事馆。现在我们在江滩上。看到那个建筑的博物馆。绝大多数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我们今天谈到武汉。能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呢?码头。那除此之外,我们再谈武汉的,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有哪些值得我们记忆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辛亥革命。这是武汉文化中,不能承受之重。
为什么这样说?它开辟了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打响第一枪?在这一块,也是根据我们,当时的经济地位。地理优势。还有那种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在一起。二七大罢工。你看也是当时在武汉。那一下子烧起来几狠啊。
八七会议也在武汉,就是我们总在想,就是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就是说一个政府里面。
或者一个朝代里面。往往他自己培养了。他自己的掘墓人。所以我们一讲到这个概念。我就老想到一个人。就是张之洞,他其实张之洞。在武汉待了十八年。把这个武汉的工业,商业,这个金融。教育,这个这个铁路。什么都修好了。然后很重要的一点。他这些学校培养很多学生。然后他在湖北搞了,这个湖北新军.所以我们就说。这个辛亥革命。在武汉为什么能够成功。
其实与它的工业经济。商业经济,这个人才。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军事力量。这个就导致了他。这个辛亥革命在武汉能够。很顺利的取得成功。全国各地的新思想。都能在武汉得到它存在的。这个重要的基础。都能在武汉,找到它共鸣之处,都能在武汉茁壮成长。正因为如此。武汉才能打响第一枪。我们刚才说张之洞。如果在汉阳办工厂,也是中国近代的先驱。对不对。对汉阳兵工厂,说的汉阳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是中国军队士兵,最常见的武器。汉阳造。
经在前年。这个在四川的一个巡路工人,铁路巡路工人。他就看了一段铁轨。上面也着这个汉阳造。后来就把这个事情。发到网上之后。很多专家就出来说了。就是这个汉阳钢铁厂。从生产到停产24年。那么总共生产的铁轨长度。是3300公里.那么这个铁路都分别用在,像京广京汉这个粤汉,然后这个四川那一带。所以这个现在就是说,讲到中国的钢铁工业。
这个铁路事业,实际上都是当时汉阳的这个。立下你汗马功劳。汉口之所以聚集了,那么多的生产要素。有那么多大的企业。跟它决策者。跟它的执政者。有着直接的关系。
说白了,他是那个时候。特定时期的政府经济计划经济。就是一个它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另外一方面给当时的执政者。张之洞本人,也有直接的关系。正是张之洞的细心的经营,才有了后来的。闻名全世界的大汉口。以及我们现在的大武汉。那么其实这里还有个原因。就是说大家。只谈到它的总工业。其实这个武昌的,这个轻纺工业。是非常发达的。那么至于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也和炼钢。和做枪有关系。因为这个但是慈禧太后。原来答应每年给张之洞。200万两白银。
大家知道她只付了一次,后来就没有钱付了。所以这个张之洞当时没办法。就是在武昌这边。搞了一大排的这个棉纺厂。正好江汉平原也产棉花。所以他用这个,纺织厂赚来的钱。来补贴这钢铁厂和兵工厂。我们都说武汉三镇。其实我觉得应该是武汉三都市。你看东方的芝加哥汉口。大汉口,东方的曼彻斯特。汉阳我们的汉阳。还有一个,你看有118万,这当然是现在。之前也都是一个学术之都的。我们的武昌,你看这三个,一个代表是学府。一个代表工业。一个代表商业。这样的一个三个都市在一起。他其实张之洞,自己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武昌造船厂。就是当时的总督府。就是他就在边上。就搞了一个自强学堂。就是两湖书院。实际上就是他们。这个武大的前身。宁波当时的商帮,在武汉的建设当中。还是在建设中,起到蛮大了的作用。所以很多有名的建筑。是宁波商人这个建的。包括我们武汉吃的这个。大家喜欢吃的五芳斋的元宵。它的甜味也是宁波汤圆。带来了吃了。还有像现在蛮多的。像江汉关的那个大楼啊。还有蛮多那个。现在我们江滩那一块。原来的租界区的房子。蛮多都是,宁波商帮修的。当今的武汉。究竟还能不能,称得上九省通衢?我倒想知道,它当年曾经的兴盛,为什么走向衰落?那么未来我们的发展,又依靠什么来繁荣?我们能不能得出,这么两个结论,就是大汉口,之所以在历史上,曾经兴盛,就是因为它得了地理之便。因为长江汉水相汇之处,他是个世界级的大码头。后来近代工业革命,由于有了铁路,铁路正好穿城而过。这是第一个结论啊。它是地理优势。第二个结论是什么呢?曾经在武汉这个地方。长期执政的一个政治家。他细心经营,让武汉的地理之便。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大都市。那么后来它曾经衰落了。又是什么原因,它走向衰落呢?说到底,武汉在什么时候衰落?就是武汉真正在改革开放的这个,35年历史里面。它起码前20年。一直没有作为国家的重点。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反思一下。就是武汉这个一百多年,大概一百二十年,我觉得它这个发展的。这个是很重要的。那么这种阶段。我现在觉得很重要的就是,给这种交通方式,刚才大家都讲到这个,因为在这个水运。在水运的过程中。武汉肯定是地位越来越高。然后正好经过。这个张之洞的努力。特别是在1906年。汉口到北京的铁路修通了。1936年这个武汉到广州。铁路修通了,所以在武汉,除了东西向水运之外。又有了一个铁路,只要这个铁路。这两个发挥作用。在加上一般的公路。武汉的地位是绝对不��下降的。那么它这个降降在哪儿呢?实际上我觉得就是航空业。就是航空业越来越发达之后。人家不需要走水路。也不需要铁路。那么武汉就开始,伴随着沿海的政策投入,那么武汉就开始慢慢地,没有受到重视了,但是后来又有一个机会。那就是高速公路。慢慢的在20年前开始修,这种高速公路,那么武汉的地位。就慢慢开始回升,那么在这最近10年,就是10年前我们知道。拉动内需是靠高速公路,10年前是靠高速铁路。所以我觉得现在。新一轮发展,那就是东西南北。这个金十字形的高铁,那么对武汉是一个机遇。也就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利川到重庆的,高铁贯通,那么这个不是一小段路。而是整个沪汉蓉。武汉到上海,到成都,到重庆。整个沿长江铁路,会全线的。比较高速的贯通,所以这一点就是说。应该是武汉发展的。一个新的机会。还是因为交通的便利。地理中心。我们怎么样把这个优势?打造出来。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现在去哪儿都方便,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城市,应该能过称高铁。高铁城市。一个就是北京,这个毫无疑问。东西南北都在那里交汇。那么第二个就应该是武汉。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到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基本上的时间就是3-4小时。那么就是说,这一个高铁城市地位。是别人很难代替的。那么有了这样一些。便捷的现代化的交通。我们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想想看。如果在武汉搞一场,国际足球比赛,四面八方的人过来都是很方便。不用做灰机,重庆5小时就到了。在水路时代武汉的优势不可比拟。但是为什么武汉又排在全国第二呢?它除了上海,沿海之外。那么从上海逆流而上,有太多的城市。可以和武汉比肩而立。为什么武汉成就了。它自己当时的地位,除了交通便利之外。还有一个蛮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武汉的,经济,政治,文化,一块儿繁荣。由于后来京汉铁路,粤汉铁路经过汉口。所以武汉成了一个码头城市。这是蒸汽时代。那么改革开放以前,武汉这所以能有那么多的成就。这个经济数字,在全国引以为傲。又为什么,这么多我们的成就。可以和上海媲美,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长江大桥的修建。的确给武汉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是别忘记,长江大桥的出现,也让武汉面临。这个空前的挑战,过去你所有的货物到我这儿。都得卸下来。我做你的码头搬运工。我的这个经济就发展起来了。过去你在我这里休息一晚上,坐着轮渡到南岸。现在不必了。几分钟我就过去了,所以这对武汉来说。绝不像叶老师所言,是我们的机遇。那是我们的挑战,所以当时武汉之所以还能排名继续保持它的势头,很简单,就是在重工业,轻工业领域我们齐头并进。武汉钢铁,让武汉的就业。武汉的经济蓬勃发展。再加上武汉利用江汉平原,那些个棉花。我们有几大国有棉花厂,鱼米之乡。我们的大米水稻,所以说,武汉的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繁荣。说白了,就是两句话。第一,它的农业在全国。保持优先地位。第二它的工业和农业是齐头并进的,所以我们讨论。武汉地位问题,千万不能忘记了。他是一个江汉平原腹地。它是我们中国重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地。武汉这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排名相对滞后,我们说它不是很滞后。只是和沿海城市相比,它的经济发展重量没有沿海那么快。规模那么大。原因很简单,就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它是个综合的竞争。或者叫文化竞争。武汉的问题出在哪里。第一,他没有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便利。我们说当初我们设立这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时候。那个时候好像没想到我们,有珠海,有厦门,深圳,宁波。所以说,第一个在政治制度方面。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面。我们的的确确。落后于沿海地区,更重要的是。我们身处内陆城市。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武汉似乎又比沿海城市,又慢了半拍。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沿海城市是最早。与世界经济对接的一些城市。它们那些城市,真的都走向了外向型经济。而我们湖北武汉。它的的确确真正,变成了湖北的武汉,他没有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那么确实在武汉的,这个经济结构出现比较明显的硬伤。我们经常说这个制造业不错。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现代服务业。包括一些文化产业,但是在最近5年。我觉得变化比较大,已经从过去的十四十二。2012年第九位。也就是进入前十了。那么能够进入前十名,应该说非常不错了。我们刚才说了,三十五年前,武汉是前四名。现在到了这个第九名。就是在武汉前面,这八个城市。我翻开地图,可以做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大家一看都知道。京津沪深广和苏州和西部的重庆和成都。我们前面就只有一个对手,当然就是成都。成都和武汉的差距,大概是500个亿元左右。武汉之所以输给成都,最大的实际上就是文化。因为前段时间,有一种说法叫孔雀东南飞,虽然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但是由于这个武汉地区。我们刚才说了,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滞后。因此有些学生。这个就业的时候。竟然选择了东南。但是,随着武汉经济条件的改善,经济地位的提升。也有很多同学愿意在内陆发展了。所以现在,有种说法说,要提升武汉湖北人的。这种文化素质,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急。这个急,的确。你比方说这个搞革命比较好。但是要搞建设,要发展文化。还是要做一些很深入很细致的工作。
在这一点,你就会觉得。这个成都的确实休闲。他们打造休闲之都。有这个说法。未来我们城市的发展,如果还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门别类的,然后我们在统计报表上,找我们���优势的话。往往会吃亏上当。为什么,因为现代产业的发展,它有融合的趋势。第一产业,它有它的农业生产。第一产业也可以发展闻名嘛。农业生态园,它既是生产的基地。也是一个观光景点。我们放羊的那个钢铁厂。昔日烟囱林立现在我们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展览馆。一个工业旅游休闲的地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割裂开来。然后再来看。我们武汉有哪些优势。其实我们武汉的优势就两个字,综合,能不能找到那个契合点,把这几个产业的优势。把它综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真正的优势。这才是武汉的未来,发展规划的起点。在未来,生态文明。旅游休闲方面。能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把自己变成。山水城市,一个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城市呢?我觉得这倒是未来,武汉未来发展的一条路。其实我们大江大湖成就了大武汉,我们能不能再大江大湖这方面。做好自己的文章呢。比如湖泊可以建成一个。一个立体的建筑结构,底下是游船。上面是宜居社区,成为一个立体城市。这跟我们建筑师要多提要求。所以说,往前走我们有。长江联通世界。往里走,我们有一个鳞次栉比的。现代立体化城市,展现在你面前。现在我们知道一个新的概念出来了。那就是综合运输。就是一种综合的运输,就是把公路铁路。这个水运,最后都综合在一起,所以在这方面。其实我们的经济效益已经显示出来了。大家知道2013年。武汉或者湖北的出口。这个增长百分之十几,从去年(2012)负增长。到2013年,这个百分之十七的增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武汉阳逻港,武汉的新港。他已经开始发挥它的效益。所以我觉得。现在进入一种综合运输时代。这也是武汉要,特别关注的一种机遇,要抓住的一个机遇。提了这么多想法,我觉得,今天,我们谈的不仅是武汉的。武汉九省通衢方面的问题。我们谈的放佛是这个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大,越来越美。
那么武汉三个镇,武昌,汉口,汉阳,这三个地方。你会选那个地方?
武昌,家也在武昌,大学也在武昌?
汉阳,汉阳,中国工业起源的地方
汉口,江湖之中流连忘返啊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今天也要把话用在武汉。
大武汉交通的便利,曾经在全国版图上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现在机遇的再一次到来。我们如何能够打造好,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这个重任,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肩上。
让武汉有着美好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还是那句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为什么?旱路,马路,高速公路都在我们眼前。
我们一定能走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根据话说大武汉第一期改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0OTIzODQ0.html?from=s1.8-3-1.2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