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架構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aiwanteam · 1 year ago
Text
StreamBuilder:驅動你的情報中心的開源架構。
我們在此宣佈(鼓聲請下),我們要將用於驅動你在 Tumblr 上的情報中心自訂架構提供開源,我們把它稱為 StreamBuilder,這個自訂架構我們自己已經用了很多年了。
首先,你可能會問:什麼是開源?開源指的是去中心化的軟體開發模式,鼓勵開放協作。簡單來說,也就是提供原始碼以供使用者或其他開發人員依其需求來使用或修改原始碼的程式。
那麼,什麼又是 StreamBuilder 呢?每次你用到你的追蹤中饋送內容,或是個人推薦,或是搜尋結果、一個部落格的貼文、一個標籤貼文清單,或甚至是查看部落格推薦,你都會用到這個架構。如果你想要深入研究程式碼,請到 GitHub 上看一下!
StreamBuilder 的內容五花八門,主要的建築中心環繞在內容「串流」上:無論是來自部落格的貼文、你所追蹤的部落格的清單、使用一個特定標籤的貼文,或是有關一項搜尋的貼文,這些都是個別分開的串流,可以混合在一起,根據某些條件來篩選,依據相關性或互動的可能性來排序等等。
自從上週開始,在你的 Tumblr 情報中心上你可以看到有來自你所追蹤的部落格的貼文,混合著來自你所追蹤標籤的貼文以及部落格推薦內容。這些都是個別分開的串流,有著其個別的邏輯,但是分享這個同樣的架構。我們會在某些間隔之後插入那些推薦內容,根據你所封鎖的人來篩選貼文,然後如果你有啟用「最精采者優先」的話,就會根據關聯性來排序貼文。以上這些都是 StreamBuilder 為我們所提供的功能的範例。
那麼,這其中包含了什麼呢?
我們在 Tumbr 上所用程式碼的完整架構庫,以驅動你在平台上所看到的幾乎所有的內容饋送。
組成內容串流以及如何篩選、插入及排序的一個 YAML 句法。
用於程式撰寫、篩選、排序、插入及偵錯串流的抽象。
用於將串流組成起來的抽象,例如輪播內容、用於串流內的串流。
一個用於複雜串流範本的游標式分頁抽象。
涵蓋用於資源庫以及大部分基本程式碼的公開介面的單位測試。
未來還會有什麼內容呢?
說明文件,我們有很多說明文件需要從我們自己的內部工具移轉來放到這裡!
更多範例串流範本以及不同的常見串流的範例實作。
如果你有問題的話,麻煩請看一下程式碼然後在那邊提出問題回報。
6 notes · View notes
kaobei-engineer · 4 hou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純靠北工程師889
----------
在二線 SI 當架構師真的很輕鬆,你只要考慮一個成本:同仁的教育訓練成本。 譬如導入 ORM Framework 這件事情,你只要考量一下各種七七八八,像是某個只有一張資料表,被當成 HBase 來用的 SQL 資料庫,還有把 JOIN 功能做在 UI 介面、被當成 UIUX 一部分的 App, 你就可以很快很簡單的做決定:請同仁繼續把 SQL statement 寫在前端 UI component 的業務邏輯裡面就好!
----------
💖 純靠北工程師 官方 Discord 歡迎在這找到你的同溫層!
👉 https://discord.gg/tPhnrs2
----------
💖 全平台留言、文章詳細內容
👉 https://init.engineer/cards/show/10665
0 notes
zhouzongmin-blog · 5 months ago
Text
邦藍普 的夜色,白天的pool party 泳池派對後,向晚可在adhere 的blues 吧歇一會兒,最後還是要 考山路 的暴雨 狂歡才能盡興。
黃咖哩雞飯 好吃,而 大象啤酒 帶來曼谷最有慰藉的味道。
多年前的lonely planet 就推薦過這家adhere blues吧,經過這麽多年,它還在。
旅行還是要從lonely planet 獲得資訊,它的 結構性認知 是最重要的,對 人文主義 的探尋最重要,比如最有特色的獨立夜店,最好的音樂現場,最有個性的小咖啡館,最有感覺的本地人餐廳。
還有特殊的個人體認,當年的旅行記錄者完成了lonely planet 恢宏的文獻式紀錄,也幫助我旅行歐洲、美國。
手裏哪怕拿一本中文版《歐洲》,也會在歐洲的青旅引發友善。除了不可錯過的重大人文地標���lonely planet 敘事誠懇,很有趣味,也會批評,不過都很可愛。
它的 邏輯 與 結構鋪陳,是現在的旅行書最欠缺的,所以我還是拿一本 lonely planet 旅行,當然準備一個自拍架,可以讓旅行記錄獲得更好的效果。
雖然這些 記錄 乏人問津,沒有人看,但這個虛幻荒誕的年代,平行的時空,誰會去關心他人的生活?與你 交集 的人,少之又少。所以 放大自我 才最重要,這是新的宇宙,充滿能量。
旅行也總是痛楚與歡欣交織,就像真實的人生,昨天與北京藝術家 王東 交流,他的短片很真摯熾熱,讓人心悸,素描作品也大放異采。提到懷念是一種力量,鄉土芬芳,人生蒼涼的況味。
lonely planet 也勸戒不要暴走亂看景點,多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青旅的小夥伴,與他們聊天擁抱,你會發現這個青旅本身也是一個節目,它會鼓舞你的旅行,讓你依依不捨。
而小咖啡館的一杯冰咖啡,可以讓你閱讀、思考、寫作,重拾生活和勇氣~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1 note · View note
wangwill66 · 5 months ago
Text
辦事有章法
H:「光說不練假把戲,光練不說真沒戲。」,事有輕重緩急,事有先後,
「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完成七、八成的價值。如果時間還夠,再完成剩餘的部分,或是讓它做得更好!」
賈伯斯「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鮑伯‧米格拉尼擁抱混亂,在多慮之中成長「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擁抱混亂,停止多慮開始生活。」處事原測遵循:「始終堅持說話有根據,辦事有章法,有所為、有所不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20240619W3
博客來介紹:
高產出的本事:用8種表達框架X4張圖X15分鐘, 文章、簡報,圖解一次到位,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
作者:劉奕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0/08/05
在這個網路發達、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時代,發表內容(文章、圖片等)成了為自己發聲,定義自己形象的工具,而快速閱讀、輸出的能力,則成為創造自我價值、脫穎而出的利器。
他的時間和你我一樣多,為什麼他可以輕鬆做到上述這些,而且更省時、省力?
 
  為了讓��個人都能輕鬆實踐、簡單模仿,作者大方公開自己知識輸出方法 ——「優勢輸出」(PROS)模型,從定位方向(Position)、重組架構(Restructure)、產出內容(Output)和場景應用(Scenario),完整傳授給你一套將讀過的書與資料,化為自身血肉,改變行動與成果的祕訣大全。
 
  ◆有些人能快速產出,我卻做不到?
  他們都使用一些基本的表達框架,幫助自己很快的重組內容,用大家能迅速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
  ✓突然被叫上台說話,你該怎麼辦?
  可以利用賈伯斯最常用的「重點框架」,先提自己的演說有幾個重點(最好是三個),再一一
  描述這些重點,最後扣回主題。如此一來,聽眾不但可以快速進入狀況,還能有所得。
 
  ✓「年度工作報告」要怎麼準備?才不會像流水帳
  這時你可以使用「時間框架」,將工作報告的內容切分為三個部分「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分為「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與反思」、「現在進行中的工作進度說明」、「未來一年的工作規劃與挑戰」,這樣就能切中老闆或上司的想要了解的重點。
 
  ✓當你需要第一時間對陌生人解說一件事或一項商品時,你該怎麼做?
  「主題框架」是你最好的選擇,它能讓對方快速掌握全貌,因為它從回答三個問題出發:為何(Why)、如何(How)與什麼(What)。
  例如:關於「有效學習」只要搞清楚三個問題:①為何要有效學習?②如何做到有效學習?③具體來說,有效學習要做什麼?當你對主題熟悉度不一的聽眾說完這三個問題,保證他們都能理解。
 
  ◆在使用框架前,你必須先做這件事!
  使用框架很簡單,透過框架,你可以做出很多「看起來」像是完整作品的東西!但若是要用得更好更精確,謹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定位方向」,也就是,你得先釐清產出的目的、受眾,再挑選合適的框架。
 
  ◆ 3訣竅幫你練成高產出的本事
  ✓訣竅1:產出內容應該在定位與選定框架之後
  先釐清產出目的、設定對象,也找到合適的邏輯框架之後,再根據框架所需要的資訊,來進行「輸入」內容,是最有效率的。因為一方面可以只蒐集所需的資訊;另一方面,當我們心裡想著要找到某項資訊時,會更容易���識到周遭的相關資訊,又可以提高產出的速度。
 
  ✓訣竅2:先產出後投入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要先閱讀、輸入內容,才能產出或輸出,其實,可以嘗試先產出,藉由產出的過程來確認自己不足的部分、再去進行內容輸入。如此一來,不僅能讓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產出的成果也能反饋到下一階段的投入與產出,形成複利效應。
 
  ✓訣竅3:熟記表達與圖解框架
  人的思考經常會陷入不知道如何聚焦或摸不著頭緒的狀況,這是因為我們對陌生的內容或繁雜的內容,無法立即消化的關係。這時,可以透過用一些框架幫助自己重組內容,找出規律。所以你要熟記本書中提出的8種表達框架和 4種圖解方式,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你也能擁有高產出的本事!
 
  找對方向、用對方法,你也能成為高產出達人。
目錄
▎推薦序 人生新契機,從做好輸入、思辨與輸出開始
▎自序 高產出沒有捷徑,但也不用繞遠路
▎前言 有本事產出,就能讓價值兌現
▎第一章 優勢輸出 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
懂得輸出的人,到哪裡都有優勢
關於輸出的三個誤解
用優勢輸出模型,強化你的輸出優勢
享受優勢輸出帶來的樂趣
 
▎第二章 8種表達框架:快速組織合乎邏輯、簡明扼要的內容
表達框架① 重點框架:瞬間抓住眾人目光
表達框架② 清單框架:總結一份推薦清單、建議項目
表達框架③ 時間框架:以時間軸來劃分內容
表達框架④ 空間框架:以規模大小、距離遠近來劃分內容
表達框架⑤ 主題框架:掌握全貌、影響關聯與效益
表達框架⑥ 議題框架:言之有據的價值主張或論點
表達框架⑦ 問題框架:問題的解決對策與應用
表達框架⑧ 課題框架:展現成果價值與達標難度
 
▎第三章 4種圖解框架:說不清楚的內容,就用圖解讓人一看就懂
圖解框架① 用樹狀圖「歸納」內容的觀點脈絡
圖解框架② 用流程圖「梳理」內容的運作機制
圖解框架③ 用矩陣圖「定位」內容的交互比較
圖解思考④ 用文氏圖「強調」內容的交集關係
 
▎第四章 5種輸出方式:快速產出內容、讓知識變現
產出內容的鑽石結構
溝通表達:簡明扼要的說重點、講中要點
文章寫作:三段式鋪陳,寫出觀點明確的文章
簡報規劃:從一頁摘要、口頭簡報到主題報告都能一次搞定
視覺圖解:用一張全息圖征服所有人的目光
精準閱讀:用優勢模型提升閱讀的體驗
 
▎結語:用對力氣、聰明產出,創造工作與人生的複利效應
收回
自序
 
  我的第一��工作,是統計工程師,負責異常診斷與製程良率提升。就如同大多數的工程師一樣,每天加班熬夜是常態,只為了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
 
  「那個工作報告做出來了嗎?」
  「抱歉,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
 
  「不要總是要我催,你要自動自發一點。」
  「是,我知道了……」
 
  「你這寫的是什麼東西?完全沒重點!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覺得這些可能都會用到,如果需要時就可以作為參考,不是嗎?!」
 
  剛出社會的我,很努力、也不是不懂得如何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但是,永遠跟不上主管與同事的步調。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都已經加班在做事了,卻還是得不到肯定的,這種感覺真的很不好受!我記得在學校時,我的表現和產出速度都很不錯的啊。
 
  現在怎麼會這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我也想要產出的又快、又好;但是,時間真的不夠啊! 
  日本人才養成顧問吉田幸弘曾說過,工作做不完的理由,除了做事不得要領之外,絕大部分來自於求好心切的心態。
  以為這麼做,對自己的工作有所幫助,卻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認真、周到當然不是壞事,但若不懂得適可而止,到頭來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工作成效就會降低、速度也會愈來愈慢,然後陷入了惡性循環。
 
  我,就是屬於這種人。 
  追求完美,卻又不得要領,常常把自己搞個半死。好不容易產出了內容,又不是主管希望看到的,真的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在忙碌。
 
  「奕酉,你要懂得work smart, not work hard!」
  「我知道,但要怎麼做才叫做work smart?」
 
  一位前輩看我在煩惱,走過來給了我一個建議,但我並沒有領情。
  對於不明白的事情,我總是勇於提問。雖然有時會得罪到人,但大多數時候,我得到的都是有用的回答。反正,我就是習慣打破砂鍋問到底。
  「你覺得產出的價值與時間的關係,應該是哪一條?」
  他在紙上畫了兩條線,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覺得是第一條,完成工作的價值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嗯,沒錯!完成工作的價值的確是循序漸進的,但你有沒有想過一項任務的有效期限?」
 
  「你說的是截止日期嗎?可是我時間不夠怎麼辦!」
  「那麼你就得想辦法改變���己的觀念,轉換成第二條曲線。」
 
  「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完成七、八成的價值。如果時間還夠,再完成剩餘的部分,或是讓它做得更好!」
 
  「我不懂你的意思,我要如何讓它變成第二條曲線?」
  「想想對你要報告的工作對象來說,什麼才是他最在意的?隨著一項工作任務的推進,對方在意的點也會隨之改變,你得找出他最在意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我好像明白了什麼,但又不是很確定。前輩看我一臉疑惑,又繼續補充說明。
 
  「比方說一項專案進行中,主管臨時要你做進度報告,你認為這時候應該說什麼?」
  「額…… 我想應該是說明我做到哪裡��吧?還有,我做了哪些事情。」
 
  「不對。主管最關心的,是專案的進度有沒有落後?如果沒有落後,那麼他對於其他的細節並沒有那麼感興趣。這並不是說他不在意,只不過不是當下他迫切需要的資訊。」
  「原來如此。那如果進度落後了呢?」
 
  「如果進度落後了,這時候主管最想知道的,是落後有多嚴重?多久可以追上?有沒有什麼他可以做的,能盡快縮短這段落差?」
  「不用解釋原因嗎?」
 
  「當然要。但你得先讓主管了解剛剛我說的那些,然後才是原因。否則,只會讓主管覺得你是在找藉口,是個不靠譜的人。」
  「我懂了,同樣是準備一樣的內容,但產出的順序不同,就會影響主管的觀感。你所說的,是這個意思吧?」
 
  「沒錯!重要的先做、時時有產出、定期做回報,就會讓人覺得你是個工作效率很高的人;花同樣的力氣,給人的觀感卻大不相同。而且能發現不符合主管預期的,就能及時做出調整;總比你悶著頭做完了,結果發現不是主管想要的,白費了力氣又不被肯定來得好吧?」
  「嗯,你說得沒錯……」 
  聽完前輩的指教,我覺得有點心虛。最後他告訴我的這一段話,對我影響很深。
 
  「奕酉,你知道高產出的訣竅是什麼嗎?」
  「喔?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超乎對方的預期。不一定要做的很多,但一定要滿足對方想要的,而且再超出一點點;至於他不關心的,你做再多也沒有太大價值。」
  「嗯,我懂了,謝謝前輩!」
 
  「再分享給你一句話,這也是我從其他前輩那邊聽來的,也許你現在不懂,但一定要好好體會,對你未來的職涯發展會有很大幫助的。」
  「前輩請說。」
 
  「光說不練假把戲,光練不說真沒戲。職場上只會說、不會做的人固然討厭,但那也是一種存活的本事;至於能力很強卻不會表達的人,往往都是輸給能力沒你強、但很會說的人。」
 
  直到多年後,我才體會這段話的意思。不過,那也是我歷經多個職務轉換、跌跌撞撞才學會的道理,也是我養成高產出本事的基礎。
 
  有了正確的方向,產出的方法與技巧才能發揮效益。
  「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我很喜歡賈伯斯說過的這段話,因為我在自己身上也看到了這件事。
 
  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我的職場經驗、分享我看過的每一本書,然後獲得了許多合作機會,也有了出書的機會。這是我的第二本書,雖然只投入了二個多月就寫完,但卻花了我近二十年的時間去磨練與體會;這些產出方法改變的我的人生,我相信你也可以。
三民書店
辦事有章法(圖文版)(簡體書)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作者:楊冰
出版日:2020/05/01
「辦事」是指主體有目的地運用某種手段來影響、改造或控制事物,以達到一定效果的活動。 可見,辦事是一門藝術。
本書用5步法將辦事的章法描述得淋漓盡致,具體包括辦事前的準備工作、能辦事的基本條件、會辦事的基本方法、辦成事的基本技巧、完事後的復命學問等,為機關 幹部和各級各類管理人員及文秘人員提供了一系列的辦事章法,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績效。
超級中層商學院之做事有章法
作者
李國剛,史宇紅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1月1日
大多數企業的中層管理者都是憑藉“經驗教訓”和個人的“智力與能力”去完成工作,但實際上,職場上有成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套路可以直接應用。書中從三個維度深入淺出地教授中層高效工作方法。
“工作五步法”是一項工作從開始到結束的五個步驟,缺一不可,自成閉環。只要遵循五步,不會出現缺項、漏項,杜絕工作失控。“工作角色認知”讓中層管理者在不同角色中,恰當地行使不同權力,承擔不同責任。在前兩個問題充分解決的基礎上,中層管理者已經進入了“會幹”的隊列。如果再有效地管理時間,就會讓工作井井有條、事半功倍。
最基礎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書中介紹的工作方法不花哨,但深入實用。清晰可循,反覆操練將帶來思維方式上的進步和綜合能力上的提高。如果你能守住“三部曲”,便能化繁為簡,方案清楚,動作有效。也就具備了邁向更高台階的實力。[1]
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擁抱混亂,停止多慮開始生活
Embrace the Chaos: How India Taught Me to Stop Overthinking and Start Living
作者:鮑伯‧米格拉尼
原文作者:Bob Miglani
譯者: 呂玉嬋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4/10/03
◎擁抱混亂、專注當下,在紛雜與秩序中找到平衡
  在凡事不按牌理出牌的印度,許多事亂無章法到令人難以忍受。然而,印度人究竟如何在混亂與秩序之中取得平衡?如何順應和安定慌亂的內心?鮑伯告訴你:「必須改變心態,擁抱混亂。」首要說服自己:放開心胸,接受一切的不完美、不精確、不可預期!
目錄
【緣起】踏上未知的旅程
【推薦序】放慢步調過活
【作者序】人生,有美好公式嗎?
【前言】你能控制的,比想像中的少
第一篇  接受不完美──紛亂,生活的原貌
第一章    在印度開車
──你無法控制混亂,你可以控制自己
找尋內在的靜與定
第二章    在五千英尺高山尋找神
──放下出錯的計畫,事情到頭總會解決
拜訪神的所在
不精準,混亂中作樂
亂!不按牌理出牌
在未知中前進
第三章    兩個男人手牽手
──走出虛擬世界,你不再孤獨
真實交流,化為力量
第二篇   不多慮,活在當下──專注你的思想和行動
第四章    閃婚!一小時選定人生伴侶
──你可以應變任何事──只是你還不知道
絕對信心,應變生活
第五章    一首寶萊塢歌曲的生日聚會
──你擁有生命最重要的事物
踏實生活,簡單幸福
第六章    印度婚禮,忙亂中的美好
──擔憂,讓你錯過人生的精采時刻
放下焦慮,享受過程吧!
第七章    在混亂中沉思、靜定
──日常儀式喚醒我們參與生活
滌淨心上的塵埃
第三篇    朝著光亮,向前走──主動前進,探索未知
第八章    在孟買搭便車上班
──專注自己的行動,在混亂中成功
專注前進,服務人群
第九章    學追公車,不等待完美
──採取行動,通往更多可能
沒有完美,只有重要剎那
第十章    伸出援手:明天,她會等我
──服務貢獻,讓人前進
盡己之力,穿越混亂
第十一章   餐桌上的一課:學會擁抱混亂
──走一直線,到不了目的地
充滿機緣的世界
第十二章   拜見大師:探看自己的心
──你能回答自己的所有問題
往內心尋求解答
【後記】啟動人生的蝴蝶效應
高人跟普通人的差距是什麼?是對目標的堅持;是做事的章法;是做事的效率;是做事的細節 ……
9個高手遇事的處理方法。
1、立刻行動
2、​會休息
3、會分類
4、​精力集中
5、​迭代求完美
6、​做事有節奏
能2分鐘處理完的工作,馬上做,不拖延;不錯過要事、盯住大事、放棄雜事。
7、有計畫有章法
「計畫——執行——檢查——總結」的PDCA循環!
8、掌控時間
9、​善於授權
執行力的範例
前文所述的領導特別強調執行力,每次例會都會把每個部門提的計劃記下來,然後逐一核對完成情況,就是要讓下屬明白,既然已經納入計劃,那就要說到做到。 否則,計劃就是一紙空文、毫無意義。
所以,要從小事、小任務開始,把那些美好的想法、完美的設計都付諸實施,培養自己強大的執行力,一點一點往前推進,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而不是只說不幹、只想不幹或半途而廢。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5 months ago
Text
俄烏背後:美國在打一場“根”的戰爭
量子學派 2022.05.10.
量子學派 俄烏背後:美國在打一場“根”的戰爭,2022.05.10. https://i.ifeng.com/c/8FvOavG8uqn
中國內部自己學者寫的論點⋯⋯能夠承認自己弱點的還是要另眼相看啊⋯⋯不要以為人家都沒什麼可取的,至少比台灣名嘴強多了..這是一個中國人對俄烏戰爭背後的思考,值得一讀,你才能體會中美對抗為何中國那麼謹慎沈潛!
引言、變異的戰爭
俄烏戰爭的第1天,可能與軍事有關。
俄烏戰爭的第10天,已經是科技的PK。
俄烏戰爭的第76天,這已經是“根”的較量。
前線的每一次爆炸,絕不僅僅與TNT當量有關,而是在科技之根、金融之根、文明之根、法律之根的全方位較量。
時代變了,不能再沉迷於冷熱兵器的“亮劍”。
大國之間的博弈,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根”力量的綜合較量。俄烏戰爭中,每一次“鳳凰幽靈”無人機的出擊,每一枚“縞瑪瑙”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發射,後面是晶片製造、電子作業系統、電腦超算、衛星導航、雷達跟蹤、光學感應、軟體集成等多方面技術的PK。
如果不從底層邏輯來理性探討,僅僅逞口舌之快是看不到真相的。
01
看不到的“根”力量
俄烏戰爭剛一開打,有三件事值得思考:
第1件事:甲骨文Oracle用3個小時“遮罩”了俄羅斯的所有用戶,甲骨文擁有全球最大的關係型數據庫,佔據俄市場半壁江山。
第2件事:全球統一金融結算系統SWIFT系統將俄羅斯許多銀行從中移除,在金融上切斷俄羅斯對外貿易。
第3件事: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宣稱啟動“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系統,烏克蘭可以通過“星鏈”衛星連接上因軍事行動而被中斷的互聯網。
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根”力量展示。
資料庫是互聯網技術的“根”,SWIFT是金融系統的“根”,星鏈是通信系統的“根”。在和平發展的時代,這些根被埋藏在“全球化”表像下,被包裹在城市的繁華夜色裡。但一旦出現戰爭情況:“根”的力量展露無遺。
從俄烏之間的這場戰爭,梳理美國的八種“根”力量。看這些根,是如何影響戰爭的走向。
02
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對抗
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門的晶片製造為例。沒有晶片的現代武器,基本就是一堆廢鐵。擁有高精晶片的武器,越是在戰爭中處於金字塔尖。
美國的“彈簧刀300”,電子系統集成化程度很高,使用了精密晶片和電容原件。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Kh-47M2 Kinzhal),同樣也密佈微電子電路及超算晶片操控。如果最後失去了精尖晶片的支援,戰爭怎麼打?
誰是晶片技術之根,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幾家明星晶片企業,例如三星、台積電等。美國的晶片企業有多少?包括英特爾、高通、博通、microchip、霍尼韋爾、IM Flash、IXYS、Skyworks、TowerJazz。還有Vishay、TSI、Skorpios、X-FAB、TowerJazz、TI、Kokomo、MACOM、Elmos、Skywater、Sanken、NXP等。
就算台積電這樣TOP1的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這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在俄烏戰爭如此謹慎小心的原因,這是真正的現實困境,不是由鍵盤俠能夠改變的。若沒有高能晶片補給,武器不過是移動的標靶,俄羅斯晶片一旦消耗太多,沒有根的支撐,戰爭���打到後面越被動。
所以晶片技術,一定是需要努力開拓的。
03
作業系統:現代科技的軟體基石
除了硬體基石,軟體基石同樣重要。而軟體中最核心的技術,那就是作業系統。每一個硬體後面,總有軟體代碼在後面支撐。沒有優秀的軟體系統,再好的肉體也沒有靈魂。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美國的Android與蘋果的IOS系統,構成了現代手機應用平臺的兩大基石,它連接著整個代碼和資料終端。優秀的作業系統可以讓軟體流暢的運行,流暢運行的軟體可以讓硬體多出1秒的打擊時間,這1秒的時間可能就決定某次戰術的成敗。
為什麼俄羅斯戰士的手機,在戰場上成為被對手定位的可怕機器,而烏克蘭的手機則是一個特別好用的分散式通信終端?這後面就是作業系統和各種軟體在共同作用,俄羅斯有些高級將領被清除,正是因為有AI軟體和計算終端協作完成。
作業系統的落後,軟體體系的缺乏,可謂錐心之痛。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極光Aurora OS 移動作業系統。可誰又知道AuroraOS移動作業系統基於開源 Sailfish OS。Sailfish OS是哪裡的?它是俄羅斯此次的對手之一的芬蘭Jolla公司開發,真是悲哀且荒謬。因為這裡涉及到另一個根——開源體系。
04
開源體系:構建統一的技術價值觀
毫無疑問,美國又是“開源世界”的中心。開源軟體最重要的發起者並不是美國人,但這些組織將基金會設在美國,他們仍然將美國視為開源世界的“堡壘”。為什麼呢?
❶美國在二戰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將資料放在這是相對安全的;
❷美國政府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❸美國有許多強大的技術公司,這有利於開源技術的實現;
❹美國有數量龐大的優秀程式師,這些人本身就是“開源運動”的參與者;…………“開源”難以戰勝,因為“開源”是一個世界系統,大部分人都是建設者,這才是美國的強大之處。
俄羅斯有非常厲害的程式師,但沒有一次真正的“開源運動”,沒有一個強大的“開源項目”,沒有一個全球或者企業自己合作的“開源系統”。
開源體系設定了一個世界觀,全世界的技術員都來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不僅僅是技術的力量,它還在心靈上統一了技術員的價值觀。
它像巨人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最後長成參天大樹。嚴絲合縫,易守難攻。而這背後,又是現代文明之根的力量。
05
文明之根:現代文明積累的百年底蘊
為什麼美國的開源專案能夠一呼百應,這也不完全是技術實力。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是近代以來國際對英文文明繼承權的認可。這是文明積累的根力量,旦夕之間難以改變。客觀回溯一下現代史上的技術之“根”,大部分都由歐美科學家接力而成,這些天才專注于科學世界,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將人類文明拓展到一個新高度。歐洲數代積累,才催生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巨匠。近代科學的百年沉澱,才有了黃金時代的量子力學群星。
牛頓定律、電磁力學、薛定諤方程、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這些根中的“根”,永遠是人類文明的前進之源。技術誕生了文明,而世界性的開源社區,基本上都由英文在主導。
至少目前其它語言還做不到。這是現代文明的百年積累。其實也不僅僅只是技術文明,包括人文哲學同樣如此。康得、黑格爾、馬克思、尼采、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洛克、培根、斯賓塞、休漠等等。雖然俄羅斯也出現了一些偉大人物,但俄語在現代已經被邊緣化了。這種現代文明之根,還延伸出了以下更多的根。
06
認知之根:站在全球的道德高點
因為有了文明之根,所以就能站在道德的高點上。這與中國唐代有相似之處,四夷之內無論對錯,王師都可以問責。他什麼都是對的,你什麼都可能是錯的。在認知作戰上,俄羅斯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沒有話語權,世界很難聽到俄羅斯發出的聲音。沒有強媒體,幾乎看不到俄羅斯有說得上話的公共媒體。沒有社交性,除了中文互聯網,世界性的互聯網只聽到澤連斯基的演講。
布查事件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案例,真相尚未調查,全世界已經群情洶湧問責俄羅斯。這樣的認知作戰實在太可怕,今天美國能夠組建40國盟軍與它握有話語權息息相關。
這也是為什麼俄烏戰爭發生後,美國在2月24日宣佈切斷俄羅斯高科技產品進口,包括晶片、電腦、電信設備、加密安全設備、鐳射和感測器。2月25日,台積電馬上跟進停止供貨給俄羅斯,隨後韓國和日本也開始共同制裁。
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思考,中國在國際上有發聲的管道嗎?你在國內再怎麼罵CNN和BBC,可人家在關鍵時刻就是能引領世界聲音,我們的媒體呢?不能只在國內當地頭蛇,更要建立世界性權威,這對國家才有意義。這一次印度的阿納布·戈斯瓦米,就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在認知層面的作戰,俄羅斯很弱。而我們也要思考,否則面臨同樣���境。
因為站在道德高點,又延伸出以下之根。
07
智慧之根:全球優秀人才收割機
文明之根,說到底是人才創造的。誰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誰的戰隊更具智慧,誰才會贏得最後勝利。最終,仍然是人才之爭。以英國的QS排名為例,美國依然穩坐榜首,排名前三的學校全都來自於美國,分別是MIT、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在QS今年前200的排名中,一共有46所美國大學上榜,其中5所進入前10,29所進入QS排名TOP100。
而這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3月移民超388萬人,民眾稱等局勢好轉再回!再舉一個例子,乙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優秀年青才俊,最終紮根於美加世界,這次就表態支持烏克蘭。
如果這樣的優秀人物都往歐美世界走,那俄羅斯未來讓人擔憂。失去了最優秀的人才,那就失去了競爭的根本。
08
法律之根:長臂管制中的程式正義
文化之根,已是過往。人才之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人才擁有安全感。所以,如何保證當權者不破壞規則,便涉及到法律之根。制定嚴密的法規行為來約束當權者,才能保證自己立于文明高地。只有讓更多人相信正義,相信法律存在的力量,才能擁有說服世界的邏輯。此次俄烏戰爭中,美國想方設法地針對俄羅斯,但仍然是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此次聯合國五常一票否決權被限制,美國表態支持。這一舉動美國不可能沒有在其中攪渾水,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可能直接去廢除一票否決權,依然需要在聯合國的規則內進行。            
美國在實施國際法中經常談到“長臂管制”,是要遵循自己的法律。如果沒有了程序正義,那麼文明將面臨巨大災難。
09
經濟之根:SWIFT的金融威力
沒有經濟的支撐,別說打仗,吃飽肚子都難。先不說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它的主體還是掌握在歐美世界。可以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SWIFT支付體系,便掌控在美國手中。
1977年SWIFT發佈,當年全世界就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日處理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現在日處理的金融電訊達到了三千多萬條,資金以萬億美元計算。
今天,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平臺,SWIFT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而現在運行在SWIFT平臺上的主要貨幣是美元,美國可以通過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SWIFT交易。所以,當俄烏戰爭爆發時,美國一聲令下,就可以將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當美國扔下這枚金融核彈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時,俄羅斯儼然成為了一座金融孤島。因為支付體系被切斷,便再無法與世界進行貿易。
所以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國家在美國指揮下紛紛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掌控在美國手中,難道哪個國家願意閉關鎖國,成為金融孤島?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大難題。
目前在SWIFT系統之中,如果想要擺脫經濟的控制,必須重構一張支付網路。
結語透過俄烏戰爭要構建自己的“根”力量
當俄烏戰爭剛剛打響時,不少人認為,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烏克蘭。甚至於有人說出了1小時22分佔領基輔的“神話”。然而當戰爭長線拉長後,俄烏戰爭背後,是美國打響的一場“根”的戰爭。
技術之根、開源之根、經濟之根、法律之根、文明之根……這哪裡是軍事的對抗,最終是“根”的較量。簡單的敲擊鍵盤宣洩情緒是無能的顯示,戰爭的背後是什麼:全球任何一架第五代戰機,都有數十萬行代碼;任何一枚制導導彈,最終都由各種軟體在控制;每一枚IC晶片背後,是全球頂尖人才的智慧;……現代戰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鍵盤上。當然,此鍵盤非彼鍵盤。
透過俄烏戰爭,必須時刻警惕:該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根”?成為更強的“根”的國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擁有更多“根”。這決不是靠嘴炮或者軍事可以戰勝的,靠的是什麼呢?一個智慧民族,一定會知道答案。如果不知道,那你得反思一下。
0 notes
cleekleequlee · 6 months ago
Text
When we talk about change...
(An english version can be found after the Chinese... Notion helped me with translation and I corrected a few places too.)
Tumblr media
在昨天Dorst的keynote speech裡,Dorst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as in Copernican Turn)來舉例變革之難。哥白尼的理論得以被大眾接受,卻是得益於“拜日教”的Kepler出於信仰的研究。在評論這種“三觀不合但的確有用”的幫忙時,Dorst說了下面這句整個speech裡面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If it works, it works. Doesn’t matter why people actually make the jump, as long as they make the jump. The good design always gets what are people actually thinking now, how can you understand that and how can you help them make that jump to think about these things.”
這種實用性體現在Dorst演講和點評的方方面面。比如他提到荷蘭項目中非常複雜的nature vs. farming的尖銳矛盾,以及在空間、社會、政治上多層次的複雜性。這樣的問題如何給出“解決方案”?Prof Dorst給出的答案是在矛盾各方的價值層面尋找共同點,最後落在一個詞“Vitality”上,然後圍繞這個詞建立”學習循環“ learning cycle, 看起來更像是一個institutionalised action research mechanism,把professional world和society通過doing and reflection連接起來。這能解決政府提出的nature vs. farming的問題嗎?未必。但這個過程同時也會提供更多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讓決策者自主發現問題的不切實際、或者提供更多的frame問題的方式。
從某個角度來說,Dorst還沒出版的新書的題目Creating space for deep change,跟我的human nature encounter是有一點相似的。有contact zone,才有機會暴露系統之間不同的邏輯和假設。這些假設不僅是看待和理解(make sense)世界不同的方式,他們也在這個世界以某種方式共存。就好像農業耕作以及架構其上的農民的時間分配、村莊的娛樂活動與祭祀、供應鏈的活躍程度及匹配,都會與這個時間線所匹配(coupling),不同價值的理解並不是要尋求consensus甚至homogentization,而是在boundary的negotiation和translation(這一點又想起了Anna Tsing在mushroom和friction兩本書裡精彩的詮釋)。
對這個講座的欣賞,很多可能來自於很少會有人這麼深入理解變革的難度,各個機構和系統從政府公司到自然界不同的時間維度,人行為和思維模式改變的不受控性和非理性。從某個角度說,“解決問題”本身常常可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紙面上的解決方式,“因為”-“所以”不難做到。但現實生活常常在看不到的地方要麼打臉,要麼以其他看不到的方式展現,導致更大的不公。
如果用兩個詞總結Dorst的中心思想,我會說是halfway(借用Barad的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和condition.
Halfway代表的是不同角度之間的common ground,好像boundary object這個概念一樣,能夠讓不同的人哪怕以不同的詮釋都能夠找到感興趣的角度並展開討論。在farming的案例裡,vitality這個詞在雙方之間構建了基本的信任。能夠找到這個halfway point並把它用“誘人的”方式呈現出來,是需要對雙方深入的理解和一點天份的。這並不只是創造一個buzz word,而是能夠獲得雙方信任、開啟對話的基礎。在反思我自己的研究的時候,覺得雖然做了很多思考,但在這個“向下”或者向外延伸的動作還是做的遠遠不夠。if it works, it works。任何好的intention都需要解決現實的問題和關注才能被接受,在學術界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condition,更像是一種允許兩種系統展開長期structural coupling的架構,可能是某種流程和循環(比如前面講到的learning cycle,或者某種committee;以及Dorst對於設計學院“Lab-Academy-Podium-Temple“的設想),物理的空間,多元化、藝術化的形式(比如他提到了一個項目利用theatre作為雙方溝通的方式),也可能是跨越系統的個體(比如在nature vs farming的項目中,他們挖掘了幾個從非務農進入農業的個體案例;在演講裡也用到了Amar Bose貫通學術和實踐/商業的案例)。
但最後我還是有幾個待解決的疑問,有待繼續思考和探索
關於theory和practice的關係,決定了學院的基本定位。(在這裏深深的感受到古典哲學底子太差)如果考慮可能的幾個選項, 選項A:transcendental,理論才是世界的實質 (abstract but true) (哲學家) 選項B:representational,理論是世界的抽象模型幫助我們解釋和理解(科學家) 選項C:理論和實踐是平等的對話夥伴,intellectual和practical/material各司其職,互相交流。現實為理論添磚加瓦甚至更迭朝代(Thomas Kuhn),而理論為現實提供想像和可能性。 提出reflexive methodology的mat alvesson一定屬於C,但更偏重於前一半即現實對理論的challenge與創新貢獻。而Dorst的想法似乎更偏向後者,即理論為現實提供想像和可能性,這些可能性的實驗會引導現實提出新的問題。
當我們講到theory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麼theory?是科學理論(基於empiricism,但也有對世界的物化及objectivity等各種假設),還是humanities的理論,他們所基於的假設又是什麼?這一點似乎在討論相關問題時引起相當大的誤會。
我自己研究方向,在好幾個Dorst提到的framework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
在他提出的Academic discussion <→ model <→ practice中,我自己應該也是在從academic discussion發現想法,構建model,供practitioner用新的方式去實踐(這個實踐者是誰在我的情況下也需要仔細考慮,是entrepreneur, CEO還是designer)
在deframe-framing experiment - strategic intervention/the studio的流程中,可以看做我是在deframe and reframe sustainability,然後通過experiment的方式提議新的intervention。如果從這個角度往下想,下一步的intervention不能只停留在walk,而要把movement、process的概念放入其他設計中,比如spatial design,sound design,interaction design,graphic design,或者甚至可以重新想像sustainability的項目,以不同的視角會怎樣?這個方面需要再看一些more than human design的具體內容。
講座後的Critic幫助我理出了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對研究最簡短的總結,也就是multiplicity of nature, and the non-linear consequences of this understanding in living and organizing. Professor McWhinnie所謂的clarity。但每次達到這樣的clarity又會有一種自我懷疑——這是不是太簡單了?以及在這個簡短介紹中,我關於practice在change project中的重要性似乎又被淡化甚至排除了。。。
During yesterday's keynote speech by Dorst, he used the example of Copernicus proposing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to illustrate the difficulty of change. The acceptance of Copernicus' theory by the public was thanks to Kepler's research out of faith in "Sun Worship". When commenting on this kind of "disagreeable but indeed useful" help, Dorst said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 his speech that impressed me the most.
"If it works, it works. Doesn’t matter why people actually make the jump, as long as they make the jump. Good design always gets what people are actually thinking now, how can you understand that and how can you help them make that jump to think about these things.”
This practicality is reflected in every aspect of Dorst's speech and comments. For example, he mentioned the very complex “nature vs. farming” issue in the Dutch project, as well as the multi-layered complexity in physical space, society, and politics. How to give a "solution" to such a problem? Prof Dorst's answer is to find common ground in the values of the conflicting parties, finally falling on the word "Vitality", and then building a "learning cycle" around this word, which looks more like an institutionalised action research mechanism, connecting the professional world and society through doing and reflection. Can this solve the nature vs. farming problem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Not necessarily. But this process will also provide more details and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blem, allowing decision-makers to discover on their own the impracticality of the problem, or provide more ways to frame the problem.
From a certain perspective, the title of Dorst's unpublished new book, Creating Space for Deep Change, is somewhat similar to my human nature encounter. With contact zones, there is a chance to expose different logics and assumptions between systems. These assumptions are not only different ways of viewing and understanding (making sense) the world that abstractly and intellectually exist, they also co-exist - sharing the same time and space - in the world in some way. Just like seasons in nature corresponds to the time allocation of farmers, villag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rituals, as well as seasonality of supply chains, thinks in different worlds can adjust to match in their rhythms (coupling). The goal is not to seek consensus or even homogenization, but to facilitate in the boundary zone negotiation and adjustment, a work of translation (which reminds me of Anna Tsing's brilliant interpretation in the two books, mushroom and friction).
The appreciation for this lecture may come from the fact that few people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y of change so deeply, the different time dimensions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from government companies to nature, and the uncontrollability and irrationality of changes in human behavior and thinking patterns. From a certain perspective, "solving the problem" itself is often an unrealistic expectation. The solution on paper, from "facts" (as represented and reductive) to "therefore" (the implications and actions) is easy to achieve. But real life often slaps you in the face , backlases in unseen places, leading to greater injustice.
If I were to summarize Dorst's central idea in two words, I would say they are halfway (borrowing Barad's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and condition.
Halfway represents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ike the concept of boundary object, which allows different people to find interesting perspectives and start discussions even wit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the farming case, the word vitality builds basic trust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Finding this halfway point, an intersection, requires carefully explor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each party's standpoint and their multiplicity of each party (farmers are not only farmers, they are sons and daughters, fathers, hobbyists, etc...) and presenting it in an "enticing" way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sides and a bit of genius. This is not just about creating a buzz word, but about gaining the trust of both sides and opening up the basis for dialogue. In reflecting on my own research, I feel that although I have done a lot of thinking, this "downward" or "outward" reach, extension of a two-way dialogue is far from enough. If it works, it works. Any good intention needs to solve real problems and concerns to be accepted, and the same holds in academia.
On the other hand, condition is more like a framework that allows two systems to carry out long-term structural coupling, it may be some process and cycle (such as the aforementioned learning cycle, or some committee; as well as Dorst's vision for the design academy "Lab-Academy-Podium-Temple"), physical space, diversified, artistic forms (for example, he mentioned a project using theatre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or even individuals who cross systems (for example, in the nature vs farming project, they unearthed several individual cases of non-farming entry into agriculture; in the lecture, he also used Amar Bose's case of bridging academia and practice/business).
But in the end, I still have a few unresolved questions that need further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determines the basic positioning of the academy. (I deeply feel that my classical philosophy foundation is too bad here) If we consider possible options, Option A: transcendental, theory is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abstract but true) (philosopher) Option B: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is an abstract model of the world to help us explain and understand (scientist) Option C: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equal dialogue partners,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material each hav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y exchange with each other. Reality adds bricks and tiles to theory and even changes dynasties (Thomas Kuhn), and theory provides imagina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reality. Matt Alvesson, who proposed a reflexive methodology, certainly belongs to C, but he emphasizes more the first half, that is, the challenge and innovative contribution from the empirical to the theory. Dorst's idea seems to lean more towards the latter, that is, theory provides imagina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reality, and these possible experiments will guide reality to propose new questions to theory to solve.
When we talk about theory, what theory are we talking about? Is it scientific theory or humanities theory, and what are their assumptions? This seems to cause quite a bit of misunderstanding when discussing related issues.
Considering own research direction, I can find my own position in several frameworks mentioned by Dorst. For example,
In his model of university of Academic discussion <→ model <→ practice, my research seems to be also discovering ideas from academic discussion, building models, and providing practitioners with new ways to practice (who is this practitioner in my case also needs careful consideration, is it an entrepreneur, CEO or designer)
In the process of deframe-framing experiment - strategic intervention/the studio, it can be seen that I am deframing and reframing sustainability, and then proposing new interventions through experimental methods. If you think from this angle, the next step of intervention should not only stay on walking, but put the concept of movement, process into other designs, such as spatial design, sound design, interaction design, graphic design, or even can re-imagine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how would it b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aspect needs to look at some more than human design specific content.
After the lecture, the Critic helped me sort out the shortest summary of my research at this stage, which is multiplicity of nature, and the non-linear consequences of this understanding in living and organizing. Professor McWhinnie's so-called clarity. But every time I reach such clarity, there is a sense of self-doubt - is this too simple? And in this brief introduction, my emphasis on practice in the change project seems to be diluted or even excluded..
0 notes
droidtown · 7 months ago
Text
AI 時代的語言學 - 連載之一:結構
前陣子收到一封演講邀請信,來信的是一位「計算機語言學」的專家,但在信中卻寫了一句「…傳統形式語言學[註1]…」這讓我覺得特別有趣。
若要比年代的話,其實計算機語言學起自1946年的機器翻譯,而喬姆斯基 (Chomsky) 的以數學形式描述的形式語言學研究方法,還��� 10 年後,在 1957 年才發表「轉換生成語法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註2]。
這就像是 2016 年最流行的 LSTM (長短期記憶模型) 指著 12 年後的 2022年底才出現的 LLM (大型語言模型) 說「那個是傳統 AI」一樣令人感到時空錯亂。
但凡現象必有原因,為什麼一個「計算機語言學家」會認為「形式語言學」是傳統的?我想了幾天,終於想到一個原因『在 AI 時代裡,計算機語言學家認為形式語言學已經是 Old School 的老東西了!所以才會稱之為傳統!』
Tumblr media
但既然我已說明了相較於計算機語言學,形式語言學並不傳統,接著,我就借用 "Linguistics for the Age of AI" (連結) 這本書的書名,做為本篇的題目,說明一下我們用「形式語言學」怎麼在現代做 AI/NLP[註3] 吧。
除非額外說明,否則以下「語言學」的指稱對象都是「形式語言學」。
基本單位:詞彙 vs. token
在語言學裡,掌管語意計算的最小單位是「構詞 (morphology)」;但在 AI 的眼裡,它無法理解什麼是「詞彙」。AI 的領域裡,模型計算的最小單位是一個 token。
token 不一定是「字」,甚至不一定是一個「詞」。Token 可以是任何電腦可以儲存解析的單位。比如說一個中文字,在 Python2 裡就是以三個 bytes 來儲存。
Tumblr media
但從語言學的角度,一個「構詞的單位」是可以和整個句子的語意有所關係的。例如「打破」的「破」表示「這個動作最後造成的結果狀態」。而呈現一個句子意義的方式,是透過其句法結構逐層計算而來。
Tumblr media
而且在這個架構下,我用紅色字體標出的每個 XP (TP, ASP, VP, DP, NP…) 都可被視為是某一種程式裡的函式 (Function,請特別注意這個字!),只需要給予它需要的論元 (arguments) 就行了。一段用以表示概念的 psudo-code 可以是像這樣:
Tumblr media
由於這個語言的 VP 是 head-initial (中心語在前) 的,所以當 VP 繼承 XP (class VP(XP) 這行) 的時候,不需要另做調整。而這個語言的 NP 是 head-final (中心語在後) 的,所以當 NP 繼承 XP (class NP(XP) 這行) 的時候,需要在 __init__() 裡設定它不是 HeadFirst 的參數[註4]。
於是,我們就能完全基於形式語言學的句法規則,來撰寫程式該怎麼處理句子。取出句子裡在句法樹上的每個元素,然後就能轉為形式語意 (Formal Semantics) 的 labmbda abstraction 的邏輯式,再進行語意計算了。
這時,下一個合理的問題就會浮現:正如大型語言模型都有「訓練」和「推論」兩個階段。上面的 psudo-code 既然類比的是「推論」的使用階段,那麼一開始究竟是怎麼得到 inputSTR 裡的這些標記結果的呢?
這又要回到「傳統 NLP」(這裡真的可以用『傳統』一詞) 處理高頻詞的想法和形式語言學的差異了。
傳統 NLP 是從訊號處理的角度出發的。因此很在意熵值的變化。他們覺得「只要某個東西的出現次數太多了,它就應該像背景雜訊一樣,數量多,而且變化多端。只要把它們濾掉,排除,剩下的就是我們要的訊號了。」
但從語言學的來看:「這個元素一直出現,必然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以下我們可以從某個詞彙出現次數繪製的長條圖裡,看出這兩種不同對待語言的態度:
Tumblr media
ref. https://slackersite.wordpress.com/2015/08/28/zipf-it-word-frequency-and-line-drawing/
這張圖呈現的是某語料經統計後的結果,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彙往左排,次多的排第二,第三多的排第三,依序往右排。所以這張圖表裡呈現的就是「本語料中,"the" 出現的次數最多,"of" 出現的次數次之,"and" 第三…依序呈現」這種分佈被稱為齊夫分佈 (Zipf's distribution) 或是也有人稱語言中詞頻的分佈會遵守齊夫律 (Zipf's law)。
如果你是受傳統 NLP 出身的訓練,那麼你下一步會處理它的方式就是所謂的「去除停用詞 (stop word removal)」
Tumblr media
ref. https://www.ngcm.soton.ac.uk/2021/07/07/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in-python/
也就是把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幾個詞,當做是「高頻詞」,然後把它當成是「就像出現次數又多,種類又變化多端的雜訊」一樣去除。然後只取後面的 "interesting word" 來當做實義詞 (content word) 使用。
但語言學並不是從這個角度理解這個現象!
語言學從「人類幼兒如何從極少的資料裡,就能掌握自己身處的母語環境中,究竟要把 HeadFirstBOOL 設為 True 還是 False」這個角度出發。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我們馬上就能注意到「這麼多高頻詞,怎麼剛好都是 Function word 呢?」
因為 Function word 可以快速地幫助人類幼童決定他正在「習得 (acquire)」的這個語言,要怎麼設定參數,以便快速地用最少的能量 (他每次的能量補給只有幾 c.c. 的母乳,而不像大型語言模型一樣有三個州的電網系統可以提供能源),在最少的例子裡聽出來「什麼東西一直反覆出現,那就先把它當做是句法樹上那些紅色的節點。優先釐清它的參數設定 HeadFirst (中心語在前) 還是 HeadFinal (中心語在後)」。
就依這樣的步驟,我們實際觀察一次這個比較少台灣人熟悉的語言:
Tumblr media
如果把它依前例畫成每個詞出現的次數的話,就會發現第一多出現的字就是 "di"!讀者應該可以想像,人類幼兒聽到很多次的 "di" 以後,接著會發現它是前面的東西變化比較少,還是後面的東西變化比較少。如果是前面的東西變化比較少,那就表示它和前面那個東西的關係比較緊密,所以它是 "HeadFirst=False" 的參數設定;相反地,如果它後面的東西比較不會變化,那麼它就是和後面的東西關係比較緊密,這麼一來它就是 "HeadFirst=True" 的參數設定。
除了這個 HeadFirst 的參數設定以外,我們還會注意到「所有能扮演 Function 的元素,都是有限的數量」。比如說英文介系詞就少少的那幾個,中文的更少 (e.g., 在、於、之、的…等)。換言之,人類幼童根本不需要有那麼多的訓練語料,他只需要掌握住「那些常常出現的高頻詞,各自是屬於要往前併成一個 XP 的類型,還是往後併成一個 XP 的類型」就可以了。
於是「那隻貓打破了這個花瓶」,就可以很快地被以下的步驟逐層解析並加上標記:(我用 -> 和 <- 來表示它是往哪個方向併成一個 XP 結構,並用 [ ] 標出已經併起來的單位)
那(->) 隻貓打破了這(->) 個花瓶
[那隻] 貓 打破(<-) 了(<-) [這個] 花瓶
[那隻](->) 貓 [[打破]了] [這個](->) 花瓶
再加上我們知道具有 Syntax Function 的功能詞只有那幾類。就能標上:
[DetP[Det 那隻] [N貓]] [VP[V打破]了] [DetP[Det 這個]花瓶]
走到步驟 5 的時候,一個可以被 Formal Semantics 的 Lambda Abstraction 接手進行語意計算的句法樹標記就做好了。這 5 步,就相當是對應現在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階段。只是我們用語言學的方法是用演算法來做,而不是用資料模型來逼近。
簡言之,我們不需要大量語料,不需要像 1950年代的 Pre-Chomsky 的『真.傳統語言學家』去編寫每個詞彙的文法,列舉每個例子,就能模仿人類幼童學會語言的句法結構和參數知識的方式,用語言學來做 NLP 了。
我們的 Articut 就是這麼做的。在中文上做了一次,在英文上做了一次,還正在排灣語上再做一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做,就是為了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即便是語言類型學上非常不一樣的語言,形式語言學的方法,在 AI 時代裡也是可行的,而且我們還非常省能源,又不需要大量語料呢!」
而且,由於我們的演算法是貼著 X-bar 做的,所以我們的各種應用也等於是提供了形式語言學家 (或是生成語言學家) 一個「可以透過資訊工具大量測試和觀察語言現象」甚至「將理論實作成應用」的研究平台了。
===
註 1
形式語言學的英文是 Formal Linguistics. 其中的「形式」一詞,指的是指使用定理或公式解,來說明並建構知識的邏輯系統。這種研究方法又被稱為 Formalism,中文被譯平「形式主義」。
但大概是近 30 年來的兩岸開放交流,台灣吸收了許多中國詞彙和語意的解釋。而中國使用「形式主義」這四個字的時候,更像是官僚主義的那種只看事物的現象而不分析其本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
於是乎…莫名奇妙地開始有些剛接觸語言學的學生就帶著「中國風味的形式主義」來理解 Formalism 的 Formal Linguistics 的中文譯名「形式主義語言學」了。
不過還好,Formal Linguistics 裡研究句法的分支,通常又被稱為 Generative Syntax,而中文常被譯做「生成語法/生成句法」。這個字眼就持續維持中性,直到 2022 年底的大型語言模型,又把這個字拿去放在「生成式 AI」的 Generative AI 裡。
於是乎,又有許多「先看到生成式 AI,才看到生成式語法」的人,以為『你們這些語言學家就是在蹭 AI 的熱度哦!』
註 2
簡單的年表如下:
1956年 達特矛斯會議:第一次冒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這個字眼,當時的語言學是傳統的 Rule-based 語言學。
1950年代,意識到 Rule-based 語言學無效,因為規則寫不完,因此開始了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計算機語言學) 和 Corpus Linguistics (語料庫語言學) 的發展。前者企圖用某種知識圖譜、人為標記做出統計機率模型,後者企圖採集『具代表性』的語料,以避免資料量太大的時候,描述規則會寫不完的問題。兩者都是為了「解決 Rule-based 的不佳」而開始的領域。
1957 年 Chomsky 出版他的第一本關於語言的專書,他是在荷蘭出版的,因此對美國的影響並不那麼立即或明顯。
1965 年 Chomsky 出版他的第二本關於語言學理論的專書,這本是在 MIT 出版社出版的。
因此…誰更「傳統」?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註 3
較明確的說法應該就是 NLP 而非 AI。但在 LLM 出現以後,大家似乎漸漸把 "AI" 一詞能指涉的範圍變得更廣了,只要是能通電的,都能冠上 "AI"。因此,為了讓文字閱讀時遇到陌生詞彙的費力感降低,本文裡的 AI 其實就只專指 "NLP (自然語言處理)" 的相關技術與應用。
註 4
psudo-code 的意思是「它並不是被期待成可被直接執行的程式碼,而是用以表達概念或是演算法核心的偽碼」。甚至連這段程式碼裡的 regex 都不該使用才對,而「這裡的 NP 還需要做一些調整,才能正確地使用」我知道,但這就是用以表達概念的 psudo-code 而已,它本來就不是要被執行的,而是被用來理解的概念的。
有些不熟悉 Formalism 或 Programming 的人,會對這段 psudo-code 提出諸如「回傳的結果是錯的,我用另一個句子就會得到錯誤的結果」或是「這個程式根本不能動」的質疑。這個註解就是寫給這些人看的。
0 notes
xccfhjkkk · 8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eeasasff · 8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cccccgtrrr · 8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greewzsfv · 8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vbnfsvgf · 9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etjjgf · 9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erthsvvg · 9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
wangwill66 · 5 months ago
Text
從天而降的創意思考法
H:古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是種壞心思,但是腦袋
需要「從天而降的創意思考法」,「AI 各種應用橫空出世,教育界跨域對話創建新時代知識體系。
如何運用AI 於教育場域成為高等教育界的一大問題。」,學習AI更是當務之急,破舊,立新,再創新。一味的嫌棄AI,只有使自己困守愁城,放眼AI,追向未來,更要學習
「從天而降的創意思考法」。ChatGPT 橫空出世,你準備好了嗎?改變學習方式,才是人生的正道。這一切還需要腦袋不變笨(少看電視,多學習思考,反式脂肪少吃,多運動,養成早睡早起睡眠充足的健康人生。)道理千萬種,健康活著不變笨,學習富人的富思維,人生才有意義。20240606W4
誠品書店
從天而降的創意思考法: 讓想破頭也想不到的點子在無意識中降臨的48個思考練習
降りてくる思考法: 世界一クレイジーでクリエイティブな問題解決スキル
作者:
江上隆夫
譯者:
林孟樺
出版社:
寶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1/04
內容簡介
廣告金獎創意總監江上隆夫,教你運用創意思考法有意識地活用無意識,你也能像他們一樣,隨時都有源源不絕從天而降的創意。村上春樹、賴利.佩吉、貝佐斯、湯川秀樹,都是因突然浮現的靈感,才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戴森不在電風扇裡放葉片,卻發展出具強力氣流的無葉片風扇。磁浮列車捨棄了車輪,卻能用超過時速五百公里的高速行駛。冰淇淋外層裹上海綿蛋糕,竟能隔絕熱油,製作出油炸冰淇淋。這個世界能夠改變,大部分都得歸功於「從天而降的靈感」,它們就像突如其來的直覺,誕生在無意識領域中。然而,人類並不擅長思考。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無數的規則,導致思考常常受到侷限。其實,只要學會終極的創意思考法,建構放鬆又自由的腦內環境,就能突破框架,打造人工智慧時代也不會輕易被取代的創意腦。◎掌握三大祕訣,你就能有效運用終極創意思考法●第一個祕訣,提升層次或觀點,進行後設認知思考。以更高或更廣的視野,跳脫框架思考。例如:構思冰淇淋廣告時,不要只思考冰淇淋,而是思考吃冰涼食物的時機;構思汽車廣告時,將問題擴大為「人類怎麼移動」,並養成持續問「為什麼」的習慣。●第二個祕訣,暫停自動框架化思考。大腦只要一意識到指令,就會如實執行。因此,只要把具體的小範圍問題送入大腦,就能加快思考速度,不被框架限制。例如:比起思考「怎樣才能讓世界和平」,「如何讓即將會面的人開心」更能讓大腦馬上開始行動。●第三個祕訣,讓大腦休息,使無意識發酵。在用問題對大腦下達指令後,就要暫時把問題趕出腦海,讓大腦休息。如此一來,大腦會完全信任且毫無疑慮地將問題交託給無意識。江上隆夫以這三個祕訣為前提,進一步將問題與指令化為九大方法、四十八項技巧,讓你平常能在有意識的狀態下,鍛鍊無意識思考能力,教你輕鬆喚醒沉睡在體內的終極創造力。◎九大方法、四十八項技巧,教你小而巧地使用大腦這些方法可以給予大腦刺激,突破舊有思維,讓我們用不同角度與視野看待事物,發掘生活中的各種面貌。1. 改變:包括改變名稱、目標或角度等。例如:3M開採劣質砂礦轉換使用,創造「砂紙」成為暢銷商品。2. 刪除:包括刪除不必要事物、核心事物或擺脫時間限制等。例如:聯邦快遞(FedEx)利用軸輻式系統將貨物集中再配送,即使是幅員廣大的美國,也能實現「隔日配」的運送模式。3. 加乘:包括加上相同類別或完全不同領域的事物等。例如:東京秋葉原是著名電器街,各式電器品項應有盡有,產生了聚集人群的力量。4. 抄襲:包括以致敬或改編之名抄襲:例如搞笑藝人的政治模仿秀,將被模仿的人演出得維妙維肖,同時也帶給大眾歡樂。5. 用不同立場思考:包括思考領導者、競爭對手或特定人物怎麼想等。例如:華特.迪士尼在加州建造迪士尼樂園時,曲膝以孩童角度觀看整個園區。6. 具體化:包括畫出來、列出順序與試著分解等。例如:在日本銷售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繪本《如果世界是百人村》,就把世界好幾十億人口的抽象化概念,具體化為一百個人,讓人實際感受到地球村現況。7. 查證:包括找出原文出處、實地勘查、追本溯源、詢問專家等。例如:想了解怎麼烹調當季鮮魚,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問賣魚的老闆。8. 捨棄:包括捨棄想法、捨棄先決條件及不再猶豫等。例如:富士軟片是底片公司,但卻創造出「即可拍」相機,毅然捨棄「相機普及就能提升底片銷售量」的想法,開拓出另一條新道路。9. 做些「只做一點點也沒關係的事」:包括只做一點、先踏出第一步、做不一樣的事等。例如:二○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一都是先從「只做一點點也沒關係的事」慢慢累積,最終研發出藍色發光二極體的應用方式。出現靈光乍現的想法,是非常美妙的時刻。只要不斷鍛鍊從天而降的終極創意思考法,就算未來有許多事物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們還是可以擁有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九大方法、四十八項思考技巧,讓你平常就能活化大腦,有意識地鍛鍊無意識領域,創造出放鬆自由的思考環境,不再擔心自己想不出好創意。◎教你運用最簡單方式,小範圍具體思考、讓大腦好好休息,讓靈感自己從天而降。◎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唯有透過創意思考,人類才能彰顯出自身的價值。學會「從天而降的創意思考法」,創意將永遠不會枯竭,再也不用擔心你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
產品目錄
前 言 超越人工智慧的終極思考法
發現與創造,都是「從天而降」的恩惠/「想法會從天而降」,關鍵在「腦內環境」/祕訣是小而巧使用大腦,再加上休息/人工智慧時代必須鍛鍊的終極思考法
PART1 這樣做,就能將無意識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人類其實不擅長思考
為什麼人要自由思考很困難?/你被無數個觀念「框架」侷限了/我們需要新點子和創意的理由
活用「無意識」,你也能擁有很了不起的想法
凡事都掌握在無意識之中/無意識能理解語言、計算,並發現錯誤及解決問題/以每秒一千萬位元、記憶容量一千兆位元組運作的機器/無意識要發揮最大功能,就要徹底活用意識的力量
讓從天而降思考法運作的三個祕訣
活用「後設認知思考」,幫你的大腦跳脫框架/停止「自動框架化」的模式/空出一段可以讓無意識發酵的時間
PART2 小而巧使用大腦的四十八項技巧
一、改變
1改變名稱/2改變地點/3改變外觀/4改變用途/5變換對象/6重新訂價/7改變目標/8改變大小/9換個角度
二、刪除
10徹底刪除不必要的事物/11刪去核心事物/12擺脫時間限制/13擺脫地點限制/14除去差別/15刪除便利性/16磨去稜角
三、加乘
17加上不能加的東西/18加入不同領域的東西/19把相同類別的事物加在一起/20總之先加了再說
四、抄襲
21以致敬之名抄襲/22以改編之名抄襲/23以改寫之名抄襲/24以復興之名光明正大地抄襲
五、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
25領導者會怎麼想/26競爭對手會怎麼想/27孩子與長者會怎麼想/28二、三十年後的今天會變得怎麼樣?/29如果只能活到今天
六、具體化
30畫出來/31列出順序/32具體化抽象事物/33試著分解/34找出���中元素
七、查證
35找出原文出處/36詢問本人或專家/37實地勘查/38追本溯源/39查出來龍去脈
八、捨棄
40捨棄想法/41捨棄先決條件/42放下是非對錯/43捨棄責任感/44不再「怪罪他人」/45切莫迷惘
九、只做一點點也沒關係
46先踏出第一步/47做點不一樣的事/48挖掘出工作的樂趣
PART3 讓從天而降點子成功問世的祕訣
絕妙創意無前例可循/逃脫「框架」束縛的方法/別過於自我陶醉而高估自己的想法/用邏輯挑選適當的想法/人人都能用靈光乍現的念頭構思出大計畫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元曲合汗衫:「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橫財,指非法或僥倖獲得的錢財。 全句是說人不得橫財便無以致富,馬不吃野草便無以肥壯。 比喻人為求財富而不擇手段的僥倖心態。
橫空出世是什麼意思
「橫空出世」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héng kōng chū shì」,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突然出現,給人一種引人注目和令人讚賞的感覺。它意味著某人或某物以非凡的姿態迅速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常用來描述那些突然崛起並且表現出色的個體或事物。
各種溢美之詞都將
ChatGPT 橫空出世,你準備好了嗎?
ChatGPT 捧上天。無數新創公司都渴望取得這套技術的授權,以進行各式各樣的應用,例如模擬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探討歷史文獻、學習其他語言、產生健身計畫和撰寫餐廳評論,各種可能任你想像。
小心!這6件事會讓你變笨
美國加州大學的學者最近結束一項長達25年,關於看電視時間、體能活動與腦部認知的研究,首次證實電視看得多,不是使人長知識,更聰明博學,而是使大腦認知能力變差,肢體活動較為遲緩。
5項也會使認知退化
不只長時間收看電視不利於大腦與身體的靈敏度,還有幾項因素也會引起認知功能的退化:
1.把自己老了掛在嘴邊
2.血管硬化程度高
3.過早退休
建議不要過早退休,以避免認知退化。
4.反式脂肪吃太多
5.長期睡眠不足
醫學研究發現,長期累積睡眠債會使人們的認知能力,如專注力及反應能力退化,他們對外界環境警覺程度也會降低。此外,情緒上也容易焦慮、易怒和憂鬱。
十條「富人思維」金律:
1.任何人都可以努力變得有錢。
2.每天的自我進步或是成長最終能帶來成功。
3.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4.金錢和財富都是好的。
5.周圍都有無限的金錢和財富。
6.我的運氣由我自己創造。
7.時間是很寶貴的,我一定會好好善用時間,浪費時間是一種罪過。
8.夢想與目標是成功的重要的兩大組成部分。
9.永不放棄實現夢想。
10.我要存下比賺到更多的錢,並將存下的錢都拿去投資夢想和目標。
我用召喚財富的思維法將自己對金錢的肯定深植到潛意識中。我常常對自己說:「賺錢很簡單也很有趣。錢是善良的,能為我帶來幸福。錢也是無限的。」
為什麼不寫下新的清單:
● 我值得擁有財富。
● 對我來說,有錢是沒問題的。
● 我會變得富有。
富人會做一般人不會做的事。
1. 他們每天會花60分鐘提升專業技能
Tom Corley指出,近80% 的千萬富翁每天會花至少60分鐘的時間在學習與提升專業技能,補充產業內的工作相關知識,讓他們能提高在專業領域內的競爭力,使得他們賺的錢比其他同行多更多。
2. 他們每天會花60分鐘追求與實踐夢想
3. 他們每天會花60分鐘培養興趣與從事休閒活動
4. 他們每天會花30分鐘培養人脈
5. 他們每天會花30分鐘做有氧運動
睡眠時間(有時差)
CEO 們選擇不熬夜,而是利用早起爭取更多時間。晚上 11 點或稍晚就寢,平均睡眠時間為 6.7小時。比同事和競爭對手更早開始一天的生活,因為清晨時段思考和工作效率較好。
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CEO早上04:30起床,06:00到辦公室
蘋果CEO庫克:04:45起床,晚上21:45睡覺。
比爾蓋茨:的睡眠時間7 小時,平均12 點上床睡覺,早上7 點起床。
馬克‧祖克柏:每天睡 5 小時。平均每晚睡 5 個小時,凌晨 3 點睡覺、8 點起床,而。
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平均每天睡 5.5 個小時,晚上 1 點半睡覺,7 點起床。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睡眠時間,平均凌晨 1 點睡覺,7 點就起床。
全球首富傑佛瑞‧貝佐斯(Jeff Bezos)貝佐斯晚上 10 點就會上床睡覺,5 點就起床。
「股神」巴菲特的睡眠時間8 小時,晚上10 點 45 分就會上床睡覺,早上 6 點 45 分起床。
維珍美國CEO大衛‧庫什(David Cush)4:15醒來後很快就開始工作。
0 notes
kiygfdec · 9 months ago
Text
#民進黨第一操作猛如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個人是否應該為他的言行道歉,與言行受器的尊貴感受沒有邏輯上的連結。一個最簡單的反例是,只要有人覺得你侮辱了他,無論你之前的後果都應該道歉,顯然不成立。 「陳律師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王志安應該道歉「不是一種因果邏輯,而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背後的假設是「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他的殘障而受到額外的傷害」。在產權交易上這個假設是絕對正義,並且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理念。例如美國在這種產權交易上有明確的反對平等機會法。但在公有事務(競選)中,歐巴馬的膚色、希拉蕊的性別、拜登的健康狀況,都要和競選本身政見一起被拿來使用。不涉及明顯的人身攻擊,相關討論應該受到侵犯自由的保護,而這種討論不是以勝利的榮耀感受作為限制。 「不討論他的殘障」是將涉及他人事務的道德框架投射到公共事務上的道德綁架。
台灣的選舉制度決定立委候選人有前後順位,把候選人放在靠後順位陪跑並非不尊重這個候選人,即使只是榮譽性的提名。民進黨和陳律師在選舉合作中有自由制定策略的權利。 "如果民進黨真的尊重殘障人士應該把陳律師往前排"的邏輯不成立。藍媒名嘴多數都採用了這個邏輯揶揄民進黨,相當拉跨。討論重點應該放在陳律師選舉前夜的站台是否對他健康構成威脅、把陳律師的演講做成一場音樂燈光秀是否是情感勒索,能否給台灣人民能帶來真正的民主價值。
一個人的履歷水準和選舉策略沒有邏輯關聯。 "陳律師的履歷很優秀,即使沒有殘障依然是合格的立委候選人,因此他沒有賣慘催票。"邏輯上不成立。這點很顯而易見。不再展開。
王志安作為華人自媒體大V,這次觀察大選,可以說是全程盛讚台灣的民主制度,和百靈果之類的偏綠媒體的互動化學反應也很好。民進黨接下來四年執政,就算政見和王志安不是百分之百重疊,依然有大把時間和資源把王志安對台灣民主制度的正面評價轉化成自己的政治資本。沒有這一波的話,王志安接下來幾年肯定猛吹台灣是華人社會之光。相較之下,揶揄的觀光車殘障人士這幾個點根本無關痛癢。民進黨看起來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操弄民意的手法曝光到底褲都不剩,並且直接把反華明牌了。這打碎了大量本身對台灣政治體制存在好感的海外華人的幻想。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