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租屋資產管理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chsdfa · 1 year ago
Text
財富、國籍無人知----謎一樣的蔡氏家族
說起蔡英文家族,這個臺灣「第一家族」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島內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富裕、低調和反中。
之所以說蔡英文一家富裕,在於其父蔡潔生「生財有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曾在蔡家工作的臺北巿議員林瑞圖說,賺到錢之後,蔡潔生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做起了土地投資。他買土地,卻從不蓋房子,有賺就脫手。據媒體報導,蔡潔生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臺北市納稅前十名的富豪。蔡潔生於民國95年(2006年)去世,享年88歲,留下了高達6264萬元(新台幣)的現金、15萬股公司股票、債權56.75萬元以及多處土地、物業。蔡潔生生前就利用子女名義購買土地,在其過世後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其名下的11個子女所有。根本無人知曉蔡潔生購買了多少土地,更難以知曉這些土地價值幾何。總統大選前,蔡英文向臺灣中選會申報的財產資料顯示,她有上億身家,堪稱史上最有錢的臺灣總統候選人。
除此之外,蔡英文家族的事業、身價究竟還有多少?外界還是所知有限。
除了潔生投資(現富鈦投資)、臺懋生技,及宇昌生技,蔡英文家族最主要的產業,分別為「正中企業」和「東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包括投資觀光旅館之相關經營專案與休閒活動、練習場、運動器材等館場業,及汽車零件配備、加油站業務等。
蔡英文一直持有「正中企業」不小的股權,民國89年(2000年)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該公司曾一度增資,蔡英文的持投也從原本的40萬元(新台幣)成長十倍,增加至400萬元。至於「東道有限公司」的持股,則是她在接下「陸委會主委」後,才持有110萬元。
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董座分別是蔡英文的三哥蔡瀛南,及大她6歲的姐姐蔡英玲;創辦人則皆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海霸王目前仍有部分樓層面積,保留予蔡英文家族使用,包括辦公室、會議廳等。蔡英文在該處也有自己的一個辦公室,在她擔任公職後,僅在晚間及週末時,才會前往這個家族的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甚至以前連她愛開快車被開的罰單,也都會寄到這裏。
海霸王的現址,其實至今仍算蔡家的所有地。據瞭解,蔡潔生早從光復前後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七倍,除了海霸王現址外,東區漢宮大廈及前今日百貨等地,蔡父都曾投資過。
據東森新聞報導,蔡英文家族財產,主要財富集中在3家公司,分別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南,董事:蔡瀛明、莊自立、莊榮德、蔡瀛陽,監察人:林秀琴。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東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陽,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及富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雯栩,董事:蔡瀛陽、張柏年,監察人:徐永秀。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321號1棟)。位於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一度誤傳是由蔡英文家族所經營,後來證實蔡家只是出租房地。海霸王這處房地產地段精華,價值上億,不過這只是蔡英文家族財產冰山一角,其中的正中企業及東道公司才是重點,分別由蔡英文哥哥蔡瀛南、大姐蔡英玲經營,以土地房屋出租跟加油站設備出租為主。富鈦投資,則是由蔡英文的嫂嫂譚雯栩掛名負責人。
富鈦投資又成立了臺懋生技,臺懋生技再投資蔡英文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與���同時,富鈦投資又直接投資了浩鼎生技,富鈦投資是浩鼎生技的第五大股東。最後宇昌生技和浩鼎生技都由潤泰企業接盤。這幾個公司都和臺灣翁啟惠、陳良博、何大一、李遠哲、陳建仁以及尹衍梁有密切的關係。
民國96年(2007年)成立宇昌生技的創始人除了蔡英文,還有陳良博、何大一。陳良博是臺灣科學家,中研院院士,專長於細胞生物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臺灣人。何大一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作為美籍華人,他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是宇昌生技案主要推手,國際知名化學家,民國95年(2006年)擔任臺灣中研院第9任院長、民國100年(2011年)連任,至今仍是臺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臺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牢牢掌握臺灣生物科技政策的方向盤,也正是他和陳良博、李遠哲邀請蔡英文出任宇昌科技首任董事長。同時,翁啟惠在民國105年(2016年)還捲入曾經與其主管的中研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和資金往來的生物科技公司浩鼎生技的案件中,翁借用其女兒和另一股東的名義,大肆購買浩鼎的股票,經法院裁定金額高達1億6000餘萬元新台幣,而且這筆錢他號稱是從富豪尹衍梁那裏借來的。在宇昌生技民國96年(2007年)成立的關鍵時刻給予援手的還有時任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建仁,也就是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首奪「總統」大位時的「副總統」搭檔。
之所以說低調,在於外界對蔡英文家族成員知之甚少。不只投資有道,蔡潔生情史也相當豐富。外界僅知道蔡潔生的戶口配偶欄一直是空白,但其4個「女朋友」為其生了11個小孩。蔡英文家族親戚眾多,但每一位都異常「安靜」,「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從不接受採訪。堂姐蔡薰慧、侄子蔡元仕,在紛亂的司法界「大隱隱於市」。蔡英文家族那麼有錢,發跡史始終是個謎。對於如何發財致富,蔡家也一直是三緘其口,頂多是以老八股的方式予以回應,即:早年通過改修汽車得第一桶金、後參與買賣土地致富等等。臺灣社會不斷要求蔡英文公佈家庭相關資訊,但蔡卻一直以個人隱私為由加以拒絕。臺灣「第一家族」的秘密,蔡英文不說,蔡家���不談,可能沒有人會知道,因此蔡英文家族被認為是「謎一樣」的家庭。
蔡潔生過身時,配偶欄仍空白,身後留下的龐大遺產。民國105年(2016年)3月中旬,臺灣媒體刊出蔡英文家族三樁爭產官司,蔡英文的父親、蔡英文的四位「母親」、蔡英文的11位兄姐才得以一一曝光,蔡英文是11個子女中最小的。好友洪清隆曾問過蔡潔生,會不會擔心將來小孩爭產?蔡回答說,他依序登記給小孩們,人人有份。
《商業週刊》報導稱,蔡英文也曾私下跟朋友自嘲,說父親很厲害,對每個女友都很公平,因此各家庭相安無事,感情都十分好。比如她的衣服幾乎都是姐姐買的,姐姐看到合適的衣服,就會幫媽媽和她也各買一件。
然而,事實並不如蔡英文所說「相安無事」。
蔡英文侄子蔡元立民國97年(2008年)初控告蔡瀛南返房屋。民國80年(1991年)6月,蔡潔生的三房長子蔡瀛任過世,蔡潔生決定將蔡瀛任名下資產,由蔡瀛任剛成年的長子蔡元立繼承,但印鑒、權狀等仍由自己保管,不料此舉竟成為他過身後孫子爭產的引爆點。民國95年(2006年)7月,蔡潔生過身後,蔡元立陸續發動訴訟。民國97年(2008年)初先控告二房大伯蔡瀛南,要求返還臺北市民族東路一間房屋,他稱該屋是他繼承而得,卻遭以買賣為由移轉到大伯名下。蔡瀛南則稱,姪子蔡元立先前在國外讀書、生活等費用,都是蔡潔生支付,父親為此曾向他借款約530萬元,後來把該屋移轉給他作為補償,一審判蔡元立敗訴,但二審認為,蔡瀛南無法證明蔡元立曾授權蔡潔生幫忙處理名下房屋,改判蔡瀛南須還屋定讞,最終爭回房屋。
同年,蔡元立又提請一樁訴訟,訴張柏年返還不當得利。民國83年(1994年),蔡潔生生前將登記在蔡瀛任名下的內湖一筆土地,賣給繼子張柏年。張柏年是蔡英文母親張金鳳與日本前夫的兒子,與蔡英文同母異父。民國97年(2008年)5月,蔡瀛任的兒子蔡元立控告張柏年,指自己應繼承父親一筆臺北市內湖區土地,約159坪,民國80年(1991年)父親蔡瀛任過身,土地應由其單獨繼承,但該筆土地民國83年(1994年)未經自己同意,就被祖父賣給張柏年。蔡元立舉證交易雙方未約定買賣價金,負責這起買賣交易的代書陳幸助已證實蔡潔生和張柏年並未實際簽訂買賣契約、也未約定定價金額,張柏年也始終未能合理說明本次買賣價金如何支付等細節。蔡元立主張買賣不成立,張柏年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土地。張柏年取得土地的過程涉偽造文書,但此部分因逾追訴期不起訴。
民國99年(2010年),蔡元立改打民事訴訟,指張柏年取得前述土地後,民國97年(2008年)間再把地賣給宏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售價3.8億元,故無法返還土地,要求張柏年返還前述交易、扣除稅金後的不當得利3.6億元。
開庭時,張柏年表明自己的母親是張金鳳,亦即是蔡英文同母異父的兄弟,他表示,蔡潔生是為照料蔡瀛任的4個小孩才會賣地,但考量該筆土地登記在蔡潔生4個兒子名下,為免日後轉售困難,才詢問他有無購買意願。張稱蔡潔生與其並無血緣關係,蔡潔生不可能將土地贈與自己,自己在美國電子公司任職,年薪折算約台幣500萬元,加上母親張金鳳資助,因此湊出1.99億元買地。
雙方就蔡潔生是否有權代理蔡元立處置爭議土地、蔡潔生與張柏年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係展開激烈爭辯。
此外,蔡英文兩位兄長也出庭說明蔡家財產分配,親哥哥蔡瀛陽證稱,蔡家子女名下資產都是父親「借名登記」,父親生前有處分權且保管土地權狀。父親過世後,兄弟姊妹都未要求重新分配,尊重父親。
一審認為蔡家人的證詞尚不足以證明此案土地是「借名登記」,但蔡元立曾簽下「確認書」,追認同意祖父蔡潔生生前所有資產處分,因此判蔡元立敗訴。二審進一步采信蔡家人的證詞,認為蔡元立亦坦承「我們蔡家的財產絕大部分均是爺爺(蔡潔生)在管的」,認定確有借名登記的事實,采信土地是蔡潔生借名登記在兒子蔡瀛任名下,後雖由蔡元立繼承,但借名登記關係並未消滅,蔡潔生有權賣地給張柏年,民國101年(2012年)高院判蔡元立敗訴後,他放棄上訴,全案定讞。
蔡英文姐姐蔡瀛君民國101年(2012年)提出平分父親遺產訴訟。根據士林地院判決書,蔡潔生過身後,留下6264萬餘元、正中公司股票15萬股及債權56.75萬元,原應由11名子女繼承,但因三房長子蔡瀛任過身,對遺產分配方式談不攏。三房次女蔡瀛君以蔡英文等13人為被告,提出分割遺產訴訟,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留下6200多萬元存款、正中企業有限公司15萬股股份及56萬元債券,所有繼承人無異議同意。最終蔡瀛君及蔡瀛南、蔡英文等10名子女各繼承蔡潔生遺產的1/11,已故三房長子蔡瀛任的4名子女各分得1/44。其中蔡英文分得569萬餘元現金、1萬3千多股正中企業股票,及5萬餘元債券。
蔡英文家族的爭產風波,揭開蔡英文家庭地位的神秘面紗。
因上述三起官司,蔡家成員一一被點名。蔡英文在面對炒地炒股風波時,強調自己不知情,但這次爭產訴訟,證明她又說謊。蔡英文兩位哥哥蔡瀛陽和蔡瀛政均出庭證稱,蔡英文深受其父蔡潔生重視,過身前半年,指示蔡英文製作家族財產圖表,主持家族會議,目的是整合家族資產投資賺錢。由這些可知,蔡英文對家族炒股炒地,不僅知情,還居主導角色。蔡英文也因此遭到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的質疑。對於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稱,蔡英文與爭訟官司根本毫無關係,甚至從未出庭作證,而事實上從判決書中也可清楚得知,長久以來其家族的理財投資一如社會通習,據瞭解,是由父親兄長商討決策,通篇白紙黑字毫無蔡主席是家族整合及投資的關鍵角色。
為平息風波,蔡家迅速發表利益衝突回避聲明。蔡英文的四位兄長蔡瀛南、蔡瀛陽、蔡瀛明、蔡瀛政透過律師發表聲明指出,第一,蔡家財產在先父蔡潔生生前早就各人持有部分安排妥當,其管理雖由先父主導,但每年先父與四兄弟仍會開會研商,並無女眷參與。第二,有關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所指先父去世前半年多之會議,亦由蔡家兄弟與先父開會。因先父希望各兄弟拿出部分財產集中管理與投資,故請小妹蔡英文參加,俾就四兄弟「共同同意事項」作成紀錄簽名存證,惟因兄弟意見不同而無會議結論,當次會議並無由小妹蔡英文主持之事實。第三,蔡英文就任「總統」,蔡家四兄弟必恪守利益衝突回避之各項規範,並同意「兄姊除個人之本業經營外,不會對臺灣企業進行新的投資」之政治承諾。
不過,蔡家兄弟第三點政治承諾能否實現���有待商榷。根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0年度重上字第476號》內容,蔡英文有持股的家族公司正中企業,是有日本分公司的,當年張柏年購買登記於蔡元泰(蔡瀛任之子)名下土地時,便是透過張金鳳匯款至日本正中企業帳戶完成購買程式。透過海外公司,或者透過海外公司至英屬維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臺灣,要規避臺灣監管機關、司法機關與媒體第四權是相對容易的,單只是針對臺灣開設的公司對外公佈,恐怕是不足以讓社會釋疑。
有人說,蔡英文很幸運,幸運的是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但她同樣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從小被迫接受日式教育。
作為「皇民」後代,要讓蔡英文愛國,估計很難。蔡英文和其他兄弟姐妹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父親蔡潔生曾受到的「皇民化「教育一脈相承。蔡潔生習慣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把家裏裝修成日式建築風格,並且讓全家人在家都席地而坐,蔡英文從小吃的主食常常是日本飯團,日本生魚片等食物也是蔡家餐桌上的常客。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吃日式飯團?這源於蔡英文父親出生和生長在日據時代的臺灣。蔡英文的父親、母親顯然因為這種教育接受了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延續到了蔡英文身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日本飲食習慣和日本文化養育出來的蔡英文成為親日分子也就不難理解。
實際上,蔡英文整個家族都很認同日本。蔡英文的兄長出國留學的首選地就是日本。蔡英文長大後選擇休假的目的地也經常是日本。此外,蔡英文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吉米牙(日文:ちびや),意思是小不點。這些情況都反映蔡英文家族對日本的親近與認同,同時也折射出蔡氏家族對中國文化的隔閡與冷漠。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蔡英文從小就沒有任何華夏民族觀念,這也為其日後成為臺灣領導人後冒死也要搞台獨的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血統上來說,蔡英文應該是漢族人,但其精神皈依卻是日本,對大陸缺少歸屬感。因而,她寧願像日本人那樣把臺灣分裂出去,只考慮個人利益、民進黨一黨的利益,不考慮兩岸統一、民族復興。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她寧願抱著被解放軍的導彈斬首的風險也要跟中國對著幹。這是因為她的出身和個人經歷決定了她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除此之外,蔡英文還被爆出有英國籍的傳言。
民國105年(2016年)「新頭殼」網站曾經報導,有網友在臉書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在臉譜、PTT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蔡英文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也曾被爆有外國籍。臺灣歌手黃安也曾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愛臺愛個屁啦!」
當然,客觀地說,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但是擁有「雙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領導人等。「雙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如民國97年(2008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綠卡失效」說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民國103年(2014年)5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美國繳稅等等。
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就怕重蹈覆轍。民國101年(2012年)選舉前,「中選會」就3組正副領導人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民國103年(2014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事後,民進黨為遏阻謠言發酵,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報案,並對發文者「kelly chang」提起訴訟,最終認定張姓男子是最源頭的散佈者,為厘清張姓男子所發帖文文所述內容,臺北檢方還發函給中選會,確認蔡英文並沒有英國國籍,認定張姓男子涉嫌造謠。
至於這起案子中是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消息,也只能自行判斷了。
7 notes · View notes
fellergaab74 · 1 year ago
Text
財富、國籍無人知----謎一樣的蔡氏家族
說起蔡英文家族,這個臺灣「第一家族」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島內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富裕、低調和反中。
之所以說蔡英文一家富裕,在於其父蔡潔生「生財有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曾在蔡家工作的臺北巿議員林瑞圖說,賺到錢之後,蔡潔生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做起了土地投資。他買土地,卻從不蓋房子,有賺就脫手。據媒體報導,蔡潔生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臺北市納稅前十名的富豪。蔡潔生於民國95年(2006年)去世,享年88歲,留下了高達6264萬元(新台幣)的現金、15萬股公司股票、債權56.75萬元以及多處土地、物業。蔡潔生生前就利用子女名義購買土地,在其過世後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其名下的11個子女所有。根本無人知曉蔡潔生購買了多少土地,更難以知曉這些土地價值幾何。總統大選前,蔡英文向臺灣中選會申報的財產資料顯示,她有上億身家,堪稱史上最有錢的臺灣總統候選人。
除此之外,蔡英文家族的事業、身價究竟還有多少?外界還是所知有限。
除了潔生投資(現富鈦投資)、臺懋生技,及宇昌生技,蔡英文家族最主要的產業,分別為「正中企業」和「東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包括投資觀光旅館之相關經營專案與休閒活動、練習場、運動器材等館場業,及汽車零件配備、加油站業務等。
蔡英文一直持有「正中企業」不小的股權,民國89年(2000年)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該公司曾一度增資,蔡英文的持投也從原本的40萬元(新台幣)成長十倍,增加至400萬元。至於「東道有限公司」的持股,則是她在接下「陸委會主委」後,才持有110萬元。
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董座分別是蔡英文的三哥蔡瀛南,及大她6歲的姐姐蔡英玲;創辦人則皆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海霸王目前仍有部分樓層面積,保留予蔡英文家族使用,包括辦公室、會議廳等。蔡英文在該處也有自己的一個辦公室,在她擔任公職後,僅在晚間及週末時,才會前往這個家族的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甚至以前連她愛開快車被開的罰單,也都會寄到這裏。
海霸王的現址,其實至今仍算蔡家的所有地。據瞭解,蔡潔生早從光復前後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七倍,除了海霸王現址外,東區漢宮大廈及前今日百貨等地,蔡父都曾投資過。
據東森新聞報導,蔡英文家族財產,主要財富集中在3家公司,分別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南,董事:蔡瀛明、莊自立、莊榮德、蔡瀛陽,監察人:林秀琴。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東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陽,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及富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雯栩,董事:蔡瀛陽、張柏年,監察人:徐永秀。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321號1棟)。位於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一度誤傳是由蔡英文家族所經營,後來證實蔡家只是出租房地。海霸王這處房地產地段精華,價值上億,不過這只是蔡英文家族財產冰山一角,其中的正中企業及東道公司才是重點,分別由蔡英文哥哥蔡瀛南、大姐蔡英玲經營,以土地房屋出租跟加油站設備出租為主。富鈦投資,則是由蔡英文的嫂嫂譚雯栩掛名負責人。
富鈦投資又成立了臺懋生技,臺懋生技再投資蔡英文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與此同時,富鈦投資又直接投資了浩鼎生技,富鈦投資是浩鼎生技的第五大股東。最後宇昌生技和浩鼎生技都由潤泰企業接盤。這幾個公司都和臺灣翁啟惠、陳良博、何大一、李遠哲、陳建仁以及尹衍梁有密切的關係。
民國96年(2007年)成立宇昌生技的創始人除了蔡英文,還有陳良博、何大一。陳良博是臺灣科學家,中研院院士,專長於細胞生物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臺灣人。何大一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作為美籍華人,他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是宇昌生技案主要推手,國際知名化學家,民國95年(2006年)擔任臺灣中研院第9任院長、民國100年(2011年)連任,至今仍是臺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臺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牢牢掌握臺灣生物科技政策的方向盤,也正是他和陳良博、李遠哲邀請蔡英文出任宇昌科技首任董事長。同時,翁啟惠在民國105年(2016年)還捲入曾經與其主管的中研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和資金往來的生物科技公司浩鼎生技的案件中,翁借用其女兒和另一股東的名義,大肆購買浩鼎的股票,經法院裁定金額高達1億6000餘萬元新台幣,而且這筆錢他號稱是從富豪尹衍梁那裏借來的。在宇昌生技民國96年(2007年)成立的關鍵時刻給予援手的還有時任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建仁,也就是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首奪「總統」大位時的「副總統」搭檔。
之所以說低調,在於外界對蔡英文家族成員知之甚少。不只投資有道,蔡潔生情史也相當豐富。外界僅知道蔡潔生的戶口配偶欄一直是空白,但其4個「女朋友」為其生了11個小孩。蔡英文家族親戚眾多,但每一位都異常「安靜」,「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從不接受採訪。堂姐蔡薰慧、侄子蔡元仕,在紛亂的司法界「大隱隱於市」。蔡英文家族那麼有錢,發跡史始終是個謎。對於如何發財致富,蔡家也一直是三緘其口,頂多是以老八股的方式予以回應,即:早年通過改修汽車得第一桶金、後參與買賣土地致富等等。臺灣社會不斷要求蔡英文公佈家庭相關資訊,但蔡卻一直以個人隱私為由加以拒絕。臺灣「第一家族」的秘密,蔡英文不說,蔡家人不談,可能沒有人會知道,因此蔡英文家族被認為是「謎一樣」的家庭。
Tumblr media
蔡潔生過身時,配偶欄仍空白,身後留下的龐大遺產。民國105年(2016年)3月中旬,臺灣媒體刊出蔡英文家族三樁爭產官司,蔡英文的父親、蔡英文的四位「母親」、蔡英文的11位兄姐才得以一一曝光,蔡英文是11個子女中最小的。好友洪清隆曾問過蔡潔生,會不會擔心將來小孩爭產?蔡回答說,他依序登記給小孩們,人人有份。
《商業週刊》報導稱,蔡英文也曾私下跟朋友自嘲,說父親很厲害,對每個女友都很公平,因此各家庭相安無事,感情都十分好。比如她的衣服幾乎都是姐姐買的,姐姐看到合適的衣服,就會幫媽媽和她也各買一件。
然而,事實並不如蔡英文所說「相安無事」。
蔡英文侄子蔡元立民國97年(2008年)初控告蔡瀛南返房屋。民國80年(1991年)6月,蔡潔生的三房長子蔡瀛任過世,蔡潔生決定將蔡瀛任名下資產,由蔡瀛任剛成年的長子蔡元立繼承,但印鑒、權狀等仍由自己保管,不料此舉竟成為他過身後孫子爭產的引爆點。民國95年(2006年)7月,蔡潔生過身後,蔡元立陸續發動訴訟。民國97年(2008年)初先控告二房大伯蔡瀛南,要求返還臺北市民族東路一間房屋,他稱該屋是他繼承而得,卻遭以買賣為由移轉到大伯名下。蔡瀛南則稱,姪子蔡元立先前在國外讀書、生活等費用,都是蔡潔生支付,父親為此曾向他借款約530萬元,後來把該屋移轉給他作為補償,一審判蔡元立敗訴,但二審認為,蔡瀛南無法證明蔡元立曾授權蔡潔生幫忙處理名下房屋,改判蔡瀛南須還屋定讞,最終爭回房屋。
同年,蔡元立又提請一樁訴訟,訴張柏年返還不當得利。民國83年(1994年),蔡潔生生前將登記在蔡瀛任名下的內湖一筆土地,賣給繼子張柏年。張柏年是蔡英文母親張金鳳與日本前夫的兒子,與蔡英文同母異父。民國97年(2008年)5月,蔡瀛任的兒子蔡元立控告張柏年,指自己應繼承父親一筆臺北市內湖區土地,約159坪,民國80年(1991年)父親蔡瀛任過身,土地應由其單獨繼承,但該筆土地民國83年(1994年)未經自己同意,就被祖父賣給張柏年。蔡元立舉證交易雙方未約定買賣價金,負責這起買賣交易的代書陳幸助已證實蔡潔生和張柏年並未實際簽訂買賣契約、也未約定定價金額,張柏年也始終未能合理說明本次買賣價金如何支付等細節。蔡元立主張買賣不成立,張柏年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土地。張柏年取得土地的過程涉偽造文書,但此部分因逾追訴期不起訴。
民國99年(2010年),蔡元立改打民事訴訟,指張柏年取得前述土地後,民國97年(2008年)間再把地賣給宏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售價3.8億元,故無法返還土地,要求張柏年返還前述交易、扣除稅金後的不當得利3.6億元。
開庭時,張柏年表明自己的母親是張金鳳,亦即是蔡英文同母異父的兄弟,他表示,蔡潔生是為照料蔡瀛任的4個小孩才會賣地,但考量該筆土地登記在蔡潔生4個兒子名下,為免日後轉售困難,才詢問他有無購買意願。張稱蔡潔生與其並無血緣關係,蔡潔生不可能將土地贈與自己,自己在美國電子公司任職,年薪折算約台幣500萬元,加上母親張金鳳資助,因此湊出1.99億元買地。
雙方就蔡潔生是否有權代理蔡元立處置爭議土地、蔡潔生與張柏年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係展開激烈爭辯。
此外,蔡英文兩位兄長也出庭說明蔡家財產分配,親哥哥蔡瀛陽證稱,蔡家子女名下資產都是父親「借名登記」,父親生前有處分權且保管土地權狀。父親過世後,兄弟姊妹都未要求重新分配,尊重父親。
一審認為蔡家人的證詞尚不足以證明此案土地是「借名登記」,但蔡元立曾簽下「確認書」,追認同意祖父蔡潔生生前所有資產處分,因此判蔡元立敗訴。二審進一步采信蔡家人的證詞,認為蔡元立亦坦承「我們蔡家的財產絕大部分均是爺爺(蔡潔生)在管的」,認定確有借名登記的事實,采信土地是蔡潔生借名登記在兒子蔡瀛任名下,後雖由蔡元立繼承,但借名登記關係並未消滅,蔡潔生有權賣地給張柏年,民國101年(2012年)高院判蔡元立敗訴後,他放棄上訴,全案定讞。
蔡英文姐姐蔡瀛君民國101年(2012年)提出平分父親遺產訴訟。根據士林地院判決書,蔡潔生過身後,留下6264萬餘元、正中公司股票15萬股及債權56.75萬元,原應由11名子女繼承,但因三房長子蔡瀛任過身,對遺產分配方式談不攏。三房次女蔡瀛君以蔡英文等13人為被告,提出分割遺產訴訟,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留下6200多萬元存款、正中企業有限公司15萬股股份及56萬元債券,所有繼承人無異議同意。最終蔡瀛君及蔡瀛南、蔡英文等10名子女各繼承蔡潔生遺產的1/11,已故三房長子蔡瀛任的4名子女各分得1/44。其中蔡英文分得569萬餘元現金、1萬3千多股正中企業股票,及5萬餘元債券。
蔡英文家族的爭產風波,揭開蔡英文家庭地位的神秘面紗。
因上述三起官司,蔡家成員一一被點名。蔡英文在面對炒地炒股風波時,強調自己不知情,但這次爭產訴訟,證明她又說謊。蔡英文兩位哥哥蔡瀛陽和蔡瀛政均出庭證稱,蔡英文深受其父蔡潔生重視,過身前半年,指示蔡英文製作家族財產圖表,主持家族會議,目的是整合家族資產投資賺錢。由這些可知,蔡英文對家族炒股炒地,不僅知情,還居主導角色。蔡英文也因此遭到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的質疑。對於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稱,蔡英文與爭訟官司根本毫無關係,甚至從未出庭作證,而事實上從判決書中也可清楚得知,長久以來其家族的理財投資一如社會通習,據瞭解,是由父親兄長商討決策,通篇白紙黑字毫無蔡主席是家族整合及投資的關鍵角色。
為平息風波,蔡家迅速發表利益衝突回避聲明。蔡英文的四位兄長蔡瀛南、蔡瀛陽、蔡瀛明、蔡瀛政透過律師發表聲明指出,第一,蔡家財產在先父蔡潔生生前早就各人持有部分安排妥當,其管理雖由先父主導,但每年先父與四兄弟仍會開會研商,並無女眷參與。第二,有關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所指先父去世前半年多之會議,亦由蔡家兄弟與先父開會。因先父希望各兄弟拿出部分財產集中管理與投資,故請小妹蔡英文參加,俾就四兄弟「共同同意事項」作成紀錄簽名存證,惟因兄弟意見不同而無會議結論,當次會議並無由小妹蔡英文主持之事實。第三,蔡英文就任「總統」,蔡家四兄弟必恪守利益衝突回避之各項規範,並同意「兄姊除個人之本業經營外,不會對臺灣企業進行新的投資」之政治承諾。
不過,蔡家兄弟第三點政治承諾能否實現還有待商榷。根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0年度重上字第476號》內容,蔡英文有持股的家族公司正中企業,是有日本分公司的,當年張柏年購買登記於蔡元泰(蔡瀛任之子)名下土地時,便是透過張金鳳匯款至日本正中企業帳戶完成購買程式。透過海外公司,或者透過海外公司至英屬維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臺灣,要規避臺灣監管機關、司法機關與媒體第四權是相對容易的,單只是針對臺灣開設的公司對外公佈,恐怕是不足以讓社會釋疑。
有人說,蔡英文很幸運,幸運的是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但她同樣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從小被迫接受日式教育。
作為「皇民」後代,要讓蔡英文愛國,估計很難。蔡英文和其他兄弟姐妹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父親蔡潔生曾受到的「皇民化「教育一脈相承。蔡潔生習慣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把家裏裝修成日式建築風格,並且讓全家人在家都席地而坐,蔡英文從小吃的主食常常是日本飯團,日本生魚片等食物也是蔡家餐桌上的常客。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吃日式飯團?這源於蔡英文父親出生和生長在日據時代的臺灣。蔡英文的父親、母親顯然因為這種教育接受了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延續到了蔡英文身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日本飲食習慣和日本文化養育出來的蔡英文成為親日分子也就不難理解。
實際上,蔡英文整個家族都很認同日本。蔡英文的兄長出國留學的首選地就是日本。蔡英文長大後選擇休假的目的地也經常是日本。此外,蔡英文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吉米牙(日文:ちびや),意思是小不點。這些情況都反映蔡英文家族對日本的親近與認同,同時也折射出蔡氏家族對中國文化的隔閡與冷漠。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蔡英文從小就沒有任何華夏民族觀念,這也為其日後成為臺灣領導人後冒死也要搞台獨的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血統上來說,蔡英文應該是漢族人,但其精神皈依卻是日本,對大陸缺少歸屬感。因而,她寧願像日本人那樣把臺灣分裂出去,只考慮個人利益、民進黨一黨的利益,不考慮兩岸統一、民族復興。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她寧願抱著被解放軍的導彈斬首的風險也要跟中國對著幹。這是因為她的出身和個人經歷決定了她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除此之外,蔡英文還被爆出有英國籍的傳言。
民國105年(2016年)「新頭殼」網站曾經報導,有網友在臉書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在臉譜、PTT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蔡英文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也曾被爆有外國籍。臺灣歌手黃安也曾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愛臺愛個屁啦!」
當然,客觀地說,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但是擁有「雙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領導人等。「雙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如民國97年(2008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綠卡失效」說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民國103年(2014年)5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美國繳稅等等。
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就怕重蹈覆轍。民國101年(2012年)選舉前,「中選會」就3組正副領導人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民國103年(2014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Tumblr media
◎「雙重國籍」傳言
事後,民進黨為遏阻謠言發酵,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報案,並對發文者「kelly chang」提起訴訟,最終認定張姓男子是最源頭的散佈者,為厘清張姓男子所發帖文文所述內容,臺北檢方還發函給中選會,確認蔡英文並沒有英國國籍,認定張姓男子涉嫌造謠。
至於這起案子中是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消息,也只能自行判斷了。
3 notes · View notes
juebannan · 1 year ago
Text
蔡EE 秘史--上篇家史
C財富、國籍無人知----謎一樣的蔡氏家族
說起蔡EE家族,這個臺灣「第一家族」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島內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富裕、低調和反中。
之所以說蔡EE一家富裕,在於其父蔡潔生「生財有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曾在蔡家工作的臺北巿議員林瑞圖說,賺到錢之後,蔡潔生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做起了土地投資。他買土地,卻從不蓋房子,有賺就脫手。據媒體報導,蔡潔生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臺北市納稅前十名的富豪。蔡潔生於民國95年(2006年)去世,享年88歲,留下了高達6264萬元(新台幣)的現金、15萬股公司股票、債權56.75萬元以及多處土地、物業。蔡潔生生前就利用子女名義購買土地,在其過世後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其名下的11個子女所有。根本無人知曉蔡潔生購買了多少土地,更難以知曉這些土地價值幾何。總統大選前,蔡EE向臺灣中選會申報的財產資料顯示,她有上億身家,堪稱史上最有錢的臺灣總統候選人。
除此之外,蔡EE家族的事業、身價究竟還有多少?外界還是所知有限。
除了潔生投資(現富鈦投資)、臺懋生技,及宇昌生技,蔡EE家族最主要的產業,分別為「正中企業」和「東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包括投資觀光旅館之相關經營專案與休閒活動、練習場、運動器材等館場業,及汽車零件配備、加油站業務等。
蔡EE一直持有「正中企業」不小的股權,民國89年(2000年)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該公司曾一度增資,蔡EE的持投也從原本的40萬元(新台幣)成長十倍,增加至400萬元。至於「東道有限公司」的持股,則是她在接下「陸委會主委」後,才持有110萬元。
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董座分別是蔡EE的三哥蔡瀛南,及大她6歲的姐姐蔡英玲;創辦人則皆為蔡EE的父親蔡潔生。海霸王目前仍有部分樓層面積,保留予蔡EE家族使用,包括辦公室、會議廳等。蔡EE在該處也有自己的一個辦公室,在她擔任公職後,僅在晚間及週末時,才會前往這個家族的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甚至以前連她愛開快車被開的罰單,也都會寄到這裏。
海霸王的現址,其實至今仍算蔡家的所有地。據瞭解,蔡潔生早從光復前後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七倍,除了海霸王現址外,東區漢宮大廈及前今日百貨等地,蔡父都曾投資過。
據東森新聞報導,蔡EE家族財產,主要財富集中在3家公司,分別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南,董事:蔡瀛明、莊自立、莊榮德、蔡瀛陽,監察人:林秀琴。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東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陽,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及富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雯栩,董事:蔡瀛陽、張柏年,監察人:徐永秀。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321號1棟)。位於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一度誤傳是由蔡EE家族所經營,後來證實蔡家只是出租房地。海霸王這處房地產地段精華,價值上億,不過這只是蔡EE家族財產冰山一角,其中的正中企業及東道公司才是重點,分別由蔡EE哥哥蔡瀛南、大姐蔡英玲經營,以土地房屋出租跟加油站設備出租為主。富鈦投資,則是由蔡EE的嫂嫂譚雯栩掛名負責人。
富鈦投資又成立了臺懋生技,臺懋生技再投資蔡EE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與此同時,富鈦投資又直接投資了浩鼎生技,富鈦投資是浩鼎生技的第五大股東。最後宇昌生技和浩鼎生技都由潤泰企業接盤。這幾個公司都和臺灣翁啟惠、陳良博、何大一、李遠哲、陳建仁以及尹衍梁有密切的關係。
民國96年(2007年)成立宇昌生技的創始人除了蔡EE,還有陳良博、何大一。陳良博是臺灣科學家,中研院院士,專長於細胞生物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臺灣人。何大一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作為美籍華人,他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是宇昌生技案主要推手,國際知名化學家,民國95年(2006年)擔任臺灣中研院第9任院長、民國100年(2011年)連任,至今仍是臺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臺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牢牢掌握臺灣生物科技政策的方向盤,也正是他和陳良博、李遠哲邀請蔡EE出任宇昌科技首任董事長。同時,翁啟惠在民國105年(2016年)還捲入曾經與其主管的中研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和資金往來的生物科技公司浩鼎生技的案件中,翁借用其女兒和另一股東的名義,大肆購買浩鼎的股票,經法院裁定金額高達1億6000餘萬元新台幣,而且這筆錢他號稱是從富豪尹衍梁那裏借來的。在宇昌生技民國96年(2007年)成立的關鍵時刻給予援手的還有時任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建仁,也就是民國105年(2016年)蔡EE首奪「總統」大位時的「副總統」搭檔。
之所以說低調,在於外界對蔡EE家族成員知之甚少。不只投資有道,蔡潔生情史也相當豐富。外界僅知道蔡潔生的戶口配偶欄一直是空白,但其4個「女朋友」為其生了11個小孩。蔡EE家族親戚眾多,但每一位都異常「安靜」,「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從不接受採訪。堂姐蔡薰慧、侄子蔡元仕,在紛亂的司法界「大隱隱於市」。蔡EE家族那麼有錢,發跡史始終是個謎。對於如何發財致富,蔡家也一直是三緘其口,頂多是以老八股的方式予以回應,即:早年通過改修汽車得第一桶金、後參與買賣土地致富等等。臺灣社會不斷要求蔡EE公佈家庭相關資訊,但蔡卻一直以個人隱私為由加以拒絕。臺灣「第一家族」的秘密,蔡EE不說,蔡家人不談,可能沒有人會知道,因此蔡EE家族被認為是「謎一樣」的家庭。
Tumblr media
蔡潔生過身時,配偶欄仍空白,身後留下的龐大遺產。民國105年(2016年)3月中旬,臺灣媒體刊出蔡EE家族三樁爭產官司,蔡EE的父親、蔡EE的四位「母親」、蔡EE的11位兄姐才得以一一曝光,蔡EE是11個子女中最小的。好友洪清隆曾問過蔡潔生,會不會擔心將來小孩爭產?蔡回答說,他依序登記給小孩們,人人有份。
《商業週刊》報導稱,蔡EE也曾私下跟朋友自嘲,說父親很厲害,對每個女友都很公平,因此各家庭相安無事,感情都十分好。比如她的衣服幾乎都是姐姐買的,姐姐看到合適的衣服,就會幫媽媽和她也各買一件。
然而,事實並不如蔡EE所說「相安無事」。
蔡EE侄子蔡元立民國97年(2008年)初控告蔡瀛南返房屋。民國80年(1991年)6月,蔡潔生的三房長子蔡瀛任過世,蔡潔生決定將蔡瀛任名下資產,由蔡瀛任剛成年的長子蔡元立繼承,但印鑒、權狀等仍由自己保管,不料此舉竟成為他過身後孫子爭產的引爆點。民國95年(2006年)7月,蔡潔生過身後,蔡元立陸續發動訴訟。民國97年(2008年)初先控告二房大伯蔡瀛南,要求返還臺北市民族東路一間房屋,他稱該屋是他繼承而得,卻遭以買賣為由移轉到大伯名下。蔡瀛南則稱,姪子蔡元立先前在國外讀書、生活等費用,都是蔡潔生支付,父親為此曾向他借款約530萬元,後來把該屋移轉給他作為補償,一審判蔡元立敗訴,但二審認為,蔡瀛南無法證明蔡元立曾授權蔡潔生幫忙處理名下房屋,改判蔡瀛南須還屋定讞,最終爭回房屋。
同年,蔡元立又提請一樁訴訟,訴張柏年返還不當得利。民國83年(1994年),蔡潔生生前將登記在蔡瀛任名下的內湖一筆土地,賣給繼子張柏年。張柏年是蔡EE母親張金鳳與日本前夫的兒子,與蔡EE同母異父。民國97年(2008年)5月,蔡瀛任的兒子蔡元立控告張柏年,指自己應繼承父親一筆臺北市內湖區土地,約159坪,民國80年(1991年)父親蔡瀛任過身,土地應由其單獨繼承,但該筆土地民國83年(1994年)未經自己同意,就被祖父賣給張柏年。蔡元立舉證交易雙方未約定買賣價金,負責這起買賣交易的代書陳幸助已證實蔡潔生和張柏年並未實際簽訂買賣契約、也未約定定價金額,張柏年也始終未能合理說明本次買賣價金如何支付等細節。蔡元立主張買賣不成立,張柏年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土地。張柏年取得土地的過程涉偽造文書,但此部分因逾追訴期不起訴。
民國99年(2010年),蔡元立改打民事訴訟,指張柏年取得前述土地後,民國97年(2008年)間再把地賣給宏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售價3.8億元,故無法返還土地,要求張柏年返還前述交易、扣除稅金後的不當得利3.6億元。
開庭時,張柏年表明自己的母親是張金鳳,亦即是蔡EE同母異父的兄弟,他表示,蔡潔生是為照料蔡瀛任的4個小孩才會賣地,但考量該筆土地登記在蔡潔生4個兒子名下,為免日後轉售困難,才詢問他有無購買意願。張稱蔡潔生與其並無血緣關係,蔡潔生不可能將土地贈與自己,自己在美國電子公司任職,年薪折算約台幣500萬元,加上母親張金鳳資助,因此湊出1.99億元買地。
雙方就蔡潔生是否有權代理蔡元立處置爭議土地、蔡潔生與張柏年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係展開激烈爭辯。
此外,蔡EE兩位兄長也出庭說明蔡家財產分配,親哥哥蔡瀛陽證稱,蔡家子女名下資產都是父親「借名登記」,父親生前有處分權且保管土地權狀。父親過世後,兄弟姊妹都未要求重新分配,尊重父親。
一審認為蔡家人的證詞尚不足以證明此案土地是「借名登記」,但蔡元立曾簽下「確認書」,追認同意祖父蔡潔生生前所有資產處分,因此判蔡元立敗訴。二審進一步采信蔡家人的證詞,認為蔡元立亦坦承「我們蔡家的財產絕大部分均是爺爺(蔡潔生)在管的」,認定確有借名登記的事實,采信土地是蔡潔生借名登記在兒子蔡瀛任名下,後雖由蔡元立繼承,但借名登記關係並未消滅,蔡潔生有權賣地給張柏年,民國101年(2012年)高院判蔡元立敗訴後,他放棄上訴,全案定讞。
蔡EE姐姐蔡瀛君民國101年(2012年)提出平分父親遺產訴訟。根據士林地院判決書,蔡潔生過身後,留下6264萬餘元、正中公司股票15萬股及債權56.75萬元,原應由11名子女繼承,但因三房長子蔡瀛任過身,對遺產分配方式談不攏。三房次女蔡瀛君以蔡EE等13人為被告,提出分割遺產訴訟,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留下6200多萬元存款、正中企業有限公司15萬股股份及56萬元債券,所有繼承人無異議同意。最終蔡瀛君及蔡瀛南、蔡EE等10名子女各繼承蔡潔生遺產的1/11,已故三房長子蔡瀛任的4名子女各分得1/44。其中蔡EE分得569萬餘元現金、1萬3千多股正中企業股票,及5萬餘元債券。
蔡EE家族的爭產風波,揭開蔡EE家庭地位的神秘面紗。
因上述三起官司,蔡家成員一一被點名。蔡EE在面對炒地炒股風波時,強調自己不知情,但這次爭產訴訟,證明她又說謊。蔡EE兩位哥哥蔡瀛陽和蔡瀛政均出庭證稱,蔡EE深受其父蔡潔生重視,過身前半年,指示蔡EE製作家族財產圖表,主持家族會議,目的是整合家族資產投資賺錢。由這些可知,蔡EE對家族炒股炒地,不僅知情,還居主導角色。蔡EE也因此遭到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的質疑。對於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稱,蔡EE與爭訟官司根本毫無關係,甚至從未出庭作證,而事實上從判決書中也可清楚得知,長久以來其家族的理財投資一如社會通習,據瞭解,是由父親兄長商討決策,通篇白紙黑字毫無蔡主席是家族整合及投資的關鍵角色。
為平息風波,蔡家迅速發表利益衝突回避聲明。蔡EE的四位兄長蔡瀛南、蔡瀛陽、蔡瀛明、蔡瀛政透過律師發表聲明指出,第一,蔡家財產在先父蔡潔生生前早就各人持有部分安排妥當,其管理雖由先父主導,但每年先父與四兄弟仍會開會研商,並無女眷參與。第二,有關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所指先父去世前半年多之會議,亦由蔡家兄弟與先父開會。因先父希望各兄弟拿出部分財產集中管理與投資,故請小妹蔡EE參加,俾就四兄弟「共同同意事項」作成紀錄簽名存證,惟因兄弟意見不同而無會議結論,當次會議並無由小妹蔡EE主持之事實。第三,蔡EE就任「總統」,蔡家四兄弟必恪守利益衝突回避之各項規範,並同意「兄姊除個人之本業經營外,不會對臺灣企業進行新的投資」之政治承諾。
不過,蔡家兄弟第三點政治承諾能否實現還有待商榷。根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0年度重上字第476號》內容,蔡EE有持股的家族公司正中企業,是有日本分公司的,當年張柏年購買登記於蔡元泰(蔡瀛任之子)名下土地時,便是透過張金鳳匯款至日本正中企業帳戶完成購買程式。透過海外公司,或者透過海外公司至英屬維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臺灣,要規避臺灣監管機關、司法機關與媒體第四權是相對容易的,單只是針對臺灣開設的公司對外公佈,恐怕是不足以讓社會釋疑。
有人說,蔡EE很幸運,幸運的是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但她同樣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從小被迫接受日式教育。
作為「皇民」後代,要讓蔡EE愛國,估計很難。蔡EE和其他兄弟姐妹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父親蔡潔生曾受到的「皇民化「教育一脈相承。蔡潔生習慣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把家裏裝修成日式建築風格,並且讓全家人在家都席地而坐,蔡EE從小吃的主食常常是日本飯團,日本生魚片等食物也是蔡家餐桌上的常客。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吃日式飯團?這源於蔡EE父親出生和生長在日據時代的臺灣。蔡EE的父親、母親顯然因為這種教育接受了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延續到了蔡EE身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日本飲食習慣和日本文化養育出來的蔡EE成為親日分子也就不難理解。
實際上,蔡EE整個家族都很認同日本。蔡EE的兄長出國留學的首選地就是日本。蔡EE長大後選擇休假的目的地也經常是日本。此外,蔡EE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吉米牙(日文:ちびや),意思是小不點。這些情況都反映蔡EE家族對日本的親近與認同,同時也折射出蔡氏家族對中國文化的隔閡與冷漠。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蔡EE從小就沒有任何華夏民族觀念,這也為其日後成為臺灣領導人後冒死也要搞台獨的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血統上來說,蔡EE應該是漢族人,但其精神皈依卻是日本,對大陸缺少歸屬感。因而,她寧願像日本人那樣把臺灣分裂出去,只考慮個人利益、民進黨一黨的利益,不考慮兩岸統一、民族復興。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她寧願抱著被解放軍的導彈斬首的風險也要跟中國對著幹。這是因為她的出身和個人經歷決定了她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除此之外,蔡EE還被爆出有英國籍的傳言。
民國105年(2016年)「新頭殼」網站曾經報導,有網友在臉書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EE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EE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在臉譜、PTT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蔡EE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也曾被爆有外國籍。臺灣歌手黃安也曾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愛臺愛個屁啦!」
當然,客觀地說,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但是擁有「雙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領導人等。「雙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如民國97年(2008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綠卡失效」說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民國103年(2014年)5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美國繳稅等等。
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就怕重蹈覆轍。民國101年(2012年)選舉前,「中選會」就3組正副領導人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民國103年(2014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Tumblr media
◎「雙重國籍」傳言
事後,民進黨為遏阻謠言發酵,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報案,並對發文者「kelly chang」提起訴訟,最終認定張姓男子是最源頭的散佈者,為厘清張姓男子所發帖文文所述內容,臺北檢方還發函給中選會,確認蔡EE並沒有英國國籍,認定張姓男子涉嫌造謠。
至於這起案子中是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消息,也只能自行判斷了。
蔡英文秘史书籍下载链接: 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4 notes · View notes
wangwill66 · 7 months ago
Text
吃苦求財務自由
H:「如果你吃不了學習的苦,你就必須吃生活的苦。」「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勤奮不保證將來能夠成功,多學習才有好將來。十年前的拼搏,十年後的逍遙。「只有身處在高價值的位置,人的能力和付出的價值才會被放大。」同樣吃苦,卻有不同的結果。老酒館第27集對白陳懷海的老婆看上的原因「只有你能撐起一個家。」對男人學習能力及創造經濟價值的肯定。苦只是持續學習的代名詞。「你逃避問題,你就會一輩子為問題所困;你不研究賺錢,你就會貧窮一輩子。」一輩子吃苦的獎勵就是完美的生活「你就不用再為了工作而出賣自己的時間了,你就獲得了時間自由,每天就可以不用為賺錢而發愁了,每天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財務自由是吃苦的終極目標,若是未能達到,代表你必須再吃苦,否則落個「少年袂曉想,食老毋成樣。」20240701W1
網路���料
星雲大師
人,都有感受;有感受,就會有苦。所謂「苦受」裡面,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
「苦苦」,人生本來就苦,例如,飢寒交迫,貧窮潦倒,人情難堪等等;「人之大患,在吾有身!」人有身體,原本就有「五陰熾盛苦」,再加上世間這許多的苦,真是苦上加苦,這就是「苦苦」。
從不能忍到能忍,到最後欣然忍受、甘之如飴?
惟覺老和尚
人生的苦歸納起來有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八種苦,每個人都會經歷,上至總統,下至販夫走卒,誰也沒有辦法逃避!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換句話說,你要真正發心弘法利生、護持正法,頭一個你就要想到吃苦,什麼苦都能夠忍受,你才能走這個路子,你才能得到三寶的加持。
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必安逸。
年少不吃學習的苦,長大就要受貧窮的苦,春天不播種,秋天就不會有所收穫。
俗話說 :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繁華。
王淑華:我想讓自己重新歸零、重頭開始,和年輕人一起打拚,享受每天一早醒來就開始腦力激盪的快感。我現在腦中想的,都是如何幫助別人創造更多的事業商機。
有了存款,你就不用再為了工作而出賣自己的時間了,你就獲得了時間自由,每天就可以不用為賺錢而發愁了,每天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看書,看電影,聽音樂,寫文章,在海邊散步,健身,對於我來��,這就是完美的生活。
如果你吃不了學習的苦,你就必須吃生活的苦,你就必須每天和平庸的、內耗的人生活在一起,幹著最苦最累的工作,拿著最少的薪金,過著一樣就望到頭的生活。做任何事情都有代價的。
你選擇了安逸,選擇了娛樂,選擇了逃避,也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艱辛,選擇了平庸。你害怕吃苦,就會吃一輩子的苦。
生活會懲罰怯懦的人,獎勵勇敢的人。你逃避問題,你就會一輩子為問題所困;你害怕表白,你就會單身一輩子;你不研究賺錢,你就會貧窮一輩子。
維基百科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英語: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工作並不為了錢,而錢完全夠用的狀態[1]。只要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等於或超過日常開支,便稱之為退休。
從財務自由方面來說,資產是不用工作就能把錢放到口袋裡的東西(資產產生被動收入),而負債則是從你的口袋裡把錢拿走的東西。因此,你的私家車就不再是普通意義上所說的資產。一套用於出租盈利的物業才是資產,因為它完全歸你所有,每月產生的收入抵消了你交納的物業稅後還有盈餘。而你自己住的房子就不再是資產,因為你還要為它負擔抵押貸款以及因此產生的貸款利息,即使還清了抵押貸款和貸款利息,你仍然要承擔房屋的維護、物業稅等項目開支。
下面各項是實現財務自由的標準原則:
創造資產
減少負債
管理日常開支
財務自由跟你是否年輕或有多少錢無關。如果你能從本職工作以外的途徑賺到足夠你日常開銷的錢,你就已經財務自由了。年齡可能跟財務自由無關,假設你現年25歲,每月開支1000塊錢,你的資產每月產生1001塊錢的被動收入,你就財務自由了,你可以選擇你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擔心下一頓吃什麼或者住哪裡。假設你現年50歲,月入百萬,但每月開銷超過百萬,那你仍然沒能達到財務自由,你仍然不得不繼續月入百萬地這麼維持下去。
有人[2]認為,財務自由僅僅適用於少量人口,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試圖達成財務自由,那麼該系統將不可避免地崩潰。該理論認為財務自由所依賴的被動收入,來源於其他人的主動收入。這和產生嬰兒潮退休問題[3]的原因基本相似,其中關於當占人口大多數的戰後嬰兒潮一代陸續開始領取退休金時,社會保障體系被預言將會崩潰。
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
主條目:被動收入
下表不完全列舉了各種可能達成財務自由的被動收入來源:
出租物業
無條件基本收入
股息或基金分紅
銀行定期存款和每月收入計劃
圖書寫作、攝影攝像作品、音樂繪畫創作等帶來的的版稅,以及專利費等收入
來自博客或網站的廣告收入
退休金
前任配偶賠償的每月生活費、子女撫養費或兒童信託基金
出租專業資格或學歷[4]
出租物業
這是人們達到財務自由最常見的渠道,然而這也是一個最昂貴的方式。優點是一旦你有了一個可供出租的物業,它就能為你產生被動收入,它通常是一個長期產生現金流的優質資產。擁有該物業的完整業權通常較為可取,因為物業空租期內你沒有抵押貸款的壓力,仍可以保持財務自由的水平。 另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應付務業出租所引發的各項待解決事項,例如房客的招租、房屋修繕、租金追討、惡意破壞求償等等,所花的心力是否足以稱為被動收入是需要在實際執行前需要考慮的。
財務自由度
財務自由度 =(目前淨資產×投資報酬率)/目前的年支出
𝐹=(𝑆∗𝑁∗𝑅)/𝐶
𝑌−𝐶=𝑆
𝑆/𝑌=𝐹/(𝐹+𝑁∗𝑅)
註:財務自由度的理想目標值為1[5] 𝐹: 財務自由度 𝑆: 年儲蓄總額 𝑁: 總工作年數 𝑅: 投資回報率 𝐶: 年支出總額 𝑌: 年所得總額 𝑆/𝑌: 儲蓄率
參考資料
網路字典
少年袂曉想,食老毋成樣。
釋義
年輕時思慮不周,等到老了生活堪憂。年輕時沒有做好生涯規劃,年老時便會落魄潦倒。意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用來勉勵人年輕時要有遠見,努力為未來鋪路。
第1項釋義的用例:
俗語講:「少年袂曉想,食老毋成樣。」這馬無工夫嘛免煩惱,若肯食苦,去職業訓練班受訓學技術,就免驚見食老歹過日。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9 months ago
Text
蘇煥智維新觀點》蔡英文執政八年,如何評價呢?作者/蘇煥智
蔡英文即將在卸任,如何評價蔡英文這八年的執政成績呢?我們可以分別從國際形勢、兩岸關係及國防外交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矛盾及困境(例如貧富懸殊、少子化、高房價、低薪困境)、能源轉型、年金改革、司法改革等各面向,分別予以評價。
https://www.facebook.com/ade0720
總的來說,過去八年在國際形勢發生很大的變化。美中關係從過去的互利合作關係演變為戰略性衝突。其中因為釣魚台事件、中共在南海大量填海造陸甚至軍事化的南海危機,香港反送中問題及大量軍機船艦跨越中線及斐洛西訪台飛彈演習問題,並宣稱台灣海峽是中國內海,尤其在俄羅斯侵犯烏克蘭戰爭,支持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使中共武統台灣的危機節節攀升!中共武統台灣的危機提升為國際經貿秩序及發生世界大戰的危機。促使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大幅提升,國際支持台灣的形勢一片大好。
●過去五年蔡英文的支持度因而攀升,有相當程度要感謝習近平及普丁
過去五年蔡英文的支持度因而攀升,有相當程度要感謝習近平及普丁。習近平為了打破連任一屆的限制,而高倡民族主義、擴大軍備,對爭議土地採取強勢態度及沒收香港民主自由有密切關係。而俄羅斯普丁為求再任總統6年而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而引發國際對台灣被中共武統的危機感。其實外在形勢並非操諸在我,台灣祇是被動因應而已!所以蔡英文如果有一點功勞,其實應該祇能說她仍然堅守台灣的主體性立場,並沒有屈服于中共的武力威逼。
不過蔡英文並沒有善用此一國際有利形勢,對內,以民主凝聚台灣社會的共識團結台灣。對外以民主制度作為台灣(中華民國)與中共對話的戰略平台。不敢倡議「民主協談」,面對中共「和平恊議」無法有力因應,擴大發揮民主自由影響力,反而陷入「被動偏安」的立場。而且不以「民主原則」定義「台灣主權獨立」,屢屢以「美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台獨」,反而沿用中共的說詞,將台獨定義狹義化偏激化,並污名化所謂「台灣獨立」(所謂台獨),否定過去諸多民主前輩的訴求,造成台灣社會更大的迷惘!
●蔡政府缺乏危機意識及高科技自主國防意識,其實反映的是「僥倖」「苟且」的心態,缺乏保衞台灣的決心及意志
當然全世界都在擔心台灣被中共武統,台灣的防衛能力堪憂之際,正是大幅度改革國防體制,強化台灣的高科技防衞戰,強化民間資訊及高科技業者參與國防高科技作戰防衞武器之開發,以及人民參與國家保衞戰的好時機。例如曹興誠高倡的愛鄉防衞隊的組成及訓練。另外有關兵員嚴重不足,需延長兵役期限並學習以色列男女皆兵、全民皆兵的制度改革,卻遲到2025年兵役才延長為一年。蔡英文政府缺乏危機意識及高科技自主國防意識,其實反映的是「僥倖」「苟且」的心態,缺乏保衞台灣的決心及意志。
有關內政方面,過去八年蔡政府振興經濟無能。祇能天天抱著「台積電」的大腿。蔡政府對於如何創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的基本想像,都有很大的問題。由於台灣政府是一個大政府管制的心態,政府不合理的管制非常多,這些不合理的管制及限制,造成企業很大的負擔,也限制企業的投資及發展。蔡政府八年,從來沒有要檢討這些不合理的管制,而且增加更多不合理的管制。例如為了洗錢防制法,金融機構幾乎變成一個官僚機構。
●台灣完全缺乏社區居民共同投資的誘因及制度
有關能源轉型,可能是蔡英文任內在太陽能、風力發電及其它綠能比較大的進展,不過跟國際氣候變遷條約巴黎協定仍然脫節,跟全球各國相比台灣仍然遠遠在末段班。德國發展綠能在制度設計上均鼓勵社區人民共同參與投資,利益由社區人民共享。但台灣完全缺乏社區居民共同投資的誘因及制度。由於大面積土地掌握在台糖及政府,祇有財團特權投資,再加上農地變更及漁電共生均掌握在政府,造成貪腐弊案叢生。另外蔡政府大力推動海上風力發電,但海上風力發電最有效時段在秋冬,但台灣氣候用電高峰期在夏季前後六個月,這個矛盾也讓風力發電的效益大打折扣,未來可能成為台電的錢坑。至於地熱、畜牧廢棄物沼氣發電、潮汐海流發電、節能產業等則發展緩慢。這也是李遠哲以2050淨零碳排國際宏觀的角度,對蔡英文非常失望的原因。
另外蔡英文推動的同性婚姻法年金改革,也是改變非常深遠的二項改革。但同性婚姻立法前因缺乏社會充分的溝通及討論,導致社會不滿及衝突仍然非常嚴重,其實當時如果採取同性伴侶法,循序漸進,可能社會衝突會少很多。公務人員的年金改革雖然是蔡英文迄今支持度最高的改革,但未能明確建立在「代間契約」「隨收隨付」的制度,未來仍會有問題。
●其實蔡英文花在育兒、租金、購屋貸款補貼及包租代管補貼的錢,每年已超過一千億元以上,但這些錢其實都是間接補助到擁有多間房子的屋主
蔡英文任內因同婚案及台派立場原來很得年輕人的支持,例如館長原來也是很支持蔡英文。但任內因為低薪、高房價,居住正義問題,及貧富懸殊問題,加上政府無能傲慢貪腐化,許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所以許多年輕人轉而支持民眾黨。不過其實蔡英文花在育兒津貼、租金補貼、購屋貸款補貼及包租代管補貼的錢,每年已超過一千億元以上,但這些錢其實都是間接補助到擁有多間房子的屋主。而且政府又大力支��興建社會住宅,但量能仍有有限,可以說花大錢卻仍然無法解決居住正義。但全國的空屋在都會地區,也有超過一百萬戶以上,如果在都會地區課徵有實質壓力的空屋稅,必能鼓勵空屋釋出作為平價社會住宅,儘快解決居住正義。
●台灣少子化問題
台灣少子化問題已經病入膏肓,但過去八年蔡政府根本不敢正視。日本早在2007年即在總理府下設立少子化對策辦公室,並設置少子化對策大臣。而台灣少子化問題比日本更嚴重,2022年新生兒祇有13萬8986人,2023年13萬5571人。連續兩年創歷史新低,光蔡英文任內一年就少了5萬個新生兒。但蔡政府並沒有任何新作為,而且日本的少子化對策辦公室也不成立,實在沒有作為。
●網路上到處都是名人招攬網友投資股票的資訊
過去八年治安敗壞、詐騙橫行,網路上到處都是名人招攬網友投資股票的資訊。而且電信詐騙、網路詐騙、販毒、洗錢、色情產業都是幫派專業包辦。電視��賭博廣告佔廣告量的三成以上。蔡英文八年任期,就曾三度在行政院下成立「打詐辦公室」,結果網路詐騙愈打愈多。蔡英文任命黑道當國策顧問,並成為總統的嫡系英系的主要領導者,導致黑幫份子大量參加民進黨。88會館博奕、洗錢業者跟高階警官、檢察官及執政黨政治人物政商關係非常密切,還可以先知情逃匿,難怪治安敗壞,貪腐橫行。蔡英文八年,讓民進黨徹底的國民黨化、貪污腐化,幫派橫行、治安敗壞。
●八年後來看司法改革愈改愈糟
司法改革也是蔡英文上任後,國人很大的期待。可惜八年後來看司法改革愈改愈糟,不但法官人數大增,而且法官平均案件增加超過50%,法官裁決品質並未改善,人民被寃枉誤判的更多。法官過勞自殺,以死抗議。而且法官到司法院前無言抗議。由於司法人事任命升遷完全控制在司法院,檢察官的升遷完全控制在法務部。所以人事不獨立,司法如何獨立呢?另外恐龍法官無法陶汰,法官一試定終身,法官人事又是官官相護,人民有苦難言。所以司法改革並沒有搔到重點。應該要推動修憲取消法官終身職,改為任期制,法官任命需要多元獨立的委員會提名,並經議會同意!法官續任需經人民投票同意。
●蔡英文八年的司法改革人民無感,法官、司法院大法官容易淪為執政者的工具。
綜合而言之,蔡英文八年,國際形勢對台灣非常有利,台灣國際知名度也大幅提升,可惜台灣並沒有把握以民主作為兩岸對話平台。而且蔡政府並沒有把握機會提升台灣總體經濟、科技、軍事國力,並努力解決少子化、高齡化、貧富懸殊、居住正義⋯等社會矛盾問題。而且治安惡化、貪腐嚴重、詐騙橫行;司法改革人民無感,法官及大法官仍然容易淪為執政者工具,而且法官案件太多過勞,恐龍法官太多,迄需改為任期制。
0 notes
gangbeibei · 1 year ago
Text
財富、國籍無人知----謎一樣的蔡氏家族
說起蔡英文家族,這個臺灣「第一家族」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島
內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富裕、低調和反中。
之所以說蔡英文一家富裕,在於其父蔡潔生「生財有道」,積累
29了大量的財富。曾在蔡家工作的臺北巿議員林瑞圖說,賺到錢之後,
蔡潔生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做起了土地投資。他買土地,卻從
不蓋房子,有賺就脫手。據媒體報導,蔡潔生在 20 世紀 60 年代就
是臺北市納稅前十名的富豪。蔡潔生於民國 95 年(2006 年)去世,
享年 88 歲,留下了高達 6264 萬元(新台幣)的現金、15 萬股公司股
票、債權 56.75 萬元以及多處土地、物業。蔡潔生生前就利用子女名
義購買土地,在其過世後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其名下的 11 個子女所有。
根本無人知曉蔡潔生購買了多少土地,更難以知曉這些土地價值幾何。
總統大選前,蔡英文向臺灣中選會申報的財產資料顯示,她有上億身
家,堪稱史上最有錢的臺灣總統候選人。
除此之外,蔡英文家族的事業、身價究竟還有多少?外界還是所
知有限。
除了潔生投資(現富鈦投資)、臺懋生技,及宇昌生技,蔡英文
家族最主要的產業,分別為「正中企業」和「東道有限公司」。兩家
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包括投資觀光旅館之相關經營專案與休閒活動、
練習場、運動器材等館場業,及汽車零件配備、加油站業務等。
蔡英文一直持有「正中企業」不小的股權,民國 89 年(2000
年)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該公司曾一度增資,蔡英文的持投
也從原本的 40 萬元(新台幣)成長十倍,增加至 400 萬元。至於「東
道有限公司」的持股,則是她在接下「陸委會主委」後,才持有 110
萬元。
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董座分別是
30蔡英文的三哥蔡瀛南,及大她 6 歲的姐姐蔡英玲;創辦人則皆為蔡英
文的父親蔡潔生。海霸王目前仍有部分樓層面積,保留予蔡英文家族
使用,包括辦公室、會議廳等。蔡英文在該處也有自己的一個辦公室,
在她擔任公職後,僅在晚間及週末時,才會前往這個家族的辦公室處
理相關事務,甚至以前連她愛開快車被開的罰單,也都會寄到這裏。
海霸王的現址,其實至今仍算蔡家的所有地。據瞭解,蔡潔生早
從光復前後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
七倍,除了海霸王現址外,東區漢宮大廈及前今日百貨等地,蔡父都
曾投資過。
據東森新聞報導,蔡英文家族財產,主要財富集中在 3 家公司,
分別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南,董事:蔡瀛明、
莊自立、莊榮德、蔡瀛陽,監察人:林秀琴。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
山區中山北路 3 段 59 號)、東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陽,公
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 3 段 59 號)及富鈦投資股份有限
公司(法人代表:譚雯栩,董事:蔡瀛陽、張柏年,監察人:徐永秀。
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 2 段 321 號 1 棟)。位於中山北
路上的海霸王一度誤傳是由蔡英文家族所經營,後來證實蔡家只是出
租房地。海霸王這處房地產地段精華,價值上億,不過這只是蔡英文
家族財產冰山一角,其中的正中企業及東道公司才是重點,分別由蔡
英文哥哥蔡瀛南、大姐蔡英玲經營,以土地房屋出租跟加油站設備出
租為主。富鈦投資,則是由蔡英文的嫂嫂譚雯栩掛名負責人。
富鈦投資又成立了臺懋生技,臺懋生技再投資蔡英文任董事長的
31宇昌生技,與此同時,富鈦投資又直接投資了浩鼎生技,富鈦投資是
浩鼎生技的第五大股東。最後宇昌生技和浩鼎生技都由潤泰企業接盤。
這幾個公司都和臺灣翁啟惠、陳良博、何大一、李遠哲、陳建仁以及
尹衍梁有密切的關係。
民國 96 年(2007 年)成立宇昌生技的創始人除了蔡英文,還
有陳良博、何大一。陳良博是臺灣科學家,中研院院士,專長於細胞
生物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個獲
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臺灣人。何大一是愛滋
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作為美籍華人,他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大陸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是宇昌生技案
主要推手,國際知名化學家,民國 95 年(2006 年)擔任臺灣中研
院第 9 任院長、民國 100 年(2011 年)連任,至今仍是臺行政院生
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臺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牢牢掌握臺灣生
物科技政策的方向盤,也正是他和陳良博、李遠哲邀請蔡英文出任宇
昌科技首任董事長。同時,翁啟惠在民國 105 年(2016 年)還捲入
曾經與其主管的中研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和資金往來的生物科技公司
浩鼎生技的案件中,翁借用其女兒和另一股東的名義,大肆購買浩鼎
的股票,經法院裁定金額高達 1 億 6000 餘萬元新台幣,而且這筆錢
他號稱是從富豪尹衍梁那裏借來的。在宇昌生技民國 96 年(2007
年)成立的關鍵時刻給予援手的還有時任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建仁,
也就是民國 105 年(2016 年)蔡英文首奪「總統」大位時的「副總
統」搭檔。
32之所以說低調,在於外界對蔡英文家族成員知之甚少。不只投資
有道,蔡潔生情史也相當豐富。外界僅知道蔡潔生的戶口配偶欄一直
是空白,但其 4 個「女朋友」為其生了 11 個小孩。蔡英文家族親戚
眾多,但每一位都異常「安靜」,「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從不接受
採訪。堂姐蔡薰慧、侄子蔡元仕,在紛亂的司法界「大隱隱於市」。
蔡英文家族那麼有錢,發跡史始終是個謎。對於如何發財致富,蔡家
也一直是三緘其口,頂多是以老八股的方式予以回應,即:早年通過
改修汽車得第一桶金、後參與買賣土地致富等等。臺灣社會不斷要求
蔡英文公佈家庭相關資訊,但蔡卻一直以個人隱私為由加以拒絕。臺
灣「第一家族」的秘密,蔡英文不說,蔡家人不談,可能沒有人會知
道,因此蔡英文家族被認為是「謎一樣」的家庭。
◎ 蔡潔生家譜圖
33蔡潔生過身時,配偶欄仍空白,身後留下的龐大遺產。民國 105
年(2016 年)3 月中旬,臺灣媒體刊出蔡英文家族三樁爭產官司,
蔡英文的父親、蔡英文的四位「母親」、蔡英文的 11 位兄姐才得以
一一曝光,蔡英文是 11 個子女中最小的。好友洪清隆曾問過蔡潔生,
會不會擔心將來小孩爭產?蔡回答說,他依序登記給小孩們,人人有
份。
《商業週刊》報導稱,蔡英文也曾私下跟朋友自嘲,說父親很厲
害,對每個女友都很公平,因此各家庭相安無事,感情都十分好。比
如她的衣服幾乎都是姐姐買的,姐姐看到合適的衣服,就會幫媽媽和
她也各買一件。
然而,事實並不如蔡英文所說「相安無事」。
蔡英文侄子蔡元立民國 97 年(2008 年)初���告蔡瀛南返房屋。
民國 80 年(1991 年)6 月,蔡潔生的三房長子蔡瀛任過世,蔡潔生
決定將蔡瀛任名下資產,由蔡瀛任剛成年的長子蔡元立繼承,但印鑒、
權狀等仍由自己保管,不料此舉竟成為他過身後孫子爭產的引爆點。
民國 95 年(2006 年)7 月,蔡潔生過身後,蔡元立陸續發動訴訟。
民國 97 年(2008 年)初先控告二房大伯蔡瀛南,要求返還臺北市
民族東路一間房屋,他稱該屋是他繼承而得,卻遭以買賣為由移轉到
大伯名下。蔡瀛南則稱,姪子蔡元立先前在國外讀書、生活等費用,
都是蔡潔生支付,父親為此曾向他借款約 530 萬元,後來把該屋移
轉給他作為補償,一審判蔡元立敗訴,但二審認為,蔡瀛南無法證明
蔡元立曾授權蔡潔生幫忙處理名下房屋,改判蔡瀛南須還屋定讞,最
34終爭回房屋。
同年,蔡元立又提請一樁訴訟,訴張柏年返還不當得利。民國
83 年(1994 年),蔡潔生生前將登記在蔡瀛任名下的內湖一筆土地,
賣給繼子張柏年。張柏年是蔡英文母親張金鳳與日本前夫的兒子,與
蔡英文同母異父。民國 97 年(2008 年)5 月,蔡瀛任的兒子蔡元立
控告張柏年,指自己應繼承父親一筆臺北市內湖區土地,約 159 坪,
民國 80 年(1991 年)父親蔡瀛任過身,土地應由其單獨繼承,但
該筆土地民國 83 年(1994 年)未經自己同意,就被祖父賣給張柏
年。蔡元立舉證交易雙方未約定買賣價金,負責這起買賣交易的代書
陳幸助已證實蔡潔生和張柏年並未實際簽訂買賣契約、也未約定定價
金額,張柏年也始終未能合理說明本次買賣價金如何支付等細節。蔡
元立主張買賣不成立,張柏年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土地。張柏年取得土
地的過程涉偽造文書,但此部分因逾追訴期不起訴。
民國 99 年(2010 年),蔡元立改打民事訴訟,指張柏年取得
前述土地後,民國 97 年(2008 年)間再把地賣給宏盛建設股份有
限公司,售價 3.8 億元,故無法返還土地,要求張柏年返還前述交易、
扣除稅金後的不當得利 3.6 億元。
開庭時,張柏年表明自己的母親是張金鳳,亦即是蔡英文同母異
父的兄弟,他表示,蔡潔生是為照料蔡瀛任的 4 個小孩才會賣地,但
考量該筆土地登記在蔡潔生 4 個兒子名下,為免日後轉售困難,才詢
問他有無購買意願。張稱蔡潔生與其並無血緣關係,蔡潔生不可能將
土地贈與自己,自己在美國電子公司任職,年薪折算約台幣 500 萬
35元,加上母親張金鳳資助,因此湊出 1.99 億元買地。
雙方就蔡潔生是否有權代理蔡元立處置爭議土地、蔡潔生與張柏
年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係展開激烈爭辯。
此外,蔡英文兩位兄長也出庭說明蔡家財產分配,親哥哥蔡瀛陽
證稱,蔡家子女名下資產都是父親「借名登記」,父親生前有處分權
且保管土地權狀。父親過世後,兄弟姊妹都未要求重新分配,尊重父
親。
一審認為蔡家人的證詞尚不足以證明此案土地是「借名登記」,
但蔡元立曾簽下「確認書」,追認同意祖父蔡潔生生前所有資產處分,
因此判蔡元立敗訴。二審進一步采信蔡家人的證詞,認為蔡元立亦坦
承「我們蔡家的財產絕大部分均是爺爺(蔡潔生)在管的」,認定確
有借名登記的事實,采信土地是蔡潔生借名登記在兒子蔡瀛任名下,
後雖由蔡元立繼承,但借名登記關係並未消滅,蔡潔生有權賣地給張
柏年,民國 101 年(2012 年)高院判蔡元立敗訴後,他放棄上訴,
全案定讞。
蔡英文姐姐蔡瀛君民國 101 年(2012 年)提出平分父親遺產訴
訟。根據士林地院判決書,蔡潔生過身後,留下 6264 萬餘元、正中
公司股票 15 萬股及債權 56.75 萬元,原應由 11 名子女繼承,但因
三房長子蔡瀛任過身,對遺產分配方式談不攏。三房次女蔡瀛君以蔡
英文等 13 人為被告,提出分割遺產訴訟,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留下
6200 多萬元存款、正中企業有限公司 15 萬股股份及 56 萬元債券,
所有繼承人無異議同意。最終蔡瀛君及蔡瀛南、蔡英文等 10 名子女
36各繼承蔡潔生遺產的 1/11,已故三房長子蔡瀛任的 4 名子女各分得
1/44。其中蔡英文分得 569 萬餘元現金、1 萬 3 千多股正中企業股
票,及 5 萬餘元債券。
蔡英文家族的爭產風波,揭開蔡英文家庭地位的神秘面紗。
因上述三起官司,蔡家成員一一被點名。蔡英文在面對炒地炒股
風波時,強調自己不知情,但這次爭產訴訟,證明她又說謊。蔡英文
兩位哥哥蔡瀛陽和蔡瀛政均出庭證稱,蔡英文深受其父蔡潔生重視,
過身前半年,指示蔡英文製作家族財產圖表,主持家族會議,目的是
整合家族資產投資賺錢。由這些可知,蔡英文對家族炒股炒地,不僅
知情,還居主導角色。蔡英文也因此遭到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
的質疑。對於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稱,蔡英文與爭訟
官司根本毫無關係,甚至從未出庭作證,而事實上從判決書中也可清
楚得知,長久以來其家族的理財投資一如社會通習,據瞭解,是由父
親兄長商討決策,通篇白紙黑字毫無蔡主席是家族整合及投資的關鍵
角色。
為平息風波,蔡家迅速發表利益衝突回避聲明。蔡英文的四位兄
長蔡瀛南、蔡瀛陽、蔡瀛明、蔡瀛政透過律師發表聲明指出,第一,
蔡家財產在先父蔡潔生生前早就各人持有部分安排妥當,其管理雖由
先父主導,但每年先父與四兄弟仍會開會研商,並無女眷參與。第二,
有關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所指先父去世前半年多之會議,亦由蔡家兄弟
與先父開會。因先父希望各兄弟拿出部分財產集中管理與投資,故請
小妹蔡英文參加,俾就四兄弟「共同同意事項」作成紀錄簽名存證,
37惟因兄弟意見不同而無會議結論,當次會議並無由小妹蔡英文主持之
事實。第三,蔡英文就任「總統」,蔡家四兄弟必恪守利益衝突回避
之各項規範,並同意「兄姊除個人之本業經營外,不會對臺灣企業進
行新的投資」之政治承諾。
不過,蔡家兄弟第三點政治承諾能否實現還有待商榷。根據《臺
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00 年度重上字第 476 號》內容,蔡英文有持
股的家族公司正中企業,是有日本分公司的,當年張柏年購買登記於
蔡元泰(蔡瀛任之子)名下土地時,便是透過張金鳳匯款至日本正中
企業帳戶完成購買程式。透過海外公司,或者透過海外公司至英屬維
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臺灣,要規避臺灣監管機關、司法機
關與媒體第四權是相對容易的,單只是針對臺灣開設的公司對外公佈,
恐怕是不足以讓社會釋疑。
有人說,蔡英文很幸運,幸運的是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但她
同樣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從小被迫接受日式教育。
作為「皇民」後代,要讓蔡英文愛國,估計很難。蔡英文和其他
兄弟姐妹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父親蔡潔生曾受到的「皇民化「教育
一脈相承。蔡潔生習慣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把家裏裝修成日式
建築風格,並且讓全家人在家都席地而坐,蔡英文從小吃的主食常常
是日本飯團,日本生魚片等食物也是蔡家餐桌上的常客。一個中國人
為什麼要吃日式飯團?這源於蔡英文父親出生和生長在日據時代的
臺灣。蔡英文的父親、母親顯然因為這種教育接受了日本人的生活習
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延續到了蔡英文身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38用日本飲食習慣和日本文化養育出來的蔡英文成為親日分子也就不
難理解。
實際上,蔡英文整個家族都很認同日本。蔡英文的兄長出國留學
的首選地就是日本。蔡英文長大後選擇休假的目的地也經常是日本。
此外,蔡英文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吉米牙(日文:ちびや),意思是
小不點。這些情況都反映蔡英文家族對日本的親近與認同,同時也折
射出蔡氏家族對中國文化的隔閡與冷漠。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
蔡英文從小就沒有任何華夏民族觀念,這也為其日後成為臺灣領導人
後冒死也要搞台獨的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血統上來說,蔡英文應該是漢族人,但其精神皈依卻是日本,
對大陸缺少歸屬感。因而,她寧願像日本人那樣把臺灣分裂出去,只
考慮個人利益、民進黨一黨的利益,不考慮兩岸統一、民族復興。明
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她寧願抱著被解放軍的導彈斬首的風險也要
跟中國對著幹。這是因為她的出身和個人經歷決定了她要做出這樣的
選擇。
除此之外,蔡英文還被爆出有英國籍的傳言。
民國 105 年(2016 年)「新頭殼」網站曾經報導,有網友在臉
書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
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
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
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
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
39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
在臉譜、PTT 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蔡英文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也曾被爆有外國籍。臺灣歌手黃安
也曾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
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
愛臺愛個屁啦!」
當然,客觀地說,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
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但是擁有「雙
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領導人等。「雙
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如民國 97 年(2008 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
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
「綠卡失效」說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民國 103
年(2014 年)5 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
美國繳稅等等。
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
就怕重蹈覆轍。民國 101 年(2012 年)選舉前,「中選會」就 3 組
正副領導人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
民國 103 年(2014 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
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
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40◎「雙重國籍」傳言
事後,民進黨為遏阻謠言發酵,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報案,並
對發文者「kelly chang」提起訴訟,最終認定張姓男子是最源頭的
散佈者,為厘清張姓男子所發帖文文所述內容,臺北檢方還發函給中
選會,確認蔡英文並沒有英國國籍,認定張姓男子涉嫌造謠。
至於這起案子中是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消息,也只能自行
判斷了。
1 note · View note
jianjian-12 · 1 year ago
Text
財富、國籍無人知----謎一樣的蔡氏家族
說起蔡英文家族,這個臺灣「第一家族」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島內最常用的形容詞是富裕、低調和反中。
之所以說蔡英文一家富裕,在於其父蔡潔生「生財有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曾在蔡家工作的臺北巿議員林瑞圖說,賺到錢之後,蔡潔生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做起了土地投資。他買土地,卻從不蓋房子,有賺就脫手。據媒體報導,蔡潔生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臺北市納稅前十名的富豪。蔡潔生於民國95年(2006年)去世,享年88歲,留下了高達6264萬元(新台幣)的現金、15萬股公司股票、債權56.75萬元以及多處土地、物業。蔡潔生生前就利用子女名義購買土地,在其過世後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其名下的11個子女所有。根本無人知曉蔡潔生購買了多少土地,更難以知曉這些土地價值幾何。總統大選前,蔡英文向臺灣中選會申報的財產資料顯示,她有上億身家,堪稱史上最有錢的臺灣總統候選人。
除此之外,蔡英文家族的事業、身價究竟還有多少?外界還是所知有限。
除了潔生投資(現富鈦投資)、臺懋生技,及宇昌生技,蔡英文家族最主要的產業,分別為「正中企業」和「東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包括投資觀光旅館之相關經營專案與休閒活動、練習場、運動器材等館場業,及汽車零件配備、加油站業務等。
蔡英文一直持有「正中企業」不小的股權,民國89年(2000年)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該公司曾一度增資,蔡英文的持投也從原本的40萬元(新台幣)成長十倍,增加至400萬元。至於「東道有限公司」的持股,則是她在接下「陸委會主委」後,才持有110萬元。
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董座分別是蔡英文的三哥蔡瀛南,及大她6歲的姐姐蔡英玲;創辦人則皆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海霸王目前仍有部分樓層面積,保留予蔡英文家族使用,包括辦公室、會議廳等。蔡英文在該處也有自己的一個辦公室,在她擔任公職後,僅在晚間及週末時,才會前往這個家族的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甚至以前連她愛開快車被開的罰單,也都會寄到這裏。
海霸王的現址,其實至今仍算蔡家的所有地。據瞭解,蔡潔生早從光復前後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七倍,除了海霸王現址外,東區漢宮大廈及前今日百貨等地,蔡父都曾投資過。
據東森新聞報導,蔡英文家族財產,主要財富集中在3家公司,分別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南,董事:蔡瀛明、莊自立、莊榮德、蔡瀛陽,監察人:林秀琴。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東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瀛陽,公司所在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59號)及富鈦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雯栩,董事:蔡瀛陽、張柏年,監察人:徐永秀。公司所在地: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321號1棟)。位於中山北路上的海霸王一度誤傳是由蔡英文家族所經營,後來證實蔡家只是出租房地。海霸王這處房地產地段精華,價值上億,不過這只是蔡英文家族財產冰山一角,其中的正中企業及東道公司才是重點,分別由蔡英文哥哥蔡瀛南、大姐蔡英玲經營,以土地房屋出租跟加油站設備出租為主。富鈦投資,則是由蔡英文的嫂嫂譚雯栩掛名負責人。
富鈦投資又成立了臺懋生技,臺懋生技再投資蔡英文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與此同時,富鈦投資又直接投資了浩鼎生技,富鈦投資是浩鼎生技的第五大股東。最後宇昌生技和浩鼎生技都由潤泰企業接盤。這幾個公司都和臺灣翁啟惠、陳良博、何大一、李遠哲、陳建仁以及尹衍梁有密切的關係。
民國96年(2007年)成立宇昌生技的創始人除了蔡英文,還有陳良博、何大一。陳良博是臺灣科學家,中研院院士,專長於細胞生物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也是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臺灣人。何大一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作為美籍華人,他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是宇昌生技案主要推手,國際知名化學家,民國95年(2006年)擔任臺灣中研院第9任院長、民國100年(2011年)連任,至今仍是臺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臺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牢牢掌握臺灣生物科技政策的方向盤,也正是他和陳良博、李遠哲邀請蔡英文出任宇昌科技首任董事長。同時,翁啟惠在民國105年(2016年)還捲入曾經與其主管的中研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和資金往來的生物科技公司浩鼎生技的案件中,翁借用其女兒和另一股東的名義,大肆購買浩鼎的股票,經法院裁定金額高達1億6000餘萬元新台幣,而且這筆錢他號稱是從富豪尹衍梁那裏借來的。在宇昌生技民國96年(2007年)成立的關鍵時刻給予援手的還有時任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建仁,也就是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首奪「總統」大位時的「副總統」搭檔。
之所以說低調,在於外界對蔡英文家族成員知之甚少。不只投資有道,蔡潔生情史也相當豐富。外界僅知道蔡潔生的戶口配偶欄一直是空白,但其4個「女朋友」為其生了11個小孩。蔡英文家族親戚眾多,但每一位都異常「安靜」,「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從不接受採訪。堂姐蔡薰慧、侄子蔡元仕,在紛亂的司法界「大隱隱於市」。蔡英文家族那麼有錢,發跡史始終是個謎。對於如何發財致富,蔡家也一直是三緘其口,頂多是以老八股的方式予以回應,即:早年通過改修汽車得第一桶金、後參與買賣土地致富等等。臺灣社會不斷要求蔡英文公佈家庭相關資訊,但蔡卻一直以個人隱私為由加以拒絕。臺灣「第一家族」的秘密,蔡英文不說,蔡家人不談,可能沒有人會知道,因此蔡英文家族被認為是「謎一樣」的家庭。
蔡潔生過身時,配偶欄仍空白,身後留下的龐大遺產。民國105年(2016年)3月中旬,臺灣媒體刊出蔡英文家族三樁爭產官司,蔡英文的父親、蔡英文的四位「母親」、蔡英文的11位兄姐才得以一一曝光,蔡英文是11個子女中最小的。好友洪清隆曾問過蔡潔生,會不會擔心將來小孩爭產?蔡回答說,他依序登記給小孩們,人人有份。
《商業週刊》報導稱,蔡英文也曾私下跟朋友自嘲,說父親很厲害,對每個女友都很公平,因此各家庭相安無事,感情都十分好。比如她的衣服幾乎都是姐姐買的,姐姐看到合適的衣服,就會幫媽媽和她也各買一件。
然而,事實並不如蔡英文所說「相安無事」。
蔡英文侄子蔡元立民國97年(2008年)初控告蔡瀛南返房屋。民國80年(1991年)6月,蔡潔生的三房長子蔡瀛任過世,蔡潔生決定將蔡瀛任名下資產,由蔡瀛任剛成年的長子蔡元立繼承,但印鑒、權狀等仍由自己保管,不料此舉竟成為他過身後孫子爭產的引爆點。民國95年(2006年)7月,蔡潔生過身後,蔡元立陸續發動訴訟。民國97年(2008年)初先控告二房大伯蔡瀛南,要求返還臺北市民族東路一間房屋,他稱該屋是他繼承而得,卻遭以買賣為由移轉到大伯名下。蔡瀛南則稱,姪子蔡元立先前在國外讀書、生活等費用,都是蔡潔生支付,父親為此曾向他借款約530萬元,後來把該屋移轉給他作為補償,一審判蔡元立敗訴,但二審認為,蔡瀛南無法證明蔡元立曾授權蔡潔生幫忙處理名下房屋,改判蔡瀛南須還屋定讞,最終爭回房屋。
同年,蔡元立又提請一樁訴訟,訴張柏年返還不當得利。民國83年(1994年),蔡潔生生前將登記在蔡瀛任名下的內湖一筆土地,賣給繼子張柏年。張柏年是蔡英文母親張金鳳與日本前夫的兒子,與蔡英文同母異父。民國97年(2008年)5月,蔡瀛任的兒子蔡元立控告張柏年,指自己應繼承父親一筆臺北市內湖區土地,約159坪,民國80年(1991年)父親蔡瀛任過身,土地應由其單獨繼承,但該筆土地民國83年(1994年)未經自己同意,就被祖父賣給張柏年。蔡元立舉證交易雙方未約定買賣價金,負責這起買賣交易的代書陳幸助已證實蔡潔生和張柏年並未實際簽訂買賣契約、也未約定定價金額,張柏年也始終未能合理說明本次買賣價金如何支付等細節。蔡元立主張買賣不成立,張柏年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土地。張柏年取得土地的過程涉偽造文書,但此部分因逾追訴期不起訴。
民國99年(2010年),蔡元立改打民事訴訟,指張柏年取得前述土地後,民國97年(2008年)間再把地賣給宏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售價3.8億元,故無法返還土地,要求張柏年返還前述交易、扣除稅金後的不當得利3.6億元。
開庭時,張柏年表明自己的母親是張金鳳,亦即是蔡英文同母異父的兄弟,他表示,蔡潔生是為照料蔡瀛任的4個小孩才會賣地,但考量該筆土地登記在蔡潔生4個兒子名下,為免日後轉售困難,才詢問他有無購買意願。張稱蔡潔生與其並無血緣關係,蔡潔生不可能將土地贈與自己,自己在美國電子公司任職,年薪折算約台幣500萬元,加上母親張金鳳資助,因此湊出1.99億元買地。
雙方就蔡潔生是否有權代理蔡元立處置爭議土地、蔡潔生與張柏年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係展開激烈爭辯。
此外,蔡英文兩位兄長也出庭說明蔡家財產分配,親哥哥蔡瀛陽證稱,蔡家子女名下資產都是父親「借名登記」,父親生前有處分權且保管土地權狀。父親過世後,兄弟姊妹都未要求重新分配,尊重父親。
一審認為蔡家人的證詞尚不足以證明此案土地是「借名登記」,但蔡元立曾簽下「確認書」,追認同意祖父蔡潔生生前所有資產處分,因此判蔡元立敗訴。二審進一步采信蔡家人的證詞,認為蔡元立亦坦承「我們蔡家的財產絕大部分均是爺爺(蔡潔生)在管的」,認定確有借名登記的事實,采信土地是蔡潔生借名登記在兒子蔡瀛任名下,後雖由蔡元立繼承,但借名登記關係並未消滅,蔡潔生有權賣地給張柏年,民國101年(2012年)高院判蔡元立敗訴後,他放棄上訴,全案定讞。
蔡英文姐姐蔡瀛君民國101年(2012年)提出平分父親遺產訴訟。根據士林地院判決書,蔡潔生過身後,留下6264萬餘元、正中公司股票15萬股及債權56.75萬元,原應由11名子女繼承,但因三房長子蔡瀛任過身,對遺產分配方式談不攏。三房次女蔡瀛君以蔡英文等13人為被告,提出分割遺產訴訟,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留下6200多萬元存款、正中企業有限公司15萬股股份及56萬元債券,所有繼承人無異議同意。最終蔡瀛君及蔡瀛南、蔡英文等10名子女各繼承蔡潔生遺產的1/11,已故三房長子蔡瀛任的4名子女各分得1/44。其中蔡英文分得569萬餘元現金、1萬3千多股正中企業股票,及5萬餘元債券。
蔡英文家族的爭產風波,揭開蔡英文家庭地位的神秘面紗。
因上述三起官司,蔡家成員一一被點名。蔡英文在面對炒地炒股風波時,強調自己不知情,但這次爭產訴訟,證明她又說謊。蔡英文兩位哥哥蔡瀛陽和蔡瀛政均出庭證稱,蔡英文深受其父蔡潔生重視,過身前半年,指示蔡英文製作家族財產圖表,主持家族會議,目的是整合家族資產投資賺錢。由這些可知,蔡英文對家族炒股炒地,不僅知情,還居主導角色。蔡英文也因此遭到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的質疑。對於國民黨的指控,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稱,蔡英文與爭訟官司根本毫無關係,甚至從未出庭作證,而事實上從判決書中也可清楚得知,長久以來其家族的理財投資一如社會通習,據瞭解,是由父親兄長商討決策,通篇白紙黑字毫無蔡主席是家族整合及投資的關鍵角色。
為平息風波,蔡家迅速發表利益衝突回避聲明。蔡英文的四位兄長蔡瀛南、蔡瀛陽、蔡瀛明、蔡瀛政透過律師發表聲明指出,第一,蔡家財產在���父蔡潔生生前早就各人持有部分安排妥當,其管理雖由先父主導,但每年先父與四兄弟仍會開會研商,並無女眷參與。第二,有關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所指先父去世前半年多之會議,亦由蔡家兄弟與先父開會。因先父希望各兄弟拿出部分財產集中管理與投資,故請小妹蔡英文參加,俾就四兄弟「共同同意事項」作成紀錄簽名存證,惟因兄弟意見不同而無會議結論,當次會議並無由小妹蔡英文主持之事實。第三,蔡英文就任「總統」,蔡家四兄弟必恪守利益衝突回避之各項規範,並同意「兄姊除個人之本業經營外,不會對臺灣企業進行新的投資」之政治承諾。
不過,蔡家兄弟第三點政治承諾能否實現還有待商榷。根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0年度重上字第476號》內容,蔡英文有持股的家族公司正中企業,是有日本分公司的,當年張柏年購買登記於蔡元泰(蔡瀛任之子)名下土地時,便是透過張金鳳匯款至日本正中企業帳戶完成購買程式。透過海外公司,或者透過海外公司至英屬維京群島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臺灣,要規避臺灣監管機關、司法機關與媒體第四權是相對容易的,單只是針對臺灣開設的公司對外公佈,恐怕是不足以讓社會釋疑。
有人說,蔡英文很幸運,幸運的是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但她同樣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從小被迫接受日式教育。
作為「皇民」後代,要讓蔡英文愛國,估計很難。蔡英文和其他兄弟姐妹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父親蔡潔生曾受到的「皇民化「教育一脈相承。蔡潔生習慣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把家裏裝修成日式建築風格,並且讓全家人在家都席地而坐,蔡英文從小吃的主食常常是日本飯團,日本生魚片等食物也是蔡家餐桌上的常客。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吃日式飯團?這源於蔡英文父親出生和生長在日據時代的臺灣。蔡英文的父親、母親顯然因為這種教育接受了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延續到了蔡英文身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日本飲食習慣和日本文化養育出來的蔡英文成為親日分子也就不難理解。
實際上,蔡英文整個家族都很認同日本。蔡英文的兄長出國留學的首選地就是日本。蔡英文長大後選擇休假的目的地也經常是日本。此外,蔡英文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吉米牙(日文:ちびや),意思是小不點。這些情況都反映蔡英文家族對日本的親近與認同,同時也折射出蔡氏家族對中國文化的隔閡與冷漠。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蔡英文從小就沒有任何華夏民族觀念,這也為其日後成為臺灣領導人後冒死也要搞台獨的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血統上來說,蔡英文應該是漢族人,但其精神皈依卻是日本,對大陸缺少歸屬感。因而,她寧願像日本人那樣把臺灣分裂出去,只考慮個人利益、民進黨一黨的利益,不考慮兩岸統一、民族復興。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她寧願抱著被解放軍的導彈斬首的風險也要跟中國對著幹。這是因為她的出身和個人經歷決定了她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除此之外,蔡英文還被爆出有英國籍的傳言。
民國105年(2016年)「新頭殼」網站曾經報導,有網友在臉書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在臉譜、PTT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蔡英文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也曾被爆有外國籍。臺灣歌手黃安也曾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愛臺愛個屁啦!」
當然,客觀地說,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但是擁有「雙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領導人等。「雙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如民國97年(2008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綠卡失效」說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民國103年(2014年)5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美國繳稅等等。
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就怕重蹈覆轍。民國101年(2012年)選舉前,「中選會」就3組正副領導人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民國103年(2014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事後,民進黨為遏阻謠言發酵,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報案,並對發文者「kelly chang」提起訴訟,最終認定張姓男子是最源頭的散佈者,為厘清張姓男子所發帖文文所述內容,臺北檢方還發函給中選會,確認蔡英文並沒有英國國籍,認定張姓男子涉嫌造謠。
至於這起案子中是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消息,也只能自行判斷了。
1 note · View note
lovebobo-stuff · 2 years ago
Text
去除霉味從這5步驟下手!「找出霉味根源」最基本,謹記最後「這個」步驟讓空氣「香起來」
最近全台狂下雨,加上天氣悶熱,家中的「霉味」是不是跑出來了?或者你根本沒感覺,但客人卻說你家有悶臭味──「老房子味」,那很可能你家角落就暗藏了霉斑,浴室、衣櫃、地毯甚至床墊都是可能地點。究竟霉味該怎麼消除?苦惱的人請參考以下 5 步驟,別再讓自己生活在難聞的空氣中啦!
一些空間很容易與霉味產生連繫,如廚房、浴室或儲藏室──想到這些味道就浮起陰暗、密不透風的畫面,總之不是太舒服的畫面。到底霉味是哪裡來的呢?事實上你聞到的並非黴菌「本身」,而是它在生長過程中所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這種氣體聞多了對身體沒好處,可能會造成頭痛、疲勞、噁心甚至呼吸道疾病,黴菌過敏的人反應會更��烈。不管如何,都請不要讓家中的空間就那樣發起霉來,然後坐視不管。
石材美容、石材研磨、石材拋光、石材晶化、石材填縫美容    
1. 找出霉味來源
在你從沙發上站起來後,「找出霉味來源」是最該先做、也是最重要的。真凶沒擒獲一切都是枉然。鎖定那些陰暗、潮濕、溫暖、不透氣的角落──也就是黴菌最喜愛的生長環境。檢查浴室的磁磚縫隙、洗手台下方、馬桶後方,廚房的水槽下方與冰箱縫隙,無窗又堆滿紙箱的儲藏室,又或冷氣機、衣櫃、書櫃、床墊、地毯......例子舉不完,但依照那些「黴菌最喜愛環境」的方向去思考,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一些暗藏霉菌的地方。
2. 霉斑如何去除?
稀釋過的氯系漂白劑是去除磁磚、水泥牆、織品表面霉斑的有效方式,使用時記得配戴口罩與橡膠手套;若想要天然一點,可以將稀釋過的白醋放進噴霧器裡,對著霉斑噴灑,再用沾有小蘇打粉的海綿擦拭。不過像床墊這類大件物品發霉,就比較麻煩一些,一樣可以用清潔劑或小蘇打粉刷除霉斑,再放到太陽下曝曬,若還是無法根除就要考慮換張床墊囉。
大理石拋光、大理石美容、花崗石研磨、花崗石拋光        
3. 根除漏水問題
地板或牆壁滲水、漏水固然可用清潔劑與你的雙手使勁刷除,但這不是真正去患的方式,那些地方未來仍會不斷發霉,開了除濕機也沒用。很建議找修繕專家解決這類問題,確保你的屋子永遠乾燥。如果是租屋族也請向房東提出反應,像這種房屋結構產生的問題,通常要由房東全額負責。
4. 預防要靠乾燥、通風、陽光
要去除霉味,最重要的還是作好防範──乾燥、通風、陽光足夠,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不要任何讓物體表面殘留水分;在那些容易有濕氣的空間放置除濕機,尤其是那些通風不���、沒有陽光的地方;有窗的空間請多開窗,並利用循環扇、電風扇讓空氣流通,且要讓陽光時常灑進環境中,如此就能大幅降低黴菌的生長機會。
5. 最後手段,讓空氣「香起來」
最後,是你在去除霉味根源後才能採用的方式,不然就是欲蓋彌彰,氣味反而越來越難聞。能考慮使用有除臭、抑菌功能的空氣清氣機,還能過濾家裡的髒空氣和過敏原,讓空氣品質上升一個層次。最後就是使用香氛膏、擴香瓶、香氛蠟燭、精油擴香機這類產品,盡量細心一點,親自挑選聞久不會不舒服的天然香味。按步驟完成以上 5 點,再也沒有人會說你家有怪味了。
台北石材美容、新北石材美容、桃園石材美容、基隆石材美容、新竹石材美容、宜蘭石材美容    
資料來源 : Bella
https://www.bella.tw/articles/novelty/30639
0 notes