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鹹蛋黃巴斯克
espooaya · 2 years
Text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書摘1]
以前每次跟人家說我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喔!」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別人我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而當他們得知我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老實說,我剛開始有一點驚訝,後來想想這畢竟是美國,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比堅韌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書摘2]
然後大廚忽然很嚴肅的說: 「雞肉原本應是美味又健康的食物,可惜美國的雞都被大型養雞場給毀了!」
原來大型養雞場為了提高雞隻產量並降低價格,不斷進行品種篩選,終於發展出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廉價雞肉。這些雞隻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快快長大,它們動彈不得的擠在雞圈裡拼命的吃飼料,胸脯不成比例的肥大導致雙腳無力,不良於行,往往半身癱瘓在自己的糞便裡,很容易生爛瘡。好在牠們的一生並不長,短短六個星期,還沒正式發育就可以長成四磅重,準備進屠宰場。前往屠宰場的路程中,十幾隻雞塞進一個小籠子,驚惶失措之餘,牠們互相啃啄,原本沒病的也染了病。最後上到市面的雞肉,依二〇〇六年當季的消費者調查,高達83%含沙門桿菌或唾液彎曲桿菌,不小心吃進肚子裡,輕則腹瀉,重可致命。
[書摘3]
「真的,幾乎沒什麼食物比當今的飼料雞更髒了!」
羅伯塔再次強調。
為了確保衛生,她千叮嚀萬囑咐以下幾點:
1、買回家的雞肉若不立即烹煮,必須擺在冰箱的最下層,以免汁水細菌感染到其他的食物。
2、接觸過生雞的雙手,刀具和桌面都得徹底清潔殺菌。
3、雞肉一定要烹煮至全熟,內部溫度至少達70℃(160℉),以確保細菌無法存活。
[書摘4]
說真的,到這裡我才真正了解,為什麼高級法式廚房的編制在傳統上稱為「部隊」(brigade)。廚房裡的人員真的很多,每一個工作台都很專門,這裡包括:
冷廚(Garde Manger):管沙拉與冷盤。
蔬菜台(Entremetier):管蔬果、澱粉、奶、蛋。
魚台(Poissonnier):管所有魚類海鮮。
肉台(Viandier):管肉類,煎、烤、炸各有專門人員。
醬台(Saucier):從早到晚負責製作幾十種醬料。
屠宰台(Boucher):能把整隻牛羊肢解為法式烹調所需的標準部位。
點心台(Patissier):製作精美的甜點。
每一個工作台由一群分為三級等的學徒(Commis)組成,學徒們聽命於各台的領班,也就是Chef de Partie,再往上還有助理副大廚(Junior Sous Chef),副大廚(Sous Chef),行政副總廚(Executive Sous Chef),以及仰之彌高的行政總廚(Executive Chef),也就是大廚李察。
由於分工精細,幾乎沒有一個人有機會從頭到尾完整的製作一道菜。呈盤上菜的過程很像工廠的生產線,有人淋醬汁有人抹盤緣有人堆砌蔬菜——還真的是用 「堆砌」的,層層疊疊的嫩葉、乳酪片、檸檬皮、香草、堅果等等必須得到完美的平衡,多了太俗氣少了太寒酸,角度和間隔若沒算好則崩塌陷落,功虧一簣。
[書摘5]
大廚解釋說松露的氣息濃郁卻低調,如果搭配口味太辛香明亮的食材難以彰顯它的迷人之處,所以最好選擇有大地氣息且口味圓潤的食材來做組合,如南瓜、馬鈴薯、白花椰、栗子、雞蛋、乳酪等等。
[書摘6]
看了這麼多電視,我本來以為進廚房工作必然可以練就一口流利的辱罵詞彙,等真正入行才發現,罵人是大廚的特權,廚師與學徒們只有被罵的份。我進Amber工作沒幾天就見識到了大廚發飆的威力——一位師傅煮好了意式燉飯被大廚整鍋摔在地上,「你以為這是什麼,廣東粥嗎?現在就給我滾回家,你這個一無是處的白癡!」另一位平日極受重用的年輕女師傅一時也忙不過來,上菜晚了幾分鐘,大廚高聲怒斥: 「Stop being such a f***ing housewife!」(X你媽的家庭主婦!)
只見這位女師傅不瞪眼跳腳也不怪大廚性別歧視,只加快手腳大聲回應: 「Yes,Chef.」那位被罵白癡的師傅也沒有真的轉身回家,只是退到後台清理,一切重新來過。我這才意識到,在廚房裡要存活下去,必先鍛煉一身的厚臉皮與粗神經,大廚羞辱你祖宗八代也得忍氣吞聲,如此苦修十數年,成正果擔大任時開口罵人必然流利。
[書摘7]
我問馬休這麼多的生鮮食材是哪裡來的,又要如何儲藏呢?他的回答讓我一窺餐飲企業化的經營與一般餐廳多麼不同。原來Royal Caribbean 公司在邁阿密的企業總部統一設計菜單與訂購食材,分運他們位於全球各港的豪華遊輪。所以不管你坐的是這家公司的哪一艘船,航行於阿拉斯加、加勒比海、大溪地還是挪威丹麥,吃的東西都一模一樣,全都是冷凍貨,每兩年更換一次菜單。這說明了為什麼我們雖身處漁獲品質一流的阿拉斯加海域,菜單上的龍蝦卻來自緬因州,哈利布比目魚也是大西洋的品種,讓我出遊前的生猛海鮮美夢徹底破碎。
不過雖說貨源不是生鮮,船上一流的儲藏設備能確保食材的衛生品質,所有的冷凍肉類與海鮮都是在冷藏狀況下經過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緩慢解凍,廚師們需要精準的拿捏食材應用的數量與時效。那麼蔬菜水果呢?連幼嫩的生菜苗與看來新鮮的羅勒和鼠尾草都是長途冷凍的嗎?沒錯,馬休告訴我,他們上一次進貨是十四天前,但精密的溫控設備卻可以保持蔬果的鮮度,就拿香蕉為例吧,船艙裡有一間專用的Banana Room,裡面儲藏了成千上萬的香蕉,依熟度分類,先熟的先用,保證連下船前的最後一批都不會有太多斑點。這讓我想到幾年前外婆搭乘公主號遊輪,途中據說她一個人吃完了船上所有的木瓜,不知那個Papaya Room有多大?
[書摘8]
在冷廚台前我看到一位師傅正在做蔬果雕刻,一顆西瓜轉眼幻化為天鵝與蓮花,手藝驚人。交談之下我得知一個有趣的咨詢,原來現今世界上每一家遊輪公司的每一艘船上僱用的蔬果與冰雕師傅都來自菲律賓的拉谷納省。該省本以木雕工藝聞名,無心插柳造就了一批廚房裡的雕刻家,壟斷全球四海蔬果冰雕業!
[書摘9]
美國麵包師傅彼得・仁赫特(Peter Reinhart)在他的食譜Crust and Crumb的前言裡說,他認為動手做美麗又好吃的東西是一件非常有靈性,近乎宗教性的經驗,就算你說不出道理也沒想太多,在一切從頭做起的烹飪過程中也常能感受到大自然連結的滿足和性靈昇華。這對我這種不拜拜也不上教堂的人來說非常受用,想想: 「多做菜得永生」,多好!
[書摘10]
米其林公布的星級差異如下:
三星:值得專程到訪(merits a special journey)。餐飲水準、裝潢和服務的品質都出類拔萃,價格不菲,通常不宜帶小孩。
二星:值得為此繞道而行(deserves a detour)。一流品質,價格不菲。
一星:如果順路不可不試(If it’s on your way, you should stop)。餐飲高水準,環境舒適,可高檔可平價。
[書摘11]
幾星期前我第一次去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的利苑吃飯,前菜的拼盤才一上桌我已經刮目相看。原來一般燒臘店裡都有的脆皮燒肉,在這裡竟然每一塊都切成約兩公分的立方體,而且每一塊豬腩的瘦肉與肥肉比例幾乎都一致,吃起來脆軟滑膩非常平衡。其實燒肉就算切得長短不一也一樣好吃,但利苑的做法就是精益求精,為了達成大小肥瘦一致的成品,想必費了極大的功夫,而且廢棄不用的邊角肉一定不少,成本大大提高。光憑這道菜我就不訝異他們得了一顆星,如果每一道菜都這麼無所不用其極的製作,就是三星了。
[書摘12]
即便對那些已經摘到米其林星星的餐廳來說,要維持星等都必須花上天大的力氣,得用百米賽跑的精力速度參加馬拉松長跑。二〇〇三年法國的三星大廚伯納・羅梭(Bernard Loiseau)就是在心力交瘁又懼怕少一顆星星的壓力下舉槍自殺。據說他生前為了把La Cote d’Or 餐廳發展到三星的水準,付出了無比的人力財力,所以即使一套餐要價三百歐元也只能勉強打平開支。反觀他的同門師兄克洛德 ・裴洛登(Claude Perraudin),雖然擁有一身亮麗的頂尖履歷,卻毅然決然放棄他認為 「太麻煩」的星級料理,去巴黎開了一間小酒館,侵一身本領做家常菜,至今每日座無虛席。
總而言之,米其林的星星並不是廚界成功唯一的指標,它象征的是  「米其林」標準,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賺錢,但一定精準細緻,風格獨具,水準恆定。以這種非常細微確切的標準來看,我認為米其林有它的公信度與客觀性。如果你能認同這種標準而且荷包能力也允許,去米其林評鑒的星級餐廳用餐應是很有價值的美好經驗。但如果你本來就比較喜歡小吃和茶餐廳,對米其林的星星也就不要太在意了吧!
[書摘13]
憑感覺做菜有時不免出錯,但愈做愈有感覺。緊盯著食譜做菜可能很有安全感,但一輩子都得看食譜做菜。
[書摘14]
英文裡統稱這辛香的柑橘類表皮為zest,延伸為抽象含義則代表令人興致高昂,刺激有趣的事物;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常被形容為具有a zest for life,因為他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新鮮明亮的特質。
[書摘15]
把檸檬或萊姆皮加砂糖與清水(一顆檸檬皮+半杯糖+半杯水)一起煮開放涼,過濾後就成了帶著淡淡果香的糖水,還有點淺黃或淡綠的色澤,加上新鮮擠出的檸檬汁再適量兌水稀釋,就是消暑的Lemonade飲料。
[書摘16]
醃過的辣椒鹹酸小辣,入了菜是所謂的「泡椒味」,泡椒配上蔥薑蒜翻炒就是 「魚香味」,辣椒和蠶豆一起發酵成了豆瓣醬是暗紅香沉的 「家常味」,乾辣椒炒花椒是 「麻辣味」,把乾辣椒和花椒炒到焦黑嗆煙是 「胡辣味」,此外還有 「紅油味」、 「酸辣味」、 「怪味」……變化不可勝數。
[書摘17]
我家的擔擔麵
材料:
細麵2兩(75克)
麻醬2茶匙 
雞湯3大匙(或3大匙水加1/4茶匙高湯粉)
醬油1大匙 
黑醋1茶匙 
紅油與辣椒渣1大匙(中辣)
花椒粉少許 
蔥花少許
做法:
Step1 開水煮麵(水裡加一點鹽)。
Step2 麻醬用雞湯稀釋調勻,一次加一點湯,慢慢化開,接著調入醬油、黑醋、紅油
Step3 麵煮好倒入調醬的碗中,撒上花椒粉與蔥花,拌勻即可食
Tips
☑可另加蒜泥、花生粉、榨菜或炒肉末,但有基本的調料就很好吃了。
☑捨麻醬多加1匙醋是酸辣麵,捨麻醬加1小匙蒜泥與砂糖是紅油燃麵。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