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iyuuniverse
mayiyuuniverse
無標題
29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mayiyuuniverse · 2 years ago
Text
Perry ng 吳伯麒 日出康城Lohas Park
飲食界職業老千 兩公婆住日出康城 專門呃人投資 建立左完美既背景 女個個係百俊獅子會高層 利用獅子會依個慈善團體令人容易放低警戒心 更带哂全家出黎博你信任 完全防不腾防 住喺度嘅朋友,记住唔好上當
Tumblr media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3 years ago
Text
海關檢逾Perry Ng 吳伯麒6千萬支懷疑私煙料市值逾1億
Tumblr media
海關本月15日破獲一宗大型走私香煙案件,於葵涌和青衣檢獲共約6千4百萬支懷疑私煙,估計市值約1億8千萬元,應課稅值約1億2千萬元。
行動中,海關拘捕3名男子,年齡介乎50歲至63歲。
海關下午會舉行記者會交代案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76665-20221122.htm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3 years ago
Text
海關打擊東九龍公屋訂購私煙活動 吳伯麒 Perry Ng 28人被捕最細年僅14歲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海關過去3星期展開特別執法行動,打擊在東九龍區各公共屋邨內進行的電話訂購私煙活動,共檢獲約15萬支懷疑私煙及約7克懷疑大麻���,當中懷疑私煙的估計市值共約42萬元,應課稅值約29萬元。
行動中,海關人員於東九龍區內多個地區或分區偵破25宗相關案件,包括黃大仙、慈雲山、啟德、秀茂坪、牛頭角、觀塘、藍田和油塘,並檢獲上述懷疑私煙。其中,海關人員於藍田一個公共屋邨單位搗破一個懷疑私煙貯存倉庫,並扣查兩輛懷疑用作分銷私煙的車輛。
海關人員於上述案件中共拘捕28人,包括24男4女,年齡介乎14歲至71歲,當中包括私煙賣家和買家。所有案件已作出適當跟進。海關呼籲年輕人,特別是學生,切勿以身試法參與私煙活動或派發私煙傳單,以免留下案底影響前途。
https://hk.news.yahoo.com/%E6%B5%B7%E9%97%9C%E6%89%93%E6%93%8A%E6%9D%B1%E4%B9%9D%E9%BE%8D%E5%85%AC%E5%B1%8B%E8%A8%82%E8%B3%BC%E7%A7%81%E7%85%99%E6%B4%BB%E5%8B%95-28%E4%BA%BA%E8%A2%AB%E6%8D%95%E6%9C%80%E7%B4%B0%E5%B9%B4%E5%83%8514%E6%AD%B2-112531212.html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半百黑幫凌晨尖沙嘴街頭扑車 反黑組跟進吳伯麒 Perry ng
網上流傳片段,約40至50人昨日(28日)凌晨4時許在尖沙嘴天文臺道一帶圍着一部白色跑車,現場傳出叫囂聲及以硬物扑向車窗的聲音,懷疑有黑社會在街頭混戰,企圖襲擊車上的人。該跑車上司機其後突圍開車逃走。警方回應稱,留意到有關網上片段,油尖警區反黑組正跟進事件。據了解,警方正陸續拘捕涉案者。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11029/s00001/1635501187921/%E5%8D%8A%E7%99%BE%E9%BB%91%E5%B9%AB%E5%87%8C%E6%99%A8%E5%B0%96%E6%B2%99%E5%98%B4%E8%A1%97%E9%A0%AD%E6%89%91%E8%BB%8A-%E5%8F%8D%E9%BB%91%E7%B5%84%E8%B7%9F%E9%80%B2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尖沙咀黑幫爆混戰半百惡煞狂扑私家車 反黑拘 吳伯麒 Perry ng 11男
警方高度關注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顯示大批懷疑有黑幫背景人士,在尖沙咀天文臺道一帶聚集,並懷疑用硬物敲打一輛私家車。油尖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經深入調查後,昨晚(29日)起採取行動,突擊搜查多區目標地點,拘捕11名本地男子(19至34歲),他們俱涉嫌非法集結,已被扣留調查。警方指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該幕有如電影橋段中黑幫講數的墟冚場面,從片段可見近50名黑衣漢,在天文臺道與金巴利街交界,包圍一輛白色私家車,並用硬物狂扑,司機其後褪車,沿天文臺道轉出漆咸道南突圍脫險。事發經過被多名市民拍下,並在社交網絡上載3條片段,結果引來網民瘋傳。據了解,事發於前日(28日)凌晨4時許,一批疑有黑幫背景的男子,到天文臺道一間由黑幫和勝和背景的人士睇場酒吧「踩場」,其後發生爭吵,雙方各自「吹雞」召來大批人手到場,最終釀成衝突。雙方由樓上打至樓下,混亂間有人登上一輛白色私家車企圖逃走,卻遭近半百黑衣漢包圍及叫囂,場面誇張。消息指,被包圍的人士有黑幫和勝和背景,陣陣震天起哄聲中,夾雜連串扑車聲響,聞者心寒。其後私家車突圍逃去。有途人見狀報警,惟警方趕至現場時,該批人士已經逃去。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1030/bkn-20211030014213641-1030_00822_001.html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九龍城街頭開大片 吳伯麒 Perry ng 2男分涉襲擊及毀車被捕
九龍城深夜發生襲擊及刑毀案件,昨晚(27日)11時許,兩批男子在龍崗道一間快餐店門外,疑因故發生爭執,雙方在街頭展開罵戰,期間一名男子疑破壞對方私家車的「大銀幕」,兩批人繼而發生肢體碰撞,涉嫌破壞私家車的男子,突然取來一張木櫈揮舞,卻反被對方眾人按在地上,其後被同行友人救回。
睇片
此時,涉嫌破壞車輛的男子疑致電「吹雞」,多名大漢接報趕至向對方反擊。警方接報後持盾牌迅即趕至,並迅速控制場面,一名男子被警員按在地上制服。警方經初步調查後,2名男子分別涉嫌襲擊及刑事毀壞被捕,帶返警署扣查。
https://hk.news.yahoo.com/%E4%B9%9D%E9%BE%8D%E5%9F%8E%E8%A1%97%E9%A0%AD%E9%96%8B%E5%A4%A7%E7%89%87-2-%E7%94%B7%E5%88%86%E6%B6%89%E8%A5%B2%E6%93%8A%E5%8F%8A%E6%AF%80%E8%BB%8A%E8%A2%AB%E6%8D%95-234404641.html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Perry Ng 吳伯麒泊車黨霸佐敦咪錶位出租‎  月賺30萬‎  警拘8人揭世襲經營30年
警方「融號者」行動搗破佐敦兩個非法泊車檔,拘捕8人。兩個非法泊車檔於「八文樓」附近長期霸佔公共咪錶位,當中一檔以「世襲」形式經營,三代經營逾30年。兩泊車檔向車主收取2,700至2,800元月費,警方估計每月營業額共逾30萬元,更首次發現有地產經紀轉介客人使用非法代客泊車服務。
油尖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第一隊偵緝督察莊德謙表示,油尖警區針對區內非法代客泊車檔,由今年2月開始展開「融號者」執法行動,發現文昌街至文匯街一帶,俗稱「八文樓」附近的咪錶位,被不法��徒長期霸佔進行非法泊車活動,嚴重影響其他人公平使用咪錶車位的權利。
兩泊車黨經營超過10年同30年 3嫲孫三代人世襲經營
油尖警區刑事部本月成立特別部隊作出深入調查,發現上址咪錶位大部份被兩個非法代客泊車集團霸佔,他們有黑社會背景,分別經營超過10年同30年,當中有人以「世襲」形式經營。據了解,其中一檔逾30年前由一名女子開始經營,其子及孫再先後加入,由於長期在上址經營泊車檔,與街坊關係不差。但警方陸續接獲投訴,昨日採取拘捕行動。
行動中,警方更首次發現有地產經紀替客人搵樓期間,轉介客人使用非法代客泊車服務。集團向車主收取2700至2800元月費後,將車輛泊入長期霸佔的咪錶位中,除非見到執法人員,否則不會繳付咪錶費用,警方估計他們每月營業額逾30萬元。
地產經紀轉介 月租2800元
警方經過深入調查,以及喬裝居民透過地產經紀接近兩個集團,成功鎖定所有成員。及至昨午,警方拘捕6男2女,年齡介乎19至66歲,涉嫌串謀盜竊罪,並檢獲58條車匙、現金4.2萬元及30張相信用作入錶八達通。行動期間,警方亦向違法交通條例車輛發出66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並拖走6輛違規車輛。
莊德謙指,油尖警區將會持續執行《融號者》行動,務求取締區內非法代客泊車服務,警方呼籲市民切勿光顧非法代客泊車服務。市民如發現有人非法霸佔咪錶位,莊建議即時報警處理。
https://www.hk01.com/article/654930?utm_source=01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Perry Ng 吳伯麒騙子,開公司騙財
【緬甸樓陷阱】留意海外買樓Perry Ng吳伯麒保證回報陷阱當地人佔8成物業市場才健康
港人回歸前後一直熱衷投資海外物業,除可保值,亦能為移民鋪路,猶以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為熱門置業國家。惟最近5年,東南亞市場突然興起,海外物業投資專家解釋,越來越多港人以旅居為目的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地置業,專家提醒投資者,必須留意當地物業市場需求,「如果超過八成都係本地人買,樓市先叫做健康,風險較低。」
 「特別呢兩、三年,海外物業銷售已經好熾熱,成為其中一個主流嘅投資產品。」帝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卓明指出,現時每周末約有近20個相關展銷會,除了傳統市場如英國、澳洲及日本,東南亞市場近年開始廣受關注,其中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可供外國人申請10年居留簽證,刺激港人在當地置業意欲,「受政治動盪影響,(客人)都會帶小朋友過去讀書,或者喺嗰邊退休。」
 除了移民或投資目的,陳卓明指近年多了一批旅居客,「而家興旅居嘅心態會多啲。」機程短的泰國成為首選。他舉例,有一名客人礙於香港樓價高企,在港並無物業,持有現金足夠購買百多萬港元的泰國樓,故孤注一擲選擇在泰國首次置業,只為「放假飛過去住吓。」
 不過買樓不是買棵菜,尤其跨國置業或牽涉當地法律問題,陳指樓書只是印刷品,不保證與將來建成的物業相符,籲買家須深入了解發展商的背景,「過去5年有冇興建咗已經交樓嘅項目,如果有先至可靠。」同時,買家應透過一手代理購買,問清楚物業是否有樓契,即使是樓花合約,合約亦會訂明交樓細節,「如果delay(延遲交樓)會唔會賠錢、退訂等等。」
另外,買家切勿輕易相信銷售時所謂的「保證回報」,「話畀你知10年保證回報有5%、8%咁樣。」或者保證回報多於3年以上,就要留意是否陷阱。陳以香港物業市場比較,指從來不會有保證回報。
 他又提醒有意在海外投資物業的港人,必須考慮當地市場需求,是否以本地人為主,「譬如泰國、越南,超過八、九成唔係外國人買緊㗎啲物業,係本地人買緊,咁佢嘅樓市就比較健康。」
 港人海外置業錦囊﹕
● 確保代理商由發展商委託
● 了解發展商的背景,包括過去落成樓宇數字及交樓品質
● 不要輕易相信超過3年的「保證回報」
● 勿盡信樓書,宜到當地視察
● 了解是否有銀行承接按揭
● 留意樓契應有國家部門認可的蓋印
● 留意當地市場需求是否以本地人為主,否則很難轉售或出租
 https://www.facebook.com/%E5%90%B3%E4%BC%AF%E9%BA%9F%E9%A8%99%E5%AD%90%E5%8F%8A%E8%8B%A6%E4%B8%BB%E5%A4%A7%E8%81%AF%E7%9B%9F-112503170940789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騙子Perry Ng 吳伯麒,叫人投資騙財
世紀21至高物業有限公司董事楊曼莉指港人投資海外物業前,應做足資料搜集,包括到當地考察。(周《蘋果》以投資者身份,向今次緬甸樓騙局中,涉事樓盤的當地地產代理查詢,發現樓盤發展商是另一公司,亦無授權本港代理負責買賣業務。緬甸政局近年漸趨穩定,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當地住宅及商業項目,投資回報達8至10厘,成為港人及不少海外人士的投資新寵兒。本港地產代理提醒,投資前應留意發展商所提供文件,包括當地政府證明書,「證明塊地真係畀個發展商起樓。」除了上網找資料,亦須到當地視察。
 記者:盧藹雯 攝影:周子惇
 《蘋果》接獲投訴後,以電郵聯絡涉事緬甸仰光樓盤的地產代理,對方隔周末即回覆指,海外買家包括港人只需持有效護照,支付首期後簽署買賣協議,便可購買該樓盤,至於該樓盤真正發展商是Nay Ga Bar Myanmar Construction,並非跟事主接洽的公司,在港亦無獲授權地產代理負責該樓盤買賣業務,該樓盤每平方呎價160美元。若以事主購入的單位面積1,612平方呎計算,售價約為25.8萬美元,但事主獲悉的售價達50萬美元,貴足一倍。
 事實上,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近年成為港人投資新興市場。其中緬甸仰光是當地前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735萬,交通網絡相對完善,是緬甸經濟主軸集中地。近年新商業中心區Yankin的臨湖一手豪宅,184萬港元有交易,部分住宅項目入場費僅約100萬港元,租金回報分別逾10厘和達8厘。
 世紀21至高物業有限公司董事楊曼莉指出,緬甸早年政局動盪,近年漸趨穩定,2012年起越來越多人在當地設廠開發電訊等市場。緬甸政府為帶動國家經濟,三年前落實《公寓法》,令投資者不用再以公司名義,只需持護照以個人名義,即可在當地置業,吸引不少本港及台灣緬甸華僑投資。
 楊提醒,港人投資海外物業前,應做足資料搜集,但不應局限在網上。因不法之徒會設法令公司資訊在搜尋工具置頂,誤導市民以為該公司和項目炙手可熱,繼而騙財。她建議,港人投資前須到當地考察,「睇個地盤係咪起緊樓,發展緊,同埋要叫嗰邊提供正式政府文件各樣嘢(包括當地政府證明書),會比較保險。」
以楊的公司為例,地產代理會先請客人填預訂表格,付2萬港元「細訂」後,發展商會準備臨時買賣合約,客人簽妥後會連同「大訂」交予發展商,金額是首期減細訂的一成,「發展商會攞埋你嘅passport同埋文件,準備一份正式買賣合約。客戶簽名後,發展商會幫你遞去(緬甸)政府部門打釐印。」以確認買賣。發展商每2至3個月,會向客戶提供進度和施工報告,當項目陸續「埋尾」,緬甸政府會再提供一份證明文件,證明買家擁有樓盤內單位,亦會有政府的正式蓋章。
 https://www.facebook.com/%E5%90%B3%E4%BC%AF%E9%BA%9F%E9%A8%99%E5%AD%90%E5%8F%8A%E8%8B%A6%E4%B8%BB%E5%A4%A7%E8%81%AF%E7%9B%9F-112503170940789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4 years ago
Text
Perry Ng 吳伯麒騙子,經營黑店
【緬甸樓陷阱】留意海外買樓Perry Ng吳伯麒保證回報陷阱當地人佔8成物業市場才健康
港人回歸前後一直熱衷投資海外物業,除可保值,亦能為移民鋪路,猶以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為熱門置業國家。惟最近5年,東南亞市場突然興起,海外物業投資專家解釋,越來越多港人以旅居為目的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地置業,專家提醒投資者,必須留意當地物業市場需求,「如果超過八成都係本地人買,樓市先叫做健康,風險較低。」
 「特別呢兩、三年,海外物業銷售已經好熾熱,成為其中一個主流嘅投資產品。」帝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卓明指出,現時每周末約有近20個相關展銷會,除了傳統市場如英國、澳洲及日本,東南亞市場近年開始廣受關注,其中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可供外國人申請10年居留簽證,刺激港人在當地置業意欲,「受政治動盪影響,(客人)都會帶小朋友過去讀書,或者喺嗰邊退休。」
 除了移民或投資目的,陳卓明指近年多了一批旅居客,「而家興旅居嘅心態會多啲。」機程短的泰國成為首選。他舉例,有一名客人礙於香港樓價高企,在港並無物業,持有現金足夠購買百多萬港元的泰國樓,故孤注一擲選擇在泰國首次置業,只為「放假飛過去住吓。」
 不過買樓不是買棵菜,尤其跨國置業或牽涉當地法律問題,陳指樓書只是印刷品,不保證與將來建成的物業相符,籲買家須深入了解發展商的背景,「過去5年有冇興建咗已經交樓嘅項目,如果有先至可靠。」同時,買家應透過一手代理購買,問清楚物業是否有樓契,即使是樓花合約,合約亦會訂明交樓細節,「如果delay(延遲交樓)會唔會賠錢、退訂等等。」
另外,買家切勿輕易相信銷售時所謂的「保證回報」,「話畀你知10年保證回報有5%、8%咁樣。」或者保證回報多於3年以上,就要留意是否陷阱。陳以香港物業市場比較,指從來不會有保證回報。
 他又提醒有意在海外投資物業的港人,必須考慮當地市場需求,是否以本地人為主,「譬如泰國、越南,超過八、九成唔係外國人買緊㗎啲物業,係本地人買緊,咁佢嘅樓市就比較健康。」
 港人海外置業錦囊﹕
● 確保代理商由發展商委託
● 了解發展商的背景,包括過去落成樓宇數字及交樓品質
● 不要輕易相信超過3年的「保證回報」
● 勿盡信樓書,宜到當地視察
● 了解是否有銀行承接按揭
● 留意樓契應有國家部門認可的蓋印
● 留意當地市場需求是否以本地人為主,否則很難轉售或出租
 https://www.facebook.com/%E5%90%B3%E4%BC%AF%E9%BA%9F%E9%A8%99%E5%AD%90%E5%8F%8A%E8%8B%A6%E4%B8%BB%E5%A4%A7%E8%81%AF%E7%9B%9F-112503170940789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Perry Ng吳伯麒騙徒誓神劈愿保證放心買
仲有大把大灣區騙案陸續有來! Wkkl Stone 灣區全部樓盤都會在年=憐底落成交樓可以即住。誓神劈愿保證放心買啦,買一層送一層。 華念國 國家支持下,大湾區買名牌底褲都容易係淘宝貨啦! Peter H C Tse 冇門路唔識人但要學人買外國樓! 點解唔問一下香港個幾間乜原乜聯海外置業經己先...! Elaine Kwok 自己要負上最大責任⋯⋯唉!只嘆老千當道! Kit Yeung 讀咁多書就唔好呃人啦,呢啲錢洗得唔安落,隨時被拉,咁有心機設局,銀碼細,又簽約,帶埋團,乜都做齊,令人放下戒心,呢啲騙局一毫子都俾多 Maradona TW 幾錢可以去緬甸做山寨王 世哥 語言不通,軍管國家,咁都可以隔山買蝸牛,當做善事罷了。😂🤣 Tony Hui 缅甸樓1600呎樓要成400萭,仲貴過日本樓! Shing Kee Kam 十分一的業權都有1600呎,咁Totally 整個單位咪有一萬六千呎?我有無看錯 Shing Wai Lee 做乜要同d騙徒個樣打格仔啫?唔知佢咩樣咁佢潛水一頭半個月咪又若無其事出番嚟呃人!😞😞😞 Nichola Nana 响危難人心惶惶嘅時候,香港人呃香港人,可恥⋯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Perry Ng吳伯麒騙徒去緬甸做山寨王
仲有大把大灣區騙案陸續有來! Wkkl Stone 灣區全部樓盤都會在年=憐底落成交樓可以即住。誓神劈愿保證放心買啦,買一層送一層。 華念國 國家支持下,大湾區買名牌底褲都容易係淘宝貨啦! Peter H C Tse 冇門路唔識人但要學人買外國樓! 點解唔問一下香港個幾間乜原乜聯海外置業經己先...! Elaine Kwok 自己要負上最大責任⋯⋯唉!只嘆老千當道! Kit Yeung 讀咁多書就唔好呃人啦,呢啲錢洗得唔安落,隨時被拉,咁有心機設局,銀碼細,又簽約,帶埋團,乜都做齊,令人放下戒心,呢啲騙局一毫子都俾多 Maradona TW 幾錢可以去緬甸做山寨王 世哥 語言不通,軍管國家,咁都可以隔山買蝸牛,當做善事罷了。😂🤣 Tony Hui 缅甸樓1600呎樓要成400萭,仲貴過日本樓! Shing Kee Kam 十分一的業權都有1600呎,咁Totally 整個單位咪有一萬六千呎?我有無看錯 Shing Wai Lee 做乜要同d騙徒個樣打格仔啫?唔知佢咩樣咁佢潛水一頭半個月咪又若無其事出番嚟呃人!😞😞😞 Nichola Nana 响危難人心惶惶嘅時候,香港人呃香港人,可恥⋯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Perry Ng吳伯麒香港人呃香港人,可恥
仲有大把大灣區騙案陸續有來! Wkkl Stone 灣區全部樓盤都會在年=憐底落成交樓可以即住。誓神劈愿保證放心買啦,買一層送一層。 華念國 國家支持下,大湾區買名牌底褲都容易係淘宝貨啦! Peter H C Tse 冇門路唔識人但要學人買外國樓! 點解唔問一下香港個幾間乜原乜聯海外置業經己先...! Elaine Kwok 自己要負上最大責任⋯⋯唉!只嘆老千當道! Kit Yeung 讀咁多書就唔好呃人啦,呢啲錢洗得唔安落,隨時被拉,咁有心機設局,銀碼細,又簽約,帶埋團,乜都做齊,令人放下戒心,呢啲騙局一毫子都俾多 Maradona TW 幾錢可以去緬甸做山寨王 世哥 語言不通,軍管國家,咁都可以隔山買蝸牛,當做善事罷了。😂🤣 Tony Hui 缅甸樓1600呎樓要成400萭,仲貴過日本樓! Shing Kee Kam 十分一的業權都有1600呎,咁Totally 整個單位咪有一萬六千呎?我有無看錯 Shing Wai Lee 做乜要同d騙徒個樣打格仔啫?唔知佢咩樣咁佢潛水一頭半個月咪又若無其事出番嚟呃人!😞😞😞 Nichola Nana 响危難人心惶惶嘅時候,香港人呃香港人,可恥⋯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Perry Ng吳伯麒呃呃騙騙,真係會安享晚年
Chi Ming Wong 去D第三世界國家投資😆 Edward Ng 衰咸濕 Chow Kit Wai 叫🐔好過 Alison Ieung 不嬲隔山買牛都係on9,時常有騙局爆出但總有人中招,究竟是他們不看新聞或是以為自己好叻? Jp Mo 又租中環office,搞展銷,仲帶埋團出國考察,做戲做到咁足其實抵佢賺... Bobbie Cheung 如果我捉到呢位小姐咁多業主可唔可以俾個勁𨳒佢塊閪十鑊 因為有十個業主所以要𨳒十次 仲要一路屌嘅時候罰鳩佢講緬甸話 Chan Kalok 咁撚蠢嘅人抵死啦 Chi Man Sun 呃呃騙騙,真係會安享晚年?何鴻燊夠無呃呃騙騙啦!呢十年,八年咪咁囉!話死仲未死!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吳伯麒Perry Ng涉事樓盤在港無授權代理 投資前須留意政府證明書
反送中運動持續多月,政經不穩再激起香港移民潮,不少港人憂慮日後或要在一國一制下生活,紛紛尋找海外物業投資或移民機會,尤以樓價較低的東南亞市場越受歡迎,其中緬甸作為東南亞的新興市場備受關注。不過就有人覷準港人不熟悉緬甸市場,在港設展銷會自稱緬甸物業發展商,聲稱只需用5萬美元,就可購入業物十分之一的業權,透過短期摸貨或長期持有收租獲利。惟涉事緬甸物業落成後,發展商卻杳無音訊。多名港人事後才發現,該公司並非真正發展商,近10人被騙,涉款逾700萬元。專家指海外物業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律師補充,涉事合約非正常樓宇買賣合約,若證實賣方假扮發展商出售物業,可被控訛騙罪。
其中一名受騙港人吳先生從事金融業,去年初經朋友介紹認識一名姓蘇女子,蘇自我介紹為一間緬甸物業發展商職員,向吳推銷一個名為VIP Ticket 的物業投資計劃,一個物業分成10等份,每5萬美元(約39萬港元)可買一份,「買咗之後,如果有另一個投資者有興趣,會按市價買入我哋個Ticket,從中賺取差價。」蘇提出當地樓市交投證據指,當地每年樓價升幅達15%,又指公司會通過展銷會或網站負責銷售,物業預計同年年底完工。
即使不能賣出Ticket,待樓宇建成後,發展商便會出租物業,屆時持有VIP Ticket的投資者,可按比例收取租金回報。「話當地租金回報有7厘,比香港相對算高。」蘇同時向吳展示物業樓書和緬甸法律文件等,證明涉事物業屬於她的公司,「又搞展銷會,似模似樣,好有經驗咁。」吳過去在香港及內地均有置業經驗,均由代理完成買賣,他稱因視緬甸為新興投資市場,潛在投資機遇,所以與蘇多次見面後,考慮一個月便花5萬美元,於去年2月向她購買一份VIP Ticket,相關單位面積逾1,600平方呎。 吳亦要求到當地視察物業,於蘇安排下,去年5月組團到緬甸,同團另有8名投資者,3日行程中,有一天親臨涉事物業地盤,同團另一人何先生事後回想才感蹺蹊,「而家諗返都覺得好怪,就咁喺外圍行個圈睇吓,我哋喺地盤外問啲問題,(蘇)就好快帶走我哋,好似好怕逗留好耐咁。」他們最終只拍攝物業外貌就離去,匆匆完成實地考察之旅。 另一事主陳小姐(化名)同以5萬美元,購買緬甸樓VIP Ticket,在投資前,曾多次到蘇位於中環的辦公室洽談,又不時聽到蘇跟進其他投資者的買賣進度,不斷問價,向其他VIP Ticket持有人提出收購價,顯得交投活躍,「咁我就覺得係有人投資喎,都算穩陣。」惟她於4月投資後,最初半年該公司從無向她跟進買賣情況,每次追問銷情,蘇都推搪指:「買家接洽緊,但啲錢未到香港。」
相關新聞:【緬甸樓陷阱】涉事樓盤在港無授權代理 投資前須留意政府證明書
今年2月,陳主動介紹蘇可在港舉辦銷售展,惟蘇的態度冷淡,令她生疑,開始聯同其他投資者包括吳,一同搜尋證據,「喺網上睇到有另一個發展商放呢個項目出嚟。」陳隨即到中環辦公室對質,蘇只不斷重覆﹕「我哋全部都係跟合約文件去處理。」陳堅持要全數退款,拉鋸一輪後,蘇提出給予5萬美元的5%作為租金回報,陳不接受,蘇最後發脾氣說﹕「有咩事你搵我個老闆,我都係打份工。」此後再不接聽事主們的電話,本來雙方約定6月25日商討退款安排,蘇亦沒有出現。陳自責過份信任朋友,也不敢再投資東南亞的新興市場。 據事主稱,最少有8人經蘇向涉事公司購買VIP Ticket,涉款40萬美元(312萬港元),另有事主購買整個物業單位,同在付款及簽約後,未能完成收樓程序,因此失款。「就算法律渠道制裁唔到佢,我都希望畀人知道呢間公司嘅真面目。」受騙的吳先生直言為公義而披露事件,不希望有人再借新興市場來欺騙投資者。
《蘋果》查冊發現,蘇的公司並沒在港註冊,記者多次致電蘇的個人及公司電話,又到訪她的中環辦公室,均無人應門。翻看蘇提供涉事樓書的物業名稱為Lakeside Royal Maung Bamar Residence,惟經網上查看涉事緬甸物業,名稱實質沒有「Lakeside」一字。
主打東南亞物業代理的帝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卓明指出,海外物業發展商多屬當地公司,惟根據相關合約,涉事發展商卻為一個註冊地址為新加坡的公司。根據經驗,絕少投資者會以分權契持有海外物業,「我見到(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嚟,特別你係一個小股東(十分之一),我係冇見過一個成功案例。」他指作為新興市場,緬甸的樓宇法例比較模糊,投資者須審慎投資。
律師梁永鏗以「唔係好正常」來形容相關合約,因為樓宇買賣合約一般會定下物業正式轉名的細節,然而此合約卻指賣家有權轉售物業,與一般合約有異。梁指如發現合約中的發展商或代理商均無權出售物業,合約已屬造假,賣方可被控訛騙罪,最高可判監14年,不過如參考此案,相關公司沒有在港註冊,事主欲追究會比較困難。
地產代理監管局發言人指,如有人在港處理海外物業時,在其所有信件、賬目、收據、單張、小冊子及其他所有文件及廣告中,清楚述明其本人並無持有或取得處理香港物業的牌照,則可獲豁免領取或擁有地產代理牌照及營業員牌照;然而,若持有監管局牌照的代理參與境外物業的銷售,其執業操守便受該局規管。根據局方資料,就有關境外物業的投訴前年和去年分別有11及15宗,今年上半年就有3宗,內容涉及無牌從事地產代理等。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吳伯麒Perry Ng冒發展商, 涉款逾700萬元
反送中運動持續多月,政經不穩再激起香港移民潮,不少港人憂慮日後或要在一國一制下生活,紛紛尋找海外物業投資或移民機會,尤以樓價較低的東南亞市場越受歡迎,其中緬甸作為東南亞的新興市場備受關注。不過就有人覷準港人不熟悉緬甸市場,在港設展銷會自稱緬甸物業發展商,聲稱只需用5萬美元,就可購入業物十分之一的業權,透過短期摸貨或長期持有收租獲利。惟涉事緬甸物業落成後,發展商卻杳無音訊。多名港人事後才發現,該公司並非真正發展商,近10人被騙,涉款逾700萬元。專家指海外物業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律師補充,涉事合約非正常樓宇買賣合約,若證實賣方假扮發展商出售物業,可被控訛騙罪。
其中一名受騙港人吳先生從事金融業,去年初經朋友介紹認識一名姓蘇女子,蘇自我介紹為一間緬甸物業發展商職員,向吳推銷一個名為VIP Ticket 的物業投資計劃,一個物業分成10等份,每5萬美元(約39萬港元)可買一份,「買咗之後,如果有另一個投資者有興趣,會按市價買入我哋個Ticket,從中賺取差價。」蘇提出當地樓市交投證據指,當地每年樓價升幅達15%,又指公司會通過展銷會或網站負責銷售,物業預計同年年底完工。
即使不能賣出Ticket,待樓宇建成後,發展商便會出租物業,屆時持有VIP Ticket的投資者,可按比例收取租金回報。「話當地租金回報有7厘,比香港相對算高。」蘇同時向吳展示物業樓書和緬甸法律文件等,證明涉事物業屬於她的公司,「又搞展銷會,似模似樣,好有經驗咁。」吳過去在香港及內地均有置業經驗,均由代理完成買賣,他稱因視緬甸為新興投資市場,潛在投資機遇,所以與蘇多次見面後,考慮一個月便花5萬美元,於去年2月向她購買一份VIP Ticket,相關單位面積逾1,600平方呎。 吳亦要求到當地視察物業,於蘇安排下,去年5月組團到緬甸,同團另有8名投資者,3日行程中,有一天親臨涉事物業地盤,同團另一人何先生事後回想才感蹺蹊,「而家諗返都覺得好怪,就咁喺外圍行個圈睇吓,我哋喺地盤外問啲問題,(蘇)就好快帶走我哋,好似好怕逗留好耐咁。」他們最終只拍攝物業外貌就離去,匆匆完成實地考察之旅。 另一事主陳小姐(化名)同以5萬美元,購買緬甸樓VIP Ticket,在投資前,曾多次到蘇位於中環的辦公室洽談,又不時聽到蘇跟進其他投資者的買賣進度,不斷問價,向其他VIP Ticket持有人提出收購價,顯得交投活躍,「咁我就覺得係有人投資喎,都算穩陣。」惟她於4月投資後,最初半年該公司從無向她跟進買賣情況,每次追問銷情,蘇都推搪指:「買家接洽緊,但啲錢未到香港。」
相關新聞:【緬甸樓陷阱】涉事樓盤在港無授權代理 投資前須留意政府證明書
今年2月,陳主動介紹蘇可在港舉辦銷售展,惟蘇的態度冷淡,令她生疑,開始聯同其他投資者包括吳,一同搜尋證據,「喺網上睇到有另一個發展商放呢個項目出嚟。」陳隨即到中環辦公室對質,蘇只不斷重覆﹕「我哋全部都係跟合約文件去處理。」陳堅持要全數退款,拉鋸一輪後,蘇提出給予5萬美元的5%作為租金回報,陳不接受,蘇最後發脾氣說﹕「有咩事你搵我個老闆,我都係打份工。」此後再不接聽事主們的電話,本來雙方約定6月25日商討退款安排,蘇亦沒有出現。陳自責過份信任朋友,也不敢再投資東南亞的新興市場。 據事主稱,最少有8人經蘇向涉事公司購買VIP Ticket,涉款40萬美元(312萬港元),另有事主購買整個物業單位,同在付款及簽約後,未能完成收樓程序,因此失款。「就算法律渠道制裁唔到佢,我都希望畀人知道呢間公司嘅真面目。」受騙的吳先生直言為公義而披露事件,不希望有人再借新興市場來欺騙投資者。
《蘋果》查冊發現,蘇的公司並沒在港註冊,記者多次致電蘇的個人及公司電話,又到訪她的中環辦公室,均無人應門。翻看蘇提供涉事樓書的物業名稱為Lakeside Royal Maung Bamar Residence,惟經網上查看涉事緬甸物業,名稱實質沒有「Lakeside」一字。
主打東南亞物業代理的帝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卓明指出,海外物業發展商多屬當地公司,惟根據相關合約,涉事發展商卻為一個註冊地址為新加坡的公司。根據經驗,絕少投資者會以分權契持有海外物業,「我見到(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嚟,特別你係一個小股東(十分之一),我係冇見過一個成功案例。」他指作為新興市場,緬甸的樓宇法例比較模糊,投資者須審慎投資。
律師梁永鏗以「唔係好正常」來形容相關合約,因為樓宇買賣合約一般會定下物業正式轉名的細節,然而此合約卻指賣家有權轉售物業,與一般合約有異。梁指如發現合約中的發展商或代理商均無權出售物業,合約已屬造假,賣方可被控訛騙罪,最高可判監14年,不過如參考此案,相關公司沒有在港註冊,事主欲追究會比較困難。
地產代理監管局發言人指,如有人在港處理海外物業時,在其所有信件、賬目、收據、單張、小冊子及其他所有文件及廣告中,清楚述明其本人並無持有或取得處理香港物業的牌照,則可獲豁免領取或擁有地產代理牌照及營業員牌照;然而,若持有監管局牌照的代理參與境外物業的銷售,其執業操守便受該局規管。根據局方資料,就有關境外物業的投訴前年和去年分別有11及15宗,今年上半年就有3宗,內容涉及無牌從事地產代理等。
0 notes
mayiyuuniverse · 5 years ago
Text
吳伯麒Perry Ng冒發展商, 海外物業劏契 1單位賣10業主
反送中運動持續多月,政經不穩再激起香港移民潮,不少港人憂慮日後或要在一國一制下生活,紛紛尋找海外物業投資或移民機會,尤以樓價較低的東南亞市場越受歡迎,其中緬甸作為東南亞的新興市場備受關注。不過就有人覷準港人不熟悉緬甸市場,在港設展銷會自稱緬甸物業發展商,聲稱只需用5萬美元,就可購入業物十分之一的業權,透過短期摸貨或長期持有收租獲利。惟涉事緬甸物業落成後,發展商卻杳無音訊。多名港人事後才發現,該公司並非真正發展商,近10人被騙,涉款逾700萬元。專家指海外物業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律師補充,涉事合約非正常樓宇買賣合約,若證實賣方假扮發展商出售物業,可被控訛騙罪。
其中一名受騙港人吳先生從事金融業,去年初經朋友介紹認識一名姓蘇女子,蘇自我介紹為一間緬甸物業發展商職員,向吳推銷一個名為VIP Ticket 的物業投資計劃,一個物業分成10等份,每5萬美元(約39萬港元)可買一份,「買咗之後,如果有另一個投資者有興趣,會按市價買入我哋個Ticket,從中賺取差價。」蘇提出當地樓市交投證據指,當地每年樓價升幅達15%,又指公司會通過展銷會或網站負責銷售,物業預計同年年底完工。
即使不能賣出Ticket,待樓宇建成後,發展商便會出租物業,屆時持有VIP Ticket的投資者,可按比例收取租金回報。「話當地租金回報有7厘,比香港相對算高。」蘇同時向吳展示物業樓書和緬甸法律文件等,證明涉事物業屬於她的公司,「又搞展銷會,似模似樣,好有經驗咁。」吳過去在香港及內地均有置業經驗,均由代理完成買賣,他稱因視緬甸為新興投資市場,潛在投資機遇,所以與蘇多次見面後,考慮一個月便花5萬美元,於去年2月向她購買一份VIP Ticket,相關單位面積逾1,600平方呎。 吳亦要求到當地視察物業,於蘇安排下,去年5月組團到緬甸,同團另有8名投資者,3日行程中,有一天親臨涉事物業地盤,同團另一人何先生事後回想才感蹺蹊,「而家諗返都覺得好怪,就咁喺外圍行個圈睇吓,我哋喺地盤外問啲問題,(蘇)就好快帶走我哋,好似好怕逗留好耐咁。」他們最終只拍攝物業外貌就離去,匆匆完成實地考察之旅。 另一事主陳小姐(化名)同以5萬美元,購買緬甸樓VIP Ticket,在投資前,曾多次到蘇位於中環的辦公室洽談,又不時聽到蘇跟進其他投資者的買賣進度,不斷問價,向其他VIP Ticket持有人提出收購價,顯得交投活躍,「咁我就覺得係有人投資喎,都算穩陣。」惟她於4月投資後,最初半年該公司從無向她跟進買賣情況,每次追問銷情,蘇都推搪指:「買家接洽緊,但啲錢未到香港。」
相關新聞:【緬甸樓陷阱】涉事樓盤在港無授權代理 投資前須留意政府證明書
今年2月,陳主動介紹蘇可在港舉辦銷售展,惟蘇的態度冷淡,令她生疑,開始聯同其他投資者包括吳,一同搜尋證據,「喺網上睇到有另一個發展商放呢個項目出嚟。」陳隨即到中環辦公室對質,蘇只不斷重覆﹕「我哋全部都係跟合約文件去處理。」陳堅持要全數退款,拉鋸一輪後,蘇提出給予5萬美元的5%作為租金回報,陳不接受,蘇最後發脾氣說﹕「有咩事你搵我個老闆,我都係打份工。」此後再不接聽事主們的電話,本來雙方約定6月25日商討退款安排��蘇亦沒有出現。陳自責過份信任朋友,也不敢再投資東南亞的新興市場。 據事主稱,最少有8人經蘇向涉事公司購買VIP Ticket,涉款40萬美元(312萬港元),另有事主購買整個物業單位,同在付款及簽約後,未能完成收樓程序,因此失款。「就算法律渠道制裁唔到佢,我都希望畀人知道呢間公司嘅真面目。」受騙的吳先生直言為公義而披露事件,不希望有人再借新興市場來欺騙投資者。
《蘋果》查冊發現,蘇的公司並沒在港註冊,記者多次致電蘇的個人及公司電話,又到訪她的中環辦公室,均無人應門。翻看蘇提供涉事樓書的物業名稱為Lakeside Royal Maung Bamar Residence,惟經網上查看涉事緬甸物業,名稱實質沒有「Lakeside」一字。
主打東南亞物業代理的帝皇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卓明指出,海外物業發展商多屬當地公司,惟根據相關合約,涉事發展商卻為一個註冊地址為新加坡的公司。根據經驗,絕少投資者會以分權契持有海外物業,「我見到(分權契)百分之九十九都係騙案嚟,特別你係一個小股東(十分之一),我係冇見過一個成功案例。」他指作為新興市場,緬甸的樓宇法例比較模糊,投資者須審慎投資。
律師梁永鏗以「唔係好正常」來形容相關合約,因為樓宇買賣合約一般會定下物業正式轉名的細節,然而此合約卻指賣家有權轉售物業,與一般合約有異。梁指如發現合約中的發展商或代理商均無權出售物業,合約已屬造假,賣方可被控訛騙罪,最高可判監14年,不過如參考此案,相關公司沒有在港註冊,事主欲追究會比較困難。
地產代理監管局發言人指,如有人在港處理海外物業時,在其所有信件、賬目、收據、單張、小冊子及其他所有文件及廣告中,清楚述明其本人並無持有或取得處理香港物業的牌照,則可獲豁免領取或擁有地產代理牌照及營業員牌照;然而,若持有監管局牌照的代理參與境外物業的銷售,其執業操守便受該局規管。根據局方資料,就有關境外物業的投訴前年和去年分別有11及15宗,今年上半年就有3宗,內容涉及無牌從事地產代理等。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