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表揚精英 與頂尖學府看齊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充滿活力,創意不斷,現已躍升至QS世界大學排名第48位。作為全球發展最迅速的大學之一,創新思維令我們不斷向前。為突顯傑出學生的表現,城大自2020/21學年將改革現有的畢業生榮譽分級制度。
在新榮譽分級制度下,各學院學系最佳的15%應屆畢業生(根據畢業積點的排名)將獲以下認可:
cum laude (優良)
summa cum laude (卓越)
magna cum laude (優異)
城大獲《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國際化大學,繼續開拓創新,在香港院校中率先採用新制。在新的榮譽分級制度下,城大將與美國頂尖學府看齊,帶領香港高等教育界向前邁進。
城大的畢業生就業能力屬全球百大,約有65%本科生參與海外交流活動。新榮譽分級制度可更如實反映畢業生的傑出才能,使他們更受僱主重視。
0 notes
Text
城大2020/21學年彈性收生安排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將於2020/21學年採用新彈性收生安排,以��慮錄取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優良、但在個別核心科目未達課程入學要求的學生。
根據新安排,學生在四個核心科目其中一科的成績低於相關課程入學要求一個級別,而其「4+2」成績達相關學院獎學金之分數要求(見下表),經課程入學委員會審批後,學生或有機會得到錄取,同時獲頒學院級別獎學金。
工學院學院級別獎學金^最低分數要求
.tg {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 .tg td{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h{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solid;border-width:1px;font-family: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overflow:hidden;padding:10px 5px;word-break:normal;} .tg .tg-baqh{text-align:center;vertical-align:top} .tg .tg-0lax{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top}
學院級別獎學金^最低分數要求 (4個核心科目 + 2個選修科目) 工學院 26 理學院 26 數據科學學院 26 能源及環境學院 26 商學院 27 人文社會科學院 27 創意媒體學院 27 法律學院 31 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 生物醫學系 27 獸醫學學士課程 32 ^只適用於本地生 # 5**等級=7分;5*等級=6分;5等級=5分;4等級=4分;3等級=3分;2等級=2分;1等級=1分
彈性收生安排適用於申請人將相關學院的課程列於A組別,而且面試表現良好。申請修讀工學院課程的學生,須在兩個與STEM有關的科目中取得良好成績,這些科目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數學、數學延伸部分M1或M2、組合科學、綜合科學、資訊及通訊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
「城大香港精英獎學金」計劃
城大於新學年將繼續為符合資格的優秀新生提供「城大香港精英獎學金」,計劃設有大學級別及學院級別獎學金,本地考生只須在香港中學文憑試 (HKDSE)或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GCEAL)/國際文憑考試(IB)考獲特定成績,並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聯招)或非聯招申請入讀城大政府資助之本科生課程,獲取錄後即獲頒其中一個級別的獎學金。
大學級別獎學金得主最多可獲頒每學年60,000港元獎學金,及一次性25,000港元資助,供參與一學期的海外交流學習;學院級別獎學金得主最多可獲頒每學年50,000港元獎學金。若學生在修讀學位課程期間成績符合要求,每年可繼續��發獎學金。
除了學費資助外,獎學金得主均有機會參與以下學習活動:城大的全球實習工作計劃、師友計劃,及有關領袖才能與事業規劃的培訓和講座。
有關獎學金頒發準則和金額詳情,請瀏覽http://www.cityu.edu.hk/scholarship。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城大增設獎學金 獎勵應屆優秀考生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增設獎學金,成績優秀的本地中學考生報讀城大除可享學費資助,更獲得海外交流實習、領袖訓練等多元化學習機會。
「城大香港精英獎學金」計劃設有大學級別及學院級別獎學金,本地考生只須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或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GCEAL)/國際文憑考試(IB)考獲特定成績,並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聯招)或非聯招申請入讀城大政府資助之本科生課程,獲取錄後即獲頒其中一個級別的獎學金。
大學級別獎學金得主最多可獲頒每學年60,000港元獎學金,以及一次性25,000港元資助他們參與一學期的海外交流學習;學院級別獎學金得主最多可獲頒每學年50,000港元獎學金。若學生在修讀學位課程期間成績符合要求,每年可繼續獲發獎學金(詳見表一)。
除了學費資助外,計劃下的獎學金得主均��獲安排參與城大的全球實習工作計劃、師友計劃,及有關領袖才能及事業規劃的培訓和講座。
有關獎學金頒發準則和金額詳情,請瀏覽http://www.cityu.edu.hk/scholarship。
「城大香港精英獎學金」計劃簡介
大學級別獎學金
成績要求(聯招) 成績要求(非聯招) 獎學金金額(港幣)(最多四年;獸醫學學士課程最多六年) 交流學習資助(港幣) 於文憑試考取四科或以上5**級;及中文或英文科考取4級或以上 於GCEAL考取四科A*;或IB考獲41分或以上(連獎勵分數) $60,000 $25,000(獲發一次) 於文憑試考取三科5**級;及中文或英文科考取4級或以上 於GCEAL考取兩科A*及一科A;或IB考獲38至40分(連獎勵分數) $50,000 於文憑試考取兩科5**級;及中文或英文科考取4級或以上 於GCEAL考取一科A*及兩科A;或IB考獲36至37分(連獎勵分數) $30,000
備注:若學生在修讀學位課程期間成績符合要求,每年可繼續獲發獎學金。有關詳細計分方法、獎學金頒發準則及金額等資料,請瀏覽計劃網頁。
學院級別獎學金
獎學金金額(港幣)(最多四年;獸醫學學士課程最多六年) 第一等級獎學金$50,000 第二等級獎學金$30,000 成績要求(文憑試分數) 商學院 30 27 人文社會科學院 30 27 工學院 29 26 理學院 29 26 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生物醫學系 30 27 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獸醫學系 35 32 創意媒體學院 29 26 能源及環境學院 29 26 數據科學學院 32 29 法律學院 35 32
備注:若學生在修讀學位課程期間成績符合要求,每年可繼續獲發獎學金。有關詳細計分方法、獎學金頒發準則及金額等資料,請瀏覽計劃網頁。
.article-content img {width: 100%;height: auto;}
0 notes
Text
城大學生傷健輔助發明揚威國際賽
陳子龍(左)與隊友林華盛研發的變形輪椅。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馬會)捐助、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主辦的「賽馬會『見.同理』計劃」中的兩隊學生隊伍,為柏金遜症患者及傷健人士研發輔助儀器以改善生活,於加拿大iCAN國際創新發明大賽總決賽中贏得兩個獎項。
電子工程學系學生張耀聰與隊友發明的「柏金遜症患者安全指示系統智能眼鏡」,贏得「泰國推動創新及發明協會特別獎」;剛畢業於機械工程學系的陳子龍則與隊友研發「變形輪椅」,奪得「羅馬尼亞投資者論壇特別獎」。
協助柏金遜症患者走路的智能眼鏡。
柏金遜症影響患者的四肢肌肉協調,令他們走路時難以走直線。張耀聰的隊伍研發的智能眼鏡,讓使用者可沿着鏡片反映出的一條激光指引線向前走路,眼鏡兩邊更設���耳筒同時傳來聲音導航,向使用者提示左右腳協調、步距和步速,讓柏金遜症患者可以自行安全外出。
張耀聰說:「市面上的智能拐杖亦可在地上投影紅外線,協助柏金遜症患者走路,但患者或許介意旁人的奇異目光,我們的發明可免卻這些顧慮。」
另一得獎隊伍代表陳子龍對獲獎感到高興,他希望其隊伍研發的「變形輪椅」能幫助有需要人士。陳子龍表示,坊間的電動輪椅座位雖可自動升降,但輪椅使用者還是要靠別人攙扶到車上或床上,甚為不便。「變形輪椅」除可將坐板調升外,亦可向外伸展,讓使用者可自行移動至汽車或床上。
此外,另一支城大隊伍發明的「視障保齡球員輔助器」,可告知球員投球表現,如多少球瓶倒下和餘下球瓶的位置,讓視障球員無須別人陪伴也能獨立練習。該隊伍獲邀於「紐約創客嘉年華」參展,向全球各地人士展示並講解此項發明。
上述三項發明均為「賽馬會『見.同理』計劃」下「無障創客」(TEDY)項目的創意作品。計劃由馬會撥款港幣一千五百多萬元,旨在讓青年人以創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及培養同理心。
研發「視障保齡球員輔助器」的隊伍應邀參加「紐約創客嘉年華」。
0 notes
Text
多足軟體機械人開拓人體傳輸藥物新應用
王教授(前排右)、申博士(前排左)及其他參與開發微型軟體機械人的城大研究人員。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像毛蟲般多足的微型軟體機械人,能夠在惡劣環境下載運重物。這項新研究成果,可為日後在人體內輸送藥物等醫療科技發展帶來新機遇。
新研發的機械人極靈活,可越過高度逾其腿長10倍的障礙物;其多足設計也大幅減少與地面的摩擦,令它可在人體內滿佈或浸沒在體液或血液的表面迅速移動。
研究成果已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論文題為「在乾爽或濕潤環境下均可運作的仿生物多足軟體微型機械人」。
領導是次研究的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申亞京博士表示,微型機械人最特別之處是有數以百計、長度少於1毫米且柔軟如毛髮的尖腿。這項獨特的設計大幅減少了足底與表面的接觸面積以至摩擦。實驗測試結果顯示,無論是在乾爽或潮濕的環境,多足機械人與表面的摩擦均較無足機械人少40倍。
這個極靈敏及多足的軟體機械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載重運輸。
其製造材料也是主要特色之一。機械人以一種名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矽物料造成,內含磁性顆粒,可通過電磁力作遙控。
城大機械工程學系王鑽開教授說:「我們採用的材料和多足設計,都大大提升了機械人的疏水性能。此外,由於矽膠柔軟,因此可輕易裁剪成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機械人,以作各種用途。」王教授最先構思這項研究,並推動其他研究人員合作研發。
在實驗中,通過磁力操控器控制,機械人可用拍打或兩邊搖擺的方式向前移動。
王教授說:「人體內不同組織的表面高低不平,肌理也轉變不定,令藥物傳輸非常困難。我們發明的多足機械人在不同的表面上均可快速移動,在人體傳輸藥物方面有極大潛力。」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該機械人在面對較其腿長高10倍的障礙物時,憑藉其柔軟身體和可變形腿足,可輕易越過。
機械人的載重能力亦極佳。實驗測試結果顯示,它可負載其體重100倍的物件,相等於一個人輕易舉起一輛26座位小型巴士。
申博士補充說:「我們發明的微型機械人載重能力高,且能快速移動及跨越障礙,極為適合應用於惡劣環境,例如經人體消化系統傳送藥物,或是進行醫療檢查。」
在動物以至人類體內進行機械人測試前,研究團隊將從三方面優化該項目:尋找可生物降解的製作材料、研發機械人的新外型,以及增加其他特點。
申博士說:「我們希望在未來兩三年內製成可生物降解的機械人,能夠在完成傳送藥物的任務後自然分解。」
研究論文的首席共同作者是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生陸豪健、機械工程學系張梅博士。其他共同作者包括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生楊媛媛,以及北京理工大學的黃強教授和福田敏男教授。
0 notes
Text
城大研發快速簡便測毒新方法 保障食物安全
Vellaisamy博士(中)及其研究團隊。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跨學科研究團隊研發出嶄新方法,能在半小時內快速檢測食物的污染物,且靈敏度高,可檢測的濃度低至百萬分之0.2。
新的傳感器通過流動電話應用程式操作,能快速、準確檢測出某些食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傳感器現已製成原型,製作成本預計較現有檢測設施低廉。
領導該項目的城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Roy Vellaisamy博士說:「傳感器有望應用於政府及商業機構,除了協助政府部門監管食物質素,超級市場等場所也能運用這方法作現場即時檢測。」
項目名為「海產品化學污染物納米傳感器快速檢測技術及產業化」,已有商業機構對此表示興趣。
該研究入選「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並獲國家財政部、國家海洋局、廈門英諾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諾爾)共撥款2,000萬人民幣。
傳感器能檢測出組胺及甲醛,兩者是食物如海鮮及肉類中常見污染物。組胺在食物受細菌污染時便會產生,因此是食物變質的指標;甲醛則是海產非法添加劑,對人體有害。
傳感器運用流動電話,能快速檢測食物樣本。
傳統檢測方法須在實驗室進行,並耗時約一天。城大團隊研發的傳感器優勝之處在於輕巧便攜,只須運用流動電話,就能即場預先篩選食物樣本,在10-25分鐘內檢測出組胺和甲醛濃度。
Vellaisamy博士解釋:「每項毒素(分析物)都會和特定的受體形成鍵結反應。新傳感器運用載有特定受體的芯片,可測出目標毒素是否存在及其濃度。」
城大研發的傳感器靈敏準確,組胺的測試靈敏度可達百萬分之100(100百萬分率)、甲醛可達百萬分之0.2,能滿足國際監督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標準。
項目更配合物聯網技術如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把食物抽驗的結果儲存在雲端,以便追蹤管理。
城大研究團隊與英諾爾、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及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技術中心合作進行此項目。項目的背景研究工作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
團隊其他成員包括城大化學系林漢華教授、高級副研究員楊志忠先生、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博士生Shishir Venkatesh。
0 notes
Text
2019年度城大僱主午宴展示學生創新成果
近六百人出席2019年度城大僱主午宴(左圖),林宣武先生以「創新.創造未來」為題發表演講。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4月9日舉辦「城大僱主午宴2019」,以加強與企業的聯繫和協作、讓僱主更深入了解城大的教育理念,及展示學生的優秀發明及學習成果。
午宴有近600人出席,包括來自逾200家企業近350位代表,當中不少是跨國企業和機構的管理層,他們與逾200名城大師生交流。
午宴前的展覽展出近40件學生發明及作品。學生與嘉賓分享其創新意念和研究成果,各僱主亦藉此了解城大學生在科學、人文科學、商業業務、創意藝術及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成就。
郭位校長感謝業界夥伴與大學合作。
適逢今年是城大成為大學25周年,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今日的大學教育不只限於傳授知識,還要創造和轉移知識。他說:「各位業界夥伴對社會貢獻良多,學生、學者和業界之間的合作關係應長期維持,以造福學生和社會。」
副校長(學生事務)葉���盛教授在午宴上介紹主講嘉賓─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先生。
林先生以「創新.創造未來」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城大一直以來是生產力促進局在本地和國際層面帶動創新的夥伴;又指「創新」會改變工作性質、造就智能生活和引入先進生產方式,若學生具足夠創新精神,便毋須擔心會被人工智能等取代。
他說:「『創新』將製造1.33億個新工作職位。只要我們擁抱科技,未來保證會一片光明。」
機械工程學系的學生向林宣武先生(右四)介紹其研發的機械人;該機械人透過感應使用者的手部動作來運作,並且能「自學」。
葉教授指林先生的演講帶出創新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這正好與城大的願景及理念一致。他說:「我相信林先生的真知灼見既啟發城大學生作深刻思考,亦鼓勵在座各位致力創新及發掘新知、造福世界及人類。」
其他出席午宴的城大管理層包括:學務副校長任廣禹教授、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及副校長(行政)李惠光先生。
今年是城大連續第五年舉辦僱主午宴,為學生締造良機以擴闊人際網絡,為投身職場作好準備。出席午宴的企業及機構包括花旗銀行(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恒生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Microsoft香港有限公司、港鐵及利比有限公司等。
午宴前城大學生與嘉賓分享其創新發明及作品。左圖為電子工程學系學生及鍾樹鴻教授(右)介紹可監測輪椅電池的裝置。
0 notes
Text
城大「探索創新節」展示優秀創新及創意成果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3月13至16日舉行年度「探索創新節」,展示城大在探索、創新和創意方面的優秀成果。
「2018探索創新節」為大學重要活動,展示其獨特的「重探索求創新課程」如何鼓勵學生創新,並將創意加以應用,造福社會。
大會在3月14日舉行開幕典禮暨「傑出教學獎」頒授典禮,主禮嘉賓是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和富塑化集團主席兼城大榮譽社會科學博士李宗德博士、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學務副校長任廣禹教授、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教授以及大學評議會副主席何啟邦先生。李博士致辭時指出,香港需要探索創新的人才,也要培育年輕人。他說:「城大致力培育對探索創新充滿熱誠的年輕人,堪稱模範院校。」
他讚賞「探索創新節」為學生提供珍貴機會,展示其探索的努力及成果。他又鼓勵學生善用資源,去實現夢想及創新意念。
郭校長強調城大推動創新的重要性。他說:「我們把創新納入課程內,並希望學生在畢業前展示其成果。」他指出,學生作品的最終目的是要造福社會。
「學習與探索創新 @城大」展覽展出約20項優秀作品,展示學生如何結合創意和應用科技,貢獻社群。部分創新展品包括:
▪ 練習輔助系統:協助視障保齡球手在練習時消除視覺障礙,以達致運動的真正目的。
▪ 「護眼好幫手」程式:此應用程式旨在培養幼童使用智能手機的良好習慣,當中設有時間和距離限制功能,助幼童維持良好視力。應用程式稍後將推出市場。
▪ 風力渦輪機:可於鐵���系統或市區用作發電的垂直軸風力渦輪機。設計結合兩種不同類型的渦輪機,可因應高低不同的風速,發揮最佳效能。
▪ HEYCOINS(硬幣兌換機):向公眾回收硬幣並轉換為電子貨幣,可作各種用途,包括增值電子錢包、兌換禮品券及向慈善機構捐款等。
.article-content img {width: 100%;height: auto;}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